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8 19:39:10

文综学习经验总结

文综学习经验总结篇1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关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61-02

一、提出问题

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成为20多年来外语教育与教学界的许多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自主学习做了大量的研究。为此,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3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那到底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Holec(1981)将自主学习能力定义为“使学生具有管理自己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也就是说,老师在帮助学生们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们具有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综合认知的能力。作者要从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他们英语水平的关系对自主学习进行分析与研究,讨论的问题为:1)了解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状况。2)分析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系,以便为呼和浩特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本文研究的被试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学生。

2. 研究工具。第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量表。第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测量表,即他们参加全市统考的成绩。

3. 问卷内容。问卷内容是依据Oxford的taxonomy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以及刘燕妮和刘永的《自主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系》中的问卷内容,由本文作者自行修改设计而成,共18项,其中17项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项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详细内容见附录。

4. 数据收集与分析。问卷共发放了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9份。问卷的记分是采用莱科特五级记分制,从高到低分别是5、4、3、2、1分。所获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之星14.0软件进行统计并做了相关关系的分析。

三、结果

1. 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按照问卷调查表,作者获取了179名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数据(见下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的满分是(85即17×5)。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他们的全市统考成绩。

2. 中学生自主学习和英语综合应用的相关关系情况一览表。(见下表)

四、讨论

1. 上表结果显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均分为68,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均分为89,这表明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状况都很好,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成果很好,符合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2. 从上表结果还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相关性为正相关,而且相关水平非常显著(相关系数为0.266*)。这说明如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就会提高,如果提高了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这说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这意味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五、结论

综合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我们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情况符合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我们做教师的看到了自己的教学成果,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努力的信心。同时,我们发现要想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首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应开发其学习自主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具有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自主学习能力,而不能只看重英语知识的灌输。为适应呼和浩特市发展和交流的需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我们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教师必须了解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是不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的。

附录:问卷调查

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选项。

1. 我 ____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2. 我 ____ 课前预习。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3. 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我 ____ 有记载,如日记、心得等.

A.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4. 我 ____ 参加课外活动来学习英语。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5. 我 ____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表演等。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6. 我 ____ 对自己英语学习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很了解。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很少 E. 不是

7. 我 ____ 选择合适的辅助学习资料。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8. 我 ____ 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9. 我 ____ 认为制定学习计划对我的英语学习起作用。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10. 我每天 ____ 听半小时以上英语。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11. 我 ____ 坚持记一定量生词。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12. 我 ____ 能看一定量的英文资料。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13.我 ____ 在课上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起来发表见解。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14. 我 ____ 认为与老师和同学谈论英语学习能促进我的英语学习。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15. 我 ____ 喜欢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学习, 而不是教师一言堂。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16. 我 ____ 听同学们互相说英语。

A. 总是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E. 不是

17. 当其他学生上讲台讲课时,我 ____ 总觉得无事可做。

A. 不是 B. 很少 C. 有时 D. 经常 E. 总是

18. 你的英语成绩为____。

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2]刘燕妮、刘永. 自主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系 [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5(2).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000.

文综学习经验总结篇2

关键词:食品卫生检验;综合设计性试验;形成性评价;评价体系;问卷调查;自主合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3-0098-04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数据处理及查阅资料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近年来逐渐为管理层和基层教师接受。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河北经贸大学综合设计性试验占到20%,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占到30%,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选择课题、课题调研、制定方案、实验操作、综合分析讨论和论文报告的撰写。但这些综合设计性试验多停留在实践层面,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1]。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是学习阶段末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我们将综合设计性试验与理论课的考试改革相结合,将学、做、考相结合,对学习态度、表现等进行形成性评价[2],综合评定成绩,来进行该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一、课程简介

食品卫生检验在生产、研究、流通、监督部门均有相应的技术。为确保食品安全,国家八年来连续三次修订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并在2010版中升级为强制性标准,同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更名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但课程名称仍沿用食品卫生检验。该课程多属于程序性知识,常规书面考试考不了这类如何做的问题,本课程理论课时为16学时,实验课时为18学时,先行课程有微生物学,学生已掌握了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食品卫生检验为校精品课程[3],第五学期开设。实验课程部分有完备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与实验考核制度等,为该课程开展综合设计性试验奠定了基础。实验教学内容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4],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霉菌与酵母菌的检测。

二、实施过程

在两个班平行进行验证型实验与综合设计性试验,选择何种试验以班为单位投票决定。两个班的理论试验课均由同一个老师完成。验证性实验交试验报告进行常规闭卷考试;综合设计性试验班撰写试验论文作为考试,课程结束进行问卷调查。

验证型实验内容为: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MPN计数、粪大肠菌群MPN计数、霉菌与酵母计数;实验材料统一为一种自制玉米浆。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包括流程、配方在内的可操作的具体实验步骤。

综合设计性试验老师提出约20个可选项目清单,由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皿、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具、药品、试剂等)、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学生2~3人一组,自由组合选题,自选题所占比例较大。比较典型的题目列于表1。

两种教学模式均在周末进行,验证型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但综合设计性试验在两周内的任何时间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老师基本上全程在场。

从形式上看均有预试验报告,但验证型实验班是在交实验报告时一同上交,内容与老师黑板上的雷同,有的同学甚至把实验结果也当预计结果写了上去,同学间报告内容雷同,到课率低,不动手做的同学从报告上看不出来。

综合设计性试验班在理论课上讲解预试验报告内容及写法。要求重点写明试验实施的具体内容、方法、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现方法,项目实施进度和安排。在试验进行前二周上交。老师重点检查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在试验进行前一周返回学生,个别同学重新选题再写,少数同学修改后再交老师审阅。

综合设计性试验班到课率96%,验证型实验班到课率仅60%。试验进行过程中,验证型实验班在课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讲解,学生问题很少,综合设计性试验班老师事先不讲解问题,学生不停的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查阅国标、或讨论解决。

验证型实验班实验报告装订上交保存,学生看不到老师的修改与评分。综合设计性试验班的论文由老师批改3~5次,论文装订作为课程成绩保存。表2是两种评价体系的实施情况。

综合设计性试验班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论文占60%,平时评价占40%:包括基本操作、学习与试验过程的态度、提问次数、预试验报告与论文修改次数、用于完成试验的时间等,以等级量表的形式完成。论文本身的评分基本参照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评分标准进行,主要含论文选题、写作能力、论文结果的意义与价值等几个方面。重视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其在实验过程中处理突发问题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论文定稿后制作幻灯片给全班同学演示讲解,老师和同学评分各占分值的50%。

三、实施体会

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应选择既具挑战性、困难又是可以克服的任务。强调所选题目难度适中。所以我们给予学生的任务要求也应适中,实验结果能说明问题即可。学生是新手,既不会干,也不会想。对综合设计性试验实施过程的关键点需要重点解决,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5]。例如对于无菌操作,老师将多年的经验总结成一句话:“别将有菌的碰无菌的”,同时对实验技能做实际演练。

形成性评价不仅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与成长过程,而且也是学生了解自己的过程[6]。他们了解分数得来的过程,通过适当的归因对自己得出来的结果产生信心与满足,不会出现闭卷考试导致的焦虑。而验证型实验的评价结果学生仅了解到一个分数或者还有名次。验证性实验重复老师的实验,题目非自己所选,单调且引不起注意,而综合设计性试验自己选题、定方案,能引起极大的兴趣;加上将试验结果写成论文作为考试结果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样目标与成就的相关性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将复杂的看来达不到的目标分解成渐次完成的小目标:理论学习、试验、论文写作,较好地实现了动机理论[7]的注意、相关、信心、满足四要素。

长期的应试教育,学生习惯了不动脑子,要教会他们思考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实验前、中、后都着重注意启发思维。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验证性实验中都由老师直接教给同学,看似对师生都省力,其实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下面是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几个实际的做法。

1. 试验前。利用所学的微生物学检验知识和技能对不同的食品样品和检验项目选择最佳的检验方法,试验后判断各种检验结果,最终作出食品卫生评价。如检测大肠菌群的时候应该用MPN计数法还是平板计数法呢,检测大肠菌群的两种方法各适用于何种情况?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件然后才能回答:检测大肠菌群的MPN计数法适用于检测样品卫生状况较好的样。平板计数法适用于检测样品卫生状况较差的样。那么如何判断样品卫生状况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2010)明确规定了微生物剩余样品或同批样品不进行微生物项目的复检,意味着不能做预实验,如何预估判断呢?教师提出可通过查阅国标对不同产品大肠菌群指标值规定来判断。学生实践中还发现了食品卫生标准和检验检测方法标准的匹配性问题,如大肠菌群食品卫生标准单位是MPN值/100g(mL),而升级后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MPN值/g(mL),带着问题学习卫生部16号通告后,明白了标准的动态发展性特点。

2. 试验中。稀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时用生理盐水与磷酸盐缓冲液、稀释霉菌酵母菌样品的时候,应采用无菌水进行稀释(因为有1~2种的霉菌遇到生理盐水或磷酸盐会死掉)。一个样品同时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可否共用同一稀释样品,查阅国标与文献后有的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如果能共用的话,要做验证试验,证明以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做稀释液也可以得出以蒸馏水做稀释液在统计学范围内许可的相同的结果才行。如何掌握稀释倍数也是普遍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采用加宽稀释倍数的方法,势必增加工作量,老师根据经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根据标准的数量来确定稀释倍数即可,因为检验的目的在于有没有超标而不在于具体的数量。如果没有标准,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或查类似的文献)来稀释。

3. 试验后。学生实验经常在空白对照中出现菌落,有时甚至所有空白对照都有菌落出现,国标规定样品不得复检,在查阅网上论坛及参照教师自身工作经验后判断,有时也不一定结果就不可用,若空白的菌未影响稀释倍数时,可用数据。但若225mL稀释原液污染,则不可用,因每一次稀释,都会导致污染。这样使多数结果基本能够采用。在综合设计性试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进行多维思考,增强了思辨性思维能力。

对多数同学来说,这是首次写论文,不知从何下手,动手做难,分析数据更难。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如多数同学针对不同稀释度得出的菌落数不会计算菌落总数,有的同学甚至自创计算方法,老师强调新国标是强制性标准,其计算方法需严格遵循。同学重新查阅国标和课件,教师给出实际应用菌落计算的例子,使学生真正掌握菌落总数计数操作与计算。

学生针对散乱的数据不知如何归类汇总,教师提出要先将实验的主要情况和数据用文字、表、图等提炼表达出来,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并对实验印证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等要加以分析讨论。老师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课堂上讲论文写作,另一方面提供实例及通过具体修改,使学生从思路、流程、格式与内容掌握撰写论文的方法与步骤,从而学生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效果分析

学生将食品卫生检验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真实生活中有所发现,然后把这些发现变成自己的财富。选题时先给学生拟定实验方向,学生结对自行选题、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由此产生控制、胜任和成就等需要。在其实施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立题设计,再经过教师对实验课题的科学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论证。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较好的自选题目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本研究自选题目占80%以上。由于选题贴近实际,学生做出来的数据有实用价值,如说明食堂的筷子是否卫生,小市场的食品可否食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他们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经过认真操作实践后,其基本技能得到很大提高。同时,由于是开放式,学生根据需要安排实验时间,某些环节可反复进行,从而会有更深的理解,使其综合素质得以进一步提高。

在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的是“顾问”的角色,既要有做顾问的资格与能力,又要有做好顾问的技巧。指导过程注意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创造性思维与决策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观念与角色转变、责任心与组织能力、到位的指导至关重要。在带教综合设计性实验过程中,要把握好引导、指导的尺度,既要循循善诱,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另外,从指导查阅文献到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的批阅与评分,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保证综合设计性实验完成的质量,就要求教师有更加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教风。

验证性实验班闭卷考试能得出正态分布的成绩,而综合设计性试验班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成绩呈等级资料形式。形成性评价分数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分数组合而成。

对综合设计性试验班问卷分析。95%的学生选择综合设计性试验写作论文的考试方式。他们认为自行设计有兴趣,试验挑战有乐趣,对教师的指导表示满意。学生反映试验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放开了手脚,开阔了思路,敢想敢干,做到了既动手又动脑。参加综合设计性试验的4人在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挑战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综合设计性试验班的学生43.24%的考研率明显高于验证性实验班的23.07%。

教学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心智。食品卫生检验实施综合设计性试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姿态介入到实验中,唤醒了学生的潜能,学、做、考相结合,学生参与的形成性评价为宏观上融会贯通课程、专业和学科知识,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6.

[2]L.W.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4-216.

[3]玛丽埃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5项关键变化[M].洪岗,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3.

[4]刘增然,贾艳菊,张光一.食品卫生检验教学改革与食品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11,(6):946-951.

[5]Hyang-Sook Cho,Byung-Soon Choi,Kuk-Tae Park. The Effects of Courseware Instruction Using Scaffolding Strategy on 10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Chemical Reaction Rate[J]. Journal of 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2004,(3):283-290.

[6]M.P.德里斯科尔.学习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1-286.

文综学习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开放式实验平台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是一门运用项目教学理念设计的电类综合课程。通过较为完整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作为项目教学类课程,如按照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显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且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设计需求。

文中将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于“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内容的制定,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介绍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是我校为电子类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综合设计类课程,主要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单片机设计等。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以“电子工程师”的角色完成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部设计流程,通过较为完整的工程项目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图1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可编程逻辑器件模块、逻辑笔模块和学生自主设计模块。其中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模块以插接方式与学生设计的万用板连接。区别于传统硬件电路固定的实验箱模式,我们采用核心电路模块、底层接口电路模块与扩展电路相结合的方式,②要求学生自主焊接电路元件,解决传统实验箱软硬件脱节的缺陷。

2 启发式课程教学规划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较为新颖且综合性强,现有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因此,亟需我们设计配合该开放式实验平台的教学内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图1)。

图1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开放式实验平台

规划的教学内容中,每个项目均包括“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部分内容,我们将其具体化为:相关硬件知识、硬件架构框图、填空式程序配置、重难点详解、课堂练习、总结与实验报告等六个步骤,如图2所示。

图2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教学内容框架

“明了”作为启发式教学的第一部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具体分为相关硬件知识和硬件结构。在该部分给学生讲授相关硬件内容,主要包括:硬件简介、寄存器、硬件架构、寄存器架构、相关电路图,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的联系。③

“联合”解决“是什么与怎么做”的问题,侧重学与用的结合。该部分要求学生在“明了”的基础上,以填空的形式完成部分程序设计。经过多章节的训练,学生可以较为熟练地配置相关功能寄存器,掌握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系统”的教学目的是将知识点和问题解决方法归纳为一个系统。该部分主要解决学生常遇到的问题,强调易混、易忽略的知识点。学生根据设计要求自主完成程序练习及变形程序练习,经过反思后再次认识知识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④

“方法”作为启发式教学的第四部分,需要学生在课后撰写实验报告。该部分是对课堂内容的总结与归纳。学生在报告内以框图的形式总结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在总结中发现不足,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以书面形式归纳。

3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完善的教学规划也不能替代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教材仅提供了一套学习方法,仍需要教师在课堂引导学生完成教学。⑤相比学生,教师的开发经验更为丰富,可以解决教材中未列出的难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批阅学生的设计报告了解教学效果。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及时的信息反馈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师以书面或是面对面方式对学生设计报告中出现问题做出及时反馈,可达成一个良性的学习互动。⑥再次,教师根据教学反馈修正教材和教学方式,逐年积累教学经验,以达到更好的启发式教学效果。

4 结语

文中将启发式教学理念运用于“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内容的制定,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经过实践教学检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创新空间。注重个性化层次化教学,稳步提升教学质量是对综合设计类课程内容制定的又一创新性探索。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重大项目(41905055 0039); 吉林大学实验技术项目(409020720029)

注释

① 李慧勤,李红君.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实施[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1-23.

② 张日欣.启发式、自主式实验教学方式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3-105.

③ 田运生,刘维华,王景春.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6-129.

④⑥陶沼灵.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4):139-140.

文综学习经验总结篇4

一、 在文本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是活动内容的实践性和知识技能的应用性,这就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理论和实践”“动脑和动手”“设计与操作”等方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获得物理知识应用的真切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在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活动中,怎样才能让灯亮起来?怎样才能让灯的亮度发生改变?带着这些疑问,老师引导学生对物理课本中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进行探究,结合课程资源,设计一系列小实验,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分析结果,为学生的成功活动奠定理论基础,而同学们兴趣最浓的地方是连接电路,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通过连接实物,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认真和动手的能力,并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各种电路故障提出解决的方法,并去尝试解决,进一步加深对已有知识的解决应用,使所学知识又一次得到巩固。

二、 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文本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但这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学习。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文本学习是必要的,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例如在做“弧线球”活动中,先让同学们做弧线球在空中自动转弯的实验,这个活动简单易操作,但难以总结出结论,这就需要让学生讨论分析弧线球在空中自动转弯的方向与其旋转方向的关系,同时引导他们总结出流体流速的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举出“吹乒乓球反而会靠拢的例子”等等,个别男生还会举出“踢足球时踢出香蕉球”等等,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实实在在让学生去做,贴近生活,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所以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三、 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能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出综合实践活动小报、成果展示、答辩、演示竞赛、感受体会、小论文、结题报告等。但必须注意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不要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也必须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他们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使每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其信心。

总之,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物理课堂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物理学习和探究活动,是从属于中学物理课程,是物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物理课程的实施、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学习”、“探究”和“实践”中掌握了科学方法,培养了兴趣,激发了探究、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将十分有用。

文综学习经验总结篇5

        下面我们讲第五个问题毕业论文的写作。首先要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条,先要围绕着

论题去占有和选择材料。也就是说,当你的论题已经确定以后,第一,围绕着立论去占有材料,多多益

善的去看。有的论题是来自老师已经拟订好的题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自己确立论题的,先积累材料,

再有论点。一旦立论确立了以后,再回过头来去占有材料。在占有材料方面跟我《基础写作》里讲的有

相通的地方。第一要占有材料,占有研究对象的真实的材料。比如你要研究某个作家,某个阶段的几部

作品,就将这几部作品拿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进一步来确定自己的论点。如果你的论文是报告类的,

不是纯理论性的,用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总结的形式来写论文的,那么你的调查材料、实验材料也要

占有。

        第二,要对研究对象的外延材料占有。

        比如你要研究的是作家作品的话,那么你就要对作家写作的背景材料,包括政治经济背景、文

艺思潮背景等。还有作家谈自己创作的材料,还有他人已经研究过的材料等。有了这些材料,你就可以

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使自己在研究当中尽量公允,不带偏见。所以,充分占有材料,也就使你的论据更

充分。这样你将来的论证就会更加深广。

        第三,在有材料的基础上要选择材料。

        决不能只要有材料就统统拉进来。这是你们写论文常出现的问题。比如让你写一万字,你可能

写到五六万字。象刚才那个学生一样,写出六万字,太丰富了。把握不住自己的时候,可以让老师来帮

助你,告诉你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多占有材料总比没有材料写不出来要好,因为删总是好删的。在

材料多的情况下,你就选更好的材料。

        2 、选择论文的类型。

        第二项准备工作就是选择论文的类型。毕业论文的类型一是学术性论文,二是报告性论文。应

用性比较少的科目来说比较容易做成学术型论文,比如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对诗派的研究。应用性比

较强的学科,比如教学领域、新闻领域、治疗科学和实验等,论文一般写成调查性的或总结性的,我将

它概括为报告型论文。

        杂志上发表的3000来字的论文,一般就是报告型的论文。我曾经提到到的《新教材综合性学习

的教学体会》从标题上来说,我们能够看出它是总结型的或是报告型的。这个报告型的论文主要是总结

经验。不管是总结也好,报告也好,总之,最后是要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比如说,《新教材综合性

学习的教学体会》有这样几条规律:综合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综合性学习能够激

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综合性学习以课外学习为主,能加强课内外的结合,强化能

力的培养;综合性学习能强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体验和认识,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朝着健康的

方向发展。他的这几个体会是努力地从理论上探讨,说明它的意义。

        我们大多数学生的论文都是学术型的,学术型的论文主要是对某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经过充

分的研究以后,用文字符号进行表达。这一类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论者以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本专业的理

论问题或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学术型的论文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是论述性的论文,一是综述性

的论文。所谓论述性的论文,最大的特点是以议论为主,有极强的理论色彩。它又可以分为立论型和驳

论型。立论型就是正面树立自己的观点,驳论型就是批驳别人的观点。综述性的论文,在我们的大型报

纸上和一些杂志很多。比如,2003年已经过了半年了,我们就可以对过去的半年时间里的小说进行综述。

如果是综述文学创作,就要对各种文体进行综述,如果进行小说综述,就要对半年来杂志报纸上发表的

小说进行描述。这是一种综述型的,往往采用一种夹叙夹议的方式。两者比较而言,综述型的论文只要

你的资料可以找到而且你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这种论文的撰写要比论述型的论文容易些。因为论述型的

论文完全是议论型的,要求逻辑思维要好一些。另外,论证的深度还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还是本科生,

那么研究生就更不用说了。比如说我的有些学生写的《北京晚报发展前景的探析》,主要谈了一下北京

晚报的特点,一个是晚报,一个是北京,怎么在“晚”和“京”这两个字上做文章的。这篇文章主要还

不是谈它的特点,主要是谈它的缺点。从读者的角度是怎么样的,从编辑的角度的角度是怎么样的,是

一种论述性的。从缺点谈怎样改进,作者谈了一下自己的策略。多方突击,摆脱自己的落后的状态。

        论文类型的选择,主要是看论文的对象怎么样。如果是宏观的,我们就用综述性的面上的描述

;如果是微观的,涉及到某一个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某一个问题,我们就选择论述性的。如果我们自己学

的专业应用性很强,比如说教学、新闻、农业、林业,建议大家写成报告型的论文,写成调查报告也行,

写成总结性的报告也行,都可以。这一类文章,可以看看报刊杂志。因为我们的课时有限,我无法将更

多的例文念给大家听。我只能讲这些原则性的条条给你们听。如果是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建议大家写

成报告性论文,包括调查报告、总结和实验报告。有些实验报告就可以成为论文。这是第二条。

        3 、要拟订 论文的写作提纲。

        准备工作的第三条是一定要拟订论文的写作提纲。如果没有完整的写作提纲的话,逻辑思维就

文综学习经验总结篇6

摘 要:创建了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习、科研和课外实践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建设完成了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计划对应的结构体系,调整了环境基础综合实验的结构,完善了环境科学方向的实验内容,加强环境工程实验课的过程管理,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实验课程

我校自从1999年lO月成立环境学院以来,环境本科专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001年我院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一个班,共25人,此后,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2个班的规模。2004年,经过教育部批准,环境专业由“环境工程”改设为以一级学科命名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更加明确了宽口径办学思想,在加强学生基础的同时,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同步得到重视,结合学校实践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了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习、科研和课外综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建设完成了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计划对应的结构体系,调整了环境基础综合实验的结构,完善了环境科学方向的实验内容,加强环境工程实验课的过程管理,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1.以宝钢为中心的生产实习基地的创建

2002年底,在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开辟宝钢生产实习基地。宝钢作为一个世界500强大型企业,拥有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噪声污染控制等全方位环境工程治理设施。其先进的环境治理效应堪称全国典范,并且不收取实习费用,因而每年吸引众多学校学生前往实习。我院经过积极努力和洽谈,终于在2002年底获得了2003年暑期学生实习的机会。在上海的院校中,我校环境专业是惟一一所以宝钢为生产实习基地的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院招收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按照培养计划还未进入实习时期,但此时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最后一届环境专业本科生正面临实习时期,且该专业本科生的部分专业课程也是由我院老师授课。为了使该年级学生有更好的实习基地,同时也为我院的实习积累经验,学院决定将第一次赴宝钢实习的机会提供给了该学院的本科生,由我院老师带领,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并得到机动学院的肯定和好评。此后,我院2001级和2002级学生的生产实习均得以顺利进行。在实习基地创建的过程中,从宝钢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编写了“宝钢生产实习指导书”,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习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以便于更好地完成生产实习报告。2006年,在面临宝钢只能接纳30人规模的实习任务时,我院为了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决定不以学生个人联系进行实习,而是多方位开辟实习基地,并形成了以水、气、固废为目标的新的实习点,包括:白龙港污水厂、竹园污水处理厂,闵行污水处理厂、闵行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宝钢电厂和吴泾电厂大气污染治理、老港垃圾填埋场等分散实习场所。

2.环境监测实习基地的创建

2004年,我院着手创建环境监测实习基地,这是我院实践教学的又一次飞跃。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环境监测课程后,非常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实习,这也是环境专业必须建设的任务。因此我院确立了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为主、闵行区环境监测中心作为辅的实习基地。上海环境监测中心拥有一流的环境监测水平和设施,每年承担的检测任务非常之多,接纳大量高校学生,我院经过努力,上海市监测中心在安排实习名额紧张的情况下,于2005年同意分两批安排实习名额我院2003级2/3的学生(40人)。经过2周的实习,我院学生得到该中心极高的评价,在2006年的计划中将我院学生增至50人。其余学生联系到闵行区环境监测中心进行实习,和上海市监测中心相比,尽管监测任务相对少,但完全满足20人的实习任务,实习效果反映很好。监测实习与生产实习略有不同,学生以参与监测部门的实际工作为主,并能够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监测实习在安排中同样需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明确任务,进行安全教育,并要求学生注重交大形象。在实习中及时向学生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在实习结束的当天进行实结。

3.PRP项目成为培养计划必修内容

在新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一方面加强了基础课程的学时,同时将完成PRP项目作为一项必修的实践环节,这对于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我院具有较好的条件,体现在,一方面我院师生比例较高,专任教师40人,每届本科生60人,同时,教师积极申报PRP项目,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机会。从2003级学生开始,我院学生100%参加PRP论文,学生因此受益匪浅,在外推直升研究生的时候以及参加就业中,由于该项目而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这也是我院对学校实践平台的成功应用。

4.积极组织参加“拜耳青年特使”活动,并连创佳绩

“成为拜耳青年环保特使”活动是由德国拜耳公司赞助,由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一项由大学生参加的国际性环境保护论坛,从2003年起在我国总共举办过三届活动,参加区域由华东地区发展到全国重点省市大学,该项活动得到我校教务处的重视,并积极支持我院组织该项活动,我院也因此每年都对该项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并连续三届取得出色成绩,成为我院环境实践活动的特色项目,为学校赢得了荣誉。2003年我院2001级两名学生荣获第一届评选的第一和第四名,其中1名学生还代表中国赴澳大利亚参极了国际青年环境论坛。2004年,我院2002级1名学生当选特使,并参加了在北京、杭州等地举行的各项活动。2005年,我院2002级1名学生再次当选拜尔特使,并作为中国5人代表之一赴德国参加国际青年环境论坛。2006年,我院2003级两名学生再次当选特使,参加了青岛的环境夏令营活动。其中1名同学由于该项活动中的出色表现,被我校破格直升研究生。

我院在环境本科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充分结合研究型大学办学思想,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在教学实习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不仅创建了以宝钢为中心的实习基地,还增设了环境监测教学实习环节,将PRP项目作为培养计划必修环节,并将拜耳青年特使活动发展成为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取得了优异成绩,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全面、系统,在学生的培养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二、实验教学的建设

实验是本科教学的基本平台之一,是培养环境专业人才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环境学院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按照我院以一级学科发展本科专业的思路,结合教学投资状况,分阶段建设。从最先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发展到新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实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新的培养计划开设环境基础综合实验1和2、环境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综合实验和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其中,环境基础综合实验1包括:环境监测实验和生物技术理论基础实验,环境基础综合实验2包括:环境生物实验(植物和微生物)和环境化工原理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包括环境化学实验、分子毒理实验和土壤环境实验。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实验。和过去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相比,有以下特点:

(1)明确了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建立了以环境化学、分子毒理学、土壤环境学为主体的实验内容体系,其中,分子毒理学、土壤环境学是新增设的内容,使环境科学实验内容更加完善。

(2)将环境监测实验由过去独立开设的实验课改为和生物技术理论基础实验共同构成基础综合实验1。将环境化工实验从过去的环境工程综合实验调整为环境基础实验,与环境生物实验共同构成环境基础综合实验2的内容。环境生物实验在过去单纯的环境微生物的基础上,增设了植物方面的实验,调整后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3)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则加强了过程管理,由于实验套件数的限制,因此采用分组轮回实验的办法,由主讲教师和3名助教各自指导1~2个试验。实验进行过程中,对学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打分,分为考勤(10分)、预习(10分)、实验操作(40分)、实验报告(40分)。主讲教师注重巡回检查,并及时解答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每次实验之前发放上一次实验的报告,并收集邻近一次的实验报告。对于存在的公共问题集中讲解。

2.特点和效果

环境综合实验的建设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和开放性。基础性表现在每门实验课程根据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开设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实验,通过实验来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认识。先进性表现两方面,一方面,在每门实验课程中都有经过最新科研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区别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实验设置的独创性实验,如水污染控制中的恒压膜过滤实验,大气污染控制中的活性炭纤维吸附气体中的氮氧化物实验,环境化学中的染料在水溶液中的光催化氧化实验、动物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实验,生物技术理论基础中的核酸浓度测定实验,环境监测中的总磷测定实验,环境化工原理中的仿真实验等。另一方面,每门实验中都含有先进的仪器使用,如环境化学实验中的原子荧光、测汞仪,环境监测中的仪器分析实验,固体废弃物中的毛细吸水时间测定仪等。

实验的开放性表现在,所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均向进行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开放(主要包括PRP项目和本科毕业论文),使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加深对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开发。另外,开课对象不仅面向环境学院的本科生,同时还面向农业与生物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

实验教学的质量通过两个环节加以确保,一是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监督考察,二是,通过和学生开展座谈会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加以改进,学生总体反映良好。

文综学习经验总结篇7

1.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首先应当树立新课标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重归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必须最大限度的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和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动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活动构思的能力、调查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意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能力。其次,我们还要要意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中学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更应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为学生的语文养成教育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融入语文学习

综合性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出,拓宽了语文课程的视野,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把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融入语文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的。我们教师不能因为中学物质缺乏,就耽误了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教材、校本课程。因此,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学习资源和机会将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生活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教师要转变语文课程观,培养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是要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来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

2.1是自然资源的挖掘。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大自然是语文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接触自然中他们还产生了许多疑惑,好奇心驱动他们去询问师长,去查找资料,去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如在进行"感受自然"、 "脚踏一方土"等这些综合性学习时,我们可因势利导,利用我们自然资源,带学生到田园里和果园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情不自禁融到活动中,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妙,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自然,在观察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2.2是人文资源的挖掘。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摄取语文素养。人文资源是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种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各种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人文资源。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样厚实的。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熟悉的生活,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具有特色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往往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校园文化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人文资源,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契机来进行语文学习。我们可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方阵地,开辟"校园新闻""名作赏析"、"优秀作文"等栏目。在课外活动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爱好,开展书法、写作、阅读、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结合课本剧表演、书法竞赛、朗读竞赛,结合校本课程进行爱学校、爱家乡的征文大赛等,让学生认真把握语文学习的每一寸天地,生活的空间里充满着语文学习的气息。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每一项活动,抓住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瞬间,尽情释放语文学习的热情与活力。

3.让学生感受、体验成功和收获的乐趣

教学资源收集要总结、交流、分享体会和成果。教师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感受、体验成功和收获的乐趣,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将学习成果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以互相分享、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仅可以博取众长,补己之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还锻炼了胆量,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成果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参加展示的人员可人人参与,也可毛遂自荐;展示的模式根据活动的主题确定,可以是文字及图片展示、情景表演、游戏、讲故事、朗诵、问答竞赛等。无论采用什么形式,课堂活动都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课堂,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努力在组织、指导上狠下功夫,还应构建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机制,确保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评价方式要多样,角度要不同,力求评价成为激发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

文综学习经验总结篇8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织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性学习课程化推进,要求基于学生自身兴趣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形式方面形成了可推广的一般模式。

一、研究课题的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学生是课题的主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由学生基于兴趣与知识能力层次而自我选定。但事实证明,当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体验少、认识浅时,由学生完全自主确定研究课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较差。实践中,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按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生成研究课题。

第一阶段――针对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对综合实践活动尚缺少经验的学生,即高一新生所开展的第一个课题,由学校统一规定为班级文化建设项目设计。

第二阶段――针对有一定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但实践经验尚不充足的学生,如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二、三个课题,由学生自主结组提出选题,教师组织一定单位内的选题分析讨论,以可行性分析报告和答辩为主要方式进行选题,选出可行性强,研究价值高的主题,进行二次选题结组后开展活动。

第三阶段――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经验较充足的学生,如进入高中阶段的第四、五个课题。在前几个课题的研究基础上,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课题选择和研究能力,由学生完全自主结组提出选题,论证后进行研究。

在主课题生成之后,子课题生成可以选择在课题生成课上进行。由师生共同提供主课题的背景材料,根据研究价值与可行性分析,结合兴趣取向选择确定研究角度,生成子课题,在大课题组内完成子课题小组的自由结组。

二、活动指导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活动指导是教师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根据指导的范围和目的,可分为一般性指导和针对性指导两种组织方式。

一般性指导――指面向大集体(行政班级组合、年级等)的,以集体授课、讲座等方式进行的关于诸如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书写开题报告、常用研究方法介绍、如何选择成果汇报方式、如何书写调查报告、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共性指导,也包括对常用研究具体实施方法的进一步讲解等,多在活动开展前期,特别是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推行初期(如学生的第一次活动)进行。

针对性指导――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生成性问题做专门指导。如报告的具体撰写问题、调查研究过程遇到的困难或与预设相距较大的问题、成果汇报具体方式的选择问题等。可以以课堂讨论或个别辅导形式进行,视具体情况灵活组织。

三、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主干课型的组织

1.开题课

开题课是在主课题和子课题选定,完成活动小组组合后,组织小组进行开题展示评价的环节,通常以同主题小组同课的方式进行。具体课堂组织可参考以下流程:小组展示(开题报告)――答辩(由其他小组及教师提问)――小组互评(分项目讨论打分)――组间交流(评分及说明)――教师指导发言――组内修订。这样的组织既有利于总结前期工作,为后续研究提供保障,又强化交流和组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该环节的活动成效。

2.成果汇报课

成果汇报课按内容可以分为中期汇报与结题汇报。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交流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通过交流互评体现多角度的评价机制。具体课堂组织可参考以下流程:小组展示――组内互评(由小组成员对活动中每个同学的表现给予评价)――小组互评(讨论打分)――组间交流(评分及说明)――教师指导发言――选优并表彰优胜者。

在该课型组织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创新,一方面强调汇报方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注意汇报平台的多样性,指明课堂展示只是一种汇报形式,还可以选择网络、宣传园地、组织主题活动等形式进行汇报展示。另外,要关注成果评价的客观性,不以成果展示形式的差异作为评定活动过程的唯一标准,而要引导学生关注过程的真实性、方法的多样性、操作的有效性和成果的价值性。

3.结题总结

结题总结的组织多采用较大范围的集会型大课堂形式,一方面选择优秀小组或课题进行终结性成果的集中展示;另一方面作为一些实用型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平台,如提出倡议、发起新活动等;再有就是对课题完成情况做出终结性评价。其中在评价方面强调评价方式多元化,指导意见具体化,研究成果发展化。即要汇总多方面评价作出总体评价,多角度进行表扬与肯定;无论是肯定还是在谈不足时,均明确举出具体环节的实例,避免泛泛而谈;对研究成果的发展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鼓励成果的进一步深化,指出研究活动的结束并不是课题的结束,提高综合实践的效力。

四、课题研究的拓展延伸

某些研究课题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教育意义和旺盛的生命力。深化这些课题的价值在于有意识地推进课题结题后的拓展。我们的做法是尝试将课题与德育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社区服务等有机结合,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发挥同学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收集资料、所获得研究成果和所提出倡议建议等的功能,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之外展现研究性学习的收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自觉提高自身认识,服务于社会。

总之,将研究性学习以课程的形式,有规划、有步骤、讲方法地实施推进,一方面有力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体验,在钻研精神、思考习惯、团结协作、关注社会等方面也有巨大收获,促进了学科学习,提高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生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一学习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