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整改五定原则范文

时间:2023-10-17 07:29:31

隐患整改五定原则

隐患整改五定原则篇1

关键词:煤矿 机电基础细节管理 应用创新

机电管理在煤矿的生产、运输等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机电技术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与经济效益。高河能源公司为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精神,围绕隐患抓责任,围绕责任抓落实,围绕落实抓整改,实现机电零事故、设备零隐患、保护零失效、电气零失爆目标,提矿井供电系统可靠性,减少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防止煤尘和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发生上道“安全阀”。 必须对机电技术管理进行革新与创新,促进我矿健康发展。

一、创新机电安全管理模式,强化监控预防

(一) 推行专职防爆员包保包片检查责任制,严格隐患责任追究,将机电安全检查覆盖到矿井全部区域。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实行检查挂牌管理制,出现重大隐患,进行问责,确保隐患整改到人、到位,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二) 对现场检查出的隐患,按照标准规定及时做出果断的整改决策,并收集反馈意见,同时将下一步工作计划提出合理的参与意见,加大自检自查和现场管理及整改力度,对机电安全和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大管控力度。

(三) 机电部组织每月进行机电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对所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设施进行 “地毯式”的隐患排查,发现隐患,责令立即处理,出现的电气设备失爆事件,实行否决制,即在本月考核中一律视为不合格工作面,并进行相对应的处罚,从而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解决了责任模糊、推委扯皮现象。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单位,安装结束后提出验收申请,经机电部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验收合格后并写出验收结果报告单,同时归档保存,方可投入运行。

(四) 电气开关停电检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即统一使用检修专用牌,统一样式,统一编号,统一制作,全矿电工每人一牌。设备所属单位在检修时,除执行停电管理制度外,还要执行挂专用检修牌并加锁制,专用锁和检修专用牌本人专用,禁止转借。严格遵循“谁挂牌,谁取牌”的原则,任何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对已停电挂牌加锁开关进行强行送电或启动操作,避免了检修人员在检修操作中由于他人误操作导致的触电事故。

二、机电隐患强化管理,提升机电设备运行质量

(一) 机电隐患排查治理引入了“前追后纠”体制,一级监督一级,一级追究一级,增强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的责任感,促使安全管理的压力得到层层传递,拟杜绝隐患责任单位和检查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隐患不能第一时间内整改或隐患重复出现机率。

(二) 对隐患进行类别划分及A类隐患责令现场停产处理,就是电气设备失爆、帅保护等;B类隐患当班处理,就是机械设备连接、紧固部件是否完好等;C类隐患当天处理,就是电缆吊挂、文明生产等。

(三) 坚持隐患的预测预报,按照隐患定整改单位、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负责人、定整改复查人“五定”原则,督促责任单位按期整改落实及时对隐患整改闭合管理,到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隐患,及时追查原因,责任追究。

(四) 现场检查出的失爆或甩保护、铜丝代替保险等隐患,现场“无定”立即整改并按照《高河能源公司机电隐患市场化收购管理评定考核细则(试行)》标准处罚,如果二次查出前一天出现的失爆隐患未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按照标准翻5倍处罚,同时进行全面停产整顿、整改、验收,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设备出现缺陷隐患(非失爆隐患)及质量标准化隐患问题进行“五定”,二次查出的同一条隐患,要进行责任追究并按照标准不少于2倍的处罚。

(五) 各工单位必须对本单位使用的机电设备进行班检、日检、旬检制,要留存记录可查;每个作业头面每班必须不少于1名持有效证件,配带瓦检仪、验电器、放电线及相关专用工具的机电工跟班、检查、维护作业。

三、提高机电质量标准化管理,实现动态达标

(一) 根据《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潞安集团公司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矿井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的标准要求,结合高河矿的实际状况,从提升质量标准化意识入手,提出管理创新理念,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协调、服务"的八字方针。

(二) 机电部明确细化了各专业管理组的责任范畴与权利义务,建立了电缆管理组、供电管理组、防爆标准化组、设备管理组,技术管理组、五小电器管理组、配件管理组、油脂管理组、胶带管理组、钢丝绳管理组等。

(三) 统一编制机电管理制度,机电设备操作规程,机电系统各岗位责任制,机电专业精细化管理细则,机电隐患市场化收购管理办法,收集整理矿井机电设备技术特征资料,并下发各单位学习执行。

(四) 编制年的培训学习计划,组织全矿井机电系统员工进行分期、分批、分工种的学习培训和考核。授课人员主要由各专业技术骨干、外聘技术人员,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考试,促进员工熟知本工种本岗位责任及安全操作技术技能。同时不断挖掘创新管控措施,如:掘进随机电缆采用自动拖移滑动装置;井下局部接地极安装、探针、挂牌管理;低压开关设备开关架制作标准,标志牌张贴标准,防爆电气挂牌责任制公示牌等

(五) 机电质量标准化检查工作实行每月上旬、中旬、下旬三次进行检查打分拼比,如果出现电气失爆现象否决本单位当月拼比资格,推进了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检查人员效能作用,将机电安全隐患排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促进了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由静态达标,转为动态达标,提高了矿井的稳定健康发展,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

机电管理作为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制度,提高管理、装备、培训,构建机电本质型安全体系,提高井下供电系统可靠性,减少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防止重大机电、煤尘和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玲.浅析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际【J】.科技信息,2008(36)

[2]王东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应用【J】.中共科技博览,2011(17)

[3]王光武.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小企业与科技,2009(4)

隐患整改五定原则篇2

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统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实施监管监察,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十三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

第二十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应当加强对重点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非法和违法行为及其责任者。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属于其他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应该及时将有关资料移送有管辖权的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二十一条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纳入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中加以治理,落实相应责任。

第二十三条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第二十四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季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逐级报至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半年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二)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三)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四)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五)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六)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第二十七条承担检测检验、安全评价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评价证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可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的资质。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九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条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十一条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隐患整改五定原则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和减少出租房火灾事故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和谐*”的要求,坚持“堵疏结合、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的原则,通过拆除一批、整治一批、建成一批,切实消除出租房和违章简易棚屋消防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有效改变我镇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多、管理乱的现状,维护全镇消防安全形势的稳定。

二、整治范围

全镇范围内出租用于人员居住的出租房。

三、整治时间

整治时间从20*年3月1日至11月30日。

四、整治措施

按照“依法严管,确保安全”的原则,认真落实“排、拆、整、建、管”的措施。

(一)全面排摸居住出租房的现状。在镇政府统一部署下,各村配合外口协管员,对辖区内出租房开展排摸登记,逐户摸清房屋出租的情况和消防安全情况,建立出租房名册和台帐,并对排摸中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逐户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在4月前要对我镇居住出租房进行彻底的排摸,掌握详细可靠的信息。

(二)坚决拆除违章简易棚屋。针对我镇出租给外来人口居住的违章简易棚屋点多、面广的现状,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全面拆除”的原则,由镇政府牵头组织,派出所、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电力、房管等站所配合,争取在5月底前全部拆除违章简易棚屋,彻底消除违章简易棚屋消防安全隐患。

(三)深入整治民房出租房隐患。对民房出租房根据隐患情况分为基本合格、一般隐患、较大隐患三类,通过一年的深入整治,基本消除民房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具体时间安排为:6月底前完成一般安全隐患类整治,9月底前完成较大安全隐患类整治,11月底前完成所有类别整治。重点突出五个方面整治:一是线路隐患整治。由镇政府聘请技术专业人员指导把关,并统一采购电线及套管,由村负责对线路老化的出租房逐户进行安装更新。每户出租房电表下应加装“小型断路器(C45开关)”及“剩余电流保护开关(漏电保护开关)”。二是明火隐患整治。实行明火集中管理,一间房内多居住的只能设置一处厨房,并实施食宿分离。三是消防通道隐患整治。有条件的出租房要设置逃生梯,没有条件的要统一配置逃生绳(三楼以上的要求配置)。要坚决拆除三楼以上防盗窗(网)。四是隔墙材料隐患整治。拆除易燃材料隔墙,使用防火板、水泥砖等不燃性材料。五是消防设备隐患整治。出租房每层必须配置必要的灭火器和应急灯。对其他需要整改之外,由工作人员提出指导意见,各出租户按照要求予以整改。

(四)引导建成一批安全规范的员工宿舍和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利用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部门在用地指标和相关配套政策上对整治工作的倾斜,多渠道建设企业员工宿舍和外来人员居住点。引导有条件的村在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和闲置地、废弃地上建设外来人员居住点,按村集体出资或村企联合建等方式进行建设,所有权和出租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方式运行。对无法集中建筑的边角地、沿路地、闲置地,可由村集体出资建设符合规划、消防安全要求的临时出租房用于集体出租。二是引导企业自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员工宿舍,对没有条件建设员工宿舍的,要求企业集中租用规模较大、消防安全措施到位的出租房作为员工宿舍。

(五)建立一套长效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贯彻“堵疏结合、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出租房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实行督查制度。以外口协管员为骨干,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间”的要求,开展“地毯式”入户排查,由镇政府组织人员不定期进行督查,督促部门及相关人员落实各项措施及职责。二是实行安全承诺制度。承租人要和出租房房主签订《出租房消防安全责任书》,出租房房主要和村委会签订《出租房消防安全承诺书》,村委会要与镇政府签订《出租房消防安全承诺书》。三是实行亮牌管理制度。在出租房悬挂亮牌表,注明承租方、房主、社区民警、外口协管员及驻村干部姓名、联络方式,方便及时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四是实行联合执法制度。对整改合格的出租房,根据隐患可能反复的几率及消防设施配备情况确定管理等级,由社区民警、协管员、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实行定期检查,及时掌握出租房动态情况,防止出现隐患反弹回潮。对消极整改和拒不整改的,采取快速有效的集中联合执法行动或由派出所予以强制停止其出租行为。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监督和考核,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牵头组织联合执法行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村居、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清当前消防安全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驻村干部为出租房整治工作具体责任人,组织领导所在村的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各职能站所、办公室认真履行好职责,抽调精干力量,切实加强面上指导,要按照“拆除一批、整治一批、建成一批、消除隐患”的总体要求,自觉克服畏难情绪、厌战情绪,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深入推进居住出租房综合整治工作。

(二)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对全镇居住出租房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以杨颖俊同志为组长,陈余海、王晓周、何瑞东为副组长,李建通、王安行、郑祥辉、何胜杰、黄伟、陈晓阳、陈铭雏、金宏、蔡小荣、陈福芝、王隆、蒋海、陈君权等为成员的镇居住出租房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整治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安行担任办公室主任,郑修为联系人,电话为*。

(三)强化责任。各村对辖区的消防安全负责,企业负责人是企业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各村、各单位要认真执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居住出租房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未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审批、监督检查的,对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不力,或者在执行消防工作职责中失职、渎职,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要按照《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规定,予以“一票否决”,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隐患整改五定原则篇4

一、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切实强化安全安全监管

二、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1、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的开展情况

2008年是国务院安委会确定的“隐患治理年”,我站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狠抓隐患整改,进一步排查我站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我站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完成第一战役的基础上,进行了以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的第二战役。

(一)认真制定方案。结合开放式收费站工作实际,针对在第二季度易出现问题的隐患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制定了第二战役具体实施方案。

(二)严格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分工负责制”,安委会承担了隐患排查治理的义务和责任,各成员结合个人分工情况积极主动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了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三)加强隐患的治理和监控。对排查掌握的事故隐患,都立即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的要求,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2、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

隐患整改五定原则篇5

第一条隐患排查整改会议的组织召开、整改、资料的形成要求:

1、矿每周星期一的隐患排查会议由矿长主持,各分管副矿长、副总、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参加;专业每天的隐患排查会议由分管副矿长或委托的分管副总工程师主持,相关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和部门人员参加;基层队每班的隐患排查由值班队长主持,班员参加。

2、对所排查的隐患必须按照“六定原则”落实整改,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资金、定负责人、定完成时间、定复查人。

3、矿每周一的隐患排查会议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按照“六定原则”明确整改;专业部门、基层队及班组排查的隐患“六定原则”和闭锁循环整改要求做好记录,并严格按要求予以落实整改。p

第二条“现场隐患”是指生产安全职能部门和“六条线”通过现场执法检查的形式确定的隐患,对现场隐患按以下程序进行闭锁循环管理。

1、发现隐患:各级管理人员在执行下井带班或日常入井检查时,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尤其是重点工作头面、日常安全管理的“死角”、“空白地带”纳入列表管理,有计划地开展不定期的现场隐患排查。

2、填报隐患:各级管理人员出井后立即在矿安全信息站填报隐患情况。

3、汇总隐患:由安全信息站人员对所填报的隐患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信息处理(在矿业公司安全信息系统上进行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

4、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安监部门在收到信息汇总后,对所填报的隐患进行梳理归类,按“六定原则”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同时建立隐患登记台帐,履行签字手续。

5、实施整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根据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实施整改。各基层单位要按矿的统一要求建立隐患公示牌,对本单位负责整改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公示,并及时修改、填充相关整改信息。

6、反馈整改信息:隐患整改完成后,隐患整改责任单位必须及时向安监部门和复查部门反馈整改信息。一是及时在信息系统中录入整改完成情况,二是将隐患整改复查申请单反馈到相关部门。

7、复查验收:由安监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复查验收,复查情况及时在信息系统中录入销号或再次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

第四条对隐患复查的要求。

1、整改单位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后,严格按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及时填写复查申请单,交安监部和专业部门后组织复查,并在安全信息系统上录入整改情况。

2、复查时,负责复查的部门人员必须将复查卡带到现场逐条逐项对照复查。复查后签名返回信息站,由信息站统一进行销号。

3、经复查未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信息中心应及时反馈到安监部门,并由安监部门再次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五条实行隐患整改报告制度。对查出的隐患按照a、b、c、d四级进行分类管理,分级整改。其中a类隐患(难以整改的重大隐患),由各专业部门每月24日前报矿安监部统一上报矿业公司组织整改,各专业部门同时报分管上级分管部门备案;b类隐患(一般重大隐患)即由矿组织整改的隐患,每月25日前由各专业部门报次月隐患整改项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完成时间等到安监部,必要时在矿长安全办公会上提出并落实整改方案;c类隐患(相对整改难度较大的隐患)由各专业部门组织整改,并报矿安监部门备案,安监部门和专业部门作为重点进行日常监控;d类隐患(一般现场隐患)由各单位组织落实整改,整改情况报矿安监部门备案。

第六条加强对隐患排查整改情况的日常监控力度。安监部门信息系统负责人每天对信息系统内的已通知隐患整改完成情况进行查询,发现未完成的必须查明原因,并对已完成的整改项目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复查。在每周一的矿隐患排查会上通报本周所有隐患的整改完成情况,并对未完成整改的责任人的处罚进行通报。

第七条安全信息系统的管理。

1、各单位由队长负责,并指定专人负责对信息的录入和管理,一经发现系统不正常或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或疑问,及时与矿信息中心专管员联系。

2、安全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⑴安全管理制度查询和上传。

⑵全矿员工身份信息查询、井下全员考勤统计查询。

⑶安全活动的记录及查询。

⑷隐患排查整改

①隐患登记:对各级检查人员检查的现场隐患进行登记建档。

②整改通知:对登记建档的现场隐患进行筛选,通知到整改单位。

③整改情况:整改单位将整改实施内容及相关情况反映出来,确认完成整改。

④整改监控:对隐患进行复查和对隐患相关信息实时监控。对隐患到期未整改的用红色报警;对整改完成未复查的用黄色报警;对复查通过的用绿色显示。

⑸重点监控:录入重点工程和重点防突头面的相关信息,以便查询和跟踪监控。

⑹报表统计。

⑺数据上报。

第八条隐患排查与整改职责考核

1、基层单位隐患拖延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按100元/条予以处罚,并按拖延日数累计。隐患罚款一律由单位管理人员承担,其中单位党政正职各承担总额的25%,剩余部分由单位其它管理人员均摊。严禁将隐患罚款分摊给员工或在单位工资总额中抵扣。

2、未按要求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给予专业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人100元/次的罚款(未按要求形成相关资料并报安监部门备案的,视为未开展)。

3、未在信息系统上及时录入完成情况,给予基层单位队长罚款20元/天,未及时填写并返回复查申请单,给予基层单位队长罚款20元/次。

4、全矿各级管理人员月度隐患排查与整改职责纳入安全业绩考核,由安监部每月5日前按规定考核,报矿相关领导审批后由工资科严格执行。

第十条本规定从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其修改解释权属矿。

排查隐患是指通过隐患排查整改会议的形式确定的隐患,包括矿每周、专业每天和单位每班排查出的各类隐患。

隐患整改五定原则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为载体,以开展中小企业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为抓手,强化基层基础,改进监管方式、消除中小企业的各类安全隐患,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巩固和发展“铁网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全力推进“平安*”、“和谐*”建设,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

在前几年“铁网行动”对企业进行排查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进行新一轮的排查梳理和动态分析,重新评定A、B、C、D四类企业,对分类评定确定的C、D两类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参照《民居企业安全生产五项基本条件》、《小型企业安全生产六项基本条件》,结合我镇实际,按照《乐清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乐政发[20*]23号)进行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和矿山企业,要根据《乐清市安监局贯彻省市两级安监局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治理和坚决遏制化学品事故20*行动实施方案》(乐安监[20*]9号)和《关于开展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乐安监[20*]11号)的要求,对本镇的危化品和矿山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排查梳理,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整治,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进一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通过整治活动,使C类企业整改率达到90%以上,D类企业整改率达到98%以上。同时,对C、D类企业中存在严重隐患的,本镇要及时梳理确定,列出隐患项目,限定整改时间,落实整改责任人,建立隐患单位患库,实行*市和本市两级公开挂牌整治,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

本次中小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至9月中旬结束,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24日—6月5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我镇要专题进行认真研究,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挂帅,抽调精干力量进一步强化工作机构;要深入进行发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本次专项整治的宣传,层层动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全面整改阶段(6月6日—8月17日)。本次专项整治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突出整改重点,强化整治措施,落实整治责任。一是全面核查。以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为单位,在前几年开展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对系统和辖区内的中小企业进行一次重新分类评定,建立C、D类企业隐患档案。二是限期整改。对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要列出整改项目,下发整改指令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有关要求,深刻吸取本企业和其他同类企业以往发生的事故教训,结合实际制订具体整改方案,全面治理事故隐患,一时难以治理的要列出计划,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控。三是挂牌整治。本乡镇要梳理出一批隐患较为严重、牵涉面广的生产经营单位,报市安委办实行挂牌整治;从中确定一批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列入*市级挂牌整治,并将挂牌整治企业的名单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及时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对实行挂牌整治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坚决依法予以处理,该处罚的坚决予以处罚,该取缔关闭的坚决予以取缔关闭。四是坚持联合执法。对那些安全隐患突出而拒不整改的企业,本乡镇要及时上报市安委会,由安委会召开相关成员单位会议专题研究决定后,组织有关部门实行联合执法。五是推出示范点。要结合安全生产整治和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推出安全隐患整改较为彻底,安全管理比较规范的单位为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提高整体整改实效。六是建立村居安全管理制度。每个负有安全监管任务的村居都必须建立“五个一”安全管理制度,该项制度已在全省推广,各村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深化,实现基础安全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化。

(三)督促检查阶段(8月13日—8月17日)。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村镇、市有关部门开展隐患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内容包括:各村和有关部门开展中小企业隐患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中小企业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立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发生事故单位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情况等。

(四)总结验收阶段(8月18日—9月15日)。8月25日前本镇和市有关单位,在企业自行整改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企业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逐个验收,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全面总结。9月5日前将情况书面上报市安委会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本次中小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由本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镇政府、各部门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刻认识开展中小企业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的紧迫性,认真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切实加强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陈传标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狠抓工作落实。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隐患排查整治要突出劳动密集型重点企业和危险化学品、高危行业,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有效整治。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术改造,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能力。要把这次中小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与“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治安。

隐患整改五定原则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为载体,以开展中小企业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为抓手,强化基层基础,改进监管方式、消除中小企业的各类安全隐患,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巩固和发展“铁网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全力推进“平安*”“和谐*”建设,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

在前几年“铁网行动”对企业进行排查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进行新一轮的排查梳理和动态分析,重新评定A、B、C、D四类企业,对分类评定确定的C、D两类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参照《民居企业安全生产五项基本条件》、《小型企业安全生产六项基本条件》,结合我镇实际,按照《乐清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乐政发〔20*〕23号)进行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和矿山企业,要根据《乐清市安监局贯彻省市两级安监局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治理和坚决遏制化学品事故20*行动实施方案》(乐安监〔20*〕9号)和《关于开展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乐安监〔20*〕11号)的要求,对本辖区的危化品和矿山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排查梳理,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整治,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进一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通过整治活动,使C类企业整改率达到90%以上,D类企业整改率达到98%以上。同时,对C、D类企业中存在严重隐患的,列出隐患项目,限定整改时间,落实整改责任人,建立隐患单位隐患库,并上报温州市和本市两级公开挂牌整治,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

本次中小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至9月中旬结束,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24日—6月5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制订中小企业隐患整治的工作方案,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进一步强化工作机构;深入进行发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本次专项整治的宣传,层层动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全面整改阶段(6月6日—8月12日)。本次专项整治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突出整改重点,强化整治措施,落实整治责任。一是全面核查。在前几年开展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对辖区内的中小企业进行一次重新分类评定,建立C、D类企业隐患档案。二是限期整改。对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要列出整改项目,下发整改指令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有关要求,深刻吸取本企业和其他同类企业以往发生的事故教训,结合实际制订具体整改方案,全面治理事故隐患,一时难以治理的要列出计划,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控。三是挂牌整治。梳理出一批隐患较为严重、牵涉面广的生产经营单位,报市安委办实行挂牌整治。对实行挂牌整治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坚决依法予以处理,该处罚的坚决予以处罚,该停产停业整顿的坚决予以停产停业整顿,该取缔关闭的坚决予以取缔关闭。四是坚持联合执法。对那些安全隐患突出而拒不整改的企业,及时上报市安委会,由安委会召开相关成员单位会议专题研究决定后,组织有关部门实行联合执法。五是推出示范点。结合安全生产整治和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推出安全隐患整改较为彻底,安全管理比较规范的单位为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提高整体整改实效。六是建立村居安全管理制度。每个负有安全监管任务的村居都必须建立“五个一”安全管理制度,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深化,实现基础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督促检查阶段(8月13日—8月17日)。由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村(居)、有关单位开展隐患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内容包括:各村(居)、有关单位开展中小企业隐患整治工作贯彻落实情况,中小企业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立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发生事故单位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情况等。

(四)总结验收阶段(8月18日—9月15日)。8月25日前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企业自行整改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企业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逐个验收,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全面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本次中小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由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村(居)、各部门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刻认识开展中小企业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隐患排查整治要突出劳动密集型重点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行业,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有效整治。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术改造,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能力。要把这次中小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与“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治安。

隐患整改五定原则篇8

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统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实施监管监察,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十三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

第二十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应当加强对重点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非法和违法行为及其责任者。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属于其他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应该及时将有关资料移送有管辖权的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二十一条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纳入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中加以治理,落实相应责任。

第二十三条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第二十四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季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逐级报至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半年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二)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三)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四)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五)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六)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第二十七条承担检测检验、安全评价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评价证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可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的资质。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上一篇:信息安全整改方案范文 下一篇:整改落实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