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2-24 21:34:30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在境外成熟市场上,不仅对股份公司的证券发行行为进行监管,还根据股份公司是否涉及公众利益将其划分为公众公司和非公众公司。对不在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因其涉及公众投资者,也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包括准入管理、持续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等,将其纳入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系,规范其股份转让与融资等活动,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权益,防范风险。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此类公司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经营不确定等特点,监管制度的设计,既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规范性和组织性,也要建立相应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2006年修订的《证券法》扩大了股份公司纳入证券市场统一监管的范围,将公开发行不上市的公司纳入证监会监管,从而划出了一条股份有限公司触及公众利益的红线。根据这一立法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99号)明确提出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概念,要求证监会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

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行业要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重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助创新,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先后有新三板扩容、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政策相继推出,为加大对中小企业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深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起草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于2012年6月15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10月11日,证监会正式《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监管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相关的配套细则在制订中。相关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力争在《监管办法》正式施行前基本完成相关配套规则。

?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范围与总体要求。

非上市公众公司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其股票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一)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

(二)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

实践中,第一种情形多为出于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目的进行发行或转让行为后股东人数超200人的公司;第二种情形主要指的是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包括各产权交易所、新三板上挂牌转让的公司。

根据《公司法》等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为2人以上200人以下,股东超过200人必须满足法律法规的其他条件并经证监会核准,以公开募集的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其股份转让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监管办法》突破了传统的股东人数200人的限制,允许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公开转让和发行,规定除公司股东、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人员以外,特定对象的市场参与主体不局限为机构投资者,变为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的自然人投资者、法人投资者及其他经济组织,允许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转让和发行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监管办法》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应当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集中登记存管,公开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

此外,对于《监管办法》施行前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经证监会确认后,可以按照《监管办法》的相关规定申请核准,一并纳入监管范围。

公司治理

针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特点,《监管办法》在适度监管的基础上,引导并推动非上市公众公司在《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框架下健全治理机制。具体措施上,一是兼顾非上市公众公司特点和监管实际需要,制定非上市公众公司章程指引对非上市公众公司治理作出原则性规定,引导其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二是突出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要求董事会对公司治理机制是否保证所有股东享有充分、平等的权利进行讨论和评估,并在章程中约定表决权回避制度。三是促进纠纷依法自治,要求在章程中约定股东间矛盾和纠纷解决机制,支持股东通过仲裁、调解、民事诉讼等司法途径主张其合法权益。

?信息披露

《监管办法》规定了非上市公众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有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的义务。

鉴于非上市公众公司规模较小,信息披露要求应重点突出,在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的前提下,体现两方面特点。一是降低信息披露成本,在披露内容上,强化投资者关心的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和风险因素;在披露频率上,定期报告只要求年度和半年度报告,不要求披露季度报告;在披露方式上,要求在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平台公布,不要求在报刊上进行披露,并将纳入证监会的电子化信息披露规范体系。除监事会公告外,公众公司披露的信息应当以董事会公告的形式,并应当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平台公布,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可以在公司章程中约定其他信息披露方式。二是实行分层次的信息披露监管,对公开转让和定向发行的公司要求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或者定向发行股票预案、年度和半年度报告,对因其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公司,仅要求简要披露定向转让说明书和年度报告,但具体的内容与格式、编制规则及披露要求,由证监会另行制定。

股票转让

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应当以非公开方式协议转让。《监管办法》规定,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自上述行为发生之日起3个月内,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制作申请文件,申请文件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定向转让说明书、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股份有限公司持申请文件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核准。在提交申请文件前,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将相关情况通知所有股东。

《监管办法》对因其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公司不设准入门槛,可在上述情形发生后3个月内向证监会申请核准或者降低股东人数,在3个月内股东人数降至200人以内的,可以不提出申请。为防止监管套利,不允许其股票公开转让,只能向特定对象以非公开方式协议转让。对未经核准的,将启动打击非法发行股票机制。如果此类公司拟公开转让或定向发行,则按照相关规定申请核准。

非上市公司申请其股票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的,股票公开转让的具体方案作出决议应须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并制作公开转让的申请文件交由证监会受理并审核。

《监管办法》对申请股份公开转让的公司放松行政管制、简化行政审批,重点要求治理机制健全、信息披露规范,不设财务指标,不做盈利要求。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出具推荐报告、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同时,证券交易场所出具是否同意挂牌的审查意见。

定向发行

定向发行包括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以及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公众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两种情形。

特定对象的范围包括下列机构或者自然人:

(一)公司股东;

(二)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员工;

(三)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的自然人投资者、法人投资者及其他经济组织。

考虑到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往往需要通过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留住核心人员等内部员工,《监管办法》将核心员工纳入发行对象范围。至于核心员工的认定,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名,并向全体员工公示和征求意见,由监事会发表明确意见后,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监管办法》同时规定了定向发行的人数限制,即包括核心员工在内的除股东外的特定对象定向发行合计不得超过35人。

根据《监管办法》的相关规定,定向发行的发行方式为储架发行制度。储架发行制度源于美国,是一项关于公众公司再融资行为的特殊流程规定,即为一次核准,多次发行的再融资制度,相对于传统证券发行一事一审的监管模式而言,储架发行是对一揽子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持续监管模式。

《监管办法》规定,公司申请定向发行股票,可申请一次核准,分期发行。自证监会予以核准之日起,公司应当在3个月内首期发行,剩余数量应当在12个月内发行完毕。超过核准文件限定的有效期未发行的,须重新经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发行。首期发行数量应当不少于总发行数量的50%,剩余各期发行的数量由公司自行确定,每期发行后5个工作日内将发行情况报证监会备案。

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审核实行快速融资豁免制度,对定向发行后股东累计不足200人的或在12个月内发行股票累计融资额低于1000万元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不要求其向监管部门申请核准,可自办发行,在每次发行后5个工作日内将发行情况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中国证监会依法履行对公司股票转让、定向发行、信息披露的监管职责,有权依法律规定享有现场检查、责令改正、监管谈话、责令公开说明、出具警示函等监管的权利。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挥自律管理作用,对从事公司股票转让和定向发行业务的证券公司进行监督,发现证券公司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的行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采取自律管理措施。

在现实操作中,尽管新三板的在试行期间都是由证监会来主导,但是由中国证券业协会来暂行管理的,《监管办法》要求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票发行、上市、交易均由证监会来集中管理,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对证监会的监管权进行了界定。

对非上市公众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服务机构等的违法违规行为,除按《证券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规定了监管谈话、责令改正、不受理业务申请等监管措施。同时还强调了打击内幕交易行为的监管要求,《监管办法》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对公众公司股票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公开前,泄露该信息、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股票的,依照《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调整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划分办法的通知

为理顺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划分,妥善处理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做好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的征缴入库和分配管理工作,从2012年1月1日起,调整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划分办法,现就有关预算管理事宜通知如下:

一、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调整

(一)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划分调整。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不含铁路建设基金营业税,下同)、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由中央收入调整为地方收入,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建设基金营业税仍作为中央收入;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含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由中央与地方按照60:40的比例实行分享。

(二)跨省合资铁路企业税收收入划分调整。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合资铁路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为地方收入。企业所得税由中央与地方按照60:40的比例实行分享。

二、地方收入分配办法

(一)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分配办法。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40%部分,由中央财政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客、货运发送量等因素所占比例在地区间分配,分配比例每两年根据上述因素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相关因素权重为:客运周转量占36%,货运周转量占54%,客运发送量占4%,货运发送量占6%。2012年各省分配比例详见附件1。

(二)跨省合资铁路企业税收收入分配办法。

跨省合资铁路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和地方分享的所得税收入,按照相关省份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和运营里程等因素所占比例在相关地区分配,分配比例每两年根据上述因素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相关因素权重为:客运周转量占28%,货运周转量占42%,运营里程占30%。2012年相关省份分配比例详见附件2。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00%为该企业注册地地方收入。

三、预算科目调整

(一)将“1010301铁道营业税”改为“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下设“101030101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地方收入科目,反映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增设“101030102跨省合资铁路营业税”,地方收入科目,反映跨省合资铁路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增设“1010305铁路建设基金营业税”,中央收入科目,反映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建设基金营业税。增设“1010306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待分配收入”,中央收入科目,反映待分配的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收入,在中央或地方财政统计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收入时对本科目不作统计,以免重复计算。

(二)将“101041701铁道运输企业所得税”修改为“101041701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目,反映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含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设“101043317跨省合资铁路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目,反映合资铁路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设“101041702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中央收入科目,反映待分配的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40%部分,在中央或地方财政统计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收入时对本科目不作统计,以免重复计算。

(三)对“1010901国有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的说明进行修改,删除“对铁道部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中央收入”的内容;增设“101090101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收入科目,反映地方分享的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增设“1010918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待分配收入”,中央收入科目,反映待分配的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在中央或地方财政统计铁路运输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时对本科目不作统计,以免重复计算。增设“101090109除铁道部以外的其他国有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目。

(四)在教育费附加收入科目下,增设“103020304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教育费附加”,地方收入科目,反映地方分享的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教育费附加收入。增设“103020305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教育费附加待分配收入”,中央收入科目,反映待分配的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教育费附加收入,在中央或地方财政统计铁路运输企业教育费附加收入时对本科目不作统计,以免重复计算。

(五)上述科目涉及的滞纳金和罚款收入,分别填列“1010320营业税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101045003中央企业所得税税款滞纳金、罚款、加收利息收入”、“1010920城市维护建设税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和“103020399教育费附加滞纳金、罚款收入”科目。

四、缴库程序

(一)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税收缴库程序。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填开缴款书时,分别按“1010306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待分配收入”、“1010918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待分配收入”、“103020305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教育费附加待分配收入”填写,“级次”栏按“中央100%(待分配)”填写,由中央财政按照核定的比例定期分配给各地区,列入相关地方收入科目。铁道部集中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填开缴款书时,预算科目栏按“101041701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填写,“级次”栏按“中央60%、中央40%(待分配)”填写。

国库部门收到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税款后,将其中60%列入“101041701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40%列入“101041702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列入“101041702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部分,由中央财政按照核定的比例定期分配给各地区,列入相关地方收入科目。

(二)跨省合资铁路企业税收缴库程序。

跨省合资铁路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由注册地和非注册地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中央财政核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当地应缴库金额后,就地办理缴库,各地分享税收的具体入库办法另行下达。

五、其他

(一)2011年度及以前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超缴、欠缴和漏缴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含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按照新的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和地方收入分配办法执行。

(二)对2012年铁道部已经集中缴入中央国库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分享的企业所得税(含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核定的分配比例调整为各地方收入。

(三)对2012年已经就地缴入注册地国库的跨省合资铁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40%部分)中,按照中央财政核定的比例应属于其他省市分享的部分,年终结算时,由注册地财政上解中央财政,再由中央财政分配到相关地区。

(四)财政部于每年1月初按中央总金库截至上年12月31日的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含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待分配收入进行分配,并在库款报解整理期(1月1日至1月10日)内划转至地方国库;地方国库收到下划资金后,金额纳入上年度地方预算收入。地方财政列入上年度收入决算。各省市分库在12月31日向中央总金库报解最后一份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后,整理期内再收纳的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含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统一作为新年度的缴库收入处理。

(五)已经达成跨省分配协议的合资铁路税收,可按照明确后的跨省合资铁路收入分享入库办法执行。

(六)当年新投入运营的跨省合资铁路,其缴纳的税收暂按里程因素所占比例在相关地区分配,第二年开始按照相关省份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和运营里程等因素所占比例在相关地区分配。

(七)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要加强对跨省合资铁路企业税收分配情况的监督检查。

(财预[2012]383号;2012年9月7日)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证券经纪人从证券公司取得的佣金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由展业成本和劳务报酬构成,对展业成本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目前实际情况,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的比例暂定为每次收入额的40%。

三、证券经纪人以一个月内取得的佣金收入为一次收入,其每次收入先减去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再减去本公告第二条规定的展业成本,余额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证券公司是证券经纪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5号)规定,认真做好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报告工作。

五、本公告自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5号;2012年9月12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2年10月1日起,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

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肉产品,是指猪、牛、羊、鸡、鸭、鹅及其整块或者分割的鲜肉、冷藏或者冷冻肉,内脏、头、尾、骨、蹄、翅、爪等组织。

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蛋产品,是指鸡蛋、鸭蛋、鹅蛋,包括鲜蛋、冷藏蛋以及对其进行破壳分离的蛋液、蛋黄和蛋壳。

上述产品中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所规定的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鲜活肉类、蛋类产品。

二、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既销售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又销售其他增值税应税货物的,应分别核算上述鲜活肉蛋产品和其他增值税应税货物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增值税免税政策。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所列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扣除的进项税额的第(三)项所称的“销售发票”,是指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农产品依照3%征收率按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而自行开具或委托税务机关代开的普通发票。批发、零售纳税人享受免税政策后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得作为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凭证。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 转让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被证监会认为是“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的基础性文件”,按理其立法内容至少应满足最低限度的合法性要求,但笔者发现至少在以下方面明显违法或涉嫌违法:

一、“转让监管”无法律基础,为证监会自我授权,属于根本性违法立法

从中国证监会法定职责来看,《证券法》第179条关于中国证监会的职责描述中,未提及任何关于证券转让监管的词语,而在其第二款中关于证监会监管行为规定为“依法对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登记、存管、结算,进行监督管理”。其中,并没有提及“转让”一词。而比对《证券法》和《公司法》,股票“转让”是一种特殊的股票行为,它不同于股票发行、上市等行为。

而按照现代法治原则,对公权力机关而言,法无授权不得为之,即如果缺失上位法授权,证监会无权自己授权自己行使股票“转让”之监管权力。否则。证监会的这种自我授权就严重违反了法治政府的基本原则,属于公权力的根本性违法行为。

当然,可以值得理解是:证监会的这种违法立法行为是由于现实需要与立法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一是现实需要设立场外交易市场,需要对非上市但已经公开发行了股票的转让、定向发行、重组等进行规范,以促进成长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等融资需要,以及推进民间资本的良性发展,但另一方面,却没有上位法的支持,因为即使是修订后的2006年的《证券法》,除了明确确定了公开转让必须在国务院确定的场所外,没有对公开转让做任何其他法律规定。这样,就导致证监会“不得不”违法立法:如果不做,不符合市场和上级要求,如果做,却没有法律支持。最后,证监会在上位法支持的情形下,进行了违法立法。

二、证监会“移花接木式的”扩展了上位法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概念的外延,属于基础性违法立法

在《(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中国证监会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概念,要求证监会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所以,看似“非上市公众公司”这一概念来源有法律依据(即上位的、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不是证监会的自我创造了。

但是,如果对照《办法》和《通知》中关于“非上市公众公司”概念外延,就会发现证监会实际已经偷换了概念,以一种移花接木的方式非法立法。

在《通知》中,非上市公众公司被描述为:“公开发行股票但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上市公众公司)”,即作为上位法的《通知》中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的形成原因仅限于公开发行,而根据《证券法》第1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从中可以推导出来:向不特定对方发行证券属于的公司属于上市公司,如果法律和行政法规没有规定其他发行行为的话,那么,《通知》中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来源就只有一种情形,那就是“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这样,《通知》的原意就出来了:非上市公众公司只能由发行行为产生。

而作为《办法》的基础概念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的外延被确定为“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即《通知》确定的仅仅由发行产生这一种情形外,新增了向特定对方转让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以及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这两种产生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来源。

三、简单粘贴上市公司立法条文,让非上市公众公司承担法外义务,属于技术性违法立法

按照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我国公司主要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而根据股票是否公开上市交易,又把股份公司分为上市公司股份公司和非上市股份公司。其中上市股份公司作为特别股份公司,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对其股票发行、上市、交易、重组等行为进行了具体规定,而对非上市股份公司,作为一般股份公司就不应该承担上市公司的特别义务,只能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的一般股份公司来承担义务。

但《办法》第15条第2款却规定“在公众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该条完全是对《证券法》第98条的粘贴。《证券法》第98条规定“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很显然,非上市公众公司不是《证券法》规定的“特别股份公司”(即上市公司),而是属于《公司法》规定“一般股份公司”(非上市股份公司),如果没有法律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收购人不应该承担上市公司收购人的股份转让限制。因为《证券法》第38条明文规定“依法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及其他证券,法律对其转让期限有限制性规定的,在限定的期限内不得买卖”,而对于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票转让未见有任何法律条文进行限制。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场外市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场外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是上海、深圳交易所的重要补充,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场外市场的发展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场外市场已经形成了由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各地产权交易市场,若干股权交易所等构成的体系。

(一)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设立,开办的初衷只是为了解决“两网公司”退市的遗留问题。之后逐步地接纳了从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退市的股票,俗称“三板市场”。2006年1月,中关村高科技园区非上市公司开始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俗称“新三板市场”。2012年8月,国务院批准“新三板”扩容,首批扩大试点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新增上海张江高新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9月20日,新三板交易平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

(二)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

目前,全国各地有200多家产权交易机构,交易规模逐年扩大,法规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如由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等19个省市区的61家产权交易机构组成了“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上海产权交易所与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合并,成为全新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等等。区域共同市场通过共同的信息披露,实行统一的交易规则,促进了不同产权交易机构的信息共享,推动了产权在异地之间的流动。

(三)股权交易所

2008年9月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成立,主要致力于两高两非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及交易平台。同年天津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企业股权投融资信息交易的第三方服务平台。2009年7月天津股权交易所的分市场安徽股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2010年12月湖南股权交易所成立,2012年10月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成立,山东、吉林、深圳、武汉也先后建立起股权交易所(中心),都是为本地的非上市中小微企业提供交易和融资的平台,致力于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场外市场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与缺陷。如场外市场服务企业类型有限,交易非常不活跃。“新三板”、各地股权交易所的挂牌企业均为股东200人以内的企业,地方产权市场交易大部分是国有股权,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等等。

二、《非公办法》实施对场外市场建设的意义

(一)扩大了场外市场的覆盖范围

《非公办法》将股东超过200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这一庞大群体正式纳入监管,意味着资本市场服务覆盖面大为扩展。根据《非公办法》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其股票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1)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2)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我国现有公众公司6万多家,而在沪深两大交易所公开上市进行交易的公众公司只有2000多家。《非公办法》出台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的公开转让,各地交易所只受理非上市非公众公司的挂牌转让。办法确立了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公开转让的合法化是历史性的突破,在中国场外市场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数目庞大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在场外市场特别是“新三板”挂牌交易成为现实。

(二)突破场外市场股东“200人之限”

《非公办法》规定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可以超过200人,同时规定本办法施行前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并经中国证监会确认后,可以按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申请核准转让股票和定向发行。这就突破了长久以来制约中国场外市场发展的障碍——股东人数“200人之限”。一直以来中国场外市场(包括“新三板”、各地股权交易所)都恪守200股东上线的原则,造成了场外市场交易及其不活跃。原来“新三板”每手交易最低3万股,天津股权交易所将每手确定为挂牌企业的全部股权的二百分之一,使单手交易资金量过大,从而总体交易量非常有限。交易量的不活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融资功能,最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挂牌的意向。股东200人的上限被突破后,预计会对股权进行拆细交易,并实行竞价,从而会刺激交易量,提升市场融资功能。

(三)投资者合法权益获保障

在很长的时间内,非上市公众公司运作不规范,大都未进行信息披露,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非公办法》的实施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纳入了法制轨道,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该办法对于非上市公众公司的半年报和年报披露时间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要求年度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办法第八条规定,公众公司的治理结构应当确保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充分行使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股东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重大事项,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不得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定期报告内容有异议为由不按时披露定期报告,也在制度上规避了非上市公司寻找借口避免信息定期披露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玲.我国场外交易场所若干问题研究.

[2]刘微.我国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

[3]杨.论我国非上市公众公司概念、现状及其发展.华北金融,2008(06).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从现有私募立法情况来看,私募立法存在缺位、滞后与模糊的现象。首先,上述法律规章规定了上市公司的非公开发行、非上市公众公司的非公开发行,但没有规定非上市非公众公司的非公开发行;第二,私募内涵没有明确的界定,私募证券投资者条件、私募证券转让、私募违法的法律责任存在立法空白;第三,私募立法层级偏低,有的以部门规章形式出现,有的以“红头文件”出现,有的以交易所自律性文件出现,在司法实践中能否作为判案的依据尚存疑问;第四,私募立法表述模糊,如“非公开发行”、“定向发行”、“特定对象”。《中国证券百科全书》规定,“私募,亦称为私募发行、内部发行或不公开发行,即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的发行方式。这种发行方式仅以与证券发行者具有某种密切关系者为认购对象。”[1](P25)此定义与国内学者对私募的描述大同小异。如有的学者指出: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又称不公开发行、内部发行、定向发行或“私人配售”,指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2](P79)。私募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发行对象为特定对象;第二,发行方式为非公开发行;第三,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通过直接洽谈方式买卖证券;第四,特定对象购买证券的目的是为投资而非转售[3]。需要说明的是,《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规定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定向发行”规定仅适用于非上市公众公司。其理由是: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是指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或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且其股票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可见,我国界定“公众公司”的标志是“公开发行”或“不公开发行导致股东人数超过200人”。正如有学者所言:“公众公司是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或股东人数累计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非公众公司是指针对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人数未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有限责任公司。”[4]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以下简称“38号文”)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2012]37号,以下简称“37号文”),任何交易场所(注:包括区域股权市场)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成均等份额公开发行,并且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

二、区域股权市场私募融资的发行对象及人数

(一)私募融资的发行对象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不超过200人”的行为为非公开发行。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其定对象需符合股东大会决议的条件,并且特定对象不超过10名。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其“特定对象”包括:(1)公司股东;(2)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员工;(3)符合投资者适当管理规定的自然人投资者、法人投资者及其他经济组织。除公司股东外,其他两项投资者不超过35人。区域股权市场通常引用《证券法》的规定,认为只要私募对象不超过200人即为合法,而对投资者的投资判断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抵抗风险能力关注较少。事实上,私募的重点一是不涉及社会公众;二是投资者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现行法规关于私募的对象仅从非公开发行的人数上作简单规定,忽略了私募的核心特征是私募对象的“资格”。关于私募对象的“资格”,正如美国律师协会报告中指出的标准:“成熟”、“富有”、“关系”。“成熟”即要求投资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有良好的投资分析能力,能够理解投资风险;“富有”,即有能力承担投资失败的损失;“关系”,即私募对象与私募发行人之间有亲属关系、朋友关系或雇佣关系、业务关系。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即可成为私募的发行对象。由此可见,《证券法》中的“特定对象”是与“社会公众”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具有一定的投资分析能力、承担投资风险能力或与私募发行人具有一定关系的投资人。“特定对象”在区域股权市场政策和实践中被称为“合格投资者”,如20号公告明确规定,“要求参与区域股权市场的投资者为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人,明确合格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标准并予以公示”。合格投资人制度目的是限制某些不符合条件的投资者,避免市场的高风险传递给没有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人。关于“合格投资人”的界定标准,结合我国实践,可将我国区域股权市场的私募对象分为三类:第一,机构投资者,符合界定标准中的“成熟”类,是私募实践中的当然对象。关于合格机构投资者的标准,结合国内外法律规定,可将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机构投资者认定为合格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通常被认为资金实力雄厚,具有优良的投资研究团队,投资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区域股权市场的当然私募对象。第二,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核心员工对公司财务及发展状况比较熟悉,符合界定标准的“关系”类,可以作为私募对象。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员工”不能作为发行对象,因为一般员工大多不了解公司财务及发展状况,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故不作为私募发行的“特定对象”。关于“核心员工”的认定,结合《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名,并向全体员工公示或征求意见,由监事会发表明确意见后,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第三,具备相当投资经验和经济实力的个人投资者或一般机构投资者,符合界定标准的“财富”类,可以作为“特定对象”。关于个人投资者的标准,实践中,如天津股权交易所将个人投资者限定在个人金融资产10万元以上,并要通过投资知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测试;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将个人投资者限定在个人金融资产20万元以上,并且具有1年以上股票投资经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规定个人投资者金融资产在100万元以上。(二)私募融资发行对象的人数《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特定对象”不超过10名。《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定对象”除公司股东外,其他投资者合计不超过35名。根据“38号文”及“37号文”的精神,区域股权市场的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私募发行对象人数始终是一个敏感问题。尽管认购人数并非私募的最本质特征,目前美国等成熟市场亦不将人数作为界定非公开发行标准,因为人数过多易触发公开发行。私募融资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我国合格投资者的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现阶段仍应严格控制人数,以防出现市场风险。笔者认为,可借鉴《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除“机构投资者”外,其他投资者不超过35名。原因是投资者的风险判断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机构投资者更多的是考虑私募的效率和当事人意思自治,故不限定人数;而对于一般投资者更多考虑风险和免于欺诈,故限定人数。

三、区域股权市场私募融资的发行方式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99号),规定“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其股权转让,不得采用广告、公告、广播、电话、传真、信函、推介会、说明会、网络、短信、公开劝诱等公开方式或变相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严禁任何公司股东自行或委托他人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转让股票”。该规定对非公开方式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细化,但层级偏低。为了加强对特定对象的保护,有必要对非公开方式进行立法规定。实践中有的私募采取报告会、投资培训、网络说明等形式吸收“不特定对象”参加,涉嫌借“私募”之名,搞“公募”之实。区域股权市场作为基层资本市场,距离普通公众最近,为避免可能产生的投资风险及纠纷,有必要在区域股权市场立法时对私募方式进行严格限制。鉴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可首先在法律中细化“公开”、“非公开”;其次明确规定不得以电话、电传、信函等形式邀请不特定对象参加推介会或说明会,宜采取“一对一”协商的方式;同时,对私募会议等形式,明确规定只限在区域股权市场注册登记的“合格投资人”参加;最后,结合时展中互联网推销的形式,可借鉴美国的模式,对专用私募网站设置密码保护,要求募集资金方只对“合理地相信”是合格投资者的潜在投资者授予密码。

四、区域股权市场私募融资的审核制度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定向发行需向中国证监会核准;但是如果公众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股东累计不超过200人、或者公众公司在12个月内发行股票累计融资额低于公司净资产的20%的,豁免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核准,应在发行后将发行情况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区域股权市场实践中,如《浙江股权交易所定向增资业务规则》规定,浙江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定向增资需向浙江股权交易所备案;但是挂牌企业定向增资确定的投资者不超过7人的,或者企业融资额低于1000万元的,可不向本中心申请备案,但应当在定向增资后5个工作日内将融资情况报本中心,完成登记托管手续,并予以披露。私募的本质是“注册豁免”,其理由是私募不涉及公众利益,投资者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笔者认为,第一,私募面向的是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特定投资者,不涉及公众利益;同时,私募融资是当事人在平等地位上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建立的契约关系,故没有审批的必要性,私募监管的重心是建立严格的投资人准入制度,防止不具备条件的投资人进入私募领域。第二,私募的优势是手续简洁、成本低廉,如果强制私募审批,则加大企业成本,私募的目的和作用则大打折扣,故私募无需审批。第三,私募仍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备案。备案不影响私募的发行,不是私募发行成立的前提。备案的目的是保证监管部门及时收集足够的私募信息,以备事后监管。第四,关于备案的机关,鉴于20号文规定区域股权市场的监管机关是省级人民政府,笔者认为,可根据区域股权市场的私募融资额度及私募融资对象的人数进行不同机关备案的监管措施,如单次私募数额在3000万元以上者需要在省级人民政府备案,3000万元以下者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备案。数额比较小的,如500万元以下的可以豁免备案。当然,立法机关还可以结合私募融资的人数设定不同的备案机关。

五、私募证券转售限制

对于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转售问题,《证券法》没有作出规定。《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仅在第38条规定,“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关于私募证券转售限制的原因,学界通常认为,鉴于私募证券系通过非公开方式取得,如果私募证券再通过公开途径转售,则涉嫌“变相公开”、借“私募”外壳行“公募”之实,因此各国立法通常对私募证券转售的对象、场所进行限制。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私募证券的转售限制,并不意味着禁止证券转让,否则有违证券需要流通的基本属性,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导致私募融资的目的不能实现。我国区域股权市场私募转售可从转售者与购买者两方面进行限制:首先,通过限制转售者的方式。如规定区域股权市场的投资者不得具有转售意图,企业在私募融资时应有义务进行初步判断和说明,如要求特定对象出具“无转售意图”的声明,同时通过限制转售时间的方式,规定特定对象至少持有12个月以上方可转售。其次,通过限制购买者的方式。鉴于区域股权市场的高风险性,在初级阶段规定只许机构投资者作为受让对象,逐步放开至所有区域股权市场的合格投资人可以作为受让对象。为防止因私募证券转售导致股东人数超过200人,还可以对转让数量和人数进行规定,如因为私下转让“私募证券”的行为导致股权持有人超过200人从而被认定为“公众公司”,应该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审批。此外,区域股权市场和私募立法还应对私募发行方的信息披露义务、私募证券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私募证券投资人救济等其他事项作出规定。同时区域股权市场融资功能的实现还需要配套制度及配套立法,如有关投资者利益保护、市场风险防范、公司治理及内控的法规,市场监管、规范市场服务的法规等。区域股权市场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法律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不断深化对市场的特点、功能、作用和风险的认识,不断总结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使市场法规既符合市场一般规律,又适应我国多层次场外市场的特征。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出炉浓抹了我国《公司法》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完整了《证券法》预留的市场空间,补足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空缺。

《公司法》规定只有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两种形式,股份公司又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把非上市公司划分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和非上市非公众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也就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注册资金最低为500万元人民币,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致应该这么划分:注册资金为2亿以上的上市公司上主板,1—2亿上中小板,3000万—1亿的为创业板,500-3000万的为“新三板”。“新三板”市场特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

“新三板”的设立是为了解决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尤其对高科技企业而言,所以对它不像主板和创业板、中小板上市那样有盈利的要求,只要(1)设立满两年;(2)属于经政府确认的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企业;(3)主营业务突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4)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5)股份发行和转让合法合规等条件就可以挂牌。

挂牌不等于融资,和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另一个最主要的区别是,挂牌本身不具有融资功能,挂牌后即具备了公开融资的资格。而这恰恰给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创业投资)的退出注入了强心剂,开辟了新途径。

股东除可以每年挂牌转让所持股份1/3变现外,可以增资扩股进行融资,也可以以《证券公司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试点办法》非公开方式发行公司债券。同时,《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颁布后,券商直投将进一步突破自有资金的限制进入杠杆投资阶段。根据《关于修改〈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的决定》,券商设立组织形式为有限合伙企业或公司制企业的直接投资业务子公司及其直投下属机构、直接投资基金,下面可以设立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以直投基金投资“新三板”挂牌公司。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非上市公众公司;场外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一、非上市公众公司的定义及类型

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其股票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一)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二)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

目前,我国非上市公众公司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由于定向募集产生。我国股份制试点初期允许以定向募集的形式设立股份公司,但实际存在“内部股公众化、法人股个人化”现象,1994年《公司法》的出台取消了定向募集制度。二是由于股权非法公开转让形成。在股份制初期,存在STAQ和NET系统为法人股提供电子报价交易,一些公司股份在这两个系统挂牌流通,形成了非上市公众公司。1998年为防范金融风险,国务院发文对这些非法交易场所进行了清理。三是由于发起人人数众多形成。由于1994年《公司法》未对发起人人数上限做强制规定,一些公司设立过程中设置了大量的发起人,成为了非上市公众公司。四是沪深交易所退市的股份公司。

二、目前我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取得的进展

(一)相关法律法规从缺位走向逐步建立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关于股东人数超过二百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法律法规处于缺位状态。《公司法》要求股份公司发起人为二至二百人;《证券法》规定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为公开发行,需报证监会批准。因此,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东人数超过二百人的股份公司不具备合法地位,而是被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来对待。同时,这类公司的股份公开转让也缺乏法律依据。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之前,我国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只有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都不能为股东人数超过二百人的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转让平台,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明确。

法律法规的缺位使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份转让受到限制,这种状况终于在2012年得到改变。2012年9月28日,中国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首次将股东超过二百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正式纳入监管,明确了其合法地位,并确立了其股份公开转让的合法化。2013年2月2日,证监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确认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明确挂牌公司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东人数可以超过二百人,接受证监会的统一监督管理。2月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就该系统的业务规则、主办券商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之后,该公司还了5个通知、4个暂行办法、4个细则、4 个指引,对具体的交易制度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法规及配套细则的出台填补了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公开转让的制度空白,并为进一步完善打下规范基础。

(二)股份转让市场从小范围、区域性走向全国统一

我国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一直缺乏全国统一的交易场所:沪、深两大交易所只为公众公司中的上市公司提供股份转让与流通平台;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的“老三板”挂牌的是主板退市公司,“新三板”扩容前挂牌只限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非上市公司,2012年8月扩容以后也只多了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高新技术园区的企业;各地的股权交易所只接受股东二百人以内的企业挂牌。因此,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立以前,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挂牌转让主要通过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但是,产权交易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资产的转让,且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质、功能定位不尽相同,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也界限不明、功能不一。众多的产权交易所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仅仅是给进来的企业办个登记手续而已,并未能够真正实现寻找受让方的信息发掘功能和价格形成机制,未能真正满足未上市企业的资本投入和退出需求。

2013年1月16日,备受市场各方期待的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北京金融街正式挂牌。该系统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此前“新三板”的股票被纳入其中,而且突破原来“新三板”对挂牌公司股东人数二百人的限制,不限于高新技术企业,而且不受股东所有制性质的限制。对于挂牌公司股东人数和企业性质的限制放宽有利于扩大市场容量,真正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目前该系统挂牌公司已超过200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揭牌运营,是全国场外市场建设的标志性事件。自此,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的小范围、区域性试点将开始走向全国统一的正式运行。

(三)股份转让方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我国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份转让原来主要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即转让双方自行协商价格等要素,通过签订协议转让合同,一方付款,另一方转让股份这种非交易过户方式。股东欲转让其股份的,可以自行寻找特定的对象进行转让商洽,也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寻找对象。在实践中,协议转让这种方式存在一定弊端。由于其透明度较低,没有进行充分市场竞争,因而不能形成合理、统一的股价,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出台后,规定股票转让可以采取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竞价方式或其他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转让方式。同时规定挂牌股票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同时提供集合竞价转让安排。原“新三板”协议转让方式下,对于价格匹配、方向相反的投资者定价委托不允许自动撮合成交。引入集合竞价后,如果投资者未在规定时间内人工点击成交确认,将由系统在盘中和收盘前进行自动匹配成交,以提高市场效率。另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我国的股票交易市场上首次明确引入做市商制度,可以大大增加股票交易的流动性,提高市场活跃程度。原来“新三板”的市场交易一直非常少,挂牌公司的成交价均未形成连续的价格曲线。引入做市方式和竞价方式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其流动性需求的转让方式,从而完善市场定价功能、提高市场流动性。

(四)股份转让制度从整体转让走向拆细竞价交易

上世纪90年代,各地方政府相继组建了地方产权交易所(中心)、证券交易中心和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等机构,从事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这些场所成为当时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流通的主要场所和渠道。1998年3月,为防范金融风险,国务院对这些交易场所进行了清理整顿,将在各地产权交易市场把大宗股份通过拆细分别转让给多个中小投资者的交易方式界定为“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活动”。之后产权机构挂牌转让的都是大宗股份的整体转让,这种一次性整体买卖式交易手续繁杂,股份流动性差,无法满足非上市公众公司尤其是非国有性质的公司及其股东的股份转让需求。原来的“新三板”虽然不是要求整体转让,但每手交易最低3万股,而且只有法人机构才能参与,使单手交易资金量过大,从而总体交易量非常有限,其中相当一批公司全年无交易。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立后,其《业务规则》规定买卖挂牌公司股票,申报数量应当为1000股或其整数倍,卖出挂牌公司股票时,余额不足1000股部分应当一次性申报卖出,而且交易对象向个人投资者开放。该系统大大降低了每手交易股数,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交易活跃程度,提高中小企业挂牌的意向。

三、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场外市场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转板制度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同层次的市场有不同的功能定位。英美等发达国家不同市场之间有着很明确的转板制度,如在美国,对在BTCBB升板至纳斯达克市场有着明确的规定,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就可以选择升至小资本市场或全国板。相比之下,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并不禁止“转板”行为,但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转板制度。在“新三板”的挂牌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应按照《证券法》的规定,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从“新三板”转到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视同新股上市,按照常规手续申请审批,非常复杂。从2006年至今,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中只有5家登陆至中小板或创业板,严重影响了企业挂牌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场外市场在整个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必须建立转板制度。只有引入了转板机制,才能在不同市场间建立起有效的通道,加强不同市场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加资本市场整体的流通性。

(二)完善统一监管

防范风险对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虽然《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纳入证监会监管体制内,但由于我国场外市场交易分散的特点,统一的监管体系还尚未建立。目前全国中小股份转让系统由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实行自律管理;产权交易所一直由各地方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而若干股权交易所则是由各当地人民政府监管。这三个监管主体之间各司其职,在监管协调性上具有很大的缺陷,给场外市场的有效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后必须对场外市场建立起全国统一监管的模式,防止出现区域性场外市场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的状况。除了集中监管外,还要强化和落实交易场所本身的自律监管职能,并进一步发挥证券业协会的权限,建立各种有效管理制度,引导场外交易的有序化。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不断完善市场规则,明确监管职责,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打击违法和纠正违规行为。

(三)强化信息披露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7篇

同日,证监会还就修改《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同时表示,将进行制度上的修订,扩大QFII投资范围。

非上市公众公司准入体现市场化原则

据介绍,《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相关规定,体现了简化行政许可、放松行政管制、促进市场主体归位尽责的市场化原则。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考虑到非上市公众公司数量多、规模小、经营不确定等特点,与公开发行并上市的公司有较大差别,征求意见稿明确,在准入条件上,不设财务门槛和盈利指标,重点要求公司主营业务明确,治理机制健全,按照信息披露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相关信息;在准入程序上,不设类似发审委组织,也不实行保荐制,大大简化核准程序;同时,促进公司依法自治,要求公司在章程中约定股东间矛盾和纠纷解决机制,并支持股东通过仲裁、调解、民事诉讼等司法途径主张其合法权益。

此外,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和投资者的成熟程度,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强化投资者“风险自担、买者自负”的理念,严格防范系统性风险。

这位负责人说,证监会将根据社会各界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该办法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有能力的机构可进入基金销售领域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10多年发展,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队伍逐步壮大,截至2012年5月底,已有61家商业银行、94家证券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7家独立销售机构等获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随着基金销售机构的发展,证监会基金销售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该负责人说,在实践中,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等在内的众多机构,从满足客户理财需求和自身业务发展等角度出发,希望能积极参与基金销售业务。但是,证监会对之前申请机构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有部分机构因在最近3年内受到行政处罚而被限制了申请资格,而其受处罚的原因对开展基金销售业务并不构成实质。

为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基金理财需求,并鼓励具有专业理财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能力的机构进入基金销售领域,证监会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方针政策,放宽基金销售机构准入条件。

证监会拟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等因受到行政处罚而被限制申请资格的判断标准进行调整,将其所受行政处罚区分为“重大处罚”和“一般处罚”,对限制申请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范围限定于“重大处罚”。

同日,证监会公布《关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规定》,要求基金公司建立基金从业人员与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绑定机制,严格遵守投资基金的锁定期,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申报和记录所投资基金的信息,并提高投资基金信息的透明度,切实防范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

拟扩大QFII投资范围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新增的500亿美元QFII投资额度,进行制度上的修订,继续加大引入境外长期资金的力度,加快QFII资格审批并简化其流程,拟扩大QFII投资范围,允许QFII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投资工具。

该负责人表示,审批放松后QFII机构外借额度的需求会减少,但是证监会仍将严格管理,不允许QFII机构对外借出投资额度。另外,当前的QFII政策依然是鼓励长期投资机构进入我国市场,额度也是优先保证长期机构投资者,暂时不会用来给对冲基金。此外,证监会还将推动优先支持境外养老金的QFII资格和额度的申请,尽最大可能满足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需求。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简化审批程序,考虑推出电子化申报系统。据了解,截至2012年6月8日,证监会已批准172家境外机构的QFII资格,外汇局批准了145家QFII的投资额度,累计批准投资额度272.6亿美元。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转板;新三板;非上市公众公司;介绍上市

在《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下文简称 “《管理办法》”)实施以前,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公众公司进行明确的定义与监管,其法律性质并不确定。但《管理办法》的出台,可说是填补了我国对公众公司制度的缺位,对我国商事法律体系意义重大。正因《管理办法》的出现,本文认为这使我国新三板挂牌公司以介绍的方式向沪、深证券交易所升板提供了法律上的可能。笔者认为,现行我国新三板挂牌公司直接升板最大的障碍是其是否满足《证券法》第50条第1款(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即公开发行是上市的前提的法律规定。本文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公众公司”、“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等的定义作深入的梳理;第二部分是结合上述概念,对《证券法》第10条与相关法规进行分析,说明新三板挂牌公司是否符合“公开发行”的要求;第三部分是讨论满足“公开发行”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是否在能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实行“介绍上市”。

一、相关概念的梳理

1、介绍上市的概念

介绍上市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方式,不需要在上市时再发行新股,因为该类申请上市的证券已有相当数量,并为公众所持有,故可推断其在上市后会有足够的流通量。介绍上市与IPO都是上市的一种形式,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介绍上市并没有公开招股这一环节。从逻辑砜矗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不要求发行人发行新股,但是必需要有一定量已公开发行的股票,以保证在证券交易市埸上流通。

由于在上市之前无需融资,因此介绍上市可从时间上将公司融资与证券上市加以分离,从而赋予公司的上市计划更多的灵活性。但其也会在上市初期带来极大风险,公司可能面临股票供应与交投量不足的情形,尤其对于小公司而言,可能会将流通性摊薄,易受大户操控,股价波动可能较大。

可采介绍上市之企业类型主要有三种:第一,已上市之证券申请在另一交易所上市,或在同一交易所内进行“转板”。第二,发行人将其证券交由上市发行人,并由其将证券以实物之方式分配给股东或其他上市发行人之股东。第三,换股上市有时亦采此种模式。

2、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法律概念

若然要解释新三板挂牌公司在现行的法规下是否能以介绍方式升板,就有必要先了解现行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法律性质,再与《证券法》以及相关条例相结合,来阐释其升板有无合法的依据。

(1)我国上市公司的法律概念。证券市埸是由发行市埸(一级市埸)和交易市埸(二级市埸)所构成的,上市则是连接这两个市埸的桥梁。由于证券交易所的出现,才带来了证券上市的概念。证券上市是指已经发行的证券,经过证券交易所批准后,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1]由此可,上市就是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资格,所以要明析上市的概念,就必需要了解什么是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是依国家有关法律设立,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埸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上市公司,是指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其股份是否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流通为准,公司可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公司可以股份在交易所能否流通作为区分标准,将其分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2]上市公司由于股东人数众多且股份易于流通,因此高度透明与社会化。且较之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不论是在社会层面或政府层面所受之监督均更为严格。此外,由《公司法》第121条可知,对上市与非上市加以区分的实质性判断标准即是能否在“证券交易所”挂牌流通。而由《暂行办法》可知,我国新三板市场其实也属于“全国易场所”,与证券交易所承担相同的任务――提供证券集中交易所需之场所与设施并对其进行监督。但《公司法》121条所称之证券交易所,在我国语境下,其实特指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与“证券交易场所”有所差异。证券交易埸所是与证券发行市埸相对的法律概念,指的是以发行人的安排,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空间、设施与规则组成的体系。[3]

由此可见,证券交易埸所是证券交易所的上位概念,它既包括埸内市埸,也包括埸外市埸。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暂行办法”)第2条的文义来看,法条的意思是把新三板市埸定位为非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埸所,所以F行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为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2)我国公众公司的法律概念。《管理办法》出台以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公众公司进行明确的定义与监管。我国《证券法》与《公司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只对 “上市公司”进行了界定和监管,公众公司的界定不清和监管缺位的问题也一直受学界关注。[4]但本文并不会在公众公司监管的问题上作太多的阐述,而是主要针对《管理办法》中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界定进行剖析,以此作为下文讨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升板法律分析之理论支撑。

根据《暂行办法》的第3条规定,我们可知新三板挂牌公司均属于非上市公众公司。同时,根据《管理办法》第2条第1款之规定,可知非上市公众公司有2种情形即“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转让导致公司股东累计超过200人”与“向不特定的对象发行证券”。本文主要将讨论前一类型之公众公司。

公众公司是指股东人数众多并且其股份由社会公众广泛持有;存在着一个可供其股份公开交易的市埸,或者为证券交易所或者为由证券交易商组成的柜台市埸(over the counter market);遵守证券法之规定履行报告与披露之义务;其股份的发行必须登记注册的公司。[5]也有人认为,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其股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之公司即属于公众公司,主要有上市公司、柜台交易公司等。[6]但无论是哪一种的界定,区分公司是否有公众性,关键在于公司资本是否公开募集或股份是否在证券交易埸所交易和流通。根据上文,笔者认为,公众公司的特征主要有四:第一,股东人数众多;第二,在证券交易埸所挂牌交易;第三,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披露义务;第四,发行股份须经证券监督机关登记。由《管理办法》可知,以上之条件,非上市公众公司均已满足,但并非所有非上市公众公司均已 “公开发行”。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的是所有的新三板挂牌公司都是公众公司,但不全都是已公开发行的公司。

(3)我国公开发行的法律概念。在对公开发行行为进行界定之前,需先对证券发行行为加以界定。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证券发行之概念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虽然在《证券法》中能找出一些相类似之表述――如发行、交付、销售等等,但都与公司法之表述有所不同。但对于公开发行的定义却能在现行法规中寻觅到――根据国务院1993年4月公布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81条第3款,发行人通过证券中介机构向发行人以外的社会公众就发行人的证券做出的要约邀请、要约或销售行为均属于公开发行。同时,虽然法条上并未给证券发行进行明确的定义,但学界对此却存在多种意见可供参考。有的学者认为,证券发行指符合发行条件商业或政府组织,以集资为直接目的,依法律规定的程序向社会投资人要约出售代表一定权利的证券的法律行为。[7]有的学者则认为,证券发行指的是发行人以筹集资金为直接目的,依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投资人销售证券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5]《暂行条例》中的文义也可推知,“发行”的概念包括发行人向相对人作出募集意思表示,直到相对人持有证券的过程。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证券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筹措资金为目的,遵循法定程序,在法定条件下,向投资者就其证券做出要约邀请、要约或销售之行为。

以发行对象与发行方式为标准,可将发行分为公开发行(public offering)与非公开发行(private placement)。公开发行又称为公募发行,是发行人以公开的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和特定多数对象出售证券的法律行为。为了弥补1998年《证券法》没有界定 “公开发行”的缺陷,我国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第10条第2款规定,有三种情况被视为公开发行:(1)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2)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行为。由于证券法在界定 “公开发行”时采用了列举式,而且其使用 “有下列情形之一”这一语句,根据文义解释,只要满足第10条所规定的3种情况中的一种,即符合公开发行的特征。亦即是说,第10条所列举的3项内容之间为“或”(or)的关系,而不是“且”(and)的关系。因此,只要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或者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的均属于公开发行。

二、新三板挂牌公司公开发行的规范分析

1、《证券法》第10条第2款规定(1)的法条分析

从《证券法》第10条第2款规定(1)可见,发行对象是否特定为判断公开发行的主要因素。无论股东人数是否众多,只要符合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均属于公开发行,而在对象特定情况下,t需要满足累计超过200人之条件。只有在发行对象特定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才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至于要界定对象是否为不特定在学界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8]

按照各国区分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的传统思路,界定发行对象是否特定,主要依据的不是该发行对象范围事先是否可以确定,而是该发行对象是否符合成熟投资者的要求,从而不需要证券法的保护。美国实务界认为“公开要约并非一定要向全社会公开”。该结论的理由在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公开是指一般大众,且应将其与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利益的个人群体加以区分。可是,在实践角度看来,这种意义的区分并不大;例如向具有某一发色之人、向某一特定地区的所有居民、向某一特定公司的所有现存股东发出要约等等,这些行为从“公共性”的现实意义上考量,其所提出之限制与不加限制地向全世界发出要约并无实质差异。总的来说并不比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发出要约要少。这种要约虽然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接受,但从性质上来说完全具有 “公共性”因为用来挑选特定受要约人的方法与挑选的目的之间并无合理的关联,在任何特定情况下区分 “公开”与 “特定”,都应当考量用来建立区别的决定因素和寻求建立这种区别的目的。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试行)》第三条对机构投资者申请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转让进行了规定。而第五条对于自然人投资者申请参与挂牌公司股票转让进行了规定。根据上文可见,新三板市场交易的主体为符合资格的自然投资人和机构投资人。但要以上述的概念来判断新三板市埸交易或发行的对象是否为不特定并非易事且有争议,笔者也不在此详细讨论。而《证券法》第10条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规定更具有实践意义,因此,本文将以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2、《证券法》第10条第2款(2)的法条分析

我国《证券法》第10条第2款(2)规定“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构成公开发行”。以发行人数作计算是否构成公开发行的界限,为各国和地区所常用,如美国的证券私募制度虽然对于获许投资者没有人数限制,但是对于符合条件的非获许投资者,则限制在35人之内;日本的证券私募制度限制投资者人数为50人;我国台湾地区为35人。但是在人数计算上,2005年《证券法》采用的无限制累计的做法,为中国所独有的。由立法资料可知,基于“无限制累计计算人数”这一目的,2005年《证券法》修订草案最终将“累计向超过200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改变成现在的表述。将 “累计”放在 “发行”之后,表明累计计算的是发行人 “所有”发行次数的对象人数,而并非仅以某次发行的对象人数。[8]由此,我国证监会解释认为:在股东的数量上,只要发行证券的对象累计超过200人,该公司则会被纳入为公众公司范畴,不论其发行行为采何种方式,发行对象是否特定,该公司是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都均构成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根据学界与实务界的解释,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证券的对象累计超过200人,即可以认定为公开发行的行为,而不是单次发行证券超过200人。

3、《证券法》第10条第1款的法条分析

笔者在第二章所提到,我国的发行审核制度为核准制,所以发行人在满足了《证券法》第10条第2款规定的前提下,还需要有权机关的核准才能够公开发行。根据我国《证券法》第10条第一款的规定在我国,证券发行制度指的是证券发行人提出发行申请,保荐机构向中国证监会推荐,中国证监会进行合规性初审后,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最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发行。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见,非上市公众公司也需要经由我国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所核准。《非上市公众公司指引第4号》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符合:(1)公司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2)股权清晰;(3)经营规范;(4)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健全本指引规定的,可申请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等行政许可。对超^200人公司合规性的审核纳入行政许可过程中一并审核,不再单独审核。虽然这里的“中国证监会申请审核”是指向中国证监会的非公众公司监管部(下文简称“非公部”)申请核准而非发行审核委员会(下文简称“发审委”)。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涉及到 “发行”,不论是向特定对象发行或不特定对象发行,审核的部门都是发审委。但在《证券法》第23条第1款有关发行核准的规定中,“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定条件负责核准股票发行申请。核准程序应当公开,依法接受监督。”从文义上并不能解读出公开发行的核准机构必需是发审委的核准。根据行政法理论,非公部与发审委都属于职能部门,并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能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核准公开发行)是我国的证监会,即我国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所以无论非公部或发审委对公开发行的核准,在法律上实际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均为我国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所以新三板挂牌公司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指引第4》进行申请,即符合《证券法》第10条与第23条有关发行核准的规定。

综合上述,本文认为三板挂牌公司只要符合《管理办法》第2条第2款中的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并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指引第4号》的规定程序获得批准,即为《证券法》第10条所述之公开发行,成为已公开发行的公众公司。

4、“转让”累计超过200人是否属于公开发行

对于《管理办法》第2条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转让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规定,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分,即(1)“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和(2)“向特定对象转让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在此,对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其行为实际已满足了《证券法》第10条第2款(2)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这一规定,符合了公开发行的定义,而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指引第4号》的规定,可知新三板挂牌公司也是经过中国证监会的核准之后方可挂牌的,因此,在此种情形下,新三板挂牌公司实际已符合了《证券法》第10条公开发行的规定。

而对于第一种情形中第(2)种情形下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即“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是否构成公开发行,其实涉及到的内容是一致的,即股票的转让与股票的发行的性质是否相同或具有相似性。由于股票的转让与股票的发行在本质上都可以界定为股票的流转,股票的发行可以视为股票的初次流转,而股票的转让可以视为股票在初次流转之后的再次流转,所以股票的转让与股票发行二者的性质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那么就可以对《证券法》第10条第2款中关于公开发行的规定中的“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中的“发行”做扩充解释,将《管理办法》第2条中的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和 “向特定对象转让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中的“转让”也纳入到《证券法》第10条的 “发行”中。因而,可以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界定为未上市但已公开发行股票之公司。

三、新三板挂牌公司直接申请升板的法律分析

1、《证券法》第50条的法条分析

公开发行是申请上市的前置条件,这也是目前我国升板的最大障碍。根据《证券法》第50条的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条件有四,而对于第50条第2到4项,均属于可以通过公司自身内部的调整而加以解决的要求,而50条第1项“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这一条前提性的条件的达成就还需要获得证监会的核准,并已公开发行。因此,可以说已经“公开发行”是申请上市的一个前提性条件。

现在新三板挂牌公司已有可能实现以介绍方式升板。《管理办法》还没实施以前,学者对《证券法》第10条第2款(2)已有所讨论,但不论研究是否能得出能满足公开发行要求的结论,此时我国仍然是没有办法在现行法的环境下满足《证券法》第10条第1款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要求”。但现在经过上文的论述,本文认为在现行有关发行的法律法规规定下,只要新三板挂牌公司符合《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并得到证监会非公部依据《非上市公众公司指引第4号》的核准,即可被认定为 “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因此,在其满足其他上市条件的情况下,即可能实现直接升板而省却了先在新三板退市之后再在主板重走一段上市流程的冗繁程序。

2、发行权与上市权的解绑

由1998年《证券法》第10条规定和第43条规定可知,无论是发行与上市,批准的主体都是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亦即所谓的发行上市的集中制,即发行人不论在发行与上市的程序均须得到证监会的核准。而在2005年《证券法》修订后,根据第48条的规定,可视为将上市的批准权下放给证券交易所,是为上市发行的分离制,即是发行的核准权在于证监会,而上市的核准权在于沪、深证券交易所。

由于我国发行上市制度的改变,使若新三板挂牌公司在没有涉及到发行新股并符合《证券法》第50条的上市规定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可以直接向上交所或深交所直接申请上市,不需要受证监会的审查。

四、结语

上市公司的资格一直是我国的 “稀缺资源”,导致证券交易市埸对 “壳”资源的恶意炒作。但与其说是上市资格的稀缺,不如说是证监会批准公开发行决定的稀缺。这是由于我国现行的上市方式只有首次公开募股一种,使证券发行与上市并不区分,首次公开募股即代表上市挂牌。我国实行的是证券发行核准制,证券监督机构需要对发行人的资料作实质性审查,效率较低。加上上市方式单一和政策的影响,“排队”成本过高,令到很多优秀的公司转至国外或我国香港地区上市交易。有见及此,证监会宣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以介绍的方式直接向交易所申请上市且并无法律上的障碍。

经过上文具体分析,三板挂牌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以介绍方式升板在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是有法律的依据。介绍上市在我国实行最大的法律障碍是拟以介绍方式升板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是否已满足证券法第10条的规定,即是否已 “公开发行”;经过上文对《证券法》第10条、50条与《管理办法》第2条、《非上市公众公司指引第4号》的分析,我国非上市公众公司以介绍的方式升板已有法律依据及程序的支撑,只要在三板市埸挂牌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指引第4号》的规定定向增资累计股东人数超过200人并经证监会的批准,根据文义解释,即可被认定此为《证券法》第10条的批准公开发行;根据《证券法》第50条的上市规定,满足其第1项 “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的条件后,第50条第2到4项,均属于可以通过公司自身内部的调整而加以解决的要求。实际上,现行在三板挂牌的公司存在着很多满足上市的条件,但因其没有证监会公开发行的核准而未能上市。由于在2005年修订后的《证券法》确定了证券发行上市分离制,即发行的审核的主体与上市审核的主体不同,证券会负责对公开发行进行审查,而证券交易所则负责上市的审查,符合规定已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直接向交易所申请上市。综合上述,符合条件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可以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直接向沪、深交易所申请升板上市。

【参考文献】

[1] 屠光绍.比较与演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刘俊海.公司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 叶林.证券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保树.公司法律形态结构改革的走向[J].中国法学,2012.

[5] 施天涛.商法学[M].法律出版社,2012.

[6] 上村达男.公开公司的法理与市场.公开公司与闭锁公司的法理[J].商事法务研究会,1992.

[7] 董安生.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8] 彭冰.中国证券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9篇

6月15日,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标准进行界定,并对其股票登记、转让、定向发行等相关事宜作出相应规定。

《征求意见稿》一出,引发资本市场热议,特别是从事新三板业务的投行人士,对此办法反响热烈。

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实质意义,在于证监会表现出推进非上市公众公司改革的态度与决心。

“证监会主动向放松审批的监管思维转变,是中国证券市场2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程晓明说。

接近证监会的人士指出,此次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的推出,将对下一步发行制度改革具有深远影响。目前交易所容量有限,供需矛盾尖锐,交易所市场实现全面市场化的发行还不具备条件,因此需要庞大的场外市场去支撑尚不具备上市条件公众公司的发展需要。

简易核准

《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显示,对于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核准是“简易核准”,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不设财务指标,重点要求公司主营业务明确,治理机制健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按照信息披露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相关信息;二是不设类似发审委组织,不实行保荐制。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简易核准”已经类似注册制,着重于公司完整、真实的披露信息。他同时透露,未来还将就非上市公众公司定向转让、公开转让需要哪些中介机构参与等问题进一步制定规范。这是此次《征求意见稿》最大的突破,是证券市场20年来监管层第一次主动放松审批权。

业内人士透露,在管理办法的起草过程中,监管层也考虑过“注册”“备案”等说法,但在跟有关部门沟通过后,最终还是采用了“核准”的说法。

程晓明表示,对市场人士而言,监管层此次显示出巨大的改革决心,亦将在现实中突破很多审批阻力。

未来新非上市公众公司将不设类似发审委这样的组织,也不实行保荐制。只要由会计师、律师、券商及证券交易场所等机构出具各自的报告书或意见书,即可挂牌。公司定向发行后股东累计不超过200人的,或公司在12个月内发行股票累计融资额低于1000万元的,只需在五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备案即可。“批一次,12个月之内用完。这就很有点注册制的味道了。”程晓明说。

新三板交易所

《征求意见稿》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界定,只需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一是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二是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

目前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是一个场外市场的基础性规章,不包含市场建设的部分。场外市场仍在架构、建设当中,目前的新三板是证券业协会管辖范畴,未来场外市场的建设过程中,会对目前的老三板、新三板进行改造。

同时,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将实行新老划断,2005年12月31日以前经地方政府批准的、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公司并不违法,这些公司有的甚至曾上柜交易。这次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后,符合条件的这类公司,可自愿申请进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的范围,但不会强制。

《征求意见稿》明确,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应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集中登记存管,公开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这里依法设立的交易所不包括各地设立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

程晓明表示,《征求意见稿》里所指的“证券交易场所”,应该是指筹备中的、欲于明年成立的专为非上市公众公司转让交易的新平台,根据此前业内讨论,该交易所将独立于上交所和深交所,成为国内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地址或将设于北京,主要面向各地高新园区的创新型企业。

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被市场称为“新三板”市场,采用的是深交所的交易系统,而筹备中的北京交易所将独立拥有交易系统,成为全新的“新三板交易所”。

对于地方产权交易所的定位,监管层认为应该是“私募市场”,要遵循38号文规定的T+5、不得拆分均等份额、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方式集中交易等相关规定。

国务院99号文已经明确提出“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概念,并要求证券监管部门制定非上市公众公司设立和发行的条件、发行审核程序、登记托管及转让规则等,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

“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概念要大于挂牌企业,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概念不以是否挂牌为标准,但只要是挂牌公司,无论是否达到股东200人的标准,都将被视为非上市公众公司。”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这样解释非上市公众公司与挂牌企业之间的关系。

对于非上市公众公司,根据现有的规则,监管部门不会强制其挂牌,但要求统一登记托管。但当公司股东超过200人后,一般情况下还是会去挂牌,要对股东的股份转让要有一个安排。目前的制度设计上没有说必须挂牌,只是对于符合两个条件之一的非上市公众公司,鉴于涉及公众利益,要受到监管。

尽管未强制要求挂牌,如果要公开转让,要去依法设立的公开场所。所谓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主要是指受《证券法》管辖的交易场所,不是各地的股权交易所和产权交易所。不能将依法设立理解为,经过地方政府批准的、38号文清理整顿完之后存续的场所都是所谓“依法”设立。

“在过去柜台交易下,信息有可能不真实,因为双方可以对倒。而公开转让系统,成交的信息是真实的,保证交易双方不能对倒。这有可能为未来做市商制度留有余地。”程晓明说。

上述人士指出,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对公开转让进行正面定义。应该说,在公开市场上转让的都是公开转让。

200人突破

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证券法》规定,公开发行证券需经证监会核准,而在公开发行的三种情形定义中,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实体在列。

接近监管层的有关人士表示,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已经将股东累计突破200人公司的管理,纳入了证监会的监管范畴。此次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为证监会对此类公司的监管确立依据,亦是架构场外市场的重要基础。

他认为,向特定对象发行累计超过200人,视同公开发行。同时,累计股东数量的计算必须穿透到个人,实行合并计算,这意味着以委托、信托、代持等方式存在的在职工持股会等个人股东组织将必须按其中个人股东数量计算。同时,对于累计股东超过200人的公司,超过200人后的任何一次公开发行股票均视为公开发行。

目前新三板仍然不能突破200人的限制,实际上是把它界定为一个非公开转让的市场,但未来全国性场外市场是一个公开转让的市场,将突破200人。国务院批准的场外市场肯定是公开转让,股东不到200人也要接受监管。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理念;制度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10701

0引言

我国早在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中就将公开发行不上市的公众公司纳入了证券市场统一监管的范围。根据这一立法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99号)明确提出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概念,并要求证监会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但是,由于我国长期没有出台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办法,因此造成严重的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与监管过度的冲突。一方面任何公司如果在公开发行后股东人数超过200人,但没有在沪深交易所上市,那么就触碰了“非上市公众公司”这一监管红线,就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资”或“非法证券经营”;另一方面由于现行创业板的上市门槛过高,众多中小微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这一制度性缺陷不仅妨碍了场外市场体系的建设,而且还容易诱致企业和场外市场组织规避监管进而冲击证券市场稳定的风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2年6月15日,酝酿六年之久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监管办法”)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年9月28日,该办法正式,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考虑到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而且此类公司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经营不确定等特点,因此,为了增强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有效监管,有必要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的理念和制度机制等进行探讨。

1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理念

《监管办法》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立高效有序的场外市场,支持知识和技术创新型企业、现代农业企业、小型微型企业的股本融资、股份转让、公司重组等活动,促进中小企业稳步成长。此外,虽然非上市公众公司也涉及公众利益,但是,相对于上市公众公司,它所面向的公众不是一般社会公众,而是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专业性比较强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因此,除追求促进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维护市场稳定等共性价值外,对非上市公众公司应坚持与上市公众公司有所区别的监管理念,即一方面要放松行政管制,降低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成本,提高非上市公众公司的交易效率;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管,提高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治理水平,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切实防范市场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具体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放松行政管制、简化许可程序与强化信息披露机制

在我国,不管股票最终上不上市,公开发行股票都必须经过证监会的批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飞跃性攀升,上市公司必将越来越来,而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发展融资,公开发行股票也正成“星火燎原之势”。这就要求证监会一方面必须抓好股票发行的监管工作;另一方面则要将工作简化、放松管制,尤其是对于公开发行的非上市股票,更应该放松市场准入条件,让更多的公开发行不上市股票募集资本,进而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为此,对于证监会而言,做好公开发行不上市股票的监管乃至市场准入工作,则必须遵照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行:

第一,在准入条件上,对企业的市场准入财务门槛不应设置过高甚至可以不设财务门槛,对于企业盈利指标的要求也不应该做过多要求,只需要在具体的企业信息审核工作中,重点关注其业务经营、企业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即可。如果都符合《证券法》的基本要求,便可放行。

第二,在准入程序上,公开发行并上市的股票一般设有发审委组织,笔者看来,这种组织对于公开发行不上市的股票是多此一举,没有太大必要,可以考虑不设。类似于公开发行并上市股票所必须经过的保荐制在这里也是多余的。去除这些制度的限制,只是为了大大简化核准程序,方便企业“集众人之力”来实现发展。

当然,放松监管、简便程序并不意味着对其管理的“放任自流”,尤其是在企业的信息披露上,必须做到“严格把关、突出重点”的原则,并要求发行股票不上市的企业必须披露投资者所关注的司核心竞争力和风险因素,而且是定期披露(半年一次),确实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也为市场的透明、公开、公平奠定基础。

1.2强化公司自治与强化中介机构职能并重

与上市公众公司相比较,非上市公众公司具有“船小好调头”的特点,因为其本身就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所涉及的利益面不广、社会危害性也不大,而且大多是家庭式企业,为此,在其发行股票时,除了必要的监管之外,要更多地引导其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的要求来实行“自治”,无论其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还是企业风险规避、管控,企业纠纷的处理等等,都需要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以凸显“自主发展、自主管理”的优越性。此外,还需要发挥中介职能机构在企业发行股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会计事务所、证券公司等等,以保证企业各项信息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1.3降低发行成本

毋庸置疑,在发行股票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中,存在着诸多的小微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与上市公众公司在企业管理、业务经营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地区别,基于此,可以考虑在其发行股票时采取“储架式”发行模式,为企业股票发行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弹性,以助推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此外,还可以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快速融资豁免机制,即定向发行后股东累计不足200人的,或者在12个月内发行股票累计融资额低于1000万元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不要求其向监管部门申请核准,可以自办发行、事后备案,为企业快速融资建立绿色通道。这样做的结果,将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股票发行成本,为企业的科学发展与运转“保驾护航”。

2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制度机制

2.1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治理制度机制的优化

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治理,重在优化。前文提到必须依法实行“自治”,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的优化,而企业出资人的基本利益保障也与“自治”息息相关。对此,在“自治”框架之下,非上市公众公司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企业发展、制度先行。对非上市公众公司来说,能否根据本身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地治理制度,是保证其高效运转的基本前提,为此,在对非上市公众公司进行监管时,必须建立《非上市公众公司章程指引》,并明确规定非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确立的基本条款,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在构建治理制度提供依据。

第二,非上市公众公司治理制度的确立必须始终凸显保护出资人权益的核心,这就要求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董事会在审查企业治理机制时要着重关注出资人在讨论、评估方面的公平表达权利,而在企业治理章程表决的过程中,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避表决。以保证企业治理章程的公平、公正、合理。

2.2非上市公众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机制

无论是上市公众公司还是非上市公众公司,实行严格、准确的信息披露是其进入市场并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而在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信息监管无疑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保证出资人基本知情权的前提,更是保证出资人合法权益并让其能及时了解企业相关信息的基本保障。为此,必须做好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督制度。

第一,要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的信息披露成本。对于企业而言,降低成本是其发展的关键,而在降低成本中,必然包含信息披露成本的降低,这就要求企业在信息披露内容上“就重避轻”,重点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风险因素的披露上;在披露频率上要坚持“半年度报告与年度报告相结合”,即不需要每月公布或者每季公布,节约成本;在信息披露方式上,必须要求在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平台公布,为出资人提高简便、快捷的信息获知渠道,同时进一步减少信息成本支出。

第二,实行分层次的信息披露监管,对公开转让和定向发行的公司要求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或者定向发行股票预案、年度和半年度报告,对因其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公司,仅要求简要披露定向转让说明书和年度报告。

2.3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票转让制度机制

为兼顾监管的包容性和有效性,《监管办法》对通过股票转让成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实行分层次的、富有弹性的许可管理。对申请股份公开转让的公司,不设财务指标,不做盈利要求。重点要求治理机制健全、信息披露规范。对因其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公司,不设准入门槛,可在上述情形发生后3个月内向证监会申请核准或者降低股东人数。同时为防止监管套利,不允许其股票公开转让,只能向特定对象以非公开方式协议转让。对未经核准的,将启动打击非法发行股票机制。如果此类公司拟公开转让或定向发行,则按照相关规定申请核准。

参考文献

[1]李成.中级金融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盾.管理层收购ABC[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彭冰.中国证券法学(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