政产学研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4 06:47:05

政产学研论文

政产学研论文篇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概况;研究特点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1-0016-0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重要基本范畴,是执政的理论前提和执政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执政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目标定位和不懈价值追求,在整个执政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和统摄性的地位。国内近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或领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概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功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类型与历史形成,等等,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论著。综观我国学术界对执政理念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从2001年到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是执政理念问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的研究是执政理念问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执政理念问题研究中,有不同的角度、深度和特点,研究视域逐步拓展,理论深度不断深化,学科交叉的特征更加明显,执政理念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日益为人们所认同,但同时也存有一些需要继续讨论和深入探索的问题。总的来说,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研究状况可以从著作、论文两个方面来看。

据笔者对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检索,著作方面,标题中含有“执政理念”字样的有三种,分别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的覃正爱等著的《执政能力与执政理念》,此书为该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丛书(共七册)中的一本;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伍鸿亮著《情系民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初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屠春友编著《中国共产党执政新理念研究》。另据笔者对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检索,标题中含有“执政理念”字样的著作共有五种,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有李峤《执政理念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建华《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广州出版社2004年版)。关于执政理念的研究,比较多的是散见于一些学术论著中的部分章节。涉及该问题的论著主要有:何芹著《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导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王章维等著《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李忠杰主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新体系》(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王金池等著《党的执政理论科学体系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陈浙闽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据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模糊匹配检索(截至2008年10月18日的统计),论文方面,标题中含有“执政理念”字样的文章,共有504篇。其中,2001年至2003年23篇,2004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114篇、129篇,2006年为100篇,2007年为86篇,2008年为52篇。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刘林元《党的执政理念与先进性的科学定位》(2006年第4期《群众》),刘林元《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2004年第6期《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刘林元、姚润皋、尚庆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定位》(2006年第2期《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宋镜明、吴向伟《邓小平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念》(2004年第4期《湘潭大学学报》),周敏凯《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能力建设》(2005年第4期《学习与探索》),周尚文《共产党执政理念论析》(2002年第5期《邓小平理论研究》),周尚文《列宁执政理念评析》(2006年第3期《社会科学研究》),方世南《始终坚持执政理念与制度创新相结合》(2006年第7期《群众》),方世南《执政为民:从执政理念到科学的制度设计》(2006年第3期《苏州大学学报》),吴忠民《应当将公正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2001年第7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张志明《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历史性进步》(2004年第9期《理论前沿》),宋福范《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2005年第6期《前线》),蒋周明《用新的执政理念指导新的执政实践》(2006年第11期《红旗文稿》),王新建《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2005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研究》),张衍前《科学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新理念》(2005年第4期《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刘宗洪《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2004年第11期《党政干部论坛》),戴焰军《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作风》(2004年第11期《前线》),王敦琴《试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时代底蕴》(2005年第4期《思想研究》),宋刚峰、章国英《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2004年第5期《党建研究》),侯西安《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2004年第6期《南京大学学报》),黄立营《论执政理念的战略地位与时代内涵》(2004年第11期《邓小平理论研究》),安蓉泉《执政条件变化对党执政理念提出的新要求》(2004年第5期《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赵小燕《执政理念的新飞跃》(2004年第5期《学习导报》),雷琳、张倩《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化与发展》(2006年第3期《科学社会主义》),祝福恩《以人为本:我党执政理念的核心》(2008年第3期《理论探索》),张永明《“执政为民”:邓小平执政理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2008年第2期《探索》),杨俊英《简述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理念创新》(2007年第1期《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张健华、薛智胜《试论执政环境与执政理念的关系》(2007年第5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罗丽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执政理念的同构》(2008年第7期《探索与争鸣》),邴正《树立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破除执政理念的五大误区》(2006年第6期《理论视野》),徐晨光、王绍平《试论三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与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2004年第2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曹治平《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2008年第4期《前沿》),王延隆《关注民生彰显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2008年第4期《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令人感到遗憾的是,2001年以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问题研究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此类文章似乎亦付诸阙如。

有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还撰写了有关“执政理念”的学位论文,如吉林大学任连祥博士的《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展研究》(2007年5月),湖南师范大学伍鸿亮博士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初探》(2007年5月),浙江大学谢嘉梁博士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2006年10月),新疆师范大学张倩硕士的《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演进及特点》(2007年6月),中共中央党校刘序明硕士的《试论中共民主执政理念的提出与取向》(2007年5月),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唐海潇硕士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研究》(2007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呼家财硕士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2007年4月),苏州大学杨建春硕士的《新世纪党的执政理念转变与思想政治工作》(2007年4月),西南大学马兵硕士的《十六大以来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研究》(2007年4月),山东师范大学谭金娥硕士的《、邓小平执政理念比较研究》(2007年4月),山东师范大学张素莲硕士的《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新理念》(2007年4月),曲阜师范大学孙雁硕士的《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2007年4月),四川师范大学王传民硕士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研究》(2007年4月),兰州大学王高贺硕士的《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研究》(2006年5月),西南大学吴海平硕士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2006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徐爽硕士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2006年4月),吉林大学单伟硕士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2006年4月),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施文鑫硕士的《和谐执政是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2006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田雪硕士的《邓小平执政理念探析》(2006年4月),中南大学邱建明硕士的《论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理念、主体、制度》(2005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张鹏勇硕士的《公民社会的成长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2005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刘永亮硕士的《浅析执政理念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6月)。

政产学研论文篇2

关键词:认同危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

一、认同危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研究的基本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实践的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一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论、学科和实践效果,对其价值和情感等方面缺少认可与支持。还有部分人不赞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具有独立性与科学性等,单纯的认为政治教育是知识的汇集,不能成为独立的学科,因而对教育理论性的认可程度不足[1]。也有的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指导功能较差,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成果没有认同,觉得思想工作较为形式化,缺少实际意义。在当前社会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了认同危机,并且主要以隐蔽形式的出现[2]。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欠缺学科与实践认同的问题;在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如果学校不予以真实有效的支持,学生、家庭和社会等不配合,那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我国盲目扩招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专业,所以人们会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偏见。

此外,宏观社会环境中市场经济的现实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的“三观”影响甚大,如果他们缺少相应的自觉,就难以避免产生认同危机,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概述

对于自觉而言,其属于哲学范畴,主要指的是主体内在的发现以及外在创新时自我意识的解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则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学科理论形态所表现的特色、特质和品位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自觉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将从事该研究的基本素质予以真实反映,以认识层面为出发点,对政治教育展开描述,通过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中,进而为教育本身有了基础的认知[3]。通常情况下,自觉具有着反思的特质,是人理性能力的主要体现,也是将事物本身作为前提,进而表现为自我的认知。总而言之,自觉是人所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思维等。通过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的自觉,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有充分的认知,可以表现其从业人员的品位和旨趣等特点。

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结的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认知的自觉性。价值认知的自觉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实践等重要价值有了自觉意识。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开展无用的活动,而是将人的精神领域作为主要对象,对思想与行为的转化规律加以揭示。第二,主体性自觉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过程中,主体性自觉主要强调的是对主体自觉的认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国比较有特色的学科,所有要从国情出发,从时展出发去体现主体性自觉。第三,文化传承自觉性[4]。在政治教育实践期间,要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大众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培养的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自觉的培养和提升,需从以下内外两方面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专业精神。通常情况下,受到外部化研究发展趋势的影响,主体的伦理观显得尤为重要,从业者具备了怎么样的品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实际效果息息相关。为了确保从业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更加忠诚与热爱,需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伦理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要对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有深刻的认知,在对学科的认知上存在的错误思想,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科学的观念认真回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产生的质疑,尽最大努力提升其科学化的水平,从而增强对学科的认同程度。

第二,强调研究意识。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书写中国故事为主要途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比较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依据,尤其是针对区域性民族遗存的原生态文化,需要对其进一步展开研究和探索[5]。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方面来看,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该问题产生达到主要原因是在理论研究的比较空泛。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能够有效培养,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的层次更深,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发展或者是规律性特征等要予以研究。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部化的研究,可以对其本质有更深刻的了解。内部化比较直接的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机理特征等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言,主要是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选题、观点等很多环节,进而有利于将原生态的文化特征表现出来,其也是构建民族文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成果加以利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其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体中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为本质的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比较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研究。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时,我们应当将学术研究看成是比较主要的事业,这对取得更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有很重要的意义。还要认识到,在对思想行为的转化规律进行科学解释时,需要将意识形态渗透在社会内在的机制中,因为,如果人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心理上的缘起,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帮助与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

四、结束语

目前,在认同危机的语境中,工具理性超过价值理性,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不尽人意,因而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自觉。这种自觉的培养,不仅需要体现专业素养,更要有研究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化的建设和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方兴.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学术论坛,2013,36(1):205-210.

[2] 章宗艳.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前沿,2013(16):54-55.

[3] 鲁全信,李虹.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169-170,204.

[4] 陈帆.文化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维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57-58.

[5] 张志娟,秦东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途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6):126-130.

政产学研论文篇3

一、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探索新时期水利行业政研工作的新方法。

2005年,我会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年里,我会积极参加了厅直机关党委组织的各类报告会、专家辅导讲座和各类知识竞赛,着重把广大政研干部的思想、行动和研讨方法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上来,把研讨的重点放在引导职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三个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水利,“四川水利怎么办”、“水利职工怎么干”上,并围绕水利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围绕四川水利的改革、发展和职工队伍的稳定,结合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工作,结合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等工作,积极寻找政研工作与水利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切入点,寻找政研工作与水利行业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点,区别不同层次、不同对象,探索和采取不同的方法,加强和改进职工政研工作,注重政研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结合,努力使政研工作服从于、服务于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大局。

一年来,我会把政研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一个典型、一部片子、一首歌”的行业创建活动,唱响“创新、负责、求实,献身现代水利”的主旋律。“一个典型”就是张宇仙同志。“一部片子”就是《蜀水之歌》电视片。“一首歌”就是歌名为《爱满江河》的水利人之歌。特别是“张宇仙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已成功地在全省水利系统、水利部机关、国务院三峡办、南水北调办公室进行宣讲。省委也把张宇仙列为四川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典型,反响强烈,效果很好。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会在厅直机关展开了“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的宣讲,共10场、近3000人参加,广大共产党员深深感到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内动力。

我会还把政研活动渗透到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立足水利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灌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文明水文站、文明工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地方电力行业开展创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活动有声有色,既提升了地电企业的形象,又深受用户欢迎。

二、以承办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地域学组第二组2005年会为契机,加强学习和交流。

2005年7月5日,我会和重庆市水利局共同承办了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地域学组第二组2005年会。会议在都江堰市隆重召开。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华樟、水利部文明办副主任陈秀清出席、指导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地域学组第二组12个会员单位的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砚方就四川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四川水电职工政研会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政工干部队伍的作用,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结合干部职工思想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寻找政研工作的结合点和生长点,积极开展各项调研活动,撰写调研论文,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为四川水利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等方面的工作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在会议期间,收到来自地域学组第二组12个会员单位的调研论文17篇,这些论文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一方面加强了对论文的学习,加强与参会代表的交流,另一方面我们还与参会代表一起就如何按照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要求,把政研活动开展得积极活跃,充满生机;如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水利;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组活动,使政研活动既符合部政研会要求又有生机和活力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地域学组第二组2005年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水利部精神文明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全体参会代表的高度赞扬,使我会既获得了办会的经验,又学到了兄业省、市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新方法,无疑会对加强和改进我省水利职工政研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充分发挥学组片区的作用,努力推动政研会整体工作。

一年来,我会加强了对五个片区开展政研活动的指导,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组片区的作用,努力推动政研会整体工作。

厅直学组在水产局、疗休中心的召集、组织下,学组2005年年会于10月19日-21日在省水电职工疗休中心召开。有厅直属各单位的理事、党办主任、论文作者50余人参加。参会的32篇文章,重点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干部素质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等8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紧密联系水利行业和单位实际、指导思想明确,主题鲜明、涉及面广,针对性和实用性强。

川东学组在市水利局的召集、组织下, 川南学组在宜宾市水利局的召集、组织下,学组2005年会,于2005年10月18日至20日在宜宾市长宁县召开。有宜宾、乐山、泸州、自贡、内江、眉山、资阳7市41个会员单位政研会理事、宜宾市各县水利局党政主要负责人、部分党务专职干部,省水电职工政研会负责人、联系人及论文作者近80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学组会共收到论文32篇。这些论文的交流,对大家帮助、启迪很大,许多文章是花了精力、下了功夫的,是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的真情流露,与大家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体现了水利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贴近时代、贴近基层、贴进职工的特点。川南片区政研会的各项工作和政研小组的活动是富有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特点的。他们利用政研会这个平台,结合川南片区各单位的实际,有目的性、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用政研工作指导工作实践,用政研活动凝聚水利职工,把政研工作与思想研究、政研活动与凝聚职工、理论研究与治水思路结合起来,强化生命线意识,不断激发水利人的创造力,保持了行业的稳定,促进了水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川西学组在雅安市水利局、雅安电力公司的召集、组织下,学组2005年会,于2005年10月13日至14日在雅安市召开。成都、雅安、攀枝花、凉山、阿坝、甘孜7市、州各单位政研会理事、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务专职干部、省水电职工政研会负责人,联系人和论文作者近50人参加这次会议。这次学组会共收到论文22篇。这些论文涉及内容广泛,探讨问题有深度,结合行业中心工作紧密,时代感与现实性较强。

川北学组在广元市水利局的召集、组织下,学组2005年会,于2005年9月26日至27日在广元市召开。广元、遂宁、绵阳、德阳四个市共21个会员单位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40余名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收到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论文42篇,涉及怎样抓好基层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全面提升水利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怎样抓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对策;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党的廉政建设等方方面面问题的调查研究,这些论文都是来自水利行业基层一线干部职工的工作体会和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题材广泛,贴近工作实际,关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对提高我省水利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005年,五个片区共收集调研论文160余篇,这些论文应运价值高,选题水平高、内容观点新颖、鲜明、主题明确、论据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许多文章还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者的工作经历和切身体会,内容朴实、可信,反映了水利人的心声,借鉴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较强,当然,也反映出各地区对调研工作特别是撰写调研论文存在不平衡性,作者存在论文选题的局限性和标题的针对性不足等。

政产学研论文篇4

[关键词]韩国文化产业;概念;文献

2000年之后韩国文化在世界迅猛传播,并在2004年就成为世界文化产业第五大国。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产业都属于政府推动型,中韩两国虽然国情不同,但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以及近些年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我们也感同身受,研究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我国在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二、国内研究概述

由于中韩两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均采取了“政府推动型”战略,政府为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所以我国学者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到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我们以政策介绍和政策研究进行归纳概述。

(一)政策介绍型

政策介绍型主要是介绍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时所指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和成立的机构。

郑成宏副研究员在《韩国文化产业现状与借鉴》(2002年)一文中介绍了韩国文化产业的现状:韩国自上而下都重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经营。首先,韩国政府在政策和财政预算上支持文化产业开发,大量资金的投人,保证了主要文化部门的正常运转。其次,地方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开发,而且韩国大企业也都热衷于流行文化产业的经营。作者认为韩国不仅在保存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方面有所作为,而且在流行文化的产业化方面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投资模式和管理经验,政府和民间投大量资金进行文化市场开发等方面结合得也较成功。

(二)政策研究型

这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政策本身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研究。这类研究既有针对中韩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进行比较,找出双方差异,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体制改革不配套,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不完整,投融资体制不适应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等。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学者结合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案。

王文华和胡杰群在《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2008年)一文中认为,当前韩国文化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与韩国政府的战略决策息息相关。积极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中国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整合优化行政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具有独立性的专业技术研究开发组织,全面启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第二,建立和完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如设立奖励基金机制、扩大跨国生产及合作等,同时设立专门性的发展基金,鼓励文化创作和新的文化创意,大力培植文化企业发展。第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许为民教授和曹峰旗博士在《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启示》(2008年)一文中认为,韩国政府在其文化产业的飞跃式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对我国的重要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政府观念层面上,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在政府制度机制上,加快文化产业立法工作,改革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第三,在政府行为上,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转变职能,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发展和新环境要求的宏观调控机制,探索新的运作和管理模式。

总之,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散见于各类文献、报刊。我国学者对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非常详细,可谓面面俱到,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详实的材料。

三、结论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持续走热,研究内容呈多元化趋势。但很多学者只是从某个领域或某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产业问题。从整体上看,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广。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多数集中在社会学、人文学、历史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他们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研究主题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学者参与其中,而经济学者参与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很少。

目前,我们对于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只有将相关的学术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这对于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的研究必须坚持之前的多角度研究,从不同层面全面地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骆莉。韩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5年3期。

[2]许为民,曹峰旗。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启示[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8年2月。

政产学研论文篇5

关键词:政治哲学;双重维度;马克思主义

前言:在对政治哲学进行研究时,如果忽视其双重维度的属性,只是进行单一的研究,那么研究出来的结果将会缺乏全面性和完整性,对于政治哲学的蕴涵,也不会充分的展示出来。因此,在进行政治哲学研究时,必须要从双重维度的视角来进行研究,以便于保证研究的全面性。马克思政治哲学属于政治哲学中的一种,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同样需要以双重维度为视角来进行研究。

一、政治哲学的双重维度

(一)政治哲学的理论前提

在进行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政治哲学的理论前提,所谓理论前提,就是指政治哲学的概念。在政治哲学的概念中,核心的内容就是如何理解政治和哲学的关系,由此可见,在政治哲学的概念中,两个基本的组成元素就是政治和哲学,政治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具有双向性。基于政治哲学的概念,人们在进行研究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一个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对哲学进行研究,并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另一个则是从哲学的角度出来,对政治进行研究,并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

在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中,在政治和哲学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核心定义。在施特劳斯的理论中,政治和哲学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政治哲学表达式中,政治所代表的是研究的内容和作用,哲学表示的是研究的方法,据此,政治哲学就是对政治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方式为关联政治的哲学方式;另一方面,在政治哲学的概念中,政治是形容词,并不代表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基于此,在进行政治哲学的研究时,主要研究的为哲学问题,采取的方式为政治方式。实际上,在这两个方面的定义中,政治哲学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在第一方面的定义中,侧重点为政治,而在第二方面的定义中,哲学才是侧重点。对于这两种定义,施特劳斯所欣赏的是第二种,这种认知具有比较好的明确性,不过,一贯性是不存在的。在施特劳斯后来的研究中,再次对政治哲学的概念做出了解释,在这次的解释中,政治成为了强调的侧重点,通过哲学的方式来处理政治问题,这种变化说明,在进行政治哲学研究时,必须要充分的考虑政治和哲学的关系,从而更加全面的理解政治哲学的涵义。

通过对施特劳斯相关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政治和哲学的关系,政治方式处理哲学问题和哲学方式处理政治问题是相互依赖的,不能分开来进行研究,通过这两方面的研究,将政治和哲学的相互关系充分的反映出来,而这也正是政治哲学的双重维度。

二、政治哲学双重维度视角下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一)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狭义定义

对于社会上的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在对其进行研究时,是在哲学的视角下来进行的,通过哲学方法和视域,良好的解决政治问题,之所以会采用哲学进行处理,主要的原因是哲学家的素质、风格等。另外,在马克思主义中,研究对象十分的广泛,几乎涵盖社会中的所有领域,政治领域就包含在这个范围中,基于此,在进行政治问题的研究时,必须要用马克思哲学来进行,而这就是狭义上的政治哲学体系,该体系所具备的完整性是非常好的。在这个体系中,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哲学的方式来研究各种政治现象,在人们生活的社会中,政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国家、阶级、无产阶级革命、战争、暴力、和平等,都属于政治现象的范畴,在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时,就需要用哲学的方式来进行;第二,通过哲学来研究政治概念、范畴和理念,在政治学中,包含大量的政治概念,比如民主的概念、平等的概念、和谐的概念等,同时,对于政治的范畴和理念,哲学也可以进行充分的研究;第三,通过哲学来研究政治思潮,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都属于政治思潮,在对这些政治思潮进行研究时,只有通过哲学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和批判,才能正确的认识政治思潮;第四,通过哲学来研究政治问题。经过上述表述可以发现,狭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就是指哲学方式研究政治问题。

(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广义定义

既然狭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定义为利用哲学来处理政治问题,那么广义上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就是指利用政治的方式来处理哲学的问题。在此种视角中,马克思政治哲学就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政治哲学,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分析,此种论断的理由都是非常充分的。对于哲学,马克思主义在对其进行研究时,立场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马克思在自己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述了这样的内容:对于哲学来说,物质武器就是无产阶级,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哲学就是其精神武器。对于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这两个理论,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那么就会发现,在这两个理论中,政治哲学的内容是有所体现的,具体说来,在政治经济学中,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分析资本主义现代性,而这其中就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政治哲学的内容;在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论说,这是一种“正义论”,具有比较强的独特性。对于共产主义,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共产主义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共产主义中,将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基本经验表现出来,如果将共产主义等同于党派、世界观,那么这种认知具有很强的肤浅性;另一方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著作中,也提到了共产主义,并将其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这也说明,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政治、哲学、经济学实现了高度的融合。基于此,在对哲学进行研究时,以政治的方式来进行是有着强大的理论依据的。

结论:在政治哲学的概念中,“政治”和“哲学”是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究竟以何种方式来处理何种问题,一种立场是利用哲学方式来处理政治问题,另一种立场是利用政治方式来处理哲学问题,这两种立场构成了政治哲学的双重维度。在对政治哲学进行研究中,其中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就是马克思政治哲学,为了保证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科学性,就需要将其放置在政治哲学双重维度的视角下来进行,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形成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广义和狭义上的定义。实际上,这两种立场是相互依赖的,共通过形成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全部内容。

参考文献:

[1]孙亮.超越规范性与事实性的“历史科学”向度――马克思政治哲学阐释困境瓦解的尝试性方案[J].学术研究,2012,10(09):7-12.

[2]宋友文.“应当”之逻辑与现实――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J].学习与探索,2012,11(11):14-18.

[3]洪波.事实批判与价值诉求: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双重生成本性[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12(02):14-18.

政产学研论文篇6

关键词:物流产业;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5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在物流概念传入中国短短的二十多年中,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断深化,企业和各级政府发展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不断的提高,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利润点。物流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物流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关物流产业的问题尤其重要,它是中国物流进入发展期提出的课题,是制约中国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进行物流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也是制定物流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物流产业研究的理论价值

1.拓展物流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物流学作为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其学科地位要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必须形成自己独有的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一个成熟的产业,首先要求理论的成熟,而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成熟的过程中,理论也自然是成长性的。物流学科的发展体现了这种成长性。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物流学科书籍林林总总,出了不少,总的来说对物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本文针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针对物流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需要,想从理论上作些思考和探索,力求对推进物流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出一点微力。

2.是拓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充实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产业特性。物流产业是依托于“物”的流动过程建立起来并为“物”的流动过程服务的复杂产业系统,具有复合性、聚合性和概念性的特征,其边界跨越多个产业,且内容构成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体产业,而后者正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此外物流产业输出的是具有不同品质构成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千差万别,完全相同的物流服务几乎不存在,即物流服务具有异质性的特点,而产业经济学的分析基础是以同质产品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理论。物流产业要进一步推进,必须加强对物流产业基本知识、基本运行规律的研究,因此,加强对物流产业经济的研究,既是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实践的需要。至今还没有一部得到大家公认的权威性的、全面综合系统研究物流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的著作,发表的学术论文也不多见,目前大部分学术著作和论文仅停留在对物流及物流技术等有关问题的研究,物流产业理论研究有待拓展和深入。

在不断加深对物流活动基本规律研究、认识的基础上,从物流产业经济这个高度指导和推进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对物流产业的研究主要把握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物流产业产生、发展过程。二是物流产业组织,主要为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产业组织形态、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等。三是物流产业结构,主要研究物流产业内部各产业要素之间的关系、物流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等。四是物流产业关联度。运用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关联分析工具,研究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相互关系、提出物流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五是物流产业发展环境支持。通过系统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所需的环境支持,了解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及作用途径,从而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六是物流产业政策。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指导,特别是作为新兴产业的物流产业,更需要系统配套的物流产业政策的指导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倾斜支持。七是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八是中外物流产业比较研究。研究不同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从中吸取有益的产业发展经验、教训和启迪。九是一些其他问题或交叉性问题。从产业经济理论角度来作更深层次的研究,目前成果较少。为此,本文想在有关方面有一个推进。

二、现实的呼唤:需要物流产业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支撑

1.物流产业地位的确立对物流产业经济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大众关注的目标。2001年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第一部明确物流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正式条文。2009年初,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物流产业赫然在列。这次物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方案的规划出台,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应该起到一个奠基石的作用,整个物流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目前,全国已有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将物流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与发展;或将物流产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或将物流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或将物流产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或将物流产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将物流产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的先导产业。这都充分说明各地看到了发展物流产业的前景,这将对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扩大就业等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深入研究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对于制定物流产业现代化,优化物流产业结构,推动物流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通过加强对物流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创新,从而为物流产业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奠定理论基础。

2.物流产业发展的实践对物流产业经济研究的呼唤。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物流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科学的“物流产业观”,严重地影响物流建设速度、规模、结构和运行效益;物流服务配套设备、设施陈旧和落后,缺乏配套扶持政策;物流服务行业原则和标准落后,造成成本高,服务效果差,发展受阻;物流产业中的税收问题突出。这些都成了制约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而这其中许多问题是由于缺乏对物流产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如物流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等问题。

3.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特殊性的需要。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具有自身的产业特性。如物流产业具有很强的依托性和产业关联强度,它的发展涉及许多部门和行业。物流产业发展必须与其他产业发展相协调,物流产业政策必须与社会发展政策相协调,必须与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相配套,只有把物流产业政策纳入国家总体产业政策体系中去,才能寻求有关方面的支持,才能使物流产业持续地发展。因而,向物流投入倾斜的财政金融投资政策等,政策的配套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4.制定科学物流产业政策的需要。物流产业政策是物流产业经济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物流产业经济问题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物流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而任何一种经济政策都有其理论根源,人们对同一经济问题的不同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政策主张,导致不同的实施后果。中国目前对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企业运作的同时有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铁道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邮政局,甚至包括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的参与和管理。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有关各方对物流产业的认识和所实施的管理必然采取不同的视角,也可能具有部门利益的背景,它们在面对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时,必然会基于不同的视角。因此,从理论上正确分析各种经济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物流产业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切实掌握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时地制定出科学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在当前显得特别必要,当然物流产业政策涉及范围很广,如物流产业政策导向、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宏观政策等,这些都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研究。

总之,从理论和实际来研究物流产业意义重大,它将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邓伟根.产业经济及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凌有生,高峰.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浅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J].物流技术,2004,(7):10-12.

[4]傅成红.从物流本质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1):122-123.

[5]孙建丰.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及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7,(6):82-85.

On Theoretical Value and Realistic Signific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s Research

SUN Zhan-wei, TANG Ke-yue, WANG Yang

(Management School,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Dalian 116028 ,China)

Abstract:Studying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and also pertinent question. In the world, Logistics industry coruscate vital force and energy. On the foundation of china,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for 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authorized by National Standard Agency plots industry out, but not including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nterprise、government and academe still cann’t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is matter, and academic research and actual opera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lso lag. the article researchs Logistics’signification industry from academic and realism.

政产学研论文篇7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主体、环境及演进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制定、实施及评价的难度,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为此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分析方法。在梳理分析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与政策仿真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探讨了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思路及未来发展前景等。

关键词: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

一、引言

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决策者而言,在政策决策时依靠的手段较为有限,如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头脑风暴等,这些方法对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具有较大局限性,政策制定者仅能从中获得有限信息,从而导致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决策缺乏科学性依据,政策的实施更加困难。因此,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制定亟需一种成本较低、易试验且支持量化分析的工具以帮助其考察和验证相关政策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分析和比较不同政策的优劣。政策仿真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为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二、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界定

对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国外学者并不热衷于对其概念作明确定义,更注重研究其内涵。本文同意多数学者的观点。一是因为政策科学涉及的公共权力机关不仅包括一国或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也包括立法、司法部门甚至行业协会等机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二是因为法学领域对政策的定位多着眼于狭义的解释,比较国家立法与政党政策间的区别和联系,使两者互不隶属。同时,似乎没有注意到公共政策与政策、法律与法律制度这些概念间的细微差异;三是因为就我国国情而言,部门立法的现实及行政管理部门的条例及命令等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无法割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联系,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更有利于知识产权的实践,有利于相关的学术研究。结合知识产权领域与政策科学领域的研究,可以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作出如下定义: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等进行的制度配置和政策安排,包括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规划、措施和项目等。

三、公共政策仿真及其应用

(一)公共政策仿真

公共政策结果的形成或涌现过程十分复杂,受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个体行为及个体间的互动对公共政策的效果产生难以预料的作用。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社会政策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所谓公共政策仿真,是指以控制论、系统论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实际的或设想的公共政策系统进行动态模拟试验,以观察或评价政策实施效果。运用仿真技术进行公共政策仿真,分析相关政策的效果和影响,或者比较不同政策的优劣,大大地推进了公共政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弥补了传统公共政策研究中定量研究缺乏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的缺陷。

(二)公共政策仿真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军事学、人口学等科学领域。如由美国Sandia实验室开发的美国经济仿真模型Aspen、圣塔菲研究所开发的虚拟股市模型、股票预测支持系统模型及ISAAC军事模型[1]等。在国内,尹文耀、李芬等对中国的生育政策进行了仿真模拟,对现行的生育政策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现行生育政策应该再稳定15年的政策建议[2];李稻葵等建立了一个新的货币政策理论模型框架,探讨了市场情绪、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中国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政策模拟[3];穆月英、王艺璇在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和最低收购价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模拟分析[4]。除此以外,仿真研究还涵盖了医疗保险政策、财政税收政策[5]等多个领域。

四、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的必要性、可行性

是否保护知识产权,对哪些知识赋予知识产权,以何种水平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而作出的公共政策选择和安排。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对于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对于政策的制定者、研究者而言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综合上述有关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仿真的相关文献,经检索,暂未发现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的研究文献,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研究仍处于空白。如何保障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公共政策仿真方法及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能的突破路径。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进行模拟与仿真,有着迫切的必要性;同时,知识产权法学与政策科学研究的融合、仿真技术的发展保证了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研究的可行性。

(一)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的必要性

由于政府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和立法技术的需要,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可能会使法律制定的过程“短路”:政府可能致力于委托知识产权专家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而对政府主管部门内部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磋商却关注较少,使得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发展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得不到充分考虑[6]。其实导致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短路”的因素远不止这些,最核心的则是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高度复杂性,包括政策主体的复杂性、政策环境的复杂性及政策演进的复杂性。1.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主体的复杂性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主体包括政策的制定者和接受者,制定者如立法、行政、司法及利益团体等,接受者如个人、企业、公众甚至公共权力机关自身等。如与专利有关的公共政策,涉及的主体至少包括专利立法机构、专利行政管理机构、专利审判机构、发明设计人、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专利侵权者、专利人、专利机构、专利法律服务机构、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等。而且这些主体都是强烈异质化的智能体,各主体之间也会因先天禀赋、后天教育及拥有资源的差异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这些主体对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有着不同的响应策略,根据自己的响应策略采取不同的行动来实现预期目标。2.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环境的复杂性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发生作用的环境无法超越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Systems)”。“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学者Trist,E.L.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组织是由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强调组织中的社会系统不能独立于技术系统而存在,技术系统的变化也会引起社会系统发生变化。随着知识财产在财产体系中比重的不断上升,知识产权客体的不断扩张,技术与知识产权交织程度的日益增加,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所处的这种社会-技术系统得到了强化,更加统一。有关知识产权的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技术系统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相互作用,政策主体的交互式行为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复合系统使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政策环境变得异常复杂。3.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演进的复杂性在理想的条件下,公共政策效果的涌现过程和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过程是重合的[7]。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而言,在其制定阶段,政策的预想效果如果与政策的问题特征相符,则政策方案的设计及选择可能是科学的。在知识产权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政策实际效果的涌现符合制定阶段的预想,政策所针对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则说明该知识产权政策方案是科学的,而且得到了有效执行,政策如期运行直至问题解决。否则,要么是政策方案存在缺陷,要么是正确的政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它将导致政策方案的调整,或者政策执行方式的调整。而实践中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效果的涌现过程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往往不是重合的,即知识产权政策由于政策惯性、利益平衡等因素并不一定因为政策效果的涌现有所调整,政策的执行方式也可能因同样的原因而将错就错。某些政策效果的涌现也有可能发生在政策终结以后,对于政策的调整已无实际意义。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演进因政策主体的复杂性、政策环境的复杂性而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

(二)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的可行性

面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这些复杂性,传统的定性和定量的公共政策研究方法似乎变得无能为力,其科学性、有效性面临着严重挑战。而源于社会仿真的公共政策仿真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政策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为解决这一挑战带来了希望。公共政策仿真方法对于克服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复杂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可能。政策仿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主体建模的仿真方法的广泛应用,为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有效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通过对仿真系统中相关利益主体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分析,建立包含个体特征属性和行为规则的模型,利用多主体间的交互和协作机制,模拟成员个体间既相互独立又交互作用的社会现象,从而使得对复杂群体行为的分析成为可能。政策仿真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等相关研究表明,将仿真方法应用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仿真分析具有严密的理论基础;政策仿真的相关应用案例也表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的研究目标,在通过艰苦的努力工作之后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五、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的研究思路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可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及政策评价等诸多方面,必将为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暂未发现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研究的文献,借鉴政策仿真研究的思路,以基于主体建模的仿真方法为例,图1所示的主要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可供参考。

(一)基础理论分析

通过对问题背景、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把知识产权相关理论与公共政策理论相结合,研究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概念、特征及体系,总结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相关参数进行定义,分析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影响及互动机制;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深入剖析,对政策制定者、相关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权利人、知识产权使用者、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及一般社会公众等不同类型的主体的特征、行为规则和应对策略进行归纳,总结不同类型主体间的互动机制与行为模式;对政策有决定性影响的特定主体的响应过程与应对策略进行重点分析。

(二)建立数据模型

基于上述基本理论分析,利用基于主体建模的仿真方法,研究并设计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功能模块;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3个主要功能模块:主体参数与行为规则模块、主体交互行为仿真模块和政策库模块,并对编程实现的治理仿真系统进行校验、修正。

(三)仿真系统应用

在案例分析部分,以知识产权相关公共政策为例,通过政策抽象化过程,设置政策影响下不同主体的特征参数、策略及行为规则,将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系统应用于具体政策的模拟与分析中,进一步检验和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的研究目标:以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模拟和分析为目的,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系统,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制定、执行和完善等阶段提供一个成本低廉的、支持量化分析的政策决策试验平台,用以考察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分析和比较不同政策的优劣,权衡利弊,从而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可以预见,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仿真及其应用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优化知识产权政策环境,制定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推进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晓峰等.战争模拟:复杂性的问题与思考[J].系统仿真学报,2003(12):1659-1666,1686.

[2]尹文耀,李芬,姚引妹.再论中国生育政策的系统模拟与比较选择——兼论现行生育政策再稳定15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4-24.

[3]李稻葵,汪进,冯俊新.货币政策须对冲市场情绪:理论模型和政策模拟[J].金融研究,2009(6):1-13.

[4]穆月英,王艺璇.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模拟分析[J].经济问题,2008(11):87-89.

[5]熊光练,郑立海等.医疗保险政策空间仿真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9):1-2.

[6]刘华,孟奇勋.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模式选择与体系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9(7):10-18.

[7]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89.

政产学研论文篇8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几个关键问题

浅析约翰·罗尔斯的“新契约论”

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南省18地市综合实力问题研究

论社区矫正中被害人的参与和权利保护

论刑事诉讼法的可诉性

从美国ESC经理报酬信息披露制度改革——谈我国国企高管薪酬的公司法规制

风险社会视域下我国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及立法指导

醉驾入罪的过敏性反应分析

加息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影响研究

关于加快推进黄冈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的若干建议

调解书确定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转移财产的反规避执行分析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两大反差”

六条对策治理当前通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及学生论文2010年被转摘篇目一览表(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何屹立不倒

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论消费者协会的职能

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相关研究与展望

浅议不动产登记制度

打折商品概不退换的民法学思考

我国工伤保险体系下的矿难治理——基于产权的视角

瑙鲁弱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后果及其启示

高校科研与教学互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民族、国家和全球经济政治的民主治理——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四届论坛综述

会计谨慎性经济后果研究述评

国内外关于政府采购效率研究的文献述评

“小产权房”的法律规制

法学本科教育:保留还是废止

构建中国物流法律制度的思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部分教师及学生论文2008年被转摘篇目一览表(4)

中外期刊学术信息重要索引产品的特点与运用

新时期农地抛荒问题探析

中国财税包干体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诱因及法律治理路径阐析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基于政府职能、现实财政收支和代际公平的视角

论旅店等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兼评相关案例

日本会计法规体系及对我国的借鉴

司法审查:对行政自由裁量的正义控制

发展经济理论的实践与发展——对《2008年湖北发展蓝皮书——湖北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评析

我思故我在——写作点滴经验谈:为校庆六十周年而写

高校科研与教学互动提升研究生办学质量的机理研究

国内外关于政府采购基本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

科学发展观成为新发展哲学的缘由所在

《社会保险法》与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明确经济改革的价值取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及学生论文2008年被转摘篇目一览表(3)

转型经济学的四个问题——兼与几种流行观点商榷

中国的政党政治及其走向

《就业促进法》的立法意义及原则探析——在和谐社会视野下

典权习惯与民族精神

医生道德风险与“三改联动”

货币犯罪司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及立法建议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讨综述

盘点2007年关系民生的法律热点

中国城市社会将来临

农民工问题的解决路径

中国医改20年的五阶段

2007年知识产权研究专题资料索引(上)

上一篇:农村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科技创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