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引路提问”为“指路提问”

时间:2022-10-24 09:28:24

变“引路提问”为“指路提问”

教育的灵魂在于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一个学生如果不会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不会去创新,最终就只能成为知识的转运者,因此教师不单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以提问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要通过教师的科学提问进行培养。一般的教学提问是 “引领思考的提问”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提问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迈进到“立体思考的提问” ,即以指示问题的处所、思考的方向或以矛盾现象引导学生思索和发现问题,并能够促使学生以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思考课文(各方面或各处)与所提问题的关联,寻求答案,理解课文。

如对《将相和》的“渑池之会”提出“在“渑池之会”上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之心)、“哪里看出他机智,哪里看出他勇敢,哪里看出他的爱国?”、“应该怎样读出他的机智勇敢,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他的爱国之情?”等问题,如果学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基本上读懂了故事。表面看来,这样的问题设计合情合理,没啥不妥,但是学生只能按照问题进行定向性的思考,而不能发挥思维的主动性。如果我们提出“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楚王是打了个平手呢还是决出了胜负?”的问题,那么,无论是问题的趣味性、导读面的广度还是思维的深度都将远远超出前者。因为学生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读、思、辨,要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来立体地感知蔺相如,所以这样的提问就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具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作用,即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种立体性问题相对于前者的线性问题而言,能够创造自主思考的空间,问题思路宽、跨度大、答案具有巨大的求异性与包容性,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提问的科学化――变“引路提问”为“指路提问”

科学的提问应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所具的认知水平,过易的问题不但不能够发挥学生智能,并且还会使学生对问题失去兴趣,而难度过大的问题又会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 。因此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并提出使学生运用思维“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

比如鲁迅《故乡》中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具有深刻的哲理,较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向导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一步步地走向目标: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不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通过“化整为零” 和“深题浅问”这样的引导思考,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可以从“分号”切入发问进行理解:“分号”用在两个相关的句子之间,这里的两句话有什么关联?与前种提问不同的是这里的提问只提示了思考的范围和方向,而问题本身则要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来解决,老师不再像向导那样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认识过程,

上一篇:改革语文教学 引燃创新烈焰 下一篇:学而时问之,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