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散文范文

时间:2023-11-04 05:13:12

丰子恺散文

丰子恺散文篇1

【关键词】丰子恺散文 消解 人生困境 途径

丰子恺的散文素享盛名,其“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的美学追求将日常生活中的常态描写得深刻而富有韵味,令人在轻松阅读平凡生活万象的同时使内心的压抑、焦虑和种种不适意得到稀释和消解,实为一剂治疗浮躁焦灼心情的良药。

1“远功利”,重视精神生活,保持心灵的高洁和精神的超脱

人类的烦恼和痛苦来源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来自精神方面的困扰

更为严重。失去生活目标,再丰富的物质生活也无法真正活得自在洒脱。丰子恺不止一次地提醒人们“做人不能全为实利打算”,也就是要以精神上的追求来化解永无止境的物质追求,消解人生的痛苦。要做到“远功利”,悠游于精神世界,就必须以“绝缘”的态度看待世事,消解功利物欲。“我们在世间,倘只用理智的因果的头脑,所见的只是万人在争斗倾轧的修罗场,何等悲惨的世界!”因此,人需要用绝缘的方法来看世界,屏去因果理智的一切思虑,张开纯粹的眼睛,看到一个艺术的灿烂的世界,从而美丽而且幸福着。“绝缘说”的观照方式所派生出的就是“超脱”,“使心地暂时脱离尘世”的人生观,平和达观、淡泊人生的心态和人生态度,能够让人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苦乐悲喜,在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困扰时,能够坦然放下,不必患得患失;能够以距离审美观照身边的事,尤其在身处逆境时,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不怨天尤人,安之若素,调适自我达到内心的平衡。

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太多,欲望无止境,我们穷尽一生也不会追求到自己满足的境地。也许只有以精神生活代替物质生活,才能返朴归真,不被文明的翳障所遮蔽,不被表面的繁华所诱惑。丰子恺所提倡的这种生活方式为在尘世中苦苦追寻劳碌的人们注入一支清凉剂,他点醒我们去感悟人生,思考人存在的意义,也许我们需要的原本并不需要这么多。

2“归平等”,用同情和博爱之心构筑理想的乌托邦

深受佛学思想影响的丰子恺,完全用众生平等的观念看待自然的众生灵,为实现万物的平等,他用宗教的“护生”“护心”精神来改造人类的生存状态,建立理想的乌托邦。他憧憬“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族,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共乐其生活”的大同世界,更在童话《赤心国》里构筑了他的理想社会。《蝌蚪》、《蜜蜂》、《忆儿时》、《敬礼》、《清晨》等文章中对蝌蚪、蜜蜂、春蚕、鱼蟹、蚂蚁等众生灵表达了自己的爱护、同情、甚至敬意。在平时,甚至对没有生命的器物他也毫不吝啬的投诸感情。如在静物写生中,“想象茶壶是一位坐着的母亲,两只茶杯是母亲膝下的两小儿。两小儿挤得太近了,怕母亲不舒服;两小儿离得太远了,怕母亲不放心。”用这种处理艺术的态度来处理人生,用写生画的看法来观看世间,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高的精神文明——“民胞物与”、“万物一体”在丰子恺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把天地万物作为人的道德关怀对象,使物我浑然一体,寻找、发扬善良人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是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异化的根本途径。

3“获自由”,以生活情趣滋养心灵,在艺术中自由生活

丰子恺十分讲究生活趣味,注重趣味的追求在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关于生活的艺术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与现代人提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不谋而合,同时也给现代人化解庸常生活提供了借鉴。

在日常生活中,丰子凯善于发现雅趣、创造雅趣,怡然享受着雅趣带来的心灵滋养,将生活变成了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胡桃云片》、《吃酒》、《湖畔夜饮》、《沙坪的酒》、《塘栖》、《闲居》、《我的烧香癖》等文章中就生动描写了吃糕点、饮酒、旅行、居家、点香等琐屑小事所蕴涵的生活雅趣。甚至在躲避轰炸的时候,他仍能从中发现趣味,获得人生的快乐与满足。《宜山遇炸记》中记述了全家仓皇避难的经过,却写得轻松雅致:“这时候老幼十人,连司机及几位搭客,都吃着粽子,坐着闲谈。日丽风和,天朗气晴。倘能忘记了在宜山‘逃警报’,而当作在西湖上picnic(野餐)看,我们这下午真是幸福!从两岁的到七十岁的,全家动员,出门游春,还邀了几位朋友参加。真是何等的豪爽之举,风雅之事!”经过丰子恺诗意眼光和艺术心态的点化,“一茶一饭,我们都能尝到其真味;一草一木,我们都能领略其真趣;一举一动,我们都能感到其温暖的人生的情味。”在他的笔下,生活体验已升华成审美的玩味,平淡的日常生活亦转化成一种知足自娱、优游自得的人生境界。丰子恺将生活审美化,以诗意感悟人生的生活态度启迪我们,从超越的角度、以审美的心态从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超拔出玄淡高远的人生境界,学会享受生活,创造快乐自由的人生。

4“得天真”,葆有童心护卫人类心灵

丰子恺爱孩子,他用独到的眼光来发掘和表现儿童生活中的童真童趣,向往其所代表的理想人性,试图通过对儿童世界的描写忆起自己的黄金时代,抚慰处在冰冷灰暗的成人世界中的心灵。从《华瞻的日记》、《儿女》、《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给我的孩子们》、《作父亲》、《送阿宝出黄金时代》、《标题音乐》等随笔和众多儿童相漫画中可以看出他的爱还体现在关注儿童精神生活,保护个性,始终以张扬孩子的自然天性为第一要义。他喜欢孩子的童真稚拙,倾慕孩子的率真自然,和丰富想象,他艳羡着孩子们的世界的天真和广大,甚至认为孩子们都有大丈夫气,人世间的各种伟大的事业都是具有孩子们似的大丈夫气的人所建设的。在丰子恺的心中,童心的境界是人世间的纯正、和平和幸福的境界,“在那里可得到refreshment[精神爽快,神清气爽],以恢复我们的元气,认识我们的生命。”正像孔范今所说,“……丰子恺频频回首往昔、顾盼儿女,找寻的正是失落已久的自然人性的家园,借以抗拒世间陌路般的冰冷与种种现实的压迫。”“得天真”是他的终极追求,以儿童的精神来改造异化的成人世界,才能消解文明的进程中人的异化带来的痛苦。

“远功利、归平等、获自由、得天真”,是丰子恺为对抗人生困境提出的几种途径,他用最真挚的感情、最朴实的文字告诉我们: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美好,原来生命可以这样精彩!

参考文献:

[1]丰子恺.关于儿童教育[a].丰子恺文集(第2卷).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252-253.

[2]丰子恺.东京某晚的事[a].丰子恺文集(第5卷).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128.

[3]丰子恺.桂林艺术讲话之一[a].丰子恺文集(第4卷).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17.

[4]丰子恺.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读〈教育艺术论〉[a].丰子恺文集(第2卷).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224.

丰子恺散文篇2

丰子恺书籍装帧文人画

传统文人画讲究意境,所谓诗情画意、画外之音,莫不与意境息息相关。意境美,为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朦胧美。意境的创造,是对画家聪明才华及情怀的考验。宋以来文人论画,强调多读书,多游历名山大川,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两条途径磨练塑造人的气质、胸襟、情感、趣味,使画家成为高雅的作者,方能创作出具有不凡的、美的意境的作品。早在元代时期,赵孟頫标榜“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新朴素的画风,反对宋代院画过分追求纤巧与形似;“石如飞白木如箱,写竹还应八分通;若有人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可见,他还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用笔进一步引用到绘画中,加强艺术感染力。而将时间定位到民国时期,丰子恺作为中国现代装帧设计的先行者,他的观点与赵孟頫不谋而合,继承了文人画的衣钵。

丰子恺擅长在作品中表现意境,这种意境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可感悟到。《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1924年丰子恺为朱自清和俞平伯主编的期刊《我们的七月》中所配的插图,画中以疏朗的笔墨表现了上卷的竹帘、廊边的小桌、零星分布的茶壶、茶杯和一弯新月,整幅画作散发出仙境一般的闲情逸致,使观者感到无限的美感。1933年,丰子恺为《西湖漫拾》封面所做的设计极为简约,通过草草数笔的勾勒,残垣的小桥、层叠的峰峦、粼粼的波光、飘荡的小船、高悬的皓月便跃然纸上,装饰性的构图衬托出书名的雅致。丰子恺是一个拥有浓厚传统文人气质的学者,除漫画外,他在书法、散文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品读他设计的书籍装帧作品,可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追求。丰子恺采用了古代文人画中诗、书、画的表达形式,他的作品,运用流畅的一笔式抒情漫画,使用传统的毛笔勾勒,人物造型简单概括,同时又不失神韵,虽然很多作品并无对人物五官面貌进行细致刻画,但仅寥寥数笔,便形神兼备、活灵活现,体现出东方式的朴素典雅。如《醉里》(1928年商务印书馆初版,罗黑芷著)的封面采用左右式构图,画中描绘了一个仰坐的醉汉形象,画中人物侧仰着身子,慵懒地斜靠后方,整个人的身体呈现出135度的钝角,画中并未对人物的神情进行深入刻画,从其仰起的面庞、倾斜的身体、后置的碎发可以看出这个人已经酩酊大醉了。丰子恺寥寥数笔的体态描绘极为传神。为考虑版式的整体统一,丰子恺的设计很少直接运用花哨的印刷字体,常选择自己独特的丰式书法作为封面字体,使设计更加庄重、典雅、质朴。《云霓》这本书,丰子恺完全用字体进行设计,构图上模仿古籍的装帧式样,将书籍信息分为三组进行安排,最上方为方块状的“子恺漫画”,中间将书名云霓放大处理后呈长条状,而落款处采用名字的缩写“TK”呈印章状,最终勾勒出长方形框,将信息全部收纳其中,古朴典雅、简洁清晰。

丰子恺的书籍装帧艺术中流露着诗画般的意境,不断散发出云卷云舒的淡定从容,这是他文人心境的一种体现。中国古代文人讲究内在美的锤炼,渊博的学识、高贵的品格、丰富的生活阅历方能铸造真知灼见。丰子恺总是采用言简意赅却具有传统韵味的线条表现他对书籍装帧艺术的理解。《踪迹》是朱自清的诗与散文集,由丰子恺设计的封面中,一张窄幅的竖幅海景图,斜着的几朵白云跳出画面,两只海鸥沿着海平面低飞,层层浪花错落有致,处处彰显着纯净、柔软与平和,整个页面布局紧密,将视觉中心放在页面的右侧,区区尺幅却情韵深厚,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以至于观者一接触到他的作品,便被其中的淡定从容所感染,有时忽略了他作品中提出的尖锐的社会问题。

文人画自元代以来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形态,然而随着民族意识的高涨,不少文化先驱,如鲁迅在其言论与著作中对写意的文人画多有批评,原因很复杂,主要因为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需要带有启蒙作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联系的美术。相对来说,传统文人画在直接反映现实生活方面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二三十年代的进步文坛普遍要求作品反映时代性与战斗性,一向温和的丰子恺也将题材扩大到了现实生活的层面,表现出强烈的爱与憎。品味他的封面、插画、扉页与题画作品,常会在不经意间读到生活中的众生百态、饥饱寒苦,也许这正是处于风雨飘摇的年代文人们寄情于画抒发愤懑的一种方式。1926年,《中国青年》5月刊邀丰子恺为“五卅纪念专号”设计封面,丰子恺在画面中央画出一座被云雾环绕的宝塔,塔顶射入了一支箭,这幅画源自唐朝射塔矢志的故事,寓意革命青年铭记悲痛,号召有为青年为了民族的解放立志发奋图强,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样,在之后的6月刊上,丰子恺描绘了一个小小少儿郎骑着战马奔赴战场的形象,处处体现作为新时期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牵挂。对于那些生活在战乱时代的青年人来说,这类题材无疑起到了及时宣传和鼓动的重要作用。

丰子恺用装饰性构图和漫画的笔法装饰书籍,继承了文人画的写意性与抒情性,其作品中充满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境界与审美情趣。更难能可贵的是,丰子恺将社会生活的题材也纳入了书籍装帧艺术中,使他的作品更具有时代风貌与生活趣味,增加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吴浩然.丰子恺装帧艺术选[M].济南:齐鲁书社,2010.

[3]邵大箴.艺术格调[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4]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王双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系2010级

研究生

丰子恺散文篇3

1、丰子恺的文章:《手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白鹅》(重点课文),《竹影》,《山中避雨》(重点课文),《给我的孩子们》,《黄山松》(略读课文),《云霓》,《送考》。

2、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作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来源:文章屋网 )

丰子恺散文篇4

丰子恺最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他对大师弘一法师的评价,“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演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他还说,弘一法师是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人生于世,八九分像人,堪为伟大;六七分像人,值得赞誉;五分像人,已是上流人,像弘一法师那样十分像人的人,古今罕见。我们知道,魏晋风流,山涛品评嵇康:“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嵇康固然俊采风流,然而能得出如此品鉴者,诚非凡品,因此丰子恺也必然是个“八九分像人”的人。

观丰子恺的所谓“漫画”,一派诗心与禅心。诗能沉厚,如杜甫者;诗能真淳,如王国维所言李后主;“不失赤子之心者”,丰子恺是第二类。他的画合乎西画的透视比例,但全然的中国笔法,画面简净别致,常常配有一句回味悠长的诗词,诗画互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梅同聚》图中,三位朋友,菜蔬两碟,小酒一樽,围桌而坐,而桌子的剩下一方,是一株花影点点的老梅,画上题诗是:“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真是山鸟山花好兄弟,一枝一叶总关情。另一广为流传的名作《人散后》,画中两把空椅,桌上杯盏寥寥,背景窗帘明净,正衔着一枚新月,题诗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如此江山如此人,真得千古诗心的含蓄情味。

丰子恺认同李普斯的移情理论,认为诗心即要求艺术家有深广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笑能泣的活物了。”在这里,诗心显然即是禅心了。受弘一法师影响,丰子恺在30岁的时候,皈依了佛门,他的部分题画书法,与弘一笔迹极似,天稚可喜。禅在平常,他有一幅作品:两个村妇,一挑担,一提篮,天上鸟飞飞,地上草依依,风平浪静,波澜不惊,题为“不宠无惊过一生”,枯淡处深蕴禅意。

诗心与禅心,都不离童心。童心趣,童心痴,童心真。丰子恺孜孜不倦地歌唱童心,他一生写过美好童心的文章数十篇,有关童心的绘画更是多不可计。《瞻瞻的车》,娇儿瞻瞻,横跨两把蒲扇,俨然车轮滚滚,说的是儿童游戏非功利的世界;《雀巢可俯而窥》,姐弟俩正满怀喜悦地窥看窗台边的雏鸟,说的是儿童的有情世界;《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妈妈削瓜,瞻瞻殷勤打扇,道出了儿童可爱的私心。中国文化实利早熟,童心艺术历来乏善可陈。《西游记》之后,真正把童心艺术推到新境的就属丰子恺了。一方面,他充满爱意,充满惊奇,虔诚地描绘了童心世界;另一方面,他对成人世界,时时进行省察与反思,所以他绝对也是数千年父权文化中最温柔美好的父亲。确实也是如此,他的女儿多年后回忆父亲的书,名字就叫《天于我相当厚》。

或许与他的童心与禅心有关,几乎所有丰子恺绘画尺幅都不大。前年,草长莺飞的三月,我在西湖美术馆,细细看了他的两百多幅作品,件件不盈尺,但画中的莺莺燕燕、花花朵朵皆明亮悦人,活泼自喜。“不可轻看一切众生”,这是艺术家真正“民胞物与”的大器量。

芥子纳须弥,一花一世界,心量若大,小可爱自成大气象。

丰子恺散文篇5

1940年,为躲避战乱,丰子恺带着家人流浪到贵州遵义,寄居在郊外一个庄院。一天晚上,他和女儿在田野散步,坐在一条石凳上休息。不一会儿,几个路人也在石凳上坐了下来,一个人指着庄院说:“你们知道吗?丰子恺就住在这个庄院里。”丰子恺听后,将头靠在膝盖上假睡,生怕被认出。那几个人说了不少赞美的话,唯独有个中年男子说了不同意见:“我觉得丰子恺画的背景比较单调,往往几幅画背景都差不多。他最近在报上发表的几幅画,人物穿的是内地服装,背景却是江南的。看来他画惯了江南的山水,内地的山水一时还画不像。”待几个人离开后,丰子恺赶紧回到家,将“偷听”来的批评意见认真记在了《画师日记》上。

打那以后,丰子恺就常到郊外写生,每天早出晚归,仔细观察当地的山行水色,并在后来画出了《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蜀江水碧蜀山青》《蜀道难》等一大批气势磅礴的经典之作。丰子恺虚心向学,“偷听”批评意见,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大量写生不断提升,最终成为了一代名家。

萤火小语:一个“偷”字,足以看出丰子恺的虚心求教。面对批评,他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慨,而是反思,于是,在一次次的反思与改进中不断提升,这或许就是他能成为大家的秘诀之一吧。

文题延伸:谦逊;学会反思;改变自己……

丰子恺散文篇6

丰子恺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便经常相邀好友共饮。一天,风和日暖,他约一位友人前往当地的风景胜地江之岛游玩。在清雅洁净的酒店中,两人踞坐一榻,叫了“两瓶正宗,两个壶烧”。“正宗”是日本一种最普通的清酒,色香味都接近于中国的绍兴酒,而“壶烧”则是日本的名菜,它的原料是一种如拳头般大的螺蛳,做法为先把它煮熟,然后取出肉来切成肉末,拌以酱油等调味品,再放入锅中烧热即可食用。由于螺蛳的外形像一把壶,所以取名为“壶烧”,其味道十分鲜美,是佐酒佳品。岛上怪石嶙峋,海鸟鸣声不绝于耳。丰子恺三杯落肚,仿佛身在仙境,但觉心旷神怡,世事皆忘。直至晚年,每每念及此事,他还津津乐道。

回国之后,丰子恺看到他的《护生画》在佛教界广为流传,觉得自己应该以身作则,所以就戒了荤腥,变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不久,丰子恺应夏丐尊老师之请,到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丰子恺虽然爱饮酒,但是在校中绝对不饮酒,以免给学生留下坏榜样。但在授课之余,则是他的小天地了,他经常与同事朱自清、匡互生、朱光潜等在白马湖畔聚会饮酒。他们饮酒不讲究小菜,总是四小碟冷菜便解决问题,一般是豆腐干、油氽花生、茴香豆和凉拌绿豆芽。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聊天,天南地北,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但谈得最多的还是文艺,如小说、戏剧和音乐等。有一次丰子恺忽然来了灵感,就作起曲来。因为没有带纸,他就用笔在自己的白衬衫上画五线谱。有时则与好友们泛舟讴歌于白马湖上。后来朱自清和朱光潜等都成了中国文化界的知名散文学家,他们都撰文提到白马湖畔,对这段情谊无限怀念。朱光潜在文中写道:“我们都喜欢喝酒,因为酒后见真情,各有各的表情。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赤、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态度。”

在上海寓居期间,每逢闲暇,丰子恺经常去城隍庙里的春风松月楼吃素酒。这是一家名闻遐迩的百年老店,是上海最早开设的素菜馆。丰子恺的吃法很经济,经常是一斤黄酒,一碗“过浇面”,一碗炒冬菇,一碗素什锦。所谓“过浇”,就是浇头不浇在面上,而是另盛在盆里,作为菜肴,等到酒菜吃完了,才上一碗清汤面,剩下的菜连菜带汤倒在面里吃,也有人把这种过浇面叫做“过桥面”。这家馆中的冬菇特别肥鲜,素什锦也非常入味,浇头的分量又足,所以那碗面就等于是一碗什锦面了。后来与堂倌熟悉了,看见他进去,就大声吆喝“过桥客人来了,请坐请坐!”

据丰子恺夫人回忆,在婚后,先生从来未间断过饮酒。即使在十年浩劫时期,虽“牛棚”中挨批斗,但他仍设法让家人给自己送酒来。不论白天怎么受苦受难,只要晚上一斤黄酒下肚,他照样在牛棚中吟诗作画,谈笑自若。

丰子恺散文篇7

苏教版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说,“《送考》记述了作家本人送一群小学生到杭州考初中的经历,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家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苏教版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文下还注曰“有改动”。

查看《送考》全文,笔者发现苏教版《送考》改动颇多,尤其是删去了关于牵牛花的内容共三段(头2段、尾1段)或许编者觉得删去牵牛花更简洁,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中关于牵牛花的描写、议论,就能体会到作者的别具匠心。

①今年的早秋,我不待手植的牵牛花开花,就舍弃了它们,送一群孩子到杭州来投考。

②种牵牛花,扶助它们攀缘,看它们开花,结子;是我过去的秋日的乐事。今秋我虽然依旧手植它们,但对它们的感情不及以前好。因为我看出了它们一种弱点: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我在墙上加了一排竹钉,在竹钉上绊了一条绳,让它们爬;过了一二晚,它们早就爬出这排竹钉之上,须得再加竹钉了。后来我搬了梯子加竹钉,加到我离去它们的时候,墙上已有了七八排竹钉,牵牛花的卷蔓比芭蕉更高,与柳梢相齐,离墙顶不过三四尺了。看它们的意思还想爬上去,好像要爬到青云之上方始满足似的。为此我讨嫌它们,不待它们开花结子就离弃它们,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

③我吃不下跑路,被旱灾阻留在杭了。我教我的儿女们也不须回家,托人带信去教家里人把行李送来。行李送来时,带到了关于牵牛花的消息: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奇旱的缘故。我姊给我的信上说:“你去后我们又加了几排竹钉。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爬得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

文中详细地写出了作者对种植牵牛花的感情变化。原“是我过去的秋日的乐事”,而“今年对它们的感情不及以前好”。究其原因是“牵牛花有一种弱点: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

通过上面三段的一些语词(“攀缘”“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爬”“爬出”、“想爬上去”“好像要爬到青云之上方始满足似的”“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爬得高也没有用”),再结合文章中写考学生的一句话(“明知自己知识不足,算术做不出;明知省立学校难考取,要十个人里头取一个,但宁愿多出一块钱的报名费和一张照片,去碰碰运气看。万一考得取,可以爬得高些”)我们应能看出,文章题为《送考》,作者却从牵牛花写起,并非节外生枝,而是牵牛花在文章中具有象征意义,暗示着在时局动乱、民生凋敝之时读书人的普遍心态:以读书求“荣华富贵”、“吃用不尽”的功利心态。况且,如此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用牵牛花的“憔悴”来暗示作者同情他们的遭遇,在结尾处使读者内心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和爱护,对成人世界的鄙弃和不满。

我们可以查看一下中国上世纪30年代(1934年)的社会背景。

文化上:小品文盛极一时,多样竞荣,并出现对立的创作倾向和思想论争。林语堂等人推崇晚明小品文,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把小品文视为个人独抒性灵、消闲自娱的形式;提倡小品文“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人间世〉发刊词》)。此主张受到鲁迅等人的批评,他们反对把小品文当作“小摆设”,强调它对社会现实的迅速反应,作为“匕首”“投枪”的社会功能(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政治上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洋货”的大量涌人加速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他们的生活日渐贫穷。茅盾小说《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叶圣陶的《多收三五斗》等,都叙述了洋货的大量进入,乡下人的土产越来越不值钱、最终破产的故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1934年1月,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又成立了,溥仪登基为皇帝。4月20日,宋庆龄、何香凝等1779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呼吁中华民族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而以为首的国民政府发动内战,此时对红军进行多达五次的“围剿”,可谓内战不断,民不聊生。

更可怕的是,还发生了天灾。据史料记载,1934年,那是史上少有的干旱。8月15日,丰子恺写了篇《肉腿》:唯有这教堂边的大运河的正中央,还有不多的一些水,“但所有的水很浅,大桥的磐石已经露出二三尺;河埠石下面的桩木也露出一二尺,洗衣汲水的人,蹲在河埠最下面一块石头上也撩不着水,须得走下到河床的边上来浣汲。”1935年又补写了篇《代序》:“这是去年夏天的事。两个月不下雨。太阳每天晒十五小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之上。河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后来天终于下雨,但已无补于事,大荒年终于出现。”

1934年夏天,江南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旱灾。客船在大运河里行走,两岸排满了“踏旱水车”,场面十分悲壮,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不闻不见,只管埋头看《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观》等书。作者喊他们观看两岸情景,不要抱佛脚。他们向两岸看一看后,依旧回到书上,埋头在书中。(《送考》)

丰子恺还有一幅具有象征意味的漫画《云霓》,两位踩水车的男子遥望挂在前面的几朵雨云,增添了抗旱的信心。

孩子们被摧残得已经失去了许多童年该有的欢笑和纯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埋下了考得一个好学校,就是今后有好生活的观念。这肯定是大人们的熏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者对此虽有不满,但也只能无奈地付之一笑。因此,《送考》的主旨似乎并非反映儿童的“天真烂漫”与“纯真”,而是表现那个扭曲社会下的“病态的孩子”。

“因为我看出了它们一种弱点: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第2段)考试这种教育制度把学生也培养成“一味想向上爬”的人,这才是丰子恺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批判牵牛花,实则是批判当时的教育制度。

叶圣陶评价丰子恺:“子恺兄的散文跟他的漫画十分相似,或者可以说是同一的事物,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散文利用语言文字,漫画利用线条色彩。子恺兄的漫画最大的特色还在于选择题材。我曾经用诗家惯说的两句话评他的漫画,就是“出人意料,入人意中”。“出人意料”是说他漫画的题材大多是没有人画过的,因而给人一种新鲜的感受;“入人意中”是说这些题材不论从古人的诗词中或者从现实生活中取来,几乎都是大家曾经感受过的,因为使人感到亲切。这两句话用来评子恺兄的散文,我认为同样合适。读他的散文真像跟他谈心一个样,其中有些话简直分不清是他在说还是我在说。像这样读者和作者融合为一体的境界,我想不光是我一个人,凡是细心的读者都会体念到的。”(叶圣陶《序》)

《送考》写于1934年9月10日西湖招贤寺,原载于1934年10月上海《中学生》48期。

通过还原开头和结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写牵牛花,看似闲笔,实际上用心良苦。丰子恺以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悲天悯人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对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创伤。作者对此颇为不满,借助牵牛花“爬得再高也没有用”,来暗示读书功利化的结果。关注儿童的生活状态,神往童年时代,表达自己永不磨灭的童心,是作家这一时期的思想反映和创作追求,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作家对成人世界(现实世界)的厌恶与鄙弃。

童心之“真”与佛理之“善”的融合,成而为丰子恺的审美理想。然而,他毕竟不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徒,他以“出世”的超然态度苦苦执着于“入世”的事业,以童心与佛理融合的理想世界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谓赤子之心,就是前文所说的孩子的本来的心。这心是从世外带来的,不是经过这世间的造作后的心。明言之,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纯洁无疵,天真烂漫的真心。使成人之后,能动地拿这心来观察世间,矫正世间,不致受动地盲从这世间的已成的习惯,而被世间所结成的罗网所羁绊。(《丰子恺文集》卷1•p79,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

丰子恺主张呵护童心,即使孩子长大成人,也应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俗众受世俗心和童心的支配而变为“两重性格”的人是无可奈何的事。最可悲的是那些失去了童心,对孩子“大人化”的教育。儿童教育应“培养童心”,“涵养趣味”。综观缘缘堂随笔,丰子恺描写童心的随笔,以写儿女为多(《儿女》《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华瞻的日记》《阿难》《标题音乐》《给我的孩子们》《作父亲》《儿戏》《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等)。

但是,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时有冲突。美好的儿童世界是脆弱的,经不起丑陋的成人世界的冲击。丰子恺也进入了两难境地:他不忍心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教给孩子,但不懂这套“规则”,孩子们就会在世上吃亏。他不愿对孩子“文化整合”,但社会、学校等会用这套“游戏规则”对孩子们进行“文化整合”。

童心确实可爱,现实甚是无情,似乎让人无可奈何。

(扬州市新华中学;225009)

丰子恺散文篇8

关键词: 《竹影》教学 文本解读 独立性

一、案例背景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朴实无华,充满诗意,富含哲理,给人很深的教诲与启迪。此文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课本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该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内容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杂技等,都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

关于《竹影》一课的教学,无论是教参,还是课外提供的资料,都将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感受竹影及中国画的艺术美,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这两个方面。更有某些老师在教学中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感知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即所谓的神似和形似的差异。

我在研读课文和相关背景后,被这样的文本解读产生两点质疑。

(一)此文真的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吗

此文选自《少年美术音乐故事》,是丰子恺先生应开明书店之邀,在1937年为孩子们创作的一种“艺术启蒙连环故事”,虽属虚构作品,然而生活实感颇强,它用第一人称,分别讲述姐弟俩接受美术和音乐启蒙教育的经历,渗透丰子恺一贯身体力行的艺术化的人生观。其实此文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散文,只能称为故事,因为从丰子恺的其他的回忆性散文中可知,他父亲其实是很不喜欢丰子恺画画的,所以幼时的丰子恺对父亲一直非常惧怕。文中的父亲可以说是丰子恺本人的化身,而文中的孩子据丰子恺的子女们回忆,大概是以他们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为原型的。因此,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绝非表达对童年的留恋,而是用故事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艺术启蒙。

(二)作者真的认为中国画比西洋画更具有艺术美吗

姑且不论西洋画也有写意,中国画的工笔追求形似,就从作者的经历看,他虽是“中国漫画第一人”,漫画笔法简洁,意蕴丰厚,但他曾师从李叔同,后又东渡日本系统地学习过西洋画,在二十年代还出版过《西洋名画巡礼》一书。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断然不会随意地褒贬哪种艺术形式,更不可能给幼小的孩子传达这样狭隘的艺术观。文中将中国画和西洋画进行比较,恰恰是为了启发孩子感受艺术美的不同表现形式。

有了这样的思考,该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背后的美学启蒙呢?现将笔者关于部分重点内容研讨的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二、案例描述――课堂教学实录

(一)孩子天生是美的发现者

师:丰子恺曾说:“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犹之一块洋钱,在我看了立刻想起这是有效用的一块钱,是谁所有的,与我有何关系等等;而在他看了,只见一块浑圆闪白浮雕,何等美丽!”(展示幻灯片)看来,在丰子恺看来,孩子天生具有审美的心灵和眼睛。

请大家阅读1―3段文字,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孩子发现了哪些寻常事物殊的美?

(师展示问题幻灯片)

生1:我找到了第二段的“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这一句写出太阳像我们孩子一样,非常活泼,是一跳一跳地沉下去的。

师:为什么用“一跳一跳”这个词?

生1:我觉得是因为我和弟弟看是非常仔细,所以虽然日光的变化非常微细,但我们还是感觉到了。而且我们更富有童心,感觉太阳是一跳一跳的。

师:难道只是因为有童心,就可以说是“一跳一跳”的吗?我们通常都是说“缓缓的”,对吧?你再看看前文,哪句话让你感觉到这里用“一跳一跳”其实是独特而自然的?

生1:是前面“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乏了油的灯,灯光就是感觉一跳一跳地渐渐减弱的。

师:可见孩子不仅对夕阳下山着迷,平时也曾对油灯着迷,也许曾趴在桌子上,呆呆地看着油灯乏了油,是如何挣扎地发出光来的。所以此刻,他能迅速地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这种稍纵即逝的美,就这样被孩子们敏锐地抓住了。

生2:我找的是第二段中的“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这句话中“暖色”是指刚才一跳一跳的阶段夕阳的红光,还是有一丝暖意的,而现在是月光,通常我们说“月光如水”,还是有些清冷的。所以是“暖色”变成了“寒色”。

师:那“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如何理解?

生3:“长音阶”括号中注明是“大音阶”,在音乐中,大音阶的音调通常是比较高亢的给人明朗的感觉;而“短音阶”又被称为“小音阶”,小音阶要稍微低沉一些,给人黯淡的感觉。这是用听觉上的感觉来写视觉上的感觉,是“通感”。

师: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看来,储备一些艺术的基本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来齐读这一句,感受孩子们眼中独特的美。

生4:我还发现了第三段中“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这里描写月光透过竹叶把光映入我们眼帘的景象写得非常好。首先,“隐”写出了月夜的清静感,“切”写出了竹叶的茂密,“闪烁”是因为竹叶在随风摇动,所以有时候会把月光遮住,有时月光又会露出来,我们又仰着头直视着月光,自然就是“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这句话其实不仅有竹之美,月之美,我觉得还可以感觉到风之美。

师:是啊!如果是渐渐下沉的夕阳,还是缓缓升起的月亮,这些寻常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眼里,都有着别样的美。孩子们原来天生就是美的发现者,只要你愿意去观察、去聆听,愿意给时间让自己和自然亲近,根本不需要人教,你也能发现自然界无限而独特的美。

(二)艺术启蒙是审美的教育

师:在孩子们发出疑问“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之后,真是传授画竹技巧的好时机呀!爸爸有没有立刻传授画竹的方法呢?他是怎么回答的?

生齐读文中爸爸的回答。

师:爸爸的回答中有没有讲具体的技巧,他讲了什么?

生5:他没有讲具体的技巧,只是告诉孩子们,要注意选择,注意布置,注意方向、疏密、浓淡、肥瘦。这些只能叫原则,不能叫具体的技巧。

师:说得很好!爸爸是在强调选择和布置,强调要表现出感知到的竹叶之美,至于技法,那其实是次要的。接着,孩子们又有疑惑了,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爸爸是怎么回答的呢?他那段话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的?

生6:爸爸认为中国画和西洋画不一样,西洋画重在形美,中国画重在神美,所以中国画多用墨笔来画。

生7:爸爸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像照相就强调它在形式上和原物非常一致,当然也要选择觉得美的方面来表现。而符号可能更代表的是一种意境,更多的意义是在于表现一种内涵。他要告诉孩子们,中国画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美,而不一定是外在形式上的美。

师:中国画表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美,是物内在的美,还是人内在的美?

生7:我觉得有两点,一是人通过画传达的美好的情感,一是画给人带来的美好的情感。

师:这就是“神”!发现时是感知事物内在的美,轮到落笔时,就不要在意事物外在的形,索性选择和实物相去甚远的墨笔,甚至朱笔,着重表现生命的美。使画者和观者,都不再拘泥于形上,而在所表现的神韵上。可见,爸爸对孩子们的艺术启蒙,自始至终都没有落在知识和技术的层面,而一直在强调艺术最终是为了表达对美的理解,无论是西洋画还是中国画,其实都是如此。

三、案例反思

如何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问题。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并没有文本解读的意识,也缺乏文本解读的能力。他们总以为,课文和教参已经规定了如何读,甚至规定了如何教,只要照参说话,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但是,新课标提倡要养成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我认为个性化首先要求要有独立性,要求学生个性化解读,教师自身就要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

怎样才能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立场来阅读文本。

(一)读者立场

这是最基本的立场,就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进行陌生化的阅读,读懂文章写了什么。以一个普通读者而非教者的身份去进行阅读,有助于还原最本真的阅读状态,是近乎无功利的阅读。这种阅读,心境尤其放松,在轻松的心境中阅读,能够得到最真实的感受,尤其能够形成最客观的评价。《竹影》本是作者写给孩子们看的,那就把自己还原成孩子,想想作者想用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什么。其实无外乎两点:一是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想去发现;二是谁都有能力来表现美,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

教者最要警惕的是,万不能根据职业的习惯,一接触到文本,就满眼都是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阅读,是极其有害的,会渐渐破坏孩子的阅读美感。殊不知,很多孩子拿到语文书后,会兴致勃勃地翻阅课文,但一提到上语文课,却常常无精打采。

(二)教学立场

所谓教学立场,就是立足教学,在阅读中发现教学的资源,选择教什么。某些教者在教授《竹影》一课时,首先是让学生体会竹影之美,再让学生了解画竹之法。这看似无可非议,细细想来,却似有不妥。这毕竟是语文课,而不是美术课。语文课的重点在于情感的熏陶和语言文字的积累,而不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文章开始并没有直接写孩子们在月下观竹影,而是用了优美生动的文字描述夕阳西下、月亮升起的情景,这样的美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必须引导孩子透过作者的文字去体会这种美,进而体悟到孩子其实天生有一双美的慧眼,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双慧眼。所以,笔者在课堂上花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找孩子们发现了哪些寻常事物的独特美,并始终坚持从语言文字出发,拒绝架空文本。

上一篇:任命通知范文 下一篇:大学录取通知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