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关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3 05:49:10

到关教育论文

到关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词频分析,共词分析,聚类分析

研究生学位论文反映本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是其科研成果的结晶,反映了作者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在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寻找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是必需环节,有些研究者通过广泛阅读文献,有些研究者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的手段,常见比如发文统计、知识图谱分析等。从文献生产、供给的角度,这有助于研究者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地激发新的想法,迅速获得相关文献并寻找研究空白,获得较大的知识收益,有利于知识的产生、传播和累积。

论文的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提炼及核心思想,在某一学科中,如果某些关键词在众多的论文中反复出现,就说明这些关键词是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和论文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探析,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以期探讨进步。

1.研究过程

1.1主要的分析工具

论文分析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离不开相应软件的辅助。本研究中主要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抽取论文中的关键字段,形成高频词一论文矩阵,Python进行聚类分析,Excel作为Python的输入,以及进行简单的统计。

1.2数据采集和处理

中国知网上收录的论文数量较多,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数据来源。通过本校数字图书馆访问中国知网,选择“博硕士”类型,并以“教育技术学”为“学科专业名称”进行检索,共获得研究样本7937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然后按照NoteFirst格式采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题录信息。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将论文的发表年份和关键词提取出来,输出成EXCEL格式。

共词聚类分析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首先选定参与共词分析的高频关键词并构建共词矩阵,然后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似矩阵,然后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解释。关键词的选择,目前有TOPN,正太分布法,齐普夫第二定律等几种常见的方法。

经过统计分析,本文样本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故本文选择累积百分比20%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生成如表1所示的共词矩阵。

为了消除频次悬殊造成的影响,用Ochiia系数将共词矩阵转化成相似矩阵,即将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除以与之对应的两个关键词总频次开方的乘积,该矩阵主对角线上的数据均为1,代表高频关键词自身的相关程度,如表2所示。

2.研究结果

2.1关键词的词频分析

词频分析法通过对关键词中高频词汇的分析,能够确定某一学科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本研究共收集到7937篇研究样本,对所有关键词进行统计排序后,得到排名靠前的20个关键词,表3提供了前10个关键词。

观察上表数据,可以发现,教学设计出现频次远超其他关键词,在教育技术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信息技术和网络课程占据第二和第三名次,说明教育技术学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比较深入和频繁。

为了进一步探究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故对各年度所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可以得出各年度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表,具体见表4。

表4显示了高频词的变迁过程。观察上表可以发现,首先历年排名靠前的关键词都有教学设计和网络教育,稳定性比较好,正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出,2000年后的“技术”,主要指网络技术。其次教育技术已经处于信息化教育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关键词主要有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学习、教育游戏、移动学习等。从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可以看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现象已成为研究热点,这一时期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不再仅限于媒体本身,而是从信息化学习方式人手,考察技术、人和教育三者间的关系。

2.2关键词的共词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的总称,基本思想是基于研究对象的样本或变量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或亲疏关系。

层次聚类按照距离度量的不同分橐韵录咐啵single-linkage、complete-linkage、average-linkage、ward-linkage。现有同类型的论文中,均采取层次聚类法对共词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但是并没有针对上述不同情况给出对比分析,本文使用Python第三方库scipy中的层次聚类函数以及dendrogram方法,对多种度量的聚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ward-linkage方式的聚类效果最好,具体聚类树如下图所示。

观察该层次聚类树状图可以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高频关键词大致聚为5类,具体分类如下:

第1类:学习方法研究,关键词包括知识管理、大学生、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策略、非正式学习、知识构建等。该类研究主要以如何提高学习的效果为目的,寻找和对比多种学习方法,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第2类:教师与教育技术研究,该类研究主要由教育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技术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等关键词构成。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围绕教师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着力提高教师运用新型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

第3类:网络教育教学研究,主要由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网络、网络学习、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网络环境网络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关键词构成。网络教育以互联网为载体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涌现出在线教育和MOOC等新型教学方式。

第4类: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模式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动研究、翻转课堂等关键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等都成为该学科内的研究趋势。

第5类:设计与开发应用研究,主要由设计、应用、对策、开发、现状和应用研究等关键词构成。教学设计与应用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目标和价值体现,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教育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应用实践。

3.研究结论

3.1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热点保持稳定。从关键词词频分析中可以看到,不论是全量数据的统计,还是历年关键词数据的统计,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都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远程教育等。这些核心关键词,包括教学效果,教育信息化等其他高频关键词在内,都显示出中国教育技术牢牢把握学科定位与目标,重视教与学的应用与研究,而且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是中国教育技术领域近20年研究的热点。

第二,教育技术学在走向融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上的融合,即教育理论层面、技术层面、理论和技术结合的层面。在前文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由何克抗教授正式倡导的混合式学习概念,更是最好的证明。一是教育理论层面,主要体现在教育理论基础的变化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焦点,已经由建构主义转向混合式学习。在词频分析中的历年高频关键词中,可以看到建构主义的排名在2004年以后,就比较靠后了。二是技术层面,教育技术已经从基础的视听技术,发展到了网络信息技术为主,多种基础技术为辅的阶段。但就像网络没有取代报纸一样,粉笔和黑板也依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它们以整体融合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三是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层面,不同的教育与学习理论,需要各种不同的技术作为支撑,而各种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优化教学效果而服务。共词聚类分析中发现的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及学习模式研究,说明教育技术工作者已经开始关注适应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环境的创设。

3.2启发

第一个启发是要自信。有人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不如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论信息技术能力不如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多数人都看到了这个现象,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变得不自信和迷茫,那就有些妄自菲薄了。因为教育技术学是交叉学科,本专业的学生跟其他专业的学生比的就是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实力”,这才是教育技术学特色和优势的所在。本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中,可以遵照南国农老前辈的指导,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g的融合,并牢记二者“相乘”的关系,双翼齐飞,同时努力探索教育技术的中国道路。

第二个启发是要并重。包括电教并重和教学并重,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教育技术学出现的误区和问题。电教并重是指要认清教育技术姓“教”不姓“电”,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的一种支撑,教育技术所研究的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并重是指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而且其立足点在学而不在教,因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第三个启发是要融合。不仅是教育技术学内部的融合,还有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如计算机、心理学和传播学,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举例来说,目前计算机领域,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教育技术领域已经在进行虚拟现实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相关研究,但深层次的融合,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落地的尝试,还需要尽快开展和总结。

4.结束语

本文基于文献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关键词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词频分析法、共词聚类分析法,发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保持稳定,研究趋势为走向融合。

到关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 教育理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 人文关怀 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6.006

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和生命质量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中国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教育思想从理论基础的视角揭示了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与当前许多功利主义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真正目的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思想原则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生命力经久不衰的关键,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对知识的兴趣,少些为了什么的目的性教育,将是当下及未来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马克思哲学的教育理论处处都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思想,“人文关怀”在马克思哲学中是一种核心价值。而马克思本人也非常积极地向往与渴望理想的社会发展形式,但这种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环境想要实现必须要依赖诸多的前提条件,如国家和平状态、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生产力、国民思想观念等都是其前提要。但在马克思眼中教育人文关怀理念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教育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做导航灯,需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能任由其胡乱发展,而我国教育又是以马克思教育哲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因此,研究马克思教育哲的学思想是当下我国教育学领域向前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接下来笔者将从教育的人文关怀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关系出发,再次挖掘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中人文关怀的理论价值及对教学的实践意义。

1 教育的本质

我是谁?我们自身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老师,当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时,生活的烦恼就会永远像毒蛇一样紧紧地纠缠住你,你排遣不了,摆脱不了,躲避不了。而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如果说我们人自身的终极意义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根本追求,那么就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方式来解决。关于教育问题我们也应如此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应常怀这样的疑问,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身的终极意义又是什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能够从马克思教育哲学的理论中找到相关答案吗?

马克思教育思想重视对人本身的培养,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渗透到当代的教学培养之中,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马克思哲学教育思想的关注点在于现实的人,即教学的接受方――学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哲学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个学生的特质,从学生自身的条件出发进行教学,对学生自身价值高度的关怀,重视学生自身的需求。“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①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兽性指的就是人的本质。因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自身需求。马克思、恩格斯曾谈到: “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②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这些论述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马克思对人本质需求的高度重视。马克思教育思想不仅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还要求教育要满足学生善的本性需要,这也是教育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一方面表现。因而教育领域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教学更加人性化,关心、重视和尊重学生们的需要。

2 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什么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教育从最初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关注,演变为关注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从学生个人发展的理想性,转向了学生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是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将自然而然地与环境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能够融入社会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在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人还只是一个自然的人。而人之所以为人最核心的本质是人具有的社会性,想要达到此目的人们还必须经过一个社会化的学习过程。教育要使学生能够通过在社会实践中的交往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社会化的过程之中渐渐地增强学生们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大家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就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增加各种课外实践教学来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社会性。

当下,学生发展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互联网与国际化高速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空间交往范围空前的扩展。有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各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有亲人、老师、同学等小环境的影响。诚然,在这些影响环境中有些因素利于学生社会性的丰富和发展,但也有很多的消极因素,这给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同时更加凸显了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教育的人文关怀要求教学要重视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与需要,除了要为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之外,还要对可能影响学生不良行为的因素进行密切的关注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教育学也逐渐从众多学科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的发展演变,一方面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教育哲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的理论观点运用到实践教学中,除了可以为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之外,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宏观的方法。就如马克思所说“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又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从物质关系方面来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以人为对象,通过教育使人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从意识形态方面来看,教育是向新一代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道德、哲学等观点和信念的过程,它不仅影响着教育和个人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范围和水平。”④

3 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进入高消耗、快节奏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学生的主体性、特性逐渐的丧失,科技文明发展的弊端使教育变成一种强制性义务,有些地方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就如工厂的流水线操作一般,不顾学生感受的灌输性教学,学生降为教育的某种目的,而这是与我们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的。社会快速发展的弊端使人文关怀性教育所颂扬的对学生自由、爱、尊重的培养遭到了社会大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更重视教育的人文关怀,还原作为学生个体的本性,使学生在成为学生前能够达到“人”的高度,使人文关怀性的教育帮助学生“自我实现”,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让人文关怀性教育尽量减少快节奏时代弊端给学生人性带来的裂痕。

人文关怀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基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上的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把握,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渗透着对学生价值取向和个体品性的关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追求真、善、美。让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念,养成积极行动的好习惯,这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教师在培养学生和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积极运用马克思教育哲学理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这种精神与学生的血性连为一体。

马克思说:“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⑤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发展与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学生学习的自由,真正地解放学生,不要让学生沦为教育制度或是其它目的的附属物,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辨证思维的运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教育要批判地继承,积极的理论要勇于运用到当下的教学中,教师教学要有同理心,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避免因教学视野过于狭小而忽略了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好的教育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价值之所在。

4 结语

人文关怀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行为,是教育本质的一种提升。从马克思哲学教育的理论视角出发,本文阐述了教育、马克思哲学与人文关怀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挖掘马克思哲学教育理论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及对学生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执着追求,使我们了解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受过教育的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自由、健康的发展,因此,当代中国教育需要立足于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正确地对待学生发展的本质需求,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④ 厉以贤,李明德等(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63.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到关教育论文篇3

确定高等教育学与其相关学科亲疏关系的实质是“学科间性分析”,而引文分析法是“学科间性分析”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论著等各种文献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本文的引文分析是对高等教育学权威期刊论文的引文按照学科分类进行统计,根据引用频度(比例)确定相关学科与高等教育学的亲疏程度。本文的学科分类是以现有的学科门类为基础,结合高等教育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分为4类13个学科。即教育科学类3个: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类3个: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科学类5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类1个,理工农医等所有自然科学归为1个学科;其他学科1个,未纳入上述学科类别的其他文献。本文的主要数据源为华中科大主办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该刊是国内第一批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刊物,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权威刊物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其论文能代表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为了解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还选择了6个相关学科的权威刊物,对其2010-2012年的论文引文进行了统计。6个学科及其刊物分别是:经济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文学———《文学评论》,历史学———《历史研究》,哲学———《哲学研究》。前三个属于社会学科,后三个属于人文学科。此外,为探讨高等教育学对整个教育科学的贡献,我们还对《教育研究》2010-2012年论文的引文进行了统计。

二、主要数据及初步分析

(一)《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量

从1980年至2012年,《高等教育研究》共刊载论文4517篇(不包括短讯、动态、通知等),引文35302条,篇平均引文量7.82。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引文数量还是篇均引文量,30年来总体都呈显著增长趋势,这表明高等教育学吸收已有知识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

从表2看,高等教育学自引率达到45.61%,普通教育学排名第二,为23.56%。作为教育学的两个“同门兄弟”,普通教育学在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担当高等教育学第一相关学科,理所当然。社会学和哲学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达到7.36%和6.74%。社会学是一门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与多门人文社会学科有交叉性。从宏观社会学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系统属于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分支,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已经趋于成熟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往往能为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帮助。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的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比例在2%到3%之间,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历史学对高等教育学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高教理论一般说来是从高教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两者关系可表述为“论从史出”[5]。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法学低于2%,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文学不被重视与高等教育学长期以来对“科学化”的执着追求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比例低的原因是两类学科鸿沟巨大,法学比例垫底是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和研究长期滞后的必然反映。最令人遗憾的是心理学比例竟排在倒数第三,我们认为,这绝非合理现象。众所周知,普通教育学从创建开始,就把研究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自觉地利用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心理学一直成为与普通教育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而高等教育学从一开始就把研究视野拓展到社会这个更宏观的层面,关注更多的是体制、结构、制度等宏观问题,对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忽视,造成高等教育学不怎么研究“教育”的情形。于是,心理学备受冷落就不足为奇了。高等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疏离,直接导致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难以深入。

(三)《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结构变化

一般而言,一个新学科在创建初期,由于学科知识和理论尚在形成中,学科自引率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自引率往往会呈现上升趋势。从表3看,30年来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印证这种现象。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关系的变化耐人寻味。高等教育学创立初期主要借鉴了普通教育学框架、理论及概念,因此20世纪80年代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影响巨大,《高等教育研究》引文中有近1/3(32.75%)来自普通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摆脱普通教育学的影响,高等教育学引文中普通教育学的比例随之逐步下降。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之外其他相关学科(简称“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有令人费解之处。从我们的经验判断,30年来,其他学科对高等教育学的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21世纪后,多学科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不少高等教育学者的青睐,但我们的统计显示,其他学科引文的比例相比90年代并没有明显增长。

(四)部分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2010-2012年,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6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数量为102条,仅占6学科全部参考文献数(70700条)的0.1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同一时间,高等教育学论文引用6学科文献2229条,达到高等教育学参考文献数(10323条)的21.6%。“衡量一门学科地位的标尺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其他学科。”[6]0.14%的数据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的薄弱现状,更是它在学科之林中卑微地位的真实写照。有学者最近提出:“高等教育学在引进知识的同时也对外输出知识”,如“通过实践哲学命题进而反哺哲学”,“向社会学提供了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分”[7]。可惜,我们的研究还不能证明这一观点。

(五)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由于难以选择最能代表目前普通教育学研究状况和水平的刊物,所以本文没有统计普通教育学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对综合性权威教育刊物《教育研究》2010-2012年的825篇论文8445个引文进行了统计,发现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比例为17.25%。这表明,年轻的高等教育学已经成为教育学(教育科学)重要的知识来源。

三、主要结论

(1)高等教育学创建30多年来,与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知识上的联系。普通教育学是与高等教育学关系最密切的相关学科,是第一梯队;社会学和哲学是第二梯队,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密切,也是重要相关学科;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是第三梯队,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比较密切,是比较重要的相关学科;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法学等学科是第四梯队,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是次要相关学科。(2)普通教育学在高等教育学创建初期是高等教育学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几乎扮演了“母学科”的角色。但随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成熟,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的影响力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3)尽管近十几年来,高等教育学界一直在大力倡导多学科研究,但除普通教育学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引文比例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增长。(4)相关学科为高等教育学的创建和发展贡献了重要的知识资源,而高等教育学对相关学科(除普通教育学外)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高等教育学与相关学科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任重而道远。(5)刚过而立之年的高等教育学已成为教育学的重要知识来源,为教育科学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关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自觉;文化自觉;教育自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04-02

文化与教育的相通性决定了教育自觉理论的提出和应用,教育的发展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了自觉的要求。教育自觉作为教育活动中个体应达到的终极目标和应有的品质,在研究生教育中更能凸显其价值,本文从教育自觉的角度展开论述,寻求其在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一、教育自觉概念的提出

“自觉”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有所认识而觉悟”[1]。consciousness是“自觉”的英文表达,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是“The state of being able to use your senses and mental powers to understand what is happening,The state of being aware of sth,The ideas and opinions of a person or group”[2]。综合中英文的共同解释, 则“ 自觉”应该是一种自我清醒的状态, 看待事物的观点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根源于主体因认识而达到对对象的深刻理解。“觉”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古代印度的Vi-ra-Saiva学派也早就注意到了“自觉”的重要。

学术界普遍认为“教育自觉”这一术语起源于199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费孝通先生一直从事文化方面的研究,而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则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导致外来文化涌入国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冲击。他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3]

二、教育自觉理论的形成

从理论起源上看,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决定教育的发展;教育作为文化的传递传播途径,也创造文化,所以“教育自觉”在学术上是 “文化自觉”的延伸而生成的结果[4]。从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看,陆道坤谈到在“洋务运动”前,西方文明伴随武力登陆中国领土,撞开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紧闭着的大门,开明地主阶级睁开眼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并准备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的筹建,中国式的“教育自觉”开始产生。在古老中华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过程中,清末的开明地主阶层和先进知识分子以有底线和有原则的“学习”态度应对近代教育的筹建。“这种学习态度逐渐演变成‘教育思想自觉’‘教育输入自觉’‘教育制度自觉’‘教育实践自觉’。 ”[5]

学者们从“文化自觉”的概念中得到启发,提出“教育自觉”理论。李宝斌、孙俊三在《教育自觉的迷失与复归》一文中提到:“教育自觉是源于对教育性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对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教育终极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的一种教育品质。”[6]它与“教育本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理性思维,而不是人对教育的下意识反应。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邬志辉先生认为,教育自觉是建立在对当今世界教育背景、世界教育主题、世界教育趋势的深刻理解上,对中国教育传统、中国教育特点、中国教育现状的自知之明,经历的是从自知到吸收到重建的一个过程,最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7]。两者对教育自觉的定义角度不同,前者是从教育的内在体现说起,而后者则是从教育创新的角度来谈。

三、教育自觉理论的价值与应用

1.理论价值

自觉代表的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它的发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此,对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自觉”给我们提出了时代性和民族性两大要求,不仅要总结文化传承、教育传统,更要将其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机结合。每一个教育发展阶段,教育都要凸显中华民族的特色和时代特征,并且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5]。

张楚廷先生说过,教育自觉必表现为一种哲学自觉,归根结底,最终要回到“人”本身。进入文明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即“人是什么”,即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经就这个问题做出了丰富的解答,但是这个问题依然处于未完成的钐。教育培养人,教育需要在保持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的状态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在笔者看来,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等待人从觉醒到自觉。作为一个自觉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必定会对这个问题产生体会,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8]。在很大程度上,教育自觉就表现为对这一问题的自觉思考上。“自觉是人对自我的觉察, 是对自我内在本性需要的价值认定, 是对自我存在的价值追求。教育的自觉是教育在与社会的关系中走向相对独立, 是对教育内在本体价值的意识, 是对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教育重要价值的认定。”[9]这是李森先生从人的自觉为前提对教育自觉的认识。邬志辉先生认为教育自觉应该包括对教育生存境遇的自觉,对教育政策制度的自觉和对教育内在规定的自觉[7]。

2.理论应用

通过中国知网对教育自觉进行检索,检索到与教育自觉相关文献39篇,从2003年开始有学者的研究涉及教育自觉这一理念,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近五年,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教育自觉与教育输入、教育自觉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自觉与哲学自觉、教育自觉与教育创新、教育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自觉与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自觉与教师教育、教育自觉与高校教师评价、教育自觉与教育国际化、教育自觉与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等方面。

邬志辉先生在《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一文中提出教育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其中,内部动力源于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来自于教育自觉。教育创新实际上就是积极开发和自觉运用自身潜能的过程,其自觉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创新的水准,从这一点来看,必须有对教育生存境遇的自觉、对教育政策制度的自觉、对教育内在规定的自觉,教育主体才能实现教育创新,才能在国际教育对话中发声,引领历史变革。

李宝斌先生在《教育自觉理念下的教师教育》一文中提到,在教师教育中,品质培养比技能培训更加重要,其中教育自觉品质的形成对教师的发展影响最深远、最持久。就师范生教师教育而言,需解除其后顾之忧、指明自觉的方向、指导其在教育实践中成就教育自觉的品质。

陆道坤先生在《 “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兼论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萌发》一文中提到“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两个关键词,二者一明一暗,共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自觉”意识迅速萌发于清末西方列强文化教育的强势入侵,也标志着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启程。在“教育输入”视野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教育自觉”的系统化趋势逐渐明显,呈现出“教育思想自觉―教育输入自觉―教育制度自觉―教育实践自觉”的立体发展态势。

刘立华的博士论文是教育自觉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了从教育自觉的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其中全球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界定不清晰、理论不自觉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两大问题。刘立华在文章中重点探索了“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问题,提出了政府的教育自觉、学校的教育自觉、教师的教育自觉[10]。

张楚廷先生在《教育自觉与哲学自觉》一文中写到,进入文明史以来,人类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是什么”,教育培养人,理应更加关注这一问题,并且在完成这一问题的探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自觉的教育工作者必定自觉地关注这一哲学问题,并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提升对人的理解,因而,教育自觉必表现为一种哲学自觉。

李宝斌先生在《教育自觉的迷失与复归》一文中提出教育自觉是一种朝着发展人、提升人的教育终极目标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地行动和思维的教育品质。在探寻教育自觉迷失的原因的同时,提出了教育自觉复归的氛围营造应该正确引导天赋欲望、注重杰出人才的培养、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

教育自觉是我国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国外并没有关于教育自觉的相关研究和论述,但是国外学者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有对教育自觉的理性体现。国外与教育自觉理论相关的研究源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主张道德准则上的相对主义和道德实践上的过程主义,认为没什么价值观是绝对正确和永恒不变的,没有什么道德准则是可以让所有人认同的。

四、教育自觉理论的完善与应用前景

笔者认为,教育自觉的理论对于研究生培养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这一环节。教育自觉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契合点是教育自觉理论对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导向作用,是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在哪些方面能够实现教育自觉。虽然没有学者从教育自觉的角度谈过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但是笔者从对教育自X概念内涵的研究中,发现教育自觉实际是指导人如何在受教育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而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目的就是让研究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学术价值,最终实现学术自觉。彭树智在《回归学术 培育自觉――谈研究生学术自觉意识的培养》一文中也谈到“研究生导师应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自觉意识, 包括学术生长点的自觉意识、学术研究的主体自觉意识、学术理论思维的自觉意识、学术问题的自觉意识、学术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11]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2:1726.

[2]陆谷孙.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2

[3]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4]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5]陆道坤.“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兼论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萌发[J].江苏高教,2014(5).

[6]李宝斌,孙俊三.教育自觉的迷失与复归[J].现代教育从论,2007 (12).

[7]邬志辉.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03(22).

[8]张楚廷.教育自觉与哲学自觉[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1).

[9]李森,潘光文.论魏晋时期教育的自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10]刘立华.教育自觉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到关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社会分化; 系统性; 理论性; 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39-04

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在科学的原则以及方法指导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要素进行的调整、组合以及优化的实践活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现代社会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态及其实效性关注的结果,具有现实与理论的双重根据。从社会现实看,分化与整合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分化(既有的分工)和整合(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将分化的结构联系起来)互相作用的过程”[1]。社会分化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分化,进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提供了必要性。从理论上看,现代知识在专业化、精细化的同时又走向整体化、协同化,整合也成为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不同学科、知识资源以及理论创建之间的整合问题。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文献回顾

尽管学术界不同程度地关注到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以及实践领域中的重要性,但整合问题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态势,进而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论题。笔者以“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为题名和主题分别查阅到的文献为34篇和46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甄别、筛选和处理,尝试对相关研究现状做出描述。目前,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的研究

这一研究路向将思想政治教育放置社会系统中考察其对社会系统所发挥的整合功能。李辽宁曾专门讨论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软权力”的论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社会整合的功能,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民心、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刘惠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执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软权力,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社会整合的作用。[3]周如俊、苏云升针对经济、文化的分化发展态势及其社会发展的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采取新的整合方式(分层、规范、强制以及网络四种整合方式)。[4]潘玉腾在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当承担的职能时,指出应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职能,以增强价值认同感。[5]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础理论与历史研究

张耀灿、马奇柯系统地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一是把系统内各要素通过联系、渗透、互补、重组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二是在保持其性质特点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与其他系统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从而既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维持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完整性,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高级的适应能力。[6]谢传仓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本要点,认为价值认同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的关键;组织整合是构建整合机制的重要保证;教学整合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本途径;队伍整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效运行的主体力量。[7]白立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讨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整合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确立全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的观;正确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8]

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形态进行整合的研究

在此论域下,学界关注较多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整合问题。孔晓东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教育工作中不同的实践,但又有着共同的思想起源、一致的教育目标、共同的教育和研究对象,以及相互交叉的教育内容和相似的教育途径与教育方法,可以在目标、方法、队伍建设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9]此外,罗一娴、党苇莹讨论了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10]王学青提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机构、人员、课程等有机整合。[11]刘国习、陈丽华论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整合,并提出了整合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公民教育意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高校公民教育环境。[12]

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技术、载体的整合的研究

这一研究路向主要将一些技术、载体等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加以整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罗建华、张治国讨论了如何利用高校网络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认为高校网络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校园文化的主要方式,深入探讨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困境,总结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政队伍和德育课程的整合策略,可以为高校利用网络文化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提供参考和借鉴。[13]王珏、王丽丹论述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探索和思考,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14]杨乃鹏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论述了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提出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理念与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5]

5.关于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整合研究

这一研究趋向主要论及某一特定领域(如,网络领域、社区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问题,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微观化的表现。杜苏等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提出了思考,用主体论厘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运用社会学的“戏剧论”、经济学的“成本理论”等讨论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16]肖耀根阐述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要素和途径,认为居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指把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并把系统内各要素通过联系、渗透、互补和重组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实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包括七个要素:意识形态整合、利益整合、情感整合、组织整合、文化整合、功能整合以及资源整合。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实现应当贯彻于结构设计、运行设计以及社会系统运行当中。[17]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评价

总的来说,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相关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五个方面,它们从多视角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问题,使之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理论话题,并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见,取得了以下值得肯定的成就:

首先,整合问题将日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关注的焦点。尽管从总量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但从趋势上看,它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问题引起关注源于该命题自身的价值,推动这一命题研究的动力是它背后鲜活的社会现实。在“政治挂帅”的传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将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广大社会成员。这是因为“在传统社会中,政治往往是与经济、社会、军事混合在一起的”[18],整个社会领域呈现出高度的政治性,政治成为整合社会的重要方式。而进入到现代社会,社会分化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独立的领域,与传统社会相一致的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了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象、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分化,它需要面对不同阶层的群众,多元异质的社会思潮以及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不同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克服社会分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产生的冲击,提升现代社会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直接指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究竟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

其次,整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的重要途径。整合作为一种方式逐渐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所接受,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从理论上看,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知识领域由分化的专业化逐渐走向整体性,单一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资源均无法完整而有力地加以应对,整合成为知识生产与创新的重要路径。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整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资源的跨学科研究态势。从实践来看,整合也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重要方法。一是整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资源、载体、方式、组织环境等的整合。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形态的教育、技术手段、信息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整合,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合力,增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有的文献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指认了整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价值,整合将逐渐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毕竟才刚刚起步,研究文献总量少,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献不多,许多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以及深刻的论证。我们在肯定学界在这一命题上取得的研究进展的同时,也应当揭示出相关研究存在以下诸多不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从文献统计看,在笔者所掌握的34篇直接相关的文献当中,仅仅只有张耀灿、马奇柯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以及谢传仓的《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的几点思考》两篇论文直接触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本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对象、机制进行了阐述。其他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实践领域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形态的教育、技术、载体进行整合。从中可见,学界集中于从实践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进行讨论,而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逐渐引起关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这一核心概念需要做出深刻的讨论和界定,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原因、内涵、要素、运行以及测评都应当展开系统的讨论。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在界定上存在混淆。作为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理应得到准确的界定和系统的阐释。然而,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界定不清的状况。笔者认为应当界分两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对外整合”与“对内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外整合”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其他子要素相互之间协调、合作共同促进社会整合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内整合”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要素进行的整合。在前者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被理解为“用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进行整合”;而在后者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亟待整合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被理解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进行整合”。从研究取向上看,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关注更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外整合”,并且未能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整合。实际上,从论域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外整合”应当放置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以及社会整合的理论中加以考察更为适宜。将“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限定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内整合”之中,可以避免概念内涵理解上的混乱。

最后,未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产生的社会根源。当下,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原因时,几乎所有文献都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注,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开展的“解题低效”入手,论证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其实不然,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整合的必要性是社会变迁尤其是社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结果。可以说,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波”“震碎”了传统的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分化。在分化的社会背景下,要想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必然要将多元主体、分散领域、多样载体、异质思潮等整合起来。然而,当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由于脱离了其背后的社会语境,未能触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深层次根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深化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现代社会条件下求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一项理论命题,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也必定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引领下得到科学、合理以及有力的研究。笔者以为,应当采取如下途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系统性

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本体、价值以及具体操作的方法,而且需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为何需要整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与现时代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亟须注意如下两点:一是要结合社会背景,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根本动力,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社会元素”;二是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的研究。整合与分化是一体两面,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正是基于社会分化引发思想政治教育分化这一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化与整合问题是社会分化与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作用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分化的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完满地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展开研究,也才能全面地把握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貌。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理论性

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不仅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崭新的理论命题,成为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学术生长点。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讨论具体的操作上,其理论厚度不足,而且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未能触及并说透。因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就应当对其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做出深刻的揭示。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至少可以开放出如下理论空间,而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所忽视的。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发生学研究,主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发生逻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本体论研究,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要素、原则、方式以及运行等;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范式以及方法论研究,主要讨论我们用什么样的范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应当遵循哪些具体的方法;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微观研究,这涉及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进行具体有效的整合。

3.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内部化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内部化,即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由停留于思想政治教育外部转变为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进行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机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19]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体现,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研究的趋向。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内部化研究应当涵纳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宏观、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属性与特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整合的前提;二是要全面掌握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对其内部的系统要素进行的调整与组合,因而,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要素是对其整合的重要准备;三是选择恰适的分析范式。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内部要素之后,应当选择有效的分析范式,思索以何种理论框架认识并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四是在上述基础上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斯梅尔塞.变迁的机制和适应变迁的机制[J].国外社会科学,1993(2):24-28.

[2] 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社会学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27-30.

[3] 刘 惠.思想政治教育:执政党社会整合的软权力[J].求实,2009(7):76-79.

[4] 周如俊,苏云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J].党政论坛,2006(2):36-37.

[5] 潘玉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J].科学社会主义,2006(2):74-76.

[6] 张耀灿,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29-33.

[7] 谢传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43-46.

[8] 白立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J].教育探索,2007(4):4-6.

[9] 孔晓东.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67-68.

[10] 罗一娴,党玮莹.试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理论观察,2008(1):95-96.

[11] 王学青.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65-67.

[12] 刘国习,陈丽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整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27-28.

[13] 罗建华,张治国.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152-153.

[14] 王珏,王丽丹.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探索和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125-127.

[15] 杨乃鹏.试论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75-77.

[16] 杜苏,杨福章,张彦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76.

[17] 肖耀根.论居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17.

[18] 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0.

到关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生存论哲学;教育;教育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亚林,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湖北 437100

内容提要: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阐释方式和研究方法论,从生存论哲学视域出发,建立另一种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阐释方式,既可以破除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观点,又能够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从而构筑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中,教育不仅指向科学世界,而且通向人的意义世界。

关 键 词:生存论哲学 教育 教育学

一、生存论哲学及其意蕴

当前我国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是从传统的存在论和认识论哲学转向生存论,生存论哲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想理论阐释模式呼之欲出,作为一种在自然、社会、历史与文化中敞开的人的实践活动哲学感性出场。生存论哲学所开启的对人及人与世界关系的重新思量和解释,既增强了哲学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创造功能,又进一步彰显了人的生存特性,确立了社会生活中作为价值主体的“人”。

(一)生存论是哲学思想理论的新发展,是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生存论哲学要重建人和世界的存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解释原则

存在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然而,“存在是什么”及“存在如何存在”的问题在古今哲学思想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追问世界的本原及认识可能性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在哲学流变和学术理路进展中不断分化和专门化,生命哲学、存在哲学、现象学、实践哲学、语言哲学、价值哲学、社会哲学等主题逐步推出,对传统的哲学解释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疑,对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想的吸取与批判,推动着当代中国哲学思想的“生存论转向”,彰显遮蔽的生存论成为当今哲学的重大课题。“所谓生存论的彰显,意味着从传统的存在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向生存论哲学转变的路向。”[1]p2从我国哲学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生存论哲学已然成为批判借鉴西方现当代哲学、回归马克思哲学和融合中国传统哲学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问题情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新范式。

生存论首先就是要破除传统哲学的实体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知性逻辑思维方式,建立关于人和世界的存在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解释原则。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西方哲学,贯穿着一种被称之为“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理论。“所谓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是‘存在论’问题上的这样一种观念:我们感官观察到的现象并非存在本身,隐藏在它后面作为其基础的那个超感性‘实体’,才是真正的‘存在’,构成了‘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最终根据。”[2]与这种理论相适应的是二元论的形而上学传统,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所要探寻和追问的是存在者之存在的最高依据和终极原因。在形而上学的二元论中,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普遍、偶然与必然等概念二元对立,后者是作为第一性的,前者是作为第二性的,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而使形而上学成为可能的是西方知识传统中的“知性思维”或“概念性思维”。知性思维总是力图穿越感性现实去寻找世界的本原而否定感性现实的存在,这种寻找是通过自我意识的知性思维以独断的方式削平和抽取存在者的存在特性来完成的。因而,西方传统的实体本体论及其形而上学的知性逻辑思维方式只能是一种“意识哲学”,因为他是在人的自己的“意识”里完成的,而不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的。

西方哲学强大的形而上学传统及知性思维妄图建立包容一切的哲学体系,以其“总体性”的概念思维吞噬存在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消磨存在者的特性,将存在抽象化为某种“绝对观念”本质,这种思想受到了黑格尔以后哲学家的质疑与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趋势是对形而上学本体论及知性思维的反动。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弗洛伊德的“本我”等都是对实体本体论的背弃与逆动,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都力图找回失却的“存在”,重释人和世界的关系,而西方后现代主义则对现代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进行解构,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抹平差异、执著于普遍性和统一性的专制统治性,倡导多元主义,力图重构人与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哲学以其“感性实践活动”颠覆了形而上学的实体本体论思想,确立了感性实践活动先于逻辑和知识并构成逻辑和知识的本体论地位,实现了存在论的变革及哲学阐释方式的转换。正如吴晓明所说,“马克思哲学揭示了前概念、前逻辑、前反思世界,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原初关联,在存在论基础上跃出知识论路向,颠覆了整个柏拉图主义,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从而开启了哲学的生存论路向,构成了哲学革命的全新地平线。”[3]生存论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在历史文化的实践中统一的生存结构,重构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人与世界关系的解释原则:“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在世”的人,“人与世界”共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基于生存实践活动的,感性实践活动构筑起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存论结构。这种结构就是人与世界的本源性关系,这种本源性关系决定了人的“在世存在”基础地位,建立了世界的“人学”意义和人文价值,也突显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而不是形而上学的主体性)是人的本源性的生命存在方式。

(二)生存论是哲学表达方式的转换,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理论表达,生存论哲学要建立人类活动的行为准则

生存论哲学所揭示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结构还仅仅是一个前提和基础,揭示了“人在世界中”的敞开,那么,人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呢?“人在世界中”并不指向人与世界的“混沌”式存在,不是“活物论”式的存在,也不是形而上学主体性设定的站在“绝对”高度君临万物的存在,而是通过感性实践活动、通过生产生活来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4]p273人的生存特性有丰富的哲学意蕴。第一,人不是形而上学的主体性,不是某种永恒的本质规定,而是在生产生活中并与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共在”的实践性存在。就人本身而言,人是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灵魂、自在与自为、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统一体;就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普遍联系,互相确证,构筑了人的意义世界和世界的人文价值。第二,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又使人成为一种能动的对象性的存在,人在能动的对象性活动中,通过认识,通过知识与逻辑,通过行动,通过类的实践,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这是一个否定与自我否定、超越与自我超越的过程。

人的生存特性决定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本源性关系的基础上又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关系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变成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这又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人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实现人的改变。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使人能够站在主体的立场来认识、观察、测量、实验、生产和改造世界,确立知识论的基础和逻辑,增进人类的科学知识发展。这样,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不仅仅是人文世界,同时也是科学的世界,他们内在地统整于生活世界之中。

生存论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属性,也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第一,人类实践活动要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统整意义、价值世界与客观世界,实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人文与科学是人的两种“在世”方式,人文不是科学,科学也不是人文,人文追求的是意义与价值,科学揭示的是事实与真理。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人文和科学统一于“在世”,人文精神必然孕育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扩大人类的理解视野而强化人文精神。科技的单向度发展可能会“遮蔽”或者“遗忘”“存在”,但没有科技,人类就犹如井底之蛙式的“存在者”。第二,人类实践活动要适应和协调自然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发展的动态统一。马克思说,“人是自然存在物”,“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5]p169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不是人类的资源库,不仅仅是攫取的对象,而是人类的家园。第三,人类实践活动要适应和协调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动态统一。如果仅仅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由于人的“对象化”特点,人又往往将他人、社会作为对象,人与人的互为“对象性”而互相“否定”,似乎销蚀了人的主体性。但从本源性的生存论上来说,社会团结与统一是人的生存的伦理道德之根。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共在”特性,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只有在与他人的社会存在中才能实现。

(三)生存论超越了“认知主体”的主体性形而上学,确立了“价值主体”的合法性,为社会生活实践提供了价值规范

自笛卡尔以来,近代西方哲学所确立的主体性观念虽然确立了以理性为依据的“人”的地位,但是,由于其理论核心是把“主体”作为“实体”,主体就成为形而上学的“主体性”了,形成了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理论形态。“所谓‘主体形而上学’,就是把主观意识的‘自我’实体化为‘主体’,强调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保证其他一切存在者存在的最终根据。”[6]p40哈贝马斯认为,黑格尔用“自由”和“反思”来解释主体性,主体性体现为四种内涵:个体主义;批判的权利;行为自由;唯心主义哲学自身:哲学把握自我意识的理念乃是现代的事业。以理性为依据的主体性贯穿于宗教生活、国家和社会、科学、道德与艺术之中,确立了现代文化形态。[7]p20-22这种主体性被批判为主体的无根性、主体的独断性和主体的封闭性,这种主体性是随着近代认识论转向、把实体性的“人”作为认识的最终根据而产生的。

生存论哲学所揭示的通过感性实践活动构筑起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存论结构,确立了人的“在世存在”的基础地位,也确立了世界的“人学”意义和人文价值,从而奠定了人的“价值主体”的合法性。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4]p34价值主体的确立标示着哲学的“人学”主题和“价值哲学”的生存论构建方向,生存论所确立的价值主体超越了近代哲学的“知性主体”或“思维主体”观念,从具有本源性的感性的、现实的、实践的生存维度彰显人的价值,并把人的价值与世界的意义内在关联,为社会生活实践提供了价值规范。第一,价值标准不是抽象的“理性”与“自由”,不是永恒的“普遍本质”与“客观规律”,价值标准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第二,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思维”及其“对象化逻辑”表现为一种控制性的、征服性的专制与暴力,它蕴含着“同一性”的规训法则,用同质化克服异质性,消融“他者性”,具有非道德性。价值主体具有生存论意义上的“优先性”和“他者性”,是社会历史文化中的“敞开”与“生成”,走向一种“可能生活”。第三,人不是某种抽象绝对的理性主体,人是社会生活中的理性与感性、肉体与灵魂、现实与可能、逻辑与直观等杂多的统一,人可以并能够从自身的社会历史文化实践中进行价值排序和价值选择,在文化语法中生产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超越与自由。

内容摘要: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阐释方式和研究方法论,从生存论哲学视域出发,建立另一种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阐释方式,既可以破除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观点,又能够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从而构筑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中,教育不仅指向科学世界,而且通向人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生存论哲学;教育;教育学

作者简介:

二、教育的生存论阐释

教育是什么,又不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撇开一些神秘主义的和极端的见解,人们大致认同的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一般被称为教育现象。以前我们习惯于从教育学科视野看教育,从客观的、对象性的认识论眼光来“看”教育,基本是把教育作为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看的,这个看法似乎没有问题。但问题就在于“看法”本身,其症结就在于我们过去的客观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对象性思维”,过去我们把教育当做单纯的认识对象,所认识的教育现象还只是对象性意识中的现象,是客观现象,而不是生存论哲学意义上的教育现象,不是人与教育和社会共生的“共在”现象。

生存论哲学提供了解释教育的一种思维。毫无疑问,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教育是不可能是独立的,也不可能是静止的,它虽然不是社会活动的全体,但以某种方式存在于社会活动的结构之中,教育活动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它体现了人的生存目的和存在价值,并以某种社会语法形成一定社会中具体的教育形态。

立足于生存论哲学,我们可以尝试建立另一种教育的阐释方式。

(一)摒弃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视点,确立教育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做”的思维,彰显教育的活动特性

人们往往对象式地“看”教育,归纳教育活动的某种“本质”。周浩波认为,哲学上对教育的第一次注目实际上是探讨关于人与社会的理想、价值、信念的问题时,附带论述教育的,他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基本分析文本,分析了教育作为工具的发生语境和元规则。柏拉图的《理想国》对理念、善、正义、公道、理想的国家和完善的个人品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后,很自然地进入了教育问题,教育成为实现他的理想国的唯一途径,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哲学家和军人。周浩波由此认为,“我们所能肯定的教育思维的第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是,教育能够完成某种任务,而且这些任务只能由教育来完成。……这样,我们就获得了讨论教育的起点:第一,教育的确存在着,它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而且,这种教育活动形式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的人类活动方式所不能取代的。第二,教育思维历程的起点是,教育有用,并且,用‘教育有特殊的作用’来为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作基本辩护。这样,人们不再去回答‘教育为什么会起这些作用’这种穷原究委式的本体论追问。第三,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教育应该起到哪些作用’‘教育怎样才能起到这些作用’”。[8]p38周浩波的分析表明,由于教育有用或者说教育有人类其他活动所不能取代的功能,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教育:教育从一开始就被镶嵌在“目的—手段”的思维和理解框架之中。

根据这种理解模式,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教育是一种工具(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的、生活准备的……)。这种理解模式就是把教育当做完成其他社会任务的工具,恰恰没有教育自身的“存在”。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教育还被理解为一种“客观工具”式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这样,教育就消弭了作为“存在”的活性和丰富性,沦为一种手段。例如,在二十世纪后期我国教育学研究中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当今这种思维仍然存在,把教育从社会活动中“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归结为某种“本质”,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视点,认为教育是“摆”在那里的死东西,无视教育的社会生活实践的活动特性。从生存论思维来看教育,就不仅仅是“看”的思维,而更应该是“做”的思维,确立教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动特性”。就其活动特性来说,第一,教育具有时间上的起源和发展特征,它始终在“过程”之中,在不同的历史节点、在不同的人类活动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第二,教育始终是人的社会活动,人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生活状况交互影响,构成教育存在的社会境况,形成教育在不同历史和社会阶段的社会语法,从而,人们可以在参与不同的社会语法中认识和表达教育存在。

(二)超越学科中心视野的“教育”视点,还原教育的社会生活整体性,建立教育与人、社会和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

教育学者习惯从学科视野看教育,本亦正常,但又难免顾此失彼。从学科中心出发看教育,就是截取教育的某一片段来进行学科视野的分析,也容易“抽象”出教育的局部特征,斩断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联系,学科视野与“本质主义”思维一结合,教育就会成为森林中的一“叶”。学科中心视野就是一种“对象性”思维,是知识论的眼光,把教育当做供研究的客观物体,这就是近代认识论的思想模式。认识论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作一种客体,供人们去认识、表述、改造与征服,包括人本身也是认识对象。近代认识论有三件法宝,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与对立,没有了它,认识就不可能进行;二是确定性的寻求,认识的目的就是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捕捉事物,征服和改造事物;三是知识论眼光和路径,用知性逻辑和概念化思维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探寻事物本身的“存在”及其特性。

教育存在是一种与人、与社会历史文化不可能分离的存在,既有其“活动特性”,又与人、社会和历史文化具有内在关联。教育与人的生活本是同体互构的。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于教育活动的目的性,教育蕴含着人类不同人种、民族和群体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创造特征,在社会结构各个组成部分中,教育与其他部分构成开放的、动态的互构关系。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中也经常讲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但都是进行静态的本质主义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教育就是“被决定”、“被制约”的“具有一定反作用”的社会存在,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看起来似乎全面辩证,其实却什么也没有说清楚。这就要求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从教育与人及社会存在的结构上进行“现象”还原,展露教育与人及社会的原初的内在联系。胡塞尔的哲学有个“现象学还原”概念,他从真理是现象与意识的符合出发,把客观现象在主观意识中的“还原”称为“现象学还原”,我在这里反其道而用之,主张把我们关于教育的意识进行社会生活“现象”还原,通过这一还原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其一,教育是人与社会生活的“共在”,它不是孤立的客观现象,更不是僵死的物品,而是开放的、生成着的人的社会活动;其二,教育在社会语法中承载着人和社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人学意义,教育既受制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状况,又体现着人的理性和希望,它富含人类学的发展特征,汇聚各种历史文化信息,伴随着人走向成熟与超越,具有人学意义和人文价值。

(三)彰显教育的属人特性,展现教育与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关联,教育是生活世界的一种现象,是人是生存情态和社会存在状况的体现,也是人在生活世界中的创造

我们习惯于从意识、概念和思维出发探寻“本质”上的教育,往往忽视了教育现象的“本真”,教育现象的“本真”就是教育与人的日常生活的结构性关系。我们回顾一下《学会生存》所描述的原始社会的教育图景:“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是复杂的和连续的。这时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的照管到狩猎父亲的教导,从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到照管家畜或聆听长者讲故事和氏族巫士唱赞美诗,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这种自然的、非制度化的学习方式在世界广大地区内一直流行到今天;这种学习方式至今仍是为千百万人提供教育的唯一形式。”[9]p26-27这幅教育图景充分说明了教育是属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内含于生活世界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粘连。教育是属于人的,人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人、教育与社会的生存结构来看,教育不仅仅是理性的,不仅仅是科学的,也不仅仅是规范的,而是根植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的,是人的日常生活的,是人的生存情态的展现,也是社会存在状态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命题。但是,还不止于此,教育还是人的社会生活创造,人通过主体性的活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改变人、社会和教育,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又是生活世界的创造和超越。

近些年来,受到存在哲学和现象学的影响,我国教育界认识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提出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命题,这说明我们不再简单地把教育化约为某种抽象的“物性”。但是,仅此还是不够的,还要彰显教育的属人性,教育是人的生存目的之证明,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人要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意义与价值,创造一种“可能生活”。教育活动是人类为了理想信念而设计创造的一种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教育蕴含着人类生活的目的性和价值观,而不是原初的、散漫的社会现象,教育立足于生活世界,还要穿过和超越生活世界,达成人的“可能生活”。由于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原初经验性的、自明的世界,具有直观性、散漫性、个体性、非理性和自我封闭性,它要接受某种理论的检测与反思,赵汀阳的“可能生活”又提供了一种目的性的思维,内含着人的目的性和超越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不仅仅具有“物性”,更多具有的是属人特性。可以这么概括:教育既在人的对象性关系之中,又在与人的共在性关系之中;教育既有物性,又有属人性;教育既是人的创造物,又是人的绵绵不断的创造本身;教育内含着人学目的与生存价值,指向人类生存的意义。这是从生存论得出的合理的结论。

三、从生存论视角看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世界现代化以来,科学的发展及对科学的崇拜日盛,科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的特指了,科学的逻辑需要科学研究共同体遵从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而排斥其他一切非科学,关于社会、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研究被称为“文化科学”或“精神科学”了,这大致也成为科学所排斥的对象之一。关于教育学科性质和地位问题,我国教育界有很多讨论,尽管教育学从一产生就试图科学化,这种努力是值得尊敬而有限度的,教育学对科学的自我迷恋导致的结果是自我迷失。

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或者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大有争论廓清之必要,因为这既关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问题,又关涉到教育研究的旨趣、方法与目的等问题。讨论这个问题,还有助于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促进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在生存论哲学视野中,教育学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也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既然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活动,那么,教育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论意义上的理论学科,教育的实践指向与人学立场意味着教育学要超越知识论,意味着人的意义与价值构建。

内容摘要: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阐释方式和研究方法论,从生存论哲学视域出发,建立另一种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阐释方式,既可以破除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观点,又能够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从而构筑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中,教育不仅指向科学世界,而且通向人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生存论哲学;教育;教育学

作者简介:

(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学问,教育现象不同于一般现象,教育学具有综合性,教育学不必称为科学

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心,以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教育社会”的概念,与此相反,教育学自产生以来却越来越“迷惘”,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作为社会实践的教育活动生机日盛,从一种简单的照料训育儿童、给青少年传授伦理道德和知识的普通学校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全民性和终身化的复杂社会活动;其二,越来越多的学科合理地或“越界”来探讨教育问题,教育学也主动引入其他学科理论来研究教育问题;其三,有些“职业教育学者”不忍或不愿看到其他学科“闯入”教育学科领地,力图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科以抗衡其他学科,抬高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更多,这刚好证明了教育学科生命活力的日渐强盛。

第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活动,教育学科的核心概念、命题与知识资源及其体系都是根据教育活动提出和展开的,都是服务于教育活动的。教育活动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现象不同于其他现象,也不同于胡塞尔意义的现象学之“现象”。教育现象与其他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最大区别就是目的性和价值追求。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10]p16第二,教育活动的特性决定了教育学的综合性,实践品格和文化性格是教育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教育学是从教育活动实践中产生并随着教育的发展壮大而逐步扩大其边界发展壮大的,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科学进步所带来的工业的迅速增长需要大批有知识的劳动者,普通教育迅速发展,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问题。实践需要催生了教育学,早在1605年,弗朗西斯·培根就根据教育的发展状况在《论学问的精神与进步》一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教育学科,夸美纽斯在教育实践中写出了《大教学论》这部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赫尔巴特接过康德在大学的教育学讲座,开创了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学,力图教育学的科学化。当今,教育已经制度化,基本实现了全民性和终身性,教育活动的边际也在不断扩大,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日渐相融,教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兴盛,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学科“闯入”教育学科领地。我同意这样的观点,统一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的“阿基米德点”就是教育实践本身,“唯有在教育实践中得到验证或辩护的知识才是‘教育的’,才是‘实践的’”。[11]石中英分析了教育学活动的主体、对象、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等核心要素,提出了“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的命题,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推论出教育学的“民族性格”和“理论性格”。[12]第三,教育学的实践品格和文化性格决定了教育学不必称为科学,至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我们知道,近代科学是近几百年从哲学中产生的,科学从其产生就以其独特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壮大自身体系而脱离其母胎,且不受到哲学命题的制约。西方哲学的求知特性必然催生出科学,追问存在背后的本质、探寻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使“确定性”和“因果律”成为科学的真理共设,反过来,西方哲学致力于认识与事实的一致性企图把哲学也科学化(并已经部分科学化),导致了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与人文价值的危机。自狄尔泰区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后,李凯尔特以价值为标准区分自然和文化,提出了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两种科学类型,哲学家们面对哲学的分化也认识到理念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的不同。教育学不排斥价值因素,教育学需要理念性知识,当然,教育学也要吸纳科学知识,所以说,教育学具有综合性,不必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最多只是李凯尔特意义上的“文化科学”或现象学意义上的“人文科学”。

(二)教育学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学必须吸收其他学科理论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教育学要依靠别的学科而存在

教育学具有综合性,它可以以心理学、认知科学等为科学基础,吸纳现代科学成分,但它只能是“文化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但这既不影响教育学的相对独立性,也不危及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劳凯声认为,“教育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门科学,而是一个专门化的研究领域,或者更确切地说,教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个专门化的研究领域。强调教育学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其实并没有降低它的地位,相反地,这样一种定位提升了具有人文特质的教育学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13]教育学研究的是一个专门化的领域,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来说的,但是,就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来看,教育学具有综合性,教育学必须吸收其他学科理论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教育学要依靠别的学科而存在。我们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可以看出,赫氏的教育学是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王坤庆在总结分析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方法论特征后指出,“由于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研究教育必须整合多种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14]教育学科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了这些观点。

由于教育活动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科的发展动力是人类的教育活动需要,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是教育学科的生长点。对教育活动的研究是一个专门化的领域,但并不妨碍从其他学科视野和借用其他学科方法来研究。实际上,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科学发展史所总结的“方法先行”,另一个就是科学的公共性。我们知道,培根和笛卡尔都生活于近代科学全面兴起之前的约一个世纪,但培根的经验方法与归纳逻辑和笛卡尔的唯理论方法及演绎逻辑构成了近代科学方法论基础,促成了近代科学的繁荣,这就是“方法先行”。科学的公共性是众所周知的,科学产生以后,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它的方法是普遍性的,它的社会进步意义是革命性的,科学成为对大众普遍的素质要求。这两个现象说明,一切科学本来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科学方法也是一种大众工具,不要把它当作教育学的异己,或神秘化,或排斥它。我们需要的是借鉴这些学科和方法来研究教育学的问题,形成新的教育学命题和扩大教育学的知识体系。

(三)由于教育现象的活动特性,对教育现象的研究应该从多学科视角进行,教育学的存在样态也就具有多样性

许多研究者认为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把人类的教育活动归纳为一种现象,这个观点大致不错,但要强调两个问题。其一,教育现象具有人类的主体性活动特征,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其二,教育现象兼具卡西尔的文化现象学、胡塞尔的知识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之“现象”的综合特征。康德承续了西方哲学二元论传统,把世界分为现象与物自体,现象学从现象与实体本质一致性出发,认为“现象”就是事物本身,现象就是存在自身的显现。现象学在基本立场一致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发展理路,典型的是卡西尔的文化现象学、胡塞尔的知识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现象,体现出“文化存在”、“对象性存在”(意识现象)和“在自身中存在”的综合特征。与此相对应,对教育现象的研究与阐释起码有三种基本路径:文化路径、科学路径和哲学路径。这就说明,教育学的存在样态具有文化样态、科学样态和哲学样态,教育学研究能够并且应该从多学科角度来进行。

教育学科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就质疑教育学的独立地位和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一些学者认为,西方教育学从pedagogy到education或educational sciences说明了教育学学科的分化和教育学的“终结”,唐莹和瞿葆奎的《教育学科分类:问题与框架》历数教育学分支学科及其发展脉络,唯独不见了“教育学”,这都是“科学”眼光看出的“问题”,而不是教育学本身的问题。我们要知道,从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到现在已经200多年了,如果把200多年的人类教育活动发展作为一个变量来考量,我们还能够怀疑教育学科的地位和合理性吗?教育的发展变化要求从多学科来研究“教育现象”,相应的,教育学科的“领域”也应该扩大,但这只是预示了一个现象:教育学科的重要性及学科存在样态的多样性。当然,教育学科和教育学研究者也要具有相应的胸怀。

综上所述,从生存论哲学观点来看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教育活动的人文科学,教育学内含人学目的论,与自然科学所具有的自我增值特点不同,教育学是“人为赋值”的学科,人赋予教育学以意义和价值,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说,“人文学科则研究‘人’,或者,‘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他们能够创造有意义的事物,并能解释人类如何在世界上生存。”[15]p4教育学的理论概念与知识体系是服务于教育实践的,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学具有人学立场,教育学通向人类的意义世界,实现人的价值。

四、教育学研究的生存论哲学方法及其旨趣

当前我国教育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纵深发展,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命题逐步提出,教育研究的哲学、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不断夯实,正呈现多元开放、生机勃勃的局面。当然,在这种宏观大局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有的研究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理论,简单移植其他理论成果,难以嫁接到教育学上来;有的研究提出的命题武断片面,不能综合分析和全面评价,顾此失彼;还有的研究追求奇异,故弄玄虚,华而不实。这种问题说明我们需要对教育学的研究进行方法论的反思,厘清理论思维,梳理学术理路,加强方法探讨,生存论哲学就是一种对教育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思想和方法。

(一)生存论哲学方法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方法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生存论哲学就是当今的时代精神,是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点致力于世界改造的实践哲学,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基础。根据生存论哲学思想,教育实践就是教育学的本体论基础,教育实践蕴藏在生活世界之中,又体现了人的意义与价值追求,指向了生活世界的超越,是教育学的存在之家。教育中的认识论由人与世界的两类关系构成,即对象性关系和共生性关系,对象性关系构成了人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方法,是科学认识论的方法,是以“看”为特征的方法;共生性关系构成了人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基础和方法,是生存实践和人文体验性的方法,是以“做”为特征的方法。教育是有价值负载的,教育的目的性体现了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属性,而不是价值无涉的,教育价值论要以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为基础,坚持人的主体性观点,确立人的价值主体地位,致力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构建。生存论哲学方法为教育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又不代替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检测与反思功能,为教育学提供人学命题和价值命题,而又拒斥一切神秘主义,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在反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之中建立生活世界的“形而上学”。

我国教育学研究一直注重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否认,有些研究错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指导当作直接照抄照搬,用僵化的马克思主义去约束教育研究。但是,当前有些研究则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盲目照搬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哲学观点,不顾教育学的民族性和“本土”性,忽视了教育学的人种、民族、水土和生态特征,更难以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文化境况。因此,我主张坚持生存论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对一些引进的或移植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进行预防性的检测,对一些模糊性的认识进行澄清,对一些“闪光”的口号和命题进行质疑与评判。

(二)生存论视域中的教育学研究坚持方法论的指导,又不替代和否认其他的具体方法,是坚持人学立场的多元化的综合研究

生存论哲学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思维和方法论指导,但是并不替代和否认教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教育学自产生以来,也一直在借鉴其他学科方法和形成自身的研究方法,教育学也具有一般科学的“方法先行”的特点。我国很多学者非常重视教育研究的方法,也曾提出了研究方法的前沿性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育学的研究。王坤庆曾著《教育学史论纲》,以研究方法为线索梳理西方教育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提出了“经验——描述”、“哲学——思辨”、“科学——实证”、“规范——综合”和“科学——人文”的研究范式。[16]这个观点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对其主张的辩证综合的方法论注意不够。

当前的教育学研究中,一些研究文章提出了很好的主张,强调教育学研究的文化范式,注重现象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就全面性来说是不够的,这就要对其主要思维方法进行检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强调教育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是指教育学的人学立场和人文特性,是指教育学科的综合性质,并不否认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科学的观察、测量、统计、数理逻辑等具有普遍性的方法在研究教育中大有作为,量的研究生命力依然强大,尤其是研究教育的结构、规模和效益等宏观问题还必须采用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单纯突出教育学的现象学性质既不能完全体现教育学科的综合性质,又潜藏着现象学方法的局限。教育学可以是现象学的人文科学,但不一定就说教育学只是现象学的人文学科,只能进行解释学的人文体验研究。现象学的方法可以为教育学所用,就如教育学现象学派的马克斯·范梅南也承认,现象学方法有其不足,它不能用于理解社会整体的特征,也不能解决问题。当然,现象学方法也有多种,人文学科的方法更是多样,李凯尔特的“个别化方法”、解释学的方法、对话的方法等都可以为教育学所用。

因此,我主张用生存论哲学方法论指导教育学科的研究,要从教育学科发展史上继承经过检验的其他方法,还要借鉴和改造其他学科的方法为教育学研究所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而教育学具有独特性。

内容摘要: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阐释方式和研究方法论,从生存论哲学视域出发,建立另一种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阐释方式,既可以破除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观点,又能够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从而构筑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中,教育不仅指向科学世界,而且通向人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生存论哲学;教育;教育学

作者简介:

(三)生存论哲学方法意味着教育学研究不单纯是科学式的普遍性和确定性的寻求,而更应该是人文性的解释、理解、对话与倾听,意味着教育学研究者虔敬与倾听的姿态

自教育学产生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教育制度化又进一步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工程。与此相应,教育学科的领域逐步扩展,教育也应该研究国家的教育政策与管理,可以研究特定的民族与群体生存情态。教育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就成为现实,研究方法自然丰富多样,教育研究不排斥科学方法,但是,教育学的人学立场要求教育学研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寻求普遍性与确定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是服从科学的“管理”与“规训”的学科逻辑,而是构建人之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是显现和理解人的生存境况,是扩大人的视野和拓开人的思维,是增进人的交往、团结与幸福。

迄今我们的教育研究不是科学的方法运用不够,而是人文学科的方法运用得不多,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方法论意识蒙眬。我们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理性主义的“本质主义”及其知识观和真理观上,奉行逻各斯中心主义,迷恋具有总体性和普遍性的本质与真理,把教育学的研究当作一种“管理”与“控制”。生存论哲学方法论提供和彰显了一种“人文逻辑”:坚持人学目的论,注重个体性的生存现象;坚持感性实践的生活形式,显现人与自然、社会的本源性关联;坚持意义与真理的多元性、差异性和解释原则,否认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坚持个体主体性及主体间的生存价值优先的价值观,质疑和批判强迫性共识,呼吁对个体、差异和特殊的解释、理解、对话与倾听。

教育学研究的人文逻辑将使教育研究呈现出更加多元开放的局面,教育学既可以与科学结合,运用科学新发现、新成果和新方法,又能够融入人文学科大家族,把哲学、历史和文化等学科的理论、命题和方法运用到教育学中来,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过程中改善教育实践。教育学研究可以追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更要进行本土化,借鉴西方思想,整理中国教育思想资源,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思想。20余年前,陈元晖先生在《中国教育学七十年》一文中就期盼教育学的繁荣与“中国教育学”的诞生,我们有理由期待生存论哲学思想和方法给我们启迪。

最后,要强调的是,生存论哲学方法对教育研究者也提出了要求:研究者要对人与教育保持虔敬与倾听的姿态。

参考文献:

[1]邹诗鹏.生存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贺来.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3]吴晓明.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J].学术月刊,2001(9).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贺来.“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8]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1]瞿葆奎,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求索[J].教育学报,2006(3).

[12]石中英.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J].教育研究,2002(3).

[13]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J].教育研究,2004(4).

[14]王坤庆.论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方法论特征[J].教育研究,2004, (8).

[15][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到关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现路径

一、人文关怀的涵义及理论依据

人文关怀的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关心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内容,并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依据。

第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怀人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第二,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重要本质属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得以有效展开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指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第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始终作为主题贯彻马克思的学说,而能体现这一主题的就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贯穿始终。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博大而深刻的人文关怀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现的必然性。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引领人文关怀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些论述凸显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

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根本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将大学生视作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以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才能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现实的个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文关怀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类精神的高度抽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它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主动地关注、改善人的生存状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使人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实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高校学生追求自身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如今,90后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个性鲜明,追求自由、思维开放是他们的共性,而高校扩招的负效应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使得他们感到了较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对于性格比较内向、心理承受力差的大学生而言,这些压力对其造成的困扰和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各种压力均会转化为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属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总体的人的教育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人的价值不断升值和增值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的最充分体现,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想境界。只有全面关注人的本性,特别是尊重并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本性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社会大环境变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涵盖着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了社会体制、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快速、重大转变。政治、经济层面发生的急剧变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校园中的大学生。在此背景下,人文关怀就显得愈发重要。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视教师为唯一主体,完全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当作纯粹灌输的对象。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导致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造成受教育者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结果。

(二)对师生的利益诉求重视不够

邓小平明确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但大部分高校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涉及师生的现实利益问题虽然都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问题面前缺乏全面调研,很难切实让师生的困难与困惑得到真正解决。

(三)教育方法和手段陈旧、缺乏创新

传统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发展,把受教育者当作“物”来对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种“灌输”的教育方式,不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受教育者当作“产品”来培养和进行灌输,不讲究方法,造成学生情绪上的抵制和行为上的叛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忽视了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作用。

(四)忽视师生的情感世界,缺乏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具有信号功能、调节功能和激励功能,构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这种动力对于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行为结果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师生的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的指导,否定了师生的感性需求。当师生出现各种问题时,一些高校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无法真正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深层次问题。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作用和地位

一部分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视了人文关怀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没有深入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没有意识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全面性、持久性,没有意识到学生不同层次的成长需要和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这就难以取得所期待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亟待提升

人文关怀的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人文关怀素养的高低。由于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缺乏平等的教育观念,不能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自身的定位出现了问题。还有一部分工作者不具备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能力,没能与学生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与情感基础,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效果。

(三)教育模式重视施教主体,轻视受教主体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一般采取的都是重视施教主体、轻视受教主体的教授方式。当然,并不能完全排斥教育者本位的讲授模式,在很多德育教学领域中,教师的教授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但不能一味灌输,忽视了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使整个教育过程变得死板没有生气;学生们成了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规范和历史、政策的机器人,这样的教育方式将难以获得效果。

(四)在教育方法上,重视共性教育,轻视个性教育

教育管理者习惯于用固定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学生,培养学生的统一性、服从力。这种只重视共性教育,轻视个性教育发展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常常使大学生缺少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对探求新事物缺乏兴趣,缺少个性、墨守成规,在学习与工作中常常对探求真理的过程缺乏热忱,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以人文本的理念,注重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生倘若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可能会丧失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而且其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也可能处于滑坡和缺失状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学会创造。

(二)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切切实实地解决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情感的实际,围绕学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理论问题以及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工作。

(三)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在师生互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入耳,而且要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经过理解和自主选择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依赖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依赖于营造一种民主与和谐的教育氛围和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这样,在平等的师生之间就可以在思想、情感和信息诸方面得到交流。

(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行事,在教育中要融入人文关怀的精神,要注意从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入手,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上下功夫。有效地解决或缓解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心理困惑,减少他们的焦虑、抑郁、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邓仁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人民网,2012(11).

[3]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N].人民网,2003(07).

[4]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局,1995.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全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5).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00015Z910)。

到关教育论文篇8

一、文献来源

为了解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现状,笔者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读分析。研读资料主要来源是 1999 至 2009 年出版的艺术类书籍以及公开发表,被中国知网(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方法为: 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进行检索,获得 1999 至 2009 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 篇,经审阅、筛选发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为 86 篇。本研究将之全部作为取样对象,分析维度主要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

二、文献综述

( 一)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赵诗镜在《对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重新认识》一文中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赵青在《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并给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2]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这一点研究者存在共识,基本上没有异议。

2005 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规定的: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

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 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

( 二)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研究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梳理众多文献主要从以下层面展开论述。

1.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吴世宁在《试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师范性特点》中指出,多年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过多强调专业技能。著名艺术教育家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 “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3]邱长沛在《关于高师美术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强调,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一专多能是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中等学校美术教师的重要条件。并提出了专业设置的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如专业基础课除素描、色彩外,应增设设计基础,素描课除传统素描外,应补充结构素描与意向素描,在工艺设计中开设电脑设计课等等。葛鸿志在文章《对当前师范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提出,在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应开设美学、美术评论及与现代美术教流相适应的电脑美术和电脑设计,根据未来基础教学的特点,可以开设一些手工与美术相结合的课目,如泥塑、陶艺、纸工、金属竹木工艺等课。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 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4]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者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2. 课程结构中教育类科目所占比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较多文献提及了关于这方面的改革建议。还有专门讨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如何富有成效地开设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文献。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 7%左右,学生学习不到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毕业以后很难当好教师。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大不相同,它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约占总课程的 2/5 左右。为此,在高师课程中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在增加教育实习学时的同时,可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 “教育见习—了解教师”“教育实习—学做教师”“教育研习—做好教师”不同目标和内容的三个阶段,以切实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4]

杨钧同样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中指出,高师美术课程设置重专业轻教育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问题。并用数据说明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研究者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研究者很多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 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带有普遍性的趋势,艺术领域的改革也积极关注和反映了这一趋势。美术新课程改革反对科目本位主义,关注各课程知识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徐建融在《美术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 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成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5]张志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化人类学、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6]

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学科综合类的文章出现较少,提倡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之间融合与渗透将成为研究者新的关注点。

( 三)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研究

岳嵘琪、田卫戈在《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中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7]赵胜利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8]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甚关注,教育教学中很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许多“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背景、性质、价值和目标,无法在理念、知识和能力上为将来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造成培养的美育人才与基础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求之间出现不和谐因素。

三、文献研究分析

( 一) 研究成果重复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 二) 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尚缺乏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如何很好地适应,乃至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 三) 研究对策和建议的可行性有待加强

上一篇:培智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现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