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27 15:44:35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1

1、4月1日上午,天空一片阴郁,仿佛我们大家的心境一样庄严肃穆。我们永兴县先锋小学的全体师生列队来到永兴县烈士陵园进行参观扫墓活动,以缅怀长眠于地下的革命先烈!

2、走进烈士陵园,迎面而立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碑,正面刻着“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的内心都感到十分的震憾!在纪念碑前,然后我们全校师生在前进行了默哀活动,全体师生低头肃立为革命先烈默哀1分钟!由我们学校五年级各班的代表宣诵誓词,这誓词久久的回荡我们耳边,随后,我们也宣了誓……

3、我们来到革命先烈的陵墓区,把自我昨日亲手制作的花环摆在了陈玉山墓碑前,向他敬礼,为他深深的鞠了一躬……随后,我们又来到烈士陵园的展览馆进行了参观。在烈士陵园的展览馆,我们大家还看到了当年战士们穿得剩下鞋底子的皮靴,看不清颜色的水杯……

4、今日,在革命烈士陵园中,我和同学们上了一节生动深刻的爱国教育课,明白了今日我们自由、幸福的生活是谁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日幸福的生活?是谁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谱写了我们祖国壮丽的历史篇章?不正是这些当年抛头颅,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而长眠于地下的革命烈士吗?

(来源:文章屋网 )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2

,感恩老师,党在我心中,《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我小烈士陵园观后感一太

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烈士陵园观后感一太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夏天,雨点哗啦啦。天上的雨点像筛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了如镜的湖面,吓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鱼儿。这时候,一个高个子青年人匆匆忙忙 地朝了钢口跑去。他头上戴着鸭舌帽,鸭舌前吊着一副蓝色的眼镜,满脸通红,流着汗水,脚穿帆布袜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欢的风味食品,给老师的一封信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s光伤了自己的翅膀。这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由于长年在地里干活,脸上的皮肤显得很粗糙。好像好几夜没睡上安稳觉,他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3

一、烈士陵园内涵作用

烈士陵园是后人为纪念中国革命先辈们所建设的一系列纪念性建筑的统称,建设这些陵园的目的一是为了纪念,二是为了警示后人。因为每一座烈士陵园都记录这一段光辉历史,并且依托当地文化,烈士陵园又与所在地的历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烈士陵园的精神文化和历史文化,让这些建筑成为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见证。

二、我国烈士陵园建设现状

(一)规划建设落后

我国许多烈士陵园的规划建设工作还处在老思想上,只要是陵园都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当然因为陵园的特殊性,在创新建设上存在局限也是事实。然而除了规划老旧之外,作为公共场所,许多设计也不甚合理。就以孝感烈士陵园为例,在经过2005年的搬迁重建之后,但因为整体规划上的不科学,本应该建成整体的烈士陵园硬生生的分成了两个园区,主要建筑物如:纪念碑、陈列馆、烈士墓地。纪念堂等分处在不同的园区,导致陵园的纪念功能得不到发挥,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有些陵园基础设施不到位,因为毕竟是公共场所,基础设施欠缺,造成陵园坏境问题突出,甚至出现脏乱差,影响烈士陵园的形象。

(二)财政经费及职能管理问题

烈士陵园建设本来是一项公益项目,这也就造成地方在职能管理上,出现推诿问题,不仅如此在许多革命老区和根据地,地方财政实力有限,许多陵园建设不是成为“空中楼阁”,就是因为半途而废变成了“烂尾工程”。例如海南省五指山市革命根据地纪念公园,该公园从2001年就开始筹建,中间历经十多年时间,却因为政府和地方建设方的经济纠纷问题,成为“烂尾工程”。而且在建设之初,政府牵头开始建设,但建设完成之后,管理工作成了“九龙治水”的难题。因为烈士陵园包含了民政、文物保护、园林、旅游、国土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一旦有了问题,又出现“谁都可以管,但谁都不想管”的局面,让陵园管理出现诸多漏洞。

(三)骨灰寄存问题

把烈士陵园当公墓,这是近几年在某些陵园出现的问题。例如孝感烈士陵园曾出现在园中安放病故干部和职工骨灰的情况,这显然不符合烈士陵园的定位。单纯来看,烈士陵园也是“墓地”,但烈士陵园具有特殊性,因为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群众情感方面,烈士陵园虽有墓地功能,但已经不是简单的墓地了。所以在园中安放干部职工的骨灰,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并且还会给群众传递“某某单位职工干部搞特殊化,骨灰竟然进了烈士陵园”的不良印象,造成群众的反感。所以,地方在管理烈士陵园上应该注意调整相关的规定,应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烈士陵园的保护范围内,安放和修建墓地,以此保证陵园作为景区和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

(四)侮辱烈士陵园事件

近几年,经过网络媒体曝光的侮辱烈士陵园事件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而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恰恰是一些青少年。例如2014年建成的清苑县烈士陵园中,一名少年在园中的纪念碑前做出各种不雅动作,甚至还将一块墓碑踢倒,事件一经曝出,便引来众人的愤慨,声称不要姑息这样的“熊孩子”。又比如2015年网上流传的三男子脚踩烈士铜像的照片,也是令人心生愤怒。在照片中,三名男子爬上了铜像台,有人坐在铜像头部,也有人踩在铜像头顶。而铜像正是2013年,为救火灾牺牲的三名烈士。除了这些情况,陵园被一些不良游客肆意损坏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三、解决陵园发展和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规划提升硬件水平

不科学不合理的规划是建设烈士陵园的硬伤,不合格不够格的硬件不仅降低陵园的整体水平,也会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所以,在规划建设时,应该做到细致全面。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不要有偷工减料的行为,不断提高园区的硬件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园区建设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做好教育基地的本职工作。

(二)创新教育内容增强教育感染力

现在许多烈士陵园在建设上不仅存在相似的情况,而且在教育的形式内容上,也是创新内容较少,这种模式下的烈士陵园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更不用说教育了。所以,如何提高陵园的教育感染力,根本上应该从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入手。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了解当前的新形势,把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向社会延伸,运用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社会活动以及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给烈士陵园增添新的内容,而且在形式上,要改进展示陈列方法,以体验式参观代替以往的教科书式参观,比如可以引进新型的影像技术,将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以更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努力做到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特别是在一些革命老区,可以让游客身体力行的做一些事情,或者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等。将参观者融入到历史事件中,由一个“旁观者”变成“亲历者”,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这种活动改变了以前的枯燥感,变得有趣味。当然,烈士陵园的严肃性依然是要保留的,所以其中的尺度应该要慎重把握。

(三)完善管理机制做好管理工作

烈士陵园的管理工作可以分为前期建设管理和后期运行管理,前期工作中,主要涉及到建设规划工作,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应该明确,保证陵园的建设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而在建成之后,陵园管理更加类似于景区的管理模式。所以有以下几条建议: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陵园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工作岗位职责及服务承诺制度,对外公布具体的管理措施,并监督方式,例如群众投诉电话和意见箱等等,以此来提高陵园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力求通过环境和服务,为广大的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第二,监管责任应该到位。针对近年来对于陵园中发生的多起不良事件,不仅暴露出某些游客的素质问题,同样也反映了陵园的监管问题。所以,监管责任是保证陵园发挥功能的重要手段,如果青少年在陵园看见此类现象,却没有任何负责人出来阻止,试问这样能达到教育效果吗?不仅不能,很可能还会出现恶性模仿,影响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开展。第三,加强队伍建设。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过去烈士陵园的老招式已经不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了,比如以前学校组织到陵园进行活动,除了献花祭拜就是听老师讲故事,诚然这些形式是必须要走的,因为陵园的特殊性,不可能加入过多的“花样”,但是严肃并不是死板,引入高科技,也是可行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影像技术“3D”“4D”等,其实同样可以进入陵园,在保证陵园庄重性的前提下,这些技术是可以使用的,而这就需要人才建设和培养。

四、结束语

烈士陵园是现实窥见历史的窗口,历史通过一块块墓碑、一个个故事在这里重现,只有通过完善陵园的内容文化,推动管理建设和硬件水平提升,这样烈士陵园才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4

关键词:烈士陵园;景观规划;情绪

1 相关概念阐述

烈士陵园指以革命烈士陵墓为主体,配有碑、塔、亭、馆等纪念建筑物的园林,通常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政府出资修建,以纪念在革命斗争中献身的人。新时期烈士陵园开始走向园林化、人性化,同时也起着警示作用,告诉人们珍惜和平,热爱生命,弘扬人性光辉的伟大。在规划中即要考虑其既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特征,除了运用系统的设计规划理论和中国传统风水学之外,人文纪念、生态化、公园化等设计理念也被融入其中。

情绪是指人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或诱导从而引起人心理及生理上的反映,通过行动、语言及表情把情感表达出来,如开心、快乐、兴奋、恐惧等各类反映。

陵园设计就是一种环境景观设计,一种空间氛围设计,通过布局、色彩、比例、小品、灯光等各类景观元素,创造出一种可激发人内心情感的景观。只是“烈士陵园”的空间性质定位决定了我们的情景氛围的主题。

烈士陵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珍爱和平,珍惜生命,同时也是为了对为人类幸福而献出生命的勇士的一种纪念,为了让人们记住和平的来之不易,通常需要一些反映战争残酷的情景再现,如血、刀、枪、火等,包括家园的坏,生灵的涂炭;珍惜生命通常由母爱的伟大,生命的脆弱为主题,如表述人类生命的孕育、成长,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自然灾害、疾病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导致生命的早逝;而对勇士的纪念更重要的是在于惩恶扬善,铭记勇士的付出,感受人性品德的高尚与伟大,表达真、善、美,如再现恶劣环境对勇士生理的极限考验,子弹在飞,炮火纷飞的场景,或山崩地陷,或用身躯在极限条件下掩护百姓等,当然了,在表述这些情景与氛围时一定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等各类自然条件,陵园烈士现场资源情况及资金投入等客观社会条件,否则再好的构思也只能为空中楼阁,无法付之实施。

2 以新罗区烈士陵园为例分析烈士陵园规划设计情绪引导主线

新罗区烈士陵园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殡仪馆内,属于新罗区民政局直辖,现状为一片绿地,地势平整,北面为已建成的火化场及公墓区,南面为地垫较低的闽西监狱,地处小山岗属于闹中取静的公园最佳地,适合建造烈士陵园,陵园建成后即可得一片宁静,同时又可避免与周围居民活动产生重叠。现状基地内有一片松树林,还有一座二层楼的建筑。

本次规划的情绪引导主线流为“引――抑――扬――敬――升――悟”,“引”指吸引、引导是入口大门的主题,让来者清楚地明白即将进入一个主题空间,并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抑”即指抑制凡尘杂念,也是由大门往广场这段路途的主题,通过这段陵园路达净心之效果,并让来者做好进入主题的准备;“扬”为情绪的开展、舒展,为通过陵园路后进入英灵广场的主题,通过狭长陵园路后进入展示大空间后的一种心情活动;“敬”为表达敬仰之意,为英魂纪念广场的主题,也是本次规划的高潮;“升”即为升华之意指通过前面的一系列情绪变化,直面英魂的墓土,通过一系列的祭奠仪式来与英灵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悟”为感悟之意,仪式完后在返回空间设计里,让自己对生命、生活有了更高的感悟与收获,为返回空间的主题。

2.1 情绪主题之一“引” 即入口大门景观设计,主要通过广场空间来产生欢迎及容纳感,以苏式元素的陵园大门来产生主题与时代感,五星、党徽、列阵的松树,一种纪律严明部队的气势迎面扑来,让来者无不由心底而升起一种敬意,自然会变得肃穆起来。

2.2 情绪主题之二“抑” 即陵园路的景观主题,此为先抑后扬之意,由于空间有限,通过抑的道路来扬后面的英灵广场空间的宏大,通过前后空间对比从而引导来者的情绪,左右两边一排排密植的松柏将空间往纵深及天空引,那紧密排列的树形和列阵的士兵,而松柏之后的密林又蓄含千军万马之意,简单、单纯就是过道的感觉,在这环境下,凡杂尘念随风而去。

2.3 情绪主题之三“扬” 即入口的英灵广场主题,通过狭长的陵园用一个简单的门坊提醒来者进入下一个主题空间,正对入口是一个休闲的亭及石景墙,左边是雄伟的纪念牌,五百多个烈士墓整齐排列,整个空间大气,整齐,简洁。

2.4 情绪主题之四“敬” 即以纪念碑,英名录纪念墙构成的英魂广场,体现人们对于奉献自己生命的逝者的一种深深的敬意,同时通过浮雕墙表现烈士献身及革命目标来体现理想与信念的伟大,让来者了解英灵的名字与事迹。

2.5 情绪主题之五“升” 即一个综合型大型墓为主导,其它小型墓推列的烈士墓区,来整齐如阅兵,一个个红星闪耀着光芒,让来者敬上一支香,献上一枝花,表达一种敬意,同时也让来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当内心被感动自然会有相应的一种行动表示,而墓区则可以在眼观之余进行一些仪式的行为。

2.6 情绪主题之六“悟” 通过仪式的升华,必会让来者有所收获,在返回的路上就是一种对陵园的悟,那从静的园到杂的社会氛围,那标有“英魂永驻”的门坊又是对回者的一种提示,再通过陵园道走出陵门时,面对车水马龙的人流,会有种顿悟的感觉。

通过一系列的可激绪感官的景观氛围建设,最终达到主题意境传达的目标,是我们作为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必须要研究的目标与方向,不只在陵园设计中,在其它的景观设计中也是一样的,如何在潜移默化间,让来者有所感悟,是我们每一个景观从业者的一致方向。

3 烈士陵园景观设计

本次规划中力求要打破那种给人阴森恐怖的传统墓园感觉,努力营造一种祥和、安逸的氛围,用公园的概念来理解陵园,把已故的烈士安放在一个风景优美、如诗如画的环境中,是每一个后来者所希望的,用设计公园的手法来设计陵园,不但为烈士,也为祭奠者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在规划设计中除了景观空间氛围酝酿,同时也要注意景观元素的应用,在本次规划中,硬质景观及软质景观元素都需要突出针对性,并与整体景观氛围相符。

3.1 硬景建筑设计 采用苏式风格的元素,正如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各种艺术形式一样,建筑艺术风格呈现了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为“赞美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秩序”做出贡献。这些建筑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以显示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本次的陵园大门,采用了五星元素,党徽标志,让人一下回到那革命年代,包括墓碑及英雄纪念碑也采用天安门广场的英雄纪念碑一样的形式,两个纪念碑地域不同,但意义及形式一样,体现思维的高度统一性。

3.2 软景植物设计 以生态为先导,保护生物资源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植物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尽量选择当地乡土树种。充分利用龙岩新罗区当地丰富的观赏树木植物资源来绿化美化园区环境,创造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局面,力求达到肃穆中充满柔情绿意的效果。

具体设计中,陵园的绿化以松柏为基调,采取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品种和多层次种植。绿化充分考虑地形变化大的因素,合理安排林冠线、林缘线和观赏空间。根据地形、地貌、分区的功能和性质,布置成多种观赏效果的植物景观。在入口门区,陵园路区及内部广场区及墓区与交界处均采用了整齐如站岗士兵的松柏,而在林区及其它空地采取自然布置,一派山林野趣,配置香樟、桂花、樱花、紫薇、山茶、杜鹃等园林树种,强调四季色彩、层次和变化,丰富园内的植物种类。在一些景观节点区结合亭子配置琴丝竹、银桦,使得绿意盎然。房子四周点缀铺地柏、茶花、西洋杜鹃、罗汉松等大小不等的盆景,增添建筑群的生气、色彩和绿化效果。

(收稿:2014-04-20)

参考文献:

[1]朱皖北.纪念性建筑的语言运用──红军纪念堂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1999,05.

[2]李茂香.安徽省墓园绿化树种的选择[J].安徽林业科技,2001,02.

[3]李茂香;墓园绿化树种选择[J].安徽林业;2001,04.

[4]李欣然,黄成林.生态墓园殡葬方式的大众心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5]邵锋,宁惠娟,苏雪痕.墓园植物造景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9,11.

[6]梁国诗.美伊战争对伊文物的毁灭性破坏[J].阿拉伯世界,2004,01.

[7]刘破浪;浅议植物造景的空间意识[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4期

[8]李静,张浪,姚兴贵;九华山佛国圣地陵园规划布局与园林造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04.

[9]靳凤林;死亡与中国的丧葬文化[J];北方论丛,1996,05.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5

这次参观,不仅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更使我受到了教育,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刻苦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先烈们的丰功伟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参观烈士陵园学生心得感想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参观烈士陵园学生心得感想一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这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烈士林园,看到了十分庄严地大门,“烈士林园”几个金黄的大字,情绪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烈士林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词语数之不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以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在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盼着我们的精彩!

参观烈士陵园学生心得感想二

4月1日下午,我们7年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郑州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一路上,同学们表情肃穆,没有人说笑——在这场合,谁会笑呢?因为我们要去给烈士扫墓,不是去春游。

走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周总理刚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大字,我想,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存在我们心中!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献花蓝、同学代表讲话、老师讲话、宣誓、默哀……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平常在学校的升旗仪式程序,除了献花蓝和默哀,其它环节都差不多。一开始,我想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当我想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才明白: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正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呀!

接着,我们来到了烈士的墓地。在最前排,我看到了吉鸿昌烈士的墓。墓碑后有吉鸿昌烈士的生平简介。原来吉鸿昌烈士是我们河南人啊!他坚持抗日,于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东北杀害。吉鸿昌烈士在牺牲时丝毫未动摇抗日的决心,英勇就义。我们又瞻仰了焦裕禄烈士的墓、王远芬烈士的墓、贾心斋烈士的墓……还有许多无名烈士的墓,我们每到一个烈士墓前,都要敬队礼和鞠躬,表达我们对烈士们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无名烈士,真的是他们没有名字吗?不,他们曾经有过名字,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姓名无法为人得知。但是,“烈士”就是他们的名字,我们会永远记住的!

返回学校的路上,我又想起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他们,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啊,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一切,我们应该继承先烈的遗志,使中国更加强盛。这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也是回报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新人,誓成国家栋梁!”我们在烈士陵前的誓词,久久回荡在我的心中!

我们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支部所有党员去西安烈士陵园扫墓,这次活动对我们党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使我对党员身上的义务与责任有了更充分的理解。我们不仅仅要敬仰那些烈士,更要学习他们那种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牺牲一切的信念。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纪念馆,令我非常震惊的是许多烈士只有20多岁,他们为了革命为了祖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虽然在每个地方只有几分钟的参观时间,但我对他们所做出的感人事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当中不仅仅有革命时期为革命而牺牲的同志,也有在解放后为了人民的安危而牺牲的。其中我记忆最深的一个女共产党员,为了救一名儿童而被锅炉爆破炸死的,他牺牲时只有24岁,正是青春年华享受美好生活的时期,但她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在她身上实现了。她使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党员应该学习的,她的精神令我们敬仰。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年代的战乱不能向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一样为了光荣的革命事业而牺牲,但我们作为共产党员同样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向那些烈士学习,时刻准备为人民牺牲一切,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应该学习英勇无畏的烈士精神,在各方面都要起到带头作用,在学习上,我们要刻苦努力学好专业课程,为祖国明天的建设积聚力量,在生活中,我们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思想方面,我们要积极进取永远与党保持一致,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

不是只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才能体现一个优秀党员的品质,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时刻为人民服务,践行自己的誓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做到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就是一个好党员。我们会为之努力的。

参观烈士陵园学生心得感想三

清晨,党员和我们入党积极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参观学习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之旅。时值农历十一月,寒气微逼,天空却明净无云,格外清爽。烈士陵园的早晨并不安静,很热闹。一进大门,便看到了许多晨练的老人家,神采奕奕,使整个陵园充满了活力,看到了生机。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广州一个有名的历史景点,久仰其大名。一座高耸雄伟的广州起义纪念碑正对着大门,上面是一把坚固挺拔的枪,一只大手坚定有力地握着它,昭示着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的决心。感谢有了他们,眼下才有一群祥和地打着太极拳,做着早操,幸福生活的人民。

我们循着门票上的地图一处一处地参观和学习。四烈士墓、叶剑英同志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墓……怀着敬畏和庄重的心情,每到一处,我们都停下来瞻仰烈士墓,仔细阅读碑文。烈士们的高大的形象和英雄事迹真切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英勇奋战、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更不时浮现在我脑海里,感受深切。由董必武亲自题名的“血祭轩辕亭”位于湖的中央,朴素典雅。虽然并不了解它的历史,但是一听到它的名字便可知它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史。“中苏人民血谊亭”和“中朝人民血谊亭”是为了纪念中国和苏联和朝鲜人民携手奋战、相互扶持的友谊之情。此外,还有广东省革命史历史博物馆、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纪念广场等等。

我们看到的早晨的烈士陵园真的是充满了生机。中老年人做各种各样晨练的场景不时映入我们眼帘。生活水平提高了,老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许多,但是他们由衷的热爱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怀却始终不变。走着走着,我们便被湖边热闹的歌声给吸引住了。这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啊!一大群的老人围坐在亭子里高声颂唱共产党和祖国的歌曲,有的打起鼓,有的拉起二胡,还有的吹起笛子,各种乐器齐登场,领唱者鼓足气势,全场齐唱《中国人民解放据进行曲》、《洗衣歌》、《青藏高原》。几乎每位老人家手里都拿着一本厚厚的歌词,还有站着的,坐在旁边石头上的,专注的神情让人肃然起敬。一位阿婆介绍说,每周星期一、三、六都会有人聚集在这里唱。大多数是广州本地的老人家,但他们却能操着流利的普通话唱出了这些歌曲。歌声嘹亮,唱得起劲,唱出了心中热爱祖国的情怀和祝福,真让人感动。这次的组织活动,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开拓了我的视野,了解了更多关于广州起义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更好的去珍惜。还使我牢记革命先烈们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的精神。警醒我们青少年同样应该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像那群歌唱祖国的老人家,由衷的感谢和热爱我们的党和祖国。

参观烈士陵园学生心得感想四

九月的天,秋高气爽,微风徐徐。这天下午,我们坐着公交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建的烈士陵园。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它象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上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光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纪念碑底座是革命战士英勇奋战的雕塑,周围鲜花簇拥,表达了老区儿女对革命烈士无限的崇敬之情。

来到展览馆,顿时一股凉意袭来,我们仿佛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首先看到了一大一小、一轻一重两挺机关枪,哦,这就是革命烈士用来打击敌人、消灭鬼子的武器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们用过的书籍、文件、地图等。当年的红军战士是多么不容易啊!人少,条件艰难,武器装备差,他们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克服了多少困难,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天温暖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今天美好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一定要好好珍惜哦!

随着导游,我们上了二楼,这里是古文物展览厅,展出的是当地的'珍贵文物,有鹿角、象牙、玉八仙等,还有胡旋舞墓门的复制品,听说真品还是部级文物呢,古时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使用的钱币也在展出,那些钱币的外型很奇特,真想象不到古人是怎么用它进行交易的。

从一楼到二楼,我边参观边听讲解,还边做着笔记,可怎么记都记不够,真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印在脑海里。

看到革命烈士曾使用过的武器,仿佛看到了壮士门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场面。看到那些精美的古代文物,我从内心里佩服古人奇妙的思维和精湛的技术,我为我生长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次参观,不仅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更使我受到了教育,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刻苦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6

营造让烈士英灵永存的精神花园

1990年2月,八滩镇党委决定让周万平到烈士陵园工作。刚到烈士陵园那会儿,陵园里除了王桥战斗事迹陈列馆4间空房子和1座纪念碑外,还有空落落的一大块盐碱地。怎么办呢?周万平同陵园管理员郇达富找到镇民政助理员周锦伟商量对策。经打听,他们来到了阜宁县芦蒲烈士陵园,在芦蒲烈士陵园的大力协助下,周万平采集了真实再现王桥战斗历史全貌的照片600多张。王桥战斗事迹陈列室建成后,周万平又开始张罗在陵园里种花、植树。可怎样把盐碱地变成良田呢?周万平专门到县农业局向专家请教了治理方案。施用饼肥效果最佳,可购买豆饼的钱从哪里来呢?向领导申请经费,她不好意思开口。突然,她眼前一亮:“镇油化厂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求人不如求己!”周万平跑到厂长的办公室说明来意,厂长犯起难:给吧,厂里没有先例;不给,面子上又过不去。最后,厂长决定破例:让烈士陵园打个报告,请镇领导签字。就这样,连续几年,周万平每年用油化厂运来的2000多斤豆饼,经过发酵后,刨塘施肥。最终将盐碱地变成了沃土。

为了绿化美化陵园的环境,周万平同管理员郇达富费尽周折,买来了水杉、雪松、宝塔松、针叶松等树苗。陵园人手紧张,他们就向镇领导求援,机关干部利用党员活动日来到陵园开展义务劳动,开挖了600多个树塘。当年遇到大旱,沟河干涸。郇达富右腿有残疾,周万平只好独自一人步行500多米挑水浇树。遇到星期天,她又发动老伴和4个子女担水、抬水。就这样,连续奋战了20多天,她的双肩磨出了许多血泡,仍咬牙坚持,直到将600多株树苗全部栽植好。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原来的荒碱地变成了大花园。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花草树木,昔日亲手栽下的松柏,如今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周万平感到十分欣慰,她要让烈士的英灵永存,希望烈士的精神能够像松柏一样万古长青。

构建让烈士事迹永不磨灭的传播阵地

每当有人来烈士陵园参观,他们总要求介绍纪念碑的由来和烈士们的事迹。周万平到陵园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担当义务讲解员,不会讲普通话,没有现成的讲解资料,这些都成了拦在她面前的绊脚石。

在本乡本土生活了40多年,说惯了家乡方言,一下子要改说普通话,起初周万平真是犯了难。镇领导知道周万平的苦衷,特地从中心小学请来一位女教师教她学说普通话。周万平从零开始当小学生,刻苦学习了一个多月。开始周万平还是手拿解说词,边看边讲解。后来,领导要求她不带讲稿解说。周万平好不容易将讲解词背得滚瓜烂熟,但面对观众的提问,却无法应对自如。为此,周万平积极参加业务培训,阅读有关王桥战斗史料书刊,认真做好笔记,丰富自己的讲解内容。她抓住部队官兵来馆参观的机会,与部队首长和一些军史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他们请教解说中遇到的疑问。

王桥战斗烈士事迹陈列馆被命名为“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后,每年来馆参观的观众骤增。如何让讲解更好地为观众所接受,成为周万平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仔细琢磨,她根据不同观众的需要,整理出不同的讲解词,做到“众口不再难调”。针对部队官兵群体,她着重讲解铁军部队的光荣传统与当今部队的传承关系。1993年4月,昆明军区司令员谢振华到王桥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周万平事先收集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讲解时,周万平充满深情地说:“王桥战斗彻底端掉了在八滩的日伪军据点,击毙日本侵略军山本中队70多人,歼灭伪军一个大队200多人。为了解放盐阜区重镇八滩,二营副营长王光汉等48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八滩这块热土上。由于团指挥部离敌人据点只有100多米,两位团指挥官光荣负伤。据我所知,谢振华将军身经百战,这是他戎马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在指挥战斗中受伤。”这句话一下就引起了谢司令员对老三师的深情回忆。讲解结束时,谢振华对周万平说:“你讲得很好,研究得很深,希望你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四军,知道王桥战斗。”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周万平在讲解中着重突出忧患意识和责任。在陈列馆有一张马克沁机枪的大幅照片,青少年尤其是学生团体对这挺机枪照片非常感兴趣,她每场必讲。因为这种机枪发明的时间是1884年,一分钟能打出600发子弹。当同学们惊叹时,周万平立即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在外国人拥有每分钟能打出600发子弹的高性能机枪时,当时中国的很多人还相信身上贴一道符就能刀枪不入。通过这样的比较,孩子们真切地感悟到这样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踏上为烈士寻亲的寻根之旅

2010年4月5日,对于江苏省滨海县经信委协理员李成旭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实现了父母生前的愿望,找到了在八滩王桥战斗中牺牲的二伯父李志明的坟墓。他带领妻子、儿子、儿媳和侄儿、侄媳一行6人,来到写有李志明烈士的墓碑前,边哭边说:“二伯父,我代表父母看您来了……”这是李志明烈士牺牲67年后,第一次有亲人来祭拜。看到这一感人的情景,周万平早已是泪流满面。祭拜结束后,李成旭深深地向周万平鞠了一躬,感谢她多年来对二伯父墓地的照顾……

为王桥战斗48位烈士寻找到亲人,一直是周万平的心愿。为此,她多次跑县民政局、县档案馆查资料、寻线索,总是空手而归。2010年3月初,周万平收到了总政治部办公厅群众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辉赠送的2000元慰问金。她开始寻思怎样用这笔钱为王桥烈士办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她来到了滨海电视台广告部,要求在电视上打广告,为王桥战斗中牺牲的48位烈士寻找亲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县广电局新闻中心负责人主动提出免费做一期专题节目。就这样,县广电局新闻中心副主任带领工作人员,先后6次到八滩王桥烈士陵园实地采访,最终制成了一部2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英灵家园的守护者》,于3月23日在滨海电视台《看滨海之国防在线》节目里播出。

李成旭的大伯父李志顺、二伯父李志明兄弟俩1941年同时参加新四军。1942年李志顺在攻打射阳县四明镇的战斗中光荣牺牲。1943年3月,李志明在八滩王桥战斗中壮烈牺牲。两位伯父先后在战场上牺牲,祖母哭瞎了眼睛,却没有见到李志顺、李志明的遗体,地方政府给老人家颁发了烈士证书。祖父母临终前,紧紧拉着李志猛的手,让他设法找到李志顺、李志明坟墓的下落。由于心愿未了,祖父母去世后时是睁着双眼,这一幕,李成旭终身难忘。

李成旭的父母临终前把李成旭叫到床前,叮嘱他:“一定要找到二伯父李志明遗骸的下落。”父母带着未了的心愿离开人世后,李成旭先后到射阳、阜宁、响水、盐都、亭湖等地寻找二伯父坟墓的下落,都是无果而终。

从电视专题片上烈士纪念碑特写的镜头中,李成旭突然发现有二伯父的名字,不禁心头一热,他又重新看一遍确认无误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心情,立即按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手机号码,拨通了周万平的手机。经查阅江苏省革命烈士名册,确认“李志明”就是李成旭的二伯父。

通过当地电视台、报社和《滨海通讯》编辑部的热心帮助,周万平发起了为王桥战斗烈士寻根活动,先后为李志明、李志顺、张玉强等烈士找到亲人。周万平特地将自己家里的住宅电话和手机作为“寻亲热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更多的烈士寻找到亲人。考虑到本地媒体有局限性,她正在考虑将王桥战斗牺牲烈士已有的资料发送到网络上,扩大寻找范围。她说自己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为所有在王桥战斗中牺牲的烈士找到亲人,希望能早日与烈士亲人取得联系,以告慰烈士的英灵。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7

“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到处查找资料,根本就没回办公室。”面对记者的疑惑,直爽的谢迎春直接说出了原因。

就在这间落满灰尘的办公室,谢迎春跟记者分享了她与烈士陵园的不解之缘,她主动申请从县民政局机关调到烈士陵园,6年时间里吃住都在里面,为把这里打造为部级烈士陵园不断努力工作着。

我只想当这个所长

受传统错误观念的影响,人们一般都会认为与死人、坟墓等东西接触都会沾上晦气,因此除非是万不得已,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甚至会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有一些忌讳和偏见。

金平县烈士陵园也不例外,虽然这里埋葬着800余名为国捐躯的烈士,但是由于没有人愿意到这里安心工作,很多人只是看重这里的编制,并把它当作从乡镇转到县城工作的跳板。因此,2009年以前这里依然还是一片萧条。

“在全国很多地方,如此规模的烈士陵园早就已经申报为部级烈士陵园了,但是金平烈士陵园由于长时间疏于管理,自1988年申报为省级烈士陵园后,20多年的时间一直没有升格为部级。”谈到烈士陵园的现状,现任金平县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纪念馆馆长的谢迎春惋惜地说。

来到这里之前,谢迎春是金平县民政局的一名机关干部,负责统筹全县的核灾救灾工作,由于对工作认真、执行能力强,局领导一直都视她为得力干将。而在来县民政局之前,她还曾经当过教师,由于擅长文艺写作,还因此被调到县人大办公室。

也正是因为曾经当过老师,谢迎春才与烈士陵园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有一些外地来的游客团队会到烈士陵园参观祭拜,此时曾当过老师并且普通话说得很好的谢迎春就被叫去给他们作讲解。在此过程中,她才逐渐对烈士陵园和它背后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看到烈士陵园变得如此荒凉,出生军人家庭的谢迎春觉得非常痛心和惋惜。

“这些烈士牺牲的时候大多都只是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为了捍卫和保卫新生的共和国不惜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谢迎春说。

更令谢迎春痛心的是,由于那个年代交通、通信不便,这些年轻的战士战死在新平后,他们的家人却依然毫不知情,甚至至今都还在苦苦寻觅他们的下落,更别说是到他们的墓前来祭拜了。

为此,谢迎春找到了局领导,主动要求从机关转到烈士陵园工作。这在别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她当时是金平县民政局在编的公务员,而烈士陵园只是县民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此外,单位的领导同事大都认为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到烈士陵园去工作,只有那些不会干事的人才会被派到那里。

“这些事情如果我们再不做,以后就更没人做了。”面对局领导的一再挽留,谢迎春如是说。

看到谢迎春去意已决,局领导最终只得尊重她的选择,并问她到那边工作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

谢迎春说:“我工作了一辈子不图什么名利,对于做官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去烈士陵园工作我不多要资金和人,但为了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只有两点请求:第一、我要当烈士陵园管理所的所长;第二、让我灵活安排自己的上班和考勤。”

最终局领导全部满足了谢迎春的请求,虽然名誉上是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但她这个所长也只是个“光杆司令”。但是灵活安排上班时间却让她外出搜集烈士资料和事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6年吃住在陵园

2009年6月15日,谢迎春正式到烈士陵园报道,开始着手新的工作。

对于谢迎春的这一决定,她周围的人虽然不理解但是也只得支持,他们以为谢迎春只是一时兴起,可能到烈士陵园工作一段时间无趣之后就会主动要求调回局里来。

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一转眼6年的时间过去了,谢迎春不仅没有要求调回原单位,而且还在紧锣密鼓地忙着各种工作。在这6年时间里,金平县烈士陵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陵园内部各项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并且新建了一栋雄伟的纪念馆,纪念馆里的史料和烈士遗物也得到不断充实。

然而,在取得这些喜人成果的背后,饱含了谢迎春太多的心血和付出。

刚刚接手烈士陵园的时候,谢迎春面临的可以说是一个长期无人打理的烂摊子,很多事情都急需解决但又显得千头万绪无从着手。为了尽快理清工作,她结合工作实际首先制定和完善了陵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金平烈士陵园五年工作规划大纲》、《金平烈士陵园管理办法》等。

除了烈士陵园里集中安葬的800多位烈士,还有一些烈士墓碑分散在金平县各地,由于年久失修再加上无人管理,这些墓碑面临被破坏的困境。

为了保护好这些烈士陵墓,谢迎春首先花了大量时间对分散在金平县14个乡镇荒郊野外的墓碑进行排查,然后准备将其全部搬入烈士陵园,目前已经搬了200余名烈士的墓碑。

为了尽可能多地筹集到经费,谢迎春通过仔细研究史料,找出现在部队首长中从金平走出去的人员,想尽一切办法联系上他们,尽力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这些年下来,谢迎春先后与北京、济南、成都等地曾在金平战斗过的部队领导取得了联系,并得到了他们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如为我省河口、屏边、麻栗坡等几个边境烈士陵园每个争取到了500万的修缮经费。

历史不该遗忘他们

据谢迎春统计,目前葬在烈士陵园中的800余名烈士,还有100多人的家属从来没有来祭拜过,这些家属中很大一部分都还不知道他们身在何方,多年以来一直都在苦苦寻觅他们的线索。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家离金平较远,由于经济条件不便等原因一直没有前来祭拜。

为了早日帮助这些烈士找到家人,谢迎春想尽了一切办法把他们的信息和事迹出去,比如在网上和报纸上刊登这些烈士的身份信息。并且经过她的多方争取,民政系统专门给烈士陵园划拨了一笔经费,用来报销家庭困难烈士家属前来祭拜的车旅费。

烈士刘永良的老家在文山州的农村,自从他参军之后就与家里断了联系,他在金平牺牲30多年后家里人也都还没有他的消息。

直到谢迎春把刘永良烈士的信息在网上公布之后,他在文山上大学的侄女才在上网的时候搜到了他的信息,多年的苦苦寻觅总算有了线索。但是一家人要从文山农村到金平来祭拜亲人,肯定需要花费不少的钱,这对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负担。

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后,谢迎春主动提出为他们报销车旅费,最终一家人才得以成行。看着当年风华正茂的亲人如今已埋骨他乡多年,刘永良的家人在他的墓前痛哭不止。

而这一切,也对一直陪着他们的谢迎春造成了很大的触动。为了国家,这些烈士和亲属都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烈士家属由于没有烈士证书,连基本的烈士家属待遇都无法享受。

令谢迎春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名叫缪益群的烈士,当年牺牲的时候当地政府只是把他牺牲的消息通报给了亲属,并没有把烈士证书转交给他们。

这些年来,他的家属一直都在为这事奔走忙碌,但由于没有烈士证书,一直没有享受到相关待遇。为了这事,家属还多次找到谢迎春,希望她能想办法帮忙解决这一问题。

谢迎春专门查阅了与缪益群相关的历史资料,最终在云南省和红河州的英烈大典中都查到了他的名字。

因为没有烈士证书就否认一名烈士曾经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牺牲,这在谢迎春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并且正是因为战乱年代相关部门的工作失误,才造成烈士家属没拿到烈士证书,因此不能把这一过错让烈士的家属来承担。

为此,谢迎春又给自己安排了另外一项艰巨任务――对金平县的烈士进行普查,然后根据普查结果对确实是烈士但没拿到烈士证书的家属进行补发,让他们早日享受相关待遇。

为了寻找烈士资料,谢迎春几乎跑遍了全省各地大大小小的档案馆和史料部门。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谢迎春还在一家档案馆找到了《魂系南疆留英名》和《河口文史资料》这两本记录当年那段历史的书籍,并征得书籍主人同意带回烈士陵园仔细研究。

目前,谢迎春已经完成了200多名烈士的普查工作,但有部分人还是因为证明资料不足无法纳入烈士名单,但谢迎春表示只要他们真的是烈士,她就一定会想办法帮他们找到证明材料。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闲来无事的时候,谢迎春习惯一个人在安静的烈士陵园里走走,那一排排的墓碑上刻着烈士们为国牺牲的英雄事迹,仿佛是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血与泪的历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人们似乎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逐渐把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史淡忘了。

看到平时来烈士陵园参观祭拜的人越来越少,谢迎春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一方面既要通过组织大规模的传统祭奠仪式来让更多的人关注烈士陵园;另一方面依托快速发展的网络平台,搭建新的宣传载体,实现在网上就能祭拜烈士。而要让这些鲜活的英雄事迹长久流传下去,还必须要建一座纪念馆。

每逢清明节、建军节等重大传统节日,谢迎春都会与当地的部队、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组织他们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和祭奠,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走进烈士陵园并了解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每年的新兵到当地部队之后,所在连队也都要首先组织他们到烈士陵园参观祭扫。一位新兵在看完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后彻底改变了当初入伍混日子的心态,他对谢迎春说:“来这里参观之后,我觉得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是先辈们牺牲生命才为我们打下来的,作为当代的军人,我也要有自己的担当。”

谢迎春还组织策划了“金平烈士网祭”网,最初的时候该网站功能较为单一,所有内容都是为了介绍烈士陵园的情况。后来该网站功能不断得以完善,如今已经形成集烈士网上祭拜、烈士陵园图片视频播放等功能,从上线至今网页浏览量已经超过22万人次,每天都有很多网友在网上祭拜烈士和留言。

为了做好这一网站,谢迎春从一名网络门外汉变成了网页策划、编辑的行家里手。除了网页运行的技术支持由专业网络技术人员提供,小到一句文字的撰写、每位烈士事迹材料的搜集,大到网页的布局和调整,每一件事她都是亲力亲为。

为了使网页的内容更加丰富,谢迎春又抬着录像机到处去拍烈士陵园的资料。每当有烈士家属前来祭拜,她都会把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镜头记录下来。

有一次,几位德国人来到烈士陵园参观,谢迎春觉得如果能把外国人祭拜烈士的情景录下来,那肯定是很珍贵的资料。但当她跑回办公室把摄像机抬下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到大门口准备离开了。

当谢迎春追上这几位德国人请他们配合拍几组镜头时,他们以急着要去吃好吃的为由拒绝了她的请求。无奈之下,谢迎春说新平所有卖好吃的我都知道,你们想吃什么我去买来请你们吃,只要吃完你们能配合我完成拍摄。

最终,几位德国人答应了谢迎春的条件,她跑到县城买了牛肉等当地最好吃的饭菜给他们吃,吃完饭后她顺利拍到了自己想要的镜头。

在谢迎春的规划设计和全程参与下,占地1600多平米的三层纪念馆于2013年7月顺利落成,纪念馆里不仅详细展出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新平、征粮剿匪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详细资料,而且还收集了大量烈士们的遗物。

这些遗物大都是烈士家属们无偿捐献的,为了收集这些东西,每当有烈士家属前来祭拜时,谢迎春都会亲自陪同接待他们,并在此过程中收集家属们捐赠的遗物。同时,她还与从金平离开后到美国、台湾等地定居的军人及家属联系,从他们那里收集到很多珍贵的素材和物品。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8

根据党支部组织的“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安排,7月13日全体党员同志前往烈士陵园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参观学习。

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经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开办。自1924年 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6届,第6届所址迁此。第 6 届1926年 5~9月举办,改主任为所长,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为专任教员,教员有彭湃、周恩来、恽代英、阮啸仙等。本期招收学员327人,在此学习有关农民运动、军事、政治等课程,进行军事训练,并到农村实习。学员毕业后奔赴各地从事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宏伟的古建筑,是一组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群。建筑物坐北朝南,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大门是花岗岩雕琢的棂星门。进了大门是前院的泮池,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过桥便是九行并排的花岗石板铺成的通道,直通宽敞的大成门。过大成门,是一个草木葱郁的大院,院内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挺拔葱郁。宏伟壮观的大成殿屹立在由花岗石砌成的台基上。沿着大成殿两侧的通道向前走去,即达崇圣殿,有东西两廊。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

1927年12月11日,由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经过了3天英勇战斗后失败了。敌人在广州屠杀了起义军民5700余人,部分烈士遗骸丛葬于红花岗。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陵园由陵、园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包括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拱形的陵墓。墓旁苍松翠柏,红花吐艳。还有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墓及叶剑英墓等,陵园东部建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以及血祭轩辕亭,有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的题吟。西南有广东历史博物馆。陵园坐落在岗地湖畔,纪念性建筑物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点缀以碑亭桥榭,在遍地红花的坡地中交织着石道幽径,整个陵园风景秀丽,每年举办菊展、迎春花市、灯会等活动,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消防安全征文范文 下一篇:裁判员宣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