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劳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5 19:28:07

居家劳动总结

居家劳动总结篇1

2000年,在国家连续三年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稳中有旺的运行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415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增幅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三年的最高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4%,高于GDP的增幅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1999年,说明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对刺激消费产生了明显效果。但是从城乡消费结构来看,农村消费明显不如城市消费活跃:2000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1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而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实现13042亿元,比上年增长8.3%,虽然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但比城市的增幅小2.3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差距比1999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农村消费之所以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连续三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5.2%,在以农村改革为主的1978~1985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达20.11%;在城市及工业改革的1985-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12.9%,其中1985-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年均增长16.02%;而在1997-1999年的三年间,农村人均总收入平均只增长2.17%,其中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6.9%,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则下降0.1%,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又进一步下降了0.3%,2000年估计农村居民总收入只能增长1%左右,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连续四年保持停滞不前的状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发生的。

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变化分析

1.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

农村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占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的80%左右。1990-1999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平均增长1.7%,其中1990-1996年平均增长18.3%,而1997-1999年平均每年下降0.3%,比1990-1999年平均增长速度低12个百分点,比1990-1996年平均增长速度低18.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增幅在1997-1999年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其中1998年下降2.55%(见表1),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首次下降,1999下降幅度继续扩大,达到3.3%。预计2000年仍为下降,由于2000年粮棉产量因灾减少及价格的持续低迷,将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3%左右。

表11978~1999年农村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总收入 劳动报酬收入 劳动报酬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集体组织劳动报酬 企业劳动报酬收入 企业劳动收入占劳动收入比重 乡企劳动收入 乡企劳动收入占企业劳动收入比重 家庭经营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1985 547.31

27.71

1988 785.30 54.34 6.92

33.39

687.7 87.57 1990 990.38 138.8 14.01 27.02 54.06 38.95 42.01 77.71 815.79 82.37 1995 2337.9 353.7 15.13 68.73 256.6 72.56 111.5 43.43 1877.4 80.30 1996 2806.7 450.8 16.06 90.34 311.5 69.10 130.7 41.96 2233.7 79.58 1997 2999.2 536.6 17.89 105.5 361.0 67.29 145.2 40.22 2346.7 78.24 1998 2995.5 573.6 19.1 125.6 351.4 63.1 136.4 38.8 2286.8 76.34 1999 2987.4 630.3 21.1 138.9 383.5 60.8 144.1 37.6 2211.6 74.02 97-99增长率 2.1 11.8

15.4 7.2

3.3

-0.3

90-99

增长率 13.05 18.3

20.0 24.3

14.7

11.7

从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构成来看,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总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在80年代末占总收入的87%以上,在90年代前期占80%以上,但在1997-1998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1997年占78.24%,1998年占76.34%,1999年下降到74.02%。尽管如此,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因此,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连年下降是1997-1999年农村居民收入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2.农村劳动报酬收入增幅下降

农村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村居民总收入的第二大组成部分,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90年代前期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15%左右,近两年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目前达到1/5左右。因此,农村劳动报酬收入增长的快慢,对农村居民总收入增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1990-1999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8.3%,高于同期农村居民总收入增幅5.2个百分点,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从发展变化来看,1990-1996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1.7%,而1997-1999年平均年增长11.8%,比1990-1996年的平均增幅慢了10个百分点,增幅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增幅的明显下降,是同期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构成来看,农村居民的企业劳动报酬收入增幅的急剧下降,是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关键因素。1990-1999年,农村居民的企业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4.3%,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部分。但是在近两年农村居民的企业劳动报酬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1997年仅增长15.9%,1998年则下降了1.3%,1999年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较低,为9.1%。1997-1999年平均每年仅增长7.2%,比1990-1999年的平均增幅慢了17.1个百分点。

乡村企业的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村居民企业劳动报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下降是农村居民企业劳动报酬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1990-1999年,农村居民的乡企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4.7%,其中1990-1999年平均每年增长20.8%,而1997年增长幅度下降为11.1%,1998年增长则变为-4.72%,成为农村居民收入构成中降幅最大的部分。1999年虽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只有5.6%。农村居民的乡企劳动报酬收入占其企业劳动报酬总收入的比重由90年代初期(1990-1992年)的78%左右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50%左右(1993-1997),1998年则下降到38.8%,1999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7.6%。预计2000年农村居民的乡企劳动报酬收入占其企业劳动报酬总收入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3、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

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1999年,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为16.3%,其中1990-1999年年均增长20.0%,即使在农民总收入增长速度出现大幅度下降的1997-1999年,增幅也高达15.4%,略低于1985-199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但高于农村居民总收入增长幅度13.3个百分点,在农村居民收入的各种构成中是最高的。1997-1999年,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从而维持了1997-1999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的相对较快增长。农村居民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的快速增长,也是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增幅相对较高的原因。

4、1997年以来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显著下降

农村居民总收入包括生产和非生产性经营支出以及上缴的各种税费,并不能反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情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可以更好地代表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情况。

表21978-1999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纯收入 纯收入增长速度 劳动报酬纯收入 劳动报酬纯收入增长速度 劳动报酬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 家庭经营纯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速度 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 1978 133.57

1990 675.51 12.30 138.8

20.55 518.55 4.92 76.76 1995 1577.74 29.22 353.7 34.50 22.42 1125.8 27.66 71.35 1996 1926.07 22.08 450.84 27.46 23.41 1362.4 21.02 70.74 1997 2090.13 8.52 514.55 14.13 24.62 1472.7 8.09 70.46 1998 2161.98 3.44 573.58 11.47 26.53 1466.0 -0.46 67.81 1999 2210.3 2.2 630.3 9.9 28.5 1448.4 -1.2 67.3 90-98

增长率 15.65

19.41

13.87

85-98

增长率 13.91

17.34

13.10

从表2是可以清楚地看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有与其总收入相一致的变化特点:1990-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1%,其中1990-1996年年均增长19.1%,但1997-1999年年均仅增长4.7%,其中1998年增长3.44%,1999年增长2.2%,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慢的一年。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来看,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1990-1999年年均增长12.1%,其中1990-1996年年均增长17.5%,而1997-1999年年均只增长2.1%,其中1998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下降,下降幅度为0.46%;1999年进一步下降了1.2%。与此同时,1990-1999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纯收入年均增长18.3%,比同期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幅高4.2个百分点,其中1990-1996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纯收入年均增长21.7%;1997-1999年,农村居民劳动者纯收入增长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11.8%的较快增长,比同期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快9.7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构成比重变化来看,1990年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占其纯收入总额的76.76%,到1999年这一比重下降到65.5%,9年间下降了11.2个百分点;而同期农村居民的劳动纯收入占其纯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20.55%上升到1998年的30.0%,9年上升了近9.5个百分点。

上述变化说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幅度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大幅度下降的结果。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之所以快速增加,一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二靠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三靠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四靠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打工收入。而目前农村居民赖以增加收入的四个因素均发生了变化:农产品基本上已呈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价格上涨的空间已经很小,仅靠增加产量不问市场需求已不可能增加收入;由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正在进行之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就业岗位减少,城镇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农村居民进城打工的困难加大;农村城镇化严重滞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制约。

1、占农民收入绝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进而导致农民收入的徘徊不前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农产品的价格自1997年以来连续三年持续下降:表3是1997-1999年与农民收入有关的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由表3可以看出,1997-199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22.9%,主要农产品如粮食、经济作物、禽蛋产品、干鲜果品、水产品等价格的下降幅度均在20%以上,这使得农村居民向国家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在零售市场上向非农居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1997-1999年,我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下降了4.8%,但其中的农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在15%左右,其中粮食价格下降14%、禽蛋价格下降14.5%、鲜果价格下降12.4%、水产品价格下降10.8%。因此,在1997-1999年农业丰收、农产品增产的情况下,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反而下降,从而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下降。

表3:与农民收入价格相关的各种物价指数单位:上年=100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   总

指数 粮食 经济作物 禽蛋

产品 干鲜果 水产品 总

指数 粮食 禽蛋产品 水产品 鲜果 1997 95.5 90.2 98.0 101.8 88.6 91.7 100.8 92.1 101.3 101.2 92.1 1998 92.0 96.7 91.2 86.9 94.5 93.9 97.4 96.9 92.6 94.2 95.7 1999 87.8 87.1 83.7 88.5 88.1 92.5 97.0 96.4 91.1 93.6 99.4 97-99年下降% 22.9 24.0 25.2 21.7 26.2 20.3 4.8 14.0 14.5 10.8 12.4

2、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回落,经济效益下滑且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农村居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劳动收入增幅下降

自1996年以来,由于乡镇企业在生产能力过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较多,亏损增加,导致其发展速度连年回落,从1996年的21%下降到1999年的14%。与此同时,由于乡镇企业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1998年在当地转移的劳动力中,只有10.8%在乡镇企业就业,比1995年下降了19.2个百分点。仅1997年和1998年两年,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就比1996年减少900多万人,1999和2000年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继续减少。由于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靠乡镇企业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在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市场秩序日益规范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已经不再具有比较优势,而国有企业技术设备先进、工人素质高、信息渠道畅通、购销系统基础健全、产品质量信誉好、综合竞争力强的比较优势占到了上风,加上国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使一些污染大、对生态损害严重、资源浪费大的乡镇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这种环境下,近两年很多乡镇企业破产倒闭,导致大量的农村工人的失业,使得农村居民从乡企劳动报酬收入下降。

3、城市下岗职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

我国经济自从1993-1999年连续7年增速下降,许多企业停工停产甚至破产倒闭,城市下岗职工逐年增加,1999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6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三年都在3.1%以上。在大量国有职工下岗失业的情况下,许多在城镇企业做工的农民工更是难以保住其工作岗位,自1992年起连续5年农业劳动力净减少之后,1997年以来农业劳动力又变为净增加174.5万人。再加上一些城市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采取限制的措施,农民在农村以外寻求就业的政策环境更加恶化,另外小城镇建设进展不快,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困难,因此农民的企业劳动报酬收入增幅急剧下降;同时,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连年低迷、企业的投资热情不高,新建、在建工程规模有限,农民从事建筑工程的劳动报酬收入增幅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4、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了农村居民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从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构成的变化可以看出,1997-1999年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是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保持相对较快增长的重要原因。由于近两年国家执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农田水利设施和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增加了农村居民以工代赈的规模,使得农村居民的集体组织劳动报酬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1998年,在农村居民其他各项收入增幅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只有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出现19.1%的增长;1999年在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3.3%的情况下,农村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增速达到10.6%的较高增长。这正是近两年国家增加专项经济建设国债并配以银行贷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对农村居民实行以工代赈、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

三、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停滞不前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影响到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

由于收入是消费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减慢明显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1990-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平均每年增长17.9%,而1997-1999年则因为收入的停滞不前而导致消费支出平均每年只增长0.1%,其中1997年增长2.9%,1998年下降1.7%,1999年下降0.8%,见表4。

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严重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

1990-1996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20.7%,而1997-1999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仅增长2.8%,增长速度比1990-1996年降低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的减慢,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的幅度在减小,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速度在减慢。

3、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减慢,影响了农村最终消费增长,导致社会最终消费需求乏力,影响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增长

1990-1996年,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总额平均每年以21.4%的速度快速增长,而1997-1999年,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停滞不前而使农村居民消费总额的增长速度急剧下降到3.3%(见表4),低于同期GDP7.9%的增长速度近6个百分点,因此严重地拖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后腿。1997-1999年,因为农村居民消费增长速度的减慢(与GDP的增长速度相比)影响GDP平均每年少增长约2个百分点。

数据分析表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趋势可以看到,最终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下降,并不是城镇居民造成的,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年来基本持平,大幅下降的主要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份额。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整个80年代基本在35%上下波动,90年代以后,降到了20%左右,减少了15个百分点。如果把城乡人民消费作为100,农村居民已从1990年的56%降到1998年的46%,城市居民则从44%提高到54%。这表明,这两年的内需不足,主要是农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不足。

表4:1978-1999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元) 农村居民消费总额(亿元)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 农村居民消费总额增长率 1978 116.06 138.00 1092.40 6.15 6.96 1980 162.21 178.00 1427.30 11.95 13.30 1985 317.42 347.00 2921.50 22.61 22.46 1990 584.63 571.00 5129.10 3.25 4.25 1995 1310.36 1434.00 13247.10 28.26 28.51 1996 1572.08 1768.00 16398.00 23.29 23.79 1997 1617.15 1876.00 17436.80 6.11 6.33 1998 1590.33 1895.00 17667.30 1.01 1.32 1999 1577.42 1918.00 18093.70 1.21 2.41 90-96增长率 17.9 20.7 21.4     97-99增长率 0.1 2.8 3.3

4、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197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农村收入与城镇收入的比为1:2.57。之后的几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8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6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9.1元,农村收入与城镇收入之比为1:1.86,达到了城乡差距的最小值。随后的几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一直维持在1:2.1-1:2.2之间。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升为675.51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上升为1510.2元,两者之比为1:2.24。进入1997年之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扩大: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47,1998年扩大到1:2.51,1999年1:2.65,2000年预计这一比值将扩大到1:2.77左右。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但大于80年代中末期,也比改革初期的差距扩大。如果2001年实施为公务员及国家事业单位职工长工资的政策,则城乡收入差距将创历史最新纪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会影响农产品长期稳定的供给,也会影响农村的稳定,加剧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

表5: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单位:元) 年份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农村 1978 133.57 343.4 2.57 1980 191.33 477.6 2.50 1990 675.51 1510.2 2.24 1997 2090.13 5160.3 2.47 1998 2161.98 5425.1 2.51 1999 2210.3 5854 2.65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1、稳定农村家庭经营收入

近几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的下降主要是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幅下降影响的结果,由于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5%以上、纯收入的68%以上,因此稳定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是目前稳定农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在目前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象前几年那样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增加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方法已经行不通,而应通过大力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开展多种家庭经营方式等增加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同时可通过休耕、退耕等方式缓解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以增加净收入。此外,对农业应切实实行扶持政策,目前的关键是执行农产品保护价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最终达到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根据2000年农业减产的实际情况,2001年应考虑适当提高部分农产品收购价格。

2、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很多地方农民负担占到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达到20%以上,大大超过中央规定的5%以内的标准。造成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县和乡镇政府机构越来越庞大,冗员越来越多;第二是巧立名目、盲目上项目,浪费农民钱财;第三是利用公款吃、喝、玩、乐。而乡镇政府增加农民负担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巧立名目、欺上瞒下、多收多征;二是肆意虚假提高农民纯收入水平以达到多征税费的目的,有的地方虚假上报的农民纯收入比实际值高出一倍以上。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应着手进行精简乡镇机构的工作,减少农民负担的行政管理费用;其次,应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目前应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并尽快普及,使农村税费征收制度化、法制化、公开化,以便于农民及社会的监督。第三,建立独立于村民委员会的村民代表大会,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村干部巧立名目、多征多收、增加农民负担、挥霍浪费公款的行为,并对违法乱纪的村干部提出罢免。

3、逐步消除城乡壁垒,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逐步推进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各项改革,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取消各地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歧视政策。同时应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目前可以考虑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进行撤乡并镇,选择具有较好的交通、通讯、市场和能源等条件的乡镇优先发展,否则就无法发挥聚集效应,相对集中地发展二、三产业,以扩大农民的非农业就业。此外应增加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投资主体应多元化,促进小城镇的快速形成和发展。最后应改革和完善小城镇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对新到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不应收取城镇增容费,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与原来的城镇居民一视同仁。

4、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乡镇企业是20多年来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1978年至1999年的21年间,乡镇企业提供给每个农民的工资收入由10.7元增加到683.4元,年均增长23%,比农民收入增长的平均速度(14.1%)快8个百分点。农民平均从乡镇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8.4%上升到1999年的34%。同时,乡镇企业还间接增加农民收入,21年来,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的资金达1000多亿元,支援农业生产,增加了农业收入。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农民的增收及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应通过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调整乡镇企业的生产结构与组织结构、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等途径改造和发展乡镇企业,并从融资、人才交流、信息交流、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乡镇企业以必要的支持,使乡镇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农村居民从乡镇企业获得较好收入创造条件。

5、适当调整农村财政政策

首先,增加对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财政补贴,包括生产资料购买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运用新技术补贴、农业保险和灾害补贴等;其次,中央财政要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要象国家调控城镇居民收入那样增加农民收入,在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注意适当减少对城镇居民的转移支付,增加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例如可以给农民直接补贴、国家承担农村电力供应的费用、建设农村道路等。

6、加强扩张的经济政策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居家劳动总结篇2

有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源自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15-1991)于1954年首先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其《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阐述了“两个部门结构发展模型”的概念。他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一个是城市的资本主义化的工业部门,该部门集中了大量资本,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另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该部门缺乏资本,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但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这时只要工业部门需要,就可从农业部门中得到无限的劳动力。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利润投资,当资本家的利润用于投资时,现代工业部门的生产就扩大,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力就增加。随着资本家利润的不断投入,工业部门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此时,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变成了一元经济,不发达经济变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

中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概念大于农业剩余劳动力。

如图1所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规模庞大,不仅总量大,而且农村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比重也大。1992年,乡村就业人员有43802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73.70%;2002年,乡村就业人员为4896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66.40%,比1992年增加了5158万人,十年增幅将近11.785;2012年,乡村就业人员为39602万人,比2002年减少了9358万人,但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仍过半,为51.63%。

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占全国总劳动力的比重高,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重也高。当然,由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但是有些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我们可以通过国际比较法来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量上有一个宏观把握[1]。

如图2所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人员的比重在1992-1998年逐年下降,到1998年底降至49.8%;1999年又有略微上升,为50.1%;从1999-2012念又是逐年下降,到2012年底降至33.6%。

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的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是很高的。与同样是人多地少的邻国日本相比,假设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到日本 1990 年 7.1%的水平,则 2012 年我国第一产业只需要 0.5601亿人。而 2012年底年我国第一产业实际就业人口为2.5773万人,这就意味着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总量达 2.0172亿人,剩余率高达 78.27%。

从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的国际比较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也是庞大的。依据 1998 年的统计,全世界平均每个劳动力耕种 1.1 公顷,日本为 1.5 公顷,美国为 57.0 公顷,印度为 0.6 公顷,韩国为 0.7 公顷,泰国为0.8 公顷。如果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农业装备水平较落后、农业生产率水平较低,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具有可比性,但是,我们应该可以与同样是人多地少的印度和韩国进行比较。2012 年,我国耕地面积为 1.2172亿公顷,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2.5773亿,劳均耕地面积为0.4723公顷。如果劳均耕地面积提高到 0.6 公顷计算,那么我国只需要 2.0287 亿农业劳动力;如果劳均耕地面积提高到 0.7 公顷计算,则我国只需要 1.7389亿农业劳动力;如果劳均耕地面积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 1.1 公顷计算,那么我国只需要 1.1065亿农业劳动力。因此,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约为0.5486-1.4708亿,农业劳动力剩余率高达21.29%-0.5707%。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86元;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是1990年的4倍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是1990年的3倍多;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是2000年的3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是2000年的2.6倍;2011、2012这两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为10%左右,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两年的增幅比城镇略高一点。从1990-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看,1990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2倍,到2020年上升至3.10倍。所以,虽然城乡居民收入都在增加,但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大于农村居民,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大。城镇居民的高收入吸引农村居民进城,促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2.19倍增至2010年的3.10倍,2011、2012两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2倍多。可以说,城镇的高水平生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动因。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

2.要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以需定培,定向培训。

3.要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为他们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我国农村确实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必须找到可行的途径。从1990-2012年,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是家庭经营收入,但是比重不断下降,而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说明农村居民已经不单单从事农业或第一产业经营,早就开始兼业增加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构成中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收入占了大部分,1990年这四类收入占整个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高于85%,到1995年有所下降;到2000年所占比重低于80%;2000之后,比重变化不大,维持在75%-80%之间。与此对应,其余收入相对增加,尤其是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也业收入增加明显。追求高收入的动力促使农村居民开始发展农村经济,这就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一个渠道。

居家劳动总结篇3

关键词:临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临沂市作为山东省的农业、人口大市,在1999~2014年间人均生产总值从5060元增长到35032元,然而临沂市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已达到18716元,是1999年的2687.32元的6.96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这种差距在所难免,但是差距过大,会抑制临沂经济增长,不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尝试通过对1999~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临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从临沂的经济发展格局,城乡人口结构,人口受教育程度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等方面分析城乡差距的形成原因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临沂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现状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呈波动式扩大

近十多年以来,临沂市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提高。然而,与临沂市经济高速增长相伴的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呈波动式的扩大(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在临沂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1995年临沂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521元,农村人均纯收入是1590元,2005年临沂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到91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达到3601元,截至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511元,是2005年的3.02倍,是1995年的7.8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389元,是2005年的2,89倍,是1995年的6.53倍。从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图(图1)可以明显看出1999年至2014年临沂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且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更大。

(二)临沂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

图2显示1999年至2014年间,临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额在不断增大。1999年至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年扩大。1999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为2687.32元,2000年为3198.72元,2001年为3790.01元,2002年为4836.61元。也就是说,1999年至2002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开始扩大,且扩大幅度平均每年为716.43元。

2003年至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2003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为4840.29元,2004年时达到5479 09元,到2005年为6208.25元,年平均扩大幅度为457元。

2006年至2014年,是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急剧加大阶段。2006年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是8080.83元,2014年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是187169元,2014年城乡收入差距约是1999年的6.96倍。

(三)临沂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呈“w”形波动

从1999年至2014年,临沂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呈“w”形波动(见图3)。1999年到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从2.18增加到2.77,平均每年扩大0.2。从2003年至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呈现缩小的趋势。但从2006年到2009年,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异系数扩大了近0.3。其中,2008年城乡收入差距系数达到最大为2.86,与1999年相差0.68。从2009年至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系数呈减小趋势,但2014年又略有增大。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剖析

(一)城乡经济发展格局的差异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市和乡村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经济结构、投资等方面的不同是是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根据2015年临沂市统计年鉴,近年来从人口、产出、消费、投资的城乡分布看,占人口相当大比重的农村人口,其在经济活动的产出、投资、消费等方面的比重均远远低于城镇居民。2014年农村居民占临沂市总人口的83.91%,而第一产业产值只占整个经济总量的9.6%:2014年城镇投资占投资总额的83.94%,而乡镇投资仅占16.05%;2014年城镇消费占消费总额的71.59%,农村仅占28.40%。这种经济结构运行的格局决定了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可能高于城镇居民。

(二)城乡人口的规模、结构、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导致城乡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口结构与规模影响收入水平

家庭人口结构直接决定一个家庭人均收入的高低。如果一个家庭中劳动力人口较多,被扶养人口少,其人均收入就高:相反如果被抚养人口多而劳动人口少,则人均收入就会低得多。一般而言,农村家庭规模要大于城市。表1是2014年临沂抽样调查数据。受“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村的出生率高于城市,从而扩大了农村家庭的人口规模,进而使农村家庭的少儿负担系数高于城市。农村的老年人由于制度原因不能像城市老人那样有固定的退休工资,他们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因此城乡家庭人口在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从而使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普遍低于城市。

2.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导致收入差距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率w等于其劳动的边际产出。显然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越强,其劳动生产率就越高,那么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也就相应的越高。而劳动者个人的受教育程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的提高。根据2010的临沂市农业普查数据,在农村住户中,文盲占总人口的12.74%,小学占比高达38.22%,初中占也更高一些,达到44.52%,高中占比仅为4.24%,大专及以上占比极地,仅为0.28%。在临沂市仅文盲率一项农村比城镇高出13.59个百分点。从人均受教育年限看,2010年临沂市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58年,而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 79年,两者相距5.79年。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是的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要大大低于城镇居民,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居民获得的劳动报酬就远远低于城市居民。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普遍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削弱了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减少了其进入非农业的机会,从而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三)城乡分割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原因

建国之期我国实施的赶超战略造成了目前对比鲜明的发达的城市和落后的乡村并存二元经济结构。国家政策不仅没有为农业及农民提供优惠和扶持,相反是以牺牲农民、农业、农村为代价的,为国家的资本积累做出了贡献。这种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代价资本积累方式是的我国虽然建立起了发达的城市和工业体系,但是却无疑对城乡差距的扩大推波助澜。统计数据显示早在1978年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就已经达到了2.57:1,同年临沂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也达到了2 63:1,这也说明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有深刻历史渊源的。改革开放后,这种政策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由于惯性的作用,二元经济结构仍未有根本改变。

三、缩小临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临沂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本研究根据上文中所分析的原因提出下列建议,希望能使临沂人民能更多的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能促进临沂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小康临沂的建设。

(一)增加农村经济总量-提高农民收入

要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做大蛋糕。增加可分配的经济总量。而缩小临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则更应该注重农民收入的提高。

临沂市地形为平原、丘陵、山区各占1/3,因此应结合各地的特点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例如,在平原地带重点组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在山区应该重点提倡绿色环保农产品的开发、加工和生态旅游项目。加大对农村水利、水电、管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增加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补贴、进一步减免农业税费,增加粮棉等大田作物的补贴等有利于农民的优惠政策。同时继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而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发展方面,因此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农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各种教育事业的投入。对于中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应该改善教育的环境和硬、软件设施条件,更要着力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的水平。与此同时,鉴于农村居民的大多是中小学的受教育程度的现实,还应加打对各类农村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的投资,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水平,继而提升农民自身的能力。

(三)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居家劳动总结篇4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

我国在建国之初,由于制度和政策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并不明显。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约束的减少、经济发展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转移提供了经济契机。

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向包括地区内部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流动、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省际间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向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转移三种。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及所受教育程度方面不及城乡居民,所以转移到城镇的农业劳动力在非农业部门的生存难度较大,很难适应技术和知识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大多在服务业或工业部门就业,依靠体力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或者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得不到公平的待遇,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水平的收入,农村劳动人员常常需要付出两倍或者更多于城市劳动力的劳动及努力。因此,如果想通过劳动力转移来达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就有必要对我国的户籍制度障碍作出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加强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让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要加大发展农村经济的力度,调整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合理发展。

一、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促使其流动的原因不外乎推力和拉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普遍较低,人地矛盾突出,农民在本地的收入不足以满足生活需求时发生的流动被称为“推力流动”;而因为其他地区经济水平较好、就业机会更多、工资待遇丰厚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劳动力流动则是“拉力流动”,导致这些流动发生的不利因素即推力,有利因素则为拉力。通过调研期间的考察和访问,发现目前我国辽宁省的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外出打工来获得收入,同时,劳动力外出打工也是农村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这种单一的就业方式的存在必然导致劳动力向大城市流动,即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压迫下,开始快速向城市转移,以求获得更多的工资性收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劳动力数量上所占的优势也比较突出。在辽宁省的劳动力构成中,农村劳动力占总体劳动力的比重较大为61%,因此,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领域就业的措施,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桎梏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这项措施自落实以来,截止2006年末,已经实现累计劳动力输出量突破4 000万的目标。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背后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留守”,即在劳动力转移的大军中,知识储备较丰富的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并以此获得工资性收入,而那些年纪颇高的老年人,由于田间劳作经验丰富,于是留守在家,一边经营农业获得家庭经营利润,一边照顾子女的孩子,农村劳动力代际之间的分工逐渐明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政府颁布的各项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教育事业数量与质量并重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智力保障,而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又为农村劳动力获得工资性收入提供了机遇以及挑战。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一个“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化水平提高――更多劳动力向城市汇集”的循环模式。

目前,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地区就业的现状来看,其在城市就业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多数从事的是与制造、批发和零售、餐饮、建筑和社会服务等相关的工作,但是在科技含量较高的研究领域或者行业则很少能够看到农村劳动力的身影,@在一定程度上与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综合素质是紧密相关的。

二、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通过对辽宁省2006-2014年的农村居民收入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2006年,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 090元,2008年迅速增到5 576元,2010年达到6 908元,直到2014年,已经增长为11 191元。

2006年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36.7%,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比54%,财产性收入占比35%,转移性收入占比5.8%。其中,工资性收入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人占比9.2%,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占比为17.6%,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占比9.9%。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最多,为35%,牧业次之为10.6%,林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家庭经营收入占比较小,最低的是渔业,占比0.1%。

2007年,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家庭经营净收入占比最大,达到54.3%,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占比为36%,财产性净收入与转移性净收入占比较少,分别为3.8%和5.9%。其中,家庭经营净收入中,农业收入作了最大贡献,比重为33.6%,其次是牧业,为12.3%,林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最小的是文教卫生业收入,比重为0.4%。工资性收人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人是最多的,占比17.6%,其次是外出从业获得的收人,比重为10.3%,较少的是在非企业组织中获得的收入,比重为8.3%。

2008年,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仍然占最大比重,为52.6%,工资性收人次之为36.5%,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比重分别为3.6%和7.3%。相比于前两年,家庭经营净收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转移性净收人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在工资性收人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和前两年一样,都占了最大的比重,为17:5%。在家庭经营净收人中,农业的贡献仍然是最大的,比重为32.3%,牧业次之为11.7%,其他方面的收入所占比重与前两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均只占了家庭经营净收人中很小的一部分。

2009-2012年期间,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以及转移性净收入所占比重均没有太大变化。工资性净收入所占比重在38%左右,家庭经营性收入在51%左右,财产性收入在3%左右,转移性净收入在8%左右。在工资性收入中,2011-2012年,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所占比重相对于2009-2010年迅速由8%左右下降到3%左右。而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所占比重由17%左右上升到21%左右。

2013年,辽宁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相对于2012年略有上升,由38.7%上升为40%,家庭经营净收入则略有下降,由51%下降为49%,财产性净收入比重为2.7%,与2012年相近,转移性净收人为8.3%,比上一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

2014年,工资性净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净收入占辽宁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相比2013年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1个百分点、2.9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而转移性净收入所占比重则比2013年增加了4.3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净收人中,农业收入比重仍然是最大的。

总的来f,2006-2014年期间,辽宁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家庭经营净收入一直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次是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所做的贡献较小,所占比重最低的则是财产性收入。

三、劳动力流动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检验

为了分析辽宁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了2006-2014年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和劳动力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并将农村劳动力人数在所有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x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作为被解释变量xz,利用Eviews计量软件对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解释劳动力流动对辽宁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如下:

以上图表是辽宁省农村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表、农村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图以及x1与X2的相关系数表。

通过Eviews计量软件处理表1数据得到图1和表2。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6-2014年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在所有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农村劳动力人数在所有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比重的下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多。由表2可知,x1和x2间的相关系数为-0.98783,说明农村劳动力人数在所有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即农村劳动力人数在所有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各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这和表1中的结论是一致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在所有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说明了农村劳动力流人到非农业部门的人数越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迅速减少即劳动力流动速度的加快,提高了在农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加之国家政策对农业的保护,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城乡居民间的收人差距渐趋缩小。

四、结论

在此研究的主题是辽宁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选取了2006-2014年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和劳动力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对通过计算得到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在所有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比重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量分析,以此来解释劳动力流动对辽宁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结论如下。

第一,辽宁省农村劳动力人数在所有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即农村劳动力人数在所有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各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这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不但获得了比农业部门更高的收入,也因为这种转移将冗余在农业部门、分摊政府给予农业补贴费用的多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这会导致农业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却使得留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得以提高,收入也随之增加。这是从劳动力转移和政府保护两个方面人手提高农村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二,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居民的收入拓宽了渠道,提供多种方式帮助农民增收。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推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并存的方式不断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经营模式经过小农经营向家庭承包责任制、再到规模化经营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也增加了农村常住居民的收入。但是对于流人非农业部门的农村劳动力来说,由于自身素质相对较弱,想要获得和城市居民同样多的收入可能付出的努力要更多,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力度。

居家劳动总结篇5

一、安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安徽近几年的劳动力转移在1995年以后大致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04年转移劳动力1121.4万人,比上年增加140多万人,增长1.9%,转移速度达到0.38456。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是农村劳动力“三大”转移的行业,跨省的地域性转移进一步上升,东部地区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转移劳动力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

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不仅是安徽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21世纪完成工业化、城镇化的主题。安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劳动力过剩的二元结构省份,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其落脚点是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一条途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间、城乡间、地区间不断转移,使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摆脱了单一形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新局面。

本文对八十年代以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行为与其追求的经济目标――经济收入之间的发展变化关系做一分析。(如表)

从图中可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转移劳动力数量关系较为显著,可以说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农民收入起了很大的作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行为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方面是改善收入来源结构,提高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另一个方面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生产率的提高来增加单位农民产量,进而增加其收入;通过生产率的提高还可以降低农产品的成本而提高其利润,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农民收入提高了,他们的消费水平也会跟着提高。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可支配收入能够较为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和差别程度的指数。本文用可支配收入作为描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参数。在中国现行统计调查方案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被定义为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缴集体任务后,可直接用于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可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基本内容与可支配收入一致,因此可以直接作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使用。在新的统计年鉴中,可以找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项。根据测算,就可以确定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别,也就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尽管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复杂,但可以肯定一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提高农民收入,而且也是目前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它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里的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并不是指这一差距的绝对缩小。这里所谓的收入差距缩小是指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贡献的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起到了一个相对缩小和抑制的作用,而劳动力转移获得的非农产业收入就是这样的来源之一。所以,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作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农村小康的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来影响农村小康的实现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设计的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指标体系,对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综合监测结果如下:2003年安徽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综合实现程度是10.6%,比2000年提高4.79分,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低了6.3个百分点。六个子系统方面的实现程度分别是: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为-9.6%。社会发展的实现程度为12.5%,人口素质的实现程度为26.9%,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9.6%,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68.3%,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为7.8%。

作为农村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的基础和保证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指标体系中的比重是最大的为20%,却还未达到总体小康标准,致使安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安徽农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28%,这说明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相对均等,但仍属于低收入水平状态。

随着安徽农村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善,2003年安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1.4岁,超过农村总体小康的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34.5%。农民人口素质总指标的综合实现程度为26.93%。安徽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文化娱乐支出约为47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信息化程度为35.4%,实现程度为23.13%。安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综合实现程度为68.33%,是安徽在这六个子系统中实现程度最高的一项。

农村资源环境有所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7.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2个百分点。但是,2003年安徽常用耕地面积变动幅度较大,对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居家劳动总结篇6

关键词:收入来源;收入差异;劳动报酬;资产收入。

收入差异的产生和解决途径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居民收入来源及其与收入差异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由于国内鲜见对居民收入差异进行收入来源分解方法的系统介绍,本文对该理论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并侧重分析居民的市场收入,而没有对转移性收入作进一步分析。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收入的主要构成有:薪金、工资、自营职业报酬;资产收入,包括来自投资、。

 

 

要素收入与个人收入分配间的关系(来源:ATKINSON,1994)。

借贷收益,土地、设施的租金和收益;其他。农业活动的自营收入与其他部门的自营收入有很大不同。非正式收入的影响也值得注意,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因为非正式收入有各种伪装,或不合法,或未纳税、未申报,而且难以估计和测算。

收入来源分析也是家庭经济活动参与社会经济部门活动的反映。Atkinson(1994)给出了要素收入与个人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中生产部门在国民核算账户中划分为工资、自营收入、利润、租金,数字为占GDP百分比,数字之和大于100%(因为税收和职业养老金是从居民收入中扣除的);下半部分是家庭可支配收入,数字为各来源占收入百分比;箭头表示相互间的关系。

二、劳动报酬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劳动报酬是大部分居民和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同行业和部门的薪金、工资、自营收入有很大不同。劳动报酬在居民总收入中的份额明显高于其他收入,对居民和家庭的收入、福利水平和收入差异也有较大影响。Gollin(2002)认为考虑自营收入后,劳动收入占居民总收入的份额不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一般在65%左右。Daudey(2007)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与居民收入差异呈负相关。

劳动报酬同包括GDP增长、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在内的国民经济发展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劳动收入占居民总收入份额下降的现象,Blanchard(1997)分析认为是劳动力市场冲击和影响所致[1]。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变化在短期内将影响劳动与资本收入的份额变化,而长期影响则很小。

1.工资、薪金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工资、薪金是受雇佣领取的劳动报酬,政府政策、工会力量、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变化、国际贸易自由化、全球化等因素对此影响较大。研究发现,雇佣就业收入在家庭收入组合中的重要性在持续下降,工薪收入分配变化一般对收入差异有重要影响。为此,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工资制定,包括制定最低工资等,以降低工资差异。

权力资源理论及权力格局理论主张收入分配是社会权力关系的产物,权力资源包含工会、社会党、左派政府等。工资集中谈判会降低工资差异,工资谈判体系对工资差异有强负向影响,工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市场收入差异也较低。

很多分析认为贸易与收入不平等与欠发达国家的贸易对非技术工人产生不利影响相关,也由此增大了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收入差异。Atkinson(1999)认为劳动需求从非技术工人向技术工人的转变使得技术劳动部门的工资上升,非技术劳动部门的工资相对下降,从而出现大的工资差异。而技术和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可以调节这种差异。技术变迁使得经济对技术工人、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同样将引起工资差异的增大,尤其是对欠发达国家产品的购买使得技术工人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而非技术工人、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份额则持续减少。

金融危机对收入影响很大,危机中劳动收入份额明显收缩,尤其是工会和社会保障制度较薄弱的国家。研究发现,危机初期工薪相对较高人员的工资首先下降,随后危机对就业、工资、价格将产生一系列影响,工资低的群体将处于更加艰难的境地。

领取薪金的主要有企业管理层、经理人员、专业人员、艺术创作人员等。企业高管收入增长被认为是产生收入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并引起广泛研究,研究发现,北美高收入者收入份额的迅速增长与高管薪酬的爆发增长密切相关,高收入阶层的收入组成发生巨大变化,食利者被高薪酬工作者代替[2]。

对于转型国家收入差异的变化,Commander et al(1999)发现1992年后俄罗斯收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结构变化,工资差异增大使得基尼系数增加,但受到工资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下降的抑制。

企业家收入增加是收入差异增大的重要推动因素,Mitra和Yemtsov(2006)发现转型国家劳动收入分配是产生收入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工资差异增长也扩大了总收入差异。东欧、中国、俄罗斯收入差异的共同主导因素是工资占收入比重的下降。

2.自营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各国政府为了缓解失业压力大都鼓励自营就业,尤其是在转型国家,由于逐渐解除了对私有经济的法律限制,其自营收入稳步增长,相应的工资在总收入中的份额下降,而自营收入与个人和家庭的初始资产、收入密切相关。而为穷人提供融资便利以促进自营小商业发展,对缩减收入不平等、降低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统计的劳动收入份额差异一定程度上与没有考虑自营收入有关。自营收入较雇佣收入更发散,是解释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银行报告认为,拉美高收入差异很大程度与自营就业相关。

3.农业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农业经营与其他的小规模家庭自营极易受小困境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学者们一般将西方农场主作为企业主研究,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就业则与二元结构和正规就业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相关。Katchova(2008)、Peake和Marshall(2009)发现农业与非农业自营收入没有明显差异,但农业收入明显高于非农业自营收入。Babatunde(2008)认为非农业收入增大收入差异,消除贫困家庭获取非农业就业机会的障碍有利于公平收入分配。而Adams(1999)对埃及农村地区的研究发现,种植业收入是与收入差异最具正相关性的收入来源,土地分配不平等亦可引发种植业的收入差异。

三、资产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1.财富问题。

财富(财产)包括资本、房产、土地等,代表短期和长期维持收入的持久能力,是长期经济安全的衡量手段。财富和收入紧密相关,收入用于储蓄或投资转换为财富,而财富是收入的来源之一,拥有较多收入的家庭可积聚较多财富,而拥有较多财富的家庭可获取额外收入。

Kopczuk和Saez(2004)发现“大萧条”、“新政”、二战对美国高财富持有者的财富份额产生了持久影响,这与Piketty和Saez(2003)认为资本收入对于高收入者的重要性下降的结论一致。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是收入和遗产累进税削弱了持有者保持财富的能力,同时股权分散化也使得股市收益损失分散更为广泛。

转型国家大量的公有资产私有化对收入分配也产生了长远影响,至少在短期内恶化了资产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并导致收入差异增大,而一般居民更少有机会从私有化资产中得到收益。同时,转型国家的另一个问题,即大量非正式、隐藏财富亦随之产生。

2.资本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研究发现资本收入极具变化性,占可支配收入的份额也呈逐年上升态势,资本收入对收入差异有相较于其占收入份额不成比例的高贡献。Saez(2005)发现20世纪初美国、加拿大的高收入者收入份额下降主要是资本收入下降,“大萧条”和二战对资本收入产生了持久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家庭参与股票持有得到了巨大发展,主要是共同基金、个人退休金账户、养老金的固定缴费计划增大了持有机会,另一个驱动因素是人口过渡和家庭聚集资产负担退休的需要。而家庭进行更具风险的投资组合和退休金理财对金融和分配将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在家庭资产中份额有限,但随着股市参与的普遍性,股票持有逐渐成为影响总体净财富差异的重要因素。关于股市参与的增大与财富差异关系的研究有很大分歧,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工具的日益开放带来的收益会降低财富差异;Guvenen(2006)则认为股市参与的有限性可以解释美国财富差异,而股市参与扩大则会降低财富差异。

即使在居民投资组合多样性的富裕国家,房产依然是家庭财富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房产同样占较大份额。但作为家庭资产中最大部分的住房并不是净差异的主要来源,Bilias et al(2008)发现住房财富对净差异影响比股票持有小,而且与差异总体趋势并不一致。

3.土地、自然资源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土地集中始终是农村及全社会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分配不平等也从很多方面影响收入差异,如种植业收入。

自然资源禀赋通常与所有权和租金的高度集中相联系,从而导致总体上收入差异的增大。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对资本、技术、技术劳动较少的需求而有更大的收入差异。在一些国家,由于土地、自然资源、资产所有集中在少数群体,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收入差异。

研究各种收入来源对于总收入的水平、分配的相对重要性是考察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确定各收入来源对总收入差异的贡献。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比重与其对收入差异的贡献相关但并不一致。一种收入来源的比重在所有家庭增加同样的幅度并不会引起收入差异的变化。收入来源对收入差异的贡献与收入来源占收入的比重和该收入来源内部差异程度相关。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特定收入来源对收入差异的贡献并不一致,分解标准的不同也会造成分析结果的差异。

由收入来源考察居民收入差异对认识收入差异的原因和结构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地域差异巨大,对居民收入来源的全国性考查和分解不宜操作,因此,多采取地域、行业、人群比较进行收入差异分析。但对居民收入来源分析和分解在区域经济分析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BLANCHARD O.The Medium Run[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7,(2):89-158.

居家劳动总结篇7

关键词:玉米;生产成本;存在问题;投资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了解旬邑县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行政决策部门提供较为准确的良好建议,我们以陕西省粮食生产成本调查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基准,按照一般农户、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各层次分别调查5户的要求进行选样调查。其调查方法采取进村入户问卷式进行,主要作物为玉米。

1 调查结果

1.1一般农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3人,户均4.6人;劳动力9个,户均1.8个;粮食种植面积2466.7m2,户均4933.3 m2,人均1066.7 m2;粮食收入56640元,户均11328元,人均2462.6元,667 m2产值1530.8元;家庭总收入96020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59%;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9800 m2,户均1960 m2。流转费80元/667 m2(半山区塬面旱地)。玉米生产成本,667m2成本1057元,其中劳动力投入540 元,物资投入317元,动力投入100元,租赁费80元。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多为种子和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加大力度。

1.2种粮大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4人,户均4.8人;劳动力10个,户均2个;粮食种植面积22666.7 m2,户均45333.3 m2,人均9466.7 m2;粮食收入512500元,户均102500元,人均21354.2元,667 m2产值1507.4元;家庭总收入514600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99.6%;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198000 m2,户均29600 m2;流转费184元/667 m2(马栏山川道地)。玉米生产成本,667m2成本1145元,其中劳动力投入416元,物资投入359元,动力投入184元,租赁费184元。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皆为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直接补在化肥和农业机械上,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3粮食专业合作社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1人,户均4.2人;劳动力10个,户均2个;粮食种植面积103333.3 m2,户均20666.7 m2,人均4920 m2;粮食总收入233940元,户均46788元,人均11140元,667 m2产值1509.3元;家庭总收入282732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82.7%;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79333.3 m2,户均15866.7 m2。流转费176元/667 m2(塬区旱地)。玉米生产成本,667 m2成本1245元,其中劳动力投入524元,物资投入360元,动力投入185元,租赁费176元。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皆为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直接补在农业机械上。

1.4国家惠农补贴情况

粮食直补8元,良种补贴10元,玉米地膜补贴10元,农资综合补贴71.76元,合计每667 m2总补贴99.76元。

2 结果分析

在粮食生产成本构成中主要有劳动力投入、物资投入、动力投入和租赁费投入,各占比重分析见下表:

2.1在667m2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投入位居第一

一般农户劳动力投入占51.1%,种粮大户占36.3%,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42.1%。

2.2物资投入居第二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30%,种粮大户占31.4%,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28.9%。

2.3租赁投入居第三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9.5%,种粮大户占16.1%,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14.1%。

2.4动力投入居第四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9.4%,种粮大户占16.1%,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14.9%。

3 存在问题

3.1 农业生产劳动力后继乏人

调查中了解到农业用工十分短缺,尤其是山区一带,工价偏高,一般工价60~100元,平均每个工日价为80元。农工活既苦又累,大部分打工者岁数偏大。

3.2 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较低

调查中动力投入位居最后,而劳动力投入位居第一,便说明了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机械费用偏高,限制了一般农户的使用积极性。

3.3 粮食生产纯收入较低

农民粮食生产成本若将劳动力成本算在其内纯收入很低。调查中一般农户667m2纯收入为473.8元,种粮大户每667m2纯收入为362.4元,粮食专业合作社户667 m2纯收入为264.3元。农民种粮的收入实质多为自己的劳动力收入,造成成本高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费用和农资费用偏高。

4 投资建议

4.1 加大惠农投资力度

在调查问卷“对惠农政策有何建议”中,基本都是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惠农投资力度,以解决农资费用偏高的问题。

4.2 侧重农业机械补贴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种粮大户的不断形成及农业粮食生产后继乏人的现实,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因此、建议在惠农政策及项目补贴实施中补贴侧重点应放在农业机械购置和农业机械的示范推广上。

居家劳动总结篇8

[关键词]农村财政;农村金融;农村劳动力结构;农村经济;向量自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10-

一、总量快速上涨与增长率稳步下降的现实矛盾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支农总额从1978年的150.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4899.5亿元,增长了32倍,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从1981年的250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0678.4亿元,增长了122倍。而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9年的5153元,增长了38倍。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贷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贷款总额从1978年的181.8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0652亿元,增长了168倍。从绝对数来看,政府支农力度、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取得大幅增长。但从增长率来看(如图1),自1981年以来,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基本维持在8%~10%左右,只有1991、1992、1998年突破了1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84年最高值30%下降到2000年的20%,一直降到2010年的13%,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也呈现阶段性下降的趋势,增长的稳定性较差,增长面临一定的困难。

图1 1978-2010年我国政府支农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率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78—1984年,年均增长率为17.7%;1985年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开始放缓,增长率由1985年的7.8%下降到1989年的-1.6%;1990—2000年的十年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现“倒U”型增长率曲线,增长率由1990年的2%上升到1996年时的9%,此后又下降到2000年的2.1%;随着近年来中央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持续性增长,增长率稳定上升,由2001年的4.2%上升到2010年的10.9%。从图1也可以看出,政府支农行为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阶段性背离”趋势,在政府支农比重不断下降的年份(1990年以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在上升,而在政府支农比重较大的年份(1990年以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却激剧下降。那么,政府支农力度到底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农村信贷资金到底以何种途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些疑问,本文试图探讨政府支农力度和农村金融发展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分析我国农村政府支农力度、金融发展状况和劳动力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选用下面4组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0)》和《中国金融年鉴(1989-2010)》:

1.反映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的指标。政府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是将金融资产财政化或者通过政策支持让金融资产向农村产业倾斜,从而影响金融绩效;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转移支付力度和固定资产投资等途径直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Finance,%)、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之比(记为Invest,%)两个指标来反映政府行为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1.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的指标。(1)农村金融规模指标(Scale)。反映金融体系发展规模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指标(FIR),一个是麦金农提出的货币存量(M2)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常简化为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但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农村金融数据的缺乏等原因致使金融相关率指标无法得以体现,所以我们选用农村贷款余额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来反映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之所以没有选用农村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主要是因为农村贷款余额更能体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2)农村金融结构指标(Structure)。随着我国农村及城镇工业化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用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之比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3)农村金融效率指标(Efficiency)。贷款与储蓄之比描述了金融中介将储蓄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可以显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济的效率,因此用农村贷款余额与农村存款余额之比表示农村金融的效率指标。其中农村存款余额为农户储藏存款余额与农业存款余额之和,农村贷款余额为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农业贷款余额之和,单位均为亿元。

3.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刻画,分别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Income,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Production,亿元)和粮食总产量(Grain,万吨)。

4.劳动力结构指标。农村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用非农从业人员(万人)与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万人)之比(Labor,%)来反映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三、实证分析及结论

本文所有的实证分析均借助于时间序列分析软件Eviews6.0完成。由于变量的对数化处理不影响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分析,而且对数化一方面可以变指数趋势为线性趋势,另一方面可减少数据的激剧波动,减小数据的异方差的影响,因此,本文的所有数据均取其对数值,分别记为lnincome、lnproduction、lngrain、lnfinance、lninvest、lnlabor、lnscale、lnstructure、lnefficiency。然后再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基于最大特征值统计量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注:①迹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5个协整方程②*表示迹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基于最大特征值统计量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政府支农行为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九个变量的一阶单整序列之间存在5个协整向量,他们之间可以建立VAR模型。

3.建立VAR模型

(1)VAR模型定阶。VAR模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滞后阶数的确定,因此必须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滞后长度准则给出了五种判断方法,五种评价准则给出了各自的最优滞后阶数,并以*表示,各种准则不一致时,以多数较为合理。

注: * 表示该准则选择的最优滞后期

表2检验结果显示,5个评价统计量都认为滞后阶数为2的VAR模型较为合理,因此建立VAR(2)模型。

(2)VAR模型构建与稳定性检验。确定了VAR模型的阶数之后,可以建立如下九维向量自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政府支农行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农村经济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VAR(2)模型表达式如下:

为了进一步检验VAR(2)模型的稳定性,可以运用VAR根图来检验。如果被估计的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小于1,即位于单位圆内,则模型是稳定的。VAR根图来检验结果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18个特征方程根的倒数值明显在单位圆内部,表明VAR(2)模型具有稳定性,说明我们所建立的由政府支农力度、农村金融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所构成的经济系统具有稳定性。

图2 VAR(2)模型的根图稳定性检验

(3)实证结论分析。根据所建立的VAR(2)模型,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①政府财政支农行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的滞后1期值和滞后2期值lnfinance(t-1)、lnfinance(t-2)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粮食总产量Lngrain均产生负向影响,但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产生正向影响。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的滞后1期值lninvest(-1)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粮食总产量Lngrain均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1420、0.3471、0.166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的滞后2期值lninvest(-2)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粮食总产量Lngrain均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2637、0.3351、0.3183。

②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村金融规模指标的滞后1期值lnscale(t-1)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粮食总产量Lngrain均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0837、0.5291、0.2035;农村金融规模指标的滞后2期值对lnscale(t-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粮食总产量Lngrain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2538、0.1434、0.2990。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滞后1期值lnstructure(t-1)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395、0.2853,对粮食总产量Lngrain产生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1795;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滞后2期值lnstructure(t-2)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1222、0.1652,对粮食总产量Lngrain产生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1362;农村金融效率指标的滞后1期值lnefficiency(t-1)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粮食总产量Lngrain均产生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3070、-0.8064、-0.2993;农村金融效率指标的滞后2期值lnefficiency(t-2)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粮食总产量Lngrain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3046、0.1816、0.4328。

③农村劳动力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劳动力结构的滞后1期值Lnlabor(t-1)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产生正向影响、对粮食总产量Lngrain产生负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0723、0.2030、-0.2105。劳动力结构的滞后2期值Lnlabor(t-2)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nproduction、粮食总产量Lngrain均产生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都很小。可以得出农村劳动力结构对农村经济影响是:对粮食总产量产生最大的负向影响,表明农村劳动力结构中非农从业人员越多越不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产生较小的正向影响,表明非农从业人员的增多有利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从国家财政支农力度来看,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逐步减弱。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直接投资,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引导循环经济、低碳农业经济等产业的发展,加强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引导,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应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政府应对农村金融系统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应对信用危机;建立农业贷款收益补偿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以调动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农村信贷管理激励与约束制度,引导农村资金回流。

从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来看,农村金融仍停留于规模水平和结构效应上,农村金融配置效率依然低下,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在将农村储蓄就地转化为农村产业投资的效率上过于低下,农村资金的外流使得农村金融得到抑制。因此,我国应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一个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合作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为主体、民间金融和外资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解决金融抑制问题,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村镇银行、合作银行等微型金融,提高信贷资源的到达率与配置效率;提高农户融资效率,通过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农民贷款担保协会、小额信贷小组联保、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贷款担保协议等形式,提高农户的信贷需求满足率,降低农村金融风险。

从研究结论来看,尽管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中非农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并没有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快速增长。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不应该只是向大城市转移,而应该将农村金融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相结合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更好地支持符合产业支撑、绿色环保、规划科学、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更好地支持县域内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好地支持农村农业技能与培训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支持信用好经营能力强的农民生产和消费活动,一方面发挥农村金融创造就业机会与提高就业人员素质的作用,另一方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再就业。

[参考文献]

[1]张元红.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温涛,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 2005 (9):30-43.

[4]朱喜,李子奈.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分析[J].管理世界,2006(7):68-76.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学生辅导员助理总结范文 下一篇:医师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