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14 15:41:36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篇1

关键词: 汉画 汉代 复仇故事 文化

现存汉画中,复仇故事是一种存量不多却有很高文化价值的表现主题。汉画内容丰富,对两汉社会生活、文化风貌有生动再现,故翦伯赞先生尝誉之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而汉画中的复仇故事深受两汉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及文化理念的影响,同时又与之有着微妙的互动。笔者将试图通过对现存汉画复仇故事的内容特点、文化背景及其与当时意识形态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其文化价值与意义。

一、汉画中复仇故事的内容分析

目前汉画中常见的复仇故事,主要有赵氏孤儿、豫让复仇、范雎辱魏须贾、丁兰供木人、魏汤报父仇等题材。典型复仇故事,必然包括复仇者、复仇动机、复仇对象与复仇结果。若以复仇者与复仇对象的身份来看,双方之中既有平民又有贵族。若以复仇的动机来看,除开范雎辱须贾是为己报仇雪耻外,余者动机不外乎尽忠守孝两个方面。巫鸿在《武氏祠:中国古代画像的艺术性上》一书中认为汉画故事往往“展示出三种根本人际关系和道德标准——臣之忠、子之孝、妻之贤”。在“以二人定义一人”的伦理中,尽忠尽孝不仅是忠臣孝子为自身存在所寻找到的重要意义,在君父蒙冤受辱之际更会成为他们实行复仇的根本动机。所以,本文依据复仇动机暂将汉画复仇故事分为三类。

第一类汉画复仇故事是忠臣义士的复仇,包括赵氏孤儿、豫让二刺赵襄子等经典故事。赵氏孤儿事迹,从《史记》记载到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再到之后的各种戏剧,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最为经典的悲剧。现存描绘此题材的汉画有两幅,清同治年出土于山东嘉祥县武氏祠。两幅画分别表现了故事中两个关键场景:在第一幅画中,画面左方的赵朔妻子怀孕在身,正坐于榻上揽镜自赏,对即将到来的灾祸毫不知情。旁边侍女伸手右指,指向一位执笏跪拜的男子,此人即为前来报讯的韩厥,最终赵妻得以进宫躲藏;在第二幅画中,赵妻躲入宫中,并产下男婴,画中她怀抱婴儿,右方是前来为她出谋划策的公孙杵臼和程婴(今画已缺程婴),后来公孙杵臼和程婴通过巨大牺牲,终得以保全赵氏孤儿,并在其成人后实现了复仇。第一幅画描绘了故事开端;第二幅画表现了故事结果,基本与《史记·赵世家》的记载符合。另一幅汉画豫让二刺赵襄子图描绘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死士豫让的复仇故事。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这幅汉画亦出自武梁祠,表现的是豫让第二次刺杀赵襄子的场景:豫让再次复仇已失败,而赵襄子又深为所动,遂将己袍置于地上,代自己受刺,以达成豫让为故主尽忠的心愿,上有字题曰:“豫让杀身,以报知己。”

第二类汉画复仇故事是孝子复仇,包括丁兰供木人、魏汤报父仇等题材。这些故事在汉代流传极广,并在后世成为礼教宣扬的典型,如丁兰事迹为二十四孝所收,被改造成 “刻木事亲”的故事。不过它们更是血腥激烈、耐人寻味的复仇故事。

关于丁兰事迹,有着不同版本的记载。最早《孝子传》所描绘的是一个荒怪恐怖的故事:

丁兰,河内野王人也。年十五丧母,刻木做母,事之供养如生。兰妻夜火灼母面,母面发疮。经二日,妻头发自落,如刀锯截,然后谢过。兰移母大道,使妻从服,三年拜伏。一夜忽如风雨,而母自还。邻人所假借,母颜和即与,不和即不与。邻人曰:枯木何知?遂用刀斫木,母流血。兰还悲号,造服行丧。廷尉以木感死。宣帝嘉之,拜太中大夫者也。

丁妻因火灼木人面而“头发自落,如刀锯截”,木人“颜和即与,不和即不与”,邻人“用刀斫木,母流血”,这些记载读之令人毛骨悚然。所以在东晋干宝“发神道之不诬”的《搜神记》中,本故事正式作为一则志怪小说被记录下来。由此可见,在汉晋之时,“丁兰刻木”故事充满了血腥气息与浓厚的灵异氛围。而在孙盛《逸人传》的记载里,灵异色彩仍在,不过故事重心转向孝子为母报仇杀人,同时“郡县嘉其至孝,通于神明,图其形像于云台也”的记载则道出了其成为汉画表现题材的来由。经元代《二十四图》改造,故事的灵异色彩已大为弱化,不再恐怖骇人,而复仇内容被完全剔除,仅保留丁兰因妻不敬木人而弃妻的部分。据清代《太平府志》:“丁兰庙,在慈姥矶上……每岁与赛,非秩祀,而岁祭者二。”可见其已完全成为教化工具了。今存丁兰题材汉画三幅,可分为简繁两种。山东大汶口汉墓和武氏祠各出土了一幅简版画像石,简版画仅表现丁兰供奉木人的场景,与复仇无关。武氏祠另有一幅繁版画,基本将整个故事交代清楚。图中丁兰在跪拜木人,其妻亦跪于兰身后,旁边则有来借东西的邻人。画上题曰:“丁兰二亲终殁,立木为父。邻人借物,报乃借与。”

魏汤报父仇的故事,据《太平御览》所引之萧广济《孝子传》记载:

魏汤少失其母,独与父居色养,蒸蒸尽於孝道。父有所服刀戟,市南少年欲得之,汤曰:“此老父所爱,不敢相许。”於是少年殴挝汤父,汤叩头拜谢之不止。行路书生牵止之,仅而得免。后父寿终,汤乃杀少年,断其头以谢父墓焉。

魏父生前受恶少欺辱,魏汤遂在父亡后杀恶少以祭其父。现存的魏汤报父仇图同样出自武氏祠,它表现的是魏氏父子向恶少求情的场景,从复仇事件的角度来看,它所展示的是复仇动机(即孝道与雪耻),而非复仇行为本身;另值得一提的是,画上还有一鸟,旁边标有“孝鸟”字样,亦为当时的一种文化象征。

至于范雎辱须贾,则是汉画中的第三类复仇故事,其不同于前面两类复仇故事,非为他人而复仇,非为忠孝纲常而复仇,而是为自己雪耻报仇。范雎是战国时魏人,因受魏相魏齐与中大夫须贾的迫害而改名换姓逃到秦国,在秦国反受秦王重用,遂生报复之意。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的记载: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闲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 ……须贾意哀之,……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

河南唐河县出土的范雎受袍图就表现了这一场景。范雎先以敝衣微行的落魄形象欺骗须贾,并接受他的馈赠,待回到自己的相府,则亮明自己秦国丞相的真实身份,开始了对须贾的羞辱与报复: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行,因门下人谢罪……须贾顿首言死罪……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须贾归,以告魏齐。

武氏祠的范雎辱须贾图则表现了上述内容。画中须贾坐地,旁边盛放着用以招待他的马食,侍者与范雎向他伸出右手,与其说是在招呼他,不如说是在羞辱他。当然复仇并没有就此结束,“每饭之德必赏,睚眦之怨必报”的范雎亦不会善罢甘休,最终魏齐死于非命,范雎为自己曾遭受过的不公正待遇而进行的复仇故事才落下了帷幕。

二、汉画复仇故事与两汉思想文化、社会风气的关系

汉画之所以表现这些复仇故事,与两汉的意识形态、文化风气有着紧密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汉画复仇故事就是对汉代社会愈演愈烈的复仇之风的一种真实写照。

第一,汉画表现的复仇故事以及汉代复仇风气之兴首先是受到自武帝以来的官方意识形态——全新的帝国儒学的影响,具体地说是汉儒的两个观念对文化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公羊学说大复仇观念兴起,二是三纲观念对汉代文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首先,伴随着西汉中期儒学踏上神坛、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以后,以公羊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大复仇观念逐渐兴起。董仲舒,汉代新儒家的第一位代表性大家,即为专治公羊学的学者。而《公羊传》中曾多次谈到复仇问题,均持以激烈态度。《公羊传·隐公十一年》说:“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庄公四年》认为齐襄公灭纪国是在给先祖报仇,并以设问句方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九世犹可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就是说,合乎孝义的复仇是没有时效期限的。而且书中认为齐襄公为祖先复仇,是贤者之行,所以当为贤者避讳伐灭他国的行为,可见对于这种复仇是极为推崇的。《定公四年》更是说:“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宣帝时,戴圣编成《小戴礼记》,《礼记·曲礼》中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檀弓上》更借孔子之口将此观点详细阐释:

于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曰:请问居从父兄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可见,在汉儒在复仇问题上,既强调“虽百世可也”,又强调“弗与共戴天”,无怪乎日本学者富谷至认为,“复仇的理念在儒家学说中有的达到了超越时空的程度”①。其次,汉儒的三纲观念在整个社会影响深入人心,据《汉书》记载,宣帝曾下诏规定亲属相匿不得连坐。处理实际案件时,礼教甚至被置于法律之上作为优先考虑的原则,只要合乎忠孝之道,便是杀人亦可得宽宥。比如上文提到的丁兰故事,丁兰因为邻人侮辱他父母木像而杀死了邻居,结果“郡县嘉其至孝”,“宣帝嘉之,拜太中大夫者也”,只要被认定是孝行,残害他人之事不但免于惩罚,还可得到嘉奖。这种纲常理念在社会上影响愈大,愈深入人心,与之相伴的复仇之风就会刮得愈发炽烈。

第二,汉画表现的复仇故事以及汉代复仇风气之兴更是任侠之风、名节观念的产物。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描述汉代崇尚名节之风:“驯至东汉,而其风益盛。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又说:“志节之士好为苟难,务欲绝出流辈。”游侠风气盛行、名节观念不断强化使得上至贵族下至士庶都有着强烈的自尊精神,极为重视自我尊严与人格,如果人格受到了一丁点的侮辱冒犯,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誉与尊严,汉代人不仅绝不甘心为之忍辱吞声,而且必会眦睚必报,此信念甚至完全凌驾于法律之上。据《后汉书》记载:太原周党曾受乡佐羞辱,后“感《春秋》之义,辞师复仇”,几乎丧命;烈女缑玉为父报仇,当世者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张胆增气,轻身重义,攘袂高谈,称羡其美”。汉人风尚如此,连弱女子都能轻生赴死,无怪乎汉画中还会有表现女性复仇者形象的七女复仇图。若结合汉画中的孝子复仇故事,就会发现汉代人会将对自尊的维护扩展至对亲族尊严及对君师友尊严的维护。这就能解释,为何一些罪不至死的冲突,就能招致汉代人酷烈执着的复仇。《后汉书》记载的桓谭给光武帝的奏折中详细描述了弥漫于汉代社会的复仇风气带来的严重后果:“今人相杀伤,虽已伏法,而私结怨仇,子孙相报,后忿深前,至于灭户珍业。”在礼法与任侠风气干涉下,法度与秩序早已被抛至九霄云外矣。

所以,汉画复仇故事既深受汉代社会文化风气的影响,又是其真实的写照。汉代复仇观念不断在广度上发展,不仅为他人复仇,亦为自己复仇;不仅因肉体上的杀伤而复仇,更为精神上的侮辱而复仇,睚眦必报、舍生赴死,范雎辱须贾、丁兰供木人、魏汤报父仇正是这些观念变化的生动体现;又比如丁兰供木人故事不仅表现孝子复仇,更充满了荒怪恐怖的灵异色彩,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谶纬与谈鬼风气的盛行。

三、汉画复仇故事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表现复仇的汉画现存数量虽不多,却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意义。首先,汉画复仇故事如赵氏孤儿、豫让复仇、丁兰供木人等都在后世的文化、文学、戏剧领域得到加工改造与再创作,对这些汉画复仇故事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这些故事的流变发展与其在汉代社会传播与接受的问题,亦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与思想、文化、文学间的互动。

其次,这些复仇题材的汉画也体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汉代留存下来的很多艺术作品多有一种质朴粗砺而又别具风神的美学风格,这些汉画自然也不例外。汉画表现一个故事,往往是选取故事中矛盾冲突的关键场景加以表现,所以,表现好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就是表现好复仇故事的关键。汉画对于人物的造型并不拘泥形似而是追求神韵,将冲突中的人物情态动作表现到位,关键地方甚至采取夸张手法,使得画面得以获得动感。如范雎辱须贾图中,范雎与侍者向须贾伸出右臂、以马食相待,一个简单动作就将侮辱轻慢之意表现得十分生动,让这一幕在观者眼前鲜活起来。所以即使在今人看来,这些两千年前在二维平面中用质朴线条所讲述的故事,仍然鲜活如昨,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动人魅力。

注释:

①见富谷至.古代中国的刑罚.日本中央公社论,1995:164-167.

参考文献:

[1]朱赐禄,编.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1.

[2]黄雅峰,著.汉画图像与艺术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10.

[3][美]巫鸿,著.柳扬,岑河,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8.

[4]汉画故事.张道一,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1.

[5][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黄侃经文句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篇2

关键词:结语 总结 延伸 引导

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有这样的感觉: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透彻,点拨到位,学生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但是当检查学习效果时就差强人意。因为我们往往忽略了利用课堂结语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虽然课堂的结语所用的时间不长,但这短短的几分钟,却能突出教学重点,指引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加深记忆,开拓思维。在设计课堂结语时要考虑到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情绪等方面因素,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灵活、巧妙地设计和应用,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方式:

一、反刍总结,巩固所学

《论语》里说要“学而时习之”。俄国教育学家乌仲斯基也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往往不善于对每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学到哪里,听到哪里,书本一放,时间一长,什么都忘记了,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结语环节这个最佳时机来及时巩固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利用提问、简述、提纲、表格、图示等方法来强调要点,强调记忆,使学生对整堂课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例如学习《曹刿论战》第一课时解释关键的词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可以利用下课前5分钟,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如表格所示,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句进行梳理、记忆和运用。

词、句 例子

实词

古今异义:牺牲玉帛(猪牛羊等祭品)

通假字:小惠未(通“遍”:遍及)

一词多义:①齐师伐我(攻打)②伐竹取道(砍伐)

词类活用:神弗福也(赐福)

虚词 以①因为②把③用来④凭借⑤认为

疑难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样的教学安排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可以把练习中获得的技能上升到方法的高度,使教学内容逐步深化。

二、延伸话题,探究新知

学习语文当然不能停留在文本的学习,文本学习应该是通往更广、更宽的知识世界的另一个起点。因为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涉及的内容广泛,如果不适当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会把学生引入一个非常狭窄的认知天地。所以,拓展课文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阅读范围,对掌握新知识,形成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教学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时,唐雎的有勇有谋、不畏的精神会让学生敬佩赞赏。这是延伸话题的好时机,可以设计问题:历史真有唐雎此人此事?还有,我们今天还有没有唐雎这样不畏的人?学生会讲到广州敢举报公车私用的欧伯、披露地沟油的记者等等,但是他们都遭到了报复……结语的正面总结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有了这些人的不畏,公车私用现象少了,造假者不敢明目张胆了……学生在延伸话题后得到启发和收获,迈出了探求新知的关键一步。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以此为契机,进行课外阅读,多角度看问题。课堂结尾短短两三分钟,可以引来活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反弹琵琶,正向引导

“反弹琵琶”的意思是指原有的、一般性的理解,从反方向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个全新的认识,是求异思维的一种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充分利用课堂结语,可以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我的叔叔于勒》的构思精妙,塑造人物形象传神,对比手法运用的精彩。在课堂小结时,可以提出问题: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于勒的贫富变化成为小说的线索,“我”是整个故事的见证和叙说者,都应该写。但是文中却写了二姐、还有看上二姐的公务员,二姐的婚事,不是显得有点多余吗?学生尝试着省去这个情节再读课文,就发现了写二姐的婚事成功,是为了引出去尔赛岛旅行,才创造遇见于勒的机会,把故事引入对中心事件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也有学生认为写那个公务员答应婚事,是作者的特意安排,因为他想说明当时不仅仅是菲利普夫妇这些个别人是这样唯利是图,而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是如此。学生的发言虽然还是比较简短,但是角度倒是开阔了很多,也从另一个角度深刻体会作者情节安排的巧妙,以及揭示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现实,认识作者对裸的金钱关系社会的一种揭露和抨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需要激发的,有时候只需要教师在堂上的一点点时间引导,学生就可以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殊途同归地理解、掌握知识的要旨。

四、前后呼应,落实目标

结合新课的内容,以照应开头的方法结尾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有效的课堂教学必然要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我们都比较习惯在课堂开始就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用设计悬疑的方式来导入新课,所以一堂课的结尾时,启发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此前提出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巩固该堂课的学习内容精要,又可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前呼后应、豁然开朗的效果。在教学《沁园春・雪》时,课前导入:“《沁园春・雪》一发表立即得到广泛的传诵,就连都钦佩不已,那这首词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在课堂结尾时,让学生来回头再说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学生大多数都从虚拟更高观察点写出雄伟壮阔的雪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出生机盎然、娇艳美丽的河山、结构上承上启下,浑成一体等角度去品味词的精妙,少数也谈到佩服作者敢于超越前人的信心和气魄。最后总结: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可能有很多文学家都不逊色于,但没几个能写出《沁园春・雪》的豪迈气概。所以,真情流露的作品才最感人。通过这样的首尾呼应,本课的学习精要就尽显无遗了,很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导入还是结尾,所使用的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适当的结尾方式,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能更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语文课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

参考文献:

《语文“生命”课堂的建构》(《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7期)

《关注课堂结尾》(《教育时报》2010年29日)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篇3

【关键词】先学后教 深层阅读 文本语言 多元解读 文化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已逐渐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前,教师精心设置《预习单》,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对文本形成初步体验;教师则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但是,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仍无意识地、不自觉地重复着学生已“学会”的内容,阅读教学处于“浅层”状态,造成了教学的低效。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此种现象尤其突出。那么,文学作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怎样“后教”,才能让阅读教学走向“深刻”呢?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挖掘语言的深度、拓展解读的广度、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教文学作品,这样,才能让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从“浅近”走向“深刻”!

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

先看一位同事的《老王》教学的片段:

师: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三轮车夫老王的?

生(众):愧怍。

师:你们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众):文章最后一句话。

师:看来大家预习很认真。那么,作者怎么会对一个三轮车夫感到愧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个究竟。你认为最后一句话中“幸运的人”指谁?“不幸的人”又指谁?

生1:“幸运的人”指作者夫妇,“不幸的人”指老王。

师: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者?请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生速读课文)

生2:老王眼睛不好,一只瞎的,一只到晚上就看不清,乘客不愿坐他的车。老王没有什么亲人,有一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都没有出息。

师:你是说,当车夫的老王眼睛有毛病,影响生意,而且又无依无靠。

生3:老王的居住条件极差,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的塌败的小屋里。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到位,值得表扬。那么,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他的身上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学生(纷纷):老实、善良、知恩图报……

师: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呢?

学生:……

听完这节散文阅读课,听课的同事都认为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流畅、高效,我的第一感觉也是如此。但课后细细琢磨一下,却发现这节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老师几乎没有教什么。如果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提高阅读能力,只能是学生自学的结果,而非教师的功劳。学生只是“在阅读”却没有“深入语言深处去学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荡然无存。

同样是对老王“不幸”的感知,下面这个阅读教学片段对我们很有启发。

师:下面请看大屏幕,想一想,你会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学生试读)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第一句。(学生朗读)

师:你好像忽略了“哥哥”和“侄儿”后面的逗号了。现在你把这两个逗号“复原”上,再朗读一遍。(学生再读)

师:两次朗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加上逗号,感觉强调了“死了”和“没出息”,从而更能突出他没有什么亲人。

师:你的感觉不错。逗号在一般情况下会使两边的意思都得到加强。下面我们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再来体会体会这句话。假如你是老王,我是杨绛,我问你答,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成一段对话。

杨:老王,你家里有什么亲人啊?

王:有个哥哥。

杨:那不错啊,哥俩有个照应。

王:死了。

杨:哦,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有两个侄儿。

杨:两个侄儿怎么样,能帮你吗?

王:没出息。

杨: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没有了。

师:好,通过这个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个哥哥,让人心一热;死了,心一冷。有两个侄儿,又让人心一暖;没出息,让人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两个逗号,让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了起伏。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受?

生:“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句话在前面两句的铺垫下,感情变得很深厚,更突出了老王的孤苦。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再读,效果很好)①

对比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我们清晰地发现:前者,学生仍停留在初读状态,对文字的理解大都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后者,从语言的表达形式入手,经过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程度明显有所深化。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②钱梦龙先生指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而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③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要于学生浅读之处、疑难之处、误读之处,文本精妙之处、空白之处、矛盾之处,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语言深处学会咬文嚼字,从“言语的表达”中“会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在学阅读”。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这才会让阅读教学告别“浅近”走进“深刻”。阿尔卑斯山谷的一条公路边竖立着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今天,我想借用这句话用在文学作品的语言学习上:“慢慢走,欣赏啊!”

二、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多元解读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用在文学作品阅读上最为恰当。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描述性语言,往往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意蕴。魏明伦说:“文学是狡黠的情人,话不说透,让你自己猜测,她用遮掩来突出,用省略来增添”。④换句话说,一个文学作品,总是有很多空白和未定性,读者无法一目了然地把握其全部内涵,“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⑤但由于学生年龄、时代、经历的差异,他们在自学阶段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平面的、肤浅的,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概括偏平化,作品主题理解单一化。因此,语文教师的“后教”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告别“浅近阅读”进入“深度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⑥

比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在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上,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自学时都将把目光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认为这篇文章批判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胜于亲情”。学生的自我解读无疑是准确的,但学生却忽略了文章标题的作用。既然认为菲利普夫妇是文章的主人公,但为什么标题却是《我的叔叔于勒》?如果仅以学生的已有感悟作为教学内容,显然又将是“浅近的”、“无效的”阅读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将“培养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能力”作为能力目标,以“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深层阅读”,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主题。于勒去美洲前,挥霍家产,占用家产,良心泯灭,痛苦被逐;到美洲后,赚了点钱,希望赔偿,人性回归,渴望亲情;船上相遇时,穷困卑微,接受现实,自食其力,内心平静。从菲利普夫妇的身上,我们看到金钱使人异化:嫌贫爱富、抛弃亲情;从于勒的身上,我们又看到金钱令人性回归:希望赔偿、渴望亲情。可是人性回归后的于勒最终结局是什么呢?小说给出了答案:穷困潦倒,不知所终。于勒的最终湮灭,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面对人性回归的光芒,现实社会却给予了其最沉痛的打击。小说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度失望,对人的价值的怀疑,对人生的悲观”⑦。

三、唤醒学生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这样的概括: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⑧换句话说:语言文字不只是一种工具,而且还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文化。此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⑨在实验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只作为“课程目标”提出,而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列为“课程目标”,而且也列为“课程内容”。这就告诉我们“文化选择”也是块“教学内容”,同时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文化选择”作了确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精华,理解当代多元文化。这就提醒我们阅读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摆脱“平庸”走向“深刻”,语文教师还要树立语文教学的文化观,用文化的视野教语文。在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还要注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然而,很可惜,对于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浅尝辄止。而于学生,学习优秀文化只是在《社会》学科上,几乎没有于文学作品中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先学后教”中的“学”中是极其缺乏文化意识的。因此,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走向“深刻”,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文化价值,唤醒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语文老师既是文化的守望者,也是文化传播者。教学《散步》,用“孝”演变过程切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教学《最后一课》,要让学生明白: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失去了语言,文化也就随之逝去;教学《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探讨中西方“英雄观”的区别。在初中文学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是“儒家文化”、“贬谪文化”“隐者文化”,对于这些作品,语文老师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联系、归纳、发现异同,培养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当然,于文学作品中传播文化,不能光靠教师的“告知”,而要引导学生“感知”。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比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当讨论到“面对秦王这样的厉害角色,唐雎凭什么能不辱使命”时,引导学生去关注唐雎话中所提及的三位“布衣之士”: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把三位“布衣之士”形象的悲壮重放作为课堂焦点,引导学生探究典故中鲜为人知的“士文化”,进而指导学生在“士文化”中理解、体会唐雎的“不怕牺牲、敢于抗争、捍卫国家尊严”的“布衣精神”。

文学作品的“先学后教”,怎么“后教”才能让教学走向“深刻”呢?这当然要由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具体决定。但是不管怎样,“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多元解读”、“唤醒学生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语文教师在备课和“后教”中都不应忽视。

【注释】

① 袁庆国.《老王》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6期.

②⑥⑧⑨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③ 钱梦龙. 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

④ 魏明伦. 文学与自我,《科学与文化》,1997年05期.

⑤ 武锋 编.《歌德箴言录》,学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⑦ 徐树忠. 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9年第12B期.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篇4

关键词: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84-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扬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一个人的内涵,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本文旨在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情景模拟,创设问题,提高阅读教学

1、利用多媒体创设阅读环境。情景模拟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师有效地引领和激发学生独立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所创设的模拟情景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教《济南的冬天》,可以把粉妆玉砌的济南冬景放映出来;教《木兰诗》,可以播放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卡通片段;教《钱塘湖春行》,可以播放一段春意盎然的电视录像片,让学生仿佛身处早春美景中。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对课文产生深刻独特的见解。

2、恰到好处的设置问题。教学中教师提问题是必要的。如何设置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这个问题挖掘学生的思想则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不能盲目设置问题,应把握时机设置一些能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效果的问题。比如:第一,在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设置问题。一般学生对于易错的地方容易产生错误的见解,这时候教师巧妙地设置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具有针对性,更容易引起学生重视。由提问再引发思维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第二,通过对课外资源的考察,设置问题。新课改要求学生的阅读范围不能仅仅限制于课本,更多的是对于学生课外视野的考察,即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也积累了知识,锻炼了思维。第三,在无疑处结合模拟的情景设置问题。这个往往有点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课本,提出不同于别人的问题,还得保证问题的合理性,不能局限于所谓的标准答案,每个学生自己对于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看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有自己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机会提问。

二、加强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量,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教学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背也会吟”。阅读是人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阅读仅仅局限于课本,显然是不足的,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之美,美在积累;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让一个又一个人才轰动世界,创造了一个个崭新的世界。那么课外读物对于阅读教学的提高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从娃娃抓起,虽然比喻不恰当,可是意义深刻。

教学中,我会结合课文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介绍他们看《朝花夕拾》;教《范进中举》时指导他们看《儒林外史》;教《杨修之死》可组织他们阅读《三国演义》。有助于积累学生的课外知识,有利于课内外的联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作用。

三、加强文本的细读深读,提高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是对文本进行语义深刻理解的阅读方式,此种方法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语义学,它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提法,中国古代著名田园作家陶渊明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读书方式:“不求甚解”,其实各有各的长处,但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思想没成熟,不能正确分辨作品的好坏,有时还会被误导,所以提倡学生对于国家或者教师推荐的文本应细读深读。

1、以文本为中心。细读本身就是咬文嚼字的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方法。强调文本的自主独立。布鲁克斯主张,对于文本的批判与作者本身思想无关,只能通过作者的作品为依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是作者真正的思想意图。

2、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这种阅读方式还将文本解x的重点放到了语境体验,文本所使用的词汇的深层次意义可以说十分重要,文本中的某个词,某一句,某一段之间的关系,在读者理解文本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文本的结构可以说就是作者的思想层次机构,文学的背景、环境、内外因的研究不可能解决对作品的充分描述,其中对于文本本身隐含的结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教师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文章,既加强学生对文章内部语言和情节结构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四、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阅读教学

初中生的心理正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怪异思想,这时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尊重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设置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以这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语文阅读竞赛,燃烧课堂。采取各种朗读的竞赛方式,转换那种默读的方式,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取男女互相竞赛,小组淘汰赛等方式,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活动。就像拍电影一样,戏剧化加强、娱乐性加强。思维方式也从二维模式转向三维模式。例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可根据文中的人物特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学生积极参与,精彩地把不畏、机智勇敢的唐雎和骄横残暴、外强中干的秦王表演得惟妙惟肖,这样的活动学生演得开心、学得也开心。

结束语: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栋梁,国家的发展首在教育,教育的好坏可以说至关重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历来的难点重点。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但仅仅为了阅读而阅读也不见得好,要潜移默化的改变阅读者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文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出合格的社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胡振宇浅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N]江西日报 2004(1)

[2] 张文霞“三步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N]语文教育 2011.11

[3] 张 凯 阅读教学要突出“三性”[J] 教育实践与能力 2009

[4] 林小明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广西教育 2016.1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篇5

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开门见山,就是教师单刀直入板书课题,然后由课题生发开去提出揭示教学要求和突破教学难点的问题,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导语可设计为:“今天我们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师板书),文题是由三个名词组成的短语,这三个短语点出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将文题改写成一个能够体现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内容的句子(可改为:《《林教头风雪之夜山神庙前杀敌报仇》)。”然后再以这个句子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

二、游戏导入,寓教于乐

爱因斯坦说:“游戏是最好的老师。”适应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游戏活动,可将知识的传授融于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兴趣盎然的智力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借助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把本文改写成课本剧,并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分别扮演唐雎和秦王。表演者要把握人物语言、神态、情感等。然后在教学本课时,采用表演导入,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更深的体会,还可从同学出神入化的表演中受到感染,激发爱国情感。

三、竞猜谜语,激发兴趣

“猜谜语”是学生十分喜欢参与的游戏形式,猜谜语导入,很容易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中。

如在教学《松鼠》一文时,教师即可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形状像老鼠,爬在树枝上;生活像猴子,忙着摘果子。’请同学们猜一动物。”学生很快就能猜出谜底。教师再积极引导:“那么松鼠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近松鼠,了解松鼠。”这样学生就会有很高的学习兴趣,急切地想知道松鼠的样子和习性。

四、描绘故事,营造氛围

所谓故事导入运用,就是运用人物故事、历史典故、作者生平等背景资料,让老师的语言变得幽默、有趣、生动,而不是刻板、生硬和乏味,来激发学生课堂思考、后续阅读等兴趣,从而培养起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如教师在教“写作应简明”知识时,可设计如下导语:“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与同事外出散步,看见一匹奔马踏死了一只狗。欧阳修对同事说:‘试述之。’同事说:‘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共用了11个字。欧阳修嫌其啰唆,只用了‘逸马杀犬于道’6个字。历来被人称颂为简洁的典范。但有人提出异议,简是简了却未必佳。同事的字数虽多,但几个要素交代得很清楚,犬是‘卧’着的,地点是‘通衢’,故被马杀。”说到这里,教师提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改得更好?”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最终学生写出了“逸马杀卧犬于通衢”的符合简明要求的好句子。

五、巧设悬念,培养思维

在教读课文之前,有意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种种疑问,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探求欲,从而吸引他们随着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地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境界,去探求事情的前因后果。如教读《杨修之死》,可首先用疑问设置悬念:“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是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要杀死杨修呢?”学生会带着问题急切地去探究答案。

六、引用诗句,进入情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古人笔下的雪景美妙动人,那么,毛泽东笔下的雪景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以上一段话是学习《沁园春 雪》时的导入语。

七、播放歌曲,渲染气氛

利用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感受古人欣赏月色时的心境。再从歌词内容受到感染,引发学生无穷的想象。由此导入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课,这样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痴如醉的美妙境界。

八、质疑设问,产生欲望

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课题:“死海不死”,然后向同学质疑:“为什么叫死海?却又说不死呢?你想知道原因吗?请赶快走进课文,了解事情的真相吧!”学生会产生一种探求真知的欲望,主动学习。

九、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于漪老师教《春》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段精练优美的导语:“同学们,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接着她又让学生回忆描绘春天的优美诗句: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中的“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巧妙的情景创设,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境界和角色,引发了学生对美妙春天的共鸣,这实在是一种很高的艺术教学。

以上只是简要地谈了几种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除了达到必要的课堂效果外,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同时,学会思考,在潜移默化之中,喜欢上语文课,学好语文。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篇6

放手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领。

如何引领?重要的是加强备课,把教学的预设做实做细。

首先教师每节课要扣问自己五个方面的问题:①学生在哪里(备学生、备学情)?②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确立目标,预设问题,备课标,研教材)③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预设师生时间分配)④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备教法、备学法、备活动)⑤怎么知道学生已经到达目标,有多少学生到达?(达标问题,备训练、备检测)其次是努力提高五种能力,尝试放手,将学生推向前台。

研读课标、教材的能力。既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教材,又要居高临下地站在编者的角度去读,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挖掘出教材中隐含的两条线(知识这条明线和思想方法这条暗线),把两角度两条线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作必要的增减、整合,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一节课只确定一个中心内容,依据中心内容确定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把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具体的定下来,避免一节课追求很多目标反而哪一点也学不扎实。

板块式教学思路的设计能力。板块式教学思路能让大量的课堂在教学上思路清晰起来,使每一节课都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块一块的来落实。如语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思路--活动一:朗读训练。读顺课文内容,读清课文层次,读出故事情境,读出人物情感。活动二:辨识训练。每位同学要根据课文内容,自编一组词义辨析卡,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活动三:品析训练。以“课文语言的表现力”为话题,赏析课文的语言,课堂对话,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主问题预设的能力。所谓主问题预设,就是只用一个或几个有牵引力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大大减少学生随口而答的活动,增加学生课堂思考活动的时间。如《风筝》的问题设计--初读阶段:请同学们自选角度,说说《风筝》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课文教学进行阶段: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弟弟;根据文中的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教学深化阶段:文中的“情”表现在哪里?举例说明。这样的问题设计其实都是学生活动的设计,都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设计,都是教师与学生课堂对话的活动设计,常用的、惯用的提问手段被课堂交流与师生对话代替,大大提高了课堂活动的效率。教师要做好问题预设需要围绕学习内容认真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障碍、可能犯的错误、可能陷入的各种思维误区等,为学生学好新知识做好知识铺垫,把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演化成学过的知识点的再现过程,给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设学习的台阶。

教材处理的能力。所谓教材处理,就是“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就是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能力。如紧扣教学要求,以完成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的教学;根据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的教学;分析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的教学;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以落实一个“语言学用”的板块为目的的教学;以训练某种技能为主,选取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

学生活动设计的能力。学生在大量、广泛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能更有效的掌握学科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方面,所有教师,从理念到教法,从教案的整体设计到细化的精心安排,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到课堂教学结构,都必须而且发生根本的变化--组织和开展属于学生的大量实践活动,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知识、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篇7

一、改革单一的课堂结构,加强教学过程的多样化和创造性。

选择优化的学习方案。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一节课45分钟,对于学生来说,要自始至终保持高度注意和紧张思维是很困难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的注意力至多可以保持2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便会不由自主地离开客体。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安排时,要注意学生的这个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课堂组织策略,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

适合于学生表演的课文,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担当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用这种方式诠释课文内容和情感。例如学习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除讲解内容外,可安排片段的表演,也可针对文章的寓意安排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课文形成深层次的探究。对于内涵丰富的课文,可用辩论的方式探究其思想内涵。教师在课堂上着意营造适宜的时机,使学生的思维交流与碰撞,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潜心探索,从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监控,使思维更加明晰完善,思维结果更臻成熟。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我采用辩论的形式,双方围绕"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展开辩论,学生辩论得非常激烈,既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驳论文的写法。语文课上有了思维、情感、言行的"互动",语文学习就会充满生机,确保课堂始终保持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充满灵气与活力。

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于1968年研究了教师的期待和情绪态度对教学效率的影响。他们把从一个班中随机抽取的学生名单交给本班的老师并告诉他,经过测验表明这些学生将来会有优异的发展。8个月后,研究者对全班学生的成绩和行为发展情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名单中的学生成绩进步比其他学生快,而且求知欲旺盛,适应性强,与教师的感情也好,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因此,教师合理的期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教师对学生要有乐观的态度,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及时地鼓励学生。

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本想引导学生总结人物特点时,一个后进生突然说小弗朗士不是一个好学生,韩麦尔先生不是一位好老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投向这位同学,我稍微镇定了一下,先充分肯定他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位同学的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似乎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情绪激昂,讨论也非常热烈。在讨论之后,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小弗朗士曾经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在知道了祖国的土地被强行割让后,爱国心促使他悔过自新,真正认识到祖国语言的伟大;韩麦尔先生曾经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但他是爱国的,爱学生的,爱自己祖国语言的。

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教学预设,而成为这堂课的亮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试想,如果当时我认为,这是后进生的问题,不予采纳,后果可以想象:既伤害了学生,又失去了引发学生思考、互动的机会,教学效果也就不可能好。

三、营造温馨的互动氛围。让师生在教学中体验生命的价值。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交往互动的首要条件。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特别是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以一种自由、轻松、开放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形成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呈现出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

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我从"作者为什么''停住脚步…这一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然后由小组讨论紫藤萝是怎样的一种植物,最后紧扣"开头,''我''是停住脚步,最后为什么又加快脚步?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这个短暂的过程,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呢?"进行挖掘,生生之间、小组之间展开互动,并结合多种形式的诵读。在此基础上,我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宗璞的人生经历,由此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真正感悟人生的哲理,进而深刻理解文章隐含的主题思想。

在这堂课上,我一改传统的"居高临下""先知先觉"的"权威者"的角色,以与学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的角色参与课堂讨论。这样,有助于师生情感上的融洽,也有助于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赢。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篇8

一、摆下自己的架子,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应由“司令型”转向“服务型”,把学生看做是需要提供特殊服务的特殊顾客,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教师就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课堂上,教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之中,与他们交换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与他们建立平等、民主、朋友般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要总是居高临下,一幅盛气凌人的样子,让学生望而生畏。因为只有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起来,学生们才能精神抖擞,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否则可能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是恹恹欲睡,教学效果一塌糊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气氛中学好知识;要巧妙地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挑战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要鼓励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讲错,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教材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对话教学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

二、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日本著名教学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见,“问”是何等的重要。但老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问题提得好,学生就想说、会说,也就达到了运用中理解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好问题:首先问题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要教师善于从新的角度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意料,能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寻求答案。比如我常预先设计或在教学中随机捕捉一些争议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辨个明,争个透。其次,问题要有容量。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余地,能促使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去解答。解疑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充分发掘教材,结合生活的实际,运用多种手段,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限于课本知识层面的讲解分析,而要将语文课文与社会现实、初中学生的思想特点联系起来,充分挖掘素材容量,充分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充分开放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把教材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学习生活中的语文,感受语言的实用美。如教《山中访友》一课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学会品味语言之美,还引导他们通过作者的描述来感受大自然之美,进而反思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的景象。学习《为学》时,我让学生回答“你是天资聪敏还是天资平庸的人呢?”说一下你身边的同学他们是天资聪明还是平庸的呢?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让学生每组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课文内容,有分角色读的,有用故事叙述的,有编成课本剧表演的……课堂上,学生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演、或评、或沉思、或感动……这样的课堂难道不鲜活吗?

四、课堂上巧用课件,让课堂活跃起来

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也不能只有机器和键盘的声音,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

第一,“课件”是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制作优良的教学课件,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关键。制作精美的课件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但是课件制作和运用要注意灵活性,要以是否有利于优化教学教程,是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否则就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第二,利用“课件”,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特别予以关注的语段、语句、语词,及时以最佳方式呈现,使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得到有力的支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把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有关的语段、语句、语词以及笔记,都设计成红色字体,投影时就一目了然,主次分明,学生就会心中有数,达成共识,不需教师的提醒,就能记下重点的内容,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上一篇:小学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怎么都快乐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