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教案范文

时间:2023-12-06 14:29:05

变废为宝教案篇1

摘 要:美术教学是小学阶段重要课程,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对于美术艺术感兴趣。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创新,坚持变废为宝的理念,不仅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节能意识。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变废为宝创新理念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望采纳。

关键词:变废为宝;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

在新n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材中涉及更多综合探索内容,课堂中使用的教学工具也不断变化,学生课堂作业也变得千奇百怪。在课堂中,易拉罐、包装纸、药瓶、废布头等都成为美术课堂中重要的工具,变废为宝理念能够促进教学理念创新,让学生感受废旧材料之美,感受美术独特的魅力。基于此,加强对变废为宝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运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通过废旧材料激发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很多生活用品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产品的外包装、内包装等,都存在潜在回收的条件。近年来,我国对节能环保的呼声不断提升,树立环保节能理念,做环保工作的践行者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培养公民环保意识需要从小开始,从学生做起。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废旧的物品,制作成一些图片或手工作品等,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欣赏。还可以组织学生组建兴趣小组,一起探索生活中的美术作品,探索废旧物品的价值。以此为契机,美术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尝试,让学生对生活中美术材料进行分类收集,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同时让学生树立起节能环保的意识。在进行废旧材料搜集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出一定的指导,避免学生在搜集废旧材料中接触到有害物质,特别是药瓶等药物工具,需要为学生的安全负责,为学生健康负责。

2通过废旧材料激发学生美术创作欲望

艺术与生活是相互依存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变废为宝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生活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通过艺术眼光,对废旧物品进行分析,发现其潜在的艺术价值。

在生活周边中,存在很多无公害、安全的废旧材料,能够为小学美术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小学美术课堂中,工艺制作必不可少,与专业工艺制作不同,必须保证材料的廉价性,保证通过简答的工具加工,制作出符合课堂的作品,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等。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实际创作,提升学生变废为宝的能力,提升其手工制作能力。例如,在飞行梦工厂一课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式各样飞机的照片,还可以搜集一些模型让学生观察。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可以让学生一同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通过观察与准备,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在课堂中学生对机的话题源源不断,特别是对战斗机情有独钟,许多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废旧材料,提出了还几套设计方案。教师应该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都作为飞机设计师,每个学生都感到异常的兴奋,在小组合作中都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课堂中展现出各式各样的飞机作品。这些材料都是学生从生活中搜集到的废旧物品,包括易拉罐、饮料瓶、药瓶等,通过这次课堂学习,学生体验了小组合作带来的乐趣,对废旧物品的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

当然,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与生活的贴近性,应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美术美进行体会,在感悟后进行再创造,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升其挖掘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中发现废旧物品的特殊美感,提升学生想象力与观察力,对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提供有效的契机。

3在变废为宝理念下激发学生一物多用的意识

就目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来说,还存在很多学生在潜意识中对手工制作误解,将手工制作就是机械的模仿。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中,不仅提升学生手工能力,还应该注重创造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对综合材料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大胆的进行尝试。

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激发学生对废旧物品创作潜能,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灵活的头脑与双手,让学生对废旧材料的价值进行探究。美术课堂中,对废旧物品的使用,应该发挥乱中求序齐中求变的思想,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废旧材料的特点,在杂乱的废旧材料中,找出创造的灵感。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美术中纸杯变变变一单元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纸杯不仅可以制作成各式各样的圆柱体,同时通过剪纸工艺,还可以将其做成各式各样的动物。可见,一个废旧的物品能够形成不同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发现废旧物品一物多用的特点,更加激发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对一种材料采用不同的艺术加工方式,能够形成不同的艺术语言。

变废为宝的艺术手段很多,比较突出的有根雕艺术、贝克粘贴、种子粘贴和一些装饰品(如椰子工艺品、旧挂历窗帘、碎布装潢下脚料工艺品等),这些变废为宝不仅可以随手把玩,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社会产业,回收废旧物品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换取一定的经济来源。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可能一节课影响学生的一生,说不定,将来的这些学生中就会有人从事这项变废为宝的失业中。从小处说:就可以用一些简单,轻便的小物品如小瓶子、塑料碟、瓶盖、牙签,旧丝袜等做一些装饰品美化教室等。让学生自主探索,创造充满童趣的学习环境,从而热爱自己的班级,爱上学,爱学习。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变废为宝理念,通过变废为宝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环保节能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倩如.对中小学美术设计运用领域课程开发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5,17(8):144-147.

[2]程丽敏.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23(8):36-39.

变废为宝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创新设计思想,懂得“变废为宝”的思想理念。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变废为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用自己的巧手把纸盒的反面翻新画出美丽的图案来装饰。

三、教学难点

纸盒翻新的新颖、美观。

四、学具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纸盒、彩色纸、剪子、胶水(双面胶)、水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配上一小段轻松的儿歌作为背景音乐,更有氛围。

探宝游戏:“纸盒里的秘密”

2.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做个探宝游戏,猜一猜这个纸盒里面究其藏着些什么呢?请三个孩子(老师事先用纸盒做三个不同的房子、狮子、海底世界,请三个孩子依次上来各摸出一个并展示给大家看)上来摸一摸老师(大)纸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孩子依次说出看见的内容:房子、狮子、海底世界)大家(或者请上来的三个孩子)看看这些可爱的宝贝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呢?对,就是纸盒。(点明并出示本课课题题目,今天我们就要给旧纸盒翻新,给它们穿上你们设计的新衣服)教师板书课题。

3.教师拿出一张海底世界的范画,然后再用海底世界盒子给孩子们比较,哪一个更立体?是不是像我们看的3D电影一样,原来是立体的造型,原来我们的废纸盒经过我们改造之后会变成一幅立体的画,多有趣呀!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我们带来的纸盒外面原来都是有各种各样图案的,那咱们要怎么样才能把我们喜欢的图案画上去呢?

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一下,分小组观察研究讨论,可拆开分析,总结制作方法。

3.教师课件展示制作方法:

第一步:拆开原纸盒,把纸盒拆开是一个整体的平面,分为盒盖、盒身黏合处、盒身、盒底。教师依次给孩子们展示,可以让孩子们摸一摸,感受一下。

第二步:展开摊平(会发现里面是白色的平面,正好是我们需要装扮的,像不像我们画画的白纸呀!提醒孩子们设计图案之前,一是要注意块面的方向,二是要先重点画主要的大面)

第三步:反面添加图案必须具备图案和色彩,我们可以直接拿记号笔添加上喜欢的图案,然后再涂上漂亮的颜色。

第四步:按照黏合处粘贴好。

老师总结:

原来我们的小狮子、房子、海底世界是这样变出来的呀!从纸盒的反面出来的,太神奇了,原来我们废弃的纸盒还可以变出这么多神奇的图案。

引导孩子们细心观察生活,生活处处有美好。

4.课件继续播放,欣赏多种翻新纸盒的图片。

5.制订制作纸盒的计划:

(1)分小组讨论自己小组怎样给纸盒翻新创意,怎样为他们装扮出漂亮的图案。

可以提示孩子们在纸盒每一面画不同的图案,也可以几个面连起来画成一个图案。

(2)学生讨论交流。

图案要富有动感,符合我们的立体盒子造型。

(3)你认为为纸盒翻新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在拆开原来的纸盒的时候注意不要太用力,否则会把纸盒撕坏。在绘画的时候注意不要画到纸盒交接处的棱那儿,否则黏合起来的画就不美观,应该在块面宽的地方画,不要画到交界处。

6.实施翻新纸盒。

教师奖励孩子们一首儿歌,大家齐诵:

小小纸盒不乱弃

巧手翻新有创意

先拆后折粘贴好

画出美丽新花衣

(三)体验操作,学以致用

1.作业要求: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出一系列翻新图案的纸盒(不要画过于复杂的,简单有趣就好,可画楼房、人脸、花朵、鱼、汽车、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各种动物的头、各种几何花纹、圣诞树等,时间不够的可建议先画好一面也行)。哪些小朋友做得最好,老师就把我做的送给你们。

2.我为纸盒穿新衣学习实践活动。

孩子操作的时候,教师巡视并给予具体指导,重点指导较好几个小组,尽量帮助他们完成,以便展示,同时多媒体播放音乐和相关提示图片。

(四)根据量规,评价评赏

1.作业展评:每一组把画好的盒子围城一圈,互相参观。

2.学生自评:我的纸盒穿得最漂亮,为什么?

3.学生互评:谁的纸盒穿得最漂亮,为什么?

4.教师小结:他(她)的纸盒穿得最漂亮,因为他(她)的图案最新颖,设计得最特别,颜色漂亮!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欣赏:艺术家用盒子创作的其他艺术品。

2.课堂小结:

(1)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生活中很多的废弃品经过艺术家的思考设计都可以成为新的艺术品,大家在生活中的废弃品在丢进垃圾桶前是不是也考虑下,经过你灵巧的小手改变它们的命运呢?希望同学们争做创新小卫士,让我们的生活不但节约资源,还处处充满乐趣,更加美好。

变废为宝教案篇3

一、收集U旧材料,获取直接经验

《纲要》中倡导我们要选择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要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因此,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随时搜集身边的废旧材料,如:幼儿吃雪糕的小木棒、可乐瓶盖、扣子、塑料吸管、各种包装纸盒等,他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点数、分类、比较。如我们可以将收集的小木棒进行“奇妙的小棒”游戏,在学习“1和许多”时知道一个一个合在一起是许多;学习点数时,可以一根根清楚点数;学习比较时,可以进行长短、粗细、多少的比较;测量时又可以拿小棒当测量工具等等。还有在纸盒游戏《有趣的盒子》中,我们利用收集的各种盒子,让幼儿在观察、比较盒子的大小、形状、用途等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与此同时,在感知不同盒子外形特征的过程中,让幼儿知道盒子的一些整理方法;在收拾整理时又可以根据盒子的用途和形状等进行归类摆放。

由于这些材料是幼儿亲自搜集的,幼儿使用起来方便,熟练,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又体验了发现的乐趣。幼儿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材料时,要对众多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经过这个过程,幼儿对数的理解会逐步加深。例如:排序材料,幼儿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排序?然后才能在众多复杂多样的材料中筛选出可供排序的材料。正是数学知识自身的严密性和关系变化的复杂性,才可能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与变通性,让幼儿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经验。

二、创设妙趣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是以兴趣和需要来维持他们学习活动的。为了让数学材料能吸引幼儿操作时更专注些,持续的时间更长些,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活动内容来设计数学操作材料的情境化,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如有趣味性、游戏性强、色彩鲜艳的情境材料。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多以自我为中心,以具体形象为主。教师的材料设计宜多采用拟人的手法,要形象、具体、直观、暗示性强,这样会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爽歪歪”“乳娃娃”饮料瓶以及黄豆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东西,收集起来很方便。老师充分利用废物,进行小小的创意制作后变成了幼儿非常喜欢操作的瓶宝宝。在小班的数学活动区里,我们可以摆放十几个“爽歪歪”饮料瓶制作的瓶宝宝,瓶宝宝们上面长着圆溜溜的黑眼睛和弯弯的红嘴巴,肚子上还有蓝色的圆点子,点子的个数各不相同,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点子的排列方式也不一样,有横着排成一排、两排,也有竖着排成一排、两排的。还有一些瓶宝宝的肚子上有数字,1、2、3……活动时,轩轩小朋友给瓶宝宝喂吃的东西。只见他轻轻数着瓶宝宝身上的点子“1、2、3”,数一个喂一粒豆子。喂好了,轩轩拍拍瓶宝宝的肚子说:“吃饱了到那边去。”接着轩轩又挑了一个瓶宝宝,看了看,是数字5,就给瓶宝宝喂了5粒豆子。轩轩数得很仔细,丝毫没有不耐烦的表现。我们还有意识地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瓶盖、吸管、纽扣等多种废旧材料,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来挖掘材料的教育教学及操作功能,设计好的活动方案,进行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互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间接树立了环保意识。

三、体现不同层次,发挥最大功能

幼儿在数学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及层次会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幼儿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相应难度的操作材料,也为了便于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应当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操作材料。幼儿在搜集、使用活动材料的同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育契机,不断生成更加深人的探究活动,使材料在数学教育中发挥它最大的功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例如:在学习数的分解时,我们投放了红、黄、白、蓝几种颜色的可乐瓶盖,让幼儿开展小游戏“翻瓶盖”活动。首先,我们可以让幼儿选择两种不同颜色的瓶盖进行分解,然后让幼儿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发现不仅可以通过颜色,还可以利用正反练习。有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更直接的方法,他们用两个盘子将瓶盖分别放进里面,每次放的数量不同,再记录、整理,很快大家掌握了数的分合方法,老师及时进行了鼓励表扬。随着幼儿对瓶盖使用频率的增加,大家又找来了各种各样的瓶盖。在进行沉浮小实验时,幼儿不仅让瓶盖浮在水面,还通过将橡皮泥放人瓶盖中的办法改变了沉、浮现象。

又如:“图形分类”活动中,我们投放了白色纸卷芯,用即时贴剪成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首先让孩子将图形任意粘贴在纸芯上,通过粘贴大家发现图形的颜色、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接下来进行多角度分类,鼓励幼儿依据不同特征变换分类方法。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操作等几个与材料真实互动的环节,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与发现,满足了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了材料的多种功能。这种最直接的实践活动不仅利于幼儿的主动参与,同时也引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效果是任何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变废为宝教案篇4

每一次收集废旧材料,孩子们总会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老师要求带什么,一定都要找到,这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为了带饮料瓶,许多孩子们特地去买饮料喝完带来;为了带油桶,有的孩子让妈妈把油桶里油倒进另一个容器后,把“符合要求”的油桶带来幼儿园……

活动的初衷是通过收集身边不用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提升家长、幼儿、教师的环保理念,而在实践中,家长、幼儿却为了完成老师的布置的“任务”常常“变宝为废”。剖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幼儿认知方面,幼儿的环保意识薄弱,对废旧材料的概念不明确,常常以完成老师的“作业”为目的;二是家长方面,在家园合作过程中,家长关注点在于配合老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并不了解活动的意义,未能敏锐地捕捉到在收集废旧材料过程中的教育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首先,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发起的活动是否顺利开展,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获得哪些有益的发展,忽略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中的教育价值;其次,在收集废旧物过程中的家园合作意识停留在“我提要求、你去准备”的层面,即家长协助准备材料,缺乏教育理念的深入交流。为此,我们通过家园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家长、幼儿认识到收集废旧材料的意义,重新认识如何收集废旧材料。具体采取的策略如下:

一、改变家园合作方式,让家长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

首先,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日常沟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收集废旧材料中的教育价值;其次,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播放如何利用废旧物的短片、图片,让家长体验各种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的过程,并整理幼儿在园使用、改造废旧物的照片、视频,让家长更了解幼儿在此过程中的活动情况;再次,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亲身体验与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改造废旧物品;最后,通过家委会活动、家教沙龙等活动,邀请家长分享自己与幼儿一起收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的小经验,并阶段性地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和家长的想法。

二、开展适宜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幼儿所理解的“环保”大多限于不浪费水、电,少开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除此之外,他们感受最深也能亲身参与进来,且能运用于实际生活的,就是对身边废旧材料的收集与利用。但幼儿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收集废旧材料对幼儿来说更多情况下是个“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前让幼儿明白收集废旧材料的意义,通过集中谈话交流进行环保教育,观看环保教育视频,亲子外出参观环保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幼儿分享自己收集废旧材料的经验,邀请环保局的家长进行家长助教活动等等,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改变教师“通知”方式,让家长和幼儿变被动为主动

以往的活动中通常是教师需要什么便请幼儿收集什么,如,美工活动需要纸盘,便发放通知给家长、幼儿协助收集纸盘。这样任务性的通知让家长、幼儿感到为难:“我今天没有纸盘怎么办?”“马上要了,我去哪里拿纸盘?”“要不要去买?”却忽略了身边可利用的其他废旧材料。因此,可以在开学初或每月初列出所需的各种废旧材料,让幼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留心收集,也可鼓励家长幼儿随手收集身边可再利用的废旧材料,而不仅限于幼儿园的活动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合作与教育思路的调整,班级的材料架上的废旧材料更丰富了,家长们为收集废旧材料的苦恼减少了,家园交流的话题更多了,内容也更有深度,大部分家长们能有意识地收集各种材料,同时会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教育契机,并主动与大家分享,特别是交流自己家中的一些巧妙利用废旧物品的经验,也带动了幼儿的参与。许多幼儿能有意识地收集各种材料,特别是在美工活动中,看到孩子们主动把一些边角料收起来放进材料架上,在生活中将保育员随手丢弃的瓶瓶罐罐捡起来洗干净,把自己的零食盒子、果冻壳、旧玩具带来幼儿园……让我们甚是欣慰。

《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巧妙收集、利用废旧材料,不仅能使教师、家长与幼儿环保意识提升,更能让幼儿、家长、教师在收集、整理、利用材料的互动中,变废为宝,理解环保的意义,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的同时,幼儿的各种能力也会从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变废为宝教案篇5

一、在收集、分类中感受到有趣和快乐

废旧纸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各种报纸、纸张、纸盒、PK牌等。通常,我们习惯将这些废旧纸制品当成垃圾予以丢弃或者当废品卖掉。活动开始时,我们班很多家长质疑:“怎么现在这些东西也可以玩?”带着这些质疑,我们班的孩子和家长们一起收集,并且专门设立了废旧纸制品回收站。

根据回收的情况我们又开展了垃圾分类的教学活动,将各种收集的纸质品进行分类,如:薄纸类、纸盒类、纸板类。 引导幼儿根据纸制品的特点进行分类。这些废旧纸制品的不用材质,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商讨后经过合理构思,分别放置在各个区域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并知道废物可以再次利用。

二、废旧纸制品在各区域中的运用

(一)废旧纸制品在幼儿的美工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纸塑大本营

在平时生活中,报纸是最常见的,人们看了报纸后随意乱扔、不知有何用或再利用,因此,我们鼓励幼儿与家长利用“废品回收站”收集废旧报纸,来开展纸塑活动。既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幼儿手部肌肉,了解纸浆的配制比例,又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运用能力。结合我们教育教学内容,随时变动纸浆的内容(如:蔬菜水果、海洋世界、动物、植物等一系列的内容),开展纸浆制作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

2.巧手工作室

幼儿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纸、广告纸、彩色纸等一些平时觉得没用的纸材料,通过撕纸、折纸、剪纸、小制作等。教学活动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写实到创意,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愉快的学习,经过幼儿灵巧地双手撕、拼、贴等手续,制作出一件件漂亮的服装、眼镜、各种各样的物品、家具、并进行展示出来,既环保又美观,不但能提高其他幼儿对撕纸与乐于参与活动的兴趣,以此推动幼儿的上进心,也可以提高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在巧用纸盒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了纸盒的包装上有着不同的图案造型,有些色彩鲜艳、有的图案很特别。幼儿经常会问老师“能不能把纸盒上的图案剪下来?”这个想法很不错,于是我们将有些漂亮图案的纸盒里出来,投放在美工区请参与的幼儿把图案小心地剪下来。而后老师引导幼儿将图案分类,分别粘贴在本子上,这样就变成了自制的画册。孩子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自由翻阅、临摹,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也让有了阅读的习惯。其次,幼儿在观察包装设计的同时使幼儿有了比较、分类的能力,更激发了幼儿自行设计的欲望。

(二)健康活动区中,通过各种自制纸质器械,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又进行最好的环保教育

我们把幼儿平时喜欢喝过的牛奶瓶子以及各种纸制品盒子收集起来,经过幼儿的参与加工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锻炼幼儿体能的各种活动器械。我们用牛奶罐子做成梅花桩;在袜子塞进牛奶罐子,当成流星球;把长的酸奶瓶制作成保龄球;用挂历纸卷成三节棍;硬纸板、废旧布制作飞盘。

用大小不一的纸盒,它能直接利用到我们的运动区,高度不同的纸盒成为孩子练习跳跃、行走、跑步时的障碍物或是跨栏;较大的纸盒折起一边能轻松成为足球场上的门,投球场上的篮筐;折起大纸盒的两边固定,纸盒便成为孩子钻爬的空间。这些简单的材料丰富了室内运动区,使幼儿全身协调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让运动变得更加有趣和简单。同时这些小玩具、活动器械可以一物多用,一物多玩,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而且可以减少污染,减少幼儿园的一批费用,幼儿又能玩自己制作的活动器械,会更加爱护,也可以让幼儿们在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更锻炼了强健的体魄。

(三)在建构区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共同建构完成主题

利用这些材料,幼儿的玩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刚开始时,我们为幼儿提供的这些材料,他们只是一味地比谁搭的高,比谁的作品更牢固,幼儿的作品很单一,缺少想象力。可是随着一次又一次游戏、一次次的拼搭,在原来的基础上,幼儿玩出了智慧。他们将木头、纸盒、泡沫垫板等多种材料拼搭小花园、小桥、房子等情景性的建筑。

(四)益智区

废旧挂历的改造还可以成为不同的游戏工具,从中发展幼儿的大小肌肉,身体的协调和创作表现得能力。在这个区域中,扑克牌叠高、纸条编织、拼图等游戏发展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如:扑克牌叠高

(1)借助物体叠高——幼儿拿着纸牌动手动脑,怎样使纸牌叠起来。他们先不改变纸牌的形状尝试叠高,但是一定要借助积木或其他物体。

(2)改变纸牌一边形状叠高——将纸牌一边折叠,两张折叠过的纸牌放在最底下,然后再将纸牌尝试叠高。

(3)折叠两次,纸牌成“工”字——将纸牌折叠两次后就比较容易固定,纸牌的高度比前两种的方法高。

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幼儿找到了将纸牌叠高的方法。也深深地体会到小小一张牌可以与积木相比较。

三、效果与反思

废旧纸制品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区域活动环境和材料,通过这些简便的方法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有些是直观的,有些是可以通过改造的。废旧纸制品的改造行动还在继续,废旧纸制品还有许多值得利用的地方。如纸盒的个体造型、组合造型变化、纸盒造型及包装设计等等,这些都能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艺术创作表现能力,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游戏中教师还要考虑纸盒收集的卫生标准,保证孩子的卫生安全。操作中根据孩子的需要和活动特点建立合理的活动规则等等,教师与孩子要共同创新,让这些纸盒更好地为我们的区域环境、为我们的孩子发展服务。

变废为宝教案篇6

一、针对现象,师生共预习

农村小学中,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即使有父母在家,也都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更别说自主预习了,高质量地完成导学单的孩子只是少数优生,这样一来,反而更拉大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初步尝试导学单的失败,我反复思考,为了不让导学单成为一张毫无意义的废纸,也为了防止农村学生再次错过教育改革春风的吹拂,更为了让农村学生不被城里孩子甩得更远,我再读“学讲计划”的内涵,深深思索――带着学生预习是解决此问题的良药。

二、小组合作,师生共研讨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的就是团结合作的力量。从导学单开始,就可以是一个大的小组合作,老师是组长,全体学生是组员,师生共同绘制导学单,不再让小组合作只局限于生与生之间。也改变了老师制定好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在课上按步骤实施的局面,只体现了表面上的自主先学、自主探究,其实是导学单这条无形的细绳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讲计划”表面风光却华而不实。做事是这样,学习更是这样,师生共同研讨,可以克服教师力量单薄、精力不够等现状,让师生、生生之间有更多相互交流、学习、沟通、协作、探究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每个学生的特长、优势、潜能得到较大限度的挖掘与开发。我努力思索――变课前预习为课堂研讨是行之有效的法宝。

三、变废为宝,共绘导学案

一节课的充分有效利用,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但往往一节课快结束的几分钟,正是高效课堂的薄弱与要害,学生新知识也学完了,也就无太大的兴趣了,无兴趣了,当然也就不认真了。再度掀起他们的兴趣热潮,变废为宝,那就要有新的话题,将下节课的主题内容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快速寻找要点、问题点,看谁找得多,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老师下节课将以这个小组的组名来命名导学案。教师课后将学生的发现、疑惑经过再次思维的整理,制作出切实有效的导学单。我反复推敲――变个人思维为师生共同发现是集体合作智慧的体现。

四、参考教参,细思导学案

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自主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我深思熟虑――写出切实有效的导学案。

五、机智评价,推动导学案

只有科学恰当的评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更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评价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此,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包括是否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乐于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二是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水平,包括是否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即要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口头表达能力等作出综合的评价。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老师一起制作导学单,我设置了这个表格进行个人和小组评比根据。

班级________ 小组长________ 发言人_______

说实话,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时间是有点紧张,挤了上节课新知的练习时间,但几堂课下来,反而为学习新知节省了时间。因为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机智灵活的个人奖励与小组评比加分,有的感兴趣的学生,可能想知道得更多,就认真去完成导学单上的内容,去看课本,去预习。有的学生想得到一次奖励,有的小组想得到优秀小组,有的学生想得到优秀小组长,就监督组员预习和完成导学单,从而带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精神。

今年和学生一起进入五年级,也让我看到了“学讲计划”带动下的课堂另类氛围,看到了学生的进步,更看到了教育的明天。我会和我的学生继续探索、不断追求,让高质量的“导学案”载着我和我的学生在“学讲计划”中翱翔。

参考文献:

变废为宝教案篇7

论文摘要:物流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各校纷纷开设了物流专业。物流专业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确保教学效果的目的。文章首先提出物流专业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物流专业课程的特点,然后重点介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多媒体教学法,接下来结合《废弃物流》和《运输合同》两个课题分析了教学方法的整含运用实例,并进行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从2005年开始,国内物流专业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茶,物流作为一个交叉、新兴学科在全国学校遍地开花。物流专业课程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若教师授课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体现,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培养的物流人才也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笔者从事物流专业课讲授已经有4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对于教学法的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存在一些困惑,在此和同行交流、探讨。

二、物流专业课程的特征

1.从课程设置看,物流专业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从各学校开设的物流专业来看,专业课程主要有《物流基础》、《物流营销实务》、《供应链管理》、《物流运作法律法规》、《仓储与配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国际贸易》、《报关报检》、《货运》、《国际商务单证》等。从上面例举的课程不难看出,物流是一门综合叉的学科,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机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这样的要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2.从专业理论基础看,物流课程的理论知识深奥难懂。对于没有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的学生而言,要理解和运用物流专业课程中涉及的理论是比较困难的。如二律背反原理、abc分析法、mr州十划制定、jit,敏捷制造、精益生产、scm管理、看板管理、帕累托定律都是物流管理中需要讲解的知识,无疑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带来了困难。

3.从业务流程来看,物流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从物流业务流程来看,物流分为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7个主要要素。其中涉及的仓库结构、类型和货物保养知识、连锁超市的配送流程、大型运输企业的车辆调度、货代企业的租船订舱、甚至其它企业的报检报关业务中的物流软件操作,集装箱货怎么进行配载等,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如何将实践性这么强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明白,并能较快地运用起来,无疑给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解析

目前,对于已有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和汇总并不非常成熟。从笔者的学习和教学经历来看,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下面分析一下这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的首倡者是美国法学家兰达尔,他从哈佛毕业后赴纽约从事法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又回到哈佛任教,主张法律必须由学生从对已决案件的研究中来发现,从而首创了案例教学法。其基本流程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把理论融人一个个生动的具体案例中。如在讲解物流基本原理的供应链管理中,为了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深刻的认识,体会scm的应用优势,可以结合典型的dell供应链管理案例进行分析。

2,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始终,将一门或多门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项目,以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写作、研讨、组织、演示讲解、团队协作、沟通等基本能力。教师则需要有指导项目完成的专业综合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鼓动能力等。可以看出,项目式教学更加注重过程,更加注重能力培养。案例教学法实现了三个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如西安交大的教师讲授《运输管理》中运输路线规划理论之后,要求学生选取生活中的路线优化项目进行分析。分组后,有的项目组选取了西安教育专线的行驶路线进行优化,还有项目组选取了本校洒水车路线优化项目,如图1。从原有路线资料的搜集、整理,路线图的绘制,到原有方案的评估,从优化指标的选取到最终方案的确定,都由学生负责。各组将各自选取的项目情况运用ppt给全班同学和教师进行展示讲解,最后进行评比。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学生感觉收获很大,不仅理解了学会了路线优化理论,也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成就感。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的基本思想:“角色扮演法”( role-play teaching meth-od)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莫雷诺于1960年所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就是使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在教育、管理、医疗行业等领域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角色扮演法”又称“情景模拟教学法”,和虚拟游戏法类似。它在假设而又逼真的情景中进行,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学生根据情节在仿真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身临其境地按设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角色扮演法”一般有3个要素—“情景”、“扮演”和“角色”。例如,讲授牛鞭效应时,采用啤酒游戏来让学生体会供应链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分组扮演供应商a、制造商b、分销商c和消费者d,几轮游戏后,学生不但熟悉了供应链管理流程,还将发现供应链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的牛鞭效应进行进一步讨论,并分析其原因。牛鞭效用的信息失真图如下:

再如,进行报关报检业务流程综合演练时,要模拟货物出口的业务流程情景,在每个企业上配备相应的角色,如出口公司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货代企业的业务员、船公司的订舱人员、报关行报关员、海关工作人员,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员等。然后按照业务流程进行演练,教师在一旁记录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点评。如图3。

4.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即依靠计算机、投影机、摄像机、激光视盘机、cd-rom等多媒体技术来实现集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它能全方位地吸引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物流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课件的制作上,力求简洁生动。配以翔实的图片资料、flas资料或影音录像资料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讲授仓储与配送的过程中,把收集到的华联超市的配送业务流程video播放给学生看;讲解立体仓库技术时,把笔者在海尔参观拍摄的立体库照片展示给大家,让学生 全面了解实际内容,拉近与实际业务的举例。

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能看到教师在某个知识点的讲 授中娴熟地运用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更需要在综合性强的知识讲解中整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种整合在实际教学中 已变得越来越广泛。如项目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融合,如案例教学法与小组讨论融合,再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与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融合等。

四、教学方法整合应用案例分析

1.《变废为宝—回收与废弃物物流》教学方法整合案例。讲授《物流基础》课程中的回收和废弃物物流知识点时,笔者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整堂课以任务为主线,以生活中的废电池为载体,通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flash演示、游戏参与、情景模拟、小组yk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引发思考,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结构上,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如下环节:① flash:变废为宝—引人新课;②游戏:寻宝计划—突破难点;③活动:金宝题名—提升理解;④总结:课堂小结—强化认识;⑤巩固:课后作业—巩固探究五个层次的教学环节,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人,循序渐进,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游戏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民主、轻松、进取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让学生感受轻松民主的氛围,我们将教室布局设置如下:

2.《运输合同》中的教学法整合应用案例。讲授《物流法律法规》课程中的《运输合同》时,笔者选取了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作为模拟法庭的素材。案情如下:1998年4月18日,原告信达货运部的代表刘方云与被告西南农机公司川a 16426货运车的驾驶员付卫华在上海签订了一份四传省公路货物运输合同书。约定:川a 16426号车为信达货运部 从上海、浙江等地承运鞋底、火花塞和冰柜等货物,目的地是成都。合同还对运费、运输时间等内容作了约定。合同签订后,川a16426号车在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使信达货运部托运的火花塞损失计款14680元,胶合板损失计款 7122元(其中遗失的胶合板损失5386.5元),货损共计21810元。此后,信达货运部因与西南农机公司协商货损赔偿问题无果,遂提讼。第一步,首先采用学生自由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8个组。第二步,每组对应于一个法庭角色,为这个角色要完成的任务做好全面的准备。第三步,角色模拟,开庭。模拟法庭的角色主要有:法官、检察官、书记员、审判长、原告、被告、律师、证人等,让每组中推选出来的“主角”进行“现场表演”。当然在正式演练之前要把流程给大家梳理一遍,尤其对律师的辩词要给予指导。

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综合运用了案例分析法、角色模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角色模拟—模拟法庭的运用。模拟法庭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场所,使他们在模拟法庭中亲身体验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或被告等角色的活动过程,从而学会怎样应用法律条文和诉讼技巧,怎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为主要的是,学生在模拟法庭中必须自己动手检索和研究法律,并共同讨论有关法律的适用问题。

对物流诉讼案件的选取一般考虑时效性、专业性、疑难性、可辨性、综合性。教师可以从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收集借阅已审结的案例,有关报刊讨论的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登载的案例等方面进行收集、筛选和积累。

变废为宝教案篇8

 

一、探究意义

 

在高中人教版化学课本必修一、二及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等教材中,有许多依托本地资源开展生态道德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在实施这些教学活动时,应用生态、环保与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及家乡环境现状开展环保创新课题探究及实践,注重生态道德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与推广,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理念,提升科学素养,建设特色生态道德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

 

二、教学实施思路

 

将课本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内容与当地的环境现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积极整合,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好环保创新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学习的知识、实验、现代技术,应用环保创新理念,开展“对安顺地区酸雨的认识及防治二氧化硫污染的探究”“一次性餐具的合理使用与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回收宣传与创新利用”等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发现、探究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能力。

 

三、教学实施方法

 

通过每周的教研会,学习、分析、总结高中化学教材板块中“问题与讨论”“科学探究”“课外实践”中的生态道德教育问题。讨论怎样充分利用与开发本地区、本校的各种环保创新教育资源,采用科学灵活的创新方法,去实施好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和社区、环保、科协、宣传等单位联系,获得支持。并在科技日、科技周活动中开展创新课题、实践活动的展示与交流活动。

 

四、教学实施案例与效果

 

1.实施案例一

 

结合高一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及高二化学选修三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2节《化学电源》中“电池的分类、原理、运用”的学习,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在课内外开展《废电池的回收宣传与创新利用》教学活动。

 

(1)教学活动内容

 

①调查生活中废旧电池的使用、危害及回收利用情况。②在班级成立废旧电池回收处,并制作回收箱、宣传标语、宣传画、海报等,发动学生及家长主动回收废旧电池。③结合高中物理、化学教材的学习,分类回收废旧电池,了解各类电池的主要制作材料、物理性能、化学性能。④在校本课、课外活动等课中,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废旧电池在生活、实验、工厂中再利用的创新方法及实践。⑤在活动日、科技周等活动中,组织学生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宣传单、展示实物、创新成果等开展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宣传与创新利用。

 

(2)教学实施效果

 

利用化学课、班会课、校本课及化学课外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宣传,通过设计回收标语,创作宣传画,制作回收箱,组织学生到五金店、广场、社区等处做好废旧电池回收的宣传;课后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创新课题探究,实施中,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课题《“绿色兑换——校厂联合——电池再生”三维废电池处理方案》获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课题的亮点为:设立校内回收站,通过用绿色盆栽植物奖励主动回收废旧电池者。对不能自行处理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等,无偿交由废电池回收厂处理;对回收到的低毒性的废旧锌锰电池,用线将6~8节1号、5号捆绑后装入回收的药瓶中,这种并联方式可使废电池的内阻得到减小,并通过在废旧电池底部钻孔,向其内部补充已基本消耗完的氯化铵浓溶液的方法使废旧电池得到再生利用。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共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理念及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宣传、交流、创新、探究等能力有重要作用。

 

2.实施案例二

 

结合高一必修二“资源利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组织学生在课内外开展《一次性餐具的合理使用与回收利用》教学活动。

 

(1)教学活动内容

 

①调查学校食堂及校外餐馆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与回收情况。②思考丢弃的一次性餐具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③成立生态道德研究组,探究一次性餐具的合理利用方式及怎样通过有效的宣传,来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④成立生态道德研究组,探究怎样回收与利用丢弃的一次性饭盒、塑料泡沫、剩余米饭、筷子等使之能“变废为宝”。⑤在科技周活动中,组织学生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宣传单、展示实物、创新成果等宣传一次性餐具的合理使用方法与回收利用的创新实践。

 

(2)教学效果

 

①通过组织学生调查校内外一次性餐具使用及回收情况,引发学生思考一次性用品对人类及环境危害的生态道德问题,指导学生制作黑板报、手抄报,巧用回收的一次性餐具制作环保用品,艺术花及分子结构模型,并通过环保品的展示、环保标语的宣传,在学校食堂、校外餐厅等处做好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的宣传并积极地回收可再利用的一次性餐具,用于制作环保用品或是应用于实验。②利用“变废为宝、废物循环利用”的生态道德理念,指导学生对课本实验《利用废弃泡沫塑料炼制燃料油气》进行了改进,巧用废弃铁罐代替玻璃烧瓶作反应容器,提高加热速率;用回收的废弃泡沫做反应物,用回收的铝制品代替氧化铝做催化剂,达到环保、节约的目的;用小型具支U形管、医用小试管胶塞等将收集和检验装置改进得更简便、更有利于产物的收集和检验,从而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激发了学生开展环保、创新、探究的学习兴趣。该课题获贵州省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上一篇:幼儿舞蹈教案范文 下一篇:中学体育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