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3 02:20:52

冲压模实训总结

冲压模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冲压模具;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课程考核

引言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针对专业课程的实践,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模式过于单一,大多是以工种划分进行实训,在特定的课程里会有少量针对性的实践,且因高职院校受条件限制,实践模式简单、粗放,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与教学的一体化。如果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和巩固,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模具行业的需求和目前的现状,急需构建符合模具专业特点和高职学生学习的模具制造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现将《冲压模具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模具制造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次实践在内容方面突出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的关联性,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改变实践内容条块分割的状态,围绕职业能力组织实践课程内容,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教学过程企业化与岗位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改革思路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实施情况及实训室建设情况,在《冲压模具设计》课程中率先展开课程设计。本次设计,邀请企业及其工程师参与,由企业工程师甄选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专业教师进行冲压模具设计指导,出具图纸,制定加工工艺方案,实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模具零件加工。对于一些校内实训室无法满足的加工工序,则由企业人员负责指导学生在校外加工处理,最后由企业人员指导学生装配模具并试模,冲出合格零件。

2课程实施

2.1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的办学方向,以应用为目的,以技能培养为本位,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型模具人才。整个体系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中心,体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主导思想,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体系全过程,实践教学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完全实现学生所学技能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2.2课程内容设计

(1)案例设计。选择近年企业生产的零件为实例,引出知识点,图1所示为隔离片,大批量生产,材料为镀镍铁带,料厚为0.2mm,试设计此隔离片的冲模。由图1可知,零件结构简单,上下左右对称,在零件内、外形连接处有尖角,零件有多处凹槽,且宽度较小,较薄,对零件的平面度要求不高,这些特征都适合利用级进模进行生产,为中等复杂程度的冲模结构设计。(2)课程之间相互融合。此次课程设计是学生参与设计与制造试模的全过程,包括模具工艺分析与设计、模具制造、材料热处理,试模生产零件等全过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将运用多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相关知识,如机械制图、机械原理、AutoCAD、UG、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模具制造工艺、模具估价等,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应用,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2.3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载体选择方面,选择企业的零件或订单,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布置到学生。载体的选择要体现从简单到中等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在循序渐进的情景下进行。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存,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侧重于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操、实践环境下,将教学设置在工厂生产车间的环境下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对照零件或模具半成品、成品来理解,更具有针对性,方式和模式要体现组织有序、安全可靠。

2.4教学团队

本次实践成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工作组,由具有丰富企业一线经验的教师担任负责人,主持教研活动。课程组成员吸收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同时,实训室教师参与实践过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及学生安全问题。本次实践的亮点在于邀请企业一线专业高级技师与工程师参与,主要指导学生的模具制造与装配及试模过程,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与培训。

2.5课程设计成果

此次课程设计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热情较高,都表示:此次设计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课本知识更加了解,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也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和手册,对有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标准和参数有了一定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断的思索,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图2所示为学生加工制造的模具,经试模,零件符合企业要求,图3所示为模具试模样品。

2.6课程考核

改变传统的一份试卷的考试方式,采用以课程设计、实践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看得见的实践结果作为主要评定依据,即以设计出可以用于生产的图纸、工艺方案及制造出来的模具实物为依据。此次课程设计考核,根据设计阶段,形成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结合设计内容按比例给出成绩,设计合格通过,则给出学分。此次设计按以下要求进行考核:(1)零件工艺设计及图纸合格,按设计总成绩40%考核。(2)撰写设计说明书,按设计总成绩20%考核。(3)模具制造、装配及冲压试模,按设计总成绩20%考核。(4)答辩,按设计总成绩20%考核。

3结束语

整个课程设计包含模具设计、加工工艺制定、模具制造、试模零件的全部过程。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冲模设计的实践训练,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冲模设计的内容、步骤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今后开展毕业设计及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奠定基础,此次课程设计实践,实现了实践教学企业化和岗位化。

冲压模实训总结篇2

论文摘 要:为了能够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力度,以《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为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实践,验证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了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卢龙飞研究了工学结合模型下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探索了职业教育中的英语和专业相结合的新方法,提出了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转换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等途径,从而使职业教育中的公共英语教学更加具有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杨润丰等人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改革模式进行了深入地探索,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比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和企业生产以及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卢菊洪等人研究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构建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使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时展的要求。胡茵等人研究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从工学结合模式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创新和拓展的应对策略。王婷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的含义,并且提出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从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将工学结合的基本思想融入到《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通过广泛的社会需求调研,与江铃集团模具分厂、香港惠迪股份有限公司华高电子五金厂等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座谈、研讨,明确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技术岗位,从而确定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技术岗位为:在机电领域内从事产品开发、模具设计、模具制造与维修、设备维护、机床操作与加工等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机电领域的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制造、管理、应用研究、机床操作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为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主干课程,通过《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冲压工艺的编制方法、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和维修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能够掌握冲压件的质量检验和分析方法。

二、《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设置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根据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确定出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并且设置相应的职业技能实训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和企业进行协作,提出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执行和课程评价的相关措施。并且关注《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以及项目化的建设。

(二)设置和课程对应的“体验课”,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环境,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得到技能上的训练,并且逐步地掌握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在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回答问题,完成设计,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

(三)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专业师资是制定和实施科学课程体系的保证。双师型师资的确定,不仅仅是指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一些相关培训,而是高职院校能够为教师争取到一些可以参与企业实际生产的机会。通过在企业的实际训练,能够使高职院校的教师发现自身在课程教学中的缺陷,从而能够使以后的教学可以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设置为1:1,或者使实践教学的比重更大一些。通过开展项目化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并且逐步地把实际项目中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理论教学中,加强模具设计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加强模具设计相关工作过程的介绍;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工作的实际过程,对职业技能的教学进行精心的指导,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冲压工艺的编制、冲压模具设计、模具的装配和维护以及冲压件质量检测与分析等专业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查找资料和文献的方法能力。

(二)完善《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

通过和企业专家以及课程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总结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和《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有关的教学内容。

1.主要包括冲压生产和冲压模具,前者可以通过生产情景录像来进行教学;后者可以通过典型模具的工作过程录像来进行教学。

2.主要包括冲裁件质量问题分析、弯曲件质量问题分析、拉深件质量问题分析和成形件质量问题分析,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产中的次品件进行演示教学。

3.主要包括工艺性分析、生产方案的制订、冲裁模总体结构设计、工艺计算和冲裁模零部件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冲载件(托板)进行教学。

4.主要包括工艺性分析、生产方案的制定、弯曲模总体结构设计、工艺计算、弯曲模零部件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弯曲件(支架)进行教学。

5.主要包括工艺性分析及拉深次数的确定、罩壳的生产方案的制、拉深模总体结构设计、罩壳的工艺计算、拉深模零部件结构设计。主要通过拉深件(罩壳)来进行教学。

6.主要包括气瓶的成形工艺分析和气瓶的缩口模设计。主要通过成形件(气瓶)来进行教学。

(三)开发出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教材。通过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及一线员工开展研讨,对模具设计与制造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整理,在此基础上,与江铃集团模具分厂、香港惠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新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材,教材内容的制订以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规程的制定、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典型零件的冲压加工方法归类为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及成形模具设计,新教材结构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择恰当,教材难度适中,选取的工作任务真实,具有代表性且实践性强,满足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设计后,我们按照“工学结合”的精神,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项目导向是指依托来源于企业真实的冲压件模具设计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是指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使学生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自主学习;教师引导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转换成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提出问题,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文件;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与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规则。学生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回答问题,完成设计,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群体化协作学习能力。学生群体化协作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通过一些相关的实例(如实验实训、综合实训、学科技能竞赛、体育比赛和辩论赛等)来引导学生群体化协作学习和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群体化合作能力。利用bbs、微博和qq群等网络的形式,进行充分地沟通和交流,并且形成一致意见,从而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将以前片面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改革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可以利用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将学生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情况、实践操作情况、以及工学结合模式下下厂实习等都在考核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提高评价的全面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结论

经过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实施,构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精心选择并组织以真实冲压件模具设计和制造为载体的教学内容,采取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冲压生产及其规律有生动、直观、全面的认知。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设计,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而且还节省了企业的二次培训,因此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唐永泽,等.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2]徐其航,等.模具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讨[j]. 广西轻工业,2010, 139(6).

冲压模实训总结篇3

我校目前开展的模具综合实训内容主要制造一套冲压模具,采用的加工设备包括数控铣床、磨床、线切割、普铣、钻床等,同时也对冲床、冲压模具的应用给予以介绍。该实训内容是非常综合的,围绕模具加工和制作方法开展教学,以整套模具为载体组织实训。但如果按照传统的以单个零件或产品加工为载体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整套模具生产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解决。

(一)实训内容多,实训安排复杂

制造模具涉及多种加工方法和工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加工技能较多,同时学生还需要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对模具的结构进行拆装认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所有学生了解、掌握实训内容,在组织安排实训时就显得比较困难。

(二)实训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

由于设备和场地限制,无法满足一人一个工作岗位,学生有较多的空余时间,也无法像钳工、普车等其他实训一样,通过单纯的零件加工来达到实训目标。传统的以零件作为训练的对象缺少吸引力,以书面文字形式阐述的目标很难理解和把握,学生对整个实训没有具体的目标。因而,学生很难对实训内容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也多是被动式学习,缺少主动性。

(三)没有体现综合实训的特点

模具综合实训是让学生在了解掌握模具结构的基础上,以模具为载体,通过模具零件图绘制、加工、装配等一系列任务,利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能自行制造简单的模具,掌握模具制作流程及相应的技能。实训过程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而传统实训安排没有体现这一特点。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综合实训的实施过程

我校模具综合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知识和技能储备阶段、模具制造阶段。总教学实训共6周,知识和技能储备阶段用时4周,模具制造阶段用时2周。下面以12模具1班48人进行阐述冲压模具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知识和技能储备阶段

1. 训练时间:技能训练时间4周。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四个项目的训练。四个大组进行轮换,每个技能训练时间1周。

2. 组织方式:全班48人分四个大组每个小组12人,每个大组分3个小组,每组一名组长。组长负责工具的使用登记、清点、归还、清洁安排工作。

3. 技能训练内容:在这个阶段同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一套模具的加工制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训练的内容均来自模具零件,并让学生明确这是模具结构里的那一部分,作用及技术要求均在资料中予以介绍。模具中的典型零件需要铣床加工、电加工、磨削加工等工序,把各工序的工作作为学生学习任务,学生以零件的某一结构为学习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开展实训,学生对学习要求和掌握情况很容易自我评价。

4. 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分为小组考核和教师考核,小组考核由组长完成,组长轮流担任,这样在学生考核部分既有学生互评也有自评。同时,可以约束组长给组员评分时要认真客观。

(二)模具制造阶段

1. 时间安排:2周。

2. 组织方式:全班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内再进行分工:组长、铣削加工、磨削加工、电加工。

3. 实训内容:实训内容为每组完成一套冲压模具的加工制造与装配调试。内容以任务书的形式下发,包括模具装配图及所有零件图纸,模具图纸由学生在第一阶段的模具结构认识过程中绘制,并经老师审核确认。把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引入到该实训中。

4. 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方式与第一阶段基本一致,模具产品质量作为结果评定。对实训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小组及个人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的成果

冲压模实训总结篇4

针对“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必须在实践、网络教学环境方面加大建设,保证教学改革的进行。在本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具备了以下条件:(1)实践教学环境。模具专业配备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供学生实践训练的模具实物及装拆工具、工作台等;配备了专业机房,电脑配置足够能够运行各种CAD/CAM软件。(2)网络教学环境。本课程专门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网站内容丰富,充实了网络教程、设计案例等素材资源,学生可以课后在专业机房及寝室内访问该网站,进行在线学习,下载模具设计资料,供设计使用。可以在校园网上访问的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论坛,和教师与其他同学进行在线讨论研究学习。课堂上用多媒体来丰富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变黑板式教学为电化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在课堂上穿插演示模具三维结构、运动过程等用语言和平面难以表达的内容,使过去因没有实物对象而抽象难学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课程网站中的模具设计素材、参考资料使学生通过网络认识大量模具结构和动作原理,使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良好的实践环境和网络环境有力的保证了“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开展。

2模块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为克服冲压成形工艺课堂理论教学抽象、难懂;冲压模具设计实践性强的特点,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3]。为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1)讲练结合型教学方法。“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实践性内容的课程教学。在课程的每一模块开始时,布置给每名学生不同的设计项目,然后按照冲模的设计步骤,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具装拆演示,逐步讲解冲模的工艺问题、工艺计算,结构设计等不同环节,在每个环节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项目设计,教师现场解答疑问,挑选部分学生对自己项目设计过程进行叙述,并在教师与其它学生进行点评和质疑后进行修改。当完成该模块的教学时,学生也完成了自己的设计项目。同时将课程设计贯穿于各次项目训练中,随着不同模块的进行,逐步完成课程设计,并巩固各单元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采用讲、练结合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之后,通过布置设计任务,进行实践训练,完成教学内容。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事实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很快地掌握了课程内容。(2)案例教学方法。生产一线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申的范例。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师生互动性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4]。本课程挑选电机转子、电机定子、机芯自停杆、电容器接线片等几个典型冲压件的冲模设计案例,每个单元以一两个冲模设计的完整案例将课程的主要内容全部穿插起来。通过案例式教学,使学生先模仿借鉴案例,继而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提升拓展,最终独立完成设计任务。(3)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针对企业工作环境的模拟情况所采取的不同工艺措施提出几个讨论题,如针对电机转子冲压件,先是设置一定的生产条件,再讨论采用单工序模、连续模或复合模的优缺点。学生分组准备并派代表发言,不同观点之间可以展开争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如果答案不统一,不同的观点可以允许存在。这种教学法,实际也是对企业工作环境的模拟,通过这种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工作的适应能力。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模式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实践技能,同时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结束语

一体化的模块式教学克服因课时分散而导致的学生前讲后忘、理解前后脱节前等困难,同时克服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时实践环节实施难度大、学生动手训练时间少、知识能力结构与企业需要脱节等缺点,保证了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加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和训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更符合企业需要。

冲压模实训总结篇5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教育方式,要突破以理论指导实践、全面化学习的模式,转而实行项目化教学,采用以点带面、以技能实践促进理论掌握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技能与知识的转化,突出中职教育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指导方针,培养出具有很强的技能操作能力和一定理论水平的学生,以适应现代模企对一线生产技术人员的社会用工需求。

1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职业技术培训中坚力量的中职、高职、高专院校,相继开设了模具专业,教学用书纷纷出版,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然而,数量众多的模具专业教材,大部分是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编写,鲜有适应中职教育而编写的模具专业用书,各中职学校不得不采用仅有的大学教材来进行课程教学。中职模具专业课程建设,应以提高实践技能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整合,明确、细化技能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2课程项目化

2.1确立培养方向

    要设置出适合中职教育特色要求的冲压模课程,必须明确设置标准。当前中职学生毕业后往往应聘到生产一线岗位。所以,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这门课程进行项目化,在“制造”与“设计”这两个方面,重点应突出“制造”这个方面,在制造的过程中了解、熟悉设计原理,再进一步提出创新要求,实现以专业技能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的教学目标,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并在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分析或解决冲压加工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2.2确立项目内容

    项目内容的选取要符合教学大纲和反映社会技术要求,要易于被学生接受、了解和运用,要在强化技能实训的同时,穿插理论指引;不是理论指引实践,而是通过技能实践,了解与消化理论,再利用了解的理论促进技能水平升级,形成以技能实践溶解理论、以理论强化技能水平的良性循环。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这一门课程涉及到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多种模具的设讨一制作,初步接触时,一个学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问和精力才有可能在脑海里把这一系统工程初步建立起来。因此,在确定冲压模这门课程的项目内容时,应选定其中某一种类型的模具相关知识进行内容组织,整合为项目形式,对课程实行项月化教学。当项目完成,学生容易在大脑中建立起清晰的模具制造工程模型,之后就可以此为突破口,扩展教授其它类型的模具知识,形成以点带面的冲压模知识教授方法体系。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各类型冲压模的结构特征和所需要运用的知识内容,选取冲裁模作为冲模知识学习的突破门。冲裁模是冲压模中用得最多的一类模具,其结构组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学生通过冲裁模的学习,拥有了坚实的模具制造知识基础,那么,在后续的弯、拉深等冲模的学习上,将会呈现事半功信的效果。

2.3分项目制定

    根据冲裁模的结构特点,本着由浅人深的原则,可选取单工序的落料模作为具体项月实施裁体,把完成整副冲裁模具的制造过程,分解成多个项目内容依据模具结构零件的功能特点和加工过程,联系各知识要点,可把整个项目分化成以下七个分项目:①冲裁模基础知识:进行模具拆卸实践,一了解模具结构,对冲模和冲压加工生产形成初步认识;②冲床与冲压加工基础知识;了解冲床结构,分析冲压原理;③模架零件制造:对模座板、导向零件等进行加工,强调技术要求,学会车、铣、磨等机床加工手段,强化机床操作技能,了解模架设计要求和选用方法;④凸模和凹模制造:学会用数铣、线切割、电火花等技术手段加工凸、凹模,了解凸、凹模零件的设计要求,学会凸、凹模尺寸的确定方法;⑤垫板与固定板制造:加工上、下垫板与凸、凹模固定板,对上、下垫板以及凸、凹模固定板进行加工,强化加工技能,了解凸、凹模固定板设计的要点;⑥卸料装置部件制造:对卸料零件进行加工,了解卸料装置的结构组成和设计要求;⑦冲裁模装配与调试:对已经加工完成的模具零件进行组合装配,掌握装配模具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完成整副模具的最后组装,把模具装在冲床上进行试加工。

2.4项目实施

    项目的实施过程是以学生为主老师参与指导的方式实行,老师选定两个结构不同的冲裁件,并预先为其中一个零件设计出完整的模具结构,作为学生进行加工的对象。每一个项目中,学生亲自对零件加工,老师则对其加工过程进行必要指引,从工艺、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要求;当加工完成后,教师对其加工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以待改进。此时,由于学生刚完成零件的加工,精神状态高度集中,且加工过程中亲力亲为,对零件的各部位结构印象深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充分地调动起来,老师对所加工零件的功能、设计原理、设计要点等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将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每个分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把“为什么会是这样”引人到项目过程中每个技能和知识点里,激发学生思维多多思考,培养学生不断进行探索。

2.5项目的检查评估

    每一个分项目的完成,学生都要进行自我评价,把该项目所用的技能和自身的掌握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分析报告书,认清长短,指出问题,针对性解决或强化。

    落料冲裁模总项目完成之后,学生老师共同进行评估总结。对项目进行过程中所用到的知识与技能情况进行回溯,分析了解技能的掌握情况,以达到认识自身水平的目的,找出提高技能的突破点,为以后的技能培养指引方向。

冲压模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 冲击声; 压缩感知; 观测矩阵; 特征提取

中图分类号: TN911.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7?0052?03

0 引 言

近年来,针对冲击声的自动目标识别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农业中对害虫种类、数量和其不同成长期的识别;工业中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军事中对舰船、直升机和坦克等目标的类型和地理位置识别。这类声音的识别不同于以往的语音识别,例如考虑到背景声音的复杂性,识别系统需要具有更强的抗噪性和更高的识别精度。

冲击声目标识别技术,一般采用k近邻(kNN)、高斯混合模型(GMM)、支持向量机(SVM)[1]分类方法,可以选择相关训练样本中少数支撑向量去整体特性化测试样本,但是无法对每个测试样本进行自适应的选择最佳支撑。文献[2]提出了压缩分类(Compressed Classification)的概念,将新出现的压缩感知理论(Compressed Sensing,CS)应用于目标分类,即直接对压缩样本进行分类。目前CS已经成为一种用少量训练样本去表示测试信号的热点理论[3],在目标的识别分类中表现出很大的优越性,因此本文选取矩形板冲击声作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冲击声分类,并将其与kNN、GMM和SVM分类算法比较。

1 CS理论

针对传统意义上的测量算子并非总是可以或者稳定地实现信号的超分辨率稀疏表示问题,文献[4?5]中 Candes和D L Donoho等学者研究表明测量算子可以稳定地实现信号的超分辨率稀疏表示,该理论指出,当信号具有稀疏性或可压缩性时,通过采集少量的信号投影值就可实现信号的准确或近似重构。

2 CS用于冲击声信号目标识别

2.1 随机投影

随机投影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有效的数据降维方法,它具有计算复杂度低和距离保持特性的优点。在每个传感器节点,将[n]维的高维信号通过随机投影矩阵[Φ]投影到低维子空间,投影矩阵需满足约束等距性(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RIP)条件,独立同分布的随机矩阵被证明能以较高概率满足 RIP条件,如高斯随机矩阵和伯努利随机矩阵[6]。相对于传统的数据降维方法 PCA而言,随机投影的计算代价只跟PCA中矩阵相乘所需的计算代价相同,而省去了PCA中计算协方差矩阵和进行特征分析所需的计算代价,适合在资源有限的传感器节点上实现。

2.2 稀疏表示与求解

压缩感知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稀疏基的构造问题,稀疏基的选择对信号表示的稀疏性有直接影响。在信号压缩应用中,稀疏基可以选择多种标准基(如Fourier、Wavelet、Curvelet和Gabor基)构造[7]。但是在目标识别应用中,稀疏基需由训练样本构成,测试样本表示为稀疏基的线性组合。可利用的训练样本数量充足时,将测试样本仅仅表示为与该测样本同类型的训练样本的线性组合,因此,测试样本基于全体训练样本的线性组合实际上只依赖于部分训练样本,满足压缩感知中对信号稀疏性的要求。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稀疏表示的系数向量,基于该系数向量可以实现对测试样本的有效识别。

2.3 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方法

本文提出的压缩分类冲击声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压缩感知的随机投影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压缩,然后利用稀疏表示对压缩采样数据进行分类与识别。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冲击声样本数据库

3.2 实验结果比对及分析

考虑到MFCC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声音特征提取方法,具有良好的声音识别性能,但MFCC对噪声较敏感,在噪声环境声音识别中的表现不佳,所以本文提出的算法将MFCC与BCS相结合,达到了良好的抗噪效果。

图1是对于3种不同的矩形板冲击声提取MFCC特征,进而应用BCS算法进行识别分类,比较了CS分类器与kNN、SVM以及GMM的性能。从图1可以发现,在噪声环境中CS分类器识别精度高于kNN和GMM,近似于SVM。

实验中,在相同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情况下,采用SVM方法的矩形板冲击声目标识别的平均错误识别率为9.01%;本文方法的平均错误识别率为3.12%,可以看出BCS识别方法明显优于SVM方法。SVM这种非参数技术利用少数训练样本去特性化测试样本,然而,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每个测试样本的支撑。而BCS能够自适应的从训练集合中选择相关的稀疏表示矢量,因此其识别性能要优于SVM。其次,BCS方法考虑了压缩采样过程中的噪声,因而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图2给出了不同样本下的BCS算法和kNN算法的识别率,在少量样本时,BCS算法得到的平均识别率明显高于kNN算法。随着样本数的增加,识别性能趋于稳定。

表2列出了CS分类器在压缩比为0.5时的混淆矩阵,显示每种材料正确识别和错误识别材料的百分比数。由混淆矩阵可见,对于玻璃和铝容易产生误判,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矩形板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指标都有相同的特性,导致两者区分度不大。

4 结 论

本文在研究冲击声信号稀疏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S的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所有目标的训练样本构造传感矩阵,基于BCS模型求解待测试样本的稀疏系数矢量;根据稀疏系数矢量判定待识别目标类型。实验中采用了3类冲击声目标数据,平均识别率可以达到93%,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CS在目标识别方面的应用潜力。接下来的研究中,将实现不同大小以及不同形状的矩形板冲击声的识别,探索减少计算复杂度的CS分类算法。

参考文献

[1] CRISTIANINI N, TAYLOR J S.支持向量机导论[M].李国正,王猛,曾华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DAVENPORT M, DUARTE M, WAKIN M, et al. The smashed filter for compressive classification and target recognition [C]// Proceedings of SPIE Computational Imaging V. San Jose, California, USA: SPIE, 2007: 326?330.

[3] CANDES E J, ROMBERG J, TAO T. Robust uncertainty principles: exact signal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incomplete frequency inform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6, 52(2): 489?509.

[4] CANDES E, WAKIN M B. An introduction to compressive sampling [J].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2008, 25(2): 21?30.

[5] DONOHO D L. Compressed sens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6, 52(4): 1289?1306.

[6] CANDES E J, TAO T. Decoding by linear programm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5, 51(12): 4203?4215.

冲压模实训总结篇7

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根据文件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冲压作业安全整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生产经营单位三类人员培训、冲压设备检测率、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数据库,逐步实现安全生产动态管理,西城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理念,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推动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打造“平安西城”。

二、组织领导机构

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四项达标”工作各项内容,经研究,决定成立西城街道安全生产“四项达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工作开展、协调、情况汇总和上报等。

三、工作目标

从2012年开始,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冲压作业安全整治“四项达标”活动,在三年内,实现标准化企业10家,规范化企业61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达标单位120家,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1552人,检测冲压设备2821台,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西城街道安全生产“四项达标”工作任务分解详见附件1。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l、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企业今年全部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要求,力争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要求;

2、电动工具、汽摩配、电镀、橡塑、制锁等行业企业(规模以上或从业人员50人以上)今年全部达到安全生产规范化要求,力争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要求;

3、冶金、门业、杯业、电器厨具、休闲器具、装备制造等工贸企业(规模以上或从业人员50人以上)2013年底前达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台帐)规范化要求,力争2014年底前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要求;

4、冲压设备超过20台的企业今年全部达到冲压剪切安全生产规范化要求;

5、从业人员50人以下企业开展用电安全规范化建设;

6、今年完成横桥村、大塘头村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1、规模以上企业及从业人员50人以上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从业人员20-50人企业,今年完成40家,2013年完成40家,2014年完成40家,全部实现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3、从业人员20人以下企业,以童宅工作片用电安全为突破口,重点整治用电安全隐患,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安全生产培训,逐年展开,稳步推进,2014年底前基本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达标评分详见附件2。

(三)安全教育培训

1、规模以上企业和从业人员20人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2、从业人员20人以下企业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四)冲压作业安全整治

1、冲压设备超过20台的企业整治验收率达100%;

2、发生冲压伤残事故企业及冲压作业安全隐患整改挂牌企业,隐患整改率达100%,合格准用证领取率达100%;

3、冲压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率达100%;

4、冲压设备隐患整改合格率达90%以上;

5、冲压工培训率90%以上;

6、建立健全冲压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方法步骤

1、调查摸底,宣传发动(4月1日—5月10日)

结合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对照达标要求逐项检查,摸清底数。西城街道各职能科室及网格员要深入企业做好宣传发动,引导企业负责人和广大从业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投身于“四项达标”工作。

2、树立样板,以点带面,全面推开(5月1日—7月15日)

选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试点企业1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试点企业2家(从业人员20人以下、从业人员20-50人各1家)、冲压作业安全整治试点企业2家,树立榜样,通过召开动员会和组织相关企业参观学习等方式,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四项达标”工作。

3、整改验收(7月16日—12月25日)

西城街道将成立指导小组,指导、督促企业开展“四项达标”工作。

拟申报达标单位向指导组提出验收申请,西城街道将会同市安监局严格按照要求对申报单位进行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四项达标”工作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最大限度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和手段,街道各职能科室和网格员要高度重视,工作中密切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利用报纸、网站、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增强广大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促使他们积极投身“四项达标”工作。大力宣传“四项达标”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与经验,曝光对“四项达标”工作敷衍了事、走走过场的单位和个人。

(三)强化指导,做好服务。要把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作为开展“四项达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及时了解进展情况,为企业提供咨询、技术指导、宣教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难题,鼓励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服务。

冲压模实训总结篇8

作为汽车冲压工厂工会,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工厂中长期目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组织优势,服务广大员工,促进工厂和谐发展。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工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为员工服务的本领。

冲压工厂工会要在上级工会指导下,选拔吸收有激情有意愿的优秀人员构建一支精干的工作队伍,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会运作体系和流程,广泛研究讨论、学习借鉴,形成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方法。

工会组织和成员要能够在冲压生产管理实践中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要加强学习专业理论,尤其是与员工利益息息相关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努力做知识型工会干部,提高参与监督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劳动争议等协调能力,依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要持续开展工会组织星级达标和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工会会员、劳动模范等评选活动,打造典型标兵,通过表彰大会、劳模座谈会、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大力宣传先进典型,鼓励全员学先进、赶先进,营造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为工厂发展建功立业。

二是加强和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建设,提升员工参与工厂管理的积极性。

冲压工厂工会要履行基本职责,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公司提意见和建议,协助改进劳动关系。要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按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工厂发展、建设大事。要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座谈会,鼓励积极向工厂建言献策。要建立健全交流沟通平台和渠道,如办理工厂内刊、设立意见与建议箱、制作宣传栏/曝光栏、开辟“网络论坛”等,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微博等凝聚员工。要做好厂务公开,把工厂管理重点难点、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及时公开。总之,要让员工有更多平台和机会参与沟通、参与提意见与建议、参与为工厂发展建言献策。

三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升员工技能素质。

冲压工厂工会要经常性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和“六个一工程―我为大家露一手、献一策”等活动。要鼓励员工提交工厂管理合理化建议、积极参与工厂安全、质量、成本、生产、员工管理等方面的持续改善工作,鼓励参与CC、QC改善。要定期组织开展冲压工、模修钳工、库管工以及叉车技能、起重技能比武,组织员工参加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打造工厂级、公司级、市、省、部级技术能手、岗位能手。

四是倡导学习,加强培训,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精神。

冲压工厂工会要在不同时期,根据实际情况,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厂规厂纪教育、企业文化培训,要强化职场礼仪培训,要对新入职、刚进厂的新人加强价值观、恋爱观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要着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完善“我为大家上一课”平台,鼓励和激励员工读书自学、岗位成才,倡导员工勇于学技术、练本事、比技能、创一流,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精神。

五是注重员工关怀工作,做好“暖心工程”,建设和谐工厂。

冲压工厂工会要持续开展以“温暖、关心、帮扶”为主题内容的“暖心工程”工作,始终把出现紧急情况及特、重、大病、困的员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及时走访、慰问需帮助的员工,解决现实困难。要在中秋、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慰问坚守岗位的员工,在员工结婚、生子、生日时送慰问、送祝福。要在高温时期开展“送清凉”活动,为员工送上防暑降温药品、绿豆汤等,要在严寒的冬天为员工“送温暖”,送去棉被、毯子等。要推动和协调安保、后勤等部门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度、提升后勤服务的好评度。要善于办实事、办好事,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员工时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专心干好本职工作,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建设和谐工厂。

六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冲压工厂工会要围绕工厂大部分员工比较年轻、思想活跃等特点,经常性开展足球、篮球联赛、春季趣味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等多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员工提供强健身体的平台。要在圣诞、元旦等节日组织开展文娱晚会、茶话会等让员工体会浓厚的节日气氛。要经常性开展书画、歌咏比赛、女员工才艺大赛、演讲辩论赛等,为员工提供挥洒才艺的舞台。工会还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开展城市一日游、烧烤、拓展等活动让员工放松身心。还要引导和鼓励员工成立“摄影协会”、“书画协会”、“足球、篮球、羽毛球协会”、“音乐舞蹈协会”、“牵手协会”等群众组织,让员工自我、自由开展兴趣性活动。

总之,汽车冲压工厂要持续创造性开展工会工作,各级工会干部、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不断进取,切实提高为员工和企业服务的本领,要想法设法提高员工技能、提升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将自己和工厂的发展紧紧相连,在促进工厂稳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上一篇:保险学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表达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