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技巧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6 04:05:33

提问技巧论文

提问技巧论文篇1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问技巧;教学效率

《学记》曰“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 就是教师要轻轻点拨那些对问题理解能力极强的学生;重重提醒那些对所学知识接受很差的学生。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要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简单一些,要不就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意提问的问题要有区别,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和角度,还要会问多问,才能使语文课堂的提问更加有效。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充分准备问题的“提”

1.教师对课堂提问要提前知道

教师要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深思熟虑,将问题的各种不同的回答要做到心中有数,所有的情况要考虑全面,并针对不同的答案作出相应的应对办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思维活跃的、知识面广等等,像我们班上的李娜同学就是一位思维敏捷、敢说敢问的孩子,有时课堂上的提问会让她联想到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课堂上会反问老师,这种情况下,我一般是先对她回答问题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在不偏离本课的教学目标、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前提条件下,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做出答案。如果事先不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短时间内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

2.提问要分出层次

对于设计好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时要有针对性,哪个问题需要让哪些同学回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不同,这样会更好的实施个别化教学。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根据情况和学生的表情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但这种方式不可一成不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不就难以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调动的起来。难以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问要讲究一定的艺术特色

课堂提问一定要叙述清楚,表达明白,会大大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教师语言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吐字清晰、干脆利落、语言规范等等。尽量不使用反问的提问句式,因为答案都包含在问题之中,不需要学生动脑,而有经验的教师会用启发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如:“请同学们思考我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看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最好”、“请说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怎样?”用这种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快速的进入问题的思索中去,最后做出正确率高的回答。

4.把握课堂提问的良好契机

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把握良好的时机,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使课堂提问更加科学,可以有助于把握提问的良好时机。如将提问分为:讲授新课前的复习巩固型、新知过渡型、讲授新知中的重点性、课堂结束型、临时发挥型、应用型等等。这样的分类提问,只要注意把握时机,一定会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把握有技巧的“问”

“提”是老师在备课时自己的想法设计是静态的,“问”那就是动态行为了,课堂上的“提”和“问”是师生互动的相互交流学习的实践活动。课堂中的问能够真正体现出老师的提预设的怎样,有时教师提的好并不一定说明在课堂上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先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怎样的幼稚,多么的不切实际,都不要否定,挫伤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指名让学生回答,也可采用抢答的方式,展开竞赛,这样久而久之的训练,会逐步提高学生的灵活的思维敏捷性。

3. 要求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要用一定的语言文字清楚表达,好好利用我们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样一个意思的语句就有好多种说法,加上不同的语气去表达,效果也会不同。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要利用一定的说话口气和肢体语言的结合来达到一定的表达的效果。鼓励学生用一句完整的通顺流利的话回答问题。

4.注意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性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主要方式。有人把这种行为形象的比作“抛接球”的过程,在玩的时候,球不可能从同一个角度抛过来,所以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和方式去接住球。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也是如此,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回答出的答案能把意思说明白,说清楚就值得我们教师肯定。所以我们要在预设问题是要尽可能多的把所有情景考虑到,以便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这种在课堂上的变数,是对老师本身的一种考验,如:思维是否敏捷、课堂的应变能力、专业技能等等。

总起来说,语文课堂提问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无处不在,时时刻刻显现出他的魅力所在,他的有效性体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的是否巧妙,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的主要方式,为学生的疑问解答搭建了一座桥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在每节课上注意以上多谈到的提问的技巧,认真思考“多问几个问题”和“怎样提出问题”,真正实现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我们语文教学质量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 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促进学生有效发问[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3): 172.

[2] 王炎. 提问: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1): 203.

[3] 贾红霞.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的认识[J]. 学周刊. 2011(15): 90.

提问技巧论文篇2

一、新旧关联,旧中引新

教学中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教学“铵盐的性质”时,可先复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然后选择NH4CL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疑问:实验室制取氨气时,能否用(NH4)SO4、(NH4)CO3、NH4NO3、(NH4)3PO4代替NH4CL?小小问题就像敲门砖一样,敲开了疑问之门,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平中出奇,新颖别致

好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现象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例如,讲授“原电池”一节时,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锌片与铀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进一步验证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的结论。然后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同时插在稀硫酸中,发现铜片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逸出,而锌片表面则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这个“一反常态”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定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三、引发急诊,加深理解

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答习题时出现的错误,有的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有的是具有共性。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中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分类设疑引发急诊,在急诊中强化对这种错误根源的认识和分析,达到知其所错,以求防错的目的,加深了理解。

四、难其所难,以求化难

难点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认知过程中的“鸿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能结构,在难点之处质疑问题,或引起学生的重视,集中注意力听讲;或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对难点作探索思索。这样在难点得到解决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记忆。

提问技巧论文篇3

现在我们来看看,邮件讨论组营销有哪些技巧。这些技巧也适用于留言板、BBS或者论坛。

技巧1:多贴贴子。其意义在于品牌宣传。这里说的品牌涵义很广,可以是你的个人姓名,可以是你的产品品牌或服务品牌,也可以是一个概念,总之是你欲营销的主题。在网上营销中,这一点绝对关键,因为人们倾向同自己了解的品牌打交道,你的正面形象在他们面前曝光越多,他们和你取得联系的机会就越高。

选择几个你认为最适合的邮件讨论组或者留言板、BBS,然后常去发贴子,记住每贴都得附上签名文件,要不然品牌宣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技巧2:向讨论组成员奉献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人们(你的潜在顾客)才乐意读你的贴子,并期待你的下一贴。要知道大多数的广告都很让人烦。在贴子里,你的签名文件可兼有广告的功能(参见拙文《“伊妹儿”签名文件技巧》),而且这种“广告”的效果要来得自然,人们没有直接抵触情绪。

技巧3:永远持积极态度,忌讳否定别人或别人的营销活动。在有时候,还真有人想知道你对人家东西的真实意见,而这些东西你又恰恰不喜欢(我就常常碰到这种情况),那该怎么办呢?实话实说!不可切记要一对一地发给个人。

技巧4:露点庐山真面目。设想一下你和熟人见面时,对方寒喧会问你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你的邮件讨论组网友们也会感兴趣!我就常常提起自己“住在北京东郊的村庄边,附近的市场有一个肉摊、两个蔬菜摊、两个水果摊……”的情况。你多提供一个可资人家品评的话题,人家对你越了解,人家和你联系起来就越放松。

技巧5:经常搞点“免费大奉送”。我每次贴出的新文章,都会成为一个与网友联系的新“兴趣点”。我的签名文件常常稍做变动,突出最新贴出的文章。比如:“文章免费奉送:《你的网站有这些毛病吗?》,函索即寄:lq67@hotmail.com,主题:网站毛病”。这一技巧每天能招来大量感兴趣的网友。

技巧6:征求反馈。在个人之间的电子邮件通讯中,展开话题的一种很灵的技巧,是要求人家谈谈自己的专业(如网上营销)体会。在邮件谈论组中,可以用“来函lq67@hotmail.com索取免费营销技巧”,或者“请致函lq67@hotmail.com参加我们的网上营销调查”,哪怕是礼节性的“请不吝赐教”都行。

技巧7:做个讨论组的积极成员。记住,在线社群同现实社会的邻里相处一样,好事、恶事都传得很快。做个你社群的活雷锋,乐于助人,对人家的成就及时表示庆贺,对新来成员表示欢迎,对人家的帮助公开致谢……

提问技巧论文篇4

【关键词】技巧训练;民族民间舞蹈;重要性;技与情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23-02

一、技巧训练对于舞蹈的重要性

技术技巧对于舞蹈专业者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通俗来讲,也就是我们的身体素质,包括开软度、各种跳转翻技巧,以及耐力与弹跳训练,这些往往与基训挂钩。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技巧训练的重要性呢?因为这些对于舞蹈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就拿中专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都很小,中专的学制一般是4年或5年。当他们进入到中专学校进行专业的舞蹈训练时,首先第一步是解决他们开软度的问题,至少在前三年是很重要的。在技术技巧课的课上,他们要学会各种高难度技巧,为后面的民间舞、剧目课打下基础,只有身体活泛了,才能更好地掌握舞蹈表演。如果一进校就让他们接触民间舞、排练课、古典舞等课程,因为年龄小,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像大人那样深刻,往往会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学生们也会吃不消,丧失对舞蹈的兴趣。

因本科教学与中专教学重难点不一样,与中专教学相比,本科舞蹈专业的教学就会显得轻松很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对于舞蹈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技术技巧、民间舞上起课来会很容易。就拿西北民族大学的课程来说,技术技巧课只在大一期间开设一年的课程,更多的是贯穿于基训课当中,或者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不得不说,无论是中专还是本科教学,技巧的训练都不能省略,是我们学习舞蹈的基础,是一个专业舞者综合能力的表现。

二、从舞蹈比赛看技巧与民族民间舞蹈

被我们熟知的舞蹈比赛,莫过于“桃李杯”、“荷花奖”、“CCTV舞蹈大赛”,这是每一个舞者梦想的殿堂。就拿曾经的“桃李杯”来说,舞蹈技巧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应该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在“桃李杯”比赛中,除了剧目展示以外,还有知识问答、抽题即兴以及技术技巧展示环节,是一个考验舞者综合能力的比赛。每次一到技巧展示环节,全场气氛都异常兴奋,就连荧屏外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怀着紧张的心情,当表演者完成得很完美时,掌声就会不由自主地响起来,这就是舞蹈技巧的魅力。

如果一个作品,全是技巧展示,那就成了实实在在的炫技,从而缺少了内容的表达,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就拿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来说,在继承基本舞姿、动律特点以外,还借助了一定的技巧训练。例如,由内蒙古军区政治文工团表演的《顶碗舞》,整个舞蹈气势宏伟。在舞蹈刚开始,主跳演员以舒展的动作依次将四个碗放在头上,后以原地旋转加软手回到大方块队形,原地跪坐,大多是上身的动作偏多,左右横移加耸肩,伴随着背景音乐整整齐齐,同时又不失女子的柔情、优美。在舞蹈高潮部分,以主跳演员的圈平转接集体的提裙跪转,整个画面构图非常和谐,同时转得非常稳当,保证头上的碗要纹丝不动地“扎根”在头顶。在这个舞蹈作品中,把道具技巧与蒙古族民间舞蹈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还借助旋转等技巧,与蒙古族民间舞蹈有的舞蹈元素,如耸肩、软手,硬肩等紧密贴合,让我们感受到民族舞独有的特色以及技巧的高难度。蒙古族是一个大的民族,民族舞蹈丰富多彩,类似的还有筷子舞、酒盅舞等,都是与道具技巧相结合的完美典范。

看完舞蹈比赛,联想到我们自身的专业学习,不免感叹舞者们的不易。在学习蒙古族单元课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接触过顶碗舞,头上顶三个或者五个瓷碗,有时最上面的一个碗中还装着水,在整个舞蹈中,在保持碗平衡的同时,进行舞蹈动作,队形变换。如在顶碗的过程中,进行软手、拉背又或者行进的手叉腰耸肩、硬肩,甚至大幅度的平转等,这都是必不可少的练习过程。无论是从大量的舞蹈比赛视频还是通过平时的民间舞课的训练中,都不难看出道具技巧作为民族民间舞蹈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更好表演民族民间舞蹈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三、技与情的临界点

上述一直强调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喧宾夺主,还是得以民族民间舞蹈为主体,因此,笔者相信,两者之间有一个临界点,也就是关于技巧“度”的问题。

现在纵观所有的舞蹈作品,无论是民族民间舞蹈还是现代舞、古典舞等,都会与技巧挨上边,已经成为了舞蹈表演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舞蹈表演中,技巧的运用程度与舞蹈的传情达意要做到合适,就少不了对于临界点的探讨。到底多少技巧算合适?运用多少技巧才会避免出现炫技的嫌疑?在我们编排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是很常见的,需要我们切实去解决。随着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火,近几年的舞蹈大赛上也呈现了很多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在舞蹈作品鉴赏课上,教师给学生观看了很多关于此类题材的作品,往往以男子群舞出现,舞蹈作品中不乏反应战士们日常训练、战斗的内容,表演者身体笔直、挺拔,在紧急关头奋不顾身,向观众展示了军人们团结奋斗的进取精神。舞蹈动作多以男子高难度的技巧来展示,如各种空翻技巧来表现舞蹈激烈的气氛,使舞蹈达到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虽说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但不得不说,在观看完之后,大都只能记住舞蹈作品里演员的技巧展示,跳得有多高、转了多少圈等,往往把作品中最重要的舞蹈内容忽略了,这样的舞蹈作品算不上是成功的舞蹈作品。

这些问题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就很少见。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无论是何种技巧,民间舞蹈都运用的恰到好处,与之融合得天衣无缝。如胶州秧歌的扇子、手巾、以及脚步的技巧的运用,充分展示了汉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韵。相反,如果把以上技巧全去掉,那就不能保证是胶州秧歌了,少了胶州秧歌里最精华的元素。因此,我们说,无论是道具技巧,还是旋转、腰功技巧等,与民族民间舞蹈结合得好,就会为舞蹈作品增光添彩,反之,运用过多,就会产生炫技的嫌疑,会使作品违背创作的意图。因此,在今后的编创中,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技巧的出现应该是为作品抒情服务的,做到技巧训练与舞蹈的“度”。

四、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来为我们今后的舞蹈学习提个醒,引起学舞者的注意。技巧训练作为专业舞者的必修课,需要我们加强平时的训练,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技巧训练,同时能够灵活地运用它,让技巧训练为表演服务,同时又不出现单纯的技巧展示。我们不是技巧搬运工,我们要做一个有灵魂、有思想的舞蹈工作者,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好的舞蹈精品,使我们的专业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提问技巧论文篇5

关键词: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 摄像技术

1、前言

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上,我国共有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分别参加男女单项和男女双人四个项目的比赛。在此次比赛中取得最好的成绩是宁琴在女子单人雪上技巧项目中获得铜牌。我国滑雪运动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特别是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刚刚引进几年的时间,为使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能尽快成为我国雪上一个优势项目,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运用摄像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以达到提高雪上技巧项目的目的。使雪上技巧项目快速发展,使运动员在短期内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2、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存在的问题

我国开展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晚于欧美等国,尽管我们在技巧运动项目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从世界排名来看,我国的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的水平还处于中下游,从2007年成立到现在才4年时间,目前获得国际雪联积分的已经有13人(女子5人、男子8人)。专业的训练场地缺乏,国内原来没有合适的场地,直至近两年才建设专业的训练、比赛场地。教练员都是从高山滑雪项目转项过来的,缺少执教经验。运动员是从高山滑雪或者空中技巧两个项目转过来的,队员平均年龄不到20岁,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训练不同于其他项目,训练中滑行速度快、滑行的距离长,这直接使教练员的讲解和直观示范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完成动作后,运动员不能及时得到教练的讲评,造成运动员不能准确认识到自己不同时刻的技术环节出现的错误,并在下一次滑行中得到调整调整。

3、摄像技术在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中的应用

3.1观看视频资料、查摆问题

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属于技巧性很强项目,所以可以组织运动员观看训练、比赛录像,对运动员整套动作中的某一动作细节进行反复回放,按照技术动作的最高评分标准,充分分析每个技术动作的各技术环节,帮助运动员及时纠正和提高对技术动作的认识。通过学习,逐渐运动员能够发现自己的技术动作是否有缺陷,完成的是否合理,这就说明运动员已经掌握了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方法,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3.2分析视频资料、总结经验

教练员可以定期组织运动员观看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技术录像和雪上技巧比赛的录像,对技术动作细节进行详细讲解,对经典的雪上技巧技术的各种构成要素进行分解讲解从而帮助运动员形成直观的映像、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也便于教练员抓准不同运动员的特点,总结经验,对不同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科学化训练。

3.3对比视频资料、发现优点

教练员可以通过专门的视频影像分析软件把运动员不同时期的训练录像串联起来进行横向比较,检查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是否真正得到改进和提高。因为技术动作的改进和提高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不容易察觉。而借助于观看不同时期的技术录像,就很容易发现运动员进步和提高,对每个运动员来说运动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摄像技术在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中应用的研究,认为将摄像技术运用于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中,是对以往训练方法辅助手段的创新。通过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录像资料和大型比赛的技术录像的分析,可以有效帮助运动员更快的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要点、难点,并有效纠正错误动作;解决专项训练中训练与示范脱节的问题。

4.2建议

在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训练中应用摄像技术的几点建议:1)大量收集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的比赛录像资料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录像,建立资料数据库,便于教练员对录像进行分析和讲解。2)教练员在示范讲解和分析技术动作时,运用最简单易懂、充分到位的讲解与分析,充分调动起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3)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运动员自己阐述技术特点,加深运动员的理解和记忆能力。4)有条件的训练单位尽量多配备专业摄像设备,便于每位运动员及时了解、分析自己技术动作的训练情况,从而达到技术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仁周,朱志强,刍议冬季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7―125.

[2]朱志强,马喜强,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C].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08:405―409.

[3]宋改俊.电教录像片在高山滑雪教学中的应用〔J〕.冰雪运动,1995,(1):50―51.

提问技巧论文篇6

关键词:理论与技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运用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国际间的交流愈加密切,目前对专业的英语翻译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在大学阶段开展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英语翻译人才,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实际英语的实际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国内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因此,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翻译教学理论与技巧,确保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适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技巧

(一)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理论

1.异化理论和归化理论

异化理论和归化理论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理论,异化理论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存原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形式,即保留偏离了本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要求翻译者尽量向原文靠拢,用原语的思维方式进行译文表达,丰富目的语的文化和语言表达方式[1]。

归化理论则正好与异化理论相反,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向目的与靠拢,采用清晰流畅的语言风格,消除原语文化的陌生感。在这种翻译策略下,应采取目的语的语言风格和思维习惯表述原语内容。

2.直译理论和意译理论

直译理论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内容和形式都要与原文保持一致,语言风格以原文为主。意译理论则不要求表达方式的一致性,可以在保证翻译内容一致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直译理论和意译理论的差异不像异化理论和归化理论那样明显,主要是体现在翻译星尚上的差异,但这两种翻译理论都要求翻译内容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这一点应格外注意,这也是在英语翻译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2]。

(二)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技巧

1.分译法和合译法

分译法是用于翻译较长的英语句子的常用方法,翻译者可以将一个较长的英语句子划分成几个结构相对完整、内容简洁的断句进行翻译,在理解各个断句意义的基础上,利用汉语逻辑进行重新组合,完整的表达出原语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在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比较适用。

合译法与分译法的过程完全相反,是将几个短句进行组合,然后翻译成一个结构完成、条理清晰的长句的过程。合译法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较为适用。分译法和合译法的配合使用可以使英语翻译更加合理,对句式结构作出有效调整,便于用目的语更好的解析原语的意思。

2.转化法

转化法通过对原语中词类、语态或句型的巧妙转化,使译文在表达方式和表述方法以及表达习惯上与原文更加契合。常见的转化法又词性转化,比如将名词转化为形容词或代词,将动词转化为形容词或副词等。也可以对语句结构进行转化,比如将谓语语句转化为表语语句,将宾语语句转化为主语语句等。还可以将并列式句型与复合式句型相互转化。通过转化法可以使整段文字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使英语翻译更加灵活。

3.增译法和省译法

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习惯和表述方式上有^大差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需要作出一些必要的增加或删减,这就需要用到增译法和省译法。增译法是在翻译过程中,引入一些具有特定概念的词语,使语境更加完整。有时也需要增加一些虚词,使上下语句更加通顺,从而更准确、全面的表达出原语的意思。

省译法则与增译法相反,是在翻译过程中,结合语境和语意作出判断,省略掉一些不必要的表达,使译文更加简洁流畅,提高可读性。使用省译法可以有效避免译文存在拖沓感与重复感的问题。但是增译法和省译法在使用时都要注意,不能出现无意义的增减,或破坏原文意思。

二、运用理论与技巧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这些理论和技巧时,应注意渗透的方式和方法。首先应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的重视,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在使用这些理论和技巧时,不能破坏原文的意思,或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增删。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练习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学生的翻译过程,基于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各种方法技巧的差异和具体使用范围,使其能够恰当的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另外,应注重对学生翻译过程的细化评价,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尽快补充需要的理论和技巧,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都是在英语翻译中较为实用的方法技巧,围绕这些方法技巧开展英语翻译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翻译水平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勇.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0):134-136.

提问技巧论文篇7

论文摘要:目前,在高师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把音乐的术科与音乐的理论学科课程设置得比较科学、合理。然而,大部分学生忽视一方面,而片面强调另一方面的现象非常严重,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应明白音乐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训练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会依托的关系。教师更应清楚高师声乐教学的方向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能力,忽视学生的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声乐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未来中学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体现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特点,我们应该平衡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术科理论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

长期以来沿用着专业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模式,注重声乐演唱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他理论科目的重视。然而,在高师声乐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和任务这样规定“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的唱歌教学和课外声乐活动辅导工作”。可见培养高师学生的目标是培养中学教师和社会教育机构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提高国民音乐素质,进行音乐文化的普及教育。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具备高素质、高水准的演唱技能,还必须有扎实的音乐文化基础知识,声乐的艺术表现是依靠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声乐基础技巧的结合。

音乐理论与专业技能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在掌握高超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具备良好艺术修养。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在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中似乎形成这样的现象,对音乐理论感兴趣的同学认为,只需要把理论知识学好就可以了,根本就不懂得演唱技巧方面的内容,甚至瞧不起从事声乐技巧研究方面的人;对声乐技巧感兴趣的同学认为只要会唱,能炫耀的声乐的技巧有多高深,一味地勤学苦练技巧,忽视了理论研究在术科学习中的重要性。因而,应注意课程结构上的综合性和均衡性,合理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论水平。

一、注重学生理论方面的学习

优美的旋律,美妙的声音是通过娴熟的歌唱技巧来获得的,然而要想营造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则需要其他音乐理论知识来润色。在进行声音技术训练中,对其他音乐理论学科的学习与声乐技巧的掌握是相互依托的,精湛技巧的掌握需要理论的支持,理论的领会也需要技巧去充实与体会。对主修声乐的同学来说,我们必须对与声乐技巧有关的理论知识作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如基本乐理、和声、作品分析和中外音乐史等方面的知识,如果缺乏了对音乐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我们只能做一个单纯的声音的模仿者。我们只有通过对音乐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我们才能提高对音乐欣赏和理解的能力,提高专业综合水平,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声音艺术上的加工与创新,以适应声乐教学、创作、表演鉴赏的需要。同时还有必要对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作研究,掌握其与技术的关系,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学生综合技能方面的训练

声音技巧的掌握是歌唱的根本问题,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如果能够通过声音把鲜明的音乐形象让听众产生共鸣,对于歌唱者来说,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修养了。如果没有掌握良好的歌唱技巧,完美的音乐形象就无法表现出来,就无法表现舒展的、紧张的、高亢的、低沉的音乐情绪,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绪需要用不同的技巧来表达。只有这样,学生要真正掌握歌唱的技术要求和音乐的表现力,做到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断提高分析和处理作品的能力。

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型的音乐教学人才,学生除了具有演唱方面的能力,还应具备其他能力方面的训练,如:教学能力、分析、理解、处理作品的能力、艺术实践的能力等等。我们在进行声音训练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作品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艺术处理,首先我们了解作品的背景、风格、创作意图、演唱情绪等,还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节奏特点、调式调性,以及其歌词韵律、作品高潮、声音色彩都有必要解读。“声音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具有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要素,音乐的创造者把这些要素纳入一定的体系中(如调式、调性、节拍)使之系统而有序,并在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与丰富,从而成就无数动人心弦的乐曲,是音乐艺术在人类的生活中产生无法取代的作用”。

三、加强舞台表演的实践

为符合高师声乐教学的目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师范性,因此,在对高师声乐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声乐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规范声音技术问题,而是必须重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表演演唱水平。舞台表演的好坏直接反映学生综合专业的学习情况和演唱技巧掌握运用能力,这也在于对学生演唱技巧的实际应用。声乐学习是一门集艺术性、技术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学生不但要会唱、会教还有要会演,即加强学生的声乐表演技能的教学能力和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学生要不断地参加艺术实践,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学生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与他们平时的学习积累及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体验分不开,精彩完美的舞台表演是声乐课堂上理论与技巧的的体现。

在声乐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应把理论学习与技能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掌握在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在实践中联系理论,要学生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音乐理论与声乐技能之间相互依托、支撑,只有真正了解了与技术有关的理论,掌握与技术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懂得艺术的奥秘。同学们只有具备全面、扎实的知识以及能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也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2.

[2]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7.

[3]李晋纬,李晋瑗.声乐教学艺术[m].华乐出版社,2003,2.

提问技巧论文篇8

关键词:思考能力;思考技巧;批判性思维

一、思考技巧的定义

在讨论思考技巧之前,先对“思考”及其有关名词与背后的理念作一清楚的认识。无论对何人来说,“思考”(thinking)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学术界对思考所下的定义却众说纷纭。例如,美国拉吉罗(Vincent Ryan Ruggiero)教授在他的《思考的艺术》一书中认为:“思考是能够帮助我们阐述或解决问题、作出决定、了解欲望的所有心理活动;思考时探寻答案,是获取意义。”英国学者狄旁诺(de Bono)在《思考教学》(Teaching thinking)一书中针对目的而对思考加以诠释,指出:“思考是达成某特定目标从事的缜密之经验的探索,所谓目标包含了解、做决定、解决问题、计划、判断、采取行动等等。”

台湾学者张玉成在其著作《思考技巧与教学》一书中指出“思考技巧”就是进行思考过程所需的工具。“思考技巧”代表着思考过程中某些熟练的心智运作模式,这些娴熟的表现,可能源于经验的累积,使思考者能作出最有效及最佳的选择,配以相应的行动,妥善地完成工作。

二、提升思考技巧的重要性

1.知识保鲜期的缩短要求教师提升思考技巧

一方面,据研究显示,资讯爆炸的速度,已进展至三年增加一倍,预测到2020年,资讯倍增周期会缩短至七十三天。因此,每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都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对我们来说,掌握哪怕是单一学科的全部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快速的社会变迁掀起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浪潮,教育学家已认识到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而非有待复制的结果。故若只将学生塑造成知识的容器,当其投身社会时,一方面将难以面对及处理大量日新月异的资讯;另一方面他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使用的这些基础知识都将在未来10年或更短的时间内过时,这将使得他们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育学家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2.企业对员工素质需求的转变要求教师提升思考技巧

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挑战和机遇并存,现今的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不再是传统劳动,未来的雇主更看重员工的理解力、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方面更有技巧的人更容易找到新工作,或者更少成为现代企业精简业务的受害者。因此,要教育新一代的学生,协助他们为自己妥善装备这种能力,绝对不能单从学习内容学得,亦绝对不能单靠复述知识及被动的态度去应付,而要求主动地预测问题,防患于未然,及不断进行系统思考,寻求彻底及创新的解决方法。为此,在课程中渗入思考的元素是必要的。

3.信息化生活的纷繁复杂要求教师提升思考技巧

快速的社会变迁也导致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独特及前所未有的问题,例如,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现代化交流工具已经占据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我们始终生活在各种要求(文字和图像)的包围之中,它们都试图劝导我们相信些什么、做些什么,有时候是买些什么、参与些什么,甚至是识别虚假广告,辨别诈骗短信等,要理解与分析这些诉求,我们就要掌握思考技能。

三、大学生思考能力的现状

1.课堂内学生缺乏思考的积极性

伟大教育家孔子及西方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早就训示学生多加思索。回顾20世纪初期,教育学家杜威(J. Dewey)亦强调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事隔一个世纪,大量研究资料显示,要达到透过课程去令学生掌握深层思考技巧仍需一段日子。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教师、学生共同来表演,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然而现实状况是在前期应试教育的培养下,大学生普遍缺少主动思考的意识。通常老师教学的时候,学生思维不活跃,只是被动地听,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会跟着老师的观点走,跟着书本的观点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12年曾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因此如今很多大学的课堂上总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尽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口干舌燥,然而费力不讨好,台下的学生却心不在焉,有的在玩手机,有的甚至酣然入睡。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然而学生仍不主动回答,即使你点到了他,他也好似一座塑像,站在座位上立而不答,令人尴尬,沉闷气氛更重。就算有个别配合者回答老师的问题,也还答不全,甚至答非所问。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回答问题?是老师的问题太难,还是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或是未见过世面,生性胆小?答案显而易见,一方面是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慢慢的灌输,另一方面是老师不教独立思考技能。

2.课堂外学生缺乏思考的独立性

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他们在论坛、微博、空间等地方大肆地发表着自己的言论和观点,特别是针对一些典型的公共事件,很多大学生喜欢在他们的空间、微信圈里面转载很多相关的文章,并且附上了自己所谓的观点和解说,但是很多观点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只不过是根据大众舆论人云亦云。

大学生很善良,大学生很有激情,但是,中国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造成一些人容易受到网络谣言的影响,成为谣言的二次传播者,对此,香港凤凰卫视首席评论员阮次山先生曾忠告大学生:“你们一定要舍弃愤青思维,拥有另类思维,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想,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他说:“希望你们在看新闻和网络消息时一定要多思考,用另类的思维方式,不断磨砺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国公民。”

因此,只有当大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大学生才会拥有自己最真实的实力和本色。

四、提升思考技巧的途径

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波诺博士认为:卓越的起点在于对思考行为的深入理解。思维中的大部分错误实际上都是感知的错误,感知是否正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大脑的工作就是通过形成、识别的模式来了解周围的世界。模式的感知本质导致了对于创造力的需求,而促发变革的原动力即是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系统的方法就是水平思维。思维是智力凭借经验去运作时所使用的操作技巧。如果把智商比作汽车的固有功率,那么思维技能等于驾驶技巧。思考可以作为一种技巧来学习,通过有意识地训练,思考技巧可以大为提高。

而长久以来,教与学侧重于结果而忽略过程,故思维技巧只被视为传授学术知识的副产品。不过时至今日,无论企业、社会或其他的功能组别,都清楚发出希望大学毕业生能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意及解难能力的呼声。对教授学生思维技巧的需要,老师一般都不会质疑,而问题却是:应该如何去教?对于这个问题少有人能提出积极而具体的改善方案。

有学者认为思维技巧的传授最好是配合真实的课业及课程内容,指出若思维技巧能融入现存课程及日常教学中,学生对技巧的掌握成效会更高。他们认为热爱思考的心态孕育于真实而有意义的解难或作决策的情境中。这些情境,可以是围绕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课题进行讨论,或是一些学生关注的世界性问题进行探索。因此,主张融合课程的学者认为:老师若能就学科的内容作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作出假设、争议、辨析、验证等,可让学生有机会作有意义的思考。而良好的思维设计应涵盖三个要素:启发思考的教学环境,教授思考的方法、态度及培养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1.创造启发思考的教学环境

将课程内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对提升其思考能力的作用有限,而引导学生如何去追寻答案将更有助于学习。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老师,在设计及教学时,要思考如何有效地提问及留意学生的提问技巧。首先,老师要多问开放性问题,才可引领学生深入知识的核心,了解字里行间背后的意义,发展其深层思维能力。开放性问题的特征,是往往会有多个答案,并且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此还要尽量避免表露老师个人的偏见。面对此类问题,学生通常都要反复思考才可作答。所以,老师在发问之后,要给予学生足够时间让其去思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制造机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给予学生足够时间让他们去完善其问题,讨论如何将问题分类及比较等,这样学习效果才会显著,学习气氛才会更加活泼,学生的学习动机亦得以提升。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有学者指出,协作有助于创新意念的产生。所以,在进行游戏、头脑风暴、协作解题或讨论时,老师要让学生体会协作思考的价值。在过程中,老师要教导学生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念让组员参考,如何将别人的意念延伸使之更精进,如何将不同的意念组合以产生更创新、精辟、独到的见解。

2.教授思考的方法及态度

(1)要求学生课前尽可能做好准备

有效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习惯问题,提高思考能力的难度取决于学生的习惯和态度。而课堂上提高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参与讨论。例如,老师清楚地说明在哪一天将讨论什么内容,利用这些信息,学生就可以着手为讨论做准备。从回顾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开始,然后尝试做一定的扩展,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比如进行网络搜索,这样可以得到与主题相关的大量信息。最后试着预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并考虑它们各自的优势。

(2)要求学生抛弃自我先验观念

先验观念是人们之前对问题形成的信念和态度,它们常形成一种模式或用强烈情绪的方式影响我们,举例来说,对教师的积极情绪使你同意他的观点,反之,对教师的消极情绪使你反对他的观点。因此你要将这些先验观念抛在一边,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讨论中别人提出的观点和解释,如果你始终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你听到的内容几乎必然会受到自己已有信念的影响,产生偏差。

(3)要求学生积极倾听

如果课堂参与者不互相倾听,每个人发言时,其他人都不会注意听他讲了什么,那么课堂讨论就会变成断断续续的独白。保持注意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对这些分析的情况保持警觉并且抵制它们,努力进入发言者的心境,理解他们所说的每句话,并前后联系起来理解。

3.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

哲学家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作世界的极限。”因此,在处理问题时,一些人只会想出一个简单、粗浅的解决方案,并且不经辩证、评判就对其加以认可;而另一些人则会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方法,其中包括了许多原创的、具有深意的想法,他们会对那些好想法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不断改进,使之更为出色。因此必须培养学生思考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各样的创造技术,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容易发现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批判思维可以启动深度学习。透过批判式教学法,学习者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积极、批判的思考来看这个世界的问题,由此衍生学问,使学习变成个人与社会转型的过程。

总之,只告诉学生已经形成的问题和争议是不够的,必须让他们学会形成自己的问题和争议,要求学生首先要产生想法(多少总会有点创造性),再用批判性思维对这些想法进行评价。

思考技能的重要性虽然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思考的有效性仍因人类的个体差异而千差万别。詹姆斯莫塞尔认为:“任何更好的思想在本质上是不可习得和不能被传授的观念只不过是一个懒惰的谬论,思维永远青睐那些不厌其烦地思考如何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思考技能,从依赖其他人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更好地解决学校课程、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争议。

参考文献:

[1]文森特・赖安・拉吉罗.思考的艺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张玉成.思考技巧与教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1.

[3]爱德华・德・波诺.首要能力[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4]李明霞.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5]周建明.思想政治课强化学生思考技能的策略探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02).

上一篇:技术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