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惠民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10-15 13:05:42

强基惠民工作要点

强基惠民工作要点篇1

关键词:文化建设 文化惠民 群众 文化素质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反应和精神创造的重要表现。丰富和发展基层文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落实好文化惠民工作,广泛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本文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期望通过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奋斗,进一步发展基层群众文化,深入推动文化惠民工作。

一、当前时代下基层文化的特点

(一)地区性

基层文化的发展与流行具有地区差异性,基层文化活动起源于民,发展于民。因此,会因地区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地区特点。例如河北省民间多流行河北梆子;而在河南省具有地区性特点的是豫剧还有河南坠子;在东北地区,二人转具有浓厚的东北文化特色。因此,当前时代下基层文化的特点是明显而且绝不能忽视的一把双刃剑。在进行文化惠民工作r,我们要以地域文化特色为根本,深入了解基层文化的地区性差异,从而提高各地区基层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帮助各地区基层文化的发展,使各地区文化更好地深入人心,进而使各地区文化建设更好地发展,推动文化惠民。

(二)普遍性

基层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普遍热爱的娱乐文化活动,基层文化是以人民群众自身为根本,以娱乐大众为基本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为需求的基层文化,是基层群众表达喜、怒、哀、乐的生活情感的新方式,基层文化广泛存在于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生产中。推动文化惠民,推动者要积极、深入地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与文化活动的要求,帮助基层群众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高基层群众对于基层文化的热情。

(三)多样性

基层文化活动因为地区的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其内容和形式也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有歌舞,还有多种其他文化形式。发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政府应该承担起组织与领导的责任,保证基层群众的各项民间文化活动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达到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共存的局面,并需要各级政府建立公共设施,并建立起各项民间文化的民间文化社团,协调好基层群众各种可能出现的矛盾,保证文化社团成为一个健康、文明的让基层文化生存下去的场所。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灵魂的载体。在我们推行文化惠民的过程中,弘扬传承而来的优秀传统,继承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好东西、真东西”,能够保存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迸发出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时代的新风尚,为我们新时期、新时代人民群众获得新的文化活动寄托,并且还能提高群众文化的服务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为人民群众谋福利,造福利。

(二)走进人民群众的心

群众文化建设要求各个建设者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来进行文化惠民活动,要求群众文化建设者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内心的向往,了解人民群众真正的需求,通过建设符合人民群众心声的公共文化建设才算是完成工作。群众文化建设者要通过真抓实干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帮助人民群众热爱文化活动、参与文化活动。在当今中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的前提下,建设群众文化也符合国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要求,并达到文化惠民的目的。

三、结语

关于“着重群众文化建设,深入推动文化惠民”,我们从总体来说,群众文化建设就是以基层群众生活活动为主体,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基层文化的建设,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并将群众文化建设加入到我们社会发展规划内,持续提高群众文化服务质量,还要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并根据不同地区在尊敬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群众文化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创新群众文化建设,强化文化惠民工程,增加文化惠民工程的受众,扩大文化惠民工程的范围,强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力量,在实现群众物质生活需要的情况下,提高群众的精神水平。只有做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生活、政治文明生活,还有精神文明生活的协调、稳定、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做到群众文化建设惠民利民,深入推动文化惠民。

参考文献:

[1]张利龙.着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深入推动文化惠民[J].大众文艺,2014(12).

[2]卢稳超.基层群众业余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9).

[3]吕晓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研究[J].戏剧之家,2015(06).

强基惠民工作要点篇2

一、玉溪市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基本情况

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是指银行卡持卡人通过参与业务的银行卡收单机构提供的惠农支付服务点POS终端,利用银联网络实现参与银行发行的银行卡进行借记卡刷卡消费、小额取款、小额转账汇款、刷卡缴费、查询等业务,为金融机构缺失或金融服务不健全地区(包括乡、镇、村)的群众提供个人金融惠农支付业务服务。

玉溪市全辖八县一区,共7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已实现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但是一些乡镇以下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基础服务缺失的问题。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服务“强农、惠农、服务三农”的国家战略,为金融服务不完善地区农民群众提供低成本、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让农民群众不折不扣地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扩展金融支农惠农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金融设施,2009年以来,玉溪人民银行按照上级要求,着力针对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积极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将切实解决玉溪辖内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和不完善问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11年11月在通海县10个自然村首批试点推出了惠农支付服务业务,2012年7月在全市正式启动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推广工作。截至2012年9月30日,玉溪全市累计建成262个惠农支付服务点,惠及八县一区,6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37个行政村,262个自然村,71.73万人,累计交易笔数22665笔,累计交易金额685.47万元,累计办理查询业务30579笔。

从辖区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运行情况来看,玉溪市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惠农支付业务起势良好。从整体来看,查询交易笔数占总业务笔数的57%,取款交易清算金额占总清算金额的47%,非取款交易清算金额占总清算金额的53%。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开通满足了农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查询银行卡余额的需求,同时反映了民众在惠农支付业务开通初期的欲试心理;特别是非取款交易清算金额占比超过取款交易清算金额占比,表明农村地区群众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现金业务,非现金业务需求进一步增加。

二是惠农支付运行存在差异。从个体来看,惠农点支付服务点的业务各具特色。不同的惠农支付服务点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经济状况不同、主营业务不同,开展的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存在差异,有的惠农支付点以取款业务为主,有的以查询业务为主,有的以转账业务为主,有的以缴费业务为主。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是一项长期的惠民工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其成效,不能一蹴而就。农民群众对新业务的接受和认需要一个过程,惠农支付服务业务量短期内难以有大幅度增长,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一般是三个月左右),业务量才会有明显增长,真正体现出其惠农实质。因此,惠农支付服务业务需要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统筹发展相关工作。

三是惠农支付服务作用显现。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受理环境逐步改善。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开通后,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硬环境和软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持卡人手中的银行卡不再“沉睡”,变得活起来,广大农民群众体验到了银行卡的安全性、便利性,会用、爱用银行卡,大大改善了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受理环境。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开通,能够满足农民群众金融服务多样性需求。惠农支付服务业务通过与烤烟、蔬菜、花卉、甘蔗、水果等农副产品收购非现金结算相结合,与新农保、老党员补助、复退转军人补助、困难居民补助、农林牧渔补助、家电下乡补贴非现金兑付相结合,不仅解决了农民群众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能提升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人民银行统筹推进惠农支付工作的突出作用与履职实效得到不断增强

为确保玉溪辖内惠农支付服务工作的稳步推广,切实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环境,结合玉溪首批惠农支付服务点的推广经验与玉溪实际情况,玉溪中支从完善各项制度入手,建立辖内惠农支付服务“六项”常态工作机制,促进辖内惠农支付服务推广工作步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范畴,进一步加大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工作的推广力度,逐步提升惠农支付服务工作的实效。

一是建立了准入、退出机制。在准入上,要求收单机构慎重选点,开展问卷调查(开展调查问卷由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统一制作),做好可行性分析。严格落实人民银行对惠农支付服务点准入(省、市、县三级)审批制度,严格把握惠农支付服务点设立必须经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政府(部门)的批准原则;在退出上,针对商户连续2个月无交易发生的,要求收单机构及时进行预警提示,对于商户连续3个月无交易发生(因不可抗因素除外)的,由市县两级人民银行和收单机构组成工作组进行现场核实与协商,由收单机构申请,经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退出手续,并衔接银联机构停止其交易,最后由收单机构做好商户退出的后续处理工作。

二是建立了回访工作机制。明确收单机构每两个月应对所有惠农支付服务点进行实地回访。通过发放回访调查问卷(回访调查问卷由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统一制作),了解惠农支付服务点的业务开展情况,解答商户的疑问,听取商户的建议,了解周围群众对服务点的满意度以及相关金融服务需求,及时解决商户及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建议,并形成回访记录反馈当地人民银行。县级人民银行按不低于60%的比例对惠农支付服务点进行实地回访,形成回访记录反馈市级人民银行。市级级人民银行根据收单机构和县级人民银行反馈的回访记录,按不低于30%的比例抽取部分惠农支付服务点进行回访,对收单机构以及县级人民银行的回访工作进行监督。

三是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人民银行和收单机构指定惠农支付服务业务联系人,专门负责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报送,信息质量要求具备时效性和真实性,并逐级进行信息反馈。人民银行根据信息反馈情况不定期组织召开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经验交流及解决问题工作会议,为推进惠农支付服务工作塔建交流平台。

四是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人民银行每年针对收单机构的惠农支付服务政策的执行力度、惠农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惠农支付宣传情况、应急管理和处置机制情况、惠农支付业务的投诉情况、申诉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其纳入对收单机构的年度考核内容进行管理。对于综合评价较好的收单机构,人民银行将在全辖进行通报表彰,并列为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推广标杆单位,对于综合评价较差的收单机构,将在全辖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其惠农支付服务点的增量进行数量控制;同时鼓励收单机构建立完善对商户的考核激励机制。

五是建立了金融支付宣传机制。人民银行和收单机构不定期制定惠农支付宣传方案,在宣传中凸显亮点、彰显特色,及时对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充分发挥惠农点的特殊作用,突出把握金融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在惠农支付服务点进行宣传时,将惠农支付业务宣传、银行卡知识宣传、非现金支付工具宣传、反假人民币宣传、反洗钱宣传和征信宣传等金融知识结合起来,既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金融知识,又可减少宣传成本,做到宣传工作一举多得。

六是建立了应急处理机制。市县两级人民银行和收单机构成立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相关职责。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应急处置工作严格按照职责管理以及层级把关的要求,落实收单机构逐级上报,并有效做好与人民银行支付管理和银联公司POS机具运维管理以及公安机关案件侦办的相关衔接工作。

今年以来,为认真做好惠农支付业务在玉溪辖区的推广工作,切实增强金融部门做好惠农金额服务工作的实效性,玉溪中支积极采取措施,以“四个结合”作为工作切入点,努力将推进惠农支付业务与金融服务“三农”有机结合,使金融服务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农村,取得预期成效。一是与前期选点工作相结合。在惠农支付服务点的选择过程中,涉农金融机构先通过村委会对农户进行惠农支付业务宣传,再精心挑选确定特约商户,由于前期的宣传到位,很多农户在惠农支付业务开通前就主动向商户咨询,并表示了对惠农支付业务的需求,认为这是一件惠农的实事,为惠农支付业务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与农村金融知识和惠农政策宣传相结合。在深入农村的宣传活动中,除了向农户介绍惠农支付业务以外还结合“新农保”、“新农合”等惠农政策进行宣传,现场答疑解惑,引导农户培养用卡意识。同时,还将银行卡知识宣传、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宣传、人民币反假宣传、反洗钱宣传和征信宣传等内容贯穿宣传活动中,达到通过惠农支付业务宣传带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三是与烤烟收购非现金结算推进工作相结合。近两年,玉溪市在推进烤烟收购非现金结算工作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广大烟农也切实感受到了电子结算的快捷、方便和安全,也为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推广奠定了基础。辖区金融机构选择在与烤烟收购点临近的行政村设立惠农支付服务点,同时也积极向广大烟农宣传惠农支付服务业务,让烟农了解使用惠农卡不仅可以方便收取烟款,还可以足不出村就享受取现、消费、汇款等金融服务,体验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先进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四是与“四群”教育工作相结合。围绕开展“四群”教育工作要求,辖区县支行立足针对确定部门联系村及扶贫点的实际,认真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积极协调在联系村(社区)设立惠农支付服务点,为联系村(社区)农户提供现代化的支付平台,实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有效发挥惠农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从对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点的调查情况看

通过对60个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点进行现场走访及问卷调查,商户认为办理“惠农支付业务”对自己商店经营活动“有积极影响,促进很大”的占63%,认为通过承办“惠农支付业务”,自己在村子里面“大伙儿给予好评,表示支持和称赞”并表示将“决心尽力做好”的占90%,同时在周边安全环境上觉得“村子里面安全环境很好,很放心”的占60%,觉得“现金保管不放心(主要指正常情况下保管现金在2万以上)”的占28%。

调查显示,目前商户平时在“惠农支付业务”中,办理取现金的占70%,办理转账或汇款的占33%,办理缴费的占38%。同时,一般受理取一次现金的额度在500元以上的占23%,取现金额度在50元至500元的占67%。

同时,商户也觉得通过承办“惠农支付业务”,按规定标准收手续费,“自己有点收入,一般般(按月平均收入100~300元来划分)”的占58%,而认为“有明显的增加(按月平均收入300元以上来划分)”及“太少,没有意思(按月平均收入50元左右来划分)”的分别占20%。

调查商户反映:自从挂牌承办“惠农支付业务”以来,银行或信用社落实回访服务中“至少有1次登门到访”的占40%,“经常关心过问”的37%。对“惠农支付业务”网络联通程度上认为“从开始运行就顺畅”的占75%,“联通运行时好时坏”的10%,“不能受理其他机构所发银行卡(或者难操作)”的占5%,“挂牌后一直就不通畅”的占5%。

商户期望银行或信用社在服务上,“经常上门做工作指导”的占55%,“帮助解决惠农支付网络运行方面问题”的15%;同时针对“惠农支付业务”的建设与发展,觉得还应当改进完善工作上,“调整增加取现金的额度(参考:扩大到2000元)”的占50%,“银行进一步做好对支付网络维护和POS机具维护”的占18%,“在现有标准下,适当减少对持卡人的收费,减少部分转为由收单机构(POS机具布放机构)和银联承担”的占25%,“在业务登记上,减少对身份信息的登记,或是以按手印替代身份信息登记”的占25%,“要求做好宣传以及普及银行卡工作”的占17%。

(二)从对收单机构的调查情况看

通过对18家落实开展惠农支付业务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调查,银行及信用社表示,在回访工作落实方面,“已经对所有网点全面作了回访”的占61%;在针对网点服务方面,“主要针对POS机具运行做好服务”的占61%,“主要针对金融宣传工作开展服务”的占22%,同时,感到“惠农支付点服务的示范效果很好”及“能够发挥金融知识义务宣传点作用”的占83%。

针对辖区惠农支付运行实际,银行及信用社认为商户素质方面“基本能适应业务开展(即商户家庭有1人以上能应付业务)”的占78%;觉得“惠农支付机具运行正常”的占67%;针对惠农支付工作运行困难方面,认为“惠农点距离太远,在服务上难以有效落实”的占33%、“因为路程原因,成本费用压力越来越明显”的占17%、“觉得商户在惠农支付的安全和运转上,面临压力”的占33%。

对于今后惠农支付的工作意向,辖区银行信用社认为“还将进一步积极争取扩展惠农服务支付网点”的占44%、认为“应先巩固现有服务点,再继续扩展网点”占33%,同时希望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和扩展惠农支付工作”的占50%。

综合上述情况,目前惠农支付服务工作集中主要体现以下特性:一是从整体面看,银行和信用社以及商户对参与惠农支付服务、有效扩展惠农金融活动表示出了积极的态度;二是从运行效果看,目前全辖推进惠农支付服务工作正朝着稳健运行、安全运转的方向发展;三是从系统运行看,目前辖区惠农支付业务网络系统以及机具运行基本正常和稳定;四是从收单机构工作看,目前辖区银行及信用社的后续管理与服务需进一步加强;五是从管理服务看,目前银行及信用社面临的工作难点及成本压力不容忽视;六是从今后发展看,如何在巩固和筑牢存量基础上,稳步推进惠农支付业务、并有效发挥惠农点的特色作用上,需要认真研究,统筹发展。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银行信用社机构及惠农服务点商户均认为开办该项业务为持卡客户提供借记卡刷卡消费、小额取款、小额转账汇款、刷卡缴费和账户余额查询等金融业务,为偏远农村地区群众提供了便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便利地办理以上业务,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村里群众都给予了好评和称赞。但也反映出该项业务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宣传工作上:一方面,基层银行信用社立足现有推进的惠农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宣传工作仍还存在较大的认识缺陷,特别是对做好惠农支付业务宣传、扩展农村支付服务宣传(如借助烤烟收购活动开展非现金支付宣传)、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如银行卡安全知识宣传、反假人民币宣传、征信宣传)、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宣传(如金融政策宣传、金融产品宣传、金融扶贫宣传)等等,还缺乏统筹安排;另一方面,在惠农支付作为新生事物的背景下,惠农点的自身宣传缺乏主动性,加之广大农户对惠农服务点所办业务品种范围还了解不多,有的还误认为惠农点和银行网点一样,也可以办理存款业务;同时农村地区群众多数还习惯用存折,能直观看到余额,使用银行卡的人员还不多,对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宣传、推广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是在业务运行上:目前,单笔取款及取款总额以及单笔转账金额低,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不少农户嫌在惠农服务点每次可取款金额过低,不能满足其需求,特别是今年全辖全面推行烤烟收购实行电子结算,很多农户交售烤烟后回到村子想多取款,但每日每卡累计不能超过1000元,给部分农户大额之需带来不方便;部分农户认为转账金额过低不方便,且手续费为3元/笔过高。现在单笔转账金额最高只能是2000元,如需转账汇款10000元,就要分成5笔来处理,手续费按3元/笔来算,转账汇款10000元就需支付15元手续费,如果能一次就转账汇款10000元,手续费则只需支付3元。

三是在系统运行上:调查显示,目前惠农点的连通性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约近30%的惠农点程度不同地存在通畅运转问题。特别是少数惠农点POS机具运行问题有待解决。调查中,少数惠农服务点商户反映其POS机具消费及查询业务做不了,在处理这两项业务时提示信息为“终端未签到,请先做POS签到”,而有的商户反映在受理(收单机构以外)其他银行卡时存在处理不了的情况,对此,商户也向收单机构进行了反馈,但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类似情况,如果商户不主动反映,或者收单机构不能深入惠农点服务、及时发现情况加以解决,就将会使惠农支付活动形同虚设。

四是在后续服务上:辖区调查反映,目前商户对银行或信用社“经常上门做工作指导”以及“帮助解决惠农支付网络运行方面问题”的服务期望较高上。同时,基层银行或信用社针对惠农支付工作也感到“惠农点距离太远,在服务上难以有效落实”,认为“因为路程原因,成本费用压力越来越明显”,因此,着眼于惠农支付业务的建设与发展,银行及信用社在推进工作中,必须重视对惠农商户、特别是边远地区惠农点的后续服务与管理,同时,在扩展推进惠农支付业务上,应更多地考虑安全、稳定、有序、规范,避免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四、工作建议

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现实需要出发,人民银行统筹推进惠农支付服务,不仅延伸了银行金融服务的范围,也方便了农民群众,也为金融机构拓展农村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利契机。结合当前实际,着眼于今后发展,建议应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形成合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要形成地方政府主导、人民银行牵头、金融机构参与、有关部门配合的宣传引导机制,着力宣传惠农支付服务业务便民、利民、惠民的内容,同时,还应当重视并有效扩展金融政策以及金融知识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和普及,特别要充分发挥惠农网点的作用,形成人民银行、金融部门、银联机构、惠农商户“四位一体”、统筹运行的宣传格局,努力为金融服务“三农”、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传导氛围。

(二)加强指导,完善服务,提高效率

针对惠农支付运行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人民银行要进一步深入实地,加强指导,完善管理,特别是结合目前惠农服务点在运行过程中“少”(网点数量少)、“偏”(地域分布偏)、“弱”(能力素质弱)、“差”(运行条件差)等现实困难,加之银行信用社在运维、服务、成本等面临的突出问题,应切实做好统筹研究,同时,相关金融机构要认真做好回访和服务,适时加强做好对惠农商户的培训和指导,及时解决商户疑义,做好机具维护和网络联通,进一步提高惠农支付服务工作效率。

(三)强化管理,完善机制,推进发展

强基惠民工作要点篇3

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晚上,镇党委、政府在镇人大的牵头下,邀请了一批关注基层民主改革的专家学者齐聚惠南,就惠南镇此前实施的“实事工程”及惠南镇的公共预算改革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并参与修改了《惠南镇实事工程实施办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实事工程”助推基层民主

2003年底,地处上海南郊的大镇惠南,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培训工委周梅燕调研员的极力推动下,启动实施了“惠南镇实事工程”,其核心是由镇人大代表群众对工程项目实施“民主点菜”。这个看似平凡的“民主点菜”,引起了全国学界的广泛注意,被称为基层民主改革的“惠南模式”。

惠南镇党委书记徐勤观介绍,所谓“实事工程”,是惠南镇人大牵头,由镇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并列入年度预算,经人大代表对公共投资项目进行“民主点菜”的工程。

“点菜”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而不是政府,“菜单”就是“实事工程”,“买单者”是镇政府,而“菜单”的审议者和监督者则是镇人大。

每年列入镇财政预算且当年计划完成的公共投资项目中,“实事工程”涉及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实事工程”所需的公共财政资金,占镇财政当年预算总支出15%以上的比例。目前,此工程已连续实施四年,并初步体现了公共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特征,使财政的公共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

据统计,2004年―2006年,“实事工程”共完成32项,投入资金14960万元。自2004年以来,惠南镇新增就业岗位累计完成8086个,是“实事工程”原定6400个指标的126.34%,受益人数达9100多人次,政府拨出就业财政资金2700余万元;2004年―2006年,镇政府连续三年调高农民养老金,从人均每月16元调高到人均每月150元,共有3208名老年农民受益,政府公共财政补贴资金计720万元;据惠南镇人大代表反映,在三年的代表“点菜”中,每年都把群众反映最急迫的修筑水泥路面列为“实事工程”的重要项目,政府共投入资金1156万元,修筑了125000平方米的水泥路面,并同时投入750万元公共财政,新建和翻修了43座危桥,彻底解决了惠南镇的交通问题;当地参会的一位村民人大代表告诉记者,提高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也是惠南镇群众反映最为急迫的问题。在2005―2006年度的实事工程代表“点菜”中,提高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以较高得票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合作医疗专项补贴经费由2004年度的83.3726万元增加到2006年度的580.6585万元,报销比例由2004年度的35%增加到现在的55%,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投保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投保人数从2004年度的30252人,增加到现在的52222人,增幅达41.7%,有99.2%的应保者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惠南镇的公共财政改革及“实事工程”引起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培训工委调研员周梅燕的注意,并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前来调研和考察。

7月15日,镇人大会召开的前一天下午,惠南镇专门邀请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就惠南的“实事工程”及惠南基层民主改革召开了一个学术讨论会。

一些与会者提出,惠南的探索是一种基层参与式民主改革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由人大牵头,从公共预算改革起步。一直主持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的温岭市民主恳谈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奕敏告诉记者,“惠南镇实施‘实事工程’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镇人大的作用,促使基层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职,这是试图通过对基层人大制度这一存量民主的改革,导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

不过,“尽管惠南镇在老百姓的民生工程上做了很多实事,而且在基层民主改革上也开始了一些探索,但是,‘实事工程’这个提法与时下很多地方政府所谓的‘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口号性的政绩工程并无二致,容易引起误解。”复旦大学的何俊志教授如是说。

镇党委书记徐勤观也告诉记者:“‘实事工程’的提法确实比较平淡,而且容易引起误解,但老百姓也比较容易认可。惠南镇这些年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集中做‘实事’上去了,对政府机制可能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梳理。惠南镇在基层民主的实践上虽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在理论探索和经验提升中可能还缺乏一个系统的思路。”

长期研究基层民主改革的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认为,惠南的“民主点菜”可以看作是中国基层民主改革的一种尝试,他说,“惠南如果要继续推进‘实事工程’,还要理顺政府机制,启动公共预算改革,并进一步改革人大、政府的运作机制。”

15%的“公共财政”

7月16日的镇人代会,气氛异常活跃。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及其所占比例是讨论得比较激烈的问题之一。讨论的重点聚焦在:公共财政的意义及15%的公共财政预算是否合适。

有学者认为,把公共预算改革作为切入点,能够从管理层面到制度层面,以理财的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来促进和拉动经济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法治化和化。但是改革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需要进一步理清公共预算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公共预算的公共性还有待拓展,已有的改革成果需要法制化和规范化,做好公共预算的上下级次之间的衔接工作等。

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何俊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公共财政不但要体现其公共性,而且还应该强调其公平性,因此,惠南镇的公共财政应该扩大其基础,进一步增加其透明度和公平性。”

更多的学者则将公共财政预算的比例作为进行基层民主改革的重要出发点。

上海市政治文明办的莫欣认为,15%的比例是比较合适的。他说:“浙江温岭市新河镇和泽国镇进行公共预算改革(详见本刊2007年第6期《新河预算民主渐进改革》),新河镇将100%的财政预算都纳入进去了,虽然在民主上迈进了一大步,但在现实中推广不易。即使镇的人大愿意改革,但书记和镇长能通过吗?而‘惠南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渐进性,15%的比例既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民主化,发挥了人大的作用,也在政府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实施‘实事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属于财政资金,通过代表‘点菜’,使得财政资金得以理性地分配和使用。”素有改革实际经验的浙江省温岭市民主恳谈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奕敏认为,这种探索初步显示出了公共财政的局部性特征,是基层乡镇财政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但他同时也表示,“作为一项公共预算改革,每年的实事工程所投入的资金仅占年度预算支出的15%,这个比例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直至涵盖整个年度预算。”

相对于西方国家尤其是北欧的公共财政比例来说,中国的公共财政比例是普遍偏低的。在政府所有的财政预算中,15%应该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这体现了一个政府的财政预算是否能够接受人大及群众监督的问题。能否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比例,成为检验政府能否实现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扩大参与式民主的关键因素,因为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存在的理由。

人大与政府制衡

勿庸置疑,惠南镇人大是此次改革的主要牵头者和推动者。

尤其这个“民主点菜”是镇人大主席周华忠的点子,周华忠因此而有“周点菜”之称。

惠南镇人大在实际行动上确实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当前,很多地方人大,基本都受制于同级政府,人大的权力形同虚设,而在惠南,不但“实事工程”由人大牵头,而且“实事工程”所需的公共财政资金均由人大审议表决立项。会后,专门研究问题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周其明对记者说,“这是我所看到的基层权力格局中,地方人大第一次显示出真正的作用。”

而在惠南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惠南镇实施工程实施办法(试行)》中也规定:“镇实事工程的实施应当接受镇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如需追加支出,应当经镇人大财经审查委员会审查;必要时,提交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讨论决定……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组建人大代表督察组,推进项目实施,评估实施效果。”

“惠南镇的做法体现了中国乡镇权力机制中人大与政府的相互制约机制”。陈奕敏说,“镇人大代表对实事工程项目进行‘点菜’、排序、审查、批准,并监督其实施过程和对实施效果作出评估,已经初步激活了人大对公共事务决策权和监督权的行使。”

“从宪法上说,尽管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有权力对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部门实施监督,但是,在多年来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中,这一规则几乎都是处于空白状态,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的权力几乎很少受地方人大的监督和制约,更别说受人大代表和老百姓的监督了。”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说,“我们对基层的这种民主探索固然需要加以肯定,但也不宜过于乐观,因为改革的路途还相当艰巨。当然,惠南的做法毕竟还是开了一个好头。”

事实上,多年以来,中国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权力意志就处于极速膨胀状态,地方政府的财政大权几乎从来就被握于地方政府一把手之中,很少受同级人大的监督和制约,而上级部门又无法对其进行及时地监督,因此,中国的地方财政往往处于无节制无监督的真空状态。

“惠南模式”从某种程度上为基层进行民主政治改革提供了一个参考。“惠南模式”的特色在于,将“参与式民主”与基层人大工作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层民主改革的路径转型。所谓“参与式民主”,是指在现行的政治体制框架下,人民对政府的重大公共政策和决策进行广泛的民主参与,并由此而进行基层民主改革的探索路径。

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对于惠南的基层民主改革实践来说,动力与阻力几乎同时并存。

镇人代会后,惠南镇党委、政府和人大三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均表示,惠南的改革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直酝酿了好几年。可以说,早在2003年底的时候,惠南的四大班子就有这个意识了。“惠南借助于上海的优势政策,现在有了这个财政条件,也想为群众做点实事,只有做了实事,政府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但是我们一直苦于怎样才能做好,如果没有充分了解到群众需要什么,即使做了也是白做。因此,我们的改革动力是很直接的。”惠南镇人大主席周华忠说。

上海是一个开放性城市,上海的转型在于能否进一步成功启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而惠南地处上海的东南隅,有着较为优越的地理条件,惠南也是被上海市南汇区作为综合改革试点的重点乡镇之一,这就给惠南的基层民主改革探索提供了充足的行政动力;同时,与其它地方相比,上海的老百姓的法律与权利意识相对较强,改革的自觉意识和参与意识、配合意识相对比较明显,这也为惠南进行基层民主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动力。

“老百姓对政府的民主需求也是促使政府进行民主改革的一个强大动力。”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说。“其中,参与式预算是基层民主改革的一个现实可行的路径。”

李凡仔细分析,上海惠南之所以出现参与式预算改革的萌芽,是因为这个地区具备了一些基本条件,“乡镇干群关系如果非常紧张或者毫无冲突,是产生不了改革的,前者是不敢改,后者是没必要改,只会在那些有点冲突,但问题又不太严重的地区才会寻求转化矛盾的办法,最终选择民众参与预算来化解。”李凡认为惠南镇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来推行此项参与式预算改革。

据了解,受惠南的影响,上海市南汇区的其它一些乡镇目前也在积极学习惠南的模式。

但同时,惠南的这种基层民主改革也遇到了一些阻力。

阻力主要来自于政府自身坚固的权力堡垒和权力格局,尤其是基层人大的权力监督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此,陈奕敏分析说:“惠南镇的实事工程,人代会的审查程序过于简单,审议不充分。要给予人大代表足够的时间,经过多轮的分组讨论和集中审议的交替,使得人大代表的审议更深入、更充分;政府应提供拟建项目的可行性依据,设置人大代表之间以及人大与政府的辩论程序,克服决策的随意性,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他还进一步指出,“惠南镇实事工程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项目评估仅仅由部分人大代表作一般性的了解或实地察看是不够的,需要有相关的专家和项目的受益者参与,对项目实施效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这样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事实上,如陈奕敏所说,如果要使人大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那么,必须要进一步改革现行的基层权力运行模式,而这一改革的阻力是相当大的。“在中国,人大的职能相当于西方国家的议会。但事实上,中国的人大制度往往并没有履行西方议会的职能。西方的议会有专门的机构对政府的财政预算进行充分的审议,并有提出修改的权力,而中国的人大事实上只有审议权,却没有修改权,而且即使是履行了其审议职能,但面对冗长的政府报告,短时间内根本审议不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而只能是匆忙走个过场而已。再加上很多地方的人大也并不愿意与政府‘树敌’,并不愿意进行改革,这就更增加了基层民主推进的难度。”对人大制度素有研究的学者黄钟如是说。

可以认为,“参与式预算民主改革”固然是基层民主改革的一种路径,但“参与式预算民主”本身也是基于基层人大作用的有限性而施行的,这也是人大现行的体制环境所决定的,更多时候,党委、政府不愿意对人大放权。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人大制度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的情况下,要想进行基层的民主改革探索,阻力是非常之大的。就连长期从事民主改革探索实际工作的陈奕敏也毫不隐讳这个问题。他说,“这对刚刚着手进行基层民主探索的惠南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强基惠民工作要点篇4

一、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特点

(一)从查办案件的犯罪性质看,贪污和贿赂犯罪突出

由于涉农资金存在规划、分配、审批、发放、使用等多个环节,相关人员组织落实政策弹性较大,一旦监督管理不到位,容易发生通过隐瞒政策、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直接侵吞的贪污犯罪。五年来,全省共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犯罪案件1734件,占同期查办涉农惠民领域犯罪案件总数的60.2%。同时,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落实,各地在争取优惠政策、项目、资金过程中的“潜规则”导致、权钱交易的贿赂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五年来,全省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贿赂犯罪案件共计792件(受贿案557件,行贿案235件),占同期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总数的27.5%,其中2009年仅查办了47件,2012年上升到246件。

(二)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看,犯罪主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

由于村务工作的管理权,特别是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涉及“三农”资金发放和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具体决策权和执行权,通常集中在村支书和村主任手中,他们既了解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政策、程序、存在的漏洞,又直接面对村民个人,经手具体资金的审批、申领、发放工作,部分村干部在经济利益面前经受不住诱惑,要么相互勾结,共同作案,要么各自为战,中饱私囊。五年来,全省查办涉农惠民领域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犯罪3073人(村支部书记973人,村主任594人),占同期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人数的66.3%,乡镇站所工作人员657人,占14.2%。

(三)从涉案金额看,犯罪涉案数额虽然不大,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

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村干部经手的钱款多是“小钱”,但却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各地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有案必办,够罪必究”,全力以赴保护群众切身利益。五年来,全省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涉案金额5万元以下的1223件,占该领域案件总数的42.5%;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案件740件,占25.6%;10万元以上的724件,占25.1%。

(四)涉农惠民政策实施和资金管理过程中利益关系人共同犯罪多,窝串案占相当比例

随着国家对涉农惠民资金安全的关注,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审计部门加强监督深度,目前,各种惠农资金无论何种发放方式,都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登统上报要多人参与,领取发放要多人办理,验收审批要多道程序。因此,近年来,有关人员相互勾结作案或与他人里应外合共同作案明显增多,窝案串案占有相当比例,甚至一起案件垮掉一个班子、牵出一个团伙。五年来,全省共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窝串案1620件3563人,占此领域案件总人数的76.8%。仅2012年,查办涉农惠民领域窝串案494件957人,占同期此领域立案总人数的52.5%。2010年以来,张家口、保定、衡水、邢台等多地反贪部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批土地吃回扣”现象,分别在国土资源领域开展打击专项行动,组织专案查处利用土地审批权、管理权谋取私利的贪污贿赂案件146件266人。2009年以来,衡水、邢台、保定市院相继开展打击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共查处农机补贴领域贪污贿赂犯罪51件101人,涉案金额达1550余万元。

(五)涉案领域多元化,土地矿产征用开发和惠农政策性补贴领域犯罪呈高发趋势

从查办案件情况看,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涉及领域广泛,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农村土地征用开发,从支农惠农资金管理到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改革,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到农村综合改革。但从发案情况看,犯罪领域又相对集中,与涉农惠民重点领域相对应。随着我省城镇建设的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改造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陆续被征用开发,村镇的拆迁改造范围不断扩大,征地补偿资金数额不断增大。同时,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随着国家支农惠农力度的加大,国家惠农政策性补贴在全省的覆盖面逐年扩展。有些人利欲熏心,利用接触、管理相应资金的职务便利,受利益和人情驱动,实施贪污贿赂犯罪。仅2012年,查办土地矿产征用开发领域贪贿犯罪案件218件357人,占同期查办涉农惠民领域犯罪案件的27%,侦结认定涉案总金额达1.47亿元;惠农政策性补贴领域案件116件187人,占同期查办涉农惠民领域犯罪案件的14.4%,侦结认定涉案总金额492万元。

二、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主要作案手段

(一)隐瞒政策,暗箱操作

由于惠农项目、资金落实方式各异,有些新增项目具体宣传不够,农民了解涉农政策渠道有限,作案人员利用农民对惠农政策运行不知情、对涉农资金投向不清楚,故意隐瞒,暗箱操作,以发补助、奖金的名义,将公款私分。导致农民不能足额的领到补助金、补贴款,甚至分毫领不到。

(二)私自截留,挪作他用

由于涉农资金投入渠道多,有的惠农资金流转涉及省、市、县、乡(镇)、站(所)、村,最后才能发放到农民手中。作案人员利用管理、分配、发放资金的职务便利,私自截留,或公款私存套取利息,或借给他人获取非法利益,或挪由本人、亲友使用。

(三)弄虚作假,冒领侵吞

作案人员多是采取虚造报表、伪造签字、欺骗审批等手段,虚列、虚增开支,冒领公款归己。

(四)私抬物价,贪吃回扣

一些掌管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业生产技术的部门,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单位或个人的回扣,加价或私自抬高农资价格,侵占农民用户利益。

(五),索贿受贿

作案人员或是利用掌握涉农资金的保管、审批、分配权力,或是利用协助政府从事惠农专项工作的管理权,借机贪污、挪用,向有关项目单位索贿受贿。

三、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的社会危害及办案中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恶劣,老百姓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安天下、稳民心、促发展的战略工作,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涉案数额虽小,但相对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而言,却是侵犯基层群众民利,损害农民合法利益,破坏农村经济发展秩序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并造成国家和集体财产的重大损失,有些涉案金额无法追回,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农民的利益。

(二)发案涉及资金政策落实多个环节、行政管理多个层次

从查办的案件来看,涉及省、市、县、乡、村多级行政管理部门,涉及资金政策规划、专项资金申报立项、验收审批、人员数据登统上报、资金调拨管理、资金领取发放等多个环节,其中也不乏重要岗位。五年来,查处的县级以上单位工作人员571人,占12.3%。其中,县处级以上要案21人。

(三)时间跨度长,作案次数多,案情复杂,查处困难

从2001年“十五”规划以来,国家逐年不断加大对涉农惠民资金的投入。作案人员利欲熏心,利用职务连任、任职时间长的便利,对长期、固定发放的资金“年年发,年年贪”,对短期、临时发放的资金,由于农民不熟悉相关政策,更是肆无忌惮贪污、挪用,还有的利用手中的资金政策分配权收受贿赂。案件时间跨度长,书面证据难找,作案次数多,案情复杂,涉及农民人数多,查证量大,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困难。

(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主体身份难把握,导致犯罪性质界定存在分歧

根据《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2000年4月29日)》规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在从事“七项”工作中,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的,依照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定罪量刑。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定性难的问题。

1.主体身份性质难区分。由于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繁多,自治“村务”与从事“公务”错综交织,工作人员主体身份具有村民自治组织管理者和受乡镇委托从事公务的双重性,其身份属“国家工作人员”还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难以界定和把握。主体难分导致罪名难定、证据难取。

2.涉案款项性质复杂难区分。由于村财务管理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性,财务管理混乱,科目综合交叉,财务资金往往是上级拨款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混在一起,涉案款项是公款还是集体资金难以分清。在各地法院审判环节,分不清款项的来源均认定为集体资金,主体认定上作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处理。

3.违纪与违法行为难区分。有的村存在会计由村主任或支书一人兼任的现象,甚至容党、政、财、村务处理等权力于一人之身,擅自处理村财务资金等违纪行为难以界定。

(四)缓刑、免于刑事处罚适用比例较高

五年来,全省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共作出有罪判决3366人。其中,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322人,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1031人,占40.2%。宣告缓刑1401人,免予刑事处罚934人,占69.4%。主要原因在于:

1.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涉案金额普遍较小,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判决较多适用轻刑罚、短刑期。

2.侦查、公诉部门与审判机关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主体身份认定上一旦产生分歧,往往按照非国家工作人员定罪量刑。

3.反贪部门侦查力量和能力水平尚需提高,有些涉农案件侦查取证不到位,运用法律政策解决办案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四、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的对策及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1.要始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党委领导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强化党的意识和大局观念,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握好工作方向,使反贪办案工作始终与党委中心工作相衔接、相协调。

2.切实履行检察职能,把遏制涉农惠民领域腐败问题做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依法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维护农民的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新时代对检察机关的迫切要求,是反贪部门的职责要求所在。要认真学习领会十精神,深刻理解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保障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责任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有效载体。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切实把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法律监督工作的重点,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权益。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规范法律监督行为,增强法律监督实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优越性。

(二)以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为重点,切实加大办案力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加大办案力度是党中央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也是当前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要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和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出发,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切实加大办案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行贿受贿从严查,严肃查办每一起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严查涉及“三农”资金使用的职务犯罪案件,切实保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严查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犯罪,营造廉洁的农村政务环境。严查直接侵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农村稳定的案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坚持经常抓,长期抓,提高贪污贿赂犯罪的查处率,降低漏网率,加大犯罪的风险和代价,增强反腐败工作的惩治力、遏制力、威慑力。

(三)及时掌握社情、民情集中反映的情况,确定办案的重点领域和系统

全国、全省在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都有整体部署,但具体到各市、县,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不同,农民集中反映的问题、容易发生犯罪的环节和领域也会有所不同。各级检察机关必须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根据社情、民情集中反映的情况,因地制宜,明确本地办案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确保反贪办案有的放矢。山林地区,重点查办涉及退耕还林补贴过程中的贪污贿赂职务犯罪。矿产集中的地区,重点查办资源审批、开发过程中的贪污贿赂职务犯罪。工业发达地区,重点查办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用地、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过程中的移民拆迁建设资金、征用土地补偿金发放、使用中发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贫困地区,重点查办支农惠农资金、扶贫资金发放、使用中发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城中村及城郊地区,关注土地、基层组织和集体资产转制过程中、建设和拆迁安置过程中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利用直接负责具体款项和工作的机会实施贪污贿赂犯罪。

(四)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贿犯罪案件能力

在发现线索上,要全面深入了解掌握惠农领域政策性惠农支农资金落实基本情况,全面摸清专项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底数,努力发现和查找案件线索,为深入查办案件打下基础。在侦查策略和方法上,充分发挥上级院组织指挥和带头办案作用,切实增强排除干扰阻力、快速突破案件的能力水平。要集中优势兵力、组织精兵强将打歼灭战,力求在查办重点领域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深挖窝案串案上有新突破,不断扩大办案成果。在侦查措施和手段上,要用好用活现有各种侦查措施和手段,同时针对侦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及时研究有效地应对措施。在运用法律政策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法律界线,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找准法律和政策的结合点。在办案质量和效果上,确保取证质量,提高证据的合法性和证明力,使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事实的检验、法律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在执法办案实战中,还要切实增强分析掌握犯罪规律特点的能力,注意总结办案得失和侦查经验,提高侦查破案水平。要大规模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在实践中锻炼队伍,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五)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走群众路线是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工作的有效途径

始终坚持把发生在农民身边、侵害农民切身利益、农民反映强烈的案件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创新群众参与反腐败的工作方式,进一步深化侦查工作检务公开。积极听取群众意见,选出群众代表配合案件侦查,提供证据线索,见证侦查工作,以化解群众疑惑,平息群众怨气,理顺群众情绪,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

(六)讲求工作方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查处涉农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中,既要坚决依法惩治犯罪,又要强化大局意识,讲求办案的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自觉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执法为民宗旨谋划和开展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工作,善于从宏观上把握任务和重点,找准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结合点,提升办案与服务的整体效果。要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确保办案质量和安全。要慎重对待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法律政策规定不明确的,要按照有利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要正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按照“全面把握、区别对待、严格依法、注重效果”的原则,依法公正地处理好每一起案件。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在突出查办重点案件的同时,充分考虑涉农职务犯罪数量多、案值小的特点,无论涉案金额大小,都要积极认真查办。坚持“有案必办、够罪必究、全力追缴、全额返还”的原则,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七)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惩治涉农惠民领域腐败问题的工作合力

1.进一步完善“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适应证据收集、运用的新规则。特别是进一步完善侦查部门与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的协作配合与监督制约机制,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推行侦查监督、公诉部门提前介入、引导取证,提前做好证人出庭和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的准备工作,提升执法办案的整体效能。加强与渎检部门的联系,注意从渎职侵权犯罪中发现和深挖贪污贿赂犯罪。

2.进一步完善“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规范上下级检察院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的任务和关系,更好形成上下紧密联系、地区之间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3.坚持把“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作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抓手。侦查部门要结合办案搞好个案预防,并及时向预防部门提供带有普遍性的职务犯罪信息。预防部门要发挥专门职能作用,搞好系统预防、行业预防和专项预防,及时向侦查部门移交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合力。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涉农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真正让农民了解政策惠在何处、利在何方,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将预防工作延伸到乡镇干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使其不敢为,延伸到涉农补贴和惠农资金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使其不能为。

强基惠民工作要点篇5

县位于陕西省市北部,辖7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211个村委会,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1万人,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较差,但资源相对丰富,主要有土地、油气和人文旅游三大资源。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5亿元,财政总收入14.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较上年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4646元。下面就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近年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农惠农的力度逐年加大, 至三年内,中、省、市对我县强农惠农的补助资金累计达6.72亿元,重点支持了退耕还林、粮食综合直补、乡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为推进“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领导高度重视,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及时部署。

6月29日我县组织各涉农部门在分会场参加了全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在会上县领导和各涉农部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会后政府县长程引弟第一时间安排部署了我县清理检查工作。县财政局经过研究出台了《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安排》并向县政府做了汇报,并初步制定了《实施方案》草案。县政府对我县清理和检查工作给予重要指导意见,并提出了要求:一是思想重视,把握重点,吃透政策,掌握本次清查的政策界限。二是抓住本次清查问题中心,积极及时部署。三是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要求。

二、 前一阶段我县所做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1、 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7月25日,县政府印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关于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塞政发【】58号)文件,成立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程引弟任组长,政府副县长徐宪部、财政局局长李钟元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县级各涉农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 召开全县动员部署大会和业务培训会

8月3日,我县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理和检查工作动员部署会在县邮政局三楼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政府常务副县长高树杰、政府副县长徐宪部、财政局局长李钟元及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由徐宪部主持。会上县财政局局长李钟元宣读了《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这次清查的目的、范围、内容、任务、职责。进一步明确目标,各司其职,这为保质、保量完成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任务做足准备。会后举办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业务培训班,加强思想宣传,确保了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3、 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根据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部署,各单位按照检查范围和内容,全面摸清-上级下拨及本级财政安排强农惠农资金,对拨付强农惠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自纠,重点自查资金使用方向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发放对象、标准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等。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纪检、财政、经济发展、审计等单位人员,分成四个检查小组对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自查自纠阶段工作进行了督促指导,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县自查自纠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各部门、各乡镇都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积极自查,填报表格,确保了我县清理检查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4、 上下联动,积极沟通,相互协作。

自我县开展此项工作以来,积极与市领导小组沟通,扎实掌握政策,明确上级要求,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主动与各乡镇各部门联系,确定联系人员,及时布置工作任务,准确传达政策要求;财政、纪检、纠风、审计部门相互协作,积极配合。通过上下联动,积极沟通,相互协作,使我县清查工作准备充分、工作有序,实施有效。

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努力构建清查工作的舆论监督环境。

强农惠农资金涉及着广大农民利益,本次清查工作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也是对广大农民的负责,因此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努力构建清查工作的舆论监督环境尤为重要。我县《实施方案》出台后第一时间在县人民政府网进行公布,并印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简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0911-8300109、0911-6212529)、举报信箱(ascaizheng@)、传真(0911-6212529)。

6、我县自查自纠工

某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汇报第2页

作基本情况

(1)通过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我县各项涉农资金管理状况良好,资金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各项涉农项目资金都能按计划执行,各项惠农补贴资金能及时足额兑付,并保证其准确性。基本不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

(2)、我县—涉农资金基本情况。

,涉农资金合计25597.31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16932.29万元,县级资金8665.02万元

,涉农资金合计32502.4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3.23万元,县级资金12469.2万元

,涉农资金合计41696.6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30206.39万元,县级资金11490.24万元

三、 今后工作安排及想法

一是进一步完善自查自纠工作,对没有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部门和乡镇,作为重点检查对象,督促完善自查自纠工作,

二是制定重点检查方案,积极开展重点检查工作,组织财政、审计、监察、纠风四部门人员,分为四个组对全县涉农部门和各乡镇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要达100%,通过重点检查进一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本次清查工作落到实处。

强基惠民工作要点篇6

近年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农惠农的力度逐年加大,至三年内,中、省、市对我县强农惠农的补助资金累计达6.72亿元,重点支持了退耕还林、粮食综合直补、乡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为推进“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领导高度重视,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及时部署。

6月29日我县组织各涉农部门在分会场参加了全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在会上县领导和各涉农部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会后政府县长程引弟第一时间安排部署了我县清理检查工作。县财政局经过研究出台了《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安排》并向县政府做了汇报,并初步制定了《实施方案》草案。县政府对我县清理和检查工作给予重要指导意见,并提出了要求:一是思想重视,把握重点,吃透政策,掌握本次清查的政策界限。二是抓住本次清查问题中心,积极及时部署。三是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要求。

二、前一阶段我县所做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1、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7月25日,县政府印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关于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成立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程任组长,政府副县长徐、财政局局长李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县级各涉农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召开全县动员部署大会和业务培训会。

8月3日,我县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理和检查工作动员部署会在县邮政局三楼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政府常务副县长高树杰、政府副县长徐宪部、财政局局长李钟元及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由徐宪部主持。会上县财政局局长李钟元宣读了《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这次清查的目的、范围、内容、任务、职责。进一步明确目标,各司其职,这为保质、保量完成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任务做足准备。会后举办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业务培训班,加强思想宣传,确保了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3、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根据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部署,各单位按照检查范围和内容,全面摸清-上级下拨及本级财政安排强农惠农资金,对拨付强农惠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自纠,重点自查资金使用方向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发放对象、标准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等。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纪检、财政、经济发展、审计等单位人员,分成四个检查小组对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自查自纠阶段工作进行了督促指导,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县自查自纠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各部门、各乡镇都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积极自查,填报表格,确保了我县清理检查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4、上下联动,积极沟通,相互协作。

自我县开展此项工作以来,积极与市领导小组沟通,扎实掌握政策,明确上级要求,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主动与各乡镇各部门联系,确定联系人员,及时布置工作任务,准确传达政策要求;财政、纪检、纠风、审计部门相互协作,积极配合。通过上下联动,积极沟通,相互协作,使我县清查工作准备充分、工作有序,实施有效。

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努力构建清查工作的舆论监督环境。

强农惠农资金涉及着广大农民利益,本次清查工作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也是对广大农民的负责,因此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努力构建清查工作的舆论监督环境尤为重要。我县《实施方案》出台后第一时间在县人民政府网进行公布,并印发《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简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传真。

6、我县自查自纠工作基本情况

(1)通过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我县各项涉农资金管理状况良好,资金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各项涉农项目资金都能按计划执行,各项惠农补贴资金能及时足额兑付,并保证其准确性。基本不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

(2)、我县—涉农资金基本情况。

涉农资金合计25597.31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16932.29万元,县级资金8665.02万元

涉农资金合计32502.4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3.23万元,县级资金12469.2万元

涉农资金合计41696.6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30206.39万元,县级资金11490.24万元

三、今后工作安排及想法。

一是进一步完善自查自纠工作,对没有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部门和乡镇,作为重点检查对象,督促完善自查自纠工作,

二是制定重点检查方案,积极开展重点检查工作,组织财政、审计、监察、纠风四部门人员,分为四个组对全县涉农部门和各乡镇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要达100%,通过重点检查进一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本次清查工作落到实处。

强基惠民工作要点篇7

20*年,全县134个村小组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完成投资4340.19万元;发放种粮农民补贴资金623.98万元,补贴农户148749户,补贴面积51.8万亩;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4756.48万元,补贴农户149954户,补贴面积53.2万亩;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万元,完成农机具购置补贴28台;兑现退耕还林补贴125万元,发放油茶、核桃新植和改造补助共711万元;20526人获得农村医疗救助、167人获得城市医疗救助,发放补助资金48.534万元。至20*年10月,全县累计有103.88万农民得到实惠,补偿金额达7478.93万元;“奖优免补”政策使805户群众得到实惠,发放奖励金8.1万元;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公用经费补助资金1627.78万元,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2184.22万元,拨付中职、普高学生补助经费197.56万元;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67000名农村贫困人口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全年发放低保金4000余万元;全县共拨付救灾资金511.9万元,其中,下拨冰冻灾资金110万元,救济群众25.35万人,发放棉被4760床、衣服94600件,发放救济粮食95.6万公斤,折合粮款187.3万元,恢复因灾倒塌和损坏民房938户2814间;全年发放养殖补贴374万元,兑现养猪保险127万元;累计投资1000万余元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及以农村国债沼气、村容村貌整治、冰冻灾害农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建成廉租房50套2900平方米,20*年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以来,使1650户困难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新建成900间抗震安居房,80户残疾人的房屋得到重建,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主要做法

一是以机构为支撑,汇集工作合力。为保证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在基层执行不走样、显实效,**县切实加强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的领导,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宗旨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整合县、乡(镇)、村人、财、物资源,扎实开展工作。全县共成立涉农政策落实领导小组11个,设有专管办公室,配备专项工作人员,负责做好支农惠农政策的组织、引导和信息反馈等工作。建立了由县政府统筹协调,县扶贫、民政、农业、畜牧、林业、教育、卫生等部门牵头组织,乡(镇)、村(社区)具体抓落实的协作互动局面,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二是以宣传为铺垫,动员全民参与。通过有计划地开展“三下乡”、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发放“明白纸”,在宣传专栏张贴宣传资料,以及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宣传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各级工作人员还定期不定期地进村入户,向农民群众讲解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关知识,让他们对党的各项支农惠农心中有数,对扶持项目和产业有具体认识,对相关操作程序和补助(贴)程度有明确掌握,使他们发展产业有方向,充分调动他们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三是以项目为载体,夯实发展基础。以新农村、整乡(村)推进、廉租房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为推动,认真落实好水、电、路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扶持政策。认真组织教育、医疗、贫困群众生活保障等惠民项目的实施,以项目成效体现支农惠农政策的优惠性。20*年,全县共实施了24个涉农惠农项目,涉及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保护等,累计投入资金1.27亿元,完成基本农田建设2200亩,五小水利工程2件,小水窖500口,人畜饮水管27.2公里,村内道路硬化35.4万平方米,沼气池1761口,危房改造185户,改厨2546间,改厩2595间,改厕2786间,建科技文化综合活动室65个,科技培训34739人次,建卫生公厕71个,安装广播电视设备28座,封山育林800亩,植树造林1298亩,节柴改灶106户。同时,以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为契机,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落实好国家、省、州对种养殖业的补贴扶持政策,重点加大油茶、核桃、茶叶、畜牧、烤烟等农特产业的培育,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向深入。

四是以民生为重点,解决实际问题。贯彻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根本目的和要求是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解决人民群众的所盼所急:一是认真组织实施扶贫攻坚项目,着力改善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目前全县乡村公路率已达100%,建制村一级达82%;村组通电率达90%以上,全县75%以上的村组得到过扶贫工程的援助;二是认真落实粮食生产安全保障政策,积极应对暖冬、干旱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大力推广各项增产技术措施,切实加强田间管理,着力抓好粮食生产;三是用好农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进一步壮大油茶、核桃、茶叶、畜牧、烤烟等优势产业,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四是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拓宽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五是深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六是认真抓好“两免一补”政策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义务教育奖励政策的落实,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人口素质整体得到提高;七是全力抓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提高。认真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发放教科书,使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受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因贫读不起书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五是规范资金管理,及时兑现补贴。为确保各项惠农补助(补贴)资金安全及时兑现到农户手中,**县在全面准确掌握政策补助信息和补助对象的基础上,采取“一折通”的方式,由农村信用社为每户农户开设一个存款帐户,各项财政补助资金由政府职能部门按补助政策核算到受益农户,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农村信用社按政策兑现方案将补助资金直接划入农户个人存款帐户,农户可凭有效证件到当地信用社领取。通过采取金融部门保障金的形式,实现封闭式的资金管理。为增加发展资金的投入,部分乡(镇)结合实际拓展融资渠道,为群众争取无息或贴息资金。如珠街镇连续两年推行“银政合作”制度,20*年又实施了“5个100万”贴息贷款工程,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为方便群众领取补贴,结合春耕备耕、中耕管理等各个生产时期,各乡(镇)在相对集中连片的村、组设点发放补贴,及时将资金全部兑现到农户手中。

六是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工作落实。**县建立了严格的工作制度,确保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由县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县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专项资金审查小组,对各项支农惠农资金的拨付、兑现、使用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有效杜绝资金滞留、挤占、挪用、营私舞弊等现象发生。同时,建立县、乡群众工作机制,公开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反映的问题,坚决杜绝违反政策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群众越级上访事件。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上级投入与现实需要差距过大。由于**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2714个村组中,仍有85%以上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输血式”扶持。在这些地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单一,而现在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如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光靠国家每村15万元的补助资金完全不够,需要县乡、职能部门整合大量资金和群众自筹一定的资金,但由于我县财力匮乏,群众自筹能力弱,项目实施难度大和投资需要矛盾问题仍然突出。

二是项目统筹实施和资金整合使用不够科学。由于各支农惠农项目大多实施不同步,扶持资金到位也不同时,致使一些项目实施相互衔接不起来,甚至出现重复建设。如新农村建设中的住房建设一项,长期以来都是依传统而建,对新建房屋缺乏具体标准。而20*年开始实施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则对新建民居有较严格的标准。实施过程中,这两个工程存在冲突:一是建设点的安排上大多分离,导致各自建设,质量不一;二是资金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群众建房负担没有得到最大的减压。两个工程如能统筹实施,其支农惠农的效益将发挥得更好。

三是考核制度不健全。考核指标不够规范,一些支农惠农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得不到有效考核,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卫生院改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项目,不管是在时间进度,还是在工程质量上,各乡(镇)存在标准不一的情况,考核工作相对滞后,局部工程只是勉强完成。

四是政策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在一些偏僻的山区村寨,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部分群众对支农惠农政策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主动创造条件去争取国家的政策扶持了。

三、意见和建议

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各级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作为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抓在手上、放在心里,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一要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吃透支农惠农政策精神,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州制定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到户、落实到位,认真实施项目,严格补贴资金拨付,使之尽快到达基层,到达农民群众手中,投入到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领域中,变政策为现实生产力。

二要抓住重点。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一些项目可以先在自然条件好、干部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进行示范,补贴资金要向优势农产品产区倾斜,兼顾非主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确保补到关键、补到产业,社会满意。同时,要围绕农时、重点作物、种植大户、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的发展搞好补贴,尤其要体现在保障粮食生产,发展教育、医疗和贫困群体救助等方面,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三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对实施支农惠农项目质量较好,使用补贴(补助)资金发展产业取得较好成绩的乡(镇)、部门及先进个人给予通报表扬,推广其好的经验和做法,并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奖励;对违规违纪问题依据相关规定处理,切实提高支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执行“一折通”管理,稳定民心。

四要统筹安排。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统筹安排支农惠农项目的实施,充分整合各渠道的补助(贴息)金,确保不同项目有机融合实施,进一步提升项目实施成效,以实现支农惠农政策效益最大化。对有关惠农项目建设,要明确时间进度和考核指标,确保整体效果。

强基惠民工作要点篇8

为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强惠民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发放效率和使用效益,我县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改革创新,全面推行惠民资金县级统发改革。从20xx年7月份开始,所有惠民资金实行县级统发。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认识,制订统发工作方案

1、确定工作原则。先后召开两次局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惠民资金县级统发改革工作,并确定了五个工作原则:即应统发尽统发原则、国库集中支付原则、审核权不变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高效简捷便民原则。

2、充分酝酿讨论。先后四次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拟定《惠民资金县级统发方案》,从而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坚定推行改革的信念。

3、广泛征求意见。对县级统发涉及到的民政、林业、农业、金融等9部门,通过书面、座谈等形式,研究解决县级统发中面临的问题。

4、开展业务培训。惠民补贴资金县级统发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财政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创新举措,开展业务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于 5月9日 开始先后对局内业务股室相关人员、财政所主任及总会计、银行等60余名业务人员进行了3次系统培训。重点培训发放程序、操作流程、基础信息采集要求等有关业务。

5、强化工作考核。将惠民资金县级统发工作纳入财政六项重点工作之一,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指标量化考核。

二、明确统发范围,确定发放管理模式

1、县级统发的范围。包括经常性补贴资金和一次性补贴资金。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粮食补助等18项经常性补贴资金和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农村救灾及困难补助、能繁母猪补贴资金等6项一次性补贴资金纳入统发范围。

2、发放管理模式。即实行“三个一”管理模式:一是资金“一户”管。县财政局在县信用联社营业部开设“财政惠民资金统发专户”,用于各项惠民资金的划入、转出和结存,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二是服务“一站”办。财政部门是惠民资金发放的牵头单位,为受惠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他相关部门负责配合财政部门做好“一卡(折)通”基础数据资料的建立和维护工作。三是资金“一卡(折)”发。各项惠民资金统一由县信用社采取“一卡(折)通”的形式发放。信用社为享受惠民补贴的家庭或个人开设存款帐户,将群众享受的各项惠民资金直接存入存折。

三、严格信息采集,健全统发工作制度

1、严格信息采集。一是抓好“一折通”账户清理。针对当前一户多折并用的情况,我局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在清理过程中,严格区分家庭性补贴和个人性补贴,家庭性补贴一户保留一个基准折,个人性补贴一人保留一个基准折,改变了一户或一人几折管理的混乱局面。二是准确核定群众基础信息。重点抓好新增户、核销户的审核、增销和纠正身份证姓名与存折姓名不符等基础信息。经初步审核,全县17项惠民资金“一折通”存折由原有的155359个,核定为103682个基准则。特别是为农村“五保”对象用“五保”证开设银行账户1222个。三是严把数据填报关。指导各项惠民资金主管部门按要求,对受惠对象进行审核、确认,确定补贴标准和金额,编造补贴发放花名册。三是严把审核关。财政局收到各主管部门报送的基础数据后,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合理性与逻辑性审核,再由乡镇财政所在2个工作日内填好受惠人收款账号,对分配方案予以公示。最后由财政局在1个工作日内办理资金拨付审批手续。

2、健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公示、告知制度。从制度上规定,惠民补贴分户清册按户主姓名、补贴种类、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进行公示,做到乡镇公示到村、村公示到组、组公示到户,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并及时反馈公示结果。在惠民资金拨付后3天内,须将发放的资金名称、拨付时间及时向群众张榜告知。二是建立惠民资金接待制度。安排专人专班负责接待和处理群众和媒体对惠民资金发放工作投诉、批评和咨询。三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从制度上明确,县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是惠民资金发放工作的主要监督检查部门,负责追究和查处代领存折、收回存折抵扣上缴费用和部门单位执行不力、工作不到位、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等行为。

四、签订协议,设立县级统发专户

按照统发要求,县财政局首先同县信用联社技术人员多次探讨县级统发技术操作性,先后5次与信用联社磋商,4次修改协议,确定县信用联社为惠民资金县级统发银行,签订了协议。明确了事项和资金发放程序,特别是在引入银行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资金划入存折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时性、违约责任等方面作了重点强调,人民银行作为监督方在协议上签字、盖章。在此基础上,县 财政局于 6月19日 在县信用联社营业部开设了“财政惠民资金统发专户”,做好了惠民资金县级统发银行方面的工作。

五、抓好宣传工作,试行惠民资金统发

通过电视、报刊、印制小册子等多种方式,重点宣传各项惠民补贴资金的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县级统发发放模式、存取款基本常识等,力争做到家喻户晓。7月份,我们已按县级统发要求试行发放了20xx年上半年五保供养资金71万元、农资综合直补再次提高部分149万元、20xx年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1476万元、教师上半年的绩效津贴544万元。从发放情况看,效果较好,没有出现差错,为惠民资金县级全面统发奠定基础。

上一篇:妇委会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