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06 11:10:32

面膜调查报告

面膜调查报告篇1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16种PVC保鲜膜15种含有禁用的塑化剂DEHA。调查还发现,一半超市熟食包装都使用PVC保鲜膜。专家称,这种保鲜膜破坏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导致女性性早熟和男性不育。为此,特别提醒消费者,最好选购使用PE保鲜膜。

PVC保鲜膜占六七成市场

作为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保鲜膜因其方便成为都市一族家用必备品。然而,北京市民毕女士最近发现,从超市买的肉类熟食放了几天后,保险膜上有一层油乎乎的东西,不像肉本身的油。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展开调查,目前PVC(聚氯乙烯)和PE(聚乙烯)保鲜膜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类,毕女士使用的就是PVC保鲜膜。

专家解释,PVC保鲜膜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塑化剂。增塑剂不溶于凉水,但是在60摄氏度的时候或者以上,或者是在油脂中它就会析出来,尤其在植物油中就会溶析出来。毕女士发现一些不明油脂状物质很有可能就是保鲜膜中所含的塑化剂。

专家还介绍,PVC保鲜膜的透明度高,粘性好,所以在市场的占有量比较大。调查发现,在各类保鲜膜中,PVC由于价格便宜,所占市场份额约六到七成。

禁用塑化剂最高超标472倍

调查发现,在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的一份公告别强调:禁止企业用塑化剂DEHA生产食品用保鲜膜。那么,市场上销售使用的PVC保鲜膜到底用的是什么样的塑化剂呢?为此,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分别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购买了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品牌的PVC保鲜膜,共16个品牌,送往国家权威检测机构。

检测发现16个品牌中的15个含有国家禁用塑化剂DEHA。PVC保鲜膜行业最大的几家企业的产品几乎全部被检测出含有DEHA。其中,最低超过检出线98倍,最高超过检出线472倍,平均超出检出线两百多倍。

食品安全专家介绍,其他国家允许添加的塑化剂一般在常温环境下相对稳定,但国家禁用的DEHA可在常温下从保鲜膜中释放并渗入到食物中,尤其是在包装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时更易释放。“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荷尔蒙,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专家说,主要的现象就是一些雌性激素分泌会增加,雄性激素分泌会减少。“也就是导致我们经常说的女性的性早熟,男性的不育症,特别对婴幼儿的生殖器发育有很大影响。”专家强调。

3招识别:PVC泛黄 PE为白色

面膜调查报告篇2

每日经济新闻讯 德国杂志《明镜周刊》报道说,拜耳医药保健公司(以下简称拜耳医药)旗下明星药物“利伐沙班”的疑似不良副作用报告数量日益增加。

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收集的数据显示,2013年的前8个月,总共出现968例与“拜瑞妥”有关的疑似不良副作用,包括72例死亡病例。相比之下,2012年全年共有750例副作用事件,包括58例死亡事件。

拜耳医药表示,迄今为止,拜瑞妥上市后的安全性与超过75000名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一致。

拜瑞妥是拜耳最重要的新药之一,作为一种抗血小板的聚集和凝结的药物,主要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过程中患者血栓的预防。

公开资料显示,拜瑞妥片为进口药物,2009年下半年在中国上市。国内医药类杂志上刊登了不少有关利伐沙班抗凝效果研究的论文。

由于在参与拜耳医药公司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一位受试者将拜耳告上了法庭,法院于今年上半年做出判决,拜耳赔付受试者5万欧元。

天然元进超市“冒充”保健品

浙江在线讯 天然元是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保健食品板块的重要一部分。据昂立官网介绍,2005年从美国具有FDA及GMP生产资质的工厂引进了五大类近五十个“天然元”营养补充剂产品。

天然元产品对外宣称来自美国,100%纯天然,而它在保健食品注册上是国食健字G字号(国内保健品专用),而不是国食健字J字号(进口保健食品专用),这给消费者带来误导,让使用者迷惑,所谓进口,只是宣传口号吗?

在杭州世纪联华超市庆春路门店内,我们可以看到天然元和其他保健品安放在同一个区域,这就是暗示消费者:“天然元”是保健品。但根据之前的报道,在超市销售的“天然元”并非保健品而是食品。对此,联华超市的一位徐经理抛出了“天然元”是“营养品”的说法,一再强调“天然元”是“营养品”。没有取得保健品的任何批号,却故意在超市柜台“冒充”保健品销售。“天然元”打的“球”可不止一点点。

绿瘦减肥药无正式批号当保健品卖

中国新闻网讯 据中央电视台《整点新闻》栏目报道,广州绿瘦的产品“绿瘦玉人胶囊”批号过期,其他大部分产品没有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号。

在绿瘦官网上找到名为“绿瘦玉人胶囊”的产品,在其网页上提供的检验报告中发现,该份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保健品检验检定中心签发的《检验报告》,已经于2013年7月10日过期。而且该报告中的委托单位为西安三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非广州绿瘦公司。同时样品名称为“纤丽宝牌玉人胶囊”,也并非“绿瘦玉人胶囊”。

央视的调查发现,广州绿瘦公司不仅一款“绿瘦玉人胶囊"的批号过期,其他大部分绿瘦产品也都没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正式批号,有的甚至是拿普通食品当作保健品来卖。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保健食品一定是经过严格科学检验,经过行政部门审批,具有保健食品批文的,这类产品才能称作为保健食品。这和我们俗称的保健品是有严格的区别。”

患者慎戴OK镜

《健康报》讯 OK镜究竟为何物?它就是我们时下比较风行的角膜塑形镜。这是一种经特殊设计的透氧硬形镜片,与一般软形眼镜迥异,其原理是通过模子一般的镜片改变眼睛角膜弧度,从而降低近视屈光度,也就是很多人俗称的“硬隐形眼镜”。然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专门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慎重选戴角膜塑形镜,因为OK镜其实难“OK”。

OK镜起价1200元,中档价位一般是4000元至6000元,还有上万元的。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戴OK镜,因为是进入角膜的镜片,存在角膜感染的风险,所以必须到专业的医院由专科医生检查后,再确定是否佩戴。同时,一般建议近视300度左右的青少年佩戴,若屈光度超过600度便不适宜佩戴。至于散光眼,超过200度就不能佩戴。

此外,由于环境、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即使正确使用角膜塑形镜也仍然存在发生角膜内皮细胞减少、巨性结膜炎等眼部疾病的风险。

汇源等企业涉嫌腐烂果汁遭停产

《广州日报》讯 有媒体暗访已在港上市的汇源、安德利、海升等多家内地果汁生产商涉嫌使用腐烂果汁。汇源果汁股价23日大跌约5%,但公司否认报道。国家食药监局紧急部署调查,责令涉事两公司停产自查,但初步调查后仍未找到涉及使用“瞎果”的证据。

“瞎果”是2毛一斤。果汁厂收购这些品质不高的水果榨成果汁或是浓缩果汁,是为节约成本。海升果汁(0359.HK)和安德利果汁(2218.HK)停牌,汇源果汁(1886.HK)收跌5%。

砀山又称“梨都”,“那些加工企业天天都收很多又烂又臭的梨。”有自称住在砀山县的果汁厂附近的网友说。“(蔬果)表面如果有点小腐烂,果汁公司采购后削掉腐烂部分再去加工,是有可能发生的。”一位食品公司资深采购人士指出,水果即使只是表面腐烂也可能影响到更多果肉,不排除部分不法企业会往果汁中“勾兑”其他物质来掩盖腐烂的味道。

经初步调查,山东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自2012年12月以来一直未生产果汁。徐州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当日未生产,现场未发现原料水果。安徽砀山海升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汇源集团皖北果业有限公司现场未发现有腐烂水果存货。

奥美定

被禁后仍“潜伏”美容业

《北京晨报》讯 近年来,消费者整容变毁容的案例时有发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从2006年被禁用之后,俗称“人造脂肪”的奥美定仍作为整容材料冒充玻尿酸。

一年前,山东的王女士在当地的一家美容院进行了隆鼻手术,没想到鼻子却变硬红肿,时而流脓。她来到正规医院检查后,被告知她隆鼻手术使用的材料不是玻尿酸。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民营分会专家判断称,王女士隆鼻手术所使用的所谓玻尿酸,其实是用已经被禁止的材料奥美定假冒的。奥美定发生感染后,使组织非常质密、坚硬,形成了疤痕挛缩,疤痕牵拉着鼻头发生了严重的变形。

南京的江女士在一家小诊所进行了注射隆胸后,患上了由感染引起的乳腺炎,而造成感染的原因正是她之前隆胸手术中使用的所谓“玻尿酸”。医生从她右侧取出的各种液体达2000多毫升,其中就有800多毫升淡黄色的脓液和200多毫升注射的奥美定。

晶珠藏药胃泰胶囊等产品

被广西药监局勒令停售

人民网讯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对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珠藏药”)生产的“胃泰胶囊”等5个药品品种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据悉,此次“晶珠藏药”产品被执行强制措施的原因是其广告宣传严重违规,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和利用患者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的内容。

面膜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 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 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 工作qq:928333977)

关于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和规范县、乡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要求,凌云县每年都组织开展县、乡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现将2007~2008年凌云县县、乡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凌云县共调查十个医疗卫生机构。县直医疗卫生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8个。

    2.调查内容 

县、乡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和疫情资料管理、疫情的报告登记制度及执行情况。

    3.调查方法 

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的要求,对县、乡各医疗单位2007~2008年1~9月份登记的全部门诊日志(内、儿、急诊、呼吸、皮肤性病等科)、全部出入院登记(内、儿、传染科)和化验室登记薄进行全面检查,将被查出的传染病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和化验室传染病确诊阳性结果的病例(病种包括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痢疾、淋病、梅毒)与该院传染病登记本核对,同时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查对,凡没有排除的或网上没有报告的病例均属于漏报病例。

    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疫情报告管理情况 

各医疗机构均设有疫情管理领导班子和保健科,有专人负责疫情登记、报告、统计和自查等工作,制订有较完善的疫情管理制度及保健科工作规范等。

    2.漏报情况 

2007~2008年共查出传染病447例,漏报180例,漏报率为40.27%,其中2007年和2008年的漏报率分别为43.55%和36.18%,年度漏报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49,p>0.05),漏报率相当。见表1。表1  2007~2008年凌云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略)

    3.各种传染病漏报情况 

本次调查中没有发现甲类传染病,查出乙类传染病9种,漏报率为29.41%,丙类传染病4种,漏报率为49.38%。各类传染病中,漏报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第1位是梅毒(100.00%),第2位为感染性腹泻(63.24%),第3位为出血性结膜炎(51.46%),第4位为风疹(43.75%),第5位为病毒性肝炎(40.00%)。见表2。表2  2007~2008年凌云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略)

4.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漏报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县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为49.22%,乡级漏报率为36.6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97,p<0.05),县级漏报率较乡级高;报告及时率县级为100%,乡级为70.29%,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3.23,p<0.01),县级报告较乡级及时。见表3。表3  2007~2008年凌云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略)

讨 论   

调查结果表明,凌云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两年共查出447例,漏报率为40.27%,高于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的13.20%[1],也高于2005年全国250家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的23.14%[2]。从漏报的病种看,主要是乙类传染病梅毒、病毒性肝炎及丙类传染病的感染性腹泻、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与刘丽华等报告[3]柳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的病种相一致。漏报比较严重的是梅毒、病毒性肝炎,前者为检验室检验发现,检验室检验员根本不知道需要报告疫情,而检验室检验员与临床医生又沟通不够而造成漏报。后者是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法制观念淡薄所致。感染性腹泻、出血性结膜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漏报的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①感染性腹泻、出血性结膜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是按照丙类管理的传染病,临床比较常见,医生意识淡薄,认为不足为奇而不报。②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为慢性传染病,存在同一病人反复就诊的现象,加上门诊病人较多,病人流动量大,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③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主要是检验室与门诊医生相互之间没有衔接好,门诊医生给患者开具检验单后,患者从检验室直接将检验阳性结果带走,而检验室也未将阳性结果及时反馈给门诊医生造成漏报。

    从县、乡医疗机构漏报情况看,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漏报情况反而少于个别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主要是这些单位的领导比较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有健全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有熟悉业务的专业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漏报率较高的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由于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临床医生对传染病报告管理不重视,领导督促检查不到位,加上传染病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抓传染病报告和开展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学习。为此,今后必须加强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传染病防治法的普及,提高其对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意识。

    通过传染病漏报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为搞好县一级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和检验室登记的管理制度,统一制订各种表格,并认真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同时应建立检验室与门诊沟通制度,使检验室传染病阳性结果能及时反馈到门诊临床医生。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和疾控机构联合起来对本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迟报、漏报、不报)进行处罚和责任追究,确保《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黄丽华,林桂新,卓家同,等.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管理及报告质量情况调查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2):177-179.

[2]施小明,马家奇,王丽萍,等.2005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6,21(9):493-494.

[3]刘丽华,钟柳青,殷 凯.2006年广西柳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j].疾病监测,2008,23(7):454-456.

面膜调查报告篇4

钦州市2021年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

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发〔2021〕9号)精神,做好2021年钦州市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工作,确保规范实施和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根本目的,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扎实做好粮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动态监控,为指导生产和技术推广以及准确研判粮食生产形势、科学决策指导、搞好宏观调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目标任务

(一)续建水稻监测点1个。

(二)续建马铃薯监测点1个。

(三)实行动态监控,形成监测报告。对水稻、马铃薯开展从种到收的全程动态观测、监控,结合面上生产调研和气象资料分析以及主要病虫害、自然灾害发生为害情况,形成覆盖全市不同生态区域的农作物生态监测报告并及时和上报,为各级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准确研判生产形势、科学决策指导和搞好宏观调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推动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四)科学研判单产,形成粮食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及时梳理汇总分析监测点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的观测数据,做好产量预评估,重点对早稻、晚稻的单产情况作出预判(与上年单产对比增减),并结合面上生产的实际情况,形成粮食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三、建设内容

(一)选好监测点。水稻监测点设在钦北区那蒙镇平福村,马铃薯监测点设在浦北县江城街道六桥村。监测用地面积:水稻监测点20亩,马铃薯监测点10亩。

(二)观测数据记载。通过种植我市主推的3~5个品种(种植品种及种植时间尽量与上一年度保持一致,便于数据分析有对比性),从播种至收获,对其主要生育时期和个体及群体性状定点定期定时观察记载。

1.水稻。早、晚稻主要开展育秧、秧苗素质、主茎叶龄及分蘖消长、生育期和积温、幼穗发育进度、叶绿素含量、冠层植被指数、叶层氮含量、叶面积指数、经济性状(如穗粒数、千粒重)等生长发育观测、考察,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和照片存档,结合面上调查和测产验收,形成本区域农作物监测报告。

2.马铃薯。主要开展播种期、出苗期、出苗率、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生育期等物候期观测,植株形态特征、结薯情况、经济性状、病害调查及霜冻发生、为害等情况观测、考察,结合面上调查和测产验收,形成本区域农作物监测报告。

(三)新技术、新品种试验观测。通过对每个监测点开展1~3项新技术的对比试验,观测了解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栽培措施,水稻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动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特征、特点,探索总结出符合我市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指导我市农业生产,并形成对比试验报告。

1.水稻监测点。早、晚稻都选择广粮香2号进行观测,开展抛秧、机插秧、手插秧三种移植方式对比试验。

2.马铃薯监测点。选择荷兰15号进行观测,开展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高垄覆膜栽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对比试验。

(四)灾害性天气调查。结合定点观测,调查了解本区域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包括低温寒害、高温热害、干旱、洪涝、暴雨、台风等灾害,调查灾害发生时期、程度,作物受害面积、程度、所处生育期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五)气象资料收集。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沟通、合作,及时了解、掌握当地农作物生育期间平均、最高、最低温度,日照时数、降雨量,积温(包括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等气象信息,并与常年比较,分析气象条件动态变化对不同时期、不同年份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产量结构的影响。

(六)数据分析上报。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调查数据,结合气象、农情、病虫害和面上调查数据,与上年、常年同期比较分析,得出当地观测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和面上生产发展动态,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生产建议,形成本区域农作物监测报告上报钦州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在钦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等相关媒体苗情简报。

四、进度安排

(一)实施方案制定。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在2021年2月20日前完成实施方案的制定,经报局领导审定后,报送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备案,并同时报送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数据报送。

1.监测数据报送。作物生长期间,在调查当日或次日,将填写原始调查数据的调查表、分析对比情况及有关影像资料一并报送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苗情简报或监测报告报送。在早、晚稻返青期、够苗期和收获前15~20天,分别编发1期苗情简报或监测报告,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块茎快速膨大期,分别编发1期苗情简报或监测报告。每造作物第三期苗情简报,需对当季平均亩产量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预报。在苗情简报或监测报告完成当天,在钦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等信息网上,并报送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同时打印纸质材料报送钦州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

3.粮食单产研判结果上报。提前做好预测产工作,结合面上生产情况,对本区域(本市)主要粮食作物单产作出预判(本年度单产结果及与上年度单产对比增减情况),形成单产预测结果报告,并填写附件9(根据预测产调查,主要填写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四要素)。早稻、晚稻单产预测报告及附件9,分别于6月25日前、9月30日前报送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三)项目田间查定。项目实施期间,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组织3名中级职称以上专家(承担、实施单位以外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到监测地点进行项目查定(每造作物一次),可以结合田间测产一并进行,并形成查定报告(经专家签字确认)。其中,马铃薯监测点查定工作应在2022年3月20日前完成。

(四)项目结题验收。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组织专家对农作物监测项目进行验收,对全年项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出具结题验收意见。水稻监测点项目在2021年12月15日前完成结题验收,马铃薯监测点项目在2022年4月20日前完成结题验收。

(五)及时报送项目总结材料

2021年7月30日前,水稻监测点报送上半年项目查定报告及上半年粮食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2021年12月10日前,水稻监测点报送下半年项目查定报告及全年粮食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2022年3月底前,马铃薯监测点报送项目查定报告及我市马铃薯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六)严格报送项目年度绩效考评台帐资料。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应在2021年12月25日报送水稻监测项目绩效考评台帐材料纸质版和电子版到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2022年在5月中旬前报送2021/2022年度马铃薯监测项目绩效考台帐资料。项目台帐包括绩效考核自评表、实施方案、原始观测数据、苗情简报或监测报告、试验小结、工作总结、查定意见、结题验收意见、粮食生产形势分析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影像资料和其他相关材料。

五、规范经费使用

(一)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自治区农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桂整合〔2020〕52号)规定执行,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

(二)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严格按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桂农业发〔2017〕112号)精神,加强资金使用监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要确保资金按工作方案及时使用;安排专人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严禁挪用和超范围支出,做到专款专用,防范和降低廉政风险。项目结题时要出具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三)明确资金使用方向。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4万元,其中水稻监测点7万元、马铃薯监测点7元,主要开支方向:

1.水稻监测点开支方向:

(1)监测基地购种、肥料、农药、农膜等生产物资,计划投入31000元。

(2)监测基地机耕费用,计划投入3000元。

(3)支付人工劳务费,计划投入30000元。

(4)监测基地设置标牌和宣传,计划投入1000元。

(5)监测旅差费5000元。

2.马铃薯监测点开支方向:

(1)监测基地马铃薯脱毒种薯、肥料、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补助36500元。

(2)监测基地机耕费用,计划投入1500元。

(3)支付苗情监测劳务费,计划投入26000元。

(4)监测基地设置标牌和宣传,计划投入1000元。

(5)监测旅差费5000元。

六、按规定完成考核指标

严格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发〔2021〕9号)要求执行,按时完成2021年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绩效考评指标。

(一)2021年完善续建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点2个(水稻、马铃薯)。

(二)每个监测点在每个作物生产周期各形成3期以上本区域苗情和生产动态监测报告,报送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并在钦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上,同时报送自治区农技推广站。

(三)项目管理规范,措施落实到位,资金使用合理合法,有专人负责,监测报告达90%以上,漏检漏测次数少于规定次数和应检应测项的10%以内,并形成全年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数据台账。

七、实施管理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钦州市2021年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石崇华  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

成  员:凌启昌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人

米世光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

梁菊秀   市农业农村局计财科科长

韦东胜   钦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陆和远   浦北县农业发展中心主任

胡成武   钦北区那蒙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黄有胜   浦北县江城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实施小组,项目实施小组设在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由米世光同志任组长,成员有梁玉祥、农振平、施春婷、蒙 清。项目负责人是米世光,项目实施负责人是梁玉祥,水稻监测点负责人是胡成武,马铃薯监测点负责人是黄有胜。

(二)制定试验方案。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要结合监测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试验方案,方案包括监测作物的计划面积、监测品种、品种布局、播种期,观测布点所在乡镇村屯名称、土壤类型、气候特点以及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具体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并按时间要求及时上报实施方案。

(三)科学严谨搞好观测。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要安排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科学、规范、严谨做好苗情动态监测工作,按时上报监测数据,并整理、归档形成全年监测数据台账。同时及时整理分析当地农作物动态监测数据,结合面上生产调研,形成动态监测分析报告报送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四)及时上报监测材料。水稻生长动态监测工作从春季播种开始,至秋季收获结束,为两个生产周期;马铃薯生长动态监测从秋季播种开始,至第二年春季收获结束,为一个生产周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要按时按质按量上报材料。严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特殊情况须实时上报。

(五)强化考核验收。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要加强督促检查,计财科要加强资金管理,钦北区农业农村局和浦北县农业农村局要密切配合,确保按照自治区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项目结题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要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将验收材料上报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附件:1.钦州市2021年水稻生态区域动态监测试验方案

2.钦州市2021年马铃薯生态区域动态监测试验方案

 

附件1

 

钦州市2021年水稻生态区域动态监测试验方案

 

为顺利完成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下达的2021年水稻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确保实施工作、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实现如期目标任务,为我市准确研判生产形势、科学决策指导,推动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特制定本试验方案。

一、监测点基本情况

钦州市水稻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面积20亩,实施地点位于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平福村委那桩村,该村地处钦州市西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22℃,雨量充足,常年平均降雨量2080mm,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801小时,太阳辐射强,日光充足。监测点土壤为花岗岩发育而成的潴育性水稻土,土壤肥力上等,地势开阔向阳,田块大小1~3亩/块,排灌方便,是栽培水稻的高产区域。

二、试验内容

(一)新品种试验。选用我市主推超级稻、优质杂交稻、优质常规稻品种各一个进行试验,早稻品种为:特优7571、野香优莉丝、广粮香2号;晚稻品种拟为:中浙优9号、野香优莉丝、广粮香2号。移植时采用机插栽培方式,水肥管理一致,试验采用简比法,每个品种为一处理小区,小区间留工作沟,每亩用种量2.0kg。

(二)水稻不同种植方式技术对比试验。早、晚造均选择野香优莉丝进行观测,试验设抛秧、机插秧、手插秧三种移植方式,水肥管理一致。试验采用简比法,田块面积约3亩,每个处理为一小区,小区间留工作沟,亩用种量2.0kg。

三、技术措施

(一)培育壮秧

试验育秧采用集中育秧方式,经浸种催芽后,将种子播于机插秧盘中,每亩用秧盘22个,选用优质育秧基质,播种后适时喷水,保持基质湿润,保证秧苗生长水分。根据秧苗生长情况,可适当喷施水液肥,促进壮苗。移植前3-5天喷送嫁药,看情况施送嫁肥。

(二)大田栽培管理

1.提高办田质量,施足基肥。移栽前1天,结合犁耙田每亩施用基肥:商品有机肥250kg、复合肥25公斤(氮磷钾含量15-15-15%)、钙镁磷肥25公斤。犁耙田时要开好四周田边沟以及十字沟(工作沟),整平田面,田面保持泥皮水为宜,水层过深或缺水都不利于禾苗生长。

2.合理密植,确保基本苗数。亩移栽密度:手插秧规格为20cm×16.7cm,抛秧规格为每亩22个秧盘秧苗,机插秧按30cm×12cm,亩基本苗数控制在6~8万苗。

3.水肥管理。追肥:移栽后5-7天秧苗返青时,追分蘖肥,亩施尿素15kg、氯化钾8kg。穗肥在晒田复水后,大约在5月上旬(倒2叶长出时),亩施尿素5kg、氯化钾8kg。齐穗期后依植株长势情况决定是否喷施叶面肥,每亩可用磷酸二氢钾100g加尿素250g兑水50kg喷施。水分管理:按水气平衡原则进行管理,插后至分蘖期够苗前保持浅水层,在亩苗数16万时排水晒田,晒田以晒至田面开裂,叶色转淡黄,茎叶硬直为止。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干湿交替,收割前1周,排干田中水。

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进行,全面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适时做好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及福寿螺、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瘿蚊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虫害防治推广应用频振式诱虫灯进行物理防治。并注意鼠害、草害防治。

5.适时收获。采用机械收割方式进行收割,机械粉碎稻桩回田。

四、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职责到人

项目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承担实施,项目负责人是米世光,实施负责人是梁玉祥,联系电话0777-2835441,监测点负责人是胡成武,联系电话13977793085。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其他成员配合开展相关工作,钦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钦北区那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参与实施。各相关单位必须加强沟通和密切配合,认真领会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做好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各司其职,早计划,早行动,早实施,将各项任务及时落实到位,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二)明确任务,按时完成

1.定时观测上报。从播种至收获,对上述试验处理的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和个体及群体性状进行定点观察记载,做到每5天观测调查一次,并在当天或者次日上报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及时分析报告。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调查数据,结合气象、农情、病虫害和面上调查数据,与上年、常年同期比较分析,得出当地观测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和面上生产发展动态,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生产建议,形成钦州本区域农作物监测报告上报钦州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在钦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等相关媒体苗情简报。

(三)加强检查,确保到位

在项目实施期间,经常深入监测点检查指导,监督责任人工作,了解项目开展情况,工作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及时总结好的工作措施和经验,纠正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附件2

 

钦州市2021年马铃薯生态区域动态监测试验方案

 

为顺利完成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下达的2021年冬种马铃薯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确保实施工作、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实现如期目标任务,为我市准确研判生产形势、科学决策指导,推动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特制定本试验方案。

一、监测点基本情况

钦州市冬种马铃薯生态区域动态监测点,设在钦州市浦北县江城街道办六桥村,面积10亩。项目监测点地处浦北县中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冬短夏长,四季如春,年平均日照时数达1800小时,年平均气温21~23℃,无霜期限350天,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并且雨热同季,集中于6~8月份。监测点土壤为花岗岩发育而成的潴育性水稻土,土壤肥力上等,田块大小1~3亩/块,排灌方便,是浦北县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基地之一。

二、试验内容

(一)新品种试验。选用我市主推马铃薯品种三个进行简比试验,品种为:荷兰15号、希森6号、雪川红。田块面积约5亩,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肥水管理一致。

(二)不同种植技术对比试验。田块面积约5亩,选择荷兰15号马铃薯品种,主要开展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高垄覆膜栽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三种种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

三、技术措施

(一)切种消毒催芽

选用脱毒马铃薯种,用小刀在种薯底部小切一刀,以打破马铃薯休眠期,然后将切好的种薯用消毒液浸一下消毒,捞出风干后,放在阴凉的地方催芽,当芽长出1cm左右,即可按出芽点用刀切成合适薯块,稍凉干切口,便可种植。

(二)大田栽培管理

1.整地和施肥。在晴朗天气,田块水分适宜时,用旋耕机打田整地,整地前每亩全田均匀撒施50kg石灰,再利用大中型旋耕机翻耕2次,尽量做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基肥亩施商品有机肥300kg,硫酸钾复合肥100kg,中微量元素肥10kg,施肥方法:商品有机肥全田撒施,其他肥料全部条施。施基肥时配合使用一定量的佳尔康复合微生物菌剂,促进提高肥料利用率、预防病虫害、改善土质等。

2.种植。

(1)地膜覆盖栽培(高垄覆膜栽培)。双行种植,规格为行距20cm、株距25cm,按“品”字形摆种(种薯不接触肥料),每亩种植密度为约5500-6000株,种后用起垄机进行机械覆土、起高垄(包沟畦宽90cm,畦高30cm)作畦,要求畦面、沟底平直。最后再用机械盖膜、覆土。

(2)露地栽培。除了不用覆盖地膜外,起畦种植措施与地膜覆盖栽培(高垄覆膜栽培)种植方法一致。

(3)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除了不用覆盖地膜、改用稻草替代地膜覆盖外,起畦种植措施与地膜覆盖栽培(高垄覆膜栽培)方法一致。

3.水分管理。播种后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如遇久睛无雨,要及时适量灌水,水层深以畦高的1/3为宜,并且在第二天排干水,以保证早出苗和苗齐苗壮。在生长期间遇大雨时,及时清沟排积水,防渍沤损坏种薯,影响马铃薯生长。

4.病虫害防治。重点做好早、晚疫病预防,早疫病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嘧菌酯(阿米西达)、百菌清、恶霜灵锰锌(杀毒矾)、氢氧化铜(可杀得)等药剂800~10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每隔7~10天再喷一次。晚疫病可用银法利、福帅得、杜邦“g露”等农药喷防治。同时,根据田间调查,若发现其它病虫害发生,要及时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避免马铃薯受到损失。

5.做好防寒抗冻工作。霜冻和冰冻灾害对马铃薯影响很大,在霜冻和冰冻的易发天气要根据天气预报,采取对应有效措施,提前将预防工作落实到位,防止灾害天气对马铃薯的伤害,保证马铃薯安全,获得丰收。

6.适时收获。根据马铃薯生长情况及市场情况,适时收获。

四、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项目由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承担实施,实施负责人是梁玉祥,联系电话0777-2835441,监测点负责人是黄有胜,联系电话13977756968。浦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浦北县江城街道办农业技术推广站、浦北县顺丰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参与实施。各相关单位必须加强沟通和密切配合,认真领会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做好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各司其职,早计划,早行动,早实施,将各项任务及时落实到位,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二)明确任务,按时完成

严格执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办〔2021〕9号)规定,在项目工作中,实施责任人和监测点负责人要认真开展田间观测调查记载等工作,按时报送数据材料,做好项目田间查定和结题验收,结合面上生产和气象情况,科学分析,整理拟写出监测报告和冬种马铃薯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和指导生产提供可行参考依据。

(三)加强检查,确保到位

在项目实施期间,经常深入监测点检查指导,监督责任人工作,了解项目开展情况,工作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及时总结好的工作措施和经验,纠正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面膜调查报告篇5

主题词:钢箱梁 防腐 涂装 工艺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简介

济宁市太白楼西路梁济运河大桥主桥工程为96m+220m 的独柱斜塔空间扭面背索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钢箱梁结构形式。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梁济大桥整体结构立面图

主桥钢箱梁为扁平流线型结构,分为9种类型,共18个梁段,标准段长度12m,钢箱梁含风嘴最大宽度约43m,不含风嘴顶板宽度约35m,桥梁中心线处高度为3.5m,含锚拉板钢箱梁最大高度约5.8m。

钢箱梁梁段由顶板(包括侧板)、底板(包括斜底板)、横隔板、中纵腹板、边纵腹板、锚拉板、风嘴、临时吊耳等结构组成。

二、涂装配套体系

三、涂装前准备

1、钢箱梁表面在涂装前先进行表面处理,对有标记和油污的构件表面用有机溶剂进行清洗,清洗至无油、无水、无污物。处理后的表面应清理干净,注意保护,防止二次污染。

2、对钢箱梁采用磨砂处理时,磨料采用钢砂或铜矿砂。磨料应清洁、干燥,砂粒度0.7~1.4mm。使用过程中定期对磨料进行检查,并采用过筛,除灰、补充新砂处理,以保证表面处理的要求。

3、涂装的备料、运输、保存

涂料的备料:所有进场涂料产品应该具有相关产品合格证并提供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

涂料的封装和运输:所有涂料应装在密封容器内,容器的大小应方便运输。每个容器应在侧面粘贴标签,包括牌号、颜色、批号、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

4、涂料的保存:所有涂料应储存在3~40°C的环境中,并注意环境通风。

五、涂装施工流程

1、钢箱梁外表面(不含钢箱梁桥面)

喷砂除锈Sa2.5(Rz=40~80μm)清砂除尘检查报验(不合格则返工)喷涂环氧富锌防锈底漆检查报验(不合格则返工)喷涂环氧云铁中间漆检查报验(不合格则返工)现场喷涂第一道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检查报验(不合格则返工)桥位喷涂第二道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检查报验(不合格则返工)养护。

2、钢箱梁内表面(布置抽湿机,相对湿度小于50%)喷砂除锈Sa2.5或手工除锈St3.0(Rz=40~80μm)清砂除尘检查报验(不合格则返工)喷涂低表面处理环氧树脂漆检查报验(不合格则返工)养护。

3 、U肋及风嘴内表面

喷砂除锈Sa2.5或手工除锈St3.0(Rz=40~80μm)喷涂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

4、钢箱梁桥面喷砂除锈Sa2.5(Rz=40~80μm)清砂除尘检查报验(不合格则返工)喷涂环氧富锌防锈底漆检查报验(不合格则返工)养护。

六、 涂料施工要求

试喷:正式涂装前应试喷涂料,掌握温度,黏度、走枪速度等对涂装质量的影响,取得经验;

喷漆前准备:准备喷枪,调整漆雾,搅拌油漆,除去被涂表面的灰尘和异物;

喷涂方式:准备喷枪,调距物面适当;先喷上面后喷下面,先难后易;压盖1/3-1/2 压盖应均匀;防止流挂、超薄和干喷,允许少量流挂,超薄可以补喷,干喷应返工;

自检喷涂质量:喷涂一个区段后,用眼观察湿膜,如湿膜湿润、丰满、有光泽,喷涂质量好;如湿膜光泽差、有粗糙感,则喷涂不均匀并且偏薄;可用湿膜测厚计帮助掌握厚度;

补偿喷涂:在光泽差、有粗糙感的地方,可补喷加厚;干膜超薄的地方,在喷涂下一道漆时可加厚补偿;

清洗用具:用少量相应稀料清洗喷具,至少清洗三次,用过的稀料可重复使用。

施工环境温度为5-38°,除有特殊要求外,相对湿度不大于80%,雨、雾、雪和沙尘等恶劣天气下,不得进行露天施工。

1、涂装环氧富锌底漆

底漆喷涂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检,漆膜应形成均匀、完整的连续膜。对漆膜存在漏涂、裂纹、气泡等影响防护质量缺陷的部位,进行重新涂装作业。允许少量流挂。底漆涂层干燥后,测量底漆的干膜厚度,干膜总厚度必须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厚度。对于局部厚度不足的部位,进行补涂,直到厚度达到要求。

2、涂装环氧云铁中间漆

中间漆涂装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检,漆膜应形成均匀的没有空隙的连续膜。对漆膜存在漏涂、裂纹、气泡等影响防护质量缺陷的部位,进行重新涂装作业。

涂膜要求平整光滑,对漆膜存在漏涂、裂纹、气泡等影响防护质量的缺陷的部位,进行重涂作业。

涂层干燥后,测量涂层的干膜总厚度,干膜总厚度必须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厚度。对于局部厚度不足的部位,进行补涂,直到厚度达到要求。

3、涂装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对焊逢、边角等不易涂装部位或难以保证厚度的部位采用刷涂进行预涂漆。

七、 涂装检查

1、涂层表观检验

涂层表观要求漆膜连续、平整,颜色一致且符合设计要求。涂层表观质量检验采用目视法。

涂料涂层应均匀、细致、光亮、完整和色泽一致,不得有粗糙不平、漏漆、错漆、皱纹、针孔及严重流挂等缺陷。

2、涂层厚度检测

使用磁性测厚仪检测干膜厚度。测量厚度时,以构件为一个测量单元,大构件以10 为一个测量单元,每个测量单元至少先取三处基准面,每个基准面测量5 个点,取算术平均值,其中,90%的测量点厚度应符合要求,其余测量点的厚应度不低于本规程规定值的90%。

八、涂层养护

涂装完成后,涂膜需经过规定的养护时间后方可投入使用。养护期间,涂膜没有完全固化,要避免吊装,碰撞等容易造成涂膜损伤的行为,并且需要避免淋雨或者直接浸水以及接触其它腐蚀介质。

九、现场清理

构件在工厂涂装完成后进行验收,对存在污染或破坏的涂层进行清理,修补。对涂层表面的污物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有油污的地方必须用清洗剂,彻底除油。对于被破坏涂层修补按照与原涂装方案相同工艺进行,确保构件架设时涂层完好。

十、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 、项目涂装施工时,进入施工场地必须带好安全帽、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

2、 现场配齐必需的安全和消防设备,设置安全警告标志。

3 、仓库必须牢固,各种消防器材应安全,应设有易燃易爆警示牌。

4、 涂装施工时,严禁吸烟,切割火源及电焊等明火。

结束语:钢箱梁结构在做防腐涂装时对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等要求特别严格,广大施工作业都需要通过严格的培训了解了其中的知识才能上岗作业,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涂装工艺的各个环节才能使涂装过的钢结构具有防腐防破坏等功能,才会使完成的结构能有一个较长的寿命周期。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4、《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98.

5、《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

6、《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 1527-2004[S].

面膜调查报告篇6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1(b)-0157-0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妇产科常见病,其定义为具有生长功能的宫腔内膜组织(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宫腔内膜或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异位种植的宫腔内膜随卵巢分泌的激素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使病灶局部反复出血,后缓慢吸收所致病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进而粘连而出现紫褐色斑点,最后可发展成大小不同的实性瘢痕结节或囊性肿块。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以25~45岁妇女较多见[1],其发病率为10%~15%[2],目前已占妇科良性手术的30%~40%[3]。其在盆腔内的表现分为腹膜型内异症、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和深部浸润型内异症。该病一般为良性过程,但各种迹象表明,它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可发生恶变,国内外陆续出现不少报道,但仍属罕见,多为个案报道。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妇科收治1例患者,术前考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中冰冻回示:送检卵巢组织病变符合子宫内膜囊肿改变,部分区域囊壁呈结节状增生并见恶性肿瘤组织;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支持为腺癌,倾向透明细胞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41岁,已婚,育龄期妇女,孕2产1,因“发现‘左包块’5+月”于2012年12月10日入本院乳腺外科手术治疗,因既往发现“盆腔包块”2+年,根据病史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仅定期B超复查,未予特殊治疗,故此次完善相关术前辅查的同时,请妇科会诊,询问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有轻度痛经史,未服用止痛药物及激素类药物治疗;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宫颈光滑,无举摆痛,宫体平位,正常大小,居中,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双附件区扪及增厚,无压痛;辅助检查B超提示:双侧附件区探及肿块,大小3~4 cm,巧克力囊肿可能。予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于2012年12月12日在全身麻醉下先行左乳肿块切除+筋膜瓣成形术+术中冰冻,冰冻报告回示:乳腺纤维腺瘤。妇科接台手术,行腹腔镜探查,术中见:肝脏、膈、胃、肠管表面光滑,未见异常,盆腔见少许咖啡色液体,子宫稍大,前位,表面光滑,右侧卵巢增大约9 cm×7 cm×7 cm,光滑,其下极与盆侧壁粘连,右侧输卵管与右卵巢粘连,外观正常;左侧卵巢大小约5 cm×4 cm×4 cm,光滑,包块下极与盆腔侧壁粘连,左侧输卵管增粗,伞端闭锁。予顺利剥除双侧卵巢囊肿壁,送术中冰冻,结果示“左卵巢囊肿”,送检卵巢组织病变符合子宫内膜囊肿改变,部分区域囊壁呈结节状增生并见恶性肿瘤组织,倾向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类型待常规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送检组织内检出少许子宫内膜组织;“右侧卵巢囊肿壁”符合子宫内膜样囊肿改变。将冰冻结果向患者家属知情告知,并经家属同意后行腹腔镜下全面确定分期的手术,包括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手术结束后该患者转入妇科继续治疗,恢复好,切口甲级愈合;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回示,①“全子宫+双附件”:左卵巢未见残余肿瘤,宫体、宫颈、左右宫旁、左输卵管、右附件未见肿瘤累及;子宫内膜呈增生期改变;慢性宫颈炎伴纳氏囊肿形成,部分腺体鳞化;左卵巢黄体血肿及囊肿形成,内见少许子宫内膜组织,左输卵管显示充血、出血改变,右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右卵巢显示充血、出血改变。②阑尾未见肿瘤累及,病变符合慢性阑尾炎改变。③“大网膜”未见肿瘤累及,内见淋巴结1枚,未见肿瘤转移。④“左盆腔”淋巴结16枚,未见肿瘤转移。⑤“右盆腔”淋巴结24枚,未见肿瘤转移。冰冻+冰剩切片报告:①“左侧卵巢囊肿”送检组织为卵巢组织,病变符合子宫内膜囊肿改变,部分区域囊壁呈结节状增生,并见恶性肿瘤组织,倾向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建议做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协助诊断。②“右侧卵巢囊肿壁”符合子宫内膜样囊肿改变;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查见多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少许间皮细胞、核异质细胞。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回示:“左侧卵巢囊肿”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支持为腺癌,倾向透明细胞癌。术后1周因考虑患者“左侧卵巢透明细胞癌Ⅰc期”,给予“多西紫杉醇(T,75 mg/m2)静脉滴注、顺铂(P,60~80 mg/m2)腹腔灌注”方案化疗,1次/3周,共6次,化疗过程顺利,后期曾出现中度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明显,予升白、止吐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现患者处于随访过程中,身体状况较好。

2 讨论

2.1 发病率

内异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其生物学行为类似于恶性肿瘤如其具有不易早期诊断、增生、浸润、转移、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并对其他部位组织或器官产生破坏、治疗上较困难和容易复发等恶,虽有以上特点,但内异症病灶中并没有癌细胞,其恶仅限在其生物学行为上,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大多位于盆腔内,其中卵巢、骶韧带及子宫直肠陷凹为常见的侵犯部位。近年来,随着异位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所发生恶变的情况也逐渐引起关注,其恶变率也随之提高。自1925年Sampson发现首例并病理证实卵巢内异症恶变以来,国内外陆续出现了不少报道,但仍属罕见,多为个案报道。据统计,其恶变率为0.7%~1%[4],但仅作为参考,因其病变部位具有广泛性,故也决定了内异症恶变部位的广泛性,但最多发生的部位在卵巢(81.9%)。

2.2 发病机制

目前,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据报道,内异症有恶变的潜能,不典型的内异症可能为其癌前病变。内异症恶变的机制及诱因并不清楚,相关研究表明异位子宫内膜伴非典型性增生与癌变有关,与激素紊乱、酶及其受体调节失调、细胞增殖活性增高、染色体异常、基因异常表达等因素亦有相关性[5]。研究发现,内异症恶变具有一些危险因素:①如雌性激素的反复刺激,据Zanetta 等的报道,长期单纯使用雌性激素及肥胖为内异症恶变的危险因素之一,尤以卵巢外内异症的病灶恶变与单用雌激素的关系更加密切;②达那唑的应用,已有学者报道达那唑可能与卵巢癌有相关性,其被用于治疗内异症,在周围循环内可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相结合,降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水平,使游离的睾酮升高,进而使雄激素水平进一步升高,而雄激素过多与卵巢癌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所以,达那唑用于治疗内异症,同样也增加了其发生恶变的危险性;③病程和月经情况,有学者认为患内异症的病程越长,其发生恶变的概率也就越高;④环境污染及其他因素。

2.3 临床表现

盆腔内异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变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就不同。部分患者表现为痛经和慢性盆腔痛、不孕、痛、急腹痛,甚至抑郁或焦虑,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但仍有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或腹腔镜探查中发现,故不易早期诊断,治疗上多采取定期随访、药物(首选口服避孕药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手术以及手术联合药物抑制卵巢功能的治疗,但其仍有持续存在和复发的可能,是目前治疗上的难题。内异症恶变并无明显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有痛经、下腹部不适、盆腔囊肿、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与内异症相类似的症状,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故育龄期妇女应该重视每年的妇科检查,如出现以下情况:①盆腔内异位包块直径>10 cm 或既往包块在短期内有明显增大的趋势;②绝经后病灶复发,腹部出现疼痛的规律性发生改变,痛经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或呈持续性腹部不适;③影像学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内有实质性或状结构,或病灶内血流信息较丰富;④血清CA125 水平过高(如>200 kIU/L),此时应考虑到内异症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有学者报道认为患内异症的病程越长,其发生恶变的概率就越高,故内异症患者早期如采取保守治疗,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以防恶变。对病程较长的内异症患者不能盲目只采取保守治疗,尤其是围绝经期患者及异位内膜包块发生破裂,应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联合手段进行监测和随访。如采取手术治疗,术中应常规检查手术标本,必要时送冰冻切片检查,以防漏诊。

2.4 诊断

目前内异症恶变的诊断标准多采取Sampson 与Scott制订的诊断标准[6-7]:①同一卵巢病灶中癌组织与内异症并存;②癌与内异症的组织学关系相类似;③除外其他部位来源的转移性恶性肿瘤;④显微镜下可见异位症与癌组织相连续或有向恶性移行的根据。研究表明卵巢组织是盆腔内膜异位症恶变最常见的部位(约占81.9%)[4];其发生恶变的组织学类型有上皮性肿瘤占90%,其中主要为子宫内膜样癌及透明细胞癌;肉瘤约占8%[7],为异位内膜间质组织恶变而来,比较罕见。回顾本院该例患者的病灶即发生于卵巢,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标识为透明细胞癌,符合其恶变的组织学类型。

2.5 治疗

内异症恶变的诊断分期现仍采用1988年卵巢癌FIGO手术-病理分期,因其易出现远处转移的特点,故在治疗上早期以全面分期手术为主,晚期则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并结合放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的综合手段,化疗上主要以铂类为主,可采用PC、PAC、TP方案,本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T,75 mg/m2)静脉滴注、顺铂(P,60~80 mg/m2)腹腔灌注”方案化疗,1次/3周,共6次,效果良好,预后问题尚需时间进行临床观察。

2.6 预防

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内异症恶变的各种危险因素,如①患内异症时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其发生恶变的机会就越高;②通过影像学检查示盆腔内有囊实性包块,包块内探及实质性或状结构,或病灶内血流信息较丰富,应疑有恶变的可能;③盆腔包块直径>10 cm 或既往病灶在短期内出现进行性增大;④监测CA125 值明显升高或超过正常值2倍[8],出现以上各种情况时,临床医师应对该患者进行彻底、全面的检查,并应密切随访,对持续存在的卵巢包块应尽早干预,不宜盲目采取保守观察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到异位的宫腔内膜组织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并应了解其恶变客观存在,且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充分认识到其所存在的潜在的恶变性对妇女身体健康、家庭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对待治疗内异症的患者时,应高度警惕其恶变性,尤其是年龄轻、病程长的患者,临床医师应充分告知患者,让其知情并了解该病的特点,不能一味采取观察、药物等保守治疗,对达到手术指征的卵巢包块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在平素的生活中,临床医师应指导患者做到积极随访,定期复查,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临床医师在平素的工作实践中,患者一旦出现相应症状,应做到早诊断,并制订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将减少患者的发病率、降低恶变率、提高生存率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8.

[2]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任务与展望(之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 5):289.

[3] 史精华,冷金花.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及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13,29(7):532-534.

[4] 任凤岩,波,张淑兰.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5):369-372.

[5] 杨开选,孙亮,徐亮,等.24例卵巢异位子宫内膜恶变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恶变机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90-2791.

[6] 冷金花,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7):437

[7] 张弘,林其德.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3,30(5):289.

[8] 热娜、季菲,艾星子·艾里,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5):331-334.

面膜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泪道阻塞 诊断治疗

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泪道阻塞为病理特征,以泪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国外文献报道,眼科门诊患者中约有3%患有LDOD。国内关于LDO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尚无准确统计报告,有文献报道它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LDOD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不小,但因其非直接致盲性和诊治方法的“简易性”及传统治疗方法对相当一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容易被眼科医生轻视,或者不愿意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LDOD的诊断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泪道阻塞的病因、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扼要综述。

1泪道阻塞的病因

泪道阻塞可发生在泪道的任何部位,常发生在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不同部位的阻塞原因有所不同,但总的引起泪道阻塞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1炎症

1.1.1急慢性泪囊炎、泪小管炎、结膜炎

Marthin等[6]通过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慢性泪囊炎是泪道系统阻塞的最常见的原因。鼻泪管阻塞时,泪液长期滞留在泪囊内成为细菌繁殖的有利条件,引起泪囊粘膜感染,产生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则形成泪囊炎。炎症和阻塞可互为原因,相互加重。据马丽[7]报告,泪小管炎往往在临床上表现为持续不愈的结膜炎,随着病程的延长,泪小管处坏死组织可引起泪道阻塞。结膜炎,特别是沙眼也是引起泪道阻塞的一个原因。结膜与泪道相连,结膜出现炎症可波及蔓延至泪道粘膜而出现泪道狭窄和阻塞。

1.2泪道肿瘤、结石及异物

泪道肿瘤是泪道阻塞常见的原因。Valenzuela等1990/2004年间对37例泪道肿瘤病例临床特点的研究中,慢性泪囊炎为最常见泪道肿瘤的临床特征,其中2/3的泪道肿瘤为上皮性的,恶性为主占38%,其次为乳突状瘤,占27%,淋巴瘤为非上皮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占30%。男性常见上皮性肿瘤,占87%,女性常见淋巴瘤,占57%。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配合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以及免疫抑制疗法。近年来,文献报道泪道结石也是泪道阻塞的病因之一,结石阻塞泪道,泪液滞留导致泪囊扩张,患者感到内眦处有压力感,随后出现溢泪,可伴泪囊区隆起。女性较男性更易受累,通常发生在30~35岁。Yazici等统计了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138例鼻泪管阻塞患者,发现泪道结石的发生率为8.4%(12/138),并认为男性表现为泪囊扩张的泪道结石的发生率高,鼻泪管不完全性阻塞和有吸烟史是泪道结石的相对危险因素。有些异物,如从泪小点进入的睫毛或从鼻腔进入鼻泪管的异物亦可引起泪道阻塞。谢继峰报告了14例泪小点睫毛异物。正常时3/4的泪液由下泪小点流入泪道,睫毛可随泪流及泪小点的吸筒作用进入泪小点,故睫毛异物多发生在下泪小点。

1.3眼外伤

眼外伤是LDOD发病的重要原因,据Osguthorpe等报告,鼻泪管外伤骨折在泪道疾病中占17%~21%。根据Uraloglu等[12]最近的研究报告,骨性鼻泪管结构破坏的病例中,发现泪道阻塞病例占68.4%。由于膜性泪道和骨性泪道局部解剖结构的破坏,以及泪道周围组织的损伤,包括有泪囊区软组织和泪囊窝骨质病变、鼻泪管病变、中面部骨折、鼻腔和鼻窦病变,均可导致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者可形成泪囊囊肿和泪囊扩张。

1.4先天性泪道阻塞

泪道系统的先天性阻塞通常是覆盖于鼻泪管的鼻侧末端的Hasner瓣发生膜性阻塞所致,文献报告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2%~30%,广泛认同的数字为6%。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大部分为先天性Hasner瓣阻塞,可在出生后4~6wk开放。还有新生儿先天性颅面畸形,骨性结构的异常是LDOD发病的解剖基础。先天性泪囊膨出的患儿出生时可见扩张的泪囊,同时缺乏炎症表现,检查鼻腔可见到泪囊向下膨出到鼻腔的外侧壁。先天性皮肤泪道瘘管可在皮肤面发现瘘管形成和粘性分泌物流出,文献报道调查587名新生儿只发现1例,极个别婴幼儿有鼻泪管骨性狭窄和缺损。胡楠等报告30例中有2例为骨性狭窄(探针无法探通),双侧先天性骨性鼻泪管阻塞少见。

1.5寄生虫

寄生虫引起泪道阻塞的病例非常少见。2006年Kaur 等首次报道1例猪囊尾蚴引起泪小管阻塞的患者,女,35岁,因为泪小管囊肿而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确诊为泪小管猪囊尾蚴病。文章提示,因泪道肿物而引起泪道阻塞者,需要考虑到有猪囊尾蚴病的可能。

1.6邻近组织疾病的影响

鼻部疾病,如鼻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和鼻甲肥大,鼻息肉、或鼻中隔严重偏曲也可导致鼻泪管下端机械性阻塞;萎缩性鼻炎,鼻粘膜萎缩,鼻泪管下端扩大,感染可由此直接向上扩散,捏鼻时感染性分泌物易直接进入鼻泪管,也可引起LDOD。副鼻窦与泪囊有密切的解剖关系,其炎症也是引起泪囊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筛窦,泪骨常气化为筛泡,骨薄如纸,甚至有陷窝相通,感染可由此直接扩散到泪囊,也可通过周围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传播。Alexandrakis等报道因异位牙引起的鼻泪管阻塞的病例,反复眼科治疗无效,通过口腔外科拔除异位牙而获得痊愈。国内张纲等也有类似报道。

2泪道阻塞的检查

2.1病史询问

检查前详细询问病史,检查者才能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询问病史要注意重点询问溢泪、溢脓(或粘液)发生的起始时间、频次和有无伴随症状,如泪囊区红肿、包块、瘘管等;有无外伤、手术、鼻咽部和口腔疾病、过敏及治疗史等。

2.2泪道常规检查

2.2.1诊断性泪道探查和冲洗

要选择与患者泪点口径相吻合的冲洗针头,针头的弯折段长度要>10mm[5]。针头在泪小管中缓慢推进,以感觉管壁松紧度、光滑度及记录阻力部位距泪点口距离,能否到达泪囊内侧获得骨性抵抗。推注冲洗液时,要在探及抵抗部位后退约1~2mm,再推注冲洗液,不宜紧贴抵抗部位强行用力冲洗。上、下泪点须分别探查和冲洗,并记录冲洗液所流出的部位。泪道冲洗在泪道阻塞诊断中的意义:泪道冲洗可以帮助判断泪道阻塞或狭窄的位置和程度。以往文献记述的泪道冲洗判断泪道阻塞部位的标准较为简单和不够严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泪道冲洗有3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冲洗针头能不能触及泪囊内侧骨壁;二是返流液体是清液还是带有脓液或粘液;三是出现返流时已推注的液体量,并将泪道阻塞部位的判断标准细化。(1)若冲洗针分别从下或上泪小管进入,均不能触及骨壁,出现返流时已推注的液体量很少(0.3mL),有如下几种情况:见表1。记录返流出现时推注到泪囊的液体量还可以粗测泪囊容积。脓为干酪样,可能为结核,近年来结核感染又有回升趋势,需要引起注意;鲜血或咖啡样脓,可能是炎症或肿瘤侵及泪囊内血管所致。表1冲洗泪道均能触及骨壁,返流时已推注的液体量多,返流液是清液者结果(略)注:若冲洗液返流同时伴有脓性分泌物或粘液,说明同时有慢性泪囊炎。

2.2.2泪道探通

作为检查手段可以准确判定泪道的阻塞部位、程度、性质,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依探通者的手感可以明确泪道有几个阻力部位,是膜性还是骨性,阻塞的严重程度。还可探明泪囊内有无肉芽组织填充,瘘管的长度等。若泪道上段已经阻塞,泪道探通是确定下段有无阻塞的简便、确切手段。

2.3泪道影像检查

2.3.1泪道碘油造影

泪道碘油造影能对泪囊大小、形态很好的显影,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前评价泪囊情况的首选检查。但泪道造影有侵入性,容易引起泪道的损伤,还可能引起假道的形成。同时造影由于人为打入造影剂时施加了压力,对功能性泪道阻塞和轻度的泪道狭窄的灵敏性较低,Wearne等对32例患者先后行泪道造影和泪道核素检查, 93%的患者在行泪道造影时显示了泪道的异常, 95%的患者在行泪道核素检查时显示了泪道的异常。其次,泪道造影对泪小管阻塞的诊断率低。Hansen等报道阻塞部位在泪小管时,成功率为45.5%;在非泪小管处,成功率为91.7%。再次,泪道造影对晶状体有辐射,据Gmelin等报道泪道造影对晶状体的辐射量是0.04~0.2 mSv 。

2.3.2泪道造影数字减影

泪道造影数字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dacryocystography,DSDCG)运用减影技术去除头颅骨及周围软组织的重叠影,只保留泪道管腔的影像,能显示全程泪道形态,提高了泪道影像的清晰度。同时,DSDCG图像能自动储存,可以反复回放以便分析,并且建立档案以便随访时对照。

但是,DSDCG只能对病变部位行定位诊断,不能行定性诊断;同时,检查过程中,任何自主或不自主运动,如吞咽、呼吸运动等均可产生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3.3泪道CT检查

CT检查具有很高的密度和空间分辨力、无组织结构重叠影,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检查方便,迅速安全。骨性鼻泪管长轴方向由上而下走行,向后偏斜15°~25°,和鼻泪管方向一致及垂直位扫描,能够从断面观察到泪囊和鼻泪管的情况,对骨性泪道狭窄和外伤性泪道阻塞患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泪道CT三维重建是新的进展之一,优点是可以从三维立体观察泪道的情况,形象直观,并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必要时还可做二次断面分析。结合注射造影剂还可以了解膜性泪道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外伤性泪道阻塞,由于膜性泪道和骨性泪道局部解剖结构的破坏,以及泪道周围的组织损伤,病情比较复杂,手术成功率低。术前泪道CT检查有利于充分了解伤情,做好手术设计,提高手术成功率,所以外伤后泪道阻塞患者应常规做CT检查。当然,泪道CT检查时,行分层扫描,缺乏连续性,对泪道结构的细微改变仍可能会出现漏诊。其次CT检查对晶状体有辐射,据报道对晶状体的辐射量是1.08~2.6mSv。

2.3.4泪道磁共振检查

泪道管径细小,一般MR成像技术在此处的运用常因空间分辨率不够而受到限制。随着局部和全身增强剂在泪道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dacryocystography, MRD)中的运用,泪道显影效果不断提高。目前常用于MRD的造影剂是二乙三胺五乙酸钆(gadolinium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e acid,GdDTPA),它包括全身静推和局部运用。对泪道软组织及占位性狭窄有很好的显影。粘膜增生、粘液囊肿、瘢痕组织、肿瘤等通过MRD都有良好的显影,这是其它影像技术所不能及的优势。Hofmann等用造影剂GdDTPA对18例患者行MRD检查,结果显示18例有阻塞或狭窄,其中3例在泪小管,7例在泪囊,8例在鼻泪管,其中3例泪小管阻塞和狭窄均是由于粘液囊肿引起。Amrith等用磁共振对5名自愿者分别在睁眼和闭眼时测量泪囊的大小,结果发现泪囊容积在睁眼和闭眼时没有明显的变化,不支持Jones关于睁眼时泪囊充盈,闭眼时泪囊排空理论。MRD没有辐射,对患者无损伤。而且MRD不用局麻,不用向泪道打入造影剂,避免了对泪道的人为损伤。但MRD仍有对骨性泪道不显影、费用高、所用时间较长等缺点。

2.3.5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在泪道疾病中的运用近年来也逐渐增多。泪道超声检查无辐射、无人为创伤、无明显禁忌证、操作简单等优点,容易被患者接受。随着泪道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超声检查用于泪小管及泪囊区病变的诊断,尤其是对泪小管,有着其它影像检查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汤喜成等对20例正常,25例急慢性泪囊炎,11例溢泪,1例泪囊囊肿,共57例行超声检查,57例泪囊均显影。B超显示正常泪囊为长椭圆形,顶端钝圆,在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陡然变窄,泪囊前壁与始切面回声像融为一体,后壁清晰,呈线条状,腔内无反射或有极少点状反射,在降低灵敏度时消失。Végh等对4a期间有泪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泪道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有2例结构异常(其中1例为泪囊憩室,另1例为泪囊缺如),3例粘液囊肿,72例肉芽肿,1例肿瘤。同时,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造骨口在没有空气时也能很好显影。Stupp等对17例泪道阻塞患者术前和术后,以及17名正常自愿者行泪道超声检查,对泪小管炎、憩室、结石、泪囊囊肿、眼轮匝肌及泪囊泵异常都能很好显影。同时,1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功能孔也能很好的显影。Pavlidis等用15MHZ超声对14名正常者和6例泪道阻塞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泪囊在引流泪液时的泵作用,正常者在眨眼时泪囊在内眦韧带的压力下,泪囊容积减小50%而泪道阻塞患者只减少15%。Ostendorf等报道用20MHZ超声能对泪小管水平部位及垂直部位结构显影良好,对泪小管炎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泪道超声检查的不足:由于鼻骨的遮挡,超声检查对泪囊下端及鼻泪管均不能显影。

2.3.6泪道核素显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泪道核素显影(dacryoscintigraphy)是判断功能性泪道阻塞的主要检查方法。泪道核素显影,不用外力注入造影剂,是较为客观反映泪道功能与病变部位的方法,更符合泪道的生理功能,特别对泪小管阻塞或泪道有轻微狭窄,冲洗泪道通畅的流泪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972 年Rossomondo [34]首先提出核素泪道显像(nucler dacryocystog ram) 在观察泪道系统阻塞的重要性。国内董惟誉等于1984 年作了初步报道,采用放射性药物TCO或INCL作为显像剂,正常情况下放射性核素滴入结膜囊内后,泪囊在1min内显示,形态完整呈近似长椭圆形,顶端呈盲部,下连鼻泪管;鼻泪管在1~2min显现清晰的影像,呈一弯曲条形;放射性核素到达鼻腔的时间约2~3min,最迟不超过5min。对选择核素显影时拍照时间的选择,Detorakis等对32例功能性流泪的患者和22名正常者进行对比,结果选择2.5,5min更有统计学意义。但文献显示,放射性核素到达鼻腔的时间影响因素较多,所报告的正常值差异很大,范围2~15min,所以一些文献指出,各检查单位需要各自确定自己的正常值。泪道核素显影缺点:泪道核素检查对泪道附近的软组织和骨骼解剖结构不能显示,这一点不如X 线碘油造影。

2.4泪道内窥镜检查

1950年,Beiras首创泪道内窥镜并将其应用于泪道疾病的观察,他用内窥镜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术后吻合口的情况,探讨DCR手术失败的原因并指导DCR手术方法的改进, Emmerich等认为泪道内窥镜检查是迄今唯一的一种可以直接观察到泪道粘膜情况的检查,与Er ∶ YAG激光配合使用可以进行损伤最小的泪道重建术,泪道内窥镜检查还可以为DCR手术提供指导性意见。他为37例拟进行DCR手术的患者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后发现只有26例需要进行DCR手术。

Pifaretti报告使用内窥镜对72例泪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所有病例都取得了清晰的泪道情况的图像,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泪道造影术,对比这两项检查的情况发现,内窥镜比泪道造影术能更准确地看到泪道疾病的病变部位的情况;因此,他认为泪道内窥镜是最好的泪道疾病的检查技术,可以代替泪道造影术。当然,因为泪道腔隙较小,目前的泪道内窥镜视野和图像质量还不是十分理想,所以泪道内窥镜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2.5病原微生物检查

病原微生物检查是泪道阻塞并感染性疾病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临床上选择治疗药物的主要依据。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药物敏感性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及时掌握慢性泪囊炎最新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变化情况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细菌培养结果报道表明,以前被认定的菌种中部分细菌仍然是本病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仍占据首位,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草绿色链球菌。部分细菌则不再占致病的重要地位,如大肠杆菌和摩拉克菌,而以前未被重视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和阳性的厌氧球菌及杆菌,如韦荣球菌、消化链球菌和脆弱类杆菌、丙酸杆菌等已在LDOD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已成为常见的主要致病菌。国内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显示,占首位的是表皮葡萄球菌,约占30%多,其次是类白喉杆菌,占20%左右,链球菌,肠杆菌和丙酸杆菌各占10%左右,流感嗜血杆菌占8%左右。慢性泪囊炎检出的致病菌中除细菌外,还有少量的真菌,真菌有茄病镰刀菌、绿色木霉、酵母菌等,近年来还有报道显示检出白色念球菌。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多种多样,除常见的需氧菌之外,还有兼性厌氧菌、厌氧菌和真菌等多种病原菌。

2.6鼻腔、副鼻窦检查

LDOD的患者,要注意鼻腔、副鼻窦的检查是比较容易被忽视[5]。鼻腔、副鼻窦检查重点是了解下、中鼻甲,下、中鼻道,鼻中隔、鼻底和副鼻窦的状况。必要时做鼻腔内窥镜检查,鼻腔内窥镜检查可以帮助发现鼻泪管下口阻塞的情况,如发现有无肿瘤、息肉等阻塞。

3泪道阻塞的诊断

国内张敬先教授首先提出泪道阻塞完整诊断应该是包括阻塞部位、性质、程度、原因、并发症等,应该逐一明确,便于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1)部位:泪点(上、下);泪小管(上、下);泪小管泪囊结合部;泪囊;鼻泪管上口、中段、下口。一段或几段同时阻塞。(2)性质:泪点解剖(位置、形状、大小)异常,肿胀、增殖膜覆盖;分泌物(粘液、脓)阻塞;粘膜肿胀、粘连、疤痕导致的膜性闭塞;骨质增生,外伤骨折、骨错位导致的骨性狭窄、阻塞;鼻与副鼻窦等手术导致的管壁蹋陷;鼻泪管下口为外物压迫;泪道内异物等。(3)程度:严重狭窄,完全阻塞。(4)病因:先天解剖异常(膜性或骨性),眼表疾病下延,泪囊固有炎症、肿物,鼻、副鼻窦疾病上延、压迫或手术,过敏反应,外伤,骨折,骨增生,泪道异物,肿瘤,医源性损害等。(5)并发症:泪囊积脓、钙化、萎缩、肉芽组织填充、肿物,与泪囊相关的脓肿、瘘管,急性泪囊炎、眶蜂窝组织炎,相关外伤、骨折错位、骨增生等。

完整诊断示范。诊断:右泪道阻塞。阻塞部位:下泪小点、鼻泪管上口与下口。性质:泪点处为膜覆盖,鼻泪管上口为膜性闭塞,下口为骨严重增生的骨性阻塞。 程度:泪点处有膜覆盖;鼻泪管上口完全阻塞;下口严重骨性狭窄。病因:泪点缘由慢性结膜炎,鼻泪管上口由泪囊慢性炎症累及,下口由骨增生所致。并发症:慢性泪囊炎、泪囊积脓,上颌骨增生。

4泪道阻塞的鉴别诊断

面膜调查报告篇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146-02

【摘 要】目的 探讨食管黏膜血肿的X线表现,提高定性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随访复查或胃镜检查证实的食管黏膜血肿的X线钡餐检查征象。结果 食管黏膜血肿主要表现为食管壁充盈缺损,液- 钡平面,局部黏膜变形,短期内随访X线征象大多消失。结论 X线钡餐检查及短期复查随访对食管黏膜血肿可以明确诊断,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管 黏膜血肿 X线摄影

食管黏膜血肿并不常见,文献报道较少。本组收集1995-2003年23例经随访复查或胃镜检查证实的食管黏膜血肿的X线钡餐检查征象,旨在提高其定性诊断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23例病人,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62岁,平均27岁。所有病人均以明确的“急性食管异物史”就诊,其中小鱼刺伤者12例,细竹丝刺伤者3例,不明确物刺伤者8例。主要症状有上胸部或咽部疼痛、阻塞感18例;食管轻微异物感5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AXGRSM80型高频医用诊断X线机。将医用钡剂(上海马陆制药厂生产)与水按3―4:1比例调匀(浓度70%―80%),在其中加入少许短的棉花丝。患者取站立位检查,透视动态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按照所观察的最佳结果取正、侧位或斜位点片。必要时再次服钡剂混悬液点片。

2 结果

2.1 充盈缺损 23例患者中均见到食管上段侧壁半圆形或梭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其密度较食管壁软组织影略低,近似透亮灶。

2.2 钡剂充填 11例患者见部分充盈缺损内可有钡剂进入而显示其囊状结构,囊内未见气影。

2.3 液―钡平面 8例食管黏膜血肿可见钡剂从细破口渗入,而形成血肿内下部高密度、上部低密度影的液―钡平面。

2.4 黏膜变形 由于食管黏膜血肿较柔软,其可随吞钡动作、压力变化以及食管的收缩可有轻度变形。

2.5 随访检查 17例患者3d后食管钡餐随访复查食管黏膜下血肿征象完全消失12例,明显缩小5例。6例经食管镜确诊。本组病例无1例引发大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食管黏膜血肿是食管黏膜的一种损伤性病变,主要为食管异物所致,有时进食过快也可引起。本组证实的食管黏膜血肿大小一般为0.5cm~5cm,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不适及阻塞感,考虑为血肿压迫或黏膜刺激引起。食管钡餐透视发现食管内壁局限性半圆形软组织密度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如果钡剂进入血肿内,可见血肿呈囊状,其内钡剂沉淀呈液―钡平面,此征为确诊征象。因异物小而且密度差别不显著,一般在食管钡透检查下难以发现异物的直接征象。应根据病史认真检查、细致多观察,否则容易漏诊,特别是“液―钡平面”。随访复查对食管黏膜血肿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此血肿可自行吸收或沿破口排除而消失,食管钡餐复查上述征象消失或变小也可确诊。食管钡餐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可为临床医师适当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以避免大出血或继发食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食管黏膜血肿以往学者报道很少,宋国平等[1]曾经报告9例食管黏膜血肿及1例表层剥脱性食管炎患者,认为食管黏膜血肿和表层刹脱性食管炎可能是食管创伤的2个不同阶段。进食过急或异物下咽时,机械作用使食管黏膜表层与固有层之间分裂,2层间血管断裂,于食管上端形成血肿。如受重力或胸部负压影响或异物继续下咽时,血肿向下蔓延扩大。此时如患者反复剧烈呕吐,则血肿下端破裂,下端断裂的食管表层黏膜因呕吐而向上翻起,并随呕吐物一起吐出,即为表层剥脱性食管炎。王晨等[2]报道过1例食管壁内血肿的X线诊断和处理。食管壁内血肿又称为食管黏膜下分离、食管壁内穿孔或食管卒中,是一种罕见的食管病理状态,国外文献报道较多[3],主要病理改变是食管黏膜层与黏膜下层之间的分离及血肿形成。其病因尚不明确,可以是食管异物损伤所致并发症。在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或抗凝药治疗的患者中也可自发出现。其主要症状是突发的胸骨后疼痛、呕血、吞咽痛、吞咽困难等,需同夹层动脉瘤鉴别。食管钡餐检查为首选检查,它比内镜检查创伤小,其特征表现为“双管征”,即造影剂同时进入2个管腔中,中间由一透亮黏膜线分隔。我们认为,食管黏膜血肿、剥脱性食管炎及食管壁间血肿可能是食管损伤程度不同时的病理表现,实质上均是食管的不完全穿孔。在食管受到轻微急性外伤时,如小鱼刺、细竹丝等刺破食管黏膜血管,局部黏膜破口小而淤血未流出,局部形成血肿;也可以由于食管黏膜钝性损伤,致黏膜血管破裂出血而成黏膜血肿。如果外伤因素继续存在或患者反应过大,如剧烈呕吐时,可以发展为剥脱性食管炎。如果患者为易出血体质,或者食管损伤较重,则病变累及黏膜下层,形成食管黏膜下血肿或食管壁间血肿。

3.2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食管其它良性肿瘤(特别是食管息肉)、食管憩室、食管外压性占位病变、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等进行鉴别。①无液-钡平面时需与食管良性占位鉴别:血肿一般有明确的异物损伤史,有疼痛不适等典型症状,3d后复查占位征象大都消失;而食管息肉、平滑肌瘤等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随访复查占位不消失。息肉多有蒂与食管壁相连。本组有2例第1次检查误诊为息肉,3d后复查占位消失:②若有液-钡平面需与食管憩室鉴别:食管憩室位于腔外,其中多为气-钡平面,一般无症状。而血肿位于食管腔内,为液-钡平面,有急性异物史及疼痛不适等。

参考文献

[1] 宋国平,廖建春,王海青,等.食管黏膜血肿与表层刹脱性食管炎[J].江苏医药,1994,20(2):69-71.

[2] 王晨,陈帜贤,王长龙,等. 食管壁内血肿的X线诊断和处理方法1例报告[J] .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6):423-424.

上一篇:学习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长城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