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10 12:07:23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篇1

XX年,yjbys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下面是关于此项活动的社会调查报告: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 (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篇2

徽州(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曾称雄中国商界,于是便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然而,到了晚清,随着兵燹的频繁出现以及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普遍介入,明朝中期以来的繁荣景象已经风华不在。与当时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徽州已经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1901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实行“新政”。为了便于“新政”开展,清政府决定广设调查机构,对全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在政府推动和一些开明官僚、立宪派人士的热心参与下,很快便形成了一股全国范围的调查运动。

首先是调查内容广泛。涉及国家的各个方面,如币制、盐政之调查;妇女缠足、禁烟之调查;自治和户口之调查;各地风俗、民事、商事习惯之调查,等等。

其次是规模宏大。调查机构和调查报刊大量涌现。据李章鹏考证,从1903到1911年,中国相继成立的43个调查机构,其中29个为官方机构,而1908年这一年官方调查机构多达15个。1903年后,全国调查次数大幅增加,是此前所有调查总数的135倍之多。宣传调查的报刊持续增加。他据《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所收集的清末261种期刊统计,曾辟有调查栏目的有53种,占总数的20.31%;刊登过有关调查文章的有108种,占总数的41.38%[1] (pp.76~78)。

最后是调查的组织程序也比较严密。先由中央修订法律馆统领,根据调查活动的进展情况陆续制定了各种专门的操作规则,然后各省成立“调查局”,一些省调查局制定更为详细的调查规则和调查文件格式,最后各府县则设立调查法制科,各地参与社会调查活动除专职调查员之外,还有地方官、商会社会团体及乡绅。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徽州知府刘汝骥于宣统元年(1909年),主持了徽州社会调查。刘汝骥是晚清时期一位颇有政治眼光、办事踏实认真的政府官员,曾经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召见。据《陶甓公牍》卷首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丙午,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召见刘汝骥,对有关新政问题进行了垂询。关于中国政体,慈禧太后肯定了刘汝骥“去年条陈甚有见地”;对新政时期官员保举过滥也“条陈的很好”。此外,慈禧太后还询问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慈禧太后训直隶学堂如何时,刘认为“近日办学堂的毛病是縻费太多,中学堂以上学科太杂,于经学反多荒废”。当慈禧太后问及留日学生“流弊日多”的原因,刘回答:“此当慎之于始,非中学有根柢者,不得遣派,自然流弊可去。”慈禧太后耳闻“日本有假丝售于我国者颇多”,刘对此也颇为关注:“此不独日本,印度、法兰西皆有”,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我中国亦可仿造,求皇太后、皇上责成商部,认真提倡,自然有效”。慈禧太后对当时洋布充斥中国市场表示忧心忡忡,“又为我国一大漏卮”,刘提倡大量设立民办织布局加以抵制。皇太后还提到工艺广兴问题,刘建议可以在川陆通衢省份举行内地赛会来鼓舞民众[2] (pp.462~463)。

这次召见中,刘汝骥表现出了关心时局的忧患意识、力图振兴的改革精神和认真务实的办事态度,尤其是其良好的官员素质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丁未正月初七日,光绪帝颁布上谕,着刘汝骥补授徽州知府,要求他严加整饬州县,体恤百姓疾苦,实心办事。

在徽州的社会调查活动中,刘汝骥表现出了踏实严谨的作风,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调查流程办事。当时,省里成立“调查局”,徽州府以省里规定为标准,“此项法制子目由省局所颁,并无异同,只答问有详有略、有切题不切题之分别”[2] (p.576),在各府县则设立调查法制科,“知府就署设立统计处,派委各县学识兼优,热心公益之士绅组织统计学会,分任调查,并令将法制事项一并分条撰说,随时报告,以凭汇核编订。先后编送民情、风俗、绅士办事习惯各方策,陆续报告前来”[2] (p.578)。作为主持者,刘汝骥十分重视这场社会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在法制一科调查过程中,将民情风俗、绅士、办事三习惯,“逐条撰说寄府,以便编纂,愈确切愈好”[2] (p.576)。对于“敷衍缴卷者”的黟县余攀荣则提出批评[2] (p.609),他希望士绅们能够齐心协力,“惟赖诸君挚诚毅力,同肩此一副担子”。这次调查有明确目的,“弟处广征鸿文,将于此互证参观,以求其差异,即以此为纂订法典之定本也”[2] (p.576)。最后,刘知府复核各地独立成稿的调查报告,认为尚属确切者,“汇册缮正,具文申送,仰祈宪台鉴核”。得到抚宪朱批的充分肯定后,刘汝骥“仍督饬各该绅等,将其余各项报告详细调查,依限造送务期,益加精密为要,仰调查局汇入编纂,并转饬知照缴册存”[2] (p.578)。此社会调查核实汇编被刘汝骥命名为《陶甓公牍》,宣统三年夏由安徽印刷局校印[3]。依据这次社会调查运作流程的制定和刘知府的工作态度,我们完全可推断《陶甓公牍》的真实可靠性。

《陶甓公牍》涉及内容翔实。其中,卷首记载了刘汝骥关注国内外局势,实行立宪问题。卷一《示谕》就是的告示,涉及府衙胥吏的任用,禁止一些陋习恶俗如淫戏、缠足、迷信、赛灯、戒烟和奖励实业等。从卷二至卷九《批判》(分《吏科》《户科》《礼科》《学科》《兵科》《刑科》《工科》《科》),这些内容汇集了八科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禀批资料。卷十《禀详》是徽州府禀报自然灾害、地方学堂、选举及物产会等问题。卷十一《笺启》是刘汝骥和负责调查乡绅之间的信件往来。卷十二《法制》占全书篇幅最多,包括《申送六县民情风俗绅士办事习惯报告册文》,各县《民情之习惯》《风俗之习惯》和《绅士办事之习惯》。各县《民情之习惯》从生活、行为、成绩、团体、教育和道德上观察民情;各县《风俗之习惯》包括祭祀、丧葬、婚娶、居处、服饰、饮食、岁时、乐歌、方言、游燕、神道和宗教十二项;各县《绅士办事之习惯》分为“属诸人者”和“属诸事者”两部类。

综上所述,《陶甓公牍》由这次大规模的徽州社会调查汇编而成,基本上能反映当时的徽州社会实态,“所有言及徽州一府六县民俗中最为系统、详尽的一种文献,对于徽州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史料价值”[3] (p.127),因而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在长期战乱和外国资本主义介入的影响下,晚清徽州民众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较以前发生了很大改变,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新的生活方式出现和对新事物的追求。

(一)崇洋的风气

“徽处万山中,其田土所产,啬于他郡”[4] (p.119),“烘壅缉栉,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5] (p.781)。在十分艰苦的生存条件下,徽州人长期养成了生活俭啬的风俗习惯。但到了近代,炮火硝烟不仅严重破坏徽州社会经济,而且打破这一持续千年的传统,“内容愈瘠,表面愈华,好洋货者多,好土货者少”[2] (p.579)。《陶甓公牍》卷十二《法制·绩溪风俗之习惯·服饰》分别把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和清末三个阶段绩溪男女服饰的变化详尽地列举出来。这一史料展示了三个阶段徽州民众衣着由土到洋的发展变化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前,男装布料夏天是土葛布、土麻布,而夏布少,冬天是粗布;太平天国运动后,男装布料发生了变化,夏天是纱罗,次之是夏布、洋布,冬天是轻裘,次之是细棉布,土布则很罕见。到了晚清,男装衣料基本不用土货,呈现出“西洋化”的特点。男鞋也很讲究:喜瓦式、洋式,平时人们亦喜穿操靴、革履,佩戴镶宝石、钻石的金戒子作为饰品。与男服变化的三个阶段相对应,女装衣料在太平天国前“俱用布”,“有各种华衣,亦不肯穿”,太平天国后“细布、洋布每每皆是镶银花草及盘钉阑杆”,晚清则“洋货居多”;女子饰品在太平天国运动前一般不超过三件,金少银多,多为朴古的珠钗铒簪环,太平天国运动后则是满头插遍金珠钗铒簪环,再到晚清女子首饰多重金,珠较少。

绩溪在徽州府县中民风最为淳朴,“绩俗极俭,而安守本分,为诸邑所不及。语云:‘惟有绩溪真老实,’非伪言也”[6] (p.601)。绩溪尚且如此,其他各县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如婺源,“二十年前服饰崇朴素,富商大贾往来江淮、吴越间,皆穿土布衫”。但是“近各国通商,多染外洋习气”。“女子亦穿长衫,不着下裳,风气大变。又有少年子弟剪发,作流海圈”[2] (p.596)。

饮食方面也形成了崇洋的风气。祁门旧志记载:“家居务俭啬,茹淡操作,日再食,食惟■粥,客至不为黍,不畜乘马,不畜鹅鹜,贫窭数月不见鱼肉。”然而“近今民风稍奢,喜用洋货。唯城一都为最”。即使是西、南两乡,北乡无大宗出产,也是“喜新奇”[2] (p.601)。绩溪“近日斗靡争华”,在家庭祝寿、题主大宾、亲迎新婿等筵席十分丰盛,“十大簋、八小簋、四点心、十六碟”,使得负责社会调查的士绅感叹“此亦人心世道之忧也”[2] (p.622)。一些人担心“食洋货,其食用必期混同于欧俗,其影响于生计者,不至民穷财尽不已,欲端好尚,是在有转移风俗之责者”[2] (p.611)。更有一些洋货登堂入室。黟县“往时宴客尚俭”,近有“洋酒番菜”出现在餐桌上[2] (p.609);休宁甚至出现了“洋酒之用于宴会,洋芭芦之施于小碗,洋乳为哺儿之要件,番馔乃请客之恒需”的现象[2] (p.585)。

(二)实用价值的取向

在晚清徽州民众生活方式中,崇洋的同时十分注重外来商品的实用价值。外来日用商品的最先接受者是新式学堂学生和徽商。学生受到新思潮的影响,思想解放较快;而徽商长期在商海中搏击风浪,逐渐认识到西方商品的优越性。“学堂所用则铅笔、药水也,商人所用则毛毡、铁柜也”,均凸显了学生和徽商在使用日用品方面注重其实用价值。

《陶甓公牍》卷十二《法制·绩溪风俗之习惯·服饰》中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和清末三个阶段绩溪人服装款式变化。太平天国运动前,男装款式的特点是“幅短少袖狭”;太平天国运动后,男装中套裤、背心十分流行,是具有湖南特色的服装,即湘军的“两湖妆式”(“宽衣广幅阔袖”)。晚清男装款式“西洋化”的表现是操衣。女子的发型、款式也体现出简约、实用的特点。女子发型在太平天国运动前多为“高髻”,太平天国运动后流行“扬州之髻”,晚清则是“苏、杭之圆扁式髻”。太平天国运动前,女装款式的特点是“袖狭而幅短”,鞋绣花;太平天国运动后,女装款式的特点是“宽袖广幅”;晚清女装款式是“狭袖,幅亦不广。城内及开通乡镇,则窄袖幅狭而长过膝”,“鞋不绣花,喜黑色”。

休宁男女服饰,“今则窄袖紧身,仿操衣而制,袄呢袍草帽,恃有表之可观。此风盛于学堂,经商者从而法之矣,绅衿则遍身绮罗,漏卮无算。妇人则竹素花布,年年花样翻新,然亦城市然也。”[2] (p.589)

可以看出,男女服饰款式的总体趋势是由繁琐到简约,这使得人们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劳动工作中都方便得多,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加快,徽州民众做出的必然选择。

晚清徽州民居的建筑设计来也体现出实用价值的取向。徽派典型建筑是“粉墙黛瓦马头墙”,清新自然的质朴美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惟天井窄狭,光线不足,墙垣率外砖中土,俗名‘灌斗’,不甚坚固”[2] (p.609)。太平天国中,徽州民居建筑遭受严重破坏。光绪年间,徽派建筑修复中注重实用,如祁门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的状况得以好转,“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2] (p.603)。这就克服了以往徽派建筑采光难的弊端。

婺源的豸峰村被一些研究者称为中国乡村“西风东渐”代表。在这里,徽商建有若干西洋风格的建筑。其中,涵庐和潘次良宅(又名“洋屋”),大量运用了当时很罕见的洋灰(水泥)[7] (p.105),在原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8] (pp.74~75)。而绩溪建筑,“近有用洋铁、洋铅者,窗嵌玻璃者,城多乡少”[2] (p.616)。用洋铁、洋铅等西洋建筑材料可以使房屋更加坚固耐用,而用玻璃镶嵌在窗户上,则使得室内通风、光线较以前为好。这样就增加徽州民居的实用价值。

(三)西方文化的初步认可

晚清时期徽州民众在文化消费方面体现出对西方文化的初步认同。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阅读报纸可以算作徽州民众认可西方文化的表现之一。《陶甓公牍》卷十二《法制》记载各县的《民情之习惯》中有《报纸之销数》的专项调查资料。

婺源比较偏僻,加之邮局的玩懈,阅读报纸者较徽州其他五县相对少一些,只有九份报纸经由邮局送达。至于外交报、各种官报,除县署外,也是无人购阅。黟县的外出经商者心系信息闭塞的徽州家乡,往往把阅读过的报纸寄回去,使得黟县可阅读的报纸很丰富,单是从“沪上邮局递到报纸亦有十数分”。绩溪在邮局没有开设之前,阅报者很少。“邮局设后,阅报者渐多。调查现今销数约在百份以上,唯城内学界占大多数,乡间除学堂外官报派销外,阅者仍属无多。”祁门交通不便,但是他们一向喜阅京报阁钞,“自沪上报馆接踵而起,购阅者亦渐多。就所查悉者,除县学两署及城乡各学堂外,城内销报十四家”,即使是乡下情况也很乐观,其中“东乡浒溪销报两家,南乡平里鳙溪等处销报六家,西乡历口闪里等处销报四家,北乡善和等处销报两家”。歙县学堂、商会及城镇绅商“皆喜阅报纸”。休宁本地派销的官报有六家,而由外地寄送的上海出版发行的新闻时评报有七家,另外还有五家医药卫生报和杂志在绅、学、商界传播。

在近代教育的影响下,有些徽州人似乎也在主动学习外国,如“近日风气渐开,宦商子弟好习英文、英语,亦有习东洋语言文字者”[2] (p.605)。有的甚至走出国门,“近今新学发明,士人亦翻然有远志,负书担囊,肩背相望,抑间有东渡大和、西赴欧美,以博求新智识者”[2] (p.592)。绩溪调查者甚至主张“广兴女学”[2] (p.623)。这些都直接反映出晚清徽州民众对外来文化的初步认可。

(四)拜金主义的加剧

万历《歙志》中记载,明朝中叶以后,徽州形成拜金主义风潮,晚清时期这一趋势加剧,如婚娶习俗的变化。在休宁,男女双方婚嫁谈妥后,“开一礼单送男家去,縻费以二百圆为中数”,“女家必欲求其盈,虽男家借贷、典质而不顾”[2] (p.588)。歙县婚俗颇较贫富、论门第,“行聘用财,或墨银百圆至二三百圆不等”[2] (p.581)。祁门婚娶礼俗以前为首饰衣物,“今代以洋元,嗣具纳币帖,既媒氏约期迎娶”[2] (p.603)。同光新政后,绩溪元气尚未恢复,婚约聘金却有增无减,不堪重负的男方甚至“抢亲”。“推厥原因,殆由礼物太繁,聘金过多,始无力者迫而出此。历久相沿,绝不为怪,甚至酿成械斗巨案”[2] (p.616)。

拜金主义的加剧使得某些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父母兄弟的分家析产。《陶甓公牍》卷十二《法制科》记载各县民情之习惯的《共产析产之趋势》,反映了各县存在分家析产的发展。如歙县,太平天国运动前以同居合爨为美谈,太平天国运动后,家族荡析离散,甚至出现孝廉父别居的现象。“就目前大势论之,析产者多,共产者少”。休宁“父母在不别籍,不异财”的情况开始变化,“析产之事亦贤人君子所不能禁”。更有“近人如某某之挖窖案,枝节横生,鬼蜮迭出,本析产也”。道光以前,婺源徽商经营良好,析产情况很少,太平天国之后,商业衰败,十室而九空,“为父母者,及诸子婚娶毕,即为之析产,令自谋生活”,析产之风在婺源遂悄然兴起。在祁门,富裕家庭的兄弟争夺财产时锱铢必较,诉讼屡见不鲜,“故共产者少,而析产者较多”。黟县“析产较多于共产,同居分爨者则十室而九”。绩溪“析产者十之八九,共产者不过百分之二三”,兄弟叔侄之析产者,尽管仍保持商铺合赀经营,不过也是互相嫉妒,大都貌合神离,直至商业倒闭。而社会调查者进行理性分析,认为“从旧学说共产乃室家盛事,从新学说析产乃生活萌芽”。

如果说婚娶重礼、分家析产是晚清徽州民众拜金主义的加剧,那么则使之走向变态的极端。赌徒们往往聚众于公共场合,为患一方。徽州民俗有迎神赛会,赛会之期,“辄有戏,戏必有赌,贻害地方,殊非浅鲜”[2] (p.580)。所以有些人认为三月三、四月八、五月端午、九月重阳等节日醵钱演戏属于妄费,“且有借此以开场聚赌者,实为风俗之忧”[2] (p.597)。这一恶俗对社会危害很大,晚清绩溪在调查犯罪种类中得出“以为最”的结论。老百姓搭台唱戏的同时,另一边却是赌棚林立,“棚或数十人,或数百人,宝摊、骰牌,俱全。秋成后,无论大村小村,不啻以为其俱乐部,通宵达旦,习以为常”。赌徒们为防止政府干预,疏通了政府,“然开赌之先,又必于佐贰衙门说费,费纳则略无顾忌”,使进一步合法化。赌徒们往往设局诱赌骗取钱财,“成年子弟因此倾家破产者有之”[2] (p.613)。有的人甚至酿成家破人亡的惨剧,“祁民向称良善,年轻子弟诱入,因输空而轻生者有之”[2] (p.602)。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恶俗高度关注,把戒赌甚至写进塾材用来教育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子,如《黟县十都宏村万氏文书》中的“课程”有一首《戒赌诗》:

凡人百艺好随身,门中莫去亲。

能使英雄为下贱,解教富室作饥贫。

衣衫褴褛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

不信但看亲党内,眼前衰败几多人。[9] (p.481)

(五)鸦片的泛滥

鸦片战争后,随着鸦片的弛禁,吸食鸦片这一不良社会行为在全国十分严重,素有“东南邹鲁”美誉的徽州亦然。“徽俗不论贫富,吃烟者十人而六七,面黧骨削,举目皆是,此地方官之隐忧也。”[2] (p.542)而婺源是徽州六县的烟毒重灾区,“受患尤巨,下流贫民烟瘾特深”[2] (p.593)。甚至在佛门圣地,世俗化的佛教徒也出现了“释教口诵牟尼,而若辈多嗜烟”[2] (p.590)的怪现象,我们完全可以推断,烟毒确是此时社会痼疾,成为败坏社会风气又一重要根源。

对于打击和根除吸食鸦片,徽州从政府到民间都非常重视。徽州府《严禁烟馆示》,“照得开灯烟馆,勒限六月底一律闭歇”以痛除烟害。宣统元年开展调查时,“近据各县禀报,凡开灯烟馆遵限一律闭歇”,但是政府推测“其尤黠者或勾结吏胥虎前作伥,或改换门面壁后置人,或昌言文诰,不足畏法律,不足恃,招致无数惰民虱处于覆舟漏室之中,致有野蛮之举动”。于是再次重申,“本府执法无私,除恶务尽”,“劝禁其以烟馆为生涯者,速速改图他业”,若仍不知悛改,经查明后,“定即饬拿到案,烟具销毁,房封入官,轻则量予科罚,重则发充苦工,其勿悔切切特示”[2] (pp.468~469)。除告示,政府还要求民众购买戒毒药品,“林文忠公忌酸补正二方,最为有益无害。近日海上所售亚支奶戒烟药亦曾经化验无吗啡毒质,皆可购服”。政府又提升民众戒烟信心,“无论何药皆可戒除,只在此心有恒。有饿死冻死之人,断无瘾死之人,有吸烟日瘦弱之人,断无戒烟后不强壮之人”[2] (p.468)。对于戒烟药品还做减价处理,“减价售药,限期戒烟,官立局以提倡之”,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这一社会公益事业,“该县联合各绅创立族祠戒烟社,以辐官力之所不足”[2] (p.477)。

尽管如此,徽州禁烟效果却并不理想,鸦片依然泛滥成灾。如歙县尽管把禁烟当为“现今第一要政”,但“乡间私开烟馆尤为地方之害”[2] (p.482)。绩溪“有嗜好者帖然如故也”[2] (p.623)。休宁乡间私开烟馆,竟然依仗捕保为护身符。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人口流动较快,禁烟更是难以奏效。“唯闻屯溪街口各处水陆通衢,莠民杂处,犹未能一律■除”[2] (p.542)。更有“土娼招赌卖烟,最为风俗人心之害况”[2] (p.524),这就进一步加大了禁烟的难度。

面对鸦片的泛滥,有人尝试用学校教育的途径来影响下一代。如《黟县十都宏村万氏文书》中有一首《戒食鸦片烟》这样告诫学子:

劝君切勿食洋烟,一食洋烟累百年。

日月半从灯下过,功夫多为引来捐。

销精铄髓形先瘦,荡产倾家疾久延。

莫到儿孙皆学样,始知流毒恨终天。[10] (p.481)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处于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晚清徽州亦如此,如前所述,徽州民众生活方式较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现象,这正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共性。

徽州民众对近代西方物质文化认同使徽州社会生活呈现出近代化生活的气象。徽州当地商人和学生是近代西方文明进入晚清徽州社会的中介。在大中城市和通商口岸经营的徽商较早接触到新生事物,他们或是把外国商品直接寄送回家乡,或是通过把报纸寄送回家引领时代观念的转变,将外界新风吹入了徽州社会。而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易于接受新事物,如操衣,学习用品等即为学生率先使用。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芜湖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商品较易进入徽州市场。徽州民众形成了“喜洋货,嗜新品”的社会风气。洋货的大量输入,给当地的土货带来巨大冲击,极大地打压了土货的生存空间,一些传统的产品和工艺甚至面临着衰落和失传的危险境地。如黟县,“邑志载《春渚纪闻》有云,黟川布衣张谷制墨,得李氏法,今黟邑无造墨者。又《新安志》言黟、歙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长者五十尺,自首至尾匀薄如一,今黟邑并无造纸者”[2] (p.608)。绩溪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服装以自制芙蓉土布为布料,“今则芙蓉布失传”[2] (p.617)。

徽州民众对于外国商品的认同是崇洋的表现。外国商品在徽州大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洋货本身的“货巧而价廉”[2] (p.611)。比如服装的色泽鲜亮且不易褪色,质地优良,款式非常实用,穿着舒适,同时外国商品的生产多为机器大生产,生产成本较低,价格较之土布低廉。又如学堂所使用的铅笔、药水,商人所使用的毛毡、铁柜,也较实用,这也是时代决定了人们追求简约的一种生活倾向。而徽派建筑使用的材料引用了洋铁、洋铅、洋灰等,设计上学习西洋增添窗户等也是比较科学的。这些都是土货所不具备的优点。这些商品受欢迎正是消费者的正常消费观念,反映了人们对舒适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外来物质文化的认同,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晚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等的落后。这正是“土货不改良,洋货则乘隙而入”[2] (p.585)的必然结果。

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积极向上的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催生出一些不良生活生活方式。徽州山多田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11] (p.205),以大批移民外出经商,明清时期徽商发展到鼎盛时期,足迹遍天下,以至有“无徽不成镇”之说。留守徽州人主要依靠这些徽商输入钱财接济生活,甚至有些富贾及其子弟生活奢靡,挥金如土,刺激了本土消费型经济的增长。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介入,大多徽商经营每况愈下,徽州本地民众得到的接济钱财减少,由徽商支撑的本土消费型经济渐趋终结,而长期的养尊处优又使他们很难接受现实。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徽州社会由盛转衰。徽州地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战场之一。太平军、清军和徽州地方团练在徽州屠杀、筹饷和掳掠,造成人口锐减、乡村经济凋敝、徽州本地商人一蹶不振等一系列恶劣影响,使之遭受到有宋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劫难。婺源“壮丽之居,一朝颓尽,败垣破瓦,满目萧然,承平四五十载,元气卒不可复,生计既极艰难,商贾迥不如前”[2] (p.596)。

往昔的风光不再造成了徽州民众巨大的心理落差。不难想象,有些人希望恢复以前的繁华,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已是求富无方,所以就企图通过豪赌而一夜暴富。明朝中期业已出现的之风到此已是愈演愈烈,赌徒们这种心理因素应该是这一社会恶俗屡禁不止的根源之一。而有些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则产生消极情绪、恐慌心理,甚至产生一种末日危机感。这也在徽州民众的生活方式中造成深刻的影响,原本民风淳朴、积极向上、以俭啬著称的徽州人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变得极为消沉、追求享受,及时行乐,在“一根烟枪、半盏擎灯”下麻醉自我,所以吸食鸦片也是晚清徽州绝难禁止的社会病态。尽管“赌毒”的危害人人皆知,但是这些非理性的消极生活方式却有其存在的深刻社会背景,给晚清徽州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晚清时期,尽管徽州民众日常生活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只是停留在表面,即认可外国物质文化的这一层面,而在祭祀、丧葬、民间等精神深层次方面的日常生活方式变化甚微,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主流的思想与价值观被强大的传统观念所统治,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既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徽州民众中的强大影响,也反映了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作者简介】郭学勤,女,1976年生,江苏徐州人,安徽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参考文献:

[1]李章鹏.清末中国现代社会调查肇兴刍论[J].清史研究,2006(2).

[2]刘汝骥.官箴书集成·第10册·陶甓公牍[M].合肥:黄山书社,1997.

[3]王振忠.晚晴徽州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陶甓公牍》之民俗文化解读[A].《徽学》2000年卷[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续修四库全书:第1197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二》[M].续修四库全书:第586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许承尧.歙事闲谭[M].合肥:黄山书社,2001.

[7]龚恺.豸峰村——中国古村落[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8]东南大学建筑系、婺源博物馆.徽州古建筑丛书——豸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9]刘伯山.徽州文书·第二辑:第八册(影印)[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篇3

论文关键词:农村广告;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情感诉求;理性诉求

1当前我国农村广告市场发展的现状

(1)墙体广告备受局限。

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墙体广告在农村的信息传播中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由于其简洁,方便,廉价等原因备受涉农广告商家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以及新农村建设,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纷纷出台措施开始对整个广告业和农村广告市场进行约束和整治,给墙体广告戴上了紧箍咒。

(2)电视虽成主流媒体,电视广告却受众不足。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视机的普及率已达95.2%,近13亿电视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7亿,占到55%以上,形成我国电视受众的最庞大群体。收看电视节目是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兰德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农村居民每周平均约有5.2天会接触电视,远高于对其他媒介的接触频率;农村电视受众平均每天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休息日和工作日分别长达150.7分钟和194.8分钟,领先于萁他各类媒介。

但是,电视媒体的流行并不能说明电视广告在农村也拥有了广大的受众群体。据美兰德关于农村观众对电视广告的收看比例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电视广告的有效受众比例还不到30%,不少商家被第一个数据信息所误导,致使巨额广告费用打了水漂。

(3)纸质媒介传播力度差。

2006年下半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表明,6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以识字者总体样本计算,农村居民下降了9.6%。该研究发现,农民对报刊的阅读率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媒体多元化影响。新兴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已对纸质媒体造成了严峻挑战。而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民接受声像俱佳的光电媒体,显然比报纸更加容易。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通过对农村的调查得出以下分析,“这种乡土社会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所以,养成他们阅读报纸、杂志的习惯绝非易事”。

(4)广播、网络受众稀少。

当前,我国农村广播的有效覆盖率低,农村居民的家庭拥有接收设备仅为24%,接收数量还是很低。同时,当下一些广播节目低俗化,把小众的内容拿来和大众分享,这种针对性很差。农村广播广告70%到80%是靠医药广告,有很多广告对社会极不负责任,一些专门的广告公司在电视上做的大幅广告基本上卖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这在农民听众中形成了恶劣的影响,使得农村居民对广播广告产生了极不信任的态度。另外,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对广播的需求量越来越低也是必然的趋势。

互联网作为新生的媒介力量在农村的发展极其缓慢。据调查显示:互联网在农村的渗透2005为2%,2006年为3%,而到2008年也仅有7.1%。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年龄趋于年轻化,25岁以下的比例高达61%,青少年学生网民占据较大比重,他们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的需求最大,而对网络广告的关注度极低。所以商家要想充分利用网络广告来影响广大农村受众在现阶段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2影响我国农村广告市场发展的原因

2.1文化原因——礼俗社会对农村广告市场的抑制作用

2.1.1礼俗社会的形成

《礼记》说:“别尊卑定万物,是礼制法治行矣。‘俗”字在《说文解字》里训为“习也”,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所以礼与俗,无论就其社会功能还是文化属性来说,分处于国家与民间的不同层次。社会学家费孝通经过社会调查提出中国基层社会本与礼治秩序,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的见解。在礼俗社会中,儒家思想家运用“温、良、恭、俭、让”的概念作为礼的道德标准,在全国最大范围内得到了认可。使得中国人养成了中庸之道的处世性格。其节俭勤劳的价值观念成为了礼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精神分析学的观点,人们在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过程中必须依赖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使三者得以协调,拥有良好的文化和素养能更多的抑制本我冲动的发生,有效地说服自我以道德目的替代现实目的并力求完美。但是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不是约束本我的唯一有效的方式。

超我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文化传统的运载工具。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农村,农民受到更多社会礼节俗和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在这种大的礼俗环境下,农村居民的大部分行为是受道德控制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受到社会礼俗和社会规范的约束,这种礼俗和规范能有效压制本我冲动性需要的发生,使得其消费行为较为理智,尽管这种理智是低水平的。同时,农村居民经济水平低、消费观念落后会使得其消费行为慎重、保守。

2.1.2礼俗社会作用的发挥

我们分析得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慎重、保守、理智。农村居民观念保守导致消费保守自不必说。由于农村居民经济水平低,所以把每次的消费都作为一次冒险,在消费中自然慎之又慎,将这种风险降为最低。

农村居民由于受到农村礼俗和规范的有效抑制,其处事行为较为理智,加之以中庸之道的性格使得他们不断实行自我约束,而并不随一时一己的情绪贸然采取行动。另外在落后或边远的农村地区信息的不对称尤为严重,所以,他们对待广告的聪明选择就只有逃避了。

2.2社会原因——差序格局对农村广告传播的阻碍作用

2.2.1差序格局的形成背景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新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笔者在农村生长二十几年,对农村这种格局有深刻体会。认为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

(1)血缘;(2)地缘;(3)经济水平;(4)政治地位;(5)知识文化水平。

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强弱是成正比的。血缘组织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属性规则以伦理辈分为基础。地缘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着权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识则是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二种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2.2差序格局的作用

由于广告商的王婆卖瓜之嫌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使得农村消费者不断逃避广告。其实单纯的逃避广告也不至于使商家束手无策。令其头痛的是,在农村消费者逃避广告之后面对需求信息的收集却有了更好的受助方法。那就是差序格局为其提供的便利。

差序格局的中心人物一般有着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优势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圈内人员的敬慕和向往。晕轮效应使得他们依然认为其在产品信息方面同样有着良好的判断力和收索识别的能力。尤其在这种具有明显差序的农村社会圈子里面,攀上心理以及群体规范带来的压力,加之以个体能力的有限性,他们不敢与群体脱离,总是努力保持和群体领袖及成员意见的一致。努力得到群体人员的认可,不至于使自己被拒绝于圈子之外而孤立无援。

3应对农村广告市场运行现状的对策

3.1树立大广告意识.广告手段多元化

传统的广告传播渠道和手段在农村市场并非理想,针对农村广告的特殊性,要转变观念和方法,树立大广告意识。所谓大广告意识着重于广告传播手段和体现方法的多元化,突破传统渠道和手段的限制。目标是达到商品信息的有效传播,商品功能的有效理解,商品名称的有效记忆。

在农村市场上具体表现为把差序格局看成一个新的广告传播渠道。通过寻找格局中的核心人物,对其施以影响,从而借以形成对该产品的从众心理和口碑效应。那么商家的目标就是要辨别找出那些最为重要的中心力量,运用20/80法则,通过20的信息受众去影响80的人群,定会受益匪浅。

3.2减少广告诉求中的情感成分.增加广告诉求的理性成分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却越拉越大,20o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乡收入差距突破万元,加之以物价水平不断攀升,致使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所以,农村市场基本上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农村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

3.3充分重视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曾经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计和唯心的工作指南,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目主义”。我们的企业在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变得愈来愈焦躁不安,总觉得飞速变化的今天,调查数据是不值得信赖的。这种不安的态度和主观去科学的想法带到农村市场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极其错误的。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篇4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2年9月,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在英国伦敦《海南:旅游和观光发展潜力(2011-2021)》报告,展望海南旅游业未来十年发展状况。报告说,海南旅游业在2011至2021年间年均投资增长9.5%。2011年海南旅游业投资为763亿元人民币,约占该省总投资的50.9%。2021年将达到1891亿元,约占总投资的53.2%。同时,报告也多次指出海南旅游存在过度开发的预兆,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开篇的《概要》部分即提出警示: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规划,海南旅游发展速度非常快,但这种快速发展需仔细监控。否则可能造成供应过度且无序增长,从而削弱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报告说,大批投资者和开发商争相进入,以期从海南旅游业快速增长中获取丰厚回报,但海南须看到相应的风险。有些预兆已露出苗头:各市县之间恶性竞争,导致发展过度、难于控制、不可持续。过度开发风险还体现在水资源短缺以及人力资源不足等。因此,笔者认为,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要相应调整规划,从以往过度依赖阳光、沙滩和高尔夫等传统旅游产品,转向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加快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以提升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海南旅游资源多元性开发

目前,海南旅游资源开发总体而言,主要是集中在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当然这与海南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关,但是就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如果过多地依赖自然生态环境来开发旅游资源是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而且不利发展旅游文化内涵,树立旅游产品品牌。因此,大力挖掘和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海南旅游资源开发的多元化,让海南旅游产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有利于海南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外旅客来海南,畅游天涯海角,领略椰岛风光,享受沙滩白云,感受黎苗文化,最令人回味的是天人合一的心灵感悟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据有关旅游机构做过调查,旅游者出行最大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审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悦。因此,旅游活动具有文化交流的功能,旅游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播相生相伴的。每一个旅游者都充当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所以,大力发展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事实上就是对海南民俗文化起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三)有利于加强海南旅游文化内涵建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是各国发展旅游产业的共识。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笔者认为,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海南在开发旅游资源上,一定要实现文化与旅游一体化,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融合。这对于提升海南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增强海南旅游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一个地方旅游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多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从旅游业的发展看,文化资源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第一资源,凡是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强的地方,都是有独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度挖掘民俗文化是提升海南旅游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不言而喻的。从政府到民间,我们都应对此加于重视。

海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一)原生态原则

任何文化现象都有其赖于依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民间习俗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民众基础,是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和人生追求的真实反映。所以,民俗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不可能脱离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而产生。这就要求我们将民俗活动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时,应该尽可能保留其原生态,不能以商业化的思维为主导。否则开发出来的民俗旅游产品是不真实的、不长久的,缺乏文化质感,难以对旅客形成吸引力和震慑力。

(二)保护性原则

民俗是一个地区或民族在经过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它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非同寻常。国际上,但凡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无不重视保护像民俗这种具有强烈本土文化特征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我们面对自己先人所遗留的精神财富却不倍加珍惜,妥善保护,有时候甚至是竭泽而渔。任何文化都是由人来创造和传承的,所以,在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时,对传承它的群体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否则,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强调保护物态的民俗,那么,这种保护也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也会导致物态的民俗走进历史博物馆,成为死沉沉的展品。民俗事象应该是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

(三)参与性原则

民俗旅游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而不像自然风光旅游那样仅是观赏而已。它要求旅游者只要直接参与其中,才能体验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文化方式。所以,民俗旅游产品在开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才能够让旅游者参与到其中,把他们的兴致调动起来,满意人们求知的欲望和猎奇的心理。比如,海南岛的中西部的山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近年来,由于道路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许多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已经或者正在开发。这些旅游产品在设计上,一定要注意让旅游者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生态当中来体验民俗活动。此外,我们在打造一些民俗文化活动时,应该要坚持与民同乐、与民同庆的原则,让民众在参与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时感到心旷神怡,这也是民俗的真谛所在。

(四)本土性原则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篇5

读了中国民主建国会中科院一支部《移动梦网(cMwAP)互联网服务调查报告》、《关于“手机网站集中清理整治”期间电信运营商顶风违法的调查》、《关于防止色情等违法wAP网站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调查报告》之后心情十分沉重。近年来党和政府在互联网“扫黄打非”方面连续重拳出击,相关部门协同作战,打击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可是制黄、泛黄者却越来越猖獗,他们像捉迷藏似的,电脑受到监控,他们就移到手机上,关了国内的服务器,他们就租用国外的,查封了域名,他们后面还有无数个域名等着替换。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对互联网的监管还存在多少漏洞?打击网络色情是不是该动点真格的呢?日前,本刊记者通过邮件专访了上述三个报告调查和起草人之一――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李强博士。

《网络传播》:这几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管理,尤其是在净化网络环境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为什么网络色情屡禁不衰?最根本的问题出在哪里?

李强:问题的关键在电信运营商,他们既是“监管者”又是“被监管者”,而,包括手机网站的接人、传输及其推广的业务都是电信运营商的财源,如果他们唯利是图,对其不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别的部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网络传播》:你们支部用3部手机,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做调查,写成了三个调查报告,目前这个问题已经被彻底摊开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主流媒体都做了重点报道,相关部门的领导也都出来表态了,你认为这一次能“击中要害”吗?

李强:当个别电信运营商高高抡起重锤,砸向所有电信增值业务提供商时,我为之寒心。因为所谓的“壮士断腕”,实际上是别有用心,其真正用意在于挑起那些没有涉黄的网站和电信增值业务提供商对本次扫黄的反对和不满,在于强化电信运营商的垄断。试想,在所有涉黄业务中,谁的业务最多?涉黄最严重?是电信运营商的彩铃、手机视频,而这些业务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电信运营商的相关责任人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中国有句古话叫“正人先正己”,而现在的事实是,“首恶”抡起大棒打“协从”,而且蓄意伤及无辜,这对于仍处于幼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网络传播》:常言道:童心如丝,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目前我国近两亿手机上网用户中10到29岁的居多。大量手机色情信息的传播会引发青少年网络成瘾、失眠、神经衰弱、应急障碍等精神疾病,正常的作息和学习也会受到极大影响,它们是信息时代的精神,毒性大传播广,如果不能及时阻止其传播,将会祸国殃民,让新中国的青少年沦为信息时代的东亚病夫,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了。从你们的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现监管难以操作的地方在哪里?

李强:色情WAP网站以“运营+开发+储备”模式抗拒打击。2009年3月份以来的“整治手机媒体低俗之风工作”有力地打击了色情WAP网站的嚣张气焰,但这些网站并没有彻底销声匿迹,有的已经从原来的“单兵作战”发展为当前“运营+开发+储备”的组织模式,并通过对推送内容的分时控制,与监管部门“藏猫猫”、“打时间差”。

“运营+开发+储备”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化”的WAP网站开发,而且只要开发和运营WAP网站的违法犯罪分子没有被拘留、判刑,该色情WAP网站组群就会运行下去。

“运营+开发+储备”模式以网络化的虚拟组织为基础,QQ群等在线聊天工具往往是他们的主要联系途径,组织内部分工明确:网站运营人员主要负责已上线WAP网站的维护,包括更新文字、图片、相应的链接以及按预定时刻表转换首页面;网站开发人员主要负责后备WAP网站和新收费业务的开发,以确保如果正在运营的网站被封,后备网站和新收费业务能够立刻上线;网站储备人员往往也是色情WAP网站组群的核心人物,主要负责WAP网站的“战略储备”,包括注册新的域名、租用服务器空间、与sP甚至基础电信运营商签署新收费业务的代收费协议等等。

《网络传播》:色情手机网站产业链这颗毒瘤是如何形成的?

李强:电信运营商巨大的、扭曲的利益驱动是造成目前色情手机网站屡禁不绝、难以根除的最根本原因。从色情手机网站的接人、沿“绿色通道”的传输、为在色情手机网站投放广告的电信增值业务代收费、直到电信运营商自己赤膊上阵,直接在色情手机网站投放广告,推广获利,电信运营商的利益无处不在。也正是因为巨大的利益驱动,这为数不多的个别电信运营商所把控的色情手机网站产业链才不断扩张。发展至今,业已成为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利益,危及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巨大毒瘤,与此相关的一些企业“为电信运营商马首是瞻”,跟风作恶。

《网络传播》:那么要想根除这颗毒瘤,目前有没有比较有效的办法?

李强: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我们认为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使小人的行为趋同于君子,而一个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只能让君子变成小人。”

要解决“贩黄者扫黄”的问题,首先要实现“利益剥离”,打破电信运营商和色情等违法WAP网站的利益关联:网站能否上线,由电信管理部门负责核准、登记;网站内容监管,由公安和国家安全部门负责,通过架设第三方网关实现对色情等违法内容、网页以及网站的自动屏蔽、过滤;电信运营商只负责为已备案网站提供接入服务和保留完整的服务器记录。

其次是要在现有公共信息网络安全举报网站的基础上,设立覆盖全国的、独立的举报热线和短信平台,并由类似“信息产业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的机构集中受理、反馈。因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电信运营商自己设立的投诉举报热线在接到针对其为色情等违法WAP网站提供接入服务、代收费服务的投诉后,往往并不是积极查处,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一再推诿、回避,申辩自己没有责任,甚至为违法WAP网站和SP通风报信,影响很坏。

第三是要建设维护契约公平的法制环境、强化企业的契约责任。我们在调查中下载的十几部电影、大量图片、音频、低俗手机游戏等内容,竟然无一例外地被电信运营商和SP共同包装为“幻梦影吧”“3D趣味谜语”、“时尚空间”、“盘点劲爆金曲”、“影视预告”等业务名称,这种借“手机增值业务”之名,行“传播色情内容”之实的迷魂阵,不仅严重违反社 家学者,针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未来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展开预警性政策法律研究,以利将来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整治。

五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将防患于未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个别电信运营商乱收费、编造GPRS流量数据等诸多欺诈消费的问题,人民群众反应强烈。但对于由此提起的针对电信运营商的诉讼,部分地方法院的判决结果有失公允。此前的“万人诉讼”、“脏字上诉状”并不是独立、偶然的事件,而由此引发的矛盾,很有可能成为新的的“爆发点”。因此,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洽环境,使防患于未然是今后“整治手机媒体低俗之风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曾经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建国之基、立国之策啊!

曝光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整治情况通报

12月1 6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对10家为色情和低俗网站提供接入服务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商进行了曝光,并予以谴责。曝光后,被曝光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均及时停止了接入服务。现将12月16日被曝光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对违法网站的整治情况通报如下,欢迎公众予以监督:

1、北京市中电飞华关闭了“就要色”、“五月天”、“91美女”、“”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2、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关闭了“八道娱乐网”、“美女比拼网”、“开心色情网”、“色情五月天”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3、湖南省邵东县人民政府专线关闭了“62ai成人网”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4、北京市歌华宽带关闭了“妞妞基地”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5,上海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闭了“爱AV在线电影”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6、吉林省长春市联通关闭了“死狼网”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7、重庆市蓝焰公司关闭了“久久宝贝・清纯美女图片站”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8,重庆热点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关闭了“Girl5女性贴图网”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9、河北笑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关闭了“美女图片网”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10、徐州迅腾科技有限公司关闭了“极品MM图片网”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11、天津市网通关闭了“美女图片库”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12、北京市企商在线关闭了“女性丝袜网”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13、河南省郑州市景安网络关闭了“搞笑图片网”等含有大量色情、低俗信息的网站;

以上13家互联网接入服务商能够积极整改,希望能继续保持整改效果。同时欢迎公众继续监督举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篇6

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漳州地域拥有丰厚的人文地域资源,把漳州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再认识以及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可尝试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融合到语文教学各个教学内容,为小学语文课程注入地域文化之水,使之更具有语文魅力。

[关键词]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收入了许多地域文化作品,如《赵州桥》《记金华的双龙洞》《索溪峪的“野”》《各具特色的民居》《藏戏》等。品读这些课文可以深深地感悟独特的地方文化、异域民族风情。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此,笔者以漳州地域文化为教学实例,将漳州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融入到语文不同教学内容之中,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亲近自然景观,在阅读与写作中进行文化洗礼

漳州拥有福建第一大平原,境内的九龙江是省第二大河,有天下第一奇石美誉的东山风动石,拥有多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还有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漂游的九龙江北溪等众多自然景观。为此,在长达6年的地域文学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完诸如《黄山奇石》《爬天都峰》《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描绘自然山水的课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们一起走进家乡的青山绿水或名胜古迹,游览“云岩洞”,观赏“风动石”,感受亚热带地区的原始森林风光,寻访土楼的云水谣古镇等。教师建议有条件的孩子可以去领略平和的灵通岩(即灵通山)风光。学生将自己亲手拍的照片精心制作成旅游图片,配上抒发胸臆的寄语给同学或朋友分享。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出示新学的词语或描绘山水的语句,让学生巧妙地串联起来进行表情达意。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出发着手训练。比如,灵通岩景色可以用“游览、屏障、攀登、波澜壮阔、连绵不断、危峰兀立”等词语描绘,根据学生游览景点多少都能说上几句话。利用家乡自然景观对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资源开发,使学生对家乡的秀美景观产生由衷的赞美,这种美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是普通课堂教学所难以企及的。

二、挖掘人文资源,在综合实践中感悟人文情怀

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取之不尽的宝藏。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又将成为新兴发展的热土。教师需要让漳州地域文化资源成为学生在学习课文教材所获得的知识运用的“基地”,不仅是对课文知识进一步地理解和巩固,也要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同样,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同学一道深入人文漳州。

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漳州历史文化遗迹,开展“漳州文化历史展览”“漳州腾飞史”等融合历史人文的主题实践活动。教师可辅助学生制定课外活动实践计划,帮忙联系地区历史文化博物馆,让学生分组合作,带上相机、笔记本等工具,对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例如,在云洞岩,摘抄或者拍摄人文题刻;在东山铜陵关帝庙,向当地历史文化博物馆了解当地建筑艺术、石刻石雕、贝雕等,记录建筑艺术、雕刻的历史发展史;拜访芗城区千年古刹南山寺,感受佛学宗教文化道义;走访漳州沿海或山区现存的圆形土楼,了解客家先民的古老的建筑艺术与客家中原文化智慧等。在条件许可下,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探寻中国女排世界冠军”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一同走进被女排姑娘们称为“自己的娘家”――中国女排漳州体育基地,在那里驻足留步,了解中国女排姑娘们及其工作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孕育出荣获世界“五连冠”的辉煌历史。在师生探寻走访之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探寻中国女排世界冠军”调查报告,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女排精神”小报设计,个人需独立完成“感悟女排拼搏”写作练笔。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态度、走访的积极性、调查结果等进行合理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公开表扬,并可以把优秀的小报设计、写作小练笔推荐到本地报刊发表。

三、感悟民俗文化,在阅读拓展中传承家乡文明

地域文化因其丰厚的人文性越来越深受学生的喜爱,用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为此,教师可以将漳州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引入教学视野,开设“探寻漳州民俗文化”的课外兴趣小组。

例如,六年级下册民族民俗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漳州的“芗剧”与“潮剧”,还可以介绍漳州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习俗,如猜灯谜、闽南博饼、咏月思乡诗词文化等,从不同层面引领学生体悟漳州民俗的文化底蕴。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除了介绍漳州地域性的节日习俗以丰富其阅读经验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阅读教学方面的迁移训练,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教师可以从一些地方志里查找漳州地域民俗文章让学生阅读,诸如漳州布袋戏、水仙花及其雕刻的文字介绍,长泰明姜制作程序的介绍等;可以从漳州地区的报刊杂志挑选介绍地方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如《漳州皮影戏》《余音》《旧漳州的民俗文化》《海洋“神树”》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字材料,既能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又能达到对说明文知识点的训练,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

此外,为了更加丰富学生对漳州民俗文化的了解,师生一起在课余时间完成调查走访“漳州民俗文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组,采用参观、调查、访问、制作等各种方式去调查,了解家乡独特的节俗、礼俗。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漳州“六大名果”、“漳州三宝”、漳州土楼群、漳浦的赵家堡、东山岛、天柱山等漳州特产及名胜古迹、风俗民情,使学生从最熟悉的地域文化环境中获得具体感受。在平时的教学检测中,可以从漳州民俗文化角度命题,通过练习、试题来检测学生对地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民俗文化知多少的语文课外延伸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兴趣小组,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源于身边的民俗,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由衷喜爱之情。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漳州地域文化的兴趣,使民间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继承,又促进了学生社会体验和自主活动能力的l展。

总之,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语文课程学习的各个领域需要教师们长期不懈地探索,对其开发之路也是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将语文课程各项教学活动置于地域文化这丰沃的土壤中,自觉地保护与传承,不断进行挖掘、利用与整合,才能使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道路越来越宽敞。

[参 考 文 献]

[1]罗克宏.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新课程(中学版),2009(4).

[2]吴克维,何桂叶.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价值与利用策略――以广西凌云县为例[J].中学语文(下旬),2011(4).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篇7

清明节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清明节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习俗

2、通过多种渠道,知道清明节是否是固定日期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 节气清明 清明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书籍、报刊 清明节是哪天? 20xx年清明节是4月4号。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气,是根据每年的春分点来计算的,春分点每过15天会有一个节气,所以清明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5日居多。不是固定在阳历4月5日,也不是以农历来决定的。

清明节调查报告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上坟的经过不具体)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义。

上网 清明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四、研究结论

(一)清明节不是固定在哪一天,根据春分点的变化而变化。

(二)节气清明与清明节不同。

(三)原来清明节起源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为忠臣和孝子介子推。

(四)在清明节人们纪念先人,同时也要多多植树。

现在的中国科技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再迷信了。不能在清明节用火,要多多植树,在文明社会里,我们要迈向小康社会,让文明、卫生、科技伴我们成长!

清明节调查报告

上已节在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已日,在周朝以前就有了:郑国之俗,三月上已,于溱洧雨水之上,执简招魂,祓除不祥。(《风俗通》)到了魏晋以后,就统一在三月三日过上已节了:三月三日为上已,此是魏晋以后相沿,汉犹用已,不以三日也。(明《五杂俎》) 但仍有于溱洧雨水之上,执简招魂,祓除不祥之俗的延续,就是曲水流觞,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再说寒食节,稍晚于上已节几日,据说是起源于晋文公重耳烧死介之推的故事,这天是三月五日。后人为纪念介之推,就禁火寒食(古时长达一个月)。又说晋文公取介之推死时抱住的那棵树的木头制成木履,穿在脚上,时时想念,这就是古人尊称对方为足下的由来。

寒食节的第三天才是清明节,唐朝禁火甚严,官府还派人到民间检查,用羽毛插入炉中,如若变焦,以死罪论。因此老百姓在几天前就得先备下糕、粿之类。要到清明节晚上,才由宫中传出火炬:内宫初赐清明火(唐 韦庄),第二天的火就是新火了:朝来新火起新烟(唐 杜甫)。

现在说清明节。现在人多不过上已节和寒食节了。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为三大鬼节,那么清明最具特色的活动当然是扫墓了,各地大致一样,说说我老家仙游的风俗。在家里要在祖宗遗像(或牌位)前上供。到了坟地,除草添土,摆上供品,右侧的后土也要摆供品,然后点香烛、烧纸钱、放鞭炮: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宋 高菊卿)接着就按辈份高低依次在坟前跪拜,祈求祖宗保佑,仪式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大家围着吃供品,说这是祖先赐予的,如这时有路人经过,可以邀其同享或给他点吃的。在供品里除了酒肉水果,花生是不能少的,生和丁在兴化语是谐音的(福州方言称花生,兴化方言称地生,闽南方言称土豆),吃了花生就是添丁,生男孩,人丁兴旺,一定要吃的,如有未到场的,就要带几个给他。兴化人除清明节扫墓,冬至也扫墓,一年两祭。清明前,冬至后,意思是说清明日扫墓,也可以稍前几天,冬至日扫墓,也可以稍后几天。

清明还吃清明粿,是用野地里的一种草(俗称清明草,也叫波波草,因此做出来的粿也叫波波粿)榨的汁和米粉做成的,因此是绿色的。这种草只在清明时长的很旺,平时却少见。据说是清凉解毒,还真是绿色食品。我只买过,吃过,不知怎么做法。有会做的朋友吗,补充一下。

清明节还有插柳的习俗,说柳可辟邪却鬼,术曰: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后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也许是爱佛教的影响,观音菩萨就是用柳枝沾水济度众生。还有一种说法:清明不带柳,死在黄巢手。据说黄巢起义,以清明为期,以带柳为号。

此外,还有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唐玄宗李隆基就称荡秋千为半仙之戏,南方人更把清明节当作踏青郊游的活动日。

清明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规模、方式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则多藉此踏青郊游。民间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薪火、画蛋、斗鸡、荡秋千等活动。此习俗也流行于白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

清明节调查报告

清明节日期间,我跟家里人去扫墓的时候,看到山上人头攒动,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的先人的墓碑前都有大堆大堆纸钱(冥币)燃烧过后的灰烬。我想,这么多的纸张被烧掉了,多浪费啊!如果变成作业本都够我用好多年了!于是,我对今年清明节人们烧纸钱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 查

我调查了外公所住的村子里10户人家今年用于扫墓的花费,其中单单用于买纸钱的花费是这样的:20元以下的有3家,40元的有5家,50元以上的有2家。平均每家人要花费大概36元买纸钱。

分 析

清明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我们有用放鞭炮、烧纸钱、焚香烛的习俗来祭拜祖先,所以,许多人在扫墓、追思先人的时候也花费了一笔钱。外公住的村子里有住户35户,那么,今年全村人用于清明节燃烧纸钱的费用就是1260元。全县如果按50000户人标准算,今年烧纸钱要花费180万元。这足以建设好多所希望小学了!

结 论

我不赞成清明节祭拜祖先时燃放鞭炮、烧纸钱。原因有:

1、燃放鞭炮、烧纸钱时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还会白白浪费许多的金钱。

2、大多数人在燃放鞭炮、烧纸钱时不会注意脚下的花草,直接在草地上烧,会把花草和小树烧死。

3、有时忽然一阵大风就把燃烧的纸钱吹到干燥的草丛中,引发森林大火。

总之,我发现清明节燃放鞭炮、烧纸钱的习俗有很多不好之处,而且会浪费掉宝贵的金钱。

建 议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促销 法律 非法促销 治理

研究促销法律方面的问题,不仅对消费者有益,而且对促销企业本身和政府的依法管理都有重要意义。促销须遵循哪些法律?促销有那些非法表现?如何依法治理非法促销?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依法促销的必要性及促销须遵循的法律

促销是市场营销4P组合因素之一,它是企业向顾客传递有关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的市场营销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信息沟通。一般认为,促销包括四种基本方式: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关宣传。人员推销是企业利用推销人员直接和顾客进行信息沟通。广告是企业通过付费的方式利用特定的广告媒介和顾客进行非人员的信息沟通。营业推广是企业为了刺激需求而采取的短期的促销措施。公共关系是企业为了协调与营销环境中部分公众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进行的信息沟通活动。促销中的公关宣传公共关系是一部分。

那么,促销须遵循哪些法律呢?

首先,促销应遵循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民法是关于民事行为的法律规范。民事行为则是作为法人或自然人的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实施的、试图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一切民事行为都须遵循我国民法的规定。促销除广告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广告法)外,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关宣传等促销方式均无专门法规定。但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行为应遵循我国民法的基本规范――《民法通则》。其中民法基本原则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则,促销要遵循这些相关原则。它们主要有:诚实信用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公平原则等。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活动必须诚实、不诈不欺、信守诺言。促销作为信息沟通的手段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不论何种形式的促销都要向顾客或公众传递真实信息,不散布虚假信息,不欺骗公众和消费者,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切实信守。平等自愿原则是说民事活动主体地位平等、意思自治,任何一方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另一方。促销尤其是人员推销和销售促进就不能强行推销、强行买卖,不能把促销者的意志凌驾于顾客之上。守法原则要求民事活动要遵守国家法律,包括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等。促销活动也同样如此,要遵循这些法律。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活动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善良风俗。促销同样也不能伤风败俗、违背社会公德、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公平原则要求民事活动要公平、公正,特别是在交易上,要等价有偿。促销主要是通过信息沟通,促进销售。促进销售是目的,信息沟通是手段。信息沟通难免涉及交易条件的设计,而交易条件的设计就须遵循公平原则。只有公平,消费者才会真正接受交易。当然,促销上的公平是相对的,它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感受。上述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均有规定。促销要遵循民法的这些基本原则。此外,促销还要遵循我国《合同法》关于承诺方面的规定。需指出的是,在法律适用上,如有特别法应优先适用特别法,如广告促销就要优先适用广告法。

第二,促销要遵循有关经济法。这些法律主要涉及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如,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等。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关宣传要遵循这些法律。广告促销当然要遵循广告法,但除此而外它亦应遵循上述法律。

广告法是关于广告促销的专门法律规定,它对广告活动作了全面规定,此不赘述。

反不正当竞争法涉及促销的主要是:关于虚假宣传的规定。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和第九条对此作了规定。第五条之(四)规定,经营者不得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方法、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这样它对广告及其以外一切宣传形式都进行了规范。因此广告、公关宣传及人员介绍(宣传性)都须遵循这些规定。关于贿赂、回扣方面的规定。关于有奖销售的规定。关于促销中不正当价格竞争的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是销售促进中价格方面应遵循的,销售促进中的低价促销要注意这方面的规定。关于搭售的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所以利用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促销不需要的产品是为法律不允许的。关于禁止诋毁竞争对手的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无论在广告活动中,还是在人员推销或公关宣传方面,都应遵循这一规定,不得“贬损他人,抬高自己”。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涉及到促销的内容主要有:(一)不许强行推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简称《消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这虽然是关于消费者权利的规定,但反推之,促销者就不得强行推销,不能采取暴力威胁等强迫手段,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二)促销不得侮辱人格、不得违背民族风俗习惯。《消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因此促销就不得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要尊重消费者的人格,也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三)禁止虚假宣传。《消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法对广告促销有此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有类似的规定。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及公关宣传应遵循之。(四)信守承诺。《消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价格法有关促销的规定有:(一)促销中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我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禁止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的行为。这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相类似。(二)禁止价格上的虚假宣传。《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禁止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因此无论人员推销、广告、销售促进,还是公关宣传,都不允许利用虚假的价格信息进行促销。

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本法第五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对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及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等行为作了规范,成为促销应遵循的法律依据之一。

上述法律如果对某一行为均可适用,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其中的法律。如,促销中谎称产品获得CECC标志(欧洲电工认证标志),那么,它既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又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等的相关规定。在法律适用上,就可以选择适用其中一法。

第三,行政法。它包括工商管理、社会治安、食品卫生等特别行政法。如,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等。促销亦应遵循这些法律。

第四,促销的刑法规范。刑法是最严厉的法,触犯刑律就要受到刑事制裁。我国《刑法》有关促销的规范主要有:(一)扰乱市场秩序罪。采取以下方式促销便构成扰乱市场秩序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二)贿赂罪。它包括行贿罪、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和单位行贿罪。这类犯罪的主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贿赂的对象既可以是国家机关、国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非国有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促销中采取给予金钱、财物或回扣的做法有可能构成本类犯罪。

违背上述法律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这也就是非法促销的法律责任问题。非法促销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一)民事经济责任,主要是损害赔偿;(二)行政责任,包括停止非法活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没收非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或许可证;(三)刑事责任,它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罚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行贿罪)等。具体的责任形式这里不再阐述了。

促销中的违法表现

非法广告问题。广告是通过广告媒体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利用以上媒体作广告的违法问题是很多很普遍的。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种:

虚假广告问题。所谓虚假广告是广告的内容不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介绍有关商品或服务的情况,即广告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

虚假广告的违法性主要表现在他不仅违反广告法,而且还违反我国有关民法和经济法,甚至还会触犯刑律。如它违反了我国《广告法》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十条、第十一条之二三款、第十一条之(一)(二)(四)、第十七条之(一)(二)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同时它也违反了上述我国民法、经济法的相关规定。情节严重者会触犯刑律(刑法第222条、第231条),构成虚假广告罪。

有伤风化和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广告。指违背社会公德、违背善良社会风俗、伤害民族尊严或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广告。这类广告违反我国《广告法》第三条、第七条第一款和第二款之(四)(五)(六)(七)(八)及第八条之规定。同时它也为我国民法、经济法相关条款所不容。

据报道(2003年9月28日《新快报》),广州一家平价大药房开张时推出了“脱衣秀”,号称场内100种药品“零差价”,要以此“极端手法”将多年困扰病人的“虚高药价”神秘面纱在老百姓面前彻底“”。药店请的几个作秀小姐上身,以彩色原料绘成的“上衣”写着斗大的“零差价”和“让利55%”字样,下身以少得不能再少的布料“遮羞”。这种脱衣秀广告实为违背善良社会风俗的不法广告。

其他违禁广告。包括不正当竞争广告、程序违法广告、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广告等。如,某商场在开业之际,向公众散发广告宣传品,将其商品与其他商家商品进行价格比较。但其宣传品所列被比较商家商品及价格与实际销售情况不符,造成了对该商家商品价格偏高的误解,损害了该企业的声誉。这种散布虚假价格信息的商业诋毁行为为不正当竞争广告。

人员推销的非法表现。人员推销中的非法行为主要有:虚假介绍。主要是隐瞒真相、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夸大其词等。广告中的虚假宣传同样会出现在人员推销中,有关情况上文已述。不守信用、不履行口头承诺,甚至欺诈蒙骗。强买强卖,使用暴力或其他威胁手段。贿赂行为,不仅是商业贿赂,还包括其他贿赂。商业诋毁,即《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行为。它与广告中的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广告)之不同在于,一为人员宣布,一为通过媒体宣布;在法律适用上,广告适用广告法,而人员推销则不能适用。上述行为不仅违反我国民法基本原则有关规定,而且还违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消法、价格法、刑法等的有关规定。如,某些医药代表推出了免费游促销新举措:让医生携家带口到附近城市去游玩,医药代表买单,之后让医生帮忙多开几张处方。这种行为属于贿赂行为,违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至于是否构成犯罪司法界对此有争议,司法实践中各地处理此类案件也千差万别。

非法销售促进。销售促进常用工具主要有:针对消费者的(如样品、折价券、以旧换新、减价、赠奖、竞赛、商品示范等),针对中间商的(如购买折让、免费货品、商品推广津贴、合作广告、推销金、经销商销售竞赛等),以及针对推销人员的(如红利、竞赛、销售集会等)。其违法活动主要有:价格欺诈,包括:打折欺诈。即提价后再“打折”;折价券欺诈,买100元送100元甚至200元。但这100元或者只能购买该商场内指定产品,或者只能与现金一起用来购买商品。而商场内指定可用购物券的商品价格都高于平常的价格;奖项欺诈,包括:谎称有奖,实则无奖;以奖为名,实为推销消费者不需要的产品。如,“中奖”了,但奖品要“便宜”卖给“中奖”者。这种所谓的“抽奖”实际上是一种变相违法促销。根据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消费者对所要购买的商品有需不需要的选择权,对所要购买的商品的质量、品种、价格等也有知情权,可这种借抽奖而进行的促销活动事先既没让消费者选择,也没让消费者知情,实际上是在诱使消费者买其不需要的东西;内定中奖,即奖项由内部人员中;违反规定奖项。如果最高奖项超过5000元即为违法;赠品欺诈,即借赠品推销劣质产品或消费者不需要的产品;低于成本进行倾销。如深圳某家电中心推出了1元空调、9元手机大促销。但他们仅仅拿出5台1元空调和25台9元手机,晃一下就没了,让成百上千排队的市民空欢喜一场(香港《商报》2002年11月25日报道)。这不仅违反民法诚实信用原则,也违背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低价倾销的规定;违德销售促进,即违背社会公德、社会善良风俗和公共秩序的销售促进。

违法公关宣传。公关宣传的常用工具有:公开出版物,包括企业年度报告、小册子、文章、视听材料、企业杂志;活动,包括企业庆典、各种招待会、展览会、舞会、组织参观游览、贺卡等;新闻宣传,即发起者无需花钱,在某种媒体上重要商业新闻,或者在广播、电视中和银幕、舞台上获得有利报道、展示、演出;公益活动,如赞助各种公益事业;服务活动,向公众提供各种服务,如免费检修;公关广告,如企业晚间在电视台播出提醒观众关闭煤气的广告;各种形象识别媒介。需注意的是公关与广告有部分交叉,但它们又有一定区别,不能将其混淆。违法公关宣传范围很广,广告中的违法行为大部分也会表现在公关宣传中。它与人员推销、销售促进违法也有部分类似或相同。它们主要是:虚假宣传、贿赂行为、假冒行为、其他违禁行为,如使用违禁标志等。

非法促销泛滥的成因及治理问题

非法促销可谓司空见惯。大街里散发的广告传单(如补肾药品传单),广播电视里播出的广告(如补钙药物电视广告),商场里开展的销售促进(如送券活动、部分商品低价倾销),我们都会发现违规之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消费者方面。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由于法律知识限制、法律意识淡薄,使非法促销难于识别和确认。因而,消费者就难于检举揭发,并使违法促销缺少了最有力、最普遍的监督。缺乏消费者的监督,单靠政府查处往往鞭长莫及。促销者方面。作为市场主体的经营者,其最大的目的就是获利。由于他们缺乏法治观念,守法意识淡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会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触犯法律。从执法者来说,一方面缺乏查处线索,另一方面不能或难于主动查处。消费者不举报,就缺乏查处线索;执法者又不主动或不能天天巡查,从而也就发现不了违法促销。再加之查处力度不够,执法水平所限,也造成违法促销的流行。法治方面。整个社会法治环境不是太好。守法意识不强,执法状况堪忧。法律、法律体系本身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法律缺乏系统性、可行性,从而使许多法律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价格法等很少得到适用。人们往往形成了这样的法治观念:有没有法、守不守法无关紧要,一切都可通过法外因素摆平。从而使法治成了一个很不严肃的东西。上述几方面综合起来使非法促销泛滥。

那么该如何治理呢?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诸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和促销者的法律意识,使消费者知法,使促销者守法;严肃查处,不能姑息迁就以及完善法治等。其中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是要解决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法的作用,使现有法变为活法,使执法者积极主动严肃执法问题。其对策是建立“促销报告制度”。规定几类重要的影响较大的促销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规定报告的时间和报告的内容,内容要包括促销方式及举行方案。消费者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报告,规定消费者报告的条件。严肃责任,规定促销者不报、执法者不查的责任及其追究方式。它类似于某些广告的审批,如药品广告须经省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但它又不同于审批,只是为了便于监督和主动管理。促销报告制度可以解决非法促销失察和不查问题,使促销处于民众和政府的监督、监管之下。这样就会调动起消费者、促销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动性,使消费者积极护法,使促销者主动守法,使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严肃执法,进而使有关法律变为活法。

参考文献:

1.梁根林.刑法分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2.梁惠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3.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张文贤,高伟富.高级市场营销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5.晁钢令.市场营销学[M],第2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环境调查报告格式范文 下一篇:食物浪费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