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24 10:54:26

建筑创新技术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形式 技术创新

进入21世纪,高层建筑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多学科互相交叉融合与多技术系统的综合集成构成了推动高层建筑发展的整合力量,使得高层建筑以更深、更广、更直观和更具有综合性的方式,拓展功能内涵、空间模式和审美形态,从而增加了新的功能维度、空间维度和审美维度”。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层建筑形式创作呈现出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建筑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形式创作中,建筑师往往充分发挥了技术的强有力作用,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技术创新与高层建筑发展之间也呈现出多层次,多系统的协同共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高新技术的科学创新

当今世界的高新技术革命不仅涉及科学技术本身,而且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空前的影响,高层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一直以来就是高新技术的最佳代表之一,早期表现高技术的高层建筑主张用最新的材料来制造体量轻、用量少,能够快速与灵活的装配、拆卸和改建的结构。在设计上往往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高新技术,同时也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将高科技的结构、材料、设备转化为表现其自身的手段。当代许多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采用技术创新成果,来实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马岩松设计的中钢国际广场,建筑高度约320米,立面采用“六棱窗”作为母题,这种造型取义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正是由于六棱窗的层层叠加,整栋大厦就像是由无数的生命细胞构成的,不断生长的有机整体。除造型作用,六棱窗还是支撑这栋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系统。六边形的不断叠加使高层外筒自身就具备明显高于普通梁柱结构的抗侧力稳定性,使整栋大厦不再需要柱子,外墙本身就是承重结构,同时满足了办公标准空间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这种结构形式“减少了用钢量,节约了结构建造成本",该结构“已经经过全国超高层建筑结构专家的可行性论证,在世界高层建筑领域也属于领先结构体系”由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Sabtuago Cakatrava)设计的杰作——瑞典最高摩天住宅大厦“旋转中心”的灵感来自一件扭动身体形态的人体雕塑,所以大楼外形犹如扭动的身躯。该大厦体现了一种结构的理性扭转。这些新型结构体系满足了功能上安全、实用、高效的要求,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设计师的创作意图得以完全实现。不仅为高层建筑形式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使得建筑形象与技术完美结合。

2.倡导生态技术的优化创新

在人们为不断征服一个又一个建筑高度而兴奋时,也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等问题。为此,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应尽最大可能采用符合生态原则的设计方法,把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至最低程度,将高层建筑根植于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积极的技术措施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环境和修正环境。生态技术的优化,使得生态型的高层建筑室内与外景环境之间建立起了敏感的关联性。根据室外温度、湿度、风速、日照、空气质量等因素的变化,与室内的人员流动与负荷波动,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使得室内的各项物理指标始终处于目标值,并且将能源消耗降为最低。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为墨西哥设计的Bicentenario塔在设计中就充分利用可持续和综合设计方法发挥建筑最大的生态效能,其塔楼的“最宽处设有一段贯穿空间。既便于自然采光跟通风,同时也使得内部空间不再孤立”。大楼大堂空间在中部弯折,底部向公园开放,顶部向城市开敞,使建筑有机的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美国纽约的赫斯特大厦在保护生态方面也格外出色,“大厦建设过程中再生的钢材的使用量占总用钢量的85%,比周围建筑节能约26%",获得美国LEED权威认证。新型的生态建筑材料的运用,如透明绝热材料、玻璃材料、太阳能光电材料等的也使得高层建筑外部形式更加具有科技美感和艺术美感。如CCTV新总部大楼的建筑表皮采用了类似微生物皮肤肌理的外表,表皮由”细小的鳞片组成“,”多层隔热玻璃以及编织形态的细金属网组成外墙“,这样的创新是建筑”适应性“的体现。

3.提高信息技术的综合创新

与材料、结构等技术相比较,信息社会里的高技术正逐渐向不可视化深入,它对建筑的直接影响,已不再是空间造型和功能组织的关系,而是改变了建筑的内在中枢。因为信息媒体技术以数码为其本质特征,其传递的是非物质性信息波,具有跳跃性和超越时空性,而网络技术则具有无限蔓延和虚拟的特征,这将成为未来高层建筑空间形式的主导力量,从而制约外观形式。高层建筑师建筑技术的综合集成,智能化、信息化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运营中得到充分体现,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的系统集成统一。精密的计算对于高层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决定了建筑的体形。目前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和评估建筑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即运用CFD技术计算流体力学,进行气流和阴影效果分析,最后确定建筑平面和外观,伦敦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楼(Swiss Re Headquarters)项目中应用CFD技术,进行室内外空气流场的模拟,并确定了该建筑仿棰形外观。由于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将改变城市形态、结构、功能、交通、人们生活行为方式、建筑空间概念等,因此从建筑创作理论、设计方法和有效的运筹机制适应未来的挑战出发,将如何有意识地、科学地以超前的观念和方法去研究、去实践,这才是建筑师面对高层建筑不断发展的形势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4.关注仿生技术的探索创新

高层建筑的诞生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构体系、材料与构造设计支撑着建筑能够向高处延伸,同时也约束着它的发展。常见的建筑体系需要大量的材料,缺少对空气动力学的有效利用,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与干扰,人工环境缺乏情感。

自然界是人类最好老师,生物体自我完善、高效低耗的组织结构,令任何人工产品相形见绌,其实生命模式才是真正的“生态”模式。高层建筑的系统、结构、运营都可以模仿生物的行为,因此仿生技术在搞成建筑上的应用也被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关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仿生已不局限于形式上的模仿,而是着重于技术化、生物化。新兴的仿生科学研究成果孕育出了仿生大厦。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民建筑;创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我国的工民建筑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地发展了起来,在工民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因为工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对于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就我国目前的建筑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建筑业的高技术化、工业化、生态化是三个最大的发展趋势。

一、创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

每一种技术都会有自身的优点与不同点,创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也有着些许不同,具体的不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技术更加具有科学性。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无论哪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的,建筑技术也是如此。创新的技术是在传统技术上进行分析,将一些不合理的,不科学的的部分用更加科学的技术取代,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更加有效地技术支持。

(二)创新技术更加有利于全面的开展工程造价。创新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来说对于数据信息更加精准,因为只有有了精准的数据才能够对整个施工提供支持,控制整个施工的进度以及工程造价和投资成本。

(三)创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而言,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传统施工技术中很难进行管理,所以常常让施工进行的十分缓慢。那么创新技术的出现,让施工更加灵活方便,让整个工程进度大幅度提高。

二、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特点

(一)科学性

工民建筑施工的创新首先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科学技术都是源于实践的,最终也必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将在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英明论断同样适用于建筑业,如果没有科学性做为建筑企业的创新,建筑业可能还停留在建筑基础还要靠人力挖掘、盖高层楼房所需要的材料完全需要人力运送的时代。现在拥有的先进的挖掘机械、高层升降式运输机械、甚至模块式堆垒的建筑模式,都得益于科学元素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

(二)创新施工技术更利于工程造价工作的全面展开

创新在工程施工机械、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工程管理方面都能够得以体现。通过创新施工技术,可以更加的迅速、准确、公正地对工程相关的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汇总。有了计算机的辅助,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对于工程的成本、工程整体造价、各局部工程的造价进行预算。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控制质量与成本,便于管理者们很好地把握重要工序,还应该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预测工程的量本利。

(三)创新施工技术更利于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工民建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建筑行业整体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创新施工技术的技术措施与理念有着科学性、合理性、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合理采用创新施工技术,传统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低、停滞不前的现象得以有效地避免,在完成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工民建筑施工中对创新技术应用的内容

(一)对环保节能的应用

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施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人们对绿色环保节能的意识越来越高,在建筑行业中建造绿化,环保的建筑,不仅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能够增强环保节能的意识。

2.在工民建筑行业中,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不仅要有着经济效益,而且还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在工民建筑施工中应用环保节能的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将经济的效益与社会的效益相结合,能够推进环保节能技术的发展。

3.为了促使环保节能的应用,政府需要给予优惠的政策,在建筑施工中对环保节能的应用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有着环保节能的设计方案中,进行优化的规划。

(二)对系统监理技术的应用

1.监理技术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对监理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监理技术显然已经成为了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应用监理技术的理念中,要汲取国外优秀的理念,能够促使我国监理技术的应用,形成我国所适用的建立技术理念,在监理技术中,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要求,而且还要把监理技术应用到工民建筑施工中。

2.在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的,对监理技术有着一定有效的管理,要加强监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才能保证工民建筑施工的顺利竣工,在监理单位中,要保证监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对阶段性的工作进行一定的总结,监理单位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创新监理技术。

(三)对于信息技术

1.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资料的管理,采用施工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块来进行,这种模块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资料的电子化的综合管理,而且实现了快捷录入、规整存档、便捷查询、报表简洁输出。

2.在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中,采购进度计划、资金使用计划都可以使用网络计划图来进行编制;还可以根据网络计划图的资源生成表格形式的主要材料采购计划、工程用设备采购计划及工程用设备清单。

3.在质量控制方面,按照ISO9001标准进行按模块划分的质量管理,有利于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质量,创造优质的工程。模块包括质量检测标准、工程项目划分、工序检测(记录)管理、质量缺陷及事故的登记和处理、质量验收与评估等功能。

四、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工民建筑施工中,对施工技术的创新有着一定的意义,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创新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工民建筑施工中要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在工民建筑施工中要构建合理的,科学的体系,在施工中,要提倡绿化环保节能的意识,进行人性化的施工,要结合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于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不仅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进步,而且创新技术的运用使现代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创新,必须要在工民的建筑施工中对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够完善工民建筑施工的体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工民建筑具体的施工中,创新的施工技术可以与地域进行合理的结合,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工民建筑施工的整体性,促进工民建筑施工人性化的管理,形成独具特色的施工体系,能够促进工民建筑行业的发展。

结束语

在我国现阶段,工民建筑行业快速的发展,创新施工技术在工民建筑工程中广泛的应用,并融合世界建筑行业先进的施工技术及先进的科技,进一步的促进公民建筑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基本可以满足我国现阶段工民建筑工程行业的而需求,所以,工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只有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民.关于工民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探究[J].门窗,2014,03:253.

[2]崔丽萍.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02:190.

[3]徐向辉.针对工民建筑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157.

[4]刘丽.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评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7:197.

[5]赵志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4,02:282.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民建 建筑施工 创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朝着多样化,科技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工民建筑施工不能依然按照以前的施工模式来开展,应该积极使用创新技术,去实现工民建施工技术含量的升级和调整,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

一,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概况

1.1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特点

工民建施工创新技术的运行,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一,首创性,也就是说用于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应该是行业内部比较领先的,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施工模式的,这是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其二,实践性,也就是说工民建施工创新技术一定是能够作用于实践生产,在促进建筑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三,技术性,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创新举措往往含有大量高难度技术因素,需要在此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在不断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去实现创新技术的全面升级。

1.2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重要性

工民建筑施工贯穿于整个工民建筑过程,每一个工序,每一道环节都关系到整个工民建筑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从这个角度来讲,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发展,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工民建筑施工进度的加快。在创新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可以简化工序,缩短施工时间,在进度控制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灵活性;其二,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尤其在使用系统化,科学化的技术时,其能够将施工质量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是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其三,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实现建筑施工管理效率的提高。因为在创新技术的应用下,工序与工序之间,建筑施工过程与建筑施工质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容易控制和管理,是企业运作效率提高的关键所在。

二,现阶段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虽然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有着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境,使得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受阻。具体来讲:

2.1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意识淡薄

一方面,由于工民建创新技术应用经验不足,掌握能力缺乏,难以将创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得很多建筑企业丧失了创新意识;另外一方面,在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发展的时候,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本以及技术培训资源,去进行技术推广,使得建筑企业缺乏创新的主动性。

2.2工民建筑施工创新体制不全

严格来讲,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发展,将是建筑行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现阶段,工民建筑施工创新体制不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推广和鼓励措施失当,难以保证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氛围的营造。

2.3工民建筑施工人才素质不高

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运用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去进行,但是现阶段在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人才素质难以提高,使得新技术难以运用到工民建筑施工过程中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展开相应的创新技术培训,员工自我学习能力欠佳,使得新技术推广工作受阻。

2.4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支撑不牢

从理论上来讲,将创新技术运用到工民建筑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相应的支撑力。也就是说在创新技术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如果缺乏此项创新支援的话,将使得创新技术难以切实的运用到施工过程中去,此时即使在好的创新技术,也是难以起到促进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进度提升和施工效益升级作用的。

三,如何将创新技术运用到工民建筑施工过程中去

从现阶段我国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工民建筑施工创新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发扬创新精神,鼓励创新技术的发展,改善和调整目前影响创新技术运用的旧模式,以将其融合到工民建筑施工过程中去。从理论上来讲,能够促进工民建筑施工质量提升,实现工民建筑施工效益提高,保证工民建筑行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都可以将其归结为创新技术。现阶段,我们主要从环保技术,计算机技术,科学监理技术和现代测控技术等角度来探析创新技术的运用过程。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环保技术的运用

随着绿色建筑观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于处理好建筑空间和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环保技术应用而生,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环保材料的使用,环保技术的应用,实现建筑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的同时,保证建筑空间具备比较理想的环保效应。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其一,选择质量合格的环保材料;其二,确定相应的环保设计方案;其三,实现环保技术的培训和教育;其四,做好环保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的构建。

3.2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于工民建筑施工来讲,积极将计算机技术使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去,不仅仅可以实现施工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还在促进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讲,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中去,可以极大的减少工作量,对于提高设计方案的含金量有着很大帮助作用。

3.3科学监理技术的运用

工民建筑施工涉及面广泛,牵涉内容众多,监理工作量比较大,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是目前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将科学建立技术运用到施工过程中去,如建立动态化的监理系统网络,以实现对于建筑工程的全面监督和管理,一旦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修正,以保证其建筑施工质量。

3.4现代测控技术的运用

传统工民建筑施工工具不健全背景下,建筑测控工作的精确度一直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对此,积极将现代化的测控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去,如GPS测控技术,不仅仅可以获得精度高的数据,其操作的步骤简便,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不可多得的测控技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正视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优势,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工民建筑施工创新体系:从思想意识培养方面,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人才体系构建方面,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体制建设方面,营造创新氛围;从资源供给健全方面,给予其强力支撑。我相信,随着工民建筑施工创新经验的不断积累,工民建筑施工现代化发展水平和质量将不断提高,并且慢慢成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于福友,孙彦庆.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应用[J]. 价值工程. 2011(03)

[2] 陈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8)

[3] 刘治亮.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30)

[4] 柯国振.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9)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4篇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建筑工程的质量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并且在效率方面有所提升。在不断的施工实践中,施工技术得到了创新。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创新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和特点,有利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创新技术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的推动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技术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创新的,对传统施工技术中的不足进行改善,并且吸取了传统施工技术中的优点,将传统施工技术与创新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推动了建筑施工整体的发展。在创新施工技术中,将结合不同的地域特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地域因素、人文因素以及自然因素,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并且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其中,促进了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效的推动了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

2创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科学监理技术

监理工作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工程施工中,应用创新技术,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监理理念,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提高监理的效率,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2低碳建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技术当中,低碳建筑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要将低碳建筑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就要在完善资源评估和技术体系的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低碳能源甚至是零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并应用到建筑领域当中,从而将创新技术全面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要重视技术瓶颈的突破,以太阳能光电、光热等代替碳基主导的电力消耗结构,降低设备和技术的能耗成本与引进成本。低碳建筑的发展既是创新技术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2.3环保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建筑领域的主体是建筑工程,建筑行业也是一个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在行业的发展中过多的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重要,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破坏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在恢复。建筑工程施工中创新技术的应用,就涉及到环保技术,创新环保技术开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环保技术适当的融入到建筑工程施工中。

2.4信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的社会迎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在建筑工程领域当中也必不可少,信息经济时代下的“技术创新”促进了技术观的转变,建筑施工中的传统技术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当中,还需要融入信息技术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重新分析思考新技术的对象、目的以及结果,构建新的信息技术观。

3创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

创新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顺利成功的把创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要注意创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环保技术方面,在环保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认识到环保技术的经济效益显现速度比较慢,时间比较长,短时期内经济效益的作用不明显,因此,需要加大环保技术的宣传,采用强制性手段,推动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二是在科学监理技术方面,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工作理念。三是在信息技术方面,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资料,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就要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4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其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对于建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在不断的施工实践中,将现代化的施工理念应用到施工技术中,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进,留取优势部分,形成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字】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民建筑发展也十分迅速。在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关系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日后功能的完善。但是,国内传统施工技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现状了工民建筑施工行业全面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近年来,国内各方面都开始注重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一些比较完善的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渐渐被广泛推向实践。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对于工民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保证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与质量,完善了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使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创新技术应用于工民建筑施工中,融合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完美地实现了建筑施工与地域化倾向的结合。

一、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特点

1.科学性

技术都是在实践中验证,经过反复试验,证明其正确性。工民建筑创新施工技术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全面总结与分析,吸收其精华部分,弃除其落后部分,并加以先进科学技术元素,达到技术革新。因此,新的施工技术将会更加具有科学性,为工民建施工提供强烈的技术支撑,更有利于开展科学化的工民建筑施工工作。

2.创新施工技术更利于工程造价工作的全面展开。

工民建创新施工技术的开展有力于提高工程中的技术数据的精确性,保证数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数据的明确与具体化才能够进行技术的创新,有利于对工程的造价进行管理,有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民建成本。

3.创新施工技术更利于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工民建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整体技术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施工技术由于科学、合理、稳定的技术措施与理念,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低以及停滞不前的现象,完美地完成了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有利于促进整个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二、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

1.环保技术的应用

人类经济发展,忽视了其对环境带来的压力,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节能减排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环保成了施工中应该加强重视的一个方面。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企业和单位往往重视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重视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重视环保技术,加强环保意识,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2.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

科学监理技术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对工民建施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科学监理技术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正落实,并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应用。科学监理技术是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手段之一,如果在施工中没有科学监理技术,施工技术的创新就会成为无稽之谈。

3.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

低碳建筑技术是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在完善资源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基础上,开展此项技术,应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在建筑领域实现低碳甚至是零碳排放。在建筑领域应用新技术,改变当前碳基主导型的建筑电力消耗结构。目前,太阳光电、光热和采光遮阳、通风等建筑技术的融合应用促进了低碳产业体系的发展,使大规模的应用成为可能。

4.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今的世界处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信息经济时代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且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工民建筑技术由于其局限性,难以满足新技术的要求,因此,工民建筑的施工需要融合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加满足于市场发展的需求。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要重新思考与分析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等问题,形成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建筑施工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挑战和机遇,高科技时代中需要更新技术施工的步伐,与时俱进。

5.现代科技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新技术应用于工民建筑施工,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GPS 测控技术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在建筑物外侧利用GPS测控技术来观测基准点,实现外控基准网测定。

三、小结

近年来,随着工民建筑行业的发展,创新施工技术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等方式应用于工民建筑行业中,并融合世界建筑行业先进施工技术与先进科技,进一步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基本可以满足现阶段我国工民建筑行业的需求。但是,工民建筑施工技术会不断革新,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人员只有坚持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不断革新与改进现有的工民建筑施工技术,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家正. 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 建筑科学, 2012.

[2]刘治亮. 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1.

[3]于福友, 孙彦庆. 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应用[J]. 价值工程, 2011.

[4]彭韬. 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科技的有效应用[J]. 工程科技, 2012.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大力发展,各种建筑施工也在大量进行,但是随着建筑施工急剧增加,研究建筑施工创新技术成为了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事实上,也只有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全面应用创新技术才能够确保施工企业发展。

关键词:应用 建筑施工 创新技术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下,建筑施工有了极大发展。但是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顺利完善功能,就需要采用较高施工技术来支撑整个工程。从施工现状来看建筑施工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应用范围广泛性不够,存在较大局限性,因此在这些基础上创新技术是建筑施工发展必然趋势。

1为何要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1.1技术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大势所趋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仍表现出技术规范不够完善、规范与实际施工标准相脱离等现象。从社会发展角度讲,社会生产力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为施工技术创新提供必要基础,另一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1.2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技术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建筑行业尤是如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版图不断扩大,市场对建筑施工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建筑市场虽不断扩大,但建筑商所面临的竞争并未因此减少,倘若一味追求规模,忽视发展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势必导致企业专业化水平低下,影响施工质量,甚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的巨大损失。作为有责任的建筑商和技术施工人员不应只顾眼前利益,应该认真思索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让企业永葆年轻的最佳方法。

2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环保技术的应用

总所知周,就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讲,其主要以工民建筑为主体,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建筑工程行业存在着这样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在发展中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地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知道,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环境,如果遭到破坏就很难得到彻底的修复和改善。创新技术在环保方面有所应用,比较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前提下,应用相应的环保技术。

2.2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

科学监理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应用过程中,不仅要在技术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模式作方面有一定的创新,而且还要注意科学监理在施工技术方面的应用,才能切实保证创新技术落到实处、得到有效的应用。建筑工程的科学监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管理手段,如果忽视了此项技术的应用,创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2.3低碳建筑技术发展路线

低碳建筑技术是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该项技术,要在完善资源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基础上,开发低碳甚至是零碳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将其在建筑领域进行应用,将新技术逐步付诸实施;转变当前碳基主导型的建筑电力消耗结构,注重突破技术瓶颈,比如实现太阳光电、光热和采光遮阳、通风等建筑技术的融合应用;进而部署比较完善的低碳产业体系,降低设备和技术的耗能成本和引进成本,使其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另外,可以购入核电、水电等清洁电力能源来进行低碳化的补充。低碳建筑的发展是创新建筑技术的要求,也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3创新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就

3.1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工程建设受到材料性能、温度、抗拉力、强度、刚度等的因素的影响,容易在施工中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目前新型混凝土技术主要是朝向弥补其缺陷而研发的。比如,大体积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等混凝土的出现,以及后张法施工、真空注浆法施工等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应用,为我国的建筑建设混凝土工程提供了极大的助益。具体来讲,目前混凝土工程的技术创新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以现场状况为基础,对温度应力进行计算,然后确定整段或分段的浇筑方式,以及混凝土泵浇筑、塔式起重机的浇筑等方法,再以使用方案作为参考,选择合适的运输、浇筑、捣筑的机械设备。b.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选择每天的低温环境,并在初凝结束而终凝开始之前,进行表面抹压、实施初次的捣筑,然后反复地抹压密实。c.冬季施工,利用塑料薄膜对已密实的工程进行覆盖,再将草席或麻袋放置于塑料薄膜之上,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潮湿环境下,则利用硅酸盐或者普通硅酸盐、矿渣硅酸盐材质的水泥作为原材料,并适当加入缓释剂、减水剂及早强剂、抗渗剂等。

3.2钢筋绑扎技术

建筑工程中,钢筋的连接施工是较为基础且重要的部分,利用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难以实现施工人员的有效控制。因此,目前在进行施工时,技术人员主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突破,实施了技术的创新应用。a.对钢筋的梁、板以及墙类等受拉对象进行接头面积控制,以梁类的受拉钢筋为例,接头的面积要在50%以下。b.利用钢筋的直螺纹进行连接时,利用套筒将两端钢筋进行连接,并将露在套筒外的丝扣控制在1个以内,以进行连接。

3.3防水技术

新时期,我国技术人员在普通防水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以丙烯酸乳液、优质水泥、胶粉、砂等为原料的新型柔性防水材料,极大地突破了传统防水材料的缺陷。在屋面的防水施工中,聚合物水泥基的复合涂膜防水技术得到了应用,施工人员通过对节点、板缝、基层等进行处理,对塔楼、裙楼实施分遍涂抹,以防水涂料对防水层实施收头处理等,实现了新时期对屋面的有效防水。外墙工程的防水,则实现了对加气混凝土的砖墙技术的使用,通过在抹灰之前对外墙铺设钢丝网,实施对于各种裂缝的有效封堵,以达到外墙防水施工目标。

4结束语

当前时期,混凝土技术、钢筋绑扎技术、防水技术等的创新,进一步突破了建筑建设的传统技术缺陷,为建筑建设提供了颇多助益,但依然存在缺陷。因此,建筑技术研究人员在未来时期还要进一步极大对于技术的创新研发、完善与有效的管理,努力提升我国建筑建设业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嗣信.建国 60 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重大发展[J]. 建筑技术,2009,(05).

[2]周伟.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6).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应用

引言

工民建筑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显现出蓬勃的发展空间,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技术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建筑业要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以建筑业目前的发展来看,高技术化、生态化、工业化是其发展的趋势。

1 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特点

1.1 科学性

科学技术来源于实践,也必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进而转化为生产力,这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精髓所在。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建筑业,假如没有科学作为建筑业创新的支撑,也许人类还在最原始的人力挖掘的时代,还只能依靠人力独轮车从地面沿盘旋而上的脚手架运送盖高层楼房所需要的材料,听起来似乎可笑,却是事实,是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使人类发明了用于建筑的各种先进设备(如挖掘机械、高层升降式运输机械),解放了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创新施工技术更利于工程造价工作的全面展开

不仅在工程施工机械与工程施工方面体现技术创新,工程管理方面也有创新的身影。使采集和汇总与工程相关的各方面的数据能够更加准确迅速,是创新的突出表现。有了计算机的帮助,工程的成本的预算以及工程整体造价与各局部工程的造价变得更加快捷,还可以对工程的量本利做科学的预测,这样管理者可以顺利把握关键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成本。

1.3 创新施工技术更利于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在建筑行业整体技术中,工民建施工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因为具备先进、科学、合理的理念和技术支持,所以创新施工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传统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不高和难以更新的问题,保证了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的进度,对于提升整个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水平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2 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

2.1 环保技术的应用

人类经济发展,忽视了其对环境带来的压力,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节能减排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环保成了施工中应该加强重视的一个方面。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企业和单位往往重视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重视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重视环保技术,加强环保意识,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2.2 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

科学监理技术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对工民建施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科学监理技术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正落实,并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应用。科学监理技术是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手段之一,如果在施工中没有科学监理技术,施工技术的创新就会成为无稽之谈。

2.3 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

低碳建筑技术是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在完善资源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基础上,开展此项技术,应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在建筑领域实现低碳甚至是零碳排放。在建筑领域应用新技术,改变当前碳基主导型的建筑电力消耗结构。目前,太阳光电、光热和采光遮阳、通风等建筑技术的融合应用促进了低碳产业体系的发展。

2.4 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今的世界处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信息经济时代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且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工民建筑技术由于其局限性,难以满足新技术的要求,因此,工民建筑的施工需要融合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加满足于市场发展的需求。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要重新思考与分析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等问题,形成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

2.5 现代科技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新技术应用于工民建筑施工,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GPS测控技术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在建筑物外侧利用GPS测控技术来观测基准点,实现外控基准网测定。

3 工民建筑在应用创新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3.1 对于节能环保技术

(1)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节能、绿色技术顺利实施的加强后盾,特别是在政策规划、环保、开发、设计、监督等方面,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2)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时,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运用行政审批权和宏观控制等手段,才能全面发展建筑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3)政府应鼓励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对于拥有这样技术的工程项目,在财政和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其进行有效规划。

3.2 对于科学监理技术

(1)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比较先进的监理理念和经验,将其在充分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与国内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相结合,融会贯通,进行合理的创新。(2)监理经验的积累是需要监理单位引起重视的一项工作,对技术的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完成每一项工程监理工作时,做好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并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3)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监理法律知识等技能是监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不仅利于工作的开展,还可以提出可行性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监理方法意见。

3.3 对于信息技术

(1)施工资料管理。施工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块是施工管理工作主要的方法。这种模块可以将资料进行电子化的综合管理,达到录入快捷、存档规范、查询方便、报表输出简洁的效果。(2)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编制采购进度和资金使用计划可以依据网络计划图。工程用设备清单、表格形式的主要材料采购计划、表格形式的工程用设备采购计划都可以利用网络计划图的资源生成。(3)质量控制。主要有质量检测标准、工程项目划分、工序检测(记录)管理、质量缺陷及事故的登记和处理、质量验收与评估等功能模块。模块划分的质量管理依据ISO9001标准,可以保证工程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工民建筑中,已经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等方面应用了创新施工技术,并且与时俱进,融入了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助力了我国工民建筑行业发展。面对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应该继续积极探索技术的创新,以促进我国建筑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家正.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科学, 2012.

[2]刘治亮.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

[3]于福友,孙彦庆.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1.

[4]彭韬.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科技的有效应用[J].工程科技,2012.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施工的技术创新是让施工质量得到提高的有效方法,所以,我们要运用当前的资源尽量的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的力量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二、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优越性

1、创新施工技术更具科学性

任何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以往相关经验的支撑,技术的创新是在全面总结了传统的施工技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保留吸取合理的部分,取出落后不科学的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科学理念,实现创新。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新型施工技术将更加科学,合理,能够为建筑施工的开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创新施工技术更利于工程造价工作展开

创新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中各项技术数据的统计要保证准确性、客观性、和正式性,所以施工数据具有明确化和具体化的特征,保证了工程造价评估的正确性,能够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做到有效监督。

3、创新施工技术更有利于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施工技术的创新化提升对建筑业的整体技术有很大贡献,它有利于建筑行业的“更上一层楼”。比起传统施工技术在管理、施工技术发展效果甚微而言,创新施工技术更有科学,合理,稳定的技术措施保障,通过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建筑业在中国的整体性提高。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创新对于施工技术来讲具有很大的意义,建筑施工的最大特点就是劳动量特别大,人员嘈杂,工期特别长。最近几年,劳动力匮乏等现象较为突出,国内劳动力市场疲软,致使少数地区建筑工程施工缺乏施工人员不但给建筑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是施工人员不断通过技术应用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创新旨在给相关部门提供合理且有意义的想法,以科学的技术为指导,寻找突破口,进行施工技术革新,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帮助施工企业更好、更快地完成施工任务。创新技术的运用不但可以使我们的工程在质量和进度方面得到有效保证,而且可以促进我们整个行业内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创新技术作为现代工程技术的一部分,它对于现代工程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也有着很大的推动意义。伴随近几年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建筑施工不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新技术的问世,不但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技术由于技术的限制而搁置的问题,还能延伸出不少新的施工工艺与设备,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和科学性。

四、几种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

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一)加强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技术

对搅拌站的技术进行改造,多应用当地材料,配制多种性能要求的高强混凝土。继续提高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比重,切实解决工程应用中匀质性、不透水性、低收缩性和可泵性的要求,并相应提高其耐久性。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

①计划浇筑路线并布放管路;②联系并协调预拌混凝土供应情况,使配备的搅拌车数量、市内交通状况和供应密度与施工现场需要量相匹配,做到不积压、不中断。③坚持每车均做坍落度检验测定,对检验不合格者不得入泵,按退货处理。④柱、墙等竖向结构施工缝处由于粗骨料下沉、粉煤灰浆液上浮,出现泛浆现。

2、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更是印证了这一点,绿色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的开展具有多专业、多层次和多阶段的特点。

(一)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墙体保温(主要包括外保温、内保温 、自保温、夹芯保温等技术) 和门窗及屋面节能等措施,减少建筑的使用能耗。如住宅节能就是通过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达到比传统住宅节约能耗25%的目标。在结合设备节能设计上,达到住宅总体使用能耗降低50%~65%的目标。

(二)屋面绿化技术

屋面是建筑物上部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重点部位,其保温与隔热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为达到节能目的,屋面可设置隔汽层和封闭的空气间层。选择膨胀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聚苯板等多种保温材料。屋面外表面采用柔性防水时,应使用反阳光辐射的材料。另外,覆土和植草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很明显。用“建筑夹层防排组合”可以消除水压力,即在一般的防水层上加塑料凹凸板,盖上土工布,起到防水、排水、挡土、滤水的作用,既是绿化的基层,又是屋面的防排基层,解决了屋面渗漏和种植中排水透气问题。用轻质合成土,草坪厚20cm~30cm,荷载约100kg/m,增加热阻,达到节能标准。

3、计算机等高新科技的运用

(一)结构仿真技术

所谓计算机仿真,是指建立在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建造一个模型(实际模型和虚拟模型),来模仿实际系统内所发生的运动过程,这种建立在模型系统上的试验技术称为仿真技术,或称为模拟技术。仿真技术在土木工程、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均用不同应用方法利用仿真技术可以缩短决。

(二)高层建筑GPS测控技术

目前,GPS技术在土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应用已开始起步,特别是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多。随着GPS技术基础理论及其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其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这一传统产业已为时不远。GPS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可以使施工测量控制网一次测定到位,测定精度高,且在数据测定和分析时均使用计算机处理,避免了人为误差。另外,选择楼层施工控制网基点的约束较少,各点之间可以不通视,点数和点位也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变化,均不影响定位精度。

五、国家、行业对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

对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来说,建筑业技术创新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的建筑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提高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重要。

1994年,建设部下发《关于建筑业1994年、1995年和“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提出了通过建立示范工程,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路,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监理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1998年和2005年,建设部适时对10项新技术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使其包含的先进适用技术项目更多,内容更丰富,并分别印发了《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2002年,建设部还制定出台了《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广利办法》,以规范示范工程的申报与评审。“十项新技术”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安装工程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施工过程检测盒控制技术、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六、结束语

不断提高施工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这是我国对建筑施工队伍的要求,同时,面对技术更新不断加快,创新施工技术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需要得到施工队伍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尚亚伟,应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展望[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1.

[2]刁立明.浅析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J].华章,2011.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施工技术;创新;建筑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施工技术不断的创新,建筑工程技术的创新不仅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竞争力,而且使得其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国家大力倡导之下,政府部门、建筑施工单位、科研人员以及众多的工程科技人员通过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对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并广泛运用于国内各项建筑工程施工之中,通过建筑工程实践的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施工管理创新原则

1.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应该逐渐适应生产力上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异同对于管理模式上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这两者之间则是可以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制约的。如此的话只有生产力这三要素之间则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之时则是高效结合, 才可以高效的发挥出隐藏的生产力。在相对短缺的经济之时, 劳动对象上不是短缺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之时, 劳动对象则是要求靠市场竞争才可以得到。一旦在竟争之中失败的话, 那么就会失去劳动对象, 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就不可以有效的组合, 其潜在的生产力也不能发挥以及有效的转化, 那么则就意味在市场之中被淘汰, 则是一个比较严酷的事实。

1.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应该要不断适应市场的要求。市场这是动态以及变化的, 只有不断在市场进行创新才可以所作为, 这样的话才可以得到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社会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因此项目施工管理上的创新, 广义上讲,是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 在深度之上才可以较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以及项目之间的关系, 使得适应市场的竟争能力得到增强。

2、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现状

伴随着国内科学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建设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创新施工技术的实践与应用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社会生产发展格局的创新变革也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目前各个地方都出现了劳动生产力不足、用工荒等不良社会现象,给建筑行业的持续建设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经济影响。特别是不利于和谐社会中良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境的建设,建筑工程中施工建设人员的相对匮乏致使建筑企业必须要雇用大量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进场施工。在没有任何的施工素质教育与实际操作经验的前提下,农民工根本没有办法充分满足现代化建筑施工对先进施工生产工艺的需求。以至于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创新发展也就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先进施工工艺的合理利用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来自于对施工实际经验的完善与积累,对各施工工艺的适应性选择与大胆尝试。所以施工建设素质参差不齐的施工队伍、没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是根本不可能为创新施工献计献策的。

3、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创新发展方向

创新可以使得一个民族获得进步,同时使得国家保持兴旺发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逐渐的提升,也应该进行与时俱进以及不断创新。应该进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不断探索比较完善工程质量巡查、市场现场联动监管以及工程质量保险机制等等,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应该进行管理手段上的创新,使用网络当做支撑,有效使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应该进行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不断营造便于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环境,使得技术创新和进步,便于提升工程质量。

3.1、科学监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技术的发展模式与组织形式做出一些创新,还需要注意到对施工中的科学监理技术,真正的使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一旦忽略了施工中的科学监理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也就失去了意义。建筑工程科学监理技术,是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3.2、信息技术

社会正处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已经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很多方面了,使一些传统的生产部门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当今时代,传统的工民建筑技术已经不能体现新技术的具体特征了,从而需要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对象、目的与结果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得到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也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好的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化技术作为每个施工步骤建立的第一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需要具备信息化的基本特点。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会使“技术观”得到转变。同时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正处于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果在信息时代不能够跟上发展的步伐,就很有可能会被时代所抛弃,如果被高科技时代所抛弃,那么就很难再有快速发展的机会了。

3.3、科学技术创新

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为提升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工程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工程技术进步的核心,只有创新才能摆脱落后,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积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才能变革落后的传统,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工程建设中大力提倡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真正把创新思想落实到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中,从而改变传统的设计、施工、管理模式,创造出精品工程,获得工程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国内很多重大工程规模令世人瞩目,是公认的世界土木工程大国,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要把我们的土木工程大国变为强国,还必须迎接更大的挑战。要想提高我们的技术竞争能力,关键在自主创新。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为我国大规模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3、环保技术

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同时节能减排也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慢慢的变高。在以工民建筑为主体的中国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中,经常存在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反而看重的是经济效益的现象。人类生存繁衍的地球只有一个,作为自然环境中一员的我们,必须要保护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支持息息相关。但是在人类活动的范围内,自然生态变得越来越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再彻底的改善和修复。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中,需要我们十分注重对环保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前提下,同时需要加强对环保技术的应用。

4、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十分重要,其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施工单位没有深刻认识到管理的影响性,只有清楚认识到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有效对策,建筑工程优良的质量才能永久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1] 吴金德. 论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创新[J]. 价值工程. 2010(04)

[2] 兰茗,习晓兰.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革存在问题探讨[J]. 山西建筑. 2007(13)

建筑创新技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房建的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技术及其应用不仅为工程提供技术支持,而且还是建筑工程具体施工是否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由于国内传统施工技术的限制,其应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普遍问题,这些都阻碍在该行业内全面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近年来,国内各方面都开始注重在房建施工过程中使用创新技术,一套比较完善的房建施工创新技术已逐渐被广泛推向实践,从已有的情况看,创新技术在房建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也在整体上提升了工民建设行业的水平。具体探讨创新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不仅有理论意义还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房建中创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 创新技术尽管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与传统技术相比,还是有自身的优势,相比之下,房建工程中的创新技术有以下优点。 1、创新施工技术更具科学性 房建工程中的创新施工技术是基于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全面、系统地总结与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技术以先进的科学元素为内核,因此,相比之下,创新的施工技术比传统施工技术更具科学性,使得房建施工工作更加科学地开展与进行,更能实现房建工程的科学发展目标。 2、 创新施工技术时工程造价工作的全面开展更加有利 房建工程上的创新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中统计的各项技术数据都要保证其客观性、准确性及正式性,要求施工数据实现具体化与明确化,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以及严格控制施工成本等工作的开展。 3、创新施工技术有利于提升建筑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在提升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的过程中,建筑施工环节的应用技术尤为重要。传统的施工技术由于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难以有效推动和促进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而创新施工技术由于其自身比较科学、合理且稳定的技术措施和先进的理念,比较完美地使得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完成,进而有效地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技术应用水平。

二、我国房建中创新技术应用范围 1、环保技术。目前,以房建为主体的中国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唯一的,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得到彻底的修复与改善。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中,一定要注意对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建筑施工阶段要在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强环保技术的应用。 2、科学监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技术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模式作以相应的创新,而且还要注意到对施工技术的科学监理,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正落到实处和得到有效的应用。建筑工程科学监理技术,是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手段之一,如果忽视了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3、信息技术。当今的世界处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房建技术已经难以涵盖新技术的具体特征,从而需要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要对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等问题加以重新思考与分析,进而得出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房建工程施工阶段,各施工步骤都要建立在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要具备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国内房建工程施工正处于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一旦被高科技时代所抛弃,就很难再有大步发展的机会了。

三、创新技术在房建中的节能应用 建筑节能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更是印证了这一点,绿色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的开展具有多专业、多层次和多阶段的特点。构架绿色建筑体系需要在整个程序中确立一个明确的建筑环境评价结果,形成共识,使其贯穿始终。因此,绿色建筑体系迫切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工程实施的支撑。 1、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墙体保温(主要包括外保温、内保温 、自保温、夹芯保温等技术) 和门窗及屋面节能等措施,减少建筑的使用能耗。如住宅节能就是通过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达到比传统住宅节约能耗25%的目标。在结合设备节能设计上,达到住宅总体使用能耗降低50%~65%的目标。 2、屋面绿化技术 屋面是建筑物上部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重点部位,其保温与隔热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为达到节能目的,屋面可设置隔汽层和封闭的空气间层。选择膨胀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聚苯板等多种保温材料。屋面外表面采用柔性防水时,应使用反阳光辐射的材料。另外,覆土和植草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很明显。用“建筑夹层防排组合”可以消除水压力,即在一般的防水层上加塑料凹凸板,盖上土工布,起到防水、排水、挡土、滤水的作用,既是绿化的基层,又是屋面的防排基层,解决了屋面渗漏和种植中排水透气问题。用轻质合成土,草坪厚20cm~30cm,荷载约100kg/m,增加热阻,达到节能标准。 3、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节能需要控制门窗在有太阳光照射时合理得到热量,而在没有太阳照射时减少热量流失。影响门窗获得太阳热能及其他热能的因素包括:①窗户的位置和方向;②窗户产品的设计( 窗户孔道的数量);③使用的玻璃种类;④内部和外部阴影的数量。门窗热损失是因为热能往往是从暖的一面流向冷的一面。门窗是构成热能损失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减少门窗热能损失。对流热损失主要通过中空玻璃间隔内气体运动产生的,如果间隔层太小通过空气的传热是很多的。如果空气间隔层太大,那么在室内侧暖玻璃表面的暖空气就会上升而室外侧冷玻璃表面的冷空气就会下降,形成对流,将室内的热量流失。

结束语:

国内房建行业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逐渐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在与世界建筑行业先进施工技术的融合与交汇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完善,基本满足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对于施工技术的基本需求。但是,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切不可固步自封,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要坚持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对现有的房建施工技术的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以实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全面、健康、和谐、稳定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华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础理论与监理实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赵启霖.浅析房建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12)

[3]蒋凤林韩伟奇.浅谈国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模式与前景[J].科技成果纵横.2004,(1)

上一篇:税务基础管理范文 下一篇:档案精细化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