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8:10:24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建筑是具有标志性的,这主要体现在建筑物功能的变化上。建筑物的智能化发展,不仅体现随着科学的发展机电技术在不断进步,同时还促进了智能化建筑各项功能的不断完善。机电工程是建筑重点施工项目,它的安全性和节能性直接关乎着建筑功能的完善性和建筑的整体运行。对于建筑机电工程予以控制,这对建筑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本论文着重探究建筑机电工程技术控制。

关键词:

建筑机电;施工技术;技术控制

正文:

建筑机电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和技术高低是衡量建筑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机电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功能是多维的,必须要从全项目、全技术、全系统的角度上来判断建筑机电的质量,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来考虑,努力做到未雨绸缪,实现统筹兼顾,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一、建筑机电工程技术及特点

建筑机电技术工程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设计、机电安装、调试以及工程竣工验收。建筑机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之广泛,包括电气工程、通风空调与洁净工程、机械设备工程、电梯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等等。施工范围广、专业技术复杂、时间跨度大是建筑机电工程技术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机电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相关设备工程技术知识,更要了解机电安装规范,综合考虑机电设备和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机电施工中,很多时候要涉及到多个专业,这时候就需要施工单位同时施工,这时候不同专业间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机电设备对于管线布置有着非常高的高求,并且施工环境复杂,就必须要十分注意协调作业,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机电施工之所以时间跨度大,就是因为从机电工程穿插于其中,从建筑施工初期到工程结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机电工程。另外,新技术成分融入到机电工程技术中,一方面提高了机电设备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它极大的节约了施工成本。伴随着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用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机电工程收到了影响。

二、建筑机电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1)机电设备安装操作不正确

机电设备的安装与机电设备的设计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安装设计的不到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质量,尤其出现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有时候甚至不考虑设备的使用功能,这样会导致机电工程完工后,机电施工功能很难发挥到理想的效果。一旦机电设备设计的不合理,就必然导致安装操作的不准确,机电设备的安装是有严格的程序的,必须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果技术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擅自进行修改,就很有可能由于安装问题造成设备故障,当建筑投入使用后,其安全隐患就相当大,很容易危及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建筑排水系统安装缺乏规范性

在建筑工程安装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技术问题,就会导致墙根、板底等等建筑部位出现渗漏,还会导致局部漏做或者点位之间的错误连接。此时如果地漏安装不够规范,还会出现有害气体外泄;地漏标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还会导致建筑地面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而产生漏水。另外,在建筑施工中,配电箱配线没有按照规范安装,就会导致电气暗配管阻塞或者散热器的支管部位出现渗漏,引发跳闸故障。

三、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1)机电工程技术水平过程中要注重技术经济性

在提高机电工程技术水平的过程中,要一改技术导向而促进技术水平与技术经济性的统一。任何一项技术的实现都是要消耗成本的,当今社会伴随着技术性能的不断实现,成本消耗也在提升。基于这点,在提高机电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寻找技术水平与技术经济之间的平衡点,以维持较低成本运营下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强调技术。作为综合化的体系,机电系统对技术性要求极高,除了要求具备一般性的技术外,还要发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这些引起了技术人员浓厚的兴趣,技术人员们纷纷开始尝试各种技术,这样无疑使得技术成本提高很大一截,而对于技术体系的平衡没有很好地控制在机电工程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要确保系统内部的平衡,就要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对于该项目统筹规划,整体把握,以使机电技术在发挥技术性的同时,还实现了经济性。

(2)提高机电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建筑市场中稳定长久的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组织机电专业技术培训,以技术规范、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及验收标准等等为重点培训内容,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机电技术人员要想提高操作技能,就必须保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施工企业则要将机电的技术流程和技术指标制定下来,以指导技术人员在工程施工中确保操作流程规范化。此外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来说,安全质量是一定要严肃对待的问题,机电工程企业要明确质量标准,从而引导机电技术人员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我们知道,建筑的智能化对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水平,对于建筑质量的提高和现代建筑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机电企业而言,只有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居安.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控制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09):156.

[2]伊恩安.机电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215.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电工程;电力安装;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领域对电力有了更广泛的需求。如今,由于国家电网规模不断的扩大,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机电设备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电力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电力安装施工质量是保证电力快速发展的必然条件。机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采用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周期,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机电工程

机电工程是指机电设备的组装,是以电系统制造、安装为主的工程项目。机电工程涉及的专业比较广、学科跨度大。例如: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电子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通讯系统工程;电器工程;车库管理系统工程;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工程;消防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电梯工程;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火灾报警系统工程;环保工程;机械设备过程等,其施工过程包括安装、调试、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

(一)机电工程概述

机电工程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PLC技术、C语言技术、机械制图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的综合技术。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机电工程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电力安装应急方案,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机电工程项目的特点

机电工程项目是通过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确立设备、管路的安装位置,以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完成机电工程项目。机电工程项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涉及到新型技术、新型材料、新型设备等问题。

(2)随着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装规模也越来越大。

(3)安装对象包括不同种类的装置,以及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

(4)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工程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5)在电力安装过程中,大型设备现场组装量比较大,对装配技术和检测技术要求比较高。

(三)机电工程项目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的要点

目前,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电量需求也在逐步的增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其技术水平、监管制度就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电力安装前,在各个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清楚电力安装的设计内容,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在电力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如:防震、防爆、易燃材料的检查。尤其是电力设施的安全进行重点检查。采取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电力安装设备的布置要符合安全规程,制定好各项安全措施。

二、电力安装过程中机电工程的重要性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国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然而,随着现代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结构越发复杂,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具有了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电力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存在着许多安全风险,其施工环节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风险。因此,在电力安装的过程中,机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督,对各个阶段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探讨、研究,进而策划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以此降低安全风险,达到控制安全事故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机电工程在电力安装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电力安装工程是机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电力安装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建设工期较短、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施工过程比较复杂等多个特点。电力安装工程是机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活动包含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最终达到电厂的使用功能。

(二)机电工程的设计和规划直接影响电力安装质量

机电工程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的使用功能,在保证安装质量的前提下,在施工活动中还要注意安全、环保和公众利益。机电工程要运行质量评估,以保证其工程质量。机电工程验收过程中有较多的能源投入,要合理运用其能源,以判断其施工质量是否合格,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或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实行主承包的机电项目中,在交工验收过程中,要对电力施工维护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提高电力施工维护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工程能正常有效运行。同时,还要对整个机电工程在保修期内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三)机电工程的合理规划和监管是电力安装安全性的切实保障

在电力安装的过程中,监管主要包括质量监管、投资监管、合同将监管、安全生产监管、施工成本预测计划编制与成本监管。机电工程总承包对其承包范围内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详图,对机电设备的布置进行综合设计,满足专业技术要求,明确所承担的的范围。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机电安装工程监管工作运作在整个工程实施中,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责就是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只有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才能使工程顺利的进行。因此,机电工程的合理规划和监管是电力安装安全性的切实保障。

总结

随着电力安装工程市场的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电力安装公司之间的竞争力。电力的发展代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由于,电力涉及到各个学科知识,其发展与各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相关联。在电力安装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违规操作都可能影响电力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机电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力的不断扩大,充分体现出了机电工程在电力安装过程中的重要性。机电工程是一项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操作项目,在电力安装过程中,机电工程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发展进度,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

参考文献:

[1]付元初.我国水电机电安装50年发展与技术进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

[2]连忠文,王庆忠.浅谈机电安装项目部施工成本的控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

[3]何志军,宋明熙.北京城建三公司获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一级经营资格[N].中华建筑报.2006.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电工程

1 机电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准备工作

1、在一些高层建筑中,机电工程技术是一项复杂而且庞大的工程。因此,在施工之前。确定其建筑工期十分关键。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机电设备在安装之中,应该做好不同专业人才之间的相互配合。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土建施工人员与机电装修人员的相互冲突,这就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人员合理的分配,同时还对施工进度会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在施工前,在人力资源上要做好分配,保证施工的劳动力能够定向输入。遵循统一分配,合理流动的原则。为施工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其二:在施工前,要做好图纸的归档工作,以方便工程设计人员及时的审核以及校对。同时对于施工中的工程机械设备要提前进行检查和保养,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从而影响施工效率。对于施工材料还要做好工程造价的基本预算,要设立物料管理员,对材料进行统一的分配,避免材料浪费。

2、在进行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之前,要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因为机电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试电以及不完善阶段,如果不规范施工,很容易引起一些安全事故。所以,在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要遵守施工规则,规范施工。同时还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例如:绝缘鞋、安全帽等防御措施一定要做好,做好意识上和身体上的双重防护措施,切实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机电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机电安装

1、机电安装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十分关键,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给水排水系统的安装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为扩大室内使用面积,并保证外墙的美观,尽量将污、雨、废水立管设置在阳台上。若卫生间、厨房不与阳台靠近,则只能设置在卫生间、厨房内,要将用水点设置在尽量靠近排水立管的位置,并尽量将排水立管隐藏起来,这样既能保证室内墙体美观还能减少排水横管长度,降低施工费用。共用生活热水设备,尽量将卫生间设计与厨房靠近。一般地卫生间做下沉式,以便精装修时可以随住户喜好来设置各用水、排水点位置,不至开楼板洞,从而而重新做防水。其二:厨房内通常不会设置地漏,但是在设计厨内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日后排水管保修时是否有足够空间和是否方便。一般的住宅楼有两个阳台,洗衣机放在阳台上。天然气入户后,应将天然器热设置在阳台与厨房内,避免设置在卫生间内,以免洗澡时因排水不畅发生中毒事件。天然气管道若在精装过程中有改动必须经过正规天然气公司的人用仪表测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在对住宅的电气系统进行安装时,要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住宅用电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强电和弱电。强电分插座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等用电设备系统;弱电分有线网络、电视、可视对讲、门禁。空调电最好设计成单独回路,卧室照明为一个回路,卫生间与厨房照明单独设置成各自的回路,客餐厅的照明是一个回路,卫生间插座是一个回路,卧室插座是一个回路,客餐厅的照明是一个回路,厨房插座是一个回路,阳台照明就近编入所在房间照明及插座回路中有线网线、电视、电话线应当设计到客厅与各卧室。其二:对于各个卧室的照明系统应该充分采用双控开关进行控制,这样就能较好的方便居民的使用。其三:为了避免在装修过程中出现二次配线开槽的情况,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预留线槽,从而配合施工人员的工作。同时对于网线以及电话线插座都应该进行良好的设计,避免二次施工的情况出现。

3 机电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模式分析

1、预埋线管、孔洞并对防雷接地进行焊接

在楼层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土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要求电机工程和土建合理的进行配合施工,并根据将要安装的设备类型和参数进行预留设计,做好预留工作。为工程后期的过线、所需孔洞、照明以及智能化系统的埋线和埋管做出预留,并根据防雷技术的对防雷接地焊接部位进行预留。在施工前,确保工程的专业管线图纸的标准尺度同实际的尺度相符合,对出现预留尺寸差别和预留纰漏的工程项目即是的进行修正,在施工中,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如果施工中预留出现尺寸差错将会对施工后期的工程造成难以估摸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重视一些浅埋的线管,并为预留工程作出标记,避免在施工中对管线造成损失。

2、楼板暗敷管线

在楼板的两层钢筋网中间一般都会铺设电气管线,这就要求在施工中做好铺设电气管线的预留工作,而预留工作需要在楼板的第一层钢筋网完毕后进行。把握好最佳的管线铺设时间,做好铺设前的准备工作,保证铺设材料和铺设的技术人员能够到位,同时能够跟上施工进度,从而促进楼板间的管线高效的完成。

3、墙壁内暗敷的电气管线

在墙壁砌体时,一定要确保断线定位工序的完整,并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在电气管线的安装中一般都将其安装如墙壁内部,然后进行砌体,当砌体完成之后,墙壁内暗敷的电气管线将不能再进行修改,这就要求墙壁内的管线安装要做到一次到位,保证精准、严格。房间内的暗敷管线走向分为横竖两种,主要以横向管线走向为主,由于管线一般较细,所以不再进行砌体时进行管线的铺设,如果在砌体时进行铺设会严重的影响墙壁的整体美观和坚固性。因此必须在墙体的砌体完全干硬之后,采用专业的管线安装工具在墙壁间开辟浅沟,然后将管线安装其内并进行固定。

4、放线和支架的制安

在电器管线的安装中,要注意保证管线的排线整齐,严格按照横平竖直的规则进行,同时还需要固定支架,确保每一次支架的关卡均匀,在支架间还需要预留出符合规定的间距,以备后续安装工作的继续进行。在铺设管线即将完工时,要及时的对管口用防火材料进行密封处理,并且在不同的电压等级的管线回路导线间进行非燃烧体加入处理,对不同的管线进行分类,防止出现不同的管线共管和共槽现象的发生。在对管线进行预埋时,要对接口处进行固定,防止在进行灌浆时发生脱落。在电气的管线和水管发生交叉时,要确保电气的管线铺设在水管上方,并保证距离不低于0.2m为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在住宅产业化项目中机电施工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加快。人们对于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也有了新的要求,所以机电设备的安装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的单体设备安装。而是会贯穿到整个房屋的建筑过程。因此加强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郭文哲,肖春芳.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分析[A].2015年第九届杂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

[2]董磊.浅谈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J].才智.2014(25)

[3]陈林.机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06)

[4]郭芳红.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07)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认真调研、分析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制造业背景、行业背景和学校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并提出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阶梯式的“多元目标模式”。

一、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培养目标

(一)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1、制造业背景

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成为产品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入世以来,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将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我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电工程技术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从而推动了与此相关的教育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2、行业背景

要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发展装备工业,而装备工业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其核心代表是数控机床产业,要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必须优先发展数控机床产业。

据调查,抚顺挖掘机制造公司、韩国独资企业“双龙公司”、6409厂、三环机械制造总厂、煤矿电机厂、铝轮毂厂、减速机厂、抚顺机械厂、石油机械厂、星阳公司等都引进了机电设备及数控加工没备,需要相当数量高层次的机电设备及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操作、编程、维护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同时生产机电产品的厂家也需要懂机电技术的营销人员。

最近几年,机电专业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据2002至2003年就业统计,机电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3。为此,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一线机电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3、学校背景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有二十多年普通人学专科机械类专业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数控应用技术”、“机电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一系列专业群。1999年以来,针对制造业对机电及数控人才的迫切需要,我校机械类专业主要围绕数控应用技术及产品安装、调试、维护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并于2000年独立设置了高职机电工程技术专业。

(二)业务规格与专业特点

l、业务规格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学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根据学生能力及爱好的不同,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阶梯式的“多元目标模式”。一级:具有熟练的autocad绘图能力,考取autocad认证证书;二级:熟练的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三级:常用传动件的设计及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熟练使用caxa电子工艺图表;四级:能够熟练掌握手工编程及熟练应用一款cad,cam软件(caxa、pro/e、mastercam)和数控仿真软件,考取数控工艺员证书,五级:熟练操作至少一种数控机床(车铣或加工中心),考取数控车(铣或加工中心)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六级:熟悉机床电气控制、plc数控技术、机械工程检测技术、微机和单片机控制及接口技术知识,具有简单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能力,考取机电设备维修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级别,达到其中任意一个即可实现就业。

2、专业特,最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强化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为特色,加强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机电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使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形成培养高职人才的新模式一是在培养内容上,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学生知识够用,技能过硬。二是从培养方式上,做到“讲授与实训相结合”。三是从培养主体上,做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为辽宁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械制造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岗位人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能结构,重组课程体系: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数控机床单机训练和局域网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创建具有现代水平的训练教学基地,构建具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文件,加大教学资源与教学设施投入,改善实验、实习设施。

2、重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侧重于基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应用。专业核心课程: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原理与编程、cad/cam(caxa、pro/e或mastercam)软件应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等。

3、实践环节突出四个特性

一是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的普及性。对于金工实习,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立足专业方面,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以车工、钳工、铣工、焊接等工种的操作为基础,紧紧围绕机电工程技术专业实施,特别在普通车、铣床与简易数控机床操作上多下功夫。

二是专业基础实训的严格性。专业基础实训学习量大,范围广,学生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对专业的认识。这一环节掌握好,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我们开设autocad实训、电工电子课程实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

三是专业实训的必备性。我们建设了cad/cam实验室和数控实训基地,装备了先进的计算机和正版cad/cam软件以及10台先进的数控机床,利用正版的数控加工系统仿真模拟软件实施教学,之后再到机床上真刀实枪的进行操作。把工厂中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常用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内容整合成“典型零件的工艺制订”、“数控机床编程”等实训项目,保证学生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学会常规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基本了解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四是毕业实习环节的针对性。毕业实习环节教学,主要针对学生面向社会需求,学生尽管是同一专业,但实际工作中会有不同的选择,因而毕业环节就应该体现这一点,以所学专业为主,结合自己情况完成毕业环节,尽量以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为主,但考虑就业导向,有意拓宽,如在企业中流行的cad/cam软件的运用(autocad、caxa制造工程师等)、现代车间及班组的管理、机电设备的营销、机电设备的设计、开发等,做到真题真做。

4、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

加快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有实验室8个、专业机房1个,已建成数控加工实训基地,第一期购置两台生产型数控车床,华中的数控铣和数控车床各三台以及方正系统的电火花、线切割各一台,并已陆续开始使用,使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了基本保证。

专业机房全天对全系学生开放,通过科学地管理,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展,实际动手能力逐渐增强,自身的务实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本着“先求合作、后求发展”原则,已与沈阳金杯汽车培训中心、市煤矿电机厂、市机械厂、双龙公司等多家不同性质、地域、行业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稳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校内基地打基础,以数控加工操作技能为主,并进行数控设备编程与操作实训,故障诊断与维护实训等。校外实习基地主要针对机电设备、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验收等环节。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5、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对数控机床的结构、机械设计等内容,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以现场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技能证书与毕业证结合

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教育。课程实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考取美国autodesk公司颁发的autocad二级认证、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数控工艺员证书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等。

7、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教师“双素质”能力的培养;采用自身培养与送到国家指定的师资培训基地等地相结合的方法,使多数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有3名教师获教育部颁发的“双师素质”证书,有8名教师具备劳动部门认定的考评员资格,有2名教师考取了加工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证书,还有4名教师专程到华中数控接受为期两周的培训;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合格率已达到80%,三年内将达到100%;现已基本实现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

8、毕业实践与就业环节相结合

改革毕业设计原有的限于纸面的图纸设计、毕业论文的形式,将毕业环节变为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制作,使其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化、过程多样化,逐步转为对职业技能培训更有促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或控制器的实体制造与制作。在实体制作与加工中,培养综合运用单片机、plc控制技术的能力,培养数控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护能力,培养机电产品cad/cam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了双赢的机会,一方面学生获得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缺少现代化人才的企业也招聘到了就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对学校则初步实现了后期订单教育。

9、教材建设与规划

专业理论课:以教育部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为主,自编部分教材,无论选何种教材,都要以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据。积极参加各类教材编写,其中主编了《机械设计基础》等教材。

实习、实训课:以实习、实训大纲为指导,自编实习、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项目、实习任务,实习、实训方式,实习、实训效果和成绩评定方法。实习、实训内容以操作技能的训练为主,突出训练过程和操作效果。根据新技术出现的实际情况,实习、实训指导书应定期修订。

拟自编教材有:《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基础》、《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实训教程》、《可编程控制器实训教程》、《数控编程及加工实训教程》、《电火花型腔加工及线切割加工教程》、{(cda/cam软件应用实训教程》等。

大力推进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现已做出机械制图、autocda 2000、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原理与编程、caxa制造工程师、mstercma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10、注重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从2000级开始,将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通过学生的演讲、爱国教育等,培养学生勤奋、踏实、朴素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现高职特色

根据学生能力及爱好的不同,建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阶梯式“多元目标模式”,坚持多证书毕业。

置受教育者于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工程背景下,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数控机床单机训练和局域网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

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采用交叉培训的方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双素质”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

能力培养强调应用性、技能培训强调适用性,理论教学强调针对性,教学管理强调可操作性,教学文件强调规范性。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相关注册执业资格对环设专业毕业生掌握知识的要求

1.注册机电工程建造师资格的取得要求环设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2002年12月国家人事部、建设部联合颁布《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111号)》,明确指出对建造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在该执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科目《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的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机电工程项目中电气工程、管道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动力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建筑消防工程、电梯工程、防腐绝热工程等施工程序、施工技术及调整的要求,掌握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如招投标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采购管理、施工资格管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实施、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成本管理及试运行管理)。

2.注册安装造价工程师资格的取得要求环设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1996年8月国家人事部、建设部联合颁布《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1996]77号)》,该文件指出凡从事于工程建设活动的建筑设计、施工、工程造价咨询、工程造价管理等单位和部门,必须在计价、评估、审核(查)、控制及管理等岗位上配备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技术人员。该执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部分)》及《安装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管道工程、供热、供水、通风、空调及燃气专业工程、电气专业工程、自动控制及仪表专业等安装工程常用的材料;掌握上述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掌握上述安装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熟悉上述安装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上述安装专业工程计量实务;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

3.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取得要求环设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1996年8月建设部、人事部联合颁布《建设部、人事部关于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建监[1996]462号)》,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设工程监理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进入全面推行阶段。该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专业知识内容前面两个注册师考试大纲中已完全覆盖。

某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

注册机电建造师、注册安装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制度的实施对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针对注册机电建造师、注册安装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所需的知识,区域性高校现行的环设专业课程体系须进行必要的完善,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方面增加与之衔接的相应知识内容。现对某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进行探讨。

1.基础课方面在原设置的主要课程:马列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上增设必选课“建筑法律法规”。

2.专业基础课方面在原设置的主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备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等基础上增设“动力设备工程概论”课程。

3.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方面在原设置的主要课程: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建筑给排水、燃气输配、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设备预算、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等基础上增设建筑消防工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等课程。在原“建筑环境测试”课程中增加设备试运行调试的知识内容;在原“建筑设备工程预算”课程中增加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设备工程造价的编制内容,并突出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原“建筑设备施工技术”中增加动力设备工程、电梯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等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内容。

4.实践性教学方面将原环设专业中课程设计、课程大作业的性质改为小型综合设计,增加综合设计学时数;增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学时数,同时充分利用校外的实习基地要求学生进驻建筑设备安装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现场;毕业(论文)设计期间鼓励学生到拟用人单位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过程,将参与工程的项目管理、施工监理过程中的方案优化、先进施工工艺新工法采用等方面的总结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参与答辩;提倡毕业(论文)设计多方向:建筑设备工程设计、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建筑设备安装监理、建筑设备安装造价咨询等。通过采取上述对策,区域性高校建环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够满足毕业生从事注册执业的需要。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计量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休闲胜地――杭州,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而机电工程学院则是中国计量学院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是一所培养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现代制造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人才,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教学科研型工科学院。

学科建设:走向国际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以及七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一直以来,学院重视学科建设,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同时突出计量检测的专业特色,目前已建有浙江省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重点建设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中,已建成部级的“具有计量、质量、标准化特色的机电类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国家特色专业和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自动化”、国家精品课程“传感器技术”、部级“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团队”,还有浙江省《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4门浙江省精品课程。获得多项部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是不断增强的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一百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将近一半,教授(研究员)十余人、副高职称教师四十余人。此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高校名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层出不穷。

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机电工程学院与英国工程技术学会(简称IET) 建立了教育合作伙伴关系。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在全球127个国家拥有15万以上会员,是欧洲最大、全球第二大专业学术学会和全球最大的国际注册工程师资质认证机构。自2011年3月IET在中国推出“教育合作伙伴计划”以来,目前已经有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6所大学成为IET的教育合作伙伴。在IET2012新春晚宴上,接过IET颁发的“教育合作伙伴”资质认证证书的李青院长表示:学院将以IET国际注册工程师认证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机电类专业的教育符合实际工程需求和国际认同。

通过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机电工程学院开启了国际化战略的新航程。

人才培养:注重实践

机电工程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现代制造的研究、设计和开发,以及系统控制、质量监督与管理运行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秉承“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自动化专业为例,以“计-控-管”一体化为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中的计量检测、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与管理有机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追求卓越与特色并重,以项目为导向,通过对工艺的熟悉和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控制系统设计观念。

除了在课内,学院还十分注重学生课外科技能力的培养,以竞赛为牵引,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兴趣与实践能力。学生每年都在国家、省级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等取得优异成绩。

2012年10月,由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农谷杯”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由机电工程学院组成的航模代表队通过与来自全国46所高等院校的1000余名运动员的激烈角逐,取得优异成绩,其中,遥控电动模型滑翔机竞技项目获得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太阳能模型飞机设计飞行项目获得三等奖1项;遥控模型双机分离定点救援项目获得团体第四名;1kg级遥控电动模型飞机载重空投项目获得团体第五名;科技创新评比项目获得三等奖1项(太阳能飞机电池板最大功率输出调节装置)。另外,代表队在比赛期间表现出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展现了勇于进取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

2012年7月,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全国第五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荣获两项全国二等奖;2011年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学生带着自主设计的机器人作品“双层巴士”出色地完成“穿越隧道”、“跨越壕沟”、“解救人质”等多个动作,经过实物竞赛、理论答辩等多个环节,以总分全省第一的成绩获得冠军;2011年10月,机电工程学院28名朝气蓬勃的航模队员来到山东省莱芜市,参加“雪野湖”杯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滑翔机、遥控模型双机分离定点救援、1kg级遥控电动模型飞机载重空投三个竞赛项目及航空模型科技创新评比中,共获得奖杯3个,科技创新奖牌1个,银牌18枚,铜牌6枚,奖状35张的优异成绩,并且所参与的竞赛项目团体成绩均进入前三名……

各种各样的课外科技创新比赛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协同协作能力等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研究:面向前沿

教学与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科研条件建设上,学院拥有灾害监测技术与仪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在线检测装备校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特种设备与能源环保计量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科研平台。还拥有4个中央、省财政专项建设的教学实验室,3个与国际著名企业共建的实验室。其中浙江省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瞄准国际领先技术的新一代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研发的应用研究、仪器测试标准化研究以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旨在建成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计量测试与仪器技术创新基地。

依托过硬的科研实力,近四年来,学院承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和面上项目、国家行业公益性专项等部级科研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科研论文五百多篇,其中三大检索二百多篇;具有中国计量学院知识产权一百多项;科研到位经费近四千万元,其中自2009年以来,每年科研到位经费均超过一千万元。目前,学院已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机工程专业 电类技术

中图分类号:G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39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电机工程技术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因此对于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的研究尤为重要,为我国各类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主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制定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研究的原则、内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增加其研究的可实操性,真正促进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

一、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研究的概述

1.研究原则

我国机电工程专业技术基础在近几年来对其大力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相对西方的研究进度较为落后。我国大型电类企业的先进技术大部分仍是引进日本和德国等先进国家的电类技术。其研究成果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电类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针对从事各门电类的岗位所需改进的内容作为研究重点,从而不断提升在职人员的工作能力,建立对五门电类企业发展有用的研究体系。

2.研究内容

我国对于机电工程专业五门电类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相应的理论知识网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其基础技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相应的机械制图、电工基础、电机与变压器、PLC、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并且增加其基础知识的实践性;另一方面是不断提升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相应岗位的实操的能力。例如对于五门电类基础技术相应岗位的涉及到的机电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识别、设计、调整、维修、操作、编写、安装和改造等方面的能力。

二、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的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相应的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的研究体系也应该进行改变,从而使其研究的成果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对电类企业的发展,也更容易应用到电类企业的实际岗位中,从而促进电类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智能化

智能化是当今社会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根据企业中的设备我们可以发现,电气自动化逐渐代替人工操作,机电智能化的机器人逐渐代替自动化设备,这一现象证明其智能化成为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研究的最终方向。机电的智能化主要指的是在电气自动化的基础上,加入人工智能化、运算技术、模糊学、心理学混沌动力学等新型的研究领域,从而模仿人工的智能化,使机电设备具有与人一样的辨别、决策和处理的能力,从而促进机械设备的高智能运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控制能力。

2.模块化

机电工程对于模块化的研究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资源设备的浪费,对于统一各机电类企业的机械设备的各类接口的标准化由于产品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存在一定的难度,制定标准化规格,一方面有利于机电设备的开发也有利于各类新产品的推行和扩大生产规模。新标准化制度的建立,必然要对之前的设备进行改进甚至是报废,这必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可以先选择大型的电类企业实施标准化,逐渐将标准化贯彻实施,为机电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3.电子网络化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不仅仅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生活,还为各大电类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网络可以打破空间和国际上的局限,使世界各地的电类企业连成一线,也是我国了解国际上的电类企业发展信息的途径之一,促使全球的电类企业在合作中竞争、相互促进,实现双赢的局面;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优势推行新产品;还有网络技术也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的目标,也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网络化是机电工程企业的发展趋势。

4.微型化

微型化是当今机电设备逐渐向微型化发展,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意识到微型化的优势,并将其称之为微电子机械系统。微型化主要指的是一平方厘米的机电设备,并且逐渐向微米和纳米级发展。微型化机电设备的体积小、耗能小、便于安装和运动快捷等多方面的优势,深受各大机电企业的欢迎。微机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到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促进微机技术更加精确。

5.绿色化

机电工程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若是要对污染的环境治理需要花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代价,严重的环境破坏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因此我国机电企业意识到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即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机电工程。绿色化的发展道路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对机电工程制造的污染液体、固体进行物理或化学的处理,使其达到污染排放的标准;另一方面是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液体或固体产生,从而使其排放液达到标准。绿色产品在从设计、制造、运转和销毁等阶段减少污染物产生的同时,也要提升各阶段的资源利用率,并且可以对其回收利用再生产。绿色化的技术开发也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之一。

6.系统化

机电工程的系统化主要体现在机电工程建立完善的体系结构方面。系统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当今社会机电发展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该系统需要增加对多个子系统的调控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大的通讯技术作为支持;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格化方面,机电系统化越来越重视人与机械设备的配合,首先是设计期间逐渐增加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即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增加人与机器的融合度,其次是从自然界的生物寻找灵感,寻求自然界的规律,促进机电人格化的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机电工程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五门电类基础的研究也不断走向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五门电类技术基础是机电工程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方向决定机电工程的发展趋势,借鉴西方的发展经验,在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决定机电工程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和系统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机电工程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建立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念明.“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教学心得[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5).

[2] 谢东,王敏.基于“卓越计划”的电类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

[3] 于锋,张海波.“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3(6).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依据新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机电企业迈向了智能化的飞跃,从而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手段。在当今机电工程施工领域,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通过电脑一手掌控,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当今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结合计算机软硬件所构成的一个智能化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出现,一方面,机电施工工程实现科学规范化管理,另外,给新时代机电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传统的机电施工工程管理相比,机电一体化更可靠、更安全,对我国机电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意义非凡。

2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迈进的发展历程

2.1数控机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电企业出现较晚,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机电企业的发展是确保实现高质量建筑工程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一开始受数控机床技术的影响,在20世纪中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触及电子应用设备,电子应用设备是推动机械产物必然发展的需求,由于当时电子应用设备实际操作受限,其机械化产物质量达标还不能得到保证,因此,机电一体化的运作还不能广泛地应用在我国机电企业中。2.2微电子技术。在20世纪中期,机电一体化应用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不能满足当今时代机电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所以,仍需要借助其他技术进一步实现机电一体化。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出现,给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我国机电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对其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一时代机电。一体化应用微电子技术,推动了机电一体化顺利实施,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将我国机电工程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领域,其各项技术的共同运行促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正常运行。2.3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在20世纪中后期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迈向了较为成熟阶段,先前的微电子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微电子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任何情况之下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可编写程序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主要功能是通过可编写的特点使之自动化操作,应用该控制器最早的国家是美国,美国汽车制造行业中将该控制器应用得十分充分。随着机电控制器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我国机电施工的过程中大量应用该控制器,技术的不断成熟,并且通过大量实践应用将新时代研制出的新型机电控制器大量投入到生产过程。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国家为了更好地控制新时代研制出的新型机电控制器,制定了很多关于该领域技术相应的管理条例,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到复杂的过程,从单一的结构体演变成各个复杂的系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功能方面,不但实现了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赋予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特点。当今时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远程控制操作端,使新型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便捷化转换,而且通过远程控制端信息快速传达各个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信息后的第一时间通过新时代信息处理技术快速筛选和整理,新时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研发领域更偏向于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形成了新时代机电一体化系统。2.4激光光电子技术。随着新时代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规模不断扩大,可控制的编程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机电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迎合当代机电一体化企业可以更好地向智能化推进,激光光电子技术的出现,将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推向了至高点,利用当下十分先进的激光技术,借用光电子在激光中的优势,而且光电子技术能够在可编程操控基础之上,能够进一步优化先前所有用于机电一体化所有技术,完善整个智能化过程,从根本上改变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发展的很多干扰因素,摆脱不必要因素的影响,确保在激光光电子技术的支撑之下,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发展。总而言之,利用当下十分先进的激光技术,我国机电企业可以抓住这一优势,对光电子在激光技术的支撑之下,能够让机电企业一体化智能化推进目标更快实现,机电企业应根据当今社会机电行业发展的趋势,并且一直关注当下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新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的趋势的动态,并且根据自身企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将机电一体化和新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研制出更为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迎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重点研究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发展需要的哪些前提条件,并根据自身机电企业发展的优势,加强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的研究,研制出高质量高效率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先进技术,以确保我国机电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能够一直处于世界前沿水平。

3对新时代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发展的思考

当今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是我国新时代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机电一体化发展以其智能化的存在优势,是一个控制机电领域的系统组织,依靠新时代微电子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作过程中,其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过程利用微电子控制器更简单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今时代数控机床技术不断成熟,计算机应用系统飞速发展,给新时代机电一体化技术数字化系统奠定了基础,并且通过计算机先进的技术实现虚拟化管理和集成管理。在我国机电行业的发展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实现机电产品数字化属性的重要手段。在20世纪末,最早将机电一体化推向智能化迈进的国家是西方很多发达国家,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推进不但给这些发达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并且将机电一体化这一伟大的智能成果推向了世界前沿。比如:像很多可编程的控制器可以促使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迈进所生产的机电产品拥有数字化管理系统,当今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尤为发达,在机电一体化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更加有力地提升了机电一体化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创造。新时代下,机电一体化已经向智能化推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推进的步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国家。

4结语

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越来越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推进符合新时代生活理念,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可以推进的过程大体分成几个阶段,首先在数控机床技术的出现,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推进有了一点起色,接着微电子技术和可编程的控制器将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推向了十分成熟阶段,为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数字系统奠定了发展基础,光电子技术的出现将机电一体化智能化迈进推向了最高端,是新时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必然发展产物,随着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慢慢的发展起来。

作者:王涛 单位:陕西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长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苏迅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石家庄市翰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5年第九届杂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2.

[2]张天耀.浅析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A].太原市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2015:1.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学科建设;科学规划;水平提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1986年在全国第二批被批准设立了“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现为“机械设计及理论”)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此后一直到2003年博士点学科的数量一直没有增加。自2003年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规模得到了快速的提升,2003年申报成功了“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申报成功了“机械电子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和“材料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机械电子工程”和“化工过程机械”2个学科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9年成功申报了“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成功申报了“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机械设计及理论”和“安全工程技术及工程”2个学科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经验,分析论述了学科建设的思路与实践方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学科队伍

教师是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的直接责任人和执行者,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站到学科领域的前沿,洞察和通晓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新方向;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捕捉创新性思想,出创新性科研成果。

学院为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教学、科研条件,营造宽松、舒心、和谐的学术氛围。在研究生招生、出国进修、学科建设资金分配和青年教师配备!等方面向高水平的教师倾斜,加快教学与科研名师的培育工作。鼓励青年教师进入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参加教学与科研实验工作,达到人才的就地培养提升和加快实验室建设的双重目的。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一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并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学术交流,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学院通过重点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人才、科研技术平台建设、加强学科交叉和国际学术合作,凝聚国内外优秀科研力量,加强优秀创新群体的建设,建起了一支素质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先后有一批教师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为我院学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二、凝练学科方向,构建较为完备的学科发展体系

学科方向是博士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有4个稳定且水平较高的学科方向是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的必备条件。学科负责人要认真分析研究所在学科的现状,凝练出4个以上的学科方向,同时要组织学科的教师对所凝练出的各学科方向进行深入研讨,弄清各学科方向在国内同类学科领域中的地位、水平、特色、优势和差距等。对于具有较高水平的优势学科方向除应进一步强化建设外,还应鼓励优势学科方向多与弱势学科方向结合,以扶持和带动弱势学科发展,对于再经过3-5年建设有可能取得较大突破的弱势学科方向要重点予以扶持,对于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而有一定潜力的弱势学科方向,应适当地给予支持,并加大其对人才尤其学术带头人引进的力度。对于难以凝练出4个有特色方向的学科,要认真分析研究学校其他院系的教学与科研情况,可借用其他院系的资源来共建本学科的学科方向,这样才能加快本学科的建设水平。

学术带头人是凝练学科方向、加快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除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外,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学术修养。只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才能站到学科发展的前沿、掌握学科发展的动态、凝练出合理的学科方向;学科建设工作的任务较琐碎,学科带头人平时要牺牲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学科建设工作,但其工作量难以量化,无法计报酬,因此要求学科带头人要具有良好的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还要求学术带头人具有高尚的学术修养,不能只顾自己所在学科方向的建设和发展,要有大局观,统筹考虑各学科方向的发展,要勤于和善于培养学科后备带头人,善待引进的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人才,要鼓励他人超越自己、甘做人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建设更有后劲和发展潜力。

三、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学院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需求状况,构建出了石油、化工机械与通用机械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体现了立足石油、面向社会、突出石油、化工机械特色的办学理念。先后建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三个部级特色专业。

把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形成了理论学习、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学院的教师能及时地把在生产实际与科研工作中接触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取得的创新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把生产实际 和科研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结合到具体的章节给学生提出,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资料查阅,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良好的结合,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近年来,学院的教师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建成了“工程图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工程材料”、“金工实习”4门山东省精品课程,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过程设备课程教学团队”、“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教学团队。培养出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4篇,所指导的研究生先后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等。上述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我院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

在研的科研课题、取得的科技奖励、获得的发明专利、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专着等科技成果是学科点申请与评估的关键和决定性环节,上述科研成果的取得完全取决于科研工作的进展水平。对此学院要求教师要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等各级课题,申请不到上级科研课题的教师要多与油田、石化等生产企业联系,承担横向科研课题,对于一时未能承担科研课题的教师要求他们参与其他教师的科研工作,要求专业课老师要做到教学科研双肩挑。为了加快科研工作的进程、促进成果转化,学院加大了产学研结合的力度。通过产学研结合使合作的各方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可提高了我院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快科技开发与推广转化的步伐。为了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教师要锁定科研方向持之以恒攻关,坚决杜绝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指出:“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通过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我院的科研工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部级课题,以及教育部、山东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上述研究成果为我院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博士点一级学科的申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强化学科的科技创新条件

科研平台是体现学校学术意志、贯彻大学管理理念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和重要保障。学院积极组织各学科深入分析其科研工作的水平、特色和优势,根据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申请条件和标准,制定合理的建设发展规划,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等。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先后申报成功了山东省无石棉摩擦材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石油机械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上述省部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我院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较大地提升了我院学科建设的水平。

六、结束语

机电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学科建设;科学规划;水平提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1986年在全国第二批被批准设立了“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现为“机械设计及理论”)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此后一直到2003年博士点学科的数量一直没有增加。自2003年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规模得到了快速的提升,2003年申报成功了“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申报成功了“机械电子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和“材料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机械电子工程”和“化工过程机械”2个学科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9年成功申报了“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成功申报了“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机械设计及理论”和“安全工程技术及工程”2个学科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经验,分析论述了学科建设的思路与实践方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学科队伍

教师是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的直接责任人和执行者,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站到学科领域的前沿,洞察和通晓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新方向;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捕捉创新性思想,出创新性科研成果。

学院为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教学、科研条件,营造宽松、舒心、和谐的学术氛围。在研究生招生、出国进修、学科建设资金分配和青年教师配备等方面向高水平的教师倾斜,加快教学与科研名师的培育工作。鼓励青年教师进入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参加教学与科研实验工作,达到人才的就地培养提升和加快实验室建设的双重目的。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一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并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学术交流,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学院通过重点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人才、科研技术平台建设、加强学科交叉和国际学术合作,凝聚国内外优秀科研力量,加强优秀创新群体的建设,建起了一支素质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先后有一批教师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为我院学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二、凝练学科方向,构建较为完备的学科发展体系

学科方向是博士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有4个稳定且水平较高的学科方向是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的必备条件。学科负责人要认真分析研究所在学科的现状,凝练出4个以上的学科方向,同时要组织学科的教师对所凝练出的各学科方向进行深入研讨,弄清各学科方向在国内同类学科领域中的地位、水平、特色、优势和差距等。对于具有较高水平的优势学科方向除应进一步强化建设外,还应鼓励优势学科方向多与弱势学科方向结合,以扶持和带动弱势学科发展,对于再经过3-5年建设有可能取得较大突破的弱势学科方向要重点予以扶持,对于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而有一定潜力的弱势学科方向,应适当地给予支持,并加大其对人才尤其学术带头人引进的力度。对于难以凝练出4个有特色方向的学科,要认真分析研究学校其他院系的教学与科研情况,可借用其他院系的资源来共建本学科的学科方向,这样才能加快本学科的建设水平。

学术带头人是凝练学科方向、加快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除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外,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学术修养。只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才能站到学科发展的前沿、掌握学科发展的动态、凝练出合理的学科方向;学科建设工作的任务较琐碎,学科带头人平时要牺牲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学科建设工作,但其工作量难以量化,无法计报酬,因此要求学科带头人要具有良好的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还要求学术带头人具有高尚的学术修养,不能只顾自己所在学科方向的建设和发展,要有大局观,统筹考虑各学科方向的发展,要勤于和善于培养学科后备带头人,善待引进的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人才,要鼓励他人超越自己、甘做人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建设更有后劲和发展潜力。

三、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学院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需求状况,构建出了石油、化工机械与通用机械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体现了立足石油、面向社会、突出石油、化工机械特色的办学理念。先后建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三个部级特色专业。

把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形成了理论学习、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学院的教师能及时地把在生产实际与科研工作中接触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取得的创新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把生产实际和科研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结合到具体的章节给学生提出,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资料查阅,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良好的结合,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近年来,学院的教师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建成了“工程图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工程材料”、“金工实习”4门山东省精品课程,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过程设备课程教学团队”、“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教学团队。培养出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4篇,所指导的研究生先后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等。上述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我院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

在研的科研课题、取得的科技奖励、获得的发明专利、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等科技成果是学科点申请与评估的关键和决定性环节,上述科研成果的取得完全取决于科研工作的进展水平。对此学院要求教师要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等各级课题,申请不到上级科研课题的教师要多与油田、石化等生产企业联系,承担横向科研课题,对于一时未能承担科研课题的教师要求他们参与其他教师的科研工作,要求专业课老师要做到教学科研双肩挑。为了加快科研工作的进程、促进成果转化,学院加大了产学研结合的力度。通过产学研结合使合作的各方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可提高了我院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快科技开发与推广转化的步伐。为了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教师要锁定科研方向持之以恒攻关,坚决杜绝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指出:“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通过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我院的科研工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部级课题,以及教育部、山东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上述研究成果为我院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博士点一级学科的申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强化学科的科技创新条件

科研平台是体现学校学术意志、贯彻大学管理理念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和重要保障。学院积极组织各学科深入分析其科研工作的水平、特色和优势,根据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申请条件和标准,制定合理的建设发展规划,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等。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先后申报成功了山东省无石棉摩擦材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石油机械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上述省部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我院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较大地提升了我院学科建设的水平。

六、结束语

上一篇:施工项目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安装工程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