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络生活范文

时间:2023-09-27 08:24:34

我的网络生活

我的网络生活篇1

二十一世纪,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了,没有了网络,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可能陷入全面瘫痪。可见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们为什么那么依恋于网络呢?因为网络快捷,简单,方便,功能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网络,很难想象,假如没有网络,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不信,我们来做个对比吧!

从前,还没有开通网络的时候,用信使去送信是邮递工作的主要方式,虽然信使用的都是上等的好马、快马。但总是活物,体力有限,需要休息,弄不好还会死掉。虽然他们想到用驿站传递的方式来克服这个困难,但在路途中丢失是常有的是,这样就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速度非常的慢,近的两三天不等,远的就更不用说了,不要几个月绝对到不了,有时候,这样可能还会出些人命关天的事儿来呢!在加上那时侯官富民穷的,一般家庭只能遥遥望远了。所以古人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慨叹!

而现在,有了网络.通讯就简单多了,想跟谁聊天的时候就上,网络是一个液晶大电视,网络是一个大赛场,网络是一本大书,网络是......不管怎么说,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完美!

我的网络生活篇2

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电脑具有很强的运算能力,又能够自动高速并且精确地处理信息,它不仅使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面貌发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电脑上的信息很广泛,想知道什么,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找到。电脑可以看电视,可以看新闻,查找资料,买东西,存、取钱,等等,真是方便极了!只要想干什么,足不出户,轻松办成。如果想要买一件衣服,又觉得出门太麻烦,那就打开淘宝网,轻松买一件漂亮的衣服。更重要的是,在网上还可以交结朋友,成立自己的博客,让距离千里的朋友联系在一起。

很多同学都很喜欢网络游戏,但是过于沉迷网络,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时还可以做出错误的选择,走上犯罪的道路。网络有利有弊,我们在上网时,一定要选择对我们有利得网站,千万不要迷上了网络游戏!

网络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我相信,经过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研究,科学技术一定会越来越发达的。

新疆石河子二小四年级:eeeeeeeeeee

我的网络生活篇3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生活;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1(C)-0312-02

引言:目前,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政治生活方式,对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一特殊资源推进我国的政治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研究的课题。根据对相关实践、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概括,我认为目前网络对我国政治生活至少有如下积极影响。

一、网络是实现公民民利和保障其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

网络极大地延展了公共空间,使以往在传统大众传媒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得到展现。近年来,社会上的、极端性事件越来越多,造成这种现状的体制根源是:政府公权力太大,公民的私权利太小。面对强大的公权力,个人更多的则把一切希望托付于政府。由于政府的关注力毕竟有限,在中央政府关注不及的情况下,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被恶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央顾不过来,民众又没有其他处理诉求和维权的渠道,从立法到司法到舆论,一切表达和解决手段都被地方行政权力所垄断。网络的出现、发展以及网络的力量则弥补了中央注意力有限的缺陷,让弱势者也有能够得到关注的希望,为民众提供了维权和利益诉求的平台,使得由于利益矛盾引发的社会压力得到了缓解。目前在中国新闻媒体或政府网站中的论坛,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统一论坛”、外交部网站的“外交论坛”等,都颇具影响力。我国网络传播学者闵大洪从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强国论坛的意义时指出,论坛“为民众提供了言论空间、表达空间、话语空间,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有说服力的窗口。”[1]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公民参政议政的途径和渠道缺失或不畅通一直是一个大的问题。而互联网的出现,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公众通过互联网直接深入地参与到了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广度和深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网络有助于培养和提升网民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素养

马云驰指出:“网络营造了政治交流与沟通的公共空间,培养了沟通与交流的公民观念和意识,促进了开放公共观念的形成”[2]。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自由网络空间和全方位、跨时空、多形态的民主政治信息。任何人都可以超越时空障碍,在网络空间里自由地交流思想和政治信息,发表政治见解,表达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以及传播自己的政治观点。而且可以同时和许多人交流,交换各自掌握的政治信息和知识,分享各自的政治观点和见解。这种分权、平等、开放的网络平台,极大改变了公众的政治冷淡心理,使广大网民在民主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培育政治责任感,增强自己的民主意识和权利观念,获取参与政治的能力,提升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素养、培养独立健全的政治人格。

三、网络成为政治信息沟通的新渠道,推动政治民主加速发展

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信息传播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在现代社会,人们主要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各类政治信息,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和采取政治行为来参与政治。网络新闻业兴起后,政治信息的沟通就有了新的平台。不论是传媒网站,还是参与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其日常的传播内容中都有政治、时政新闻等政治信息这一块。网络媒体可以提供围绕某些政治热点、专题的大量相关信息,这就使得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这一新兴的传播渠道在政治信息沟通中具有超越传统新闻传媒的能力,可以为网民通过检索全面了解相关政治信息,为研究时事政治提供很多便利条件。“健全的信息流把取胜的机构与失败者分开。‘决策’的意思是根据信息采取行动。除非纯碰运气,否则决策的质量不会比决策所依据的信息的质量好。”[3]对于现代开放式政府而言,互联网络所提供的丰富、廉价、优质的信息服务是政府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这一重要信息源是现代网络化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关键所在。

四、网络改变了政治沟通模式,有利于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决策

陈旭玲认为:“网络为政党之间、政党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为实现有效的公共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理性的公共商讨空间。”[4]对于公共管理和决策来说,实现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过去等级化、封闭性的沟通模式,很容易使得政府与民众的交流失真。而在网络时代,互联网为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沟通管道。通过下情上达和上情下传,增进网民和官员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做到解惑释疑。民众不仅可以方便地访问各级政府网站,获得了最广泛的信息知情权;还可以通过网络公开地表达政治诉求和对相关政策的意见,使得政府能够及时得到对公共决策和行政行为的反馈。

五、网络有助于党和政府决策与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

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信息环境,承载的信息量极为丰富。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直接性的特点,使得言论发表者无所顾忌,可以自由真实地表达某种愿望或诉求,这种原汁原味、未加筛选修饰的网络民意既给党和政府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能使党和政府听到不同群体的声音、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以及社会矛盾的焦点和难点,然后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及时真实地了解、掌握全国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集中民智,这大大加快了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促进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提高其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六、网络有利于党和政府整合民意,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

一个社会和国家有自己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即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代表着统治阶级及其政党的意志和利益,这既反映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也体现在媒体舆论导向中。传播学上认为: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承、交流、创新的主要载体,也是一个国家播种、培植、推广、强化其价值观的重要工具。因此,当文化、价值观成为国家形象和安全的重要目标时,媒体也就随之成为塑造和推广国家形象、进行社会教化进而形成社会共识、维护国家安全和谋取国家利益的利器。 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向国内外人民宣传和展示自己的窗口,党和政府利用网络这一强大的传播媒体,宣传自己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向社会公众宣传,教育和灌输这个“主旋律”;同时批驳网上各种错误的理论思潮,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以形成社会的认同意识、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最大限度地把不同的利益群体纳入自己的政策视野和调控范围,维护社会稳定。

七、网络是协助政府有效处理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有力助手

面对公共危机和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即时保持与民众的沟通,帮助民众了解灾难真相和发展趋势,减缓民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已成为政府社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而网络媒体恰好是协助政府实现这个职能的有力助手。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大显身手,发挥其特殊作用,成为传播信息、凝聚力量、集中民智、化解危机等的重要平台。例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互联网反应迅速,第一时间震情,传递权威声音,及时澄清谣言,满足了大众的知情权。其后,各大网络媒体迅速推出相关新闻专题,综合运用图文、音视频、FLASH、博客、论坛等多种形式,以最快的速度、最贴近的视角记录灾情进展,为网民提供了全景式、立体化的报道。网民坚定地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把互联网功能发挥得波澜壮阔、淋漓尽致,显示出无比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网络作用的发挥,不仅使民众的知情权得到尊重,爱心得到释放,协同政府齐心救灾的爱国热情得以提升,民族凝聚力得以加强,而且提高了政府应对危机的效率,实现与社会民众的良性沟通,维护了社会稳定。

八、在政治生活中,网络对社会情绪、社会心理发挥着“调节器”、“缓冲阀”的功能

在社会转型以及利益群体博弈的背景下,社会分层、社会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心理需要一定渠道缓冲,社会情绪需要以某种方式渲泄,而网络虚拟世界,通过互联网、博客等为生活快节奏的现代人提供了心理解压和消极情绪宣泄的出口,在客观上承担着社会情绪、社会心理的缓冲阀、调节器的作用。网络提供特定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渠道,使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能够反映到决策层,让他们的权利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各种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局面。

九、网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民主监督形式,成为“监政督腐”的崭新平台

随着网络舆论的兴起,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社会监督形式,即网络监督正在形成。比之传统监督方式,网络监督具有“抗腐蚀、全覆盖”的两大明显特殊优势,使其日益成为“监政督腐”的崭新平台。在互联网时代,一切政府行为和腐败现象都可能暴露在网民面前并公之于众,网络监督的威力正在得到空前发挥。诸如“周老虎”、“史上最牛的书记”、“最牛的处级别墅群”、“最牛的嫁女婚宴”……在网络的强大监督和舆论压力下,这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偷梁换柱、遮遮掩掩及更丑恶的东西越来越难以生存。网络舆论和网络监督的发展,不仅可以使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好地置于阳光之下,更彻底地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消除暗箱操作所导致的政治腐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公正。

总之,互联网的存在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诸如,“信息轰炸”、“信息欺骗”导致的网络无序发展;毫无顾忌、胡言乱语、肆意诬蔑、恶性污辱产生的“网络暴民”,以及不顾他人感受的“网络恶搞”、充满低俗内容的“灰色文化”等问题的消极影响。我们只有客观、全面、正确的认识和掌握网络的作用,引导和规范其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才能真正充分地发挥网络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大力的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作者简介:贺薇薇(1978.03― ),女,汉族,陕西渭南,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政治学硕士研究生,政党政治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永刚.网络扩张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见鲍宗豪主编.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5―213页.

[2]陈旭玲,刘京.网络政治:信息化进程中的“公共领域”衍生态[J].兰州学刊.2007(1):65―67.

[3]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我的网络生活篇4

自从我家买来电脑这段 时间,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听我慢慢道来。

以前老师布置一个查资 料的作业,我不是不做就是要跑到很远的书店里去众里寻他千百度去寻思答案。还要翻很多的书,有时还查不到呢!真是太麻烦了。买了电脑后就不同了,我想查什么资 料就在百度中去搜索答案,真是方便极了!

电脑不仅能查阅览室料,还能聊 天呢!只要在腾 qq里注测之后,就会和网友个够。我家里每天上网时间最长的就要数爸爸了!

每天他下班,首先忙着 做的就是开电脑,和,网友们下象棋,比拼比拼。只要爸爸一下象棋就可说是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了。只要妈妈上班,他就可以什么都不顾 地玩游戏了。有几次 还忘了给我做饭。有一次 爸爸对我说:“乖女儿,你自己去下面吧!顺便也给我下一碗,你千万 别告 诉妈妈,明天我给你买零食吃。”唉 !他真是玩游戏永无止境啊!我真希望他玩游戏能够有尺度呀!而且电脑看多了,视力也会下降,对自己的身 体也不好。

妈妈用电脑的时间排在第二位。她每天下班,都要 先看股市的行情,看一 下财经新闻,研究一下股票,然后听听歌 ,斗一下地主。告 诉你吧!我妈斗地主已经有两千多分了,而我爸爸还负两百多分。差 距实在是太大了。我嘛,用电脑的时间,当然就最少了。星期一到星期五,只能查查资料,写作文的时候,到小荷作文库去参考一下别人的作文。星期六到了,如果我这一周表现得好,妈妈就会奖励我30分钟的时间自由安排。我总是先 去看 我那可爱的小企鹅 宠物 ——精灵竹 。因为我平时根本不能照顾它。只能到了这个时候来看 它一下。当然,我关注它的时间也不多,就10分钟,另20分钟就拿来打小游戏。我最喜欢打的就是儿童类各敏捷类,我觉得它们可以使我感到快乐,而且能让我在游戏中得到动脑的机会。没买电脑以前,全家都会看电视,可现在,电视已经没有一个人看 了。这就是网络改变了我家的生活,使我家更加快乐,温馨。这就是科技改变的现实,网络真的太神奇了,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的网络生活篇5

[关键词]网络生活;伦理;生存

一、网络生活及其主体性悖论

(一)网络生活及其特点

因特网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广泛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开始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生活空间。网络技术的这一革命性突破,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的开辟,也为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正生活在吉布森所谓的“赛博空间”中,可以说,网络生活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网络生活是基于网络而建构起来的、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对应人的一种存在状态。网络空间不是一个现实物理空间,不是人的躯体寄托之所,那么,人在网络中的生活,意味着这是一种去人体实体的、纯粹的精神生活。在网络空间中,人符号化的存在着,摆脱了人体肉体的物质束缚,可以自由打破时空的界限,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游走。网络空间丰富了人们关于生活世界的概念内涵,在网络生活中,主体可以化身符号,克服时空的界限和身体的束缚,惬意地过着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从事现实生活中一切可以从事的活动。这种在网络中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虚拟建构,也是一种虚拟的生活。可也就是网络生活的这一虚拟建构,构成了网络生活无法克服的悖论。一方面,人的符号化意味着主体的缺位;但另一方面,精神的运动意味着主体的莅临,在网络交往中,身份、性别已经不十分重要,人们真正关心的是交往的本身,是隐身在符号“抽象他人”身后的精神交流。

网络生活的符号化和精神性,决定了网络生活具有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特性。第一,网络生活具有虚拟的特性。作为一种生活平台的网络,由于技术的进步,可以为人类的虚拟生活提供一种技术的支持。在网络中,主体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技术界面,轻松地进行各项生产、生活和学习,也可以化身符号,克服时空的界限和身体的束缚,惬意地建构自己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从事现实生活中一切可以从事的活动。第二,网络生活的自由性。在脱离了物质身体的网络生活中,个人思维力量的边界有多宽广。网络生活的空间就有多宽广。网络生活的自由性可以随着主体思维力量的延伸而随意驰骋。你可以一会儿是恶魔,也可以一会儿是上帝;可以构建一个逻辑的世界,也可以描绘出一个个破碎的场景。第三,网络生活的开放性。网络空间对任何一台联入网络的计算机开放,没有地域条件的限制。如同现实社会一样,只要我们一开门,我们就会遇见人;同样,只要我们一上网,我们也会遇见“人”,就会与“他人”一同生活,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个与他人共在的生活场域。

(二)网络生活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确证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提出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规律,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经历了“人的依附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代表了人的解放自由的不同历史形态,也是人逐步打破枷锁,获得作为“人”的资格的体现。主体性是对作为“人”的资格的规定性,是一个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显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性的力量、自由和尊严得到尊重并被不断弘扬光大。

网络是一个基于人的思维理性发展起来的技术平台。随着这一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它开辟了人类生活的第二平台。网络生活是一种符号化的精神生活,基于网络,每一个人都可以建构自己乌托邦式的精神生活家园,它具有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网络生活的规定性和它所具有的特点,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个生活平台,网络在构建一种崭新的社会交往形式,在网络生活中,符号形式的“虚拟人”对象化的生存着,构建自己的理想生活。网络使人类摆脱了束缚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一些枷锁,使人类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诗意地生存。从某种程度上看,网络这一技术平台的出现,是人的主体性达到最终确立的标志,因为在网络生活中,每一个都可以按照民主、平等和开放、自由原则而接近理想地生活。另一方面,网络这一技术平台也增加了人对于网络的依赖,形成了人的主体性困境。我们向往、沉迷于网络所提供的美好、自由自在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只有在虚拟社会中才能实现,只有基于网络,沉浸于网络生活才能达到主体发挥的高度。“在人类主体意识空前觉醒的现时代,人们越是追求自己的主体性,就越是发现自己对物的依赖,人的社会关系和能力越来越物化,越来越成为非人即物的社会关系和能力。因而人的主体意识越强,就越是陷入主体性的困惑之中。”所以有人说网络是人的主体性陷阱,造成人的主体性悖论和人性的异化。

二、网络生活的道德可能性

(一)网络生活具有内在的道德要求

网络是恐龙和青蛙的天堂。在网上,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可以自说自话,进行无意识创作。由于网络生活是一种全新的虚拟生活:虚拟的身份、虚拟的空间、虚拟的交往行为、虚拟的情感,没有人可以直接看见对方的容貌,每一个人都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趣味、爱好、话语习惯以及世界观在网上生活。在网上,每一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既是自我活动的“演员”,又是自我活动的“导演”。正是由于网络是由人们自发建立起来的交往社区,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干什么,怎样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在“对自己负责”、“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规范社区的秩序以达到各个人自己的目的,就会自觉地订立各种网络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地网络伦理原则。

有人认为网络是一个“丛林世界”:在网络上,由于身份的虚拟、空间的虚拟、交往行为的虚拟、情感的虚拟,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客观上,由于网络社会出现的时间短,兴起的速度快,网络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无序的现象,在网络上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黑客肆虐,网络色情与网络犯罪也层出不穷。但是,我们讲,有人的地方就有理性的存在,无论人类理性的光芒如何微弱。网络社会现在是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但是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可以脱离人类社会的真正的“丛林世界”,真正的“丛林世界”是一个无意识、无思想、无人类生活的生物世界,网络世界不管如何虚拟,但是虚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主体的存在。我们在悲伤“网络不幸”的同时,正是网络伦理意识苏醒的来临。所以,网络虽然现在看似一个无序、杂乱无章的混沌社会,但是由于人类理性的存在,网络社区的生活也蕴涵着人类道德生成的内在要求。

(二)网络生活的特点决定了网络生活具有现代德育的生成条件

由于社会的变迁,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现代道德教育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现代道德教育打破了传统道德教育中的“教师中心地位”、“课堂中心环节”的道德教育模式,主张在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中,注重教育过程的双向参与、主体体验,达到道德观念的主体自我建构。道德在主体个人生活中展现,也在个人的生活中生成,只有挖掘生活的意义,激发主体的道德需要,并在个人的生活实践中注重体验,积累生活的智慧,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现代德育这种关注生活实践,重视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道德观念的自我建构的道德教育方法,为网络德育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网络德育是立足于网络而开展的一种道德教育活动。由于网络开创了人类生活的另一个空间,也为人类的道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它为现代德育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首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点,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平等、开放的互交空间。在这个空间,没有权威、压迫以及其他专制手段(除非自己愿意),交往的双方可以互诉衷肠,相互娱乐,共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网络生活的这种“去中心化”,自由平等交往,讲究自我体验的道德教育方式,与传统道德教育讲究师传我受,以教师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方式相去遥远,也有利于形成受教育者独立、自主、开放的人格。其次。网络有规则,网上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伦理教育资源可以让人们去体味和学习。网络生活是有规则的。在什么地方生活、怎样生活,都必须遵从共同的约定,愿意就可以干,不愿意可以离开,当然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定自己建设自己的“房子”,在网上离群索居。一个人在网上犯罪,不仅会让全体网民共同声讨,而且也会在现实社会中得到惩罚。所以,在网上生活会让你慢慢学会一些基本的伦理原则,这就是平等、民主、公正、诚信、尊重多元文化与交往规则、不损害他人利益等。与此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网络上充满大量的鲜活的道德教育素材,而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图文并茂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们受到震撼,从而受到教育。网络生活的这种德育教育方式是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它一方面让人感到很“自然”,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到很震撼,于无声处听惊雷。最后,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疗养院。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精神负担重,身上压力大,成天生活在由各种条规法律等组成的无形大网中,需要一个发泄渠道来调节身上的精神压力。网络的出现正好所以拯救人们负伤的心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隐秘的疗伤之所。我们讲,网络是人们精神的乌托邦,就在于它能修复那被现实社会压扁了的社会人格。

三、网络生活如何走向伦理的生存

(一)加强主体性教育是网络生活走向伦理生存的根本

网络生活是一种“去身体化”的主体性的生活。

主体性意味着理性,意味着人存在的价值。网络生活不管如何虚拟,如何精彩,都是主体直接参与的结果。网络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可以虚置躯体的精神活动场所,主体可以化作一串数字、字母甚至猪猫犬兽等数字符号而存在,但不管这些符号如何活动,在它的背后是人这个主体在运动,主体的意识在起着决定性作用。网络活动反映主体的思维活动,标志一个人的存在状况。现实网络生活中,由于网络所提供的空间实在太具诱惑性、神秘与实在感,许多人迷失在网络中,沉浸在网络生活的所制造的神秘感与虚拟满足感之中,以为自己真的可以摆脱躯体,变成符号而随心所欲不能自拔,失去了自我,形成了对于网络的依赖,严重者导致形成网络成瘾的精神疾病。

主体要理性地驾御网络生活,促进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就要大力加强主体性教育。一个人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精神力量,而不被网络生活所控制,就能理性地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自己生活的境界。加强主体性教育,第一就要唤醒个体的自我意识,这是培养个体主体性的前提。只有个体对自我存在、自我活动的体悟与认识,才会有对个体主体性的感悟。第二要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要形成人的主体性,首要的一条就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第三要发展个体综合素质与能力,这是形成人的主体性的关键。没有素质与能力,就不能表达自己的主体地位。所以,培养人的主体性,就要培养人的素质与能力。第四要塑造主体的人格。塑造完美的人格,就是要确立人的精神价值,使个体自由发展,成为“万物之灵”。人格的形成,也就是主体性的确立。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就是一个懂得人的价值、尊严,能理性运用的精神力量而生活的人。

(二)加强网络环境建设是网络生活走向伦理的生存的必要条件

我的网络生活篇6

【关键词】网络文化;生活方式【1】;辩证研究

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机在人群当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网络结缘,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与网络已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人甚至把上网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从这个层面上讲,网络文化已经成了现阶段我国文化领域当中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存在方式,已经深深的渗透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加强和深化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加强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的工作【2】。不容否认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网络文化在某种层面上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善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给人们带来效益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和威胁,尤其对于网络文化而言,这种两面性的作用更是非常明显。因此,准确而客观的认识和理解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造成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带来的优势同时能够有针对性的避免其带来的不良的后果,这正是本文的行文目的所在。

1.网络文化的基本认识

提及网络每个人都很熟悉,但是对于网络文化这一说法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并不常见,听起来很抽象,在此对其做一简单地说明。我们首先从文化入手,所谓文化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产生、形成与发展并且反过来又作用和影响人们社会活动的社会存在,简而言之,文化就是于我们社会活动相关的一切社会行为。从这个层面上讲,网络文化则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在学习、工作、交流、娱乐和日常生活等过程中所形成的活动方式、产生的价值观念以及持有的心态和认识的综合。

2.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机遇和发展

2.1为人们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为便利、快捷的方式

电话的出现使人们远程沟通成为了可能,被视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但是它没有解决人们远程视频的问题,互联网移动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远程视频成为了一种可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一种很重要的途径。相隔两地的父母和子女只要登录QQ,点开视频就可以看到对面的父母和子女,即使相隔万里,我们在一秒钟内就可以看到对方,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

2.2网络文化的发展拓宽了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都在进行的一项行为,不管是社会工作者还是在校的学生,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受到时间、地点、空间、场景和金钱等多方面的限制,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是,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和超越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各方面的限制,拓宽了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丰富了我们学习的内容,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不断地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获取各种不同的知识。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形成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改革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威胁和弊端

3.1一些不法分子凭借网络进行网上诈骗,损害了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网络文化的形成和产生带给我们的机遇和发展是无穷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网络文化的产生也对我们的生活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影响,对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近年来,可以发现,凭借网络发生的诈骗案件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数人的作案手法大多一样,都是通过QQ、微信等社交媒体与受害者建立联系,然后逐渐取得受害者的信任,通过受害者的信任对其进行诈骗,另外一些常见的如网络病毒、网络盗号等。网络文化也成了不法分子实行网络犯罪的一个严重的平台,我们必须时刻树立防范意识,安全运用网络,以避免个人及家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侵害。

3.2很多青少年上网成瘾,耽误了学习

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日常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网络具有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威胁在于上网容易成瘾,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和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信息有些是好的,有些却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如果我们在信息选择方面不慎重,就容易掉入一些陷阱。

结语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正逐步渗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容置疑的是,网络文化将会永久性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3】。网络文化在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机,正确看待网络文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当中合理利用网络是我们应持有的较为理性的态度。对于网络文化的认识,文中已经指出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扬长避短,尽可能营造一种优良的、积极的、进步的网络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黄文冰,李冬梅,张玉芬.关于网络文化的几点思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5):22-24.

我的网络生活篇7

1研究和探索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学生特点的网络文化活动的途径,我们从分析学生现状入手、界定研究的核心问题及概念并作出科学的调查分析,为中期的途径探索打下科学坚实的基础。

1.1核心问题及概念界定

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行为偏常生的德育教育研究。有以下两个重要概念需要严格界定:

网络环境:“环境”一词在外语中的含义都是“包围”、“环绕”的意思。《韦氏新大学词典》(第9版)中“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环绕的情况、物体和条件。” 可见“环境”一词是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由此可见,正是环境概念外延的丰富和广泛,其在不同的领域里就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而与我们研究有关的环境概念主要是指网络领域下的环境概念。

行为偏常:偏常(deviance)是社会学的概念。一般说来,凡是违反现有社会规范的行为,均可称为偏常行为。我们此次研究的行为偏常生,就是指在学龄期学生由于受环境、教育、心理素质等影响,引起学习技能及发展障碍。进而导致学生行为出现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行为。

1.2学生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是特殊学校的出口校,其主要目的是延续行为偏常生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掌握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当前,沉迷于网络是学校面临的难题,在我们学校表现得更加突出。面对网络出现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避讳,而是应该充分研究和挖掘网络对我们学生的魅力所在,让网络真正发挥其先进的、积极的教育作用。我们的研究将从未成年人所处的网络环境的特征和影响出发,对网络环境下开展校园德育活动的途径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为了更好地寻求对行为偏常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途径,我们事先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者金伯利・S・杨提出的一套包括20个问题的问卷对学生21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96份,回收率92 %。

从对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网络依赖得分的平均值是29.0。由平均值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同学们网络依赖的情况是正常的,不存在过度依赖的状态。而从学生不同网络依赖程度的比例分布情况(表1、图1)来看,71.2%(全区为80.4%)以上的同学能够正常使用网络;有26.2%(全区为17.6%)的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已经遇到了一些麻烦,需要引起学生本人及老师、家长的注意,要加强引导,使他们学会正确地使用网络;另有2.6%(全区为2%)的学生对网络过度依赖。

2对行为偏常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探索与实施

如何有针对性对的90%行为偏常生开展有效的网络文化活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不成为“网迷”甚至沉沦于网络,在前期准备阶段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途径展开了实践性的探索。

2.1加强网络文化活动的宣传与引导

我们在研究行为偏常生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教育引导,观看网络教育以及宣传片等多种方式,经过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了。

为迎接奥运会,我们以“迎奥运,展示计算机文化色彩”为主题,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规定的主体活动范围内,通过网络寻找相关的奥运辅助材料来完成自己对奥运的美好祝愿。在这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既有个人独有的鲜明特征,也有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对奥运辅助材料的阅览与下载,无形之中对学生的心灵是一次洗礼和升华。这种活动本身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次纯粹的学科活动,这种活动已经阐述了当今德育教育的内涵延伸。

2.2加强网络环境下教师对网络文化活动的再认识

教师要想利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基于这样的想法,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教授对我们教师进行了“青少年网络成瘾及成因分析”为主题的系列讲座。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使得我们的教师明确了这样的道理:网络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新兴事物,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前的教育模式,网络文化活动不是对现实德育机械的、简单的网络化模拟,而是植根于网络土壤中富有生命力的崭新德育形式。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讲座,我们的教师认识到与网络和现实一样,网络文化活动不是对现实德育的背离和反叛,而是现实德育的补充、协同、共生和某种形式的回归。

2.3将网络文化活动贯穿于学科教学活动之中

如何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以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符合信息时代学习特点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获取整理信息及信息创新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教育,这些成为对行为偏常生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我们打破传统的按照教材讲义的做法,探索网络环境下合适的学科德育教育,结合时代要求,以学科基础知识为框架,教学内容围绕时代特色选材,形成学生的“作品成果”并汇编成集。在学生家长联系会上,由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一件件“成果”,家长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还能有这么大的本事。通过这种特殊的礼物,对他们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大部分家长也一改以往粗鲁的教育方式,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尽量多采取鼓励教育和赏识教育。另外,学生倾注了很大的心血通过网络去查找资料,在一件件作品形成的过程中,对网络的认识和利用渐渐地按照学校教师划定好的轨迹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迷恋上网游戏聊天的弊端也迎刃而解。

2.4引导学生参加网络文化活动,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

在许许多多的网络文化活动探索过程中,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惟有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免受不良信息的干扰,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其中,网络班会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高二(4)班的班主任毛正莲老师本身是计算机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我们的网络文化活动的探索过程中大显身手。她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要求,引导班级学生自己设计了“告别旧习气,文明迎奥运”的主题班会,班会以了解奥运知识,剖析不文明旧习气,结合班级现状,让同学反省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同时总结和表扬班内文明现象。通过这次班会,强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奥运激情,并增加了自我约束能力。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从现在起就应该按照班训“人品与学业双修,知识与技能相长”来要求自己 ,争取做一个合格的、文明的中学生!

2.5走出去,让学生在社会网络环境的竞争中绽放异彩

因为我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的基础知识无法与文化知识底蕴丰富的学生相比,因此,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参加大型的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但是,我们的学生仍然有着自己的特长,这就是学生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利用这样的特点,我们不放弃每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科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增加自己的信心,也让学生在这样“耀眼”的竞赛活动中转化自己!

比如,在4月中旬,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在北京市信息学校举办的全国性的“迎奥运信息技术知识北京赛区选拔大赛”。被选拨出来的学生很珍惜自己得之不易的参赛机会,利用参赛前的时间,放学后一次次的留下来接受专业教师的辅导,表现出自己的极大兴趣和积极性。

3网络文化活动开展后期成效分析及反思

通过对占有90%偏常学生进行系列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探索,学生基本明确了网络的正确使用途径和使用网络应从事的学科学习作用,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学生网瘾的形成和网络的过度依赖,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为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或学科活动服务,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意识,从成效来看,我们的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设想和实施是具有相当实效性的。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困难还很大,困难与机遇并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借此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要想在网络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全面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困难重重。在网络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强化人格教育,增强同学们的自我调节水平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介入。在当今网络时代,除了通过教育干预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还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行为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水平,不失时机的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指导学习者寻找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差距,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积极心态应对网上的世界。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使青少年避免因迷恋网络而产生心理问题,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结束语

为了我们这些行为偏常学生美好的明天,作为人民教师会不厌其烦地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网络文化活动的途径,引导我们的学生走向自己辉煌的人生旅程。当然,这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参考文献

[1] 刘春雨.网络信息社会下学生的德育教育. 人教网,2007,11.26 .

[2] 续梅.中小学德育工作: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N].中国教育报,

[3] 李红梅.网络环境中的信息道德教育.中国教育网.

[4] 刘启智.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德育空间[N]. 中国教育报,2005,4.21.

我的网络生活篇8

1945年秋天,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第一次读到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萨特的哲学叙事方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尤其欣赏萨特对滑雪所做的哲学思考:对山坡的陡缓程度的体验,取决于你是用适合缓坡的挪威方法,还是用适合陡坡的法国方法滑雪,因所用方法不同,同一山坡时而显得陡峭,时而显得平缓[i]。萨特对滑雪的思考正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技术从根本上规定了人对世界的感知,即技术框定了人的视界,已经渗透入我们的生活空间之中。

关于技术的缘起有许多古老的神话。在哲人柏拉图讲述的爱比米修斯造人的故事中,技术与人的起源几乎是同时的:在造物主创制生命的最后阶段,造物主命令普罗米修斯和他的兄弟爱比米修斯替生物进行装备,分别赋予种种特有的性质。爱比米修斯对普罗米修斯说:“让我管分配,你管检查吧。”普罗米修斯同意了。爱比米修斯一一作了安排:他给有些生物配上了强大的体力,而没有给予敏捷,把敏捷配给了柔弱的生物;他给了有些生物武装,为没有武装的生物设计了别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可是由于他不够聪明,竟忘记已经把可以分配的特质全都给了野兽,他走到人面前时,一点装备都没有了。普罗米修斯前来检查分配的情况,正轮到人从地下出世的时刻即将来到。情急之下,普罗米修斯只好偷了赫菲斯特的用火技术和雅典娜的制造技术,同时还偷了天国的火种送给人。[ii]

这个故事似乎说明,诸神只把人造到一半就推他上路了,技术是一种补偿,引入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爱比米修斯的失误,是为了让人凭藉技术谋求生存之道,实现自我“完善”。换言之,天赋不“完善”的人无力直接应对自然的挑战,而不得不诉诸技术,将自己周遭的生活环境改造为一种人为的、技术化的世界。

然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恰好反过来:人的自然特性或动物性本来大抵“完善”,倒正是在无止境的创造冲动和技术旨趣驱使下,人们选择了“未完成”这一开放式演进模式,而逐渐生疏了“已完善”的天赋,减少了对其自然特性的依赖。即人因为选择了技术而成其为人,而具有与动物不同的生活方式。

由是观之,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式演进的旨趣,这种旨趣和意向使技术活动成为人的内在向度:技术既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展现过程,也是使自然和人的创造物被再造、被展现的过程。简言之,人建构了技术,技术反映了人的开放性的本质力量。

二、网络空间中的生活

20年前,网络空间(cyberspace)只是个生造的科幻概念,其话语前提乃十分技术化的控制论,前卫小说家试图通过它展示一些类似于电子神经系统的反乌托邦情境。但此后不久,电脑信息网络蓬勃兴起,人们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尽管人们沿用了网络空间这一隐喻描绘他们的新奇遭遇,以万维网、虚拟实在为典范的新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却是另一番生活化的景象:网际交往和虚拟生活。

网际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延伸,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寻求注重内涵的交往、建构新的社会网络、建立网际社会地位和形成网络亚文化群体诸方面。网际交往中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二,一是网络空间中的情感和爱欲,二是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人们对前者的态度不无暧昧:一方面消费社会将情感和爱欲作为诱饵引诱人们不断地追逐欲望的消费;另一方面,又将网络中的情感与爱欲视为另类。而这更增加了网络情感与爱欲的诱惑力。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包括公共参与、共同抵制等方面,事实表明,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会在网络之外产生现实性的后果,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网络,群体的意愿和力量如何显现?这种显现方式对于建设性和对抗性的群体行动分别会导致何种效应?显然,对于这种全新的社会群体行为,我们很难从理论上加以抽象的定性,而应进一步由具体个案加以体悟。

在网络空间中,身份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导致了多重自我现象,使得自我身份的认同远较现实生活复杂,也使网络交往具有与现实交往迥异的特征。从本质上讲,这种新现象源于现代人对交往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人们希望与他人对话、交流、沟通,希望表白自我、理解他人并对他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对话、交流和沟通的可能性缺乏信心,十分惧怕他人的误解、控制和伤害。当网络这种非面对性的交往平台出现时,人们便表现出信任与怀疑、互助与争斗、赠予与索取、游离与沉溺等相互交织的矛盾心态。

网络空间被喻为电子的新边疆,网络空间中的生活形式堪称虚拟生活。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的出现,强化了人们对游牧部落式的虚拟生活的向往,并希图以此摆脱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虚拟生活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建构某种角色化的通过旨趣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社群部落,如亚文化群体的“狂欢”即属于此类。二是完全逃逸真实社会生活的“自娱自乐”。

虚拟生活凸显感性、个体、游离等后现代特征,被形象地喻为“后现代游牧部落”。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的确给予了人们诸多逃脱现实压抑和规范的“自由”,但这种“自由”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虚拟沉浸与网络性爱是对感性的放纵还是意向和想象层面的解放?网际群体抗议和共谋行动究竟是一种“能动者”的行为还是对现实责任的逃避?而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这种“自由”状态下,人们究竟是一个“体验者”、“参观者”还是“流浪者”呢?沉浸于网际的“体验者”们的生活状态究竟是沉溺还是乐不思蜀呢?浮光掠影的“参观者”能够永远与网络保持若即若离吗?在现实生活中丧失了理想和爱恋的网际的“流浪者”,终会找寻到生活信心和可以驻足的家园?

网际交往与虚拟生活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鉴于非此即彼地将技术视为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局限性,在自发的狂喜痴迷或懊悔诅咒之类的情绪化反应之后,需要的是更为深刻的反思。

三、建构论视角下的伦理关照

技术的演进和生活世界的开拓源于人性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正是由于生活世界无止境地向前拓展和铺陈,人性的深度得以从潜在状况中显现出来。网际交往与虚拟生活使人们面对各种全新的选择,网络空间因之成为一个开放的人性试验室。如何剖析网络空间这一全新的生活空间,进而反思其中的伦理冲突,并作出恰当的道德抉择呢?视角的选取无疑是首要的问题。对于网络空间这一技术化的生活空间的伦理关照应基于一种恰当的技术观。

依据庸常的技术决定论,技术的发展完全由它的科学基础所决定,技术必然随科学的进步而不断进步,人在技术发展中所能做的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顺应。在这种视角的笼罩下,耗资巨大、影响深远的工程的论证权完全掌握在代表了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技术专家和技术官僚手中,公众则完全丧失了话语权力。而公众的经验分明是,在许多日常技术的发布广告中,技术的先进性每每作为首选的说辞,但许多“领导新潮流”者竟不乏明日黄花。毋庸置疑,暗示技术价值中立的技术决定论,掩盖了技术化的生活世界的真相,如此缺乏人文关怀的技术观,很难生发出对人的伦理关怀。

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的晚近研究表明,技术不是一种抽象的、与价值无涉的工具,而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情境,技术的演替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价值因素决定。这种立场就是所谓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又称情境论(Contextualism)[iii]。建构论是一种与技术决定论迥异的立场,其最大差异在于,建构论力图揭示蕴涵于技术化的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因素,力图从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体现人在其中的作用。

由于建构论以利益相关群体的互动来诠释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技术的建构论分析也必然蕴涵对此过程中伦理冲突的揭示。这种揭示既是社会学意义的微观经验分析,也是伦理学意味的描述性伦理研究[iv]。尽管描述性伦理研究是与规范性伦理研究并立的伦理研究进路,但在至少在中国伦理学界未受到重视。如果说规范伦理学更注重规则(或普遍、或权威、或超越),寻求的是秩序和稳定的话,描述伦理学则立足于现实伦理实践,其主要旨趣不是像道学家那样做道德裁判,而是发现具体的伦理发生与作用机制。

传统社会的相对稳定性使人们对伦理产生了一种错觉:伦理规范生活。但实际上应该是先有生活,后有伦理(伦理规范),或者说伦理发端于生活中的冲突和失序。在变动不居的现代生活世界中,真正能够使人克服冲突和失序的既不是道学家制定的所谓伦理规范,亦非更抽象的伦理原则,甚或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普世黄金律,而是人性深处对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切身感悟,是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权衡和抉择。换言之,现代社会的伦理是利益相关群体在特定生活冲突的逼迫下不断反省,不断磋商的结果,是一种实践的明智。基于这一至今仍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实,建构论的分析令我们看到,在加速变迁的技术化的生活世界中,伦理机制内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 转贴于

四、兼顾虚实的伦理考量

在建构论的视角下,我们可以从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理解网络空间的形成和演进。从历史的脉络来看,网络空间是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宰制下的知识权力结构。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是几个世纪以来社会生活信息化的结果,其动力源自以资本和知识为主导的社会权力结构对更有效的市场控制的需求,它向人们昭示着信息完备的“无摩擦经济”和“一对一营销”等“虚拟资本主义”愿景。对网络空间的建构过程的分析不仅廓清了技术发展的脉络,也是对其中的价值伦理问题的揭示:网络化、数字化的“虚拟资本主义”的确会带来节省资源和消费个性化等具有解放性的一面;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化和数字化优先考量资本-知识等权力阶层的市场利益,所谓世界的信息化往往忽视或损害非权力核心群体的权利,这就是哲学家们常说的异化或非人化。鉴于网际交往和虚拟生活从一开始就被纳入了大众生产-消费文化之列,网络空间不可能完全摆脱社会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因此,网络空间的伦理考量,首先是寻求一种能够联结虚实两界的伦理纽带。

本文认为,这一纽带应该是利益相关人的信息权利。简言之,由于潜在的知识权力结构左右着显见的信息权利分配,我们应该在正视这一现实的前提下,以信息权利制约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建构合理实现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原则和伦理协调机制。

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要素有三:技术螺旋、市场螺旋和相关利益群体。

技术螺旋是网络权力结构的动态模式之一,也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循环反馈机制。其技术实现机制是信息过载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促进。其实质与网络知识权力结构中的精英对利益的追逐密切相关,但同时由于共生性关系的存在,技术螺旋也是一种解放力量。

网络权力结构的市场螺旋是指,当网络成为基本的市场经济基础架构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规模经济和正反馈。从表面上看,它说明,网络的价值不仅仅由网络权力精英决定,还需要通过广大网民的充分参与才能体现出来。但在网络成为市场的基础结构的过程中,网络权力精英对广大网民的控制是一种无法消除的事实,网民对权力的分享是以接受这种不平等的事实为前提的。

网络内外的相关利益群体或利害关系人,包括网络用户,网络服务商(ISP等)、网络信息设备制造商和网络信息软件服务商,利用网络确立业务流程的公司,非盈利性的社会事业机构,媒体,网络行业组织和管理机构,关注网络发展的社会群体,国家和各级政府等。

在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对网络信息权利分配进行伦理反思。

其一,网络信息权利的价值取向。网络信息权利的实质是网络相关利益群体对网络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利益的要求,这些要求中渗透着网络相关利益群体的伦理价值取向。现实的网络信息权利的价值倾向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面向:(1)各个群体的本位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他们都希望在网络中既保持原有的利益又获得更多新的利益,同时尽可能免于伤害;(2)网络的发展导致了一种新的公民自由主义倾向,出现了单子化(atomization)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导致这两个价值取向的根源依然是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对网络权利实现的结构性宰制。

其二,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原则。为了制约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对现实网络权利的宰制,我们从应然的角度提出了5个伦理原则:〔1)无害(nonmaleficence)原则;(2)行善(beneficence)原则;(3)公正(justice)原则;(4)自主原则(autonomy);(5)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原则。同时强调了规范意图与明确责任的结合。

其三, 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基于伦理精神的产生式的权力不断与网络权力结构中的等级式权力相较量的过程,网络权力结构下的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机制是一种微观生活政治的展开。因此,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机制是在各个具体的微观情境中展开的,并奉行中庸之道。

五、走向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

建构论并不满足于从政治-经济体制宰制下的知识权力结构诠释网络空间,进而从人(主体性)的旨趣和共同体(交互主体性)文化层面“进入”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内部反思其伦理架构。由此,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可以视为人们在的欲念驱使下形成的一种向内爆发的空间。

于是,我们从人(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角度展开了对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本质的讨论:一方面,人们的兴趣、意念和欲望在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中得以纵横驰骋,物理空间和物理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被突越;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如同无形平台,使人的交往活动超越了面对面在场的限制。因此,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符号化信息的容器,而应视为独立于物理空间的意象、精神和文化的空间。换言之,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之中流动的信息不仅仅是一种可操作和处理的无意义的数据,而是表征具有价值意涵的意象、精神和文化观念的符号。这些符号固然与物质和物理空间等“原型”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它们一旦进入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之后,就具有了虚拟“原型”的作用,即不仅可以由意象、精神和文化本身产生新的意象、精神和文化观念,而且还能够由意象、精神和文化观念生发出虚拟的身份、人格、交往活动甚至生活场景。这对哲学家们几千年来争论不休的“实体”和“实在”的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人们可以“经历”他们的意象所衍生的生活,人的意象之类的实体是否也具有某种“实在性”?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的是:“实在”一定是与人无关的存在吗?无疑,构成网络空间与虚拟实在的符号的创造和解读都是人的杰作,难道它们不是某种“实在”?

当人们投入并沉浸于网络空间之时,网络空间的敞开和虚拟生活的建构一并发生,虚拟生活的伦理也在此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实际的践履。尽管普遍性的原则、抽象的规范和超越的信念依然存在于其中,但整个伦理架构的认同主要基于社群自治和自我调适,其具体的程序就是社群的磋商和自我的反省。我认为,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网络社群的自治伦理和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考量伦理的(网络)文化战略。我的主要观点是:(1)尽管网络社群是一个十分松散的“联合体”,但在网络社群的实践情境中,人们内在的伦理精神仍可能生发出寻求伦理规则的需求,这使得网络社群可能建构起某种自治的伦理架构;(2)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生活可视为一种自我生活,为了实现网际自我生活的幸福必须建构一种自我伦理架构;(3)应该确立一系列基于伦理考量的网络文化战略。其内容简述如下:

网络社群的自治伦理

与真实生活一样,伦理是由生活实践启发的。虚拟生活的伦理源于网络社群的成员体悟到失序之际,由伦理直觉感悟出的违反伦理的事件导致了伦理机制的形成。

鉴于网络社群是一种由各异的旨趣决定的区位化的社群,网络社群的伦理建构应该是建立在群体共识基础上的微观伦理建构,而不是整体的宏观伦理建构。鉴于网络社群是松散的“联合体”,其生活形式也不如真实生活那么严肃,不可能以真实生活中的固定规范来建构其伦理体系,其伦理建构的依据是人们在特定的伦理冲突中的伦理直觉,其基本模式是一种开放性的自治伦理:初始共识社群原始规则特定冲突新共识新伦理规则。

网络社群实现和谐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一种能够为网民所接受的伦理─权力机制,使网络社群的和谐得到某种制度性的保障。这一机制包括伦理指南机制、伦理商谈机制和伦理执行机制。此机制最大挑战是网络社群成员的社群认同感和参与意识,这涉及到上述机制的合法性(legitimacy)、透明性(transparency)、责任(accountability)、回应(responsiveness)和效率(effectiveness)等5个方面的问题。转贴于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生活使很多人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网络依赖的主要表现为网络沉迷(obsession)和网络沉溺(addiction)。由此可能导致“数码焦虑”(digital distress)、丧失自主性和“脱离肉体效应”(discarnate effect)等网际自我异化现象。网际自我异化表明在看似非中心化的网络空间中,在各种层面的知识权力实体的左右下,主体丧失了以个人或集体方式把握自身的能力,行动和创造的能力也遭到了削弱。这一伦理实践中的问题导致了建构网际自我伦理的必要性。

网际生活首先是人面对机器独自生活,它应该是使自我能够自主地建构自身的生活,即自我生活。尽管存在着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宰制性,人仍然有自我实现和获得自我幸福的自我责任,故网际自我生活需要一种自我伦理。自我伦理的应该遵守两个基本原则。其一为自我伦理的目标原则──自我实现与自我幸福,其二为自我伦理的实践原则──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

网际自我伦理实践就是一种自我调适。网际自我调适应遵循自我选择、适度节制和虚实协调的精神,还可以采取免疫法、对话法、斋戒(fasts)法等动态自我调适机制。要达到自我幸福必须遵守两个原则,其一为幸福的社会化原则,即自我的快乐并未有意或严重妨碍他人的快乐;其二为获得幸福能力原则,即当下的快乐不会减少今后的快乐。

基于伦理的文化战略

我们提出了四条基于伦理考量的网络文化战略:

(1)从乌托邦原则到责任原则。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必须遵循一种新的责任原则。这种新的责任原则不仅仅要求人们对某种信念负责,也不是传统的自责,而强调人们应该朝向未来,以行动对可以预见的后果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2)走出电子公共牧场的悲哀。网络空间中,“公共牧场的悲哀”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流行的消费性网络文化在社会信任、信息内容和交往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于中国来讲,在娱乐性的消费之外,还应该寻求一些有益于提高国民素质的发展路向,网络信息企业和广大的知识阶层应担当其职责。

(3)适度保持虚实之间的张力。为了形成一种开放的网络文化氛围,应在虚拟和真实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首先,应该消除虚拟生活的神秘性,鼓励网际探索。其次,应加强虚拟生活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此外,还应在一定程度内容忍网络空间的无序性和网络文化的消极性。

(4)建构批判和反思性的文化。其核心任务是对网络文化本身进行批判和反思。建构批判和反思性文化的目的是减少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对微观生活的压制,为微观生活政治的展开铺平道路。

[i] Ruediger Safranski: 《海德格尔与战后的法国哲学》(上),载《哲思》杂志第二卷第一期(1999年5月)zhesi.org.

[ii] 戴子钦译,柏拉图《对话》七篇,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9~80。

[iii] 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8期,30-33,54页。

上一篇:我的高中生活作文范文 下一篇:装修施工合同范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