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18 18:50:40

关于母爱的名言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1篇

二、活动主题:妈妈,我爱你!

三、活动目的:首先,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理解母亲,感受母爱,拉近感情。其次,让同学们更加深切地感受责任,为以后步入社会,成为家庭的主力打下基础。再次,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备考之余得以放松,让同学们轻松备考。

四、活动时间:2012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本班教室(一教407)

六、参与人员:5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流程:

1、全体同学一起唱团歌。

2、由主持人带领同学们回忆关于母亲的词汇、名言及歌曲。

提示词汇:母爱无言、大爱无疆、温暖、温馨、无私、母爱似海、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勤勤恳恳、恩深情重、曾母投杼、恩逾慈母、孟母三迁、恩重如山、和蔼、亲切、坚强、勤劳、朴实、慈祥、温柔、慈爱、祥和 。

提示名言:1)冈察尔的名言: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的。

2)老舍说的: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我觉得这句话说明慈母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想根对花一样重要。

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7)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8)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9)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0)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提示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妈妈我爱你》《懂你》《母亲》《听妈妈的话》《世上只有妈妈好》。

3、由主持人带领同学们回忆母亲做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采取提问的方式。

4、诗朗诵:《母别子》唐.白居易,《慈母爱》元.杨维桢,《游子吟》孟郊

5、以图片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回忆汶川地震中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

6、班里每位同学拨通自己母亲的电话,随着背景音乐一起唱《懂你》(满文军)。

7、由团支书总结此次活动。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2篇

二、活动主题:妈妈,我爱你!

三、活动目的:首先,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理解母亲,感受母爱,拉近感情。其次,让同学们更加深切地感受责任,为以后步入社会,成为家庭的主力打下基础。再次,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备考之余得以放松,让同学们轻松备考。

四、活动时间:2012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本班教室(一教407)

六、参与人员:5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流程:1、全体同学一起唱团歌。

2、由主持人带领同学们回忆关于母亲的词汇、名言及歌曲。

提示词汇:母爱无言、大爱无疆、温暖、温馨、无私、母爱似海、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勤勤恳恳、恩深情重、曾母投杼、恩逾慈母、孟母三迁、恩重如山、和蔼、亲切、坚强、勤劳、朴实、慈祥、温柔、慈爱、祥和 。

提示名言:1)冈察尔的名言: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的。

2)老舍说的: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我觉得这句话说明慈母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想根对花一样重要。

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7)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8)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9)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0)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提示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妈妈我爱你》《懂你》《母亲》《听妈妈的话》《世上只有妈妈好》。

3、由主持人带领同学们回忆母亲做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采取提问的方式。

4、诗朗诵:《母别子》唐.白居易,《慈母爱》元.杨维桢,《游子吟》孟郊

5、以图片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回忆汶川地震中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

6、班里每位同学拨通自己母亲的电话,随着背景音乐一起唱《懂你》(满文军)。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3篇

今年,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母亲节专题节目中,著名电影演员王玉梅讲述了在“”时期,为了完成政治任务而被迫抛子弃家的痛苦经历,导致了儿子幼年的母爱缺失,也造成了至今未能弥合的母子间的感情沟壑。

我们大都经历过那段过于强调整体利益的特殊历史时期,为了“革命的需要”,很多人不能给孩子以完全的母爱:有的人是匆匆喂完了孩子最后一口奶就又匆匆踏上了征程;有的人虽然在孩子身边,但由于自己终日处于恐慌中,无暇他顾;还有的人干脆将孩子托付给亲戚代养……如果说这一切都是那个无视人类基本情感的年代造成的,当时人们身不由己,心不由己;那么,在物质生活相对较为丰富、人们的情感较少束缚的今天,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家庭却依然在上演着一幕幕孩子缺失母爱的悲剧,这就不能不更多地让我们反省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质朴的歌早已脍炙人口。但是你注意到了吗?它不仅道出了孩子的心声,同时也道出了孩子渴望母爱的实质――物质生活再富足,也比不上妈妈的抚爱与呵护。

当新生儿呱呱落地时,他的第一声啼哭,除了使肺张开,还来自于离开母体的恐惧;他的第一声呼唤,就是在寻求母亲的庇护。因此,我们可以毫无疑义地确定:母爱是人生的第一安全需要,摇篮是幼儿的第一安全岛。

从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主体因自我需要迫切希望与客体――外界连接。而对于婴儿来说,人生第一个外界客体就是妈妈。因此,他需要一睁眼就能看见妈妈在身边。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著名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中就谈到,儿童在出生至十八个月时就要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生理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安全,从而对周围的人也就有了信任感。但是如果母亲的关爱不够,甚至没有,孩子就会对人、对世界产生恐惧,充满不信任。而在他成人以后,这种不信任感就会发展成为对他人,甚至对社会的敌意。

关于母爱的伟大,有无数的名人说过无数的名言。但我以为,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最为中肯:“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芜。”这句话表明,幼年的经历影响一生,其中母爱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其实,稍有一些阅历的人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幼年时期曾得到充分母爱的人成年以后,人格往往比较健全;相反,其人格则或多或少地会有缺陷,如固执任性、自私内向、悲观失望、敌视他人、心胸狭隘、易于嫉妒、脾气暴躁等等。这些怪异的人格特征更造成了他们人际关系紧张,以至有的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生活上也很富足,却总是郁郁寡欢。

孩子缺失母爱还严重地影响了母子之间的感情。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表明,童年缺失母爱的人,对母亲的感情深厚程度,远不如受到过完整母爱的子女;而这又给母子双方都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甚至抱憾终生。

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以完整的母爱,孩子的成长就如同大厦有了坚实的地基,那充满朝气的生命之花就会在母爱的滋养下自由地开放。有一位中年丧子的母亲说:“我就是因为在童年时得到了母爱充分的滋养,在经历最痛苦的时刻我没有倒下。我知道除了儿子以外,生命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虽然我给儿子的爱只有十八年,但我心满意足,因为这份爱至今还连接着我和天堂中的儿子。”从这位心理健康的母亲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母爱的传承―她将自己得到的母爱又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她的儿子。她的儿子虽然因患重症在人世间只度过了短短的十八年,但这份母爱带给孩子的却是一生的快乐和幸福。正因为这位母亲为儿子付出了无怨无悔的爱,所以儿子走后她的心是平和的、坦然的。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它能够使生者坦然,让逝者无憾。

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母亲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忽略了孩子精神的需要,使一些孩子未能得到完整的母爱,给孩子的心灵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更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在被迫接受了也许是社会造成的隔离的同时,还不自觉地主动延伸了这种隔离。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影响还将一直传下去。

母爱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为那些未能毫无保留地付出母爱的人感到痛惜。有这样一句流传很久的俗语“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意思是说,在孩子面前,父母永远正确。实际上,这怎么可能!在电视上,我们看到王玉梅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她当众向孩子表达了自己的忏悔。母爱是伟大的,母亲的忏悔也是母爱组成的一部分,因此,母亲的忏悔也是伟大的。

为此,我们希望,所有没能够给孩子以充足的母爱的妈妈们,都应该像王玉梅那样忏悔自己。我们也希望,刚做了母亲的年轻的妈妈们,不管你曾经是否感受过充分的母爱,都应该告诫自己,从眼前的一点一滴做起,给孩子以充分的爱,让你身边的摇篮成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岛,让你和孩子之间不再有任何遗憾。我们还希望,有过母爱缺失的孩子能够体谅妈妈的难处,宽恕妈妈的疏忽,用理解和体谅来唤回那份失去的感情。

我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位来访者,她的内心曾压抑着一份巨大的痛苦:很小的时候,她被妈妈送到了姥姥家,七岁时才回到妈妈身边。这时她发现自己对妈妈有一种怨恨,总觉得妈妈只对姐姐好而不喜欢她。因此,母女感情有些疏离。经过心理治疗,这位来访者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已把内心的怨恨变成了对父母的感恩。她告诉我,当母亲高兴地接受了她的谅解和感恩后,她又找回了曾经苦苦期盼的母爱,她的内心感受到的是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悦。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4篇

一天,风和日丽。我正在阳台上看作文书,突然,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篇作文的大致意思是:在云南那边发生干旱时。其中一头老母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拦下运输队,好像在说:“你们不给我水我就不走!” 。运输队的人没办法,只能给它三斤重的水,谁知到它并没有喝水,反而向天空大叫一声。不过一会儿,一群小牛奔过来,争先恐后地水喝。顿时大家都流下了眼泪……

这时,我的眼泪也像露珠一样从我的眼中流了下来。那一刻,我被这篇作文感动了。这头老母牛具有母爱,更何况还是生命垂危的时候,她没有想着自己,反而先想着自己的孩子,让我体会到母亲的伟大。应了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但有些母亲抛弃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这些母亲实在是太狠心了,那可是自己的亲骨肉啊!让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5篇

朗读课文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由教师指导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性地朗读。学生的朗读,可以进行比赛读、个别读、分组读,以及集体读等。学生在朗读一些感人肺腑的课文的过程中仔细地体会和揣摩,仿佛置身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施人文教育。课文是情感的载体,情感的是语言的含义,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纽带,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纽带。为此,人文教育的实施一定要以情感作为中心,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育情,增强学生的审美内涵,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比如,教师在讲解《麻雀》这一篇课文之前,先要求学生收集关于母爱的歌曲、名言、课文等,以激发学生崇敬母爱的思想感情,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地震当中一些感人肺腑的母爱故事,如有的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身体弯成了弓形,母亲已经离去,孩子活了下来。在教师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学生们都感动得留下了泪水,顿时,学生们更加意识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教师以“下面我们学习一篇关于麻雀母子之间真挚的爱的课文”导入,教师通过这样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这使得母爱情怀充斥在教学课堂上,人文主义色彩异常得浓厚。在洋溢着感动情怀的过程中,有效地实施了人文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与中华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这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古诗词,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只有学会了语言文字,才可以鉴赏与朗读古诗词。大部分的古诗词为单音节词,比如,教师在讲解《望庐山瀑布》的时候,其中的“日”指太阳,“照”指照耀,“望”指远看,“生”指产生等;跟现代语言进行比较,古诗词的释义与读音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像是一些倒装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当中经常见到,如将客新愁说成是客愁新,遥看草色说成草色遥看;古诗词也精妙地应用词语,像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以及僧敲月下门的敲等。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体会到这些语言文字的妙用,以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查阅一些信息资料,以使学生更加清楚一些词句的真实含义。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效地实施了人文教育。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并非凭借灌输与外加,而是依靠潜移默化的渗透、熏陶和感染。教师只有注重实施人文教育,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6篇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 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做儿女的无法报答,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母爱是伟大的,古往今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歌颂母亲、赞美母爱,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母爱,有的教师让学生交流收集有关母爱的名言、故事、歌曲(词);有的教师出示了名作家的关于母爱的诗……在学生饱含深情地交流之后,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想对母亲说的话,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写写心中的感受,有教师启发学生为文中的插图写几句话……一句句饱含真情的话语从学生口中涌出,一行行诗一样的语言在学生笔下流淌。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7篇

因为亲情是伟大的,因此我们感恩亲情。

母亲,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 一提起母亲这个词,有多少诗词,文章名言来赞颂母亲呀:“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是呀,母亲是多么的伟大,我想,我终于能深味它的内涵了!小草是无法回报太阳的恩泽的,正像我无法回报母亲一样。 都说母亲是天上赐的无价之宝,而母爱就是着无价之宝中的内涵。也正是因为有了母亲,才有了我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是母亲给予了我们无私的爱,使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十二前,伴随着人生的第一声啼哭,我呱呱坠地了.那一刻也许就是我永生难忘的时刻,我不仅看到了我来到人世间的第一缕阳光,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阳光下母亲那苍白而憔悴的脸.

有不少关于母爱的文章,个个感人。每一个都是真实的!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8篇

关键词:情感体验 阅读 板块教学

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情感,关于母爱的话题有着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我动员学生课前上网搜选背景资料,将学生分成小组,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歌颂母亲的文章,在课前交流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这个“做中学”的活动将研究性学习和预习进行整合,同时加强了文本与学生情感的联系。

课堂第一板块的主旋律是“谈情”。

第一板块是“参读导学”。在导入时,我抓住中职生内心对母爱的共鸣,以自谈我的母亲的小活动导入课文。这篇课文的德育定位首先在情感教育,学生在真切的触动中才会产生心灵的颤栗。

接下来,各组展示相关网络资料,交流体会文章背景,梳理文章的生疏字词。我进行适当补充归纳。在学生溢于言表的成就感中,我们共同达到了第一模块的教学目的。

“教问渲染”模块是第一板块的重点,包括理清思路、设计问题、触及内心三个逐步提高的学习层次。因此,理清思路,梳理文意之后,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是“谈情”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我果断舍弃对文章第一部分的详读,而将文章的其余部分作为学习的重点。阅读讲授时选用阎维文老师的《母亲》做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无意聆听中感知亲情,在喃喃自语中把握母亲的品性特征。其中,打破常规的是,我从文章的结尾段逆向而行,设计出一连串问题将学生常规的学习方式加以颠倒,将中职生竭尽干涸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最大力度的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文本阅读中完成对问题答案的寻找,在脑海中摹画出一位善良而又刚强的母亲形象。爱因斯坦有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在语文学习中尤其重要,因此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问,大胆比较,将胡适笔下的母亲形象进一步聚焦。自然而然的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提上台面进行适当的延伸讨论,学生由此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趣味。

接下来,我从学生的体验入手,继续深化学习效果,组织“一句话品析”的活动,说说哪些事例、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在互动中我进行“想一想”“说一说”的追问,比如,将母亲对大哥的宽容改为严厉训斥好不好?有了对比,学生的思维就有了起点,从被动变为主动,容易体会到母亲的忍辱负重给这个大家庭带来的安定与祥和。再比如,将对五叔诬陷的刚气和对大哥的宽容做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出母亲的坚毅和原则性,让母亲在学生心中的形象逐渐的真实丰满起来。这些问题,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入手,通过朴素的认知,探知到母亲的伟大品质和对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读出作品的神韵与内涵,我选用二篇关于母亲的名作作为课堂辅助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作家笔下母亲共通的精神特质。

进入课堂的第二板块,主旋律是“说爱”。

“研读品味”作为第一板块重在将课文中饱蘸作者感情的词句进行圈点勾画,加以分析体会,局部揣摩,品味词语的分寸感,深入体会胡适母亲平凡中之伟大,伟大中之用心良苦,也更突出了“说爱”这一教学重点。例如“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混”字将作者谦逊的态度和后面的“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做对比,引导学生明晰胡适谦谦君子的风度完全是受到母亲的教益;又如“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好脾气”当时是有口皆碑的,但是这一系列假设的运用却更加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也更进一步说明了母亲对胡适言传身教的巨大影响。

接下来,我就从爱的定义入手,引导学生明晰爱的真谛。一味的纵容不是爱,盲目的呵护不是爱。引例如今沸沸扬扬的李双江育子名言:“孩子总归学不坏,打,舍不得,劝说,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进行正误辨析,年轻人对娱乐圈是敏锐的,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泼多变的思维空间,因此学生在昂扬的学习热情中完成了第一模块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拓展延伸”模块中,我布置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时间穿越,回到20世纪初的安徽绩溪胡氏家庭,以作者的口吻在胡适母亲最为难的几个场景中为她说上几句话,帮她解决困窘的局面。然后我们再回到现实,以自己的口吻,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句爱之深・情之切的话,让她知道你也深深爱着她。上述方法打破了以往有限的课堂评价的单一模式,进一步丰富了语文学习的评价途径。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9篇

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陶冶,有助于小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养成。在我们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内容可谓多姿多彩,充满浓郁人文色彩的篇章随处可见,不仅有诸如《桂林山水》《济南的冬天》等写景名篇,还有《邓稼先》《居里夫人》等体现科学家人格魅力的佳作,小学生处于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对于外界事物的善恶分辨能力较低,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则是以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基础的,因此利用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对学生进行人文陶冶,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熏陶的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熏陶,两者并不是相互孤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开始实现完美融合的,“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下怎样在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中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熏陶。

1.在常规课堂进行人文陶冶

常规课堂是构成小学语文课堂的基本要素。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将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传递给学生。从本质上说,语文教材的大多数课文都蕴含着浓郁的人文色彩,它们可以称的上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从中可以领悟出作者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例如,湘教版五下选取的冰心的《母牛》一文,就是一篇颂扬母爱的佳作。在这篇短文中,冰心以老黄牛将以死抗争换来的水让给小黄牛喝,然后两只黄牛互相舔舐对方眼睛这一动人场景的描写,将母爱的无私表达的淋漓尽致,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如果可以通过实现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或者再选取几则类似的短篇,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表演,无疑会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印象以及对母爱的理解,达到课文的人文陶冶目标。如果说《母爱》之类的短篇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懂得亲情温暖的话,那么《桂林山水》之类的短篇则可以成功地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情怀,常言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字将桂林山水的美如诗如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下收集关于桂林山水的名诗佳句与图片,并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的感受在课堂表现出来,这样可以逐渐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接着让他们在对美景的感受中逐渐激发出热爱祖国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使他们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

2.在作文课堂进行人文陶冶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的部分之一,作文教学的地位极为重要。因为作文不仅是是衡量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尺,还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工具。那些震烁古今的文学巨著,都可以称得上是作家的心灵与人格的结晶,在它们身上,凝聚了作者的操守与价值观等伟大的人文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写作指导与人文陶冶的同步进行,使作文课堂能够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让学生能够受益终生。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接触的大都是命题作文。因此,作文命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优秀的命题必须是贴近生活实际且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感到能写得出真正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进行胡编乱造。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的命题时,最好是结合前面所学过的课文内容,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还能使他们有所借鉴。学习过前文提到的《母爱》一文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我爱我的母亲》之类的小短篇习作,在学习过《桂林山水》之后,就可以试着写《我爱我的家乡》之类的作文。在著名的艺术家罗素看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优秀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他们写出真实情感,体会到写作的态度。写作题目确定之后,教师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按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和写作能力进行引导,比如写《我爱我的家乡》这篇作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到校园或者附近风景优美的地方,让学生自己从大自然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在这个基础上,辅以清晰的写作思路,相信一定可以达到对学生的人文陶冶目标。

三、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我国要想建立出一个公平公正、充满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度,就必须要大力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而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国民素质的基础,一定要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物质文明取得极大进步的同时,保持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培养个性健全、具有独立的思维和正确人生态度的“人”。这也是我们小学语文的根本目的,需要我们每位教师不懈的为之努力。

关于母爱的名言范文第10篇

1.题目引用。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题头如人的眼睛,好的题目不仅能深化主题更能吸引读者,起到别具一格的作用。如,前不久一学生写一篇记人的作文《我的同学》,写同学学习好,而且会绘画,会弹钢琴。看后我启发他:“我们曾经学一篇关于荷叶的诗句,其中一句也可以用来比喻人……”还没等我说完,这位学生马上答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说:“用《我的同学》和《小荷才露尖尖角》做标题,你觉得哪个更有新意?”学生选择了后者。同一诗词名句,从不同的角度引用能适应不同的问题,因此,在引用时要注意整合创新。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的含义可以是赞美生命力的顽强,还可以是一种对困难和阻力不屈不挠的精神。

2.开头引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古典诗词能提练精辟,诗意盎然,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如,有学生写有关母爱方面的作文时,我引导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母爱的歌词、诗词或名言警句,指导课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作文选择适合自己的歌词或诗词。其中有一些同学是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词开头,还有一些同学是这样开头的:“每当我读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就不由得想起我的妈妈对我的爱。‘惜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对母爱又加深了一层。”可见在文章开头引用古诗词等经典,不仅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还给文章增添了几许诗情画意,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

3.文中引用。文中适当引用古诗词,也可为文章平添一些诗意和韵致,增强语言表达力。如写有关春天的文章,可提供学生一些诗词范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以学生在写起这些景物时,会不由自主地应用。

4.结尾引用。在文章的结尾,如能根据文章的内涵、主题或作者的情感引用恰当的古诗词,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如写母亲的文章,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结尾:“经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母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千叮万嘱:母爱是‘惜孟母,择邻处’的学习激励”;而有些同学的结尾却是现代诗味:“母亲是遮风挡雨的伞:母爱是我跌倒了永不放弃的手;母爱是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是温暖的被子:母爱是我永远读不完的书……”可见,结尾运用恰当的诗词,一方面可以增强语势,加深读者印象,另一方面又能照应开头,使文章显得圆满,让人回味无穷。

5.翻改引用。有的同学在自己的作文中,根据文章内容,将学过的诗词加以创造,以增加文采,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如一位学生在学过《王熙风初见林黛玉》一课后就借用王熙风的外貌“粉面含春威一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来写老师的外貌“脸面淡然威不露,身影未到步先闻”;又如一学生在母亲节写道:“独在外乡为外客,每逢佳节更思亲。儿知妈妈在外乡,满桌饭菜少一人”这样的再创造,使其更富有个性化色彩,也更有现代意味。

上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关于劳动的名言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