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3 05:50:27

研一自我总结

研一自我总结篇1

关键词:自我概念 中国 成年人 全国常模

分类号:B846

1、引言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个体对自身的知觉与评价。根据自我概念的多层次多维度结构模型(Shavelson,Habner,&Stanton,1976),自我概念可分为总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和不同领域的具体自我概念。不少研究表明,具体自我概念主要与个体在具体领域的成就、效能感有关(Bandalos,1995:柴瑞琴。吉哲民。2009),而一般自我概念则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姚信,2003)。例如Mccul-lough,Huebnet与Laughlin(2000)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能显著预测个体的积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水平;徐海玲的研究(2007)也指出,个体整体自我概念的清晰性与其自尊水平显著正相关,并具有压力缓冲的作用。

根据理论分析和《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制》课题的要求(梁宝勇,2012),我们曾提出个体一般自我概念的四维测量模型,从积极性(个体对自身现状有积极正向的评价)、清晰性(个体对其自身现状有清晰一致、客观准确的认识)、悦纳性(个体对自身现状。特别是自身不足的接纳和认可程度)以及调节性(个体对负面消极评价进行积极调节的人格倾向性)四个维度来评估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和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据此编制了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研究表明,该量表结构清晰,信、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方晓义,袁晓娇。曹洪健,谢庆红,2012)。

然而,由于量表编制过程中的被试均为大学生群体,有必要在更广泛的成年人被试群体中进一步检验该量表的信度、效度。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有关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普遍水平及分布状况的信息作为参照,目前尚不能有效地解释量表得分结果的意义,也无法准确评估、揭示出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及自我心理健康素质在所属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大大限制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中的实践应用。

综上,本研究将在更为广泛的成年人被试群体中进一步检验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信度、效度,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成年人被试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的差异,建立该量表的全国常模,揭示我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水平的普遍水平和分布状况,从而为量表结果的解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更好地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2、常模制定方法

2.1 抽样方法

本研究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进行全国样本采集。计划抽取总体样本6000人,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从行政区域、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六个方面确定理论抽样的人数比例。其中,行政区域按照华北12.7%、东北8.2%、华东29.3%、中南28.1%、西南14.4%、西北7.3%的人口比例进行取样:性别按照男/女1:1的比例进行取样;年龄以10年为一个年龄段,在18-69岁的5个年龄段各取样20%:户籍所在地按照城镇/农村1:1的比例取样:受教育程度按照初中62.8%,高中22.7%。大专以上14.5%的比例进行取样:职业按照单位负责人1.1%、专业技术人员5.4%、办事人员3.8%、商业服务业人员12.7%、农林牧副渔水业人员60.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16.3%、其他人员(学生、军人)0.3%的比例进行抽样。

2.2 实际常模样本

本研究自2011年6月开始进行全国采样工作。201 1年10月底至11初陆续收回问卷,共6433份。实际抽样的地区及人数如下:华北地区(752人,11.7%)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东北地区(493人,7.7%)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1961人,30.6%)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中南地区(1733人,26.9%)包括河南、湖北、湖南;西南地区(1049人,16.4%)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北地区(444人。6.8%)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其中,男性3233人(50.3%),女性3196人(49.7%),性别栏缺失4人(0.1%);年龄18-29岁1344人(20.9%),30-39岁1306人(20-3%),40-49岁1325人(20.6%),50-59岁1261人(19.6%),60-69岁1158人(18.0%),70岁以上39人(0.6%):户籍所在地为城镇的3229人(50.2%),农村3201人(49.7%),户籍栏缺失3人(0.1%);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3505人(54.5%),高中1555人(24.1%),大专以上1366人(21.3%),学历栏缺失7人(0.1%);职业方面,单位负责人139人(2.1%)、专业技术人员749人(11.7%)、办事人员417人(6.5%)、商业服务业人员1005人(15.6%)、农林牧副渔水业人员2455人(38.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924人(14.3%)、其他人员(学生、军人)612人(9.4%),职业栏缺失132人(2%)。

2.3 测量工具

2.3.1 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

该量表由43个项目组成,可分为一般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四个维度。要求被试针对自身情况对每一个项目进行4点评分,1代表“几乎完全不符合”,4代表“几乎完全符合”。各分量表题目分别计算平均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调节性越高。还可由全部题目计算平均分得到自我概念总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越好,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越高。

在本研究中全国样本的信度检验表明。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88,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7-0.83之间,分半信度在0.71-0.82之间;采取相同的二阶单因子一阶四因子模型(方晓义等,2012)在全国样本中再次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除受大样本影响X2/df何值未达到要求以外,其他拟合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X2=12175.69,df=775,X2/df=15.71,GFI=0.903,CFI=0.845,RMSEA=0.048,说明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在本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3.2 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省份、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年收入等人口学特征信息。

2.4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和Amo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首先在全国成年人样本中再次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对自我概念总分和维度分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多元方差分析,并据此建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全国常模。

3、结果

3.1 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水平的整体分析

首先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是反映一般自我概念素质负载量(10ading)的指标,而维度均分则是反映相应维度所代表的特质(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的负载量的指标;按照本量表的计分方法,总均分和维度均分都介于1至4之间。图1显示了本研究中6433名调查对象在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总均分上得分的分布情况,其中偏度值为0.19,峰度值为0.20,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表1进一步呈现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及维度均分的平均值、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平均值95%的置信区间。根据受调查群体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一般自我概念水平按2个标准差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自我概念总均分低于2.23分(M-2SD)的为低自我概念,总均分高于3.55分(M+2SD)的为高自我概念,总均分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等水平自我概念。在本次调查中。有122名(1.90%)受调查者自我概念属于低自我概念,有205名(3.19%)受调查者自我概念属于高自我概念。其余被试的自我概念得分均在2.23-3.55之间,属于中等水平自我概念。

3.2 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以性别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显著,F(5,6418)=4.74,p

3.3 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年龄段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年龄段差异进行分析。参照大多临床研究对被试进行年龄组划分(尹义臣,张素平。陈卓铭。2009),将18-35岁被试划为青年组,36-59岁划为中年组,60岁及其以上划为老年组。以不同年龄段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年龄段差异显著,F(10,12844)=27.32,p

3.4 一般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进行分析。以城镇/农村户籍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以及各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显著,F(5,6419)=23.58,p

3.5 一般自我概念的民族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民族差异进行分析。将民族重新编码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以民族种类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以及各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F(5,6422)=0.47,p=0.796。因而不必建立一般自我概念的民族常模。

3.6 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一般自我概念的差异

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进行分析。以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以及各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显著,F(10,12830)=15.33,p

3.7 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一般自我概念的差异

对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进行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研究》中对我国中等收入者的划分标准,个人年收入在3.4万元-10万元范围内的属于中等收入者。本研究将被试按收入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个人年收入在3.4万元以下为低收入群体,介于3.4万元-10万元之间为中等收入群体,10万元以上为高收入群体。以个人收入等级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个人收入差异显著。F(10,12376)=10.04,p

4、讨论

根据全国范围内分层抽样调查的结果,本研究在6433名成年人被试群体中再次验证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四维模型。信、效度检验的结果表明,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信、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工具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的成年人样本中进行施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性别、年龄段、户籍、民族、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水平的被试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除民族上自我概念得分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人口学特征均与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有关。

性别方面,本研究发现男性的自我概念积极性和调节性得分都显著高于女性,该结论能有效地对成年人心理症状方面研究的性别差异结果提供支持,如王极盛,韦筱青与丁新华(2006)的调查发现女性在SCL-90的适应性差、情绪失调、抑郁和躯体化等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前人自我概念方面的相关研究则主要针对学生样本展开,并未在自我概念性别差异上达成一致结论。如Marsh,Parada与Ayotte(2004)对中学生群体的研究指出,女生在身体、数学、情绪稳定、自尊等方面的自我概念低于男生,在言语、同性别交往等方面的自我概念高于男生。孔祥军(2006)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则表明无论是在自我概念总分还是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方面,女生的自我概念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可见,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还可能随个体年龄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

年龄段方面,青年组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显著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该结果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年龄间存在弱相关,随年龄增长自我概念清晰性增高(Campbell,Trapnell,Heine,Katz,&Lehman,1996)。但同时,本研究发现青年人在自我概念悦纳性上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尽管前人对外在症状表现的研究多显示青年人比中年和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低,心理健康水平更差(Morzanti,Nehrke,Hulicka,&Cataldo,1988;陈翠玲,唐丹,王大华,陈章明,2009),但一般自我概念量表中的悦纳性维度更强调对自身不足的接纳,与中老年群体相比,青年人的可塑性更强,可发展空间更大,因此可能对自身当前的不足接纳程度更高。

户籍方面,城镇人口在自我概念总均分和各维度均分上均显著高于农村人口。该结果与前人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结论一致(孔祥军,2006;卢勤。2009)。研究者指出,这可能与城镇与农村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城市父母更多给予子女温暖理解,对个体自我概念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农村父母更多表现出拒绝否认,对子女自我概念发展有负向作用(卢勤,2009);自尊自信方面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自尊形成有相反的影响作用(张文新,林崇德,1998)。

受教育程度方面,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自我概念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则越高。这可能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对自我有更为积极准确的认识,也拥有更多的资源,有利于促进个体的自我接纳与调整。从前人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结果来看,学历对自我概念水平并无显著影响(窦温暖,2008)。研究结论的差异可能主要源于研究对象学历范围跨度的差异。前人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中被试学历至少在大学本科以上,可能存在天花板效应,而本研究中普通成年人群体的学历跨度包括从初中到大学这一更大的范围,能更好的反映出受教育程度与个体自我概念水平间的关系。

个人收入方面,低收入群体在自我概念总分和各维度均分上均显著低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体,但中等收入与高收入群体间自我概念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因为低收入群体更可能对自身持消极否定态度。由于前人研究多局限于学生群体的研究,尚无有关于个人收入与自我概念关系的结论。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个人收入与受教育程度对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表现出了相似的特征:主要是低收入这一特征对个体一般自我概念起消极作用,当达到中等收入后收入的继续增加并不能显著的提升个体的自我概念。

研一自我总结篇2

一、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办学特色之路。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为   

谋求学校自身发展,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行为规范、品行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简称“双多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

“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基础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

仅XX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50杰;苏州市中小学口琴、竖笛比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苏州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因为教育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明”“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

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去调查实验。为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我积极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

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

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1、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缺少研究的对象,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在教育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尴尬。论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1】 教师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3、选定恰当范围,加强个案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的特长和爱好是教育管理和小学数学教学。为此,我总是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高度着眼,在身边教育教学实际中着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比如根据自己曾经多年集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针对某个课题,我进行有目的地材料收集,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如就问题的种类、方法、模式、背景及发生、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比较、分析,以有利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我先后参与编写了《小学数学活动课读本》《小学奥林匹克教程》《小学数学开放题精选》等。

4、尝试对研究成果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表达。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形式来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勇于尝试系统地整理、收集相关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主动大胆创作,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5、努力实践和推广教科研成果。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发挥出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最大效能。我总是千方百计通过相关会议、沙龙、论坛等途径进行推广与交流自己的教科研成果,充分体验教科研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良好的教育科研习惯给我带来了诸多的惊喜:我曾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优秀会员”“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吴中区首批教科研新秀” ……五年来先后有《巧解对应分率题》《创建特色学科的尝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等六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回顾过去,我问心无愧;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在当今全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崭新的教育思想在闪烁,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涌现,多元的教育模式在碰撞。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必须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及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不断完善,用自己的热情、毅力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科研,使自己这个教育者、领导者、管理者拥有与时代同步的“源头活水”,从而让我们的校园时时处处“春*满园”。不断积累丰富的素材。在注意或研究众多教育现象时,头绪会纷繁复杂,灵感会不断闪现,这些都可能是教科研的闪光点或独特之处。

(2) 教师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校长工作个人总结 | 农行职工工作个人总结 |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 | 2010年三下乡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 毕业生个人总结 | 新小学教师工作个人总结 | 晋升中级职称个人总结 | 试用期满转正公务员个人总结 |

研一自我总结篇3

特有民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团体心理辅导1问题的提出

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特有少数民族所处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落后,发展任务艰巨,迫切需要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心理素质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健康的心理是特有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积极、客观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外研究发现个体自我概念的特定方面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它涉及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不仅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使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富有意义和价值,而且在面临重要任务时能够调节、维持有意义的行为。自我概念的发展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程度。众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防御方式、应对方式、问题的解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等心理健康因素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培养积极自我概念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增强。

鉴于此,本研究以培养特有民族学生积极自我概念为目的,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强调参与式教育,结合民族文化内容对云南农业大学特有民族本科在校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健康的自我形象、积极悦纳自我,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有所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且有部分学生能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头人,促进本地区民族事业的发展。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云南农业大学涉农专业的特有民族学生中随机选取37人,其中男生20名,女生17名。所有被试总体特征为云南特有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少数民族(包括布朗、怒、佤、傈僳、景颇、拉祜、普米、基诺族等),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有提高自我概念期望,愿意并能够坚持为期一年的团体心理辅导培训。

2.2研究工具: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自尊量表(SES),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前后分别施测。

2.2.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

用于评估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该量表由70个条目组成,包含自我概念2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10个因子,即结构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内容维度: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综合状况: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前9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

2.2.2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

设计用于评估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对自己积极或消极感受的直接评估。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四级评分,总分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2.3研究方法:由心理学、管理学、民族学等专业的教师负责,以参与式教学模式为主,运用角色扮演、个人分享、热身运动、参与式讨论、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进行培训,开展了自我再认、重识民族、情绪管理、澄清价值观、人际能力训练、民族特色、压力应对、职业心理准备、自我重塑等九个内容的培训,每周培训一次,每次2~3小时,持续一年。活动过程除了采取量表评估结果外、还使用小组分享、课外作业、主观评估等过程性评估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处理。

3研究结果

3.1团体咨询前后自我概念的变化

3.1.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从表1来看,参加了团体心理辅导后,特有民族学生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都有所提高,其中,自我批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因子分培训前后差异非常显著,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及总体自我概念辅导前后得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生理自我、道德自我、自我行动因子等分培训比培训前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3.1.2自尊量表

从表2来看,特有民族学生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后,较团体辅导前自尊总分显著提高。

3.2主观评价

主观评估表明,参加团体辅导后特有民族学生在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口头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自我评价都显著提高。

分享和总结中,特有民族学生对此次团体心理辅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许多同学写道“我对自己重新有了认识”“我更相信自己”“我为我的民族而骄傲”“我更加快乐”“我更加了解自己”。

4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特有民族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和自尊水平显著提高,在自我觉知的社会、家庭、心理层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自我满意感增强,自我否定减少,自我接纳程度提升,自我价值感增强,总体自我概念更加积极。从主观评估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其心理能力、准确定位自身非常有帮助,基本实现预期目标。说明此次团体辅导有效地提高特有民族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

本次研究认为,结合民族特色,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模式对培养特有民族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交流、互动、体验、分享和反思等方式,使成员能够有效地表达自我,获得他人的心理支持,满足大学生被接纳和归属的需要,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特有民族学生的身心发展既与其他一般大学生有共同的规律,又受其民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些特殊性,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时要充分考虑特有民族学生的民族背景,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积极参与培训;加入展现民族风采的活动,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其文化理解,形成多元文化观念,在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和理解主流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在研究中,我们也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首先,结合民族文化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改变特有民族学生自我概念的效果是否具有长期性,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之间在自我概念改变过程中是否具有独特性。另外,此次研究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能否应用于更多的民族学生团体,扩大受益面,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盛华.自我概念年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3(1).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338.

[3]杨昭宁,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80-82.

[4]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61-62.

[5]刘兴华,孟长治,陈文君.大学生觉知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98-101.

[6]李瑾,单小黑,卢雪.开封市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43-1245.

[7]凌辉,张建人,黄续,熊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1,19(1).

[8]张秀琴.对中国西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及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2,23(1):47-51.

研一自我总结篇4

[关键词]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工作绩效情绪

智力是指鉴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能区分和利用情绪情感控制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行为的一种智力[1]。国内外研究证实,医护人员的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及病人的满意度均有密切的联系[2-4]。此类研究大多在三级医院开展,为了解二级医院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及工作绩效现状,笔者对某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的情绪智力及各维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源为某市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区级)护士,纳入标准:持有注册有效的护士执业证书,在该院临床科室工作,受访者知情同意愿意参加研究。

1.2研究工具

笔者根据研究目的参考相关文献并咨询相关专家和部分受试者后设计《护理人员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关系调查问卷》作为主要研究工具。2017年8月,采取便利取样法,课题组在某市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发放护士调查问卷250份,收回250份,剔除无效问卷(5个以上条目勾选不全或所有条目得分一致),有效问卷241份,问卷有效率96.40%。

1.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研究对象的情绪智力以及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分析用KruskalWallis检验、秩变换后的Bonferroni法检验方法处理,情绪智力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处理。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护理人员一般资料见表1。

2.2问卷信效度

问卷的信度:本研究选用Cronbach'a系数评价问卷条目的内在一致性。问卷各维度Cronbach'a系数为0.845~0.885,问卷总Cronbach'a系数为0.924,说明问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的效度: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的效度,采用主成分法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6.161%。以相关阵作为分析矩阵。用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旋转变换,经过5次迭代后得到经旋转变换后的因子载荷阵得到4个公因子,与问卷设计的测量维度完全吻合,问卷的结构效度较高。

2.3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及工作绩效评分情况

护理人员情绪智力总分为(3.98±0.64)分;情绪智力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觉察自我情绪智力(4.33±0.8)分,激励自我情绪智力(3.96±0.76)分,控制自我情绪智力(3.85±0.82)分,觉察他人情绪智力(3.82±0.77)分;工作绩效总分(4.48±0.51)分。

2.4不同特征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和工作绩效的评分比较

不同工作时间对护士的情绪智力总分和激励自我情绪智力有影响,不同婚姻状态对护士控制自我和激励自我的情绪智力有影响,不同岗位对护士工作绩效有影响(KruskalWallis检验,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①工作时间“不满1年”组与“3年以上”组护士的情绪智力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满1年”组得分为4.19,“3年以上”组得分为3.94;工作时间“不满1年”组与“1~3年”组及“3年以上”组护士的激励自我情绪智力有统计学差异(P<0.05),“1~3年”组与“3年以上”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满1年”组得分为4.29,“1~3年”组3.95,“3年以上”组得分为3.89;②“已婚”组和“未婚”组护士控制自我情绪智力得分有差异(P<0.05),“已婚”组得分为3.75,“未婚”组得分为3.99;“已婚”组和“未婚”组护士激励自我情绪智力得分有差异(P<0.05),“已婚”组得分为3.87,“未婚”组得分为4.07;③工作时间“不满1年”组与“3年以上”组护士控制自我情绪智力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满1年”组得分为4.13,“3年以上”组得分为3.76;④“管理”岗位和“普通”岗位护士的工作绩效得分的有差异(P<0.05),“管理”岗位护士得分为4.78,“普通”岗位得分为4.45。

2.5护理人员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

情绪智力各维度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r=0.369、0.408、0.433、0.488,P<0.001)。2.6各情绪智力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将工作绩效设为因变量,将觉察自我情绪智力、觉察他人情绪智力、自我情绪控制智力、自我情绪激励智力设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进入法)。结果显示觉察自我情绪智力和激励自我情绪智力的P<0.01,在1%的水平下可以认为这二项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537,决定系数为0.288,整决定系数为0.276,估计回归标准误为58.55。从标准偏回归系数的数值大小来看,影响个体感知绩效的最大影响因素是激励自我情绪智力,其次是觉察自我情绪智力(模型显著性检验F=23.909,P<0.001)。

3讨论

3.1某二级医院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偏上,工作绩效水平较高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总体情绪智力中等偏上,与李娜等[5]研究结果一致,总体均值为3.98。四个情绪智力维度中,觉察自我情绪智力最高,总体均值4.33,激励自我和控制自我情绪智力相对稍低,总体均值分别为3.96、3.85,觉察他人情绪智力最低3.82,和陶立蓉等[6]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二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对自己的情绪较为关注和敏感,但是对他人的情绪感知及控制和激励自我情绪的能力不足。护理人员除了必须掌握专业的医疗知识外,也应关心病人的心理需求,与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情绪,更要注重对他人情绪感知能力的提高,同时注意提升对情绪的控制和激励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得分较高,总体均值为4.48。说明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的贯彻护理工作任务的能力比较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工作结果较为肯定。

3.2工作时间对护理人员总体情绪智力有因素,婚姻状态和工作时间对控制自我情绪智力和激励自我情绪智力维度有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在本院工作时间长度对其总体情绪智力有影响(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岗位类别对其总体情绪智力无影响(P>0.05)。其中本院工作时间“不满1年”组护士的情绪智力总分为4.19,而“3年及以上”组护士的得分为3.94。说明本研究中的护理人员在入职1年以内,总体情绪智力状态较好,但随着工作时间增加,总体情绪智力却在下降。显示二级医院护理人员随着年龄的增加所承担责任增加,总体情绪智力调控能力下降。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中,控制自我和激励自我情绪智力都受婚姻状态和工作时间的影响(P<0.05)。“未婚”组护士控制自我和激励自我情绪智力均高于“已婚”组护士,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组护士的控制自我和激励自我情绪智力均高于“3年及以上”组护士,已婚护士和工作时间3年及以上护士的控制自我和激励自我的情绪智力状态相对较低,与韩舒等[7]研究结果不一致。韩舒等[7]研究发现,已婚护士的情绪智力高于未婚护士。本研究中,婚姻对护理人员的情绪智力总分没有影响,但在控制自我和激励自我情绪智力维度上,未婚护士得分高于已婚护士。可能与二三级医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关。三级医院护理人员的素养一般高于二级医院,且随着护理人员步入婚姻及年龄的增长,肩上责任越来越重,需要处理的事务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不注重自我提升,则差距会越来越大。

3.3岗位类别对护理人员工作绩效有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岗位类别对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有影响(P<0.05),管理岗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平均得分为4.78,普通岗位护理人员得分为4.45。有研究显示,年龄是护理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8]。但在本研究中,随着年龄增长,工作绩效并无提高。说明二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在个人成长上要落后于三级医院护理人员,但是经选拔后走上管理岗位的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高于普通护士,说明这部分护理人员对自我的要求比较高。

3.4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本研究中,各情绪智力维度与工作绩效均有正相关性,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3-5]。说明二级医院也应注意护理人员情绪智力的培养,尤其在招聘护理人员时,相对比较优秀的护生多流向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相对较低。为提供优质护理,提高病人满意度,除专业护理技能外,要注重护理人员的情绪智力的训练。本研究发现,对工作绩效影响力最大的情绪智力维度是激励自我情绪智力,与李娜等[5]研究结果一致,其次是觉察自我的情绪智力。说明着力提升这两项情绪智力能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

4建议

研一自我总结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此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序幕。全国各地相应中央要求,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不少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理念思路,走出自己的一条建设之路,并取得良好成绩。自新农村提出伊始,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就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研究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郭杰忠、黎康,2006)、新农村建设思路(林毅夫,2009)、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林祥松、罗海平,2006)、新农村建设模式(胡玮,2007)、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邱小华,2006)和国外新型农村建设经验研究(蒋建忠,2006)。其中,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在总结和归纳各地建设经验、思路和理念的基础上提炼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二、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三、多维度结合的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

    一、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此种模式总结多是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的早期阶段,直接取自成功案例的地方政府材料的居多。

    在此类研究中,温立新的研究比较成体系。他在《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分析》一文中,总结以往研究指出六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分别为浙江模式、赣州模式、遵义模式、湛江模式、云浮模式、德庆模式。其中,比较突出的模式有:浙江模式是沿海发达地区典型的政府推动的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和管理;二是统筹城乡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体制改革。赣州模式是我国中部地区较早由政府发动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是政府推动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典型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二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四是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五是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六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建一个好班子。遵义模式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是农民自发建设的典型模式。贵州遵义市创建“四在农家”活动,成效十分显著。“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

    二、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学者胡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中认为共有11个关键因素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能人’夕、人才、土地、劳力和资金等问题,是相对重要的因素。他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总结了7种中国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典型的发展模式,分别为: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商业贸易带动型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小城镇建设带动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其中比较瞩目的模式有: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是指根据乡村自身的基础和条件,适应市场需要,以创办和发展乡村工业企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通过村办企业的长期性、系统性运营,可以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促进乡村经济效益快步增长,以华西村为典型案例。但受到地域、机遇综合运营管理等的关键因素制约,模式借鉴实施时需慎重。以河南太平村为典型案例。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是取得公认成绩的模式,而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则是中国现实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模式,又与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相关,所以备受瞩目。

    三、多维度结合的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这种模式终结试图将地域与产业结合起来,所以多采用了两级或多级分类。

    其中典型研究为刘庆华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中采用两级分类将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总结。他先以发展程度和经济主体为划分标准,划分为经济发达模式、经济相对发达模式、发展中农村模式、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模式和经济落后农村模式五种,在发展中农村模式中划分为江西赣州模式和现代农业带动模式两种;在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模式下划分为劳务经济带动型发展模和生态农业模式两种;在经济落后农村模式下划分为生态畜牧业带动模式、生态旅游业发展带动模式和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三种。

    共总结了十二中模式。但在实质的展开中不论是案例还是展开逻辑都和上一种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有所雷同。这一种模式总结凭空加了一级分类标准,反而显的凌乱,抽象程度不高。

在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进行梳理了后,笔者认为:(一)这种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理论指导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的主报告中将我国新农村建设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一、试点总结阶段(2006~2007年),二、推广普及阶段(2008~2010年),三、完善提升阶段(2011~2020年)。将研究时间对照会发现,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新农村建设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由中央、地方政府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基层参与组织实施,采取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新农村建设。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正式新农村建设在试点建设后,有点到面的阶段。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思考和寻找一种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可供参考的成熟范式,以期在最短的时间收到最满意的效果。所以,适时阶段的建设模式的总结和研究对各地新农村结建设都有积极地借鉴和指导意义。但几乎所有的模式研究者都提出,要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模式具有其典型性和特殊性。在实际借鉴中,需吃透模式,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建设模式。

    (二)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不“新”,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深入的模式研究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虽然以新农村为名,以新农村为研究对象,但从研究内容来看,所有的

研一自我总结篇6

【关键词】 医护人员;总体幸福感;自我和谐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l Personnel's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and General Well-being. Zhai Yaqi, Li Lina.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of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and General Well-being of medical personnel and their relationship. Methods By using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SCSS) and General Well-being(GWB), 202 medical personnel physicians were tested. Results Male medical personnel have higher scores of general well-being than female; Doctors and checkers have higher scores of general well-being and self flexibility than nurse. Scores of general well-being are correlated with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except self starch. Conclusion The higher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the higher general well-being.

【Key words】 Medical personnel;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General Well-being

在心理学上,幸福是指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1]。而总体幸福感则是评价个体整体生活质量综合性心理指标。自我和谐是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2]。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人员总体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郑州市某医院220位医护人员作为被试者,收回有效问卷202份。平均年龄29岁,男81人,女121人;中专21人,大专88人,本科78人,硕士以上15人;医生69人,护士86人,检验师47人。

1.2 工具

1.2.1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3] 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验工具,由段建华(1996)修订。本量表由25个问题组成,包括6个因子: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得分越高,幸福感就越高。该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相关在0.48~0.78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56~0.88。

1.2.2 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SCCS)[3] 由王登峰根据荣格的自我和谐人格理论编制而成,该量表由35个条目组成,包括3个分量表:①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②自我的灵活性,③自我的刻板性。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85,0.81,0.64。采用5点式(1~5)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的和谐程度越低。

1.3 程序及数据处理 由测评人员分发量表,讲清填表要求,测试完后当场收回问卷。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202份。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在两种量表上得分情况比较 本研究共取被试202名,其中男81人,女121人,这两组被试在总体幸福感及自我和谐诸因素上面的得分情况见表1。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性别对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的主效应,男性得分高于女性。而性别对自我和谐诸因素及总分的效应均不显著。

2.2 不同工种在两种量表上的得分情况比较 本研究取样中,医生69人,护士86人,检验师47人。这3组在两种量表上的得分情况差异见表2。经过单因素变量分析表明:不同工种在总体幸福感和自我和谐量表中的自我的灵活性分量表上的得分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在自我和谐总分和其它诸因素上得分没有显著的差异。

总体幸福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0.348**自我的灵活性0.338**自我的刻板性-0.067自我和谐总分-0.432**注:*P

2.3 医护人员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总体幸福感及自我和谐分量表的相关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总体幸福感除与自我的刻板性无显著性相关外(P>0.05),与其它各因子均呈现非常显著的相关(P

3 讨 论

3.1 不同性别、不同工种之间存在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医生和检验师自我的灵活性明显地高于护士。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护士工作量比较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比较单一的特点有关。因为护士整天都在从事情绪表达的工作,而且又是每天重复基本上一样的工作,常年累月下来形成了刻板、不灵活的自我概念。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婚姻情况、社会认可、受教育水平与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相关,年龄与性别对幸福感的体验有显著性差异[4]。本研究发现医护人员中男性的总体幸福感也极其显著地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女的社会角色有关。不论是社会还是女性本身都无法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且大部分女性选择既要事业、又要生活的角色模式,这就势必造成了女性的总体幸福感低于男性。从表2中看出由于工种不同,医生和检验师的总体幸福感极其显著地高于护士,分析可能是医生和检验师的经济收入以及社会支持比护士要高,而且在工作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医院管理中应加强对女性和护士群体的心理关注度,提升护士的幸福感指数。

3.2 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自我的灵活性与总体幸福感呈极其显著地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以及自我和谐总分都与总体幸福感呈极其显著地负相关;而自我的刻板性与总体幸福感无显著地相关。池莉萍的一项研究指出,幸福感既有认知成分,也有情感成分[5]。而自我和谐与认知发展、健全人格养成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如人际关系和谐、情绪积极稳定、自我意识正确等[6]。这也就提示我们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减少自我之间的冲突、减轻自己的压力、缩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加强自我的和谐程度。从而通过提升自我和谐程度来提高自己的主观

幸福感,使两者的关系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4 结 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医护人员的总体幸福感在性别和工种上存在显著差异,即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医生和检验师得分高于护士。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以及自我和谐总分均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自我的灵活性与总体幸福感成正相关,即自我和谐程度越高,总体幸福感就越高。

5 参考文献

[1]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应用心理学,2003,9(4):6-7

[2]赵冰洁,陈幼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6):478-480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订版):83-85,314-317

[4]Mroezek DK, Kdarz CM. The effect of age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happi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1333-1349

[5]池莉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27-32

[6]王儒芳,李红,阴山燕.军人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5,3:273-274

研一自我总结篇7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九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如不及时学习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因而我们教研组加强了理论学习的力度,坚持“三定”制度(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以个人自学和___交流相结合的形式,___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论》、《走进新课程》等书籍,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要穿新鞋走新路,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避免教学的滞后性和盲目性。

同时我们组也鼓励教师多上网学习,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坚持每学期做好学习笔记,促进了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

二、落实常规,目标明确,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

在教研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组确立了“全员管理”的理念,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组动手的工作氛围,构建了教研组长、英语教师、学生一体化的管理网络,在学校管理的大背景下,立足教研组自身,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

首先,我们从常规教学入手,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严格执行过程化管理。在开学初,我们组每人都制定了“八个一”的计划,即一节课、一个研究专题、一份教学案例、一本读书笔记、一份说课案例、一本听课笔记、一份教学设计、一个教学课件。同时,我们还定期___教师___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力求在备课上体现创新;

其次,我们将每一节公开课都当作市级竞赛课来上,先在教研组共同讨论教学设计,在多次试上、修改后才以公开课的形式对家长和领导开放;

再次,我们注重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在每上完一节新授课后,总会在一起讨论“我这节课是怎么上的,有什么地方觉得不够到位”,积极的向其他教师请教,把好的教学建议以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的形式记录下来。“讨论——学习——讨论——反思、总结”形成了我们英语组独特的风景线。

三、教学教研,相得益彰,快速提高教科研能力

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我们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的活动中来,这是我们组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所在。

1、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组的每位教师都参加了国家级课题研究,并围绕课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和探索。对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困惑,我们及时向专家和领导请教,更注重对实验过程中研究数据和资料的积累和收集,为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2、教研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科研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在教中研,研中教,教研相长。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任务型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运用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在我们组每个成员的研究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以教育叙事为依托,提高科研水平。

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认真撰写教育故事,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进了老师们科研水平的提高。

4、注重资料积累,资料管理到位。

自开展评价课题实验以来,每位教师积极投身到实验之中,为实验收集和积累各种资料,如:学生的档案袋,学生的作品,学生的自评表,与课题有关的其他资料等。

四、团结协作,争优创先,实现全员共同成长

教研组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要有凝聚力,就离不开一份良好的团队精神。为此,我们一方面不断强化整个团队分工不分家的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又不断鼓励大家争优创先,以实现整个团队中每一位老师的成长。

五、取得的成绩。

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每周二、四的英语广播从未间断过;每周三的英语兴趣小组,围绕区教研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按时开展,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兴趣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展示,比如:英语歌曲、演讲等,积极参加县___的英语才艺展等;有三位老师在县英语教师博客评选中获得三等奖,一位老师执教的新课标达标课受到领导的好评;教师们积极参与网上备课;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每位老师所上的课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老师们撰写的教育叙事多次被评为优秀,本学期还有多篇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

当然,我们毕竟是个年轻的___,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努力。我们坚信,昨天的成绩不只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英语组也必将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去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九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35)班和初三(124)班的英语教学。由于刚刚调进本校,对新环境、新教材的教学要求知之甚少,教学经验颇浅,教学上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本人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虚心请教同行、潜心研究教法、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也取得了应有的成绩。现对本学期以来的教学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希望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初中英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一、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目前,我们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始终稳定在较高水平。

二、认真备课、上课,注重教学反思

(1)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的体会是,上好一堂课难,但备好一堂课更难。在备课之前,必须对所有内容进行熟悉,参考多方面的资料,认真深入钻研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同时,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教法,备教学手段。

(2)认真___课堂教学。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就是一个教师表演技能的阶段。上课时,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有条理、清晰、准确、生动。使每堂课学生有所获,努力使学生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慧,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本人坚持布置适量的作业,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布置作业时,坚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形式多样化。每周布置听写任务,对所学新单词、新短语、好句子进行听写。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听写。并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认真透彻地进行讲评,根据其情况不断改进教法。

(4)教学这一活动,没有反思的伴随就不会有进步。坚持每次授课后,认真回想,进行反思。记录其教法、做法及操作不大理想的地方,及时做改进。

三、虚心请教其他教师

教师的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一旦心中有疑,必会请教于同行。认真做到每月听课两节,做好听课记录,取之所长,克服所短。并常常与其他教师交流,改进教学方法。

总之,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尽力地做好每项工作。其中学到的东西固然不少,但不足之处也很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

九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六)班英语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学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感慨万千,这其中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喜悦,失败与成功并存。在这一学年里,我觉得我自己是过得紧张又忙碌,愉快又充实的。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本学年的工作总结。

一、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课前准备:备好课。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它英语老师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讨论,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许多教学技巧,作为新教师应多向他们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

___、___好课堂教学,___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工作出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学校___的例会,积极参加工会活动、升降旗仪式。在我工作的这一学期中,没有缺席、迟到、早退和事假的发生,严格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存在的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而这些问题,只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解决。

四、改进措施:

1、多与学生沟通。多些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

2、注重___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袭的。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以后的教学工作,我将不断总结,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总结,若有不足之处,恳请学校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范文仅供参考

研一自我总结篇8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偏好;公司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91;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1-0130-09

一、问题的提出

MyerS(1984)在“资本结构之谜”一文中将不对称信息引入到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中,由此提出了新优序融资理论,即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会先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先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权益融资。新优序融资理论由于否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存在,因此引起了大量学者对权衡理论与新优序融资理论的实证研究。Shyam-Sunder等(1999)、Fama等(2002)及Frank(2003)等对美国公众公司的实证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MyerS(1984)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新优序融资理论依赖两个重要的研究假设,即理性人假设与信息不对称,然而Heaton(2002)以人的非理为前提,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新优序融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解释,这种新解释不涉及信息不对称,由此对新优序融资理论提出了挑战。Malmendier等(2005a)及Peng等(2007)等的实证检验都支持了Heaton(2002)的新解释。事实上,随着行为公司财务学研究的逐渐兴起(Baker,et al,2004),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资本结构决策研究正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Lee等(1995)、Yate等(1998)对过度自信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过度自信。而就国内相关的研究而言,学者们主要还是围绕MyerS(1984)提出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陆正飞等,2004;刘星等,2004),鲜有学者考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会受到人的年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及专业技能等个人特征的影响(Heath,etal,1991 FraSer,et al,2006)。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从管理者个人特征的角度,分别以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从公司投资的角度具体考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传统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在做决策时存在一致的信念(conSiStent beliefS)和一致的偏好(coherentpreferenceS),也就是说,当接收到新信息时,人们根据贝叶斯法则来正确地调整他们的信念,在信念给定的情况下,人们根据例如主观期望效用最大化这样的标准来做出决策(BarberiS,et al,2003)。然而心理学的研究却发现,人并非完全理性的,人在做决策时的信念和偏好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并表现出过度自信、典型性(repreSentativeneSS)、锚定(anchorin’g)、损失规避及心理会计等行为特征(Kahneman,etal,1982),其中最为稳定的就是人们在判断过程中的过度自信行为(DeBondt,et al,1995)。过度自信行为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对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高估而产生的偏差,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人们在做决策时会高估决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而低估与决策相关的风险。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主要产生于“好于平均”(better-than-average)效应,即当人们评估自己的能力时,倾向于高估自己,认为自己的能力要高于平均水平(Larwood,et al,1977;Alicke,1985),例如,当被问及驾驶技能时,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要好于平均水平(SvenSon,1981)。这样的“好于平均”效应会影响人们的因果归因,因为人们会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而把失败的结果归咎为坏的运气,由此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过度自信(Miller,et al,1975)。另外,人们对未来前景的过度乐观也能强化人们的过度自信,尤其当人们乐观地认为他们可以控制行为的结果时(Langer,1975;WeinStein,1980)。过度自信在许多职业领域里都有所表现,例如工程师、医生和护士、律师、管理者以及创业家等(LichtenStein,et al,1977;Bazerman,1990),但是相对于一般人,公司的管理者更可能表现出过度自信(Malmendier,et al,2005a)。

既然管理者存在着过度自信行为,那么管理者的这种行为会如何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呢?Heaton(2002)最早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他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他们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并由此高估公司投资项目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认为市场低估了他们公司发行的风险证券的价值,这导致他们不愿意进行外部融资。当公司必须寻求外部融资时,由于股票价格相对债券价格对市场的预期更加敏感,这使得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发行股票比发行债券的成本要更高,因此他们会更加偏好债务融资。这样,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就使得管理者的融资偏好为先选择内部融资,再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外部权益融资。Mal-mendier等(2005a)在对Heaton(2002)的新解释进行实证检验时进一步指出,由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常会高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从而高估公司投资项目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当公司存在充足的内部资金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进行过度投资,而当公司缺乏内部资金时,考虑到外部融资的成本太高(Heaton,2002),他们会减少公司的投资,此时公司额外的现金流量能为公司的投资提供融资,由此导致了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Malmendier等(2005a)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存在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公司由于更少地利用外部融资,因此其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会更强,由此支持了Heaton(2002)的新解释。Peng等(2007)以管理者的性别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替代变量,研究得到类似的结果。以上的理论分析同样适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总经理过度自信比较强的上市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较高。

三、研究设计

1 样本的选取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3-2006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本文首先手工收集了上市公司

总经理的学历和教育背景这些个人信息,能够同时获得这些个人信息的样本观测值共有4040个,然后通过剔除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最后得到共计2430个样本观测值。这些条件分别是:(1)金融类公司;(2)*ST、ST公司;(3)同时有发行B股或者H股的公司;(4)不能获得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数据的公司(用于计算成长性);(5)财务数据异常的样本观测值,比如投资机会(Tobin’q)大于10、负债比率大于1等;(6)财务数据不完整的公司,以及总经理的年龄和任职时间这些个人信息不完整的公司。样本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学历和教育背景以及部分缺省的年龄和任职时间信息通过手工收集得到。

2 研究变量的定义

本文主要通过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主要为公司投资,解释变量主要为公司现金流量,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公司的投资机会、成长性、公司性质、负债比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公司规模及行业等,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其中,对行业这一控制变量的定义,本文是把全部样本观测值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分成12类(金融类除外),然后再把制造业按二级代码分成10类,并取20个行业哑变量。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学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目前主要还是借鉴Malmendier等(2005a)及Malmendier等(2005b)的方法,即管理者执行股票期权是否迟于执行期、管理者在职时是否把股票期权持有至到期日、管理者是否习惯性地增持公司股票及商业新闻对管理者个性特征的描述。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并不高,股票期权也是近年来才开始实施,并且持股和股票期权只占管理者薪酬的一小部分,再加上我国媒体的不发达及较强的主观性,因此本文没有采用以上度量方法。在国内,余明桂等(2006)及姜付秀等(2009)分别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上市公司年度业绩的乐观预告(或者盈利预测)是否变化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替代变量。本文认为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是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估计,因此,这一指标更加适合于度量管理者乐观而不是管理者过度自信;而上市公司年度业绩的乐观预告(或者盈利预测)同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公司信号传递(Ajinky.et al,1984;BaginSki,et al,1993)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一指标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会受到人的年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及专业技能等个人特征方面的影响(Heath,et al,1991;FraSer,et al,2006)。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采用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作为总经理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具体理由如下:

(1)总经理年龄。Taylor(1975)和ForbeS(2005)的研究发现,管理者的年龄会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产生影响:相对于年龄较小的管理者,年龄较大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会收集更多的信息,花费更长的时间,由此减少在决策时所产生的判断偏差;与此同时,年龄较大的管理者在过去可能经历过更多的失败或者决策错误,这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从而减少因对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高估而产生的判断偏差。因此,相对于年龄较小的总经理,年龄较大的总经理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2)总经理任职时间。Frank(1988)、FraSer等(2006)的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虽然会高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但是随着管理者经营管理经验的增加,他们可以从过去的经营管理决策中收集更多的新信息,从而不断修正因对自身能力和知识面的高估而产生的偏差,因此,随着管理者经营管理经验的增加,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会有所减少。相对于任期较短的总经理,任期较长的总经理拥有更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ForbeS,2005),因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3)总经理学历。LichtenStcin等(1977)的研究发现,教育水平的高低会对人们的决策过程产生影响,人们的教育水平越高,其在做决策时的过度自信行为就越少,原因在于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越可能从正反两方面来收集有关决策的信息,从而越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做决策时所产生的判断偏差(Koriat,etal,1980),由此弱化自己的过度自信行为。因此,相对于拥有低学历的总经理,拥有高学历的总经理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4)总经理教育背景。Heath等(1991)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做决策时,当人们认为其对该决策拥有更多的知识时,人们会更倾向于过度自信,原因在于当该决策出现好的结果时,人们会把好该结果归因于自己对该决策所拥有的知识,而当决策出现坏的结果时,人们会把坏的结果归咎为坏的运气。Ben.David等(2006)的研究发现,公司CFOS拥有的专业技能越多,CFOS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多。因此,当上市公司总经理拥有的教育背景不同时,总经理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存在着差别:相对来说,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可能具有与公司财务决策相关的更多专业知识,因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强;与之相反,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可能具有与公司财务决策相关的更少专业知识,因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

另外,本文又借鉴Malmendier等(2005a)对总经理教育背景的分类方法,把总经理的教育背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管类教育背景,是指总经理过去经历过经济、管理、金融、会计、财务等经管类教育;第二类是理工类教育背景,是指总经理过去经历过工程、技术、物理、化学等理工类教育;第三类是其他类教育背景,是指总经理过去经历过法律、文学、哲学等其他类教育。

3 描述性统计

表2列出了样本观测值的描述性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平均约为46岁,任职时间平均约为3年;在全部样本中,约52%的总经理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48%的总经理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约45%的总经理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约52%的总经理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约3%的总经理拥有其他类教育背景,只有约25%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上市公司。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1 对假说的实证检验

为了对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借鉴Fazzari等(1988)研究企业融资约束的方法,构造了以下模型:

其中,β0代表常数项,β30代表系数,t代表时间下标。之所以引入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及公司规模这几个控制变量,是因为Ramirez(1995)、HouSton等(2001)及Malmendier等(2005a)等发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及公司规模会显著地影响公司的投资。另外,为了控制公司性质和融资结

构对公司投资的可能影响,还引入了公司性质和负债比率作为控制变量。

表3列出了以总经理年龄和任期分组的实证检验结果。表3的第(1)列列出了对总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CF1的参数估计值为0.05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与Fazzari等(1988)、Kaplan等(1997)及Malmendier等(2005a)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敏感度。表3的第(2)列和第(3)列分别列出了对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的检验结果①,从中可以看到,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66和0.048,且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由此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随着总经理年龄的增长,总经理可能会逐渐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在做决策时也会收集更多的信息,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减弱,因此他们高估公司投资项目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程度也比较弱,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年龄较大的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表3的第(4)列和第(5)列分别列出了对短任期组和长任期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到,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58和0.056,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0%的水平上显著,由此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随着总经理任职时间的增加,总经理的经营管理经验可能越丰富,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越弱,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任职时间较长的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表4的第(1)列和第(2)列分别列出了对低学历组和高学历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到,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69和0.054,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总经理拥有的学历越高,总经理可能越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做决策时的判断偏差,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拥有高学历的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表4的第(3)列和第(4)列分别列出了对经管类教育组和理工类教育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55和0.053,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同样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相对于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的总经理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可能比较弱,当公司需要为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他们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另外,考虑到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这四个变量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这四个变量,通过客观赋权法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数,然后根据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数的综合得分按其中值分为强过度自信组和弱过度自信组再进行检验。表4的第(5)列、第(6)列分别列出了对强过度自信组和弱过度自信组的检验结果,从中同样可以看出,CF,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65和0.038,且分别在1%和10%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前者的参数估计值要大于后者,F检验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再次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表明当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较少时,总经理会较多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从表3和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投资总体上与公司的投资机会、流动资产及公司规模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与Ramirez(1995)、HouS-ton等(2001)及Malmendier等(2005a)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投资与公司的负债比率之间基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公司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2 对假说的稳定性检验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被人为地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价格的差异使得计算出来的托宾Q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公司的投资机会,为了减少由此可能导致的对上述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文又以公司当年与前一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计算的成长性来代替公司的投资机会,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参数估计值的大小、符号及显著性基本没有变化,说明以上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五、结论及启示

随着行为公司财务学研究的逐渐兴起,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资本结构决策研究正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正是基于这一研究背景,本文从总经理个人特征的角度,分别以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从公司投资的角度具体考察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经理的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学历越高,以及当总经理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时,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弱,因此,总经理更多地利用外部融资而不是内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弱;而当总经理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强,因此,总经理更少地利用外部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强。

本文的研究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与Malmendier等(2005a)、Peng等(200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从而支持了Heaton(2002)对新优序融资理论的新解释,与此同时,这一研究结果也支持了Bertrand等(2003)提出的管理者个人特征会对公司的融资决策产生影响的观点。(2)就国内的研究而言,余明桂等(2006)、姜付秀等(2009)虽然就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融资决策的影响作了初步的尝试,但是他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还有待商榷。本文采用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作为总经理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在变量度量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与此同时,与他们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资本结构或者投资扩张的研究思路不同,本文考察总经理过度自信对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

上一篇:自我反省总结范文 下一篇:自我总结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