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2-21 00:11:51

关于爱情的诗歌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唐宋婉约词;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晚唐诗歌的艳丽而婉约给人一种美妙的感受,“晚唐之诗,秋花也;”晚唐的诗歌就像秋花一样幽艳,对于宋代的词曲也有着引导的作用。正如李商隐的诗歌一样,对于宋代西昆派的诗歌,唐宋婉约词人以及后来清代的许多关于爱情戏曲的戏曲家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他的诗歌很多都参透婉约词,表达了爱情真挚纯洁的高贵品质,同时对于受到重伤后仍然保持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和坚守着一份执着,这对于唐宋婉约词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本文想浅谈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

在李商隐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他的爱情诗,个人认为这与李商隐的爱情生活是分不开的,李商隐对于爱情所抱有的真诚,包容及理解的态度却都总是以悲剧收尾。所以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大部分都是抒发了爱情的痛苦情感。《无题》(一)“作夜星辰作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歌中双飞翼完美的表达了相见时的幸福,温暖,分开时的痛苦和难过,这是恋爱中所有恋人都有过的爱情别离情结。抱着对爱情有着非常浓厚的相思和期盼,有着无限美好的回忆,拥有着对方的喜悦以及对于爱情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同时,这其中又有着无法言语的无奈,辛酸与痛楚,对于爱情的间隔,也有着爱情的重重艰难阻隔,苦苦的守候着爱情,守候着回忆,期盼着与恋人的相见这一复杂纠结的心情。《无题》(二)中也有着同样的感伤和期盼,“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用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多么沉重的一声叹惋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他在爱情中是真诚投入的,但是却又有那么多的无奈,刚与恋人愉快的见面却又要面对即将的分离,想到此后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相见,这让他又多了一分感伤。更何况青春即将逝去,东风无力,百花凋残,自己的伴侣,自己心爱的人究竟在哪里呢,这样让人苦苦期盼,苦苦等待的情景,让人情何以堪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以“丝”谐音为“思”让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对于恋人,对于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由思恋转变为对于别后的设想。早上起来对着镜子梳妆;“愁”“改”两个字展现了她因为想念他而引起的现在忧愁,忧伤的感情状态。“月光寒冷”将男主人公因为女主公不在自己的身边,感到孤单,寂寞,空虚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生活的现实让这一对恋人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承担爱情的这份责任,让两个相爱的人忍受着分离的痛苦,让人为他们流下同情的泪水。

晚唐诗人李李商隐还有一些著名的关于夫妻爱情的诗歌,比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诗人在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最朴素的文字,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郁闷、孤独、苦寂的孤苦心情,同时又想象了与妻子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完美的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苦、对妻子的思念,同时又满怀相逢期盼的复杂心情以及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精神。而从侧面也看出诗歌中所包含的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与愤怒,他只有希望着,憧憬着,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和妻子重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唐宋婉约词中,相思,别离的爱情是核心主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竟无语凝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都曾让我们无数次的为之感动。这些表现的方法不同,风格也是各具特色,但是都同样拥有着李商隐诗歌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于爱情执着与坚守,真挚与纯净,憧憬和忠贞的追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商隐的诗词对于婉约词的影响和启迪,但是又有人认为李商隐的诗歌并不能仅仅只把它当情诗来看待。蒋凡曾经就这样说到:“我们可以把它当情诗,但是他又不仅仅只是爱情诗,因为诗人坚贞纯净的爱情与高尚的精神寄托在同一诗歌中得到了完美和谐的高度统一.在此,爱情说与寄托说已经不再是截然对立的了,而是有所沟通和协调的,也就是说,寄托说并没有否认这其中确实有爱情之意,但是爱情说也同样没有将其中的一些寄托排除出去,两者是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 正如诗人李商隐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一样,其中不仅仅只有爱情的存在,其间还表现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在婉约词中,同样也如此,在表现了爱情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更高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追求的态度,有着对于国家,对于人世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思考与追求所引起的失落与感伤的心绪深深的沉淀在词人的心里的最深处,所以,在写艳情词的时候就无意间展露了出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李商隐的诗歌和唐宋婉约词都把身世与艳情完美的柔和,使诗词有着政治与爱情,感伤与执着等这样多重的感伤凄楚的心绪。

李商隐的诗歌非常注重在艺术上的构思和遐想,从生活中非常一般的题材中发现新的意境,给人意想不到的感受。在思想内容上,李商隐的诗歌展现了爱情真挚,美好的品质,启迪了唐宋婉约词中对于爱情主题的色调,为唐宋婉约词的风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把自身的感受与艳情完美的结合起来,使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感伤与憧憬,绝望与执着等多重律感得到有效的表达,展露了更深层次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张英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何丽娜.“迷”与“幻”――李商隐诗歌特质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艺复兴 英国诗歌 自然意象 爱情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浩如烟海,然而爱情――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贯穿其中。在这一时期。英国的诗坛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爱情诗人,他们吟唱出大量扣人心弦的爱情诗歌。虽说表达爱情的方式多种多样,而文艺复兴时期琳琅满目的爱情诗,却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这就是:许多诗人借用了自然意象抒发自己的强烈情感。本文仅从几位诗人的几首诗来浅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如何借意象来描述人间最动人、最美好的情感――爱情的。

一、温暖的夏日、灿烂的朝阳

谈到文艺复兴我们常常首先想到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因为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深入民间并且盛演不衰。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154首,主题就是友谊与爱情。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中,他作了很多关于爱人的美的描述,也用了一些“意象”的手法。他把他所爱的人比作夏天,比作朝阳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但作者认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缺点,都不能跟他完美无缺的爱人相比,这一切对于形容她的美和表达他对她的爱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凋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

在英国,夏天是一个宜人、美丽的季节,远离了冬季的阴冷与潮湿,它的温暖与美丽使得它成了一个爱情肆意滋长的季节,莎士比亚把他的爱人比作这个浪漫的季节,美丽又温柔。但他又觉得。夏天也远远比不上他的爱人。因为英国的夏天偶尔也会烈日当空。酷热难耐。偶尔也会狂风肆虐。残酷无情。夏天也会良辰美景一朝尽,空留些许怅惘。而他的爱人,远比这美丽的夏日更温婉、更可爱、更多情。爱人的完美无瑕。就这样在生命的长河里慢慢地沉淀。愈久愈美、愈久愈醇。

在莎士比亚的诗中。爱人也并非永远如此的完美。在另外一首诗《天上的太阳有瑕疵,何况人间》中将自己的爱人比作朝阳,通篇运用了比喻、“意象”来表达自己真挚的爱情:

多少次我曾看见灿烂的朝阳,/用他那至尊的眼媚悦着山顶,/金色的脸庞吻着青碧的草场,/把黯淡的溪水镀成一片黄金:/然后蓦地任那最卑贱的云彩。/带着黑影驰过他神圣的雯颜,/把他从这凄凉的世界藏起来,/偷移向西方去掩埋他的污点;/同样。我的太阳曾在一个清早,/带着辉煌的光华临照我前额;/但是唉!他只一刻是我的荣耀,/下界的乌云已把他和我遮隔。

这首诗的前四句,以华丽的词藻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朝阳初起,青山与碧草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下,时间万物生机勃勃。在诗人的眼中。自己的爱人就如这“灿烂的朝阳”,给他带来无限的希望。可是,这美丽的景色却是如此短暂,转瞬间被乌云遮盖。爱情也如此脆弱与短暂,当诗人还没有来得及尽情地品尝它的醇美,就已无情地离他而去。

在这里作者用了“意象”的手法,把他的爱人比作朝阳,曾给“我”带来过温暖和光明,但是好景不长,爱人突然翻脸,移情别恋。我们能体会到面对爱人的离去,他的伤感与无奈。更让人感动的是,与在诗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他对于爱人的宽容和对她的珍惜。既然天上的太阳都有瑕疵,又何必渴求人间的凡人呢?诗人充满爱的心胸是如何的宽广!

二、美丽的花园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喜欢用宇宙意象,这在诗人马维尔(Andrew Marvell,1621-1678)的诗中也有所体现。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宇宙论为当时的英国诗人提供了众多涉及宇宙的方方面面的意象,这些意象对当时的诗人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按照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宇宙的构成学说,有形宇宙的主要特征是圆形。圆形是传统宇宙结构中占支配地位的形状。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大多是以圆形对世界的一切进行观察和思考的。马维尔在其作品《花园》中引用了西方古典神话中的两个典故。太阳神Apollo追求仙女Daphne,追得她无奈何,只得变成一棵月桂树。牧羊人和猎手的保护神Pan,追求女神Syrinx,把她也逼得变成了芦苇。女神未得。最后追到手的总是一棵树木。在这首诗中。关于圆的意象比比皆是:

我过的这种生活多美妙啊!,成熟的苹果在我头上落下;/一束束甜蔓的葡萄在我嘴上,挤出像那美酒一般的琼浆;/仙桃,还有那美妙无比的玉桃/自动伸到我手里,无反掌之劳;/走路的时候。我被瓜绊了一跤,/我陷进鲜花,在青草上摔倒。

葡萄、仙桃、玉桃、瓜、苹果等等,都隐含了“圆”的意象。圆形象征圆满、完美。拥有完美的生活、完美的爱情是诗人的理想。尽管激情过后,一切都会归于平淡。尽管失去爱情时,人们只好隐逸到自然中来寻求心灵的安宁与恬静,只好用对大自然的爱将男女之爱取而代之。

三、无情的潮水,有情的人

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翻译和创作了许多歌颂爱情的诗歌。斯宾塞的爱情十四行诗,至今仍是世界最优美的爱情诗。斯宾塞的诗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注入了当时的一些新思想,心灵美更胜于外表美,美丽由于诗人的歌颂而得到不朽。斯宾塞的诗歌总是与水意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创作的爱情十四行诗《小爱神》(Amoretti)无论是就形式还是意义而言,都最大限度的运用了海意象。揭示自然尤其是海意象及人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世间万变。唯有爱情永恒。下面就是斯宾塞写给他未婚妻伊丽莎白的那首著名的爱情十四行诗:

有一天,我想把她名字写在沙滩上。/大浪冲来,把那个名字洗掉;/我把她的名字再一次写上,/潮水又使我的辛苦变为徒劳。/“妄想者,”她说,“何必空把心操,/想叫一个必抒的人变成不配;/我知道我将腐烂如秋草,/我的名字也将会化为乌有。”,/“不,”我说,“让卑劣者费尽计谋”/而仍归于一死。你却会声名永留:/我的诗笔将使你的美德长留,/并把你光辉的名字写天国。/死亡可以把全世界征服。/我们的爱却会使生命永不枯。

斯宾塞和他的恋人在夏日的海边,谈情说爱。平常的环境、平淡的日子,诗人充满诗意的行为使爱情变得如此浪漫、坚贞。潮水无情,让人感叹生命的残酷。而坚贞的爱情却能使无情的潮水无可奈何。这首诗中,诗人用看似简单的语言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氛围,通过描述诗人在海滩上一次次地写恋人的名字。海水又一次次无情地抹去,以及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我们能体会到诗人诗人对心爱的姑娘那种真挚、动人的感情。诗人要用优美的诗句记录下姑娘的美丽,他相信自己诗中伊丽莎白的美德将永远受到人们的赞美。

在这里诗人采用了一种普遍的意象:潮起潮落象征着人的生命,生老病死循环往复,而并非一个固定静止的事物。潮水正是生命的源泉,男人写的字被海水吞没正是寓意人必须服从生命循环的规律。但是惟一不变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因为,诗歌已使之永恒。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中,使用自然意象的例子举不胜举。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们对自然意象的偏好。无论是前期广为人知的自然意象,还是后期的被誉为“奇思妙喻”的自然意象,都在一定程度上贴切地表达了特定的爱情主题。也正是由于这些意象的使用,才使得爱情理念变得如此得生动,才使得这些诗篇具有了无穷的生命力。得以流传千古。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3篇

娜夜的诗歌总有种难言的魅力。究其缘由,当然同诗人横溢的才华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这或许同诗人特殊复杂的创作身份有关――娜夜的女性创作主体、诗歌中西部风貌的地域性展示以及满族血统的族裔特征,都使得读者和研究者在关注娜夜诗歌文本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拘囿在诗人性别、地域、民族等“自传”因素的向度里,有时甚至将诗人现实身份与诗歌身份相混淆,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误读。因此,要读瞳娜夜就必须告别误读,回到其诗歌本身。

作为一名女诗人,娜夜的诗歌是女性的。娜夜的诗中总是充满着女性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富于激情的理想情怀。女性立场的独特性,使得娜夜的诗歌细腻温柔,充满着丰富的包容气息。她时而温情无限,用母性的光环关怀生命,祈祷着“吹过雪花的风”“把天下的孩子都吹得漂亮些”(《幸福》);时而落目日常,像童真的孩子般珍视生活里的“黑糖球”(《生活》);更多时候,从爱情的窗子里关注女性命运:“这些窗子里已经没有爱情/关了灯/也没有”(《大悲咒》),成功地将女性独到的敏锐与多情展现在诗歌里。

谈及娜夜的诗歌创作,便不能不提及娜夜的“爱情诗”。爱情诗作为娜夜诗歌的精华展现着她独有的女性情怀。她以爱情命名诗集,自己也获得了“爱情诗人”的雅称。娜夜曾说过:“爱情并不比真理渺小。一个从未写过爱情诗的诗人是不可思议的。”娜夜笔下的爱情,多从女性的生活日常出发,却不拘囿于日常。在娜夜这里,爱情是《起风了》里“野茫茫的,没有内容的芦苇”,爱情是《离婚前夜的一场对话》里夫与妻仪式般冷静简洁的对白,爱情更是女性经历情感“昏睡”的梦魇之后,带着“把我留给自己”的箴言重新入梦的勇敢(《把我留给自己》)。这样的爱隋看似平常,细细咀嚼却大有意味。当今社会,女性的自尊与独立使得她们不再梦想单纯完美的爱情,爱情对于女性不光意味着甜蜜,更可能伴随着未知的痛苦与伤害。因此,娜夜的爱情诗里总是弥漫着淡淡的感伤,娜夜笔下的女性也就拥有一种有别于以往的脆弱的坚强美。她们游走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却从不失掉对爱情的憧憬与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娜夜爱情诗里的女性,是不同于翟永明笔下那些用“黑夜意识”尖锐对抗男权社会的女性的,她诗歌里的女性写作,更多是超越了女性的“身体”,让她们在“柔软而宁静的母性之光”里走向“白天”,体味人生的淡然与苍凉。从这个意义上,娜夜的爱情诗,早已超越了男女的两性之恋,带着普遍人性的情感色彩,衍生出远比爱情本身复杂的宏阔内涵,展现出日常生活和生命中所蕴含的那些哲理与永恒。因此娜夜既是女性的,又超越了女性。

娜夜诗歌呈现的“地域性”,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从娜夜的生活经历来看,娜夜很小便随父母去到了大西北,在西北长大,后又在南京完成大学学业,后来从兰州移居西安,2013年底移居大西南的重镇重庆。诗人由东而西,自北至南,就地域范围而言,这几乎算是对“中国”这个概念的一种实践。这种“跨地域”实践,对于关注于此的读者而言,可能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话题。“西部诗人”的称号,便是这种“地域实践”的某种“证明”。尽管娜夜本人与大西北有着浓厚的文化的血缘,但严格意义上说,娜夜并不是高凯、沈苇、古马、叶舟,昌耀一类“纵情歌唱西部”的西部诗人,在娜夜的诗里,西部不是宏大摹写了的异域景观,更不是“文化明信片”式的特别所在,对于西部,娜夜生发的更多的是生命意识与自然意识交织下的人类灵魂深处迷失怅惘的慨叹。这种情绪的表达,既是淹没在似实而幻的感官里由“看”“抚摸”再到“听”的“新疆”(《新疆》),更是被定格在“远去的鹰”的天空里最终化为“人与神”的“忧伤”的“青海”(《青海》)。

与“西部诗人’这个称号大相径庭的,是读者似乎更多地把娜夜与“江南”关联起来,读者想当然地认为娜夜是南方人,依据不光是“娜夜”这太过婉约的名字,更多的是源于诗歌里那种别样温暖潮润的阅读体验。而娜夜本人也写过一首题为《江南》的诗,她那张倚着树干的照片也无不散发着江南女子的恬静温柔气息。她在一篇题为《慈溪:南方以远的喜乐之地》的文章中也写道:“我喜欢雨水,喜欢草木……喜欢南方……在那里,我们的日日夜夜以及贫穷富足,才更与上帝和所有人的相等。那是生命的一种平衡。”娜夜曾在采访时表示,“矛盾是生命最真实的状态”“我性情的内核是北方的”。而她付印在诗集《睡前书》封面上的诗句――“我最好的诗篇都来自冬天的北方”,也佐证了她的说法。娜夜的成功在于超越地域,将南方与北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气质完美融合在诗中,使其诗歌更具神秘色彩。

除却“地域”这个话题,批评者似乎对“民族”的话题也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正如诗评家王珂所说:“娜夜的诗几乎没有流露出丝毫满族女子特有的火辣辣的爱的民族品格。读者和研究者也很难从诗歌文本中发现娜夜的民族性,不敢相信她是满族诗人。”确实,在她的诗作中我们几乎没能找到“民族”的痕迹,至少在文本的表层无法找到她满族血液带来的影响。她不用满文写作,在诗歌创作中也从不强调自己的民族性,在她的诗中更多是女性视角下对于生命的审视与体味。这让很多关注娜夜的人大惑不解。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满族自身独特民族性的消逝有关。满族在历史变迁中与其他民族交往与融合,使得他们逐渐摒弃了固有的游牧生活方式,接受了汉族的信仰与文明。这种变化在清军入关后逐步达到了顶峰,更以王朝律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从娜夜个^的成长经历来看,她不同于扎根故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蒙古族女诗人葛根图雅,藏族女诗人完玛央金等人,从小就远离白山黑水的生活,沉淀并隔绝了娜夜满族血统里的民族性。纯粹的汉语教育,更是断绝了她用满文写作的可能。她曾遗憾地表示:“只认识几个满文的我,对不起我的满族血统。起了个满族姓氏的笔名也不彻底。”关于民族性,娜夜谦虚地表示:“民族性是个大问题,我是小诗人,力不从心。”她一再强调:“我写我的命运给我的一一这对我很重要!”这便是娜夜的真诚之处,也正是娜夜的成功之处。诗人娜夜从不勉强自己,她珍视生命所给予的,用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抒写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生活,做回“娜夜”,不让“民族”束缚自己。

既是诗人便要用诗歌说话,正如娜夜在《当有人说起我的名字》中所写:

“当有人说起我的名字

我希望他们想到的是我持续而缓f曼的写作

某一首诗

或者某一些诗

而不是我的婚史论战我采取的立场

喊过什么

骂过雄”

――《当有人说起我的名字》

诗人娜夜,作为一位拥有真正独立意识的优秀诗人,她独特且不容忽视。读她的诗,没有眼前乍然一亮的冲击,她的诗歌更多是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她的诗歌更像深谷的幽兰,不做作,不谄媚,静静地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芬芳。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4篇

我说的是余秀华。

曾有很著名的诗人说,谁说余秀华的诗好,谁就是他的敌人。这不像是诗人说的话;潜伏在“敌人”用词里的“斗争哲学”对诗歌的伤害,看来并没有随着斗争时代的终止而结束。

余秀华的两本热销40多万册的诗集中,位于第一首的都是《我爱你》。她的诗,可以用其中的四个字来概括:“人间情事”。而她对此的基本态度是三个字:“我爱你”。这“人间情事”出现在诗里并且是被诗所唤醒的;在现实中,它们“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是惊恐不安的。在诗里,在想象的世界里,春天的意味对于你和我是一样的;但在现实世界里,你与我的区别就是稻子与稗子的区别。对农人来讲,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如此显赫――稗子长着一副稻子的模样简直是稗子的莫大罪过。一棵必将被刈除的稗子对稻子的依恋,并且希望能够长久,就是诗人对这个美好春天的最大梦想;这个梦想对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罪过。余秀华的诗,基本上是从这样一种视野出发的。这是她非常独特的地方。

《我爱你》是首爱情诗。在余秀华的诗中,爱情诗占了很大的篇幅和分量,也引发了很多的关注。我并不想说这是因为余秀华是女性,也不认为她本人对爱情诗的钟爱,映射着她现实生活中爱情的缺席。后一种关于诗是诗人“心理代偿”的分析模式,只能解释诗的发生,并不能说明诗在发生之后的分蘖、扬花和结实。我更倾向于把它们看作是她所书写的“人间情事”中非常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的爱情诗中体现的是诗人对人间的爱,对现实的爱。诗人如此热衷于书写爱情,是因为她明白,作为肉体的人,我们都只能是短暂的、残缺的――这是稗子和稻子唯一拥有的相同质素。而诗人与其他人的不同仅仅在于,她明白“在白色的纸张上,人们能达到更高层次的抒情,远胜过在卧室的床单上。”(布罗茨基《第二自我》)试图把诗与现实中的人或事对应起来的读者,是只有靠猎奇才能捱过庸常生活的人;他们爱的不是诗,是他们自己。

《我爱你》中比肩而立、渴望相爱而只能拥有“白色的纸张上”的爱的稗子与稻子这一对意象,是余秀华的独特发明,也是当代中国爱情诗的一次独特发现。我们都还记得舒婷的名篇《致橡树》,记得那里面作为理想的、近乎完美的男女爱情象征的两棵树:比肩而立、彼此抚摸与倾诉的橡树与木棉树。这是两首完全不一样的诗,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只能称之为诗歌语言艺术的奇迹。文学史通常把《致橡树》看作新时期诗歌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它也被认为是一篇关于“伟大的爱情”的宣言。不过,它并不像有些批评家分析的,是要求与男性完全平等的女性主义精神的张扬或呐喊;相反,它暴露出舒婷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男权中心文化浸染的诗人:没有什么比把男女两性“自然而然”地定位在伟岸挺拔的橡树和柔情万种的木棉上,更能说明这一点。

我并不想说余秀华的诗是对舒婷的诗的某种转换或者替代,因为正像《致橡树》中说的,每个人都应该立足于脚下的“坚实的土地”,每位诗人也都是从这里出发,去观察和体验现实人生。但是,在如此相似的诗歌结构中所出现的两对意象,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相触在云里”的橡树与木棉,在一位年轻的新秀手中,降低或者矮化为稻子与稗子;两性之间的误解依然存在,但发自女性的激烈的、声震云霄的呐喊,让位于另一位女性的“提心吊胆”,一种惶恐不安的低声细语。

我欣赏舒婷诗里的只有那个特定时代才有的理想主义精神,以及对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的坚忍追求。同样,如果我觉得余秀华的诗更为贴近大地,那是因为今天的现实已不是昨日的现实;今天的诗歌似乎也不再有昨天那个时代的豪迈、激昂、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更多的是惶恐――对稻子的守护者们以不言自明的“正当理由”轻易除掉稗子们的惶恐。

多年来围绕诗歌展开的种种言说仿佛证明着这样一件事:诗歌没有自诩为真理,却在事后一再被证实为真理,包括舒婷诗中“伟大的爱情”的理想仍然会在现实中灰飞烟灭;也包括,面对余秀华的诗,以毋庸置疑的“正当理由”必置稗子于死地的那些聒噪。

如果让我提出一种判断好诗的标准,那就是,说出你能施予爱、给予爱的那一部分,而不是你只想被人爱的那一部分,也不是你只爱自己的那一部分。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西爱情诗歌;表达方式;含蓄;奔放

爱情,是人类社会文学艺术和诗歌的永恒主题,是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吟唱的人性中美好的情感。爱情的主题是诗歌最普遍的源泉,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所受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在诗歌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差异。这个世界的人们对爱情都怀有共同的心理诉求,这就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能跨越语言屏障,彼此欣赏有关爱情主题文艺作品的基础。中西爱情诗歌所拥有的共同主题就是诗人们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爱情的礼赞,描摹他们心目中理想中的爱人形象,抒写得到爱情后的幸福,愉悦及所爱的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忧伤。中西爱情诗歌不仅内容各有侧重,而且风格也各具特色。中国古代爱情诗多是哀婉朦胧,含蓄隐曲的。而西方爱情诗歌则多偏于宣泄,热情似火,直抒胸意。

本文将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和彭斯的《A Red,Red Rose》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并欣赏中西方诗歌中对爱情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国诗歌中对爱情的表达相对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学的本色,是不同于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义象贵含蓄”正是要求诗人不要把话说得太直、太露,而是要把意思隐藏起来,不是字面上的简单言传,而是言外之意须使人心领神会。具体说来,汉语爱情诗歌的含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重环境描写,这是由古人传统的作诗手法决定的。第二个方面:委婉表达,含蓄婉约之美是中国诗歌鲜明的特色。中国诗歌忌讳“说破”。“诗之美常常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如何个说法”。中国诗歌的表达常常不是一种一语道破、直露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隐晦曲折的、婉转的、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

一.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徐志摩在我国诗坛上,尤如一颗划破中天的流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惊人的光亮。他的诗歌,崇尚理想,歌颂光明,哲理深刻,内涵丰富,词句优美。读他的诗,使人感觉到诗里有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穿透力,而且回味性强,经得起长时间的咀嚼。《雪花的快乐》发表于1925年1月,收入《志摩的诗》中,是他前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这本诗集里比较完美的一首诗。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前期的思想,也代表了诗人初步成熟的艺术风格。这首诗的最大特征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在这首诗歌中,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体现他酷爱自由,可为了实现理想,他宁可“消溶”,足以体现他的痴迷。全诗层次分明,段落简洁,章节明朗。从其艺术手法上看,是吸收了闻一多关于诗歌创作“三美”的主张。这首诗在音乐美、视觉美、意境美等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工夫。他把古典诗词的形式美、意境美与现代诗的自由、洒脱巧妙地熔为一炉,实不愧为现代诗作的名作。徐志摩的诗歌,浸润着其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超越阶级和时空界限,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高度和谐统一,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为中国新诗的抒情艺术树立了一块不朽的艺术丰碑。

二.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与中国诗歌截然不同的是西方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注重“直接”。如果说“含蓄”是中国爱情诗的本色的话,那么“直接”就是西方爱情诗的显著特征了。西方爱情诗的直接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与汉语诗的委婉曲折,通过外在环境或具体、典型的外在形象的描写去激发读者的想象不同的是,西方诗人们注重主观抒情,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讴歌爱情。关于这一点,首先,可以比较一下中西诗人在叙述方式上的显著差别。汉语情诗中,诗人们常常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恋爱中的人的喜怒哀乐,和诗中的主人公们总是隔了一层,多了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色彩,例如各朝代描写后宫宫女们的爱恨情愁的宫怨体诗歌就是如此。而在西方的情诗中,诗人们常常开口就是第一人称的直接的内心告白。Robert Burns在《a red,red rose》中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向世人诊释了他对爱人的炽热。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thee-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thee-weel,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

Tho' 'twere ten thousand mile!

这首诗是彭斯诗集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诗人这首诗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这是彭斯最有名的爱情诗,节奏强烈,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作者没有利用环境去渲染,烘托气氛而是采取开门见山的的手法直奔主题,毫不掩饰。“ 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写得十分热烈直接,激情飞扬。并用玫瑰来表达对爱人的的情感和留恋。在读者心中产生获取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凸现出诗中主体的鲜明形象。诗的开头用了一个鲜活的比喻DD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诗人对恋人的爱是那样的真切、深情和热烈。那是种怎样的爱呀! 要一直爱到海桔石烂,爱的火焰在诗人的心中强烈地燃烧着,诗人渴望有着美好的结果。但是,此时的诗人已经是囊中羞涩.诗人知道这时的自己并不能给恋人带来幸福,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离去。但他知道这样的离别只是暂别,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打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采用口语使诗歌朗朗上口,极大地显示了民歌的特色和魅力.读来让人感到诗中似乎有一种原始的冲动。一种原始的生命之流在流淌。另外,诗中使用了重复的句子,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度。在这首仅仅有16句的诗中,涉及“爱”的词语竟有十几处之多,然而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和累赘,反而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恋人爱情的强烈和情感的浓郁程度。

三.造成中西爱情诗歌表达不同的原因

(1)西方美学历来强调在审美或进行艺术创造时要遵循审美主题要主动地将“主气”,“灌注”给客体审美对象。西方哲学家都强调了主体情感的主动,积极的外射,比较直观外露,畅达热烈。中国的哲学思想与西方不同,因此,情诗也表达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的哲学里,大自然的人鱼鸟兽,花草树木都是灵气之物。大自然包罗万象,生生不息。而人又居其中与其声息相通,如庄子所云“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并齐。”这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感发,物情与人的心情交融合一,使传统美学不着重主体情感的单向投射,而是主张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这就是中国古代爱情诗之所以体现出朦胧含蓄之美的一个重要原因。西诗热情奔放,感情如火般热烈,其文字常常爽直率真,直抒胸臆,甚至直言不讳。而中国占诗则委婉含蓄,哀婉朦胧,迂回曲折,欲语还休。

(2)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传统观念,男女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理念一直深深的束缚着人们,也使他们的爱情受到道义责任的约束,因此男女在表达爱情显得含蓄委婉。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感情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式相形之下,仍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低言软语。这里用来体现中西爱情诗的差异恰到好处。

(3)西方的爱情诗一般与表现人伦融合在一起,写人伦往往也以恋爱为中心。中国的爱情与人伦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说西方始终重视男女的爱情,而中国的诗则更偏重于人伦。中国诗中表现亲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的内容几乎与爱情占有同等地位。在西方诗人中如歌德与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兰与兰波诸人虽也以友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他们大量的写男欢女谑、男女情爱,从恋爱中去寄托人生的析理,去享受生活的无穷乐趣。

(4)中西爱情诗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勇敢追求爱情为主要内容,中国爱情诗则着重表达与恋人的相思别恨,悲欢离合。因此,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总体而言,中国的诗歌在吟咏爱情时往往都是遮掩式的,表现得较为含蓄和内敛,情调委婉、深沉、绵氏、隐约而又细腻入理,使读者有思考和回旋的余地,并讲究意境的渲染,独具中国园林式的美学蕴致。而西方爱情诗则热情奔放,犹如大河奔腾,直奔爱的主题。他们描写爱情总是比较喜欢竭力表述情感之深厚,写一种自然的、纯粹的爱情。西方的爱情诗,为表现那种汹涌磅礴的激隋,总是竭尽渲染夸张之能事,情感的表达是热烈奔放,原始狂野的。在表达方式上,西方诗歌以直接热烈深刻取胜,中方诗人则把“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诗歌以含蓄微妙取胜。

参考文献:

[1]许杰.徐志摩新评序,胡凌芝:徐志摩新评[M].学林出版社,1989.

[2]罗良功.A Survey of English Poetry[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蒲度戎.《英美诗歌选读》[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茨维塔耶娃;爱情;艺术;生命;死亡

一、以爱情为主旋律

如果说茨维塔耶娃为爱而生一点也不过分,因为爱情几乎是她一生创作的主题。在描写爱情这一主题中茨维塔耶娃大多都以少女为主角。《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对爱情的描写是细腻和柔和的,同时也是因为自己是女人的缘故,她用女性特有的敏感展示了女性的阴柔之美,像《哪儿来的这似水柔情?……》,描写出恋爱中的女子喜、悲、愁掺杂的微妙心态。更多的是用“抒情独白”的手法天真又真诚地揭示了少女、女人的情怀,其内心的矛盾和犹豫在一气呵成的独白中自然呈现出来。类似的爱情诗歌还有《我偏要戴上他的戒指》、《失眠在我的眼周……》等。爱情的存在是可以滋润人生的,茨维塔耶娃的一生是丰满的,创作的逼真性使她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切少女和女人的心态,用当下的话就是茨维塔耶娃的爱情主题诗歌更加接地气,她的爱情诗歌创作也开启了后世诗人的先河。

诗人中期创作中爱情主题的诗歌犹显成熟。诗人即将奔向三十而立的时候,也就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个俄罗斯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诗人的丈夫应征入伍而杳无音信。诗人从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到青涩时期的少女再到经历了人生中最悲凉的事情――离别后,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歌创作也呈成熟趋势。只有经历了真正的爱情才能使一个青涩的少女蜕变得内敛和温暖。也正是如此,茨维塔耶娃中期创作更让人们感觉到晦涩难懂,但如果细细的剥去生涩的诗歌外壳,人们会发现诗歌内在确实温暖和鼓舞人心的。

二、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剖析

从悲观的角度来说,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中关于死亡和生命的部分是沉重的,这一主题是对死亡和生命透彻的剖析。当人们读到这样的诗歌时会觉得十分沉重和惶恐,沉重源自于诗人的诗歌真切深入人心,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惶恐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例如《祈祷》一诗中虽然还留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痕迹,但是也透露了她所关注的主题:生命、死亡。

在茨维塔耶娃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诗歌中,从诗句的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对生命或者死亡态度是轻视的,不畏惧死亡,但实际上诗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对待死亡时坦然的。在《我体内的魔鬼》一诗中: 那个蹒跚的小丑,

不是个开玩笑的人;

在肉体中好似身穿官制袍服。

愿活动永恒!

请珍惜你的寿命!

可以看出诗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认真和珍惜的。

在她的自传中写到:我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诀别时才喜爱,而不是与之相逢时;都是分离时才喜爱,而不是与之相融时;都是偏爱死,而不是生。她的上一首诗作为这段话解释:“她等待刀尖已经太久了”。命运似乎在为诗人的信念推波助澜,1942年8月茨维塔耶娃自缢身亡。正是此时,诗人经历了一生最不堪承受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打击,最终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一场感伤的悲剧。可以说诗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不仅仅是淡然的,面对死亡,这对她来说更像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畏惧你没有惶恐。诗人的这种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值得人们敬畏,这也用非常特别的手段或者说方式诠释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

三、以女性特有的柔情进行创作

女性赋有的阴柔之美在诗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诗人一生浸润在爱情中,足以说明茨维塔耶娃是一个充满柔情和温柔的女人。在柔情上她既无愧于上帝赋予她女人的身份也无愧于诗人的身份。这一点从她的诗歌中显而易见,如《我怀着柔情蜜意――因为……》:我一直翻来覆去的思忖:遗赠给谁呢――我那件狼皮大衣, 遗赠给谁呢――那条暖和的毛围巾,那根精美的手杖带有猎犬雕饰,遗赠给谁呢――我那只银手镯,手镯上镶满绿松石……诗歌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和感动,让人们读起来很十分真切,没有距离感。诗人的温柔已经入驻了她的诗歌中,无处不在的柔情值得后世新生诗人学习和继承。

茨维塔耶娃不仅在描写爱情诗歌中言语充满柔情在爱国诗歌中也有体现。当诗人在流亡白俄时期,那段艰苦的岁月对诗人来说是难忘的,精神上受到极度的压迫,再加上当地侨民的排外情绪使得茨维塔耶娃对祖国的思念更是强烈,在这样的艰难的情况下,往往产生的是伟大的作品,较为著名的有:组诗《莫斯科之诗》和《接骨术》等,我尤为欣赏《祖国》这一诗中的诗句:那个天生似痛苦的远方, 是贴心的祖国和缠身的命运,远远近近,无论到哪里, 我总要把它携带在身边。……这首诗句写得空灵、深沉但也不乏柔情,浓浓的乡愁使得诗人把思想之情温柔的化作字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茨维塔耶娃赋有柔情的创作特色同时也体现在艺术、民族、甚至是生命和死亡上。茨维塔耶娃所具有的女性阴柔之美,就像水一样,软化了每一个尖锐的心灵,即使不从诗歌创作特色角度来看,仅仅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茨维塔耶娃的柔美也非常值得我们广大新时代的女性学习和敬佩。

四、带有特立独行的性格来创作

诗人毕生的诗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确切的给它们定位,具体是哪一派,不是象征主义也不是阿克梅主义也不是未来主义。她的诗歌创作有她独特的风格,这也取决于诗人特立独行的性格。诗人虽有独立的思考与研究,但她仍然注重博采,非常灵活的取他人长处避及自己的短处,使文章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诗人对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帕斯捷尔纳克极为崇拜,从著名诗人普希金、勃洛克、巴尔蒙特、勃留索夫、阿赫玛托娃和曼德尔施塔姆等人的创作中掘取精华,同时积极的汲取了俄罗斯民族歌传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德、英、法等西方现代主义诗风,最终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格言化的寓言与变体化的句法,多变的联想与稳定的乐感,奇特的造词与立体的设喻等相融合。

从诗人的诗歌创作手法来看,诗人的创作特色是独立的。与阿赫玛托娃不同的是,茨维塔耶娃的诗歌有着重金属般的节奏:铿锵有力,庄重、激越。诗人被传统视为最美准则的和谐于不顾,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诗歌语调,具体方法为:1.喜好用一些标点符号(破折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和分号)打破均衡。2.善用“不正确的”移行;运用叠句。3.追求最浓缩的语义。4.巧妙的运用语音的发生效果。以上的手法在这首诗《我怀着柔情蜜意――因为……》中体现尤为明显,这些手法早就了茨维塔耶娃在结构、声音、韵律等方面的独特的象征,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创作手法上特立独行的一面。然而这种特立独行的创作风格使她的性格也与人格格不入。在茨维塔耶娃出版了《黄昏的纪念册》被许多著名的作家熟识之后,她仍旧坚持独立的创作风格坚决不加入任何流派,虽然私下时同许多著名作家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仍旧避免不了一些冲突和不便。二十年代初茨维塔耶娃侨居国外,起初非常受白俄侨民的欢迎和爱戴,后期诗人的作品被认为有“异己”迹象,同时拒绝参加一切派别和团体,因此诗人的作品不能出版。诗人的特立独行创作风格的弊端是截断了她诗歌发表的出路,阻碍了一些作品与后世见面,但也正是因此诗人特立独行的创作才使得她的每一篇诗歌都是经典之作,才得以世人传看和继承。

茨维塔耶娃要用心灵的深邃来保证自己的与众不同和自给自足。结合今天女性的社会地位,可以看出,茨维塔耶娃是一位非常超前的女性,她的思想在那个禁锢女性和男女不平等的时期就能这样的进步和超前,可见诗人的思想觉悟很高,不是随波逐流的诗人,很遗憾这样一位伟大的女诗人英年早逝,但是她留给女性的鼓励是永恒的,她鼓励女性无论何时都要内心充盈独立。

茨维塔耶娃作为俄罗斯的诗人巨匠,她的诗以令人震撼的抒情深度和力度给俄罗斯诗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波,她独特的诗歌创作特色给后继诗人们指明了诗歌的发展道路,鼓励诗人要创新属于自己的诗歌而不是随波逐流。茨维塔耶娃留给俄罗斯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是无价瑰宝,值得后人借鉴和传承。

参考文献:

[1]任光宣.俄罗斯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1.

[2]茨维塔耶娃著,王剑钊译.茨维塔耶娃诗集[M].北京: 东方出版社,2011.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阿拉伯苏菲诗歌 文化意境 表现

说到苏菲诗歌,它可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在苏菲的产生同时苏菲诗歌也开始兴起了。伊历二世纪时期,苏菲的雏形就已经诞生了,在当时有很多苦行者开始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记录并且表达自己的心路历程。苏菲诗歌有一些专有的特点,那就是歌中会经常出现酒、女人以及自然界各类的事物等等这些词汇。苏菲诗歌因它特有的细腻温婉的艺术特点,为阿拉伯的传统文化添加上了美丽的一笔,使阿拉伯文化更显妩媚和神秘。本文将从以下的几点中阐述苏菲诗歌特有的象征表达和它的文化意蕴。

一、阿拉伯传统的诗歌中对于酒的描写

早在蒙昧时代,诗歌就是一种特有的表达形式,阿拉伯人将饮酒看做是一种人生的乐趣,那么自然而然的,喜酒的诗人就会将酒融入诗歌之中。阿拉伯诗人不厌其烦地将酒引入诗歌之中,既描写出了酒的颜色,又描写出了酒杯的样子、颜色以及大小,甚至于对酒的名称也十分的讲究,“吉阿”指的是由麦子酿成的酒品,“比提阿”指的是由蜂蜜酿成的酒品。可以看出,在阿拉伯这个神秘的国度,人们对酒的喜爱和讲究历史悠久。

而阿拉伯人从古时候开始就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情绪,在酒的作用下可以将现实中的烦恼抛至脑后,让思想能够无拘无束的释放出来。从另一方面来讲,诗人内心的细腻和丰富的感情也被激发到了极致。所以,一些阿拉伯人一致认为酒才是诗歌产生最好的助手。不论何时的诗人,在对酒抒发内心情感的同时,也总是携带着对酒的痴迷,因为饮酒可以让他们的思想自由翱翔,这正是诗人们喜爱酒的原因,从饮酒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阿拉伯诗人对美酒真挚之情的吐露,同时,这也成为了诗人们的创作的热情的结晶。在美酒的基础上,诗人通过对想象力的渲染,变成了现实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创造了无数的流传至今的艺术精品。

二、苏菲诗歌中酒的意义象征

苏菲诗歌中对于酒的描述和苏菲的历史同样的悠久。在伊历二世纪,苏菲诗歌对酒的描写就开始兴起了。在苏菲诗歌第一代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迷醉”以及“清醒”等字眼,它们的最原始的意思当然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那之后,它就演变成了苏菲诗歌中的一种专门语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结论:在伊历二世纪苏菲诗歌对于酒的描写开始兴起。诗歌中“迷醉”、“酒友”、“狂欢”“尽兴”等等词汇并不是诗人们凭空想象而来的,而是根据早期时代的诗歌进行了引用。

在苏菲诗歌中,对于喝酒的描述有三种方式:品尝、畅饮、饮酒,细心的苏菲学者们还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当人们逃离了自己的私欲,变得思想纯洁的时候,才算是进入了品尝这一境界;当一个人一直喝酒但还保持清醒时,那么这就是畅饮;当一个人喝酒喝到意识迷糊的时候,这时方为饮酒。如果一个人,不因喝酒而受到影响,并且不会因喝酒改变了他的特征,那么他便是一个平静而稳定的达到一定境界的人。艾布·麦德也奈(1120-1197)曾这样写道:她不是葡萄酒地不是醉人的酒/现世里不曾有/}L是美丽装扮的光辉海一处皆有玄妙。很明显,诗人口中的就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酒,而是一种意识的反应。在这里,艾布·麦德也奈讲述了他遇到了美丽的绚烂的光,难以置信的光,这与很多苏菲诗人的感受是一样的。

三、女人与爱情的意义象征

几乎在所有的传统诗歌中女人和爱情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在阿拉伯早期的诗歌中,大多都是以废墟和爱情来做开头的诗歌,比如诗人会在诗歌的开头描写,面对着爱人的故居,心情感情的变化,会回忆起以往美好的时光。在这样的爱情诗歌中,有关于对纯真的爱情,也有关于开放的爱情的描写。以两情相悦作为基调的纯正爱情诗歌中,没有太多的情和欲,没有太多的自私的目的,一切都是爱情至上。这种描法可以在早期的名为盖斯·穆兰吾哈的诗歌中看到,他与莱伊两人的唯美爱情故事如今已成为了千古绝唱,被人们誉为是阿拉伯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时盖斯·穆兰吾哈也被人们誉为是苏菲情诗的创始人。

四、自然界的意义象征

说到道大自然,就会让人们联想到神秘这个词,大千世界为自然最为神秘,对于社会发达的当今世界来说,大自然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大自然更代表了伟大和神奇,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大自然一直富有着神秘色彩和苏菲的追求境界不谋而合,所以,神秘、深邃就变成了苏菲诗歌的象征意义。对于大自然中的万千景象,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有悲伤、有快乐、有幸福也有痛苦。而用苏菲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虽然纷繁复杂,各型各异,但万物确是一体的,这也就是苏菲的一种名为“存在单一”理论。苏菲文化所追求的就是能够脱离本体的束缚,让思想灵魂放飞。就像鲁米写的一样:艾斯利的废墟/我童年和青年嬉戏的地方/昨天它还是青翠嫩绿冷天却已干旱贫痔。

五、结语

苏菲诗歌让人们感受到了无尽世界中所表达出的内心世界,让人们沉醉其中并被其深深的折服。苏菲诗歌表现的十分茫然且不知所措,直到寂灭在对真主真诚的挚爱中。苏菲诗歌同样也是充满了浓郁的情和爱,让人们感受着人世间最美好的一面。我们需要深入的去了解和感受苏菲诗歌中的含义与寓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将阿拉伯文化中的一颗明珠真真正正的珍藏于心。

参考文献:

[1]韩中义.西域苏菲主义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埃及〕艾哈默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商务印书4g,1999.

[3]〔中亚〕艾布·纳斯尔·图斯.光辉[M].贝鲁特学术书籍出版社,2001.

[4]陆培勇.古代阿拉伯文学作品欣赏[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8篇

[关键词]爱情与死亡主题诗歌;意境;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160-02

意境是诗歌诗意与诗味的概括,是诗歌予读者的心灵震撼,是诗歌存在的精神家园。诗可以华美壮丽、雄浑开阔、慷慨激昂,也可以恬淡闲适、沉郁悲凉、寂静肃穆。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音韵、形式、修辞等外在形式的组合,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本文以诗歌主题为主线,探讨相同主题诗歌及其汉译表现的不同境界,以管窥英诗境界及其汉译特点。

一、爱情主题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人类对爱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对永恒的渴望,都融入了美好的诗歌之中。英语爱情诗多是对爱人的赞美,以诗歌之永存表爱情与美之永存。斯宾塞“Sonnet75”:“My verse your vertues rare shall eternize./And in the heaveswryte your glorious name./Where whenas death shall all the worldsubdew./Our love shall live,and later life renew.”因为我的诗笔会使你的品德永留,/还会在天上书写你的芳名。/死亡虽能把全世界征服,/我们的爱情却会使生命不枯。”莎翁的sonnet 18庄重典雅,斯宾塞的这首清丽隽永,对话体显得亲切自然,诗人自己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执着的孩童,不计得失,只遵循自己的内心,安然相信自己所想所期待的就一定会得到。诗人叶芝也表达过类似的“文学不朽”的主题“When You Are Old”: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0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fire,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look/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叶芝初期的诗作是写得绝美的:朦胧,甜美而略带忧郁,充满了美丽的词藻”。这首诗歌是叶芝婉约时期的佳作,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深入灵魂爱情的赞美流淌在美丽的字里行间。袁可嘉先生的这个译本在音韵节奏上切合原诗语境,复制了原诗abba韵式的抱韵,读来循环往复,连绵不绝,如同诗人的感叹,深情而悠远,拓展了原诗的意境。

英诗也有华丽的“艳情诗”,如John Donne的"The Sun Ris-ing”:All honorg mimic,all wealth alchemy.在爱情面前“一切荣誉不过是做戏;一切财富都只是假货。”原文语调夸张狂妄,译文以简洁明了的词汇再现了这一特点。这是沉浸在爱情中的John Donne,也有怀疑爱情的“Song”:And last till you write yourletter,/Yet she/Will be/False,ere I come,to two,or three.且一直持续到你写情书之时,/但是她/将会把――/在我到来之前――两三位欺诈。这首诗歌按年代是在“The Sun Rising”之前,充满了青年对爱情的憧憬与忧郁。它展开的方式也如青年的思维一般朦胧梦幻。悲观忧郁的语调充斥在美丽音韵之间,是青春年少对爱情想往却又害怕失望的矛盾心情。傅浩先生的译文从音韵和节奏上都再现了这一矛盾。

爱情并不总是甜蜜美好,爱情故事里会有阴谋诡计,如勃朗宁的“My Last Duchess”:The Count your masterg known munifi-cence/Is ample warrant that no just pretense/Of mine for dowry willbe disallowed;你的主人――伯爵先生闻名的大方/足以充分保证:我对嫁62/提出任何合理要求都不会遭拒绝,这首有关爱情的叙事诗里,公爵大人狂妄自信的叙述暴露了自己虚荣、善妒、狠绝的内心。译者在采用了原诗有的轻松对话体,选词趋向口语体,字里行间堆砌起公爵大人丑陋的形象,把原诗戏剧般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死亡主题

如爱情一样,死亡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死亡比爱情更神秘,虽然并不同样让人神往。关于死亡主题的英语诗歌有淡然洒脱,有庄严肃穆,也有俾睨不屑,不一而足。

英国民谣中有许多这样类似题材的诗歌,如“Hey”:Themoon looks down and sees me in my shroud./The shroud of my lastdew.死亡在这里不神秘不美丽不可怕,人的出现和逝去只如花开花落一般自然,昨日之花凋零,自会有新的鲜花绽放。同样对死亡抱豁达之心的有诗人Christina Rossetti,她的“Song”这样写道: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Ilt/That doth not rise norset,/HapIy I may remember,/And haply may forget.我将在薄暮中做梦――/这薄暮不升也不降;/也许我将会记得,/也许我将会相忘。这首诗歌是诗人为自己写的挽歌,对象是自己的爱人,写得恬淡静美,劝爱人不要执着。研究者认为这首诗从反面证明了“诗人自身极度不舍和对爱恋的渴望,不愿爱人为了自己而继续伤心。”同样为自己写挽歌的Mary Elizabeth Frye在1932年写成了相似的作品“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Do not stand at mv grave and cry;/I am not there.I did not die.请别在我的填前哭泣/我已不在那里但我没死去诗歌恬淡乐观,人生命的终结不过是另一场存在的开始,没有必要为死亡哭泣。译文用词细腻婉转,体现着死之静美,生之绚烂。

抒情诗对死亡的描述总是柔婉凄美的,神学诗却是另一境界。如John Donne著名的十四行诗“Death,be not proud”:Oneshort sleep past,we wake eternally/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Death,thou shah die.一次短暂的睡眠过后,我们长醒不寐,/死亡将不再存在,死神,必死的是你。此诗对死神和死亡的不屑跃然纸上,诗人从高处俯视死神,认为他不过是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最终胜利的是人,失败的是死神。译者字里行间显得铿锵有力,这样简洁,丝毫不拖泥带水的手法如原文一般直接宣判了死神的死刑,正义凛然。译者在此译出了John Donne的气势和神采。

英语爱情诗歌色彩浓烈,大多意境奔放,歌颂主题多元化。死亡诗歌或沉郁肃穆,或豁达开朗,境界开阔。汉译英语诗歌不仅在节奏韵律方面忠实再现原诗韵味更在用词上大胆创新,为中国新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带有浓烈宗教色彩诗歌的翻译也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但恩.艳情诗与神学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2]王佐臣英诗的境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9篇

关键词:徐志摩 爱情诗 爱与生命

徐志摩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但是一直以来,他与林徽因、张幼仪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却完全将他的诗名掩盖,这些爱情诗得到了后世的极高评价。爱情诗虽然是描写爱情,但是却富于哲理。在徐志摩的思想观念下,爱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传承,下面就对徐志摩的爱情诗进行深入的解读。

一、徐志摩爱情诗中的思想与人生信念

作品是思想的有机呈现,徐志摩的爱情诗中蕴含着他的人生信念与思想观念,胡适认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种信仰包括爱、自由与美,一直以来,他都希望这三者可以得到有机的融合。在三个因素之中,“爱”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徐志摩这种信仰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个性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徐志摩是家中的独子,家庭环境殷实,养成了一种任性、自我的性格,这也是他放弃家业走救国路线的主要原因。在到英国留学后,剑桥浓郁的人文景观与文化氛围给徐志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不仅受到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华兹华斯、济慈、雪莱以及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影响,还结识了著名的作家曼殊菲尔、嘉本特、威尔斯,更是与哲学家罗素成为莫逆之交。在他们的影响下,徐志摩人生观逐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倡导自由、个性解放。在这一阶段,他还结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爱上了他的女儿林徽因,由此引发的情愫也为他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的灵感源泉。

二、徐志摩心路历程对于其爱情诗创作的影响

徐志摩诗歌中反响最大的就是爱情诗,在他创作的诗歌作品中,爱情诗的数量超过了半数。对于徐志摩爱情诗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得出统一的思想,有的倡导坐虚,有的主张坐实,由于关于此的划分标准尚未统一,因此,学术界目前对于徐志摩爱情诗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般情况下,在评价徐志摩诗歌时,往往回避他的爱情诗,实际上,要想深刻地分析徐志摩的诗歌本质,就一定要对其心路历程与爱情经历进行深刻的分析。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结发夫妻,但却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当时徐志摩崇尚救国,对文学并不感兴趣,因此在这一阶段并未创作诗歌,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他与结发妻子毫无感情,相反,虽然是父母包办,但是在多年的相濡以沫中依然产生了感情。在徐志摩初到伦敦后,就写了家信希望张幼仪可以常伴左右。在与林长民的频繁交往下,徐志摩才逐渐移情林徽因,他内心的反叛精神完全被点燃,可以看出,他与张幼仪的结合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在蒋百里婚变的刺激下,他开始向往自由的恋爱。为此,他放弃了博士学位,追随罗素,而罗素与妻子的分手也对徐志摩产生了深深的触动,为了追求自己的真幸福、真恋爱,他提出与张幼仪离婚,豁达善良的张幼仪很快签字同意。在离异后的3个月,他为张幼仪写下了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诗歌――《笑解烦恼结――送幼仪》,在同年的11月8日,徐志摩在《新浙江》副刊《新朋友》上发表了自己的离婚通告,这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一种挑战,也是他单纯理想主义的标志性表现。

徐志摩的婚变引来了各方的斥责,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他满意欢喜地认为自己找到了生命中的灵魂伴侣,但是,始料未及的是,林徽因在不久后不辞而别,这使徐志摩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

在与林兜兜转转的情感之中,徐志摩结识了陆小曼,他们相知相爱,从北京移居上海,但徐志摩并未完全忘怀林徽因,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在矛盾与痛苦中,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上。在林徽因回国之后,徐志摩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埋藏在心底,这在后期《你去》、《在病中》的描述可见一斑。

在徐志摩的心目中,陆小曼符合理想伴侣的标准,陆小曼出生世家,才情兼备,能歌善舞。徐志摩是典型的文艺青年,他浪漫任性,充满绅士风度,他们意味相投,两情相悦,很快就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在《雪花的快乐》、《我有一个恋爱》等诗歌中都充分表达出自己对陆小曼的真爱。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陆小曼是有夫之妇,他们在一起难免会受到家长的反对与社会的飞短流长,他们的爱情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虽然欢喜,但是也有着莫大的压力。在《为要寻一个明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中,徐志摩就深刻的表现出社会环境与封建礼教给自己带来的压迫感,但这反而增强了他与世俗观念斗争的勇气与信心。终于,他们冲破世俗的压力,喜结连理。在婚后,他写下了《眉轩琐语》、《望月》、《鲤跳》、《新催妆曲》等诗歌,在这些作品中,都记录着自己与陆小曼幸福的点点滴滴。可快乐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的,陆小曼的讲排场与多病,导致徐志摩入不敷出,身心疲惫。到了后来,陆小曼吸毒成瘾让徐志摩更加痛苦,他创作灵感逐渐枯竭,陷入了迷惘与彷徨中,自己费尽心力追求来的爱情却竟然是这样,此后的夫妻见面常常伴随着无尽的争吵,徐志摩逐渐沦落到了失意与落魄的境地。

三、从徐志摩爱情诗中窥探爱与生命的传承

在简短的一生中,徐志摩创作出大量的爱情诗,正是由于他自己的感情生活丰富多彩才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在诗歌形式上,他追求“浓得化不开”以及“分行的书写”,这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表达情感时,他的口语表达方式更适宜表现内心情感的变化和自由变幻的心理活动。口语表达自然、生动、贴切、灵活多变,是徐志摩爱情诗艺术美的一个重要体现。

徐志摩曾经在《艺术与人生》中提过:“我们没有艺术,正因为没有生活。”正因为徐志摩有着丰富多彩的爱情生活,才会在诗歌上取得巨大的造诣,这正是他爱与生命传承的主要表现。徐志摩很多情诗都应用散文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爱生活,如《我等候你》,相比其他诗人规范统一的格式,徐志摩诗歌的形式更加自由。很多诗歌中都应用了“神仙似的句子”,其表现手法也主要是直抒胸臆,如“我望着户外的昏黄,如同望着将来,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徐志摩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情思与意向,不会过分追求画面的完整性,写人注重传神,写物则可以将自己的情思寄托在物的描写上。

徐志摩常常借鉴西方现代诗的象征手法,将幻想与写实相结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苦闷。总之,徐志摩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与张、林、陆的感情故事正是他诗歌的来源。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徐志摩爱情诗中有着优美的语言、敏锐的心灵以及细腻的情感,他的诗歌中蕴含着自己对于爱情的信念与理想的执著。在诗歌上徐志摩的成就是巨大的,在爱情上他忠于自己,努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曾经获得了彻底的幸福,但是也伴随巨大的苦闷与绝望,他英年早逝,但是他爱情诗中蕴含的独特内涵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参考文献

[1] 高占伟,丁毅.初恋失败的咏叹调――读徐志摩《再别康

桥》[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

[2] 王俊虎.意象・音乐・诗魂――徐志摩诗歌美学意蕴探析

[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 张耀武.现代诗坛的一轮“新月”――新月诗派与徐志摩

关于爱情的诗歌范文第10篇

这种争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有些时候,持个人化观点的人似乎更多,尤其是在代表未来诗歌发展方向的年轻诗人那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简单而言有三点:其一.有些诗人认为。诗歌写作既然是以个人创造、个人劳动为主的艺术活动,个人性自然应该是它的主要特点:其二,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开放,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些诗人就把这里的人理解为“个人”,把艺术奠基于对个人的观照;其三,年轻诗人思想活跃,创造力强,脑子里较少过去那些关于诗歌的固定的框框套套,敢于挑战一些新的问题.试图和以前的做法不同.个人本位就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其实,以群体为本位和以个人为本位的诗历代都有。唐代诗人杜甫和李商隐可以说是这两种倾向的代表。而这两种诗都流传下来了.喜欢它们的读者可以各取所爱。

关于诗与现实的关系。古今中外的诗人、评论家有许多描述。清代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题遗山诗》)。清代沈雄也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古今词话》)。诗人概括诗歌发展历史,并通过自己的体验.以诗话的方式描述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在现代。许多有成就的诗人也有过类似的表述,郭沫若、闻一多、臧克家、艾青、胡风、袁可嘉等都发表过有价值的观点。即使在西方。一些现代主义诗人在强调诗的个人性、创造性的同时。也不反对诗与现实应该保持独特的关系。总体来看,人们对于以群体为本位而又具有个性的诗给予了更多的肯定.即使在当下也是如此,这可能和中国诗学传统有一定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诗人忽略了对广泛的外在现实的关注.而是躲在个人的世界里甚至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苦心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诗歌与读者的疏离。我们不能说那些作品不优秀,有些作品在艺术想象、艺术表达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才气令人眼前一亮,但结果却是诗的读者少了,诗的影响力减小了.把它称为“偏于一极的诗歌时代”①应该是合适的。2008年以来出现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玉树大地震等所激起的社会影响。群体、国家的力量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体现,又使人们(包括许多诗人)重新开始关注诗与现实的关系.很多诗人都创作了受到读者欢迎的作品。我们不是说这些作品都是优秀的,但它们所产生的艺术效应确实和个人化的作品有所不同。

诗的精神向度主要来源于诗人的艺术姿态。也就是诗人观照世界、表现世界的基本立足点、出发点和精神上的最终归宿。就诗歌发展的历史来考察,诗人的艺术姿态取决于他们对诗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在具体的创作和作品中,这种姿态其实不只是个人本位、群体本位两种情形.细致一点划分.可以概括出对话、介入、逃避、消解等几种更具体的类型。而每一种类型在诗的表达、诗的格调、诗的影响等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用都是有所不同的。

一、对话

对话方式是诗人与他所打量的对象处于平等的位置。通过对世界的平等观照揭示诗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抒写其人生态度。这种姿态在中国传统诗中非常普遍。许多诗人通过对外在世界的打量来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反观人的地位与价值.揭示生命的规律。在这样的诗中。诗人并不比其他人高明。而只是艺术的发现者、心灵的表现者。以平和、关爱、抚慰的心态表达自己的人生观照。

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山水诗是能够较好体现这种姿态的诗歌类型之一。山水诗通过寄情山水,或者说是通过与山水的对话,抒写诗人的性情、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由山水诗引发的对外在意象的大量使用。是不少其他题材的诗篇对这种姿态的延续。通过这种对话.诗人发现一些人生的哲理.甚至提升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学,比如苏轼的《题西林石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自然景观升华出对人生的理解。揭示出距离与美的关系,成为千古名篇。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其中的一些诗行。表面看似乎是在写自然风光.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实际上已经升华为对于人生与世界的思考。达到了一种哲学式的开阔与包容。在诗人那里.山水已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自然“山水”。而是寄寓了诗人情感的对象,或者说,“山水”已经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主体与客体合为一体,处于平等地位,因而.在农业文明相对发达的古代中国,山水诗往往与诗人的心态、情感能够很好地达成一致。

在新诗中,这种姿态也是诗人切人历史与现实、抒写心灵的重要方式之一。优秀的诗人往往不以先人为主的姿态给对象定性。而是试图通过深刻、广泛的体验。发现和提升对象所蕴涵的诗意和人生启迪。诗人的主体意识是通过对对象的精神蕴涵的挖掘而揭示出来的。郭沫若、闻一多、臧克家、艾青、何其芳、绿原等诗人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对民族灾难的审视、对民族精神的把捉,都是通过具体场景、对象体现出来的。对于困境与迷茫,他们没有怒发冲冠,而是深入内里,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诗人所抒写的现实与忧患。卞之琳、冯至、穆旦等诗人对人生、现实的冷静思考一方面体现出思想的深刻,另一方面也是与历史、现实的对话,从中发现了具有普视意义的人生哲理.甚至生命哲学。

在诗歌创作中,对话不是简单的语词沟通。而是深度的心灵甚至生命交流,其问纠缠着矛盾、冲突,只是诗人处理这些矛盾、冲突的方式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有时甚至显得冷静、平和。其基本立足点是不把自己放在高于他人、高于世界的位置上,对着世界和他人指手画脚。

二、介入

介入姿态是揭示诗人与世界关系的另一种切入方式。其实,只要写诗,诗人都需要介入。介入世界,介入内心,但这里所谓的“介入”包含“干预”的内涵,就是诗人不但要揭示现实与生命的本质。而且要对其作出诗人自己的审美评价或审美判断。这种姿态在过去主要是针对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诗歌而言的。在中国诗歌中.介入现实的最早源头在《诗经》。《诗经》中的“风”诗中有许多揭示现实苦难、官民冲突的作品.其实就是对生活与现实的介入,如《硕鼠》、《伐檀》等。这种追求在中国诗歌发展中一直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在每一个时代都出现过关注现实、以批判的姿态而为读者所喜爱的作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等作品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新诗史上,由于国家、民族的苦难一个接着一个,介入现实的诗也非常多。尤其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乎所有诗人都创作过关注现实、关注民族命运的作品,体现出非常开阔的视野、非常明朗的情感向度。臧克家的《老马》,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太阳》,田间的《给战斗者》、《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等作品因为对现实与苦难的介入而成为新诗史上的经典。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也是直接介入生活的,许多作品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与批判.成为中国诗歌在艺术上复活的重要标志。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新诗艺术在遭到重创之后重新复苏的时期.也是新诗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归来者”诗人、“朦胧诗”诗人、“新来者”诗人⑦三路大军会聚诗坛,因为思想解放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实施.许多诗人思想活跃,针对社会、精神领域的诸多禁锢进行深入思考,大胆抒写人生理想,如柏华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叶文福的《将军,你不能这样做》,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北岛的《回答》,骆耕野的《不满》,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当时的精神解放和后来的诗歌精神的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p#分页标题#e#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诗人在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现实的基础上把握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但他们不直接揭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抒写自己对于现实、生命的方向的追寻。郭沫若是这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作品使用大意象,追求宏大叙说.但这不是空洞的、没有精神基础的诗意追求.而是把握了生命与现实发展的方向,因而。他的作品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另一个层面的揭示,其精神内涵是具有普世特征和恒久价值的。

《凤凰涅椠》是对追求新变的五四时代精神的赞美,但作品所表达的不断破坏旧我、重造新我的求新意识是具有普遍价值的。田间和七月诗派的一些诗人在面对民族灾难时对民族精神的呼唤。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有些作品看似缺乏独创性、缺乏深度,但在那个特殊年代、特殊氛围下,诗歌不只是一种艺术品,而是迅捷地传达思想、凝聚人心的手段,诗人所表现出来的使命意识是可以产生广泛共鸣的,因而对其艺术价值尤其是精神价值,应该给予历史的、客观的定位。当然,这种介入方式,如果把握不好。没有深厚的现实基础,违背了历史、文化、生命发展的规律,诗人没有获得真正的艺术发现,就可能成为空洞的说教或者成为口号、政策的分行改写。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期间的一些创作,就把诗歌推向了远离艺术的歧路。

在以介人姿态关注现实的诗中,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特殊的诗歌样式,就是讽刺诗。讽刺诗在中国历史悠久,源于《诗经》,延续于其后的每一个时期。它通过归谬、夸张等艺术方式揭示现实、生命中的负面现象。尤其是对象的非正常本质,抒写诗人对于正常生活的期待。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It)就是为人称道的优秀之作:“喇叭,唢呐,曲JDd,,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把当时的官民关系揭示得淋漓尽致。

在时代、社会的转型期,讽刺诗往往比较发达,20世纪40年代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是现代讽刺诗的代表,诗人臧克家也写过《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不少为人称赞的作品。杜运燮的“人物浮绘”其实也是讽刺诗的一种。是九叶诗派作品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20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讽刺诗一时间成为热潮,刘征、余薇野、罗绍书、梁谢成等诗人创作了大量讽刺诗.影响广泛。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诗歌样式,除了文人创作,讽刺诗还以民间歌谣的方式在坊间流传,直接针对社会上的各种非正常现象进行讽刺、批判。这种歌谣在每个时代都存在。与普通的抒情诗相比,讽刺诗语言比较尖利。情感比较直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含蓄蕴藉的张力,因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当讽刺的对象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之后。这些作品可能就较少受到读者关注。

随着诗歌“向内转”倾向的出现。诗人介入的对象和方式也可能发生一些变化,由对外在世界的艺术打量转向对内心世界、对生命的深度思考,而且是以批判的态度为主。较早出现这种情形的是诗人李金发,他借助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抒写个人内心世界,抒写迷茫的生命体验,受到诗界关注。

虽然有不少批判、质疑的声音,但模仿者也不少,说明这种探索是独特的、有价值的。戴望舒、施蛰存、废名等诗人延续了这种传统,在诗歌精神的建构上体现出了独特的追求。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九叶诗人将这种方式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穆旦的《诗八首》、郑敏的《寂寞》等都属于这种情形。到了20世纪后期,这种介入的姿态在许多诗人那里都受到重视,一些女性诗人以艺术的方式反思女性的生命与价值,倡导女性意识,如唐亚平的《黑色沙漠》、伊蕾的《独身女人的卧室》、翟永明的《女人》组诗等等,都以其鲜明的特色而受到关注。不过,由于这些作品的参照视野多以“个人”的体验作为核心,较少把“我”与“我们”,“个人”与“群体”较好地结合起来。因而在其出现后也受到了一些读者和专家的批评和质疑。但这些作品开拓了新的艺术视野,尝试了新的艺术方式。对新诗艺术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三、逃避

逃避姿态是处理诗歌与社会关系的又一种方式.就是诗人回避对社会现实的广泛考察和观照,而以他人的观念或纯粹的个人选择来抒写对于世界的看法。在古代诗人中,一些诗人因为个人的仕途不顺而愤世嫉俗。或者因为个人利益献媚权贵而歌功颂德。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现实的逃避。

在新诗史上,逃避姿态主要体现为两个极端。

其一是按照外在的政治、文艺政策的要求抒写诗人对于现实的思考.而忽略对于现实的深刻、全面的打量。这种情形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的诗歌中比较普遍。上面说什么、政策说什么.有些诗人就跟着说什么,甚至出现了概念化、公式化、口号化、浮夸、迎合等现象。如50年代后期的赞歌和“土豆大如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类的违背基本事实的歌唱等等。这是一种先有理念再以分行的方式阐释理念的写作,把从体验到创作的诗歌写作程序颠倒了。其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艺术价值可想而知。除了少数自觉接受这种创作姿态的诗人之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不在诗人,而在于外在压力——诗人首先是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诗人也不得不屈服于巨大的外在压力。当然.也有一些诗人因为不愿意随波逐流而放弃了创作.比如九叶诗人中的杭约赫、唐祈等,一些诗人创作的作品不能(也不敢)拿出去发表,如唐浞的历史题材长诗,牛汉、曾卓、流沙河以及一些“地下诗人”在“”期间创作的作品。对于这些坚持艺术个性、坚持诗人良知的诗人和作品,历史一般都会给他们做出公正的评价。

其二是由于矫枉过正导致的个人化。在当代诗歌发展的一些时期.诗的政治化、观念化给新诗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后来的一些诗人就反其道而行之.误解了诗与现实的关系,认为诗与政治、现实无关.只需要按照自己的个人视角来打量世界即可.也就是说不客观、全面地把握世界,而只是抓住自己所感受、体验到的一个或几个侧面来揭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我们不应该回避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总体上看,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而有些诗人却不关注这种变化的现实,只是抓住他们所体验的社会、文化的负面因素,就大肆书写,揭示人的困顿、压抑、阴暗,或者只书写琐屑的个人身世感。我们不是说。这些现象、感受不能在诗中表现,但应该把它们放置于变化、发展的进程中加以书写,这样才符合历史、文化发展的规律.否则,诗歌所表现的世界就是片面的、失真的。这实际上是对本真现实的一种逃避,至少是人为的遮蔽。孙绍振对这种情况给予过尖锐批评。他撰文对“后朦胧诗”进行过深度解剖,对由“新潮诗”演化而来的“后新潮诗”进行了全面的打量。他并不反对创新,但他客观分析了“后新潮诗”所存在的致命的缺陷。他说:“今天,孙绍振在这里却表示.目前大量新诗他看不懂了。不但如此,而且还在本年度《星星》的八月号上发表了文章,要‘向艺术的败家子发出警告。”又说:“在我们的诗坛上。虚假现象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而来。或者用一个年轻诗歌评论家的话来说,就是到处都是‘塑料诗歌’。用外国文化哲学理论廉价包装起来的假冒伪劣诗歌占领了很大一部分诗坛。”他指出:“我们希望一切诗人都能把对于诗的使命感,对于自我的使命感。对于时代的使命感统一起来,首先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然后才谈得上把自己的生命升华为诗。我无法相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使命感。光凭文字游戏和思想上和形式上的极端的放浪。会有什么本钱在我们的诗坛上作出什么骄人的姿态。”③在他看来,责任感和对于世界的真实体验是诗歌创作所不可或缺的。在反思诗坛上的某些偏颇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导致另外一种偏颇。#p#分页标题#e#

采用逃避的姿态对待现实.并不是说诗人和外在世界没有关系——任何人其实都是无法从根本上脱离现实的,而是说,诗人在处理这种关系时不愿意直接面对.或者因为现实给诗人带来了打击与创伤,于是他对现实感到失望,于是采取了故意逃避的态度。无论是写诗,还是处理任何现实中的问题,逃避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逃避而获得的体验.往往是个人的、表层的甚至带有很大的虚假成分;因为逃避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和事实出入很大的结论。

四、消解

消解这个词来源于西方.其基本含义是对既有思想、观念、现象中的不合理元素的批判、否定,是一种批判性继承,是推动文化、精神发展、更新所必须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深受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有些诗人把这种批判性的发展定位为单一的“否定”.主要体现为对既有的而且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现象、观念、思想进行否定、嘲弄,体现出摧毁崇高、消解理想、反对文化的精神追求,而又没有新的精神建构起来,最终导致诗歌在思想、精神上的迷茫。换句话说,消解是介入的独特方式,后者是比较客观、辩证地打量现实,而前者则主要是以反叛的、否定的态度打量现实。

在新诗史上,可以称为“消解”的思潮较早可以追溯到新诗诞生之时.人们对传统的否定其实就是一种消解.但在当时.人们找到了另外一些可以建构诗歌艺术的元素。比如西方的文化、艺术观念.也找到了白话作为诗的语言媒介,因此没有导致诗歌的最终失落。20世纪40年代。一些诗人的消解倾向也比较明显。诗人穆旦的《诗八首》对爱情的消解就有这样的特点。我们知道,从人们的总体观念上看,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心灵的归宿之地,是人类和谐、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人类繁衍、发展的基础。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爱情也是如此。古代诗歌中就有闺怨诗。不过,歌唱爱情美好的作品一直是爱情诗的主流,其中包括思念、怀念、向往甚至忧郁等等。如果仅仅把《诗八首》作为纯粹的爱情诗来看待,那么,它们在没有考虑爱情的全面特征的情况下.却抓住爱情中的某些个别的、阴暗的现象,用不美好的一面来消解人们心目中的美好爱情。这其实是把个人的身世和爱情的本质混同起来了。

因此.诗歌所表现的不是普遍的爱情,只是穆旦自己体验到的爱情.是个人性的.是在自己的爱情受挫以后产生的一些否定性体验。这些作品并没有从艺术的角度揭示爱情的本质,最多只是揭示了片面的真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爱情的消解。如果我们面对的爱情都是这样,那么,我们可能都会对爱情持怀疑的态度。甚至玩弄爱情。这组作品的创造性体现在诗人发现了爱情的某些不同的内涵,变味的内涵.而且还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穆旦写的爱情其实只是一种象征,他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诗人的思考。这样一来,诗的内涵就扩大了,深沉了,因而能够使人常读不厌。

在“朦胧诗”时期,“我不满”、“我——不——相——信”等声音。其实是对“”践踏人性的反思和消解。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是对的准确而又深刻的揭示.而且升华为对中国人劣根性的一种诗意的概括。

但是,8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诗人对于历史、现实的消解却越来越普遍,他们可以质疑孔子的价值,把象征中华文明的黄河低俗化、庸俗化.把人的精神肉体化,把美好的理想虚无化.把崇高的精神卑劣化,而他们又没有发现或者建构一种具有导向作用的精神来支撑人与社会的发展,最终导致诗歌缺乏精神向度。

诗人以不同的姿态打量世界.可以获得对世界的不同认识。但不同的姿态所产生的艺术效用是不一样的。人们现在都承认诗人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就诗歌发展的历史看,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诗人不应该凌驾于他人和世界之上,不过,优秀的诗人确实比普通人站得高.看得远,他们可以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负面中看到动力。艾青就说过:“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优秀诗人总是能够通过诗篇带给读者关于生命的启迪。如果诗人打量世界的方式存在问题,他们不但不能提供启迪,反而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迷茫与困惑。这是与诗人作为时代精神“代言人”的身份不相符合的。

上一篇:何韵诗歌曲范文 下一篇:环保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