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18 13:55:20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篇1

一、专项行动的范围

重点排查整治财贸系统所辖市场、商场(超市)、所属商贸流通企业及炸药库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专项行动时间

2012年1月5日至2012年3月31日。

三、工作重点与阶段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1月5日至10日)。

各商贸流通企业要按照“治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分行业、分阶段、突出隐患治理重点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活动内容,明确责任部门和个人,明确办理时限,明确奖惩条件,细化工作步骤、手段和措施。

各商场(超市)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隐患排查方案,全面发动广大员工,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全面治理事故隐患。一时难以治理的要列入计划,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日常监控和管理。要指定具体实施部门和信息报送人,落实好“治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的各项要求。

(二)排查治理阶段(2012年1月11日至2012年3月25日)。

1、时间安排:

各市场、商场(超市)、所属商贸流通企业及民爆器材销售企业自2012年1月11日至2012年1月16日,为全面自查整改隐患阶段,在专项行动教育部署的基础上,按照安全生产各项法规制度和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主动邀请消防、安监等部门协助,对本企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将排查情况汇总报送市财贸局。从1月19日起至3月25日止,每周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巡查,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各企业要把对本单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和查找整改的各类隐患做好登记,按照要求及时报送市财贸局汇总。

2、排查整改的重点内容: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②安全教育培训和重点岗位持证上岗落实情况;

③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安全要求落实情况;

④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畅通情况;

⑤灭火器材配置及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⑥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和队伍建设情况;

⑦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⑧易然易爆危险物品和易燃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⑨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⑩防火、防爆、防静电、防大风寒潮、防冰雪灾害、防冻裂泄漏等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2年3月25日至31日)。

各企业、各单位要加强情况通报,对自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经营行为和重大安全隐患,要立即通报财贸、消防、安监等部门,并积极协助财贸、安监、消防等部门加大对隐患整改的督查和跟踪问效,切实落实重大隐患验收销号制度。重大隐患整改结束后,财贸局将邀请安监、消防等部门组成验收小组,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报告,形成隐患排查、整改、验收式管理,并在落实上述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

四、具体责任分工

1、商业总公司负责商业系统所属企业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上报隐患排查工作信息并督促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验收;

2、物资总公司负责开展物资系统所属企业及民用爆破物品销售企业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上报隐患排查工作信息并督促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验收;

3、市场建设服务中心负责所属商城、辖区集贸市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上报隐患排查工作信息,督促存在安全隐患的市场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验收;

4、国旅大酒店负责本单位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及时上报隐患排查工作信息并督促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验收;

5、财贸局商贸科负责联系华联商城、亿联广场;综合科负责联系利群商厦有限公司所属商场、超市、购物中心;安全科负责联系维客超市、日照百货万德福店;整规办负责联系家家悦超市所属一店、二店。联系责任科室要对联系的有关商场(超市)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提报隐患排查工作信息,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进行复查验收。

四、加强信息报送

各商贸流通企业在“治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期间,要严格按照下列时限要求,将有关材料含(电子版)报送市财贸局安全科。一是2012年1月15日15点前报送本部门“治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二是2012年1月至3月实行专项行动信息周报制度,每周五15时前书面报送上周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及附表(见附件2);三是2012年2月20日前报送专项行动总结及附表见附件(3),市财贸局将对各单位、各企业信息报送情况予以通报。

五、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财贸局成立“治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科,负责专项行动信息的收集、汇总及统一上报。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牵头组成检查组,深入重点要害部位和基层一线,亲力亲为,实地检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摸透实情,找准问题,确保“治隐患保安全”工作取得实效。

2、成立专项督查监管队伍。市财贸局安全科、综合科、商贸科、整规办、蔬菜办、生猪定点屠宰稽查大队及各单位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组成专项行动督查小组,具体负责组织检查调度各单位各领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加强协作,整体联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财贸、消防、安监、各街道办事处等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对排查出的各种问题,及时向各监管部门、所在街道办事处汇报。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篇2

一、总结前一阶段工作,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去年7月,中央作出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决定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宣传发动、项目摸底、排查整改、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认真研究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排查整改有新进展。一年来,我省对年以来立项、在建和竣工的规模以上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有的地区也对年以来新开工的项目进行滚动摸排。截至9月底全省共排查规模以上工程建设项目7825个,发现12520个问题,平均每个项目发现1.6个问题,超过全国平均发现0.47个问题的水平,这说明我省排查工作做得比较认真、比较细致。为切实推动工作,我省还对排查工作不力的项目开展责任追究,对项目建设单位、中介机构等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处理。

对排查出来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分类整改,据统计,排查出的问题已整改8311个,整改率达66.4%,超过全国54.1%的平均水平,整改工作进展较快的厦门市和龙岩市,整改率达85%左右。通过排查整改,我们基本摸清了项目底数和突出问题,初步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

(二)查办案件有新突破。在专项治理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对工程建设领域案件的查处力度,注重查办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和干预工程建设的案件,注重查办发生在重点投资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职务犯罪案件,注重查办在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失职渎职案件。至年10月底,全省各级各部门受理工程建设方面的举报和案件线索1208件,立案662件,查实62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43人,其中厅级干部3人,处级干部1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21人,组织处理46人。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易发环节主要有: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方面立案130件,占案件总数19.6%;土地、矿业权审批和出让方面立案110件,占16.6%;物资采购和资金安排使用方面立案109件,占16.5%;招标投标活动方面立案100件,占15.1%。同时,我省持续打击串通招投标违法行为,年以来,全省共立案侦查串通投标案件52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3人,涉案金额33.2亿元,追究刑事责任68人。

(三)规范运作有新成效。各地各部门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管的制度规定,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一是加强行政监管。对问题较多的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环节加大监管力度。省住建厅对工程建设主要责任主体以违规记分形式实行动态考核管理,对记分达一定分值的,采取集中教育培训、约谈、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等措施。南安市建立工程建设远程信息监控系统,通过对工程建设现场设置视频抓拍、指纹考勤、数据录入和查询等远程信息化管理,切实解决项目管理班子、监理人员不到位等问题。市出台《建设工程标后管理暂行规定》,从合同履约、设计变更管理、资金拨付管理、责任追究等问题入手,对标后管理中的风险点进行规范。二是加强招投标监管。大力建设有形建筑市场,全省已建成工程建设有形市场52个,其中省级2个,设区市级11个,县级39个。积极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提升工程交易科技水平,福州、厦门两地的房建项目已全部使用电子招标投标,省管的房建项目也开始试运行电子化招投标,省发改委和住建厅对评标专家进行业务培训,对1040名考试合格的专家赋予电子评标资格。扩大了房建市政工程使用随机抽取中标人方法的规模,并延伸到1000万元以下水利工程项目和监理收费120万元以下的工程监理项目,以及矿业权评估机构的招标,部分交通工程项目也正在进行试点。今年1-9月,全省共有2188个房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采用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办法,占施工招投标项目总数的61%。三是完善中介组织。严格规范建筑市场的准入清出制度,省住建厅出台了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格管理等4项制度,交通厅将招标机构、造价咨询企业列入交通建设市场信用考核范围,对D级(差)企业限制我省交通建设市场一定年限的准入资格。四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我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建设市场法人和自然人违法违规档案制度的意见》,省发改委、住建厅、交通厅等7个部门都在各自系统建立了违法违规档案的记录、报送、审核和公告机制,并实现互联互通。目前已公布违法违规档案101个。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排查整改不够到位。按照我省实施方案的要求,到今年6月底前就要完成自查自纠、落实整改工作,但到目前为止,时间已超过将近5个月,全省还有4209个问题没有得到整改,占问题总数的35.6%。未整改的问题中:工程项目决策方面603个,占14.3%;环境影响评价方面685个,占16.2%;土地、矿业权审批和出让方面599个,占14.2%;城乡规划管理方面509个,占12%;招投标活动方面406个,占9.6%;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方面1093个,占25.9%;物资采购和资金安排使用方面209个,占4.9%。尚未整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以政府会议纪要形式确定招投标等事宜,由同级政府组成部门负责整改难以到位。二是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地、矿业权出让的审批,涉及土地指标、环评费用及法定程序复杂、审批时限较长等等,短时间内难以整改到位。三是部分既成事实的问题难以整改,如竣工项目的初步设计未经审批、项目建设用地不合规以及工程监理收费低等问题。四是相关部门的政策规定不一致,导致有关问题的整改难以进行,如部分交通、水利项目未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以及部分农村饮水、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水库除险加固、土地整理、农业开发项目未办理环评审批等等。整改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尚未整改的这部分问题都是比较复杂的,整改难度较大;主观上,各主管部门对整改工作的政策指导不到位,到目前为止,我省只有省发改委出台了指导意见,其他主管部门至今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二是案件查处工作有待加强。我省虽然已立案648件,但真正典型的、有影响力的案件还不多,从排查出来12520个问题中深挖细查发现的案件数量更少。而且,各地对件的办理不够重视。从数量上看,今年以来省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办的件46件,至今才办结14件,办结率只达21%,有的件是2月份转下去的,至今还没反馈;从质量上看,件的办理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存在蜻蜓点水的情况,甚至对所核查事项不作结论,有的虽提出了整改措施却没有认真跟踪落实。

三是工作创新力度不够。虽然我们在打击串通招标投标、清理规范中介组织、推广使用随机抽取中标人方法、整合工程建设有形市场、组建综合性评标专家库等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从体制上、机制上进行创新的还比较少。而且,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清理、修订、完善或废止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工作,整合审批程序等工作推进都比较慢。这些问题中,既有治标方面的,也有治本方面的,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整改方面的问题,如何确保在年底前完成这项工作,确实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

二、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工程治理工作开展至今,排查整改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工作也已全面铺开。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国务院《意见》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契机,深入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一要切实抓紧问题的整改。目前,我省排查出来的问题还有三分之一未整改,这部分问题的整改难度很大,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要抓住《意见》出台的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整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意见》和我省下发的《通知》要求,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类处理,加快进度,提高整体的质量和效率。针对补办土地和环评审批手续慢、未办理规划审批等整改难度较大的问题,省级住建、国土、环保、交通、水利、财政等监管部门,要在年12月5日之前出台本系统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整改指导意见,年底前要全面完成全省已排出出来的问题整改。在认真解决已发现问题的同时,要加强监管,对没有完工的项目,要动态监管、全程监督;对新开工的项目,要滚动摸排,跟踪督查,防止发生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加大对各地的监督检查力度,适时开展不定期的检查,对整改不认真的单位和部门,要进行责任追究;对工作不力影响进度、未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专项治理工作的地区和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这项工作要采取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方式,形成合力解决问题。省级业务主管部门以指导和督促为主,要出台指导性的意见,明确政策,切实对本行业、本系统负起督促检查责任;各设区市要以督办和落实为主,督促所在地区的问题整改,同时要落实好省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指导性意见。

二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案件呈易发多发态势,查办案件,是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贯穿专项治理工作始终。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对工程建设领域案件的查办力度,保持惩治工程领域腐败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城乡规划、招标投标、土地审批和出让的大案要案,严肃查处在重点投资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职务犯罪案件。要从排查出来的问题入手,从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入手,从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违规问题入手,深挖细查失职渎职案件及其背后隐藏的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问题,争取再突破一批典型案件;要结合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严肃查处一批涉土、涉矿的违纪违法案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行政、司法机关要加强协作配合,完善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确保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和纪律监督的有机衔接,切实形成办案合力。

三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一年来的专项治理工作,我们排查出一些普遍性问题,也整改了一些突出问题,但是发现问题和整改问题都只是治标,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市场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年12月底前,要完成全省工程建设领域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省级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年1月15日之前将清理、修订和完善情况向省工程建设专项治理办公室作书面报告。年起,在试行省级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的基础上,试行政府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办法,各级发改、规划、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要建立投资项目管理联动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审批工作的沟通协调。二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各类工程建设有形市场的整合,建章立制,建立统一的有形市场,将依法必须公开招标项目(工程建设、土地交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全部强制入场交易。年6月底前,全省要完成现行省市两级各类工程建设有形市场的整合。三是加强招标投标改革。在全省推广使用跨行业、跨地区的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年6月底之前全省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政府投资项目的评标专家,一律从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家库抽取;继续扩大随机抽取中标人的范围、规模,交通、电力、信息、工业、土地开发整理等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监理招标要逐步开始使用随机抽取中标人方法;推进招标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做好《标准施工招标资格审查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推行工作,规范施工、设计、监理招标文件的制定;推行电子招投标,提高招标效率,增强招标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进一步简明招标投标程序,加快招标投标进度,满足我省跨越发展的要求。四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省发改委要会同省经贸委、国土厅、住建厅、交通厅、水利厅、信息化局,争取在年底前出台省建设市场法人和自然人违法违规档案记录公告管理办法。年6月底前,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完成本系统企业(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项目考核、合同履约、信誉评价等市场信用记录制度,采集各方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基础信息,在招标与采购网集中公告,全省建成各系统违法违规档案互认共用、资源共享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篇3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2009〕32号)精神,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努力防范大中型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推进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建设,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省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省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2009〕32号)精神,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努力防范大中型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推进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建设,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的通知》(发改能源〔2009〕1494号)要求,结合省实际,特制定《省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机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和措施,提高装备水平和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系统、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二、整治目标

通过全省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推进“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现应建立瓦斯抽采系统的大中型煤矿全部建立抽采系统并投入运行;瓦斯治理机构、装备及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现场和技术管理得到加强;大中型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瓦斯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效防范和遏制大中型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三、整治对象

省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对象是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上的井工煤矿,包括基建、技改、整合以及生产煤矿。

四、整治内容

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活动以“查死角、堵漏洞、除隐患、严管理、强技术”为主题,重点排查和治理以下内容:

(一)矿井生产系统可靠,生产布局合理,同一采区采掘工作面数量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严禁超能力生产。淘汰非正规采煤方式。

(二)优化通风系统,完善通风设施,保证矿井和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采掘工作面及其各巷道(包括瓦斯排放巷道)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实现通风可靠。

(三)完善瓦斯抽放系统,所有应抽放瓦斯的矿井全部建立地面永久式抽放系统并投入运行,有条件实施地面抽采的要实施地面抽采,实现煤与瓦斯共采;瓦斯抽采达到抽采指标要求,促进抽掘采平衡。

(四)强化综合防突措施,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严格执行防突规定,健全防突机构和队伍,制定区域性防突措施,生产安排必须给瓦斯抽采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瓦斯压力、含量、分布规律的测定数据可靠,突出矿井和煤层鉴定及时。

(五)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稳定,传感器数量充足、安装位置正确,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和维护、调校制度,实现安全监控系统数据准确、报警及时、断电可靠。

(六)强化现场管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瓦斯管理机构健全,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严禁电气设备失爆。

(七)确保安全投入,煤矿企业要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加强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建〔2005〕168号)规定,及时足额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国债补助安全改造项目地方配套的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

(八)国家和省有关煤矿瓦斯防治经济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主要包括财政补贴、税费优惠、发电上网、民用瓦斯价格、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提取等落实情况。

五、进度安排

省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

(一)企业自查阶段(8—9月)

各大中型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2006〕47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1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116号)、《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的实施意见》(〔2008〕230号)、《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试行)》(云煤安发〔2008〕201号)以及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和本通知精神,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要根据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安排,针对系统建设、采掘布局、责任制度、现场管理、职工培训、安全投入、经济政策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面自查。企业要提出自查报告,分别上报省工业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安全监管局和煤监局。

(二)整改实施阶段(10—12月)

对排查出的瓦斯事故隐患,各大中型煤矿企业要制订整改方案,定责任人、定措施、定期限等,及时彻底整改到位,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安全监管局、煤监局要按照各自职责,对查出的重大瓦斯隐患建档立案,实施挂牌督办,落实监控责任,跟踪整改进度和整改质量。对整治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煤矿,要公开曝光,并限期整改。对拒绝整改或工作始终不落实的煤矿企业,要将其列入“黑名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普遍性问题和突出问题,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和措施。

(三)督促检查验收和深化整治阶段(1—6月)

由省工业信息化委组织,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安全监管局和煤监局等部门参加,按国家及省有关规定制订《省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检查验收标准》。各大中型煤矿企业要严格按验收标准组织自查,合格后形成自查报告并按管理权限向有关部门提出验收申请。从3月开始,由省工业信息化委组织,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安全监管局、煤监局、各大中型煤矿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等参加,采取集中督查、分组检查等形式逐矿进行检查验收。

省工业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安全监管局、煤监局要在排查瓦斯事故隐患的基础上,建立瓦斯治理和利用长效机制,督促有关企业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治本之策,解决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瓦斯防治保障水平。要树立一批先进煤矿企业,召开现场会,推广瓦斯防治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建立技术服务联系制度,鼓励引进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内先进煤矿企业到我省开展技术服务。着眼长远,组织制订省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二五”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资金需求和保障措施。

通过验收的大中型煤矿,其验收结果作为《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条件检查和《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的主要依据之一。对整治工作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以及没有达到验收标准要求和整治期间发生较大以上瓦斯事故的大中型煤矿,要予以曝光,并责令限期整改,重新组织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由省工业信息化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安全监管局和煤监局等部门统一部署。省各大中型煤矿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强化监督检查。大中型煤矿企业要把瓦斯专项整治作为今、明两年瓦斯防治工作的重点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煤矿企业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瓦斯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企业的专项整治工作。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整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煤矿安全治理的具体举措,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各大中型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制订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方案,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各大中型煤矿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瓦斯专项整治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会,研究和解决专项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确保人、财、物的需要,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煤矿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对瓦斯专项整治负技术责任,必须把好瓦斯专项整治方案编制关、安全技术措施编审关、组织实施关、整改验收关。煤矿矿长和班子成员要深入井下带班作业,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落实;要坚持24小时管理人员现场值班制度,从严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凡在专项整治工作中,组织不力、不作为或干扰、阻挠整治工作,致使瓦斯整治措施落不到实处的有关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三)建立和完善瓦斯抽采系统。各大中型煤矿企业要把瓦斯专项整治活动与重点矿区煤层气抽采利用规模化建设、推进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矿井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力推进煤层气抽采利用。凡应进行瓦斯抽采还没有建立抽采系统的大中型煤矿,要限期建立抽采系统。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大中型煤矿,要及时对矿井瓦斯基本参数进行测定,必须采取“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达到防突规定的要求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对不能实施先抽后采、抽采达标和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大中型煤矿,必须进行限期整改。

(四)加强监管监察。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大中型煤矿瓦斯专项监管,重点检查煤矿瓦斯整治进展情况、瓦斯抽采系统建设情况、煤与瓦斯突出措施落实情况。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井,要立即下达停产通知,责令其限期整改。严禁将瓦斯治理工程承包给不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和装备能力的队伍施工。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督促煤矿企业继续加大安全投入,利用当前煤炭市场宽松的时机,调整和优化采掘部署,做到生产布局合理。各级投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在建煤矿项目的监督管理,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项目核准和竣工验收手续。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组织开展煤矿瓦斯防治专项监察,督促煤矿企业严格落实国家瓦斯防治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夯实企业安全基础。要将大中型煤矿瓦斯治理作为重点监察内容,重点监察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现场管理是否到位。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是否实现先抽后采、抽采达标,是否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和专职管理队伍。对在整治过程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从严查处。

(五)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各大中型煤矿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要把瓦斯专项整治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推进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矿井和示范县“双百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各大中型矿井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结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安委办〔2009〕2号),加大对示范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总结推广示范矿井和示范县先进经验。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篇4

关键词: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风险评估;信息安全隐患;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各项信息安全技术措施的基础,而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又是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准则,因此要做好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必须从强化管理着手,首先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电力系统借鉴 ISO27000国际信息安全管理理念,并结合公司信息安全实际情况,制订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固化了信息系统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管理、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与治理、信息安全预案管理、安全事件统计调查及组织整改等工作流程,促进了各单位信息安全规范性管理,为各项信息安全技术措施奠定了基础,显著提升了公司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水平。

1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目标

规范、加强公司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确保信息系统持续、稳定、可靠运行和确保信息内容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止因信息系统本身故障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正常使用和系统崩溃, 抵御黑客、病毒、恶意代码等对信息系统发起的各类攻击和破坏,防止信息内容及数据丢失和失密,防止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防止公司对外服务中断和由此造成的电力系统运行事故,并以此提升公司信息安全的整体管理水平。

2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重点工作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应遵循“强化管理、标准先行”的理念。下面,结合本公司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经验,对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四项重点工作进行阐述。

2.1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管理

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安全管理专职根据年度信息化项目综合计划,每年在综合计划正式下达后,制定全年新建应用系统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计划,确保系统上线前符合国网公司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应用系统在建设完成后 10个工作日内,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上下线管理办法》要求进行上线申请。 由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安全管理专职在接到上线申请 10个工作日内, 组织应用系统专职及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指南》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测试,并形成评估报告交付业务部门。 对应用系统不满足安全要求的部分, 业务部门应在收到评估报告后 10个工作日内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加固实施指南(试行)》进行安全加固,加固后 5个工作日内,经信息管理部门复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上线试运行。应用系统进入试运行后,应严格做好数据的备份、保证系统及用户数据的安全,对在上线后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信息管理部门有权停止系统的运行。

2.2 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与治理

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安全管理专职每年年初制定公司全年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工作计划。检查内容包括公司本部及各基层单位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应用系统、机房安全等。 信息安全专职按照计划组织公司信息安全督查员开展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后 5 个工作日内录入信息安全隐患库并反馈给各相关单位,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对于重大隐患,信息安全专职负责在录入隐患库 10 个工作日内组织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各单位必须在收到反馈 5 个工作日内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治理方案, 并限期整技信息部信息安全专职。信息管理部门安全专职对隐患库中所有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跟踪,并组织复查,对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单位,信息安全专职 10 个工作日内汇报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人, 信息管理部门有权向人资部建议对其进行绩效考核。

2.3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管理

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安全管理专职每年 年初制定公司全年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及修订计划,并下发给各单位。各单位信息安全专职按照计划组织本单位开展相关预案的制定,各种预案制定后 5 个工作日内交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 5 个工作日内报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安全专职。各单位信息安全专职负责组织对系统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并按年度计划开展预案演练。 根据演练结果,10 个工作日内组织对预案进行修订。各单位信息安全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审查修订, 对更新后的内容, 需在 10 个工作日内经本部门领导审批,并在审批通过后 5 个工作日内报信息管理部门备案。

2.4 安全事件统计、调查及组织整改

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安全专职负责每月初对公司本部及各基层单位上个月信息安全事件进行统计。 各系统负责人、各单位信息安全管理专职负责统计本系统、单位的信息安全事件,并在每月 30 日以书面形式报告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安全专职, 对于逾期未报的按无事件处理。 出现信息安全事件后 5 个工作日内,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安全专职负责组织对事件的调查,调查过程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事故调查及统计规定(试行)》执行,并组织开展信息系统事故原因分析,坚持“四不放过”原则,调查后 5 个工作日内组织编写事件调查报告。调查、分析完成后 10 个工作日内组织落实各项整改措施。信息安全事件调查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制度。

3评估与改进

通过执行“强化管理、标准先行”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理念和实施电力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明确了各项工作的“5W1H”。 使信息管理部门和各部门及下属各单位的接口与职责划分进一步清晰,有效协调了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 并通过 ITMIS 系统进行对上述流程进行固化,在严格执行国网公司、省公司各项安全要求的基础上简化了工作流程, 搭建了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工作的基础架构,实现了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工作的体系化。同时在标准的 PDCA 四阶段循环周期通过管理目标、职责分工,管理方法,管理流程、考核要求,文档记录 6 种管理要素对信息系统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管理、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与治理、信息安全预案管理、安全事件统计调查及组织整改4 项管理内容进行持续改进,使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工作的质量有了质变提升。 在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工作的基础架构搭建完成后,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下一步将重点完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中技术体系建设,管理与技术措施并举,构建坚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4 结论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篇5

一、强化职能,深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依托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和各类管理监控系统,发挥稽查职能,坚持依法治税,认真组织开展日常稽查、专项检查、专案稽查和协查工作,整规工作成效显著。

(一)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推行税收自查补报引导纳税遵从。今年我们以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规范执法行为的载体,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稽查执法权,加强对稽查执法过程的考核监控,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同时,为认真贯彻落实总局稽查局关于企业自查补缴税款入库工作的通知精神,对纳入日常稽查计划的重点纳税企业推行了“查前预告、企业自查、案头分析、重点检查”新的稽查方式。取到了化解矛盾,消除阻力,提高效率,引导纳税遵从的效果。上半年,我局日常选案稽查36户,共查补入库190万元。其中,组织企业自查收入187.8万元,稽查局查补入库税款0.17万,罚款0.36万,加收滞纳金1.09万元。

(二)扎实开展税收专项检查,整顿行业税收秩序促进收入增长。2009年根据省市局和县局的统一部署,我们突出重点抓重点行业,重点户和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稽查,制定专项检查方案,开展了大型连锁超市;建筑安装业;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业务的重点企业;煤炭经销企业;医药医疗器材品牌企业及生产销售企业;酒类企业及生产销售企业;品牌经销及分销商七个行业的专项检查。目前我们已对七个税收专项检查行业中的出口退(免)税重点企业、煤炭经销企业;医药医疗器材生产销售企业、品牌经销及分销商四个行业5户纳税人实施了专项检查,检查5户,已结案4户,在审理1户,结合重点企业的自查补缴税款工作,查补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796789元。

(三)密切相关部门合作,积极开展打击制售假票据和非法代开票据专项整治行动,减少和堵塞税源流失。按照省、市局《开展打击制售假票据和非法代开票据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县局今年确定把票据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基层抓收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加强与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的协调配合,健全税警协作机制,及时查处涉票违法案件,在打击“卖方市场”的同时,依法严厉打击“买方市场”,保持对各类票据违法活动的高压态势,我们稽查局结合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对辖区内的医药、家具、建材、文具、手机、电脑、大中型商场、连锁店及农副产品收购等重点行业实施重点检查,依法从严查处使用虚假票据的行为。另一方面督导各分局票据检查小组对分局辖区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全面清理检查,从检查进展情况看,我们稽查局结合专项检查和日常稽查检查了34户,其中票据有问题户数7户,涉及未按规定开具票据2户,涉案票据份数8份;未按规定取得票据4户,涉案票据份数35份,其中涉嫌假票据25份(目前在调查处理之中),分局移送票据违法案件3户(涉案票据份数42份在查核实),票据违法违章已经了处罚5户,罚款12800元,已入库12800元;分局统计检查票据户数288户,其中票据有问题户数47户,罚款5760元.检查移交稽查局查处3户。

(四)积极拓展案源,查深查透协查和举报案件。2009年,我们充分利用金税工程协查系统和稽查举报案件管理系统,加强对受托协查案源和举报线索的分析梳理,寻找办案突破口;落实催办督办、集体会审机制,积极组织精干力量查深查透协查和举报案件,每起案件做到“五及时”:及时做好登记、及时下达稽查任务、及时实施稽查、及时向上级局和举报人反馈检查结果、及时将案卷整理成册专柜保管。上半年,我局共受托纸质协查案件2起,涉案票据5份,涉案金额19.83万元,税额2.9万元。经查涉案票据为真票、业务正常、票款结算正常、税款计缴正确。受理举报案件2起,认定偷税立案2起,查补入库税款99700元,罚款40530元。协查、举报案件按期回复率均达到100%。

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稽查工作质效

我们坚持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规范操作,实现稽查质量和效率的平衡;加强沟通,理顺稽查四环节的工作衔接;夯实基础,推进案卷标准化建设,落实考核,保障稽查工作顺利开展。

(一)探索科学选案有效途径

选案是稽查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我们逐步调整选案思路,将稽查质效控制的关口前移,认真分析筛选三大主体软件系统(征管、评估、协查)数据信息,按省市局稽查面达查帐征收企业纳税人总户数20%、选案准确率达到85%的总体要求,确定上报2009年稽查计划60户,上半年实现稽查计划48户,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选案的针对性和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

(二)实行案件分类管理、三级督办

按照案源性质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将案件分为三类,实施案件三级督办制度。一类案件为上级稽查局交办案件,上级稽查局定期督办;二类案件为重大偷骗税案件,县局案审委常设机构法规股督办;三类案件为一般税收违法案件,由我们稽查局明确督办工作责任人;对所有案件我们坚持定期列出《催办清单》,提醒检查人员落实进户检查时间,抓紧案件的查处,加强案件过程管理,有效减少了积案的产生。

(三)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2009年,我们依据市局下达的综合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县级稽查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细化内部考核指标,调整稽查基本工作量,突出质效指标,鼓励工作创新,注重方向引导,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公务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拿出一定的稽查办案经费对绩效考核的先进股室、先进个人适当给予奖励,使其成为推动稽查工作的内在加速器。

(四)夯实管理基础推进案卷标准化

通过加强稽查四环节之间的沟通,统一稽查案件取证结案要求、账外经营检查取证要求,规范《税务稽查报告》制作版式,建立稽查常见问题适用法规库,完善相关稽查工作制度,明析稽查工作操作流程,切实把稽查案卷归档工作做在平时,进一步推进我局稽查案卷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今年,在推行企业自查补缴税款入库工作中,我们先后召开了四次专题会,动员、分析讨论具体工作落实,并在全市稽查系统率先解决了自查补缴税款入库上线操作问题,为确保稽查收入入库和稽查案卷整理工作把好了关,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得到市局稽查局的充分肯定。

三、以人为本,打造高素质稽查团队

(一)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稽查局党支部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及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在与县局同步进行集中学习的同时,积极开展写读书笔记、谈心得体会、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每位党员、干部都分别作了1万字以上学习笔记,撰写了2篇心得体会。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我们紧密联系稽查工作实际,把理论学习化为实践的动力,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依法稽查工作水平,努力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完成全年税收查补收入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二)全面创新业务学习方式。一是以全国税务稽查人员业务考试为契机,认真抓好考前学习、培训,积极组织稽查人员参加全市稽查业务考试培训,我局稽查人员参训率、参考率均达到了90%以上,有10人业务考试成绩在100分以上,总体排名在全市稽查系统中名列前茅,此次业务培训考试大幅度提高了我局稽查干部的整体业务素质。二是以岗位练兵为抓手,按照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理念,针对今年稽查的行业、项目开展针对性的查前培训;三是依托省局内部网络构建稽查人员业务交流平台,提高办案能力和办案技巧。四是继续鼓励和适当奖励稽查干部参加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司法资格以及各类业务能手竞赛等学习培训和考试。

(三)全面抓好稽查行风、作风和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紧扣“依法稽查、廉洁处事”主题,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针对稽查运行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警示教育干部的“防范型制度”,规范干部行为的“约束型制度”,促进廉洁执法的“措施型制度”,今年我们以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执法监控窗口,把开展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工作与市局年度案件复查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完善稽查过程监督,避免人情案、关系案的发生,以机器监控来根除执法上的随意性。上半年我局未发生1件税收执法违纪行为和廉政上的违纪行为,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显示稽查执法过错事项为零。:

四、整合信息,加大宣传,发挥“以查促管、以查促查”的实效

(一)以稽查局网页和FTP网络传输系统为载体,做好稽查信息宣传和调研工作。进一步加大信息编报力度,充实稽查网页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税稽查新闻宣传,扩大国税稽查工作影响,注重和加强稽查执法工作调研,丰富调研成果,按照上级局要求,讲究质量及时报送月季年度的各类稽查报表,保证每月上报的稽查信息不少于两则,每季稽查宣传稿件不少于两篇。今年四月份,省局稽查局张武副局长一行四人来我局开展稽查报表季报改月报工作调研,对我局稽查报表的编报质量和稽查案卷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推行稽查征管互动,实施双向监控

2009年我们在加强对查结企业查补税款入库、账册调整初步把关的基础上,以“税务稽查建议”的形式,要求征管部门督促企业进行正确的账册调整和纳税申报,实行二次把关。上半年,我们分别向相关征管单位送达稽查建议书11份;征管分局累计向稽查局提交纳税评估报告、移送涉税违法案件3户次。

(三)积极开展“一案双查”工作

以剖析涉税违法问题、完善征收管理为出发点,坚持“时效性、客观性、可操性、谨慎性”原则,稳步推进“一案双查”工作,进一步促进了稽查征管的良性互动。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篇6

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

《马头山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政治站位。这次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是亲自批准的,在安全生产领域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重大战略行动。各村、各有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是坚决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维护全县大局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上来,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二、科学安排部署。各村、各有关部门要立足工作实际,结合前两年我镇安全生产九大专项整治开展情况及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在全面对标对表国家、省、市、县整治方案基础上,可适当增加整治行业领域,科学、合理制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三、严格落实责任。各村、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主动承担起抓落实的关键责任,结合地区实际和单位职责,推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工作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要按照方案安排,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建立工作台账,严格落实责任,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完成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确保每项工作见行见效、务求必成。

四、强化督促检查。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项整治重点工作任务的督促检查,确保按时完成。镇安委会将在今年下半年,适时组织安全生产督查,将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列为督查的重中之重,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马头山镇人民政府

2020年7月10日

 

马头山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江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抚州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资溪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切实在转变理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推动我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切实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根绝重特大事故,为实现“做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建设秀美和谐智慧幸福的甜蜜茶乡营造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主要任务

推动各村、镇属各单位和企业单位坚持以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及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由企业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强化监管合力及执法力度,全面提升安全水平。

(一)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全县干部职工、企业负责人和社会公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深入系统宣传贯彻、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宣传中央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加强安全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实现三个工作目标:一是学深悟透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自觉对标对表推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底线红线,把安全生产贯穿城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三是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三个必须”原则要求,坚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做到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

(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一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持续开展“五个一”活动和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十个一次”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技术团队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配备标准;加强安全考核,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管理;2021年底前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二是推动企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等,按照《江西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用指南》(赣安办字〔2016〕55号)要求,科学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加强动态分级管理,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实现可防可控,2021年底前各类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三是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规范分级分类排查治理标准,对辨识的风险进行认真评估,明确风险等级、风险类型,采取相应监测和管控措施,建立“一图、一牌、三清单”,同时依托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明确“查什么怎么查”“做什么怎么做”,实现事故隐患闭环管理,2021年底前建立企业“一张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自查自改自报,实现动态分析、全过程记录和评价,防止漏管失控。四是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严格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坚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用足用好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支持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有关财税政策,重点用于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各重点行业领域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依法为全体从业人员购买工伤保险。通过实施安责险,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建设。分行业领域明确3年建设任务,突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化、显性化,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规范化。凡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或者没有达到所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最低等级要求的,一律不得生产经营建设。六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公告、举报奖励和教育培训等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监督。七是严格执行“一报告双签字”制度。企业要严格按照《江西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职报告与检查暂行办法》要求,突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按照分级属地和分类分级监管原则,报告主体责任履职情况。八是加强监管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进全镇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将监督检查对象分为重点监督检查单位和一般监督检查单位。加快建立全镇重点和一般监督检查单位名录库,重点监督检查单位实行全覆盖检查,一般监督检查单位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检查。严格落实《江西省安委会关于印发江西省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若干规定的通知》(赣安〔2018〕28号)要求,突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重点车间、重点部位、重点事项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100%查处,形成对违法违规震慑高压态势,督促企业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一是全面开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宣贯工作。二是完善和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分级分类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和隐患。

(四)消防安全整治。一是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企业、“九小”场所及老旧社区、新材料新业态等重点消防安全综合整治,集中解决突出风险隐患。二是推进重点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商务、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完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3年整治目标任务,推动本系统单位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三是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加强消防站点、力量、装备、水源和通信等保障建设。四是提高消防信息化防控水平,积极推广应用消防安全物联网监测、消防大数据分析研判等信息技术,推动建设基层消防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社会火灾动态、精准防控。五是着力提升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持续针对一线重点人群,开展以“实操实训”为基本内容的消防技能培训,针对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五)道路运输安全整治。一是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20年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巩固提升县乡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效果,加快临水临崖、连续长陡下坡、急弯陡坡等隐患路段和危桥改造整治,推进团雾多发路段科学管控,深化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推进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全面清理整治农村“马路市场”。二是依法加强对老旧客车和卧铺客车的重点监管,推动公交车安装驾驶区隔离设施,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车车身结构强度、座椅安装强度,增强车辆高速行驶稳定性、抗倾覆性和防爆胎能力;提高重载货车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加强对货车辅助制动装置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治超信息监管系统,严格落实治超“一超四罚”措施,深化“百吨王”专项整治,2022年基本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重点整治常压液体危险货物不合规罐车、非法夹带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出台实施统一的旅客乘坐客运车辆禁止携带和限制携带物品目录清单。四是督促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动态监管,督促客运车辆司乘人员规范使用安全带,严格旅游客运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运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持续深化“高危风险企业”“终生禁驾人员”等曝光行动。五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依法严查严处客运车辆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动态监控装置应装未装、人为关闭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清查“黑服务区”“黑站点”“黑企业”“黑车”。

(六)危险废物等安全整治。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全面开展危险废物排查,重点整治各涉危险化学品单位等可能存在的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对属性不明的固体废物进行鉴别鉴定,确保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安全。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建立部门联动、区域协作、重大案件会商督办制度,形成覆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加大打击故意隐瞒、偷放偷排或违法违规处置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力度。摸清全县危险废物底数,合理规划布局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加快处置设施建设,消除处置能力瓶颈。督促企业对重点环保设施和项目组织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和隐患排查治理。“煤改气”、洁净型煤、垃圾、污水和涉爆粉尘等:加强“煤改气”、洁净型煤燃用以及渣土、生活垃圾、污水和涉爆粉尘的贮存、处置等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相应的安全责任措施落实,确保人身安全。

(七)建筑施工安全整治。一是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勘察、监理、施工(总承包、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提升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能力。二是落实部门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明确不同类别建设工程项目监管主体,创新监管模式,推进线上隐患排查和履职报告制度。三是严肃查处施工安全事故,完善事故查处机制,完善事故责任人员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和安全生产诚信“黑名单”。四是狠抓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强化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管。切实采取措施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五是提升施工安全治理能力,严格执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施工与安全管理,推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实施。六是严厉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各类非法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参建单位与从业人员资质资格管理。发挥查处典型案例的威慑作用。

(八) 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一是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控体系。推动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着力解决校园安全管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构建系统、高效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二是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快学校安全防范建设,实施“互联网+安全”工程,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三是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九)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一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特种设备风险辨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和特种设备标准化创建,同时强化证后监管,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开展证后抽查,对自我声明承诺方式直接换证、有投诉举报和质量问题的生产单位开展重点监督抽查。二是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危化品相关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油气长输管道法定检验制度,开展大型游乐设施乘客束缚装置和客运架空索道专项整治,开展“三无”电梯隐患治理,开展电站锅炉范围内管道整治和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回头看”。三是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加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安全工作,推进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推进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工作,推动电梯维保单位信用监管。

三、整治步骤

从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对标对表中央、省、市、县三年专项整治要求,结合前两年县九大专项整治情况及安全生产事故特点,制定印发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动员部署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整治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镇属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整治方案,广泛动员部署,推动贯彻落实。

(二)排查整治(2020年7月下旬至12月)。各地、有关部门要深入分析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发生事故的主客观原因,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采取现场推进会、“开小灶”、推广有关地方和标杆企业的经验等措施,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着力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补足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短板,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地、各行业领域每季度末将阶段整治情况报送至县“三年行动”工作推进办。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前期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层层抓好组织实施,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为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强化保障能力。完善支持安全生产工作政策体系,优化支出结构,向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事故隐患消除工作倾斜。要建立安全风险监测监控支撑机构,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模式,完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推行应用执法手册APP。建设安全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安全生产领域人才培训、技术研发及管理创新。严格实施评价结果公开和第三方评估制度,防止弄虚作假。在高危行业领域全面实施安责险制度,推动保险机构落实事故预防技术规范,切实发挥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

(三)强化检查执法。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差异化管理,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强化监管执法和跟踪问效,深入开展“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交叉检查,对重点问题、重大隐患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督促彻底解决。持续推进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应用,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标准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坚持执法寓服务之中,组织专家开展精准指导服务,实行远程“会诊”与上门服务相结合,帮助解决安全生产难题。督促企业自查自纠,按照“一报告双签字”原则,报送企业主体责任履职报告;对企业主动发现、自觉报告的问题隐患,重点实行跟踪指导服务。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职工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考核问责。加强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安全整治工作的监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安全整治工作的监督,县“三年行动”工作推进办要加强对地方和有关行业领域落实情况的监督,按照“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一年一总结”要求,有序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要建立和落实与纪检监察部门安全生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移交查办工作机制,对整治工作不负责、不作为,分工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重大问题隐患悬而不决,逾期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坚决问责。对因整治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事故发生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切实推动各项整治措施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部署,按照*公安局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工作方案的要求,决定开展严格执法监督、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2021公安局派出所教育整顿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指导思想‍坚持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公安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全国、全区、全市、全旗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加强执法监督,整治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切实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严格执法监督、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活动,对执法突出问题不回避、不护短、不手软,做到一律核查、一律解剖、一律问责、一律通报,基本实现“五个进一步”和“五个确保”。

一是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有效解决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确保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法,心中有纪;

二是进一步遏制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有效解决执法中的顽瘴痼疾,确保防止冤假错案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执法监督,有效解决监督乏力、网上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确保形成更加完备的监督管理体系;

四是进一步健全执法制度,有效解决制度存在的漏洞,确保构建更加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

五是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素质能力,有效解决本领不够、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确保锻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执法铁军。

三、重点整治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紧盯受立案管理,集中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对群众上门报案,未落实“三个当场”要求;

接报案后该受不受、该立不立,受立案后不及时查处,以及违法受立案。

(2)履行法定侦查职责懈怠,立而不侦、侦而不力,该及时采取侦查措施不及时采取;

对经侦查不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或嫌疑人,不及时依法撤销案件、终止侦查;

对需要行政处理的不依法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

对发现新的犯罪线索,不依法重新立案侦查或者继续侦查。

(3)接受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懈怠,对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立案、纠正违法通知不认真回复执行。

(4)弄虚作假,漏报、虚报、瞒报、篡改受立案统计数据、不如实统计上报。

2.工作措施:

(1)梳理排查。通过查询110接处警记录、查询执法办案信息系统、检查相关工作记录、评查案件卷宗、核查账务账簿、回访当事人、梳理信访举报投诉等方法,对2018年以来行政、刑事警情和在办刑事案件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梳理问题短板,建立问题清单。

(2)集中整治。聚焦涉黑涉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电信网络诈骗、集资诈骗和食药环、盗抢骗、黄赌毒等与群众权益密切相关、反映强烈的案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领导包点包案、挂牌督办等方式,全面落实整改。对新发警情的受立案情况和决定,加强审核监督,防止边治边犯。‍

(二)紧盯打伞破网,集中整治扫黑除恶中暴露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惩腐打伞中暴露出的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有罪不究,不作为、乱作为。

(2)认定标准不一、审核把关不严、深挖力度不够、取证能力不强。

(3)参与或变相参与社会黑恶势力,充当其“保护伞”。

2.工作措施:

(1)排查梳理。要按照准确核查、限期清零、件件有结果的要求,采取上提一级、异地用警、交叉核查、视频调度等措施,全面核查、认真反馈群众举报线索。重点梳理全国扫黑办、公安部扫黑办挂牌督办、重点关注的涉黑涉恶案件办理进展,确保线索核查工作扎实落地,确保所有举报线索清仓见底。

(2)集中整治。围绕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自然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梳理在逃黑恶犯罪分子,确定一批目标逃犯,充分利用公安大数据、大情报等,加大预警分析,强化追捕力度,持续抓好追逃工作,组织开展境外黑恶逃犯集中抓捕行动,逐人落实追逃责任,加大追逃力度,努力实现逃犯“清零”,以最大战果取信于民。

(三)紧盯优化营商法治环境,集中整治以刑事手段不当介入经济纠纷和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不正确区分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的界限,不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2)对企业等市场主体违法立案、越权办案、违反法定程序、滥用强制措施及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账户、账册、财产,影响企业和群众正常生产经营。

(3)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保护不力,企业投诉无果。

(4)对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假冒伪劣等侵害市场主体人身财产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不力。

(5)以执法名义变相报复、勒索企业。

2.整治措施:

(1)排查梳理。对2018年以来仍在查办未有明确结论,上级交办、群众投诉举报、申请刑事复议复核、检察机关立案监督以及人民法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及民营企业的刑事案件或者犯罪线索逐件逐条进行清理。对排查出的执法问题、案件和线索要制定任务清单,逐一逐条进行核查。

(2)查纠整改。对存在执法问题的案件和线索,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对存在分歧的重大疑难案件,各级公安机关执法管理委员会要组织多警种、多部门联合调查、集体通案,或者从全区公安机关法治专家人才库、公职律师抽选精干力量协办,征求法律顾问意见等形式进行专家会诊,提升查办涉及民营企业案件的公正性、权威性。

(四)紧盯严格强制措施管理,集中整治违规取保候审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取保候审适用对象不符合法定条件,利用取保候审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2)取保候审后中断侦查,未及时移送起诉或依法作其他处理,未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未依法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3)解除取保候审或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未依法依规及时对案件作出处理,造成案件长期搁置。

(4)未按要求设立、使用保证金专用账户,违规收取、保管、没收、不及时退还保证金,截留、坐支、挪用、侵吞保证金,保证人不符合条件,人保、财保并用。

2.工作措施:

(1)清理排查。通过查询执法办案信息系统、核对相关工作台账、调阅案件卷宗、财务账簿、梳理信访投诉等途径,分门别类、全面细致地排查2018年以来办理的取保候审案件、人员的数量、相关处理进展及保证金等情况,登记造册,做到账实相符。

(2)集中整治。各级公安机关要从案件事实证据、适用法律法规、遵守办案程序等方面认真进行核实,找准找全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对取保候审违规问题,能纠正的要及时纠正,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也要逐一认真研究确定整改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细化具体的整改进度、工作步骤、解决措施、责任目标。对疑难复杂案件,要积极会商检法机关、提请当地党委政法委协调解决。

(五)紧盯严格涉案财物管理制度,集中整治涉案财物管理违规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违反法定程序随意扣押、没收,以及超范围超期限查封、封存、冻结、先行登记保存当事人财物。

(2)不开具法律文书、专用收据和财物名称、种类、编号、规格、数量、重量、质量、特征及来源去向登记不清。

(3)无专门场所、无保证金扣押款专户、无专人管理,办案人员自行保管涉案财物,不将保证金交到指定专户,坐支、挪用、私分扣押物品。

(4)不严格执行交接手续、该移送不移送甚至私自处理。

(5)返还财物不及时,随意没收保证金等。

2.工作措施:

(1)排查清理。各级公安机关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正在办理的行政和刑事案件、2018年以来已办结的行政和刑事案件、2018年以前已办结但当事人因涉案财物问题仍在信访投诉的案件进行排查清理;

各执法办案单位要建立工作台账,逐案登记造册,彻底摸清底数,做到物案关联,逐案建档。要通过排查清理,及时发现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中的各类问题。

(2)集中整治。对梳理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实行限期整改、挂牌整改,靶向整改、源头整改,要明确整改单位、整改时间、整改措施、责任人,以任务书、交办单等形式挂牌立项,确保整改责任和措施落地落实,真正实现办案与保管相分离、来源去向明晰、处理依法到位。

(六)紧盯执法办案纪律要求,集中整治违规异地办案和违反“三个规定”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不严格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和《关于进一步依法严格规范开展办案协作的通知》要求、不规范履行办案协作程序,趋利性执法和单方面跨区域执法、超管辖权限办理案件和争抢案件、过度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2)超越职权下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撤销案件、终止侦查、变更强制措施、降格或者升格处理案件的命令等。

(3)超越职权私自向办案单位或者办案人员提出案件管辖、定性处理意见。

(4)超越职权批转涉案材料。

(5)向办案单位负责人或者办案人员提出私下会见案件当事人、当事人近亲属、人及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人员。

(6)本人或者授意身边工作人员、近亲属等关系人为案件当事人请托、说情。

(7)本人或者授意身边工作人员、近亲属等关系人违反规定打探案情、通风报信。

(8)不主动、如实记录、报告违反“三个规定”行为以及其他问题。

2.工作措施:

(1)排查梳理。通过上级通报、异地警务情报信息交流、涉警舆情等渠道排查异地违规办案线索,组织核查,发现问题。通过个人填报、向党组织说明情况、受理信访举报投诉、调阅案卷、走访纪检督察部门等形式、全面排查梳理公安队伍中存在的违反防治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问题。

(2)集中整治。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关于深入贯彻公安部“六个严禁”规定进一步规范全区公安机关跨省异地办案协作工作的通知》,切实明晰审批流程,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三个规定”要求,坚持“打招呼”和不如实记录报告的一起查、一样严,严格落实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违纪违法案件“一案三查”制度,对存在违规行为的民警,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相关单位和领导严肃追责问责。对故意隐瞒、欺骗组织的,一经查实,从严从重处理。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推进,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XX(法制大队教导员)

成‍员:XX(督察大队副大队长)

XX(纪检监察室民警)

XX(法制大队民警)

XX(法制大队民警)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案件复查审核、巡查监督等工作,办公室设在法制大队,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五、具体工作步骤

‍(一)自查复查,摸清底数。

一是以执法办案管理平台数据为基础,统计全旗办案部门X年-X年X月X日以来办理的全部案件和执法办案场所使用情况,联系办案部门先行自查(时间截止为X年X月X日),法制大队组织民警进行复查(时间截止为X年X月底),对自查和复查的问题登记造册,建立工作台账。

二是通过警综平台数据汇总数据,核实涉案财物的物品和数量时间截止为X年X月底)。

(二)纠错整改,强化督导。针对自查和复查处理的问题进行排查,按册逐项整改(X年X月底前结束)。各执法办案部门要严格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旗局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工作小组针对各执法办案部门的整改情况进行巡查督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逾期仍未整改的,按照目标考核管理制度进行扣分,并将相关整改情况上报旗局专项整顿工作组和纪检、警务督察大队。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在全旗公安机关开展严格执法监督、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活动是贯彻落实“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的重大举措,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际行动。要迅速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开展严格执法监督、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在“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中统筹安排,通过教育整治活动,着力破解制约全旗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效果的难点问题,彻底根治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顽瘴痼疾。

(二)加强组织领导。全旗公安机关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分工体系,切实加强专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要紧密结合实际,将此项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谋划,深入发动,明确目标,细化职责,完善措施,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推动专项活动有序开展。实行月调度机制,各相关执法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上报工作,在每月25日前,向旗局法制大队报送本月梳理问题清单和上月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报告。

(三)坚持整体推进。局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整治督战,各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推动整治落实,确保专项活动清仓见底、不留死角;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调度,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法制、督察审计信访、政工等部门作用,推动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治工作格局。‍

(四)强化督导检查。旗局教育整顿领导小组要通过明察暗访、挂牌督战等方法,加强督促检查,跟踪问效。要把学习教育、排查问题、整改落实贯穿整治全过程,法制、督察审计信访、政工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督促整治措施落地见效,对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的,责令重新整改,对专项活动组织不力、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五)形成长效机制。开展严格执法监督、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活动,要坚持急治标、缓治本,既要发现查处问题,坚决打好攻坚战,还要避免采取“运动战”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既要整改处理,更要查找根源,善于做调查研究,善于抓重点、抓顽瘴痼疾。要抓深层次的问题,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巩固和深化整改成果。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篇8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上个月,我市接连开了几次有关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会议,今天这个会议,规格更高,意义更重要,国家质检总局驻省驻厦督导工作组领导、省质监局领导莅临会议。长期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十分关心、支持厦门工作,在很多方面采取倾斜政策、灵活措施,给予厦门有力支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一直把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总书记、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7月25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质量工作问题;7月26日,温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7月27日,全国质量工作会上,总理、吴仪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和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吴仪副总理担任组长。8月23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上,吴仪副总理作了动员和部署。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省委卢书记专门作出指示,要求把全省质量工作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8月3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质量工作会议,黄小晶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国家质检总局李传卿书记出席会议并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意见。

刚才,国家质检总局驻省质监局督导工作组王向东组长、国家质检总局驻厦门检验检疫局督导工作组范国珍组长分别作了讲话,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指导。叶重耕副市长对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作了部署,讲得很好,我都赞同,会后,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王组长、范组长的要求和叶副市长的部署抓好落实。现在,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质量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经过各级各部门、广大企业和全体市民的不懈努力,全市质量工作成效显著,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质量兴市、品牌战略、"放心食品工程"成效显著。多年来,我市通过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名牌兴企等质量振兴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提高质量、社会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截止目前,我市荣获中国名牌产品13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国家免检产品25个;省名牌产品125个、省著名商标160个。这些品牌产品和企业工业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从2001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放心食品工程”,连续多年将“放心食品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食品安全立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食品生产源头、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开展专项治理,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放心食品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质量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质量诚信体系初步确立。我们对全市主要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并建立企业质量档案,构建企业质量诚信体系,严格执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安全认证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等制度。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监管,初步建立了政府负总责,各职能部门承担监管责任,企业担负第一责任人的“三位一体”的责任机制。尤其是今年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后,全市上下立即行动,开展获证企业专项整治、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查,组织强制性认证产品专项检查,打击制假售假窝点等,取得很好效果。

三是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优质产品和优势企业。近年来,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工业产品总体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高于国家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机械、电子、化工三大支柱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多年来接近或达到100%。今年上半年,全市粮食、蔬菜、猪肉、禽蛋、水产品、食用油等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食品,市场抽检平均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列入省食品安全检测的36项指标全面达标。全市80%以上主要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0多个主要产品产销量进入全国行业前10名。钨产品、装载机、豪华大中型客车等产品的质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静压传动叉车、中低压电器开关及开关柜、摩托车、钨粉、铝箔、彩电、激光视盘机等一批产品及大型商用飞机维修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优质产品和优势企业。

但是,当前我市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仍有个别企业产品质量档次、产品标准水平偏低,个别工业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还不够高。二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整治和监管难度较大。据初步统计,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超过3000家,有的企业生产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和质量责任意识相对较低。三是执法队伍的监管能力还不够高,与当前的形势和要求还不相适应。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切实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和总理、黄小晶省长的重要讲话,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这场特殊战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提出的要求,对属地和职能管辖范围内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情况进行认真摸底,大力整治。

各级各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看好自己的家,把好自己的门,管好本辖区和本行业的产品。要强调两点:一是刚才叶副市长部署的十个方面质量安全的整治方案,要明确牵头负责单位:农业局牵头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海洋渔业局牵头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质监局牵头负责生产加工食品、食品生产小作坊和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商局牵头负责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卫生局牵头负责餐饮消费安全整治,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负责药品质量安全整治,贸发局牵头负责猪肉质量安全整治,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负责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各相关部门要配合牵头单位做好工作。二是各区政府对辖区内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区域内食品生产小作坊的监督管理负责。各区政府要把发现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的责任落实到乡镇、街道、社区,落实到机关、企业和店铺。要强化责任追究,对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及时履行职责、互相推诿、以及其他渎职行为的,要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狠抓重点和薄弱环节,标本兼治。

要紧紧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单位(企业)和重点区域进行整治,重点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力量打击分散在农村、城乡结合部的非法生产加工窝点,坚决取缔生产假冒伪劣、使用非食用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不法企业。要加大日常监管的巡查力度,对制假售假的企业,要依法处理,列入“黑名单”向社会曝光;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生产者必须负责召回,销售者必须停止销售;对大案要案进行挂牌督办,对案情没有搞清的不放过,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来源和流向没有查明的不放过,对制假售假责任者没有依法处理的不放过,对支持或参与制假售假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追究的不放过。

第二,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有大局观,相互支持,协同配合。要按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整治方案的目标和重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对于跨部门、跨区的大案要案,要搞好联合执法。同时要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重大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全市专项整治信息的收集、汇总,经常性地向领导机关、执法部门以及新闻媒体通报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各区的情况要实行周报制度,每周至少报送一次动态信息,查处货值较大或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以及重要信息要随时报送。

第三,加大舆论引导力度。

一是新闻媒体要策划专题栏目或时段,实事求是地宣传我市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及时报道专项整治成果,揭露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在全社会形成生产安全产品、销售安全产品、使用安全产品的良好氛围。对个别恶意炒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二是要建立统一、科学、权威、高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制度。有关监管部门要主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尽快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和会商制度,定期联合信息,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旦发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要按照职责分工,快速反应,核准事实,统一口径,迅速稳妥信息。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要逐一查实,及时澄清,不回避问题。

同志们,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和“四个重在”实践要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全力投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战,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部署

叶重耕副市长

同志们: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这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再过几天,第十一届投洽会将在我市举行,各部门都很忙,即使这样,市委市政府还是决定今天召开会议进行全面部署。何书记对召开这次会议做了批示:请市政府抓紧贯彻全国全省会议精神;等一下,刘市长将作重要讲话,国家质检总局派驻福建省质监局督导工作组和派驻厦门检查督导工作组的两位领导以及省质监局的领导也莅临本会作指导。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总体部署。

一、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为了统筹协调处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一部署专项整治工作有关重大行动,市政府决定在原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由刘赐贵市长任组长,黄菱、叶重耕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各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为成员;下设两个办公室,即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办公室和食品安全整治办公室,分别设在市质监局和市贸发局。根据全国和全省质量工作会部署和我市具体情况,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有十大专项整治任务、廿八项工作目标,为了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完成,要求市直各牵头单位和各区、镇街都要相应成立组织机构。

各区、市直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相互支持,形成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合力,发挥专项整治的联动效应。

二、明确专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

本次专项整治分别为:

㈠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目标是我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基本解决;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五种高毒农药;蔬菜、畜禽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进一步下降。

㈡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目标是我市水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区使用违禁药物和化学物品问题基本解决;药物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进一步下降。

㈢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目标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遏制碳酸饮料、矿泉水等十六种食品无证照生产加工的问题。

㈣食品生产小作坊质量安全整治。目标是保留的食品生产小作坊100%提交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㈤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目标是全市市场、超市100%建立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彻底解决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㈥餐饮消费安全整治。目标是彻底解决餐饮经营单位无证照经营的问题;食堂和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

㈦药品质量安全整治。目标是完成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再注册专项工作;建成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问题,药品、医疗器械经营秩序不断规范;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㈧猪肉质量安全整治。目标是全市定点屠宰率实现100%;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㈨涉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目标是家用电器等十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消除无证生产行为;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

㈩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目标是进一步规范备案种养殖场、注册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管理,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得到清查;非法进口的肉品、水果、废物100%退货或销毁;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涉及健康安全产品进出口监管明显增强。

三、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这次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国家做了明确的界定,整治的重点区域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的重点单位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的重点产品是食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当然,除了上述重点区域、单位、产品之外,凡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只要存在质量问题和有损于人身健康安全问题,不管在哪里生产,在哪里流通,在哪里消费,都要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鉴于8月29日和8月24日我市已先行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会议和厦门口岸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刘市长和黄副市长到会作了工作部署,目前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再重述,请各区、各部门按会议部署抓落实。

今天我专门就产品特别是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重点强调如下:

结合我市实际,突出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儿童玩具、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家用电器、劳动防护用品等五类产品的整治。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产品质量档案;要扩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查频次;整治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企业;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及使用不合格原料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审查,把好市场准入关;严格证后监管,严格监督检查后处理。

针对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环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市场准入,提高监督抽查覆盖面,抓好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的落实;要强化证后监管,对获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严肃查处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要查处无证生产食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加工企业。

按照食品生产小作坊生产必备条件要求,对各辖区内食品生产小作坊生产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凡严重不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的,给予一个月的整改期限,整改期满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同时要打击、取缔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凡生产瓶(桶)装饮用水、瓶装白酒、儿童食品、乳制品等四种食品生产小作坊,必须在一个月内限期转产,到期未转产的予以取缔;除上述四种外的其他食品生产小作坊,符合条件的由镇、街道提出名单,区政府确认后保留,建立监管档案,纳入镇、街道的日常监管范畴。要全面落实公开承诺、岗前培训、整改完善生产条件、限制销售区域、加强监管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小作坊生产。

四、专项整治工作步骤。

本次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

按照各区政府对辖区内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9月5日前要求各区政府召开会议进行工作部署,成立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机构,针对辖区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整治重点,制定整治方案。市直各专项整治的牵头部门也要根据我市确定的十大专项整治任务和廿八项工作目标分别制定和细化整治方案,加强对各区、各街(镇)整治工作的指导。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

从现在开始至11月30日,根据市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和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求各区、镇(街)和市直各专项整治牵头单位,各配合协作单位,要按照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五到位”的要求,迅速组织专项整治队伍,深入到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对重点产品进行“拉网式”的检查监督。

在集中整治过程中,要建立定期检查、通报、反馈制度,加强情况沟通和工作配合,加强全市专项整治信息的收集、汇总,编印专项整治行动专刊,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部门专项整治小组会议,及时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和重大事宜。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从2007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将组织对各区的验收。同时也要准备好迎接上级对我市专项整治工作的检查验收。

为了全面推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这次国家特别强调要全面加强舆论信息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此请宣传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各类媒体积极宣传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宣传报道整治工作进展和各阶段成效,从正面报道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建立统一、科学、权威、高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制度。一旦发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要按照职责分工,快速反应,核准事实,统一口径,迅速稳妥信息。既要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同时也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媒体的管理,对个别恶意炒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和个人要依法处理。

上一篇:员工工作打算范文 下一篇:未来工作打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