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随笔范文

时间:2023-11-12 20:19:25

春节随笔

春节随笔篇1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麦子一起身,就很霸道,拽住阳光不放手。它们在酥软的地里,坐胎、吐叶,噌噌噌,虎里虎气,有声有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欣赏春色写作随笔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欣赏春色写作随笔一

春分时节,春风已把柳条摇醒,摇出毛茸茸的鹅黄;又把燕子吹斜,钻门帘一样钻进柳枝。田野处处花开,处处拱绿,昆虫飞东飞西,植物吐芽打朵,十分繁忙。

田头、沟渠溪畔的野菜,漫坡遍野,荠菜,蒲公英,曲曲菜……蹲下去,手指拢住一棵,轻轻拔起,草叶嫩、润、滑,采回用清水洗几遍,凉拌或炒制,有的酸涩,有的微甜,有的生脆,青翠欲滴,令人垂涎。丝丝清香,在岁月中悠悠飘散。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麦子一起身,就很霸道,拽住阳光不放手。它们在酥软的地里,坐胎、吐叶,噌噌噌,虎里虎气,有声有色。

春分往下是清明,“清明到,麦秆叫。”麦苗青荡荡,抽穗半夜叫——它伸长手臂,擎起麦穗,拦住过往的风,向空中递送向上的能量。麦秆刚刚二三分,嫩嫩绿绿的,掐一掐,绿汁直喷。

春分至,粘雀嘴。成群结队的鸟儿,变得热闹异常,“呼啦啦”地飞翔。庄稼地、院落里、屋檐下,麻雀子、燕子、画眉、乌鸦、喜鹊、斑鸠,长嘴的、短嘴的、红头的、白肚的、灰翅的、黑毛的,是鸟雀们的天堂。雀鸟飞来春天里,低吟浅唱总相宜。“聒噪”这里不是贬义词:雀子像机关枪,每天唧唧喳喳;雀子像铅笔,不停地在大地上写写画画;雀子像大明星,一有机会就到枝头显摆……

耳听清脆响亮稚拙的鸟雀啼鸣,感受到春天的诗意,感受到了平仄温凉的韵律。鸟鸣质朴而随意,清丽、丰盈、滋润,抑或高歌,抑或低诉,抑或絮叨,抑或呢喃,层次丰富,韵味深长……布谷也飞来了,乡亲们抓住节令,撒点瓜豆到垄上。

路旁一树一树的花开,散漫得很,想开红的,一树嫣红,红得像朝霞;想开白的,一树洁白,像是覆了雪;想开黄的,毛绒绒的,一树蛋黄;粉桃配绿柳,明亮又娇艳;像电影《红高梁》里的乡下闺女,红袄袄,绿裤裤,喜气洋洋坐轿里。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乡亲们抓住剩下的一半春天,挖坑洒水,种树种菜,种豆育秧。油菜花、杏花、桃花、梨花方兴未艾。春天的画笔,正描绘出嫩嫩绿绿、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美景图。

欣赏春色写作随笔二

这是仲春某个时辰

伫立,春天的站台

下一刻,复兴号

将驮着我奔向远方

穿过层山峻岭

跨越江河湖泊

也许还有风雨相伴

也许还有鸟鸣滑过

也许还有大片油菜花

高擎一轮轮金灿灿太阳

照亮我和所有追梦人

去远方

去远方,寻梦

抵达的那一刻

你我是否记得

春天的站台

曾留下我们的余温

以及深深浅浅的足印

是否记得沿途的油菜花

闪烁的那束光和暖

一声春雷,响彻云霄

仿佛,将春天的盛宴

推向高潮

雷声过去,一切事物

呈现一派欣欣向荣

花儿更艳,杨柳更青

雨水一天比一天充沛

小河像雨后春笋节节攀升

蛙声阵阵,擂响春耕鼓点

漫山遍野疯儿似翠浓

静坐鸟语花香

一颗潜藏蛰伏的心

正伴随复苏万物,奔赴

一场期待已久的春宴

春天,我的悲伤

依然走不出母亲的思念

故乡于我,越来越远

只剩归途飘浮在梦中

那街巷,磨破的青石板

回荡银铃般轻柔的乳名

那江滩,浣衣的身影

依稀可见母亲步履的蹒跚

那铺天盖地的柳树林

染绿我青涩懵懂的少年

而今,在故乡

我只是匆匆的过客

如同那片飘动的云朵

轻轻地来了,又轻轻地

离去,任凭乡愁

一如滚滚的江水

奔腾不息,不舍昼夜

故乡,那座小山头

春天来了,故乡

那座小山头,已换新颜

枯萎、萧瑟一点点退去

翠绿、金黄一片片蔓延

故乡,那一缕缕炊烟

似乎,飘动的更加轻盈

那几只小狗,怯生生看着

仿佛打量异乡的来客

告诉你吧,我也是

故土发芽出的一粒种子

小山头长出的一棵小树

无论多么参天大树

无论多么高耸入云

无论多么枝繁叶茂

我的根,系在故乡

回望,那一座小山头

那一片静静山冈

那里,住着我的双亲

那里,安睡着

我一生的魂牵梦萦

春节随笔篇2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一个显著特色在于对“情节空白”的运用,老贝尔曼“画叶”的行动本应是作品关键所在,作者却没有实写。只有结尾处苏艾向读者简单透露了贝尔曼画藤叶而死的事实,但对他的具体行为却不着一笔,这样,在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中留下了一大块空白,似乎缺少了对整篇小说因果链条的一个完整印象――作者没有讲述故事的“中间部分”――恰恰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样,从接受美学角度讲,情节的创造、补充则需要文本的阅读者自己去完成。对于风雨之夜的情形,读者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去再造。这样,小说的表面情节逐渐淡化而退为内化,使表面的事件的前后衔接转而为心理感情的合理发展,对整部作品的合理解释不在于外部的单纯情节,而在于内部的情感情节,读者心灵的意象化、情感的形象化,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而理想化。能使情节内化于无形的功劳还是在于伏笔,是伏笔造成了“燕过一帘秋”的效果。

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中出现的叶子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自然界中的叶子,一种是画出的叶子,也就是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苏艾之口转述。谜底一揭开,小说达到了高潮,但高潮即结尾,小说至此戛然而止。作者总是平平淡淡地娓娓而谈,如诉家常,既无跌宕起伏也无一波三折,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缓缓进行,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叙述一个故事。结尾时却重笔一戳,露出机关,使人恍然大悟,叹为观止。因为在前文中我们丝毫看不出老画家画叶救人的任何端倪,结尾却揭示出一个人生奇迹,作品潜在的艺术光彩奇迹般地闪耀出来,于平静中掀起波澜,兜笔转势。“欧・亨利式的结尾”的魅力恰在于此。回味全篇,老贝尔曼才是小说的主角,老贝尔曼的死和常春藤叶是假的,其实在前文中设置了几处伏笔。

先让我们来看看老贝尔曼的死在前文的伏笔。第一处是“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潜蹑着,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着,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这处文字说明了肺炎的肆虐,患上肺炎的人很难活,为后文琼珊和老贝尔曼患肺炎埋下了伏笔。第二处是“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说明老贝尔曼身体不好,这为他后文患上肺炎并很快死亡埋下第二处伏笔。第三处是“随夜晚同来的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檐上倾泻下来”。北风呼啸,大雨狂作,暗示了老贝尔曼黑夜室外画画必然患肺炎无疑。随着伏笔的一步步展开,读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精心设置的迷宫,直到最后,忽如电光一闪,才照亮了先前隐藏着的一切,仿佛在和读者捉迷藏,在文章的最后才豁然开朗。

再让我们看看常春藤叶是假的伏笔。第一处是“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好一个“贴”字,既突出叶子的顽强,又暗示叶子是画上去的,真是草灰蛇线,不着痕迹。第二处是“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夜间是到什么地方去的”。暗示了他夜间画的叶子,为叶子的不落埋下伏笔。第三处是“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枝散落的的画笔,一块设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特别是“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更是明显为叶子是画上去的埋下伏笔。第四处是“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叶子“不飘不动”更是为点明叶子是画上去的作伏笔。也为下文点明是老贝尔曼的杰作蓄足了气势。

春节随笔篇3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节随笔篇4

关键词:王蒙小说《春之声》;音乐性;诗性

《春之声》发表在新时期文学初期,因为其属于意识流的小说笔法,使得成为了标新立异的作品。笔者经过阅读王蒙小说《春之声》,可以深深感受到其中的音乐性和诗性,但是,《春小说》小说中的音乐内涵和诗性与其他国家的意识流小说不同。为此,本文笔者便针对这部小说中的音乐性和诗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此更好地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学作品和音乐、音乐与诗总是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近年以来,人们经常从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视角进行评价。在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诗作为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已经不属于单纯意义的诗歌创作中的诗,而是具有诗的韵味,它似乎总是超越了文学作品自身的内在意蕴,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东西。小说中的表现形态上看,也许是一段节奏和音符,能够有效赋予文学中的音乐潜质,而《春之声》中将音乐性因子有效地融入到诗情诗意当中。所以,本文笔者便对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进行分析。

一、《春之声》中的音乐性分析

从新时期开始,小说《春之声》首先便以欢快的音乐旋律给予人们一种清新和欢畅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只轻盈的燕子,似乎在预示着我国新时期文学诗意叙事的来到。

例如,“车身在轻轻地颤抖。人们在轻轻地摇摆”,小说的开篇便以这种流动和悠扬的格调,自然容易让人联想春天的景象,它就像是一支优美的小夜曲,逐步带领读者走进梦幻一般的故乡,从而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田园的魅力和诗一般的生活景象。

“车轮的声音逐步从低沉的三拍一小节逐渐变成了两拍一小节”这种由慢变快的节奏,便会一直回荡在读者的心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作者的节奏声音进行描述,从而可以将读者的思绪停留在岳之峰的时空当中。在这段描写中,作者不仅仅能够更好地写出语言的节奏,以及声音和印象进行相互对应,并且能够写出由声音引发的各种联想内容。直到最后的一句,王蒙便干脆采用了音乐术语,从而可以更好地将音乐术语逐渐融入到语言叙事中。通过这种的方式,读者便可以将音乐节奏突出展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同时,通过快速的音乐式语言节奏,不仅仅可以有效地起到承接联想内容的作用,还能够有效地强化着小说中的叙事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突出叙事主体的思想和感觉。而王蒙所采用的跨越时空的心理结构,能够更好地突出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

二、《春之声》的诗性研究

在当代文学评价学家看来,在具有诗性的小说中,有一种可以让我们看清楚脚下的泥泞,还能够让我们看到天空上的星辰。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春之声》在诞生新时期初期,这是因为时势因素影响了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为此,可以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祖国新时期的旋律主题,可能带有某种主流政治倾向性。通过王蒙的小说,我们都是无时不在地想着和回忆着人生,这样就使得《春之声》带着某种明显的颂歌性,在这部小说中的诗情必然会是乐观之情和歌颂之情,若是拥有诗性,必然会圈定在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范畴中。

从文学的角度上看,意识流主要是属于现代意识的一种创作潮流,并且伴随着我国五四文化运动的兴起,已经流入到中国,所以,这部《春之声》不仅仅作为一只具有象征意义上的腰子,并且在之后我国已经连续推出相应的意识流小说,由此引发了意识流小说探讨的高潮。

从某种程度上看,音乐与意识流的小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借鉴了音乐理论和音乐表现技巧,从而可以更好地使得作品具有一种音乐旋律,在小说中融入到音乐特性,使得小说产生一种音乐美。从这部《春之声》中所运用的意识流小说含有西方意识流小说中的影子。从《春之声》的文字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因素,那便是音乐因子和诗性,当读者仔细品味这些文字时,可以进一步看出西方意识流小说中所蕴含的表现方式,可以真正地体现出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对人性的思索和人生诸多问题的探讨。

总的来说,本文笔者针对王蒙《春之声》小说中的音乐性和诗性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以此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学习. 歌唱与憧憬――《春之声》叙事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2]柳高峰.从《春之声》看王蒙的意识流和西方意识流的差异[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1).

[3]刘鸽.意识流小说主位推进模式的连贯――以王蒙小说《春之声》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2).

[4]马甲辰.春江水暖鸭先知――王蒙《春之声》赏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04).

春节随笔篇5

互联网环境下的春节红包发展概述

春节发红包是一种过年习俗。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第三方平台送出的“电子红包”是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商业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各大互联网企业的“抢红包”活动已成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项全民娱乐,于是,“红包大战”这样的社会焦点事件也因此产生。近几年年的“红包大战”事件记录如下:

①红包大战第一季(2014年春节)。关键词:微信群、抢红包。微信有800万用户参与抢红包,仅占微信当时的4亿用户数的2%左右,和支付宝用户量也完全不具有可比性。

②红包大战第二季(2015年春节)。关键词:口令红包、摇一摇、红包裂变。“全民摇一摇”“抢红包”成为当时的一大风景。当天支付宝和微博的“抢红包”对抗微信和央视的“摇一摇抢红包”,支付宝一共发了现金1.56亿元人民币和购物红包5亿元人民币,微信却发了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现金红包和价值30亿元人民币的卡券,微博日活跃用户也一度突破1亿元大关。春节红包大战在这一年正式走进大众视野。

③红包大战第三季(2016年春节)。关键词:咻一咻、集五福、发红包看照片。支付宝重装出击拿下春晚的红包互动环节,推出了既能抢红包又能打通社交的集五福活动。一时间全民集五福,微博、微信求敬业福开始刷屏。

④红包大战第四季(2017年春节)。关键词:AR红包、视频红包、面对面红包。这一年的红包大战基调是平淡,这里的平淡是相对几年前的剑拔弩张而言,而相对平淡的一大重要背景是因为抢红包已经变成和年夜饭、春晚、刷微博与朋友圈一样的过年必备项目了。腾讯、支付宝都推出基于“LBS(地理位置)+AR+红包”的AR(增强现实)实景红包,用户在发红包、抢红包时,还需要满足地理位置和AR实景扫描两个条件。

课堂教学背景下技术话题的开发思路

教师可以开发适用性好、针对性强的微型技术话题,以聊天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与学生较好地互动,从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1.关注学科差异性话题开发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高中学生因为受高考科目学习的影响,习惯了利用其他学科思维来分析技术问题,这对学生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发更多微型技术话题,并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开发技术话题与学生互动交流。

以“红包大战”为例,笔者提出话题:春节“红包大战”中支付宝、微信等为什么拿出这么多真金白银发红包呢?全民游戏娱乐后,到底有哪些变化与自己有关呢?多数学生会感慨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随后,笔者又问:“红包大战”中的钱在哪儿?又去哪儿了?又是怎么去的呢?

钱是怎么去的?是一个技术问题,这个问题很值得学生思考。钱是通过支付桥梁过去的,桥梁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两个最典型的产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宝和微信的无线支付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年味。红包大战的背后是无线支付技术的推广应用,换句话说,无线支付技术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莫大的关系。教师通过这个微型话题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去理解“红包大战”,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技术思维。

2.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开发

现行教材及教辅资源都已无法满足学生对前沿技术的涉及,教师可开发合适的话题内容与学生交流,提高他们对技术的关注度,培养其良好的技术意识。以2017年的“红包大战”为例,腾讯推出LBS(地理位置)+AR+QQ红包,支付宝推出基于“LBS+AR+红包”的AR(增强现实)实景红包。用户在发红包、抢红包时,都需要满足地理位置和AR实景扫描两个条件。

笔者提出话题:春节红包新玩法中,AR红包改变了什么?这个话题会引起学生对AR技术的关注,就像2015年红包大战背后是无线支付技术飞速发展普及的情况一样。借助AR技术,未来每一个物品、每一个地理位置都有可能变成网络世界的新入口。事实上,每一次技术的重大变革,都伴随着终端的变化,而AR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有未来成长性的新终端。2017年,支付宝和QQ在发红包这件事上,都借助了LBS+AR的技术来增强用户的粘性和互动。

教师通过大企业商业布局、技术领域的名人名言与前沿AR技术结合,开发技术话题资料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全面了解新技术的同时,也看到了新技术发展的前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前沿技术的关注意识。

3.关注技术话题与教材内容的结合开发

目前,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教材中,技术案例选择普遍较落后,无法体现技术课程的特点,教师通过开发技术话题补充进来,可以更好地融合教材、合理利用。例如,在教学粤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必修第1.2章节《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一课时,案例选择比较陈旧,在实际教学中较难吸引学生深入思考。笔者以“红包大战”为例,将开发技术话题补充进来,效果较好。

教师提出话题:今年,你拿红包方便吗?――无线支付技术发展的影响。这个话题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聊聊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在春节抢红包的体验,进而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影响,再结合教材的内容完成本章节的教学目标。

又如,在教学《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时,笔者最先选择的任务主题内容为“班级文明评比”,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类案例可挖掘的深度有限,只是进行简单的数据公式计算分析,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养成。于是,笔者以“红包大战”事件为例,开发了基于数据分析表达的技术话题。

教师提出话题:看看红包大战到底有多红火(提供近3年的数据并分项列出,如红包数量、金额、各年龄段和地域的参与人数)。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同时,教师布置相关活动任务:红包大战数据背后的真实信息是什么?学生利用相关表格信息处理工具,形成直观数据分析图表,最终得出了数据分析的信息内容,并做出图表。

学生通过这个话题任务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还掌握了数据分析工具,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结论,体验到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扩大了技g视野。

春节随笔篇6

关键词:仔细观察;触景生情;持之以恒;妙笔生辉

快乐的寒假,又时逢春节,是学生喜庆、欢乐、旅游、玩耍的好时机。学生除了在春节快乐旅游、玩耍,还要从社会上、学校里、家庭中去寻找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丰富多彩的寒假、春节的生活内容呢?

一、开展各种活动,寻找寒假生活素材

1.走街串巷,看新气象

引导学生到大街小巷去走一走、逛一逛,有的买年货,有的贴春联,有的挂红灯,到处是迎新春,喜气洋洋的新气象。到超市、农贸市场去走一走,到处是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的商品、蔬菜,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收集起来,就是新年新气象的好素材。

2.走亲访友,看新变化

寒假、春节期间是走亲访友的好机会。通过观看街道、社区、农村道路的变化,房屋搬迁,生活的改善,说明了人们朝着小康生活迈进,生活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体现了城市、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献爱心,送春联,做好事

我们可以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里去做好事。例如,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去扫地、擦玻璃、清理卫生、送慰问品、贴春联、唱歌、跳舞、表演节目,体现了尊老敬老的新风尚。这些有益的活动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4.游山玩水,增长知识

在寒假、春节期间,学生可能跟随父母去游山玩水,游览名胜古迹。要注意“下马观花”,仔细观察,用慧眼去拍摄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学生每到一个旅游风景区,身边要带上笔和笔记本,把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记下来,并按照观察的顺序,把景点、名人题词写下来。特别要记下导游关于名胜古迹的介绍;然后在景区购买一些风景区的介绍书籍和图片来看一看。这样“胸有成竹”,写游记、日记才能得心应手,妙笔生花。

5.开展有益的活动,开心玩耍

寒假、春节期间,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有观看的活动:看舞龙灯、看花灯、看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玩的活动:打雪仗、敲锣打鼓、放烟花、猜谜语;有动手的活动:做花灯、做灯笼、做塑料玩具、做风筝;有演出的活动:唱歌跳舞、演小品、演相声、演课本剧等。总之,引导学生把开展的活动内容有重点地记下来,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幸福。

6.多读有益书,受益匪浅

寒假是读书的好机会,学生可以读科技书、小说、童话故事等书籍。多读好书,增长知识,为自己充电;然后,再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7.多听新闻、故事,长见识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寒假、春节期间,除了多观察、多游山玩水外,还要多看电视新闻,多听广播,扩大视野,了解祖国、家乡的变化,为自己增长知识;另外,还要多听听社区、邻居的知识渊博的人讲新闻趣事,收集有意义、有趣的故事,为自己增添写作素材。例如,清代的著名作家蒲松龄,他过去穷困潦倒,在一个山村教私塾,利用课余时间,在村头摆设茶点,让过路的人,边喝茶边讲民间发生的故事,他晚上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聊斋志异》这本短篇小说集,用谈狐说鬼来讽刺抨击黑暗的旧社会。由此可见,多听新闻趣事,受益匪浅。

二、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寒假、春节期间,看到的、听到的、玩耍的,遇到的人、事、景物比比皆是,学生不能走马看花,而是要“下马观花”,仔细观察。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文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由此可见,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把观察到的人、事、景、物用笔记本记下来,成为“素材储蓄库”,用时就可以从“储蓄库”里提取出来。这样就能让“巧媳妇有米可炊”了。

三、触景生情写作文,持之以恒写日记

寒假、春节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不要只顾玩、只顾吃,而是要把观察的内容写进作文和日记。例如,看放烟花、舞龙灯、走钢丝、耍猴子等这些触景生情的有趣、有意义的素材,学生不妨马上动笔写作文、写日记。又如,跟父母游山玩水,游览名胜古迹。在旅游途中可能好几天,如果等回来再写作文、写日记就容易忘了。所以,每天回到宾馆后,一有空就要拿起笔来坚持写。因为这样看到的景物记忆犹新,写起来得心应手。如果写旅游日记,范围很广,看到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可以写。写旅游日记,首先要把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接着按照游览的线路,把游览的经过写具体;最后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收获。写游览日记不要面面俱到,要把一两个印象最深的景物写具体。这样写出的旅游日记就有血有肉,才能打动读者。

四、围绕题目,确定中心,认真选材,妙笔生辉

1.写事

可以写一件感人的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趣的事。例如,在大街上看见卖春联、卖灯笼,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在家庭里进行猜谜语竞赛等事。

2.写人

写人可以写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同学,还可以写难忘的陌生人等。

3.写景

可以写过春节、闹元宵的场面、除夕放烟花的情景、旅游的一处景物、公园的一处景物、山川的美景、农家小院等。

4.状物

写植物(花草、树木)、动物(野生动物、家禽家畜、昆虫)、学习用品(书包、笔盒、铅笔、钢笔)、电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

5.写新闻、趣事

把看到、听到的新闻,春节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或有趣的事写到作文中,与别人分享。

五、按照顺序,重点突出,写清经过

在寒假和春节中,无论是写人、写事、写景、状物,都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如,写人要通过写事来体现助人为乐,或孝敬老人,或新事新办的高尚美德。事情总有来龙去脉,起因、经过、结果,“经过”是文章的核心,是重点,要写具体。同时要把事情“经过”的情节、场面写得生动、细腻。例如,一位学生写《孙悟空舞草龙》一文,小作者选材新颖,按照“做草龙―舞草龙―比舞”的顺序,重点写了舞草龙的过程。采用“点面”结合,既写了孙悟空带领众猴舞草龙,又写了观众的动作、神态。同时,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字里行间充满意了童真童趣。

六、观看变化,巧用修辞,抒发感情

在春节中,观看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看到祖国、家乡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环境美丽,怎么能不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呢?因此,在习作中,要巧用修辞,巧妙地抒发真实的思想感情。只有把感情融入文章中,才能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

总之,学生在寒假、春节期间,要认真读好课外活动的无字天书,遨游大自然,关注人生,关心祖国以及家乡的变化,才能妙笔生辉,下笔如有神。

春节随笔篇7

[关键词]《粉笔壮春秋》 歌词 曲式

有位哲人说过:有一种声音是多彩的,那就是“音乐”,人类的一切情感都可以用音乐来表达。

有位伟人说过:有一种职业是多彩的,那就是“教师”,人类的一切进步都必须靠教师来推动。

用音乐来讴歌教师也就成为了必然。

现在捧在我手上的一首新歌《粉笔壮春秋》,无论词曲,都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粉笔壮春秋

讲台育桃李,西席织锦绣。

人生多奇彩,粉笔壮春秋。

啊,敬爱的老师

你手中的粉笔,色彩斑谰,倜傥风流;

你手中的粉笔,宁折不弯,刚直赳赳;

你手中的粉笔,风生水起,行文若缪;

你手中的粉笔,可详善恶,可卜休咎。

你手中的粉笔,写谦恭也写 志存五洲;

你手中的粉笔,写淡然也写 为国分忧;

你手中的粉笔,写博爱也写 嫉恶如仇;

你手中的粉笔,写虚怀也写 才气悠悠。

敬爱的老师,敬爱的老师,

教书育人,粉笔壮春秋;

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粉笔壮春秋;

粉笔壮春秋!

歌词的开篇采用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五言句,这种简短、整齐的排列,极易让人联想到我国的五言绝句;言简而意丰,语近而寓远。作为现代新歌,语言要求平白朴实,所以不受格律约束,故不应当作格律诗来读,我们欣赏到的是,古诗句的排列方式和写作手法,可以丰富我们现代歌曲的表达方式,而且琅琅上口,音乐感与生俱来。所以,中华民族的古诗词这一奇葩,承继得法,的确可以让现代歌曲绽放异彩。

这首歌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词作者抓住了最能代表教师职业特点的工具——粉笔,由此展开对教师赞美的理由。

通过歌词主体的铺陈,在我们面前树立起了这样一个生动的形象,他才华横溢,他学富五车,他风度翩翩,他德行高尚,他谦恭平和,他淡然超脱,他忧国忧民,他胸怀大志,他不计名利,他既教书又育人……

这一切,正是新世纪对教师身份的完美要求,也就是新时代教师职业特点的全面概括。

读完这里,我掩卷低吟,这样的教师多么值得我们用最美的、多彩的声音去讴歌啊!

《粉笔壮春秋》这首歌的旋律优扬,深情而质朴,词曲的结合可谓相得益彰,歌曲的结构为不带再现的三段体,采用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在声部的安排上,随着旋律的发展而层层递进(独唱一齐唱一合唱),最后在掷地有声的高潮中结束全曲。

我们先看看该歌的第一部分,作者采用的是歌谣体音乐语言风格,带有呈示特点的旋律将一幅“粉笔壮春秋”的让人敬仰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这一乐段由两个大句组成,曲调饱含深情,朴实无华。

歌曲的第二段为展开对比性乐段,作者巧妙地将呈示段稍慢的4/4节拍,变换为对比段活泼的3/4节拍。为了更好地提示歌词的深刻内涵,对于中间对比段主题以及整段的写作,在旋律的安排上,曲调运用同音反复,跳进和级进的交织进行,接下来是将这一有特色的活泼主题多次自由摸进;在节奏的安排上,由于节拍的变化,加强了对比;由于每个乐句节奏的重复,又形成了统一;在调式的安排上,第一部分是运用的民族宫调式,而第二部分则采用了西洋的小调式;形成了中西的完美结合;在演唱形式的安排上:由开始的独唱增加为齐唱,……等等,由于上述的种种对比性手法的运用,丰富了音乐形象的塑造和音乐语言的表现。仿佛把人们带到当年学生时代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时那一幕幕为人师表,传道解惑,多姿多采,风趣和谐的感人画面,栩栩如生浮现眼帘。

春节随笔篇8

[关键词]气象条件 烟花爆竹 燃放 空气质量 影响

[中图分类号]R122.1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19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大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在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识。造成大气污染的源头有很多,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烟花爆竹自身含有有毒物质,在燃放过程中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加强大气污染的治理,就必须要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的控制。

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与气象条件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气象条件的不同,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就不同。我们针对烟花爆竹燃放的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不同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这是做好大气防治的重要措施。

1 资料介绍

笔者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是借助于北京市春节期间各项空气质量的监控报告来进行分析的。笔者参考的资料分别是从国家野外站、海淀区城区大气成分观测站、北京市环保局等单位机构获取的。笔者所采用的气象资料则是由北京市气象局提供的,主要是针对2009年农历腊月二十六到2010年正月十七这段时期的空气质量的观察,并且主要是通过观察日平均浓度与每小时平均浓度来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对空气质量的观察中主要是通过对浓度分析来进行观察的。

2 春节期间污染物浓度变化状况

在简要介绍了笔者采用的资料后,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论述我国北京地区春节期间各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状况。我们对浓度的掌握主要指的是对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典型污染物的观察。笔者经过对春节期间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会使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加。对天气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除了浓度变化外,笔者还注意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与气象条件变化有密切联系,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时候是在稳定性天气之中。

此外还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烟花爆竹燃放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也很大。笔者经过对大庆、洛阳、杭州等几个省市的对比发现,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具体而言就是指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不同。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的时间对烟花爆竹燃放的影响也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导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迅速升高。此后颗粒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浓度的变化都与气象条件的变化相关。

3 结果分析

在了解了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状况后,我们就来进行分析。2010年北京市对所辖地区的烟花爆竹燃放做了“禁改限”的调整,在这一政策的调控下北京市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笔者就结合这一政策来探讨气候条件对烟花爆竹燃放造成的影响。我们通过上文浓度分析,可以从下三个结论。

(1)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确实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在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上升,尤其是在除夕和正月十五这两天,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二氧化氮、二氧化硫、PM10等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2)污染物浓度的急剧上升主要集中在前半夜。笔者经过分析发现在晚上九点的时候PM2.5的浓度最大,而此时正是烟花爆竹燃放的集中阶段。此时的个人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比平常时候更为剧烈。另外笔者还发现城市地区的浓度上升速度要远快于农村地区。

(3)气象条件对烟花爆竹燃放具有重要影响。在爆竹燃放过程中小风,逆风等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就会造成区域性污染。相反冷空气的出现和降水会有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清洗。另外就是气候条件对于污染物浓度的演变有重要作用。2010年除夕的时候,北京地区是冷风天气而此时的天气十分有助于颗粒物浓度的降低,不会造成持续性污染。相反在稳定天气的正月十五由于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造成持续性污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烟花爆竹燃放造成的大气污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可是人们虽然意识到了限制烟花爆竹燃放的重要性,可是对于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作用却没有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采用北京地区各种污染物浓度变化资料以及气象资料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做了深入探讨。相信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敬,丁国安,颜鹏等.燃放烟花爆竹对北京地区气溶胶细粒子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5).

[2]李令军,李金香,辛连忠等.北京市春节期阍大气污染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5).

上一篇:随笔小记范文 下一篇:清明随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