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扶贫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4 23:56:44

医院扶贫工作计划

医院扶贫工作计划篇1

一、谦糯村基本贫情

2019年末,谦糯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1户1650人,已脱贫441户1563人,未脱贫人口30户87人,贫困发生率2.25%。为进一步确保本村剩余贫困户于今年稳定实现脱贫,对户构成情况、户需求、户致贫原因进行分析研判,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展社会兜底24户、就业脱贫3户、产业脱贫2户、教育脱贫1户,对整户无劳力户进行兜底保障,确保2020年全部脱贫。

二、未脱贫户享受政策情况及2020年脱贫计划

1、谦糯一组罗云珍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709200325,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A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对李晓巍的就业帮扶、申请临时救助减轻罗云珍长期吃药的经济压力。

2、谦糯三组王学发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40815031X,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3、谦糯五组自焕仙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308020322,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自焕仙户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收入。

4、谦糯一组龚正明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70418031X,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脱贫计划:持续做好社会兜底,家庭医生送医上门,申请临时救助,减轻看病吃药经济压力。

5、谦糯一组刘金文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20404031063,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脱贫计划:持续做好社会兜底,因户施策,加大产业扶持,增加产业收入;督促赡养人履行义务。;

6、坡竹箐鲁双寿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205090316,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A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7、谦糯二组周德成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641229031X,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加大对残疾人的关心关怀;

8、谦糯二组刘正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204060312,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公益岗位、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助学金。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加大产业扶持增加收入、帮助申请助学金、继续开展送教上门。

9、大田李妹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01019032X,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C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增加收入;持续做好社会兜底,申请临时救助、精神病患者住院补助,解决鲁元保及鲁改云住院费用。

10、黄坡林钟云祥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307150379,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残疾人生活补贴、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11、付老寨石老三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20715031343,帮扶工作计划: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公益岗位。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12、大田李扎些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640414031111,帮扶工作计划:特困人员补助、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脱贫计划:加强残疾人关怀;申请临时救助解决李发保生病住院治疗费用。

13、黄坡林李小七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407050316,帮扶工作计划:公益岗位、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申请雨露计划。

14、大坝河钟二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405100359,帮扶工作计划:整户农村低保C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残疾人生活补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

15、那撒施兴有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6509190315,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慢性病证办理,临时救助申请。

16、付老寨李乔保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109170316,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公益岗位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17、那撒王应学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404030316,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农村低保A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公益岗位。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慢性病证办理,临时救助申请。

18、那撒李加云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704050312,帮扶工作计划: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低保申请,临时救助,岗位安排或介绍务工。

19、别乃阮云珍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806240329,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整户无劳力,申请低保(2月份已经申请)。

20、付老寨阮富昌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3803070310,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农村低保B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申请低保。

21、黄坡林李云珍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507080340,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22、黄坡林李明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207080319,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申请临时救助解决李万林医疗费用。

23、黄坡林李进光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8605250313,帮扶工作计划: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申请低保和肢体残疾证。

24、小新寨罗冲平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8712070318,帮扶工作计划:公益岗位、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强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

25、谦糯九组安荣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8812060352,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村低保B类、养老保险金。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

26、谦糯四组石明德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907150352,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农村低保B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B类,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27、大田吴从保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8201090317,帮扶工作计划: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帮助申报办理残疾证,办理残疾证后申请临时救助、低保解决生活治疗费用。

28、谦糯六组刀田荣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10208031143,帮扶工作计划:公益岗位、农村低保B类、残疾人生活补贴、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帮扶计划:继续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协调安排合适的公益性岗位,加强思想教育

提升勤劳致富的主观意识。

29、大田张宝娣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3808010325,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持续做好社会兜底,督促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医院扶贫工作计划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市发〔201X〕X号),全面完成卫生计生行业扶贫工作任务,大力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结合卫生计生行业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保障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四种贫困户享有基本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为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着力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目标任务

从2015年起,大力实行卫生计生行业扶贫工作,通过5年的努力,建立起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扶贫对象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享有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享受卫生计生扶贫政策,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健康水平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三、主要措施

在贫困户均等享有新农合参合和补偿、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国家贫困地区先行先试惠民项目、计生利益导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等一系列卫生计生普惠政策红利基础上,制定特殊政策,实施专项扶贫。

(一)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对贫困户由政府出资为其购买合作医疗保险,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保障和大病保险保障,并逐步提高报销比例,争取三年内提高10%.

(二)推开新农合大病保险。从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市所有的新农合统筹县(市、区)及独立统筹开发区开展大病保险工作,实现全覆盖。参合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在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时,起付线下降50%.

(三)开展新农合二次补偿。全市新农合统筹县(市、区)及独立统筹开发区,根据基金使用和结余情况,在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本区域的新农合二次补偿工作方案,对参合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大额医疗费用参合患者进行二次补偿。

(四)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参合贫困户家庭成员在市内(驻市)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凭户口本、身份证、参合证、相关部门出具的贫困户证明免缴住院押金。

(五)实行住院零起付线。参合贫困户家庭成员在县级和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报销费用不设起付线,直接按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六)实施疾病应急救助。按照《关于印发<江西省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X财社〔2014〕66号)文件规定,对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贫困户家庭成员所产生的急救费用,让其享受疾病应急救助政策。

(七)实施特殊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农村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中的贫困户按照《X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X市府发〔2013〕4号)文件规定,享受计生建房补助、参加新农保补助及子女考上大学奖励等政策。

(八)建立"一对一"健康服务机制。乡镇(村)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进行分类管理,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实施"一对一"的医疗随访、慢病管理和康复指导等服务。

(九)开展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由县(市、区)政府根据自身财力情况,自行出台由政府出资为参合贫困户家庭成员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政策,通过商业保险使参合贫困户家庭成员在享受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和商业补充保险等政策后,力争个人自负费用不超过医药总费用的10%.

(十)建设公有制规范达标的村卫生计生服务所。提取部分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为贫困村建设公有制规范达标的村卫生计生服务所,确保服务所有医务人员,并试点乡村一体化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市卫生计生委统筹、县(市、区)卫生计生委抓落实的卫生计生扶贫工作管理机制。市卫生计生委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层卫生与药政管理科,全面负责卫生计生扶贫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委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好5年规划,把卫生计生扶贫列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初订计划、年中抓实施、年底做总结,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逐项抓好卫生计生扶贫措施的落实。

(二)加大支持,政策倾斜。市卫生计生委各有关科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在确定卫生计生项目、安排专项资金、制订专项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贫困村及所在乡镇卫生计生机构的特殊情况,努力做到普遍支持的政策和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先行先试的政策和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国家针对贫困地区的卫生计生项目予以特殊支持。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委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及时研究和解决卫生计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全面推进。

医院扶贫工作计划篇3

一、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各种医疗保障政策。针对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财政兜底等医疗保障制度多部门分散管理,保障政策、保障对象、保障水平、保障信息等未对接、共享,各种医疗保障制度各自为政,保障混乱,群众不满意等问题,我县组织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深入各乡镇村、各部门,认真调研,为实现精准、有序、全面救治救助,制定统筹优化健康扶贫政策和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统筹扶贫政策,全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狠抓各项健康扶贫措施的落实。一是出台 “一份文件”。即《桑植县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桑政办发〔2017〕20号),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民政大病住院、民政补充医疗、财政兜底六重医疗保障,落实健康扶贫工程的“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规定措施,实现从缴费住院“城乡医保一张卡”到“医疗结算一站式”新医保服务模式。二是建好“一个平台” ,即阳光医疗信息平台。为保证“一份文件” (桑政办发〔2017〕20号)五重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有序、全面、精准实施,实现扶贫办信息、五重医疗保障政策与医保系统数据的对接、共享,开发出“阳光医疗信息平台”,为实施健康扶贫医疗救治救助 “一站式”结算服务奠定基础。三是用好“一张卡”。即社会保障卡。参保缴费、就医结算、银行金融等均可在社会保障卡上完成。四是开辟医保新“一站式”结算。我县将涉及医保的各项政策集中到医疗机构的“先诊疗后付费”窗口,实行住院报销一次性结算,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不跑路、部门政策不重叠的精准、快捷医疗保障目标。

2017年累计救助7037名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资金支出6765万元,其中医保基金支出4899万元、大病保险支出275万元、特惠保36万元、民政救助958万元、财政兜底597万元。我县籍农村贫困患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87.66%,人均住院费用负担仅为497元(救助前为1418元),县级及县级以上人均住院费用负担为1023元(救助前费用负担为2839元)。2017年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免住院起付费716万元;提高报销比例10%,为患者减轻医药费用负担   万元;扶贫统筹资金和民政资金为建档立卡户补贴1071.8万元缴纳个人参合基金,扶贫统筹资金补贴625.356万元缴纳扶贫特惠保(两补贴),明显有效缓解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三)扩大救治范围,稳妥推进“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根据《 湖南省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张家界市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我县健康扶贫工程行动相关计划实施方案。一是出台《桑植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自2017年11月份启动至年底,已救治6人(直肠癌1人、终末肾病5人),住院费用10.4万元,其中保内费用9.3万元,报销费用9.3万元(提高大病保障水平),减免0.55万元(一减免),实际报销比例94.6%。根据我县实际,除对省里规定的4类9种疾病患者实施定点集中外,还扩大了大病集中救治病种。出台《桑植县2017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重型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工程”》、《桑植县尘肺病农民基本医疗救治救助实施方案》、《关于做好高血压等五种疾病门诊治疗基本药物免费的通知》。将尘肺病、肺结核病、艾滋病、重症精神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六种疾病患者纳入了大病集中救治和门诊基本药物免费治疗范畴。二是出台《桑植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2017年10月份正式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家庭签约服务团队23支,常住居民签约率32.51%,重点人群签约率65.1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全覆盖。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病住院后,出院经一站式结算神谕的合规费用按10万以内全部兜底保障,2017年财政共支出兜底资金522万余元(一兜底)。

(四)开通绿色通道,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措施。出台了《桑植县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工作实施方案》。与县医保局签订协议的医疗机构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入院“先诊疗”和出院结算缴纳自负费用的绿色通道,极大地减轻患者就医垫付医疗费用的经济负担。大病县域内首诊比例达90%以上,县域内救治比例为83.4%,患者及时就医率明显上升。

(五)开展深度贫困县民政重点救助工作,切实减轻健档立卡贫困户就医负担。2018年,我县被列为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试点县之一。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在全省深度贫困县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试点的通知》(湘政办发〔2017〕75号)文件精神,结合《桑植县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桑政办发〔2017〕20号)文件精神,我县出台了《桑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桑植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试点方案>的通知》(桑政办发〔2018〕3号)文件。从今年1月1日起,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患大病需住院治疗和43种特殊病种(含长期慢性病、重大疾病、罕见病)需长期门诊治疗服药的患者实施重点救治,并已将我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纳入医疗结算一站式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自开展健康扶贫工程以来,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健康扶贫工程在我县初步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救治、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低、就医条件、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等目的。但与国家对健康扶贫工程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后续需继续跟进和努力的地方。

(一)基层基础医疗设施落后。阵地建设:乡镇业务用房面积,按照2020年达到规划床位数面积的仅占57%。2017年共建村级卫生室240所,在建157所,有26所还未开工。乡镇和村级医疗设备添置,大部分靠上级部门配送或捐赠。

(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医务人员总量不足、医学文凭及业务水平不高、医学专技人员储备缺乏、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有待加强。县级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无优势专科。

(三)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力度和妇幼健康服务有等待进一步加强。我县受制于缺乏预防医学和妇幼儿保专业人才、地理环境是地广人稀等因素限制,出现慢病发现率低、只签约不服务、传染病的监测防控村级网络质量不高和传染病报告人员意识不强,乡、村、组妇幼儿保专干队伍不稳定、不专业,高危孕产妇的发现、出生缺陷的防控、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等妇幼儿保工作难突破,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儿保工作难保障。

(四)群众对健康扶贫工程政策知晓程度不高和不理解现象比较突出。健康扶贫工程的相关政策只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生新的矛盾,出现反感情绪,没有学习政策;截止2017年12月底,还有400余名建档立卡户住院后因提供的银行账户信息不正确,导致住院后医疗费用补偿不到位;自2017年11份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 以来,已出现5起出院逃费,金额达9000余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先诊疗后付费”管理办法。涉及到健康扶贫工程的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不彻底,工作配合有待加强。扶贫信息在不断更新中,医疗保障局因不能与扶贫办信息共享,出现信息更新不同步,导致住院后医疗报销政策享受不彻底。

医院扶贫工作计划篇4

一、督战核查工作内容

(一)召开一次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再次核查核实有关情况。

1.通过座谈,进一步逐级压实责任,了解相关单位负责人对健康扶贫工作掌握程度。

2.核对包保县贫困人口及贫困人口在每个乡镇的分布是否与健康扶贫APP一致。

3.核对行政村与村卫生室建设情况,准确掌握未建村卫生室的行政村名单(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可不设村卫生室,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行政村搬迁或撤销情况)。

4.核对村卫生室村医情况,准确掌握缺少常驻村医的村卫生室名单,指导各地做好上级医院下派与邻村代管工作。

5.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是否能够开展基本医疗。

6.向县级行政部门核查(到现场与村医本人核查),2019年与2020年第一季度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和村医补助落实情况。比较与村医本人核查情况是否一致。

7.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与设备配置项目进展情况,6月底前要全部完成。

(二)现场暗访。

1.遍访所有的贫困村。核查村卫生室建设情况与贫困人口医疗服务措施(服务“111”等)落实情况。其中,3个左右的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普查)。

2.遍访所有未建村卫生室的行政村。核查未建村卫生室是否符合规定(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可不设村卫生室,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行政村搬迁或撤销情况),乡镇卫生院所在地行政村贫困人口是否知道去乡镇卫生院看病,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的行政村贫困人口是否知晓合建村卫生室及村医,行政村搬迁或撤销辖区居民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卫是否落实到相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查未建村卫生室行政村贫困人口是贫困人口医疗服务措施(服务“111”等)落实情况。

3.完成县级医疗机构核查工作。

(三)6月底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必须全覆盖,市级层面要核查既往发现问题的地方。要统筹做好安排,根据包保县(市、区)实际确定计划。

二、相关注意事项

(一)到行政村时,在到村委会了解具体情况,要与村委会核查失联人员与常年不在县域内人员情况。

(二)要重点对因病致贫户、因残致贫户开展入户核查。是否有贫困患者或贫困残疾人因未确诊等原因未落实“一人一策”。

(三)采取普查的方式开展贫困户入户暗访,即以村为单位覆盖所有贫困户。国家检查多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健康扶贫工作是否精准。

(四)要将现场核实情况与纸质版材料、健康扶贫APP信息系统进行比对,进一步推动精准到人到病与精细化管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关于组织形式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组织开展包保暗访工作。确保包保暗访全覆盖、无死角,确保消除盲区死角,解决短板弱项。

(一)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委包保科室提前调取包保县(市、区)有关基础材料,会同包保单位根据贫困人口数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

(二)对工作较好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少暗访频次,对任务较重地区,要加大暗访力度。

(三)参照国家检查模式,兼顾普查与抽查。普查是以村为单位覆盖所有贫困户,检查是否做到“不落一人”(除死亡、失联、常年不在县域内3种情况(村委会证明),均纳入管理,要有家医签约文书和健康档案,所有患者要有“一人一策”;同步核查与健康扶贫APP信息是否一致);要有重点地组织抽查,以点代面,查找问题,帮助基层改进工作。

(四)要组织调度好人员力量,根据当次暗访目标,既可以组织大队伍开展普查,也可以组成小分队开展抽查。

(五)关于进度要求,6月底前,要确保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再次全覆盖,贫困人口暗访比例由各包保科室根据包保县(市、区)贫困人口数量、可抽调工作人员数量等研究确定。

四、关于加强结果运用

医院扶贫工作计划篇5

长春市卫生计生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主要承担健康扶贫重点任务,涉及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大病救治、疾病防控、妇幼健康等多个方面工作。此次下发的《通知》中,十大项健康扶贫项目包括:成立贫困患者医疗救助中心、实施“七免十九减”优惠项目、实施基本药物目录扩大项目、实施中医药新农合报销优惠项目、实施贫困妇女儿童帮扶项目、实施新农合住院低比例补偿段项目、实施提高常见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项目、实施提高特殊疾病参合患者报销比例项目、实施调整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项目和实施增加残疾人康复新农合报销项目。

在具体的健康扶贫项目中,“七免十九减”政策为贫困群体节省较多诊疗费用,也让贫困百姓看到了治病和脱贫的新希望。“七免”为免收普通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院内会诊费、肌肉注射费、一般物理降温费、普通床位费;“十九减”则是对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B超、胸透、X光拍片、肝功、两对半、血糖、血脂、肾功、甲功、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心肌酶、血凝4项、血离子共19项检查,实行减免20%的优惠政策。

根据长春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凡经市扶贫办认定的长春市贫困人员,都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新农合参合患者还可以享受到新农合的减免政策。以上减免政策在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长春市中医院、省肝胆病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等二级以上医院实行。同时,在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吉大二院民康医院、绿园区人民医院、二道区人民医院、宽城区人民医院、双阳区中医院建立6个透析中心,为贫困患者进行免费的血液透析治疗。

随着新农合政策报销比例的逐年提高,农村人口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此次下发的《通知》中提出,实行新农合政策倾斜,提高住院低比例段补偿。这与原有的新农合政策不同,参合贫困患者可以在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享受到低比例补偿段政策。按原政策,个人支付500~600元以下的医药费,自付部分为70%~80%,按照新政策患者个人自付部分不超过10%,这意味着农村的贫困人群医药费将花得更少。

医院扶贫工作计划篇6

一、基本情况

**镇共有*个行政村,2020年脱贫村*个,分别是磨沟村、三合村、狮子寨村。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经与镇扶贫办对接核实,主要因病致贫*户*人,“按照大病专项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症兜底保障”救助措施建立了“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台账。对全镇1861户进行家庭医师签约、结对帮扶工作。

二、责任机构

为做好健康扶贫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工作精神,以助推实现精准脱贫和健康平利为工作目标,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扶贫工作方案;成立以魏传周院长为组长,吴锦超副院长为副组长,李德权、赵芳、杨居娣、叶松成员的西河镇健康扶贫领导工作小组。下设健康扶贫办公室,由叶松具体负责工作资料的收集、信息统计、档案管理、扶贫系统数据更新等工作。

三、工作实施

我院积极组织责任医师团队与各村村委进行健康扶贫政策宣讲,并利用村级召开各项村民大会的时机,开展健康扶贫知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并入户为每户贫困户家中张贴《陕西省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报销救助明白卡》和《平利县2020年健康脱贫政策11条》,向他们讲解健康扶贫政策,从而减轻贫困户就医负担。同时在辖区内悬挂健康扶贫政策标语,在各村村委会、卫生室宣传栏处均张贴我县健康扶贫政策明白纸,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健康扶贫,增强健康扶贫活动氛围。

四、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及健康体检工作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我院组建四支责任医师团队分别包联10个行政村,其中每个团队里面由院里政治意识、工作责任心强的中层干部任组长、医生、护士、公卫人员、村医及其他职工为组员,分别为1861户517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纸质版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系统签约服务,建立一户一档资料,贫困人口建档、纸质签约率和系统签约率均达到100%。对因病致贫户中的慢病患者实行个性化签约,提高了签约服务内涵和质量,取得了实效。家庭医生责任医师团队每月对因病致贫贫困户提供一次上门服务,对一般贫困户每季度提供一次上门服务(健康体检,免费送药,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健康教育),并认真详实填写帮扶记录。自2020年3月份开始我院采到村集中体检、入户体检、在卫生院或者卫生室就诊时体检多种形式为我辖区贫困人口开展免费体检工作,截止目前累计体检3865人。

五、减免贫困户就诊医疗费用

我镇2020年1-6月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共住院547人次;其中:五保户住院33人次均由政府兜底保障,住院费用全报销。其余贫困人口514人次,住院费用**元,合规费用**元,合规费用报销***元,报销比例100%。2020年7月健康扶贫政策调整后,我镇7-9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住院253人次,其中五保户住院18人次均有政府兜底保障全额报销。其余贫困人口共253人次,住院费用****元,合规费用*****元,合规费用报销840688.296元,报销比例****%,符合省市人口医疗保障政策。对持《平利县贫困人口健康保障证》的患者,在我院就诊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结算服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21类门诊慢病患者持慢病症享受免费给药政策。

六、村卫生室建设

我镇2020年脱贫的3个村卫生室已经全部达标并且通过验收,计划脱贫村的卫生室改造已在年初启动,预计2020年年底完成。根据实际和各村需求,我院免费对辖区内12个村卫生室配备了打印机,健康扶贫、八大行动资料柜。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医院扶贫工作计划篇7

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综合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享受一站式综合服务,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只需负担住院医药费用的10%。县外住院优先选择公立二级(含)以上医院,报销在县医保局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统一受理,住院医药费用报销90%。

三、“一站式”结算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内外住院费用报销90%;县外住院报销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医保卡、户口本、出院小结、发票、费用清单及农商银行卡或存折,由县医保局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统一受理。

四、普通门诊报销: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含低保常补对象贫困户)在县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中心及县级公立医院(不含民营医院)普通门诊就诊可报销90%,每人每天不超过120元,个人年度限额1800元;分散供养的五保户门诊报销按原政策渠道执行,由医保局医疗救助100%全额负担;县外普通门诊就诊费用不予报销。

五、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 历年取得门诊特殊慢性病证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自2018年起可报销90%,2018年之后取得门诊慢病证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自取得年度起可报销90%。其中一类病种年度限额10万元(8种: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帕金森氏综合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治疗;地中海贫血<含输血>;血友病),二类病种年度限额5000元(22种:精神病;高血压病Ш期;糖尿病并发症;结核病需全程化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搭桥术后>;慢性心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ⅱ级以上>;永久性心房颤动;心肌病<原发性>;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哮喘;肝硬化;慢性肾病;脑卒中后遗症;癫痫;重症肌无力;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部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六、重大疾病专项救治:对患有食道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肺癌、耐药肺结核、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Ⅰ型糖尿病、甲亢、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地中海贫血、血友等15种重大疾病(2020年新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癌、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6种重大疾病)的贫困患者进行专项救治,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救治(按照定额标准)报销98%,个人负担2%,县外三级定点医院救治(按照定额标准)报销97%,个人负担3%。

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要求,每年开展免费健康体检、随访,优先对已核准的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精神病等慢病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咨询、转诊等综合服务。

八、村卫生室建设: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设置1所卫生室,确保有乡村医生等相关人员进驻村卫生室长期、正常看病执业。

二、教育扶贫政策1.学前教育资助:在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前儿童按每生每年1500元标准发放学前教育资助金。

2.义务教育资助:在全部实行“两免”(免学杂费和教课书费)基础上,对在校内寄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特教小学和初中学生再加200元的标准提供生活补助)。未在校内寄宿的建档立卡小学生和初中生按寄宿生补助标准一半发放补助。

3.普通高中资助:对建档立卡等家庭贫困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另外按每生每年不少于2000元标准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补习生除外)。

4.录取高校资助:对当年录取普通高校的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按每生5000元标准发放高考入学政府助学金;另外按录取省内高校每生500元,录取省外院校每生1000元标准发放高校新生入学路费。

5.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对在职业高中就读的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每生每年免除学费850元,并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6.普通高校资助:对当年录取高校的和在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可以提供每生每年8000元-12000元额度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手续在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和县农商行办理。对本专科在校生,按每生每年3000元标准享受国家助学金,品学兼优的按每生每年5000元标准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对在高校就读的全日制研究生,按硕士每年6000元、博士每年10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学生本人向就读院校提交申请,就读院校办理发放手续。

7.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在本县农村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按每生每天4元标准享受营养餐。

三、产业扶贫工程(一)产业项目扶贫

1.产业扶贫资金是指省委、省政府为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有关县(市、区)发展扶贫产业,由财政专项安排的财政资金。

2.产业扶贫资金的扶持对象:一是贫困户,即将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稳定增收;二是贫困村,即以省定贫困村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优先安排那些选择了高效、优势主导产业并成立了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贫困村,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产业扶贫资金的主要投向:主要用于扶持贫困户能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服务项目和其他贫困户能增收入的产业项目。

4.产业扶的方式: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通过资产收益扶贫、建立货款风险补偿金、以奖代补、产业直补、帮扶责任人携资结对帮扶、货款贴息、保费补贴、产业技能培训等方法,支持贫困农户直接参与各类扶贫产业项目,提高贫困户农户自我发展增收致富的能力。

(二)扶贫产业信贷通

1.贷款对象:我县具有劳动能力、发展产业愿望、缺少资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货款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5年以内(含5年)的免抵押、免担保、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信用贷款。

3.货款流程:

(1)贷款申请。扶持对象向本村村委会和所属地的乡镇(场)提出产业贷款申请。

(2)贷款审查。

村委会和乡镇(场)对申请贷款对象及贷款申请的资格和材料进行审查,将审查符合条件的货款对象名单及货款申

请材料提供至所在地的农业银行或农商银行。

(3)贷款审批。农业银行或农商银行收到乡镇(场)提供扶持对象申请贷款材料后,在7个工作日内对货款申请

人的身份信息、产业项目、信誉等级、放货安排、还款计划等情况进行自主核查和审批。

(4)贷款发放。农业银行或农商银行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与符合条件的扶持对象签订贷款合同和贷款发放。

(三)“雨露计划”

1.“雨露计划”是以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就业为核心,以政府财政扶贫资金扶持为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资助、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2.“雨露计划”补助对象:我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有意愿参加职业学历教育的“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接受中、高职职业院校培训)。

3.“雨露计划”的培训类别和补助标准:

(1)职业教育培训,针对的是初中、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的是全日制中、高等职业教育(即在校生),毕业后拿的是职业资格证书。当年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可向户籍所在地乡镇(场)扶贫工作站提出“雨露计划”补助中请,补助标准为中、高等职业院校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每人每学年补助3000元。

4.雨露计划”培训补助程序:

符合享受“雨露计划”政策条件的贫困群众“无需证明、一次不跑、一个不漏”地享受政策。即:在实施“雨露计划”政策中,不得要求贫因户提供相关申报和证明材料,直接按照学校校长和乡镇属地双负责制要求,由学校和乡镇通过国家扶贫开发与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比对结果,做好“雨露计划”补助对象核实工作。因特殊原因出现信息比对有误,由乡村扶贫工作站(室)负责核实情况、纠正误差。核实对象经县級扶贫部门审定并在行政村公示无异议后,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将“雨露计划”补助资金汇入贫困户“惠农一卡通”。

四、危旧房改造扶贫工程(一)补助资金来源

中央、省专项补助资金和县财政资金兜底。

(二)补助对象

补助对象必须是户口为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住房困难的居民。具体是:

1.我县为实现危旧房改造全覆盖,从农村“四类困难对象”扩大到“四类困难对象”以外的所有居住在危旧房的农村困难户。

2.根据经济贫困程度分为五类。指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贫困程度我县划分为非常特困户和特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一般困难户。

(三)改造方式

拟改造的农村危房经鉴定为整栋D级危房的要拆除新建,鉴定为为C级危房的应维修加固。

(四)改造标准

C级危房修缮加固必须有效解决危险部位问题,防止短期内因技术原因重新变为危房。D级危房拆除重建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控制建筑面积和楼层;①建房面积要求:每户占地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非常特困户、特困户和家庭人口在3人以下(不含3人)的占地面积不应超过80平方米;②层高要求:原则上只能建一层,不能超过两层,严禁建三层和三层以上。建房两层的不能享受特别困难户和非常特别困难户补助,建三层以上的不能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五)补助标准

新建房屋补助标准:①非常特困户每户4万元;②特困户每户3万元;③ 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分散供养五保户每户2.2万元;④低保户、残疾贫困人家庭每户2万元。⑤一般困难户每户1.8万元。

修缮加固房屋补助标准:每户补助5000元。

(六)条件审批及补助发放程序

补助对象要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来确定。补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必须在村务公开栏公示,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农户按要求进行改造,经乡镇(场)人民政府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通过财政“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到农户账户。

(七)农户需要提供的资料

1.农户申请书;

2.提供户籍、相关身份证明和贫困类型证明(五保证、低保证、残疾证等)及“一卡通”复印件。

五、社会保障扶贫工程(一)低保兜底扶贫

对家庭贫困丧失劳动能力、因病、因残、因灾等原因,无法通过产业扶贫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户,按照低保政策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做到对象准确,应保尽保。从2020年1月1日起,全县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增加85元,达到每人每月47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325元(对农村低保对象中的常补对象要按照低保标准给予全额救助,每人每月补助470元,对农村低保对象中的非常补对象要按照低保标准给予差额救助,每人每月补助金额不低于180元)。

 (二)临时救助

1.救助对象:因火灾、交通事故或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低保家庭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和个人。

2.救助标准:一般为1000---4000元。对遭遇重特大事故、因患重特大疾病生活陷入极大困难的家庭和个人实施特别救助,救助标准10000----30000元。

(三)特困供养

农村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属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应当纳入特困供养。2020年供养标准为:分散615元/月,集中615元/月。

 (四)孤儿生活保障

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纳入孤儿保障。孤儿保障标准: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标准不低于95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标准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350元。

(五)残疾人两项补贴

对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按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重度残疾人按每人每月70元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

(六)医疗救助

建立资助参保参合、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临时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

1.对农村低保常保家庭住院期间属于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的自负费用,扣除各类报销、保险赔付后剩余部分按照70%实施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提高5%救助比例,年救助封顶线不低于3万元。

2.对特困人员住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免费救治;对农村非常保家庭住院期间属于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的自负费用,扣除各类报销、保险赔付后剩余部分按50%实施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提高5%救助比例。

六、易地搬迁扶贫工程(一)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在册农户。以下情形不得列为安置对象:(1)已通过移民扶贫、以工代赈移民等形式得到妥善安置的;(2)在集镇、县城或县城以上的城市拥有房屋产权的;(3)已纳入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的智障、残疾、五保户和孤寡老人。

(二)移民安置方式

采取进城入园安置、乡镇中心集镇安置、中心村安置三种方式。建筑面积不得超过人均25㎡,贫困户不得因建房而负债。

(三)易地扶贫搬迁申报程序

按照个人申请、村委会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进行。如申请安置的人数多于年度计划安置的人数,则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搬迁户名单。

(四)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

对列入搬迁计划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建房补助不少于2万元;对列入搬迁计划的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建房补助0.8万元。

(五)搬迁入住要求

1.取得安置房购房资格的移民对象必须在1个月内拆除原居住房屋,并将宅基地归还集体,经验收合格后,签订购房合同。未按规定落实的,取消其购房资格。

2.移民对象签订购房合同后6个月内必须搬迁入住,6个月内未搬迁入住的将终止购房合同,收回所购房屋。

3.购买移民安置住房10年内只能用于自住,不得转让、出租、出借、闲置、不得擅自改变住房用途,如有违者,房产登记交易部门不得给予办理房产交易登记,并收回安置房。 

七、就业扶贫工程 1.交通补贴: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参加有组织劳动输出的,给予到省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500元/人,到省内跨县(市、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300/人,每名每年可享受一次。

 2.求职补贴:对参加就业培训并取得执业资格证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给予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3.创业补贴: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初次创办企业且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只能享受一次。

4.生活费补贴: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培训,按培训时间给予每人每天30元的生活费补助。

5.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初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国家和省规定的鉴定收费标准的70%给予补助,最低不少于220元/人。

6.就业扶贫车间奖补:对吸纳不少于5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且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每吸纳1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在其就业年度内,按年给予就业扶贫车间1000元的一次性奖补,用于就业扶贫车间发生的物管费、卫生费、房租费、水电费补助。

7.创业担保贷款(个人):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的,可享受最高额度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8.单位培训补贴:职业(技工)院校采取顶岗实习或校企合作等方式,给予院校每人300-1000元的培训补贴。园区企业与新招聘的扶贫对象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在6个月内开展岗前培训的,按规定给予企业每人300元的培训补贴。

9.企业吸纳贫动力奖补:对于贫困劳动力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并给予企业1000元/人的奖补。对新吸纳10个以上贫困劳动力的企业,可认定为促进就业基地,给予其不低于5万元的奖补。

医院扶贫工作计划篇8

为推动xx县健康扶贫工作,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8月,县人大代表教科文卫民族专业小组深入县卫计局、民政局、人社局和定安镇、潞城瑶族乡、者苗乡、六隆镇等乡(镇),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现场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健康扶贫基础。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出台《xx县健康扶贫工程“五个一行动”实施方案》《xx县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xx县健康扶贫医疗保障联动工作方案》《xx县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xx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厘清了专业部门职责,明确了各专业部门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并将健康扶工作纳入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内容。二是精准识别到位。以核实核准的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组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集中对扶贫对象前期患慢性病、大病情况进行进村入户调查筛查,摸排识别,精准统计,确保不漏一个“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为实施医疗健康救助和动态监管奠定了基础。经动态管理核实后全县建档立卡因病致(返)贫贫困户x户x人,因病致(返)贫下降幅度x%,达到了健康扶贫考核指标“每年因病致(返)贫数应逐年下降,下降率需达到1%以上”的规定。

(二)强化政策落地,全力推进健康扶贫。一是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2018年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数x户共x人,每个贫困人口享受城乡医保缴费补助每人108元,x人缴费补助总金额x万元,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二是住院报销比例逐步提高。统筹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定点医疗机构级别及医疗费报销比例分别为:一级及以下,报销95%;二级,报销80%;三级,报销x%;自治区三级,报销x%。三是民政救助全面落实。城乡特困人员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x%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x元;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95%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x元;城乡低保对象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9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x元。2018年1—8月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累计支出x万元。

(三)强化三大保障,提升健康扶贫服务能力。

1.落实“三个一批”,集中精力抓统筹保兜底。一是加强医疗救治,推进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目前全县患有9种大病的贫困患者x人,已集中住院救治x人,救治比例x%。二是实施公卫提升行动,推进慢病签约服务一批。2018年上半年,管理高血压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管理糖尿病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管理结核病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三是健全医保提升机制,推进大病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进一步整合政策、统筹资金,对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救治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健康扶贫保险+医疗救助+财政兜底”五位一体的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机制,确保健康扶贫不落一人。

2.实施“五个一行动”,全力推进医疗扶贫。通过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提供一份健康教育处方、落实一名家庭签约医生、建立一项医疗保障制度衔接、购买一份健康扶贫保险等“五个一行动”健康扶贫措施,实现五个100%,即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大病保险覆盖率100%,预防保健覆盖率100%,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健康扶贫保险参保率100%。

3.优化诊疗程序,实现结算便捷化。实行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新模式,农村贫困患者住院无需缴纳押金,与医疗单位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即可住院治疗。2018年1至8月,农村贫困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住院x人/次,住院总费用x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x万元,大病保险赔付x万元,民政医疗救助x万元,民政临时救助x万元,政府兜底x万元,报销比例x%。县级三家公立医院和所有乡镇卫生院统一建立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域内住院“一站式”结算服务,方便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健康扶贫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一是配合意识不强。少数乡、村、组干部认为健康扶贫是卫计部门、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的职能,与本职工作“关系不大”,主动参与度、配合度均较差,基层干部作用发挥效果不好,导致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效果不理想。二是理解政策有偏差。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限制性条件缺乏理解和支持,从以前的“小病不看,大病小看”到片面理解政策,主动要求“小病大治”,甚至为了解决个人自付费用问题,出现盲目要求住院、要求长期住院等与医疗行业规范相悖的现象。三是对政策研究不透彻。大多数基层干部对健康扶贫政策也只是概面了解,面对群众具体的政策咨询也说不清道不明,政策宣传效果不尽人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村卫生室硬件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卫生室墙体损坏、天面漏水未得到及时维修,不能正常使用;基本设备简陋,信息化办公设备缺乏,不适应当前业务要求。二是村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县165个行政村共有157个村卫生室,实际配备村医132人,25个村卫生室无村医。其中,68个贫困村卫生室虽均配有村医,但具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只有2人,其他均为乡村医生资格;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仅4人,其他均为中专或相当于中专学历;年龄45岁以上25人,60岁以上2人。村医的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水平不高,特别是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欠缺。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高。当前,我县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签约率达100%。基层医疗单位以健康扶贫门诊慢病筛查为抓手,同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签约率虽达到60%以上。但真正投入的专业医师较少,提供的服务内容缩水,服务质量偏低;交通工具严重缺乏,给随访服务带来很大不便,出现重签约轻服务现象,签约服务流于形式。

(四)非贫困人口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医疗保障政策差距较大。部分贫困户利用“先诊疗,后付费”的便利及住院报销更加优惠的政策,本来门诊就诊就可以解决的却选择住院治疗,小病大养;有的贫困患者一个月因小病就来住院3次,把医院当作疗养院。这既占用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又增加医保基金支出,将造成医保基金缺口更大。健康扶贫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出台优惠政策多,报销标准高,减免幅度大,“五位一体”的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了绝大部分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相比之下,农村非贫困人口享受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各项报销优惠减免均与贫困户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大病保障方面更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一旦患大病即面临极大的致贫风险。由于医疗保障政策有差别,导致非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不达标,只能由当地乡(镇)政府来填补,给乡(镇)政府增加不少压力。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并不是卫计部门、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的独立责任,是被涵盖在全县扶贫政策内容之一。要多形式多途径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政策培训,强化宣传针对性,形成健康扶贫政策全社会大宣传、大普及格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政府在政策宣传资源和力度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宣传动员,采取网络平台、微信、QQ等信息手段,扩大宣传。组建由乡镇干部、帮扶干部、村组干部和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乡村医生共同组成的宣传队,深入村屯、农户进行宣传,让广大的贫困人口知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必须兜底保障,总费用报销达90%以上,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二)切实解决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问题。一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各乡镇要做好村卫生室建设用地、房屋提供等基础性工作。县卫计局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尽最大努力解决基层在专业技术设施设备配备等标准化建设要求方面经费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大投入,每个村卫生室要达到面积80㎡且分有治疗室、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四室的标准要求。二是夯实队伍,着力提升乡村医生能力。按照2000人口以下的村须有1名村医、2000人口以上的村设有2名村医并持有村医证的要求,高度重视和推进乡村医生的招录和培养,切实解决乡村医生缺乏问题。解决好乡村医生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差、医疗规范落实差、诊疗能力及水平低等关键性问题,提升村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建立健全村卫生室各项制度并上墙,明确职责任务;严格村医上岗准入制度,确保村医在岗,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期药品及时下架,严禁违规开展输液业务。

(三)切实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健康扶贫工作重中之重,是脱贫摘帽必须核验的内容之一。因此,抓紧抓实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尤为重要。一是定期开展随访活动。按照健康扶贫工程“五个一”的要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个季度至少随访一次,每年至少随访四次。二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在随访活动中,要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处方,做到“一人一策”,对症下药,解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而不约,约而未感”等问题,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和成效。同时,要在随访时填写好家庭医生签约手册,完善签约手册的每一项内容,并做好每一次随访的记录,包括随访活动的影像及文字记录,以备查阅。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建议建立健康扶贫APP,方便家庭医生随时了解签约对象情况,患者也可以随时向家庭医生咨询病情,以达到信息推送“零距离”、对接帮扶“零障碍”。四是做好基本公卫、基本医疗和转诊服务,提供用药和就医方便,满足签约居民健康需求,提高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和感受度。五是整合交通工具资源,缓解随访服务用车不足问题。

(四)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的监管。严格按规定落实医疗机构控费管理,切实减轻贫困对象就医负担;积极做好贫困对象引导工作,针对贫困人口对多品种、高品质药物期望与基本医保结算政策限制的矛盾,加强政策宣讲和引导,杜绝“小病大养”,真正发挥健康扶贫政策基本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人、财、物等医疗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投入,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研究出台非贫困对象医疗救助政策,建立专项资金,对非扶贫对象年度住院费用巨大因病致贫的给与政策支持和专项救治。

(五)进一步完善规范和宣传推介“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一是完善规范“一站式”结算服务平台。县级三家公立医院和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都已推行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给贫困人口就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启动“一站式”窗口较晚,相关业务人员对系统操作不熟练,县卫计部门要加强对各卫生院相关业务人员的指导,不断完善和规范“一站式”结算服务平台,做到县域内“一站式”平台无缝对接,实现贫困户县域内报销不跑腿、县域外住院报销只跑一次、出院时自付10%以内的费用后即可出院的目标。二是加大 “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的宣传推介力度。“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是我县健康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如何将成功经验向区内外宣传,是我县健康扶贫工作创新的重要任务。建议组建宣传团队,策划宣传方案;组织专人总结我县“一站式”模式成功经验,向区内外各媒体发表;邀请市、区,甚至是国家媒体到我县体验、采风、采访,作为专题在市、区及国家媒体上播放、刊载,做到电视有画面、报纸有文字、广播有声音、网络有阵地,不断扩大我县健康扶贫工作影响力,展示我县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风采,进一步推介我县脱贫攻坚工作亮点。

上一篇:科技扶贫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农业扶贫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