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提纲范文

时间:2023-03-19 01:35:21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2篇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直观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5篇

论文提要:马克思把实践概念作为哲学的基本概念,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对真理的标准问题、唯物史观问题作了经典的表述,从而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本质。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一篇著名的哲学笔记。这篇笔记不到一千五百字,以警句的形式凝结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华,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光辉论著,对深刻理解马克思怎样批判旧唯物主义、解决旧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所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新唯物主义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对马克思主义本质进行再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纲》的基本内容,就是明确提出实践的概念,并把它作为新哲学—马克思本人所主张的哲学的中心概念。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片面性的批判,从认识论、社会 历史 观、人的本质等方面阐发了“人的实践活动”的伟大意义,并根据“实践”这一新哲学的根本观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革命批判性质。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各白的片面性。他指出,旧唯物主义,从培根至费尔巴哈,“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即只是把事物理解为人之外的客体,人与客体的关系仅仅是人可以直观客体。例如,费尔巴哈认为,“直观是生活的原则”,“直观提供本质、真理、现实,……直观信实于自己的对象”,“主体和对象的同一性……只有在人对人的感性直观中,才是真理和实在。费尔巴哈还认为,人与物的关系只是人反映物,人的“意识是一面镜子”。所以,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意义。与此相反,唯心主义者虽然看到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能动作用的特点,但是,他们把这一能动性绝对化和抽象化了,因而认为意识、精神是主体,是万能的,甚至人也只不过是这一主体的形式和材料,并且,思维、精神、意识可以通过客体世界来有目的地表现自己。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费希特的观点基本上就是如此马克思指出,被唯心主义地表达并片面夸大了的能动性,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能动性,这是因为它的意义。马克思认为,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思辨唯心主义,它们对客体事物的这种认识,对人与周围的客体世界的关系的这种理解,都是错误的。马克思断定,惟一正确的认识,就是首先把人当作现实的主体,“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事物,即不应该把它们理解为僵死的、仅仅被人直观的物件,而应该“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由于在《神圣家族》中已经对思辨唯心主义做了比较深刻的系统批判,所以这里马克思主要突出了对旧唯物主义即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指出,虽然费尔巴哈明确地区分了思想客体和感性客体,但他并不理解感性客体对人的意义,不理解感性客体属于人的实践对象,不理解人的对象性的活动及其意义。所以,费尔巴哈在解释人的活动时,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陷人了唯心主义泥坑,“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成是真正人的活动”川;另一方面则把现实的人的活动狭隘地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占有欲望和唯物质利益是图的本能的实现。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即那种仅仅满足于简单地把世界归之于人以外的客体物质而后觉得万事大吉了的哲学,既不能真正地理解物,也不可能真地认识人的社会性的活动及其历史。

正是在《提纲》中,马克思从他的实践概念具体地超越了费尔巴哈,既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同时也扬弃了唯心主义。马克思认为,哲学只有理解人改造客体世界的意义,才能对认识问题、社会历史问题以及人的本质问题有 科学 、现实的理解。得到正确的答案。而恰好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二者都根本不理解,也不去理解实践的意义问题,所以,述重大的哲学问题上,他们或者陷人自相矛盾的二律背反,或者造成理论的混乱而不能自圆其说。

马克思把实践概念作为哲学的基本概念,这就为新哲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一块科学的坚硬基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的标志。也就是说,根据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建立起来的新哲学。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马克思将实践概念作为哲学的基本概念,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革命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承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是正确的,但它不能正确回答客观事物是如何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的。其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把客观事物看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单纯客体,它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采用“感性直观的形式”,因此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马克思认为,客观世界只有构成人们的实践对象才能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人们的认识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与 发展 的。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者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马克思以前,没有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一切唯心主义者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总是从认识本身寻找标准,标准是主观的旧唯物主义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是他们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因此也不能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例如,费尔巴哈通常把“感性直观”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他说:“惟一标准,乃是直观”。那么为什么对同一事物的感知。不同的人常常发生争论呢?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费尔巴哈又提出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这仍然没有跳出主观认识的范围。后来费尔巴哈又进一步解释说;别人跟我一致仅仅是“真理之第一象征”,而人类的理性才是“真理之最终尺度”这样,费尔巴哈就更深地陷人唯心主义。针对旧哲学包括费尔巴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已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已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就是说。人的思维是否反映了客观现实,这个问题不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解决,只有实践才能解决。因为实践的科学含义表明,实践既具有现实性、普遍性特点,又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

历史领域一直是唯心主义的最后避难所。马克思将实践概念作为哲学的基本概念,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历史观的主要内容,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将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实现了历史哲学的革命转变。

第一,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 教育 关系的错误观点及其英雄史观,指明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的一致性。他批评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教育的产物。”旧唯物主义看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但是把这些说成是决定一切的东西则是错误的这种学说不了解革命实践对“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不了解环境的形成和教育的改变正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必然导致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依照旧唯物主义的解释,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而环境和教育又是由所谓“人类理性”决定的。这样就陷人了不可解决的自相矛盾之中,仍然是在思想领域兜圈子。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对人和环境的关系所作的正确结论。这里的“环境”指的是客观世界。就是说,人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改造环境,同时改造人类自身。人在革命实践中受到教育后,又反过来更好地改造环境。所以,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变环境和改变人,都是统一的实践过程。统一的基础是革命实践。

第二,马克思抨击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出发,对宗教唯心主义世界观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现实的天堂世界是不存在的,宗教上的上帝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他说:“上帝的一切特性只是从人那里得来的”。这样就剥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但是,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是不彻底的。他把宗教的产生根源抽象地归结为人类感情的永恒需要。他批判宗教的目的不是消灭宗教,而是建立新宗教一一爱的宗教。一句话,他没有正确指出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指出:“世俗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人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就是说,人们根据现实的人间幻想出一个宗教的天堂世界,并使它成为凌驾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人间世界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来说明。因此,批判宗教仅仅靠揭露它的神秘外衣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对宗教的认识。它的产生和 发展 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的矛盾之中,如果要消除这种矛盾,只能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即需充分发展生产力,改造整个社会,逐步消灭阶级,实现人类的解放,最终消灭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

第三,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抽象理解,提出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认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则是抽象的、错误的。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所谓“理性、意志、心”。理性是为了认识或思维;意志是为了愿望或自由;心是为了爱或友谊。费尔巴哈尤其推崇心中之爱,认为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是支配人的决定力量。一句话,费尔巴哈认为人只是有“理性、意志、心”的高级动物而已。这样,“抽象的共同性”既没有 历史 的差别,也没有阶级的不同,它们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应当从人自身的心理属性中去寻找,而应当从社会生产劳动中,从具体社会关系中去探索。他说:人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劳动和生活,都处在以一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关系之中。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制约着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因此,人的本质不仅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且在阶级社会中总带有阶级性。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抽象的、永恒的、超阶级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由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从抽象的人出发,不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他就不可能做到“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即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及其阶级本质进行批判。费尔巴哈既然找不到一条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也就必然迷人另一条错误的道路。由于费尔巴哈离开人的历史发展,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去抽象地孤立地观察人的本质,因而就不能把宗教感情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而是看作人类心理感情上的永恒需要;因而就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在 自然 属性方面所具有的一些共同性。诚然,人的“理性、意志、心”是不能脱离人的自然生理机能的,但是用人的自然生理机能去解释人的“理性、意志、心”则是错误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人的社会特质,认为人的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只是反对孤立地、抽象地观察人的自然属性,只是反对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说;“吃、喝、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最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崇拜抽象人的阶级实质,一针见血地指出,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这就是说,费尔巴哈用对抽象人的崇拜来代替对上帝的崇拜,是反映了当时德国资本主义的 经济 关系,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马克思把实践概念作为 哲学 的基本概念,通过批判费尔巴哈哲学,阐明了自己新世界观的 科学 性,并高度概括了新世界观的两个根本特征:1)新世界观的阶级性与旧唯物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正如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的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新唯物主义是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联系在一起的,是无产阶级探求解放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精神武器,是无产阶级世界观。2)新世界观和以往旧哲学的另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它不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家,都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他们都没有正确地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的道理。他们填给自己提出说明世界的任务,而没有给自己提出改造世界的使命。马克思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引人哲学,正确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践;思维;主体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82-02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构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哲学形态。虽然它是马克思“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但这十一条并不是分散的内容,其中蕴含了深刻的联系。学界虽然对这一问题有所研究,但基本没有学者探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二、三、四条的逻辑联系。笔者认为这是马克思文本研究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能为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故本文将逐条分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二、三、四条,以从中所挖掘到的“实践”与“思维”概念的关系作为逻辑主线来进行思考。

一、概念状态下的实践与思维

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

客观事物的属性是不依赖于人的事物的客观属性。实践作为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实质上是揭示事物属性的过程。思维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客体作为思维的对象,直接以概念的形式首先被思维。以杯子为例,我们知道“杯子是用来承装液体的器皿”,这个时候,我们首先思维的是作为概念的“杯子”。

我们接着考察,拿一个杯子,装一些水,是不是就可以证明“杯子是用来承装水的器皿”。在这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怎么知道我所拿的器皿就是杯子?我们说“杯子是用来承装液体的器皿”,其中“杯子”是作为一个概念出现的,这个概念的内容就是“能承装水的器皿”,如此我们已经陷入了循环论证,得到了“若能承装水的器皿是杯子,则杯子是能承装水的器皿”这么一个句子。在这个句子中,“杯子”一词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意义,因为我们可以把“杯子”一词替换为任何词。但是,我们要考察的是杯子,我们想要知道的是“杯子”是不是具有“承装水”“器皿”这些属性。当我们得出“杯子是用来承装水的器皿”时,我们对杯子的认识过程已经结束,或者说,我们无法继续证明“杯子是用来承装水的器皿”这一概念的正确性。

更有甚者,我们会发现,当我们说“这是一个杯子”时,我们也已经完成了对杯子的认识。原因是:假若我们事先已经有了“杯子”的概念,那么这个概念无论是:“杯子是用来承装水的器皿”还是别的什么,“杯子”都已经作为一个概念,如上段所述,考察已经完结;假若我们事先并无“杯子”的概念,则我们说“这是一个杯子”,是对“这”所指称的个体的认识,而非对“杯子”的认识。

那么,我们必须考察实践与思维的过程来证明实践对思维的真理性。主体通过实践使客体的属性被揭示出来。实践的过程就是客体的属性呈现于主体的过程,这个时候,主体已然开始思维客体不断呈现出来的属性。在揭示客体属性的每一步,思维利用自己的方法为实践提供原因和方法。比如,“他用一个杯子接水喝”,这是个实践的过程,但思维首先给“用杯子接水”提供了原因,原因就是“喝水”,同时,主体思维在喝水的时候思维到了作为客体的“杯子”具备“可以承接水”这一属性。在实践环节“主体‘他’从‘装了水的杯子’中喝水”中,主体思维到了“装了水的杯子可以用来喝水”。能接水的“杯子”和装了水的“杯子”属性有不同,主体对他们的思维自然地区分了二者,标志出了旧事物和新事物,显示了实践过程对客体的改造。

通过对主体的实践过程中思维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思维,事物无法作为待改造的客体,如果在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中突然丧失思维,那么我们无从发现客体何以被改造,也不明白“为什么”以及“如何”去改造客体,实践过程在此仍要终端。

我们所说的客观真理性,就是指某一事物具有自明的为真这一属性,比如“A=A”。如果我们说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并不是说人可否思维到对的东西,也不是说人何以才能思维到对的东西,而是指思维自明的为真,也就是说,思维的结果自明的与思维的对象相一致。

那么,思维具有上述所谓的客观真理性吗?上文已经论述过,在实践过程中,实践的对象是思维的结果(用杯子喝水的过程中,“杯子”作为类出现,就是思维的结果);在逻辑过程中,思维是实践的前提与总结(用杯子喝水的过程中,思维其原因,就是实践的前提,“杯子可以装水”,“装水的杯子可以用来喝水”就是实践的总结)。也就是说,主体能且只能依据主体思维进行实践,主体实践的过程中,事物能且只能按照依据主体的思维从而作为客体,并且能且只能依据主体的思维被改造或者被揭示属性。同时,思维能且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展开,思维的过程由实践的过程进行划分。思维的前提自明的与实践的前提相一致,实践的结果自明的与思维的结果相一致,思维的过程与实践的过程同时展开,这就是实践证明思维真理性的过程,不仅证明了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同时也说明了,离开实践的思维不具有现实性(可能性)。

此岸性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用语。“此岸性”在康德哲学中,指的是可被认识的“自在之物”的现象,与被称作是“彼岸性”的不可被认识的“自在之物”本身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康德认为:“自在之物”是在人的感官以外客观存在着的,它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产生感觉,但这种感觉是有限的。其根源于,“自在之物”与“现象”即“彼岸”与“此岸”之间有着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是人类认识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在康德哲学中“此岸性”讲的是“物自体”呈现出来的“现象”可被认识,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此岸性”指的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被主体揭示的客体的属性可以被主体进行思维。

由此,我们发现,如果把实践和思维当作两种行为,那么实践对思维的证明根本无从谈起,因为二者在现实行为中根本无法分开。实践对思维真理性的证明,只有在“实践”与“思维”的概念状态下,才可以进行概念上的区分,并被发现其相互之确证性。

二、同时作为思维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

依据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二条的阐释,解读《提纲》第三条:“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

在对《提纲》第二条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不仅明白了实践证明思维真理性的方式,也不断确立了“人”的存在形式:同时作为思维的主体和实践的主体而存在。人类改变环境的行为就是实践的行为,而作为“人类”的人(概念化的人)如若认识到环境对自身的影响必定是环境之影响展现向人呈现,并开始被思维。受旧世界影响的主体作为新世界的属性之一,在主体对新世界属性的揭示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开始被思维,从而造成主体改变,这就是教育。简而言之,实践的主体被在思维与实践的过程中改变了思维的主体,也就是说,在实践与思维的过程中,人改变了人,这就是革命。

三、同时作为思维对象和实践对象的宗教

解读《提纲》的第四条“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个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的基础使自己从自身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1]

我们拿“圆”来举例子,我们问,圆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1:在理念世界有一个圆的理念(或者说在上帝那里有一个绝对的圆)。

答案2:人类对类似圆的物体形状的归纳。

“答案1”是神学的解释,“答案2”是费尔巴哈将对宗教的解释。很明显,“答案2”存在着问题,这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对“杯子”问题的阐述过程中已经做过揭示了。

我们如果仅仅认为宗教是人类的创造、宗教世界是人类对世俗世界的仿照,那么,环境就可以作为上帝的产物直接地、独立地影响人,而上帝就是那个终极的教育者和创造者,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因为终极的创造者是人的创造物。

如果宗教是不通过人的、对世俗世界的分裂,那么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就必然具有真实性和永恒性。在这个层次上,宗教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这个过程本身就不是世俗的过程,并且,从逻辑上,笔者不认同不可认识的世界可以被表述为对世俗世界的分裂。

以上两者都是宗教上的人的自我异化,无论将精神产物单独地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还是所处的环境,抑或是脱离主体的任何存在,都已经违背了我们之前阐述的实践的过程以及与实践相互内在的思维的过程。

实质上,我们无法否定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都在解释世界,都是人对世界的表达。按照实践的观点,宗教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对作为客体的世界进行实践与思维的过程中不断确定下来的世界。这也恰恰说明了,对于一个信教的人,他何以不能接受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分化的。对宗教世界的认识和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都是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思维的产物。在将世界作为客体的实践与思维的过程中,世界的属性同时以宗教的和世俗的形态被揭示。这一揭示过程本身就是世俗的。这是实践的观点。

通过对《提纲》二、三、四条的分析与阐释,我们可以知道,实践对思维的确证性能且只能逻辑地、概念地被证明,同时明白,人类对世界的阐述(或者说认识)的形式,是同时作为实践与思维的主体将世界作为实践与思维的客体不断地改造与认识,而实践的结果与思维的结果就是客体的属性被主体揭示的成果(意即世界在人眼中的形态),在这个揭示过程中,同时作为实践与思维主体的人将自己置于世界的属性中,从而改变自己。这就是贯穿《提纲》的二、三、四条的逻辑线索。

参考文献: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教育思想 人的本质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f "Thesis on Feuerbach" in Education

CAI Yanqiu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2)

AbstractWhen referring to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in "Theses on Feuerbach", Marx always focused on the core of human nature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Theory of human nature emphasizes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human subjectivity, social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freedom and so on. It reveals a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emphasized practical education is the sole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 And practice is a necessary means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educa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not only do we need to emphasize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but also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Key words"Thesis on Feuerbach"; educational thought; human nature

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实践性的观点对当代教育有现实指导意义。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在《提纲》中的教育思想。

1 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核心:人的本质理论

人的本质理论揭示了教育的人本理念。

首先,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性。人――作为高级的智慧的动物,自然无比重视教育的力量。在学习生涯中,良好的学习效果正作为标准尺度测量着我们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动地主宰着教育对象的学习认知方式与行为,从而间接决定了学习的程度与效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物质生活表面风光、精神生活内心彷徨,急剧转型的当今高校,倘若再没有人性化、人文化的教育来战胜自身的不安和外界的诱惑,被教育者者如何静心静气、埋头苦干来抵制学习的漫长性与思考性?良好的教育成果建立在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之上,多了几分深情相拥、依偎取暖的教育人本理念之美。

其次,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社会性。马克思在《提纲》中反对“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他以实践为基础,把人与环境的关系概括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再者,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人的本质理论的论述中,马克思始终显现着他对人类的理想状态,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向往,并将其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的目标。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是由社会分工的片面发展所造成的,我们也可以明显地体会到,马克思特别重视人类教育的发展,其“最终目的就是希望教育可以帮人摆脱分工所带来的人的片面发展,培养人的各种能力,实现人类在社会关系中的全面自由发展。”①

2 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基础:实践性

《提纲》以实践的观点为一条主线,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关于教育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

首先,实践是检验教育思想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具有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的特点,必须充分发挥主体与客体的积极性,必须处理好教育环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关系。”②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当教学理论符合教学规律时,教学实践才有可能成功,学生才可能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其次,实践是教育理想实现的必要手段。古人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理想的实现过程的妙不可言,一览无余;因此达到的教育成果豁然开朗,跃然纸上。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离不开实践。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说的那样,“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且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③在实现教育理想的过程中,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既教育他人也教育自己,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发展、提升自己,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

3 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时代要求

在当前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社会竞争残酷,学生心理压力大,他们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一部分独生子女养尊处优,从小物质生活丰富,长辈过度宠爱,因而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难以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中。

一方面,人的本质理论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是人的本质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兴起,过去教师所采用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启发式教育方式变成主流。同时,要把学生看作有主观能动性的、进行实践活动的人,通过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另一方面,实践的观点要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光有理论的指导,而没有实践是无法通过成功的彼岸的。有句广告词说得好,“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我们可以推论,如果中国的教育环境不允许学生联想,不提倡学生自我选择,不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创造,那么,我们的学生将缺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将缺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甚至被彻底被奴化,教育最后只能成为一潭平静的死水。

总之,重温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其中蕴涵的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实践性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①②宋丽丽,王玉丹.论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修改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90-0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纲》有两个稿本:一是1888年恩格斯在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作为该书的附录一同出版的并经过其修改的版本。二是1932年首次在苏联公开问世的马克思的原稿。两个版本的根本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即都突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位置和作用,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界限),但差异的确存在。它们都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历史价值。

一、恩格斯对《提纲》进行修改的三种主要形式

《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下的。恩格斯在1888年发表《提纲》的时候,总共对其进行了60多处的修改。恩格斯的修改本的基本内容和框架与原稿无异:都是十一条的文本组成,全文均以新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为主线,贯穿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存在论、历史观和哲学观。两个版本都完整地再现了马克思当年所要表述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 [1]。

恩格斯修改《提纲》的本意是对其中的一些说法在细节上进行增补、删减和改写,以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与马克思早在1845年就站到了与费尔巴哈不同的哲学立场。其修改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技术性的修改;二是对着重号(译本中的黑体字)的变更和调换;三是对整条句子以及相关的关键用词的改写。①

第一种修改形式主要是针对马克思原文中的一些错误,如拼写、用词、标点符号、连接词、略写词进行纠正、改动和完善,以使文章更为通顺和便于理解 [1]。如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原来使用的是定冠词des,恩格斯后来将此冠词换位了不定冠词eines,即补充了“某种”思维的意思。这实际上就是特指费尔巴哈式的思维;第五条,马克思的原文是“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2],恩格斯将“喜欢直观”改为了“而诉诸感性的直观” [2]等等。第二种修改形式是恩格斯对马克思在文本中所着重表示的部分所作出的修改。反映在中译本中,就是黑体字位置乃至内容的不同和变更。如第一条,马克思强调的是“客体”和“或者直观”,而恩格斯强调了“客体”和“直观”;第三条,恩格斯将“革命的实践”[2]改为了“变革的实践”[2];第五条,马克思在“直观”二字上加了着重号,恩格斯在修订时改为了“感性的直观” [2]等等。第三种修改形式是恩格斯对原文中的某些句子和关键用语进行的修改。恩格斯常常是在添加和删减内容时,补充或减去了一些插入句。如第一条第二句,马克思的原文是“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恩格斯改为了“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 修改本加上了“结果竟是这样”、“但”、“因为”等逻辑关系连接词等等。

二、恩格斯所作出的绝大多数修改与马克思原稿保持了高度一致

“高度一致”指的是恩格斯丝毫没有触及和影响马克思的原意,只是为了语句和表述的明晰顺畅、易懂通俗和精确规范而作出了改动。

首先,技术性修改全部属于与原稿高度一致的修改。不难理解,《提纲》作为马克思的一份“千字文”,是作为个人研究用的,马克思并没有对其进行雕琢和加工。这就造成了笔记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较大,一些细节性的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当恩格斯在43年后重读这份笔记时,为了照顾将来的读者,就会去纠正和规范这些明显的错漏之处,以使得文本畅通、用词正规、句法细腻。

比如,第五条中,恩格斯把“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改成了“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就把马克思所要说明的问题更直接地展现了出来:费尔巴哈往往在脱离了黑格尔思辨的迷雾之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纯粹的感性直观,一定意义上回到了旧唯物主义的阵营中去。马克思所用的“喜欢”没有“诉诸”来的更为正式和明确。而且,恩格斯在“直观”二字前加上了“感性的”,就使其与“抽象的”相互对应,语句显得更为工整和对接。可以说,这一处修改很好地体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原稿进行的技术性完善和润色。

此外,恩格斯会在一些语义关系变化处补充上逻辑关系表达词。如第七条,恩格斯在“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2]前加上了“实际上”[2],这就将马克思原本的“递进”含义凸显在了文字之中,便于读者领会。

后两种修改形式的情况多少有些不同。先来谈一下第二种修改形式,即恩格斯对着重号的修改部分。根据中译本来看,可以总结出两个版本在着重号方面共有8处不同。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恩格斯只是变动了马克思原本强调的部位,而未修订马克思的语词;第二类是恩格斯修改了马克思的语词,但在修改后的语词上依然保留了着重标记。第一条中“感性的人的活动”[2] ――“人的感性活动”[2]以及第三条中“革命的实践”――“变革的实践”属于第二类,其他6处均属于第一类。①

第一类的改动也属于“高度一致”的修改。因为恩格斯并未变化语词,因而原稿的基本含义和意义也就不会产生改变。如第一条中,恩格斯把马克思在“或者直观”身上所加的强调换做了“直观”,去掉了对“或者”的标记,这明显是为了同前面的“客体”更顺接地对应起来。

第三种修改形式虽然是对整句和关键用语的修改,但仍有多处修改再次证实了恩格斯和马克思是高度一致的。

拿目前比较有争议的第十一条为例。恩格斯补了一个“而”[2](德文“aber”)字进去。有人认为这使得语句过于偏重后半句的“改变世界”,而极大的掩盖了前半句的“解释世界”。马克思当年是把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做“递进”的关系讲的,而不是做“转折”的意思讲。恩格斯的修改令人产生误解,好像马克思主义只讲改变世界,不谈解释世界[1]。恩格斯在这里表现出了他本人同马克思不同的思想。

其实,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不止一次声明自己理论的实践特征。强调、突出实践,他们始终是不遗余力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说过,“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做理论的任务。”[3]从这段话中的“只有”、“而”、“仅仅”等辅的词汇来看,马克思无疑更倾向“改变世界”。而这段话中所说的“哲学”,更是直指传统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所有从前哲学家的哲学。可以说,此句与《提纲》的第十一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反衬出恩格斯所加的“aber”实乃精妙,一语道破了他和马克思创立的哲学同旧哲学的实质差别。

何况,即便是“转折”的语气,也不意味着恩格斯就不关注“解释世界”,转折只是侧重于修饰的对象,并不完全否定转折之前的一切语句成分。两个版本的第十一条都是表达这样的意思:哲学必须又解释世界又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是首要的。马克思为“改变世界”下的修饰语是“问题在于” [2],恩格斯则更是干脆加了个“而”。两人都是为了突出“改变世界”,这是毫无疑问的。

三、部分修改所显示的恩格斯和马克思之间细微的差异

细微的差异表示二人就同一问题的意见和观点是全然一致的,只是会有一些习惯用语、常用概念、表述方式等表层和微小方面的不同。主要选取一处同样饱富争议的修改来进行举例论证。

这一例即是上文所说的第二类着重号修改中的第一处:“感性的人的活动”和“人的感性活动”。有人认为“感性的人的活动”和“人的感性活动”是两种提法,“感性的人的活动”是指现实的人,或是说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所从事的物质的、精神等的活动。而“人的感性活动”是指人所从事的现实实践和活动。二者的意义相差甚远。因为马克思想要说明的主要是人的现实性,而不是人的活动的现实性。现实的人所从事的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也不见得就和人所从事的“感性活动”,亦即“现实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画等号。而且,“感性的人”也对应了之后的“主体方面”,毕竟主体就是指感性的人。恩格斯没能理解马克思“感性的人”这个概念,误以为马克思就是在说人的现实的实践,所以做出了与原意出入较大的修改[4]。

然而,这种看法割裂了马克思用语的整体性。回到原句,“感性的人的活动”与随后的“实践”是并列的关系,与再往后的“主体方面”也是并列的关系。三者均为并列,可以读出马克思在这里讲的“主体方面”,特指人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指“感性的人”。一旦“主体方面”只是指“感性的人”,三项并列的关系就不成立了,就逻辑混乱,说不通顺了。(“主体方面”等于“感性的人”,也等于“实践”,那么“感性的人”就等于“实践”,结果就出现了“实践的活动”,显然是不符常理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所写的“感性的人的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这种活动指的就是马克思所着重标记的“实践”。不能把“感性的人”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中解离开来去探讨和理解。

而且,马克思所说的实践正是他一直强调的现实的生产活动,即人们所进行的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而“感性”一词的意思也正是“现实的”:“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3]。因此,“感性活动”就意指人们所进行的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这样一来,“感性的人的活动”和“人的感性活动”在总体上指的是同一内容和概念[5]。

所以说,“感性的人的活动”是一个一体的概念,把“感性的人”单独拿出来讲,才是违背马克思的原意了。恩格斯正是由于领会到了“感性的人的活动”和随后“实践”的对应关系,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懂得马克思,才做出了这样的修改。

不过,马克思早期非常喜欢使用“感性”一词来论述问题。“感性”常常被马克思放在名词之前来作为修饰语,如“感性的自然界”、“感性的外部世界”、“感性的对象”等等。反观恩格斯,其早期作品中很少会出现“感性”一词。平铺直叙和直截了当是恩格斯的一贯风格,而马克思则是思维缜密,用语严谨。可以推测,马克思当时使用“感性的人的活动”,将“感性”仍然放于“人”之前,是他的一种习惯性表达。而恩格斯却很可能担心读者会接受不了马克思过于哲学的表述,如果是“人的感性活动”,情况就好多了。在这一点修改上,我们能够体会到二人在语句风格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四、少数修改显示出恩格斯和马克思在相同问题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1844年后,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实则分工明确。马克思更多专注于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研究,恩格斯则将大多数精力放在了社会政治学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上。这就使得,当其中一人在某方面的知识面和理解程度要明显优于另一人时,其给出的论证、阐述以及理论的运用也要比另一方更为全面和深刻。

在《提纲》的两个版本中,这种因特长领域的相异而造成的二者差异,也在极少数部位显现了出来。其中有一处历来为人们谈论,即恩格斯对第三条第一段的修改。马克思原本批判的主要是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指出他们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看不到环境是随着人的实践的变化而得到改造的,片面地以为人只是环境的产物,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环境则不会因受到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而发生改变。马克思在这一条批判了费尔巴哈之外的另一种旧唯物主义,这使得《提纲》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更为全面和完整。即立足于“实践”,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严厉批判。而恩格斯却在“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之后加上了“(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这就把马克思的批判对象的指向范围给缩小了。恩格斯之所以会补入罗伯特・欧文这个典型人物,可能还是担心读者对马克思谈到的那种唯物主义学说不甚了解,于是就举个知名的例子来引导一下读者。只是,欧文属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所指的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不是同一回事情。尽管马克思对“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指责和抨击必然包括了欧文在内的空想社会主义。

恩格斯一定是确证了马克思是在批判整个旧唯物主义,所以敢于加上这个补充说明。在他看来,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和18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虽有差别,但他们的实质,即“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是没有差别的,是完全能够归为一类的。至于他们各自独有的特征和个别观点的异同,在精神内涵和本质一样的前提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6]。

然而,马克思未必会如此思考。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研究相比于恩格斯要宽泛、精深得多。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旧唯物主义是两个具有独自价值的议题,二者在马克思眼里是不会等同的。即使马克思要在这里举例论证,也绝不会因为法国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本质上的无甚差异而去列举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来对本条的论述做出注解。在这个细节上,反映出了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了解和掌握不如马克思那样具体到位。同时,正是因为恩格斯多年从事对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的跟踪研究,他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熟知程度是很高的。在不违背马克思的原本精神的条件下,恩格斯用他擅长领域内的一个人物来对原文作出补充性的解释,在情理之中。这样一来,我们也很容易地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在根本思想上一致,却在特定的同一个问题上会做出基于不同角度和不同论证形式的阐发和辨析。

参考文献:

[1]王东,郭丽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马克思原始稿与恩格斯修订稿的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6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6-325.

[4]纪玉祥.关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论纲》的若干修改[J].哲学研究,1982,(10).

[5]周敦耀:也谈恩格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修改[J].哲学研究,1983,(7).

[6]纪玉祥.关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论纲》的若干修改[J].哲学研究,1982,(10);周敦耀.也谈恩格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修改[J].哲学研究,1983,(7).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的本质;人民群众;环境;实践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61-02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哲学思路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思想的一个总清算,批判了鲍威尔的英雄史观,确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发现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存在的缺陷,确立了新的哲学立场,以实践为核心建立了新的世界观、人性论;提出了实践活动是人民群众与环境辩证关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改造世界的主体,这主要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

一、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确立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从人的历史性与现实社会性出发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马克思认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一方面,费尔巴哈撇开了人的历史性来说明人的本质,他把人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体,把宗教情感固定为独立的东西,这使得“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54、恩格斯指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241另一方面,费尔巴哈没有从人的现实社会性把握人的本质,“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60,而“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现实的关系”[1]49。在关于人的本质上,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1]60,费尔巴哈对于人的考察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1]59,他看到了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把握人的本质,便会向宗教寻求帮助,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世俗本质见解的同时,指出费尔巴哈的这一见解具有不彻底性,他认为费尔巴哈“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1]59。费尔巴哈在《基督教本质》一书中说:“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的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3]28他仅仅认为人是一个感性的存在,没有把人放在特定的现实社会、历史中去考察人的本质属性,实际上不仅割裂了人的意识不同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且割裂了人的精神属性与生理机体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割裂了人们的意识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因而,费尔巴哈看不到“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不能正确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和阶级根源,无法以世俗本身的矛盾为基础,也就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通过直观发现“人自身”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这种感性还是没有摆脱“抽象的意识”,他讲的“主体”和“实践”仍然是抽象的,人民群众不仅仅能够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历史与社会现实中能动地通过“感性活动”这一实践过程来改造世界,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要在一定的历史维度中去考察,“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58而马克思从人是“感性对象”到“人是感性活动”,从“现实的个人”的历史活动来认识人的本质,“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二、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过分夸大“天才”人物在环境和教育中的作用最终会陷入英雄史观,提出实践活动是人民群众与环境辩证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55,这里的“唯物主义学说”主要是源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等人的观点,后来为德国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继承。他们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教育和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这里所讲的环境主要指政治和法律制度,“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爱尔维修说:“哲学家研究人,对象是人的幸福。这种幸福既取决于支配人们生活和法律,也取决于人们所接受的教育。”[4]478紧接着他又指出“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马克思指出他们夸大了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民群众在教育和环境中的能动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使得改变的环境和教育又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实践在改造环境和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与环境的基础。环境决定论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说“人们在一种自由的统治下,是坦率的、忠诚的、勤奋的、人道的;在一种专制统治下,则是卑鄙的、欺诈的、恶劣的,没有天才也没有勇气;他们在性格上的这种区别,乃是这两种统治下所受的教育不同的结果”[4]465,环境决定论者认为良好的教育和环境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而改变糟糕的环境的任务落在了天才人物的身上,天才人物是天生的统治者和教育者,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由少数精英决定,受环境影响的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即少数人是改变环境的主体力量,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也认为只有依靠天才人物发现真理,自上而下改变环境才能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这陷入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忽视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没有意识到天才也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最终导致“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1]55,形成相应的社会等级观念,否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主体正是绝大多数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环境改变人,同时人在实践中也在改变环境,人(主体与环境(客体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相互作用,它既是一种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改造过程,同时也是客体对主体影响的过程,是主体的自我改造过程,,马克思肯定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得出了革命的实践结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55

三、马克思指出了旧哲学的缺陷,提出人民群众是改变世界的主体,哲学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7,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在功能上的区别,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1]96,而马克思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确立了新的世界观,在功能上不仅要解释世界、发现客观规律,还要能动地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需要理论做指导,而当时哲学界出现了现实和群众相脱离的现象。马克思说:“哲学,尤其是德国的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所有这些,一开始就使哲学同那种与它格格不入的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对立起来。从哲学的整个发展来看,它不是通俗易懂的;它那玄妙的自我深化在门外汉看来正像脱离现实的活动一样稀奇古怪;它被当作一个魔术师,若有其事地念着咒语,因为谁也不懂得他们在念些什么。”[5]120而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注重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从而形成科学的理论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在《提纲》完成之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已经意识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152,这同样突出强调了科学的理论要为人民群众这一主体服务来改造世界。马克思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思想,是源于他亲身参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认识到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力量,《提纲》对哲学理论要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实践服务的强调对旧哲学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回应。

四、结论

《提纲》是马克思同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的标志,他不仅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存在的缺陷,而且批判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以实践为核心建立了新的世界观、人性论。实践活动贯穿于人民群众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影响着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同样也受环境的制约,改造世界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们应该在历史与现实社会的维度中去把握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中发现人的本质属性,生产关系(交往形式是诸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有的特征的社会。”[7]487他还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8]221有关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诸多关系中去把握人的本质,发现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和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在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荣震华,王太庆.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刘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本体论 实践 自然界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99-02

一些学者有选择地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摘取部分文字解读出实践本体论。这样的解读忽视了原著上下文的语境,枉顾马克思哲学创始人的本意。下面就实践本体论的立论依据,逐一商榷。

一、“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主要针对黑格尔

实践本体论者立论的第一个根据,就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那句话:“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1]。

通读引文上下文我们可知,这是在批判形而上学和黑格尔。马克思反对把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边界看做是恒定不变的,无视人类实践能力的发展,无视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展和加深,从而否定自在自然不断地进入人类实践的范围,转化为人化自然,马克思反对的是人的实践不能触及自在自然这样的形而上学观点。这样的表述并不是说那些人类实践没有涉及的原始自然或者自在自然对人类都是无意义的,可以排除在统一世界之外的。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确承认自然界是人的本质,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只是抽象的自然界,这种自然界实际上是与真实的人相分离的,是一种观念上的思想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因而也就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把人限定在意识的范围内,来观察人自身的衍生物自然界,也就是把人看成是自我意识的等同语。就在说完这句话之后,马克思紧接着写道:“正像自然界曾经被思维者(指黑格尔)禁锢于他的这种对他本身说来也是隐秘的和不可思议的形式即绝对观念、思想物中一样,现在,当他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时,他实际上从自身释放出去的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思想物。”显而易见,这种抽象的实际上是一种思想物的“自然界”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当然对于现实的人说来“也就是无”。马克思在这里使用这样一个“也”字,正是因为在卡尔·马克思看来,由黑格尔虚构出来的抽象的绝对理念如果是无,那么由绝对理念衍生出来的抽象的自然理所当然也是无。可见,马克思的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说人的实践范围之外的天然自然对人类来说是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实践本体论的支持者对马克思的这一表述的理解,曲解了马克思本意。

二、实践离不开人并且实践必然源于并依赖于物质

实践本体论者立论的第二个依据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

实践本体论者对世界的本体认识,是以实践和主体为基本点来确定的。当然,这种界定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强调了主体在现实世界表现出来的积极作用,却也存在一个严重错误——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一个与人的主体相关联的现实世界,并非物质第一性。在世界的本质中,人类的主体性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实质是一种主体性哲学,最终滑向历史唯心主义。因为在实践本体论者的视野里,存在就是实践中的存在,本体正是实践着的本体。持有这样的观点实质上就是坚持物质依赖于主体(人)而存在,客体世界依赖于主体(人)而存在,几乎将物质看做是人的主观感觉的派生物。

实践本体论者正是过度夸大实践的作用与地位,不适当地把实践当做世界的本体,进而走向否认唯物主义普遍原则的错误道路。实践本体论将人作为出发点,将物质和精神合二为一,聚于实践一体,强调周围世界与人类不可分割,其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马克思把实践看做社会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实践总离不开人,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换言之,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因此马克思又把实践称为“客观的活动”。按照这样的理解,显然的,实践本体论者把马克思所说的“感性活动”“感性劳动”解释为无目的的“感性实践”亦即“只有实践才赋予实在以意义,离开实践自然界便不存在”没有成立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化的物质活动,人是实体、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载体,实践则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机能和存在形式。“实践”同“物质”是有原则区别的,无法等同。物质是自然的始源存在,而实践充其量是人工世界的形成始源,而人工世界原初也是源于物质的。既然实践也源于并依赖于物质,那么,实践就无法成为“本体”。其次,既然人也是整个物质世界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实践又离不开人,那么,实践也必然源于并依赖于物质。尽管人是主体、是实践的物质承担者、载体,因为实践并不是在人之外独立存在的实体(本体),而是依附于人这个物质实体而存在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所特有的机能和存在形式,所以也不能由此推理出实践是本体。

三、人类社会生活之外是极为重要的自然界

实践本体论者立论依据之三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马克思哲学是以具体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中这样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实践本体论者据此认为,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本体论。

物质实践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实践是物质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虽然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但不要忘却,物质却是人类社会之基础,是整个世界的终极基础;实践固然可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据,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据却是物质,物质是整个世界发展的终极依据。因此,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本质。实践不能成为世界的本质,是因为实践并没有先于人类和人类社会而存在,未产生人类之前(当然人类的实践亦未产生),物质自然界本来就已经存在;实践的确是我们人类实践活动、感性世界的基础,却无法成为无限世界的基础,自然界的先在性是无可否认的,无限的物质世界并不是由人类的实践创造的;实践的确如马克思所说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却不是整个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所拥有的客观实在性是比实践更为深刻的本质。因此,实践不能成为世界的本原,实践不是世界的本体或本质。

仅仅凭“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推理出实践本体论,恰恰忽视了在人类社会生活之外极为重要的自然界,而这“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第一,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无限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口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现存感性世界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生存空间的有限性,都迫使人类不懈地探索天然自然界,人类认识永远不会停止,人类的实践也永远不会停止。第二,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或有利或有害。人类社会的发育水平、生存状况根本上依赖于物质生产,而创造物质财富所必需的资源、自然资料是来自天然自然界的。人类趋利避害,却始终不能脱离自然界。认为“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是无,对人没有意义”,将天然自然拒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外,把本来是紧密联系着的感性世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为地割裂分离开来,表现在思维方式方面是孤立的、片面的,形而上学的。

四、“当然,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

实践本体论者立论依据之四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人化自然的思想。马克思写道:“他(指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没有了。”[4]

实践本体论者把“人化自然”绝对化,声称没有人类的实践,就没有非人化自然、物质。众所周知,人类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确实改造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存在,没有文化发展和进步。但是,我们绝不能据此推理,实践就是整个世界的本体。因为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人的实践,总是以物质条件(准确讲,是具体的物质条件)为前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说完上述“人化自然”一番话之后,紧接着写道:“当然,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5]很多实践本体论者对强调自然界优先地位的这句话往往视而不见。我们既要坚持自然界的基础地位,又要强调人类实践的创造性。尽管人类对自然界能够改造能够利用,但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能力始终无法突破自然界为我们设定的前提、界限和条件。自然史表明,自然界的产生早于人类社会的产生,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早已总结出经验与教训:要想成功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前提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绝不能单纯从一己愿望出发;如何确定实践的出发点和选择实践的方式是实践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人类的力量不是表现在对自然界的征服与统治,而是表现在对自然界的热爱、敬畏、保护,表现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协调,表现在能够准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合乎伦理地利用自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7页.

上一篇:访谈提纲范文 下一篇:提纲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