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防控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16 14:09:10

火灾防控措施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1篇

一、开展夏季消防检查“回头看。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照夏季消防检点内容,加快推进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学校、文物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对火灾隐患已经整改完毕的单位,进行“回头查”,确保隐患整治无遗漏;对火灾隐患尚未整改完毕的单位,制定隐患整治计划,逐一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治资金,加大督改力度,确保隐患按期消除,切实减少隐患存量。

二、开展物流仓储库房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对辖区物流仓储库房,逐个排查登记,全面摸清消防安全现状,重点针对消防手续办理、建筑违法使用、库存物资火灾危险性、物资的装卸和储存管理、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用火用电安全管理,防火巡查检查等内容,组织开展检查,督促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开展“三合一”和“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发动乡镇、街道和社区网格力量,对“三合一”场所和“九小场所”进行全面排查,严格按照国家《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703-2007)进行整治,对整治后仍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条件的,坚决依法予以关停;对“九小场所”,重点检查人员违规留宿,消防器材配置,以及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方面,依法督改火灾隐患,坚决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四、开展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针对电气火灾多发的实际,重点围绕社会单位、居民社区电气防火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是将电气线路改造纳入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和传统村落改造工程内容,整治乱拉乱接电气线路问题,更换老化损坏的电气线路,鼓励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二是组织电力、住建、工商、质监、安监、人社等部门开展电气安全联合检查,重点排查社会单位是否制定并落实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是否定期组织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管路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是否及时整改电气隐患,是否按规定聘请持证电工上岗等内容,广泛普及电气火灾防范知识,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有效降低电气火灾风险和事故。

五、开展重大及区域性火灾隐患攻坚整治。全面推进重大及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对遗留重大火灾隐患,按照既定方案措施和时限要求,督促加快整改进度,确保如期销案;对冬春火灾防控期间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区县全部挂牌督办,逐一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舆论等手段,督促落实整改方案、时限、资金和防范措施;对纳入2016年整治任务的区域性火灾隐患,督促责任单位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年度任务按期完成。

六、开展“创建消防安全社区”活动。组织开展“创建消防安全社区”活动,要求每个居民社区、居民楼院达到以下要求:―是居民社区、住宅楼消防管理单位明确,岗位消防责任落实,日常防火巡查、检查到位。二是疏散楼梯问、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车道保持畅通,安全疏散通道、电缆井、管道井等公共区域以及电表箱处不得堆放可燃杂物,各类竖井防火封堵严密到位。三是公共区域不得乱接乱拉电气线路,疏散楼梯问、疏散走道不得违规停放电动车及充电,电动自行车棚要严格落实用电安全管理。四是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并保持完好有效,消防控制室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并持证上岗。五是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消防宣传大使作用,组织居民开展灭火疏散逃生等消防演练及消防安全入户宣传活动,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以及楼宇视频定期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六是建设微型消防站,每个没有管理部门、物业服务的居民住宅区,要建立微型消防站,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结合值班安排,明确每班次不少于3名专(兼)消防队员在岗在位,保证24小时值班,尤其是要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对专兼职队员开展必要的集中训练,达到会处置初起火灾、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引导人员安全疏散,一旦发生火灾,做到“1分钟响应、玢钟到场处置”。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来,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村建筑形式和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火灾形势十分严峻。从对常德的农村火灾的原因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火灾特点并提出了一些防火、灭火对策。

关键词:农村;特点;对策

自“三农”政策实施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上升,居住环境特到了极大改善。但是,随着人们用火用电的日益增多,农村火灾事故也不断增多,据近几年常德市火灾事故统计的结果表明,全市农村火灾占42以上。因此,分析农村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火灾特点,对于防控火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火灾的主要原因

每一起火灾都有其特定的起火原因,根据对近几年常德市农村火灾事故的分析,笔者认为,引发农村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电气火灾包括电气线路老化、短路、用电过负荷和接触电阻过大等几个方面。电气线路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0-15年,在很多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安全意识等因素的限制,电气线路年久失修或更换,电线绝缘层老化破裂,或者老鼠等动物破坏,导致火线与零线碰撞或火线与火线碰撞而发生电气线路短路,产生大量热量,引燃周围可燃物,继而发生火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家用电器持有数量不断上升,多数家庭都安装了耗电量大的空调、冰箱等电器,家用电气的负荷远远超过了当初布线时的负荷,电气过负荷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家用电器的插座也不够使用,通常使用多空插线板进行连接,极易导致插线板松动,出现接触电阻过大,产生电弧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

2、使用液化石油气不慎引发火灾。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有丙烷、丁烷、丙烯、丁烯、丁二烯等组份。一般情况下,瓶装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体积能扩大到250多倍。液化石油气气体比空气重,一旦泄露,不易扩散,通常沉集在下水道、地沟等低洼地带或沿地面漂移到远处,若遇明火、电火花等火源,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由于城市广泛使用管道燃气,加上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清洁高能燃料的液化石油气,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所使用。由于缺乏对液化石油气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液化气罐的阀门损坏、导管破裂、先关点火开关再关阀门、遗忘关阀门、烧水沸溢压灭火苗以及乱倒液化气残液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液化气泄露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吸烟或乱扔烟头引发火灾。烟头虽然体积较小,但它是燃烧着的物体,属于明火,它的表面温度在200℃-300℃之间,其中心温度可以达到700℃-800℃,棉、毛、麻、丝制品以及木质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都在200℃以下,因此,卧床吸烟或乱扔烟头,都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农村因吸烟或乱扔烟头引起的火灾案例也是举不胜举的。

4、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用火,但用火不慎就会引发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在农村,生活用火不慎等危险行为很多,例如:夏天点蚊香,将点燃的蚊香放在可燃物附近;冬天使用电烤炉时,睡觉或出门前未断电;停电点蜡烛,将蜡烛直接放在电视机、书桌等可燃物上;换煤球时,将高温或未熄灭的煤球扔放在可燃物附近;使用可燃固体燃料做饭时,未做到灶前清……这些不好的生活用火习惯,随时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5、燃放烟花爆竹不当引发火灾。烟花爆竹品种纷繁复杂,飞行高度和距离很远,甩炮、拉炮、砸炮等烟花爆竹爆炸感度低,遇到摩擦、碰撞极易发生燃烧爆炸。烟花爆竹的火灾危险性很大,如果燃烧未熄灭的余烬散落在可燃物上面,极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大部分农村没有实行烟花爆竹禁限令,在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假日期间,每逢红白喜事之时,农民朋友都会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因燃烧烟花爆竹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随处可见。

6、玩火和纵火导致火灾发生。玩火是由于小孩或精神病人不知道火灾危险性,而模仿大人做饭、点打火机、划火柴等危险行为,在农忙季节,孩子无人照看或老人照看不周的现象较多,因小孩玩火发生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纵火是指故意防火,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农村村民法制意识不强,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与他人和社会产生矛盾,采取纵火报复的犯罪手段,致使公私财产和他人生命安全受到火灾侵害。

二、农村火灾的特点

发生在农村的火灾事故,具有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和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等特点。

1、火灾蔓延迅速。农村建筑物耐火等级较低,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还存在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构件的农村大屋场,一旦失火,会导致火灾迅速蔓延,造成火烧连营的惨状。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是苗族和侗族聚居区,房屋依山傍水修建,多为木质结构。2013年8月5日,江口村4组、5组所在团寨发生火灾,火灾迅速蔓延,造成58户、248名村民房屋被烧毁。

2、扑救难度大。农村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到达失火地点时,火灾已经处于发展或猛烈延烧阶段,加上没有消防水源,火灾扑救难度非常大。大部分农村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通行,只能望火兴叹。一些地区,没有建立农村志愿消防队,有些地区虽然建立了消防组织,但缺少消防器材装备和工作经费,不能有效地发挥灭火和其他作用。很多地区,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家中只留下老人和儿童,火灾自救能力差,不能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3、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农村楼房多为木质楼梯,一旦失火,楼梯将发生燃烧而封堵,被困在楼上的人员无法沿楼梯进行疏散。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疏散意识和疏散能力较差。有些老人发生火灾后只顾抢救财产,不顾生命安全,往往耽误疏散最佳时间;有些人从火场出来后,再返火场寻找亲人和财物,会给生命安全带来新的威胁。从最近几年的火灾统计情况来看,农村亡人火灾比例逐年增加。

三、防控农村火灾的主要对策

1、强化宣传,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防控农村火灾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提高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帮助他们认识火灾危险性,增强自防自救和火场逃生的能力。一是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电视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各级电视台可借鉴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在荧屏下方滚动播出消防安全知识公益广告的做法,广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二是利用村级广播站的作用。各地通过建立村级广播站,利用广播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三是发挥消防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志愿者下乡,通过散发消防知识传单、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墙报和板报等多种途径向广大农民朋友们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四是要发挥学校的作用。消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乡村中小学校开设消防知识课程,组织灭火疏散演练,布置家庭作业,制定家庭逃生计划,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2、加强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排查,把农村村组作为基本单元,联合公安派出所、民政、安监、电力等部门,对农村火灾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及时督促农民积极整改自家的火灾隐患。对于老化的电气线路,户外的由电力部门进行整改,户内的动员村民进行更换。对于耐火等级低的农村大屋场,各地可以借鉴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经验,争取专项整改资金,最好合理规划,进行拆除重建,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对于一时难以拆除的,要采取防火分隔等安全措施。各村委会要发动村民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3、夯实基础,提高灭火自救能力。提高农村灭火救援能力要做好两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消防组织。以乡镇、村委会为单位,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志愿消防队,要发展党员、村组长、青壮年担任志愿消防队队员,通过培训,担负本地区的灭火救援任务。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消防器材设施。有条件的乡镇志愿消防站,应配备一台水罐消防车,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乡镇、村组志愿消防站应配备一台消防机动泵和其他灭火器材设施。各地在农村道路硬化建设的同时,其宽度和转弯半径应尽量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以确保公安消防队及时准确地到达火灾现场增援。(作者单位:常德市武陵区公安消防大队)

参考文献:

[1] 《谈芦苇堆场火灾成因及预防对策》欧高文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聚集场所;火灾隐患;电气火灾;防控措施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发展型消费方面的支出也逐年攀升,尤其是现代的都市年轻人,更加注重工作之余的各项休闲和娱乐活动,各种公共聚集场所也就应运而生。这种公共聚集场所不仅大量增加,其种类也越发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的休闲娱乐的需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和便利,但是从某种安全角度来看,也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就这些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方面来看,其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类场所的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强;另外,这类场所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可燃度高,易发生火灾;再次,这类场所的装修特点决定了疏散通道的迂回和疏散的人员的密度极高,不利于火灾后的人员逃生和财产抢救。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类公共场所的火灾防护工作进行探讨。

1、常见的公共聚集场所的电气火灾隐患

(1)首先,由电气设备的过度使用造成的火灾。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公共聚集场所的特点,这些功能性的特点和人流的特点决定了该类场所在营业和开放时间内的对于电气设备的大量使用,也就直接导致了第一个安全隐患,即电气设备的过热所滋生的火源导致的火灾。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平时对于使用中的电气设备的巡检,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使用中异常放热的电气设备,并及时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2)其次,由电气设备的安装问题引发的故障性火灾。电气设备的正确安装与否将直接影响着电气设备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根据相关的公共聚集场所的火灾资料的统计,我们发现其电气火灾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原因都是由于电气设备的气设备的不规范的安装导致的。常见的有一些设备配件的外漏和不合理连接等等,都严重威胁着电气设备的使用中安全。

(3)再次,电气设备与可燃物的隔离不当导致的电气火灾。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有的时候一些系统故障还会产生一些电火花,这种情况下一但周围存在易燃物和易燃材料是相当危险的。

(4)最后,电气设备的系统线路的铺设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的电气火灾。这种火灾隐患同上文的可燃物隐患是相关联的,即线路的火灾隐患问题主要表现为铺设过程中的与可燃物的不当接触。

2、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预防和控制建议

2.1设计方面的防火措施

对于公共聚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运行,要在安装前进行严格的设计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计划,将各种电气火灾隐患扼杀在形成环节。设计中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建筑和装修材料时应该在同等条件下尽量选择不易燃的材料或者一些新型的防火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低公共聚集场所的火灾发生几率,或者可以在火灾发生时有效的降低对财产和人身的伤害。

2.2防火设计审查方面

(1)首先,防火设计图纸审核。所谓防火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就是对于公共聚集场所的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一个全面的审查和检验。通过对于各种电路的设计和电线的铺设的设计的审核,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物的不合理的电气设备的安装,通过审核,还可以及时的纠正各种涉及中的安全防火标识以及各种电气设备开关的安装不合理问题。甚至可以对于火灾报警器的设置给出相关的改正意见,从各个角度来评估公共聚集场所的设计中的火灾防护措施的合理程度。

(2)其次,工程的竣工验收。工程的验收阶段要进行的电气火灾防护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各种具体的施工项目与施工设计方案的对照,查看是否有违背施工计划的地方,以及各种操作中的失误。

(3)再次,进行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试行和检测。即在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正式运行和使用前要进行相关的试运行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各项指标的详细记录,以便各项参数的综合分析。对于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要就是处理,并且在排除故障后及时进行二次检测,直至合格为止。

一般情况下,公共聚集场所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设计检测工作应该交由专业的检测部门,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检测,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预防电气火灾的目的和效果。

2.3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方面

(1)首先,相关的负责人要严格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建筑防火审核的具体操作和重要性,所以在实践中要求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要严格的予以执行,不使审核工作流于形式,真正的发挥其降低火灾隐患的作用。

(2)其次,加强电气设备的相关管理工作。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管理的效果。

(3)再次,加强安全宣传,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人员的管理才是火灾防控管理的最重要因素,所以要加强对于安全操作的宣传,使公共聚集场所的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预防火灾的重要性。

(4)最后,加强消防监督,强化依法管理。公安消防部门对辖区内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应做到早发现、及时督促整改。对距离消防机构远、规模较小的场所,电气消防安全监督可由公安机关授权属地派出所,由派出所派专(兼)职消防民警,依照消防监督程序,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3、结语

电气设备是公共聚集场所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主要动力能源,也是美化装饰、应急疏散乃至灭火救灾要发挥的主力军,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公共聚集场所只要设计规范、建筑和装饰工程合格,做好电气设备火灾预防工作是遏制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落实好公安部61号令的命令,建立健全的消防体系,为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做最好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杨在塘.电气防火工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 火灾 危险 防控措施

一、前言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化学制品、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有机化工原料的新型产业。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完成的,生产原料和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毒害和腐蚀性,生产工艺操纵复杂、连续性强,具有生产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几率高,发生事故易形成连锁性反应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化工生产所固有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二、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

1.温度过高或加料过量导致反应失控与介质分解

石油化工生产中如果温度过高,导致化学反应速度过快引起更高的热量,使一些低沸点介质突然气化,产生冲料现象或造成某些不稳定物质的分解,导致系统内压升高,甚至引起超压爆炸。例如:美国克恩县地震时,某油厂两个球罐破损,355耐液化丁烷气流出,3而n后即着火爆炸。1965年大庆炼油厂加氢厂房高压管路破裂,引起爆炸,当场42人丧生,厂房顶盖冲出。在石油化工企业,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一触发就是接踵而至的突发性灾害。

2.低沸点介质进入高温系统气化造成系统超压

低沸点介质常见的有水及某些有机溶剂等,由于沸点较低达到沸点以上温度时就会变成蒸气,有机溶剂多数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性,在高温系统中可能气化超压而爆炸。如某厂催化裂化装置,由于误操作将分馏塔底部冷凝水打入炼油罐,水接触到高温的油立即气化,造成系统内部超压爆炸。

3.易燃性

石油工业的灾害事故儿乎都与火有关,随后发生爆炸。油气物料易挥发,怕高温、摩擦、振动、碰撞、雷击、静电等引发起火。1986年某油田一口井发生井喷,天燃气喷出40m高,在更换井口装置时引起着火爆炸,井架烧塌,钻台上的全部设备烧毁,死亡2人,受伤13人,附近7个村庄几千亩农田遭受污染。究其原因是因为,反应装置内产生新的易燃易爆物质,某些设备在正常情况下是安全的,但如果在反应及贮存过程中潜入某些新物质,特别是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副反应,产生新的易燃易爆物质,接触明火或受到高温作用就会发生火灾、爆炸。

4.广泛性

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系统内不允许存在爆炸的条件,但如果设备发生故障、损坏,有可能导致物料的窜流、错投等,产生爆炸性混合物引发事故,例如:某企业在对浓硫酸罐施焊前,用水清洗酸罐,以致罐体材料与稀硫酸产生氢气没有排空,在对罐体动焊时发生了爆炸,结果造成2名操作工当场死亡。就火灾、爆炸、溢毒而言,从长输管道到油库区,从装置区到生产车间,几乎都可能发生。由于石油产品为液态或气态燃料,流动性大、扩散性强,其污染范围更广。唐山地震时,秦京输油管有1万吨原油流入滦河,对土地、水域造成了严重污染。

三、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防控措施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进入生产岗位,进行生产操作前,必须事先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才能实现本质安全。

1.消灭火源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促成火灾爆炸的因素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广,要预防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首先就是加强对点火源的控制,防止与助燃物形成燃烧爆炸系统,严格控制一切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点火源主要有明火、高热物及高温表面、磨擦和碰撞、绝热压缩、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明火包括吸烟和生产中的明火。因此,在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应严令禁止吸烟。另外要严格控制明火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例如,加热时应避免采用明火设备;明火加热设备应远离可能泄漏易燃气体或液体的储罐区;在火灾危险区域不得使用普通电灯、蜡烛等照明,必须使用防爆照明设备等等。

2.控制温度

温度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控制参数之一。正确有效地控制温度范围,是防火防爆工艺控制的一项重点。物理操作过程温度超过控制指标,会造成液态物料的急剧沸腾,导致溢料或爆炸;如果温度过低,会使某些物料在管路中凝固或冻结而堵塞管路,使设备胀裂。所以在实施操作温度控制的过程中,应正确选择传热介质、持续均匀、转移反应热等。

2.1正确选择冷、热载体

石油化工企业常用的热载体有明火、电阻丝、热水、熔盐、熔融金属、矿物油等;冷载体主要有空气、水、制冷剂等。在冷热载体的选用中,应避免选用与反应物料性质相抵触的物质作为加热或冷却介质。热载体在使用中处于高温状态,如遇高热热载体会立即气化使系统超压产生爆炸危险。因此,热载体应该以防水压实验时积存水或其他低沸点物质,必要时应进行脱水处理。

2.2持续均匀

机械搅拌不仅可以使反应物料混合均匀、反应平稳,还可以加速热量传递,如果机械搅拌突然中断,可使局部反应剧烈发生危险。因此,要采取双回路供电、增设人工搅拌装置、保证搅拌的连续运转。

2.3及时转移反应热

基本有机合成中的各种氧化反应、氯化反应、水合和聚合反应等均为放热反应,必须有防止热量积聚和及时转移反应热的措施。移出反应热的方法主要是:夹套冷却,内蛇管冷却,冷料循环,淤浆循环,稀释剂循环回流,惰性气体循环等。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结构的反应器或采取一些工艺措施如在系统中通入水蒸气带走热量等,也是常见转移反应热的方法。

3.防高热物

高热物是指在一定环境中能够向可燃物传递热量,并能导致可燃物着火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属于高热物及高温表面的有:高温蒸气管道表面,高温气体、干燥炉炉壁,裂解炉、加热釜、沸热锅等,这些高热物体温度高,体积大,散发热量多,都是燃烧爆炸的点火源。要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防止其与易燃物料接触,防止可燃物及其粉尘落于上面。

四、结论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形式复杂,包含易燃易爆物质较多,对其火灾危险性以及火灾事故防控措施进行研究,可指导企业消防能力配置与建设,增强企业火灾防控技术水平,提高灭火救援效率,加速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技术水平。总之,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防控工作,采取正确的预防对策措施,才能在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刘美磊;石油化工行业典型火灾事故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关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分公司 " 7.28" 爆炸事故的通报[R]. 北京: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06.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火灾;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6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催使的建筑现场施工速度的加快。很多的建筑单位为了能够追赶工期,便存在着很多的施工质量问题,尤其是关于建筑的电气施工和质量问题。拒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总数已经超过30万起,并且其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的电气故障所引发的火灾。这些场所有其本身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了火灾,不仅救援很困难,而且极易引发大规模的财产损失。所以,对建筑电气火灾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的研究势在必行。

1 建筑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建筑电气的火灾产生原因中,大体上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两个类别。其中一个是电气的线路产生问题而引发的火灾,主要的是由于电气的线路产生了短路、漏电,线路的老化以及线路的过量负荷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线路的自燃。而另一个原因则是电气设备产生了一定的故障而引起的电气设备的火灾故障,这其中主要的是由于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产生一定的问题,或者是由于电气设备本身使用电气加热器具的时候不恰当而产生的火灾。

1.1 电气监管过程中的问题

在电气的设备和线路的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只有定期的对电气设备及其线路的质量进行排查才能够及时的发展那些是事故的隐患。但是,现阶段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电气的防火监管工作明显不够到位。主要的负责部门之间权责不够明晰,经常出现相互之间的权责关系交叉现象,这就使得监督和管理的难度变大。同时,电力的主管部门和电气的使用单位在进行电气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只是对电气装置进行一般的检查,而没有进行事故的隐患排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火灾产生的几率变大。在电气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不能够一直依赖于建设单位和建筑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的电气部分进行管理。所以,还需要建筑使用部门、消防部门和电力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对建筑电气火灾进行预防。

1.2 电气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在火灾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火灾都是由于所使用过的电气产品存在各种质量问题引起的。这些质量问题有的在电气现场施工的时候就应该发现,有的在电气的验收和使用过程中也应该发现。但是很多的电气产品还是被正常的使用,最终导致了重要的火灾事故。这主要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施工队伍缺少安全意识,在施工的过程中偷工减料,并且很多的施工队伍对电气施工设计的图纸没有严格的遵守,修改的时候也没有经过设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擅自进行线路等的改造。同时,建筑的验收部门在进行建筑验收的时候,也没有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查工作,建筑验收工作流于形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建筑的使用者超负荷使用大功率电器,这样的话就使得那些质量不过关的电气产品极其容易产生火灾问题。

1.3 使用过程缺乏用电常识

在使用中的过程中,很多的使用者都缺乏一定的用电常识。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乱拉乱搭的问题。很多的业主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自己的方便,违章接线,这样的话就使得电气线路本身的负荷加大,并且也严重的破坏了电气的线路稳定性。同时,大部分的业主都存在过多使用大功率电气的行为。尤其是在夏天和冬天的时候,过多的使用电暖气、空调等的大功率电气,就容易使得线路老化,并且还引起电网的不稳定。这些电气设备本身也是活在产生的源头之一。很多的业主用电不规范,在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时候不注意接线安全,也不注意随手开关,这样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电气火灾。同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很多的业主缺乏一定的电路常识,在线路和电器周围对方易燃易爆的物品,这样的话就极其容易使得起火之后的电气和线路产生威胁。

2 建筑电气火灾的防控对策研究

2.1完善建筑电气设备作业人员要求

第一,无证不能上岗操作;如果发现非电工人员从事电气操作,应及时制止,并报告领导。第二,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不违章作业。第三,对管辖区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负责。第四,认真做好巡视、检查和消除隐患的工作,及时、准确地填写工作记录和规定的表格。第五,架设临时线路和进行其他危险作业时,完备审批手续,否则应拒绝施工。第六,积极宣传电气安全知识,制止违章作业和拒绝违章指挥。

2.2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在电气火灾的成因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气的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对电气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主要是要就电气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管理。同时,要对建筑施工队伍的施工资质进行管理和监督。派驻现场的监理员,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图纸问题以及设计问题进行监督。出现需要改动的地方要在技术人员认证之后再进行施工。其次,要对建筑施工之后的验收工作进行一定的监督,确保质量过关的电气设备投入使用。最后,要对日常的维修和检查进行管理。同时,要协调各方面的管理部门,形成一个电力部门牵头,使用部门管理,消防安全和工商检查部门监督的有效机制,确保电气使用的安全。

2.3加强电气产品的使用管理

我们知道,电气产品一旦发生故障,所带来的后果将是致命的。所以,我们要对电气产品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就要对那些不合格的电气产品进行清除,确保建筑中的电气产品质量过关。同时,我们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电气产品,在长久的使用之后,都是要老化的,所以我们要制定一定的检查和更新机制,及时的对电气产品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更换和维修,防治由于电路的老化或者是电气产品的质量问题而产生的火灾。

2.4 规范电气使用者的行为

在建筑内部的业主使用能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日常安全用电知识培训。上文中我们也对当前的业主存在的用电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这其中主要的就是对电路的改造和电路周围的安全问题。首先,针对对电路的改造问题,对那些必须要进行电路改造的业主,通过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改造工作。针对那些不必要的改造,要及时的发现,并且进行制止。对于屡教不改的业主,建筑的产权人有权利通过消防部门对其进行一定过得惩罚措施。同时,对于电路周围的乱堆乱放问题,管理部门要出台相关的规定,并且要进行定期的检查。针对用户由于使用电器不当而产生的过热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教育的方式,使用户形成一定的安全用电意识,保证建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史新,范丽丽.电气设计中电气火灾防范措施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1(14)

[2]李杰.浅谈建筑电气安装中常见的问题与防范措施[J].民营科技.2009(10)

[3]张勇.浅析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及其防控措施[J].今日科苑.2009(22)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常减压装置;工艺特点;火灾特点;风险识别;处置措施;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常减压装置是炼油生产中的第一道工艺,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个别的作为产品,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继加工的原料。其生产过程包括三个工序: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减压蒸馏。

二、生产工艺特点

原油经过换热,温度达到80-120度左右脱盐、脱水,在经过换热至210-250度,较轻的组分气化,气液混合物一同进入初馏塔,从塔顶分出轻汽油馏分,塔底为拨头原油。拨头原油经过换热,经常压炉加热至360-370度,油气混合物一同进入常压塔进行蒸馏,从塔顶分出汽油馏分或重整馏分,从侧线引出煤油、轻柴油和重柴油馏分,塔底是沸点高于350度的常压渣油。常压渣油经过减压炉加热至390-400度后进入减压塔,塔顶压力一般为1-5kpa。减压塔顶一般不出产品或者出少量产品(减顶油),各减压馏分油从侧线抽出,塔底是沸点高于500度的减压渣油,集中了原油中绝大部分的胶质和沥青质。

三、火灾特点

在常减压生产过程中,因设备老化等自然因素和一些人为因素等可能造成火灾。

1、装置爆炸与着火并存

高温油品泄漏就会发生着火,因受辐射热、热传导或火焰的直接作用,装有易燃液体的容器发生爆炸;易燃液体蒸气发生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着火;在发生爆炸和着火的情况下,如不能及时控制,会引起连锁反应,爆炸与着火交替出现,发生次生灾害。

2、易造成人员伤亡

在生产过程中,装置中的高温油品泄漏,挥发出大量的油品蒸气,不仅会造成现场人员中毒,而且一旦着火或爆炸会造成现场人员伤亡;消防人员在火灾扑救中,始终存在着高温、热辐射、爆炸、倒塌和中毒的危险,如果扑救不力、防护不当,都可造成人员伤亡。

3、火势蔓延快,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常减压装置的原料和产品大都是易燃液体,物料着火后会迅速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和强烈的热辐射会加速燃烧的猛烈程度,扩大火势的发展蔓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火灾,并发生连锁反应。

4、形成立体火灾

常减压装置内有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最高的塔达70多米,无论是塔上部着火还是塔下部着火,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立体火灾;换热区的六层平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铁网格平台,发生泄漏着火,易燃液体向下流淌燃烧,也会形成立体火灾。

5、火灾扑救困难

火灾发生后出现的高温、强热辐射、爆炸、毒气等,使消防人员很难接近着火区域,特别是次生灾害的发生,直接威胁着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灭火技术要求高,扑救火灾必须根据生产原料、生产工艺设备特点和固定消防设施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灭火方法。

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识别与处置措施

结合常减压装置的工艺流程和火灾案例,将整套装置分成电脱盐、常压蒸馏、加热炉、减压蒸馏、热油泵房五个单元进行识别。

1、电脱盐单元

1)、若高压电引入棒发生击穿,原油将从高压软连接装置内喷出,造成生产事故。

2)、原油中所含的氯盐水解后,长时间会引起设备腐蚀,使原油输送泵、换热器、炉管及其他管线结垢,影响转热效果,增加系统阻力,严重时还会堵塞管线。

3)、调节阀FIC4002、FIC4004是控制电脱盐注水量。注水过小,达不到洗涤和增加水聚结力作用,但注水量过大,容易形成导电桥,造成事故。

处置措施: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爆炸或泄漏,阀门尚未破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原油输入、输出阀门,制止泄露。

2)、遇到着火或爆炸的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原油输送泵,切断DCS画面的三路电脱盐去换热流程阀门,停止电脱盐变压器送电,停止注水、破乳剂。

2、常压蒸馏装置单元

1)、初馏塔是原油进行气化闪蒸,塔内是油气混合状态,塔顶油气中还包括氨、注缓蚀剂、水,其闪点低,挥发性强,一旦发生泄漏,易引起爆炸着火。

2)、汽提塔分为三段进行气提,常一线、常二线、常三线分别15层、31层、42层进入汽提塔再沸器继续加热,塔中以气相为主,在长时间的运行或生产突发事故过程中,高温使仪器、控制阀不稳定,极易发生泄漏,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发生爆炸。

3)、常压塔在分馏过程中,塔内温度367℃、压力0.10 MPa,塔顶、塔内的负荷大,塔中是油气混合状态,一旦塔顶汽油罐液面失控,汽油溢出,遇着火源燃烧,引起爆炸。

4)、常底油流程上的管线或法兰等密封点发生泄漏,因温度高,达到自燃点,引起火灾爆炸。

处置措施:

1)、常压塔立即停原油泵,塔底泵及各侧线泵,手动关闭所有机泵进出口阀门。

2)、加热炉熄火,必要时塔底吹蒸汽。常底油抽出阀在DCS进行切断,停泵,关出入口阀或关减压炉八路进料阀门,进行切除。

3)、常压塔或初馏塔顶部汽油溢出,通入氮气灭火,开启常顶泵,将汽油导出输送至罐区。

4)、关从常压塔溜出的阀门,关汽提塔底的抽出阀门,塔内通蒸汽灭火。

3、加热炉单元

1)、加热炉进料温度在350-365℃,入料管与出料管易泄露,从而引发火灾。

2)、高温的油料喷出与氧气混合极易使炉膛内温度急剧上升,发生爆炸。

3)、开工加热炉点火过程中,如果加热炉内瓦斯气聚集过多,引起爆炸。

4)、事故状态下,瓦斯中断,突然恢复,易引起爆炸。

处置措施:

1)、立即关闭燃料油控制温度,切断燃料气火嘴手阀和管网瓦斯进装置各道阀门 ,注入蒸气灭火。

2)、适当关小烟道挡板,减少炉内空气量,但不能关得太小,以防炉膛爆炸。

3)、如果减压炉着火,则立即着手恢复减压系统为常压,装置自产低压瓦斯改火炬放空。

4)、如果炉管泄漏着火,立即停原料泵。

4、减压塔单元

1)、减压塔(T-201)减二、三、四线下方集油箱出入减压汽提塔(T-202),气相经汽提后返回减压塔(T-201),液相经换热、冷却送出装置,汽提塔塔中以气相为主,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高温高压使仪器、控制阀不稳定,极易发生泄漏,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发生爆炸。

2)、减压塔顶油水分液罐里的主要介质是含硫油气,温度过高或物料腐蚀泄露,会引起爆炸及中毒的危险。

3)、减压塔进料在392℃左右,进入减压塔(T-201)进行分馏。塔内是油气混合状态,且温度较高,一旦泄露会起火,引起爆炸。

处置措施:

1)、减压塔停抽真空系统,通入蒸汽恢复到常压,恢复常压时E148AB放空阀要关闭。严防空气倒入减压塔。

2)、停渣油泵,关闭DCS画面减压塔底抽出快切阀,关闭换热系统入口阀,对着火点进行切除。

3)、减压炉熄火,关闭减压炉出口阀门,减压塔恢复正压,防止爆炸。

5、热油泵房单元

热油泵房内泵、管路出口温度370℃、高压2.0MPa,波动频繁,长时间设备腐蚀,造成法兰、阀门、泵体密封点泄露,引起火灾。

处置措施:发生着火时,要查明着火部位,关闭与着火点相关连的泵、管线、设备的所有阀门,切断火源。

五、全面及火灾时的薄弱环节和处置措施

1、装置在全面积火灾时输油管线、法兰盘、阀门和受火势威胁的毗邻装置容易发生泄漏、着火。

措施:加强对易发生泄漏点的冷却;注意对易泄漏点的观察,发现泄漏,对泄漏点进行关阀断料,对易发生爆炸的设备冷却。

2、输送到加热炉油料的管线,因火灾被破坏,会导致进料流量低或突然中断,致使炉内结焦,烧穿炉管,造成爆炸。

措施:关闭加热炉进料阀门,加热炉熄火,炉膛通入蒸汽。

3、常压、减压装置发生泄漏火灾时,喷溅的油品、物料极易蔓延,产生流淌火,形成立体火灾,威胁框架平台上的换热器、冷凝器。

措施:关闭进料阀门,导出物料,对易发生爆炸设备冷却。

4、外部空气进入减压塔内,与高温油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发生爆炸火灾;高温渣油在塔底停留时间过长,结焦堵塞出口管,造成冲塔着火事故。

措施:在控制室观察塔内各层温度,确定着火部位,注入蒸汽灭火。

5、换热区发生火灾时,四层两个汽油罐(常处于半罐状态)因火焰烘烤,易发生爆炸。

措施:加强对罐体和罐顶安全阀的冷却;保持罐内物料流动,防止温度升高;在控制室观察罐内温度、压力等情况。

六、灭火行动中的风险防控

1、合理停车,确保安全。消防车停靠要与着火部位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车头要向着便于撤离的方向;消防车不能停在地沟、覆工板上面,架空管线下面。

2、划定区域、设置警戒。以发生爆炸不会发生危险的距离为安全半径划定警戒区域,疏散警戒区域内的人员车辆,严禁非灭火救援的人员车辆进入。

3、重视防护、避免伤亡。进入着火区域的人员要着防火隔热服;进入有毒区域人员要佩戴空气呼吸器;扑救电脱盐装置火灾时,要切断电源,防止漏电击伤;当现场出现爆炸、倒塌等征兆时,要采取紧急避险。

4、冷却抑爆、控制危害。均匀冷却设备,不能出现空白点;及时启动固定消防设施,加强受火势威胁设备的冷却;火灾扑灭后,要继续充分冷却,防止高温复燃或爆炸。

七、结语

炼油装置火灾千变万化,不同设备,不同物料,采取的工艺措施和灭火措施也有一定的区别,只有熟悉了解设备的工艺特点,薄弱环节,物料特性,分析风险,制订防控措施,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实施灭火,保护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宝成.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徐宝成.焦桐祥.王彬.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手册/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第十卷・火灾扑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火灾防控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43-01

1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1 火灾蔓延途径多,烟雾火势扩散快

在高层建筑内部,楼梯间、电梯井、管道进、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横井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建筑,一旦火灾发生,造成烟雾蔓延的主要途径就是其强有力的拨气作用,建筑越高,蔓延的速度就会越快。另外,因为固定窗护着无窗玻璃幕墙是高层建筑中比较常用的建筑,局部空间有较好的封闭,这样的话,当发生火灾带来的高温,就会使其变得相当易燃,火势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如果燃烧的时间过长,建筑结构倒塌的现象也会发生。

1.2 功能复杂,可燃装修多,容易形成立体燃烧

高层建筑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对功能建筑,为了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很多高层建筑对于防火安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使用可燃材料进行装修的地方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型合成材料在建筑中被更为广泛地应用着,这样的话,火灾发生的几率就会更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立体燃烧,同时,有毒物质的产生也是必然的,使人体的健康遭受到很严重的损害。

1.3 火灾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为了使建筑的功能性和艺术效果更为强烈,高层建筑通常都会将平面设计成比较傲复杂的结构,而且高层建筑本身就是多层的,垂直距离较远,在内部容纳较多的人数,但是疏散通道在其中却是仅有的,当发生火灾的时候,人们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疏散通道撤离,这样的话,伤亡事故的产生就是必然的。

1.4 火灾荷载大,消防装备条件有限,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平面布局和立体结构都比较复杂,可燃物在内部存在很多,这样的话,大面积立体火灾就会产生,时间较长的燃烧,可以会导致爆燃和建筑倒塌,这样的话,人员的疏散和火灾扑救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消防装备和远射能力会带来一定的限制,若是超出这个限制范围,在室外扑救就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话,火灾的扑救难度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2 高层建筑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问题

2.1 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

根据一些火灾的调查和研究,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位,消防设施设备基本能够保证正常运行使用,但是在高层建筑中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在最近几年中,新建的物业公司管理的高层住宅通常的消防设施设备是比较完善的,并且正常的运行是可以有所保障的。

2.2 违规使用可燃装修材料

我国《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吊顶、墙壁、地板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做了严格要求。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在装修改造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材料会迅速燃烧,造成大面积火灾,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造成巨大困难。

2.3 新型建筑材料不具备防火功能

在全社会广泛倡导节能环保形势下,大量新型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并被广泛使用,但是其中一些建筑材料没有考虑到防火要求,在现实使用中具有极大火灾危险性。比如央视火灾就是因为建筑外墙立面使用了新型可燃材料,导致火势迅速扩大。

2.4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很多高层建筑的居民住户并没有很强烈的消防安全意识,自防自救常识也较为匮乏,为了可以更加方便,就将疏散通道长期处于开放状态,将疏散通道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将消防栓埋压或者圈占,只有有火灾发生,就会对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造成严重的危害。

3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措施

3.1 合理设计和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建筑本身火灾抗御能力

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是设计和建设单位必须要遵循的,在建筑内部防火分区的划分过程中一定要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将防火分隔设置出来,使火势蔓延得到解决。在高层建筑周边设置停车场和回车场,要将一定的空间保留出来,这样的话,扑救火灾和开展救援就会更为方便。将避难层设置在超高层建筑中,这样的话,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人员就会找到临时的避难所,人员的疏散压力也会得到减少。

3.2 使用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

通过吸取近年高层火灾事故教训,消防部门正酝酿提出高于国家规范的消防安全标准,探索推出硬性规定或临时性管控措施,推动高层建筑使用具备防火功能的建筑材料。同时推动在法律层面明确工程监理公司的消防监督职责,从源头消除高层建筑本身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

3.3 采取技术防范手段,利用固有消防设施自防自救

建设和管理单位应建设完善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建立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远程监控系统,推广应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经济实用、灭火成功率高的固定灭火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防范手段提高高层建筑安全等级。

3.4 建立健全消防设施检测和维护保养机制,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

通过立法或出台规范性文件,建立消防设施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机制,明确和落实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检测和维护保养服务机构的管理和规范。

参考文献

[1] 高云.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第三通道[J].天津建设科技,2004(4).

[2] 王元荪.高层建筑火灾智能监测预警预报装置[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6).

[3] 王晔.高层建筑灭火的危险[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12).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常减压装置 工艺特点 火灾特点 风险识别 处置措施 风险防控

一、引言

常减压装置是炼油生产中的第一道工艺,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个别的作为产品,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继加工的原料。其生产过程包括三个工序: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减压蒸馏。

二、火灾特点

(1)装置爆炸与着火并存。高温油品泄漏就会发生着火,因受辐射热、热传导或火焰的直接作用,装有易燃液体的容器发生爆炸;易燃液体蒸气发生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着火;在发生爆炸和着火的情况下,如不能及时控制,会引起连锁反应,爆炸与着火交替出现,发生次生灾害。

(2)易造成人员伤亡。在生产过程中,装置中的高温油品泄漏,挥发出大量的油品蒸气,不仅会造成现场人员中毒,而且一旦着火或爆炸会造成现场人员伤亡;消防人员在火灾扑救中,始终存在着高温、热辐射、爆炸、倒塌和中毒的危险,如果扑救不力、防护不当,都可造成人员伤亡。

(3)火势蔓延快,易形成大面积火灾。常减压装置的原料和产品大都是易燃液体,物料着火后会迅速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和强烈的热辐射会加速燃烧的猛烈程度,扩大火势的发展蔓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火灾,并发生连锁反应。

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识别与处置措施

(一)电脱盐单元

①若高压电引入棒发生击穿,原油将从高压软连接装置内喷出,造成生产事故。②原油中所含的氯盐水解后,长时间会引起设备腐蚀,使原油输送泵、换热器、炉管及其他管线结垢,影响转热效果,增加系统阻力,严重时还会堵塞管线。

处置措施:①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爆炸或泄漏,阀门尚未破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原油输入、输出阀门,制止泄露。②遇到着火或爆炸的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原油输送泵,切断DCS画面的三路电脱盐去换热流程阀门,停止电脱盐变压器送电,停止注水、破乳剂。

(二)常压蒸馏装置单元

①初馏塔是原油进行气化闪蒸,塔内是油气混合状态,塔顶油气中还包括氨、注缓蚀剂、水,其闪点低,挥发性强,一旦发生泄漏,易引起爆炸着火。②常压塔在分馏过程中,塔内温度367℃、压力0.10 MPa,塔顶、塔内的负荷大,塔中是油气混合状态,一旦塔顶汽油罐液面失控,汽油溢出,遇着火源燃烧,引起爆炸。③常底油流程上的管线或法兰等密封点发生泄漏,因温度高,达到自燃点,引起火灾爆炸。

处置措施:①常压塔立即停原油泵,塔底泵及各侧线泵,手动关闭所有机泵进出口阀门。②加热炉熄火,必要时塔底吹蒸汽。常底油抽出阀在DCS进行切断,停泵,关出入口阀或关减压炉八路进料阀门,进行切除。③常压塔或初馏塔顶部汽油溢出,通入氮气灭火,开启常顶泵,将汽油导出输送至罐区。④关从常压塔溜出的阀门,关汽提塔底的抽出阀门,塔内通蒸汽灭火。

(三)加热炉单元

①加热炉进料温度在350-365℃,入料管与出料管易泄露,从而引发火灾。②高温的油料喷出与氧气混合极易使炉膛内温度急剧上升,发生爆炸。③开工加热炉点火过程中,如果加热炉内瓦斯气聚集过多,引起爆炸。④事故状态下,瓦斯中断,突然恢复,易引起爆炸。

处置措施:①立即关闭燃料油控制温度,切断燃料气火嘴手阀和管网瓦斯进装置各道阀门,注入蒸气灭火。②适当关小烟道挡板,减少炉内空气量,但不能关得太小,以防炉膛爆炸。③如果减压炉着火,则立即着手恢复减压系统为常压,装置自产低压瓦斯改火炬放空。④如果炉管泄漏着火,立即停原料泵。

四、全面及火灾时的薄弱环节和处置措施

(1)装置在全面积火灾时输油管线、法兰盘、阀门和受火势威胁的毗邻装置容易发生泄漏、着火。措施:加强对易发生泄漏点的冷却;注意对易泄漏点的观察,发现泄漏,对泄漏点进行关阀断料,对易发生爆炸的设备冷却。

(2)输送到加热炉油料的管线,因火灾被破坏,会导致进料流量低或突然中断,致使炉内结焦,烧穿炉管,造成爆炸。措施:关闭加热炉进料阀门,加热炉熄火,炉膛通入蒸汽。

(3)常压、减压装置发生泄漏火灾时,喷溅的油品、物料极易蔓延,产生流淌火,形成立体火灾,威胁框架平台上的换热器、冷凝器。措施:关闭进料阀门,导出物料,σ追⑸爆炸设备冷却。

(4)外部空气进入减压塔内,与高温油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发生爆炸火灾;高温渣油在塔底停留时间过长,结焦堵塞出口管,造成冲塔着火事故。措施:在控制室观察塔内各层温度,确定着火部位,注入蒸汽灭火。

五、灭火行动中的风险防控

(1)合理停车,确保安全。消防车停靠要与着火部位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车头要向着便于撤离的方向;消防车不能停在地沟、覆工板上面,架空管线下面。

(2)划定区域、设置警戒。以发生爆炸不会发生危险的距离为安全半径划定警戒区域,疏散警戒区域内的人员车辆,严禁非灭火救援的人员车辆进入。

(3)重视防护、避免伤亡。进入着火区域的人员要着防火隔热服;进入有毒区域人员要佩戴空气呼吸器;扑救电脱盐装置火灾时,要切断电源,防止漏电击伤;当现场出现爆炸、倒塌等征兆时,要采取紧急避险。

(4)冷却抑爆、控制危害。均匀冷却设备,不能出现空白点;及时启动固定消防设施,加强受火势威胁设备的冷却;火灾扑灭后,要继续充分冷却,防止高温复燃或爆炸。

六、结语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9篇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和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针对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任务特点,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采取专项治理行动与夯实消防基础工作相结合、规定动作与地方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面落实各项火灾防控措施,全力防止火灾发生,有效减少较大亡人火灾,坚决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确保全省火灾形势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顺利进行,在省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省粮食局成立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今冬明春火灾防控的督导考评、信息报送、情况通报等工作。市、县粮食局要按照省局部署,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安排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定期分析研判、督导检查、通报情况、集中调度、联合执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步骤

此次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从2017年11月15日开始至2018全国“两会”结束后5日内,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发动阶段(2017年11月20日前)。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制定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召开会议,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广泛发动、部署到位。

(二)组织实施阶段(自2017年11月16日至全国“两会”结束)。按照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定期研判调度,组织联合督查、分析通报问题,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圣诞、元旦、春节、元宵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的消防安全。

(三)总结考评阶段(全国“两会”结束后5日内)。组织检查考评,总结固化经验做法,建立完善火灾防控工作长效机制。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

突出粮油进出仓作业现场、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库区和办公用电、人口密集场所和老旧住宅等重点区域场所,落实严防严管严控措施。

(一)全面排查摸清底数。要按照职责,逐个区域、逐个场所开展排查,分别摸清容易发生火灾场所具体情况,并逐个场所登记、建立台账。

(二)逐级压实监管责任。对排查出容易发生火灾场所,根据其特点,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逐一明确和落实监管责任。

(三)逐一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所辖区域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制度,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员职责,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全国“两会”前,要组织开展1次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1次电气线路检测,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四)全面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各市、县粮食部门要全面部署辖区内粮食企业的火灾防控工作,重点检查隐患整改情况,对没有完成整改的,要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限时停产整改,并跟踪企业整改情况,全面消除安全隐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粮食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内的消防工作机制,责任是否到人;作业人员是否都经过安全生产和消防知识培训;是否建立消防队伍,是否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是否制订消防应急预案,预案是否经过演练并确保效果;与消防部门的联系和争取指导是否到位;是否严格按照要求配齐消防设施及相关器材并可正常有效使用;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要求,救援线路是否设计合理。

2、是否对库区动火、用电作业及火源管理有严格规定,并认真执行;是否存在电气设备及线路老化、破损或搭设不合理的情况,配电箱的配置与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定期巡检;是否杜绝库区吸烟等严重违规现象,是否有防止将任何火种带入储粮区的制度和切实措施;库区内是否存在无关的易燃物堆积且未及时清理的情况,库区周边火源及易燃物是否存在威胁,是否采取措施予以监控防范。

3、筒仓及其进出仓系统和粮食加工车间的粉尘处理和防爆措施是否落实;油罐和油脂加工厂房防火措施是否到位,是否有避免溶剂挥发在局部空间积聚的合理通风散气措施;作业电器是否存在易发火花、静电隐患等。

4、药剂库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防盗门双人双锁管理和药剂领退用登记制度是否落实,是否满足监控、通风、防火、防爆、防泄漏和防盗条件。

5、粮油检化验室是否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实验室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对于化学试剂、供电线路、试验用气瓶、水路、消防设施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是否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6、后勤、学校、交易、质监、物流、军供、在建工程等单位和场所建筑消防设施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完好有效。

全国“两会”前,要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挂牌制度,开展集中曝光行动,推动火灾隐患的整改。

(五)因地制宜开展专项治理。各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消防安全薄弱环节,因地制宜开展本地区自选动作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全力减少火灾总量,有效控制小火亡人。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期间,各地要开展1—2项“自选动作”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立足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动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加强调度指挥,组织集中约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单位要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导、同检查、同考评,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确保冬春火灾防控工作落地见效。

(三)分类排查整治。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按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逐级传导、层层压实责任,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各类隐患,要列出清单和时间表,逐项整改到位;做到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预案落实,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四)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切实做到联勤联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通过工作例会、联合检查等形式,定期通报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和不足。对于排查出来和群众举报的火灾隐患,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依法查处、坚决整治。

(五)探索长效机制。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工作内容,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确保整治取得实效。要做好“回头看”工作,注重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加强制度建设和各项重点措施的落实,并积极探索建立消防安全长效机制,保障全行业消防安全。

火灾防控措施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贯穿到工作之中、贯穿到安全生产全过程,聚焦重点领域、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推动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地方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三个必须”监管责任和社会单位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精准治理,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抓好冬春两季火灾防控各项工作的落实,成立街道冬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目标

依靠党工委、办事处,推动各村、社区、站办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紧盯人员密集、火灾高危、高层地下、“三合一”、养老福利、儿童娱乐、老旧住宅、棚户区、群租房、农村、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公路隧道等重点区域和场所,持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断夯实消防基层基础,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及有影响火灾事故发生,确保辖区火灾形势稳定。

四、具体步骤

(一)部署发动阶段(2020年11月20日前)。街道于12月11日立即组织各村、社区、相关站办所召开冬春火灾防控工作会议,制定实施方案,领导亲自部署安排组织实施。各村、社区、站办所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11月21日至2021年3月20日)。按文件要求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大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力度,从严从实细抓好各项责任措施落实。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1年3月21日至3月31日)。各村、社区、站办所要对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梳理、自查自评,认真总结工作,固化经验做法,立足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进一步健全完善火灾防控工作机制。

五、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一)开展消防安全重点整治

1、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洗浴汗蒸、公共娱乐、学校、医院、养老院、危化品、劳动密集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强化消防安全检查,落实严防控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2、紧盯高层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单位、仓储物流企业等重点场所,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督促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3、紧盯冰雪旅游景区、演艺休闲、特色民宿、农家乐、月子中心等新兴业态,指导加强人防技防物防措施,督促单位和主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二)持续实施突出领域综合治理。

1、小单位、场所治理。按文件要求街道消防救援委员会组织各村、社区对辖区内“九小场所”、小微企业、群租房、“多合一”场所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整治违章搭建、违规操作、违规住人、违规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员工自防自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2、消防救援委员会实体化运行。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的意见》,根据文件要求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统筹研究部署、协调推动街道辖区消防工作。按照消防安委办《派驻乡镇街道消防文员管理规定》要求,建强社区微型消防站,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农村自建房火灾隐患专项整治。

(三)切实夯实基层火灾防控基础。

1、深入贯彻落实安委会办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的意见》,进上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统筹研究部署、协调推动辖区消防工作。建强社区微型消防站,切实发挥作用。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农村自建房、老旧小区火灾隐患专项整治。

2、街道配合行管部门统筹协调增设消防取水口或建设消防水池,全力破解农村消防供水不足问题。

(四)强化消防宣传教育

1、设置消防宣传橱窗、广告栏、农村广播、微信群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引导群众改变不良消防习惯。组织开展以普及消防知识和协助查改火灾隐患为主要内容的“平安消防大走访”活动,提升群众消防安全素质。

2、各村、社区、重点企业要结合冬春季火灾特点,围绕“关注消防、生命至上”主题,加强组织策划,督促企业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全面提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强领导。各村、社区、站办所及重点企业要从立足“两个大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认识做好冬春火灾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层层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二)坚持精准施策。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演练和自救知识培训,切实提升抗御火灾能力。

上一篇:城管火灾防控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火灾防控工作部署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