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30 11:18:37

内科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论文篇1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56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人采用循证医学模式教学,对照组28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构成和平时成绩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传统的临床医学实习教学模式以临床查房、经验传授和技能操作为主要教学模式,并配以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

1.2.2试验组带教老师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学生和老师针对具体病人提出临床问题,比如“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病的可能诱因,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等;

(2)查阅文献收集解决问题的最好研究依据;

(3)严格评价研究依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4)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病人的处理;

(5)经过临床实践后作出效果评价和总结。

1.2.3效果及评价采用理论测试和实践技能考核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并针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

1.2.4统计学方法不同教学模式间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测试成绩比较

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病案分析的成绩分别为(76.2±5.7)、(75.3±6.2)和(71.8±5.3);试验组学生的这三项成绩分别为(78.4±6.3)、(88.5±7.1)和(91.2±4.5),对照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践技能和病案分析成绩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学生对自己在消化内科实习期间自学能力、查阅文献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对目前教学方式满意度等方面肯定率分别为85.71%、100%、78.57%、89.29%和96.43%,均高于对照组的57.14%、53.57%、53.57、50.0%和6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循证医学可以将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最新的研究证据很好的与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那么如何将这一临床医学新思维贯穿到临床医学教育中,成为了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消化内科教研组带教老师通过一系列措施把循证医学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的过程。如:追踪最新消化内科的临床研究结果;讲解疾病以病人为中心;授课方式以问题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需找解决问题的客观证据、总结经验等能力;教授文献检索和追踪最新研究证据的技巧等。本文观察了循证医学和传统医学两种授课理念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尤其是在病案分析方面,反映了通过循证医学模式的实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试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不逊于对照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肯定率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肯定率,且对自身在医患沟通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等方面进步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教法组,说明循证医学带教法更有益于学生进步和后续职业发展。总之,研究结果显示循证医学带教模式对临床医学生的培养非常有益。

内科医学论文篇2

1.1传统实习的组织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内科实习最常用的方式是传统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实习方式。医学生在完成见习阶段之后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各内科病房,每1~2名实习医生跟随1名住院医师进行临床工作,由病房主治医师担负主要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而学生们日常生活和心理指导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1.2传统实习方式的弊端

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内科实习时间为12周,需在4个三级亚科的不同病房中进行轮转,更换至少4名以上指导教师。这种轮转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了解内科不同亚科的相关疾病,但同时也带来了指导教师更换频繁的问题,由此导致师生之间难以充分沟通达到深入了解;而不同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方式,深入了解的缺乏使指导教师难以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辅导。这时的学习就更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学效果容易受到影响。由于参与教学的教师人数众多,教师的水平和教学能力就难免参差不齐。虽然大部分教师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少数教师责任感和教学意识不强,使教学效果相差较大。此外,这种教学模式下,1名主治医师需要同时管理5~8名学生,加上繁重的临床工作,就造成对学生的管理较为松散,因此教学计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就可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同时也更难以对学生的科研、生活和思想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关心和指导。

2在八年制医学生内科实习中实施导师制的具体方法

2.1实习生导师的选择内科实习阶段

导师全部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科教研室,要求至少具备主治医师3年以上工作经验,医德高尚、医疗作风严谨、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热爱教学工作,同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导师选聘以个人申请和专科推荐相结合,择优录用,最终经医院教育处审核批准。

2.2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习生导师制由教学院长直接牵头负责、内科教研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在实习开始前,组织导师进行统一培训,明确教学计划、导师的职责和工作方法。在实习过程中,定期召开导师经验交流会,使导师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实习结束后,组织导师和学生分别进行总结,评比教学效果。每名实习生导师在每个实习轮次负责指导1名实习医师;而每名学生在内科实习阶段始终由一名导师进行指导。学生每周书写大病历1份,由导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修改。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导师与学生每周至少见面2小时,由导师带学生在床边诊查患者、分析病情。导师着重对学生的临床能力、沟通技能、学习方法、科研能力和思想生活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辅导,尤其注重对学生临床基本功的培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3实施八年制医学生实习阶段

导师制的意义与本科生不同,八年制医学生有专门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其科研工作。虽然导师制的核心内容都是“因材施教”、“个体化”教学,但八年制医学生实习阶段施行的导师制与其在研究生阶段所施行的导师制存在明显不同,实习生导师制并不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主要目标。八年制医学生的实习生导师制的主要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导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在导师与学生的不断互动中到达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实习生导师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医疗作风;(2)对刚进入内科实习阶段的学生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重点加强对学生临床基本功的培训,如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基本临床操作等;(4)训练学生规范的临床思维方式,做好从书本到临床、从学生到医生的思维模式转换;(5)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6)使学生初步接触科研,培训其查找和阅读文献的能力;(7)可为学生今后选择专业方向提供一定的建议;(8)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不良心理状况及时予以疏导。与传统的八年制学生实习阶段的教学模式相比,导师制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传统实习方式的松散的管理模式不同,在实施实习生导师制后,学生虽然仍分散在各个不同临床科室、跟随不同的带教老师实习,但导师可与不同科室带教老师互相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全程督促学生积极学习,并对每名学生的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每周固定时间的师生接触,使导师能够手把手地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式的个体化指导,这种方式尤其有利于强化对学生临床基本功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相比起八年制学生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实习生导师与学生年龄上的差距较小且交流时间较多,因此能够更顺畅地沟通、交流,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实习生导师更容易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加以干预。对导师而言,固定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激发导师的责任感和教学热情,并能够激励导师不断充实和提高自我;对学生而言,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有了归属感,带来的是更强学习主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八年制医学生实习阶段

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导师制源于国外的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但导师制在八年制医学生实习阶段中的实施目前还是一项新事物,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仍未成熟。实习生导师的临床和教学能力如何、教学态度和理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师生之间是否能够真正有效沟通、如何对导师进行奖优罚劣等问题都会明显影响实习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因此,在实行导师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在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充分重视下制定合理完备的导师选拔、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以及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从而使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个体化”教学的有益作用。

5总结

导师制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实习阶段中推行导师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传统实习方式中教师频繁更换、组织松散带来的弊端,并有效地调动导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并初步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文献阅读技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我国的医疗行业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内科医学论文篇3

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别名列前三位,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主导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信息与系统科学、地学、数学、天文学和力学。除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三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为正外,其他五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多数学科的科技发展低于整体水平(见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生物学 1.7461 0.98206 1.79619 1化学 0.87113 1.18576 0.83031 2物理学 0.81642 1.32005 0.76775 3信息与系统科学 -0.41952 -0.77932 -0.37558 4地学 -0.54201 -0.6447 -0.52783 5数学 -0.71232 -0.20092 -0.7645 6天文学 -0.88765 -1.14172 -0.84543 7力学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差距明显。 在自然科学八大学科中,上海除地学外,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进入前三名,其中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六个学科在大陆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信息与系统科学国际科技论文数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见表2)。虽然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位居前列,但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在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力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系统科学、天文学和生物学有明显优势,数学与地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能进入前三名(见表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数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数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 nbsp; 江苏 湖北力学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上海 陕西信息与系统科学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物理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安徽化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天文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地学 北京 湖北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生物学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广东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是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 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效率,就其实质而言,是新的知识在一个系统中创造、流动和利用的效率。它取决于诸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效率。而决定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则取决于经济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体系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的氛围。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提升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制度、政策和环境的作用,提高创新各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达到创新目标的要素间的互动。从本质上看,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循环流转。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2/3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识流转、战胜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系统失灵是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表3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114 343 275 5122与国内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 7 2526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38 127 118 2360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独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其他 26 124 102 1384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2。 2 上海工程与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学科在国内的比较优势。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20个学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学、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土木建筑、交通运输9个学科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两个学科国际论文排名第三(见表4)。 表4 2001年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陕西 江苏测绘科学技术 北京 四川 陕西 北京 湖北 江苏材料科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上海 陕西矿山工程技术 北京 江苏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苏冶金、金属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辽宁 上海机械、仪表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江苏 陕西动力与电气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湖北 陕西能源科学技术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东 黑龙江核科学技术 北京 安徽 &nb sp;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肃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陕西 上海计算技术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苏 上海轻工、纺织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广东 上海食品 北京 江苏 广东 广东 浙江 江苏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苏 湖北 北京 江苏交通运输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湖南航空航天 北京 陕西 黑龙江 北京 陕西 江苏环境 北京 江苏 上海 北京 江苏 上海安全科学技术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苏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有18个学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别由广东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个学科进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3个学科名列第二,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轻工与纺织、环境工程名列第三(见表3)。 2)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8个学科依次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与仪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化工、计算技术、动力与电气、交通运输。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最为薄弱的5个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矿山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和食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学科科技发展的主 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60%的学科科技发展低于平均水平(见表5)。 表5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机械、仪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材料科学 0.57576 1.29195 0.67626 4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计算技术 0.35117 1.86971 0.51358 6动力与电气 0.49477 0.42028 0.50252 7交通运输 0.45473 -0.19787 0.40005 8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冶金、金属学 -0.46472 0.25968 -0.40773 11轻工、纺织 -0.46716 -0.475 -0.47954 12环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核科学技术 -0.72349 -0.79265 -0.75082 14能源科学技术 -0.79072 -0.50098 -0.78198 15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安全科学技术 -0.81005 -0.84276 -0.8 3462 17矿山工程技术 -0.8642 -0.85314 -0.88633 18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测绘科学技术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论文产出与北京差距悬殊。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个学科中,除材料科学与土木建筑两个学科外,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交通运输、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9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进入前3名的9个学科,除材料科学、轻工与纺织两个学科外,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环境工程等7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术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70%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 上海市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与国内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94 854 608 19073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独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5。 3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农学和水产学占据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农学和水产学,林学、畜牧与兽医科学相对薄弱(见表7)。 &nbs p; 表7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农学 1.21943 1.45978 1.26327 1水产学 0.28854 -0.26992 0.2164 2畜牧、兽医科学 -0.3714 -0.38479 -0.37749 3林学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有相当差距。 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和林学、甘肃的畜牧兽医、湖北的水产学国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浙江的林学,江苏的畜牧兽医、山东的水产学国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无论是国际科技论文、还是国内科技论文,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科技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农学 北京 浙江 江苏 北京 江苏 浙江林学 北京 黑龙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广东、陕西畜牧、兽医科学 甘肃 云南 北京 江苏 北京 甘肃水产学 湖北 山东 广东 山东 广东 福建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64%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9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4 46 &nbs p; 38 229与国内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2 5 4 18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69 124 99 506独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其他 9 8 3 25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3。 4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仍有相当差距。 在医药科学领域6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四个学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药物学和特种医学两个学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排名第二,中医学排名第三(见表10)。在医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除药物学和特种医学外其他4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医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预防医学 北京 浙江、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基础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药物学 上海 北京 江苏 北京 广东 上海临床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中医学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苏 北京 广东 江苏特种医学 上海 北京 广东 北京 陕西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6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的第一,上海除中医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进入前三名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均排名全国第三(见表11)。在医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6个 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临床医学 1.495 1.583 1.56579 1药学 0.89727 -0.15227 0.79183 2基础医学 -0.33507 0.84777 -0.246 3中医学与中药学 -0.21555 -0.8431 -0.27284 4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0.69136 -0.64275 -0.70052 5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科技发展相对薄弱。 3)知识流动不足是影响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表12所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85%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12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37 124 114 7510与国内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6 10 7 119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7 195 166 2343独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其他 139 125 100 724

内科医学论文篇4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医学科学和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制类型

学制3-5年;报考类型分为全日制博士(含学术型、专业学位)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仅限报考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51开头的),考生在报考时必须明确考试类型;考试类型一经确认上报国家卫生部考试中心后,不得更改;在职考试外语成绩为标准分(合格标准为300分),统考考试成绩为百分制。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医学类专业(含药学)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人员,医学类专业(含药学)或相关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录取前能取得硕士学位)。如属跨学科门类报考,原则上须主持与所报考专业的学科范围一致或相关省级以上课题或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均为第一作者,下同)。

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必须工作3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后公开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的学科范围一致或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2篇。

在职人员攻读全日制博士(参加三门考试)必须工作3年以上,且原则上须主持省级以上课题或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录取时按“定向就业”类别。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参加一门外语考试)必须具有医学硕士学位,且获得硕士学位后在临床医疗第一线工作至少3年,学位申请前须具备住院医师第二阶段规范化培训合格证。考虑到全日制博士招生指标的限制,建议在职且已获硕士学位的医务人员报考。

3、有两位与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4、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凡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 “同等学力不能报考”、“1年以上工作经历可报考”等的部分导师、专业,请考生按备注要求选择报考。

四、报 名

报名日期:定于2013年12月1日至25日。

报名方式:网上报名与提交报考材料相结合

网报日期:2013年11月25日至2013年12月25日

第一阶段:应届生预报名

2013年11月25日至11月30日(10:00~22:00)

第二阶段:正式报名

2013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9:00~22:00)

报名程序:

一、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直接登录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页(单击进入)进行网上报名;

二、网报成功后下载《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含报考材料目录)》;

三、考生下载申请表后,应按要求逐项填写,并务必按报考材料目录要求送交以下材料:

1、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收博士生情况登记表;

2、报考博士生申请表(含个人信息表、专家推荐意见、硕士阶段课程成绩等);

3、证书:往届生交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复印件(凡本校往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不必提供评议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生交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并必须在录取前(7月5日)补交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复印件;

4、以同等学力获硕士学位的考生交工作3年以上证明,且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的复印件;

5、医师资格证书(报考临床专业学位的考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等;

6、报考委托培养博士生的考生,现役军人报考,均需工作3年以上,由单位出示同意报考证明;

7、在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考生另交大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相片1张;

8、考生还须认真填写《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科研计划书》(含近三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计划书》报名时暂不交,留待面试时交导师组,由导师组作出评定,评定结果计入面试成绩;

以上材料1-7项内容应在2013年12月25日前(邮寄材料以邮戳为准)送交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研究生院招生办(具体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616室),经审查合格后网上打印准考证(2014年1月下旬)。逾期不予办理,提交材料或填写不全责任由考生自负,凡送我校的材料概不退回。

2014年全日制博士按学术型、专业学位招生类别分别填报志愿,同一学科,不同培养类型按不同的专业代码填写。如中医内科学,学术型代码:100506,专业学位代码:105118。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仅限报考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51开头的),无名额限制,且不占导师博士招生指标,报名时须征得导师同意。

报名费用:报名费250元(含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全国博士外语统一考试报名费、面试费),通过邮寄报考的考生加收函报费20元。

五、考试

(一)全日制博士生

考试科目:外语(英语或日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外语考试由国家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考试方式:考试分初试和面试。初试采用笔试,面试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不同专业和培养类型进行实验技能和临床技能的考核。

(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考试科目:外语(英语或日语)(国家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分数线由国家划线(一般为标准分300分)。

考试时间:2014年3月中旬(具体时间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考试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课室楼(广州大学城校区)。

考生于考试前一天持身份证、准考证、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生持学生证原件到我校研究生院报到。(考前网上公告报到须知)。

六、体格检查

考生必须在考试后由我校保健科体检,体检要求按《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及执行细则》执行。

七、录取

(一)报考全日制考生,根据考生的推荐材料和初试、面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由我校按规定择优录取。报考在职博士考生,外语成绩符合合格标准(有合格证编号),由我校直接发放入学通知书。

(二)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精神,从2014年起,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2014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须缴纳10000元/年的学费,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及收费方式依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详细情况请密切关注后续公布的相关招生信息。

学校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奖助学体系,提高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待遇,形成有利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八、报考费用及学习待遇

考生报考所需一切费用(报名费、体检费、往返旅费、食宿费等)均由本人自理。

录取后在校学习期间的待遇按有关规定办理。

九、毕业生就业

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按国家有关规定推荐就业、自主择业;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按协议书规定回原单位工作。

十、招生人数

本校2014年计划招收博士生145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单位代码:10572

地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

邮编:510405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电话:020-39358482

联系人:程宾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人数

考试科目

备 注

院所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4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中医药抗应激损伤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徐志伟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基础理论

招收卓越班报考

基础医学院

02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黄水清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基础理论

基础医学院

03

病因病机及治法研究

潘毅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基础理论

基础医学院

04

中医药抗应激损伤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敖海清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基础理论

基础医学院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7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病毒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王新华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温病学

招收卓越班报考

热研所

02

病毒性疾病的中医药研究

符林春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温病学

热研所

03

岭南温病研究

林培政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温病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4

①经方治疗疑难病症研究②伤寒论文献研究

李赛美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伤寒论

第一临床医学院

05

六经辨证内分泌疾病的研究

朱章志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伤寒论

第一临床医学院

06

①风湿病研究②《金匮要略》研究

林昌松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金匮要略

中医内科学或金匮要略硕士研究生优先考虑

第一临床医学院

07

①防治糖尿病经方的开发②含毒性中药的经方安全性研究

宋健平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温病学

科技园

100504

方剂学

1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调理脾胃方剂的临床运用与药理研究

施旭光

①英语②药理学③方剂学

中药学院

100506

中医内科学

8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中医药治疗脑病

孙景波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02

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王 奇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03

脑血管病临床与实验研究

梁伟雄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内科学(含西医神经内科部分)

第二临床医学院

04

中医药治疗肾病研究

刘旭生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05

中医药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的增敏

吴万垠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内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06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

吴焕林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内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07

中医药治疗肾病研究

汪 涛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08

COPD的中医证治研究

林 琳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含呼吸病部分)

第二临床医学院

105118

中医内科学

24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冼绍祥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2

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刘小虹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3

中医药防治脾胃病临床与实验研究

邝卫红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4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研究

吴 伟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5

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临床与基础研究

刘凤斌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或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6

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汤水福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7

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临床与实验研究

左俊岭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8

中医治疗血证(血液病)的研究

杨洪涌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9

呼吸重症

孙志佳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

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陈志雄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临床工作2年以上

第一临床医学院

11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何羿婷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招收卓越班报考

第二临床医学院

12

脑血管病临床与基础研究

黄 燕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含神经病学内容)

第二临床医学院

13

脑血管病临床与基础研究

蔡业峰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含神经病学内容)

第二临床医学院

14

治未病研究

杨志敏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15

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毛 炜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含肾病内容)

第二临床医学院

16

中医药辨治消化系统疾病

黄穗平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17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

邹 旭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18

中医药防治肾病研究

李顺民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深圳临床医学院

19

中医药治疗内分泌疾病

李惠林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深圳临床医学院

20

中医药防治肝病

周小舟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深圳临床医学院

21

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杜少辉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深圳临床医学院

22

心血管病临床研究

王清海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附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23

中医药防治疗脑血疾病的研究

黄德弘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附属广州中医院

24

中医脑血管病研究

谭 峰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内科学

附属佛山中医院

100507/105119

中医外科学

1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前列腺癌的中医优势治疗

陈志强

①英语②人体解剖③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508/105120

中医骨伤科学

12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髋膝关节疾病基础与临床

樊粤光

①英语②人体解剖学③中医骨伤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疾病

庄 洪

①英语②骨病学③中医骨伤科学

招收卓越班报考

第一临床医学院

03

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损伤

黄 枫

①英语②骨病学③中医骨伤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4

股骨头坏死基础与临床研究

何 伟

①英语或日语②人体解剖学③中医骨伤科学

本专业硕士毕业,有三年以上工作(或研究)经验优先

第一临床医学院

05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疾病

梁 德

①英语②骨病学③中医骨伤科学

至少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

第一临床医学院

06

脊柱退行性疾病及骨关节病

刘 军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骨伤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07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诊治

林定坤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骨伤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08

①骨关节病的防治②运动医学

韩清民

①英语②人体解剖学③中医骨伤科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09

脊柱病临床研究

林一峰

①英语②骨病学③中医骨伤科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10

骨质疏松临床研究

黄宏兴

①英语②骨病学③中医骨伤科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11

①中医药治疗软组织损伤②中医骨伤科康复研究③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研究

杨海韵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骨伤科学

附属佛山中医院

12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病

许学猛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骨伤科学

附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100509

中医妇科学

1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生殖健康与生殖障碍的中医药研究

罗颂平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妇科学

招收卓越班报考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5121

中医妇科学

3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研究

许丽绵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妇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2

补肾活血法治疗妇科肿瘤及月经病研究

李坤寅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妇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研究

曹立幸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中医妇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510/105122

中医儿科学

1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①小儿血证研究②小儿脾胃病研究

许 华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儿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511/105123

中医五官科学

4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阮 岩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02

耳鸣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刘 蓬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五官专业

第一临床医学院

03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对鼻咽喉疾病的治疗研究

李云英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耳鼻喉科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04

鼻咽癌中西医基础与防治

周小军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附属中山中医院

100512/105124

针灸推拿学

9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①针灸原理研究;②针灸促进脑功能重组及大脑可塑性的研究

许能贵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针灸学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02

①针灸防治亚健康;②针灸传统理论及其应用

张 宏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针灸学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03

①腧穴主治作用及临床运用特异性研究;②不同刺激方式和刺激量对穴位主治的临床影响

李素荷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针灸学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04

针灸治病机理研究

唐纯志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针灸学

招收卓越班报考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05

①针灸原理研究;②针灸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易 玮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针灸学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06

针灸治疗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柴铁劬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针灸学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07

针灸治疗痛证研究

林国华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针灸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5124

针灸推拿学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8

针灸治疗痛症、妇科病、皮肤病及失眠的临床研究

陈秀华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针灸学

招收卓越班报考

第二临床医学院

09

针灸治疗痛症及抑郁症相关病症的研究

符文彬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针灸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521

中医养生学

2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①养生本草研究②传统养生的管理(国际JCI标准的应用方向)

孙晓生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养生学

基础医学院

02

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

刘焕兰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③中医养生学

基础医学院

100522

中医心理学

2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中医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现代研究

邱鸿钟黄 海

①英语②中医诊断学③临床心理学

经管学院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20

含招收定向就业生

01

中药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王宁生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或药理学③中药药理学

临床药理研究所

02

中药体内代谢

宓穗卿

①英语②药理学 ③中药制剂分析

临床药理研究所

03

中药免疫药理

王培训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或药理学③医学免疫学

临床药理研究所

04

眼用药理

王宁生唐由之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或药理学③眼科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研究所

05

中药免疫药理与毒理

周 联

①英语②中医基础理论或药理学③医学免疫学

中药学院

06

①调理脾胃中药作用机理研究②脾胃虚实证辨证论治研究

李茹柳

①英语②药理学③中药学

招收卓越班报考

脾胃研究所

07

大肠癌启动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

文 彬

①英语②药理学③生理学

脾胃研究所

08

病毒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内科医学论文篇5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科学

近代以前,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医药学是科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兴盛,传统文化因遭到摒弃而衰落,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中医药学既因其文化特性使本身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导致人们对其认同度降低,又因与传统文化的剥离,而遭遇现代化发展的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发展历程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实践表明:中医药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开展与进步,中医药文化研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复兴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真正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复兴与进步。

1.“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朵人类文明的奇葩,与传统文化是紧密合一的。但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加之中国知识界科学救国的急切心理,反传统文化思潮在上个世纪初风起云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正常继承和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就要求中医药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必须构建和培育继承与创新的土壤,“中医药文化”作为特殊概念应运而生。

“中医药文化”的提出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对其内涵学界多有歧义。2005年8月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对“中医药文化”的含义进行了初步阐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会议还确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名家风范,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区域中医药文化发掘,为中医药院校、医院、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传播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这是国内学界首次确定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核心与范围,对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学界还应进一步开展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领域。尤其要具有构建学科的意识,既要有学科概论性质的综合性研究,又要进一步划分研究领域,形成系列分支学科,并进行相应课程的建设。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史阶段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的文化环境的变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医药文化研究的低潮时期。20世纪的中国始终存在一种反传统文化的思潮,阴阳五行学说遭到学术界的否定,对中医药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负面影响,西学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反传统文化思潮给中医药造成了严重后果,新中国成立初卫生部的个别领导在对待中医药上存在对待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同样的心态,认为只有来自于西方文化的西医是科学的、进步的,而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是不科学的、落后的,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抬西抑中、以西代中,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针对甚嚣尘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曾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又说:“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歧视中医药的现象,毛泽东发出了“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我国巩固的医药卫生统一战线”的号召,并把“团结中西医”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在毛泽东的保护和支持下,中医药学术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中医药学术被提升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地中医中、高等学校相继成立,中医药教育一改两千年来的师徒相授模式。但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转变,则很难真正正确认识和传承、发展中医药。当时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地接收”,而实际情况是批判容易,接收难。而且在“新文化”运动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怀疑心理,阴阳五行理论也得不到认同。在“中医不科学论”思想的指导下,中医药发展走向了以西医改造中医的歧途,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准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解释、整理、提高传统中医药就构成了当时中医药发展的主流方向,这种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孤立地将中医药定位于科学技术,把西医的一套科研方法强加在中医药的科研头上,用西医理论取代中医理论,用西医的“辨病施治”取代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而取消中医药学的灵魂,取消中医药学的文化底蕴,其结果是偏离了中医药发展的轨道,在发展中医药的同时扭曲了中医药。受此影响,当时顺应时代的全国统编教材就有许多不足之处,使中医药教育出现偏差。1962年7月16日,北京中医学院“五老”给卫生部党组上书大力提倡传统中医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呼吁大大增加中医课程的学习。正当中医药教育界总结中医药院校初期教学经验,讨论修改中医药教学计划,使中医药教育更侧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教学时,“文化大革命”的兴起,使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传统文化再次陷入被批判的境地,对中医药事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兴起。基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医药的文化特性逐步明确,中医药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基本文化政策。以1984年召开的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和全国首届“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讨论会”为标志,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了反思和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研究。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江泽民同志题词:“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场中医药文化研究热在中医药学术界酝酿,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专题学术著作相继出版;相关学术会议如中医理论与中国哲学及文化国际会议(1990)、中医文化研讨会(1991)、全国首届医学与人类文化学术讨论会暨首届中美医学文化恳谈会(1994)、95’中国医学文化学术研讨会(1995)、国际佛教医学暨港台中医文化学术研讨会(1996)等陆续召开;《医古文知识》(199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通过这种研究,中医药学单纯科技定位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要用文化定位丰富和补充其科技定位。对中医药文化品性认识的提高为中医药学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一是明确区分中医药学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健康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认识前提。中医药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但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容易被其人文方法遮蔽,在中医药研究中,混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界限,误以科学手段和方法研究本属于人文文化的原理,只能导致混乱和人、财、物的浪费,如不加以注意,甚至可能导致伪科学泛滥。二是中医药现代化不仅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还应该是中医药人文文化的现代化。中医药不仅是科学,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中医药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对中医药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方法相结合。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目前西方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从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这正与中医药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程,应该说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中医药文化研究有过于拘泥于古代文化传统的倾向,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宗旨是立今鉴古,不但要具有历史意识,而且要具有现代视角和当下意识,不但要总结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要吸纳现代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不能独立于文化全球化之外。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绝不能故步自封、过于保守。要科学分析文化全球化形势,树立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医药文化成为文化全球化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具备保持中医药文化特质的能力,具备吸纳先进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能力,具备与西方异质文化对话与融合的眼界和能力,从而保持中医药文化健康发展。尤其在对外交流上,由于中医药学独特的文化形式不具有科学文化的超越性和普适性,很难被其他国家和民族理解和接受,导致中医药学至今还得不到国际的普遍认同。至今,能从根本上承认和接受中医药的人群还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地区。而在欧美地区,中医药则很难进入正规医疗体系或通过他们所谓的认证,这就对广大中医药文化研究者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

3.中医药文化研究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基础工程

中医药文化研究是中医药学研究的前提,否则中医药发展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发生发展,才能真正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比如,不了解阴阳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起源。再如,中医药理论与易学、道学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医药典籍中存在大量以《周易》中的词汇命名药物、方剂、医籍的现象,甚至以易象、易理阐发、说明医理等。潘雨延先生说:“究夫《内经》作者的哲学思想,全部发挥老子的思想……”[2]刘力红先生也说:“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的道学思想……因此在《内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许多易学的东西,又可以看到许多道家的东西。”[3]不深入了解易学、道学,就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内涵和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在整理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方面做了大量拨乱反正的工作。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和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体的现代普通教育的推行,使国人的知识结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大大改变,并未能从根本上恢复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的本来面目,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表现在中医药教育上,习惯于数、理、化现代科学思维模式的中医药大学生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而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立足于比类取像的思维方式,以阴阳、五行、气等主要概念构建起来的中医理论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验证,面对当前唯科学主义的困境,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面对这样一份宝贵的遗产,只有在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其理论精髓和文化内涵,才能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避免走上中医西化,甚至以西代中的歧途。

4.中医药院校应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承担着弘扬光大中医药文化的历史重任。不同类别的学校应积极营造独具特质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作为中医药院校来说就应当积极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中医药精髓,形成中医药内在文化的创新能力。

4.1校园环境建设必须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好的中医药院校校园环境应使人处处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如建筑风格、校园景点布置、校风、校歌、校园网等,甚至建筑物和校园道路的命名都可以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4.2教学中必须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要加大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注重中医药的文化品性,使学生不但学习中医的“技”,更要形成中医药独特的思维方式,养成中医药从业者独特的文化品性。尤其要重视教材建设,“现在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文革”之后,中医教材建设没有能积极地保持和发扬中医的理论体系,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方面是不理想的,不是发展了而是萎缩了”[4]。

4.3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医药根植于传统文化,离开传统文化,中医药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古代俗语“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形象地说明了传统文化知识背景对学习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倘若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则很难成为中医名家,中医药理论难以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当前很大一部分中医药院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急功近利,既不具有历史意识,又不具备长远眼光,与传统文化密切关联的主干课程――医古文越来越被边缘化,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最终只会导致中医药的异化和弱化。

目前,中医药界特别是许多名老中医对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医理论功底薄弱、中医基本技能不扎实、“不会用中医思维看病”等问题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并建议加大中医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中医药人才,加大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课程建设是当前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内科医学论文篇6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医学;教学;PBL;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含了思想、精神、心理等与人息息相关的各方面[1]。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任何学科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医学也是如此。妇产科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2],也是一个在诊疗过程中涉及患者隐私的高风险临床科室,人文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妇产科教学方法一直在不断改进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增加了多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己解决问题[3]。PBL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教学,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等方面都体现了其较大的优越性。在但妇产科教学和实践中仍存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而轻人文的现象,导致不少学生在进入临床后缺乏妥善处理医护关系、医患关系的能力;或者缺乏责任意识仁爱精神等现象。为此,在PBL教学中,除了要将妇产科理论和临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整体临床思维、职业素养及处理医患关系等各种能力,在妇产科PBL教学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1妇产科PBL教学

妇产科PBL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有能力的临床医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PBL教学模式是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对医学生进行实用性知识的传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教学向“能力中心型”转变[4]。我院妇产科开展PBL教学已经10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及增加临床病例。在学期开始集体备课时,任课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问题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后进行初步分析。在这一环节,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设计是PBL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既需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贴近临床实际,也需要有艺术性吸引力,防止高于学生认知水平,导致学生消极抵触或浅尝辄止。此外,还需要有系统性整体性,让提出的问题之间有所关联,相互建构。其次是课堂讨论阶段。学生分成6到8人的学习小组,把学习内容在小组中细化,组织讨论后由组长汇报解决问题的答案,其他组组员可提出质疑或异议,之后针对这些疑议或异议进行组间讨论,最终获得该问题最合理的解答或形成新的问题来引导下一步的学习和讨论;教师并不直接参与讨论,但要全程参与,当学生讨论跑题是需要适时将讨论方向引回主题,当学生陈述有误时需要及时指正,当学生纠结困惑时需要想方设法开阔其思维。课程的最后阶段由任课教师做课后小结,把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和思考做系统的归纳、融合、提炼和整理,并从中对学生模糊的重点内容做重点讲解,对学生关心的热点内容做细致讲解,对学生还未掌握的具体内容做反复讲解,科学安排好授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在PBL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PBL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投入于问题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侧重于解决技术性问题,但体现医学技术以外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问题需要加强。

2人文素质培养在妇产科PBL教学中的必要性

2.1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是妇产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来,在新时代的改革大背景下,中西方知识和观念的融合,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如火如荼,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过程中,PBL教学方法是不但能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而其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向着更加注重人与社会、人的权利、人的伦理等方面发展[5]。妇产科患者为女性群体,疾病主要涉及生殖器官,病史涉及婚姻、生育、个人隐私及整个家庭情况等。患者的心理负担往往比较沉重,担心影响家庭幸福、影响夫妻生活以及妊娠期过度紧张和担心胎儿情况。所以妇产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不断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才能适应和符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更有利于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妇产科医生。

2.2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是医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

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结合。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还要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6]。敬畏生命、关爱患者、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不是空谈,而要融入医者的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医务工作者有“特权”进入人体,这项工作是神圣、庄严和要极端负责任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PBL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素质。

2.3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从古至今,医学职业精神都需要与医学人文相互融合、彼此渗透。“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充分说明了医生需要医治的不单单是疾病本身,同时还包括处在病痛中的需要帮助和安慰的人。治病是医学技术层面,帮助和安慰则是人文关怀层面,临床治疗要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向结合。目前医疗环境中仍存在着医学职业精神中缺失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的局限性以及生命的不可复制性,这些是可能导致医患之间不理解、不信任的原因,严重者可能诱发医患纠纷[7]。而妇产科尤其是产科更是医患纠纷发生的高危科室,在医疗纠纷中,大多数都是缘于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问题,而非单纯的医疗技术水平问题。因此,改善医患关系,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8]。因而在妇产科教学,尤其是PBL教学中,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应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培养医学生走入临床后更好的处理医患关系[9]。

3我校妇产科将人文素质培融入PBL教学中的探索

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妇产科教学过程。教师理论授课时应将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以及医生的职业道德标准融入医学基础知识中,一同教授与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初步渗透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而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更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临床见习实践医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过程,是医学生首次作为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此时人文素质教育要如融入临床带教老师带教的每一个细节,从与患者交流采集病史开始、体格检查、病例书写、病情交代等均可体现人文素质教育[10]。妇产科PBL教学方法应用成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而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更加贴近临床实际诊疗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1PBL教材选题及问题设置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

按照《妇产科》教材的大纲要求,挑选异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产科常见疾病进行教材编写。PBL教学尽可能模拟临床实际教学,因而在教材编写选题设计过程中,编写内容及场景描写真实可信,除了患者临床信息资料,不同的案例中应尽量体现出应相患者及家庭相关信息、医患交流的细节及特殊场景,描述患者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不配合等。在问题设置中遵循医学的两个原则:科学原则和人文原则。

3.2课堂讨论、总结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PBL教学课堂讨论过程,实际上是临床诊疗过程的再现。从病史、查体、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等各阶段进行讨论。学生根据教材中设置的问题,经过课前准确,课堂上进行讨论。教材中设置的问题含有从人文角度出发的,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医学伦理及人文角度进行讨论[11]。例如在产科病例讨论中,无论是“凶险性前置胎”“产后出血”还是“羊水栓塞”,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分娩方式的讨论,而近些年来,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剖宫产问题已从医学问题上升到社会热点问题。在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除了按治疗原则进行分析之外,教师应引导同学们融入医学人文精神去考虑分娩方式。我国较高的剖宫产率除了医学指征的手术之外还有一部分为患者主动坚决要求剖宫产,主要是因为害怕疼痛及恐惧。因而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融入人文因素,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如在妊娠期对患者进行宣教、分娩过程中的陪同疏导、换位思考患者产程中的疼痛及恐惧,通过讨论,让同学们除了掌握剖宫产的医学指征,更充分的了解人文关怀在帮助患者分娩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在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或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方式的选择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不要单纯就疾病讨论治疗原则,一定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及对生育的要求,融入医学人文。子宫肌瘤患者是否有计划妊娠的需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存在不同选择;若需要切除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应与患者充分交流,缓解其对切除子宫后的焦虑和恐惧;早期子宫颈癌的年轻患者是否保留生育功能等。在讨论环节,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除了让学生对诊疗原则充分掌握,还能更贴近临床的让学生了解在诊疗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患者之所需。

3.3在模拟临床操作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我校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SP)及模型,模拟临床查体及操作[12]。在SP及模型上进行问诊、检查和操作时,除了科学原则上的标准、检查要点、注意事项,应增加人文素质方面内容的提问及讨论。如:在检查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如何保护患者隐私;进行查体时如何能让患者减轻不适感,尽量放松;如何能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PBL教学中通过SP及模型,可以让学生进行从询问病史、查体到诊疗计划的制定,在其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如何对待患者,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了解患者的需求,更好的的从患者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4结语

内科医学论文篇7

【关键词】医德教育 国际比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医德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及时下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充分暴露了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欠缺。在此情形下,对国际上其他国家先进的医德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于我国医德教育而言大有裨益。英、德、美的医德教育内容全面,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尤为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养;日本的医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严禁、多样化,并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借鉴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医德教育模式,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对现有医德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合理调适是必然选择。

国外医德教育的特点

医德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表现为医学教育单位在遵循医疗职业道德要求及原则的前提下,对医学院学生及医疗从业者展开的目的性比较明显的、以提高其医德素质的教育活动。①培养职业道德、提高医德素质是进行医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对于医学院学生而言,主要通过教育途径来实现,辅以实践中的锻炼修养;对于医疗从业者而言,主要途径虽然也是教育,但是实践锻炼更为重要。探究国际上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医德教育特点,对于我国医德教育多有助益。

以人文为基础的医德教育。国外医德教育注重医学生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医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情感的培养。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对医学教育进行了改革,强化了医学预科的人文教育,并要求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后,仍要学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CME)在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许多医学院校开始增设人文学课程甚至要求医学生在进入医学院后仍要学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②美国医学院学会设立了医学人文教育奖,奖励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以及在提供其他服务中表现优异的教师、医生和工作人员。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计划;1993年国际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强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同样作为毕业生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③。英国注重人文教育体现在通过大量阅读领会精神与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大量的资料分发给学生,并且通过有针对性布置课外阅读强化认知。日本的医学院前两年主要用于学习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以医学概论涵盖医学人文课程,并在第五学年续开医学概论,了解医疗与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的关系。④医德与技能是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并无孰重孰轻之分。西方的医德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实用性,典型的特点是“轻理论,重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与实践相联系的思想,将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医疗实践整合为一体。教育在塑造人的过程中并非单一进行专业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的教育,将两者割裂也同样不能达到培养健全人才的目标。国外医德教育发达的国家是将两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不失偏颇。以人文为基础的医德教育是培养医学生和合格医疗从业人员的根本,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社会矛盾的必要条件。

贯穿始终的医德教育。欧美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在校学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以及在医疗机构工作实践阶段。医德教育贯穿这三个阶段,确保了从医人员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的规范化。

在美国,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受过本科教育,所选拔的学生要求修过生物科学和医学基础的相关课程,对于从事医学专业的学科和工作性质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并且在医学院入学时竞争较为激烈,95%的医学院校把面试作为学生入学的必要考核方式和录取依据,面试内容中注重学医的动机、人际交往、责任心和献身精神。入学后除注重哲学和伦理课程的学习,还开设了从业后面临的重点问题。如哈佛大学医学院持续开设4学年的医患关系课程,并配有医德教研室进行医德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医学院校许多学生参与社区或医院的义工活动,教学医院伦理学教师通过查房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道德问题。在毕业教育,住院医师通过医学专业委员会(ABMS)的考试,先后获得从业医师和专科医师的资格, 通过完成继续教育, 维持终生的医师生涯。⑤完成毕业教育后继续接受包括相关职业到教育在内的医学教育。

英国医学教育包括在校教育和校外教育两个部分。以医学院校教育为起点,毕业后教育为重点,通过继续教育把教育培训同持续终身的职业生涯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英国医学院校将医学伦理学课程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职业责任感。⑥此外还通过“医德教育社区”、“道德聊天室”对在校生和医务人员遇到的医疗道德问题进行讨论。注重医德教育不仅是在校学习期间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真正完成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更为重要。医德教育是一个贯穿于学业和职业的始终过程。

多学科交叉的医德教育。西方国家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部过程,除常规医德教育课程,还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载体和渗透作用。多学科交叉教学主要体现在医学专业课程中穿插伦理的相关问题。将医德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无形中拓展了医德教育的途径,同时将医疗技能与医德教育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和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或跨学科教学是国外医学教育的典型特点,其效果远超过单纯的医德伦理教育或专业学习,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英国的医学系会聘请法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的专家、教授讲座。学科间交流是知识的融会和补充,提高施教者的水平,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在医学生学习的4学年内,共穿插了50学时的道德教育课程。日本的医德教育不是通过独立部门负责,而是由多学科合作实现,并通过培养专业的医德教师调适医学伦理、宗教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平衡。

国外医德教育模式

国外医德教育广泛采用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两种模式。英美两国在医德教育主要采用此两种模式。校内学习课程的设置的体系完善,增扩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校外实践的方式多样化,并实时解决实践中存在困惑学生的道德问题。

校内学习模式。国外医德教育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国的部分院校在对课程体系修订后,增加了社区实践、医学伦理、卫生经济、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并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贯穿医学专业教育的始终。法国的医学教育法规定,医学院讲授的课程必须包括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伦理学、流行病学以及外国语。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有严格的程序,如包括法律、伦理、宗教等相关人员参与讨论,使得教学内容的设置更趋于合理。校内医德教育在授课的内容和授课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其一,表现在不拘泥于教材,且与实践紧密结合;其二,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如通过讲座、讨论和研讨会等方式进行。

校外实践模式。英国的校外实践模式主要采用见习、实习的方式,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见习、实习的医学生进行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并通过设立专门的医德辅导机构来引导学生。⑦注重在临床实践中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医德教育社区”、“道德聊天室”等载体,对实践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增加医生或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借助于载体的互动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对于实践中的问题相互交流感想和意见,校内外人员探讨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更好结合,更能有效提高道德素养。美国在校外实践上,通过学生参加社区和医院的义工及伦理教师查房等方式解决实践中道德问题。学生参加社区和医院的义工可以直接接触病人和需要帮助的群体,增加道德在实践中的认知,伦理教师查房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就实际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国外医德监督、评价体系

国内外对于医生医德素质都有明确的要求。医务人员能否在实践操作中践行相关文件或要求,与从医人员自身素质和监管体系的完善有关。欧美国家医德监督主要依靠制度保障。社会不允许医疗机构的自我宣传、药效宣传、药品推荐。美国政府在2009年曾对医生夸大药品使用范围和药品公司的非法营销开出巨额罚单,通过惩罚警示医务人员和药品生产厂商。在医疗过程中采取类比的程序化模式,类似病例的比较在相差不大的范围内,如果出现增加没有必要的检查项目、大处方等过度医疗的情况,医保部门会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情节严重的会因此失业。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对医德监管的有力保障,当依靠医务人员的自律难以起到效果,制度上的完善是最为有效的监管方式。

美国的医德教育具有鲜明的广泛性,把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起来,为此,他们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也多样化,就评价方式而言,除了学生自评、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外,很重要的一项是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⑧犹他大学将医德演讲作为医学伦理的一项重要测试指标,并与学分相联系。此外,美国的医学生入学考试、毕业、毕业后从业和执业医师资格的取得并不唯分数是从,道德素质的评价也是重要的内容。

国外医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强化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与国外医德教育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比重不足。医德教育课程过多依赖于非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如目前的“两课”课程。简言之,目前我国医学院关于医德教育内容主要依赖于“两课”课程。虽然我们坚持马列主义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和熏陶,但不能忽视当今时代下“两课”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道主义的熏陶需要整个人文教育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哲学、心理学、历史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对学生医德素质提高的重要影响。一个合格医务人员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其次才是高超的医疗技能,两者不存在偏倚。因此,我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应加强在校学习期间人文课程教育的比重。

贯穿始终的医德教育期限。欧美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主要经历3个阶段,即在校学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以及在医疗机构工作实践阶段。国外的医德教育有始无终。对于从医者而言,医德的锻炼与修养贯穿职业生涯始终。在校学习阶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多样化,对于医德教育并没有最终的期限。相比之下,国内只注重在校学习期间的医德教育,而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几乎沦为“真空”或“形式主义”。因此,完善必要的在校医德教育内容,填补职业阶段的医德教育成为培养职业道德、提高医德素质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国内应将医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加强在校、从业阶段的医德教育的衔接,并把医德教育和医德素养作为衡量具备医师资格的标准。

多学科交叉的医德教育。多学科交叉的医德教育是国外医德教育的突出特点,而国内医学专业教育不仅在缺乏文科课程的融入,更缺少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医德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课程设置套用苏联的教育模式,文理分工明确,这在强化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当医学教育在医德教育方面显得无力时,医学课程设置的缺陷就凸显出来,即专业课程缺少对受教育者人文素养的提升。如果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打破原有文理分工课程设置的局面,增加哲学、心理学、法学等人文基础学科,那么对于受教育者―医学生而言,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多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必然能够有利于医德素养的提高。由此可见,进行多样化的的课程设置,多学科交叉的医德教育是提升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强化校外实践。欧美国家医德教育主要采用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两种模式。国内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采用单一校内学习模式,缺少实践教育和继续教育等重要环节。国外医德教育“轻理论,重实践”,而国内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国外采用讨论、讲座或借助于网络载体讨论等方式进行医德教育,而国内医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单一的理论灌输,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国内医学院校学生实践主要是在毕业前1~2年进行,侧重点主要是医疗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缺乏医德方面的教育。鉴于此,国内医德教育应强化应加强在实践中进行医德教育。除了在医院等部门进行教学实践之外,还可以拓宽实践教育的渠道。例如,医学院学生参与社区义诊等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医者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医德监督和评价体系。国外对于医德的监督主要依靠比较完备的制度。在我国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特别是近些年网络媒体在医德监督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舆论在充分暴漏医疗或医德方面的问题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的作用。情况未明的社会舆论将会导致社会对医生职业的误解。这反映了我国医德监督在法律和制度上的缺陷。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医德监督和评价系统是非常紧迫的事情。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程序,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作用,能够使医德监督臻于完善。在评价体系上应打破唯分数是从和走形式的传统弊端,建立起社会、家长、学生自评及互评的评价体系,将医德表现和考核纳入奖学金、毕业、就业和评职相关事项中,更有益于医德素养的培养。

(作者为赤峰学院副研究员;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学医院医德教育与医德建设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SY14275)

【注释】

①孙慕义:《医学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8页。

②滕黎:“英美两国医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第15期,第2381~2383页。

③王星明,王艳华:“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年第2期,第30~31页。

④熊亮,季春元,黄振元:“国外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年第26期。

⑤张威,谢长勇,潘晨:“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与启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第1期。

⑥⑦王昕,黄蕾蕾:“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医德教育的启示”,《教育科学》,2014年第1期,第 84~88页。

⑧邝红妹,杨棉华:“美国医德教育对我国高校医德教育的启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第10期。

内科医学论文篇8

[论文摘要〕甲述了中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对于本科教学课程设里,文章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与思路,整合内容与授课方式,实现缩减专业课程时间,扩大限选课程时间,突出中医思维与认知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教育战线明确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这是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大力推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以适应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使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方式有机融为一体。

中医高等教育由于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环境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一病一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一保健一预防一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模式所基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改革中医药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皿待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又是教学内容的核心,而教学运行方式是如何组织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得以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手段.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实践技能娴熟、职业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中医药人才.目前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建立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开放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并与全面素质教育相吻合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即改革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运行方式势在必行。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

1.更新中医学教育理念。因为一定的教育理念制约或指导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教育改革要取得进展,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50多年的办学历史,凝练出了具有中医药教育特色的仁德、仁术、仁人“三仁”教育理念。“仁德”就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的道德追求。“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仁人”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是“大医精诚”思想在现代社会科技条件下的衍化和深化。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三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中医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概而言之,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更新,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2.遵循中医学的形成特点和认知方法。中医药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这一沃土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母体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从而产生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现代西医相比.这是两种异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

3.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来从事中医学临床工作.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全面深人地理解、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领会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中医学辨证论治规律与理、法、方、药相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技术与能力。使中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医疗市场需要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思路

1.从以教师为本,以教材为本,转移到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中医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中医药人才的自身培养和成长规律,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卫生需要、卫生服务模式、医学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实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强化以中医教育为主体的思想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2.强化素质教育,增加人文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以衬垫专业基础,开发创新意识。中医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门传统医学,又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合课程体系必须充分吸收人文社科内容和自然科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

3厚基础、宽口径,强化临床思辨能力,强化临床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研究中医学理论问题,跟踪未来疾病普遍化,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潜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统一,普遍达到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层面。通过新课程的设置,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以高质量、高水平步人社会,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里的特点

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整合中医学课程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放眼未来,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形成中医学专业有特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1.整合中医、西医课程,克服课程叠加,学时过多,学业过重的矛盾。通过开设综合课程,整合中、西医课程,减少重复叠加的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总学时数,减轻学生负担。增加限选课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自主选择的余地。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增加,一方面增加中医学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中医学系统深人的研究与学习,提高中医技能与理论水平;一方面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

2.整合中医课程,摆脱原有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科特色,突出辨证思维方法的培养,保持理法方药一致。尽可能地、科学合理地减少知识点的重复,知识板块的叠加,增加必要的现代研究成果。中医学专业教材内容的组织与课程设置,应服从并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理法方药的统一,改革后的课程进行充分整合,把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法学整合为中医基础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证候辨证部分、方剂学整合为方证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综合辨证部分、伤寒、金匾、温病整合为辨证治疗学;把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案学整合为中医学术流派与医案选,以减少知识的重复,突出中医理论体系,训练学生中医思维和认知方法。整合中医课程主要为了突出中医学术内核,实现中医认知方法,保持中医理法方药统一,强化辨证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方证学、辨证治疗学尽可能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便于开展案例式教学。中医方法论的开设则增加学生中医学思维模式、认知规律、临床应用能力的训练。

3.整合西医课程,引进国外综合医学课程设置。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单个课程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概念,开设综合医学课程,在一门课程中融合多门学科知识板块,使学生受到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例如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为人体形态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两门为人体机能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为病原生物学;整合科研方法学、卫生统计学两门医学科研方法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四门为生命科学基础。 综合医学课程模块的设置,降低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分割

性,形成一个整体医学知识框架;避免或减少了不同学科间相关内容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在综合性课程中,学生可将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问题或系统,提高了教学目标的水平。综合性课程模式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4.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专业课程,增加限选课程。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整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新开设限选课,以凸显中医人文学科背景,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促进基础于临床之间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5.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的知识板块、知识点保持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相链接。为了保证中医学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确保能够成为临床合格的中医高级人才,整合过的课程保留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规定的内容和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卫生需要,适应市场对中医人才的要求。

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

中医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跟上时展、适应社会卫生事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祖国传统医学人才。教学运行方式应突出能力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学生临床感性认识与提高临床动手能力。

1.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公共基础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西医基础课采用理论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改变理论课枯操乏味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

2.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中医教学模式是将中医理论与临床课、临床见(实)习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中医教学没有基础与临床之分,彻底打破基础课、临床课与临床实习课分段教学模式,打通前后期中医课程。采取在医院边上中医理论课,边临床实习的“基础课—临床课—实习课”三阶段相互交叉滚动循环,使理论课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

3.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通过在科室轮转过程中的跟随名师学习,一方面接受祖国医学“大医精诚”思想的熏陶,一方面注重传承名医的诊疗思辨方法与技能。将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结合起来,实现了名师传承、临床技能全面化与专门化的统一,促进中医教育出好人才,早出人才。

上一篇:纳米医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麻醉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