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历史考试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2 06:31:42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篇1

关键词: 《考试说明》 能力要求 复习效率

多年来,学习《考试说明》更多的是关注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变化,往往忽视《考试说明》一些基本的功能和要求,这样是不能真正挖掘和发挥《考试说明》的功能和作用的。下面,我就《考试说明》对高考后期复习的指导作用谈谈认识。

一、引导师生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高考总复习的第一轮复习中更多的是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解读和记忆,未能真正体现《考试说明》中对学科能力的全面要求。

《考试说明》突出强调了高考命题一贯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在高考功能上坚持“两个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良好学习潜能的优秀新生,有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二是在考查方向上坚持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历史学科能力。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高考的选拔性要求和考查的重点――历史学科能力,正是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

《考试说明》的第四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共有四大项各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在《考试说明》的第五部分“题型示例”中把“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四个方面十二级的能力层次要求,都结合典型题例进行说明,都体现出新高考命题加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独立地发现历史演变的规律和诠释历史事物的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

我们在高考总复习的后期复习中,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对高考复习的导向作用,把这些层次的能力与要求落实到历史学科的学习和复习中,培养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提高高考复习效率。

二、利用“考试内容”,查找基础知识的缺漏。

《考试说明》中“Ⅲ.考试范围和内容”是关注最多的地方,主要是了解与往年相比,考试内容“增加了什么?”“又减少了什么?”,就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并作为复习重点。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试想,如果这部分内容没有变化,那么考试说明也没有使用价值了吗?其实,《考试内容》是基本稳定的。经过一轮轮复习,是否清楚高考历史有哪些重要知识考点,自己掌握较好的有哪些?有哪些没有掌握?知识结构是否完善?

《考试说明》中“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古代中国”部分有以下内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中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以上内容区区四百多字,集中在一目了然的方寸区间,高度概括了必修Ⅰ、必修Ⅱ和必修Ⅲ三本教材中有关古代中国历史的主干知识。它把教材中数十页的内容集中起来,是非常精简的知识提纲,是很好的复习指南,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建议可采用以下方法使用《考试说明》的这部分内容:一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逐一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查缺补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二是参照以上内容,甄别主干和非主干知识,集中力量复习巩固主干知识。如关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重点考查的有四条,分别是:“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秦始皇征匈奴,修长城”等并非是要考查的主干知识,这些内容即可淡化。

三、认真领会“考试范围和内容”中的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

利用《考试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的脉络化,将分散的知识点有规律地串联,把许多零零碎碎的历史知识点建成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提高高三历史复习效率。

四、依据整体性原则学习《考试范围和内容》,宏观把握历史知识。

学习历史,胸中先有一个宏观的大框架,将所学知识条理化、序列化并内化于原有的知识系统,这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正确法则。依据整体性原则,以宏观之着眼点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具体的人物事件,而是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并前后连贯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压缩性的特点纲领。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记忆分散的,不可能把历史学好。后期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强化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以下为“考试范围和内容”中“近代世界”的部分内容: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3)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学习以上内容,可以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中心点审视和学习:“(1)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殖民扩张”是其背景条件;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那么“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则是其在欧美的扩展。这样,这部分内容就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网络。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篇2

我们知道,科教兴国,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兴衰!根据现在陕西省的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3、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提高教学质量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民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2,是经济专题史,主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且它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所以必修2在三门必修课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础上,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习的难度增大。

2、学生分析:

专题经济史的学习,要求对通史知识要熟悉,所以部分学生会感到相当困难,容易造成记忆混乱。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篇3

一、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在旧的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学评价很单调,就是单一的考试或测验,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机械记忆,不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显然不符合课改的精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了要求,这就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历史教学评价中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过程性评价原则,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历史的内容是丰富的,外延是广泛的。旧的评价体系要通过一场考试来考查这么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考查结果偶然性大。所以,以过程性评价代替考试性评价是历史教学的必然。

2.坚持多种评价形式的原则,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往往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以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

二、历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坚持过程性、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采用以下评价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重视自主活动评价法。历史新课改设置了大量活动课,如何对活动课进行教学评价就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的面前。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活动课的评价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总是根据不同活动内容制定活动具体评价方案。如针对讲故事我设计的评价项目有:故事内容语言表达、情感态度、讲话技巧、实际效果等项目。

2.让学生自我评价法。新课改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位教师的主要任务,让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设计出一系列检查表,在学完一课、一个单元或参加一次活动后,让学生填写检查表对自己的学习或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项目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做不同的设计,但评价的导向是一致的,就是通过每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照表格评价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做到查漏补缺。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及其成就,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评价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每一个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科学地运用考试评价。考试作为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在现代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考试要做到科学运用才能使其成为促进历史学习和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方法。新课改以来,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考试评价进行探索:

(1)考试从“以分为本”转化到“以人为本”。以前考试就是简单地看学生的成绩,学生为考出一个高分而学习,教师为教出高分而教学。我在考试评价中一改这种极端做法,从“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出发,使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还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力求寻找考查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中学历史教学,虽然讲授的是过去的历史,却具有现实功能。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和社会。因此,在历史教学及考试中,充分挖掘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历史知识丰富多彩,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探究,愉悦学习。

(3)让学生参与命题。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了突出这一点,在教学评论方面我还经常让学生参与命题。例如,在学期期末复习时,我曾经尝试了这样一个考试模式;首先,让学生对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再让每位学生出一份本册历史试卷,最后同桌互换试卷进行测试。当我把试卷收回时发现学生的命题都很认真,有的命题很有创意,学生得分也很高。这样我就把原来的一场考试变成了一个促使学生自我学习、整理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

总之,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是以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解了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实践新课程改革。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篇4

2015年江苏历史高考选择题在必修一、二、三部分的题目分值比例与2014年相比变化不大,从内容分布比例来看,必修一45%、必修二30%、必修三25%。其中,选择题第1、2、6、9、10、12、14、16、20共9题属于必修一政治史考查范围,在选择题总分60分的卷面分值中占45%,选择题第4、5、8、13、18、19题共6题属于必修二经济史考查范畴,在卷面分值中占30%,选择题第3、7、11、15、17题共5题属于必修三思想文化史考查范围,在卷面分值中占20%。必修一考查的范围略多,增加了必修一考查分值,无疑增加了试卷难度。三本书最容易出难题的就是必修一政治史,如第1题分封制、第2题二手史料《淮南子》、第9题中国同盟会分布、第10题抗日战争、第16题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征、第20题两极格局等,这些均是考生的拦路虎。考查的选择题涉及古代史的是第1、2、3、4、5、14题共6题,占选择题总分值的30%,近代史知识涉及的是第6-11、第15、16、17题共9题,占选择题总分值的45%,现当代史知识涉及的是第12、13、18、19、20题共5题,占选择题总分值的25%。中国史知识共13题,占选择题总分值的65%,世界史知识共7题,占选择题总分值的35%。选择题考查中,中国史比重比世界史大很多,近代史比重比古代史、现当代史大。

非选择题中,政治史涉及的题目有第21题第1问、第22题第1、2问,共15分,占非选择题总分值的1/4,经济史涉及的题目有第23题第1、2、3问,共15分,占非选择题总分值的1/4,思想文化史涉及的题目有第21题第2、3问,第2题第3问,共10分,占非选择题总分值的1/6,非选择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准确理解、严密思维、审慎思考、归纳概括等综合能力,是最容易体现难度的题型,如第21题考查中国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史实,并根据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基本特质。第22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说明“深重的灾难同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论断的正确性。第23题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写小论文,都是比较难归纳总结答案的题目。

从试题的立意来看,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情景性比较突出,共有14题选择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图片题在该试卷中也有较多体现,选择题中运用了大小5幅图片、表格,这与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基本一致,2014年高考卷也用了5幅图片、表格,进一步告诉教者在以后教学中关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应该说,虽然2015年江苏高考试卷有一定的难度,但总体来说试卷的选择题还是以“新情景”、“新材料”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还是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归纳概括总结史料的能力,尤其是关注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概念。

2016年江苏高考还将延续语数英三门看总分加两门选修看等级的录取模式,由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思考如下,以希对今后历史教学有所启示。

一、重视基础知识,强调规范答题

从2015年试题来看,双基仍然是整卷考查的主旋律。平时教学中就要夯实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对付难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2015年历史高考试卷考查更多的还是基础题,如第1题根据“诸侯,诸伯,诸子”及贵族朝会的信息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第3题考查西汉时期文学作品汉赋的特点,“气势恢宏,符合西汉大一统辉煌气势,为统治阶级造声势”,就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第6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就是由于小农经济出身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答案中D选项“农民造反者”就是从农民阶级自身来看;第9题中国同盟会的作用;第14题对万民法的理解;第16题对《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内容分析;第17题对浪漫主义的理解;第18题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的影响等。师生教学要紧扣考纲要求,利用好教材梳理相关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做到逐一扫描,没有遗漏,打好基础关。在做非选择题时,学生平时还应注重规范性训练,如历史专业用语的使用规范、开放性试题的语言描述规范等。

二、依据高考考纲,强调能力培养

能力立意是命题的总策略。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材料型选择题和图片选择题每年都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如第8题1914~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征,第9题根据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分析其历史作用,第20题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但得分率却不高,这往往就是缘于考生自学能力的局限。鉴于此,教师在完成一轮二轮复习教学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新一年的高考考纲,教师应根据考纲考点要求分析出该考点的测试题型与方向,学生培养按单元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另外,应有计划地进行适应性测试训练,并及时熟化试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解题技巧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时政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篇5

一、历史试卷讲评课的重要性

试卷讲评课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发现学科知识不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试卷讲评课上得好与坏,效率高与低,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制约着学生最后阶段历史成绩的提高与否。可以说,高质量的讲评课不但是“矫正补偿”,更是提高学生应试技能与素质的重要方法。进入总复习后期,尤其是省质量检测后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高度重视对试卷讲评课的利用。

二、历史试卷讲评课应突出“五讲”

历史试卷讲评课区别于其他课型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讲”字。一是讲清试卷命题意图。教师讲评前要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分析试卷考查了哪些历史事实和学科能力,从而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使学生养成分析命题意图的习惯,解决学生中长期存在的审题能力差的问题。二是讲清答题误区。讲评时,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题及学生的典型错误,由表及里,追根溯源地加以剖析,使每个出错失分的学生,都能从较深层次上找出自己失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复习的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三是讲清解题思路方法。试题讲评时一定要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思路即讲试题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思路,要引导学生思考试题考查哪些知识点和这些知识点的哪些层面;讲方法即讲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讲规律即分类讲解。对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概括性的总结,总结出解题规律,规范解题格式,真正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四是讲清考点宽度深度。教师在处理该问题时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内容:首先要拓展讲评课的宽度,根据考试知识点间的联系,进行举一反三,拓宽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知识网,使历史知识体系更完整。其次要加深讲评的深度,通过多层、深层的分析,使学生未曾复习到或未曾掌握的知识掌握到位。对于能力要求较高的则重点强调,让学生真正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把知识面的拓宽、学生能力的加强作为试卷讲评的主要目的,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五是讲清答题规范格式。首先答案要做到“两化”,即要点化、系统化。其次语言要做到“两化”,即简单化、专业化。同时书写要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三、历史试卷讲评课应牢记“五原则”

1.及时性原则。考试后试卷要及时批改,及时分析统计,及时讲评,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记忆犹新”,取得更好的查漏补缺和深化复习的效果。

2.集中性原则。一是试卷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错误的典型问题,教师应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针对导致错误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评。二是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创新性的题型,教师应对该题型的特点、丰富的内涵和命题者的意图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以拓宽学生的解题视野,提高应考的能力。

3.延伸性原则。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补充、联系、启发思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

4.合作性原则。讲评课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应给学生自主表达自己思考结果的机会。有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可以加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体验,提高了讲评课的效益。

5.鼓励性原则。高三的学生对考试是比较重视的,每一次考试心理负担都较重。在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讲评中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适度表扬,对个别难题处理到位的学生要予以肯定,对考试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找出正确的解答思路、方法,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高三历史试卷评讲课教学策略浅谈[J].中学历史教学,2010(11).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篇6

[ 比较类试题命题的特点]

例1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 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 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解析 从GDP数字的对比看,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欧美各国,能够认识当时中国经济的地位,这就拓宽了知识面,答案为D项。

答案 D

例2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 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 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在思想方面的共同点,引导同学们通过对比总结这些运动的共性。这些运动都解放了思想,强调了人的价值,促进了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答案 A

点拨 采用专题形式对某一相互联系的同类问题进行比较,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阐释能力,总结这类问题的规律、以拓宽知识、进行探究。

[ 比较类试题考查的角度或目标]

例3 1959年,北京的地标建筑是新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

A. 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 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C. 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D. 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解析 本题所给材料对照不同时期的北京最高建筑,强调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的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站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评价历史现象。

答案 B

例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一致性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 发展了人文主义 B.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C. 抨击了封建制度 D. 否定宗教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让同学们通过对比认识这些事件的影响。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统治地位,但在当时,天主教在西欧占统治地位,人人都与它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可能否定宗教的作用。

答案 D

点拨 此类题目多是呈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同类问题,考查学生们的比较能力。同类问题如果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和影响就有很大的不同,这要求大家认识特定历史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例5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法国

C. 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 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构想

解析 本题通过中国17世纪的思想家与法国启蒙思想的对比,认识其不同之处,从而认识导致差距的根源在于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法国。

答案 B

例6 与西方启蒙思想家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家的( )

①设想未来社会 ②批判专制制度

③宣扬民主法制 ④尊重科学知识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解析 本题通过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与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比较,认识其共同点,他们都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西方启蒙思想家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宣扬民主法制,尊重科学,但是中国的启蒙思想没有提出这些内容。

答案 C

点拨 总结历史规律。这主要通过历史比较来发现某一具体事实的特性和影响,寻找相似问题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归纳历史发展的规律,从反面检验已被接受的历史解释。

例7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解析 “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通过中国和苏俄经济的对比来考核同学们的分析归纳能力;全面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体现了新课改形势下的高考命题的新理念,解答此题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更要求大家会理解、运用课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养成比较历史知识,合理迁移历史知识的能力。

答案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

点拨 形成价值观,这类题目通过历史比较进行宏观的因果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推导出新的历史结论,得出新的认识。这主要是指非选择题里面的最后一问,“有何启示?”“有何认识?”等,体现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功能。

综上所述,比较类试题从考查的内容上看可归纳为如下三种类型及对策。

一是同时期历史事件的联系。如前文中举出的19世纪30年代中国与苏联出现的计划经济思潮,解答此类题,注重平时学习过程,只要在学习时进行横向联系,把同一时段发生的历史时间罗列在一起识记就行了。

二是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和事件(事物)的联系。前文中比较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认识其共同之处。人物和事件的比较的前提是他们(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的不同)在命题时总是按一定的历史要素(原因、内容、经过、特点、性质、作用、影响等)进行对比的,因此,抓住事物的要素是解题的重要手段;并通过掌握历史要素来提高解题的能力。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篇7

高考历史可能是所有高考科目里最难的,一些考生大省的历史平均分在40分左右。历史选择就有48分的分值,而正确率只有20%到30%。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的解答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的解答技巧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二、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六种题型

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你的认识”等。

高考历史答题万能公式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一、书写到位

要求用楷体或行楷体书写文字,不要用草体书写,一笔一划、减少连笔、工整清晰,自然爽心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用0.5mm黑色签字笔,因此平时做题训练尽量靠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太低的蓝黑墨水、蓝黑色圆珠笔也少用;历史客观题目前都采用涂卡答题,我们在训练中应选用合格的2B铅笔涂卡,这样能很好地掌握这种铅笔的特性,以免上考场出现折断铅笔芯,涂得太轻、太重等不利现象;考试书写中千万不能出现错误字,否则会大煞风景,影响阅卷者对你的印象。

二、格式到位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作答中来。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三、层次到位

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每个历史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须要按因果关系进行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我们应该找准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依据线索,整理出第一层次的若干方面,这些方面有几个,就应用几个并列自然段去阐述。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部,只需要将知识要点化就行了,不必再细化第三、第四层次为更多的自然段了。

四、语言到位

例如说鸦片战争就是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所以,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历史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

五、材料解析题

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

高考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范围并没有做调整,只是在考试说明中替换了几道例题。从更换的例题来看,2012年高考将继续加强对考生整理材料,完整、准确、合理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专家告诉广大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应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

专家解释说,略读材料主要是粗略地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特别是试题如有导语应给予关注。分析题干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提问项、限制项等要求。细读材料就是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细读材料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与教科书所学知识的联系(既可以是时代背景,也可以是相似事件的联系),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教科书所学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角度分析材料、组织答案。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就是材料出处中所提示时间、材料主题思想等信息。”专家说,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六、开放性试题

材料中会有多种观点,选择哪个观点至关重要

2010年高考开始历史试卷中增加了开放性的试题,2011年高考文综试卷中则单独成题,共12分,分值很大,是考生得分的重点。

此类问题,专家认为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观点、按照一定逻辑思维运用历史知识论证观点的能力。所以专家给出了他总结出的解答此类试题方法,供考生参考。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评论”。

第二步:解读“观点”的内涵(如:时间界定、包含要素、因果关系等)。

第三步:选择要论述的观点。

选择观点的基本原则:一般试题所给材料中会有多种观点,选择哪一个观点至关重要。观点不是选得越多越好,如果观点选得过多,就不能够对观点进行充分论述,因此建议学生选取其中的一种观点(一些试题会要求对材料中所有观点进行评述)。

第四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篇8

一、试题全面挖掘和考查了历史学科的各种能力要求,突出了

试题的选拔性

今年的新高考历史试题,进一步挖掘了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提高了能力考查的层次。试题中考查记忆能 力的分值约有36分,占24%;考查理解能力的分值约有33分,占22%;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分值约有 81分,占54%,使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整个试卷的灵魂和主流。由于加强了客观题考查能力的比重和 层次,使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也使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在试卷中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得到一 定的改观。另外,试题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历史观点的程度上,把中学教学的重点与大学相关学科的重点 基础知识,中学的能力培养和大学相关学科的能力要求,较为恰当地予以了考虑和解决,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 于教材,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突出了试题的选拔性,使能力层次较为合理,实现“两个有利”的命题原则 。

今年新高考历史试题中“四选一”和“四选多”的题型考查能力的比重和层次有所加大和提高。除了提高 命题技巧,和选项文字表述不完全出自教材的文字表述以外,还注重利用选择题来考查多种层次的思维能力。 尤其是第26题这道材料选择题: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自由民于原野捕到逃亡之奴婢而交还其主人者,奴 主应以银……酬之。这条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该题涉及到如何去使用原始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中的 有效信息,这是考查考生是否初步具有大学学习历史的基本功,体现了较高的命题技巧和试题的能力要求。

填空题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也有所加强。其中有考查知识的理解性试题,如第33题的第2空“民生主义, 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收买地主土地”;有考查知识综合性的试题,如第36题“奥斯曼 帝国的统治者素丹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有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试题,如第34题“第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地跨江西省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中央根据地、闽浙赣根据地、湘赣根据地和湘鄂赣根据地”等等 。

材料解析题有效地考查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是今年新高考历史试题一个特点。首先是加强所引材料 的客观性,每题所引用的材料之间联系比较密切、自然。如第39题的材料均引自1938年日本近卫内阁发 表的三次对华政策《声明》;第40题的材料是引自1972年至1982年这十年间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三个 《联合公报》和卡特政府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

其次是提高材料解析题设问的技巧。今年的材料解析题加强了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试题的设问、考生回答 的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多数从材料中、从材料的联系中出,同时,对考生的知识水平、所应具备的能力方 面加以综合考虑来设计问题。所以提问的质量比较高,充分利用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第38题中“在罢修 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39题中“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增添了什么新花样”;第40题中“据材料一、二,第二个公报比 第一个公报在内容上有何重要的发展”;“据材料一、二、三,美国两党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一致” ;“据材料三,说明这三个公报对发展中美两国关系的作用”。等等。3道材料解析题共大小17问,直接从 材料中命题的有15问,而且都要从材料的信息中来回答。

再次是提高材料解析题对学科能力考查的层次。如第38题第4问“综观这三条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 如何认识”;第40题第4问“据上述各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坚决的反对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对 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等。这些问题对能力的要求并不亚于问答题,进行了对阅读能力、分析评价能 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考查。

问答题的考查除了“小切口、深分析”的特点外,更侧重考查思维能力,考查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具有 很强的立体感。从考查一个知识点扩展为在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中理解历史的本质;或是在宏观中把握历史发展 方向;或是运用基本理论和观点分析说明,评价某一历史现象、历史结论,具有“小切口、多角度、深分析” 的特色。如第41题,从墨子的思想核心,深化到说明其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再从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从历 史的角度去评价其思想的积极意义。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又必然涉及政治与经济、个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等角 度。第42题,从概括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主张到与法国启蒙思想相比较,分析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 不同,再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不同作用的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原因,有概括、比较、分析。第43题,首先 要求领会恩格斯的思想,再找到这一思想结论产生的依据,即阐述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 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再从宏观上,抽象概括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上 ,指出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再从继承与发展的唯物主义角度指出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 明了什么。

问答题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考查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使人感到试题新颖、能力层次高、难度合适, 命题技巧完善。

二、试题考查了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

1994年新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内容涉及广泛,全卷43个试题,涉及到国家、民族、人物、时代、 方针政策、思想主张、文化成就、原因结果、文件文章、政治概念、历史结论、国际关系、历史事件、经济状 况、历史等等。试题从形式上较全面地考查了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其表现是:

试题考查了反映历史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的内容。如第23题,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的各种因素;第29 题,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的突出表现;第30题,西方30年代大危机和70年代经济危机和共同点;第4 0题,中美关系中的三个《联合公报》和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所体现的中美关系的发展线索,以及中美关 系的历史与现状的整体面貌;第41题,墨子思想核心以及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积极意义等等,这些试 题都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来考查能力的。

试题考查了反映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的内容。如第11题“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考查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任务和历史使命;第21题“夏启 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考查了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社会发展必然性;第28题“下列各项出 现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有……”,考查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矛盾加剧、在对外政策上加紧侵略扩张,第39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本性,汉奸卖国贼的丑恶嘴脸、中国共产党及敌后抗日根据军民的伟大作用、战争的发展规 律,等等。这些试题都是在动态中,在相互联系中进行归纳分析和概念的。

试题考查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内容。随着高考对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逐步 加强,各题型中都体现了对理论的要求。如第5题“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第7题“第一次国共 合作的政治基础正确表述是……”;第25题“在下列文章、文件中,为的发动作了舆论准备的有 ……”;第38题“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唐 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第40题“两个公报的意义何在?”;第41题“说明墨子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并分析其积极意义。”;第43题“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等等。试题都渗透着要求运用正确的观点、理论来分析历史现象、评 价历史事件的作用或意义。

试题考查了各种思想情感教育的内容。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积极、深刻地渗透着各种思想教育因素 。除了上述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试题以外,渗透了革命传统教育的试题有:第9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 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第11题“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第34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跨江西省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第39题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 的敌后抗日军民,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史实等等。

又如体现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教育因素的试题有:第40题中第1问“据材料一、二,第二个公报比第一 个公报在内容上有何重要的发展?”,第4问“根据上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坚决反对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 》”。第41题关于分析墨子思想这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等。

再如突出国情教育的试题有:第12题“在下列各项中,提出党内走资派错误观点的是……”;第40题 关于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我国的原则立场方面的内容;第42题关于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经 济状况、历史背景,以及客观作用和必然结果等等。

随着高考历史试题选拔的增强,对能力要求层次的逐渐提高,试题思想教育的功能愈是突出,寓意 愈是深刻,它不仅具有历史教育意义,还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试题考查了关连语文和政治知识和水平的内容。与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相适应,各学科之间知识与水平相互 渗透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如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试题问题的把握和答案的文字表达等都与语文水平有关、材 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都有2/3的表述不能照搬教材的文字叙述,而要求考生独立思考、准确、精练地表述,语 文水平差是很难做好这些题目的。

历史与政治常识、时事政治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试题中除了运用唯物和辩证观点看待和分析历史现象 的内容外,还有中美关系的发展与现状,美国的两党政治、我国的国际关系准则、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等 政治倾向较强的内容。试题具有文、史、哲有机结合,相互融通的特点。

三、试题难中易比例合适,总体难度有效控制,试卷长度恰当

1994年新高考历史试题,以第Ⅱ卷为例,抽样数据表明试题难度大部分分布在0.3-0.7之间, 相对集中区域是0.5左右,其密度呈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这种难度结构是较为合理的,也有利于控制试卷 的总体难度,提高区分度。如果加上第Ⅰ卷的难度,估计试卷的总体难度在0.5-0.55之间。

试卷长度恰当,尽管与去年新高考的试题数量相比减少了10个题,但参考答案的字符同1993年新高 考的参考答案字符相比,还略有增加,1993年为1569个左右,今年新高考为1682个左右。减少了 阅读量,提高了思维能力的要求,加强考查能力的深度。

四、参考答案的严密、科学、逻辑性强;评分标准合理,便于操作

“四选一”的评分标准比去年新高考有所改进,每题赋分值由1分改为1.5分,其分值同试题的难度和 “四选多”的分值相对应,更为合理和适当。填空题的参考答案大都比较客观、准确。

材料解析题由于命题技巧提高,设问更具有客观性,参考答案也紧扣题意,层次清楚,没有要求过高过细 的情况。第40题第4问的答案中,还允许对分析深刻的地方作出加分的评判。今年试题加强了材料解析题的 考查功能,考查了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所以参考答案的字符比去年新高考多160个左右,但没有去年新高 考那样,个别材料题的答案字数比问答题答案字数还多的情况。试题问题:请记住我站域名的难度、答案长度、深度和赋分值都 较恰当。

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在加强能力考查和减少评分误差方面又有发展和改进。一是沿袭了去年参 考答案按照分析的深度和根据的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再按照三个层次的达成度分别给予不同的评分标准,提高 能力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如第41题,说明墨子“兼爱”、“非攻”的积极意义。第一层次是,指出这些言论 在当时是进步的;第二层次是,指出这些言论之所以具有进步性是符合人民利益的。第三层次是,指出这些言 论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是进步的,因此就有利于社会发展,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 弘扬的。答案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也便于阅卷中掌握和操作。

二是加强试题的客观性、概括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加强试题考查独立思考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试 题答案中有约70%的内容是不能教材搬家的,参考答案文字组织紧凑,逻辑性强。这样既考查了考生的思维 能力,又可有效地控制答题的字数,不具备一定能力的考生想多答都很困难,这样也有利于减少评分误差。

三是改变以往问答题只标明该题的总分的格式,在问答题每一问题后标明小分,这一新举措不仅仅是形式 上的改变,它可以表明该问答题的考查侧重点在哪里,引导考生积极主动去加强对该问题的思考,同时可以避 免考生盲目地乱答、多答、少答,从而对控制答题字数、提高测试效果、减少评分误差等方面都是行之有效的 。

五、试题和参考答案的不足之处

今年新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水平是很高的,其考查能力的功能得到较充分的体现,但也有个别欠妥之处。

填空题有5个试题的题干中没有明确规定所填内容的先后顺序。如第31题“商朝,人们在天象观测中, 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第32题“那拉氏控制清朝最高统治近半个世纪,当时在位的是同治帝 和光绪帝”;此外还有第34题、第35题、第36题。不分先后顺序的试题这样多,势必影响试题的测试层 次。有的填空题答案缺乏唯一性,如第34题,地跨江西省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除了答案中的以外,还有“闽赣 ”、“闽浙皖赣”、“赣粤边”(课本没有涉及);第36题,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素丹掌握的大权,除了答 案规定的之外,还可填“经济(土地)”大权。

材料解析题的个别问题的答案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如第38题第1问,“共识”与“根本目的”的答案 有互通性。“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也可看作为共识,实际上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封建统治。答案应 有相对独立性,否则容易造成判分的混乱;第39题第3问“联系史实说明它对国民政府产生的影响”,而对 国民政府中的影响答案中没有列出来,显得不够完善;第40题的第3问“根据材料三,说明这三个公 报对发展中美两国关系的作用”,答案是“提供了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答案侧重的是公报在发展两国关系 中的地位 。设问不够明确,容易引起歧义。

问答题第41题第3问“分析其积极意义”,在提问方式上,实际上已提示考生答出标准答案中第一层次 的意思,即是进步的。在提问方式上还可进一步完善。

上一篇:七年级期中考总结范文 下一篇:期中考试大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