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防护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29 17:20:08

雾霾防护措施篇1

关键词 雾霾;防护;治理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130-02

城市雾霾的有效防治不仅需要居民的自我防护,还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有效治理,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治理作用。人们应当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雾霾天气对自身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城市雾霾带来的严重危害,积极采取治理措施,提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1 城市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城市垂直空气上方出现逆温、水平方面出现静风现象、空气中过多的悬浮颗粒和机动车尾气等都是产生雾霾的原因。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有毒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城市雾霾现象越来越多。北京、南京、武汉、济南、上海、广州、青岛和乌鲁木齐是我国雾霾天气较严重的主要城市。2012年6月11日上午,湖北武汉出现雾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低于1000m,市区能见度低于500m,当天多家医院收治了大量呼吸道疾病患者,也有部分患者由于雾霾天气导致旧疾复发。2013年是我国史上雾霾发生率最高、污染程度最严重、波及范围最广的年份,全国雾霾天数平均为29天,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雾霾造成航班停飞、公交线暂停、高速公路封闭和中小学停课等。城市雾霾不仅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易产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癌、结膜炎、小儿佝偻病等疾病。

2 城市居民的自我防护

城市居民都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到“从我做起”,掌握城市雾霾的自我防护方法,减轻雾霾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尤其是特殊人群,更需要掌握自我治理的方法,如老年人、儿童、室外工作人员、孕妇、慢性病人群等。

2.1 控制外出和及时清洁

尽量减少雾霾天气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当戴口罩,避免空气中的有毒颗粒、可吸入颗粒物和粉尘等吸入体内。选择口罩时应当选择棉质口罩,减少无纺布类等对人体皮肤造成的刺激和过敏。口罩应当每天更换,彻底清洗后晾干。外出归来时应立即清洁皮肤,防止产生角质堆积、毛孔堵塞等问题。外出前可以适当涂抹隔离霜,减轻皮肤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2.2 饮食均衡和合理锻炼

雾霾天气大都发生于冬季,北方地区冬季较寒冷,日照较少,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D,多食维生素D含量较多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具有止咳祛痰、除燥润肺、补肾健脾的功效。还应当多喝清肺除尘类茶饮,例如桐参茶、桐桔梗茶、桔梗汤和桐桔梗颗粒等,清火滤肺尘,增强人体内肺泡细胞排出有毒颗粒的能力,协助人体其他系统排出可吸入性颗粒物和其他有毒物质。雾霾天气不宜晨练,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应当减少外出和晨练,防止雾霾天气引起旧疾复发,甚至造成生命危险。雾霾天气会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气压较低,人在雾霾天气中会感到胸闷,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血管痉挛等疾病。

3 城市政府的综合治理

3.1 合理规划城市结构,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量

大气污染是城市雾霾的主要因素。政府部门应当对城市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取缔市区内产生污染物质较严重的工业企业和工厂,在城市上风向处最小风频的地方设置工业企业和工厂,减少工业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大力规划公共绿地面积,利用绿地除尘吸烟的特点,对环境和空气进行美化和净化。

石油、煤炭等能源消费中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必须构建能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石油、煤炭等能源的重复利用率,大力创新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3.2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城市范围内普及环保理念,加强自我防护方法的宣传,特别是在中小学,提高公民的环保、节能意识,实现“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提醒公众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尽量不开车或少开车,不增加新的污染源。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应当针对机动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研究相应技术,大力推行小排量节能汽车,提倡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地铁等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3.3 减少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造成的扬尘污染

为最大限度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的扬尘污染,政府部门可以在城市关口收费处设置预防清理机制,对长途车辆、运煤车、钢罐车等车辆的底盘和轮胎进行喷水、清洗,对城内施工车辆进入马路时设立遮盖和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减少城市大气中的扬尘污染,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4 结论

近两年,城市雾霾发生呈持续上升趋势。治理雾霾是一项需要坚持的长期工作。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简单分析了城市雾霾产生的原因、危害,从城市居民自我防护和城市综合治理两方面对城市雾霾的治理进行分析,关于城市雾霾其他方面的研究仍值得广大学者深入探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城市雾霾的发生会越来越少,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和谐。

参考文献

[1]吕效谱,成海容,王祖武,张帆.中国大范围雾霾期间大气污染特征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1):54-55.

[2]李新妹,于兴娜,高甫生.雾霾天气、环境与能源――暖通空调行业的对策[J].暖通空调,2012,10(12):42-43.

雾霾防护措施篇2

【关键词】雾霾;问卷调查;认知程度

近两年,京津冀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不容忽视的不良影响。唐山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依煤而建、因钢而兴,是雾霾污染的重灾区,长期为全国空气污染指数排行榜的“座上宾”。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将在唐山举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尤为迫切。大学生作为国家最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主体,不仅要深入认识雾霾,更应肩负起治理雾霾的重任。因此,文章对唐山市大学生的雾霾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统计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将调查组成员分散在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的教学楼、宿舍楼以及食堂门口等地方,随机抽取调研对象,尽量做到调研对象的分布合理化、调研信息的丰富全面化。向学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 485份,回收率为 97 %。本次研究的调查样本按性别、原居住地、年级、政治面貌四个类别进行划分,样本在各类别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有效问卷的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见下表: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雾霾状况的关注程度方面,84.1% 的同学表示他们非常关注,10.7% 的同学表示比较关注,5.2% 的同学表示只是偶尔关注雾霾天气,而没有被访者不关注唐山的空气质量。调查中,64.3%的同学表示雾霾天气发生时感到身体或身心上的不适,83.5%的同学都认为雾霾会影响自己的出行、身心健康和引起疾病。但对雾霾天气会导致哪些疾病52.4%的同学表示不了解,33.4%的同学表示有所了解,仅14.2%的同学表示很了解。

关于唐山市雾霾的成因,调查结果显示,工业排放、建筑粉尘以及汽车尾气的选择率分别为 98.1%、95.3% 和 89.1%,而认为绿化不足和露天烧烤导致雾霾的同学分别占 54.4%和44.5%。工业生产、建筑粉尘和汽车尾气的选择率均大于 89%,反映出唐山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导致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另外,绿化不足的调查结果则反映出同学对唐山的城市规划并不十分满意。

对于雾霾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方面,外出戴口罩、少开窗的选择率分别为73.4%和55.3%。可见佩戴口罩成为了同学们最普遍的外出防护措施。但是针对市面上在售的防尘口罩规格、标准以及防尘效果,79.2%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具体到行动上,仅有 21.4% 的被访者表示雾霾天气出行会佩戴口罩,37.5% 的人外出归来后立即清洗面部及其他的肌肤,28.5% 的人注意合理开闭门窗,25.6% 的人选择有针对性地调节饮食,而65.2% 的同学表示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您的户外运动是否因为雾霾天气的发生而减少?”问题上,31.8%的同学表示没有减少,40.4%的同学表示有所减少,27.8%的同学表示雾霾天会停止一切室外活动。可以看出,只有少数的同学采取了积极的防护措施。

在问到“针对雾霾产生的原因,自身可以采取的措施时”,参加节能环保宣传活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出行以及选择购买节能环保产品的选择率均大于74%。但问到“如果学校针对雾霾知识定期进行讲座您是否愿意参加”,49.9%的同学选择了愿意,29.3%的同学选择了不愿意,20.8%的同学选择了视情况而定。

雾霾的认知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他们同时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以及广播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但通过网络了解有关雾霾知识的同学中有86.6%的人选择了“上网时顺便阅读相关网页”。可见大学生获取雾霾信息的主动性较差。

校园雾霾宣传教育方面,在问题“是否知道学校有关于防治雾霾的课程及讲座?”中,只有25.6%的同学注意过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当问及“觉得学校防治雾霾宣传教育工作做的如何?”时,只有33.4%的学生认为学校工作做得很好,21.9%的学生对学校工作表示认同,但认为仍需努力,而44.7%的学生认为做得不好。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同学参与相关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另一方面说明学校的防治雾霾宣传教育活动力度不够,缺乏和同学们的互动。

在“您是否会因雾霾而毕业后工作不选择唐山”问题上,73.8%的同学选择了是,19.4%的同学选择了否,只有6.8%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关键因素。说明城市的雾霾问题会对吸引人才产生严重制约。

另外,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雾霾认知程度与他们的年级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性别、原居住地、政治面貌有显著的相关性。对雾霾的认知程度方面,女生较男生要强,来自城市的同学较农村的同学要强,党员、预备党员的认知程度更高。

三、结语

作为唐山的一份子,大学生都对唐山雾霾状况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从调查结果看,对防治雾霾,唐山市大学生有较强的意识,但实际行为相对薄弱,呈现出“知强行弱”的不对称性;另外高校雾霾宣传教育也亟待加强。控制污染是全社会的责任,除了政府、企业要有所作为外,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注重深层次的教育。只有全民发自内心去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自我做起,共同抗击雾霾,未来才会变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赵俊平,李亚军.如何积极有效地防御雾霾天气[J].科学之友,2009(5):102-103.

[2] 陈思琪,肖圣圣,张玉杰,肖子慧.雾霾天气的探究及防治[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4):84-86.

雾霾防护措施篇3

关键词:雾霾;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2012年11月以来,中国中东部大部分省区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之中,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特别是2013年1月,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共发生了5次强霾污染。PM2.5成为了公众严重非常熟悉的词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细小颗粒物,它是气象部分用来监控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他的大小大概相当于人体头发直径的1/20,PM2.5是空气中非常不容易被发现的一种有害物质,所以需要我们去认识并且有意识的去防范。PM2.5在大气中也聚集体的最常见的非恒定的化学组合物,其可制作成的污染空气是有害的颗粒或污染物,可以向增强的毒性及太阳光的散射,导致大气的能见度减少。所以,天气环境对我们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这是我们需要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雾霾中的有害物质必须要值得我们重点防范。

1、雾霾含义

雾霾顾名思义为雾和霾的统称,两者有很大区别。雾是由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是一种空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的自然天气现象;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硝酸、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形成的造成视觉障碍的气溶胶系统,即灰霾,它是由大气污染导致的;霾在水汽凝结、空气湿度变大的情况下就转化成了雾,通常可从空气湿度上对两者判断,当相对湿度大于90%时称为雾,80%--90%之间为雾霾混合物,小于80%时称为霾。

雾霾主要由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其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气态污染物,而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剧雾霾大气的元凶。近几年PM2.5,PM10等专业名词成为了热点词汇、PM为颗粒物的英文缩写、PM2.5,即为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它是雾霾大气的主要控制指标。它既是一种污染物质,也是许多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等的载体、

2、雾霎的危害

雾霾带来的危害有很多、第一,雾霾天气时,天空灰蒙蒙,能见度低,易引起交通事故。第二,雾霾天气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辐射减弱,使得空气中传染性的病菌活性增强,增多患传染病的可能性性。第三,雾霾由数百种大气颗粒物组成,其中危害比较大的则是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2.5微米的颗粒,即PM10和PM2.5。它们能直接进入并吸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支气管炎、鼻炎等疾病,若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会诱发肺癌。PM2.5还可以进入血液,损害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从而引发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各种疾病。第四,雾霾天气时气压比较低,空气中含氧量下降易让人感到胸闷。同时,阴沉沉的雾霾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失控。第五,雾霾会对太阳光进行吸收和散射,从而会减弱太阳辐射强度和减少日照时间,进而影响到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这将对农业的产量、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可见,雾霾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3、雾霾产生的原因分析

3.1、污染物的排放

导致雾霾天气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工矿企业和汽车尾气。天津重工业并不发达,但为了弥补旅游季节性的缺点,同时促进就业,像水泥、玻璃、石化、化工等高能耗、高排放企业,近些年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了快速发展,尽管国家出台了节能减排政策,粗放型经营的模式有所改善,但短期之内这些企业的污染贡献值仍不容忽视。近年来,天津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而交通道路条件发展相对滞后,早晚交通高峰时道路大范围拥堵,有资料表明,机动车频繁熄火起步和低速行驶时,PM2.5排放量远高于持续高速行驶。可见,机动车尾气也是导致天津雾霾天气的主要根源之一。

3.2、地表形貌的改变

随着近些年来城市人口的增长、城镇化的建设和旅游立市目标的确立,在房地产开发中兴起一股海景高层建设浪潮,大量靠近海岸的高楼拔地而起。这些高楼阻挡了几乎是每日的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空气流动,减弱了海风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作用,加剧了城市雾霾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3.3、气象条件

雾霾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气象参数中的气温、风速、湿度、大气稳定度等均会影响雾霾天气的出现。在一些典型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城市,雾霾天气原本多会出现在昼夜温差明显、湿度较大的季节,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污染物的排放和地表形貌的改变,使得雾霾天气在全年均可发生,只是在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时,雾霾天气的危害性更加严重团。

4、欧美等发达国家雾霾治理的有效措施与经验

4.1、法律手段

欧美各国均制定法律保障大气污染治理。1956年英国国会就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为加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使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之后,英国又出台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治法案,对各种废弃排放制定严格的限值及明确的处罚措施,1976年英国烟尘控制区的范围达到90%,空气污染和黑烟浓度在不到10年时间降幅超过80%,整个城市空气质量有明显改观。美国在1955年至1970年,陆续出台四部与空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确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则。如:联邦政府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原则、州政府独立实施原则、新建项目污染源控制原则等。美国《清洁空气法》还为法律的有效实施设定了一些保障措施。例如:行政保障措施、民事诉讼和刑事保障措施等。

4.2、政治手段

首先,实施综合治理。在对主要污染源分类的基础上,日本政府采取制定标准、严格监管、技术防控、信息公开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并依据社会发展情况变化,及时修改标准,成效比较显著。其次,跨区域实施治理。美国南加州是全美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为实现跨区域协作应对空气污染,1977年由位于南加州的部分地区联合成立了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制定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政策,成为区域联防联控的典范。1979年欧洲多个国家签署长距离跨国界空气污染条约。2001年,欧盟还通过了国家排放限额指令,限定各成员国在2010年几种重要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限额。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必须少于35天,不然将面临1.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4.3、经济手段

多数研究表明,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排污权交易是实现不同目标污染物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经美国环保署批准,1993年,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世界上首个区域空气污染排放交易计划,允许企业买卖排放配额,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减排。此外,美国州政府还利用财政与税收政策治理空气污染,取得显著效果。1978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就开始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设置各种废气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州政府大都还要求优先购买使用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并设立专项基金,对治理空气污染产业提供优惠贷款,以促使该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为治理空气污染,美国对税制进行多次调整,许多有利于治理空气污染的收费项目改革为规范的税收。例如:新鲜材料税、生态税及税收优惠等政策。

4.4、科技手段

在环境监测通报方面,英国充分利用现代利一技手段加强公众对环境治理信息的了解。英国政府开设的“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研究机构成立的“空气检测网络”,可以伦敦地区的空气质量数据,政府对此不能以任何理由指责民间检测的“非法”、“违规”,而应该对这种正当行为给予保护。为方便公众了解空气质量最新情况,开发环境治理信息专业系统软件,如:通过3S技术应用,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伦敦所有监测点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和趋势变化图。2010年,伦敦国工学院通过多个手机操作平台,推出“伦敦空气”手机软件,定期向每个用户免费发送伦敦空气质量状况,让城市居民对整个城市空气质量有进一步了解,随时掌握每小时环境污染的浓度和一周曲线图。

4.5、环境措施

欧美发达国家治理空气污染采取的环境措施,一方面是加强城市绿化。英国伦敦虽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却高达21万平方米,1131平力公里的大型环形绿地面积环绕城市,几乎是伦敦城市面积的3倍。如今,伦敦的大雾天气己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另一方面,严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2003年伦敦推出交通拥堵费,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计划到2023年把伦敦私车流量减少9%,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市民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伦敦市市长鲍里斯就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美国采取了分类管理移动空气污染物质排放源,设置轻型、重型管理项目和非陆上交通使用发动机管理项目。联邦环境保护总署立足从源头上防止超标排放车辆的生产,制定了认证制度、检测制度、减排配件应用制度等多项制度,保证各类管理项目的落实,较好地控制了移动空气污染物质的排放,标志着对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管理进入到较高层次。

5、雾霾防治未来展望

5.1、从法律入手

大量现实表明,雾霾污染的根源是“人祸”,因此需要制定健全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等,应当基于生态利益优先的理念,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使各级政府树立绿色GDP的发展思路,从而在源头上控制雾霾的产生。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使法律法规能够执行到位。

5.2、从技术入手

从国外治理雾霾的经验来看,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染物的监测预警都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司长马燕合认为,在更加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要求及现代科技支撑下,雾霾可治,且需时短于欧美国家他认为近年来,973计划支持取得了一系列研究结果,使科技界对雾霾的主要成因有了基本定论环境监测方面,科技部支持研制了批在线与现场大气环境监测设各,应用于对雾霾的监测排放控制技术方面,针对燃煤、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实现了除尘、脱硫、脱硝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5.3、从公众意识入手

公众是工业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影响着工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发展方向,而这些消费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可能会成为雾霾污染源,比如豪华大排量汽车等。因而公众树立绿色的消费意识并践行低碳消费方式,对雾霾防治的实现具有决定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是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的长远举措要鼓励年轻人走出校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到社会公众事务中,倡导低碳减排生活理念,引领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传递环保正能量。

总言之,雾霾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治理成效。治理雾霾既是迫切的也是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要同城市发展、经济转型和能源变革、环境治理统一考虑,作为一项重大国家任务,纳入总体规划之中。其中转变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和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利用方式是解决雾霾问题的关键。而要治雾霾,先治思想。思想雾霾不除,环境雾霾也难消除,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官员、企业,也包括一般的民众。如果没有从思想深处刮起一场风暴,雾霾还将继续停留在“等风靠雨”中。实践充分证明,在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上,法治并非唯一的良药,综合利用政治、经济、财税、法律等多种杠杆,才能更好地赶走拦路虎。伴随着中国的发展,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我们已实现不了过去20年所讲的“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了,现实告诉我们,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任重而道远,面对雾霾,我们再也不能束手无策地等待北风救驾了,要重视它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相信不需要太久,我国必将成为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尤晓彤.秦皇岛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对策刍议[J].科技与企业,2014,13:154.

[2]江洁妮.关于我国雾霾天气防治措施之探讨[J].河南科技,2014,15:172-173.

[3]季鸣童,张春迎.秦皇岛市雾霾成因及应对措施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4,13:32-33+47.

[4]巩倩汝.北京市雾霾治理政策措施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128-129.

[5]周冯琦,刘新宇.雾霾的成因与治理[J].检察风云,2014,13:14-16.

雾霾防护措施篇4

关于治理雾霾的倡议书优秀范文   空气污染再严重,我们也不得不工作、上学、购物,对于雾霾天气外出,我想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外出尽量带口罩。尤其是孩子的身体发育不完善,爸爸妈妈们要格外上心哦。

  二、外出尽量不骑车,减少晨练,少吸烟或是远离二手车,减少肺、肝等器官的负担。

  三、进入室内做三件事情: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四、少开窗,更避免在雾霾高峰期开窗。

  关于治理雾霾的倡议书优秀范文

  炮竹声声除旧岁,合家团圆迎新春。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了,然而,烟花好看却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伤害。

  为什么今年的冬天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天空被白乎乎的空气遮挡住?”爸爸告诉我,今年的冬天因为空气质量不好,形成了典型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是因为空气中漂浮着很多细小的连肉眼都看不清的小颗粒而造成的,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造成严重困扰。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减少雾霾,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这个春节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少放一串鞭,少一点污染,少一片雾霾,给天空增添一抹蓝,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幸福生活。在此,我发出倡议,今年春节,我们来做一回“弃炮族”,不放鞭炮,远离雾霾,过个环保年。

  雾霾天气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一、在家不要出来活动,告诉老人、小孩要懂得保护自己。

  二、在雾霾天气里,减少出行,出行的时候要带上口罩,避免将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吸入肺中。

  三、在雾霾天气里,在家不要开窗换气。

关于治理雾霾的倡议书优秀范文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

  11月26日,我市突降大雾,能见度降低。气象专家预计,由于气象条件依然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雾霾天气或将继续加重,并将持续。此次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昼夜温差在10℃以上,较大的温差在我市市区形成了逆温层,持续逆温和弱风气象,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积累形成了雾霾天气。从气象条件上来说,冬季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较多,每逢临近供暖期,必然出现大雾,今年冬天也不排除会再次出现雾霾天的可能性。为了防范雾霾在生活中带来的种植槐悖岢鲆韵陆ㄒ椤

  一是合理安排好生产、交通和群众生活。雾霾天气市民应尽可能少出门,取消晨练,非要出门时最好戴上医用口罩防护,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导致疾病发生;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二是倡议采取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公众自觉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施工工地自觉增加洒水次数,减少建筑工地扬尘。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制定针对极端天气的安全防护预案,当遭遇沙尘天气时,叫停课间操、体育课等户外活动,可以将体育课安排在室内进行,或临时调课,不要让孩子成为吸尘器。

  三是农业部门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积极推广免耕法,将作物残茬留于地表,在秋季整地期间,禁止城郊及周边县市农民大量焚烧秸秆,避免产生浓重的烟尘。

  四是建立和完善雾霾天气的动态监测 “预警系统”。加强PM2.5监测网的建设,针对我国雾霾天气的特点,研究雾霾天气动态监测方法,利用卫星遥感、雷达和探空等手段对雾霾天气的形成、发展和扩散进行跟踪观测,形成一个实时的雾霾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并及时信息,以利于提前安排好生产、交通和群众生活、尽可能减少损失。

  雾霾天气虽然造成空气质量严重下降,但只要注意防范,注意合理的安排,就可以减少雾霾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xxx

雾霾防护措施篇5

你们好!你们知道吗?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的子孙,原来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们为了自身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

空气中不时弥漫着恶臭的味道;天空中尘土飞扬;塑料袋四处飘散,有的挂在树枝上,有的缠在电线上,有的则是直接落在地上。非常脏,尽管环卫工人每天打扫,但地上还是有许多垃圾。

这些还不算什么,只不过是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心情,可是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那就不好了。

说起天气污染,其中最显着的就是由大量极细微的硫酸、硝酸、盐粒、尘粒、烟粒、有机碳氧化合物等粒子均匀的浮在空中所形成的雾霾天气了!全国最严重的雾霾天气就应该属我们石家庄了!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若是要出门,那就必须得戴上口罩,戴上口罩也不是百分百没事了,只是减少对人体的危害,还要时刻记得,真是太麻烦了。所以,根据以上的内容,我想向大家提一些建议。

雾霾天气人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减少雾霾天气外出的次数,如果必须外出的话,请一定要带上防护较好、较厚的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回家之后立即用清水冲洗的面部皮肤;

第二,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家里应关闭门窗,待雾霾散去之后,在开窗散气;

第三,雾霾天气的饮食应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

第四,雾霾天气里容易导致眼睛不适,可以到药店去购买人工滴眼液入内,来缓解不适;

第五,雾霾天气里要多喝水,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熬夜,不要让免疫力因为熬夜下降;

如何治理雾霾天气?

第一,一旦停车等人三分钟以上应将车熄火,减少尾气的排放量;

第二,减少工业排放的废气以及有害物质;

各位,为了我们的地球妈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请大家保护环境,一起携手,共创幸福美好的家园!

这些还不算什么,只不过是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心情,可是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那就不好了。

说起天气污染,其中最显着的就是由大量极细微的硫酸、硝酸、盐粒、尘粒、烟粒、有机碳氧化合物等粒子均匀的浮在空中所形成的雾霾天气了!全国最严重的雾霾天气就应该属我们石家庄了!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若是要出门,那就必须得戴上口罩,戴上口罩也不是百分百没事了,只是减少对人体的危害,还要时刻记得,真是太麻烦了。所以,根据以上的内容,我想向大家提一些建议。

雾霾天气人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减少雾霾天气外出的次数,如果必须外出的话,请一定要带上防护较好、较厚的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回家之后立即用清水冲洗的面部皮肤;

第二,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家里应关闭门窗,待雾霾散去之后,在开窗散气;

第三,雾霾天气的饮食应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

第四,雾霾天气里容易导致眼睛不适,可以到药店去购买人工滴眼液入内,来缓解不适;

第五,雾霾天气里要多喝水,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熬夜,不要让免疫力因为熬夜下降;

如何治理雾霾天气?

第一,一旦停车等人三分钟以上应将车熄火,减少尾气的排放量;

第二,减少工业排放的废气以及有害物质;

各位,为了我们的地球妈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请大家保护环境,一起携手,共创幸福美好的家园!

建议人:xxx

2013年11月24日

雾霾防护措施篇6

[关键词]雾霾 热点话题 引导 对策

近年来,雾霾一成为全民关注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2016年10月份以来,全国多地遭遇几轮严重雾霾污染,12月份更是经历了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雾霾天气,71城市中度以上污染,17省份“沦陷”。严重空气污染下,爆表的不仅是雾霾指数,更是舆情指数。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0月份以来,全网范围雾霾舆情相关信息超过400万条,负面舆情超过50%。面对汹涌的舆论,如何回应舆论关切,化解舆论隐患,降低舆论风险,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重视。

一、雾霾类热点事件梳理

1.“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

2017年1月3日,央广网刊发报道《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报道称一辆上海至北京穿越800公里的高铁车身布满尘埃,这辆穿越了华东、华北全部重雾霾区的高铁未经沿途雨水冲刷,尘埃布满整个车身。随后,该报道中的照片刷爆网络,图中的列车车头就像被灼烧过一样,成了黄黑色。网民们热议称,这辆列车被披上了一层“雾霾金”。据监测,该报道被人民网、环球网、新浪网等1600余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

2.数百学生雾霾天露天考试。

2016年12月21日,大河网报道称,12月19日林州市教体局下发了全市停课通知,而林州市临淇镇一中学家长爆料称学校不仅没有给孩子放假,还组织几百名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考试。校长称当时雾霾不严重,没有引起重视。该报道一经刊发被中国新闻网、中青在线、今日头条等超过7000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21日上午,涉事校长被停职接受调查。

3.学生举报学校雾霾天未停课被约谈。

1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称西安西北大学附属中学一名高三学生1月3日给西安教育局举报了学校高三年级还在上课的情况,可是举报信息被教育局泄露给学校,而后举报学生被学校约谈并停课一天。该事件在知乎平台被热议,谈论范围扩展至教育局学校侵犯学生个人隐私等问题,引起网民热议。据监测,该报道被中国网、人民网、观察者网等1700余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

4.武汉女子雾霾天晨跑得肺炎。

2016年11月9日,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名热爱运动的王女士因为晨跑生了病,连续发烧三四天,住进医院诊断发现,王女士患上了肺炎。医生介绍,王女士患肺炎是因为低温和雾霾天气双重原因影响。该报道被中国新闻网、腾讯视频、长江云等超过50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

5.环保部门曝光“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

12月30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联合曝光“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并一一σパ宰龀稣嫦嘟舛痢F渲校“微距镜头中的北京”、“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10倍”、“雾霾空气中含抗生素耐药性细菌”、“80个PM2.5颗粒可堵死一个肺泡”等热传谣言纷纷上榜。据监测,“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报道被新华网、央广网等1000余家新闻媒体转载报道。此外,关于网传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加剧雾霾、雾霾引起癌症高发等传言也多被媒体报道。

二、雾霾类热点话题的炒作点

1.雾霾数据和视觉冲击力极具传播力。

近年来,随着PM2.5、PM10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等监测数据公开,网民对雾霾有了客观量化的判断标准,全国PM2.5指数排名成为各地网民关注焦点,如“石家庄PM2.5和PM10指数双双破千”、“临汾大气二氧化硫浓度一周内再次破千”等指数爆表新闻往往刺激着人们感官,导致舆论关注度上升和心理上的恐慌加剧。同时,“北京高楼看雾霾与蓝天分界线”、“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延时摄影记录北京雾霾来袭”、“NASA拍北京雾霾15年”等相关内容,用图片或视频等多样化表达和呈现方式,视觉冲击力极强,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短时间内就成为舆论场热点话题。

2.雾霾成因不明确导致谣言多发。

面对雾霾施虐,网民常常拷问雾霾成因。面对舆论关切,政府官方回应不一致容易引起网民质疑。12月24日人民日报称“餐饮油烟已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把雾霾成因归为餐饮油烟,12月26日中新网报道“环保部称民用散媒燃烧排放是京津冀重污染主因”,仅仅两天,官方口径的前后不一致让官方公信力损失严重,丧失话语主导权。舆论对官方的不信任给谣言滋生提供了温床,“中国大量进口石油焦导致雾霾”、“风电站、防护林阻挡大风导致雾霾”等谣言大量传播,错误引导了舆论风向,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3.政府部门应急处置措施被拷问。

雾霾严重污染情况下,政府部门应急处理措施备受舆论关注,前期雾霾预警,和短期治霾行动是否积极,如是否积极落实查封违规排污,甚至是否对雾霾相关问题表露出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对雾霾事件、问题是否存在推诿责任情况,等等都是舆论关注焦点。“武汉发射10没火箭弹增雨驱霾”因政府部门及时应对,效果明显,获得舆论好评。相反,部分企业雾霾天气顶风作案情况则会强烈刺激网民负面情绪,并将质疑政府部门的应对监管措施执行不力,“成都不准学生戴口罩”等负面舆情传播则进一步加重舆论对政府的对立情绪。

4.深层原因探究未有共识且加剧偏激情绪。

每每雾霾指数爆表之时,关于雾霾的成因讨论也就愈加热烈。在微信等自媒体平台,那些涉雾霾获得了10万加传播的网络热文对于雾霾成因看法不一,比如“一边是烂尾的城市,一边是破碎的山河”将雾霾归咎为经济发展必然代价,再如“环保部门公务员稽首自白:雾霾的真相《穹顶之下》只揭露了10%,我告诉你剩下的90%”一文,则将雾霾成因归于“监管系统的失灵”,“我们都在等待 第一批死在北京的人”一文也倾向于指向政府部门治理雾霾不力方面。在当前自媒体时代,舆情热点成为自媒体追逐的对象。在雾霾讨论的舆论场,自媒体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各方观点介入很难形成共识。在官方话语对雾霾成因式微的情况下,多方话语介入使舆论更加复杂,加剧部分偏激情绪。同时自媒体文章的研究是否全面真实,资料来源是否科学也有待商榷。

5.公共性防护措施不当易被吐槽。

雾霾来袭,雾霾指数爆表,让群体性的负面情绪加剧,并且又很难短期寻求改变,似乎只能戴口罩、少外出予以规避,似乎就真的只能是“等风来”,这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无助感,让政府公共性防护措施不当极易被网民吐槽。尤其是当雾霾话题与特殊群里碰撞时,极易产生舆情火花,如针对儿童、学生等,舆论容易将雾霾对网民自身危害的担忧转化为重点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部分地方政府应对经验不足,应对措施不及时,“雾霾天气考试”、“重度污染天气停课通知不及时”、“中小学校教室无空气净化设备”成为舆论批评政府的焦点。

三、雾霾类热点话题的传播特点分析

1.“地面效应”带来舆论动员风险。

雾霾类舆情事件,最明显的特点便是雾霾出现的时间和覆盖的地域,直接决定着雾霾是否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以及话题热度。如夏季、南方沿海等时间节点和地域雾霾少发,对于雾霾的关注度就低,但到了冬季,华北、华中等地区雾霾来袭,便迅速牢牢抓住民众视野。雾霾污染范围大,影响人群多,舆情敏感度高,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和潜在的破坏力,一旦舆情发生,很容易集聚大量负面情绪,产生强大舆情影响力。雾霾污染期间由网民发起的“我爱成都,请让我呼吸”、“求雾霾补贴”等活动,均存在从线上活动转向线下的风险,值得警惕。

2.点多面广的负面情绪不容小觑。

雾霾持续时间长,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雾霾舆情整体呈现点多面广特点。主要典型的表现是,舆论对雾霾的关注,主要表达形式就是在微博平台进行碎片化吐槽,真正能构成舆情事件少,也通常未有明确的负面指向性。但这些吐槽却呈现多发频发的状况,呈现出一种广泛性,且这些负面情绪看似没有实质的内容和事件的指向性,但对雾霾带来的困扰的负面情绪却都是真实的,这种点多面广的负面情绪不容小觑,特别是短时间内负面情绪叠加,对政府形象损害大。

3.自媒体擅从制度深层次挖掘。

在社交媒体平台,对雾霾的娱乐化现象明显,网民用大量恶搞图片、表情包、短视频来调侃,“我和XX明星的合照”风靡网络。但随着雾霾天气常态化,公共对雾霾认识的加强,舆论对雾霾从段子吐槽转向深层次反思。由于对雾霾成因、防治、危害等问题没有官方权威解读,自媒体成为雾霾舆论场主体,不同于网民碎片化吐槽,自媒体往往从工业化发展道路、国家能源结构、治霾成本、城乡二元结构等制度深层次挖掘,深刻影响舆论走势。

4.事件炒作放大对官方作为的不满。

面对雾霾持续不断与治霾效果不佳的现实矛盾,网民负面情绪日益积累,对政府质疑情绪加重。“北京市长王顺安立生死状”、“人民日报45年前痛批美国雾霾”等事件被网民挖出,反复炒作,这类事件被热炒进一步放大舆论了对官方治霾不力的不满。

5.对比性分析方法引出多方敏感点。

面对当前雾霾治理困境,舆论开始频繁进行对比性分析,多角度对比引发各类舆情敏感点。中国与国外对比,介绍英国、德国治理雾霾措施,引发对政府治霾不力的不M。有钱人与普通人对比,章子怡带女儿坐飞机逃离北京、“雾霾之下三个母亲的选择”,而普通民众只能自求多福、自强不“吸”,这挑动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分化的敏感神经。北京治霾与河北污染对比,现在的天空与国外的乃至几十年前的天空相对比,“共和国之灰”等网络热文将城乡二元结构与公平问题再次提及。

6.多方观点对冲且难以达成共识。

网络环境下,社会舆论场呈现多元化特点。面对雾霾议题,多方观点出现并介入舆论场成为必然。部分人认为雾霾是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部分人认为雾霾严重是企业乱排乱放,政府监管不作为的结果,部分人认为每个人都是雾霾制造者。各方均从自身立场出发,观点对立对冲,共识难以达成,撕裂正常的舆论讨论环境。雾霾议题从单纯环境问题被动扩展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增加雾霾舆情处置难度。

四、雾霾类热点话题的舆论引导对策

1.加快内部雾霾专项研究达成共识。

对于雾霾成因、治理、危害等问题,官方话语的缺失使各方观点介入舆论场,导致了谣言纷飞,严重影响了社会舆论走向。政府部门应加快内部雾霾专项专题研究部署,努力促成内部对雾霾成因、雾霾治理具体路径、雾霾危害达成统一共识。并在充分评估舆论风险点、综合考量社会舆论心态的前提下,将相关研究结果对外公布,尽量展示雾霾形成原因复杂性和治理的长期性。最好由中央主导,统一口径,适时适度官方权威解释,破除谣言。同时加强治霾防霾的宣传和解读。

2.遵循“负责任有担当”的主要原则。

无论雾霾成因如何,舆论场对于雾霾的治理更多寄希望于政府部分,而更直接的指向则是环保部门。面对爆表的雾霾指数和日益高涨的环保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有关部门应充分理解民众这种负面情绪,在现实环境污染压力下,面对舆论声讨,政府部门应保持谦逊忍让态度,给予舆论情绪发泄空间。同时审慎公开表态,避免相关表态被吐槽推脱责任,更要避免用力过猛,出现如“提头来见”等论调。遵循负责任有担当的主要原则,不逃避不说空话大话,塑造说到做到,令行禁止的正面形象。

3.要有应急预案和长期的治霾防霾举措。

在雾霾常态化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做好应急预案,做好短期应急和长期治理相结合。一方面,在雾霾形成阶段,预警信息时间上适当提前,内容更细化。审慎提升空气污染预警级别,由当地政府部门同一协调,避免出现气象部门预测与环保部门预警不协调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雾霾应对阶段,应把握线下应急预案实施与线上舆情监控相结合,提升雾霾应对效率。从长期来讲,雾霾舆情呈现规律性爆发特点,每年秋冬季节雾霾出现,雾霾舆情则集中爆发。对此,政府部门应当制定雾霾长期治理规划,坚持标本兼治。

4.主动设置议程展现积极有为形象。

目前雾霾舆论环境下,政府一直处于被动挨骂的状态。政府部门长期失声不仅有损官方形象,更不利于促成舆论合力,推动环境治理。对于雾霾问题讨论,政府部门应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走向。特别是在对雾霾反思过程中,应积极引导舆论科学合理反思经验教训,避免舆论追责矫枉过正。同时,应积极配合新闻媒体宣传政府环境治理行动,展现政府积极有为的正面形象。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动员民众,形成舆论合力,全民共同防治雾霾。

雾霾防护措施篇7

关键词:雾霾 大气污染 法律制度 防治

一.问题的引入

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恶化,武汉市雾霾现象频频发生,整座城市烟雾缭绕,灰蒙蒙一片,已经到了“不戴口罩不敢出门”的地步,人们调侃称其为“人间的天堂”。这种雾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人们常说的PM2.5监测指标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这种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十分之一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1]。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阴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更甚,PM2.5由于能够直接通过支气管进入肺部,因此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由武汉市雾霾天气可见,城市大气污染已经日渐加剧,当前城市大气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并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因此保护大气环境,防治大气污染,是政府面临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人们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而诸措施中法律规制则尤为重要,因为法律是规范人行为最强有力的保证。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法律制度为防治大气污染构建一个合理的框架,希望能为解决大气污染提供一些帮助。

二.我国“雾霾天气”的现实状况分析

2013年年初,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现今我国的雾霾天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2013年2月28日,北京出现雾霾沙尘天气,并伴有大风,空气质量下降,污染严重。北京市环保局官方微博:沙尘暴已全面影响北京,首要污染物为PM10。2013年11月6日,介于杭州市雾霾天气持续不散,杭州市气象局、杭州市环保局共同举办了媒体见面会,了两组数据:今年1-10月,共有304天,但是雾霾天数占到了209天,雾霾天数数值超过了总天数的三分之二;根据新的空气质量标准,1-10月,杭州空气达到合格线的,只有198天,超过三分之一的天数不合格。2013年12月5日,上海黄浦江两岸大雾弥漫,当日上海市气象台今年入冬以来首个大雾橙色预警。此时针对这场波及几乎整个中东部地区,覆盖了我国人口最密集地区的大雾霾,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着7天了雾和霾的双预警了。包括最近几天武汉市出现的连续雾霾天气,已经引发了各种咳喘类疾病。可见雾霾天在我国已经屡见不鲜并给人体带来极大伤害,如今中国半壁江山罩雾霾,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雾霾天气频发呢?

三.“雾霾”的产生原因分析

首先,气象原因。秋冬季的气象条件是造成最近雾霾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时常出现雾霾天气,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2]。其次,人为原因。环境空气中总量相对稳定的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决定性内在因素。环境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及其前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工业企业能源的消耗和燃料燃烧的废气排放。比如煤和石油燃烧后,形成的最主要成分为水汽和二氧化碳,使得城市上空空气不易扩散,导致空气质量的下降,而燃烧不充分的煤和石油等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并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污染浓度加重,形成雾霾的主体[3]。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具有腐蚀性的重度污染气体,重金属等污染物将因得不到很好的扩散而长期滞留在大气中,使得雾霾加重。

第二,城市交通汽车尾气废气排放。一个城市的汽车密度越高,因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越严重,尤其是汽车尾气含量构成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烟尘微粒如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甲醛等均是构成雾霾天气的主体。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由此看来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废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城市主要生活污染废气排放。大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口密集必然导致城市生活污染的加重。尤其是严寒的冬季,人们大多需要使用采暖锅炉和生活锅炉燃烧大量的煤炭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然而煤的燃烧必然导致二氧化硫和其他烟尘、粉尘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城市主要生活污染废气排放,尤其是采暖期的冬季大量燃料燃烧更是加重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

四.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现状分析

由此看来,不利的自然天气条件和严重的大气污染,导致雾霾天气持续出现。然而人类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却是“罪魁祸首”,它是雾霾天气形成的推动力,为雾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根本条件和保证。因此大气污染是人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大气污染,我国不仅采用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防治,同时也重视采用法律手段来防治。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现行专门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它同《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条款共同构成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分别从不同法律视角对防治大气污染进行了相关规定:

(一)“大气污染”环境保护法规定分析

首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目前环境管理界对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通常定义为: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要求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内的污染物总量,在一定时间段,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以满足区域内环境质量或环境管理要求的管理手段;这个一定的时间段,现在一般都是以一年为单位。《环境保护法》中,关于总量控制制度的规定如下:“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实践中,这些规定对控制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称得上是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中较为完善的制度。

其次,环境监督管理制度。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指有关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权责划分。一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该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成败与否。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章对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了规定,包括设置环境质量标准、公开透明的环境监测制度和建设项目的批准制度,这些规定对大气污染的防范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最后,环境污染防治制度。环境保护法对产生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做了相关规定,强调更新设备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量,并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设置了相关措施和处罚。这项制度对减少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不仅提供了方法指导,也保证了执行强制力。

(二)“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分析

《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法律,从1987年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到之后连续的修改,说明了其在中国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人们越来越重视法律手段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作用,也说明在现实中人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大气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

前面本文说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定义,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则是指对特定的某个区域内,某种气体允许排放的总量控制。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首先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有计划地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同时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并且进一步明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二.污染物排放超标违法制度

该法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作出了规定,同时该法率先于其他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明确了“达标排放、超标违法”的法律地位,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超标排放的,应限期治理,并被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排污收费制度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作出了如下一些规定:1.国家实行按照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征收排污费的制度,这是从法律上确立了这项制度。2.根据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合理制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3.征收排污费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4.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并由审计机关依法实施审计监督。

四.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完善

如上所述,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更有部分制度已具有较高效力的法律确认和准确的法律依据,实践中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因多方面原因,这些制度仍旧无法尽善尽美,从而导致实施效力不尽如人意,乃至现在雾霾天气频发。笔者就如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概括我国法律规定中的主要不足之处:

首先,无论是环境保护法中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还是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都是仅仅设立了总量控制指标,却没有将该指标量化、细化、标准化。看似以控制指标的方式进行逐步地、有计划地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但实际上,这个计划可操作性不强,从而导致法律责任不明缺乏法律保障。

其次,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公众参与不足。目前,有关部门的大气污染监测活动多是对周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并公众。但实际上,公众更为关注的是对那些影响大气环境因素的监督,而这些信息,往往是排污企业、单位隐藏最深的,公众有权了解并对这些严重影响大气环境的活动进行监督。更有甚者,某些地方部门为了维护当地的形象,安抚公众的情绪,经常对某些重大的环境事故做虚假公告误导公众,严重侵害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并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

再次,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法律责任不明,处罚力度不够。许可证的申请要求是“事前申报”,实践中很多企业都是事后申请同意和确认。此外,在申报过程中,排污企业为避免更多责任,隐瞒排污信息的真实情况,没有如实申报,而环保单位为避免投入相当力量进行数据审核,对企业申报的保护指标大多没有进行实质性审查。一旦出现问题,双方推诿责任,导致法律责任不明。

为了有效地预防并治理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就一定要进一步修改并完善我国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针对以上法律规定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立法。

首先, 在《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并对控制指标量进行细化、标准化。其次,制定《总量控制计划程序条例》,规范政府具体实施总量控制制度的行为。主要是完善政府计划的确定程序、执行程序、变更程序、救济措施等。

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公众参与。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总则第5条对公众参与作了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客观地评价,《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这个规定是十分原则的,在实践中根本无法操作。为此,一些地方性行政规章可以进行一些具体的有益的探索:第一,明确规定有关宣传部门加大对大气污染危害严重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危害严重性的认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第二,明确规定对公众自觉参与有益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行为予以鼓励。第三,明确规定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其他大气监测部门如实公布各项环境数据,并对虚假公布信息的部门给予处罚。

三.制定排污许可证条例,完善配套的有关规定。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由国务院规定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条件和程序,因此国务院有责任尽快制定排污许可证条例,就排污许可事项做出全面规定,以保证排污许可证的依法施行。排污许可证条例应对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和实施主体,排污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时间和受理方式,排污许可证的审批与颁发,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进行规定。

四.惩罚力度应更严格、更具特点。

首先,《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超标排污责任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这种限期治理制度应该进一步完善。应当将限期治理制度的范围扩大至流域性、行业性、产业性的污染源,以排放标准为衡量依据,凡是超标的整个行业、产业皆在限期治理的范围内,这样就避免了行业面源污染源形成。其次,完善排污收费制度。一方面,提高排污收费的标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行业收费办法,扩大征收面。另一方面,在环境保护立法中强化追究环保部门违法排污收费行政责任的硬性规定,对挤占挪用者、不按标收费者、腐败收费者、造成环保资金流失者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同时强化排污收费的程序性立法,制定明了的排污收费程序或图解并将其公之于众,使执法者依法行政,排污者依法缴费,程序公开,为民便民。

结语

通过对“雾霾现象”现状和产生原因的介绍,得知严重的大气污染为其“罪魁祸首”。经过不同法律视角对大气污染的规定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我国现存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中,配套法律法规和制度存在不足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应尽快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使各项制度的实施更合法有据,提高执行力,从而真正得到落实。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法律出版社大众出版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用问题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432-433.

[2]梁云凯.浅析雾霾天气的成因[J].卷宗,2013,(5).

雾霾防护措施篇8

所谓治污减霾就是开展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特别是治理雾霾天气已成为中国政府和民众长期关心的一个焦点话题。要减霾首先要搞清楚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就西安而言,形成区域广、持续时间久的雾霾天气主要成因有两点:

一是西安的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能力存在先天不足,加之静风多、雨天少,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倒喇叭的地形也使得扩散变得困难,各种综合因素导致污染严重。这是城市自身特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所决定的,我们无法控制。

二是人为的污染排放,在城区主要表现有能源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煤炭消耗量大,还有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工业有机废气等;在农村主要表现有焚烧秸秆、垃圾、树叶和农民生活原煤的消耗等。

一年来,西安市出台了治污减霾的强硬措施,增加3亿元的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治污减霾,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很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是仍然压力巨大,从环保部公布的月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看,西安市多次列入空气质量较差的十个城市。

作为一名的基层工作人员,从自己开展治污减霾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周边县市工作情况的实地调研出发,个人认为要将治污减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效果,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展雾霾成因课题研究。

随着雾霾天气的不断增多,对PM2.5的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由此也引出了如何应对的种种建议和方案,但是其中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要应对、预防和治理雾霾天气,首先要搞清所在地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然后寻找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方案。只有找准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分而治之,使减霾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坚持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研究与务实推进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途径和阶段目标以及相应的控制工程技术,加大资金投入,系统深入地研究雾霾的成因及控制对策,搞清楚雾霾构成成分和比例,进一步加强对关中地区细颗粒物的形成、传输规律及其与关中地区地理气象条件之间关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和措施,真正科学地治理雾霾天气。

二、完善地方政府主导、各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治污减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单靠一个部门进行单打独斗很难起效,必须由相关部门联动,共同发力,才有可能抓出成效。地方政府对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总责,首先要全面规划治污减霾,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重点和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确保任务明确、措施得力、项目清晰、资金保障。

其次要按照“统一领导,分步实施,协调配合”的原则,把财政、规划、建设、园林、气象、交通、环保等各部门都纳入到治污减霾的整体部署中,要求各有关部门切实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配合治污减霾领导小组和有关职能部门抓好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环境保护工作,形成治污减霾的强大合力。同时,由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监督,统一协调监管治污减霾工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协调联动,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确保治污减霾工作如期顺利推进。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期区域联防联控监督协作机制。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出“在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面前,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北方各地雾霾成因虽不尽相同,但都凸显出环境污染的跨区域性。西安处于关中地带,大气污染防治更为复杂,还涉及区域联防联治的问题。如果不联防联治,周边城市的污染物可能半天时间就能扩散到西安,阎良周边区县如果没有监管好辖区内的水、气污染源,随着水体和空气的不断扩散和流动,也将直接影响阎良区域内的环境质量。

行之有效的长期联防联控机制是治污减霾工作的必要措施之一,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要配套出台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各区域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尽快建立统一的联防联控机制、执法监管机制、环评会商机制、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和预警应急机制,统筹协调区域污染防治。如果治污减霾工作一处松、一处紧的现象不能扭转,那么治污减霾这个重大决策很难取得实效。

治污减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以英国治理雾霾的经验来看,减霾要取得明显效果,至少需要10至20年的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在治污减霾工作上必须建立一个长期的联防联控机制。

四、引入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奖励机制和经济政策。

增加奖励资金投入,对治污减霾工作组织领导有力、措施落实到位、开展成效显著、有突出贡献的区县政府和部门单位以及个人,实行一定的表彰奖励措施,加大对治污减霾工作的支持力度;开展“绿色工地”创建活动,根据每月检查评选的结果,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星级“绿色工地”进行奖励,更好促进建筑工地落实各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设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涉及治污减霾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奖举报制度,形成公众力量参与治污减霾的良好氛围,鼓励群众发现污染违法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使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探索建立财政投入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将经营理念引入并贯穿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对环保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实行市场化,鼓励社会资金投放城市环保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治污减霾工作机制。采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于能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达标高效处理污染物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减税政策,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治污减霾项目的信贷支持,提升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治污能力。

五、健全刚性考核高压态势的责任追究机制。

治污减霾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坚持任务目标不减、整治标准不降、责任追究不松,问责举措之严也是为了确保工作措施执行之实。西安市委市政府2013年针对治污减霾先后出台了两项严厉的责任追究办法,对西安市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三中全会公报范文 下一篇: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