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01 03:57:59

幼儿园教育反思

幼儿园教育反思篇1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主体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育具有基础性,良好的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与学习质量,也可为其以后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场域中,与语言相关的教育乱象层出不穷,同时,很多教师似乎并不明了语言教育背后所体现的教育意蕴。这些促使笔者对语言教育现象及教育理念进行重新审思,从批判的视角反思当前我国幼儿语言教育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或许,幼儿语言教育的理念就在那“熟悉”场景的背后。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场景:日常生活、语言活动和其他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与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笔者通过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场景进行扫描,发现语言以各种形式渗透在不同类型的活动场景中,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组织、言语表达及行为方式,创生出多样的语言教育场景。总体而言,语言教育的场域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师幼和幼幼对话,以非正式对话姿态的形式呈现;二是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专门语言教育活动,如阅读、语言游戏、谈话等活动;三是以语言为载体而开展的一系列非语言领域的活动,如科学探索、手工制作、学唱音乐、学跳舞蹈等。

(一)日常生活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语言不仅传递纪律、礼仪、尊重等规范性信息,而且也是建立良好师幼和幼幼情感的关键途径之一。理解日常用语、遵守行为规范、乐意与人交谈、表达内心想法等是日常生活中渗透性语言教育的主要指向。下面笔者将描述一个关于中班教师在晨接之后与幼儿对话的案例,并对其作进一步分析。

幼儿:占老师,早上好。

老师:代华楠,早上好,去把书包拿出来放好,书包放到书包架上去。(老师因为她的迟到,显示出不高兴的表情)

幼儿:占老师,我今天来得有点晚。

老师:你知道啊,为什么啊?

幼儿:我爸爸从泉州回来了。

老师:然后呢?

幼儿:我爸爸回来了,就要去喝酒,然后就起不来了。

老师:为什么要喝酒呢?

幼儿:我叫他不要喝酒不要喝酒,他就要喝酒,气死我了。

老师:然后呢?

幼儿:因为他喝醉了,我不放心他开车,所以我不要他送我的,然后,他非要送,然后就来得有点晚了。

老师:那好吧,看在你这么能干的份上,今天就原谅你了,去吧,拿碗打饭吃。

此案例中的占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但从语言教育的视角分析她与幼儿的对话文本,笔者认为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第一,尽管占老师不断提问,鼓励幼儿表达,但在实际情境中,她一直站着,在对话进程中存在形式上的不平等。而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很少蹲下来与幼儿对话。第二,幼儿的任何行为与表现都有他背后的原因与动机,但占老师在没有了解幼儿的想法时,已显示出她的不高兴,而面对幼儿的“过错”,教师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第三,在占老师的追问环节,幼儿似乎没有回答老师的问题,或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师的提问,如“为什么要喝酒”。此时,教师要对自己的提问进行反思,或进行引导性的追问,或换一种提问方式。

(二)语言活动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学习有五大领域――健康、语言、艺术、社会和科学,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幼儿阶段的语言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期语言发展,为此,幼儿园纷纷开设各种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以提高幼儿语言水平,达成语言领域课程总目标。下面笔者将描述中班语言活动的教学案例――小猫的生日,以呈现语言活动的常见场景,并对其作进一步分析。

老师(手拿布制小花猫):小花猫,你好,让我先来抱抱你,请你做我的好朋友。还有谁愿意和小猫做朋友的?(学生都举手)这么多,来来来,那咱们一起和小猫打声招呼好不好?小猫你好。

幼儿齐答:小猫你好。

老师:你看,小猫笑眯眯的,它一定也非常喜欢你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有一件特别令小猫开心的事情,所以它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你猜猜它遇到什么事那么高兴?(部分学生举手)心心,你猜?

心心:我觉得小猫找到了一条大鲫鱼。

老师:猜得有道理,猫最爱吃鱼,如鱼得水。还有吗?来,多多说说看。

多多:今天小猫过生日了。

老师:有可能,小猫过生日,多开心,猜得有道理,还有吗?(部分学生举手)嘉嘉,你说说看。

嘉嘉:我猜小花猫今天和其他小动物过新年了。

老师:她想的和你们都不一样,动脑筋了。还有吗?小兰。

小兰:因为它今天捉到了一只老鼠,所以它很高兴。

老师:说得真完整,(小花猫)本领那么大,我们给它一点掌声好不好?(老师指着小花猫)

老师和学生:小花猫,你真棒!(合拍着手)

老师:好,给了小花猫掌声,也给我们的小兰一点掌声。

老师和学生:夏小兰,你真棒。(合拍着手)

老师:究竟小花猫为什么高兴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育反思篇2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改革;政策文本;传递;教师观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6-0001-05

始于上世纪末的幼儿园教育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以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开始的标志,以转变“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学科中心”观念,体现学前教育整体观、活动观、主体观和发展观为宗旨。其实施过程为:从颁布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政策文本开始,自上而下层层传递改革理念,直至政策文本理念转化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指导思想为止。评估这个改革过程,可从分析国家政策文本向教师操作性文本的“传递、转化”过程入手。

为此,研究者在山西、北京两省市展开了相关研究。具体方法为:对国家政策文本(《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地方政策文本(各地制定的《指南》或《纲要》之类以及《分级分类验收标准》等)、教师操作性文本(在山西、北京两省市各随机抽取五个县(区),每个县(区)再分层随机抽取三种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事业单位办园、厂矿企业办园、民办园),每所幼儿园再随机抽取一个中、大班,然后随机抽取每班教师的一份教育活动设计,共195份教育活动设计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话语分析。本研究旨在揭示从国家政策文本到教师操作文本之间话语一致性变化的情况。

一、自上而下的幼儿园教育改革过程中理念的传递过程分析

(一)从国家政策文本话语向教师操作性文本话语的传递分析

本研究首先运用专家评价法(对30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倡导者、研究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筛选出22个体现本次幼儿园教育改革精神的关键主题概念,然后对这些关键主题概念所使用的主题词(一个主题词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分析,以判断国家和地方政策文本与教师操作性文本所使用的主题词是否一致。研究者认为,“主题词”是最能反映文本语义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具有特定主题概念系统的文本都可由若干主题词构成,因此本研究通过统计各类文本中关键主题词出现的频率,分析这些关键主题词在各类文本中所占的百分比来比较话语一致性的变化情况,这种话语分析法能帮助我们了解各类教育改革文本在传递教育改革理念时是否抓住了核心或关键内容。

1、国家、地方政策文本话语构成基本保持一致

研究表明,国家和地方政策文本主题词分析曲线基本为一致性的波形变化。在国家和地方政策文本的22个关键主题概念中,全部主题词占文本总词量的百分比相当,说明国家和地方政策文本在话语构成上基本保持一致,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文本和分级分类验收标准时,基本保留了国家政策原有的话语内涵。

2、在教师操作性文本中出现了部分话语缺失

研究发现,教师在表述幼儿园教育改革目标时,出现部分话语缺失现象。例如,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以及均衡发展,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避免过渡环节的消极等待,生活常规的培养和渗透,尊重幼儿,平等对待幼儿,等等。可见,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过渡环节、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缺乏应有的关注,较多关注集体活动的设计,“尊重幼儿、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改革的关键理念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难以体现,幼儿的片面发展难以避免。

(二)观念传递中各主体对关键主题概念理解的特征分析

参与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主体主要有三个层面的专业人员:一是参与改革性政策文本研究和制定的研究者,二是幼儿园的业务管理人员,三是幼儿园教师。

让研究人员再按照重要程度将上述运用专家评价法筛选出的22个关键主题概念作进一步的排序,得出前8个关键主题概念依次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主动学习、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师幼互动、尊重幼儿、合作探究、幼儿情感体验、整合等。就筛选出的这8个关键主题概念分别访谈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研究人员、幼儿园的业务管理者、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各30名),指导语为:“你认为什么是……其基本要素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将各层次专业人员在回答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主题词再进行编码,归纳出各层次专业人员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特征,以分析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关键理念在“自上而下”的传递过程中是否保留了其基本要素内容。

以“主动学习”这一成为大家共识的关键主题概念为例:“幼儿主动学习”不是指由教师手把手教的学习,而是指幼儿创造性地学习,能动地建构关于现实的知识,这和“幼儿发起的学习”含义相同。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曾归纳出五项“幼儿主动学习”的要素,这也是学界公认的对“幼儿主动学习”的理解。它包括:(1)学习材料。在生活环境中,有许多适合幼儿发展的物品、材料,这些物品、材料可供幼儿从事不同的探索活动,学习就是由幼儿直接与这些物品和材料互动而产生的。(2)操作。幼儿有机会去探索、操作(组合或者改变)这些自己选择的物品和材料。(3)选择。幼儿自己选择学习活动。因为学习活动发自幼儿要满足自我的兴趣或追求知识的欲望,因此,为幼儿提供可供选择的物品、材料和机会,对其学习相当重要。(4)幼儿的语言。当幼儿描述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就将自己动作的意念反映出来了,从而使自己现有的认知架构与新经验相结合,或者进一步寻求他人的帮助。(5)成人的支持。成人接纳并肯定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创新能力。

研究发现,三个层次的专业人员在回答关键主题概念时均存一定程度的不完全现象,归纳如下。

1、研究者观点角度各异

在研究者层面,对关键主题概念理解的主要问题是: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如,对“幼儿主动学习”的理解至少有10种不同的观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分析角度不同。有人是从师幼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的,据此认为学习活动应该由幼儿发起,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共同探索者。但有人认为应该纯粹由幼儿发起,也有人认为应该纯粹由教师发起,还有人认为由谁发起并不重要,既可以是由教师发起的,也可以是由幼儿发起的。二是对活动过程的认识不同。我们知道,活动有自控他控之分。有人认为活动过程应该由幼儿掌控,有人认为活动过程应该由教师引领、设计,但较多的研究者观点折衷,认为应该将教师的主动教和幼儿的主动学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对主动学习的内容认识不同。如有人将主动学习的内涵认识重点放在动机层面,有人则从认知、行为、动机等几方面作全方位衡量。研究发现,很少有研究者能完整阐述“幼儿主动学习”的五要素,这也许正是幼儿园管理者和教

师出现理念偏差的主要原因。

研究者对关键主题概念并未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因此容易产生歧义。以“幼儿主动学习”为例,究竟是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还是以满足幼儿的学习愿望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抑或是以幼儿为教育的主要对象,等等,认识上比较含糊,客观上不利于观念在传递过程中让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把握理解。

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改革过程中,理论上的莫衷一是往往直接导致实践中的混乱,甚至导致实践中的概念偏转。

2、幼儿园管理者的观点趋于传统

仍以“幼儿主动学习”为例。幼儿园管理者对“主动学习”这一改革理念缺乏深层解读,只是像传达政策文本一样传达教育改革理念。不少幼儿园管理者的观点仍然趋于传统,在理解新理念时仍脱不开以教师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甚至片面理解“主动学习”,如把“主动学习”等同于亲身体验等。我们知道,幼儿园管理者对教师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客观上往往是对教师工作作出评价的主要责任人,如果这一传递环节出现断层,那么整个理念传递就很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背离改革初衷。

3、教师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出现一定程度的偏转

偏转现象具体表现为:(1)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缺乏明确的界限。对研究者在访谈中提及的多数概念,教师大多用“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等口号式话语来解释,说明教师对概念的理解有明显的泛化现象。(2)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出现极端。如有的教师认为,“师幼互动中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过程”“师幼互动就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动”等。(3)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出现缺失。如有的教师明确表示,不知道什么是“整合”,“应该是各活动之间有关联吧”,“尊重幼儿就是不干涉他们,让他们自主活动吧,因为幼儿有自我权利、自主空间”。(4)教师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出现谬误。如有的教师认为,合作探究“只存在于科学领域”或“两个以上幼儿来完成任务,包括和教师一起完成任务”,师幼互动就是“与幼儿玩时保持一种友好关系,以孩子的心态参与孩子的活动,让孩子玩得高兴”,尊重幼儿就是“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与幼儿关系融洽”等。(5)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趋向传统。如有的教师认为,“整合就是把各科目结合起来,音乐中加点美术,科学中加点绘画”,或者“整合就是将相关的内容放在一块儿上”。有的教师为“主动学习”制定了三条标准:一是我在讲时要用心听,按我的口头规则进行;二是倾听时要专注;三是学过的东西会灵活运用。这样的理解其实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解释“探究”概念时,有的教师这样说:“要求教师慢半拍,让幼儿自己先探索,如果幼儿不是遵从教师预期的目标,就尝试用一些方法引导,达到预期目的,要用语言啊、动作啊什么的进行引导,比如说‘咱们再等等、再看看’之类,以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的理解仍脱不开教师主导的模式。(6)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失之空泛。如有的教师认为尊重幼儿就是把幼儿“当人”看,至于如何当人看,作不出进一步的解释。仍以“主动学习”为例。有的教师这样说,主动学习的内容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必然会影响到主要的学习内容,从而影响到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引导的适宜性等。有的教师对“幼儿主动学习”的理解局限在分组活动上,从而忽视了幼儿在其他活动中主动发展的机会。有的教师对“幼儿主动学习”的理解囿于为幼儿“提供机会”、“允许”幼儿自主选择等层面,从而在不自觉中放弃了引导幼儿的机会,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仍然实行高控制:二是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告诉幼儿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放任自流,甚至将幼儿自由游戏时间变成了教师放松和处理个人事务的时间。

上述例子说明,理解上的偏转必然使教师在观念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困难。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症结之一――理论很完美,但难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进一步分析教师对关键主题概念理解的偏转程度,我们发现,能够正确理解关键主题概念的教师不到5%,超过85%的教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完全偏转现象,超过半数的教师出现部分偏转现象(偏转度的计算方法:偏转人数/总人数),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对幼儿园教育改革从国家政策文本理念向教师教育观念传递过程的反思

1、帮助幼儿园管理者进一步完成改革观念建构

实践中,教师的教育言行往往受幼儿园管理者所创设的园本评价体系所控制,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观念建构。本研究发现,幼儿园管理者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远未完成。甚至在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研究人员那里,对《纲要》的一些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仁智之见要是只是限定在学术研究层面那还无可厚非,如果出现在层层解读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困惑与茫然。有限的学习与培训研讨也难以完成帮助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建构观念的任务。一般说来,幼儿园管理者学习机会多于教师,观念建构相对要快一点,对关键主题概念的理解偏转度稍小。但要让幼儿园管理者同时也担当促使教师观念转化与建构的任务,那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应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以帮助幼儿园管理者完成改革观念的建构。

2、重点关注教师在改革理念理解上的偏转

调查显示,面对教育改革,60%以上的教师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理论功底不足,教学方法不适应,教学技能欠缺,教育观念跟不上,文化基础薄弱等。这种压力很容易演化为教师对改革的不适应、抵触与抗拒,使得教育改革缺乏最后一个环节――实施者的动机支持。

归纳起来,教师对关键主题概念产生理解偏转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缺乏各主体均要参与的机制。这一原因直接导致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内容和改革目标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难以接受和认同新政策。

二是缺乏信息反馈机制。这一原因容易使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产生盲目现象。

三是政策执行者的素质跟不上要求。本次幼儿园教育改革对政策执行者――教师的素质要求主要有四方面:(1)较大幅度地用新观念替换旧观念,因此观念转换的任务比较重。(2)《纲要》的理念并非是具体的行为标准,因此留给教师的发挥空间比较大,这就要求投身改革的教师做好理论、实践两方面的素质准备。(3)要求教师将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显观念内化为隐观念,以指导自己所有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育行为。教师如果缺乏与新的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技能,如观察与反思技能等,就容易导致理念偏转。

四是教师角色转换的不适应。教师难以达到改革的要求往往与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关。“教师角色应是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更加娴熟的活动调控技巧以及教育

开发能力,但教师对这种角色扮演还只是停留在角色期待的水平,远未达到角色领悟、角色实践的水平。”

五是教师教育观念来源渠道单一。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是从观念更新开始的,而教师的教育观念大多来自“上面”发来的文件读本、培训教材,园内传达的《纲要》新精神与相关的研讨活动及材料,外来专家所进行的“洗脑式”培训等。这种“自上而下”的灌输,难以激发教师主动建构、理解新观念的积极性。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5%的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改革中主要的学习材料就是《解读》,近15%的教师连《纲要》也没学过。超过50%的教师依赖幼儿园组织的教研活动转变教育观念,近90%的幼儿园培训教师的主要形式为教研活动和观摩活动。教师的教育观念来源渠道单一,容易导致教师专业视野的狭窄,使观念更新面临一定的困境。

幼儿园教育反思篇3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72-002

一、引言

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是指幼儿园教师通过自我认识,进行自我分析,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过程。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而重要的活动,它关系到幼儿园教师如何认识自我,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主要以幼儿园教师自评为主,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和专业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对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师自我评价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意义重大,幼儿园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进而针对不足进行反思,从而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1.有利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信念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在幼儿教育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日益积淀成的关于幼儿及其学习等教育内容的较稳定、持久的态度、情感和益智的综合体。但单纯的外在的培训和学习对信念的培养是有限的,还需通过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来配合提升,使得不断反思,不断完善。因此自我评价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一个认识自己、教育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过程,是提升自己教育信念有益的途径。

2.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

专业知识是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性保障,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具备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而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而言,实践性知识更重要。但是实践性知识无法通过书本、培训或其他外在方式获得,它是存在于幼儿园教师的头脑中,因此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评价。

3.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尽管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可通过外在学习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如若得到提高,则更多的是通过“做中学”来达到。因此,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促进年轻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从而提高其专业能力。

4.有利于增强幼儿园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幼儿园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强调幼儿园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是一种自我更新、专业自主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活动有多种形式,如与专家交流、与同事合作、与家长接触等,但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是教育教学。因此,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保持与幼儿和同行间的对话交流等,均可以有效促进其专业发展,因此强调自我评价正是培养幼儿园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促进幼儿园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有效途径

(一)幼儿园层面

1.创设促进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的氛围

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对促进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的开展非常重要。首先,幼儿园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教师学习发展创造机会。可以组织一些经验交流会、课题教研会等活动,使幼儿园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自我反思。其次,幼儿园可以树立模范榜样,推出自我专业发展比较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

2.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

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关注幼儿园教师发展过程,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从分析幼儿园教师现状到评价活动的每一环节和程序的设计与安排,都要着眼于是否有利于帮助和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发展,突出评价在学习与工作中的反馈与矫正作用,把幼儿园教师评价真正变成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幼儿园教师层面

1.做好教学反思

做好教学反思,可以考虑“教”和“学”两个方面。“教”的角度即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反省自己,分析教学效果如何,目标是否达到。“学”的角度即注意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知识、情感和技能所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四方面进行反思,即教学心得、教学的不足之处、幼儿学习情况以及今后需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曾有著名教育家指出:“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经验的分析会带来很大的收获。”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方法以及效果等及时分析并反思,便于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从而调整和弥补不足。许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之所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与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是分不开的。

2.通过幼儿的反馈进行自我评价

幼儿园教育反思篇4

[论文摘要]男幼儿教师走进传统以女性教师群体为主的幼儿园,必然面临各种困境。其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更为严峻与艰辛。本研究基于对一名男幼儿教师的深度访谈,针对其专业发展中的种种困境,提出了男幼儿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即自我反思与关键事件决策。

一般认为,个体发展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t}走进传统以女性教师群体为主的幼儿园,男幼儿教师在与传统观念、社会环境、幼儿园环境及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作用,进而面临较之女幼儿教师更多困境的过程中,其自我专业发展必然要通过自身的各种主体活动来实现。那么,男幼儿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存在哪些方面的困境?面对困境,男幼儿教师应该通过哪些主体活动来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呢?以下是本研究基于对一名男幼儿教师的访谈对其自我专业发展的困境与途径所作的简要论述与分析。

一、男幼儿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如何适应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

男幼儿教师走进以女性教师为主的幼儿园,除了幼儿教师角色的自我认同,必然还会面对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对性别的自我认同。

Y(研究者,下同):作为男性,你进入以女性群体为主的幼儿园有没有感到不适应?

L(某男幼儿教师,下同):刚开始不适应。虽然大学本科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可真正成为幼儿教师,还是一时不能适应。尤其幼儿园只有我一个男教师,就更不习惯了。刚到幼儿园,好多女同事听说来了个男老师,都觉得新奇。开始大家都不熟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同事们接触,挺尴尬的。小朋友对我创民好奇,我们班的孩子都跑来问我“你是我们的老师吗?”其他班的孩子在操场上看到我都喊“来了个大哥哥”。家长来接孩子,看到我也挺吃惊的。

Y:这些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L:觉得不自在,不自然,好像自己走错了地方,挺难受的。对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从上述访谈可以看出,男幼儿教师进人以女性为主的工作环境,必然会因其性别的特殊性,而影响与周围异性教师和长期适应女教师的幼儿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和师幼关系,进而影响其角色的自我认同。有研究指出,在一个公共服务性社会团体中,来自团体内部的政治关系及个人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很大程度上会左右一个人对职业的忠诚度。作为从事幼教工作的男教师,他们的职业压抑感会比女教师强,l2]由此更易使其降低对职业的专注程度,影响其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会导致男幼儿教师从幼儿教师队伍中流失。对男幼儿教师来说,如何尽快适应环境,并建立与周围人的和谐关系,适应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是其面对的首要困境。

(二)如何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1.如何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幼儿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胜任。

Y: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你觉得哪些方面的困难较大?

L:我觉得最困难的是艺术领域的教学。大学里艺术技能课开得少,自己也不是很喜欢跳舞、唱歌、弹琴,学得很少,所以带小朋友做操、跳舞唱歌,都很困难。另外,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中,特别是讲故事要求有表情、动作,要不然小孩子不喜欢听,一会就乱了。可是我一个大男人,总是觉得不好意思。

男幼儿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要求,是其不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表现,其中很多方面的不“达标”主要是由于男女性别气质的差异及社会对不同性别角色行为的期待造成的。林崇德教授认为,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会“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的男子气(男性气质)和女子气(女性气质)”。f3)这种差别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男幼儿教师在学习阶段缺乏对相关艺术技能的学习,而其自身的气质特点和艺术技能本身的难度,对其以后弥补艺术技能的缺失又造成了困难,这使得男幼儿教师不适应艺术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但如何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要求是男幼儿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否则将会阻碍其专业的自我发展。

2.如何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幼儿园作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机构,决定了幼儿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必然也是教育教学管理的构成部分。

Y:你觉得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没有管理上的阻碍?

L:有一些。教研组负责教学,我们要把一周的教案先交给教研组的教师“审查”,才能上课。她们多是老教师,喜欢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要求我们,而且在教案设计上求稳,怕出错。像我设计的体育活动的教案经常会被退回来,要求修改,我就很反感,这样自己有很多想法都不能实施,在设计教学活动中不好创新。

Y:你有没有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呢?

L:开始没办法,后来,对于那些我很用心设计的活动,我很想试试,因为没有试怎么知道不行呢,我就努力去说服教研组的那位教师,表明我有信心上好,并请她来看我上课。结果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之后,我们经常在一起聊聊,沟通一下,她们提的有些建议对我帮助还是很大的。

教学与管理的冲突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在这位男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是突出,这可能是因为他所持的教育观念与其他教师不同,而又渴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愿意接受挑战。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刻板更容易束缚男幼儿教师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进行教学创新。男幼儿教师如果不能用积极的心态调节这种矛盾,在教学中就很容易得过且过,缺乏进取心与动力。可见,面对教学与管理的冲突,男幼儿教师如何适应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是其一大困境。

二、男幼儿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男幼儿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历等做出较为客观合理评价的基础上,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发挥特长与优势来弥补。

(一)自我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知、监控与调节,它有利于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使自己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的状态。男幼儿教师更需要对自己作为男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工作中的情绪情感及自我发展,进行有计划的、持续不断的反思。

Y:在工作中你经常自我反思吗?一般涉及哪些方面?

L:经常进行。我们大班的孩子每天都要学习拼音、算术,很多孩子不愿学这些。我就思考幼儿园教育到底该教给孩子些什么。我认为教育方法求新还不够,关键还是在课程的设置上是否真正适合幼儿的发展。我还主动要求参与了教研组有关园本课程开发的课题,在近一年多的时间内有了我们园自己的课程教材并在全园实施,增加了不少信心。对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也经常反思,看怎样做才能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如我们幼儿园提倡教师自制玩教具,而制作玩教具是我的弱点。我在大学时对计算机很有兴趣,学了一些东西,我想可以用课件、动画代替手工教具,于是试着把语言活动制作成电脑课件,结果孩子们很喜欢,其他老师也觉得很有新意。

男幼儿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幼儿园教育到底该教给孩子什么”“教师该做什么、怎么教”的疑问,这就意味着他开始了自觉的反思。通过这种自觉的反思,男幼儿教师更敏锐地发现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变化,提高了自信心。男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这一过程本身的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自我发展意识的引导下,对自身专业发展状况和水平的思考,使其对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反思是一个过程,而且要有相应的方法。只有不仅具备反思的意识,而且掌握反思的方法,才能提高反思的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Y:你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反思?

L:我会作记录,因为我平时就比较喜欢记日记。当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或组织上有所进步时,我就会思考我是怎样进步的,记下在这个过程中我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每周我都会记录下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评价,记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如记下自己该补充的知识与能力。这对我帮助很大。

日志记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反思方式。记录日志是一种反思,阅读日志也是一种反思。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博客”( blog)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反思手段。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博客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更深人的反思。它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并通过交流促进自我反思。}a}因此,认真选择适合自己并有助于自我发展的方法进行反思,对男幼儿教师而言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关键事件决策

“关键事件”的概念是由沃克(Walker, R)提出的,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某种关键性的决策。它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教师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做出选择。rr }9}关键事件是相对的,一个事件是否对教师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在于教师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把握和决策,这会影响其做出某种选择与改变,由此引发教师个人包括其教育观念在内的专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

Y:你觉得有对你的专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些事件吗?

L:有。像我参与的园本课程开发,对我的帮助就很大。(在这期间,)我看了许多关于校本课程、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书籍,上网查了别的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弥补了自己理论方面的不足。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真的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但不可否认在其中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自己也进步了不少。

男幼儿教师将园本课程开发作为其专业发展的契机,并在对课程开发这一关键事件决策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其专业知识、能力、态度与动机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对自我发展有较明确的规划,走出了一条个性化的自我发展道路。可见,男幼儿教师应该善于把握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事件”,不失时机地对其做出决策,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

三、结语

幼儿园教育反思篇5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规划

一、遵循幼儿身心的基本规律

在研究幼儿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时,我们一定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否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幼儿园和教师在进行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时,一定要反思是否设计符合了幼儿学习的心理?是否运用了绘本、视频、实际操作等手段或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否保证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幼儿园的基础进行健康教育内容的规划

一些幼儿园在之前很少或没有开展过健康教育,那么应该先对本园的幼儿的健康状况做一个调查,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心理发育情况。然后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考虑健康教学的实施可能,日常的健康教育如何实施,幼儿园和家长如何配合等问题。

而有些幼儿园已经有了多年的健康教育的经验和研究基础,那么像这样的幼儿园应多反思,不断地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理清教育的思路,形成具有幼儿园本身特点的健康教育理念。反思日常健康教育中是否分时、分段,是否根据不同学期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等等。在反思中找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对不足及时进行研究和弥补。依据某些健康教育的成果,组织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队伍进行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再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理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也能对其他没有太多健康教育经验的幼儿园有更多更好的指导作用,大家可以共同分享经验,使每一个幼儿园都能够有效地开展幼儿的健康教育,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们必须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推动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中更有效地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安记.山东省幼儿园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

幼儿园教育反思篇6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综述

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目标都是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进行的,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以集体形式开展的,为使幼儿的集体活动有序而顺利,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协调集体活动的规则。因此幼儿一日生活中常规教育必不可少。

关于幼儿园常规的文献已不计其数,根据当前文献做如下归类:

一、概念界定

常规教育的心理学界说,“皮亚杰认为3-6岁幼儿可能理解一些规则,但实际上是根据自己的规则系统行事,并且常根据自己的需要随便改变规则。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学会遵守的大多数规则是他从成人那里接受来的,规则是成人教给的,属他律性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常规的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现代汉语词典》对规矩的解释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由此,我们可以将幼儿园的常规理解为“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二、常规教育的内容

古代儿童常规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特别注重培养符合封建礼教的幼儿生活常规和行为规范。《礼记·内则》一文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明代医师万全在《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中说:“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以恭敬,如亵慢之习,勿作也。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其妄也。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退避也。”

综上所述,古代对幼儿的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儿童与家中的长辈的关系方面,古代更是制定了详尽的行为准则。

在常规培养方面,蒙养院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开设行仪、训话等课程。1916年在政府颁定的改定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里,在第六章提及蒙养园的一些法规例如:“幼儿之心情容止异常注意;始之端正,并以善良之事例,令其则效……”。

随着收回教育斗争的开展,幼儿教育也走向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儿园,总结出办幼稚园15条教育主张。其中,第七条讲到幼稚园必须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在鼓楼幼稚园内,进行了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具体包括:卫生习惯共24条,做人的习惯——个人的共22条,做人的习惯——社会的共22条,并具体论述各个习惯的具体内容,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三、常规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一)常规教育的意义

1932年教育部公布《幼儿园课程标准》中幼稚教育总目标提及对幼儿园常规培养的要求“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这一阶段幼儿常规培养已经走向制度化,得到国家的重视。

现阶段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日生活中,教室常规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所以幼儿常规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常规教育的方法

鸦片战争阶段,幼稚园里幼儿常规培养的方式呆板单一,教师权威忽略儿童的身心特点;形式上有专门的常规课程,比如“洗手脸课”,在其他课程中对常规的渗透。现阶段常规培养的方法包括结合知识法;游戏法;参与法;感染法;鼓励、表扬法。

四、现阶段幼儿教师常规教育的理念

现阶段幼儿教师基本能够重视幼儿的常规教育,在方法上能够通过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的常规教育变成幼儿的自觉行为。将一日生话中的常规教育渗透到各个生活环节中。

幼儿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利用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家长关系创设利于培养幼儿常规的环境。一是创设活动区、活动角,使幼儿经常得到练习的机会。各个话动区、话动角就是缩小了的社会.是现实生话最真实的反映。一是加强了家园联系使常规教育的目标统一。

五、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不足或误区

罗志芳在《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中阐述了常规教育的两大误区:一是过分强调环境的有序性,忽视幼儿的自主性.二是过分强调常规教育的共性,忽视遵守常规中的个体差异”。童时的《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中论述了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研究不够;以管理为目的;漠视常规教育;常规教育的方法单一。童时的论述充分说出了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给与了充分的建议和意见,这些意见都对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钱海娟的《反思教师作用与幼儿园常规教育》中论述了教师实施常规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教师漠视常规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幼儿安全之间的矛盾;教师不恰当的常规教育实施过程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不一致;以管理为目的常规教育与教师注重幼儿个性发展相脱节。

有关论述幼儿园常规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或误区的文章颇多,大致都从以上几方面阐述。

六、现阶段常规教育的新思路

童时的《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从新纲要方面解读了幼儿常规教育,把握住常规教育的实质性内涵。新《纲要》为幼儿园常规教育界定了一个范围,一是科学的生活常规,二是交往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常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认知特征;并意识到家长是常规教育的重要资源。罗志芳的《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中论述常规教育的新思路中也特别强调:尊重幼儿个性发展,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建立;在集体常规教育中注重个别教育的作用。

由此可见,对常规培养上,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走向科学的新思路,能够重视幼儿的常规教育,紧扣新《纲要》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年龄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社区资源,意识到家园合作才能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意识到常规培养是从幼儿发展出发又回归到为了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褚霞.《常规培养中如何让幼儿由被动变主动》,山东教育,2002年11月(下旬),50

[2]罗志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早期教育,2003年1月

[3]姚木凤,樊竹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常规教育浅探》,《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总第75期)

[4]童时.《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早期教育,2003年1月

幼儿园教育反思篇7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师;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63-02

园本,就是以幼儿园为本;教研,一般指教学研究,园本教研是指以园为本的教研活动。具体而言,园本教研是一种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即“为了幼儿园”“在幼儿园中”和“基于幼儿园”。是一种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行动研究。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实施,园本教研在各个幼儿园相继开展起来。

通过自身参与本园在园本教研的开展过程中,我认识到开展园本教研必须首先从园本教研的理念上给予高度的认识与理解。

一、以幼儿园为本位

在园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除了明确园本教研是在幼儿园中进行的以外,还需明确园本教研是在立足本园实际的基础上,针对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的研究。

1.立足本园实际,促进自身发展。大多数幼儿园都有开展教研活动的传统,比如有的幼儿园每周利用一次午休时间来开展业务学习,有的幼儿园承担了幼教专家的实验课题等等。而园本教研的内在诉求是幼儿园自身的发展。每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办园模式及师资水平,因此不同幼儿园的园本文化及发展需求是不一样的,园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也应存在着差异。

在园本教研的过程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不可盲目攀比和生硬照搬。幼儿园存在哪些优势、有哪些原有的研究基础、以形成那方面的特色、有哪些可挖掘的资源、哪方面使薄弱之处等等都是开展园本教研的重要依据。

园本教研不只是完成幼教专家或上级教育部门布置的课题,更重要的是要在明确地办园思想和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着眼于幼儿园的整体改革和发展规划,从幼儿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开展的研究。

2.幼儿园日常教学是园本教研的主体。将研究的视角转向具体的教学情境,是园本教研的重心。园本教研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借助教育科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以教育现象为对象来探索教育规律和解决教育问题。幼儿园开展研究工作,主要是解决本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教学不仅仅是教师采取行动与组织活动,也包括反思、猜测、提出问题与形成理论等这一系列的研究过程。主体探究式活动课程是我园近两年结合实际开展得园本课程。经过理论学习、专家指导,教师对探究式课程的内涵、总目标、实施方案比较清楚,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发现探究式课程在目标设置上不够细化,各平行年级组就对此进行研讨,把目标细化,制订了个年龄段目标。又如,小班老师对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展开研讨,大家认为可以尝试在创设舒适的环境、多于家长沟通、从习惯培养入手等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以幼儿园日常教学为基础开展园本教研,其目标行更强,参与面更广,教研质量也更高。

二、以幼儿教师为主体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体,也使园本教研的主体。提倡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引领教师自觉致力于探究和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最终使教师提升实践智慧,获得专业成长。

1.教师自我反思。园本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反思不是一般对已开展教学活动的简单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后反思。活动开展前,教师需要对活动生成、目标预设、材料准备进行反思;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幼儿的回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活动后的反思主要是对活动目标完成、教育过程及效果进行回顾,反思存在的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

在教研活动中,需要教师的这种反思能力。比如在观摩式教研活动中,首先需要执教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教学思路设计、目标制订、教学过程、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其次,观摩本次活动的教师需要该活动进行反思,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哪些环节可能还存在问题,如何改进,假设自己来开展这次活动还有哪些更好的想法,等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教师反思能更好地促进自己去思考教学,思考自身的教育行为及教育观念,促进其真正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联系起来,以达到二者共同发展的目标。

2.研究共同体互助。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研工作的目标之一。可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得专业成长陷入孤立、封闭的状态之中。受认识水平与价值观念的局限,单个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水平存在着差异,不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也有层次上的区别。因此,只停留在教师反思阶段的教研可能会造成教师自身教育视野的狭隘,使得教师故步自封,既束缚了教师自身的成长进程,也使得幼儿园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缓慢。

因此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其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因此,园本教研既要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上区别对待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教师,又要建立教师研究共同体,开展合作研究。在合作教研的过程中,群体里的每一位成员都会就某个教学问题进行思考、解释甚至质疑,在相互争议、学习、借鉴的过程中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专家引领。专家引领是园本教研有效开展的保障。园本教研是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但教育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技能等方面的缺乏导致幼儿教师在开展教研时难以深入分析问题本质、准确表达观点,从而妨碍了研究的深入进行。相对于一线的幼儿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具有更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更丰富的专业素养,专家参与到园本教研的过程中有助于帮助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获得专业知识及能力,提高其专业发展水平。

专家引领不是让幼儿园教师依照专家预设的方案去行事,也不是为帮助其找到一种普遍的策略与方法,而是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具体问题,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闪光点”,启发教师逐渐获取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三、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最终目的

园本教研必须把幼儿放在首位,以尊重和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原则。首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幼儿为中心来开展,离开了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其次,园本教研如果没有关涉幼儿的切身利益,那么教研工作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最后,当教研活动未遵循甚至违反幼儿成长规律时,园本教研就成为无效甚至负效。

因此,园本教研不是为教研而教研,更不是幼儿园为提高园所声誉、争取生源的工具。无论是强调以幼儿园为本位,还是要求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性,都必须始终把幼儿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幼儿园教育反思篇8

关键词:教师;研修;总结

随着幼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培训层出不穷,而“远程研修培训”对于我们幼教事业发展来说,是最有特色、最实实在在的培训。一个个案例、一段段视频,让我明白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过积累、学习、反思、研究、沟通等几个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要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教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同时更需要具有研究幼儿、研究教学、研究环境、研究家长的能力和设计教育的能力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最有智慧的教师。

2015年9月至11月,我参加了远程研修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生涯》《数字化幼儿园的教师应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园教师研究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等,专家结合实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收获颇丰,领略了他们博大精深的教育情怀,感受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深邃和魅力。每听一次讲座,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收获、成长与进步。这些讲座,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久旱后的及时雨。这些讲座由面到点,基本覆盖了幼儿园教育关注的各个方面和细节,有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的解读和拓展,有对新时期幼儿教育形势和专业发展的前瞻分析,有对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研究分享,有对幼儿安全、保健、良好习惯、社会化的探讨交流,有对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等教育实践提升能力的方向指导,有对“家园共育,合力施教”内涵探讨的真知灼见……他们每个人的语气,是那么的温柔、和蔼可亲,可想而知,这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点。因此,我领悟到了自己在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和责任重大。“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

一、研修的收获、主要体会、反思

1.以德为先是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素质

幼儿教师的高尚品德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幼儿园的孩子好像一张白纸,家长和教师是他们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一个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好坏取决于启蒙者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为人处世都要做幼儿的表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德为先,正面教育,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管理艺术,丰富的情感,能随时激发幼儿的W习热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索,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2.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衡量教师能力的必备条件

教师是文化知识和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和思想,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观,以幼儿为主体,以培养幼儿能力为目标,努力为幼儿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乐于学习,乐于探索,充分尊重幼儿并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和鼓励幼儿的创新意识,才能为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启蒙教育作用。

3.敬业精神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

幼儿园教师能否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是反映能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前提。幼儿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幼儿教育的启蒙者和引导者,承担着为祖国培育花朵和希望的重大职责,因此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幼儿教师要爱幼儿爱幼教事业,要有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要不计个人得失,对孩子要有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做到爱生如子女,进行创造性工作,努力奉献自己。

4.认真做好家园配合工作是教师必备的工作方法

幼儿教育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而是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体,要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家园联合,借助家长、社会的力量,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家园联系栏、幼儿园网站、幼儿园宣传板报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方面的信息和方法,做到家园共育,共同教育孩子。

随着远程培训学习的逐步深入,我意识到自己专业上需成长、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后续学习、整理、反思、总结、提炼的东西也还有很多。蓦然回首,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在“国培计划”――宁夏幼儿园转岗教师园本研修能力专项培训中,我又一次完成了人生破茧化蝶的瞬间,未来定格在我的心灵深处!

二、对幼教工作的建议

建议将远程研修培训纳入幼儿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培训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心得范文 下一篇:祖国在我心中作文4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