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0:53:41

政产学研论文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与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来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认同。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指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较之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强调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市场的参与,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双重作用,推进科研成果与社会需要的结合,更快地提升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应用单位、用人单位等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通过加强彼此间各种形式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平台和桥梁。在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创新教育过程中开展政产学研合作,避免了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将学生知识资源的获取渠道拓宽至政府、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多个部门,让学生在校内外优势资源的整合链条中有机会直接参与服装项目研发、生产管理、行业经营等一系列实践过程中,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工艺方法和应用理论等相关知识信息,将校内教学内容与校外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更好地学以致用。政府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为服装院校、服装企业以及研发机构、用人单位创造共同培养与合作的政策环境;服装企业提供最新的产品结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方向等信息,为服装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供咨询,并输送企业高、精、尖人才参与指导研究生学习;服装科研单位积极开发与服装院校的合作项目,并积极鼓励研究生直接或间接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服装相关用人单位则及时反馈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应用情况,以及研究生本人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等相关信息,从而帮助学校不断改进和提升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

二、我国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

服装设计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服装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服装产业、服装企业对于应用型高级应用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以往以学术训练与研究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服装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整体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教育者在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和发挥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政府政策的指导作用,以及企业单位的用人反馈作用,明确合作各方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学校为主体,以政府政策为指导,以企业及产业应用为主导,同时配合科研院所的协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学校以课堂为主的教育环境更多地与校外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生产现场环境以及行业应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背景和认识,针对我国服装设计类院校在政产学研合作框架下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构想和对策。第一,基于“互惠多赢”的合作教育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探索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增强合作动力。学校与政府、科研机构、服装企业以及相关用人单位各部门由于存在不同的工作属性与任务目标,对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需求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建立稳定与长久的合作关系,需要达成一种平等、互利、多赢、互补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一方面,服装院校与时俱进,及时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需求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另一方面,政府、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部门也积极向校方反馈人才需求信息,定期提供一定的合作窗口,开展技术培训、人才进修与交流等。合作各方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形成更为快捷高效的合作教育信息链。同时,服装院校还应当充分组织好合作各方的“投入与产出”,在保证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地将企业、市场需求与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第二,增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服装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随着服装产业的日益发展,服装企业的产学研项目也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对人才的新需求也逐渐由过去的单一型人才转向综合型人才。因此,服装人才应补充、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还需要了解本专业以外诸如纺织、管理、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其他学科的内容。因此,师资队伍的构成与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学科交叉的需要,组织和展开不同院系和学科的交叉教学,并经常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进而在实际的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形成多学科集成的联合优势与协同效应,在多样化的团队教学中实现服装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研究生与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部门的课题项目对接创造条件。第三,整合与优化校内与校外师资力量,建立“双导师”联合培养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资队伍构成,尤其是专业导师的影响。师资往往成为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应加快现有师资力量的整合与优化,重点引入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采众长,针对不同的问题向不同的导师求教。通过拓展教育资源,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建立健全的企业导师选择与认定途径,完善校外师资介入研究生培养的资质考核系统,并积极鼓励校内师资参与校外实践,建立完善的科研与教学考核制度;另一方面,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选择科研项目,指导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依托长期有效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服装企业、社会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三、总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服装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服装设计类高校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在我国政府逐年加大相关教育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的背景下,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应该与服装产业和市场紧密结合,探索基于政产学研合作框架的高素质、高层次服装创意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政产学研合作能够充分有效地整合各方面优势教育资源,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不仅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服装创意人才培养体制,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也有利于促进服装院校的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构建完整的服装创意人才生态产业链,从而实现服装设计类高校与服装产业、服装市场的协调发展。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2篇

当前,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与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来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认同。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指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较之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强调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市场的参与,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双重作用,推进科研成果与社会需要的结合,更快地提升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应用单位、用人单位等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通过加强彼此间各种形式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平台和桥梁。在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创新教育过程中开展政产学研合作,避免了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将学生知识资源的获取渠道拓宽至政府、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多个部门,让学生在校内外优势资源的整合链条中有机会直接参与服装项目研发、生产管理、行业经营等一系列实践过程中,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工艺方法和应用理论等相关知识信息,将校内教学内容与校外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更好地学以致用。政府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为服装院校、服装企业以及研发机构、用人单位创造共同培养与合作的政策环境;服装企业提供最新的产品结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方向等信息,为服装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供咨询,并输送企业高、精、尖人才参与指导研究生学习;服装科研单位积极开发与服装院校的合作项目,并积极鼓励研究生直接或间接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服装相关用人单位则及时反馈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应用情况,以及研究生本人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等相关信息,从而帮助学校不断改进和提升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

二、我国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

服装设计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服装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服装产业、服装企业对于应用型高级应用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以往以学术训练与研究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服装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整体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教育者在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和发挥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政府政策的指导作用,以及企业单位的用人反馈作用,明确合作各方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学校为主体,以政府政策为指导,以企业及产业应用为主导,同时配合科研院所的协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学校以课堂为主的教育环境更多地与校外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生产现场环境以及行业应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背景和认识,针对我国服装设计类院校在政产学研合作框架下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构想和对策。

1.基于“互惠多赢”的合作教育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探索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增强合作动力。

学校与政府、科研机构、服装企业以及相关用人单位各部门由于存在不同的工作属性与任务目标,对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需求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建立稳定与长久的合作关系,需要达成一种平等、互利、多赢、互补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一方面,服装院校与时俱进,及时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需求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另一方面,政府、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部门也积极向校方反馈人才需求信息,定期提供一定的合作窗口,开展技术培训、人才进修与交流等。合作各方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形成更为快捷高效的合作教育信息链。同时,服装院校还应当充分组织好合作各方的“投入与产出”,在保证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地将企业、市场需求与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2.增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服装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服装产业的日益发展,服装企业的产学研项目也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对人才的新需求也逐渐由过去的单一型人才转向综合型人才。因此,服装人才应补充、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还需要了解本专业以外诸如纺织、管理、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其他学科的内容。因此,师资队伍的构成与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学科交叉的需要,组织和展开不同院系和学科的交叉教学,并经常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进而在实际的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形成多学科集成的联合优势与协同效应,在多样化的团队教学中实现服装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研究生与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部门的课题项目对接创造条件。

3.整合与优化校内与校外师资力量,建立“双导师”联合培养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资队伍构成,尤其是专业导师的影响。师资往往成为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应加快现有师资力量的整合与优化,重点引入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采众长,针对不同的问题向不同的导师求教。通过拓展教育资源,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建立健全的企业导师选择与认定途径,完善校外师资介入研究生培养的资质考核系统,并积极鼓励校内师资参与校外实践,建立完善的科研与教学考核制度;另一方面,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选择科研项目,指导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依托长期有效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服装企业、社会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三、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服装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服装设计类高校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在我国政府逐年加大相关教育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的背景下,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应该与服装产业和市场紧密结合,探索基于政产学研合作框架的高素质、高层次服装创意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政产学研合作能够充分有效地整合各方面优势教育资源,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不仅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服装创意人才培养体制,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也有利于促进服装院校的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构建完整的服装创意人才生态产业链,从而实现服装设计类高校与服装产业、服装市场的协调发展。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批研究生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我国研究生教育,立足于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但是,与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经验不足,创新应用能力较弱、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等。”教育部2011年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201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由此可见,现行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朝着“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方向深化改革。

一、当前地方院校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而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弱。2016年,全国有大约有124家高等院校招收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每年为全国培养几千名国际贸易学硕士。但总体来看,目前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模式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国际贸易学专业对硕士研究生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的外经贸专业知识,能够针对现实国际经贸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毕业后到外经贸部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中高层次实际对外经贸实务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有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但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仍将大部分精力投放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难以培养出创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所以,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在培养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人才定位方面也不太明确。另外,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通过了入学考试后,在培养过程中,规定了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质量监督评价环节,但这些环节的评价制度、管理体系不太严格。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学术研究、论文答辩,一般都可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严进宽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并降低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通过学生情况来评价其能力和水平,忽视了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结构单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地方院校国际贸易硕士导师队伍建设落后,导师质量参差不齐、导师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情况严重,不能满足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方式采取的是“师徒制”模式。这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导师指导,其学习视野也受导师水平的限制。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导师大多是学术型的导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我国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国际贸易学基础的理论课程、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还不太完善,特色不突出。从课程安排来看,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偏重于传授知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导致其实践能力较差,适应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三)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机会较少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地方院校的国际贸易学科起步较晚,科研力量相对较弱,科研经费有限,限制了部分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主要立足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能力差距较大,科研项目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行程。此外,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国际贸易相关的实践经验,高校与外贸企业建立的合作平台不完善,学生的实习机会有限,没有建立起共同培养机制,致使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到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四)地方院校生源紧张,质量相对较差

在逐年研究生报考数量萎缩和专硕招生数量剧增的双重形势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越来越难,研究生招生数量下滑严重,并且生源质量也难以保证。从近几年地方高校国际贸易学学术型硕士招生情况来看,推免生外流,一志愿报考人数逐年缩减,生源一半以上属于调剂录取,专业不符情况较多,生源质量不高。

二、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模式的内涵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等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参与、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以学术研究为主的高校环境同以创新实践为主的应用环境相融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联合发挥作用。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政府营造的大环境中,以培养国际贸易学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为中心目标,各主体为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参与联合培养的各方是相互联系、互惠互利的。其中政府机构处于宏观层面,为联合培养各方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环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不同环节具体的培养活动,属于微观层面,用人单位代表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田。首先,在联合培养模式中,政府应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政府要营造好有利于企业、高校和研究所合作的大环境,出台明确的法律政策来确保“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归属等重要问题,同时,政府应通过设立项目来锻炼人才,在硬件基础设施和专项研究资金提供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支持,将政府服务和市场导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正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保护网。第二,在产业中的企业是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对市场反应最灵敏,社会需求最了解,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型跨国公司和外贸企业接纳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社会实习实践,吸纳研究生的创新思想和成果,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高校为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传授专业前沿知识和提供必要的师资及学术环境。高校中云集了众多专家和学者,其研究成果代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内最前沿的新知识,在政产学研用中,高校扮演了知识与技术“加油站”的角色。第四,科研院所以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研究和实践机会;研究院所具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和便利条件,可以检验研究成果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最后,用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岗位,人才创新应用能力评估反馈。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贸研究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所以用人单位是人才创新应用能力检验器。政府营造联合培养的政策环境和相关的经费支持;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岗位实习机会,同时接收科研成果应用;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提供师资与学术环境;科研院所通过项目合作提供科研环境和成果转化环境;用人单位及时反馈人才评估结果和岗位用人需求。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弥补了高校硬件和师资的不足,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模式。

三、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建议

(一)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政府应立足于创造好的合作环境,协调好各方关系,出台各项政策引导,促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网络的形成。政府可以建立国际贸易高层次人才政产学研用联合育人中心、国贸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实践企业联盟等多方合作组织,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人员参与,明晰政产学研用各自职责,协调各方行动。政府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政产学研用合作专项资金,扶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促进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通过提供市场需求促使研究生科研选题瞄准产业应用;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和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企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需求信息,科研院所依托项目合作实现优势共享;用人单位应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情况,以便优化培养方案等。

(二)改进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应用创新型为主

国际贸易学是一个实践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经济学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学术研究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培养目标要以培养人才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科学有能力水平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和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实现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无缝衔接

(三)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多层次师资结构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基础。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倾向于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国际贸易学突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地方院校对国际贸易学硕士的吸引力较弱,一志愿上线生源严重不足。为此,高校应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高校应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手机、网络以及参与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等宣传其国际贸易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为学生报考提供充足完善的信息。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应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安排国际贸易学硕士授课教师和导师到企业学习考察,聘请外贸知名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使教师获得实践教学方面的思考和指导。由企业推荐一些专家,聘为高校校外导师,形成“双师”制培养模式或由政产学研用各方专家组成导师组,集体指导学生,发挥不同部门导师的专业优势,强化研究生的交叉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加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方院校应积极支持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科研工作,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争取层次高、水平高、含金量高的科研课题,开展创造性工作。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设立国际贸易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通过与企业联合进行横向课题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来吸引企业资金的支持,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有力补充。同时,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扩大研究生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支持创新实践活动,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规范的有效的培养氛围之中,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落实淘汰机制,从严考核。从重处理在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学位论文答辩、实习实践等环节中不合格的同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硕士研究生予以警告,要求其限期整改,如在整改期内仍不能达标者,予以延期毕业或清退,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爽,谭忠昕.高等农业院校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7(2):129-131.

[2]胡伟辉.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教育论丛,2013(3):159-160.

[3]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40-43.

[4]涂亚庆,毛育文,杨辉跃.“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57-60.

[5]涂亚庆,毛育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相结合培养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C].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暨研究生教育,2009:171-175.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高校 电气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On Industry-School- Research Combination Mode of

Colleg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LI Jie

(College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on college Industry-School-Research mode and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take College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school system, so as to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ways.

Key words industry-school-research combination; colleg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中的作用,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特殊地位进一步凸显,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2.0形态正推动科技创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转变。①高校既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发源地。如何以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国家经济层面,为科技创新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种是为教育服务,通过产学研与学术的培养、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才。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现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为部级特色本科专业、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以电气工程领域为对象,注重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和信息科学在电气工程各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研究领域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该专业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三个方向。培养具有电气工程领域较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具有较好的电气分析、电气设计、电气系统设计、电气系统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素质的电气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样一所重点大学,重点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进行知识创新活动,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而且也能够促进科技发展。近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了较多广泛且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与实践,尤其在电类领域的合作,效果较为显著。通过合作,实现了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干部交流等全方位的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助推了经济发展。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无锡市开展风电领域政产学研合作为例,自合作以来,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率领无锡市党政代表团先后两次访问学校,并就政产学研合作事宜与学校的领导深入交流。而且,学校党委书记崔锐捷、校长朱荻等校领导也多次带领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走访无锡市惠山区,实地考察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合作模式,推动政产学研合作。②

2 电气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思考及具体做法

电气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学科,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这个专业的学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正是由于社会大量的需求,不言而喻,电气专业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质量,对该个专业领域,乃至我国国民经济领域的发展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被社会所接纳,被企事业单位所需求,需要我们高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因此,产学研的结合,为高校的学生培养、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1 产和研的结合

企业有较好的生产能力,但科技含量低,科学研究创新不够,如果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把高校的知识资源和科技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转化,技术上进行创新。而作为高校,是服务发展的主体,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整合和流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在搞科研的目的也是为生产服务、为社会服务。产学研结合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建立良好的互动,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模式与直接获取工程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才能适时调整学生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实习机会和实习场所,让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容易走上社会,被企业所需求。电气工程专业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能够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等实际生产问题。

但是,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在科研管理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科技成果转移渠道不畅。很多企业拿着大量资金寻找科技创新成果,而高校的科研成果又转移不出去,导致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科技资源分散,浪费精力、物力和人力。(2)科研人员考核制度不利于成果转化。当前,高校普遍采用职称和职务等级发放科研津贴的,而职称职务的获得,主要是看权威性期刊的数量、申请的项目获得的奖励,专利情况等,对于科技成果能否实现产业化问题很少重视,致使高校老师很多科技项目申请后,过多地偏重于技术与理论,与社会需求脱节,大部分科研成果很多是只申请了专利,或者发表了论文的水平上,实际应用产出的效果不高。另一方面,当前部分教授评职称前,发论文,申报项目,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职称评定后,科研动力不足,研究成果停滞不前,更多的是享受这个教授待遇,从而导致研究资源流失。(3)科技成果推广机制不完善,重视不够。高校由于学科建设发展需求、整体实力提升等众多因素影响,学校科技部和老师的关注点在于国家或省部级重大项目的申报上面,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级973、863等重大项目课题、各项科研成果奖励申报,而对真正获得的科技成果,如何将其转化投入不够,重视不足。

因此,在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的同时,更应该要结合学科、科研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制度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支持和引导作用,要进一步搭建平台,发挥政府的作用,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产业四力强强联合,不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形成和发展,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做出贡献。

2.2 学和研的结合

随着电子、计算机、通信和信息等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给电气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的电气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研究方向的科研课题。首先,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当中。从我校电气专业学生培养来看,学生实行“导师制”,对于优秀的学生,从大学开始就跟随导师做相应的课程设计,等到了研究生阶段,不仅能够很早,而且将课题研究有延续性,能更好地做出科研成果,培养科研能力。第二,让学生参与到各种科技创新比赛,老师进行指导,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学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以及研究生课题,有80%的题目与产学研基地的实际和教师科研课题紧密结合,有部分学生直接参加教师承担的课题。通过多种渠道,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入接触工程实际,增强实际工程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在完成自己学业任务的同时,培养了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 产和学的结合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方向。精英教育培养拔尖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各具功能,不可替代。学校应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质量标准。③

电气专业的学生培养,需要保持和加强原有专业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应因材施教,引入各类培养机制,如结合产学研的合作平台,一是和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另一种则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企业的科研方向,制定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模式及课程体系。如开设专门的“卓越工程师”班,单独组织学生完成一门企业课程授课,一次企业参观实习,一次“工程技术讲座”。除此之外,每年暑假,我校的电气专业与陕西航空电气有限公司、陕西西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继集团、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开展合作,这些企业每年为电气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条件,提供合作科研项目。

3 总结

电气工程专业行业属于高精尖端行业领域,尖端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它的社会需求较广,而培养这样的优秀人才,就需要高校制定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让学生、教师有良性发展,才能促进电气学科的发展,而外部则需要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产学研的结合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良好途径。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高校科研管理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资助编号:NR2013029;项目负责人:李洁)成果之一

注释

① 宋刚.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6):1-6.

② 孔祥浩,宋迎东,熊克.政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1(7):32-33.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5篇

传统培养研究生主要由学校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培养,论文主要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由于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和现有工程实践性教学资源不足,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任务中面临三个问题[3]。

1.1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部分研究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和考试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应用性研究工作很少,工程实践能力不足。本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产学研一体培养,项目从生产实践中来,到生产实际中应用,既解决了研究生的实践问题,又锻炼了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2多数教师研究课题脱离了工程实践

由于大学指导教师理论研究项目多,工程项目少,而且在研究经费紧张和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承担的研究生培养任务,不得不为研究生制定研究课题。虽然这些研究课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但研究生在三年中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很少,工程实践能力弱,偏离社会,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课题组通过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或由企业直接支持项目的形式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既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也培养了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3生源多样性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近几年,招生数量增加较快,生源来自不同层次高校和专业,呈现出多样性,其基础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生源多样性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特别是没有中试车间和工程方面的实践条件不足制约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本项目研究和实践发现,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培养研究生,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资源,加快了培养合格研究生的速度。

2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出发,以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中心,有机整合和充分利用了产学研各自具有的教育资源、工程资源,较好地协调了产业、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培养高素质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研究生培养实行1+2和2+1培养模式。专业基础课主要在学校完成,实践课程主要在企业完成。培养过程上主要体现为:校企“两个培养主体”、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实行“双导师”制度。培养模式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主体学校单一化格局,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在课程安排、培养计划、论文设计、学生就业等各个方面,企业与高校作为两个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有效整合资源,发挥产学研多方优势,真正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和模式是关键。根据学院和专业的实际,结合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2.1聘请企业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实行“双导师”制

聘请一些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关心教育工作,愿意为高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企业科技人员充实到导师队伍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弥补自身师资的不足,而且能够加强高校和企业界的联系,也能够极大开拓学生视野。每位研究生都安排两位导师指导,一个来自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一个来自企业。研究生从事的课题和论文是经过导师组选择认定、企业急需解决、企业导师能够指导的关键技术问题。近三年,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正式聘请10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他们把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科研项目直接交给研究生完成或带进学校,使研究生能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自主创新工程,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近三年,学院已经联合培养了研究生22名,目前还有12名硕士生在企业的研究生基地进行联合培养。

2.2以合作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人才

以项目为载体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去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大多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合作项目较小,难以发挥群体优势和产生重大成果,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十分有限。当前,我们注重将高校学科集群和企业产业集群对接。通过这种对接,将能有效承担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或者联合申请科研任务,并以此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创造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我们打破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整合师资和研究生资源,集中对接产业,已经分别和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广虹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思派思香料化工有限公司、中核新疆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等共同申请承担了科技部、江西省重大高新技术、教育厅产学研等项目。

2.3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从2007年开始,以学校为主体,依托研发能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高新企业等有关单位,建设了一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地”以高校名义招收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在高校进行,而学位论文主要是企业的科研攻关任务,研究生论文主要由企业导师指导并在“基地”完成。高校在企业高级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中遴选导师,企业导师享受高校导师同等学术待遇。研究生不仅增强了对企业的了解,而且提升了自身创新能力,研究生每人都参加校企合作项目,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人均2篇以上,被SCI或EI收录论文1篇以上,就业率100%。

2.4评价方式

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评价的重心也由学校转移到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课程设置、人才素质、论文质量、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适应企业技术应用和科研开发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开发。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将有所调整,对人才的考评方式将出现多样化。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除笔试之外,还可以有面试、实验、项目开发、模型(程序)设计、案例操作等各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企业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实行书面鉴定的方式,参与研究生的评价体系。

3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效益

3.1与企业合作共建,吸纳了社会资源,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

截止目前,学院已与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广虹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思派思香料化工有限公司、中核新疆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宏业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就业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大量仪器设备、车间、实验场所等开展教学实训、科技开发和研究工作,大大改善了教学和科研的资源不足的状况。同时企业又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例如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免费提供吃住,还给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减轻了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促进研究生安心学业和研究工作。

3.2根据产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与开发,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

科研工作以产业或企业需求为导向,指导教师面向化学、化工、制药产业发展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促进了面向企业积极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教师业务能力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得到了较大提高。例如课题组与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广虹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申请到科技部科技人员科技入园项目2项,申请到江西省教育厅产学研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5项等,先后有5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工业产值6000多万元。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基础研究能力,目前教师主持和参加部级基础研究项目10多项,省级项目10多项。

3.3针对企业生产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改革

通过产学研结合,改变了以往任课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单一教学的局面,更新了教学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不断调整实习实验内容,学院和企业实验室全部为研究生开放。例如为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利用学校和企业实验条件,新开了《合成设计与实验》、《高等有机实验》等选修课。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学院实习课指导老师,具体指导研究生在企业的课程实习。

3.4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不仅培养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加快学习与生产的结合,巩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较快地转换角色,适应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生产,而且研究生通过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激发学习积极性,思维受到系统训练,知识面得到扩大,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为从事科研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基础。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大量课题和训练计划,让研究生参与解决生产实践、产品研发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5产学研联动,推动学生就业工作

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巩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快适应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生产。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服务企业,获得了企业的认同与支持,拓展了研究生就业基地建设,连续3年每年平均有5名以上的研究生到相关企业工作,而且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如2009年毕业的刘某现在已担任抚州三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技术科副科长。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即达100%。

3.6企业得到了智力支持,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企业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和技术,并且还可以获得与其它企业交流的平台,挑选优秀毕业生等。另一方面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内部员工也获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企业利用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增加了自身的价值,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经济越发展,技术开发机会越多,产学研合作实体就会吸引更多的研究项目和投资,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大学、企业、当地经济共同发展。

4结论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9-0052-03

产学研合作在国外发达国家有良好的传统,相关研究已很丰富。但人们真正开始熟知产学研合作,日益意识到产学研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源于“硅谷”经济奇迹的出现。世界各国纷纷仿效美国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日益重视的课题之一。我国引入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概念把握不妥,认识不清的问题,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推进和深入研究。有学者极力主张将产学研合作分成两层意义来研究,即第一,合作科研。其核心是经济,主体是科技人员,主要目的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如美国的“硅谷”;第二,合作培养人才。其核心是教学,主体是学生,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这一区分,使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更加细化和科学化,学者们约定俗成将第二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1]。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从产学研合作研究这一母体中独立出来后发展十分迅速,本文拟对这方面的成果加以整理、分析。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缘起

1906年,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影响的美国工程师赫尔曼・施奈德首先在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概念。施奈德大力推崇大学与当地企业合作,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与实践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从工厂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补贴学习之用[2]。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发展和推广合作教育的社会团体。1983 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荷兰、菲律宾、英国和美国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模式的优势和特色,以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2003年8月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议表决,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德国联邦政府更是颁布《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德国的专科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实施“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则是采用“三明治”学制的工读交替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3]。

2.发展

国外产学研结合在大学、职业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但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之初也遇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实施早期,不少企业很难不去计较眼前的利益损失而与学校一起开展产学研结合。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应对策,Joseph A. Raelin对国际合作教育的一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预测未来一百年合作教育的可能发展趋势。他提出采取“三重螺旋”的运行模式来加强学校――产业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产生“双赢”甚至“三赢”的结果。该观点已在西方达成共识。人们认为企业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l)得到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员;(2)接触较前沿的研究成果或技术知识;(3)寻找特殊问题的知识来源;(4)使用学校的特殊设备;等等。而学校也有利可图:(l)在政府经费紧缩的情况下,产业界可以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研发经费的来源;(2)“产业界的”经费在运用上不像“政府的”限制那么多;(3)与产业界的合作提供了师生接触实务、实际问题的机会;等等[4]。因而,不仅政府有意愿促成产学研合作,而且企业与学校同样有合作的强烈动机。

3.重要经验

国际上成功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启示我们: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美、英、德、日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可以发现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时有以下共同做法:(1)委派或组织专门机构;(2)政策性立法;(3)以科技计划对产、学、研予以支持;(4)设立基金,拨出专款;(5)开辟多种信息渠道,鼓励科技人员交流。

由此可见,政府有意并从实际上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产、学、研合作予以保证和支持,是西方国家成功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举措。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时间较长,国家、学校和企业能够切身体会到这种合作对各自发展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给其带来的损失;在共同利益驱使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达成了空前一致的认识。所以,合作不仅成了学校和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更已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这与我国国情是有较大区别的。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国情差异,意识到我国实施产学研合作必须经过多方努力,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的产学研合作实践起步并不晚。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在政府的控制下曾成功地组织了一些重大的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项目,例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开发,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技术的影响,一些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逐渐自发地进行合作。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政府正式在我国推行产学研合作。十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理论研究也日渐丰富。以中国知网期刊收录的文献为例,截止到2011年5月,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含学术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重要报纸及国家标准等文献数据库)中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了10851项检索结果;以“产学研合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得到了3343项检索结果。而用另一个相关概念“产学研结合”为主题进行检索,亦可得到4930项检索结果;再以“产学研结合”为题名进行检索,仍得到1942项检索结果。成果数目之众令人欣喜。

将学术期刊、硕博士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认真梳理、高度概括后发现,研究成果基本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学研合作的意义。学者普遍赞同产学研结合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为:(1)发展需要;(2)生存压力;(3)已有合作关系;等等。以“发展需要”为例,具体来说,包括国际发展趋势需要、社会工业化、科技化发展需要、学校提升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等。

2.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类型。许多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各式各样的分类方式,最多的达二十多种模式。纵观下来,比较具有普遍性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十种左右,分别是:(1)N+X顶岗实习式;(2)三明治工学结合式;(3)企业委托办学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4)企业指导办学式;(5)企业资助办学式;(6)合作培养“双师”式;(7)承接企业项目式;(8)校办产业式;(9)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式;(10)企业办学式。

3.产学研合作的机制。(1)动力机制;(2)调控机制;(3)利益分配机制;(4)保障机制;等等。以动力机制为例,具体来说主要指政府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文件等明确引导、支持产学研合作,如修改《企业法》,增加明确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对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同样,学校也要明确把开展产学研结合视为必由之路,在管理和决策上制定鼓励学生、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措施。企业方面也需提高认识,将人才培养视为己任,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企业发展计划中。

4.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者们认为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问题;(2)技术供给问题;(3)利益分配问题;(4)风险问题;(5)政策环境问题;(6)信息交流问题;等等。以主体问题为例来说,学者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政府、学校、企业这三个主体在实施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指出从政府到学校和企业都未真正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质涵义及合作主体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企业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企业家们的短期行为导致很多项目昙花一现,浪费了资源。

5.产学研合作个案经验的总结。产学研合作开展至今,一些地区如深圳市、天津市、重庆市、辽宁省和广西省等纷纷成立专项课题组对本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摸查,形成了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不少学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已摸索出不少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公开发表了相关的经验总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还公开出版《工学结合案例汇编》一书。

综上所述,产学研合作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近十年才丰富起来,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特征是研究成果数量不少,但水平良莠不齐,重复研究与研究薄弱环节、空白环节同时大量存在。如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项目多,高职、中职里的相关研究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把产学研合作科研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混淆起来,加以笼统研究的多,分开独立研究的少;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表现形式、类型及模式等浅表研究多,而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定位研究、实现途径研究、利益分配研究、特别是反馈评价体系等深层次研究非常少;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个案经验总结多,而能在整个地区或整个行业推广的普适经验研究则太少;等等。鉴于此,我们亟待有针对性地加强后续研究,努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在我国科技、经济特别是教育行业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从产学研结合的类型和特征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定位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李方葛,邵森万.产、学、研合作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4]Etzkowit, Leydesdorff. Reflection-in-Action On Co-op:

The Next Learning Breakthrough[J].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Internships,2008(3).

[5]刘须群,陈星.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2(12).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Production-Learning-Study Cooperative Education

YAO Yan-qin

(Changzhou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Changzhou 213000, China)

Abstract: Production-learning-study cooper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broad, while in China it has been developing only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relevant stud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especially much less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independence of production-learning-study cooper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untangling of related literatur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petition, lack, and emptiness of such research.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专业硕士;材料工程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之下,政府c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性。贯彻落实专硕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更偏向于工程实践,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往往由于培养单位条件所限制等种种原因,其中最关键的是缺乏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1],因此进一步探索材料工程专硕的培养模式,以实现预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政府引导,创造条件,积极搭台

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院校为依托,各方面联动”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思路,充分考虑政府政策的指导作用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更好地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创各方面共赢的局面[2]。由江苏省政府牵线搭台、企业创造条件、高校参与合作来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由高校或科研院所等单位与企业联合申报工作站;政府经甄选后批准挂牌;专硕研究生在站期间,实行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在结并对在站研究生有所反馈并对其培养提出建议;运行一段时间后经考核合格的工作站,由政府给予经费支持或奖励,为专硕研究生长达一年的实践训练环节提高了硬件保障。

除此之外,江苏省双创人才项目中有一类“科技副总”项目,明确由高校或科研院所派出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科技人才,由企业聘任为非全职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该人才项目中对企业资质限定在高新技术企业,或研究生工作站等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的范围内,这一政策促进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了科技人才与企业的对接,在客观上对专硕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又提供了契机。

2 学校有针对性配置导师

以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工程领域为例,对于专硕导师的招生资格会定期进行评估,除了具备高级职称和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外,对于一些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或者主持在研工程项目的中级职称教师,同样可破格聘任为专硕导师,以体现专硕研究生贴近工程实践应用的培养特点,有效提高了培养质量。

3 多方合作共赢,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在政府积极牵线搭桥下,高校与江苏省企业合作申办研究生工作站等,并“以评促建”,加快推进此类实践基地建设,从而为材料工程专硕的工程研究课题提供保障,也完成了培养中要求的在生产一线实践一年的要求,而此需要多方长期合作。对于企业而言,建设好研究生工作站是其与高校等科研单位建立实质性合作的一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指派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专硕在实践基地的导师,指导学生就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攻关[3]。除此之外,这对于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或联合申报企业创新基金、科技进步奖等都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各方都取得感兴趣成果的前提下,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并彻底解决专硕研究生的实践培养难题才得以实现。

4 总结

本文分析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江苏地区政产学研用背景对高校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带来的契机,由政府创造条件、高校与企业响应号召,合作申办研究生工作站、科技副总等项目,加快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从而为材料工程专硕的工程研究课题提供保障,同时实现多方合作共赢。该成功经验不仅可适用于材料工程专硕培养,还对其它领域专硕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王茗.广西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6(8):28.

[2]涂亚庆,杨辉跃,毛育文.“政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106-109.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协同创新是政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是通过政府引导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模式。通过对金湾区局限于实训基地、技术合作和联合共建实验室等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现状分析;对国内外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析与启示;提出建立完善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体制,加强政府主导,建立多元化的区域服务体系等措施加强金湾区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协同创新。

关键词:协同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

一、引言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指对政府、企业、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等组织创新资源进行整合,突破创新主体的堡垒,实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进行多样化合作、交流,开展重大技术活动,进行科技创新的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1]。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2012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之间多层化、联合体协同创新的政产学研合作。

二、金湾区的政产学研发展现状

在政产学研中,政府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西方国家对产学研合作早已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资助等形式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对社会各种资源进行宏观调控,推动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但中国政产学研合作起步比较晚,21世纪后,才进入政产学研探索阶段,主要的模式有: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建研发平台、合作创办高校技术企业、技术合作等。但这些政产学研合作是以资本为纽带,大部分是高校与企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高校等之间的单方合作,经常是以项目合作的方式为主导,项目合作完成后常常合作终止,没有延续性。

以金湾区为例,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也就是校企、政校共建实践基地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高校与企业、高校与政府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大部分合作只是在于学生到企业、政府相关组织的实习或者企业、政府相关人员到高校培训学习的交流,只是在于产学的浅层次合作,没有进行产学研的深入技术研发、创新合作。

2.技术开发合作模式

技术开发合作模式,主要在于企业、政府委托高校或者企业与高校、企业与政府、高校与政府针对于某种技术进行开发合作,这种合作比较单一、合作周期短,只是在于人才出租、资本出租的合作模式,没有真正达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合作模式。

3.联合共建实验室合作模式

联合共建实验室合作模式,是高校与企业、企业与政府、政府与高校之间共同建立实验室,对某个技术领域进行联合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政府出资、高校、企业出人才、技术进行合作,只是在于单一的学科领域合作,而且这样合作模式有着一定的风险,难以实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

从以上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看出,金湾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层次比较低,基本是在于点与点、点与线之间的合作,合作规模小,难以实现面的覆盖,不利于科技园区的技术协调创新以及技术成果的促进转化。

三、国内外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析与启示

1.国外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与启示

政产学研合作对推动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早已非常重视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美国利用政府的主导地位,制定了完备的政产学研合作计划,加强合作应用,促进多元化参与,从而产生了硅谷科技创新园区。英国出台政府财政补贴,给予企业提供创新贷款风险保障,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科研与教育并重,探索了教学公司,开创了“创业型大学”的先河。

2.国内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与启示

北京中关村利用政府主导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改革,制定政产学研合作发展规划,紧紧抓住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政府政策资助,引进企业、人才,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短短三十多年形成了我国高技术创新园区。长三角地区,通过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吸引了国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同时将高校与企业的各种优势资源整合,形成校、企、政三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短短几十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圈。陆家嘴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由政府搭建合作大平台,积极促进多方交流与合作,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包括各大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国内外各大知名高校的品牌专业、国际知名职业资格认证机构[2]。

四、加强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协同创新

1.完善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体制

政府政策对一个地方科技、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科技的创新与成果的转化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为了区域更好的发展,政府应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同时,应该加强针对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有效机制体制建设,出台有利于区域产学研合作的一系列政策,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鼓励和资助,对有利提升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合作研发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并对协同创新的水平高低进行衡量给予相应的税款减免,增加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进行政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协同创新更好地发展。

2.政府主导,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

政产学研合作,它涉及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个方参与,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因此政府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产学研管理机构,加强对政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管理,主导对区域资源进行有效协调与配置,充分发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促使政产学研合作和转化效果达到最优化[3]。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政产学研合作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召开政产学研合作交流会、成果会、研讨会等,促进高校对企业技术需求的了解,促进企业对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了解,使具有合作意向的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或成立合作机构。政府应加强对政产学研合作中融资服务体系的完善,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成果转化引导,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3.建立多元化的区域服务体系,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在政产学研合作中,政府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为政产学研合作建立相应的配套体系,加强对人才、技术、科技中介、金融等产学研合作中产生的市场的培育,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对相关的科技中介,给予引导利用,充分发挥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业,鼓励建立协同创新中心[4]。对政产学研合作中,科技创新比较突出的个人、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在区域内对产学研合作典范大力宣传,引起各行各业对政产学研合作的高度重视,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组织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科研处)

参考文献:

[1] 李林,袭勇. 攻关项目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4,31(1):123-126.

[2] 张中.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0):22-23.

[3] 陈红喜.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24):6-8.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9篇

Shanxi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Chinese clothing culture, he also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build a reasonable model of industry-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IURC) for Shanxi tourism attire. The author advocates establish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market-oriented and government-led model.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合作,是优势资源整合的一种先进模式,也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它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旅游大省的山西,挖掘旅游特色服饰潜力,构建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模式,有重要意义。

1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山西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依次出台了《山西省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等文件,大大促进了山西省产学研合作的进度。

企业因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渴求科技和人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在不断提高;高校研究所为了教学科研工作的良性循环,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政府为了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不断地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努力。

2008年,山西省的科技费用支出高达62.56亿元。学术方面,以“旅游服饰(服装)”为主题的论文呈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顶峰,共发表期刊论文19篇,硕士毕业论文 1 篇。

而针对山西省“旅游服饰(服装)产学研”方面的研究内容至今还是空白。

虽然山西产学研合作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研究,但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依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旅游服饰产学研的合作甚微。一方面,旅游市场对旅游服饰科技成果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单位所拥有的大量成果与资源闲置。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主要包括:

(1)思想认识与观念滞后,对旅游服饰的开发及其产学研合作的认识严重不足;

(2)政府组织乏力,对旅游服饰的开发及其产学研合作关注不够,还没有建立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协调保障机制,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至今还处于随意、盲目、零散小规模的初级状态;

(3)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山西还没有旅游服饰自主品牌。

2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我国政府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山西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自成一体,效用突出的典型特征,它具有丰富山西旅游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价值。

2.1 产学研合作是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

从系统论的角度,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是山西旅游服饰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社会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其实质是促进旅游服饰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山西服饰企业、高教和科研院所的资源集成优势。

通过产学研结合,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产学研的合作作为当前加强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无疑对促进山西旅游服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2.2 产学研合作是知识要素与商业要素的直接结合

推动产学研主动合作重在利益机制的确定和协调,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有合作的动机和需求,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利益机制、协调机制进行连接,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产业和学科的协同发展必须设计好两者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可偏颇。不同产业的技术特性、不同学科的知识特性均对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是将知识要素与商业要素直接结合,通过价值传导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统一了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国家等三方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利益矛盾,可以充分调动和整合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的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生产力全方位的积极性。国家要富强,科技、教育要发展,都必须依靠企业的发展壮大来提供经济支持。

2.3 产学研合作是创新科技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从培养产学研合作主体的竞争力的角度,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既是解决产业科技创新的最佳途径;又是解决高校研究所办学条件、育人方式和就业水平等方面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解决山西高校服装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将有效推动区域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比如就大学而言,大学创一流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立地”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技问题。产学研结合虽然主要目标是为产业发展服务;但在此过程中,高校也实现了自身发展的目标,也是高校本身发展的需要。

产学研合作作为当前加强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创新科技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最佳选择。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开放化与协同化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附于经济主体的高度互动与合作,开放式的跨组织合作与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创新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山西旅游服饰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个科学的决策系统,更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动力系统。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必须从企业、高校研究所和政府 3 类技术主体上,全方位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模式。

3.1 提高认识,重新思辨产学研合作的战略意义,确

实将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列入议事日程

产学研合作本质上就是产业和学科发展双向需求的整合,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路径。“二战”后美国为了保持其在世界上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霸主地位,不断强化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推动产业和学科的高效整合,以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日本为了赶超美国、在科技方面领导世界,也确立了以科技创新立国战略为核心的官产学合作体系。

我国提倡产学研合作已久,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一直没有把产学研合作放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把推动产学研合作放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力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源泉。

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应与企业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学研合作,首先就是要依靠政府引导,政府发挥龙头作用,发挥合作工作的主导、引导与协调作用,并通过提供一定的土地、优惠政策及配套资金等一系列行之有效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广泛地吸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参与。其次是企业要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觅潜在的合作对象,发现优势互补的战略伙伴,不能坐等政府或主管部门“牵线搭桥”、“包办婚姻”。再次是大学与科研院所要在科学创新中扮主角,在技术创新中则应甘当配角,确实将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列入议事日程。

3.2 统一规划,摸清把握山西旅游文化资源构成特

征,明确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目标

根据不同的产业和学科分别制定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首先必须由政府与合作机构牵头,企业与院校科研单位参与,在对山西旅游服饰资源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摸清底数,把握特征,确定合作的目标,做出统一的规划。

根据山西旅游服饰资源构成特征,从旅游特色文化角度来看,可以北部的宗教文化旅游服饰、中部的晋商文化旅游服饰、南部的根祖文化旅游服饰与东、西部的红色文化旅游服饰等四大旅游文化特色服饰为目标;以旅游商品服饰、旅游展示服饰与旅游工作服饰等 3 类服饰为范畴;以全省的82家大型服装企业为主导;以太原理工大学以及其他服装研究所为知识与技术支撑,确定合作目标,做出统一的规划,创立特色品牌,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

3.3 创新模式,“政、企、学、研”四方要同心协

力,充分挖掘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潜能

政府要建立科学基金,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计划,把旅游服饰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工业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资助有一定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鼓励大学与产业界联合申请基金项目,并对由企业介入投资开发产品的项目实行重点资助。

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可建立灵活的技术转移及扩散机制。企业人员可以参与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科研院所的人员也可参与企业的技术项目。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可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建立科技园与创新中心,以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为依托,发挥高新技术的辐射作用。

3.4 齐抓共管,强化政府对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

的组织协调,营造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产学研

合作新环境

推动基于产业和学科协同视角的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 3 个关键条件:一是产、学、研三者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合理划分与合作;二是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研考核体制的确立;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这也是新视角下产学研合作环境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强化政府对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协调,对营造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环境意义重大,政府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产学研合作的三方利益关系,大力倡导并积极鼓励实行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2)政府应设立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为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3)政府应以资金为杠杆,鼓励和引导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4)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促进和保护产学研合作。

3.5 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体

系,充分保障参与各方的合作权益

为了保障参与产学研各方的合作权益,充分调动和保护各方参与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必须坚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体系。

(1)建立健全法规保障体系,要由政府与合作协调机构出台各项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法规,将“产学研”合作工作列入法制的轨道;

(2)建立健全操作规范体系,“政、企、学、研” 四方均要制定“产学研合作操作规范”,将产学研合作的操作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产学研合作的行为,并将“山西旅游服饰产学研合作”列入其中;

(3)建立健全扶持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吸引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宏观协调,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建立政策调控体系,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建立并完善技术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和监督制约体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台湾;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校院评鉴

作者简介:张琴(1971-),女,湖南岳阳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与管理、职业教育;马立红(1979-),女,辽宁锦州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周华丽(1973-),女,山东烟台人,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职业教育专项课题“海峡两岸高等技职教育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编号:GIA104012),主持人:周华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5-0093-04

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1975年开始,台湾地区“教育部”相继推行了专科学校、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系列评鉴,将评鉴作为了解台湾高等技职校院的办学品质,进行辅导、奖励与核发学校各类申请项目的重要参考[1]。30多年来,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评鉴日趋成熟,已成为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重要质量保障体系,有效促进了高等技职校院教育教学工作的自我完善与改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标准中将其作为关键指标列入,强调学校教育与产业界需求结合,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等技职校院评鉴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在技术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效用。

一、推进产教融合是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等第制”标准的重要内容

台湾地区《大专校院产学合作实施办法》(台湾所称“大专校院”指大学和专科学校)第十条规定:“教育部应将产学合作办理绩效列为学校评鉴项目之一;评鉴结果绩优者,得奖励学校及相关人员”。自2003年开始,台湾“教育部”将产学合作执行绩效纳入校务综合评鉴,旨在引起高等技职校院重视并推动落实。以实务教育为特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技专校院评鉴中,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侧重。以《新颁9年度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指标》(台湾地区所称的9年即2010学年)为例[2],在其开展的行政类综合校务、专业类学院和专业类系所三类评鉴中,产学研合作教育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关键指标,具体表现为:

行政类综合校务评鉴中,设“研究及产学合作策略及成效”指标,权重30%,侧重三方面系统评鉴技职校院产学研合作教育:一是应“具有研究重点特色与应用发展成果”,倡导学校通过产学研取得应用性研究成果;二是应“具有研究与产学合作应用在教学上的成果”,“考察学校与产业界合作办理专班之执行情形”等,旨在强调产学研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际效用;三是强调学校应“能制订针对产官学研间资源整合所执行之规划与策略”,考查其“校内跨院、所、系整合研究、产学合作之组织、策略及成效”,“产官学研间的专业服务、技术开发、移转及育成之鼓励机制与运作绩效”等[3],从学校发展规划和组织运行机制角度,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效保障机制。

专业类学院“等第制”评鉴中,设“产学合作与研究计划之整合”指标,权重20%,聚焦学院跨领域开展整合型产学研合作的措施及成效,倡导“院内师生能整合跨领域专业,推动各项合作与交流,提升专业层次及扩大服务品质”,“能积极寻求相关资源,以推动整合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评鉴中着重三个层面:一是从跨学科组织建构层面,检查“学院内整合型研究中心及各系所学术交流之规划与执行成效”;二是从整合型产学合作研究计划层面,检查“学院规划整合型产学合作与研究计划之执行成效”;三是从特色学术成果研讨活动层面,评鉴学院“发挥学院特色之研发成果研讨会之规划与执行效益”[4]等,系统促进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特色凝练与优势突显。

专业类系所“等第制”评鉴中,设“产学合作与技术发展与研究计划”指标,权重15%,重点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学院层面,“能否因应社会发展与产业需求,规划有效的研究发展制度与运作机制,以落实产业所需基础与实用科技的研究发展;能否寻求及善用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性或整合性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技术开发”;二是教师层面,“研究与技术研发有无具体成效,并能结合教学、学生实习或社会需求,发挥实质效益”。此类评鉴中着重考查教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表现,包括:“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及培育人才情形;教师取得专利、技转、授权、创新表现之情形;教师取得专业实务经验及参加国内外研究或研讨(习)会之情形;教师专业期刊论文、研讨会论文、专书及展演发表之情形;教师产学合作及研究计划承接之情形;教师获奖与荣誉之情形;教师研究成果与来自政府部门或法人机构之经费资助之间的相称度;以及针对前次评鉴(访视)建议事项处理情形”[5],对教师除提出研究计划承接、成果发表、学术交流和成果获奖等要求外,明确要求将产学研和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引导教师将产学研合作教育落到实处。

“等第制”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对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引导促进作用,针对学校办学明确规定众多评鉴指标,学校必须遵循。评鉴定位偏重督促学校维持质量的行政管理,结果采用等第制,且与“教育部”相关行政处理高度结合,难免校际评比,对校际差异尊重不足,学校特色难以突显。

二、台湾地区新推“认可制”技职校院评鉴中,产学研合作教育仍居重要地位

台湾地区“教育部”自103年(即2014年)全面采用技专校院评鉴“认可制”[6],着重技职校院的“机制评鉴”,以促进学校自我改善为前提,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取消等第与统一标准概念,重在检查学校定位与目标确定、努力程度、现状自我改善能力等。评鉴结果不排名也不分等第,只是给予“通过”、“待观察”或“未通过”等程度判定,未来评鉴成绩将降低与“教育部”相关行政审批事宜的联动,变成基本门坎,淡化评鉴的“赏罚”功能,促使学校通过自我评鉴实现自我改进、管理和发展特色[7]。“认可制”评鉴标准中,仍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高度统整:

“认可制”的行政类评鉴,将产学融合纳入“校务治理与发展”项目,评鉴不再罗列诸多指标,而是从学校发展规划和整体策略角度,提出更综合、更系统的要求,重视学校依据校务发展目标与特色,促进产学合作与国际化的整体规划策略及成效,具体评鉴关注“学校推动产学合作及智慧财产经营管理之整体规划策与运作情形”[8],在产学合作规划中,包含产学融合鼓励措施及行政支持等,不再详细规定专项指标,为技职校院提供更多自主规划和发展空间。

“认可制”的专业类学院评鉴,则关注“学院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倡导“学院及各系所间之产学合作、技术开发及专业研究表现,能展现学院特色,切合院务发展计划及产业发展需求,具明确整合机制与运作模式,并结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与实习机会,发挥实质效”。明确将学院特色发展需求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主线。具体评鉴过程中重点关注:“学院整合院内外相关资源,展现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与研究成果之做法与执行成效;学院将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与研究成果融入教学、提供学生实习及人才培育之作法与执行成效;其他特色规划及成效”[9],更强调产学合作切实融入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做法,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质成效。学院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和育人特色目标更为彰显。

“认可制”的专业类系所评鉴,同样关注“系所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强调“系所能因应其发展目标及特色、社会与产业需求,建有效的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之作法,寻求及善用相关资源,进系统性或整合性的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与专业服务;系所的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表现与学术研究能有具体成效,并能结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与实习机会,发挥实质效”。具体评鉴过程中,重点关注“系所因应教育目标及特色、产业需求,规划及推动系所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的作法;系所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表现与研究成果;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发成果融入教学、提供学生实习及人才培育之作法”[10]。专业类系所评鉴的多数产学研指标与专业类学院相似,同时也突出了产学研在技术开发和科研方面的特色要求。

“认可制”与“等第制”评鉴相比,更尊重技职校院的自主办学和个性特色,强调学院、系所和教师产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执行成效,强调学院要提升专业层次,整合资源;强调系所根据发展目标推动实用科技,“研发成果”除包含论文外,还包括“技术报告、专利、技术转让、商标、著作权、作品展演、企业诊断与辅导、商品化产品及其他智慧财产权益之运用成果等”[11],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产业服务导向。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学院还是系所评鉴标准,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都更注重校院特色发展和学生发展,不仅强调教师要有产学合作和技术开发成效,更重视学院、系所教师是否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提供学生有效学习与实习机会,获得人才培育实际效益。

三、对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制度的启示

“新建本科院校”是大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承担了大批量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任务。2010年3月,大陆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2011年12月,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正式启动新一轮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两个文件都鼓励新建本科院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紧密结合区域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某种程度上说,大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和承担任务,与台湾技职教育体系中的科技大学或技术学院很类似。因此,台湾地区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办法具有很好借鉴意义,可从如下方面重视产学融合,完善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价制度:

(一)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院校发展战略规划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制度的优点在于,真正把产学研合作教育当作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是仅规定专项观测点或指标,而是切实做好系统规划和分层分类指导。无论是“等第制”还是“认可制”评鉴,都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出明确引导性要求,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规划策略、长效机制和组织保障建设,倡导在产学研合作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绩效,整合资源开展跨领域合作,发挥学科专业集群优势,避免学科专业细分带来的应对产业需求不足的问题。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已将产学研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观测点之一,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强调学校和学院系统规划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更好体现评估的质量保障和方向引导作用,可借鉴台湾评鉴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地位,引导学校和学院拓展整合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好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注意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院校办学中的系统设计与分层要求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系统性,每类评鉴都贯穿有该主线,但又针对不同类别评鉴进行系统规划和分类要求[13]。评鉴指标对学校、学院、系所和教师层面,都提出了明确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要求学校将产学研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整体策略,注意产官学研资源整合;引导学院和专业系所在跨领域、整合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组织建构、研究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设计长效运行机制;引导教师开展系统性、整合型的应用性学术研究,将应用性学术研究成果与教学紧密融合。这种系统设计、分层实施的做法,对台湾地区技职校院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起到良好保障作用。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方案从整体上强调产学研结合,但在学校、学院、系所和教师不同层面的要求尚需进一步明确,以便真正发挥产学合作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强调产学研合作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台湾地区在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指标中,无论是学校、学院和系所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明确强调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应用在教学上的情形,强调学校、学院、系所和教师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有效做法,强调研究与产学合作应用在教学上的实际成果,强调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及培育人才中。这些都说明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中紧密聚焦和服务于应用性人才培养。大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中将产学研合作作为观测点之一,重视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但更多停留在产学研合作的大框架层面,对落实在教育教学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的有效作法及其实际成效关注不足,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改进完善。

(四)引导校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机制

台湾地区“教育部”通过评鉴和专项计划推动技职校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校本促进机制。2005年开始实施“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奖励一般大学校院提升教学质量;2009出台第二期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关注大学教育是否教导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12],要求高等技职校院在创业教育中强调实践教学,设立创业教育机构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建立学校和企业间新合作机制。各校院纷纷采取措施推进产教学融合。龙华科技大学设立创新创意创业发展中心,提供创意实践、创新转化和创业辅导三大功能,实现校内创意发明成果与商品化间有效衔接;建国科技大学成立“创新育成研发中心”,协助中小企业研发创新产品,鼓励和支持师生参与校企合作。这种校本促进机制一旦建立,对技职校院的人才培养和院校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

(五)评估过程中邀请产业企业评鉴专家深度参与

在评鉴委员选择上,台湾制订了《评鉴委员遴聘原则》来保证评鉴质量,负责评鉴单位遴选各专业领域资深学者及主管,以(产+官):学:研=1:1:1的比例为原则聘任,尤其注重业界人士的深度参与和指导,确保学校人才培育与社会产业人才需求相结合[14]。评鉴机构严格规定评鉴人员产业界、学术界及行政三部分的人员组成。这种多元主体组成的评鉴人员,均衡了各方评鉴利益团体的利益。大陆应用本科院校评估委员选择上,应制定相关的遴选原则,评估委员的组成要包括产业界、学术界及相关行政管理人员,有产业企业背景的专家的参与,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对人才需求相吻合。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标准将产学研合作作为重要的评鉴指标,强调学校教育与产业界需求相结合,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在评鉴中的地位,不断促进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在推动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可积极借鉴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办法,强调产学研合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融合性,在评估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制定出适合应用性本科教育发展特色的评估制度。

参考文献:

[1][4]巫铭昌,林以凯,林恩赐.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评鉴制度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0(12):407-423.

[2][3][5]沈志清.台湾地区技专校院评鉴中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借鉴[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5):14-15.

[6][8][9][10][11]台湾103年度科技校院评鉴实施计划[EB/OL].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http://www.edu.tw/downLoad/detail.aspx?Node=1123&Page=22002&Index=1&WID=6635a4e8-f0de-4957-aa3e-c3b15c6e6ead.

[7]应金萍,陈建明.台湾高等技职类大学的学生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和龙华科技大学的考察报告[J].职教论坛,2011(27):66-69.

[12]台湾“教育部”第二期奖励大W教W卓越计划[EB/OL].http://www.edu.tw/.

[13]马立红,周华丽.台湾地区科技院校评鉴制度研究与启示,教育科学的探索[C].2013:16.

上一篇:农业科技创新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村职业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