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5-26 11:38:09

工业技术创新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中国从20世纪70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而支撑着工业发展的工业生产技术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没有工业技术进步,就不可能有中国工业化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技术进步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发达国家已有技术的模仿和从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当然,这种模仿和转移不可能是完全的照搬和简单移植,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而且,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的关键性作用将日益突出。当前,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发展将越来越必须以更多自身的技术创新为基础,另一方面,工业技术水平的相对低下又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所以,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和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正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和整个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

一、中国工业化的技术来源和技术创新活动

工业化是一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断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工业生产手段不断革新,而且使工业发展空间日益拓宽。每当现有的工业生产手段被普遍采用,工业发展空间趋于饱和,即在现有技术层次上已有的工业部门已经成熟,增长动力减弱,就产生了对新的技术革命的需要。只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才能推动工业结构的根本性提升和产业空间的大幅度扩展。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看,工业技术进步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技术创新,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本国的自创,表现为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另一类是扩散性技术,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对其他国家已有技术的模仿和学习,当然也可以购买,通常表现为拥有较少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不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但可以通过接受其他国家的产业技术来实现本国产业的增长。

在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的原发性技术而不接受其他国家的技术扩散。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的技术进步也必然要依靠上述两个来源。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看,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也就是说,西方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和西方产业技术向我国的扩散,是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当然,在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我国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技术创新活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工业化的现阶段,承接发达国家的转移产业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扩散技术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

发达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转移产业,并不是简单的产业搬家。产业转移的技术依托是产业分解和产业融合。即发达国家通常是将产业链进行分解,然后把一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具体的形式有直接投资、生产外包、设备供应等),以实现国际间的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同时,所分解的产业链环节又可以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进行连接,实现产业融合,以开拓更大的需求空间。所以,当中国以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的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时候,也就日益深入地参与进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并对世界产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技术进步路线和技术选择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在国际产业竞争和产业分工的条件下,中国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在现阶段,在中低档产品生产以及在加工制造业的中低端生产环节(特别是组装)上的低成本、低价格,是中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个很大优势。在这方面,中国的许多产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几乎是“所向无敌”的,这直接表现为在中国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迅速上升。

但是,中国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而且,实际上,在竞争过程中,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越来越体会到,随着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向中国的大量转移,市场饱和和利润摊薄是不可抗拒的趋势。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的今天,各类产业(无论是成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面临着技术进步的艰巨任务。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已经走到了必须更多得以技术创新为持续动力的深度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产业正在出现逐渐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推进的趋势。中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

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可以从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的增长得以反映。据有关部门分析,目前我国已经跨入专利申请大国行列。自1985年我国正式实施专利法以来,我国的专利申请总量已达到190多万件。我国的年专利申请量由1985年的14372件,逐年攀升至2002年的252631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4%。在2003年,这一数字又上升为308487件,比上一年增长22.1%。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在同时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27个国家中,我国专利年申请量排在日本、德国之后,位居第3。这一国际排位虽然仅比1985年前移两位,但我国专利年申请总量已由最初的只占日本的四十分之一、德国的九分之一,分别提高到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专利申请大国的行列,技术创新的竞争地位明显增强。除专利申请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以外,我国的专利申请还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据了解,目前我国专利申请的类型分布日趋合理,在2003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首次接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国外申请,职务申请也首次超过非职务申请。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体现为加工组装业的迅速增长,产业技术的进步首先表现为发达国家加工制造业技术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和扩散,使我国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产量大幅度增长。进入21世纪,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非常积极的现象。装备工业被称为整个工业的母机,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经济实力的集中表现。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中国“十五”(2001年——2005年)计划提出,我国将依托重大工程,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重大项目的国产化率。例如,中国现在正加快大型燃气轮机、船用曲轴、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重大装备的国产化研制工作。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50万伏直流输变电装备、高技术含量船舶、环保设备等方面的研制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城市轨道设备本地化率可望提高到90%以上。在西电东输工程中,国家总投资4亿元配套安排了3个装备国产化项目。中国于1983年提出了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并积极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工作的开展。十几年来,在有关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累计完成了50多个重大成套设备,确保了70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技改工程的建设需要。有关资料表明,一般来讲,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都比进口同类设备节约造价三分之一以上。在环保设备国产化中,一些国内企业生产的城市污水成套处理设备已达到国外水平,其价格只是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中国已拥有了一些自主创新的成果。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中国科学家提出的标准已被国际无线联盟采纳;在高清晰度彩电研制领域,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四套标准。国家有关部门还表示,中国有选择支持的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其成果项目将在三峡工程、西电东输,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发揮重大作用。

问题的实质是,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快速增长和发展本身就表明广义的产业技术创新(包括自创性技术和扩散模仿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严格意义(狭义)的技术创新(以自创性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的不足却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突出问题。这表现在: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GDP的35%以上,从业人员8000多万人,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30左右,而且主要停留在低附加值产品行业。此外,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设备利用率低,50%以上的生产能力闲置。我国制造业结构也不完全合理,轻纺工业和家电工业等加工制造业有一定优势,但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研究和开发能力薄弱,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高端产品大多由合资企业生产。我们也许不能不承认,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产量、低层次、弱技术、少自创仍然是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劳动资源与技术选择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这一方面可以保证工业化过程中几乎是无限的劳动供给;另一方面,大量的过剩人口又使得就业压力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要素禀赋条件下,中国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将处于长期低水平状态。据广东省等沿海加工工业集中地区的调查,近20年来,普通劳动力的名义工资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般月收入仅为500-600元/人,甚至更低一些),这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是极为罕见的。

正是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无限供应(而在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下,一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在中国发展起巨大的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所以,在中国制造的工业品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迅速上升,从80年代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近5%,而且,这一趋势还表现得十分强劲,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下去.大量生产的工业品不仅开拓了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也形成很大的出口能力和进口需求。这使得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依存度就迅速提高,到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60%,而在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均占50%以上。这些现象在世界各大国中是非常少见的。它表明,中国必须通过更大规模地的资源国际配置,以工业品进出口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再配置,才能解决要素禀赋状况与产业技术性质之间的突出矛盾。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没有人会否认,中国工业化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实际上也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高速增长。问题是,正如本文前节所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技术来源是西方产业技术的扩散转移,而西方产业技术所产生的要素禀赋条件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西方产业技术的基本特征是以资本替代劳动,凡是比较“先进”的产业技术大都具有资本密集的特点,而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是属于比较“落后”产业。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条件下,所谓技术进步的主要经济学含义之一就是更多地使用资本来替代劳动,从而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每单位时间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数量)的更大提高。因此,当中国从西方引进产业技术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要素禀赋条件下所产生的产业技术特征如何适应中国的要素禀赋特征。如果不加改造地使用西方产业技术,就不可避免地同中国的要素禀赋条件发生矛盾:即,如果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就会排斥更多的劳动资源利用;如果要更多地使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不利于“先进技术”的运用;而如果希望使用劳动密集的先进技术,这种产业技术又不曾在西方的要素禀赋条件下产生。因此,中国工业化即使是从西方工业化国家引进和转移产业技术,也必须根据中国要素禀赋的具体国情进行适应性的改造和创新,否则就会发生突出的不协调现象。从政策上说,这就是既要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又要解决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问题,反过来说也就是,要解决如何在转移西方产业技术的过程中避免对劳动力的过分排挤的问题。这也就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产业技术的选择不仅仅要遵循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规律,而且要基于对适应现实要素禀赋特征的考虑时,则必然面临一个重要抉择:产业发展是以技术的先进性为基点还是以技术的经济性为基点?尽管从根本上说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性是一致的,但对于具体产业的技术选择而言,两者也可能发生一定的矛盾。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有所谓一般技术、传统技术、高新技术之分,但对于企业来说,技术高低、先进与否,并不是评价其优劣的主要标准,传统技术还是高新技术也不是技术选择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比“优胜劣汰”具有更强大的客观力量。科学家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企业追求的则是“竞争力”和市场空间(德国大众不仅生产汽车,也生产香肠)。

一般来说,只要有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企业总是倾向于选择最能有助于提高其竞争力的技术和技术进步路径。所以,只有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实现技术选择和推动技术创新,才能使技术创新有效地发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而在中国现实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市场竞争的结果往往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很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产生抑制技术先进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资金实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现实条件往往迫使它们更多地考虑技术的经济性而无力实现技术的先进性。这是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产量增长很快,价格竞争激烈,技术含量较低,附加价值不高。也就是说,我国许多产业表现为较强的成本价格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是“所向披靡”,但技术竞争力则明显偏弱。这在经济收益上则表现为,尽管生产和销售规模很大,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但净收益(利润)较低,附加价值不高。例如,我国市场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业,从产量来说我国无疑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但据分析,中国的实际获益(占产品附加价值总额的比例)不超过20%。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工业制造附加值仅为26%,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40~50%。

总之,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但对技术进步而言则是一个影响比较复杂的因素。中国产业技术的选择不能不反映劳动力丰富这一重要的资源禀赋条件,又不能使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成为抑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消极因素,影响中国产业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线路,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这是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

三、高技术在工业发展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产业逐渐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的产业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不仅是产业发展和市场空间拓展的必要,也是世界经济秩序的利益格局特征使然。因为,在现行世界经济体系中,高技术产业的高附加值利益将得到更大的强化: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的规模竞争和利润摊薄,使得其附加价值和利润率趋向降低;而高技术产业的高增长和高附加值(以及垄断利润)倾向则将长期保持。也就是说,发展高技术产业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进入21世纪,全球产业竞争空前激烈。全球产业竞争的方式从价格竞争、规模竞争,更大程度得转向技术竞争、创新竞争,即从以价格争市场、以规模求生存,转向以技术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方向。当然,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阶段,还主要依靠以价格争市场、以规模求增长的竞争手段来实现产业发展和产业扩张。但是,如果长期停留于这样的产业发展阶段,就难以实现新的飞跃,并将导致产业升级受阻,甚至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

由于当今世界的主要产业技术都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任何产业的技术特征都会带有它所产生的那个社会的经济环境的烙印,例如,在发达国家,人力价格较高的经济环境会使得工业技术倾向于更节约人力而更多使用资本,即以资本替代劳动。而如本文上节所述,中国众多的劳动资源必然要求产业技术在总体上具有更多吸纳人力的性质,即以劳动替代资本,同时又不失其经济效率。因此,适应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产业技术将是多层次的技术,有引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也有更符合中国经济资源条件的适用技术,或者所谓“中间技术”。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面对多层次的消费群体,中国制造业的产品也必然是多档次的。例如,中国既需要生产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高档轿车,也需要生产十几万至二三十万元的中档轿车。同时,几万元甚至三四万元的经济型轿车也有非常大的市场。因此,中国制造业必然表现出“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的显著特征。

由于中国是在传统产业迅速扩张转移的经济背景下发展高技术产业,因此,一方面,比较利益格局形成了使资源配置向传统产业倾斜的压力,即从近期看,将资源投向传统产业往往更具有经济合理性;另一方面,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可以获得从传统产业转移过来的竞争优势。我们在许多地区都可以看到,中国许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是从其中的加工制造及组装环节起步的,而在这些生产环节上,中国在高技术产业中具有同传统产业差不多的比较优势。例如,中国电子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就是从生产技术含量低的零部件生产开始,并且发展起组装环节,然后逐步向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生产环节扩展。所以,在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需要发展高技术产业以拓展产业空间,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技术产业链的分解以及各产业间的融合,使得中国在整体工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也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中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实现高技术同传统产业的结合,将高科技注入传统产业,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使得高技术的运用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除了一般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之外,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还有一系列新问题和突出矛盾需要解决,这对中国的高技术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使高技术发展在中国具有更大的需求空间。例如,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决不可以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所经历的那样的高污染过程,已经被严重污染了的地球无法再承受13亿人口的环境破坏行为。但是,在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低污染同低成本、低价格是矛盾的,而从长期看,以高污染为代价的低成本、低价格,又是不可能有出路的。这就对中国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迫切要求,形成对高技术的巨大需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高技术所需要的高投入可以有巨大的消化空间。高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高投入必须要有相应的经济回报,才能实现高技术投入的良性循环。而所谓经济回报就是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只有充分大的市场空间才能消化高技术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成本。很显然,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得非常巨大的优势。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具有吸纳企业研究开发资金的强烈的吸引力,面向中国市场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有可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因此,中国不仅能够成为制造能力的巨大投资场所,也会成为研究开发活动的巨大投资场所。

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5099亿元,增加值达到37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按不变价计算)和21.8%。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达到16.8%,比上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1995-200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5%。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95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6.2%,2002年已经接近10%。

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进步的产物,而在市场经济制度下,高技术的产业化主要由企业来实现。因为,一般来说,由企业以商业资金实现的高技术产业,可以最有效地保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大、中、小型企业各有优势。鼓励大、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不同的产业价值环节上实现高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可以最有效地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市场效率,包括正确的项目选择和达到其经济性目标。我国发展高技术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实现高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而是要普遍地提高我国各类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发展高技术、投资高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秩序,激发开发和运用高技术普遍的积极性,比由政府单纯地进行高技术项目选择意义更大。国家重视高技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重要的事情并不等于国家就要直接投资,也不等于国家直接进行项目选择。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进行项目选择,承担开发风险,是保证项目选择较高成功率的正確道路。

我国产业的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性质,使得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路径,一种是“水到渠成”,另一种是“开渠引水”。前者是随着产业自身的发展轨迹,特别是西方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在我国企业承接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形成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一般来说,“水到渠成”是经济性所主导的;后者即“开渠引水”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先进性所主导的,通过高投入的技术开发形成技术源泉,然后将其推广到产业领域。有些高技术项目的开发和产业化,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只有“水到”才能“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长”。而有些高技术项目的开发和产业化,则必须集中力量“开渠”,才能实现“引水”,否则就可能丧失发展机会。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大多数高技术的开发运用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电子、通信产业)是沿着“水到渠成”的道路发展起来的,“拔苗助长”只会导致很大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也有一些产业(例如,航空航天产业)是通过“开渠引水”的道路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水到渠成”是产业发展引致技术进步的过程,而“开渠引水”则是原创技术的开发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这两条道路对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路径

中国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外开放,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由于中国工业化的高度开放性,从“国际贸易导向”的国际分工方式(即主要通过商品的国际交换实现的国际产业分工),向“国际投资导向”的国际分工方式(即更大程度上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的国际产业分工)发展,比较优势的经济实质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根本的经济性质看,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大规模地在中国“采购”劳动、土地等廉价资源,直接享用中国的资源优势,在中国市场展开“世界大战”。由于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中国是跨国公司绝对不可不进入的“战场”,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不到中国“参战”的公司称不上是世界级企业。由于外国企业的大量进入,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中中、中外、外外之间的立体交叉竞争.即中国企业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外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构成了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的独特画面。

外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越来越多地获取中国市场的资源优势,必然可以显著地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开放,特别是投资领域的大幅度开放,“哺育”着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使之成为规模扩张更快、经济实力更大、国际竞争力更强的超级经济实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并且力争通过国际合作,逐步提高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实现产业升级。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条件下,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可以成为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全球化产业,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使中国企业参与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的全球体系,加速先进技术在中国的扩散。

在利用国际技术资源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特别是通过企业合资合作实现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要避免单纯的技术导向,而更应体现竞争力导向,即要以提高竞争力为技术选择的最主要标准。就产业发展而论,技术水平的高低本身不能作为判断优劣和决定取舍的标准;无论采取什么技术,目的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所以,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就是可取的技术,而工业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最重要之一就是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至于选择怎样的技术和采取怎样的技术创新路线最有利于我国的产业和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最有发言权的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特别是,现代产业分工的深化,使得各个产业都已高度分解,“传统产业”中也有许多高技术的环节,并分解为含有高技术因素的“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不少一般技术环节,也可以分解出许多一般性技术的“次产业”(例如高技术的电脑产业可以分解出机壳、键盘、鼠标等的生产环节和“次产业”),所以,什么是传统产业,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并无绝对的界限。在各个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以及产业分解所形成的各个“次产业”中,都有技术创新的空间。产业的高度分解和分工,形成了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的技术基础,鼓励中国企业进入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的全球体系,就有可能进入产业技术进步的巨大创新空间。在这一技术创新空间中,中国企业一定会找到实现技术创新的可行路径,包括引进技术、学习技术、购买技术,以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业技术来源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味的技术模仿和长期放弃技术控制,尽管可能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将丧失技术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核心技术,实际上很难从简单的国际转移中获得。对于这样的战略产业和核心技术,中国必须树立进行自我研发和决心,加大投入,优化技术研发投入的资源有效配置,集聚力量,冲击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形成在这些领域中一定的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同样开放市场是遵守WTO规则的总体要求,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政府对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没有任何利益倾向,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更多地关注本国企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忽视本国企业发展和利益的政府是不能存在的(因为政府归根到底代表的是本国国民的利益,而不是世界的利益)。而关注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状况,支持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是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职能之一。即使是在原则上必须维护所有类型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也决不意味着政府对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关注是同对外国企业完全“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的。更彻底地说,政府对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负有重大责任,一国企业在总体上的技术进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成功与否。但是,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对本国企业的关注包括对本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关注和支持,又决不能变为政府直接参与和包办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或者在政策上不合理地偏向本国企业,实行歧视性的产业技术政策,以至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秩序,实际上,这同时也将削弱本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使之成为坐享其成的技术“消费者”,而不是技术创新者,最终还是“扶不起的阿斗”,永远没有能力同外国企业进行有力的技术创新竞争。总之,国家如何有效地实行支持民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措施,既能充分利用对外开放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又能避免或减少外国企业对民族产业技术进步的抑制性影响,以推动民族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其中的技术竞争力因素,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

五、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进展和问题

产业技术创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即一个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通常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较低,所以,产业技术创新的业绩也较差;反之,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产业技术能力较强,所以,产业技术创新的业绩也往往较好。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知识创新指数虽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却并不低于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知识创新综合指数”与中等收入国家基本相当。这表明,在总体上,中国技术创新的表现是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而且,由于大国效应的作用,中国技术创新的实力和潜力明显高于同等发达水平(以人均国民收入为衡量标准)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知识创新的投入和产出都表现出极大的地区不平衡性。少数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知识创新的有些指标(主要是投入性指标)不仅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接近和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例如,北京市的“知识创新经费指数”和“知识创新人员指数”均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一些经济较后进的地区则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是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强。这不仅表现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R&D支出持续增长,而且表现为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据科技部《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提供的资料,2002年,我国R&D经费总额1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1996年以来,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例连续6年保持增长,从1996年的0.60%上升到2002年的1.23%。按可比价格和同口径计算,1996至2002年6年间,我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达到21.7%,是世界上R&D经费年均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02年,国内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达到7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0%。企业R&D经费支出已占全国的61.2%,比2001年上升0.8个百分点,“十五”以来,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

国家科技部《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还表明:目前,全国2/5的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不断增长,新产品开发取得良好效益。同时,统计资料也表明,随着自主技术创新力量的增强,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外部技术的强度在逐步减弱。近年来,由于企业购买国内外技术的支出小于自身R&D经费支出,R&D经费与购买国内外技术支出的比例连年下降,1999年为1:0.88,2000年为1:0.79,2001年为1:0.77,2002年为1:0.74。表明企业不断注重自有技术的开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步减弱。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制度和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有了一定的改善,这突出地表现为,我国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供给弹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有市场需求,企业就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和跟进,很快形成生产能力,大规模地向市场供应产品。而且,产品在质量、性能、款式等方面的提升和更新换代,也大大加快。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消极的现象,例如,假冒、侵犯知识产权的等,而且,即使是在合法的技术创新中,模仿的因素也比较多,但是,从总体来看,近20多年来,中国产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毕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当然,从根本上看,技术创新的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突出地表现为,我国企业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少,即使是一些我国的生产能力已经非常巨大的产业,其核心技术也仍然是外国的,所以,我国企业仍然不得不向外国企业支付巨额的技术转让费。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中,我国企业的技术劣势更为明显。

导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原因当然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因素,但是,我国企业在体制上和战略意识上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其中,较具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是:1.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的产权制度尚不成熟,不稳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中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管理层,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对企业未来的产权状况都缺乏明确的预期,所以,对是否投入技术创新,特别是需要长期高投入的技术创新,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机。2.中国经济的巨大市场空间,使得企业往往更倾向于进行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以获取近期的经济回报。而对于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创新项目,反而更趋谨慎。特别是当一些产业出现高增长机遇,市场需求快速膨胀时,企业追求扩大生产能力的欲望非常强烈,往往忽视在技术创新上的努力,甚至更倾向于以低技术、低成本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往往以牺牲环保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迅速扩大产量,占领市场空间,获取最大的短期经济收益。3.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过于简单,往往总是在相同的领域中进行同类竞争,缺乏市场细分意识。而且,模仿意识强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差异化超越,而是同类比拼,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使得技术创新活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激烈的竞争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路线雷同,创新意义不强。4.企业中的合作意识不强,对于需要很多人密切合作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往往缺乏有效的组织合作机制。一些企业中,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企业中,关键的技术创新人才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企业忠诚度不强,“跳槽”现象和“自立门户”现象频繁发生,往往对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以及技术资源的长期积累产生消极影响。5.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对投资的依赖性过强,使得技术创新活动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争取投资资金的行为,企业在融资上的热情和资源、精力投入往往高于对技术创新本身的积极性,甚至演变为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上的“圈钱”、“捞钱”的行为,似乎争取到投资资金或者信贷资金本身就是“成功”,常见的表现就是:为股票上市而欢欣鼓舞,为获得贷款而兴高采烈。股票上市(或增资扩股)或者获得贷款成为目的,而技术创新反倒成为说给投资人和信贷机构(银行)听的“故事”。这反过来使得投资人和信贷机构对企业声称的“技术创新”缺乏信任和信心。这就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条件受到破坏,真有技术创新项目需要资金投入时反而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支持。6.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科技与生产相分离的体制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科研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道路还没有真正畅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长期效益性质,同企业的短期商业利益之间的沟通和衔接,还缺乏体制上的保证。所以,当企业普遍受到短期商业利益的诱惑和竞争压力时,技术创新就会受到挤压。

以上现象和问题的存在,大都具有深刻性和长期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企业、社会、政府共同努力来解决。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正在走向更健康的道路,上述现象和问题的解决具有良好的前景。

六、结论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扬民族之魂攀名品之巅

上海加快发展液晶平面显示产业正当其时

上海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从战略高度加强子公司管理

汽车业呼唤高质量的国产非金属零部件原料

国有企业全面实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再认识

上海化工区一期龙头项目成功受电

国资委将委托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央企业

戴卡轮毂在打造国际一流生产基地

上锅公司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国产化

开创上海工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尽快形成有规模的自主新产业

外地劳动力的使用与管理

入世第二年对上海工业发展的影响

抓住大好机遇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

上海霍富抢占汽车锁具市场制高点

上海工业投资上半年又创新高

上海电气集团推进国企改制产权交易

宝钢股份加快跨越式发展

上海冷冻空调制造业酝酿大发展

上海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探索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的新模式

努力建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建设中的上海化学工业区

保健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信息化推动上海三菱管理创新

上海仪电集聚人才的探索

加入WTO与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

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加快工业新高地建设步伐

论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市场优势的获得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

试论加入WTO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与影响

抓产品质量矢志不渝可靠性工作任重道远

创新意识是船舶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

发达国家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

知识经济将成为廿一世纪的经济核心

论科研院所企业化发展战略

对离心所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初探

因特网为企业技术进步带来机遇和挑战

搞好技术创新深化国企改革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上海工业结构调整

引进国外智力促进纺织行业蓬勃发展

关于提高企业技术进步层次的思考

高新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和对策研究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韩国经验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7)06-0053-07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立足于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但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上述优势正逐渐减弱。要在变化了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实现中国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不断增强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而在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韩国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所借鉴。

一、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

(一)纵向地看,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效果的多样性,直接度量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国内外学者通常采用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考虑到指标的重要性和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下主要采用研究与发展经费作为投入指标,专利作为产出指标来分析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状况。

研究与发展经费是指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实际支出,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部分。2005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为1250.3亿元,比1995年增长7.8倍,年平均增长24.3%;从反映投入强度的相对指标看,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6%,比1995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专利是指专利机构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作为研究与发展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专利代表了发明或设计的潜在商业化机会,是不同国家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一种同质测度。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达到55271件,比1996年增长10.1倍:在相对指标方面,专利申请受理数占全部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4.83%提高到2005年的11.61%。以上分析显示,不论从技术创新的投入还是产出看,它们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指标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但另一方面,如果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又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按现价PPP美元计算,2002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额仅为283.5亿美元,只有美国制造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的24.1%,高于英国和法国,但低于德国;而从制造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个指标看,2002年,美国为7.8%、英国为6.9%、德国为7.7%、法国为7.4%,都远远高于我国2.7%的水平。再比较专利指标的情况。由于诸多国际科技统计资料中均缺乏按工业(制造业)部门分类的专利数据,所以我们只能就每个国家的全部专利数据进行国际比较。虽然用全部专利数据的比较来说明工业技术创新的情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一国的专利,不论其出自何处,真正实施起来最终还需要通过产业部门。也即由产业部门将知识形态或样本实物形态的专利技术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最终产品或中间投入产品,所以一国的专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该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后备资源或支撑条件之一。从各国在美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数看,2001-2005年,我国共获得1587件,虽然比1996-2000年的389件增长了3倍多,但远远低于同期美国的421372件,日本的169285件,德国的53774件,英国的18039件,韩国的20048件。这组数据表明,如果以国际标准衡量。尽管我国的发明专利增长很快,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十分明显的差距。

(二)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但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还需要加强

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各自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机构和大学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企业侧重于产品和工艺的技术开发。根据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一个有效率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大部分研发资源相对集中于产业部门的企业中;而科研机构和大学所占的比例较小。应该说,这样的R&D结构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按照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规律,企业理所当然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10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占全部R&D经费的比重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从1995年的40.6%提高到2005年的51.3%,已经超过科研机构和大学两者之和,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从各国制造业企业R&D经费占全部R&D经费的比重看,2003年,我国为46.8%,接近美国47.4%的水平,但仍明显低于日本71.1%、德国68%、英国58%和韩国68.3%的水平。虽然我国的数字没有反映全部工业的情况,但一方面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绝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采掘业和电力行业的数字,因此其与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数字比较所反映出来的差距是可信的。这就表明,在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需进一步加强。

技术创新是一项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很高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影响。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也是世界各国包括工业发达国家在内的通例。从我国的情况看,虽然政府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支持力度还需要加强。政府资金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是反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的这一指标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到2004年,政府资金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只有4.8%,比2000年的6.8%下降了2个百分点。如果作国际比较,我国则明显低于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水平,2003年这三个国家的同一指标值均超过10%。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当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大

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工业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按不同引进方式划分的技术引进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化通常起源于引进、吸收和改进国外技术。但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其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会逐渐下降并开始自主创新的历程。技术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的指标,可以用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之比来衡量。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技术依存度较高,表明该国技术创新对技术引进的依赖程度较强;反之,则表明该国技术创新中的自主创新成分较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之比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199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依存度为2.55,2000年下降到0.69,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0.24。技术依存度的持续下降,表明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一个国家进行技术引进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本国的技术能力,然后利用自身的技术能力生产产品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二是为了增强本国的生产能力,以便直接用这种生产能力生产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技术引进的目的不同。引进技术的种类和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以提高技术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通常以引进软技术为主,也即着重引进专利、专有技术和工业设计等,即使是引进硬技术也是为了当作技术学习的样品,而主要不是为了当作生产能力使用;而以增加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则主要引进硬技术,也即成套设备、关键设备和生产线。统计数据表明,近10年来我国技术引进的结构也经历了由以硬技术引进为主向以软技术引进为主的转变。在1995年技术引进合同成交金额中。软技术(包括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引进合同金额只有17.8亿美元,仅占引进项目总额的13.7%;而硬技术(包括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等)引进合同金额达到112.5亿美元,占引进项目总额的86.3%;到2005年,软技术引进合同金额达到118.1亿美元,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到62%,显著超过硬技术引进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后者下降为28%。

(四)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工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十分显著,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外通行标准,所谓技术密集型行业就是指那些R&D强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这些一行业一般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8个行业。2005年,我国上述8个行业的R&D经费支出占整个工业相应指标的比重高达66.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两个行业合计占工业总量的比重就达到36%。从专利申请数指标看,8个行业合计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78.7%,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两个行业合计占工业相应指标值的比重达到57.3%。工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高度集中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居于前两位的行业,表明这些行业在工业技术创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技术创新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状况。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本世纪初期,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与此相适应,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产出也构成整个工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外资企业的R&D经费支出占整个工业相应指标值的比重已超过1/4,其技术引进经费的比重接近1/2,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1/3,专利申请数的比重接近1/3。这组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更进一步看。外资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所占比重明显高于R&D经费支出比重,又显示出外资企业技术创新以技术引进为主的基本特征;而在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外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高于专利申请数所占比重,则反映了外资企业更加重视对技术创新直接效益的追求。

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根据以上基本特征并结合国际经验判断。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创新的重点也将从对技术的应用转向对技术的改进和技术创造。另一方面,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以及技术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又将在推动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带来变革的压力。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如何针对我国的国情和技术创新的需求特点,选择更加有效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我们在讨论工业技术创新问题时必须关注的一个主题。

(一)影响工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与美、欧、日、韩等取得良好创新绩效的国家相比,我国在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和技术创新环境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决定了我国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规律也必然不同于这些国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首先要对工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综合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影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业差异和产业发展阶段。行业是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许多针对我国工业行业的研究都表明,不论是研发强度、创新类型还是创新频率等,都表现出明显的行业间差异。之所以这样,是由于行业的差异往往意味技术机会和市场特征上的差异,而行业间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知识等要素禀赋的不同也会促使企业的研发行为呈现出内生化的行业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技术创新也会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产业快速发展阶段较之产业成熟阶段,在创新类型上,前者通常集中于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而后者则往往侧重于产品创新;从技术来源看,前者从外部引进的比重较大,而后者则会对自主研发给予更多的关注。

第二,市场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市场需求规模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分摊研发成本,提高研发赢利的预期水平。技术创新通常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和巨大的固定成本投入,较大的市场需求规模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摊研发成本,为预期技术创新赢利提供可靠的保证。二是影响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从动态看,如果市场需求规模足够大,由技术障碍造成的供给面垄断市场结构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垄断利润将激励更多的厂商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打破技术障碍,进入市场,形成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又必须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而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又为技术积累和技术能力各异的厂商提供了多种技术机会。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迅速扩张的市场需

求规模和多层次的需求结构,十分有利于促进各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实践。

第三,国外研发资源的流入。国外研发资源流入对于经济全球化下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国外研发资源流入的路径主要有FDI和进口贸易。就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看,虽然存在“抑制论”、“促进论”和“双刃剑论”等不同观点,但有许多实证研究都证实了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包括技术扩散效应、技术示范效应和技术配套效应等。除FDI外,进口贸易也是促进进口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产品贸易给输入国带来了模仿生产的动机;二是输入商品的竞争力会影响到当地厂商的市场份额,进而间接地刺激当地厂商的技术创新活动,以期达到抗衡的目的。我国作为一个引进FDI最多和进口贸易不断扩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强调增加国内研发资源投入的同时,尤其需要发挥国外研发资源在促进工业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产品模块化程度和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模块化日益成为以IT产业为代表的许多产业的发展趋势。模块化的好处主要是:借助于模块化结构,通过良好的分工,可以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处理和协调复杂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而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和风险。较高的产品模块化程度和生产环节的可分性,为我国的IT、汽车等加工组装型企业提供了基于低劳动力成本和当地市场知识及分销网络建立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大量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又会降低国外总装产品供应商的垄断程度,并提高当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当地企业的进入可能性。

(二)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

经过长期努力,国外关于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有:Abernathy和Utterback最早研究了产业创新的模式,提出了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以研究与发展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模式(1978);韩国学者Kim L.基于对韩国汽车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上有别于发达国家,需要通过技术学习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引进创新模式(1995、1997)。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也对产业创新模式问题作了探索性的研究。例如,谢伟对中国彩电工业技术学习的机制进行了讨论(2001);路风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积累基本模式的归纳(2004);吴晓波提出了基于全球化制造的二次创新动态模型(2006),等等。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归纳分析可以看到,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基本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模仿创新模式、嵌入式创新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我国工业的不同行业应该在充分考虑各自具体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期望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

模仿创新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条重要路径。所谓模仿创新,是指在原始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下,通过进口设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等合法方式引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模仿创新并不是原样仿造,而是有所改进和有所发展,其核心是通过在规模经济、工艺改进、质量控制、标准化生产和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环节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性能、质量、价格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赢得市场优势。模仿创新模式的成功与否。与特定的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和生产范式有关。对于产业起点低、技术周期长、规模经济显著的传统产业和生产范式,模仿创新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追赶方式:但对于技术发展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难以预期、技术变化呈现非连续特征、反向工程困难、规模经济不显著的产业和生产范式,模仿创新模式的效果是有限的。实施模仿创新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妥善处理知识产权保护与模仿创新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包括快速反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技术改进能力、大批量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在内的模仿创新能力。

嵌入式创新模式主要是通过参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与跨国公司价值创造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合作,在跨国公司的某些生产环节和阶段上实现专业化,并抓住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所提供的发展机会,不断吸取跨国公司的创新信息,进而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新加坡和台湾就通过成功地实行这种技术模式,建立起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嵌入式创新模式的核心是:在与跨国公司的相互作用中,根据基于本土市场需求特点的产品创新以及企业在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上的努力形成的动态比较优势,不断地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分工层次。实施嵌入式创新模式的重点是: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和技术开发体系: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联盟,吸引跨国公司的R&D投资,并在国内建立起跨国公司的R&D分支机构。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不依赖国外的技术引进,而是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新技术并实现商业化的技术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模式的基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也体现在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通过成功的自主技术创新,可以在技术上居于领先地位,不断地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工艺。从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占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最终建立起新产品的市场优势并获取丰厚的创新收益。正是基于这些优点,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大国,在我国的某些产业特别是那些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要看到,由于自主技术创新的技术突破是内生的,而且创新的后续过程也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推进,既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面临很高的失败风险,因此,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产业而言,现阶段还不宜过分强调从事自主创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点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注意利用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重视对创新后续环节的投入,不断根据市场反馈完善创新产品。

三、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

韩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一个成功案例。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韩国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花费100年左右的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迈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并于1996年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一步看,韩国经济的腾飞又是与其在产业技术创新上的卓越表现紧密联系的。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工业的技术水平与我国相差不大,许多产业的起步甚至比我国还晚,但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韩国在IT、汽车、造船、钢铁和机械等众多产业领域都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其中一

些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概括起来。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择并推行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一个后发国家而言,技术创新模式或者说技术创新的路径往往有多种选择,而不同的路径又会导致不同的创新绩效。韩国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源,通过技术的引进一模仿一改进一创新,迅速完成技术学习过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韩国的产业技术创新是从技术引进起步的,经过“干中学”和“用中学”。在掌握生产技术并形成生产能力后,再对引进技术进行模仿。模仿创新给韩国企业带来了宝贵的技术学习机会。而技术学习能力的积累,又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改进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技术跨越,参与更高层次的技术竞争,韩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开始转向并日益注重自主创新。总体上看,韩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适合其国情的,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第二,着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韩国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韩国,企业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主体,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活动由企业自主决定并承担风险,但政府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严格的指导、监督和控制。这种机制既保证了技术发展的计划性。又保证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从韩国企业内部看,也有一些有利于技术创新取得成效的因素。例如,韩国企业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个人和企业的有效技术学习,而且有利于将这种学习能力转化为企业能力。再如,韩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既是企业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技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韩国产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意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国政府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立法为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先后颁布了《科学技术振兴法》(1967年)、《工业技术开发促进法》(1972年)、《特定研究机构扶持法》(1973年)、《技术评估法》(1973年)和《科学技术基本法》(2001年)等一系列法律,并以此为准绳出台相应政策,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二是对技术引进进行控制和考核。韩国政府只允许引进关键技术,并对每一项引进技术都提出相应的消化吸收目标,还利用技术引进的审批和评价系统对重大引进项目进行跟踪考核,以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三是实行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韩国政府的研发资源投入长期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政府的R&D预算比上年增长14.2%,2007年的R&D预算达到8.9万亿韩元。在税收政策上。推行了包括鼓励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化和国外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韩国经验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第一,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规范企业的技术引进行为。韩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表明,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模仿创新是缩小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的一条捷径。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技术基础看,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仍然应该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即模仿创新为主。随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不断积累,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后,再逐步增加自主创新的比重。要强调引进技术的重要性。不但需要继续通过吸引外资的方式获得先进技术,而且也要增加通过技术贸易、逆向国际直接投资和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获得先进技术的比重。为了防止重复技术引进,提高产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国家应建立技术引进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进行统筹协调。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评审和条件管理,技术引进企业必须具有与引进技术相关的研发能力和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详细计划安排。

第二,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激励力度,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活动和技术集成应用的主体。一是要在财政资金和优惠政策的配合下,调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开发和管理优势,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占领市场,形成竞争开发机制。二是鼓励企业建立和强化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转制院所建设技术开发平台。三是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学的科研优势,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建立各种技术创新组织,形成互补的技术开发协调分工体系。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船舶工业 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 途径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084-02

21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的颁布实施,我国船舶工业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自2008年以来船舶工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我国船舶工业与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的竞争已十分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在船舶工业中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尽能多地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是以谋求更好的发展的唯一选择。

1 我国船舶工业技术进展分析

1.1 成就

由于劳动力短缺和环保成本原因,造船业于20世纪50年代从欧美转到日本,70、80年代又转到韩国。新世纪以来,已逐渐转移到我国及越南等地,我国船舶工业乘机抓住难得的市场机遇,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并取得显著成就。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造船完工量为6120.5万载重吨,占世界总量的41.9%;新接订单量为5845.9万载重吨,占世界总量的48.5%;截至2010年底,手持订单量19291.5万载重吨,占世界总量的40.8%。就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全面超越日韩等国。然而,随着造船业的国际发展大量的造船新规范和公约已被提出,就我国目前的造船技术水平而言,新公约及规范将导致我国建造成本、造船产量和建造周期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经初步计算,新公约及规范将导致将使造价至少增加15%,建造周期延长二至三个月。这将直接导致国内大型船厂的年产量严重下降,利润下降。而对于众多中小型船厂来讲,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如不及时提高我国造船技术工艺水平,改良硬件设施,改善生产管理模式,我国将有退出船舶市场的风险。

1.2 挑战与机遇

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船舶市场需求严重下降,手持订单量减少;造船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船舶节能产品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出大型船厂外,中小型船厂相继破产,我国船舶业成下滑趋势,船舶业生存压力不断加大。就目前来看,世界船舶工业进入了新的调整期,主要是围绕技术、市场、产品的全竞争。但以此同时,我国船舶工业缺乏创新能力、缺乏高技术产品、相关产业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故就机遇而言,新种类船舶相继出现,如节能环保船舶、高技术船舶、海工程装备等。这些将是我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只有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管理模式、积极创新。同时,我国也有优势的一面―― 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裕,市场潜力大。只有抓住机遇,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效益。我国才能继续占领造船大国的宝座,从而在积极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造船强国。

1.3 应对措施

由于国际新标准以及新公约的提出,将使我国船舶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一味的引进尖端技术来应对技术挑战是永远不可取得主动权的,只有从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学会不断的以创新来应对危机。除此之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掌握最新动态,以进一步指导我国船舶企业转变生产模式。

随着新公约和技术的出现,燃料天然气、电池、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所以应该增加环保型技术船舶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船舶工业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鼓励现有中小型船舶企业资源整合,扶植大型船舶企业发展,从而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2 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1)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创新可以分为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两种基本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获得新技术或产品的方法,而模仿创新模式是指通过模仿学习先进技术的方法,购买引进先进核心技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的方法。其共同点是他们都能获得新技术,他们都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活动,对于不同阶段的具体问题,选择科学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是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以实现自主创新为目的。在模仿创新方面,应积极引进先进船用设备、制造技术,收购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等。在自主创新方面,应加大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船舶相关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

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十分落后,船型的设计、开发、建造等能力十分薄弱,而且通常只能生产简单的散货船、干货船等常规船舶。为打破这种局面,提高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船舶工业从国外引进多项船舶建造关键技术和多种先进的船舶设备。并在2000年底开始引进LNG船专用设备和技术,同时与法国多件相关企业签订了协议。从此我国具备了建造LNG船的能力,打破了国外造船厂的垄断。

(3)对一些较为关键的造船技术和船用装备技术,船舶建造技术发达的国家一直采取封锁的政策,我国船舶工业很难直接引进这些技术,所以只能依靠自主研发,即需要自主创新。另外利用模仿创新直接获得的技术大都是国外先进造船国家已有的成熟技术。如果不进行自主创新,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将长期落后于其他国家,这样将永远不具有竞争力。因此,进行自主创新是使我国船舶工业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且模仿创新也使船舶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人才,这些都为模仿创新过渡到自主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3 船舶工业技术创新中的问题

3.1 创新模式的选择不当

我国船舶工业经多年的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途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就我国的创新技术领域的发展而言是存在弊病的,我国不论是在船舶或是其它很多领域,创新模式都只重视模仿创新而忽视自主创新。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各种手段引进了大量国外技术和产品,甚至通过反向工程方式仿制国外产品,从而获得相关技术。这样的模拟创新根本达不到技术引进的最终目的,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因为我们忽略模拟创新是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这一重要目的。一项新技术的引进其实只是工作才开始,应该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实施二次或多次开发。由于长期忽视自主创新,我国建造的船舶主要集中在常规船型,如散货船、油船、杂货船等。而对于新型船舶,如大型豪华船、高速复合型船、大型自卸船等的设计仍然为一片空白。

3.2 资源分散度较大,不利于技术创新发展

其中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源、知识资源和资金资源等三大资源。然而对技术创新而言,资源的集中程度是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船舶工业存在创新资源分散主要以小型化和短周期化的特点为主,难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人才资源分散在船舶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这些人才资源地域上分布较分且合作力度较弱,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知识资源缺乏共享交流,其中高等院校拥有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科研院拥有技术研发知识,而船舶制造企业拥有实践经验和技术需求。资金资源方面,由于人才知识资源的较分散导致了大量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分散,从而就直接导致出现较低的技术创新水平。

3.3 缺乏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和领军机构

就造船领域,由于我国起步较晚,缺乏大量的高端人才,不能独立的开辟一条船舶研究与发展路径,一味的技术引进,追随他人脚步。这样将限制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空间,也浪费大量资金。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领域,想谋求进一步的创新实之不易,如果换一下研究领域认真探索,我国也能拥有一片世界领先的创新技术。对我国船舶工业目前的现状,要想快速的改进并发展,急需一领军机构带领大家共同发展,统一研究重点,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只有这样才能结束各自为政,资金、人才、知识分散的局面。

4 结语

就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来看,我国要成为真正的造船强国仍需很长的路要走。积极重新整合资源,确立一领军造船机构,有选择性的引进技术,并在模拟创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自主创新和多次创新。积极培育新型技术人才,开辟新研究领域。着眼于长期发展,明确研究方向,共同努力,方能在造船领域闯出属于中国的一片天。

参考文献

[1] 崔远淼.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8):38-42.

[2] 周维富.我国船舶工业自主技术创新中的问题及改进取向分析[J].船艇,2006(11):6-10.

[3] 张长涛.当前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特点与趋势[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7(1).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一)总体概况

科技创新被奥巴马政府视为美国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增强的源泉。为了增加就业赢得未来,美国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对国家创新的投资和培育,强调要通过不断地形成新产业、开发新产品以保持美国在科研和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保证其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在工业领域,美国不仅致力于尖端技术领域的持续性投入,以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而且还通过制造业复兴,依托科技进步实施工业转型与升级,力图掌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权。为保证工业创新的持续发展,还对一些创新关键基础领域进行重点投入。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1、夯实创新基础,保证国家持续创新能力

奥巴马政府认为创新的关键基础包括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21世纪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增强的根源。

在教育方面,美国政府通过提高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改革初等中等教育,创立一流的早期教育体系,力争培养出世界上最高素质的劳动力。

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宽带网络和下一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基础建设等。美国政府认为以宽带接入、无线通信和现代化电网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建设能为未来10—20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在就业创造、国家竞争力增强以及可能的技术突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政府承诺将对50MHZ到550MHZ频谱资源的大规模商用,激励企业进行移动电话、上网本及其应用方面的研发,早日建成覆盖率达到98%的下一代全国通用安全无线网络;政府还提供69亿美元更新居民区、商业区、学校和医院等场所的宽带,使约1/3的美国人告别20世纪落后的网络设施。除此之外,奥巴马政府还通过美国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项目提供基金,对高速网络、物理网络系统、下一代超级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研发进行大力支持。

2、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再工业化”战略

早在2009年奥巴马就强调“再工业化”战略, 提出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增长的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目的是扭转美国面临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问题,重振本国经济。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目标不仅仅是要恢复传统工业,而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工业转型和升级,掌握后危机时代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权。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着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在航空、新材料、信息、纳米技术、生命科学等工业化战略的重点领域进行部署,力争通过创新,使本国工业保持世界领导者的地位。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快速进步。在2012年预算中,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科研机构共增加超过50亿美元的研发基金,用于制造业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研发。其中,7500万美元用于纳米技术、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等的研发;7亿多美元用于加速在纳米制造、网络安全和生物制造等方面测量技术的突破。通过新技术革命的推动,美国制造业吸收微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生物、航空航天、环保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创新出包含精益生产、准时生产、清洁生产、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制造、绿色制造等众多先进模式的制造业体系,重塑本国制造业核心地位,将世界范围内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转化为制造业的领先优势。

产学研联合,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保持本国在高端制造业的霸主地位,2011年奥巴马总统推出“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通过官产学联合实现振兴高端制造业的目标。项目由政府投入,道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共同领导实施,在建设国家安全关键产业的国内制造能力、缩短先进材料从开发到推广应用的时间、投资新一代机器人和开发创新型的节能制造工艺四方面重点攻关。2012年预算推出1200万美元的“先进制造业科技合作项目”,以公私合作的方式,为能够优化生产工艺的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产学研联合、公私合作的方式有效地加快创新市场化推广的进程,促进高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与市场相结合,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被视为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主体力量,因此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支持和鼓励。2010年8月27日,奥巴马签署小企业就业法案,向中小企业提供总值440亿美元的基金及120亿美元税收减免,用以扶持小企业发展。政府还出台一系列措施,努力构建充满创新活力的、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工业创新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

3、工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及问题

通过对基础教育和关键领域的不断投入,美国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以来每年新增专利申请数量接近50万项,其中大部分属于工业领域专利。通过对纳米技术的推广应用,成功研制出纳米晶体管、可控纳米马达、纳米电动机、纳米激光器、纳米弹簧等成果,对信息技术、机械和生物制造领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2011年研发出世界上最轻空气比重达到99.99%的新材料,重量只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1%,并拥有极高的能量吸收能力。预计未来将会对制造隔热装置、电池电极以及一系列吸收声音、振动或者冲击波的产品带来变革性影响。美国“制造业回归”、“再工业化”战略催生出一批新的优势产业,使本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然而在后危机时期全球工业复兴的浪潮下,世界各国都在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加速培育创新环境,实现本国制造业崛起,美国对科技制高点的争夺在发达国家中也仅仅位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二、英国

(一)总体概况

英国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其科研几乎涉及所有科学领域。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国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国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电子和光学设备、人造纤维和化工产品,特别是制药行业保持雄厚实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形势下,英国加大了研发投入,调整经济结构,在优势科研领域进行战略部署,以新技术战胜危机,带动经济增长。

英国科学研究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但在技术转化方面缺乏充足资金,没有让经济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技术转移方面,英国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国家战略,没有对商业需求给予充分关注,没有充分发挥相关专业人员的价值。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水平的科研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在经济方面,被称为“英国悖论”。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1、制定以创新为核心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把知识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把创新作为立国之策。自1994年首次创新白皮书以来,此后1998年、2000年、2001年的政府白皮书均以创新为主题。2002年之后发表了一系列创新相关的行动计划。2011年6月,英政府公布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再一次明确了科技的经济推动作用。2011年英国政府投入5100万英镑,建立9个创新制造研究中心,并资助未来先驱制造计划;2011年还出台了《英国空间技术发展战略》和海洋产业增长战略。

2、高端逐鹿,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

除金融和专业服务业以外,英国最具优势的产业就是先进制造业。为了保持和强化其国际领先优势,英国政府近10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包括资助合作研发、支持知识转移网络、知识转移合作伙伴关系、政府采购驱动创新等。主要涵盖信息和投资、先进制造技能、新技术应用、特殊产业等领域。

3、采取财政优惠政策

通过直接资助、减免税赋等,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资和采用新技术。据英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11月,英国有450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英国政府对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给予四类直接资助。研发税收减免是英国政府激励企业创新政策的旗帜。自从2000年实施研发税额减免以来,已经完成了3万多项抵扣,成功给予英国的创新企业23亿英镑的支持。目前,通过研发税收减免政策,每年能够给企业大约10亿英镑的支持。

4、完善资本市场,为企业创新提供融资支持

英国具有在欧洲领先的风险资本市场,规模大、发展程度比较完善,约占整个欧洲风险资本投资市场的1/3,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在风险资本市场失效的领域,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比较突出的几个工具是风险资本信托计划、企业资本基金、母基金。

5、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提供信息比如英中贸易协会向会员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免费咨询。二是转变观念,如英国商务部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通过提供信息、组团考察、技术援助等方式培养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战略化思维和全球化眼光。三是优化生活环境。特别重视环境保护,以形成舒适、便利、完备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德国

(一)总体概况

德国是欧盟最大、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重新回到重视实体经济、依靠技术创新的轨道。德国采取了非常规的救市措施以及经济振兴计划,对银行采取了救助。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对企业实行税收减免以及扶助中小企业,加强在未来领域的投资和研发投入,力争实现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灵巧增长”。

在德国的创新研发投资中,企业是主导力量,私人企业占研发总投入的2/3;德国政府负担的研发费用大约为40%,其中,联邦政府负担约20%,17个州政府负担其余20%。德国创新体系另一大特色是由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赫尔姆霍茨协会和莱布尼茨学会组成的四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大型基础性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预算每年都在15亿欧元以上,主要由政府提供。除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外,科研成果全部向社会公开,由公众共享。

德国创新体系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与英法等欧洲国家相比,教育相对落后,学术界在追求卓越方面并不十分突出;前沿技术投入与产出不够;德国目前的研究格局不乏研究成果,但市场真正用得上的、实用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科学界与产业界存在“鸿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此外,“联邦主义”也在某些方面对创新造成阻碍。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1、制定明确的长期规划

联邦政府于2006年推出了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总体科技发展规划,包括17个重点发展领域的跨多个部委和领域的“高科技战略”。2010年7月通过了2020高科技战略,汇集了德国联邦政府各部门的研究和创新政策举措。新战略提出以5大需求领域开辟未来新市场,并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积极营造友好创新环境。2010年11月为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德联邦政府启动“数字德国2015”战略。

2、资助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

在关键技术领域的产业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政府给予直接资助。资助集中于重点创新领域,即涵盖整个产业链的、具有重大国民经济潜力的、对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有拉动作用的创新领域。同时受到欧盟补贴法限制,国家对产业研究的补贴不得超过50%,技术开发不得超过25%。若欧盟以外的国家在相同技术领域的补贴超过这个比例,则对产业研究的补贴可达75%,技术开发的补贴可达50%。对中小企业可在此基础上上浮10个百分点。

3、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

为了确保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德国政府接连出台激励措施,如“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担计划”、“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促进计划”等,包括直接的资金支持,以及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此外,还采取有助于中小企业的专利政策、简化企业申请扶持基金的行政手续,新的科研成果鉴定措施、前沿集群竞争和创新联盟等举措,提高中小型企业研发参与的持续性。

4、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利用创新指向的公共采购

联邦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拓宽融资渠道。主要措施有三项:推出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贴息或低息信贷计划和参股计划;创立公私合资的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对私人风险投资的政策措施,鼓励私人风险投资。根据最新估计,创新领域的公共采购总额高达230亿欧元。在更大地节省行政开支的同时,强化企业创新活动,从而推动创新的扩展。

5、加强科技界与产业界的联合,强化成果应用

在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导的基础下,充分发挥经济界和科研界联合的优势,实现研发和企业成长的良性互动。通过资助弗朗霍夫协会等合同研究机构,按行业部门建立的工业合作研究协会以及遍布全国的技术学院,建立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的有机创新系统,系统之间的要素相互配合、互为条件,有效地解决了技术创新的资金、市场、人才与技术源的问题,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日本

2011年,当日本还在小心翼翼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时,又接连遭到地震、海啸、核泄漏三重灾难。双重打击不仅影响了日本工业,政府的科技政策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日本政府开始重新审视本国核电政策,重新制订包含核能在内的能源计划。2011年8月19日,内阁会议上通过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1—2015)明确提出了“绿色创新”和“生活创新”两个主题,这必然会影响日本工业技术创新方向。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日本工业在短短几十年内(二战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日本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绩背后,强大的技术实力是不容忽视的支撑因素之一,而技术实力的提升必然离不开政府、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全面支撑。

(一)总体概况

近年来日本在各领域科技硕果不断,超级计算机“京”(K Computer)成为全球首款运行速度超过1亿亿次每秒的计算系统;小行星探测器 “隼”号历经7年于2010年成功返回地球,开创了人造航天器在月球以外的星球着陆并返回地球的历史;日本最大的国产火箭H2B也于2010年搭载HTV进入预定轨道。如果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日本工业历程,可将其分为以二次创新为主和自主创新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技术立国”战略,将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并确立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线。这一阶段,日本将技术引进作为培养本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注重消化吸收是日本实施技术路线的鲜明特点,根据2007年《国有企业竞争力报告》,日本每花费1美元引进技术就会花费8美元消化吸收,这种将国际先进技术与本国工业快速结合的方法对于当时的日本是非常有效的,日本钢铁业就是个典型案例。日本分别从奥地利、美国、瑞士等国引进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轧钢技术、连铸法,之后日本对所有技术进行改良创造并形成适合日本的技术体系,最终建立起强大的钢铁业。

随着技术的持续积累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日本逐渐具备了自主创新实力。1996年日本政府公布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0—2005)中明确提出将“技术立国”战略转化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并展开多项举措。第一,通过立法扶持,先后颁布了《科学技术大纲》、《科学技术基本法》、《大学技术转移法》、《产业技术强化法案》等,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第二,利用政策推动,制订优惠政策,如技术开发补助金制度、研发支出税收抵免、流动性研发资金制度和竞争性研发资金制度等,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第三,建立中介机构服务,提供专业、及时的技术创新服务,发挥其桥梁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1、积极改革研发体制,探索多种研发模式

产学官合作机制是日本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据统计,1982—1992年,70%左右的新产品是产学官合作的研发成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则是企业间联合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的主要方式;对于投资多、风险大的基础研究,政府则直接设立技术研发组织(如全国性的工业技术中心)。

2、实行多项措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日本的研发经费与GDP比值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企业研发支出在全国研发经费中的比重也很高,2006年就已达到81.9%,居世界首位,而这与政府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包括:出台法律和实施经济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环境;鼓励企业以各种形式从事研发活动;创办公立的国际技术创造研究机构,为企业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提供帮助;建立技术顾问制度和开办技术交流市场,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

3、建立科技成果转换体系,加速产业化进程

设立专门行政机构,如通产省的工业技术院,其职能是“综合性地推进从研究开发新技术种子到实现产业化、普及乃至流通的全部措施”;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加速成果转让。

总之,日本在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确可圈可点,但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日本一直比较重视科技成果应用,研发活动也多半集中在应用领域,而基础性研究则相对较弱,长期来看,这必然会影响日本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五、韩国

从简单的零配件加工直至发展成本国支柱产业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韩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既是韩国工业迅速崛起的缩影,也是韩国科技水平显著增强的象征。如今,纳米技术跻身世界四强,干细胞克隆技术位居世界前列,韩国作为工业化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在信息、通讯、汽车、生物工程、电子等方面均成绩斐然,这些成果的取得与韩国重视发展科技的原则密不可分。

(一)总体概况

与欧美等国不同,韩国政府在本国工业技术创新发展进程中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推动者,更是统筹协调者,偏好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敦促企业、大学、政府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参与到本国科技发展规划中。例如,规定大企业必须单独设立研发中心,小企业联合设立研发中心,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国产新技术产品实行首购制度等。八九十年代,政府开始从主导者转化为引导者并逐步退出,把国有科研院所从所属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分别组成“基础研究会”、“产业技术研究会”和“公共技术研究会”,并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现阶段,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已成为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发动机”。

回顾韩国工业发展,政府在提升本国工业技术实力进程中一直遵循着“精准定位、循序渐进”准则。1982年开始实施“科技立国”战略,80年代的发展目标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汽车、信息工程在该时期获得了较快发展,90年代则开始重视发展包括微电子、通信系统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个阶段,韩国工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直接技术引进,这点虽然与日本当初做法相似,但不同的是,日本重视二次创新,而韩国则大多采用简单模仿,据统计,1989—2004年,韩国引进国外技术支付的费用已超过367亿美元。因此,21世纪初韩国政府确立的“第二次科技立国”战略核心内容就是从“引进、模仿”转化为“创造性、自主性”创新,并在2011年由韩国知识经济部公布的《2020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思路》中提出要实现从“快速跟踪”到“领跑者”的战略转变。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1、多重保障,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法律保证,先后颁布《科学技术促进法》、《技术开发促进法》、《技术评估法》、《科技框架法》等;制度保证,建立产权激励、市场激励、高新技术研发集中咨询和审议等制度;政策支持,制定各种金融、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注重研发投入,2008年已达到3.44%(R&D经费/GDP),超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2、研以致用,成果转化迅速

研发与生产不脱节,科研成果转化周期短,是韩国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研发阶段,根据市场确定研发项目,初期便与市场挂钩;技术转让阶段,1993年开始,政府规定企业获得国家资助的前提是必须保证无偿转让科研成果,如果是有偿转让,则由受让方和政府各自承担50%的研发费用;技术扩散阶段,广泛建立社会科技服务体系、中介机构、技术交易所,拓宽技术扩散渠道;最后,公共领域内的国产新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制度。

3、礼贤下士,优化人才结构

人才在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普遍共识,而韩国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从早期的“走出去,请进来”政策到现在的“人才立国”战略,韩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吸引和培养人才。对技术型和研究型人才设定不同培养方案,鼓励企业支援对口学校,制定“世界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计划”,广泛引进国外技术人才等措施充分地帮助韩国提升了本国科技人才素质,建立起相对合理的人才结构体系。

综合以上分析,韩国工业技术实力的提升是较为快速的,在IT、汽车、半导体等产业都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其中IT产业中有22种113项技术被认定为国家标准,但是从总体来看,韩国核心技术拥有量依然落后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每年仍需要支付大量专利技术费,如三星电子的CDMA手机每台芯片需支付50美元的专利费,这也就意味着尽管韩国科技成果转化很强,但创新较弱仍是韩国工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6篇

(一)技术创新投入不足。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88%,而原材料工业研发投入强度均不到1%,其中石化只有0.28%。与发达国家特别是与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原材料工业研发投入存在的差距明显。以石化产业为例,目前,世界石油化工公司的研究开发经费一般占其销售额的4%以上,有的高达10%。而我国即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石化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不超过1%。而且,我国原材料工业尚有75%以上的石油与石化企业、80%以上的化工企业、90%以上的建材和钢铁企业、85%以上的有色金属企业没有R&D活动。(二)技术创新效率低。2014年,我国原材料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参与R&D的科技人员59.42万人,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R&D人员总数的16.4%,而申请的专利数仅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专利申请总数的10.3%;原材料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28581.83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10.4%,低于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同一指2017年11月中41标2.51个百分点;新产品出口2297.6亿元,占工业规模以上原材料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7.91%,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一指标10.92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原材料工业技术创新效率低于整个工业,更低于发达国家的产出效率。(三)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原材料工业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现有技术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应用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薄弱,已开发的技术大多是跟踪创新,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主导系列产品,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原材料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关键核心技术追随者的角色,原始创新较少,没有起到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我国钢铁产业的自主创新大多属于模仿创新,尚未形成在世界钢铁界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专有技术和产品优势;石化产业的大型生产装置仍需引进关键技术;建材产业中的高端设计、节能减排、智能化\自动化、产品品牌影响力等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一些关键部件和材料还需要依赖进口。(四)研发资源分散,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缺少联手合作的平台。目前,我国原材料工业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在隶属关系上事各有其主,且主要宗旨是为所在企业服务。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研发主体都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因此从体制上客观造成了资源的分割和机制的个性化。一些产业发展创新的关键技术靠单个单位单打独斗是难以完成的,从而导致了关键技术的大项目拿不动,只得面对现实,局限于现有技术层面的完善提高,结果导致重大的专项和真正带动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研发缺乏合力,难以形成协同创新效应。

二、推动原材料工业迈上中高端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

要推动我国原材料工业从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迈上中高端,亟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制约我国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迈上中高端的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和关键成套装备依赖于人的局面,大力提高我国原材料工业的低碳生产技术(如直接还原炼铁新工艺、新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能、节材综合技术、关键品种市场的工艺技术、高端成套装备生产和系统集成技术、面向全流程质量稳定控制的综合生产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的绿色产业升级技术。具体到产业来说,应重点突破以下关键核心技术:石油石化产业: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深海、极地等新领域勘探开发技术、高效定向催化、先进聚合工艺、材料新型加工和应用、催化气化、加氢气化等定向气化和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工程化技术、通用树脂高性能化产品技术、高端通用合成橡胶及高端通用合成纤维专用牌号及合成新技术、特种纤维高端产品及工程化关键技术、陶瓷纳滤膜材料工业技术、环保透明抗冲聚丙烯技术、双向拉伸聚乙烯产业化关键技术等。建材产业:大型节能粉磨技术与装备、支撑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新材料技术、高性能绿色节能建材及其先进制造技术、非金属矿物材料开采及深加工技术、建材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煤洁净气化以及建材智能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钢铁产业:复杂难选铁矿石预富集—悬浮焙烧—磁选技术、低碳炼铁技术、炼钢二次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钢铁全流程一体化组织控制技术、改进型热带无头轧制短流程工艺、装备及产品、薄带铸轧短流程工艺、装备与产品、无酸洗涂镀制备热轧涂层板技术、新一代钢包喷射冶金工艺、高品质连铸坯生产工艺与装备、热轧钢材组织性能控制技术、极限规格板材先进热处理装备及工艺技术、高精度冷轧板形控制技术与装备技术、先进连续退火与涂镀技术、真空制坯轧制复合板技术等。有色金属:一步炼铅和闪速炼铅成套工艺装备、锌冶炼清洁生产新装备、湿法(原子经济法)再生铅技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矿及氨氮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短流程炼铜、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合金相图技术、深井高应力诱导破碎及矿山数字化技术、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硅酸盐矿物分离科学、生物提取金属、熔盐电解直接提取稀有金属新技术、二硼化镁(MgB2)超导材的研究、高效能源材料成矿理论研究等。

三、提高原材料工业迈上中高端的技术支撑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协同创新,建立官产学研用战略联盟,提高原材料工业整体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链条、一个网络,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是一个“三级跳”,哪一个环节跳不好,就会出现木桶效应,让整个体系都运转不畅。当前,对原材料工业来说,要解决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既要加强企业内部研发、设计、生产环节的协同,又要加强企业之间、科研院所和下游用户之间的协同,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的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引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培育产学研用创新联盟,通过完善利益分享、风险分担等相关政策措施,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创新主体多元化发展;企业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自觉加大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与有关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视与下游用户的合作,联合相关下游用户共建产品研发应用中心或实验室,建立跨行业的“产—研—用”平台,使企业创新能够及时响应用户需求。科研院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项目落地为标准,提高创新链对接产业链的能力。(二)科学统筹创新资源,加大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加大对原材料工业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行业认定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和监管力度,科学统筹科技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各行业各领域共性技术研究方面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带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通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加大对原材料工业具有全局性、带动性、影响面大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布局和投入,推进原材料工业自主创新。(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有关单位重视和加强专利和标准化工作,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科技重大计划积极开展战略研究,培育和提升行业、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需求引导政策,鼓励社会资源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加快建立多层次的适合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人才支撑体系,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积极牵引大企业集团和科研单位与高校合作,共同打造一支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相适应的、技术全面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原材料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重视对在岗科技人员的培养,打造以科技领军人才为首的创新团队。鼓励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兼职。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支持人才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以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根据发展需要,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吸引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峰,徐玖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5(2).

[2]吕政.工业技术创新体制与政策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

[3]张文彬,.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经济,2011(5).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7篇

关键词:汽车工业;创新;发展;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1-01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我国汽车工业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二零零六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我国汽车工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全球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汽车行业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汽车诞生于一八八六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到现在世界汽车工业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来看,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自主研究开发模式和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相结合模式。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上采用自主研究开发模式。依靠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究基础,自主研究开发,技术有很强的独立性,处于世界汽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相结合模式,他们在汽车工业的发展初期引进、学习、吸收国外产品和技术,形成相应的自主研究和开发能力。有人认为,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存在另外模式,本国的汽车工业完全依赖外国的产品和技术,例如,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有很强的国际依赖性。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政府的政策导向是汽车技术更新的巨大动力,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和交流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

二 、我国汽车工业研究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1、载货车、客车、专用车领域,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具有一定开发能力,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在高档产品的开发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2、轿车领域,我国汽车工业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做局部改进创新,但整体轿车开发能力尚不成熟的,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领域,我国汽车工业在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对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许多关键零部件是国外产品的仿制品。

三、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1、引进技术,自主开发为本,联合开发为辅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与是与国外汽车生产大国存在差距的关键。形成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是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中国汽车工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市场换技术,汽车工业想走“引进一吸收一消化一创新”之路,但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始终停留在“引进一模仿一再引进”过程中,转变认识。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没有必要照搬日本、韩国的发展模式,制定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利用国内科技力量做好二次创新,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政府要鼓励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方式,

获得新技术。坚持两条腿走路,以我为主,提高开发新产品的水平,最终形成自主开发。

2、加强汽车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量,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研发能力建设,战略规划和组织机构。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世界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汽车研发方面的投入加大,国家应支持大集团研发中心的建设,对关键性的技术开发项目给予金融政策支持,调动企业自主开发的积极性。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是实施产品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一支拥有现代汽车技术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人才队伍,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

3、实现跨越式发展

汽车工业是重要产业,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我国汽车产业,想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进行汽车创新,实现汽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要政府直接领导组织,调动全国的科技力量,协作攻关,抢占汽车技术的制高点,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外跨国公司对电动汽车的开发、生产起步晚,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加强组织,协同攻关,最终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总之,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工业的创新模式离不开国外的技术来源,购买、引进国外先进的汽车技术,合作开发创新新产品,依靠企业外的技术来源,以自我研发为主,积极利用企业间合作,弥补自身技术上的不足,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工作,完成汽车工业新突破,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黎勇、肖鹏借鉴美国经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

[2] 佟岩、王伟光,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辽宁大学学报2009(1)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8篇

一、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投资可享受抵免税优惠

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按规定审批、核准或备案的技术改造项目,其国产设备投资额的40%抵免企业新增所得税。申报资料及办理程序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13号)、《江苏省计经委关于开展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确认工作的通知》(苏计经技发[2000]664号)和《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地税发[2000]038号)的具体规定办理。

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按规定审批、核准或备案的技术引进项目,进口的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申报资料及办理程序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的具体规定办理。

二、企业研发费用享受税前列支

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赢利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及以上的,可由企业申报纳税时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从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自行扣除。上述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折旧、与新产品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办理程序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9]4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的具体规定办理。

三、民营科技企业享受减免所得税优惠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办民营科技企业可享受税惠。

1、经认定的新办软件生产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其中对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2、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3、经有权部门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按软件企业的有关规定享受减免税政策。

4民营科技企业从事技术转让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免征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企业凭有权部门的认定证书或批准文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税务机关经审核批准后予以办理。

四、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1、奖励条件

(1)纳税关系在扬州市的地方工业企业。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近两年内无违法和其它不正当的经营行为。

(3)企业年度开票销售额在8亿元(含)以上或实际入库税金在3000万元(含)以上。

2、奖励标准

由企业纳税关系所在地财政部门,按单个纳税主体实际入库税收与上年相比新增的地方留成部分奖励企业,其中,所得税新增的地方留成部分第一年奖励100%,第二年、第三年分别奖励50%;增值税新增的地方留成部分三年内每年奖励50%。奖励资金专项用于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

3、需提供的资料

(1)经中介机构审计的申请奖励年度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2)当地税务机关出具的企业本年度和上年度实际入库税金和本年度开票销售额的证明。

五、鼓励新产品产业化

1、奖励条件

(1)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属扬州市首次研制并投产。

(2)产品已获得专利授权或已评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

(3)该产品当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

2、奖励标准

(1)销售收入2亿元(含)以上、新增税收300万元以上,市政府奖励25-30万元。

(2)销售收入1亿元(含)-2亿元、新增税收200万元以上,市政府奖励20-25万元。

(3)销售收入5000万元(含)-1亿元、新增税收150万元以上,市政府奖励15万元。

(4)销售收入1000万元(含)-5000万元、新增税收100万元以上,市政府奖励10万元。

3、需提供的资料

(1)专利授权证书、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批准文件或证书。

(2)新产品查新报告。

(3)中介机构出具的该新产品销售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

(4)当地税务机关出具的当年该新产品入库税金证明。

六、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研发机构

1、奖励条件

年度内新建的部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共性及关键技术平台、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

2、奖励标准

部级20万元、省级10万元。

3、需提供的资料

国家、省相关部门批准认定的文件

七、鼓励企业技术改造

(一)列入国家和省各类工业科技计划和技术改造计划的项目,由当地财政部门给予配套贴息

1、贴息标准

按国家和省规定的配套贴息比例。

2、需提供的资料

国家和省各类工业科技计划和技改项目计划贴息批文。

(二)设备和技术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由当地财政部门给予贴息

1、贴息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技术先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经过核准或备案的技术改造项目,单个项目的设备和技术投资在3000万元(含)以上。

(3)项目在申请当年竣工投产。

(4)项目未享受过国家或省贴息。

2、贴息标准

按人民银行同期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的50%-30%,对项目中用于设备和技术的投资金额按超额累进法进行贴息,其中3000万元(含)以内的部分按50%贴息,3000-5000万元(含)的部分按40%贴息,5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30%贴息。

3、需提供的资料:

(1)项目核准或备案的文件。

(2)企业提供购买设备和技术清单,以及中介机构对项目投资的专项审计报告。

(3)项目竣工总结材料。

(三)围绕主业、实施上下游配套、延伸产业链的技改项目由当地财政部门给予贴息

1、贴息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的自我配套率达到50%以上(含)。

(2)项目经过核准或备案,其中设备和技术的投资在1500万元(含)以上。

(3)项目未享受过国家或省贴息。

2、贴息标准

按人民银行同期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的50%-30%,对项目中用于设备和技术的投资金额按超额累进法进行贴息,其中1500-3000万元(含)按50%贴息,3000-5000万元(含)的部分按40%贴息,5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30%贴息。

3、需提供的资料

(1)项目核准或备案的文件。

(2)企业提供购买设备和技术清单,以及中介机构对项目投资和项目产品自我配套情况的专项审计报告。

(3)项目竣工总结材料。

八、对博士后奖励

1、奖励条件

有博士后进站(中心)工作,已按合同完成成果研发、成果已应用于产业化并产生效益,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

2、奖励标准

(1)研发成果已完成,奖励5万元。

(2)研发成果已应用于小批试产,奖励8万元。

(3)研发成果已应用于批量投产,奖励10万元。

3、需提供的资料:

(1)国家人事部、省人事厅等设站(中心)批复。

(2)企业与博士后签订的合同。

(3)研发成果生产应用情况。

九、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购置物业、汽车进行补助

1、补助条件

(1)年薪超过30万元(含)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年薪包括工资、奖金等收入,不含个人资本投资收益等其他收入。

(2)申请人以本人名义新购置了非经营性物业或汽车。

2、补助标准

由申请人纳税所在地财政部门按其所缴房产契税或车辆购置附加税的30%给予补助,总的补助金额不超过申请人从2004年1月1日起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中的市(县)地方留成额,每年的节余部分可用于以后年度购置物业或汽车的补助,但时间不超过三年。

3、需提供的资料

(1)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2)申请人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复印件。

(3)申请人的纳税证明及复印件。

(4)申请人所购置物业的产权证明或汽车的行驶证及复印件。

(5)申请人所交纳的房产契税或车辆购置税证明及复印件。

十、鼓励企业创品牌

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国家驰名商标和省名牌、省著名商标称号的产品,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

1、奖励标准

中国名牌、国家驰名商标一次性奖励15万元,省名牌、省著名商标一次性奖励10万元。

2、需提供的资料

(1)国家或省质监、工商部门的批准文件。

(2)名牌、商标证书。

十一、鼓励专利申请

对于符合《扬州市市级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专利申请进行资助,具体标准及申报资料按《扬州市市级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十二、申请办理程序

1、属于落实国家和省已有政策的,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2、属于我市新设的鼓励政策、由市级财政支付的奖励、贴息、补助项目的申请,按下列程序办理。

(1)每年5月份和11月份,市"双创"办集中受理申请人的书面申请。

(2)市"双创"办审查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凡申请资料不齐全的,可当场或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证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视同资料已经齐全。

(3)市"双创"办根据经审查后的申请资料,对各项奖励、贴息、补助的资金进行审核。

(4)每年6月、12月,市"双创"办公示有关项目的初审结果,接受公众监督,公示期7天。

(5)对于在公示期间收到异议的申请,市双创办负责进一步核实,报分管市长审批。

(6)每年7月和次年1月,市"双创"办将最终审查结果通知所有申请人。对符合鼓励条件的申请,通知申请人到市财政部门办理领取奖励、贴息、补助手续。

3、对于符合"双创"鼓励政策、由各县(市、区)财政支付的奖励、贴息、补助项目的申请办理程序,由各县(市、区)根据当地情况另行制定。

十三、罚则

1、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奖励、贴息、补助的申请人,市"双创"办予以通报,追回拨付的奖励、贴息、补助,并取消其三年内申请奖励、贴息、补助的资格。

2、对于工作人员收受申请人好处,与申请人串通骗取奖励、贴息、补助的,由其所在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四、附则

1、本办法适用本市各类地方工业企业,自2004年度起实行。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9篇

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影响十分巨大,已成为推动经济创新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可以预计,互联网经济将处于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而现在仅仅是开始。

互联网引起技术发展的融合。几十年来,技术系统和设备没有统一的通信标准。如今趋势变了,无论是机器、消费品、家用电器还是车辆,其联网数量都在快速增加。以往相互独立的行业和产品领域几乎在不经意间就产生了新的通信渠道。物联网由此发展起来。在物联网中,各种物体(如日常用品)可以自动地相互交换信息,也可以与人互动。物联网在分散式控制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应用潜力,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状态的实时监控。未来几秒钟之内就可以监控整个价值链网络,并使其得到最优控制,特别是在消费方式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为导向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商业潜力不仅存在于工业流程的优化,还在于其产品和服务具有众多应用。

“工业4.0”的概念描述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范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应用程序模式是能够说明这一发展趋势的常见例子。这种模式在零售市场上提供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将为复杂的系统和基础设施创造额外的价值。

在网络世界中加入新的维度对于未来发展极为重要。例如,网络化的智能传感器和3D技术能实现可靠的环境监测。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听到、看到、感觉和体验远处的物体和日常情况。未来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还可以使所谓的智能对象、智能服务和智能网络能够独立自主地应对复杂任务。拥有认知能力的服务机器人可以成为智能助手,能独立、安全地处理事务,并能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嵌入式智能技术还有新的具体应用,如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制造商会受益于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反馈,用户可以自动获取售后服务,如必要的维修措施、新的应用程序和新的服务。

总之,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使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这为加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巨大机遇,为工业流程和工业服务创造了新机遇。

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的《高技术战略2020》旨在奠定德国在重要关键技术上的国际顶尖地位,继续加强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其中信息通信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它几乎是所有行业和应用领域的重要创新驱动器。在《高技术战略2020》的行动计划中,德国联邦政府为未来项目“工业4.0”设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德国要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即网络物理融合式生产系统)的供应国和主导市场。

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研发对于确保德国未来的生产技术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政府实施未来项目“工业4.0”有着重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与政治考虑。在软件密集型的嵌入式信息系统领域,德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汽车和机械工程行业。网络物理系统(CPS),即嵌入式信息系统的网络化以及与互联网的联接,对于工业生产与服务的重要性加大。在工业流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中,除了更高程度的工业自动化外,智能监控和自主决策对于企业和整个价值创造网络也很重要。生产和物流还有很大的优化潜力,创新的商业模式有待开发。此外,在高技术战略中确定的交通、卫生以及环境和能源等重要需求领域,还要开发新的应用服务。

工业技术创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技术创新;协同创新

前言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起,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逐渐加强,引起了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市场的主导下,传统工业由机器加工的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逐渐向柔性制造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变。受世界工业发展浪潮的影响,我国工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粗放到集约,并逐渐向高精尖的世界水平靠拢的发展。沈阳作为我国最早进行工业发展的城市之一,其工业的发展可以看作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创新是工业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通过总结沈阳工业化发展历程的经验,分析当前沈阳工业技术发展现状,为工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沈阳工业发展历程

1.1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1953年)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从此工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沈阳开始大力发展现代工业。这一阶段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沈阳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此阶段沈阳工业发展的起步点,开始出现一些早起的工业企业如表1。

这一时期是沈阳现代工业发展的起步时期,技术创新能力差,主要依靠从日、俄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引进,进行仿制生产。自主研发能力弱,工业发展缓慢,工业管理落后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通过技术引进沈阳创造了我国工业史上的无数个第一,弥补国内空白,主要成就包括:出产中国第一台车床——六尺皮带车床,生产了中国第一台普通机床,支持国家军事建设等。

1.2独立自主阶段(1953年-1978年)

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我国开始从农业主导逐渐向工业化发展转变,通过等价交换的外贸方式,中国接受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在这段时间,国外工业技术进步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又由于国内还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工业生产趋向于政府规划,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沈阳走在国内工业技术发展的前列,在引进国际援助后,开始尝试独立自主的工业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54年,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沈飞集团在这一阶段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首飞成功和1969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首飞成功。沈阳机床也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发展企业,1953年,中国第一台摇臂钻床;1956年,中国第一台卧式镗床;1958年,中国第一台自动机床;1975年,中国第一台数控车床等先后诞生。

1.3转型阶段(1978年-2002年)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沈阳工业技术创新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沈阳的工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企业竞争,特别是2011年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沈阳装备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一些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被迫重组,转产或者停产倒闭。沈阳工业发展表现出技术落后,管理困难,生产效率低和设备老化等问题,急需进行转型。陈旧的国有制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要求,企业制度逐渐深入到工业企业,沈阳企业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动荡和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制企业变化显著,多元的经济形式共存。沈阳大部分工业企业在这一时期进行转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994年,原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裂变组建了沈飞工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公司);1996年,北方重工由工厂制转为公司制,建立了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5年,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并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0年沈阳建筑机械厂正式改制。

1991年,首批4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拉开了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形式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各工业区发展规划逐步落实。机械、电子、汽车、航天和通讯设备制造业逐具规模。信息化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出现了集成制造系统,ERP系统的应用,准时生产方式(JIT)、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等逐渐成熟,CAD、CAM、CAE和CAPP实现了高度集中。依靠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促进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发挥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优势,工业技术创新周期明显缩短,研发效率显著提高。

1.4新型工业化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末召开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真正的新型工业是在信息工业基础发展起来的智能工业,一种以人脑智慧、电脑网络和物理设备为基本要素的新型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同时,新型工业化还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镇化发展,并注重人才的培养。2011年,协同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引导沈阳的工业企业向产学研合作发展,高校科研机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及科技园的参与,通过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产业集群技术协同创新等新的科技创新形式。通过对工业技术创新各要素的整合利用,加强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间的合作与联系,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增强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提高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

2、工业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通过对沈阳工业发展的分析,可见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密切,技术进步直接影响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应的工业发展阶段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沈阳工业发展过程的总结,汇总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沈阳工业技术发展是沿着从刚开始的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再到合作研发最后到协同创新的脉络发展的。而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形势又与该阶段的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1)在初期发展阶段,沈阳工业技术底子薄,缺乏相应的资金、人才、设备和稳定环境,所以技术发展条件不够成熟,只能通过国外的支持,技术人员大多为国外人员;

(2)独立阶段,虽然比起国际水平较为落后,但是沈阳的工业技术在国内已经较为领先,具有一定从事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逐渐将引进的国外技术消化,开展自主研发项目,进行技术改进和提高;

(3)在转型阶段,沈阳部分工业企业技术逐渐赶超国际水平,一些外国企业开始与沈阳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便捷的沟通和高度的同步化使得沈阳的工业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内部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沈阳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新型工业化阶段,根据新型工业化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要求,企业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高效敏捷的需求,为了避免进行耗时较长的自主研发,企业拿出核心优势配合其他企业进行创新的协同研发模式逐渐成型,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又由于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及时有效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加推动了沈阳工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的广泛应用。

沈阳工业的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发展过程。所谓的“点”就是独立的企业,“线”就是同一类型企业两两之间的合作关系,而“面”就是指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构成的合作平台。图1可以清晰的表示这四个阶段的技术发展特点。

3、工业发展新阶段对技术创新发展影响

吉林大学王胜今教授和吴昊教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的问题,再次引起对东北工业化问题的重新思考和关注。作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工业龙头城市,沈阳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辽宁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着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还停留在协同创新的初步阶段,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在已有发展基础上注重对技术协同创新的研究和重视,从运行机理方面有效解决冲突,总结经验。随着供应链的相互交叉,产业集群的不断交融,预计未来工业技术创新将会逐渐打破行业限制,形成不同行业内组织的相互合作创新,这种技术创新模式能软化合作系统结构,打破合作体之间的障碍。另外,随着工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工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也将有所改善。综合现有发展情况,预计未来工业发展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与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组成多元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进一步融合。美国趋势学家杰里来·里夫金认为,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就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2)工业技术发展领域更加致力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多样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新能源技术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经济,从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开采,世界能源供给紧张不断加剧,页岩气和可燃冰等化石能源的开采技术与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将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方向。

(3)工业技术逐渐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在部分关键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依托强大的资金设备、人员和科研院所工业技术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化,信息制造和生物经济等方面将成为工业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

(4)更加注重虚拟化合作发展,由于工业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与其他地区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加之信息技术的支持,沟通形式多样,沟通效果良好,远程指导普遍应用,形成了技术创新网络平台下的虚拟合作形式,虚拟商品、虚拟团队、虚拟企业和虚拟组织的出现使得技术创新合作打破以往实体操作的桎梏,跨地区的技术合作更加直接方便,虚拟合作将会成为技术创新合作的主导形式。

(5)技术创新趋向于更加广泛的协同创新,技术创新多元化、新型工业化以及科学发展观;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生物技术与经济稳步发展的相关性等等都要求创新主体的多元合作,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技术协同创新将在多行业内进行,涉及领域更加广阔,参与主体更加复杂,合作过程中交互行为更加频繁是沈阳工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特点。

(6)技术协同创新要求相关的法律政策和信任制度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要求各合作主体依靠合同进行技术创新,由于协同创新主体间地理位置较远或者行业领域相关性较小,不可避免出现矛盾和纠纷,主要体现在合同的履行与合作成果的分配方面。因此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合作中责任与义务合理分配,对技术成果进行有效保护。另外还要求企业规定与地方政策相协调,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地方政策与相关地方法规相互补充。为工业技术创新提供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技术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

(7)技术协同创新需要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高校学者以及社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科技协同创新的同时也是技术的学习和交流,要将人才交流与技术创新有效结合起来。合作主体之间的人才相互流动学习,拓宽研究视野,激发创新思路,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国伟.机械工业发展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齐二石,宋立夫.工业工程与制造业信息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GXS4D078);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11AJL013)。

作者简介

上一篇:科技研究管理范文 下一篇:古典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