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13:24:14

提问设计论文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方法,要提问就必须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通盘考虑,全面安排,使之区分主次,先后有序,发挥整体功能。一.选择切入点从提问的流程看,在明确为什么问的基础上,要善于确定问题的切入点,解决问什么。1.抓住重点词语。抓住重点词语设问,有助于学生掌握词语与词语之间、词语和句子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使阅读训练更扎实。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是本文的重点,教学时,可以抓住中心词“劳苦”、“简朴”进行设问。2.掌握重点句子。抓住重点句子设问可以从一句一句的语言理解,进入连贯性语言的理解,把握句子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段落和段落之间、层次和层次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学《伟大的友谊》,可以以全文过渡段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为切入点设问,这样不但有助于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还可体味过渡段承上启下的结构性作用。3.学习表达方法。以表达方法为切入点进行设问,一般是从运用的角度学习语言文字。这样进行训练,既加深理解,领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又能引导学生认识语言运用的规律,从而做到从读学写。如教学《大海的歌》第二段(包括二、三自然段),可以这样设计并安排提问:①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的结束句:“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认识拟人的写法。②设问:“我的心情为什么那样欢乐,是看到哪些景象引起的?”引导学生由果溯因,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海港的兴旺繁忙和大海的美丽辽阔,并结合学习有关词语。③指导学生用“欢乐”的心情朗读第2、3自然段。④提问、议论,帮助学生小结,认识规律:这两个自然段,先写船的航行,再写看到的景象,最后点明心情。“我”的心情是由看到的景象引起的,所以,可以抓住“心情”,分析原因,读懂课文,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4.分析结构。以文章的结构为切入点进行设问,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思路,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理清叙述顺序,把握内容重点,从中学习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教学《赤壁之战》,可以通过以“战”为主线,紧紧围绕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线索来设计提问。让学生初步明白文章要按一定顺序写的道理,从而落实本组教材的训练项目。二.优化问题的表达形式根据设问的目的和学生的认识基础,可以改革常规的问法,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生动活泼地表述题意,富有情趣,让学生乐于思考回答。1.曲问。曲问不是下面发问,而是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形式灵活。适当辅以曲问,可以激发思维,提高答问的训练效果。如教学《将相和》“完璧归赵”部分时,可问“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秦王?为什么?”由于这种问法改变了,就使其中包孕着多种诱答因素,因而问后学生讨论热烈。2.逆问。这是相对于顺问而言的。所谓逆问,即从相反的视角切入,引导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最后一节,不是顺问:“最后一节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而是问:“有人认为,最后一节表达的也是作者的感想,与上一节重复,建议删去,你的看法如何?”这样就更便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3.换位。即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文章的某一人物,设身处地展开想象,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学《跳水》一课,孩子爬上最高的横木的原因,可问:“如果当时是你,你会感到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4.借助情境。设置谐趣的情境,或提供相关的材料,或给予必要的提示等,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但有明确的方向,而且有广阔的思维背景。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精心地进行设计,善于引导学生答问,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系统论有条重要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提问设计应循什么“序”,才能“渐进”,甚至“跃进”呢?我认为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具体地说,在课堂提问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序”。

一、由浅入深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例如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比较隐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①鲁迅喜爱桃花吗?②龙华既是看桃花的名所,鲁迅理应去看看,为什么不去呢?③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上文找出有关词句,明确鲁迅是喜欢桃花的。第二个问题抓住学生理解的关键,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不去龙华看桃花的原因。第三个问题深入追问,水到渠成,使学生理解这句话蕴含着鲁迅对死难烈士的深切怀念,对反动派罪行的强烈愤慨,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试想,如果省去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和启发,直接以“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设问,那么,学生在问题面前会感到棘手,感到困惑,也就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由点及面

语文教材中知识点的作用并不是一致的,集中力量解决那些重点、难点、特点,能最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抓住教材中的这些点设问,然后从这一点扩散开去,提出一系列问题,形成提问系统,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进行深层的思索,这样,由一点而及全面,启发学生深人理解课文内容。如针对《月光曲》中“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使说说罢了”这个难点,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四个问题:①盲姑娘的话是“随便说说”的吗?②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内心,为什么要那么说?③从盲姑娘的话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一个人?④听了盲姑娘的话,贝多芬会怎么想?教师抓住这一难点启发诱导,使学生明白了盲姑娘是一位酷爱音乐、热爱生活、关爱亲人、具有美好心灵的姑娘;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盲姑娘这种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打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盲姑娘兄妹俩弹奏钢琴。

三、由具体到抽象

布鲁纳的研究揭示,少儿形成知识的顺序和方式,至少有以下三个阶梯:第一,行为把握,即依靠手足去把握对象;第二,图像把握,即以印象的方式去把握对象;第三,符号把握,即以语言的形式去把握对象。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按照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顺序依次发展的。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应该遵循这一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如教《骆驼和羊》的第三段时,教师可以分四步设计问题。第一步,找出词语:课文中哪些词语写出羊走进又窄又矮的门时很自在?第二步,模仿动作:谁能做一做“大模大样”走路的动作?第三步,理解词义:知道“大模大样”是什么意思了吗?第四步,明了用意:山羊为什么要“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吃草呢?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启发学生进行动作表演,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形象思维,使学生理解“大模大样”的词义,最后一个问题归结到段落的主旨,学生的思维又完成了一次飞跃。

四、由现象到本质

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而不能使之透过表层意义深入领会其本质,那么,学生的认识永远是肤浅的。语文教学的关键也就是帮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即字。词、句、段,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穷人》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话:“没什么可抱怨的。”老师先问:“‘抱怨’是什么意思?”帮助学生弄清词义后,进一步设问:“桑娜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抱怨呢?”这一问题开始触及实质,但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体现不出学生思维的过程。于是再问:“桑娜如此辛苦;而得到的仅仅是‘孩子们都还健康’,她可以抱怨些什么?现在为什么不抱怨?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问题层层拓展,步步深入,由现象到本质,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五、由接受到创造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认知领域可以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等几个层次(其中识记、领会、应用可理解为是一种接受),学生的认知也是按上述几个层次发展的,教师设计提间系统时,必须遵循识记—领会—运用—创造的规律。如在《聪明的公鸡》一文的教学中,教者可以设计三组问题,第一组:①公鸡上门的原因是什么?②狐狸见到公鸡讲了些什么话?③公鸡是怎样回答狐狸的?这是一组记忆型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为下一步骤教学打好基础。第二组:①公鸡凭什么战胜了狐狸?②公鸡的心情有几次变化?③你觉得狐狸怎么样?……这是一组理解型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认真分析其实质,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组:①公鸡在胜利之后会怎么想呢?以后还会不会遇到狐狸呢?遇到了又会怎么办?②狐狸后来发觉没有猎人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一组问题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是一组创造型问题。这三组问题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过程:1

凡参加答辩的学生必须仪表整齐,口齿流畅简捷地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名称、来源、任务内容、可行性分析、方案论证及制定,设计过程、工作原理、试验情况、设计的难点、创新点、新颖性、应用价值及社会经济效益、结论等,重点要突出,答辩挂图必须用0号或1号标准图纸。时间为15分钟。以上材料最好要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答辩。

答辩过程:2

根据上述介绍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含有硬件系统,不能在现场进行实际演示的课题,各答辩组可另行安排;校外课题不能演示的必须持有单位应用证明或验收报告等材料)。

答辩过程:3

主答辩教师(即论文评阅教师)就论文对答辩学生进行提问,一般为3个问题,然后其它答辩教师提问,且问题不应超过3个。答辩教师的提问必须简捷有序,气氛和谐,以免造成学生心里紧张而引起答辩失误。

答辩过程:4

学生就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有序、准确、简单扼要的回答,整个提问和回答的总时间对本科生控制在25分钟以内,对专科生控制在20分钟以内。

答辩过程:5

学生就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有序、准确、简单扼要的回答,整个提问和回答的总时间对本科生控制在25分钟以内,对专科生控制在20分钟以内。

答辩要求:

①答辩场内应保持安静,非答辩人员(工作人员除外)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②评阅论文的教师必须在答辩前一天就所评阅论文的设计方案、可行性、新颖性、创新性、设计的合理性、程序设计的质量、数据处理、参数计算的准确性公正、实事求是的写出综合评语,给出评阅成绩,并准备好要求学生答辩时回答的问题。

③答辩教师应主要围绕毕业设计课题的性能、功能指标、安全措施、设计方案、原理、基础理论、新技术;应用价值;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问题是否全面、深入细致;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提问,必要时可涉及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方面。不宜提出离题太远,或有争议、答案不明确的问题。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自考论文答辩程序和普通高校毕业生答辩要求相同.在考生论文写完后,由主考校统一安排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进行答辩.首先由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论文观点并做简要陈述.然后由答辩小组就论文提问,问题多少应人而异.然后,会给学生留出准备时间.准备完毕,考生需针对老师的提问,一一作答.然后,在考生回避的情况下,由答辩小组集体商议,给出成绩,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一旦答辩成绩没有达到优或良,就不能获得学位.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阶段认真收集资料,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还要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观点新颖,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论文最受欢迎.最忌讳生搬硬抄,甚至请人,一旦被发现,肯定不能通过.如果感觉时间太仓促,自信心不足,也可以申请随下一期一起参加答辩,不影响成绩.只是毕业时间要受影响.考生申请撰写论文时,需已完成所有规定科目的考试,并且时间环节的考试也已通过.

考生获得成绩的时间一般在6月15日和12月15日前后,地点在各区县.

自学考试本科生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的程序:

自考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一般要经历下列几个过程:1、资格审定;2、交费并指定指导教师;3、听论文讲座;4、考生撰写论文提纲并接受指导教师指导;5、论文答辩。

1、资格审定

凡按专业考试计划取得本科规定的全部课程(含笔试及课程实践考核)合格成绩的考生,可在规定的时间(上半年6月下旬、下半年12月下旬,具体日期详见当月《北京考试报》),携带:准考证、专接本证明(或专科毕业证书原件)、各科考试成绩单及免考证明、个人的论文选题方向,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定,符合要求者,即可进入下一程序。

2、交费并指定指导教师

考生在通过资格审定后要在规定时间(通常一周左右)到主考院校办理交费手续。主考院校在收取相关费用后,将依据考生事先申报的选题方向,为考生指定指导教师,并告知考生指导教师的具体联系方式。在与指导教师联系前,考生应结合选题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资料,通过归纳、消化初步形成论文写作的思路,以便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使指导教师能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3、论文讲座

什么叫论文?怎样选题?怎样收集材料、提炼观点?怎样结构文章?这些都是考生在论文写作前普遍感到困惑并将影响论文写作质量的关键问题。论文讲座的目的就是帮助考生理清思路,解除困惑,并最终顺利完成论文。因此,这也是考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环节。论文讲座的时间通常安排在交费前后,由高校相同或相关专业的教师主讲。

4、考生撰写论文提纲并接受教师的指导

在与指导教师第一次见面后,考生将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对已有的写作思路进行丰富或修正,并形成论文写作提纲。对于写作者来说,提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效。毫不夸张地说,写好了论文提纲,也就等于完成了论文写作任务的一半。这里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论文的正式写作应在提纲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后方可展开;论文从提纲到成稿,一般要经历多次反复。考生应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认真地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5、答辩

论文在正式定稿后,考生将进入论文写作的最后一个环节—答辩。答辩前,考生应将定稿后的论文按要求打印若干份交给有关教师,以备答辩之需。

论文答辩通常在5月底或11月底前进行(具体安排由各主考院校确定)。论文答辩的程序基本由三项组成:考生简要地阐述论文的写作动机、内容梗概和基本的观点;答辩小组成员就考生论文内容进行提问;如果答辩小组认为必要,还会对涉及论文的专业范围内的其他问题加以提问。这些提问都需要考生认真加以回答,并会影响到考生的论文成绩。

6、关于论文写作周期与考核方式的说明

对于大多数专业而言,从资格审定到论文答辩结束,前后不过5个月左右。但也有例外,如计算机及应用、建筑工程等专业,其毕业设计周期为一年。

此外,与多数专业的毕业考核方式不同,英语专业采用的不是论文写作答辩的方式,而是分英语国家文学、英美社会文化、翻译三个方面采用现场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会影响到考生的论文成绩。

6、关于论文写作周期与考核方式的说明

对于大多数专业而言,从资格审定到论文答辩结束,前后不过5个月左右。但也有例外,如计算机及应用、建筑工程等专业,其毕业设计周期为一年。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分析了高职《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课程应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采用互动式教学,加强实训课教学,将课堂提问、实训技能、测验等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关键词:食品试验设计;食品统计分析;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学的重要分支,是数理统计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中的应用。它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经济、科学地安排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最终达到减少试验次数,缩短试验周期、迅速找到优化方案的—种科学计算方法,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试验,是新产品设计开发、质量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针对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1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公式多、图表多、计算多且过程复杂。我院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尤其高中时读文科的学生更甚,他们大多数感到数理统计很抽象,难于理解。笔者曾随机对多个班级按传统方法教学的外系学生进行调查,他们普遍认为本课程难学,部分同学认为就如听天书一样,因此普遍产生厌学情绪。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厌学本课程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1)理论课堂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记,缺少主动性。(2)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理论知识,花大量时间来推导公式、演示和讲解计算过程,忽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忽视学生应用知识于实际的培养。(3)教学手段单一,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师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公式推导、绘画图表。因此,教师虽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但学生却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因此改革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是当务之急。2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2.1绪论教学中引入试验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引入,绪论讲授的效果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能否调动起来的问题。教材中的绪论主[!]要介绍课程性质、发展史、意义等,多是一些大道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引入试验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在简要讲解教材的绪论内容后,分别演示一篇食品学术期刊上的研究论文和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让学生意识到,学不好本课程,不仅没法完成毕业论文,而且连看学术期刊论文都无法完全理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2根据就业岗位和学生专业拓展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确定,是根据课程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内容进行的。在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课程开发中的职业工作分析获得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内容。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包括食品生产工艺管理人员、检验人员、现场质量管理人员以及新产品设计开发工程师助手等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性岗位。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围绕目前食品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包括单因素和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正交设计、直线回归及其统计分析方法等。2.3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本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公式多、计算多且计算过程复杂。高职学生最烦的就是做大量复杂的计算工作。如果按传统方法用计算器进行手工计算分析,那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一道题的计算,造成学生的厌学。而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工作已基本由计算机统计软件完成,极少用计算器辅助手工计算进行统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着重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公式和定理的分析、推导一带而过,不着重强调;降低理论深度,着重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深入浅出,以点带面,使学生明确领悟教学内容;对计算过程仅做简要的讲解说明,着重于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而将复杂的计算过程留到实训课用计算机完成,大大降低课程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3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3.1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本课程与数学课一样,如果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那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乏味,也不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传统方法好。但若完全按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师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绘画图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因此,将传统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需要讲解的案例题数据表和统计结果的图表用多媒体演示,教师则用粉笔演算统计分析的过程,既节约时间,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2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在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给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自由,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超越。结合典型例题进行示范讲解,给学生生动、直观东西,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反应,同时结合询问、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3.3加强实训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知识必须通过解决一个个的实际 问题及其反思后才能逐渐被掌握,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问题解决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应适当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和独立思考的活动机会。笔者按1/1比例分配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每完成4个课时的理论课后,就立即安排4个课时的实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当今计算机的应用已非常普及,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也已经非常普遍。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作者采用最简单也随处都可以使用的电子表格软件做单、双因素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和直线回归分析,正交试验则采用容量很小、又是中文界面的“正交设计助手”软件进行设计和结果统计分析。这两个软件使用方法简单易学,通过实训后学生都能够掌握数据的统计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3.4增加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具体直观的感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高职学生尤为重要。在教学中,作者除了在每一个知识点用案例进行讲解说明外,在课程的教材内容完成后,还专门分别选一篇有代表性的食品期刊的学术论文和往届的优秀学生毕业论文,阐述食品科学试验研究如何开展,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如何撰写,提高学生开展试验研究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水平。笔者选择一篇采用目前食品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论文作为案例,从立题、资料查阅、设计试验、结果分析,最后撰写论文全方位讲解;解读论文作者如何确定试验因素、试验水平,如何将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合起来应用,根据单一素试验结果确定正交试验的因素和水平数,进而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优的因素水平组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掌握了如何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在进行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都能够顺利且很好的完成。4丰富考核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检验学习成效的—种重要手段。为了克服平时不认真、一到考试就死记硬背突击过关的弊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打破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将实验技能、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综合评定。如平时成绩10%(包括课堂提问、学习表现、作业),测验10、实训40、期末考试40。考试不要求学生死背定理、公式及概念,将考核的重点放在理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理解上。4.1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不可小视。课堂提问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同时,课堂提问还可以督促学生在课下及时复习,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促进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减少学生上课时思想开小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问时,笔者经常先挑选不太注意听课的学生提问,回答不出后再请另外一个认真听课的学生回答,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不注意听课的同学注意听课,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认真听课同学的成就感。学生的回答情况作为平时成绩予以纪录。4.2测验和期终考试食品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应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术于科学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测验和期终考试的目的主要也是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术的能力,因此,考试的重点是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几种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方法的程度,测验和期终考试均在计算机房进行,形式为计算机辅助计算、纸卷答题、开卷考试。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因此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核心内容,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应适应社会、科技和就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本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原来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变成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学生的考核成绩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参考文献[1]陈红,黄海东.《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农机化研究,20__,(2):266~267.[2]鲍洁.对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探讨.职教论坛,20__,(6):9~12.[3]毕金峰,徐优,孟宪军.谈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_,4(2):132~134.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坚持有效提问的原则

为保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提问还应该坚持一些提问的基本原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的展开的,教学的中心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问时应注重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即实效原则,适时原则,梯度原则,角度原则。

实效原则,课堂提问设计的实效性取决于问题的真实和确切,即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从感知直观人手,但不宜一问一答展示现成知识的结论,以免学生猜测教师的意向作答,掩盖了学生的不知之处,使教师获得不真实的反馈信息同时提问要确切,要针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思维的实际水平,也不能使问题语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课堂提问会造成停滞局面,达不到预期目的。

适时原则,课堂提问的适时性应该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抓住时机,其二是提问次数要适度,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与提问时机有关,什么样的设问应在某节课的什么时机提出,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即要因时设问,恰到好处,同时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好,过多过频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各学科各种课型、内容各不相同,提问设计中把握适时适度尤为重要。

梯度原则,现代信息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级差从低到高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进行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

2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是激趣性的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倒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是发散性的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为an,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来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各种不同解法,在化解的过程中即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归纳m公式3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施策略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题目一定要斟酌,要提在点上,对重点、难点问题提问时,更应慎重,要紧紧围绕着重点,及如何攻破难点提问题。

此外,要给学生答问以等待: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说明、补亢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超级秘书网

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把问题提得太难。学生的思维与认识对象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师设计问题要寻找这个“发展区”。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特别是要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问。当学生的思维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现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的点拨,像疏通河道一样,把学生的思路理顺。总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在疑处,点在惑时,以达到引发认知兴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课堂提到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修养十分重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能及时地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毕业论文(作业)答辩是审查毕业论文(作业)的一种补充形式。一般来讲,专科毕业论文不参加答辩,其论文成绩就是毕业设计的成绩;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生都要参加答辩。所以其毕业设计的成绩,是由文章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最后由评审小组、评审委员会鉴别评定。

论文答辩小组一般由三至五名教师、有关专家组成,对文章中不清楚、不详细、不完备、不恰当之处,在答辩会上提出来。

一般说,教师、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仅涉及该文的学术范围或文章所阐述问题之内,而不是对整个学科的全面知识的考试和考查。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答辩,让教师、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这是学生可以获得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应把它看作,治学的“起点”。

(一)答辩的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

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二)答辩会程序

1.学生作说明性汇报。(5~10分钟)

2.毕业答辩小组提问。

3.学生答辩。(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辩解,一般允许准备10至20分钟)。

4.评定成绩。(答辩会后答辩小组商定,交系、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小组审定。)

(三)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面临答辩了,借杂烩版的人气发帖,希望大家看了能有所收获

【转】博士硕士要想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充分作好准备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答辩的艺术。

(一)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

首先,学员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如前所述,有的高等学校规定:在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可以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即使像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那样,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员准备时间,要求当场作答。但在回答过程中,也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二)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

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可不必紧张,要有自信心。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而自信心主要来自事先的充分准备。

(三)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员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断清楚,可以请提问老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

(四)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等。

(五)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骗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六)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七)要讲文明礼貌

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答辩人应把它看成是向答辩老师和专家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应该尊重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尤其是在主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或答辩老师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更应该注意如此。答辩结束,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容、有礼貌地退场。

此外,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毕业论文(作业)答辩是审查毕业论文(作业)的一种补充形式。一般来讲,专科毕业论文不参加答辩,其论文成绩就是毕业设计的成绩;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生都要参加答辩。所以其毕业设计的成绩,是由文章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最后由评审小组、评审委员会鉴别评定。

论文答辩小组一般由三至五名教师、有关专家组成,对文章中不清楚、不详细、不完备、不恰当之处,在答辩会上提出来。

一般说,教师、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仅涉及该文的学术范围或文章所阐述问题之内,而不是对整个学科的全面知识的考试和考查。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答辩,让教师、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这是学生可以获得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应把它看作,治学的“起点”。

(一)答辩的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

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二)答辩会程序

1.学生作说明性汇报。(5~10分钟)

2.毕业答辩小组提问。

3.学生答辩。(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辩解,一般允许准备10至20分钟)。

4.评定成绩。(答辩会后答辩小组商定,交系、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小组审定。)

(三)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深刻生动;对答如流,说服力、感染力强,给教师和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1.准备工作要充分,PPT一定要简洁明了.

2.首先要讲清课题的研究背景,说明你的研究的目的、价值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3.对于文献综述,言简意赅,挑重点地讲就可以了.说明研究思路和方法和研究的结果。

4.报告时精神状态要好,对自己的研究要有信心。

5.回答问题反应要敏捷,要理解提问老师的要点,针对性要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记不要不懂装懂。

6.对于答辩老师提出的建议要虚心接受,即使老师的建议不好,也要回答地比较婉转。

7.整过过程中面部表情很重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我还有点体会再发表一下。我在看别人的论文及答辩幻灯时,发现一个小细节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幻灯中出现的英文和数字,正规场合下应该用TimesNewRoma,看起来比较舒服些。很多人只注意中文字体的统一,却忽视了英文字体,整个论文或幻灯片里的英文用什么字体的都有,乱七八糟,看起来非常怪异。最常见的就是中文、英文都用宋体,而不知道把英文改成新罗马字体,呵呵。还有一些特殊字符的插入等,也很不正规。可能你认为这些小处不影响全局,但据我所知有些教授还是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我硕士时的老板就对此很专业,他一眼能看出你论文里的哪个字母不符合要求。嘿嘿,当时搞得我直冒汗!

所以劝大家特别是在答辩幻灯里,一定要注意这些英文字体的编辑!

另外如果是女士答辩,个人认为一定要把外表收拾好,就算不能光彩照人,也至少要爽心悦目呀。如果对化妆和服饰搭配没有经验,不妨在事前请教高人,实在不行去形象设计店化个合适的淡妆,做个发型吧,一生也许就这一次,花几十元钱还是值得的!反正我看到有些师姐们穿得象家庭主妇似的、清汤挂面的来答辩,我就在想评委们会不会也在想:她连自己都收拾不好了,课题还能做得好吗?

每年的学生论文答辩之前,总有学生对于答辩的内容和技巧一无所知,惴惴不安地询问怎么去准备答辩。这和平时不去参加高年级的答辩、不去积极主动地认真准备论文答辩是直接相关的。

让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的目的绝对不是故意刁难学生,以显示老师水平多高。论文答辩的目的只有一个,检查学生对所写论文题目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参加论文答辩的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不会少于三个,但所提出的问题全部是论文所涉及的学术范围之内的问题,一般不会、也不能提出与论文内容毫无关系的问题,这是答辩老师拟题的大范围。

在这个大范围内,主答辩老师一般是从检验真伪、探测能力和弥补不足这三个方面提出问题。

(1)检验真伪题,就是围绕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拟题提问。

(2)探测水平题,这是指与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探测学生水平高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以及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如何等方面来提出问题的题目,主要是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本原理等方面的问题。

(3)弥补不足题,这是指围绕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对论文中论述不清楚、不详细、不周全、不确切以及相互矛盾之处拟题提问,请作者在答辩中补充阐述或提出解释。

针对论文答辩的目的和内容,学生在论文答辩前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观点、关键问题、解决思路和创新点等要了然于胸。尽量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陈述出以上问题,这是你陈述论文时的必备技巧。这里也是答辩老师检验真伪最容易出题的范围。

2、对论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专业词汇、引用的文献要明白其涵义。这里往往是答辩老师检验真伪和探测你水平的一些地方。

3、对自己论文中的相关的观点和理论要进行一定的涉猎,这是论文答辩得高分的技巧。大多数论文仅仅知道自己文章的单方面观点,对于其它观点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一无所知,如果能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解,那么在答辩中基本上不会遇到答不上来的尴尬场面。

4、心情尽量放松,语速不要太快。放松的心情可以使得思维活跃,不会出现语言重复、答非所问等现象。适当的语速,有利于你的表达被听众清晰得接受。

当然,以上答辩技巧仅仅是一种应对手段,如果想在答辩中得到高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认真、独立地完成自己的论文。只有这样,你才能让论文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成为展示自己观点和水平的载体。

首先是作幻灯:

第一稿,把自己想讲的内容都做出来,总体顺序符合自己的表达习惯,我喜欢喜欢简洁,喜欢把整个答辩比作一个故事。每张幻灯间都是有机相连的。叫人很容易知道,你做了什么,结果是什么,你强调的是什么。不要过于花里胡哨。要记住这并不是演讲,最重要的是把该说的说清楚,这应该不难。如果有些怯场,尽量减少临场发挥的内容,把需要讲的都以图在幻灯上。

答辩提问:

一般的,最不满意,最担心的地方也就是专家提问,最爱问的,一定小心准备

还有是在不会的不要乱说,要是模糊知道的,就说得圆滑一些,特别了解的,一定抓住机会好好表现自己,答辩-答辩,一定是要看到研究生本人的口才和知识面的,占的比例很大的。

最重要一点:一定要突出论文的创新点,有的时候不是没有创新而是表述的不够突出。仔细考虑自己的课题的新意,不要怕,敢讲~~特别是博士,没有创新点基本就是失败的!

答辩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把老师们可能会提的问题列出来,答辩过程中,语言的逻辑性很重要,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切记: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千万别瞎说,不仅会贻笑大方,还会使自己下不了台。

我觉得答辩时还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答辩时一定要反应敏捷,不知道的问题甚至可以向提问题的老师请教,但是最好不要出现冷场的局面,那样的话你的老板最尴尬。

2,对于自己提出的”新“的东西一定特别留意,因为很多老师总喜欢问你”新“在什么地方。我们一个师姐前几天答辩时就因为说发现了一个”新“基因而被问的很惨!

3,答辩时一定要谦虚,即使工作做的非常出色!因为论文上的很多成果都是暂时性的、没有获得认可的、没有定论的东西!

幻灯片制作

1.最好用示意图说明自己的研究背景,文字不要太多;

2.研究的技术路线最好也用示意图表示;

3.研究的materialsandmethods可以非常简要的说明,因为论文中已经非常详细了,教授们都是高手,不要为一个很常规的实验解释很多,除非有你独到之处;

4.实验的结果是重点,要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清楚;

5.讨论中突出你的研究结果的意义,不要引用太多别人的相关文献;

6.幻灯作好了一定要好好检查,千万不要犯把文字打错啊之类的低级错误,这样很不好的。

7.忌讳大量文字与数字堆砌:幻灯最好采用标题式,讲解时按照标题发挥。将表格转换为统计图(如直方图)更为直观。每页幻灯文字不宜多于10行,正文字号不宜小于5号。

8.忌讳铺天盖地不留余地:幻灯片应适当留出边缘,忌讳每页幻灯片内容都塞得满满地,看了头也大了。

9.忌讳过于单调与过分花哨:一个人穿上一身的朴素衣服显得单调,浑身上下都穿上花衣服也未必好看。幻灯的生动体现在背景与文字的颜色搭配、图片与动画的适当应用等诸多方面,关键是两个字--“和谐”!

10.忌讳讨论漫无边际:由于课题是自己知识的强项,一个特别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讨论时毫无收敛,漫无边际,结果非但有“说教”之嫌疑(要知道自己是学生,不是老师作报告!),而且往往是内容复杂化,过多暴露疑点难点,给提问部分留下隐患!一个聪明的学生应该“就事论事”,仅围绕自己的结果进行简单讨论,尽量简单讨论,这样提问的问题往往更为简单,回答更为顺畅。一句话,把你说知道的留下来回答问题吧!

11、除了要注意深底浅字的格式,我觉得还可以在一些阐述性的文字段落中,将你要重点突出的关键词keywords用醒目的红色或者菊黄色(有别于普通文字)表示出来,这样非常醒目,让人一下抓住重点。但是建议最好用这种加色,慎用下划线等其他方式突出,这样版面更整洁。

12、图文的适当结合,这个大家虽然都说过了,但我还是想强调一下。因为答辩一般都不止一个人,而是数位研究生一起进行,评委难免会感到倦怠,如果能出现制作漂亮又明了的图,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好效果。

13、致谢的问题:最后肯定要安排致谢的页面,这次我们医院有位女博士答辩,就用了一首散文诗,情真意切,泪流满面,导师和评委都深受感动。的确,导师为研究生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在答辩这种关键时刻,对导师表示正式而真诚的感谢,体现了对导师的尊重,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建议大家一定要全文念出对导师致谢的段落,其他的致谢段落可以简要提一下。关于致谢页面的制作,我的建议是:鉴于正文一般都用深色偏冷的底色,应该在致谢页面用偏暖的底色,比如橘红色。这样一下把严谨的论述转换为富有人情味的调子,符合心理学的常理。

毕业论文答辩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几年来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实践和观察,我认为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提高成绩是有益的。

一、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论文有横向的把握。这两方面是为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准备。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秘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答辩过程事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答辩成绩。

三、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在众多的都是和同学面前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答辩委员会听不清楚,影响了答辩成绩。故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的轰向听众。

四、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开工,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接触,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你的思路走。

五、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答辩,使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答辩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态语。

六、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时间要求,因此,毕业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时间的掌握。对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的。

七、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化,对你的论文加以首肯。

八、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你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答辩委员会成员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成功答辩的几个要素:

1精心的准备主要指作一个精美的幻灯片。相信大家答辩时都会用到POWERPOINT,制作一个巨花的幻灯会为你的论文增色不少,尤其对那些论文实质内容比较苍白的论文来说,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PP,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论文本身的不足。

2演讲时间上的准确的把握毕设答辩各组时间不同但基本上每人讲10-15分钟,提问5分钟。演讲时时间概念很重要,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否则会被老师强行制止。正式演讲前最好自己预讲一下,自己心里有个数。讲的时候,尽量讲一些重要的、结论性的东西,中间的一些不重要的最好忽略。

3灵活的应变个人讲演完闭后接着就是提问。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沉着冷静,相信自己是自己课题方面的大牛(实际上也是这样,一般你做的课题别的老师并不十分清楚,你在做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对待老师的提问一般多是有惊无险,只要沉着应战一般均可轻松拿下!如果万一遇上一个棘手问题不能回答,有一个方法可使你涉险过关,那就是以50Hz的频率向你的导师发ogle,直到他为你出头为止,此着十分有效屡试不爽

总之,答辩就是凭印象给分,你的表现越好,所得得分也就越高,所以尽量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答辩小组一般由三至五名教师、有关专家组成,对文章中不清楚、不详细、不完备、不恰当之处,在答辩会上提出来。

一般说,教师、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仅涉及该文的学术范围或文章所阐述问题之内,而不是对整个学科的全面知识的考试和考查。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答辩,让教师、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这是学生可以获得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应把它看作,治学的“起点”。

(一)答辩的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版权所有

10.本文的优缺点。

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二)答辩会程序

1.学生作说明性汇报。(5~10分钟)

2.毕业答辩小组提问。

3.学生答辩。(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辩解,一般允许准备10至20分钟)。

4.评定成绩。(答辩会后答辩小组商定,交系、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小组审定。)

(三)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提问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鼓励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多样化,但要体现“工学结合”。结合专业撰写的行业分析报告、工作分析报告、岗位分析报告、技术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产品分析报告、管理分析报告、业务分析报告、企业(部门)调查报告、产品(服务)营销策划书、营销策划报告、融资方案、案例分析报告,与各种大赛对接的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计划书、产品设计方案、设计创意说明书、数学建模报告,或综合实训报告、顶岗实习报告等,都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具有研究兴趣、研究能力的优秀学生,也可以撰写偏理论性的研究论文,但必须结合专业、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来写。

选题来源的改革与创新

鼓励选题来源多样化。选题可以是学生在校期间申请的创新工程项目、创业计划;可以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各种大赛的竞技性成果;可以是三年学业中围绕一直感兴趣的研究点形成的研究报告;可以是企业调研中遇到的问题或企业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从教师课题中分离出来、独自完成的小课题;可以是兴趣小组、社团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

人题匹配的改革与创新

一人一题一直是教育部强调的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但我们认为,多人(不超过4人)在同一单位顶岗实习的,可以共同完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但必须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分工,并且要在文本提交和答辩时体现出来。组队完成的集体项目、竞赛项目,以项目成果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也应该被允许。同一来源的选题,多人同做能够比较学生的认真程度、资料查阅能力、创新意识,这种方式也可以尝试。而且答辩时只要后面的同学讲述自己的作品相对与前面答辩者的不同与创新点即可。这也可以节约答辩时间和考察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组织流程的改革与创新

组队、选题、开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或实际操作、展示,这是一个完整的环节。但本科生都不要求答辩,现在高职学生的“答辩”实际上也是在走过场,劳民伤财;“开题”更是学术化;“中期检查”既不切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又会增加大量组织、管理的工作量。从务实的角度建议都应删除,将流程简化为组队、选题、大纲指导、初稿修改指导、评阅、展示六步。展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责任心。但每步需要制订明确的规范和标准。

答辩地点的改革与创新

如果还需要答辩环节,答辩地方应多样化,可以是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可以是校外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现场;还可以是用人单位集体选秀的体育馆和大礼堂。

答辩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试行答辩方式多样化。可以是优秀展示型的答辩,可以是较差作品警示性的答辩,可以是优中差都有的答辩;可以是不同类型作品的选择性答辩,如保证调查报告类、创业计划类、岗位分析类、纯学术研究类都有参加答辩的。多人合作的,可以采取现场指定任一人答辩的方式答辩,答辩成绩对组员都有效,避免同组成员搭便车的行为,也可以要求每个团队成员汇报自己完成的部分,每个成员的得分由总体分和个人完成部分得分各占50%形成。

听众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如果答辩在学校举行,可以有三种听众组织方式:一是无学生听众,只有答辩人入场,评审团队听取答辩并提问;二是所有答辩学生必须作为听众,并可提问,听取答辩表现作为答辩成绩的组成部分;三是自愿作为听众听取答辩,听众既可以是毕业生,也可以是低年级学生,让他们提前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次序和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如果答辩在企业进行,也可以有三种听众组织方式:一是只有在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作为听众;二是允许顶岗实习学生的同事前来作为听众,并可提问;三是邀请附近企业的毕业生和部分低年级学生前来旁听。

答辩专家组成的改革与创新

专家可以由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企业专家组成,也可以邀请往届优秀学生甚至低年级优秀学生作为专家,在场同学可以随便提问,把答辩当作一次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质量保证的改革与创新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五种质量保证方法:

第一,交叉检验法。通过软件检测,如果某篇毕业设计(论文)与网络、期刊库上的文章相似度超过40%或发现大段抄袭,直接判为零分,需要推迟一年答辩;如果两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有超过40%以上的文字相似,如确系互相抄袭,直接判为零分,需要推迟一年答辩;如是一位抄袭另外一位的作品,则抄袭者直接判为零分,需要推迟一年答辩。

第二,倒逼机制保证论文质量法。给定评审标准,只要有下列情况之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判不及格或推迟三个月答辩:10处文字、标点错误;3处排版不符合规范;一处超过500字未注明出处,等等。

第三,匿名评审保证论文质量法。给定评审标准,专业教师3人匿名评审(指导教师回避),不及格者不能毕业或推迟三个月答辩。

第四,末位淘汰的论文质量保证法。给定评审标准,专业教师3人匿名评审(指导教师回避),同专业中分数最低的10%由专业集体评议是否通过。

第五,指导教师兜底负责法:答辩完毕,组织专家小组按照评审标准进行质量抽查,发现有学生论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鉴于学生已经毕业,请指导教师负责修改完善,以体现其对指导和把关不严的惩罚。

毕业论文完成和指导时间的改革与创新

既然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忙于找工作,既无足够时间也无足够耐心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为什么不尝试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指导时间的提前甚至自由化?而且在最后学期举行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着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如果学生真正顶岗实习了,对其专业素质、综合素质、职业技能企业自然会严格考察,还用得着学校来考察吗?不一定要等到最后一学期才开始,可以结合项目,也许第一学期就可以基本完成,在毕业前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所学,不断修改完善,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完成、修改同步;可以将一些“工学结合”的论文选题或选题思路在一年级末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在第三至第五学期,结合课程的作业要求,选择一篇代表性的论文提交,当然每个课程作业严格按照论文的要求进行;可以在学生进校就提供给学生论文要求,要求学生在第一至第五学期,每个课程提交的论文,都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最后选择一篇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即可。

毕业设计(论文)实现“工学结合”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一些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存在“假大空”的现象,没有体现“工学结合”。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五个方面来保证“工学结合”:

一是选题来源的控制,从来源上要体现“工学结合”———来源于企业,来源于项目,来源于现实问题。

二是选题名称要体现出“工学结合”,如×××案例分析、深圳×××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或副标题体现“以深圳×××公司为例”。

三是内容的“工学结合”。内容要体现出现状、问题、对策三版块,体现出对区域的聚焦研究而非全国的泛泛研究;要有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而非纯粹的文字描述;要至少创新地揭示三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且问题、对策要得到企业指导老师的认同。

四是答辩的“工学结合”。答辩在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现场进行,评委要有企业专家,听众要有学生实习的岗位同事。

五是应用的“工学结合”。成果能够得到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认可,能够提供给企业或行业参考或借鉴,或能够商业化运营或商业化出售,或直接使社区、社会受益,等等。

论文指导的方法和途径的改革与创新

可以集中指导或分散指导,可以见面指导或通过网络、短信、电话指导,可以召集学生到办公室指导或上门指导,也可以建立QQ群遥控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进行全程跟踪,持续指导,进行关键点控制。十五、课程作业合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与创新如果专业课程设计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每门专业课程都有自己的特定项目作业,最后可以将这些课程作业合成一个大报告,稍加修改,成为毕业设计(论文)。但这对专业课程设计提出了高要求,也对学生提出了高要求。

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加强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系统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每个专业可以梳理出毕业设计(论文)需要达到的能力点,将有关能力目标分解到每门课程的执行中,每门课程都变成毕业设计(论文)体现的能力要素的训练载体,使大学三年全程对学生进行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演讲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上一篇:设计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据库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