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07 03:02:29

好作文摘抄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1篇

一、开展“三个一”的活动。解决作文无话写的问题

1、每天摘抄一个精美语段,(利用语文课强化背诵积累,在教室后面黑板墙开辟“今日语言积累”专栏,展示班上习作精彩语段或学生摘抄的美段。)

2、每周一篇周记,(题目来自教材篇目或阅读材料中的训练点)

3、每周一篇美文摘抄、评点

二、激发兴趣,解决不愿写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当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我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积极性,使学生自愿写作文。

1、两头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尖子学生和后进生两个方面,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对尖子生多下工夫、多指导,鼓励拔尖,用尖子生领路。对后进生,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多表扬、多指导,鼓励进步,从而激起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

2、发表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发表欲强的心理,认真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对优秀作文讲评之后就搞一个专栏刊登出来,还定期把学生作文编印成一个小册子让大家学习借鉴。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还把一些优秀作文推荐给有关报刊、媒体等。学生每当看到自己的作文或同学的作文获奖或发表,都非常高兴和激动,从而激发起了写好作文的兴趣。

三、将阅读写作同步进行,解决不能写的问题

具体措施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既当阅读材料训练又当作作文范文来讲。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自己感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交流,我通过对学生的问题归类,整理出一套出题、答题的规范体系。

四、注重作文的评改,解决写不美的问题

另外,我注重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学生写作文有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困惑或不满,我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勉励之,开导之,班上一自尊心强的女生因考试失利在作文中流露出消极情绪,我给她写了几句话:“坚定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串串的脚印,漆黑的夜晚是光亮的前奏,心揣信念,梦想就在脚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看到了她灿烂的笑脸。如果老师把写作文看成纯粹技术性的练习,不关心作文的内容,就会失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是为了育人,不要当教书匠,要当教育者。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的指导思想。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畏惧作文 广泛阅读 积累作文素材

我校地处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学生的语文底子很薄弱,写作材料几乎没有,大部分学生畏惧作文,对写作兴趣不高,写出来的作文题材狭隘,内容陈旧贫乏,立意不深远,因此作文教学效果不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少之又少,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的学生,想写出一篇内容充实、题材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是不可能的。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而且枯燥。”因此,我每接手一个新班级,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给学生传授一种理念:要写好作文,必须“采百家之花”,才能酿出“一家之蜜”。于是我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保证学生有文章读,找到许多“花粉”“酿蜜”。

新课程标准对“积累”教学进行了反复强调,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积累的目的是运用,那么如何解决找“米”的问题呢?通过什么渠道使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丰富起来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从广泛的课内课外阅读中寻找、积累写作素材。

一、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指导学生从阅读开始,积累作文素材。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我指导学生利用每周一节的自习课和其他课外时间,到学校图书室借书阅读,带学生到学校的阅览室读书,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如:《读者》、《课堂内外》、《青年文摘》、《现代中学生》、《大阅读》、《小小说选刊》、《中学生博览》、《海外文摘》、《全国优秀作文选刊》、《奇趣故事创新作文》、《青少年科技博览》、《作文素材满分阅读》、《今日文摘》等。

在阅读之前,我布置学生准备摘抄本,抄好词好句,摘抄精彩片段,摘抄时加进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把书名、作者、文章体裁、重要内容、中心思想、人物形象、感悟启发写在读书卡片上,写读书心得体会,鼓励学生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鼓励学生从仿写开始,仿写又从摘抄经典句段和精彩片段开始,这样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让学生对写作逐渐产生兴趣。并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摘抄笔记,及时给予评价,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授予“读书标兵”、“读书进步奖”的光荣称号,从而树立了榜样,使学生有榜样可学;同时穿插利用早读、晚读和晚上新闻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阅读课外书和做摘抄笔记的精彩片段或者美文,以及读书的心得体会和收获,这样的活动能加深阅读印象,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对生活有了越来越深的感悟,进行评比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懂得从初一开始,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课外阅读中,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写作就不那么难了。让学生懂得语文知识范围很广,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历史、文学、建筑、音乐、美术、花草虫鱼、书籍刻绘等,都要广泛涉猎,只有采百家之“花”,才能酿一家之“蜜”。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充分利用校本资料,指导学生互相传阅,从而积累作文素材。

我校创办了作文期刊《浪花》,从创刊开始我就注意收集,到现在已经有35期了,我把每期《浪花》分给组长,让学生到组长那里借阅,轮流交换阅读,并要求做摘抄和读书笔记,浪花里的优秀作文均选是本校学生的作品,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心,使他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收集作文素材的信心,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投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充分利用长期以来收集的学生优秀作文,指导学生收集作文素材。

学生优秀作文内容比较丰富:有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状物的、写诗的、游记散文的,等等。我把这些优秀的作文印成册子,让学生互相传阅,做摘抄笔记,写心得体会。让学生觉得作文就在自己身边,并不是很难写,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四、充分开发教师自身的潜能。

在作文教学中,我尽自己的能力写下水作文,让学生传阅,做摘抄笔记,并写下心得体会,因为我深深知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五、发动学生力量,建立小小图书角,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筹集图书的渠道有以下三个:

1.献书。我发动学生每人每月从家里拿来两本书,与全班学生资源共享,定期更换。

2.购书。发动同学们自愿捐献出自己的零用钱,筹集起来购买新书。

3.征订。用同学们平时卖废品的钱征订报纸和杂志。

这样,学生的书源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当然,在学生交来的课外读物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对读物有所筛选:(1)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2)内容要健康;(3)类型多样化:名著、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科普知识,等等。

在图书角的读书活动中,评比好书推荐卡、阅读之星,给予学生奖励,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量。

有了丰富的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会顺手拈来,得心应手。学生通过积累,找到了“米”,有了“米”,这样“炊”就不会那么“难为”。换言之,学生就不会存在作文素材缺乏的问题了。作文素材丰富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实践表明:中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越是丰富、深厚,越容易诱发灵感活动,厚积而薄发,不仅提高欣赏能力,更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就不会再害怕写作文。

参考文献: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3篇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搞好习作训练首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产生“一吐为快”的欲望,从而让写作成为学生的需要。为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1.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有意识地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进行细致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刚开始,对学生观察的内容可以不提要求,让其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之后,再让其就自己关注的内容挑选几处写一写。

2.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引导学生去观察熟悉的事物,如观察校园等,考查学生对熟悉事物的了解。观察应是有目的的观察,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前一定要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观察什么?按什么顺序观察?比如在引导学生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应让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者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特别留意物体最突出的特点,不遗漏细节。总之,应从身边的事物入手,教学生学会观察,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营造写作氛围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其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流露真情,敢于动口,乐于表达。

三、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关注写作体验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并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类型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等。

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所倡导的“快乐作文”,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他倡导在游戏中写作,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自由充分地发挥自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努力发展个性和灵性,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把有趣有益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去玩、去做,动脑去想、去探索,能够在开心的活动中培养其浓厚的作文兴趣。

有位教师在教学作文《我最熟悉的人》时,抓住学生爱画画、爱猜谜的特点,让学生给自己最熟悉的人画一幅像,要求画出她(他)的个头、长相、穿着,画出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学生兴致勃勃地画完后,个个争说所画人物的特点。按照学生的“画”和“话”,大家饶有兴致地猜想这个学生画的是谁,课堂气氛活跃。见学生已进入“角色”,他便顺水推舟:“既然你们那么喜欢所画的人,为什么不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呢?”从画到说、到猜,直到写,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随着兴趣的迁移,在不知不觉中跨入作文之门。

四、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摘抄美文,积累写作素材

通常,我会鼓励学生做好以下两件事。

1.坚持每天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大量的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准确、完整的说话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阅读教材里的课文。学好这些文章,掌握它们的写作特点、表现手法,对学生的写作很有益处。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仅仅学好教材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外书籍才能真正实现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的愿望。教师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跟孩子们一起阅读,互相推荐好书美文,聊一聊自己的阅读体会,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扩大阅读面,提高写作素养。

2.坚持每周摘录美文

让学生准备一个“美文摘抄本”,摘录好词好句、好的片断、文章。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摘抄,也可以从报刊中摘抄。教师还可推荐一些好文章或在课堂上展示一些优秀学生的摘抄,以此给孩子们较好的引导。

五、激励学生勤练笔,强化写作意识

语文教材一般是以单元的形式编排,每单元都安排有写作训练,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写作。因此,把握好每单元的写作教学非常重要。如果在学完每篇课文之后就同时进行小练笔,不仅可以降低文章写作的难度,而且可以随堂进行,机动灵活。按照“化整为零”的思想,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1.仿写练习

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之后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寻找一条快捷之路。

如学完《鸟的天堂》一课后,我让学生模仿课文先静后动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并要求在写作过程中,融入情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结束《落花生》一课学习后,我让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特点或者特质,再联想生活中具有相似品格的人进行创作。学生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写出的文章虽然稚嫩,却也像模像样。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储存,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2.扩写练习

这种方式多用于扩写古诗词。诗歌的语言凝练,内涵非常丰富。在学生对古诗词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引导其收集诗文相关背景及作者介绍,再加进自己的想象、理解,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拓展。每次扩写古诗词,学生往往兴趣浓、积极性高,写出来的文字也异彩纷呈。

3.续写练习

这种方式的练笔多用于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等。因为课文趣味性强,其中还阐明了一些深刻的道理,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凭借丰富的想象续写出更有深意的文章来。如学习完《守株待兔》《坐井观天》两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大胆想象,续写这两个故事的结尾,学生的想象之丰富超乎我的预料。

总之,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实践证明,通过上述途径与方法,我们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写作习惯;积累素材;摘记

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当前语文课改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更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写作教学越来越处于显要的地位。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好多问题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这里就涉及到了关于良好写作习惯培养的问题。

作文习惯指学生在写作文的实践中逐渐培养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性,习惯是客观存在的,它随时都在学生的作文活动中起着作用。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当务之急。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写作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发现,学生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作文让教师称赞不已。稍做了解,我们便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看多了,就可以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才能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写作时都会面临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因此,只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注意平时的积累,才能在写作的时候文思泉涌。

那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哪些习惯呢?

一、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有一些学生害怕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多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思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这是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下才会流出清泉,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就越生动。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观察感知的习惯。

二、设立摘抄本,养成摘记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就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做文摘是积累写作语言的一个有效手段。做文摘好比采星摘玉,沙里淘金,积少成多,长期坚持,必然会大有收获。生活中的点滴都可能成为我们做文摘的来源,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拿起笔来,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经常动笔,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等,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就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观察实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此时让学生来写作,自然兴趣盎然。

四、反复推敲,养成写后修改的习惯

鲁迅曾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学生的习作写好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作文本上认真修改,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教师在作文讲评时,必须通过示范修改,教给学生修改方法,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修改、交换修改、小组修改或集体修改。学生有了作后修改的习惯,作文水平的稳步提高就有了保证。这客观上为学生今后写作文奠定了基础。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法;训练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89-01

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

1.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只重视横向比较忽视纵向比较。即注重对某篇某次写作的评价而忽视了一个学生从高一到高三的作文发展。写作到底有没有进步,不足之处是什么,闪光点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

1.2只注重短期效果忽视长期效应。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往往不是一位教师教,而且到了高三,忙于搞复习,基本上淡化了作文教学。这样在实施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效果,缺乏长远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1.3只注重教师而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出题――指导――学生写作――批改――评讲” 是目前作文教学的基本套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少了师生的互动。

1.4只注重让学生写忽视让学生思。一篇作文,教师给个分数和简单的评语,学生不明确文章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遣词用语的闪光点是什么……教师们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反思。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这里谈谈我的一点尝试――“三本”训练法。“三本”即文摘本、练笔本、作文本。

2.1培养兴趣,注重积累,完善文摘本。学问在于留心,更在于积累。作文时若没有广撷博取,日积月累,便不能厚积薄发。学生要想提高作文的“质”,就必须有足够的阅读“量”来做保证。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可以领略前人磨练成熟的思想作风和符合规律的思维方法,能够学习到前人来自生活的经过加工的语言精华和纯熟的富有成效的表达技巧。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徐特立同志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侧重指导了学生勤做文摘,用一个专用的笔记本,将自己平时阅读到的感兴趣的词句、语段、文章摘抄下来。并且对学生们的文摘本教师要做到“三定”:定量、定时、定查。定量就是要求学生每学期、学年要完成的数量。这个量要因人而异,不做硬性规定。有的学生每学年就做一大本,三年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了。做得少的学生教师在指导时,可以加强监督,适当增加一定的量。三年下来能完成一本,也是个不小的收获。定时就是给予学生做文摘的确定的时间。我的安排是间周一节课或一个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做文摘。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从学校阅览室借来的报纸、杂志,学生也可以自带书籍互相交流。形成习惯之后,积累自然就会丰厚起来。定查就是定时检查。检查采取教师查和学生查相结合的形式,学生互查的过程其实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而教师在检查时可以适当在学生的文摘本里写一些简短的话,褒扬先进,适时鼓励。

2.2观察生活,勤于思考,完善练笔本。在现行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生的写,程式化现象很严重。学生往往不是“我手写我心”,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学生准备一个练笔本,将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写下来,可长可短。学生既可记其所见,叙其所闻,又可抒其所感,诉其所思,只要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就行。观察描述、记写情感、篇张仿写、读文有感、诗文欣赏等等,练笔的文体形式不限,这样可以充分延伸学生写作的思维空间。对这个练笔本,我实行的是弹性管理:重指导、鼓励,轻检查、批改。

2.3强化训练,师生互动,做好作文本。作文本是检查学生的积累、练笔的窗口。每次的作文训练的设计要做到“三精”:强化训练目标精当,师生互动形式精巧,阅读批改精细。如果说练笔本是学生自留地,那么这个本应是作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平台。要让学生从这个本中,领略到教师的诱导,看到自己写作的进步,把它看成是写作的精华本。

3.“三本”训练,要注意几个问题

3.1要注意联动性。整体联动,不能顾此失彼。文摘本是基础,练笔本是发展,作文本是提高。以学期为时间单位,作出周密安排。

3.2要注意长期性。不能时冷时热,同时要有“三年制”的规划。

3.3要注意互动性。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是作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每一次写作训练应作出具体的互动设计。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激发兴趣;强化积累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谈作文色变”,作文教学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实践证明,无论是从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都应把作文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笔者根据作文教学实际,谈一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

1改变认识,激发兴趣

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点已经被大部分学生所认识,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作文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面对高考的渐近,一些老师和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语文其他方面的学习上了。孰不知,作文的分数还是直接影响着高考语文成绩。难怪有这么一句话,“得作文者得高考”,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就应从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改变重语基轻作文的认识,摆正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去指导学生的写作,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作文考试成绩的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合高中作文教学。若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高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高考当然是人生一件大事,但如果一味地考虑高考,一味强调应试技巧,其结果倒不会那么尽人意。其实高中阶段,教师若能很好地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多了解、多接触相应的情境和美文,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把那些对生活的情感抒发出来,其实就是很好地写作方面的历练。例如一些时评文章,教师就要抽出时间为学生播放这方面的内容,努力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见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洞察力。这样学生练起笔来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组织写作方面的讨论会,或举办美文展览,让学生多听、多看,以唤起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方面的欲望,减少他们对写作的畏惧感。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注意措辞,一旦发现写作比较好的作文,教师要用分数和批语来进行表扬和肯定,或当做范文在班上宣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读写的训练当中去。

2强化积累,夯实学生的写作功底

加强高中作文教学,必须注重积累,因为积累不是一日之功,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轻视了平时的语言积累,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就类似空中楼阁。没有词汇,没有积累,又何谈写作的提高呢?写作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自己写作方面的不足和缺陷,虽然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反复强调学生要进行积累或做一些美文摘抄,但要么被学生功课忙、时间紧所搪塞,要么任务型地去做些象征性的摘抄,其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直做摘抄做得很好的学生,但不能灵活地把这些语言的精华和丰富的材料运用在写作上。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不能做到审题准,立意新,情感真实,故这就应进一步地在写作技巧上下一番功夫了。针对以上的种种,教师首先应把语言积累工作落实到实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让学生多诵读。可以有效利用晨读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记忆、掌握。在诵读中加强学生的词汇和美文记忆,二是扩大阅读量。学生只有阅读跟上去,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才能被己所用。高考时间紧张,但时间挤总是会有的。但要努力实现高效。例如每周可以抽出一节课外活动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搜集并整理一些美文印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协调时间来进行短暂阅读和欣赏。这样时间长了,也会收到一定效果的。三是增加学生的练笔次数,学生练得多了,自然就会熟能生巧,他可以在每次作文写作中有所感悟,有所改正,从而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练笔,写篇幅短小内容精悍的日记或周记,写分析性短评,或者有意识地去背诵一些时评或短论的格式、开头和结尾等等,这些都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3高中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很难在写作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除了老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强化学生积累之外,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第一高考作文不外乎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各类文体的考查,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对这几种文体进行讲解,让学生熟悉这几种构思套路,要切实做到文体规范,并且要经常性地练笔,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要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讲解,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第二就是指导学生在作文时,应注意审题、立意,选题,拟题和文章布局等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在考试时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写出的文章才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以布局谋篇为例,要注意凤头、猪肚和豹尾的写作技巧,要紧扣主题,把自己的“亮点”点亮;或以立意为例,高考时,怎样使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呢,就是立意首先要做到新颖,其主旨要富有正能量和一定的积极意义,不抱怨,切莫去写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立意的标准要富含哲理,紧扣材料,要有一定的时代感;第三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注意文章层次的安排,字数的适中和书写的整洁度。

总之,高中作文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强化学生积累和对学生进行科学性指导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地做专题训练,以弥补学生在某些专题写作上的不足;还可以在高一高二时尽量多安排一些美文欣赏课,素材交流课,写作竞赛课,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丰富学生素材,锻炼学生文笔,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的养分,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做好铺垫,为学生高考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袁会建 单位: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1]牛巍.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模式探析[J].快乐阅读,2013(8).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7篇

关键词:畏惧作文;广泛阅读;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这里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学生的语文底子很薄弱,写作材料几乎没有,因此作文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畏惧作文,对写作兴趣不高,每到作文课,就一个脑袋两个大,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文题材狭隘,内容陈旧贫乏,立意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少之又少,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的学生,想写出一篇内容充实、题材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来是不可能的。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而且枯燥。”因此,我每接一届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给学生传授一种理念:要想写好作文,必须“采百家之花”,才能酿出“一家之蜜”。于是我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学生有文章读,找到许多“花粉”来“酿蜜”。

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之所以在写作时畏惧作文,是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作文素材的积累。那么如何解决找“米”的问题?通过什么渠道使学生的作文素材丰富起来呢?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从广泛的课内课外阅读中寻找、积累写作素材。

一、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指导学生从阅读开始,积累作文素材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我指导学生利用每周一节的自习课和其他课外时间,到学校图书室去借书来阅读,带学生到学校的阅览室去读书,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如:《读者》《课堂内外》《青年文摘》《现代中学生》《大阅读》《小小说选刊》《中学生博览》等。

在阅读之前,我布置学生建立摘抄笔记本,抄好词好句、摘抄精彩的片段,摘抄时可以加进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并熟读成诵,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把书名、作者、文章体裁、重要内容、中心思想、人物形象、感悟启发写在读书卡片上,写读书心得体会,鼓励学生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鼓励学生写作文从仿写开始,仿写又从摘抄的经典句段和精彩片段开始,这样,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让学生对写作逐渐产生兴趣。并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摘抄笔记的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在班上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授予“读书标兵”、“读书进步奖”的光荣称号,从而树立了榜样,使学生有榜样可学;还穿插利用早读、晚读和晚上新闻课的时间让学生上讲台交流阅读课外书和做摘抄笔记的精彩片段或者美文,以及读书的心得体会和收获,这样的活动既是欣赏,又能加深阅读的印象,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对生活有着越来越深的感悟,同时给予评比进行奖励,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积极性,为作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校本资料,指导学生互相传阅,从而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学校创办有作文期刊《浪花》,从创刊开始我就注意收集,到现在已经有35期了。我把每期《浪花》分给四个组长,让学生到组长那里借阅,让他们轮流交换阅读,并且做摘抄和读书笔记,因为本校《浪花》里的优秀作文均选自本校学生的作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能使他们产生很多共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增强了学生收集作文素材的自信心,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投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充分利用长期以来收集的优秀学生作文

优秀作文的内容比较丰富:有写人的、有记事的、有写景的、有状物的、有写诗歌的、有游记散文的,等等。我把这些优秀的作文印发订成册子,给学生互相传阅,做摘抄笔记,写心得体会。让学生觉得作文就在自己身边,并不是很难写,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充分开发教师自己本身的潜能

针对学生的每次作文,我都尽自己的能力写下同主题的作文,收集订成册子,让学生传阅,做摘抄笔记,并写下心得体会,因为我深深知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给学生有样板可以照,有模范可以学。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五、发动学生的力量,建立小小图书角,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筹集图书的渠道有以下三个:

1.献书。我发动学生每人每个月从家里拿来两本书来,放在班级图书柜子里,给全班同学资源共享,每人每个月换两本。

2.购书。发动同学们自愿捐献出自己的零用钱,筹集起来购买新书。

3.征订。通过同学们平时卖回收废品的钱,征订几份报纸和杂志。

这样,学生的书源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当然,在学生交来的课外读物中,我们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对读物有所筛选:

(1)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读物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3)类型多样化:名著、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科普知识等。

有了丰富的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会顺手拈来,得心应手。学生通过积累,找到了“米”,把积累到的素材运用在写作上,有了“米”,那么“炊”就不那么“难为”了。换言之,学生就不会存在作文素材缺乏的问题了。作文素材丰富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经过两个学年的努力,我们班的大部分学生再也不会因为作文而叫苦连天,据统计,在期末考试中,我们班的作文平均分高出同类班级的2到3分,语文成绩平均分高出同类班级4到5分,优秀率高出同类班级25个百分点。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8篇

一、学会用观察手段积累素材

鲁迅曾说过写不出来不硬写,在生活中素材总是有的,你心平气精地慢慢找,实在不行的也行,把它套到作文里。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外界的事物发生各种关系。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首先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目的。另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可以多观察路上的一草一木,想想家人为你做了些什么,生日时谁送了你礼物,礼物有什么意义,把在班级里好笑的事、好笑的话或老师在课堂讲的有意义的话都可以写进作文里。也要多看书,摘抄一些优美词句段,坚持写日记。在回家的路上多观察,比如有什么小虫子,它在干什么;有什么人,他们又在干什么。要想写好作文,要靠平时的积累、观察。你要多看看别人写得好的作文,多学习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注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才能写好作文哟!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部分写出片段时,我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对日出日落的场景,四季景色的不同等等。训练学生独立写作时,从组织学生观察事物的部分后写片段开始要求学生观察本班一个同学的面貌,描述这个同学的肖像,抓住这个同学的最突出的特点来写,不说姓名大家就知道是谁。

二、通过提高阅读能力积累素材

小学生的社会阅历浅,涉世未深,积累的写作素材也比较少。而完全凭想象胡编乱造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学生多看些书、杂志,比如《红领巾》,最好的就是《少年文摘》,阅读一些少年儿童喜爱的中外文学名著,并适时开展诸如讲故事比赛、写成语比赛等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摘抄名言名句,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知识。别嫌幼稚,真的,对你作文素材积累很有用,读课外美文,让他们自己比较。不过,这要长期积累,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对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或片段,鼓励学生背诵、抄录和仿写。我认为,只有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然后开始让他们尝试把自己的体会转化为语言。最后再让他们写新的作文。因此,我们不仅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还引导学生把所听、所见、所想、所感有条理地记录下来,以便整理使用。

三、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教师要紧扣教材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如小饲养、小采拣、小制作、踏青、放风筝、野炊、跳绳、拔河、田径赛、球赛、故事会,有教育意义的专题会及各种有趣的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多观察,教师进行必要的现场指导,纠正观察的不足及语言组织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形成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其次是多动,课堂上教师如能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多练习口语交际等让他们学会说恰当的话,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条途径。

四、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

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周围生活的敏锐观察力,而且学生能迅速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且从日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家庭情况一一得到反映。对学生而言,日记成了他们吐露心声的朋友。学生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自我锤炼。对生活、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日积月累,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就积累了素材。 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重视了启发学生动手找“米”,米就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农村孩子。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地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动手多做一做,动脑多想一想,用眼多看一看,为自己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积累,多储备,作文时才不会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才会有真情实感的优秀篇章诞生。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9篇

为使孩子无拘无束地表达内心神奇的感受,培养孩子个性写作,作者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提前阅读和读――画――说――写训练;中年级开展“编书”与“写书”活动,激起学生创作欲望,并用阅读、选材、写作技巧等指导学生写作。

【关键词】

内心感受 写作兴趣 个性作文

曾听过这样一堂课,老师问同学:“花为什么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的漂亮。”第四个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她摘走。”第五个孩子说:“她也长着耳朵,她想听听小朋友唱歌。”……听到孩子们充满稚气地回答,我决定从入学开始抓住学生个性培养写作。

一、在低年级时开展提前阅读大量积累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作文启蒙与引导

(一)提前阅读,大量积累,尽早开始用拼音“写话”

提前阅读,大量积累是用拼音写话的基础,拼音“写话”是大量阅读的发展与延续。我班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读带拼音的读物,从读一句话到一段话,从读一首儿歌到一篇童话故事,从课内的阅读课延伸到茶语饭后。

从学拼音起,我鼓励学生发现拼音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拼音写出话,例如:一个新发现、抄课程表、留言、贺卡、指示牌,甚至给“娃娃”写本童话书……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读――画――说――写”相结合

抓住学生喜欢色彩,向往美好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读的同时做摘抄并配以插图,这样既减轻了学生摘抄时的厌倦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审美情感和合作精神。摘抄初期,学生会因为一支色彩艳丽的水彩笔而争吵,会因为同伴的一幅迷人的图画而惊叹。持了三年,时至今日,学生会对一段话、一首诗的不同理解而争执,会对插图绘制的准确性和不同想法而争辩。智慧的火花,创作的灵感就在他们地争辩中、图画里。

另外,儿童画本身就是充满热情的原始“习作”。在“自由习作”课上,我鼓励学生先用画画来理清思路,然后练习说话。鼓励学生给自己的画加上几句话,既画画说说,又画画写写,这种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读书摘抄与习作他们容易接受。

二、中年级开展“编书”与“写书”活动

(一)开展“编书”活动

我鼓励学生把自己看作是一位编者,把自己的摘抄分门别类,配以插图,编制成一本本精美的《读者文摘》,放入自己的书架,定时翻阅,并将此工作坚持不懈的继续下去。同时我鼓励学生把作文本看做自己的书,有充满个性的封面和书名,还要在姓名前冠以“著者”“作者”等字样,这样的“书”最好在内容上保持原貌,能有教师面批与同学间相互研讨,自我修正的字迹,这种形式肯定了学生的创作,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二)逐步开展“写书”活动

1.把仔细观察落到实处

仔细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要让学生严格区分“看见”与“观察”的不同。

理清概念后,再指导学生实地去观察。我和一个女孩去观察一株刺槐刚发出的嫩枝。她说:“那(嫩枝)上面的刺肯定很软,因为它还小。”可当她摸过后又说:“它跟它妈妈一样,是不许别人碰的。”因为那刺很扎。我称赞她善于“观察”事物。还有一个小男孩在观察小草时告诉我,轻轻抚摸小草,它在给你挠痒痒,稍微使点劲,它好像生气了“啪啪”地抽着你的手,当你把它压倒在地时,你会看到它瑰红色的根,好像在流血。不一会小男孩又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说,他把一片草叶子卡在嗓子里了。还说:“叶子的一面滑滑的,一面扎扎的,怎么也咽不下去。”还哭丧着脸说草在惩罚他这个不爱护花草树木的坏小子。我在抚慰他的同时,称赞他善于“感受”事物,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只要时时刻刻留心观察,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

2.把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描写中,写出内心故事

以写日记为例,无人指点,孩子的日记只停留在记述一件事的梗概上,缺乏令自己感动的细节,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不多久自己也就觉得无趣了。其实,文学就是情学,习作流于笔端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表达了真情实感才会有感染力,习作才会有价值。因此,只单纯描写外部事物不是好倾向,要学会写内心的故事。

学校一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因大雨而不_了。这件事使每个学生都无奈,学生在日记中写出了这样的话:“又一次运动会没有开成,但是,这在我们学校已经不算稀奇,因为,每当我们学校要开运动会时,天上总是乌云密布,下着倾盆大雨,像遮天的抹布拧下来的水珠,又像密密麻麻的水娃娃拥挤着跑出天上的窗户。”班级里“水痘”蔓延,有同学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读白“我吓得看都不敢看他们,怕又传染给我,可是我就坐在一位起水痘同学的前面,害得我下课头都不敢转过去。经过他们的座位时,我都捂着脸跑过去……”当年幼的作者能慢慢地写出他们所注意到的,感觉到的和想象到的事实,那他就有了内心的故事。

好作文摘抄范文第10篇

第一,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摘抄比硬性规定写周记强得多,摘抄至少能给学生感受与思考的机会。

我面对的是农村中学高一的学生,他们有着参差的作文基础,从整体作文水平来看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一听到写作文就发愁,因此必须从最基本的感知开始。我班学生大都订了《语文学习报》,但我发现,学生订报纸大多是做样子,真正去看去领会、学习的不多。于是,我便把学生形式主义的周记改为每周一次的美文摘抄,而且要按老师的要求去摘抄。比如摘抄写人的记叙文,并且是表现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的,或者摘抄写景文章,主题表现的是关于环保问题的等等。由于有了要求,明确了方向,学生便会去看报纸、找资料,筛选有关信息的文章,然后摘录下来。这个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文章的选材和表现形式,而且打开了思考之门。每隔一个星期,我都从学生摘录的美文中选两篇出来,加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认识来解读文本,将该文本的文字激活,使之成为一个活的语言肌体,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筛选的是最真实、最美、最有感染力的语言,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结果发现,课上学生们个个都静心在听、在想,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和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自己付出的在乎程度,就连那几个最怕作文、说从来没写过一篇完整作文的学生也在认真地听讲。所以,我相信了一句话:听不懂也要听,你也在进步,只是自己察觉不到而已!在接下来布置的一篇堂上作文中,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明显进步了,尤其体现在构思与语言方面。此乃为学生作文之路铺设的第一级台阶。

第二,压缩文章比布置新作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是给学生造就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会。

在摘抄美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有关文章进行整篇压缩或段落压缩,这是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两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彼此孤立地进行,也不是压缩一两次就能达到目的的。我让学生选定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来感受和理解,当有了共鸣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学生开始时都觉得难度较大,毕竟措辞水平有限,况且有些细节被删掉,文章就变味了。于是我毛遂自荐,提出由我压缩一篇文章,再请学生来评价。我选了课文《我有一个梦想》来压缩,抓住“我”看到黑人仍然受歧视和压迫的愤激之情,抓住“我”的梦想实现、黑人终获自由时一泻千里的温情,结合运用排比、呼告、反复等表现手法,强调了“我”情感的热情澎湃、态度坚决,而且观点鲜明,读来热情洋溢且印象深刻,把两千多字的文章压缩成800字左右。当我很投入地读完后,学生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马上因势诱导: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内容概括下来。经过启发,在后来的练笔中,学生慢慢领会了文章压缩的方法,不再像之前那样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尤其是会用修辞手法来表现了。比如学生尝试对《装在套子里的人》《老人与海》《孔雀东南飞》等文进行压缩并写感受,不但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动笔之前要明确写作意图。此乃为学生作文之路铺设的第二级台阶。

第三,续写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它重在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并引导其进行合理想象。

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问题是有没有人引导他们迈出第一步,而续写正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学完《祝福》后,我让学生对祥林嫂的结局进行续写并在课堂上交流,结果有的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后反而一家团聚,形成大团圆结局;有的则写祥林嫂没死,通过时光隧道来到21世纪,受到了社会福利协会的关注并享受到妇女保护的权益等等,其中不乏充满时代气息的词句和用语。然而有几个学生边交流边偷笑,却又不敢起来发言。我想,这其中肯定有可做文章的地方,因此鼓励他们发言。有个学生开口道:“祥林嫂没死,还交上了好运,被一个暴发户看中,摇身一变成了小三……”听他这样说,其他学生都笑起来。然而,我并没有随意结束这次交流,更没有否定学生另类的想法,反而让学生一起讨论这个特别的设想。学生们争论可大了。有的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有的说祥林嫂勤劳善良的人品征服了男人;有的说那男的想借祥林嫂炒作……我抓准时机让学生又进行了一次思维火花的碰撞。实际上,学生们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想法时,其智力是在接受挑战,其思维是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欲望。最后,我拿几篇有代表性的续写文章作对比,让学生评价分析,结果大家一致赞成,续写要在不脱离主人公本身的特征上来进行才算想象合理,否则仅追求所谓的创新是不可行的。对这样的续写练习,学生是比较有兴趣的,关键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此乃为学生作文之路铺设的第三级台阶。

第四,修改同学的习作比自己写更有挑战性,这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表现主观情感。

细节描写对叙事类文章来说,起着打动读者心灵、引起读者共鸣,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作用,同时还可推动故事情节,在增强文章感染力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是学生的作文总是忽略细节描写,因此,我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并反复强调:改好一篇文章比写一篇好作文更难,但收获却更大。一学生的习作《爱的位置》,选取“偶然发现母亲天没亮就在厨房为自己做早餐”的画面来表达母爱,可是习作对母亲的神态、动作刻画欠细腻。于是,我先让两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修改,老师不作点拨。结果许多同学修改完后感觉不能打动读者,这时我选了几篇习作来评讲,和学生一起分析,最后敲定:应抓住作者瞬间的感动(他所看到的眼前的母亲,微胖的身材、娴熟的动作、尝味道时的表情以及捶腰的姿势等),从细节入手展开,因为最细微的感情往往可以征服人的灵魂!后来让另外两组学生修改习作,结果文章的感染力明显地到位了。这就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把握了如何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如何表现主题思想的写法。此乃为学生作文之路铺设的第四级台阶。

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大胆地在这个舞台上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与个性的发展,让学生的作文之路越走越宽敞。

上一篇:经典句子摘抄范文 下一篇:美文摘抄网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