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7 15:37:56

感恩老师的诗歌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1篇

开场:

尊敬的校领导、敬爱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我们的心像怒放的花朵,荡起欢乐的海洋。

炎炎的夏日,似我们心中的激情热烈而奔放。

菁菁校园,在彩旗的映衬下更显风光。

今天,我们陶醉在诗海里,感恩祖国,赞美生活。

1、白:中国,一个传奇的国度;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华的礼仪之邦。

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

我会骄傲的说:“我是中国人!”

下面请欣赏三(5)班带来的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白:我为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我还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自豪。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宝贵的生命。

感恩老师,带我们品尝知识的琼浆。

学会感恩,就会体验生活的快乐,拥有美好的未来。

下面请欣赏三(1)班带来的诗歌《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3、白:是的,我们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拥有美好的未来,这也是几代人真诚的期待,今天的红领巾将是未来的主宰。

下面请欣赏三(2)班带来的诗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4、白: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这是我的梦,这是你的梦,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梦。

是蓝色的航天梦,是红色的奥运梦,是绿色的和平梦……

下面请欣赏三(6)班带来的诗歌《中国梦》。

5、白:啊!中国梦是五彩斑斓的!

这是祖国母亲的梦。

攀爬过岁月的脊梁,沧桑印证着她求索的脚步。

九十余载的风雨,六十多载的峥嵘。

正是祖国母亲哺育着亿万炎黄子孙,

我们要为她祝福!

我们要为她歌唱!

下面请欣赏三(4)班带来的诗歌《写给祖国母亲的歌》。

6、白: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最好的朋友,它的名字叫书。

每天书之舟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

下面请欣赏三(8)班带来的诗歌《我爱读书》。

7、白:捧一把泥土,掬一簇浪花,抚摸祖国的脊梁。

翻开《四库全书》的尘封,弹一曲《高山流水》的悠扬,

倾听祖国的心香……

下面请欣赏三(3)班带来的诗歌《我的祖国》

8、白:我的祖国容光焕发,

我的祖国培育我成长,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是东方刚刚升起的朝阳。

张开那自信的翅膀,

我和祖国一起飞。

下面请欣赏三(7)班带来的诗歌《我和祖国一起飞》

结束:激情澎湃,抑扬顿挫的朗诵,展现了雏鹰对天空的憧憬。

斗志昂扬、铿锵有力的词句,表达了同学们心怀感恩、励志、奋进。

中国的山有梦,撑起浩瀚的苍穹,

中国的水有梦,孕育出大地郁郁葱葱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2篇

我想起不久前评估验收省示范家长学校到了魏斌家乡,饱览了那里的青山绿水和魏源故居文化,听着孙儿的朗诵,好像看到一位阳光少年怀着梦想在阳光下的山路上跋涉攀登。于是,我接过孙儿手中的书,满怀兴趣读着。啊,这是阳光少年的跋涉之歌,这是献给亲人献给老师的感恩之歌,这是情真意切质朴无华的生活之歌。这使我想起歌德的话:“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够从惯见的平凡的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必须由现实生活提供做诗的动机,这就是要表现的要点,也是诗的核心。”魏斌这部诗集,正如歌德说的,是他少年时期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提供做诗的动机,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发现诗,并予以智慧的艺术的表现,于是有了真诗。

在我眼前,生动着一个满怀抱负的阳光少年。他高歌明天走进云中,诗歌是他的随从;他告诫自己,追赶的脚步不能因为回顾而停止,不怕太阳不怕风雨,去寻找远方的风景;他每一种记忆的脚步都在小路上敲响着童年的梦,领着时光追赶太阳;他让诗歌从心灵深处升起,又站在诗歌的头上,放牧自己的思绪;他向远方走去,带着童年的梦想,乘着阳光的翅膀飞翔。他在《望云山》这首诗中做了更加具体生动的表达:“我踩着顽固的石头向上攀登/把十六岁的脆弱/一古脑儿卸在身后”,“轻轻的山风轻轻地吹动我的头发/轻轻的烟雨轻轻地打湿我的衣裳/走过那几十里山路/我终于站在望云山的头顶了/我站在这片土地上最高的地方/放声大笑”,“下山的时候/我对望云山说/我还要去走更崎岖的山路/还要去爬更高的山”。这是一位多么坚强、多么执着、多么阳光的美好少年啊。

在我眼前,生动着一个满怀感恩的阳光少年。他感恩父母和奶奶外婆。他深深地感激想把所有的寒冷都带走、把所有的温暖都留下的奶奶;他深深地感激不再用细瘦粗糙的双手给他做清淡的野菜汤、不再以沙哑的喉咙为他歌唱的外婆,他在堂屋里外婆黑色的棺材旁遗像前,让十三岁的泪水,以鞠躬的姿势,流淌到内心深处;他深深地感激父亲这个辛勤的农人,挥舞着铁锄,把中华传统植入他心灵的深处。而在《母亲》中,他无限深情地歌唱着:“总是想起童年的日子/想起母亲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的动作/在故乡的那一方水土上/因为贫穷才盛产希望/在童年那缀满补丁的日子里/母亲总是用朴素的传统/缝合我心灵的创伤”,“是母亲/用青春的乳汁哺育我长大/用纯净的童谣营养我的思想/使我在风雨围攻之下,也能傲视四方/使我在别人的微笑中,能够更加激昂地歌唱”。他感恩亲人的同时,真情感谢地理老师、物理老师、英语老师、历史老师、语文老师,感谢他们“把宇宙所有的奥秘/轻揉在黑板的胸襟里/让我们的希望/一页一页地翻动”,“他把自己的一切分解/把所有的热量传递给我们”,“把中华祖传的文字精神/播种在我们年轻的心上”。这种感激之情,结晶为最美的诗行:“老师,是我们永恒的太阳。”

读着魏斌这些情真意切质朴无华的诗,我更加懂得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草叶集》序言中指出的:“艺术的艺术,表达的光辉和文字的光彩,都在于质朴”,“我决不多费唇舌,我决不在我写作中使典雅、效果和新奇成为我和别人的帘幕”。我曾读过的有的青年诗人的诗,恰恰是用一道晦涩的、故作高深的帘幕把作者和读者隔开,使读者读了诗后百思不得其解,猜不出诗人企图告诉读者一点什么,或传递一点什么感受。我认为,读者会拒绝这样的诗,老百姓会厌恶这样的诗,历史会抛弃这样的诗。令人欣慰的是,魏斌的诗在表现形式上具备了诗最宝贵的特质――质朴。

(作者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3篇

晨诵是什么

晨诵是什么?或许一线的幼儿教师都有这样的一丝疑惑。小学生有晨读课,还可以开展晨诵活动。可是幼儿园的早晨,可不可以户外活动为主线,进行合适的时间进行晨诵?晨诵类似于儿歌表演,诗歌欣赏,一清早就和孩子进行诵读,他们会喜欢吗?我带着这些疑惑,摸索,尝试。

利用周边条件,我们走进附近的东洲小学教室去观摩取经,把所见所思融入幼儿园课程,撰写实施方案,边开展、边反思、边调整,经过学校“绿叶班”的实践,晨诵到底会留给孩子什么样的效果?利用一次区域游戏时间,我给记者站的孩子提供了采访的话题:你喜欢晨诵活动吗?为什么呢?在不影响孩子正常游戏的前提下,我一路尾随,边听边记录,得到了“绿叶班”宝贝们肯定的回答。

在孩子们的眼中,晨诵,是兴趣的感动,是浪漫的感受。在老师们的眼中,晨诵,不是临时拿来,随意拼凑,它应该是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每一个阶段的主题都是要精心整合的。

当绿叶印染上诗情与画意

当我们把同一主题不同的诗歌编织进我们的生活,共同玩味美好的诗词,共享一段旅程,就会收获不同的美好心境。

随着每月“一事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各类诵读教材中找寻与此相关的适合本年段孩子诵读的诗歌,通过筛选、重组、研发,为孩子精心呈上主题晨诵“菜单”。9月,结合每月一事“大手牵小手”,在新学期第一天的清晨,为弟弟妹妹诵读儿歌,欢迎他们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大家一起诵读《玉米公公》《拉拉勾》《我们都是好孩子》等,两天一变换,有现代诗,有绕口令,也有古诗词;在诵读中学会交往,懂得互助合作,感受成长的快乐。10月,结合每月一事“感恩在行动”,通过儿歌诵读、诗歌欣赏,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样的重整,省时、高效,更重要的是,让经典与孩子们的生命完美对接,与诗歌为伴,放飞心灵,每一个清晨,每一片绿叶,似乎都印染上了诗情画意。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当代作家叶嘉莹也说:“孩子天性是喜爱诗歌的。”在寻找适合幼儿吟诵的诗歌内容时,发现有许多是与中国的节气有关,于是我们尝试着根据节气文化整合晨b主题。中秋节,进行各种各样关于月亮的诗诵;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等佳句;春节,我们收集、朗读《新年好》《春联》等符合儿童口味的作品。

“绿叶班”有属于自己班级的特色课程――“科学探索融入语言元素”的综合实践。在“寻找春天”活动中,我们去文化广场、东洲公园观赏花卉,寻找植物在春天的变化。一段时间的每个清晨,我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与春天有关、与花卉有关的诗词。我们还进行《爱在春天里》亲子诗歌创编,在“有趣的豆宝宝”活动中,孩子们剥毛豆,并将豆子分类,制作豆浆。于是乎,我们的晨诵课程里有了许多童趣十足的儿歌:“绿豆豆,黄豆豆,姥姥教我数豆豆;一粒豆,两粒豆,豆豆数得乐悠悠。”“黄豆荚,真可爱,里面住满豆乖乖。”“炒蚕豆,炒豌豆,咕噜咕噜翻跟头。”“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

“绿叶班”的约定

晨诵的时光是快乐、动情的,也是诗意、灵动的,更是积极、明朗的!我们的“绿叶班”有一个美好的约定:亲子邂逅童诗,润泽生活;鼓励家长在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共同诵读,与诗歌交融相汇,沉浸其中,玩味其间,享受着经典诗作的色彩与教育功能。

对于这个美丽的约定,家长们从一开始的观望,到浅浅的尝试,终于形成了一种习惯。有的家长说:一开始觉得有点麻烦,现在已成为一种习惯了。有的说:这样的亲子诵读真不错,我家女儿从胆怯不敢说,到现在能大大方方表演,进步不小啊!还有的说:我家宝贝儿歌背多了,有时一起出去玩,冷不丁就冒出几句押韵的句子,就像是一位小诗人。

大家知道,晨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诗歌与孩子建立起亲情关系,在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好中丰富孩子的心灵。应该让孩子们在诗歌中找到自己,实现“诗中有我,我中有诗”的境界。如此说来,“编织”就是最好的方式。

例如:大班孩子诵读诗歌《梦》,这首诗与孩子心灵的交集点在哪里呢?

当孩子们诵读整首儿歌:“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星星爱做梦,梦是黄黄的。”老师会问:“孩子们,还有谁也爱做梦?它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时,孩子们创编出了各种美好的景象。如:“老师,小蝴蝶爱做梦,是粉色的。”“我觉得小鱼爱做梦,它喜欢水,所以是蓝蓝的……”由此,朗诵给孩子们添上了智慧与理想的翅膀。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4篇

“是什么深深地感动着我/攥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是什么深深地感动着我》)直接将读者引向艾青的著名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著名诗人蔡诗华这样评价这首诗:“借用艾青大诗人的句式,在新世纪反复吟咏中有所新的阐释”。这样的评点切合诗人的身份及诗中所流露出诗人的真挚情怀,可谓一语中的。崔荣德出生于重庆酉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其大部分人生时间都与这块土地密切相联。因此,他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即便仔细端详着一把泥土,也会为之深深感动着。不惟如此,他还自然而然地想到:“旋转的齿轮高耸的麦穗/奔腾的长江黄河/被迫着发出最后吼声的/红五星祖国”、“春天的故事里/港澳回归嫦娥奔月/科学发展观正谱写新的篇章”。这样厚重的心胸,正是一个时代所传递的正能量。恰如艾青所言:“诗人的我,很少场合是指他自己的,在大多数场合,诗人应该借我来传达一个时代感情和愿望。”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经济腾飞,物质昌盛;这亦是一个最不好的时代:物欲横流,信仰缺失。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很难想象有人会放弃广州一份工资1200元的工作而选择到工资只有120元的西部乡村执教,1993年的崔荣德就是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人,为此,妻子弃他及当时只有2岁的女儿而去,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他用诗写道:“孤寂的日子我只能用/沾满粉笔灰并苦菜的手/轻轻地抹过脸面/让快乐和忧伤/长成一片青色的草原/草原里我领着孩子/艰难地寻找诗歌和粮食”(《孩子在我们之间飞翔》)。荣格曾言:“艺术家的生活不可能不充满了矛盾冲突,他身上有两种力量在互相斗争:一方是普通人对于幸福、满足和安定生活的渴望;另一方面,是毫无同情心的,并且可能发展到践踏一切个人欲望的创作激情。”崔荣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选择对自己无情而背负起生活困苦的重负,然而,他的激情却让乡村的孩子们和他的诗篇展翅飞翔――“芸你也想念孩子吗/长大后我会让她/成为一只飞鸟/在花和大树间/来回飞翔。”

对于土地,他深深地感动着,殊不知他也深深地感动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孩子们,他从不在诗中歌颂自己,乡亲们却铭记着:崔老师很好,每天早上九点钟去乌江边接学生来上课,下午三点又送学生去乌江边,等家长一个个接回家。对于信仰,他深情地呼唤、热切地向往并执着地追寻着,所要求的回报只是“我向往那个地方/那个地方还有一间瓦房/瓦房不远处/有一朵花儿/在为我默默开放”。(《我向往那个地方》)对于背叛,他轻轻地遗忘,却始终满怀柔情地将对方的美丽

惦记着:“芸此刻的你/该是怎样好看的一束花/我呢依然是那一棵/悬崖边的大树/任风霜雷电/沧桑我漫长的岁月。”(《草原里我领着孩子寻找诗歌和粮食》)对于苦难,铮铮铁汉也流泪:“泪光中/伸手帮它向前推移/哪知它扔下饭粒/仓惶逃离/我大声疾呼/兄弟别跑/其实我也是/来异乡觅食的另一只/会说话的蚂蚁。”(《风雨中的蚂蚁》)但性格却始终拥有剑的质地,“挂在墙上,抑或匍匐地面/都不后悔/剑从来都敬重体温。”(《剑》)

人如其诗,诗如其人。在饱经人生难言的苦难中,崔荣德把诗歌当成了生命的延续方式,诗中每个音符如一颗感恩之心在跃动着。那首《父亲母亲》正是这一颗感恩之心在跃动着。诗人以真挚之情和感恩之心,通过“嫩绿的稻田”、“父亲佝偻的身体”、“金色的秋天”、“收获进仓廪”等意象塑造一位厚重而朴实的农民父亲,又通过“三月”、“梨花”、“柴禾”、“火焰”、“灰烬”等一系列意象勾勒出一位农村乡下母亲平凡的一生。如果一个不懂得感恩之情的诗人,是难以创作这样感人肺腑的优秀诗篇,更不用说拥有这种悲天悯人的厚重情怀。这首诗在荣获2011年“感恩人生”全国纪实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时,被中国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大赛的评委张同吾先生在《读获奖作品的结语》一文中这样高度评价:“把怀亲的情感表现得含蓄而深邃。”这不仅是对崔荣德诗歌所取得的艺术价值真切肯定,更是对这位带着感恩之情和对生命充满热情的诗人有力的褒奖。

一个人的心有多重?称,不足以掂量,惟有换算为他对世界的深爱,以及他所带给世界的感动。而爱与感动有多重?数字,不足以表示,试问:一个农民子弟对土地的挚爱,有多重?一名乡村教师对孩子无私的付出,有多重?一位铮铮铁汉对信仰的执着,有多重?这些重量,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阅读而不断累加,直到无法承受这般重量,读者的目光逃往地板的某个角落,慨叹――崔荣德拥有商品经济浊浪冲刷下,一颗清澈、“重量级”的诗心!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5篇

一、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绿原诗人群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绿原诗人群诗歌的意象代表是阿信的“菩提树”与90年代桑子的“与丑的抗争”。

“菩提树”的意象里,散发出的是阿信对青春选择无悔的宣言以及对纷繁世界的冷静思考。青年时期的阿信从内地来到甘南大草原。这块土地,雄奇、壮丽,同时又死寂、荒远。然而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成就了诗人阿信,他如同一个骑象而来的王子,周围是四株菩提树。他可以尽情地挥毫泼墨,而没有外界的过多诱惑。他感谢自己当初的选择,感谢甘南草原对他的恩赐。世界太热/一个骑象而来的王子在河边小便、裸袒、不吃不喝/他的身边:四株菩提。在草原与内地的二元对照中,诗人认为活在繁华地区太累,太无聊,到是生活在这广袤的大草原无拘无束,反而可以作一个纯粹的诗人。所以,诗人不无感慨说:如果把它从寺院移开,栽种到/我所熟悉的一处场景(兰州某高校的操场边)/那它就是/四株丁香。

“菩提树”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藏文化由衷地尊崇。诗人最真切的诗情都是对草原人民命运的关注与探索。从玛曲的年图乎寺到夏河的若尔盖,诗人的足迹遍布草原的角角落落。“菩提”(而不叫丁香)既然生在草原,那它就是永远与它同在的草原人民的化身。他们对生命虔诚,对自然虔诚,而这一切正好是诗人得“道”的前提。

从20世纪80年代追寻“橄榄树”走到90年代“与丑抗争”的桑子。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方面: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劳动人民永远的信任。如果说,年轻时候的桑子还在“遥想着天空/遥想着飞鸟/要到天之外去觅食/如何能够衔回那根橄榄枝呢(《为了生活》),90年代的桑子已经明白沦丧、忧伤、罪恶和惊恐有多么强大,因此他踏上漫长的精神苦旅,踩着火与剑的舞蹈,作一名寂寞的斗士。他相信真正的圣洁者不会为了在火刑柱上铭刻各自的全名,而丢下宁静的劳作。尽管世界充满罪恶,但每个劳动者始终是冰清玉洁。

二、“感恩”的诗绪

绿原诗人群的主流情感是清新的、惬意的、对自己所处的境遇是满意的,认为自己是世界的幸运儿。甘南处于青藏高原与内地的前沿,这里塑造了甘南人的英雄气概,恬静、封闭、阳光充足,又极容易产生浪漫情调。除了老师辈的阿信和桑子外,绝大多数绿原诗人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经历简单,“牧歌吟唱”是他们诗歌的主体情感。王小忠的“母亲”就不同于桑子的“中国母亲”。桑子的“中国母亲”是苦情女人,而小忠的“母亲”是和杏花一样的母亲,儿子把春天的阳光拴在身旁,感怀一地杏花深处的温暖。还有在深夜,听卓嘎唱《出塞曲》的嘎代才让,对琴、棋、书、画痴迷的阿垅和在梦中期许“叶子”款款幸临的花盛。

纵观绿原诗人普遍泛滥的“感恩”情调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这种浪漫诗绪正是民族传统、环境因素、时代焦虑与诗人个人气质的一种“契合”。感恩的诗绪并不是说绿原诗人这里就没有质疑和矛盾。正因为,诗人对外界产生的困境和无奈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才对自己生活在大自然恩赐的香巴拉表现出一种痴迷。

三、绿原诗人群对浪漫主义高度的冲刺。

20世纪90年代,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对语言诗歌大兴其道作出清晰的判定,新世纪之初,“梨花教主”赵丽华又粉墨登场了。“大众化”被用来剥蚀诗歌的主题和形式。在有些西部诗人抵抗不了所谓后新诗潮的攻势的同时,我们的绿原诗人坚持了诗歌的神性写作,坚持了“诗缘情而绮靡”的写作立场。敢于作寂寞的斗士,向浪漫主义的高度不断冲刺。绿原诗人群的诗歌可以说既是浪漫的,又是现代的,但主体精神是浪漫主义的。在绿原诗人成长的道路上,丑的、负的意象开始在他们诗歌中出现,但他们不会像西方现代派诗人那样陷入不可知的世界而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天生就是斗士,这是绿原诗人群对浪漫主义的一个新的贡献;其二,他们还把五四时期鲁迅所开创的启蒙意识引入了浪漫主义。使浪漫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手法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让我们看到积极的浪漫主义再一次焕发出青春; 第三,继承了沈从文经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的思想。在诗歌创作中对传统文化进行过滤,最终又回归“和谐”,这并不违反浪漫主义的精神要旨。

本文的写作从三个方面给诗歌爱好者介绍了绿原诗人群的勃兴情况。我个人认为,他们如果继续坚持他们的诗歌操守,那么,和其他西部诗人一道引领中国诗歌革命的方向将指日可待。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6篇

一、人物名片化

积累素材,不能简单地照抄原文,而应该是经过大脑思考之后有选择地摘记。给人物设计名片,就是读到一个人物素材时,首先筛选整理出人物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地位、成就、他人评价、荣誉等。这是很好的素材积累方法。

譬如,著名作家马尔克斯去世后,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其生平事迹以志纪念,读完马尔克斯的事迹介绍,我们就可以为他建立下面的信息名片:

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27年3月6日出生,2014年4月17日

去世,享年87岁。8岁前,一直居住在曾经两次参加哥伦比亚内战的外祖父家,有一个对拉美传统神话故事非常熟悉的外祖母。从最初创作小说《大屋》的失败到《百年孤独》的成功,耗去了十八年的时间。他曾说:“我19岁时就坐在打字机前,想如何构思一个好故事,每天如此。”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逝世后,哥伦比亚总统曼努埃尔・桑托斯称其为“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

然后再进一步分析,从中提取出可以在作文中运用的“写作因子”:87岁、哥伦比亚、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家庭影响、坚持十八年、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孤独》。并将这些“写作因子”罗列在人物信息下面,这样在写作中用到马尔克斯的事迹时,就可以迅速调动积累,将这些“写作因子”融合在作文中。

二、事迹条目化

写作时想不起例证,不是素材读得少,而是因为读得太多,记得太空泛,不具体。在日常的素材积累中要采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态度。不管这个人物的生平有多丰富,你只掌握其中的二三事即可,并将事迹用关键词或一句话概括出来,形成一个事件条目。如马尔克斯的事迹中有这样两件事:

事例一:

少年马尔克斯喜欢读书,沉默寡言,不爱与同学交往,被认为是全校最怪的“怪人”,同学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老头”。他作文写得好,受到文学老师的鼓励,于是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当一个作家。中学的几年时光,他是诗社的成员,沉醉于诗歌的阅读与写作,幻想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虽然他写了不少诗,而且还自鸣得意,但是文学老师却说“你的诗不像诗”,令他颇为沮丧。老师还说,诗歌与你无缘,还是写小说吧。就是这句话,改变了马尔克斯的人生道路,他终于放弃诗歌选择了小说。

事例二:

上世纪50年代,马尔克斯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特地带着一大叠钱连本带息加倍地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所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面对这样长的原始素材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照抄,只要做好下面两件事即可:

⒈提取关键词或用一句话概括事例。事例一可以概括为“少年马尔克斯受文学老师鼓励立志当作家”,也可以概括为“马尔克斯听从文学老师建议放弃诗歌写小说”;事例二可以提取出“马尔克斯、巴黎、补交、30年前、房租”等关键词,也可以概括为“马尔克斯成名后远赴巴黎加倍补交30年前所欠房租”。这样就将人物事迹具体化,方便了存储记忆。

⒉提取事例蕴含的话题或论点。通过分析,事例一可以提取出“鼓励、羞辱、批评、改变、自知、听从他人建议、理想、舍与得、坚守与放弃”等话题,事例二可以提取出“磨难、诚信、感恩、厚道、忘记与铭记”等话题。通过提取,把握了素材内涵,加深了对素材的理解,写作时运用更方便。

将上面的内容分条目记在素材积累本上,遇到合适的作文题目就可以选取运用了。

三、运用点例化

所谓“点例”,就是使用一个人物事迹的例证。要真正记扎实,在运用中将素材内化为写作素养。将具体的事迹改写成点例论证段,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要反复运用,多角度挖掘,用同一个事例,去论证不同的观点,去阐释不同的话题,写成一个个的论证段,直到运用纯熟。

事例一,我们可以以“改变”为话题,写出下面的段落:

人生,固然需要专一的目标,但能够根据事情的发展,适时改变调整人生的航向,更是人生的大智慧。马尔克斯就是一个拥有这种智慧的人。热衷于诗歌创作的马尔克斯,当听到“你的诗不像诗”“你与诗歌无缘”的话语时,虽然沮丧,但是仍然听从老师的建议,放弃诗歌选择了小说。这种建立在对自己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的改变,不正体现出他对自己人生的把握吗,不正体现出一种适应生活的人生的智慧吗?

也可以以“鼓励”为话题,运用到下面的文字中: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鼓励。鼓励的话语就像春雨,能在人的心田上滋润出理想的花朵。少年马尔克斯受到文学老师的鼓励立志当一名作家,中学时又是文学老师的鼓励,让他走向了小说创作的道路。试想,若没有老师的鼓励,马尔克斯又怎能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若没有老师的鼓励,又怎能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佳作的问世?若没有老师的鼓励,他又怎能成功捧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是的,鼓励造就了马尔克斯伟大的一生,成就了他人生的光辉,让他少年时的梦想开花结果。

事例二,可以论证“感恩,是一切伟大人物共有的品质”这一观点,在段落中这样叙述:

感恩,是一切伟大人物共有的品质。卢梭曾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就是拥有感恩美德的人。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的荣光,没有让他遗忘30年前浪迹巴黎时让他落脚的小客栈;30年的颠沛流离、艰难写作,没有湮没在巴黎时房东带给自己的人性温暖。带着成功的喜悦,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马尔克斯专程赶赴巴黎,加倍偿还30年前所欠的房租,并致敬感谢。这是一种怎样的胸怀?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德?这是一种怎样的品格?“惟德可以服人”,马尔克斯受到人们的尊敬,赢得不同肤色人种的追捧,去世时获得全球人民的追悼,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吗?胸怀一颗感恩的心吧,它会让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让你的人生像大海般壮阔!

也可以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作如下的改写: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忘记与铭记的过程。忘记痛苦不快,铭记感恩快乐,人才会坦荡幸福,人生才会成功精彩。回想30年的人生坎坷,回想30年的流浪奔波,回想30年的潜心创作,马尔克斯选择了将痛苦忘却,只以感恩的心态铭记住了巴黎老板对自己的帮助,铭记住了困苦中他人给自己的点滴温暖,在成功后专程奔赴巴黎加倍偿还30年前的房租。难道不正是这种面对忘记与铭记时的智慧选择,才让马尔克斯走向了文学创作辉煌的旅途吗?学会忘记,学会铭记,让自己的人生之河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汹涌奔流。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上面的事例来阐述“自知”“舍与得”“诚信”“厚道”等话题,经过这样反复的运用,事例一定会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头脑中,流淌在自己的血液里。

点例论证段的写作,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尽量做到结构完整。一个论证段至少要有论点句、叙例句、分析句三种句子。上面四个段落都是按照“论点――叙例――析例”三部分来组织的,是规范的议论文段。

二是在叙例、析例时尽量运用一定的句式来提高语言的文采与表现力。如在叙例时,段落四运用三个“回想”,概述事例,增强了表达的效果;又如在析例时,段落一中用两个反问句、段落二中用三个“若……,又怎能……”句、段落三中用三个“怎样”,这些都组成整句,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是在叙例时一定要扣合到观点上。要叙述事例中最能体现观点的细节,不能面面俱到,重点不分。

四、归类集约化

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里才不会干涸,同理,一个素材只有放到同一素材组合中才不会被遗忘,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论证作用。单个素材积累多了,就要按照同一话题归类整理,将同一类型的素材归并在一起,进行面例论证段的写作训练。

如事例一,我们可以结合越王勾践、蔺相如、韩信、莫言、陈坤等人的事迹,以“面对羞辱批评”为话题,写成如下的例论证段:

人生在世不都是晴空万里,不时会有他人的批评羞辱袭来。面对羞辱批评,我们要包容坚忍。因为只有包容坚忍,才能将他人的羞辱批评化作自己成长的力量。难道不是因为有面对夫差百般羞辱的坚忍,才有了越王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胜利吗?难道不是因为有面对媒体对自己获奖的指责与非议的淡然,才更彰显出莫言作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大家风范吗?难道不是因为有对文学老师“你的诗不像诗”的批评的反思,才让马尔克斯弃诗歌而走向小说创作的辉煌大道吗?乌云遮住阳光,太阳却以包容给乌云镶上金边。以包容面对羞辱批评,在坚忍中反思默默成长,一定会让自己的人生像太阳般光明绚烂!

此段选取勾践、莫言、马尔克斯三个事例,采用叙议结合的叙例方式,运用反问句式,三个“难道”构成排比,有力地证明了观点“面对羞辱批评要包容坚忍”。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陈述的叙例方式,写成下面的面例论证段:

一忍可以支百勇。面对羞辱批评,有时隐忍比冲动更加明智。面对廉颇“相如素”的羞辱,蔺相如懂得隐忍,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终感廉颇负荆请罪,成就千古佳话;面对前辈明星的轻蔑一哼,陈坤懂得隐忍,自我反省发奋成长,实现由偶像派到实力派演员的华丽转型,赢得无数观众的尊重;面对“你的诗不像诗”的批评羞辱,马尔克斯懂得隐忍,在反思中走向了小说创作的金光大道。试想,如果面对羞辱,他们不懂得隐忍,只是一味冲动,那蔺相如如何获得廉颇的尊重?陈坤又如何获得观众的认可?马尔克斯又如何凭小说《百年孤独》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这些都在告诉我们,面对羞辱,有时隐忍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样集约化训练,能够极大地提高素材的运用水平,在考场上遇到适合的题目就可以做到心想素材到,运用自如。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只要有意识地“四化”素材,就一定能够像春蚕将桑叶变成华美的绸缎一样,将平日的素材转化成作文中的精美篇章。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7篇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如下:每月定一个主题,每个级部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制定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九月份: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年级)1、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关于佳节思亲的文章。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的思亲方面的诗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课后收集描写秋景的古诗,在班级内召开诗歌朗诵会。

(四年级)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会。

2、中国传统节日由来故事会。

3、诗歌赏析《但愿人长久》、《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年级)1、带领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收集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歌、文章等。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资料汇编成册。

4、举行资料展览会。

(六年级)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收集有关“思念”的诗句,开展赛诗会。

3、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

十月份:谁不说咱家乡好

(三年级)1、阅读有关家乡的文章。

2、收集关于思乡的古诗。]

3、唱一唱自己的家乡。

4、写一写你心目中家乡的样子。

(四年级)1、收集常州名胜古迹资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介绍常州名人。

4、制作小报。

(五年级)1、介绍家乡著名景点。

2、说说家乡的历史名人。

3、夸夸家乡的土特产。

4、展望家乡的未来。

(六年级)1、了解常州的历史和风土民情。

2、开展实践活动,游览常州名胜古迹。

3、小练笔或当小记者介绍家乡著名的景点。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级)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识,包括来源、风俗等。

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

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4、根据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排演小品。

(四年级)1、名文诵读。

2、收集父母对你爱的点滴进行交流。

3、照片里的故事。

4、制作感恩卡。

(五年级)1、(照片展)回忆长大的点滴,感恩父母。

2、(出示奖状或作业本)回想成长的足迹,感恩老师。

3、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

4、欣赏绚丽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六年级)1、为父母做一件事。

2、唱一首歌献给父母。

3、给父母写一封信。

4、开展一次与父母同乐的活动。

十二月份:北小骄傲

(三年级)1、说北小——说一说我们的学校。

2、写北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北小。

3、画北小——挑一处最美的地方画下来。

4、为北小设计一张名片。

(四年级)1、收集班级中为北小添彩的人事,作采访。

2、班级中评选“北小骄傲”候选人。

3、演讲:我是光荣的北小人。

(五年级)1、网上浏览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骄傲”评选,确立评选方向。

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骄傲人物,并准备采访他。

3、为“骄傲人物”设计一段颁奖词。

4、评选出班级里的十大骄傲人物。

(六年级)1、收集身边“感动”的故事。

2、开展一次“感动”的故事会。

3、写一篇专访:令你骄傲的北小人。

4、为北小做一件感动的事。

一月份:展望XX年(迎新春)

(三年级)1、为“展望XX年”为主题制作迎新年贺卡。

2、开展“珍惜时光,好好读书”演讲会。

3、上网浏览“孙中山先生”图片与故事。

4、收集并讲英雄故事。

(四年级)1、收集春联,背春联(网络)。

2、交流春联,学写春联。

3、了解天南地北的过春节的习俗(网络)。

4、介绍一种春节习俗,作一次图片展览。

(五年级)1、小结自己XX最骄傲和最失落的一件事。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春寄语

3、仿写一段新春寄语,制作新春贺卡。

4、许下新春愿望,然后发到班级网页上,学生之间相互留言祝福。

(六年级)1、新春寄语(班级主页)

2、我的XX故事会。

3、制作新春贺卡。

三、关于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应有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教师、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

(二)学生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表达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活动中,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的运用、材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等。

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

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三)教师评价要求

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测评:

1、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2、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

3、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4、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评价的方式

评价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有教学实录、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展示、评比等。

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标兵”评选,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任洁(校长)

副组长:刘参、金淑文、

成员:余华琴、黄春梅、汤路、王玉华、秦燕、董瑞倩、李燕萍

2、管理网络

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各班级

3、各部门实施计划(在学校总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自行制定具有年级特色 的活动方案)

4、课时安排

我们按教育局规定,合理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二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每周一课时,一学期研究性学习20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并可与少先队,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

5、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指导能力。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8篇

社区感恩父亲节主题活动总结1: 父亲的爱也许不比母亲的爱那么强烈、那么明显,但是父爱重如山。因此,为了歌颂父亲、让社区父亲们感到节日温暖,表达对父亲的感恩,6月18日,花苑社区开展了“父爱如山感恩父亲节”活动。用诗歌、合唱的形式表达对父亲深沉的爱。

参加社区的有花苑社区艺术团团员、志愿者等社区40余名父亲参加。活动中志愿者朗诵着自己写的诗歌《怀念父亲》、《父亲是一首歌》…一首首感人的诗句流进现场每一位父亲心中。社区艺术团的父亲们唱着《父亲》等一首首歌颂父亲的歌曲充分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祝福。活动进现场还进行了十佳父亲评选,包括“睿智父亲”、“和蔼可亲父亲”、“热心公益”父亲“等,由参加活动的父亲现场评比选出,得到大家热烈欢迎。活动还邀请了社区理发店志愿者现场免费为社区父亲理发、刮胡子,让父亲们感受到社区年轻人对自己的关爱。

“父爱如山,感恩父亲节”,花苑社区祝愿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社区感恩父亲节主题活动总结2: 社区举行“感恩父亲节,社区在行动”,让辖区不少“老爸们”第一次过上了一个有意义父亲节。

活动现场,40多位社区工作人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父亲们”送毛巾、送拖鞋。

“这是第一次过父亲节,真是很开心、很幸福!”现年45岁的斯拉木·麦麦提高兴地说,“开发区如今变得越来越文明,民众的素质越来越高,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了,真的非常感谢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活动现场这首感人的歌曲《父亲》从音响缓缓流出,歌词饱含深情,旋律婉转动人,悠扬的歌声触动了每颗柔软的心灵。让大家想起了自己那个坚毅、严厉、沉默、操劳的“老爸”。

父爱如山,深沉而凝重。父亲的爱总在严厉中绽放出;父亲的爱总在子女需要的时候才来临;父亲的爱总是让我们不得理解,待到完全理解时,方知父亲的良苦用心……

社区感恩父亲节主题活动总结3: 为了歌颂父亲、让父亲们感到节日温暖,表达对父亲的感恩,6月18日,宝莲社区计生协会在宝莲双语幼儿园开展主题为“情暖父亲节·感恩六月天”的活动,孩子们用手工的形式表达对父亲的爱。

活动开始,幼儿园的老师们向孩子们和爸爸们展示了两幅精美的手工作品,并为大家分发手工材料,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动起手来。有的孩子自己动手,爸爸在一侧当贴心助手;有的孩子指挥爸爸细心的剪纸和张贴。尽管爸爸们的大手显得有点笨拙,但是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9篇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青岛北山二路小学的班主任文化节。

早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地坐在草坪的上面等待教师文化节的开幕仪式,只见老师们统一穿着,我们班的蔡老师 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美好……。

接下来是同学们的诗歌朗诵“感恩’’听了这个诗歌朗诵我明白了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作为一名小学生,怎样感恩呢?

首先要感恩自己的父母,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血脉的延续,父母给了我们全部的爱,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因此,我们要感谢父母。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等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因此,我们应该感恩大自然。

老师是我们成长的领路人,是我们的朋友,老师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身,老师为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我们应该感恩老师。

接下来是老师们的大合唱《我爱我的祖国》十分感人。

老师”,是我们开始成长时的第一个台阶。是她,把我们从懵懂带入成熟,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她使我们的人生开始有梦,我们的生命也因为梦想和期待而不再空白…。.10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不要忘了对老师道一句深深的祝福。

老师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老师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大家都说老师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其实,老师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他们,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第10篇

一.读诗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当前,我们学生的精神境界令人担忧。他们中许多人不懂得如何爱人,缺少奉献精神,没有责任感,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没有坚强的品格,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在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逃避,甚至放弃……语文课,我们老师应利用诗歌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去吟诵、鉴赏、感悟,让诗歌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教化作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读白居易《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读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样的诗句能感染我们正年轻的学生,引发他们的思考:趁着年轻,把握住青春好时光,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读过唐人裴休的诗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读过汪国真的诗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读过穆旦的诗句“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我想,当我们的学生再次遇到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苦难,想起曾经读过的这些诗句,他们一定有勇气战胜挫折、困难,也会对我们美好的人生有更多的希望和热情。

二.读诗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但他们中的不少人缺乏同情心和爱心,不懂得感恩。他们冷漠地对待同学和老师,冷漠地对待社会,冷漠地对待父母家人,甚至冷漠地对待自己。学生多读诗歌,可以改变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性情,也会改变他们人生的志趣。

读《沁园春・长沙》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学生会在诗人宽阔的胸襟、豪迈的情怀、必胜的信念中深深感受并领悟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读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通俗、平实的语言亲切而真挚,诗中那伟大的母爱不仅可以感染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可贵,从而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亲情观念。

读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中那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广大读者的诗人的忧国忧民的炽热心灵和迫切要求改变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同样会深深感染我们的学生,对他们产生积极的作用。

读舒婷的《致橡树》,“我必须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中争取自身尊严、独立地位的新女性形象不仅让学生铭记心中,更让学生懂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独立、自尊、自爱、自强的。我们老师可以用诗歌引导学生正确、理性的对待爱情,帮助这些正想去尝情的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爱情观。中学生的内心情感丰富、细腻,我们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诗篇去唤起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诗歌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读诗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读书读书,书是要读的。然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很少有能把一篇课文从头到尾流利地读出来的,更不要说能在朗读中领悟句子的含义、情感了。缺乏语感,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缺乏积累,知识视野狭窄;缺乏审美情趣,文学鉴赏力低下……这就是我们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文章一般比较长,不宜于朗读,学生也不爱读;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诗歌,却没有这样的弊端,他们大多短小精练宜于朗读。学生也乐于读这样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的诗歌。

读辛弃疾的诗“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边挂着七八颗星星,山前下了一阵零星小雨。七八个星:状写天空月明星稀情景,星星只有数得出的不多几个。两三点雨:状写阵雨稀疏,只感觉到不多几点。节奏读准了,诗意也就出来了。优秀的诗歌是要吟诵的,反复吟诵,其意自明。

读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很好地为我们解释了“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在慢慢的吟诵中,诗读懂了,诗意也来了。

诗是“文学的贵族”,让我们的学生在诗歌教学中获得智慧、得到美的享受,全面提升文学修养、人格品质,进入诗意的境界。

上一篇:徐志摩的诗歌范文 下一篇:诗歌朗诵配乐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