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1 10:37:08

医师节总结

医师节总结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困境;应对策略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控制在医院运营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医院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的变革已成为医院将来一段时间内重点改革的方向,为进一步推进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和医院改革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作者结合内控建设体系建设中的实践经验,提出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困境

(一)内部控制环境缺失,组织架构设计不合理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部分医院对内部控制规范认识不到位、准备不充分,特别是医院管理层没有足够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没有为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对员工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培训不充分、不深入。目前,普遍医院存在内部控制建设推广实施难度大,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落实,内部控制建设普遍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没有形成职能部门之间的内部联动机制。在内部控制建设体系中,存在组织架构设计不合理,科室设置不科学,内部控制不具体等情况。据调查,目前部分公立医院没有设立内部控制委员会,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各职能科室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医院部分职能科室形同虚设,职责不清,业务重叠,缺乏科学决策,出现岗位职责交叉或缺失,对工作常出现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二)岗位职责不清,工作未形成合力

据调查,部分三级医院,现还未设立总会计师岗位,医院管理层只注重医疗业务管理轻经济管理,造成医院经济管理水平难以提升,管理效能低下。每当某项工作难以推进时,通常采用增加职能科室来解决问题,不注重职能科室之间的制衡与联动,经济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目前,部分医院还存在:虽设内部审计科,但内部审计科管理层级属于财务部的下级,由财务部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任用没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或能力的人员担任财务负债人,科内财务岗位混乱,没有形成岗位制衡与监督;虽设立总会计师岗位,但总会计师只是财务部下属的一个副职职位,没有进入医院领导班子;总会计师的聘用没有按总会计师任职条例任用,不充分考虑总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胜任能力,例如:聘任主任医师、副主任护理师、经济师、审计师、统计师等专业方向的人员担任总会计师职位;科室设置不科学,如增设立与财务科相平级别的经济管理科、财务分析科、成本核算科等,造成应归口管理的经济业务未进行归口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协调难度大,财务数据孤立,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未形成共享,常发生工作推诿扯皮,职责不清,财务管理效能低。

(三)重医疗业务轻运营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淡漠

医院管理层成员因全部是医疗业务专家,经济管理理念没有树立。任用管理人员时,只注重任用医疗业务型专家,不注重经济管理型人才的任用,经济管理工作难以适应医院改革发展的需求。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全院员工参与的系统工程,如果医院管理层没有深入学习内部控制知识,没有为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营造好的内控环境,是不可能建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没有医院管理层的推动,内控制度不可能有效的实施,在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落地,不可能全面实施。

(四)医院管理制度孤立,未形成联动与制衡

管理制度孤立,没有把内部控制制度嵌入医院的管理制度中,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制衡与联动, 如:采购部门全程负责采购业务、银行印章管理混乱、收入审核及票据管理未形成制衡、重大经济事项未执行集体决策、固定资产长期未进行清理盘点等,造成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混乱。

(五)不注重核心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胜任能力培养

部分医院不注重财务负责人、内部审计负责人、总会计师等核心岗位的人员队伍培养,核心岗位人员的学习培训力度不大,管理技能不强,管理理念未树立。据调查,部分医院任用核心岗位人员不充分考虑职业道德与专业胜任能力,随意性大,管理岗位轮转中出现问题,护理部主任轮转任财务科主任,医务科主任轮转任审计科主任等。

(六)内部控制建设,不结合实际

内部控制活动与医院的运营管理活动没有紧密联系,内部控制制度孤立,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嵌入运营管理的流程,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前没有认真梳理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对各项业务环节没有进行风险分析,内部制控活动与医院的业务活动相互分离,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不结合医院实际,内部控制度空洞,造成内部控制度难以贯彻实施,形不成内部控制的制衡与联动。

(七)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缺失,没有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与创新机制

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及纪委部门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管理缺失,流于形式。对医院的经济活动未进行监督检查,不能向医院管理层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难以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无法实现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与创新。

(八)内部控制没有和医院绩效管理挂钩,缺乏内部控制建设的激励机制

医院管理制度基本没有进行年度考评,部分医院就算有考评,但考评结果没有与绩效管理挂钩,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也如此。据调查,许多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上只是用于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而制定,是被动的控制而控制,内控建设没有对医院的经济业务进行认真的梳理,关键的控制点、控制环节未得到控制。内部控制目标没有和医院发展目标、绩效管理目标相结合,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没有发挥,这也是医院内控管理难以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推行总会计师制度,为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创造条件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必须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只能由医院管理层营造。医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三级医院必需设立总会计师,其他医院可参照执行”。这足以说明国家卫计委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要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必须有一定经济管理业务能力的经济管理专家进入院领导帮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科学化、精细化。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也如此,各科室之间的协调、联动、制衡更多的需要管理层的引领与推动。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医院领导帮子在塑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更多的是要总会计师来引领与推动,医院只有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总会计师进入医院领导班子,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审批,从专业的层面向院班子会汇报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只有院领导班子认识到位,才能全面打造良好的内部制度环境。

(二)梳理医院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

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首先应对全院的经济业务进行认真的梳理,明确业务流程与环节,确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目标,在梳理业务流程时应重点关注:重要业务和重大风险的经济业务,结合医院实际,对医院“三重一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出纳岗位、收费岗位、采购岗位、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在建工程管理岗位、票据管理岗位、退费管理岗位、药品与物资管理岗位、财务审核岗位、病人预交款核销岗位、合同管理岗位、预算管理岗位的业务活动加以控制,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发挥内控的“制衡”作用。

(三)系统分析医院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

对医院各项业务活动全面进行梳理分析,在业务环节中找出风险点与控制环节,并加以控制。例如:出纳岗位的资金支付与审核环节,物资采购的询价与确定供应商环节、请购与审批环节、付款申请与付款执行环节,重要与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联签制度执行环节,退费岗位的退款执行与审批环节,在建工程的预算与决算环节,票据的领用与核销环节,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环节,资金支付的审核环节,合同的归档管理环节、预算的执行评价环节等。

(四)对业务风险点进行排序,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应在所有经济业务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分析风险点,并按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风险排序,结合医院风险的承受能力及成本效应原则,选择确定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对医院的经济业务风险进行管控。例如: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等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对重要与重大经济事项进行集体决策;预算的执行与预算的考核分离控制;出纳岗位配置保险柜;不能由出纳一人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全过程;票据的领用与核销不能同一个人;对外币业务进行套期保值;物资请购与审批必须由两个部门完成;贵重的医疗设备进行投保,对待处理财产不在进行投保等措施。

(五)建立健全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

医院的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的具体化、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只有把内部控制制度嵌入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全面推动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所以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必须结合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原则,充分考虑内部控制的可行性,所以在制定医院各项管理制度时,应对各项业务性质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医院确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把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嵌入医院的管理制度中,在业务管理工作中,据保证各项业务的联动,又使医院各项业务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达到全面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

(六)合理设置管理岗位,提升医院运营效能

岗位设置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核心,只有合理设置岗位,才能保证医院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制衡”,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医院必须对业务活动进行梳理,结合内部控制的原则与方法,科学合理设置医院岗位,严防机构设置重叠、交叉或缺失,造成各项业务工作的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七)建立内部控制的考核评价机制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及纪委部门应加大对内部控制活动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审计力度,并及时向医院管理层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管控,并把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与医院的绩效考评挂钩,激励员工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全面推进医院内部控制建设。

三、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考

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是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体系,是医院运营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医院财经秩序。内部控制机制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内部控制是预防的免疫系统,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内控机制,通过内部“制衡”、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授权审批、归口管理等措施,能有效防范医院运营风险。结合文章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困境与应对策略的分析,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务之急,医院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内部控制的宣传培训,抓好重点业务环节,强化各科室的协调配合,全力推进医院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效能,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T元元,田立启,候常敏,操礼庆.医院经济运行精细化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医师节总结篇2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沿用了几十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中各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将系统性的完整知识人为地分割成各自独立的课程,例如大一的中医基础课程讲什么是心主血;一年后中医诊断学课程会讲心主血功能失常的表现;方剂学教师讲什么方剂治疗心主血功能失常,中药学教师讲用什么中药治疗心主血功能失常;最后内、外、妇、儿科老师再讲内、外、妇、儿心主血功能失常的治疗。这样心主血这一完整知识的学习要在3年多的时间内,由7~8个教研室分割完成,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相关教材对此类知识点的讲述显得既重复又割裂,不利于学生自学和复习。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则根据医学基础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了各学科间的重叠和交叉,避免了学科之间的重复和脱节,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某个器官和系统从不同层面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选典型且有代表性的中医临床病案,在可以的情况下对病案进行修改,重点在于寓理论于病案,揭示其基本理论。在课程教学的初级阶段,要选择难度较小的病案,以免学生们“知难而退”,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2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2.1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PBL教学方法中,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也是该教学法实施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的临床医学的知识,亦或是现实生活中的病例和一些耳熟能详的典故。例如:在学习“五脏的主要功能”这一章节之前,布置类似于如下的问题给同学们:(1)比较中医和西医学中各大脏器(包括肝心脾肺肾)的功能上的异同;(2)叙述五脏的系统连属;(3)五脏与精、气、血和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4)列举五脏功能性病变的一些典故并说明。通过这样的简单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度是PBL教学的基础。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主要是以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相关教材,亦或是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分组讨论,主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自我查阅学习,然后整理,寻找正确答案,最终写出书面的分析报告;以备课堂上进行发言。2.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方式多样,学生分组讨论后,各小组已达成共识,由已确定好的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将讨论结果向全体同学汇报。学生们通过课前的交流和讨论,将查阅的相关知识内容串联起来。例如:讨论五脏连属与一些病证的关系,比如说肝在液为泪,如果肝血不足,则泪液分泌减少,两眼干涩;另外肝在体合筋,所以肝血不足可导致肢体麻木、抽搐拘挛等症状;或者心在志为喜,因此有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损,固有‘喜伤心’之说,<素问.调经论>中有“神有余则笑不休”。根据五行学说,肝与心相生相克,互为荣损,因此有心血旺则肝气疏泄有度和情志舒畅。在讨论中,教师可适当引导,但避免使自身的观点左右学生的思想。教师的作用贵在引导学生,使学生能总结出病案中所隐藏的基本机制等内容。也可让学生围绕自己知道一些简单的案例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但此种方法不作为必要的可能讨论内容,可以观察学生的状态,如若学生比较积极,跃跃欲试,可以实施,否则省之,以免给学生造成压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中医临床病案的讨论结果通常是多元化的,可以开拓学员的思路,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组织好临床病案讨论是PBL教学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3PBL教学模式的归纳总结与课后答疑

归纳总结的方法有两种,可单独也可合并进行。第一种是由教师进行,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作必要总结,就五脏这节而言,五脏的功能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加以强调概括,使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印象。另外,也应该对学生的讨论的部分进行总结,肯定学生中分析透彻的意见及创新见解,同时也要指出不足,加深学生对讨论内容的掌握,提高PBL教学的整体质量。第二种是由学生自我总结,真正意义上学习和掌握知识。总结之后的课后答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般学生在学习完五脏这一节内容后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中医所说五脏的功能和西医所说内容有些不一致的内容?指导教师一定要从中、西医理论体系等各个不同方面进行剖析讲解,使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是以中医学为基础,又以现代医学为说理工具的一门学科,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理论的结合。课后答疑这部分是针对学习比较透彻的学生的再次拓展及对课堂上没有发言或由于性格及其他原因而导致的没能发言或者讨论的学生,私下交流可能会使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和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度。总之,在中西医临床专业中进行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有各种特点,这些特点和难点正是对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所要沟通和解决的内容与关键。PBL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沟通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教学与沟通相结合。未来我们应当不断探索,将PBL这种沟通式教学模式普遍应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各个课程教育中,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既能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具有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又具备现代医学知识及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临床辨治能力的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医师节总结篇3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痹病/侗裕焕节病;中医药;治疗经验;王素芝

王素芝主任医师为陕西省第一批名老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导师,从事风湿病临床和教学工作近50年,在诊治风湿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见解。笔者有幸师承学习,现将其诊治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对RA的认识

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1],其多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和晚期可致关节畸形的临床特点在中医古籍中多有论述,可见于“痹病”“历节”“痛风”“鹤膝风”等相关疾病记载中。王素芝主任医师认为,在古医籍中与RA临床特点最接近和最具代表性的疾病当属“历节”病。“历节”,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解释:“历节者,遇节皆痛也。”《金匮要略集注》李ㄗ⒔猓骸胺缡相搏,四肢节节皆痛,即历节病

也。”历节病属中医风湿病的一个特殊病种,以四肢多关节肿痛、屈伸不利为主症,晚期可出现身体羸瘦、关节肿大变形、残疾,类似于RA的临床表现[2]。《金匮要略》之后对本病多有论述,还有称作“历节风”“白虎历节”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推广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中采用“侗浴辈∶。“侗浴钡摹丁弊掷丛从凇督鹭岩略》历节病的记载:“诸肢节疼痛,身体顿,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丁钡谋咀质恰稗獭保也写作“病薄!端滴慕庾帧ま滩俊方馐停骸稗蹋跛也,曲胫也。从大,象偏曲之形。”

2 病因病机

2.1 感受外邪 王素芝主任医师认为,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或湿热毒邪,乘虚侵袭人体,痹阻经脉,流连筋骨关节,闭而不通,气血津液郁滞,发为本病。外邪侵袭是RA的外因,反复感受外邪是RA反复加重病情缠绵难愈的病因之一,正如《素问・痹论》中所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RA日久不愈,反复感受外邪,可由表入里,内舍脏腑,引起脏腑内伤,功能失常,导致五脏痹,可出现肺痹、心痹、肝痹、脾痹、肾痹相关证候。《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其合也。”

2.2 肝肾不足 《灵枢・百病始生》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对于RA,“虚”主要是肝肾不足。王素芝主任医师强调,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肝肾不足,筋骨关节失养,外邪乘虚直中于筋骨关节,经络痹阻,气血不畅,津液郁滞,引起关节持续肿大,关节损害,逐渐变形,最终可致残疾。《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曰:“历节之病,属肝肾虚。肝肾不足于内,筋骨不荣于外,客邪始得乘之而为病也。”所以,RA常因肝肾不足,筋骨失养,筋骨交会之处――关节容易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一旦邪气乘虚侵袭,留连痹阻于经脉、筋骨、关节,发为本病。

2.3 痰瘀痹阻 王素芝主任医师认为,痰瘀痹阻是RA的病因病机,并且贯穿整个病变过程。风寒湿邪或湿热毒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失畅,津液郁滞,瘀血痰浊渐生,阻滞脉络,留着于筋骨关节之中,导致筋骨关节失养破坏而变形、屈伸不利或残疾。不同医家从不同角度对此作出过论述。《灵枢・周痹》中说:“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痹症有瘀血说”。《临证指南医案・痹》明确指出:“其实痹者,闭而不通之谓也。正气为邪所阻,脏腑经络,不能畅达。皆由气血亏损,腠理疏豁,风寒湿三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

总之,王素芝主任医师在深入研究古医籍,继承前人有关痹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认为,RA多因先天禀赋薄弱,或后天调摄不当,肝肾气血虚弱,筋骨关节失养,风寒湿热外邪乘虚而入,邪气流连不去,深入筋骨关节,经络痹阻,郁而化热成毒。气血运行不畅,津液郁滞,渐致痰瘀互结,聚集于关节,日久导致筋骨关节受损,破坏变形而成本病。肝肾不足,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是RA发病的关键,血瘀痰阻贯穿整个病变过程[3],痰瘀是其重要的病理因素。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肝肾不足,标实与风寒湿、湿热、瘀、痰等相关。

3 证治分类

3.1 寒湿痹阻证 证候:肢体关节冷痛、重着,局部肿胀,不红不热,关节僵硬、屈伸不利,遇寒痛剧,得热痛减。舌质胖淡,舌苔白,脉弦缓,或沉紧。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方药:乌头汤合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药物组成:川乌(蜜制,先煎)10 g、麻黄6 g、生黄芪20 g、白芍10 g、桂枝6 g、杏仁10 g、白术20 g、全蝎10 g、土鳖虫10 g、炙甘草6 g。

3.2 湿热痹阻证 证候:关节肿胀热痛,晨起僵硬,触之灼热,屈伸不利,或全身发热,口苦口干,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法: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方药:痹证1号经验方[4-5]加减。药物组成:苍术15 g、黄柏15 g、川牛膝15 g、生薏苡仁20 g、防己15 g、威灵仙10 g、桑枝20 g、秦艽10 g、忍冬藤20 g、连翘15 g、生黄芪10 g、土鳖虫10 g、地龙20 g、g莶草10 g、全蝎10 g。

医师节总结篇4

1资料与方法

    1.1教材蓝本本研究以汪受传主编,2007年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儿科学》(第2版)精编教材为 教材蓝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总论包括儿科学基础和 儿童保健,各论包括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疾病、 肾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新生儿疾病和其他疾病, 共计50个病种,是目前为止病种最多的《中医儿科学》 教材。

1.2 教学对象五年制中医专业本科生和中医专业骨伤 方向本科生。

1.3研究步骤

    1.3..1调查表设计收集近10年关于《中医儿科学》 教学方法的研究论文,设计调查表。从中国知网和万方 期刊数据库共收集相关文献63篇,根据文献报道的教学 方法,分为教具和教学方法两大方面设计调查表,教具 选择了黑板、挂图、多媒体幻灯、CAI课件、视听教材5 种,教学方法选择了讲授教学法(讲课法)、讨论教学 法、图表比较归纳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互动 教学法、专题讲座教学法、指导自学法、基于问题的 (PBL)教学法9种。

1.3.2调查表填写分别请20位《中医儿科学》教师、 40名儿科研究生、40名儿科实习生、200名已经学习过 教学方法的选择人数。根据统计结果确定《中医儿科学》 每一部分内容最佳的教学方法1〜2种。如果该部分内容 所有人均统一认为最佳的教学方法只有一种,该种方法 即可确定为该部分内容最佳的教学方法。如果该部分内 容有2种以上最佳教学方法的意见,根据比率确定2〜3 种最佳的教学方法。

1.3.4教学效果对比对有多种教学方法的每一节内容 在同一年级同一专业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 教学过程。每一部分内容完成后立即进行小测验,确定 其短期教学效果,期末和下学期开始时进行两次测验, 确定其远期教学效果。根据测验成绩分析确定每一节内 容最佳的教学方法。以上教学方法比较连续进行2年, 每年1次,分别为2007级中医本科班和2008级中医本 科班、中医骨伤本科班。

1.3.5教学方法确定根据教学效果确定每一节内容最 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形成优化的《中医儿科学》课程 教学方法。

2 结果

    2.1教具对于教具的选择,除总论部分“生理病因病 理特点”外(本节内容多媒体居第2位),其他内容均以 多媒体选择率最高。说明现在多媒体在《中医儿科学》 甚至所有中医临床课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和接受。但对 于多媒体的使用,75%的人选择的最佳比例是在30%〜 70%,说明多数人均认为多媒体的使用仍需要有选择性。 选择人数居第2位的教具绝大部分内容均为黑板,仅总 论部分的“生长发育、诊法概要、儿童保健”三节内容 居第2位的教具为试听教材,说明传统的教具黑板仍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有丰富试听信息的内容,试 听教材也是有益的补充。挂图和CM课件的选择较少, —方面是由于挂图的制作和使用不方便,另外挂图的功 能完全可以被多媒体替代,CM课件由于教师自己制作 难度大,而现有的CM课件难以满足各位教师授课的需 求,因而未能在实际教学中广泛使用。

2.2教学方法总论部分绝大部分内容最佳的教学方 法是讲授法,仅“年龄分期和生长发育”两节内容首 选图表比较归纳法,其次是讲授法,说明总论部分在 教学方法上多数学生和教师都仍青睐传统的讲授法, 这与本部分内容的属于基础理论是相适应的。“生理病 因病理特点、诊法概要、治法概要、儿童保健”四节 内容居于第2位的是案例教学法,各论部分内容绝大 多数均以案例教学法为最佳教学法,仅“寄生虫病、 脐部疾病、奶癣”以指导自学法为最佳教学方法。说 明学生们希望临床课授课中有大量的临床实际案例穿 插,使其能够学到临床上能够实际见到、实际用到的 知识和方法,希望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能够 早接触临床知识,教师亦希望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丰 富和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寄生虫病、脐部疾病 和奶癣”由于发病率低,课时有限,宜作为自学内容。 23考核结果经过不同班级的考核成绩比较,多媒体组 和黑板组无统计学差异(P>Q05),关键在于灵活和有 效的使用教具。案例教学法组在各论部分短期记忆和长期 记忆均优于传统的讲授法组,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图表比较归纳法较讲授法亦可增强记忆,提 高教学成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 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 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 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 于主导地位。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 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形成《中医儿科学》课程内容教 学方法的最佳匹配体系。对每一节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具 选择和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明确的界定。有利于青年教师 尽快掌握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 时,对讲授本门课程的所有老师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利于提高《中医儿科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教学方法的确定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知 识结构,《中医儿科学》属于后期临床课,本门课程之后 就要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中医学专业和中医骨伤专业本 科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各门中医基础课程和包括《中 医内科学》在内的大部分中医临床课程。因此,在教学 中要注意突出“儿科”特点,重点讲解儿科相应疾病的 生理、病因、病理、治疗和防护。依据教学内容合理的 选择多媒体、黑板或视听教材作为教具,灵活地采用讲 授法、案例教学法、图表比较归纳法、指导自学法等教 学方法。对于内容较多、图片及影像素材丰富的内容可 使用多媒体结合试听教材,对于理论性强、无试听信息 的内容宜使用黑板和讲授法,对于临床常见病的讲解, 宜结合典型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

医师节总结篇5

[关键词] 打印病历;病案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71-03

2010年2月22日,我国卫生部印发《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试点医院采用的电子病历尚不能建立区域内共享的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而且各个试点的电子病历的制度、模式、质量评估等尚不能统一,也可以说是准电子病历,所以说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还没有实现。计算机打印病历是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方法。打印病历是指应用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印的病历(如Word文档、WPS文档等)。我院从2010年9月开始实行统一格式的Word文档类型的计算机打印病历。由于计算机打印病历的应用,医师们可以采用现代化手段,采用统一Word文档模板完成病历,减轻书写病历的工作量,有更多的精力研究病情的诊断、治疗。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病历质量检查的728份病历中,发现的354份缺陷病案,总结存在的问题,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医疗风险。现将我院打印的病历的管理总结如下。

1 打印病历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打印病历质量管理过程中,从728份病历中发现的354份缺陷病案(即出院病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简单复制,病历的内容简单,缺乏个体性、科学性

由于模板的使用,简单方便的复制、粘贴功能,大大提高了病历书写速度,但同时临床医生们,忽略了病历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354份缺陷病案中共296份病案存在简单复制缺陷,体现在现病史、既往史、专科检查以及首次病程中都存在互相复制,内容简单,尤其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简单,诊断依据不足以支持诊断成立,还有许多重要信息未能体现,如查体中重要的阳性体征和与鉴别诊断相关的阴性体征,这也可能造成全科病历质量的下降,同时很难以反映出患者的真实病情及个体性。另外,简单复制,使简单低级错误多见,复制过程中极易发生明显错误,如同一错误,反复出现在同一份病历中,或同室多个患者病历中。简单低级错误多见,如在某科59份在院病历中出现将传染病史写入在家族史中的简单错误。追问全科医生,是由于粘贴某位年资较低的住院医师的病历,没有认真核对更改,简单的复制、粘贴却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也使病历缺少了不少科研的价值,这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

1.2 住院病历时效性遵守较差

15份出院病历存在时效性问题,主要为打印不及时,没有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明确规定的:入院记录在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在患者入院后8 h内完成,抢救的就在抢救后6 h内完成,3 d内要求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1]的要求,打印出病历。病历的时限性出了问题,往往有重大安全隐患,一旦有纠纷,家属要求封存病历,那医生乃至医院将面临无法提供病历,处于非常被动地位。

1.3 缺少手工鉴名问题严重

手工签名不及时,34份病案入院病历缺少手工鉴名及日期。确诊诊断缺少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签名等。

1.4 其他方面的缺陷

体现在打印质量方面的不重视细节,存在打印问题。共201份病案存在格式方面体现在居中、对齐;共24份病案存在打印质量方面缺陷,体现在颜色过轻或过重以及倾斜严重或超过边界造成内容不全等。打印时的不认真造成部分内容缺失或病例模糊,或墨迹影响病例质量,极易在医疗纠纷中造成失败。

2 打印病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各级领导法律意识、危机意识不够

由于领导对病案管理意识不够,导致各级医师对病案质量不重视,监管均不到位。许多领导只注重经济创收和社会效益,忽略了病案质量的管理。现如今,病历已不仅是教学、科研的信息,同时也是重要法律依据,体现在医疗纠纷,司法诉讼、司法鉴定、民事取证、劳动鉴定,医疗保险等诸多方面。病历是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的描述与客观体现。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安全系数,从而确保医患和谐关系,才能立足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历史大潮中。在医疗质量中,病案管理是重要环节之一。病案管理应贯穿于医疗过程的全程。

2.2 对病案管理的培训以及法律法规、风险意识的培训不够

病案作为医疗行为的载体,病历书写缺陷是被认为诊疗缺陷的直接反映,任何书写缺陷无论大小,都应避免,尽全力实现“零缺陷”,从而合理规避医疗风险。

2.3 医生自我保护意识差

医生自我保护意识差,不能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中,打印病历助长了部分医生随意拷贝、不注意细节的行为。虽然现实社会的发展,使医院不断强调病历的法律意识,但作为专业的技术性人员法律观念依然薄弱,对病历的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够。在思想上,在日常行医过程中,在书写病历的过程中,存在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淡漠的现象,殊不知每份病历、每个符号将来在法律面前都可能是对自己乃至医院极其不利的重要证据。

2.4 打印病历模版不完善、不科学,复制权限控制不好

由于我院采用统一Word文档模板,在制度方面要求较细,但在设计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造成随意性较大,同时受计算机知识技巧方面局限性制约。许多年龄较大医生在打印方面的页面设置方面需要进一步培训。

3 改进措施

3.1 应加强医院病案管理责任制

(1)加强科室负责人及科主任的质量意识及责任意识。作为行政领导和学术带头人,只有科主任重视病案管理的重要性,严把质量关,才能调动全科的各级医师的质量意识及风险意识,使全科各级医师规范书写病历。(2)高级职称人员严把质量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是否合适,是否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偏差,及时纠正病例中的错误,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病历质量及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尽可能杜绝医疗隐患的发生。(3)充分发挥主治医师的中流砥柱作用。主治医师作为科室内的指控医师,要及时查看住院医师病历,及时对问题进行修改,要认真审核各种记录,并及时签字,对病历的质量控制负责。(4)调动住院医师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住院医师是病案管理中的一线,由于经验少,往往忽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要确保住院医师时刻有风险意识,认真书写病历,对病案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要求住院医师按各项要求,规范认真对待每一份病历,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文字,以及每一个符号,要让住院医师从主观上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

3.2 强病案管理的培训

3.2.1 加强入职培训 年轻医师或调入医师入职前的培训。选择长期从事病案管理的人员,结合管理性中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对即将入职人员进行培训。

3.2.2 重视年轻医师的培训 加强对年轻医师入职初期的管理,让刚入职人员明白病案的内容是能直接证明该医疗行为的主要事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伤残鉴定,医疗保险理赔及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鉴定、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2]往往对良好习惯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强年轻医师风险意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更加重要。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在医学伦理和技术的培训方面与美国差不多,而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医学职业道德、法律观念等方面的培训[3]加强全员培训,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侵权责任法》等,提高全员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使每位医师要认识到病历是证据,规范病历是证明无错的证据,是保护自身的武器,应重视每个细节。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不在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方面与美国相差不多,而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医学职业道德,法律观念等方面的培训。

3.3 定期病案质量反馈

像协和医院一样像协和医院一样,定期将全院病历存在的集中问题向全院通报,引起各级医师重视。按并按质量的好坏分别排出进行展示,共同学习好的方面,对于质量差的要分析原因引以为戒。同时也可以参加卫生局组织的各种病历评比,参观如协和医院优秀病历展等活动,让年轻医师认识到优秀病历是怎么写的,从而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3.4 与考核奖惩挂钩

加强质量管理就要与考核挂钩,考核成绩与经济利益、与晋升、晋级及各种、进修机会挂钩。让每月考核及每份病历出科考核都落实到实处,让每个医生重视病历,认真对待每份病历,坚持不放松。总之,病案管理就要持之以恒,永不放松。

3.5 加强对打印病历的研发设计

加强打印病历模板不断改进、研发,对病历的复制权限进行限制,如对日期进行提醒等,减少重复犯错的机会。另外,也可以加强更大投入,购买实施先进经验的电子病历软件,减少低级错误的出现,让医生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病历的核心内容中。

4 结论

计算机打印病历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4]电子病历是未来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不断改进完善计算机打印病案质量,提高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是未来电子病案管理真正实施的基础[5],也是提高医疗抗风险系数、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总之,把握好病案管理的每个环节,对于提高病案质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过程中医疗纠纷,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S].2002.

[2] 张闻武.医疗纠纷中病例存在瑕疵问题之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6,8(5):83-87.

[3] 伦施斯,张阳,吴伟,等.住院医师正规化培训改革效果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09,2(8):124-127.

[4] 张玉华.计算机打印病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病案,2010,11(5):28-29.

[5] 张秀云,段秀丽,李静艳,等.电子病案终末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病案,2010,11(2):49-50.

医师节总结篇6

关键词:医学模式;医学教育;“PCE”三联合教学法;临床综合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80-02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大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猛增,加之如今医患矛盾的日趋突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面临诸多困难。如何建立一种适应当前医学教育发展需要的临床教学模式成为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密切关注的重要话题。为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普外科在总结多年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再结合当今的医学教育新形势,首次尝试将PBL、CBL、EBL三种教学方法集合在一起应用到临床实习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进行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7月26日至2013年6月8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普外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系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12组,每组5人,每轮实习时间为4周。

2.研究方法。“PCE”三联合教学法就是借鉴PBL、CBL、EBL各自的优势特点,将这三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联合应用于普外科的实习教学环节中。具体教学流程如下:首先,带教老师根据科室实际病例情况,结合我校实习教学大纲要求,每周选择临床上具有典型意义的病例1个,然后简单地向实习同学介绍该患者的病情,让学生置身真实的病例之中,教师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主要症状、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等几个方面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主要以“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How”(怎么办)的形式展开[1],然后学生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及相关体格检查后书写一份大病历,并交给带教老师修改。其后,学生带着老师的预留问题自主查阅教科书或相关课外书籍,随后针对该病例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自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老师在一旁可适当给予引导和启发,并时时灌输循证医学理念,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循证医学的理解。如:为什么这样诊断,依据在哪里?为什么这样治疗,是否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有没有相关文献支撑?总之,在整个讨论阶段,教师必须掌控整个教学环节的进展情况,防止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最后,老师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其中,老师的总结应针对该疾病的发病诱因、主要典型症状、阳性体征、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及目前最新的诊疗方案进行全面系统地讲解,让学生加深对该种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三基”知识。

二、结果

学生每轮实习结束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PCE”三联合教学法的教学满意度,并收集相关意见进行改进,进一步优化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从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7.84%的学生非常满意“PCE”三联合教学法,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形成,提高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符合当前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

三、讨论

1.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然性。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虽然暂时能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很快遗忘,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完全不能达到医学教育的最低标准。

2.“PCE”三联合教学法的特点。PBL、CBL和EBL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最先进的三种新型教学模式,而“PCE”即是借助三种教学法的不同优势将其融合在一起应用于临床教学中,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能力。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ows首次提出PBL教学法,它强调的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符合当前医学教育的要求。大学四年级医学生进入临床课程的学习,而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临床实践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为此CBL教学法应运而生,它的核心内容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EBL是最近兴起的一种临床新型教学法,它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一定都要基于临床科研所取得的最佳证据[2],制定每个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EBL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医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适合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

3.“PCE”三联合教学法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普外科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均较强的临床学科,因涉及的教学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而临床实习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我校整个普外科的实习时间总共为8周,传统的以临床老师跟班带教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医学生的教育目标。为此,本学年我科借鉴PBL、CBL和EBL三种教学法的理念,并将其进行有机地结合应用到临床实践教学中,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收到很好的应用效果。从每轮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该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逻辑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归纳分析能力等临床综合素质,是值得广大学科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但值得提出的是,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病例相当重要,病例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有探讨性”等特点,否则就不能进行激烈的讨论阶段。同时,成功实施“PCE”三联合教学法还需要老师能掌控课堂和有效驾驭知识的能力,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发言的情况,适时进行必要的点拨与引导;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还应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3]。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是否可行,还需要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实践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永华,刘静,邵世修,等,“PCE”三联合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9):921-923.

基金项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教育研究项目(20130201)。

作者简介:李静(1986-),女,重庆开县,医学教育管理者。

医师节总结篇7

医学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合格医生的培养离不开严格的实践训练。在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实习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医学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是使医学生能将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及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未来的医学人才队伍的素质,进而影响未来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我国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督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而言,教学医院对潍坊医学院实习工作重视程度均较高,对临床医学生实习制订了严格的管理规范。从人员配备上,医院科教科均配备了专门的教师负责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医院均为学生配备了专门的自习室和上课教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环境支持。同时,两所医院均有专门的模拟功能示教室,包括模拟手术室、模拟心肺复苏与气管插管功能室等,为学生开展模拟训练提供了保障。但在走访中发现仍存在不足。医疗质量管理之父多那比第安提出医疗质量的三级结构,即结构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以此为理论依据,笔者梳理对潍坊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走访过程中发现的医学生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质量提供参考。

2问题

结构质量中存在的问题结构质量对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起保障作用,通常包含人、财、物、规章制度等因素,是基础性要素。从人员来看,各家医院科教科虽然都配备了专门的人员负责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但这些人员在工作中身兼双重角色,即医院科教科职工和实习学生管理人员,而其角色定位的主体仍是医院科教科职工,实习学生管理仅仅是其附加的任务,而医院科教科中每天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需处理,如此便形成两种角色间的冲突。因此,这部分人员难以有充足精力加强学生管理。同时,由于上述人员并未受过相关的教育,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缺乏相应的经验。从师生比例来看,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医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致使师生比例越来越低,带教教师难以对实习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培训。从财力来看,虽然学校对科教科学生管理人员发放了一定的补助,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补助不足以发挥激励作用。从规章制度来看,虽然各个医院都针对医学生实习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从理论上看,这些制度都比较规范,但制度实施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致使这些制度日渐丧失其应有的约束力。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环节质量,即质量形成的流程,是决定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从带教教师来看,同样由于身兼临床医生和带教教师双重角色,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医疗工作任务本身已比较繁重,加之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每位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几乎都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与此同时,为了个人发展和晋升需要,医生还有较重的科研任务。临床工作繁忙已使其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在此形势下,对医学生的带教恐力不从心;加之部分教师责任心缺乏,使带教工作似乎流于形式,这对医学生培养非常不利。从带教的内容来看,带教的教师仅仅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随着当前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要求医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如医患沟通能力。同时,我国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已成为各方共识,这一形势也要求医学生必须加强相关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从过程追踪考核来看,对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形成性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过程也仅仅浮于表面,有些科室的考核形同虚设。考核不到位使部分学生也随之降低对自身要求,甚至有的学生出现实习缺勤现象。从学生角度来看,由于过程管理不严,加之很多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缺勤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很多学生考研,紧张的复习压力使其无心踏实在临床参加实习。而考研结束后,一部分学生能如愿以偿,另一部分则名落孙山,不管何种情形,浮躁、焦虑情绪随之出现。考中的学生刚从考研的紧张压力中解脱,处于过度放松的状态,心情浮躁;而未考中的学生则筹划下一条出路,为毕业做准备,此时心情焦虑,也难以脚踏实地实习。终末质量中存在的问题终末质量即结果,是前述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的综合体现。总体来看,医院对实习终末质量的考核不严谨,医院大多出于人性化考虑,给实习生予以通过,而这对实习质量产生直接不利影响,致使实习生更加疏于自我管理。而且这一风气会在实习生中代代相传,如此循环,对实习产生负面影响。

3对策

加强对教学医院科教科带教教师的培训和激励学校定期组织教学医院中科教科的学生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主要加强学生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弥补其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其学生管理能力。同时加强对该群体的激励,只有激励到位才能促使其有高度的责任心。因此,学校和教学医院可根据医院规模、级别与实习学生数量的多少等协商制定具体的激励措施。可在实习生中实行导师制为克服实习中师生比例失调问题,实习过程中,每一科室均将学生进行分组,为每一组实习生确定一名带教教师,该带教教师担任小组实习生的导师,既可强化学生实习管理,又可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严格执行现行管理制度走访中发现,导致实习质量不佳、问题层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各项相关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制度对学生失去震慑和约束作用。因此,下一步工作中学校应加强与教学医院沟通,对现有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以使其发挥应用的作用。加强带教教师的责任心,强化实习带教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医院应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督导,采取相应的约束措施,加强带教教师的责任心,带教中加强对实习生考勤、督导等的管理和约束。同时,结合当前客观形势,在带教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临床专业知识,更要强化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构建严格的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对实习学生构建严格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并严格执行,以加强对学生日常的管理。实习质量的好与差,完全形成于平时实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因此,为强化环节管理,医院和学校应协商制定严格的形成性考评体系,对学生实习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制定详细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考评标准,并以此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过程考评。学校加强对教学医院的走访,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学校应安排学生管理人员定期走访教学医院,从而及时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采取相关补救措施。结合走访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普遍性教育,而对于发现的个别问题和个别学生则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同时,结合实习生大五上学期面临考研和实习冲突的现实问题,以及部分学生在考研前表现出的紧张、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学生正确面对考研。大五下学期考研结束后,针对考研成功和失败两类学生出现的过度放松和过度紧张两种状态,及其他学生面临找工作所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压力,进行辅导,使学生能协调好考研、求职与实习的关系。

医师节总结篇8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导向式教学法;运用分析

人体解剖学是所有医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之一,可以说是必修医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各种学习能力,更是与其临床水平有直接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科技也越来越先进,也对学医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更多地让学生吸收学习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的首要问题。传统教育多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过多的内容,另一方面枯燥乏味的课堂也给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了负担,这些都使得人体解剖学教学陷入焦灼的状态,阻碍了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对其教育方法的变革势在必行。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概述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认为,教学中传授基础知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而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并且自己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事先设计好各种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自然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重都保持思维活跃的状态,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构建逻辑思考框架,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吸收课本上的知识。问题导向式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提出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课堂都应该由问题环环相扣组成,因此需要老师根据课堂的重难点把握课堂节奏,让学生能够跟上思路,保持注意力集中。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相关分析

(一)人体解剖学教学特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量极大,含有较多的专业术语,接近70%的医学专业名词都是由解剖学名词派生或与其相关的,这就使得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过程不仅枯燥并且难于记忆。因此不仅教学任务量大,而且教学难度较高。此外,人体是非常精密的组合,人体解剖学涉及到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它们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巧妙地联系各章节内容,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也就是说该课程的教学总结性较强。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应用教学流程

1.前期准备

教师在上课之前把课堂的重难点画出,结合临床实践时会遇到的情况,在教材的基础上由易到难地设置问题,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简洁地呈现到学生面前,教师的教学思路需清晰明朗。在准备过程,教师可以将涉及到本节课的相关问题列一个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先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情况。

2.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结构等等的宏观结构的把握,并让学生养成良好逻辑思维。因此,提出的问题需要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既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也让知识点可以互相联系,最好能够结合临床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其他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述关节时,提出问题,“幼儿与成人的肘关节结构有何不同?为什么小孩易脱臼,成人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从肘关节着手,一方面对其结构特点抛出了疑问,另一方面对幼儿和成人的关节结构做出了对比,对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分析问题

分析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学生自行思考,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思考。仍以关节问题举例,关节是连接两块或两块以上骨间的活动部分,而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分析肘关节的组成包括:肱骨下端、桡骨以及尺骨上段,包含了肱桡、桡尺以及肱尺三个关节。通过更细致的学习可以知道,小孩的肱桡关节的桡骨环状韧带尚未发育完全,韧带比较松弛,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很容易发生脱臼,而成年人则不存在这种情况。

4.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阶段,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学习讨论,由学生总结讨论结果。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思考时,也注意联系实际,将其引入临床试验教学中,及时地对课堂做出反馈。如,在脉管系课程结束后,向学生提问,“给阑尾炎患者静脉滴注时,药物是通过哪些路径到达患处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问题联系课堂学过的心脏的结构等,在探索的答案的过程既复习了静脉动脉的分布,又加深了对大、小循环路径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巩固了静脉注射的相关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导向式教学在一定程度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的医学教学过程中仍有稍显不足的地方。首先,其教学效果受到教师影响非常大,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式教学,对于老师的教学设计和知识加工能力等等要求都非常高。如果老师对于涉及的课程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者过于深奥都不利于课堂教学。其次,问题导向式教学需要学生在整个课程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并且一直处于持续的思考中,而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待加强,这就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由于课程内容大多由问题的形式呈现,造成学生在基础知识网络结构的搭建上存在问题,不利于长期的学习。因此,在使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时,最好能够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共同进行。

三、结束语:

教育不止,改革不息。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为人体解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提出的问题既具有趣味性又具备实用性,帮助学生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地医学实践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谭雨.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7:55.

[2]陈秉朴,李海,黄秀峰.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04.

上一篇:医师总结范文 下一篇:执业医师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