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3 08:59:27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篇1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4-0537-02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4.066

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和精细,肝胆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增多,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的普遍开展,胆囊切除术数量的增加,胆漏并发症时有发生。胆漏是指胆汁或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的状况[1]。并发胆漏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其它治疗。而且胆漏所致的胆汁性腹膜炎病死率高[2]。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我们对12例并发胆漏的肝胆术后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护理,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 例, 年龄32~68 岁。其中胆肠吻合口漏2 例,肝创面胆管漏7例,胆总管探查后放置T管胆漏1例, 胆管损伤后胆漏2例。胆漏发现时间在术后1~3 d 内有4例,2周内7例,2周以上1例。12例中11例保守治疗治愈,1例需再次手术治疗治愈。

2.治疗方法简介[3] 发现胆漏后根据胆漏的原因、部位、大小和病情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一般胆漏早期(4~6 h内)均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主要措施如下:①取右侧卧位或半坐卧位。②禁食,行胃肠减压。③利用原腹腔引流管引流或从原窦道口重新置管引流。④补充水、电解质, 纠正酸碱失衡。⑤加强抗感染。⑥支持疗法,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⑦给予生长抑素(善宁)、生长激素(尊怡)序贯治疗。对采取以上治疗措施病情无好转,在严密观察下行介入治疗:在B超或CT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经内镜行十二指肠切开、胆总管置管内引流、胆管内支架。对有弥漫性腹膜炎或胆漏早期采取非手术治疗病情仍无好转即采取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1.基础护理 胆道术后并发胆漏者引流管放置时间延长,活动受限,给患者带来痛苦,护士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应主动帮助患者, 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重病者定时协助翻身,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预防压疮形成。经常巡视,如胆汁从腹部引流管口外周或伤口流出,应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擦干后用氧化锌软膏涂于局部保护皮肤。仔细观察漏口周围皮肤变化情况,加强换药,保持敷料干燥,建立交接班登记本。本组12例,无皮肤感染及压疮发生。

2.心理护理胆漏病人都会有焦虑、恐惧,担心自己疾病预后不良的心理,对医疗技术产生疑虑。此时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士应增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传递关爱之情,耐心安慰病人,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长时间留置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让病人对疾病治疗措施有所了解,从而减轻心理压力。通过细心观察及时发现病人的情绪变化,根据不同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疏导与治疗,给患者亲近感和责任感,有效消除医患之间潜在的障碍,提高病人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从而有效提高病人康复自护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3.胆漏的病情观察 术后患者出现腹痛、腹胀、黄疸、发热、局部或全腹有压痛、反跳痛或腹腔引流管引出胆汁样液体应考虑并发胆漏可能。保守治疗期间,加强巡视,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外,还要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腹痛程度、范围、导管引流通畅情况以及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等。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症状而腹腔引流管无胆汁引出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确保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因胆汁聚积而致病情加重。如患者腹痛加重、腹膜炎范围扩大,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4.引流管护理 胆漏的治疗关键是充分引流胆汁,保证漏口周围不再有胆汁,消除炎症等待漏口闭合。经充分引流等综合治疗后胆漏多可自愈而无需行再次手术修补。因此管道护理非常重要。方法:限制活动,采取半坐卧位,以利引流,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并留适当的长度,防止扭曲受压及滑脱, 按时挤压确保通畅。发现堵塞时,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用10~20 ml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反复多次,确保引流管的通畅。早期胆漏量多时可改为双套管用持续负压(150~200 mmHg)吸引7~10 d,待窦道形成改为重力引流。引流瓶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有无沉渣、浑浊,及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录,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每天更换引流瓶和引流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本组11例经充分引流、营养支持、保肝、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后胆漏自愈,只有1例需带管出院,3个月后回院再次手术修补自愈。

5.支持治疗、控制感染 胆漏患者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补充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加强营养支持、保肝、防治感染治疗,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血生化,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感染体征出现,如发冷、寒战、体温上升,腹膜炎体征等。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是有效引流[3],引流液常规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从而缩短胆漏的时间,促进漏口早日愈合。

6.饮食护理 肝胆术后出现胆漏时,应让患者禁食、禁水,给予胃肠减压、完全胃肠外营养。待患者腹痛、腹胀消失,肠蠕动恢复已排气后可拔除胃管,给予少量温开水;若饮水后未出现腹痛、腹胀,第2天可给予流质饮食,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饮食期间应避免油腻及辛辣食物,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若出现立即通知医生,予禁食、行胃肠减压等措施。

出院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进食易消化、清淡低脂食物,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禁烟、禁酒,保持大小便通畅。嘱注意休息及个人卫生清洁,保持心情舒畅。告知复查时间及重要性。带引流管出院者应详细交代妥善保护引流管的方法,防止滑脱、扭曲,保持引流管口高于引流袋,每天定期挤压管道,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告知患者一旦发生脱管,立即到医院就诊。嘱患者每天注意观察引流胆汁量、颜色,如发现胆汁突然增多或减少,引流液浑浊或血性,伴有腹痛发热或管口周有液体渗出等,也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按时服用消炎利胆、护肝等出院带药。

参考文献

[1]张荣华.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分析及诊疗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65-168.

[2]文 宇,苗雄鹰,黄生福,等.肝切除术后胆漏的预防与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0):639-640.

[3]黄 权.肝胆手术后胆漏的综合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05,13(5):379-381.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篇2

【关键词】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急诊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1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8-01急诊治疗直接关系患者治疗成功与否,因此提高急诊水平及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医院急诊患者集中,病症复杂,工作较为繁重,急诊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作为医院的窗口,急诊质量直接关系着医院社会形象。危机管理是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危机因素进行预测评估防范而实施的相关措施和方法,在急诊护理中采用有助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治愈率,笔者选取我院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251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6例急诊患者作为参考组,男68例,女58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56.8±6.5)岁,其中一般输液患者52例,留观病例26例,其他48例。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的1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65例,女60例,年龄14-77岁,平均年龄(57.2±5.9)岁,一般输液患者50例,留观病例31例,其他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诊类型等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参考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由专人统计记录抢救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抢救成功率、病例资料及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采取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措施,并观察记录观察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危机防范措施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立即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掌握其临床症状及发病等,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随着我院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护理队伍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其营养保健危机意识较为薄弱,临床实践经验较为缺乏,缺少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的技巧,因此在护理中不能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时易引起护患纠纷等。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危机教育,对年轻护理人员进行危机知识的讲解,将护理技巧及沟通技巧告知年轻护士,引导其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谅解,同时通过有效的安抚护理,促进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医院要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对抢救各环节进行认真有效的核实,如主治医师在对护理人员叙述口头医嘱时,需复述一遍,保证无误后方可使用,同时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病历的作用,规范书写,对于一些危急症患者,无法书写病历患者,需在急救6小时后补全病历。医院制定严格的护理规范,同时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修养,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及护理规范,尽量减少医疗事故及护患纠纷的产生。医院需建立急诊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保证医生及护理人员在出诊或者接到急诊时冷静对待,妥善处理。

1.2.2危机应对措施危机发生后,医院必须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值班人员立即了解情况并迅速进行判断,执行事前制定的危机应对措施,如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呼吸机突然停电或者出现意外事故,立即将患者使用呼吸道与建议呼吸器进行连接,并对患者的呼吸进行调整,同时需要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尽快与相关供电部门、维修部门进行连续,尽快恢复呼吸机的正常使用。医院要定期对危机应对措施进行改进,在每一次危机事件发生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制定预防计划,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产生。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1观察组患者急诊期间出现跌落3例,暂时休克1例,发生率为4.8%;参考组患者急诊期间出现跌落10例,引流管脱落11例,暂时休克4例,发生率为19.8%,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120例,成功率96%,参考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5例,成功率83.3%;观察组患者病历书写合格123例,合格率为98.4%,参考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病历书写合格98例,合格率为77.8%,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3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率为96%,参考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76.4%,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护理危机是护理工作中的疏忽或者漏洞等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及危害,从而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的负面效应。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的不断增加及护患关系的紧张,人们对护理危机重视逐渐加强。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规划决策、员工训练、化解处理及动态调整等系统管理即为危机管理。危机管理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或者消除护理危机所带来的威胁。而护理危机管理则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医院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危机时间进行预防,并在危机发生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危机进行解决及控制,从而减少及避免危机产生的危害。导致急诊护理中出现危机的隐患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3.1医护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负责任,不能严格遵守工作流程,交接班不清,专业技能差异等均是导致危机存在着重要因素。

3.2患者因素近年来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逐渐提高,患者家属对治疗期望值过高,当患者治疗无效或者护理人员一句不当话语等均可能导致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3.3管理因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明确,对护理人员培训管理不够,设备仪器欠缺等均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因素。

3.4社会因素近年来随着护患纠纷的增加,由于个别医护人员的不当行为导致医疗机构的形象整体下降。针对上述因素,医院在进行危机管理时,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危机产生,可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讲解,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等多项手段实现。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急诊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

[1]吴玲艳.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420.

[2]孔鸽.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69-270.

[3]邹筱,屠苏.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2):44-45.

[4]胡敏.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32):7101-7102.

[5]Julie Considine.Connecting research,educa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in emergency nursing:Getting serious about safety and quality of emergency care[J].Australasian Emergency Nursing Journal,2011,14(1):S41-S42.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篇3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是在电休克治疗前用静脉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通过电子计算机系统对大脑分析后,释放出与大脑电波相一致的微电波,抑制大脑的异常活动,控制精神症状,同时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脑血氧含量,以营养脑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1]。此治疗因抽搐明显减轻,无恐惧感,适应症广,起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并发症少,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现将MECT治疗前、中、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03年12月~2004年6月130例住院患者MECT治疗前、中、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其中:男26例,女104例,年龄16~68a。诊断:精神分裂症88例,抑郁症9例,复发性抑郁症2例,双相情感性障碍9例,强迫症4例,分裂情感性障碍2例,焦虑症2例,神经症2例,精神发育迟滞2例,脑萎缩所致精神障碍1例,躁狂发作5例,复发性躁狂症3例,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例。治疗次数为5~20次/人。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2例,初中48例,小学14例,文盲6例。

2 治疗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对MECT治疗不了解,担心疗效不佳,害怕治疗后出现后遗症等不愿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思想状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与之接触,耐心细致介绍此项治疗目的、过程、效果、疗程及优越性,以消除对MECT治疗的紧张、恐惧心理,特别要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必要时可安排与已作过MECT治疗的患者见面,让其了解此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以达到预期目的。

2.2 治疗前准备

2.2.1 治疗前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理化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光片、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常规、血清电解质的测定等以了解是否存在禁忌症。

2.2.2 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若体温>38℃,脉搏>130次/分,血压>160/110mmhg,不宜作此治疗。

2.2.3 停服1次抗精神病药,6h禁饮食, 排空大、小便, 取下活动假牙、发卡、耳环,解开衣领、 衣带,洗去指甲油,准备好治疗药物、用物及急救所需的各种药品和器械。

3 治疗中护理

主要协助患者卧位,协助麻醉师作好诱导麻醉,保护好患者,保持静脉的通畅,作好抢救准备。

4 治疗后护理

4.1 体位 将患者安排在安静的环境内,绝对卧床休息,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舌后坠情况要给予及时解除,注意观察口腔情况,及时擦去口角分泌物。

4.2 生命体征观察 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15min、30min、1h、2h各测量1次,并作好记录,以了解生命体征是否渐趣平稳,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3 意识观察 患者在治疗室观察15~30min,然后到观察室继续观察,护士可通过呼唤、对话或给予痛觉刺激以及患者是否睁眼或定位动作来判断患者意识程度[2],若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

4.4 安全护理 在观察室时,将患者安置在带护栏的床上,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专人看护,以防坠床,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方可回病房,起床或行走时给予扶持。

4.5 营养支持 患者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必要时给予喂食,饮食要营养丰富,保障提供身体代谢需求的足够热量,体质差者给予适当静脉营养支持。

4.6 观察治疗后反应 若患者出现头疼、恶心、呕吐时不必特殊处理,注意防呛咳,若发现头疼加剧、背部、四肢疼痛、呼吸暂停延长,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对于有记忆障碍的患者,向患者解释清楚,告知可在治疗结束后1mo内恢复,消除其顾虑,必要时在生活上给予协助。

4.7 治疗后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感受,观察其情感状态,了解其精神症状缓解情况,并作好记录,鼓励患者参加工娱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6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篇4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症特点是胃粘膜发生局部或者普遍性腺体萎缩和减少,胃粘膜进一步变薄,粘膜肌层进而增厚[1]。部分患者还同时伴有肠化生和肠上异型增生。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产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报告中随机选择104例,进行研究观察,重点分析和探讨了中医治疗对该病产生的临床疗效,现将分析的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104例患者均经病理切片和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胃痛和胃脘痞满、纳呆和嗳气等。排除标准包括经病理活检检出的胃部癌变或者疑似癌变患者、合并有重大脏器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治疗前于我院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其中57例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57例联合西医药物与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为(40.18±3.83)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4.3±0.6)年;对照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为(43.48±4.69)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5.6±1.1)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程、性别及年龄等资料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给予甲硝唑200mg/次,2次/d;左氧氟沙星100mg/次,2次/d;兰索拉唑100mg/次,2次/d。

观察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治疗。拟方麦冬10g,石斛15g,白芍10g,沙参12g,生山药15g,生地和白术各10g,鸡内金12g,甘草6g,据患者症状表现适当加减方剂。夜寐不安患者加远志和夜交藤,气虚者加黄芪,食欲不振者加山楂和茱萸,大便干燥者加麻仁、郁李仁,胃酸不足者加木瓜、乌梅。每日1剂,早晚用水煎服,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计数单位为%。显效标准为:胃镜检查中发现急性炎症有明显改善,病理检查中发现实体腺萎缩和异型增生明显减轻,肠化明显恢复;有效标准为:胃镜检查中发现急性炎症有明显改善,病理检查中发现实体腺萎缩和异型增生有一定程度减轻,肠化有所恢复;无效标准为:炎症无改善或加重,实体腺萎缩及异型增生、肠化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情况。

对比详细情况见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6%,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对比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比[n(%)]

2.2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的结果如下表2。

观察组胃痛和胃脘痞满、纳呆和嗳气等症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性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结果对比[n(%)]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起于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胃胀痛、餐后腹胀和精神疲乏,同时还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体质下降、失眠心烦、口干舌燥、形体消瘦等症状。医学统计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中医研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系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和外感邪气所致;另有学者认为脾胃气虚、湿热蕴积以及胃络淤血是该病的病机特点,也是该病发生癌前病变的基础[2]。传统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胃动力、加强胃黏膜营养并控制胆汁流为主要方法,中医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脾胃亏虚有关,同时该病病机也含气血瘀滞、湿阻及热毒等,该病的中医疗法应以强健脾胃、调和气血及益气养阴为基本原则。本次研究和讨论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6%,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李振荣.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0(32): 4-6.

[2]许涛.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08(16): 61-62.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篇5

期起陆续有各地区的银屑病调查报告。上海(1974)调查454005人,其患病率为0.

217%;南京(1974)以函调方式调查102849人,患病率为0.28%;河南(1980)调查

105545人,为0.37%;黑龙江(1977)调查17806人。为0.84%,一般北方高于南

方。国外报告:美国患病率为0.51.5%之间,英国为1.6%。

银屑病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它可能与遗传、感染、

代谢障碍、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和免疫异常等有关。中医认为多由脾肺湿热

、复感风湿热邪、蕴于肌肤、致局部气血运行失畅;或因风寒外袭,营养失调,瘀

久化燥,使皮肤失其所养;或因七情内伤,气血壅滞,久郁成于瘀所致。

本病的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常融合成片,边缘明显,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

可见到发亮的薄膜,剥去薄膜有点状出血。皮损形态不一。临床上有寻常型、脓疗

型、关节炎型和红皮病型四型。

银屑病的治疗目前大多只能达到近期效果,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传统医学采用

辨证施治的原则,均有一定的疗效。本病的治疗有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两大类。

一、银屑病的局部治疗

1蒽林(Anthralln)

它的作用机理是(1)Swanbeck等证实其能抑制DNA的合成,马圣清等证实惠林

对表皮细胞的DNA复制及分裂指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继发抑制乌氨酸脱浚酶,

经其治疗后,使银屑病患者表皮中聚胺水平恢复正常;(3)抑制葡萄糖6磷酸脱氢

酶及脂氧合酶;(4)使cGMP/cAMP比值升高,从而调节表皮细胞分裂;(5)抑制钙调

素;(6)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及免疫抑制作用。

根据恿林对银屑病和正常皮肤的透皮速率不同,Runne通过同体分侧对照观察

短时间(10.20分钟)涂高浓度(1.3%)恿林软膏的效果比24小时涂0.10.2%软

膏好,皮损消退时间比后者提高6.8天。

恿林可与皮质激素合用。Lidbrint等在用意林UVB疗法的同时,第一周每天

外用氯倍他素次,第二周隔日1次,第三周每3天1次,第四周1次,26例中18例临床

痊愈,其平均消退时间为2.5周,显著少于对照组。

2.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抑制表皮内DNA合成及有丝分裂活动的能力。其抗炎作用主要是通

过调节脂皮质素(Lipocortin)和IL1来实现的。

局部外擦,1日l2次,或隔日1次,用药时要掌握用量,按身体不同部位对皮

质激素吸收多少的比例,来确定每日用量,不宜擦之过厚。

3.焦油类

能抑制DNA合成,常用的有煤焦油、松馏油、糖馏油和黑豆馏油等,浓度一般

为510%。目前仍被认为是治疗本病的良好药物。煤焦油与紫外线(360nm)联合应

用可抑制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DNA合成。因此两者合并应用,可治疗顽固性银屑

病。

4.光化学疗法

光疗有日光疗法和紫外线疗法两种,均有一定疗效。

1974年把有光活性的补骨脂素(呋喃香豆素)加上波长320400nm的长波紫外线

(UVA)照射的药物和光联合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化学疗法,也称为补骨脂素长波

紫外线疗法(PsoralenUVA,PUVA)。目前已有多种皮肤病应用此法,而银屑病则是

其中重要的一种疾病。局部疗法大多以涂敷TMP(三甲基补骨脂素)或8MOP(8甲氧

补骨脂素),然后再以UVA照射进行。银屑病的近期痊愈率在5080%之间。

国内的报告也肯定了PUVA的疗效。张国威等报告34例寻常型银屑病接受PUVA治

疗,其中23例皮损消退90%以上,采用维持疗法的缓解期为1.536个月,平均13

个月。

在应用光敏性中药代替8MOP来治疗银屑病方面,国内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

了可喜的成效。在一个多中心的研究中,以中药白芷提取物代替8MOP治疗了159例

寻常型银屑病,痊愈者达47.2%,皮损消退90%以上者达22%,两者合计为69.

2%,皮损消退70%以上者为20.8%,消退50%以上者为4.4%,治疗一个月以上

无效者(皮损消退不到50%)为5.5%,其疗效与8MOP+UVA治疗相仿,而副作用则

少得多。

总之,PUVA治疗银屑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其有效性已被确认。在银屑病的

治疗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5.其他

(1)氨甲喋吟霜

根据张国毅等报告,外用氨甲喋吟霜治疗银屑病54例(顽固性斑块型),有效率

为83.3%(对照组37.0%)、显效率48.1%(对照组9.3%)、治愈率7.4%(对照

组0),结果表明外用0.1%氨甲蝶吟霜治疗银屑病有效。

(2)喜树碱

治疗银屑病的作用可能抑制皮损中分裂较快的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使棘层细

胞增殖减慢和角化不全消失。综合国内局部外用资料共226例,其中临床痊愈79例

(占34.96%),显效64例(占28.32%),有效44例(占19.47%),无效39例(占17

.25%)。1/3以上病例临床痊愈。局部外用时未见全身不适。但有用药部位疼痛

、皮炎、色素沉着等。

(3)维甲酸

0.0250.1%维甲酸脂外用,高浓度时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皮炎。但浓度降

低后其随之降低。且维甲酸在制剂中不稳定,故其外用治疗受限制。近年来与皮质

激素联合外用可减少刺激,提高疗效。

二、银屑病的内用药治疗

1.中医中药疗法

按简易辨证法血热型和血燥型辨证诊治

(1)血热型

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或佐以散风、解毒、祛湿。常用药物有生槐花、紫草根

、赤芍、白茅根、生地、丹参、鸡血藤。

(2)血燥型

以养血润肤、活血散风。常用药物有土茯苓、鸡血藤、当归、威灵仙、生地、

蜂房。

张志礼等(1974)报告200例中171例为血热型,29例为血燥型。治疗结果:126

例痊愈,71例基本痊愈。陈桂芝(1979)报告50例,血热型36例,以凉血清热熄风败

毒为主,服以白茅根、生地、紫草、生地榆、当归、赤芍、鸡血藤、白蒺藜、金银

花、连翘、板蓝根、陈皮、甘草。血燥型14例治宜养血润燥、活血散风。服以当归

、赤白芍、川芎、鸡血藤、麦冬、首乌、胡麻仁、威灵仙、海风藤、土获苔、甘草

。人均服50例。痊愈31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1例。随访结果:半年内复发

者9例,1年内复发者13例,2年内复发者4例。丁履伸等(1980)将176例分成血热型

和血燥型治疗。前者用金银花、丹参、赤芍、紫草、防风、蝉衣、白企、槐花、柴

胡、黄苓、蚕衣。后者用土茯苓、生地、乌梢蛇、白菜藜、蜂房、白藓皮。结果:

总有效率93.7%,痊愈100例,对痊愈的69例随访15年,有43例复发。朱仁康(1

983)将236例分成血热风燥型和血虚风燥两型。前者治宜凉血清热解毒,服以土茯

苓、山豆根、草河车、白藓皮。后者治宜滋阴养血润燥,佐以清热解毒。服以生地

、玄参、丹参、麻仁、苦参、山豆根,总有效率94%。刘玉梅(1986)将小儿银屑病

40例分为血热和血燥两型。血热型用桔梗、山豆根、甘草、连翘、丹皮、玄参、麦

冬、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白鲜皮、生地、芦根、蒲公英。血燥型上方去芦根

、大青叶、板蓝根,加黄耆、当归、茯苓。结果临床痊愈32例,显效4例,总有效

率为95%。

活血化瘀疗法

根据《医林改错》“肌肤甲错…,血府逐瘀汤主之”。提示皮肤粗糙起鳞屑为

血癌证侯之一,可用活血化瘀方法来治疗。上海华山医院在70年代动用平肝活血方

、祛风活血方、乌梅活血方、养阴活血方等治疗银屑病有良好效果。

根据传统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风邪外侵,结聚肌体,郁久化热,热人营卫,导

致营养失调,气血运行失畅,气滞血郁,久而血虚血瘀,生风生燥,肌肤失养,内

外合邪而发病的观点,刘承煌(1988)应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的消银散(由黄耆、

生地、当归、丹皮、红花、银花、栀子、萆解、白鲜皮、荆芥组成)治疗本病,结

果临床痊愈2例。基本痊愈20例(90%以上皮损消退),显效6例,好转7例,无效15

例。

谈善庆等(1990)用复方丹参注射刘203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次/

日治疗40例,总有效率76.5%。王自彬等(1988)报告用大枣丹参片,总有效率为

91%。华山医院及扬州地区人民医院用虎杖甙治疗本病,其有效率分别为70.3%

和64%。马宽玉等(1992)报告用生地、生槐花、玄参、大青叶、紫草、乌蛇、丹参

、赤芍、丹皮、生甘草等组成的地花消银汤治疗银屑病,结果总有效率为94.3%

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1978)用雷公藤片治疗100例,有效率61%,刘西珍等(1

982)报告治疗3例关节病型银屑病(其中2例伴脓疤性皮损)。2例临床痊愈,1例皮疹

大部消退,关节症状也消失或明显减轻。上海华山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

究所等用雷公藤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免疫调剂

这一类为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和制剂。

1.转移因子(TransferFactor,TF)

综合国内TF治疗本病,观察例数较多的上海市银屑病防治研究协作组(81例),

总医院和福州市皮肤病院(各40例),共161例总有效率为71.43%。

2.维甲酸

叶伟等(1955)报告应用近年开发的第三代维甲酸衍生物芳香维甲酸乙酯(R012

6298)成功地治疗42例,其显效率3个剂量组分别为100%,100%及90%。白玫等

(1994)报告用依曲替酯(Tigason)治疗1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结果ll例中9例治疗(

81.82%),2例好转(18.18%)总有效率为100%;有报告用依曲替酯治疗各种类

型银屑病199例,痊愈63例(占31.7%),显效93例(占46.7%),有效25例(占12.

7%),无效18例(占8.9%)。尤以脓疤型和红皮病型疗效为佳。寻常型有效率也达

91%。

3,抗肿瘤药物

江苏省工人医院皮肤科(1975)报告用氨甲喋呤(MTX)2.57.5mg口服1次/日

连续6天,停23天再服共治4例,l例原发性脓疤型和2例皮损广泛的寻常型银屑病

显效,4例均有副反应。唐鸿洲等(1975)报告,共治50例,有效率达96%。四川医

学院(1976)报告用间隙口服疗法,有效率85化.

其它有乙亚胺、争光霉素、平阳霉素、丙亚胺、羟基脲等均有好疗效,但副作

用也大。

4.环泡菌素

对银屑病有快速、显著的治疗效果。廖万清及吴绍熙等报导和综述了环抱素A

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严煜林报告口服环孢素A治疗9例银屑病小结,提示其对银

屑病有良好的疗效。

5.硫氮磺胺嘧啶

Gupta等(1989)报告用本药每天3g治疗32例斑块状银屑病共8周,均以有效率显

效。作者于1990年又报告用双盲法治疗50例慢性中度到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其中2

3例为给药组,27例为安慰组,治疗8周,观察疗效。给药组完成8周治疗者17例,

其中7例(41%)显效,皮损好转6089%,7例(41%)有效,皮损好转3059%,3例

(18%)无效。安慰组仅1例有好转,22例无变化,4例加剧。Farr等(1988)报告每

天2g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34例,有23例关节炎临床好转,占67%。

6.抗凝血药物

华法令(Warfarin)、藻酸双酪、肝素对银屑病也有一定疗效。

7.皮质激素

强的松、强的松龙等系统用药的副作用及长期用药的危险性则已是众所周知,

故以略。

8.内分泌疗法

本组大多是长效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氯地孕酮等。据文献报导,本组药物

使用方便,且无严重副反应,临床效果以复方炔诺酮较佳。蒋勇华(1984)报告用复

方炔诺酮、炔雌醚共治18例,临床痊愈7例,好转9例,无效2例。

9.其他

吴保昌(1994)用多烯康治疗Zumbusch型脓疤性银屑病2例均达此临床痊愈。Ke

计ler也报告了用多烯康治疗Zumbuschl型l例。

参考文献

1.刘承煌主编:《银屑病的临床和研究》上海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

1版。

2.张国毅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3):132。

3.马宽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15(3):19。

4.淡善庆,[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1):27。

5.王槐三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89;18(1):42。

6.叶伟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24(6):362。

7.白玫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3:134。

8.廖万清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2,21(2):77。

9.吴绍熙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0;19:91。

10.严煜林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4):199。

11.吴保昌,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4):201。

12.KettlerAHeta1:J.Am.AcadDermatol.1988:18:1267。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篇6

关键词:妇产科;医患沟通;沟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72-01 因妇产科接收对象均为女性,而女性心思细腻,加之妊娠期心理不稳定,顾虑也多,且在治疗中常会涉及到患者隐私,例如某些患者不愿让配偶知道的流产史等[1],因此妇产科是医疗系统中医患纠纷多发的科室之一,医患沟通能力也就成了该科室的重点培养课题。为研究对妇产科医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名妇产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疗的对照组(10名)与采用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观察组(10名),每组均配备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各组经为期2个月的试验研究后,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各组医生、患者与其家属对于此次试验的结果反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名妇产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疗的对照组(10名)与采用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观察组(10名),每组均配备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各组经为期2个月的试验研究后,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各组医生、患者与其家属对于此次试验的结果反馈。观察组中男性2名,女性8名,年龄为(23.6±0.2)岁,大专1名,本科8名,本科以上1名;对照组男性2名,女性2名,平均(23.4±0.5)岁,大专3名,本科7名。两组医生基本资料无统计差异,可比较(p

1.2 方法: 选取我院20名妇产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疗的对照组(10名)与采用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观察组(10名),每组均配备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观察组具体操作如下:

聘请院外资深专家现场授课,强化妇产科医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培养服务理念。指派本组医生外出至三甲医院的妇科、产科及产房进行观摩学习,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汇报总结。对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本次研究的内容及重点,取得患者理解,配合研究。为患者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定期巡查,巡查期间可由2-3名医生共同参与,1名医生负责与患者沟通,其余医生负责监督提醒,并记录沟通中存在的不足,沟通过程中要以包括保证患者知情权为原则,诚恳待人,态度温和,并认真倾听患者疾苦,如果部分患者情绪不稳定,应学会宽容,忍让,并给予心理疏导干预。当涉及到隐私问题时,则需进行1对1沟通。门诊医师提前10-15分钟到岗,做好交接班工作。每周进行1次工作汇报总结会议,由副主任医师总结本周工作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集体讨论的形式,总结改善办法。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采用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的观察组包括自我评价、患者评价等方法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对各自沟通能力培养方式的自我反馈

问题 肯定 一般 否定 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 P值 t值沟通能力有效提高14257111

问题 肯定 一般 否定 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 P值t值对该组医生语言表达能力评价1881814

医患纠纷对于医疗系统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然而临床实践表明,比起医疗失误、操作技术等方面来说,医患沟通不当则是造成医患纠纷的首要原因[2],而妇产科接收对象均为女性,而女性心思细腻,加之妊娠期心理不稳定,顾虑也多,且时常涉及到隐私问题,因此妇产科医生更需不断完善医患沟通能力,包括保证患者知情权,诚恳待人,保持良好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疾苦,学会容忍、宽容等方面[3]。本次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表明,采用全新妇产科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式的观察组包括自我评价、患者评价等方法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滕志香,兰迎春.个人因素对门诊患者满意度影响及影响途径的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3):283-285.

[2] 王枫华,娄继权,顾桂国,饶文华,黄豪.妇产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常见原因分析与防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J].2011 (04):234 -237.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篇7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Postmyocradial intaraction syndrome)1995年由Dressler首次报告,亦称Dressler’s综合征。1表现为心肌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气急、咳嗽等症状的临床症侯群,是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之一,于心肌梗塞后数日至数月出现,其发生率约1%-3%。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2结合我科收治的1名患者,是以心包积液为表现,考虑为心肌梗塞后,心包腔内的炎症或出血引起心外膜的免疫反应,本人就此谈谈对此类病人的护理体会。

1 病例简介 患者 男 50岁 住院号1422737。因反复胸痛16小时,加重3小时于2011年12月18日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广泛前壁)。入院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示:LAD、LCX病变,于对LAD行急诊PCI术成功,术程顺利,胸痛缓解,术后返回我科CCU监护治疗。术后第四天患者出现心跳快,血象升高,体温波动于37.5-37.8℃之间,住院第五天患者出现以深吸气或转身时的胸痛,当时考虑心肌炎、胸膜炎,予芬必得止痛对症处理。次日晨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唇周指端稍紫绀,心电监护示SPO292%,HR110次/分,行床边心脏B超示:心包大量积液,予继续抗血小板、调脂、减慢心率、抑制心肌重塑治疗及予动态复查心脏B超、引流心包积液处理。连续三天均抽出血性心包积液,每次约250ml,查血红蛋白低,予输血。12月27日,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已排除穿孔或外渗的情况。根据患者出现的顽固性心包积液,考虑为心肌梗塞后综合征,予加用地塞米松10mg+NS20ml静脉注射治疗,每天一次。12月30日心脏B超示少量心包积液,表明激素治疗有效,2012年1月2日改口服强的松30mg/qd治疗,经治疗后患者无发热无胸痛气促,复查心脏B超示心包积液(微量),予拔管后,生命体征平稳,于2012年1月4日好转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反复大量心包积液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并对医疗效果产生怀疑,甚至怀疑是医生的不当治疗造成的,表现为焦虑、情绪低落、猜忌、恐惧、哀求等复杂的表情,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医护人员以关爱的态度经常守护在病人身旁,使患者放松情绪并反复耐心地劝导病人,安抚其悲观情绪,建立其信心,给予讲解病情的经过、转归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消除误解,并讲解心包置管的作用,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观察患者胸痛气促有无改善,关注病人的不适感觉,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3 对症护理 低热可不予特殊处理,适当喝水,注意保暖,加强健康教育,如中高热时遵嘱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胸痛时,观察患者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的次数,做好心电图检查;气促时,消除紧张情绪,给予患者舒适,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变化,观察唇周甲床的颜色,予吸氧,遵嘱予强心利尿处理。

2.4 饮食护理 由于积液会造成蛋白质丢失,对患者的进食要有正确的引导,注意营养的摄入,鼓励进食,宜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5 皮肤护理 患者有发热及气促,出汗较多,卧床期间应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予温水擦浴,勤换衣服,修剪指甲,保持皮肤清洁。

2.6 心包引流管的护理

2.6.1 置管时告知患者不能随意变换,勿大声说话和用力深呼吸,如有不适抬手示意,置管前建立静脉通道,备齐急救用物,术中注意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等情况。3

2.6.2 抽液速度要慢,每次抽吸量勿过多,注意观察心包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做好记录。

2.6.3 保持置管处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留置时间不宜超过7天。

2.6.4 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整,鼓励患者变换,变换时动作要慢,引流管要固定好,防脱管。

2.6.5 拔管后护理 拔管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并及时处理。

3 出院指导  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住院16天好转出院,医护人员给予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运动适当,避免劳累;注意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合理饮食,营养得当;按嘱服药,定期回院复查,不适时及时就诊。

4 体会 心肌梗塞后综合症在临床较少见,以致临床护理经验比较缺乏,如何做好此类病人的护理尤显关键,特别现在社会普遍存在医患关系不和谐的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在消除患者的痛苦的同时还要增进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本人认为要把护理做到位,一心为患者解除疾病的困扰,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护理本病例,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收获宝贵经验,让更多的病人受益。

参考文献

[1] 张涛,李小红.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12:144.

[2] 曹起东. 心肌梗塞并发症100例分析. 国外医学. 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4(4):195.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篇8

卫计局干部考察组:

按照考察组要求,现将XX同志在单位现实表现情况报告如下。

XX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以争创一流工作为目标,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规范,勤奋学习各方面知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提高医疗技术,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该同志学习踏实,勤于思考。能够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经常学习白求恩、南丁格尔及俞卓伟等人民好医生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医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2012年到XX医院进修骨科,认真学习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吸取医学新知识,及时掌握医疗新技术,丰富临床经验,充实自己,提高医疗水平,坚持学以致用,能够自觉学习法律、经济、历史等知识以及医疗前沿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层面,优化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博采众长,虚心请教,向周围的同志学,学习他们的医疗技术,有力地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该同志工作严谨务实,认真负责。能够认真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循医疗常规,细心诊断,科学治疗,开具合理的医学检查和用药,认真书写病历,填写各种医学报告卡,坚持晨检查房,真正做到认真仔细、耐心诊断和治疗每一个病例。能够悉心照料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患者,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努力降低患者的占床日和药品比例。她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对病人都以敬语尊称,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完美的解答让病人轻松回家,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体的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同时,加强与同事对多发病、常见病和罕见病的讨论和研究,在临床中减少了漏诊和误诊,有效地提高了治疗质量和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自XX年担任XX以来,能认真履职履责,多次参加医疗纠纷的调解及处置工作,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该同志作风正派,医德高尚。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要求出发,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医疗渴望,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从医以来,她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时刻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随叫随到,以院为家,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从不推诿拖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节假日几乎很少休息。她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始终恪守医德医风,坚持做到文明行医、廉洁行医,自觉抵制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多次婉言谢绝患者及家属的“红包”,缔结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目前该同志还很年轻,管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向老同志学习。

总之,该同志思想政治坚定、政策理论素质高,作风清廉务实、工作成效显著,医德高尚,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综上,XX同志可以作为XX职位建议人选。

专此报告

仪陇县XX单位

年月日

上一篇:乡镇干部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中层任用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