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考试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4 16:09:36

复学考试总结

复学考试总结篇1

这次市统测考试总体不是特别难,因为一轮复习注重对基础知识点的总结。但是涉及的知识点多,范围广,成为很多同学发挥不佳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在一轮复习中没有抓住每章重点,对基础知识点认识不深刻,片面的以为基础很简单,忽略知识点原理等等。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从期中考试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1将错题重新做一遍,找出错题原因

错题是照亮自己弱点的明灯,在错题中总结,在错题中找原因,是高三复习的一大关键内容。所以,一定要将期中考试试卷中的错题重新做一遍,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错题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了。

2将错题相关知识点再复习一遍,重新梳理知识点的原理

找出错题的原因所在,还需要了解错题在高三复习的知识点中的位置,然后将这部分知识点再复习一遍,将知识点的原理弄清楚,防止下次做同类题目的时候再出错。这个环节其实不需要太多时间,但是这是很多同学往往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提醒同学们应多注意。

3对知识点所在章节的重点内容再重新梳理一遍

一道题放到试卷中,是因为它站在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位置。因此,既然一道题出错,非常有必要将它所在章节重点内容重新在梳理一遍,做到万无一失。

4总结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前的大型考试已经不多了,所以从这次考试开始就应该多总结一些大型考试的应试技巧,比如考试心理调节,考试时间分配,难题应对策略,考试作息调节等等。凡是在高考中笑傲群雄的人,一定对大型考试有百倍的信心、十足的把握。所以,应试能力的提升也是高三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提醒广大同学多加注意。

5Tip

复学考试总结篇2

每年的高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20__年高考的落幕,全国各种模式的高考试题也浮出水面,高考化学试题严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编写,坚持了“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命题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新中有活,以能力立意。试题特点鲜明地体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以能力测试为主,重在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预计20__年的高考题目仍然会延续这种命题趋势。同学们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夯实基础,养成对化学总体思考的能力,加强对图像题(如化学平衡图像题)、化学计算类应用试题以及化学实验流程题的复习,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率。

在分析化学复习策略之前,先看看20_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试卷化学试题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20_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化学试卷总体表现出这些特征:1.密切联系教材,紧扣考试大纲。2.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重视能力考查。20__年化学试题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重视基础知识,试题涵盖知识面广,涉及基础知识多,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解、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结构、离子共存、物质的量、离子方程式等。总之,20__年化学试题在保证不超纲的前提下,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3.重视实验考查,突出化学特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对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实验能力是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化学离不开实验,在历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实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4.突出主干知识,关注社会热点。主干知识反映了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是学科的核心内容。20__年化学试题更加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化学基本概念、重要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平衡移动原理、电解原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制法、化学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等,几乎都涉及了。5.重视方法考查,降低数学要求。

化学试题在突出综合应用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了对化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的考查,对信息加工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等都有所考查。

高考总复习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达到复习高效,它需要复习者在全面中有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为此,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化学总复习中应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以此引领高三备考的各位学子顺利有序高效地搞好化学总复习。

复学考试总结篇3

一、了解考纲信息,把握高考的方向

进入高三后,师生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进行化学总复习,认清复习的目的和任务。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和大纲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把握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根据纵观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从中发现其突出的特点即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研究,总结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清楚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关注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了解新信息。

面对新旧教材使用交替时期,与现行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了解新课标发生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探究实验的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高考也向这个方向过渡,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如旧教材中和旧的《考试大纲》中,如活化能,键能的计算化学反应热的知识点、盖斯定律的应用等,甚至连FeBr2与Cl2因物质的量不同而反应不同的考查不做要求。近几年为了使新旧教材的顺利过渡和衔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了相关试题。例如2008年全国(2)卷的26题.(15分)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等。

再如(07全国2)11.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这两个例子说明正确理解“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教师在做好传统教学的同时还要关注新课改,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熟悉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变化,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进一步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3.合理利用其他资料。

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从不同的途径获得信息,从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合理使用资料,备课教师必须投入题海,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广泛收集信息,但是还要防止进入“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的怪圈,在有限的时间进行精讲精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认真钻研新的考试大纲,抓住教材,摆正“课本、资料和其他学科间的”的关系

(一)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关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利用复习资料进行拓宽和加深,复习资料为课本知识理解的服务,决不能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高考模拟训练,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二)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06年全国试卷(1)29题-“一种消毒剂萨罗(Salol)是,它的分子式为C13H10O3”。2006年全国试卷(2)29题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2008年全国理科综合试卷选择题6结合2008年火炬燃料,对丙烷的考查。数学中直角坐标系的应用,在化学平衡的试题等屡见不鲜。如2009年全国理综Ⅰ卷的第13题。再如2009年全国理综Ⅱ卷的27题等。因此,在复习中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端正心态,培养素质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1.正确对待每一次的考试。在高三频繁的考试。许多同学往往看重考试成绩,对它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有些学生为了萘于顾面子,想方设法作弊,利用手机发短信对答案等。要严格杜绝这种不良的心态和风气蔓延,同时教育学生,端正态度,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 会,依据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为了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学生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

总之,化学高三化学总复习时一个精细而又复杂的“工程”既要组织好知识系统化,又要与自己的学生相配和默契。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编辑出版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复学考试总结篇4

关键词:中考;数学总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178-01

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毕业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一次考试。因此老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重视,总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求最终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大部分学校在九年级上学期就已结束新课,下学期初就进入紧张的中考复习。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怎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呢?下面结合本人指导学生中考数学总复习谈一些体会。

1.明确目标和要求

现在数学中考命题"抓基础,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的指导思想不会改变,试题立足于学生发展,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之前要认真研读数学《中考考试说明》及复习指南,明确中考的要求,对中考试卷难度设置和整体要求(各类知识点的分布)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防止走偏,做无用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复习前,每个学生都要了解自己目前的数学基础、掌握较好的、最为困难的、最有希望通过复习可以掌握更好,成为提高分数增长的各是什么?在中考试卷中,自己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重视哪些类型的问题),才能提高总分? 中考试卷难度结构是容易题:中等题:难题题控制在6:3:1,重视对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察,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数学意识的考察,应用型、信息获取型、规律探索型等新问题可能出现更多,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平时做题时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适当练习热点题型,才能做到变换试题的表达形式规范。

3.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中考最重要的东西,因此,学生要配合好老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自主复习时,要适当超前,上课前把相应的知识块先预复习一遍,做些回顾性的练习,记下主要的问题,带着问题上课,及时把关键性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复习应练习适量的习题,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思总结,编制错题集进行纠错,把历次考试,特别是九年级下学期的重要考试、模拟考试中不会做的题、做错了的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查找原因,改正错误,以绝后患,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种复习方法。

4.老师的中考总复习教学安排通常会分为三个阶段:全面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60%左右,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特别是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过好审题关、表达关和书写关。既要做到"小题大做",只要自己会做的题目就不要做错,认真对待;又要做到"大题小做",对最后的综合题要能分解成若干小题,步步为营,各个击破,决不要放弃。保证会做的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能在一个钟头内顺利完成,把这些分数稳稳地拿到手,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完成需要努力的试题,尽量多得分。

第二阶段,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强化能力数学的方法。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要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解决应用问题,一般要求全面理解题意,能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结论,尤其要发现和挖掘比较隐蔽的条件,必要时,可准确地作出示意图,以探求条件和结论的内在联系,依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表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后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表述解题的过程中要简捷明了,层次分明,严谨规范。预计考试当年考查应用能力的试题,结合当年的热点问题来设计,突出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创设一些新的情景,科学地设置开放性试题、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题等新题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查,在技巧、方法的要求上不要过高,不要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培养简化题型创设情景、挖掘知识内涵、理顺解题环节等能力。多参考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建议每个学生有一本本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了解本市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精彩题型,这是中考命题的导向。

第三阶段,锁定目标,备战中考,进行模拟训练。这一阶段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这时进行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建议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训练之余,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中考试卷,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通过练、评、反思,查漏补缺。重点研究样题的参考答案中的评分标准,提高速度规范解答。有的同学在答卷时,盲目地追求快速,解题既不打草稿又不画图,仅用心算或填上自己想当然的结果,失误甚多,在解答大题时跳过必要的步骤,结论不完整,推理不严密,失掉不应失的分数。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加强,在答题时才会更加理性,避免失分。

复学考试总结篇5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要复习的内容有: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这六大模块。总的来讲,知识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如何才能搞好复习?

1.“三轮一冲刺”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第一轮为分章复习;第二轮为分块复习;第三轮为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还有最后冲刺:查漏补缺,找规律,增加知识覆盖面。

1.1 第一轮复习――分章复习。第一轮复习是在学完高中化学新课之后,结合第一轮复习资料按照高中课本内容,逐章进行的复习。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牢牢紧扣课本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课本章与章、节与节,以及章与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

在复习中的具体做法是:按照高中课本的章次顺序,根据大纲和考纲以及历年的高考情况,将每一章的考点一一给学生列出,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高考的热点,学生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章的重要内容。例如:将卤素一章划分10个考点,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和卤素离子的检验是每年高考的必考考点,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存在、用途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氯气的制取实验和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向大型的综合实验题等方面发展等等。

另外,在分章复习期间,主要引导学生看好课本,用好课本,要求学生做到课本随身带,遇到问题拿出来。即练题时遇到的问题和漏洞随时拿出课本进行对照和补充。

1.2 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第二轮复习是按照中学化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的专题复习。如果说第一轮是横向发展的话,那么第二轮就是纵深发展。在复习中按六大块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使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小测验,还有针对专题的试卷讲评。通过专题讲解、训练、讲评后,学生对重点知识必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分章、分块复习,就会使整个中学化学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另外,在分块复习期间,要注重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1.3 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为了适应高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题量大,知识点多等),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做题速率,训练各种能力,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做法是:在分章、分块复习的基础上,第三轮复习前期主要搞好综合训练,后期主要搞模拟测试。前期的综合训练,重点应放在教师的讲评上。在第三轮复习期间,还穿插复习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题型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以选择题为例:先给学生讲清解答选择题的解题方法:(1)直接法;(2)挑选法;(3)验证法:(4)筛选法;(5)计算法;(6)守衡法;(7)综合法;(8)差量法:(9)汰选法;(10)平均值法。再给学生分析讲解答选择题的应注意:(1)忌警觉性下降;(2)忌旧信息干扰;(3)忌顾此失彼;(4)忌思路单一;(5)忌心烦意乱。通过对选择题边练边讲的复习,归类小结,从而提高学生解答选择题的准确性,提高第Ⅰ卷的得分率。

总之,正确采用 “三轮一冲刺”的复习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就会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原则。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总结较好的复习过程和复习方法,较容易寻求出各种巧解和快速解题的方法,从而熟练掌握“双基”知识,求活求新,熟能生巧。

2.具体复习方法

2.1 课本是高考的“根”,“考试说明”是高考的“脉”。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试说明”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因此,任课老师人手一册“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握高考的“脉”。只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根据“考试说明”要求,才能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在复习中牢记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不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在复习中,应该着重将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

2.2 课堂精讲,夯实基础、全面复习。由于时间等问题,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会产生急躁情绪,满堂灌、满堂压,欲“以量取胜”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后期复习中这种现象更突出,其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辛苦,许多学生听不懂或当时糊里糊涂的算听懂了,但并没有听懂其本质、其精髓其精彩之处。讲得天花乱坠不如学生学得扎扎实实,所以,在课前备课上要很下工夫,确保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让知识之树在学生心中扎根,否则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影响复习进度和课堂容量。讲授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联后展。但讲要有尺度,太透会使学生不劳而获,造成思维惰性,引不起思维波澜,只是风吹水面,不留痕迹。要通过讲来启迪学生思维,“雏鸡只有啄破蛋壳才能自己站起来”,“不给学步的孩子送拐杖”。不提倡让学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两跳摘果子。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杂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2.3 适时适量训练、注意讲评总结。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拣到篮子就是菜,势必会沉溺于题海,这样虽做了大量的题目,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做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做不出来。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目的。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能力,只能让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师首先要跳进“题海”,先亲自逐题演练,“遍尝百草苦甘”,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通过演练,力争学生“答一题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常见做法是:基础知识系统练,难点知识分解练, 热点知识专题练,错题过关二次练,提高能力综合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从而为复习更准确地找到切入点。

2.4 落实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提高复习效率。重视每周一练,一月一考,考后全批全改,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认真分析试卷,对试卷中学生出错多的题要找出原因(是知识点不清,方法不明,还是粗心所致),接着在课堂上认真讲评纠错,向试卷中的“错误”学习,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制订策略,将问题各个击破。策略是:消除遗憾、弄懂似非、力争有为。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稿纸用得太乱,计算不熟等。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训练就严格按照规范书写表达,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复习中必须强调学生错题纠错的作用。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每套讲评过的试卷我们都要求学生做成满分卷,并定时检查。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本身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训练,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剖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坚定信心、优化考试心理,高效备考。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然而信心、意志、毅力是提高复习质量、复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注重学生心理辅导,适当加压、减压,个别谈心,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学生高考前有最佳的应试心理。越到后面越要特别关注此类现象的发生,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大张旗鼓地肯定,旗帜鲜明地表扬,树立其信心。就化学知识的特征看,知识有些琐碎,难记易忘。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强调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高三备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构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层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练、学习方法上的自我发展、科学素养上的自我升华、综合应用上的自我整合。它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课本为中心,以 “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高考复习虽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只要注重基础,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学得灵活,掌握牢固,坚定信心,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俞水泉《新课标下高考化学复习》陕西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2):45

复学考试总结篇6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等文件精神,遵循教育部、西藏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考试招生期间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为保证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全、平稳、顺利完成,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一、复试录取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原则。按照国家、西藏自治区及我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复试期间疫情防控措施,切实保障考生及我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疫情形势下复试方式的变化,加强违规违纪监督检查,防范招生录取风险,确保复试招生考试安全。

2.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管理,严格考生资格审查、严格复试过程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复试工作公平公正。

3.坚持科学选拔原则。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科学制定复试方案,科学设计复试内容,严格复试考核标准,坚持全面衡量、标准统一、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确保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

二、组织领导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其职责是:

1.研究制定学校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部署各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对违反有关规定、徇私舞弊或者给招生工作造成损失的人员,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2.审议确定招生计划、复试分数线、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3.领导开展研究生复试录取各项工作。

4.审批各学院上报的拟录取名单(含调剂拟录取名单)。

5.依法维护考生和招生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各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其职责是:

1.制定符合本学院学科特点的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组织开展本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各项工作。

2.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正式在编人员参与复试工作,对全部工作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

3.对本学院复试过程、信息公开、录取结果负责。

(三)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复试小组

各学院根据招生专业须成立相应专业复试小组,负责组织复试工作。复试小组组长应由相关学科带头人担任,复试小组专家成员不少于5人,另须配备复试秘书和助理考官。根据参加复试的人数情况可成立若干专业复试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学科复试考核的实施。

2.明确复试专家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规范其工作行为。在复试前应召开复试小组会议,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

3.专业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任何人不得改动,并第一时间交由本学院研究生招生管理人员集中统一管理。

三、复试

(一)复试形式

本着将考生和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根据国家教育部、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及学校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2021年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除085900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外,其他专业均取消复试专业课笔试。085900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复试专业课笔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课程及会计硕士考生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均以线上笔试形式进行。

(二)复试时间

按国家要求,学校计划于4月开始有序启动复试。大致安排为4月15日之前完成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录取,4月30日之前完成调剂生考生复试录取。各学院具体复试时间由研究生院统一协调安排,由研究生院向考生公布准确复试时间。

(三)复试信息公布

学校及时发布复试分数线、专业招生人数、复试录取办法、复试名单、调剂、录取等信息。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相关情况,在公布复试名单时进行备注说明。

(四)复试比例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硕士生招生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20%(人数不足的专业除外)。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招生计划、学科专业特点和复试考核工作需要等提出本学院各专业复试比例的要求。

(五)复试资格审查

1.考生需提供以下材料进行审查:

(1)考生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

(2)应届生的学生证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3)往届生的学历证书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学位证书(报考专业对学位有要求的考生及有学位证书的需提供)。

(4)考生是专科起点获本科毕业证或者专升本,考生还须提交专科毕业证书。

(5)持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6)对于在读研究生,须查验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还须在拟录取前提供注销原学籍证明。

(7)提交《西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另行公布下载)。

(8)对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须查验是否具有《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没有《登记表》的,不能列入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9)对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查验是否具有《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10)我校要求准备的其他材料。

(11)非全日制考生必须录取为在职定向研究生,非全日制考生复试时由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另行公布下载)。

(12)所有参加复试通过的定向考生,后期必须签订相应《协议书》。

(13)第一志愿考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2.复试前考生须将上述相应材料电子版提交至指定的复试系统进行资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为资格审查不通过,取消复试资格。复印件于新生报到时提交至研究生院留存。远程复试考生操作流程详见《远程复试须知》。

(六)复试内容

复试采用即时问答形式进行,包括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同等学力加试和会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1.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考察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测试本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的了解,评估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创新能力。总分40分。

2.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考核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考核考生在本专业(领域)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情况;考察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人文素养及心理健康情况等。总分40分。

3.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对考生进行外语听说能力的考核由各学科(专业)复试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总分20分。

4.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两门课程。加试课程以线上笔试形式进行,每门满分100分。

5.会计硕士考生还须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考试以线上笔试形式进行,满分为100分,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6.面试的命题、组织等由各学院完成。

7.同一专业(领域)的复试方式、难度和评定标准要统一,每位考生的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复试小组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善保存,复试全程录音录像。复试期间,复试小组成员注意言行规范,严禁做任何与复试无关的事情。

8.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详见《西藏大学202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七)复试成绩

1.会计硕士考生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成绩+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成绩+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50%+思想政治理论笔试成绩×50%。

2.其他考生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成绩+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成绩+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

3.考生总成绩

考生总成绩为100分,其中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相加之和,为考生考试总成绩。

(1)初试满分为500分的专业总成绩计算公式: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

(2)初试满分为300分的专业总成绩计算公式: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3)×70%+复试成绩×30%

(八)复试录取

1.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考生成绩、思想政治表现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2.所有复试考生复试成绩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中任意一门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其中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3.085900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在线复试专业课笔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4.凡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复试的学生,一律视为放弃复试资格,复试总成绩记为0分,不予录取。

5.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政治立场有问题及道德品质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复试期间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提供虚假材料、考试违纪、替考等,不予录取。

7.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相关责任。

8.未达到教育部其他要求的,不予录取。

四、体检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考生的生命健康安全,避免考生到医院、体检中心等人员密集高危险地点聚集,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体检与新生入学体检合并。已录取考生将在开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体检,体检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等文件执行。不符合体检要求的考生,将取消录取资格。

五、违规处理

1.对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

2.对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中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相关单位及其招生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还将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问责。

六、其他

1.西藏大学所需调剂专业及调剂要求等另行在学校官网及时公布。

2.学校开通咨询及申诉渠道。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891)6405192。

纪检监察处办公室:(0891)6405100。

3.复试过程中,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

4.未尽事宜以上级文件和学校相关规定为准。

 

 

西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复学考试总结篇7

1.科学性原则:在高中数学复习中,老师应寻找适合学生复习的科学性方法,让学生在复习中吃透教材,复习策略和经验要经历三方面来复习:基本点――交汇点――制高点;思路上应分三步曲,指从例题复习教学、审视题意、找思路等方面来进行复习:依循套路――转换视角――先行猜测;心理适应三步曲,指心理训练的三种状态:自在――适应――自信.

2.匹配性原则:高中数学复习考试匹配性原则指在高中数学复习过程中,考试内容与复习进度、考试知识目标与教学目标,能力要求与复习能力要求,试题的难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复合.不要过度地夸大数学复习的难度,但也不能过于轻率地看轻数学复习,老师在复习指导过程中,应努力通过实践经验来制定适合学生的复习思路.

3.发展性原则: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发展性原则指高中数学复习考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与全面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答能力,让学生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方法灵活具有可操性、思想深刻具有指导性.在高中数学复习过程中,老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机会,让学生利用试题分析条件与结论,总结经验和智慧,学生从数学复习中自已认识数学,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给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做下铺垫.

二、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方法

1.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数学复习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在考试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给学生解答,而是教给学生识别数学模式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应用转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就是针对知识进行深化、精练和概括的过程,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比答案更重要.

②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竞争能力,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归纳、总结复习的内容,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和分析谁的归纳总结最有利于复习,让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样学生肯定会认真复习,认真总结,把课复习好,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学生之间相互比较,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给课堂带来了好的复习氛围,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综合能力

①在复习过程中从整体复习开始,老师要改变复习现念,实现老师与学生共同构建总体复习程序,让学生自主复习的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根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学习水平,明确每个同学不同阶段复习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②在复习过程中从课堂复习模式开始,指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复习活动,强化课本重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体系.把每个章节的重点进行加工,整合,通过交流,讨论然后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把所有章节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总体网络,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复习,在解决问题中复习和学生自主复习.

3.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复习课课堂教学时间不长,老师主要以学生知识网络化,集成化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思维能力无法兼顾.在新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在复习过程中应以代表性例题来充分挖掘例题功能和合理化教学.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例题,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其次尝试练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再次,把文字与图形相结合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三、结语

复学考试总结篇8

关键词:政治复习 高三 基础知识 综合能力 应试技巧

高三学年是复习备考关键的一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事先必须有一个总体的计划和安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稳步扎实地推进高考复习备考工作。

我们一般把高三学年的复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三第一学期,主要进行考点复习,全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第二阶段:高三第二学期开始至5月初,主要进行热点专题复习,重点突破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阶段:5月初至6月初,主要进行模拟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一、全面夯实基础知识

在第一阶段里,我们要求学生紧跟复习教学步伐,吃透教科书上的全部内容和细节。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对高考考点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复习。那么,我们应如何对考点进行有效复习呢?

1.既要复习重点主干知识,又要理清具体细节知识。

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加强了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如2007年全国卷Ⅰ政治常识试题共涉及高考考纲政治常识44个考点中的大约16个考点,而且这10道试题都突出地考查了课本中的重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高考试题的切入口较小,有些试题所考查的内容较细。如2007年全国卷Ⅰ第32题:K市市镇两级政府每年拿出两亿元资金……在这件事中,政府的角色是(?摇?摇)。①经济建设的组织者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③经济活动的调控者④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虽然落在“我国的国家职能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两个主要考点内,但考生如果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知识点没有把握好,那就很难弄清④,那就有可能产生失误,甚至影响到考生上大学。因此学生复习时不仅要掌握重点知识,还更要注意弄清细节知识。这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

2.坚持纲本统一,保证复习到位。

第一阶段的复习,我们必须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纲本结合,注重课本,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的原则。要让学生按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基础能力过关。

在复习教学的具体安排上,我们按课文顺序进行,每课安排4课时,包括教师讲解考点和学生做练习,同时1―2周安排一次单元小测,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课本基础知识。在考点内容的讲解方面,我们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科书,仔细分析高考考点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全面把握课本中涉及的知识点、思维点、应用点,并特别注意细节点、联系点、常考点。

3.优化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第一阶段复习往往不够重视,效果当然也就不怎么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第一阶段复习距离高考时间还比较长,学生不容易进入状态;二是第一阶段复习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觉得教师在炒冷饭,没有什么新意,容易产生厌烦。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第一阶段复习的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因而在第一阶段复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态决定状态”。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我们在课堂复习过程中,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讲,就是不仅要让学生“在听中学”,而且更要让学生“在思中学”,“在例中学”,“在做中学”。

因此我们要紧密联系当前最新的社会热点,多创设一些话题,多进行一些情感交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容易混淆和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分析归纳,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辅导资料中的经典例题和精彩范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归纳总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积极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认真去做质量较高的练习题。这样才能查漏补缺,有所发现,不断进步。

总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第一阶段的复习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重点提高综合能力

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夯实,基础能力也基本过关。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仅仅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采用体现时代精神与实践要求的事例而创设的新情境和新问题的综合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呢?我们要求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思维训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综合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运用能力。

1.既要复习热点专题,又要带动知识巩固。

专题复习,也就是第二阶段的复习,我们必须坚持以热点专题复习为主同时带动知识巩固的原则。我们务必要指导学生在扎实自己理论功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更加关注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更加注意知识之间、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渗透,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复习备考中,要让学生明确课本基础知识是认识和理解现实热点问题的“工具”,要注意在课本基础知识中为热点问题“寻根”,要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要以热点为线索重构知识体系,从而使热点专题复习和基础知识巩固有机地统一起来。

2.坚持实际联系理论,强化综合训练。

在专题复习的具体安排上,我们以热点专题的顺序进行复习,大概每个专题用4课时,包括教师讲解专题和学生做练习,同时每周安排一次综合测试。在专题内容的讲解方面,我们要根据一年来的时政热点,找准背景材料与课本基础知识的结合点、关注点、切入点,并特别注意创新点、冰冷点、全盲点。

复习时,我们要注意把握长效性热点问题在现阶段的新动向、新发展,准确把握重大热点问题的主旨,更加注重实际联系理论,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通过热点问题的综合演练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突破。

3.总结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高考政治试题的解答,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清晰的思路。为此,我们必须从具体题型和解题方法层面对学生作一些总结和提示。

高考文综政治单项选择题可分为最佳单一型试题(如2007・全国卷Ⅱ・33)和最佳组合型试题(如2007・全国卷Ⅰ・34)这两类。学生要答好单项选择题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一读两排除”:仔细读题,去掉错项,选符题意。

“仔细读题”就是认真全面地审读题肢、题干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很多情况下要把题干的最后一句同各个题肢连起来读,看能否形成正确的判断。“去掉错项”就是排除表述本身有误的题肢(逆向选择除外)。“选符题意”就是排除表述本身有误的题肢后,在剩下的表述正确的题肢中,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也就是排除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可分为图表材料型试题和文字材料型试题这两类。如2007年全国卷Ⅰ第39题材料一是图表材料,材料二是数据和文字材料,材料三是文字材料;2007年全国卷Ⅱ第39题是纯文字材料题。学生要答好主观性试题必须明确其基本要求――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点齐,扼要简洁层次明。同时必须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归纳法(如2007年全国卷Ⅰ第39题第一问)和演绎法(如2007年全国卷Ⅱ第39题第二问)”。

总之,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运用科学的答题方法,注意各种答好试题的技术性要求,对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程度既定的情况下考出更好的成绩,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有效提高应试技巧

在考点复习和专题复习之后,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应对高考的知识基础和解题能力。但高考是一场智慧和身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角逐,因此在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学生还必须在课本知识、考试经验和应试心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提高,以确保高考取得圆满成功。

1.研读考试说明,注重回归课本。

在高考总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一定要对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把握高考的命题思想、命题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搞好高考最后阶段的复习,力求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前面我们讲过,高考命题坚持“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而且近几年来高考文综命题更有回归教科书之势。我们要引导学生一定要回归课本,要针对高考考试说明的考点要求,认真仔细重温课文,再一次对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牢固掌握教师讲过的重难点,准确地记忆和理解课本知识,查阅自己以前做过的试卷,尤其是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以及解题规范的疏漏。要将自己没有弄明白的问题重点突破,要防止知识冷点和盲点,注意不要留下“死角”和空白。

2.精析典型例题,适当进行模拟训练。

最后复习阶段,综合训练要“少而精”。为此,教师一定要精选试题,精讲典型例题,高效评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精练的试题,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力求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真正提升自己解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正确规范地答题。

同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一些优秀的模拟试卷,适当进行高考适应性训练。教师要及时做好试卷的分析和讲评,要引导学生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结论性的词句和最新的时政术语来回答问题,力求答案有创新,要引导学生总结实战模拟训练的经验,领悟和提高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和能力。

3.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保持稳定健康的心态。

在高三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明显或不明显的思想压力、考试焦虑、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所以,在复习过程别是最后复习阶段,教师一定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语,注意把握练习和考试的次数和难度,不要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一些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压力的同学,教师要找其进行个别谈心,帮助其放松心情,树立其自信心,让其明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其次,要引导学生让自己轻松一点,要给自己宽松的发展空间,不要苛求完美,不要让“完美”成为成功的绊脚石。要善于把握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坚信自己高考一定能成功!

上一篇:考试教师总结范文 下一篇:安检考试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