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08 07:42:44

电算化教学

电算化教学篇1

普通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不仅需要讲授理论知识,也要传授实验知识。因此,往往会出现理论课和上机课最优课时分配、上机课较难控制等问题。本文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最优课时分配;教学效果

一、引言

在高校财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中,除了有大量的纯理论课程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实验课程。会计电算化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1-3]。自从20世纪4、50年代计算机出现之后,计算机与传统业务的结合,使得传统业务的处理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新概念。会计电算化的出现被视作当代会计的主要标志。目前,会计电算化有代替手工会计的趋势,因此,对于每一个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来说,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4-5]。不过,作为实验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面对诸如理论课学时与上机课学时的划分,上机课较难控制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的最终效果。在本文中,将对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改进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二、普通高校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课与上机课的课时划分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它纯理论课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既安排了理论课,也安排了上机课[6]。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安排这两类课的课时。会计电算化的课时总是有限的,类似于经济学上所讲的稀缺资源。为了达到授课效果的最大化,需要对这个稀缺资源进行分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双方面的原因,未能实现时间分配的最优化。

(二)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师生较难互动的问题

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讲授会计软件各功能子模块的构造原理时,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否则,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出现师生较难互动的尴尬局面。这一点,许多会计电算化教师有比较深的体会。每当讲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学效果往往最差,学生往往会觉得理解困难,有的学生会因此开小差,甚至会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三)上机课教学过程较难控制的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上机课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采用集中讲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当一次课有三个课时时,教师可能会用两个课时进行集中讲解,还有一个课时进行分散辅导,以解决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过,因为计算机本身的诱惑(在某些情况下,对学生来说,计算机提供的娱乐比上课内容本身更有吸引力)的存在、学生学习态度不同、学生计算机操作速度不一样,教师对上机课教学过程的控制往往比理论课更加困难。

三、影响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原因

(一)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不深刻

当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不深刻时,他们就会无法确定有限的课时究竟应该怎么在理论课和上机课这两类授课形态中进行合理分配,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教学课时分配最优化的效果。这种理解不深刻往往体现为教师不明白课本(包括理论课本和上机操作指南课本)中的那些章节需要重点去讲,哪些章节可以简略讲,甚至可以不讲。

(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与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相脱节

在教学时间过程中,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时,学生需要学习一部分计算机知识,也就是说计算机课程最好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授课。但不少学校这种授课顺序往往是相反的,导致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时,缺少计算机知识基础。很多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重点讲授的是与计算机考级相关的计算机语言,对于计算机语言的讲授又侧重于语法结构,没有开设相应的软件开发课程。

(三)对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的教育较少

目前,很多高校都较为轻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过于依赖教师的课堂教育,往往缺少课前预习环节,从而,导致某些学生对书本内容不熟悉,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解较为困难,逐渐失去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会使得他们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超过对会计电算化上机课的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从而使得上机课程显得较难控制。另外,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的薄弱,使得学生在没有开设软件开发课程的前提下,不会主动学习软件开发的知识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从而,使得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学习受到基础知识不足的限制。

(四)教师教学方法传统而单一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传统而单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本身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会增加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兴趣。当教师讲授会计电算化理论课程时,可以增加具体的软件设计案例,可以运用模拟情境的方法,让学生模拟软件的开发过程,让学生们扮演软件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角色,进行成本核算,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辩论。通过上述办法,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课本知识的理解。不过,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授课教师预先设计好剧本和方案,这对教师来说,是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四、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运用方面的培训

目前,不少教师在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时,还是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得辛苦,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受到抑制,因为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较少时,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就比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就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因此,需要运用一些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长期保持集中的方法。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需要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以提高这方面的技能。

(二)合理设置安排课程体系

在安排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需要首先安排一些计算机课程和信息管理方面的课程。特别应该安排软件开发之类的课程。当然,这些课程的安排需要学科教师之间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需要综合考虑软件开发课程的课时安排、软件开发课程与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的时间间隔,有时还有考虑软件开发课程教师方面的因素。

(三)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弥补相关课程设置缺失的不足。有些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没办法开设软件开发课程,那么学生可以自学这方面的课程,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会使得学生更富有创造力,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会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新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也会更强。

(四)教师需要加深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了解

对于任课教师而言,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加深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只有对课程的理解加深了。任课教师才能真正对理论课课时和上机课课时进行最优划分,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真正重要的课程,才能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更加优化。要让任课教师加深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任课教师往往需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活动,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讨教教学经验。当然,对于会计电算化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言,任课教师最好还应该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线,体会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形。另外,任课教师在充分了解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基础上,还需要最好与教学管理老师的交流沟通工作,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优化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时分配,达到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沈斌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特点及教改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0-81.

[2]黄东晶,戴蓬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高等农业教育,2006(7):65-66.

[3]赵桦.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7(1):77-77.

[4]罗莉娜.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0(2):57-58.

[5]王剑萍,张秀林.基于ERP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J].商业经济,2011(8):126-127.

电算化教学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思考;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会计电算化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引进到中国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来代替人力来记录公司企业账目的一种新技术。会计电算化化的记录系统的精准性、系统性极大改善了传统人工记账的不精准、不系统等问题,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的广泛应用让公司企业的人员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因此可以说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行业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他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应该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思考并加以改进。

一、我们国家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课堂采用传统的“上课”加“上机”模式

所谓的“上课”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理论,必要时会在用幻灯片来展示具体的操作流程,学生就是机械的在教室听课。所谓的“上机”模式就是学生在机房机械的把老师上课演示的内容重新做一遍。然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我们的学生并不能真正的掌握老师所教的会计电算化内涵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具体的操作要点。

(二)教学演示版软件没有网络版

我们的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课本上所看到的操作只是一些简单的,浅析的财务软件操作。在软件操作中,我们目前使用的软件也不是专门为会计电算化学习而设计的软件。我们平时采用的软件大部分是各财务软件公司根据自己公司的财务情况设计的商品软件的演示稿。在实际工作中,用户都是网络用户,学生缺乏实际动手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三)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会计电算化在我们的课程中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求我们有充足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求我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教师来说,充足的会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各大高校的老师多大多数都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并且他们经历很少,专业的知识也只是课上老师讲的课本上的东西。会计电算化在我们学习的课程里是一门与时代紧紧联系的学科,这门学科需要去不断的研究。我们的在职教师很多人都不去接受新的知识,还是单一的按照课本来进行教学。

(四)课程考试以笔试为主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很大的学科,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学会课本上的东西就行了,还要能把学到的东西放到生活中去。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践能力。而目前很多高校评判学生学得好不好的条件就是看其试卷成绩的高低。这样的做法不是什么好的做法,它忽略了我们学生要以动手能力作为主要能力的根本。这样就会使那些学生为了高分就去背卷子上的原题,导致学生只是一个书呆子。很多学生虽然试卷分数很高,但是他生活上遇到问题,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去实践解决。

二、在我们国家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我们应该打破一些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变为学习的主角

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只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才能真正的学习、理解,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利用。在平时教课时老师要把学生不愿意学习变得愿意学习,爱学习。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形式,结合会计学习的其他科目,让学生自己写案例。在课堂中向其他学生展示,并全班讨论具体的解决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二)我们应该把单用户版软件改为网络软件

以往的单用户软件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不能更加地体现实践。网络软件的存在可以使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在教学时老师应该按照实际岗位的要求来进行模拟的,真实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觉再跟真的工作一样。这样学生就会有很大兴趣,他们也会很喜欢去学习,所以说更改单用户软件很重要。

(三)我们需要培养既要有充足知识,又有经验的教师

日常的教学中,学校不仅要考察老师的专业知识,还要把老师的真正实践能力看成重点。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一方面采用“走出去”的形式,为教师提供机会,例如:让教师进入会计电算化应用好的公司去实习一段时间等。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采用“走进来”的形式。例如:学校应该邀请一些专业的人来学校进行高级知识教育,这样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融入这些新的方法和理念。

(四)将笔试成绩和上机成绩不能分开

在考核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上机考试不能忽略,这可以看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一向把成绩作为学习的动力,我们只有抓住这一心理,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并乐于接受。上机考试不仅能让学生去真正实践,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总之,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我们也意识到在教学中有很多的不足,学校和教师只有先认识到这些不足,冷静的分析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问题,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会计电算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段楠.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度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张静.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学术期刊,2014.4

[3]张晓萍.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4]郑爱民.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新校园(上旬刊),2015.2

[5]王凌翔.关于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学咨询学术期刊,2011.1

电算化教学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讨

1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科中主要的一种,是依托计算机作为主要媒介来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手段,能够将会计的工作与高科技信息技术进行有机合并,从而加快了会计的处理工作,提高了效率。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我国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上也有了新的改革措施,这对于进一步普及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和进行实践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有关教育机构和学校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出专业的会计从业人员。

2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方法

(1)验证式实验教学,学生按实验教程或指导书中给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终验证性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或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实验过程也容易进行组织,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2)探索式实验教学,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不指定实验步骤,也不给定实验内容,而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企业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构造实验内容,从而获得某种所要求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3)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不受具体教学内容的限制,自行选定所开发的实验项目,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也可将上述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让学生通过实验增加实际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书本上或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与方法,最终达到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使其成为完全属于自己掌握的知识。

3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育活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课程的结构不合理上,具体表现在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设置上,结构比例往往是实践课低于理论课,这样学生动手实际的操作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特别是现在学生的课程比较繁重,还有许多其他的学科以及事情需要去做,没有太多的精力再接受额外授课,因此,教育机构安排的课程时间就是有限的,在这样紧张的时间里,理论部分居然占了主导,这就导致课程的结构出现了不合理状况,大大阻碍了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从而只是对于报表制作、固定资产分配等方面停留在了理论上,光有知识却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学生的会计综合能力下降。

3.2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参与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忽略学生的情况,具体是指学生的参与度降低了。目前我国的教育机构在进行授课时,多采用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有效指导,但是这也有弊端,老师在利用课件进行授课的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就降低了,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分析能力有所下降。就是在实践环节,学生遇到问题也没有清晰的思路进行分析。所以课程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不要让冷冰冰的课件阻隔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及应用能力。

4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4.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而进行实际课程结构的调整。因为会计电算化这个学科就是要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为满足这一需求,在课程上就要注重理论与实践部分合理安排,注重比例协调,分布均匀。在教学结构上注意把握。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性,以求达到仿真的效果,让学生们进一步切身理解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有助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其次,加入一些实际的操作环节后,让学生们自主的分析问题,有助于和社会接轨,最后能为社会所用。另外,课程调整的同时,内容上也应该做一些改变,多加引用现代企业中的会计模块,例如会计的应付款、成本控制等方面,这样才能有助于为社会输送专业的会计人才。

4.2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求有关教育机构方面做到能够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的师资队伍,这是培养会计人才的前提条件,也是重要的部分,对于学生会计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老师应该对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有所了解,能够进行熟悉的操作,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其次,老师还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做到创新,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的教学。最后,老师的实践能力应该加强,所以在相关有进修和企业授课授课时,应该主动去进行深造,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在考察学习过程中,就会发现实际中的知识是怎样运用的,有助于会计电算化更好的应用,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以后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避免出现误人子弟现象的发生,同时这也是当下时展的要求。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这个行业越来越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这关系到一个企业的运行和最终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此,会计的有关学习工作不应该放松,在会计这一学科中,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性比较强,因此这方面应该格外重视。对此,有关学校以及教育机构进行了深化的教育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岑仔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地采取有效的策略,为国家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建设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俊英,刘泽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6(1).

电算化教学篇4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现状综述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深人,会计电算化被很多学校列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不同类型的教材纷纷涌现,“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丢开教材,欲求提高教学质量,不啻缘木而求鱼。”(上海财大会计系列教材卷首缀语),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教材的差异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差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的差异,为此,我们在探讨会计电算化(可能课程名称不一)教学内容时,主要以其教材为依据(这其中可能是实际教学内容与教材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但我们认为并不影响总体水平的考察)。

为了从事这项研究工作,我们收集了国内比较流行的关于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教材,就其内容来说,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是主要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与操作的基本原理(即理论型),另一类是按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讲述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即实务型)。而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纯理论的讲述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也有“照本宣科”之嫌,培养的学生不能“务实”,人才难以“适销对路”;实务性的讲述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一定的启发,给人以“实用价值”的感觉,在具体的程序编制方面也确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会导致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从长远来看,阻碍学生在会计电算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规范化的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应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因为学校各项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培养目标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就表现为教师紧扣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无非是为了适应现代会计发展的需要,以使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胜任会计的实际工作,笔者所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70%的学生认为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最佳理由是实际会计工作的需要。

对于会计教育目标,我们将其定位于会计学科能力的建构,即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智力、能力与会计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形成的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会计学科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运用所学会计知识处理常规会计问题的技能;2、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地解决会计新问题的智能;3、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相关学科新成就,发展会计学科的理论创新能力(也即产能)。需要说明的是会计学科能力的建构不同于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构建会计学科能力的基础之一,我们不能认为,只要经过了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就具备了会计学科能力。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会计学科能力,才能够应付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能够从复杂的、甚至表面看起来是毫无关联的事物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当途径,(胡奕明,1997)。

具体到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我们将其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必须承认,学生面临的是一个真实而又千变万化的信息化世界,“知识陈旧的周期相对缩短,大量的知识已经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丘斯迈,l998),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之内考虑到会计电算化领域的所有变化,即使能够考虑到,那“明天”的世界又将如何?当会计电算化所依赖的客观环境变了,他们能“适者生存”吗?学生在大学期间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可能终身受用,而从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到形成会计电算化能力,最终具备会计学科能力,中间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取得更经济的教学效果。因而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实验性的模拟教学,划出更多的课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安排学生毕业前的现场实习,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绝不能“一手软,一手硬”。

三、规范化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基本框架构想

(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

l、会计电算化概论:主要论述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起源、目标、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

2、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应用:论述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概念、国内外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基本情况及其比较;进行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条件分析,讨论用户应如何优选商品化会计软件;围绕商品化会计软件的组织应用,结合一两个商品化会计软件讲述如何安装和初始化、如何试运行、如何“甩帐”和正式运行。

3、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论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的概念、分类、必要性;分别讨论会计电算化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维护的概念、内容、特点、方法,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并介绍若干维护工具。

4、会计电算化控制和管理:阐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概念、分类、必要性;分别论述会计软件自身管理、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注意对会计电算化制度设计的论述)、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进行会计电算化成本效益分析;探讨在电算化条件下怎样实施和完成会计分析、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

5、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原理:主要介绍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步骤、方法,详细论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分析技术、设计技术、实现技术以及开发过程中的组织问题。

6、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实例:在重点讲解若干功能模块的分析、设计和编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使之能够触类旁通,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能够独立进行系统设计,然后透彻地理解他们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

7、excel与会计分析:重点讲解如何利用excel建立会计管理和分析模型,实现会计数据分析的“自动化”,其要旨在于强化学生关于“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简称”这个观念的建立,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会计实际工作中自觉地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资源,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8、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有关问题:在对中外有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述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层次性以及与电算化审计同步发展等问题;分别介绍电算化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以及会计改革如何适应电算化发展的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创新。

(二)会计电算化实验

我们认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和毕业实习两部分内容,教学实验应围绕前述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平时的实验教学注重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毕业实习则应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对那些在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应该给予重视而没有重视的部分,特别要注意补缺补差,把毕业实习既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一节,又作为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所不懂的问题、疑难问题、重点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力争讲清、讲透、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获益,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在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总结目前各高校 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l、验证式实验教学,学生按实验教程或指导书中给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终验证性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或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要 求不高,一般只要求学生能够对实验现象或结果能够有所认识就“过关”了,实验过程也容易进行组织,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2、模仿式实验教学,学生按照具有参考性质的实验内容,对实验资料进行实验加工,以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实验结果,并观察、分析、研究实验过程或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部分掌握实验结果及方法,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3、探索式实验教学,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不指定实验步骤,也不给定实验内容,而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企业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构造实验内容,从而获得某种所要求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及综合设计能力有了相当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设计,并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对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有较好的把握,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4、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不受具体教学内容的限制,自行选定所开发的实验项目,独立或合作设计调试和运行实验系统,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完善和提高自修能力及创造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会计教学实践中,必须将上述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我们暂且将这股“合力”称之为“整体化求知”实验教学方法,在对会计学科各门教学课程进行协调和组织,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增加实际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书本上或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与方法,最终达到对所学内容能够融汇贯通、使其成为完全属于自己掌握的知识,因而,实验敦学必须与课堂教学相衔接、相配合、使同步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自修能力,最终 完成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培养与锻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不但要重视实验教学,而且要增加对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设备投入,最终达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三)会计电算化案倒

电算化教学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育;发展问题;优化建议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学科,是与当代科技及发展相结合,依托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化技术,在现代的会计专业中占据着非常核心的地位。这门学科是一种包含计算机和会计知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由于包含着两门学科的知识,就导致了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并且难度明显超过了其他学科,具有相当的深度。为了培养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来将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的人才,要求学生可以在使用财务会计软件时做到快速而高效,掌握软件处理会计的各种数据的能力。但是由于实际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基础较少,所以必然会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拥有许多的问题,对正常的教学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1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1.1教学的目的无法明确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首要的就是教学的目标无法明确,我们可以从各个高校的教学中发现,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校内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专业知识的展示,让学生基本能够对的电算相关软件的进行较为熟悉的操作,继而展开一些相关的实践操作。但是时代不断发展,在经济高速飞涨的今天,单单只是学会使用一种电算化的会计软件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样,传统的教育目的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学校需要开展更多的校外实际操作活动。

1.2教学设施的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可以大致的分成理论和实践两类。理论性的教材主要针对的是基础的教学知识,这方面的教学材料针对的是关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基本技能操作技术的掌握。而实践性的教材耿庆强于实践的训练内容,包括对于各种关于电算化会计的软件的教学。但是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传统的这些教育材料不能很好地跟进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1.3在课程的设置上不能合理满足发展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发展直至今天,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着理论与实践的模式,通过50到80课时的教学计划,主要依据理论和实践课程2:1的比例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实践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且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过程中有时只能教授一些诸如总账、报表的十分基础的原理。再加上实践课程的缺乏,学生对于各种软件的掌握程度十分有限,并不能利用充分的实践来做综合系统的训练,导致学生对于实践的重要性不能很好的意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的技能不能够达到应有的程度。

1.4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直接弊端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很多时候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授利用教学材料作为最主要的参考,以此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特性来进行因材施教,并且由于这样的教学仅仅是一种十分机械的知识传授与讲解,加上一些固定的软件的操作演示,学生不能对此产生很大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很大程度上磨灭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无法很好的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同时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学生知识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主观上的能动性。

1.5教师的本身综合能力不足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刚刚兴起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对于师资力量要求十分严格的学科。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必须要求具有十分强力的教学能力,且由于涉及两门学科交叉,这就要求老师不单单有着完整的财务会计知识,同时也要求其拥有十分完善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够熟练额使用和教学计算机财务软件。但是在现实的情况中,因为计算机技术是一门与时俱进的技术,网络技术和电算化会计系统也是无时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学的内容很容易就会发生过时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学能够跟随时代不断跟新自己的知识,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模式的固化,很对老师的知识在更新能力上无法跟进,且由于很多老师并没有接触过电算化工作的经历,在这方面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且十分复杂学科,很多教师在使用计算机上也有不足。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系统教学。

2针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的优化建议

2.1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相应的课程结构

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是一门更加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科,学生的培养计划更多的应该是关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是学生成为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会计软件的实用人才,就需要加大实训课的课程设置,这就需要增加会计电子计算机化学科的课程,同时也要提高实践课的所占比例,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改为1:1,甚至是改为1:2.而且,也要加强课程中实践课的真实性,添加校外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真实模拟会计工作流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学的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增加被企业更多需求的应收付款、成本和存货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增加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2.2改革教学过程中的模式

会计的教学模式大多也使用的是十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接受和探索两种模式。接受教学的方式是学生跟随教师的教授,通多教师展示的材料中的既定的知识来学习,这种教学的模式具有十分高的教学效率,但是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而探索性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发现知识,这种方式可以更大的俄日杨学生独立性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的发展,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比较花费时间,效率不高。现代的会计电子计算机化教学仍然更多的使用的是接受性的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成果不符合会计电算化对于使用软件操作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的依赖过大,使得不能很好的自己面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提高探索性教学的重要性。

2.3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以学生作为中心

会计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在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的地位,教师与学生是分离的,这不适合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是一门具有十分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应该被放在整个教学的中心位置,通过双向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来代替以前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方法。依据会计事务的真实案例,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是的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参加的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演示模拟真实的事务处理情景,将实践带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分析解决事务的能力。

2.4以就业为依托丰富更多财务软件的教学

根据会计学的教学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很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并是不学校教授的U8财务团建,更多的在使用的是一些诸如速达、金算盘等小型软件,所以,对于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中,软件的教学仍有许多值得调整改进的地方。除了对于用U8软件作为主要的教学以外,应该引进一些新兴的小软件作为额外的教学,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软件在同一事务处理的学习中,这样不单单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软件使用,且可以帮助学生增添创新性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更牢固的基础,还可以对学生自身进行课外自主练习提供帮助。

2.5培养更高素质的会计电子计算机化教学的师资力量

老师永远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师资力量是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教学能够拥有更高质量的前提。教师首先应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增加自己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跟随时代的步伐,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据此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再者,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财务公司的技术工作人员来为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讲座,使老师可以掌握行业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可以派遣一批教师到先进的高校或者国家进行学习进修,让一些老师进入行业前列的公司调研,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弥补自身实践的经验不足的缺点,也可以认识现代行业发展的情况与前景,及时调整自己日后的教学方式,使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兴的行业变化。

2.6对现存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现在的会计考核凡是最重要的还是应试型的考试,这样的考核办法不能充分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合理评测,因此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在保留原有的考试方式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综合评测,对蹙额生完成综合实践训练的程度进行评分,这样的改革,更能对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核和评测。

3结语

综上所诉,会计电子计算机化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步伐进行的,当前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来了许多与时代无法适应的问题,本文对此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会计电算化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的会计信息处理方法,是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科,需要的是更加自主独立,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生,所以本文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对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束缚,使得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一批批能够为现代化发展付出贡献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闻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8(4).

[2]宿敏.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6).

[3]韦素琴.浅析中职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咨询,2014(01):195.

电算化教学篇6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含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就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的实质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上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等教学手段一体化实施;教室、实训室和岗位实习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要求一体化训练。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特点,以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实践环境的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运作为重点,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学校、企业、政府紧密结合,创造真实(仿真)的学习环境,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接轨、学校教育与企业接轨,使学生走出校门就具备岗位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工学结合”“零距离”和“零适应期”的教学要求,从而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能否较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应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和一体化考评机制的构建等一系列问题。

(二)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行业调研和与行业专家研讨,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出纳、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在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结合会计工作任务的特点,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包括:珠算技术与点钞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基本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实训;手工会计混合岗位综合技能实训;会计电算化维护管理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校外实践培训;多证强化训练;顶岗实习。按照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标准,结合毕业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立各门课程的质量标准。

(三)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与运作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是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传统的教室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最好场所就是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让行业企业专家走上课堂,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投入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订和建设过程指导,确保实训基地建成企业化、岗位化、模块化,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强化职业素养。目前我们已建成“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财务咨询公司”等实训基地。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实训教师岗位职责》,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管理细则》,建立满足实训用的资料库、编写会计模拟实训指导书等,开发了仿真度高、职场氛围浓的虚拟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创造了良好条件。2.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始终把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放在企业、放在职场,同时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重庆市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财瑞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正凯空调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场地的建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奠定了企业平台,也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常规教学相比,顶岗实习教学学习场地在企业,学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指导,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及学校指导教师的各自责任。针对顶岗实习学生,除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外,还安排足够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学校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与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使其加强对学生岗位技能的指导、答疑。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顶岗实习报告。

(四)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必须优化教学手段。我院教师从传统教学法中脱离出来,进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初步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三层双轨六位一体”的开放式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岗位技能三个层次;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双轨并行;单项岗位实训+混合岗位综合实训+技能竞赛+考证强化+校外培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六位一体”。同时,我们创新了“教、演、学、练、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定学、多证培养、教学做一体、理实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方法,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课证融合,保证了学生顺利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其重要。我院一是让教师“走出去”,即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公司等机构兼职,为企业做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税务咨询等;也让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实践,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提供支持;同时还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双师队伍素质。二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聘请校外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指导实践教学。

(六)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考评机制检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效果,就是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职业能力考核为要素,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两部分。形成性考试对于学生行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考核,包括作业、实训过程、实训结果、实训报告、单元测验、学习态度、进步系数等。终结性考试分为笔试和实务考试。(1)笔试主要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固化在试题库中,理论知识的试题库全部采用客观题。试题库按照教学大纲组建,题库系统可以通过对考核范围、难度系数、分值分布等进行定制的方式自动组建试卷并评卷。学生随时可以申请在机房参加考试。(2)实务考试主要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中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珠算技术与点钞能力;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出纳基本技能;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手工会计混岗综合技能;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顶岗实习报告;技能竞赛;多证强化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几个等级。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的意义

“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就业实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落实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还能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目标。课程教学从职业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明确课程的技能培养要求,采取“教、学、做”一体化进行“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在真实案例环境中,体会到工作实际要求,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的要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完善了过去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

电算化教学篇7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特点;教改研究

众所周知会计专业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对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在以后的工作中起到指导的作用,还要在实际的操作能力和软件的使用上具备一定的能力,所以说在会计专业的电算化教学中主要包括会计实际训练和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两者之间缺一不可的。学生要充分的了解软件的设计开发过程并且对软件的维护技能也要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从而具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工作,在实际的学习中不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对软件的设计开发上。

一、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边缘学科。在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中是涉及到很多领域的学习内容的,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是将会计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数据的维护等方面的内容,绝对不是学好哪一门课就能够实现的。所以说这样的学科特性就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在学科知识上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帮助。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基础,还要在动手操作能力上得心应手,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要保证系统连续的学习,同时还要强调理论同实际的结合,对于实践性的能力培养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连续性强的学科。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目的就是能够为企业停工有效的会计信息。在会计信息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步骤来进行操作,在工作中不能有跨越性或者是忽略某个环节这样的不规范操作最后都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所以在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中在课程的内容和上级的操作上都必须严格的遵循连续性这一属性。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会计电算化课程之所以会有一定的动态性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软件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这时候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也要随之发生改变,课程不断的更新能够有效的保证学生经过学习之后的实际应用更加的得心应手。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说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不足是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在电算化的实际操作环节,很多学生会由于前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操作流程和规范都不能够有效掌握,造成实际操作环节的效果不佳;第二,计算机技术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任何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还不够娴熟,从而对数据的处理和财务分析等工作不熟练。这样就会严重的导致学生在专业技能上不过关;第三,在许多的会计电算化的教材上只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单一的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单一软件的学习方法固然会使学生在学习的难度上有所降低,并且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熟练的操作,但是这样做的弊端就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对不同种类的软件进行有效的比对和使用,在众多的会计软件中不知所措,对会计电算化缺乏全面有效的认识;第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对网络运行系统和网络知识的学习,网络会计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没有认识到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对会计电算化产生的影响;第五,在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学习过程中都是以处理日常的事物作为学习的目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型的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会起到主导的作用,这一点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

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目标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在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是要进行充分的关注的,让每个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都能够达到专业化的水平,对计算机基础的教育工作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有具有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在以后的实际操作环节上做的得心应手。

(二)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对比的教学方法就是在不同设计公司提供的教学软件中进行有效的对比,对不同的财务软件之间的共性进行有效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好处就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一旦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软件已能够举一反三,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原理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三)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同会计电算化结合起来。在会计的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的手工处理技术,手工会计模拟实习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这样就能够为以后的电算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吃力。

(四)适应电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状况下,会计电算化学习的教学中也应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学习,要将会计信息网的运行系统和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对会计的职能进行更加先进的认识并且对管理型的会计软件教学不断地应用起来。结语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更新,只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慧.国家教改和发展规划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06.

[2]杨建平.西南地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李新瑞.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的目标定位与内容规范[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2.

电算化教学篇8

1.1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软、硬件的问题

(1)会计核算软件版本、品牌过多,过于混乱。各种品牌的财务软件的开发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数据格式,使各种财务软件之间数据交换成为障碍,给各种数据的汇总、查询、传输增加了难度。财务软件之间的混乱使电算化会计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财务软件与实际工作单位核算的财务软件不同,就会使学生参加社会工作时难以适应。(2)教学上的财务软件的设计和功能仍有不足。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财务核算软件多种多样,虽然功能也是不断完善,但是对教学版本总是有一些缺憾。目前教学版会计电算化软件只跟企业具体的记账、算账、报账的功能一样,但缺乏对个人所得税申报、企业税金申报等实际系统的衔接。另外,教学版本电算化不能进行打印账页。(3)教学电算化硬件更新换代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原有的局域网,服务器、低配置电脑已难以适应新软件的运行,功能的加大需要更高的处理速度,这些低配置的硬件设施已经影响了电算化教学工作的运作效率。由于资金以及其他的原因使学校无法进行及时的硬件的更新换代,这些都制约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2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运作的安全环境

会计电算化要求有一个安全的计算机操作环境,既要求计算机没有病毒,又要求有稳定的操作系统。另外,实行会计电算化如何保证操作软件中产生的财务数据的安全又成了新问题。虽然财务数据备份在教学中安全性保护好像关系不大,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万一造成财务数据的散失,那么对企业是一件极具影响的事情。第一、数据备份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常有以下几种意外的情况发生:一是由于备份不及时,如果电脑出现故障会导致未备份数据的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备份的数据的存放、保存的安全性不高,多数学生习惯于将备份数据存放在电脑硬盘的其他分区中,一旦硬盘损坏或者出现坏道将造成极大的麻烦甚至是数据的丢失。还有如果将数据放在光盘和其他存储介质中,却因光盘和其他存储介质的使用寿命及质量原因,常会造成数据读取不正常或者无法读取,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数据恢复也难以实行。第二,现代的学生安全保密意识观念差、保密意识淡薄也易造成数据损失。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因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和口令密码不严,而学校机房多个班级使用,未做到专人专机专用而造成的数据散失时有发生。更甚有些会计电算化软件本身的数据安全保密性也比较弱。

1.3教学计划、授课内容的滞后

现行财务会计教程的教学计划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其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计划主要是以讲授财务软件的功能操作为主,与企业实际的电子做账、网上报税、个人所得税申报的环节相脱节。

1.4教师人员因素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

(1)教师会计电算化的业务水平不高。一方面,虽然会计专业教师所把握的知识、理论能够满足手工会计核算,但业务经验不够丰富,难以自如驾驭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另一方面,教师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结合手工核算来配套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不熟悉,加上大部分专业教师缺乏企业经验,对于传统企业的操作基本能掌握,一旦改变企业性质的教学,教师就难以适应。(2)教师综合人才问题。目前,许多学校的会计教师对会计业务相当精通,但是同时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却不多,或者精通计算机知识的教师,对会计知识的了解极其有限。这不利于让学生更好、更明白地理解会计电算化知识,包括对会计电算化产生的数据的维护与开发。虽然很多学校组织各种专业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短、教师日常事务处理及个人领悟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会计电算化的综合性人才总体素质仍然不高。

2会计电算化校企的对接

针对以上问题,当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工作应分别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以开展、改进。

2.1加大教学软件版本的开发

(1)根据现行较为完善的企业通用财务软件,学校适当引进,并结合教学本身的特点加以进行配套编程开发,改编成教学版本,并且研发更好地进行数据的保密与保存。(2)在企业通用财务软件基础上,编程开发增加两个功能模块,即模拟网上报税、个人所得税申报功能板块,让学生认识整个财务会计实际账务处理流程。(3)财务软件各个功能模块上的数据交换能够顺利进行,以便教学运用贴近企业做账的全过程,实现信息采集的数据化、网络化,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2提高教学人员的业务素质

(1)针对学校会计专业特点和实际教学工作要求,科学地确定长期的会计专业培训内容,做到教育对象层次化、知识结构系统化。(2)有效地培养会计和计算机专业的复合人才,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企业需求与计算机编程的具体运用,实现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综合“有机”结合。

2.3完善教学机制

(1)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加强针对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企业接轨出现的新问题的内控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不断进步的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更新和完善,通过制定长期有效的机制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监管,使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2)在教学质量管理中,设置分离的权限和配备有关人员,并设立相互制约、监督的有效的管理机制,对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财务教学质量控制、会计电算化软、硬件升级、会计专业教师的培训等方面进行管控。

学校本身对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只有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经常性的升级与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会计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对接。从现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来看,会计电算化教学确实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功能操作与会计知识在电算化的具体运用。若能将企业需求在学校电算化教学改革中得以解决,那将会实现校企会计电算化的成功对接,使得学校培训的会计人才就是企业所需的,为企业节省人员培养成本,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抗浮设计范文 下一篇:财会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