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4 19:34:14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 排放 现状 对策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06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近几年来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2012年全年排放量达到8106.43百万吨。中国曾承诺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于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实施减排任务同时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影响因素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来源

化石能源的消耗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其中第二产业1978年至2015年的平均比重达到45%,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占到总能源消耗量的80%以上,由此推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在第二产业内部,不同细分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差异,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占到40.1%、24.2%、7.3%、6.7%和6%。

农业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例较低,而且农业生态系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能够减少因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中国大规模的砍伐树林、毁坏良田、破坏湿地等活动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吸碳能力大幅度下降。

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2000年至2012年,中国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5389百万吨增长至16572百万吨,具体来看,200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在前五的省市区分别为辽宁、广东、河北、山东和山西,到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在前五的则分别为山东、江苏、广东、河北和内蒙古,虽然排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排在前五位的省市占比加总基本保持在35%左右,这说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集中度基本保持不变。2000年至2012年中国全国的二氧化碳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到为9.81%,其中,海南、宁夏、内蒙古、陕西、青海、山东、广西、新疆、福建、云南、江苏、湖南、浙江和河南大于全国的二氧化碳平均增长速度,因此,这些地区的减排任务严峻。海南、宁夏两地的增长速度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基数小,但若不引起重视,这两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其他地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201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位居第五,若仍然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势必会成为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地区。

从地区来看,2000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2633百万吨、1757百万吨和999百万吨,比重分别为48.87%、32.60%和18.53%;2012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7733百万吨、5340百万吨和3500百万吨,比重分别为46.66%、32.22%和21.12%。2000年至2012年,虽然三大地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度排序依然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但是东部的贡献度明显下降,中部基本保持不变,而西部的贡献度明显上升。东部、中部、西部和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平均增速为9.39%、9.71%、11.01%、9.81%,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三、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析

人口、经济增长、技术水平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人口增长会通过两种方式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是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使得对能源的消费增加,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二是人口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其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间接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促进作用,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在经济增长初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即扩要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量来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量增加。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过去高污染的工业经济开始转向清洁的技术型、服务型经济,结构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另外,经济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也进一步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总结来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初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当经济发展达到一个临界点后,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开始减少,这就是库兹涅茨曲线。

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三大主要途径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实现节能产品的生产和应用,这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增加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第三,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改变,从以能源为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过渡到以资本为要素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

四、结语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依然严峻,西部地区是未来二氧化碳减排应该着重注意的区域。在实行二氧化碳减排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人口、经济增长以及技术水平对其的影响作用,将他们纳入一个统一的工作框架,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此实现在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玉军,陆D.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基于对CO_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

[2]李国志. 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3]张兵兵,徐康宁,陈庭强. 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J]. 资源科学,2014.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86-02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曾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该包括基本学习技能(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其中,信息素养中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等方面,信息素养的重点为信息内容、信息传播和信息分析,也包含信息检索以及评价这些方面。人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人们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分析方法、熟练的信息技术、准确的鉴别和推理进行发展。信息素养就是一种信息能力的表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以借信息技术之术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科知识可以弱化,而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迅速、准确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去解决问题,特别是需要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注重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它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在“春风细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的信息素养悄然成长。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去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和沟通,掌握学生思想动向。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实施呢?下面以“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加工”为例来具体进行描述。

苏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加工”一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信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掌握图表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明确图表与产生该图表的工作表数据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让学生体验表格中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发现并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教者把本节课与低碳生活的内容结合起来,整节课以碳排量为主线,通过分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让学生学会制作图表并能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图表适用的场合,让图表成为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和表达数据的有效工具,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温室气体的危害;树立学生保护地球、低碳减排的观念,学生通过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温室效应”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创设情境。视频中指出温室气体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研究其危害,共同分析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

过程一:引导学生关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查看2012年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文字:

[ 2012年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99.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6.6吨;美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56.9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17.2吨;欧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39.1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7.3吨;印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24.92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1.8吨。]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图表能更有效地反映数据之间的直观比较,更容易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此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三种常见图表。)

过程二:创建图表,任务驱动。打开“2001-2008年中国碳排放量”工作薄,在“碳排量”表中制作反映“2001-2008年中国碳排放量”变化趋势的图表,图表类型自选(可参照教学视频操作)。

(设计意图: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合适的图表,教学中学生一般会选择柱形图或折线图,要求学生理解选择该图表类型原因并共同分析制作折线图,掌握制作方法,进行信息分析。从图表中可以分析出2001-2008年中国的碳排量持续增长,2001-2003年增长速度较快,2004-2006年增长缓慢,2007-2008年增长速度又有所提高。引导学生准确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信息的本质及变化规律。)

过程三:绿色行动, 低碳生活。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也会排放二氧化碳吗?通过视频《你的碳排放量有多少?》算一算自己的碳排放量。如图示例“碳足迹计算”工作薄,在“碳足迹计算器”工作表中按要求计算出自己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表中的衣、食、住、行、用的碳排放量已经关联到 “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作表中。并选择合适的图表,将“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图表表示出来。可以参考注释部分,填写衣、食、住、行用一年大致的使用量。了解全班学生衣食住行用具体碳排量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反映自己的碳排量,并指出1棵树1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只有18千克,增强学生“低碳减排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大家拿出行动,修改自己的数据,降低碳排量。同时,观察图表变化,并对图表的选择和建立进一步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对数据源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知道在平时生活的点滴中坚持低碳减排,从自己做起,为地球降温。小组讨论分析低碳生活小妙招,思考并讨论其可行性。)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植树造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作用;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使植物生长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例如,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m。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20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m3,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0~2.6m的速度上升。

1.1海平面上升

过去的100年中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的热膨胀作用,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而作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其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例如,扬子鳄只能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等地,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1.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只比现在低1~2℃,造成了挪威50%的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1.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影响22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对22世纪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困扰,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2森林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的作用

针对导致气候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正在采取2项战略措施: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能源领域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减排。即通过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固定下来,以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目的[1]。在2项战略措施中,直接减排十分重要,必须长期坚持;而通过森林来实现间接减排,成本低、易施行、综合效益大,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2.1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特殊功能,而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着大量的碳,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2]。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t碳,其中1.15万亿t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200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发表报告指出,森林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7.6%,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比例为57%。

2.2森林是最经济有效的吸碳器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m3,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t,放出氧气1.62t。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国内专家研究指出,在中国种植1hm2森林,每储存1t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122元人民币,这与非碳汇措施减排每1t碳成本高达数百美元形成了鲜明反差。据专家测算:一个20万kW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约排放87.78万t二氧化碳,可与3.2万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驾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h,1d进行1个来回,1年约排放28032t二氧化碳,可与1000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辆奥迪A4汽车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t,可与0.7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

2.3森林固碳已经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

恢复和保护森林作为减排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写入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10年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与林业相关的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以较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从而缓解气候变化。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在实行森林间接减排。如,日本承诺减排6%,其中3.9%由森林固碳间接减排,2.1%由工业直接减排。围绕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森林间接减排政策的制定,以进一步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3我国传统植树造林的弊端

建国以来,我国营造的大量人工林已成为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并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面积营造单一树种的造林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

人工林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对营造人工林十分重视,目前全国人工林的面积大约有4139万hm2,其中大多数是用材林,防护林只占很少部分。总结我国几十年来营造人工林的作法,有些很明显的特点:人工林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重要河流的中上游;树种以针叶树为主,全国人工林针叶树占68%、阔叶树占32%,而南方各省针叶树的比例更大,在90%以上,而且集中连片,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树种、品种的人工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南方一些杉木产区县,杉木人工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0%~80%。有些平原地区还存在着单一无性系连片造林的状况。这些人工林采伐后又常常更换同一树种,造成多代连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工林的营造方法显露出不少弊端,目前已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除了病虫害的严重威胁外,单一树种和成片连作造成地力严重衰退,这已在杉木、桉树、柳杉及落叶松人工林中有明显表现。杉木人工林由于土壤肥力下降,2代和3代20年内人工林损失蓄积量30~45m3/hm2。在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地力衰退情况更为严重。天然森林的植被是复杂而多样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出现多种森林植被类型。任何一片森林都是多树种混交,如贵州梵净山的栲树林,参与构成乔木层的就有182种,整个森林有4个层次构成,维管束植物有407种。这种环境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使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但现在单一树种或少数几个树种的大面积人工林,由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林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森林各种功能与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森林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也大大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

4科学植树造林的措施

4.1营造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特别是领导者的认识,科学地对待植树造林,每个工程都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适地适树,采用多树种营造各种方式的混交林,逐渐恢复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3]。因经济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经济林同样不能搞单一品种,其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4.2提高造林工程的科技含量

植树造林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程,不能认为造林是简单的挖坑栽树,高标准的造林工程,从前期规划到选种育苗、培育养护,每个环节都要有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做支撑[4]。另外,还应改进人工林的育林方法。目前采用的高强度林地清理、整地等措施既不经济,也不符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要逐渐推广不炼山或整地造林,提倡局部抚育和割草抚育,以减少水土流失。人工林的密度应适当降低,使人工林形成多层结构的森林群落,这样才有利于人工林多种功能的发挥,提高人工林维护地力稳定性的能力。

4.3提倡封山育林

还应充分利用自然力发展森林,保护好现有的次生阔叶林。我国南北方的用材林基地,都存在着许多天然更新能力很强的次生阔叶林,这些次生阔叶林树种组成多,群落结构复杂,生产力高,对保护物种资源有重要价值。要营造这些森林并非易事,但如果采取保护或封山育林措施,营林效果将会很好。

5参考文献

[1]张玲.试谈林业经济发展前景及植树造林相关技术[J].科技信息,2007(11):390.

[2]田书忠.开发闲散荒废土地资源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J].中国林业,2003(10B):32-33.

[3]王文良.浅析植树造林的方法及其程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S):166.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4篇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涉及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在于:概念过于抽象,书本表述过于简单,使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将其与社会、科技的发展联系起来,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较差。实际上,在高中进行生物多样性概念学习时,完全可以引用书上的内容引申开去,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考虑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中逻辑的正确性,进行深入思考。

以下介绍一种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的教学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在介绍清楚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分布模式的不同。从赤道到两极,生物多样性随温度的降低呈现递减趋势。沿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生物多样性亦呈下降趋势。沿海水深度,光线减弱,温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同样下降。由此可见,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应该与温度正相关。

媒体关于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报道,主流媒体认为,人为地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得出物种将在全球气温上升的大背景下加速灭绝,生物多样性将呈迅速下降趋势。

矛盾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的分布模式是与温度正相关,为何全球气候变暖反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二、分析以上结论的逻辑关系

人类工业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二氧化碳不阻挡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吸收红外线,地面热辐射无法逃逸外太空,大气温度逐年增加冰川融化,不能再反射太阳光两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底部永久冻土层融化,大量比二氧化碳级别更高的温室气体甲烷被释放出来地球加速升温,一发不可收拾过度炎热的气候摧毁岌岌可危的生物圈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三、请学生分析上述逻辑链条的漏洞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目前的地球大气温度在地质史上处于什么状态?(2)全球气候是否在持续变暖?(3)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吗?(4)生物多样性与气候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对有关上述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加以了解。

距人类最近的第四纪大冰期于200万年前开始,截至目前,第四纪大冰期中至少有6个冰期,依次上溯分别为:玉木、里斯、民德、贡兹、多瑙、比贝等。目前,人类还远远没有走出第四纪大冰期,甚至极有可能尚未走出玉木冰期,目前不过处于玉木冰期所属的最近一次亚冰期和下一次亚冰期之间的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短暂亚冰期内。

气候变暖的权威数据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其第一工作组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称:由于自175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已明显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变化,而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于农业。气候的变暖是毫不含糊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雪和冰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得到的证据支持了这一观点。在大陆、区域和洋盆尺度上,已观测到气候的多种长期变化,包括北极的温度和冰、大范围的降水量、海水盐度、风场以及包括干旱、强降水、热浪和热带气旋强度在内的极端天气方面的变化。但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前的“气候门”事件(涉嫌操纵气候数据)影响了该报告的可信度。

大气二氧化碳与气温变化的因果关系学术界并未形成定论。究竟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温升高,还是太阳辐射增强导致气温上升,从而加大了海洋、冻土层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就此问题学术界一直在争论。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前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历史观测数据发现,自1850年以来,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占其总排放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从那时到现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从每年约20亿吨增长至约350亿吨,这意味着地球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另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增强和气候自身活动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主流观点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温度上升的影响会加快丧失速度。主要的原因有:生态环境的退化与丧失;物种向更高纬度和海拔迁移;生物物候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正造成生态紊乱;动物繁殖受影响;病虫害增强。但反对的声音也存在,即生物多样性在气候转暖时可能有所增加。证据主要有地质史上的泥盆纪、侏罗纪、新生代等温暖期都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极大丰富;另外,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对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以及气候变暖有利于那些生长迅速的树木,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扮演了一个肥料的角色而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效率,尚是一个未解之谜;较高的温度可能加速产生新物种的进化速度。

四、师生辩证分析、总结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学生应该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认识。在生物教学中处理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时应持的态度:重视现状,“不能无忧,不必过虑”,而不必过虑的前提是不能无忧。特别是在很多现象尚未得到合理解释,人类对自然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节约资源,保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保护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等做法,仍为明智之举。为了人类的未来,采取谨慎的态度总是有益无害的。

同时应告知学生,目前人类对自然界,尤其是生态系统中基本问题的认识还非常浅薄,在很多问题未得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面对海量的媒体报道,要学会筛选合理的信息,对任何问题都要关注其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而避免陷入认识误区。

参考文献:

[1]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态保护公司.生物多样性相关国际条约汇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京都时代 隐含碳 碳排放

一、引言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09年提出碳关税概念,即对来自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我国作为出口大国,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

国外学者对于国际贸易和环境效应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Sanford J.Grossman & Krueger(1991),他们首次发现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创立了贸易与环境的一般均衡模型,将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部分;Weber(2008)结合中国的情况,研究发现碳泄漏和碳出口是导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大量增加的两大原因,“污染天堂假说”适用于中国。本文选取后京都时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研究的代表性的文章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学者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碳排放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他可能的研究的方向,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展望。

二、中国国际贸易与碳排放的研究进展

(一)中国贸易与碳排放理论经验研究

从理论与经验研究来看,马艳和李真(2010)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出发,以不平等交换的视角来分析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碳”不平等交换的问题。他们认为,国际贸易交换活动中,除了直接体现在商品价值方面的不平等交换之外,由于生产技术的差异和人为单方面制定的碳排放标准导致了“碳”的不平等交换,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是不平等交换的重要原因。王文举和向其凤(2011)对世界主要碳排放大国2005年的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进出口差额进行了测算,提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汇率效应的碳排放应该由消费者来承担,纯技术效应部分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姜鸿、梅雪松和张艺影(2012)利用中国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6~2008年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根据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碳排放权价格,评估中美贸易利益。结果表明,中国无偿为美国排放了二氧化碳,考虑到碳排放权价值之后,中方贸易利益减小,中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低价格出口模式不可持续,外贸政策有待调整。李丽(2014)从低碳经济对贸易规则的影响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产品清单的谈判,并关注区域及双边贸易协定中低碳规则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低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更大程度上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中国国际贸易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从实证研究来看,李斌、彭星(2011)在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三大效应的基础上引入全球价值链视角,运用GMM法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贸易影响中国碳排放的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三大主要因素是贸易规模的扩张、技术进步及融入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最大;碳排放效应分析中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的曲线,中国碳排放不存在“污染避难所假说”。吴献金、邓杰(2011)从规模、结构和技术三个角度,对1995~2007年期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存在碳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代表结构效应的资本劳动比和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贸易自由化的总效应会增加我国碳排放量,“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成立。王正明、温桂梅(2013)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基于SYS-GMM方法的面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期及滞后一期的出口加剧了国内碳排放,当期及滞后一期的进口对碳排放有积极效应;滞后二期的FDI起到优化碳环境的作用;OFDI也降低了国内的碳排放。我国应该实施绿色FDI引进战略和新型“走出去”战略,转变出口贸易结构。

(三)对外贸易中隐含碳的测算

一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进出口的不仅是商品本身,还包括其中隐含的碳排放。在全球都在关注和提倡“低碳”的大背景下,对外贸易隐含的碳排放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分配减排任务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以网文献来看,计算生产产品的碳排放量主要使用的是投入产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其中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SRIO)的使用最为广泛。其基本假定是进口产品与国内生产技术相同,在核算上表现为进口产品与本国产品具有相同的隐含碳排放系数,基于此计算的进口隐含碳排放有可能高估或者低估进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具体到计算公式上,虽然学者们采用的字母符号有所差异,但是都是依据扩展的Kaya恒等式,利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推导出碳排放的计算公式:

其中,C是碳排放总量,E表示能源消费总量,Ei为i种能源的消费量,S表示i种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表示各类能源的排放系数,即消费单位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如果进口产品的排放系数采用进口来源国的技术。则可以明显提高碳排放测算的准确度,这一处理方法是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多区域模型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对于数据要求较高,周新(2010)采用了多区域产出投入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2000年的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美国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最大(464Mt),中国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顺差最大(452Mt)。

在二氧化碳来源的上,由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中国广泛使用的一次能源,大多数学者使用这三种能源的消耗来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除此之外,学者杜立民(2010)①估算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左右。李子豪和代迪尔(2011)根据IPCC(2006)提供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燃料油、柴油、汽油和焦炭七种燃料的净发热值和排放系数,处理后得到各种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从而求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四)碳排放责任的认定

根据以往文献,在核算一个国家碳排放量上,目前存在三种标准:生产者负担原则、消费者负担核算原则和生产者消费者共同负担原则。生产者负担原则指一个国家全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消费者负担原则指根据最终消费使用的各种产品和服务进行二氧化碳核算,生产者消费者共同负担原则是以前两种原则为基础,将碳排放责任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一直以来,国际社会以及OECD国家基本上都采用生产者负担原则作为环境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按照生产者负担原则核算每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有利于净进口隐含碳的国家,不利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的核算方法很可能会对气候协议效力的执行产生消极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很可能因此大量从发展中国家进口高碳排放和高能耗产品,通过“碳泄漏”完成其减排任务,全球碳排放可能因此不减反增。

三、结论及研究展望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气候科学家们表示要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之间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国在面对全球碳减排的问题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目前世界普遍使用的碳排放生产者负担原则高估了我国的碳排放水平,导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向我国“碳泄漏”的发生。为了确保我国能在一个公平合理的框架下确定其碳排放额度和排放权,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我国应该坚持主张碳排放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的原则,保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同时更加有效地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真正碳减排。

关于我国国际贸易和碳排放问题的研究最近几年开始增多,但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们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首先,是关于前文有提及的加工贸易产品的碳排放问题。加工贸易在我国国际贸易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方式剔除进口中间产品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第二,我国学者对于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核算时,大多是采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精准度更高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使用较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碳排放测度。第三,关于世界性气候谈判、世界性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谈判的动向对碳排放权和减排任务方面的影响上的研究不多,准确分析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做好充足的调研和理论准备,会让我国在参与这些协议谈判时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第四,关于中国国际贸易和碳排放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结构分析分解考察影响因素,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定量考察各种类型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未来可以在这方面深入分析研究,为国家进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注释

①杜立民.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方经济,2010(11):20-33。

参考文献

[1]李丽.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研究,2014(11).

[2]王正明,温桂梅.国际贸易和投资因素的动态碳排放效应[J].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5).

[3]肖宏伟,易丹辉,周明勇.中国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3(3).

[4]袁鹏,程施,刘海洋.国际贸易对我国CO?排放增长的影响[J].国际贸易研究,2012(4).

[5]姜鸿,梅雪松,张艺影.基于碳排放权价值的中美贸易利益评估[J].财贸经济,2012(3).

[6]王文举,向其凤.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核算及责任分配[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2(2).

[7]李子豪,代迪尔.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1(12).

[8]杜运苏.我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新进展[J].国际贸易研究,2011(12).

[9]李斌,赵新华.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J].国际贸易研究,2011(9).

[10]李斌,彭星.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环境的碳排放效应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

[11]高秋杰,田明华、吴红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进展与评述[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1(5).

[12]吴献金,邓杰.贸易自由化、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

[13]马艳,李真.国际贸易中的“碳”不平等交换理论与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研究,2010(12).

[14]Weber C,G Peters,D Guan,K Hubacek.Th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Exports to Climate Change [J].Energy Policy,2008(36):626-634.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6篇

一、生活化的导入

生活化导入是指尽量把学习的内容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或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或与学生的认知冲突联系起来,列举一些生动有趣、悬念丛生、严重冲击和违反学生常识的生活实例。

例如,在学习初三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时,先演示用玻璃刀切割玻璃及铅笔导电两个实验。玻璃刀切割玻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它为什么能切割玻璃,以及它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关系,学生不了解;对于铅笔芯能导电学生在此之前了解得不多。以这两个实验导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迫不及待想要学习,引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又如,在学习《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相关的性质和用途时,以几则故事引入二氧化碳不同的性质。如问:一位游客牵着小狗进入一个深山洞,在接近洞底时,小狗晕倒,而人却没有事,这是怎么回事呢?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馆内珍藏了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供游人参观,近年来这些作品颜色逐渐黯淡甚至变色脱落,研究表明,作品颜料中的某些矿物质与酸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在这守卫森严的博物馆内,酸是如何产生的呢?房子刷完石灰乳后,马上搬进去,没过多久,墙壁就“流汗”了,有什么好方法让墙壁很快停止“流汗”呢?以这样几则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作为导入,让学生思考,学生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不单在学习元素化合物这些比较直观的知识时可以使用生活化的导入,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微观粒子概念时也可以利用有趣的生活化导入,设疑激趣,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课题1・ 原子的构成》时,课题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正式探讨原子的内部构成前先利用一段视频资料短片――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巨大的能量。再接着水到渠成地引出探讨的主题――原子结构的奥秘。

二、生活化的新知教授

在传授新知识时,把生活世界的某些相关经验或疑难作为了解与掌握新知的“敲门砖”,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教学,容易使新知识在原有的观念中找到新的生长点,发生同化或顺应的联系,使学习变得容易和有意义。

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化学仪器、药品的取用时,就可以先让学生畅谈厨房中所见的液体与固体物质,回忆家中厨房食品的摆放,模仿倒水、倒食用油、倒醋、取食盐、取味精、茶杯盖正放、酱油标签污染等动作,把厨房与化学实验室联系起来,有效地缩短学生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应的知识。

在学习《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的分子概念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一想一些日常生活现象中的“为什么”: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下很快就能晒干?为什么衣服干了以后会有白色的痕迹?为什么一勺食盐放在水里不见了水却变咸了?为什么一体积的水混合一体积的酒精后体积总和不再等于两体积等等。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的存在和分子的性质。

又如讲到《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中的氢氧化钙时,可以给学生介绍:石灰水可以用作鸡蛋保鲜剂――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不溶性碳酸钙,堵塞鸡蛋壳上的毛细孔,减少蛋内物质与空气的接触;新制的石灰水可以用在厕所、水沟、人的呕吐物以及一些家禽的消毒上。在本单元的课题2的中和反应中可介绍熟石灰能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等。这样,把新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知识范围。

在讲《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中的氯化钠除了食用和制取0.9%的生理盐水外,还可以将它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介绍给学生:经常喝点淡盐水可治喉咙疼、牙疼;用盐水清洗鱼、鸡鸭内脏可以去除腥味和臭味;用浓盐水喷洒木炭,木炭燃烧时不但浓烟变少而且还可以节约木炭;新买的瓷碗瓷杯,在盐水里煮过,不容易破裂。

三、生活化的习题设计

习题的设计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这些似曾相识的题材唤起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发掘他们深层记忆中的想法,刺激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以下几道鉴别题就完全来自生活实际,学生能借助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做法正确解题:①厨房里的调味盒里有两种白色的固体――纯碱和食盐,怎样才能鉴别出哪种是食盐,哪种是纯碱?②路人在一小贩的兜售下,购买了一个“金戒指”,它真是24K纯金的吗?③在实验室里,能用哪些简单的方法把蒸馏水和食盐水鉴别开来?④一些中学生过某拆迁工地,从地上捡起一块“老石灰”,产生了疑问――陈年石灰的主要成分还是原来的熟石灰吗?

作为知识的反馈、考查手段之一的考试测验也应该充分体现这种生活化的理念。如:例1(广州市2004年中考)回收、利用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一些用品,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废弃用品中属有机化合物的是():A 铜线;B 铝制易拉罐;C 铁锅;D 塑料包装袋。例2(广州市2005年中考)冬天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A N2;B CH4 ;C CO2 ;D CO。例3(广州市2006年中考)我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 :A 山上的树木;B 小桥的铁栏杆;C 路灯的玻璃罩;D 大理石雕像 。以上三个例子分别以资源、健康、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对日常化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教育和环保观念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四、生活化的课后小结

在课堂临近结束时,将生活世界中的某些问题呈现出来,作为本节课汇总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可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了《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和用途后,就“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设计实验”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小结环节中展开讨论。学生得出了很多虽然不是太严谨但也很精彩的答案,如:①蜡烛实验,把蜡烛用细铁丝栓住,点燃后慢慢吊入集气瓶中,蜡烛熄灭――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②吹肥皂泡,向集气瓶中吹肥皂泡,肥皂泡不下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③直接用嘴吹一个较大的气球,系好后用力向上抛,气球往下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④将一只小虫放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最后小虫死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等等。

还可有意识地穿插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所学知识得到灵活应用。例如,在学习《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在总结硫酸铜的性质与用途时,可结合农药波尔多液提问:该液体能用铁制容器或铝制容器盛放吗?为什么工人师傅通常会用硫酸铜溶液在钢板上划线?古人又是如何利用“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来进行湿法炼铜的?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影响;防治

地球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向大气层大量排放各种各样有害气体而造成的。在这些有害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氟、氯化碳、臭氧、甲烷、氢氧化物、氯化物等40多种微量气体。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让太阳辐射热顺利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且它们能够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地面辐射热无法散发到外层空间去,像温室的作用一样,从而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温度逐渐升高。这就是地球温室效应。因气温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效应气体。

一、全球变暖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增长迅速

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每人每天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值。

2、工业发展迅速

工业在迅速的发展,燃烧大量的煤和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迅速积累。氟氯烃、甲烷等气体的排放也大量增加,这些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3、毁林严重

由于社会进步,对土地的需求增大,占用了大多的林地。同时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导致毁林伐木的现象日益频繁。

(二)自然因素

主要由于太阳的活动,黑子,黑洞等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二、温室效应可能造成结果

(一)从数字看全球气候变化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山溶化,林草减少,沙漠扩大;沙尘暴严重,凝冻灾害和旱灾严重,特大洪涝,大风暴雪,连连发生。城市温室效应显著,低氧环境影响市民免疫力,亚健康人群增加。

1、全球平均气温在未来50年内将升高2到3摄氏度,但是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加,气温将上升在升高几度。

如果不对温室效应采取适当措施,全球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经济大萧条,由气候变暖在成的洪水或干旱将使大约2亿人流离失所。

2、与100年前相比,非洲大陆的气温上升了0.5摄氏度。

3、气候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在过去80多年里消失了82%。

第二高峰肯尼亚山的冰盖在过去100年里消失了92%。

4、2005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成分)的含量创下新高,达到379.1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比2004年的377.1ppm增加了0.53%。

5、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也就是100多万物种在未来50年里灭绝。

(二)温室效应,瘟疫的招魂使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某些疾病发病率的升高。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交替之时,易感动物更容易发生感染,进而诱发养殖业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流行。专家强调指出,温度升高导致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前必然先经过DNA复制,而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因此,温度升高的结果必然会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突变率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在突变后其一些生理生化特点也将发生改变,如病原体的存活变异、抗药性变异等。发生变异后,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进行扩散,形成新的传染病。

三、防治措施

(一)交通业防治措施

在地球CO2排放总量中,交通业因化石燃料消耗占24%,仅次于能源业。现在,交通业被认为是全球人为产生温室气体的最快增长源。为避免全球变暖现象越过危险边缘,需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将CO2,浓度保持在450ppm以下,这样才能把温度提升控制在4cc之内。想达此目标,必须将CO2排放量减半,使用多种更清洁能源,确保能源安全供应。

IPCC确定降低CO2排放的5种方法是:

(1)减少能源消耗

(2)使用含碳量低的代替燃料

(3)使用可再生能源

(4)增加天然落水洞

(5)CO2的捕集和封存

(二)森林防治措施

森林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将碳贮存于树木体内,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

2002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讲,“森林每生产10t干物质,可吸收16t二氧化碳,释放12tt氧气。……每公顷森林每年净光合吸收碳:热带林为4.5t~16t,温带林为2.7t~11.25t,寒带林为1.8t~9t,耕地为0.45t~2.0t,草地约为1.3t。据测算,树木的碳含量可达43~58%。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为600×108t~8300×108t,其中90%的碳自然存储于森林之中,森林是一座巨大的碳储库。

因此,要大力保护现有森林,特别是保护天然林。天然林树木种类多,生物量大,与生境相对协调,生态效益高。除禁止砍伐天然林外,特别要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以保证森林的正常发育与生长。

积极发展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在保护已有森林的基础,科学造林,发展林业。

1、封山育林

有天然林分布的区域要定期封山,利用天然林种源,通过天然更新使疏林地、灌丛地和荒山荒地演替为天然林。封山育林要分区、分期、有计划地进行,对有望近期成林的荒山、灌丛地可先期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区要由林业部门及当地政府与农民协商后确定,并划界立桩。制订封山育林实施条例,做好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防止山火、放牧、开荒、樵采等有碍封山育林的人为活动。此外,必要时可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如补播、补植等。

2、科学经营森林

对已有森林要在认真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以生态为主的综合效益。

(1)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以及森林的立地条件,将已有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分别经营。生态公益林遵照“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经营;商品林根据“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生态、社会效益”的原则经营。

(2)采用科学、可持续的方式与技术经营森林

在“近自然林业理论”指导下,森林经营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禁止砍伐天然林的方针。森林抚育间伐要不影响森林郁闭度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健康生长。森林采伐要抛弃皆伐作业方式,公益成熟林必须采用渐伐、择伐的作业方式进行采伐更新;用材林成熟采伐时也要按照永续利用的原则,尽可能地避免大面积皆伐,采用择伐方式作业。通过森林经营使林地的生产力和更新能力不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并稳定持续地发展。

(三)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的碳基肥料

1、开发复合型碳基钾肥、碳基氮肥、碳基磷肥

一般碳基可溶性化肥都能作为养分被植物吸收,肥料利用率高于非碳基化肥。碳基钾肥有碳酸钾、碳酸氢钾、钾碳铵等无机钾肥以及乙酰丙酸钾、柠檬酸钾、腐殖酸钾等有机(酸)钾肥。碳基钾肥除了供应钾元素以外,还可以提供大量的二氧化碳营养,它的成品最后是白色的结晶体,可以替代我国农民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钾——氯化钾。不论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作物营养需要,碳基钾肥应是钾肥丁业发展的方向。

2、开发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肥料

在阳光强烈、无风时喷施或滴灌、渗灌均可,如果将此水溶液加入适量的钾、镁元素,可以进一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效果更好。滴灌、渗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进入土壤以后,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更为丰富的营养溶液,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3、直接使用二氧化碳

就是将二氧化碳收集、储藏于钢瓶或大型气柜内,直接供给温室大棚。

4、将气体二氧化碳压缩成液体肥料深埋

如果碳基肥料能取代传统化肥,不仅能避免使用传统化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发展低碳农业的目的。

(四)水土保持减缓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

全球变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现象。如果可以做好水土保持工程与生物工程的结合工作,可以有效地通过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保持土壤养分,丰富物种的多样性,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能够更好地给养森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同时水土保持工程可以通过让碳固定于林木的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更多的土壤为“肥沃土”,避免在开发时,进一步占用林地和有限的耕地,从而更好地保护林木和农田。

土地沙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也是现在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受沙化的威胁或将要面临沙化的处境,这也急需水土保持工程的治理。对于气候变暖造成的土地沙化,可以充分利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从一定程度进行治理,减缓侵蚀的速度,尽可能保证土地的生产力。

四、总结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8篇

一、理清经典实验,了解发现历程

在光合作用发现的历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学生通过了解历史,可以从中领略前人的思维和方法。例如,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只是证明了空气可以被植物更新,不知道更换了什么气体。而且该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放绿色植物与没放绿色植物对照,结论可信度不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阐明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只是第一步,后来还有许多科学家,例如,萨克斯、恩格尔曼、鲁宾和卡门等,他们前仆后继,共同努力,才发现了这一伟大的生理过程。从中体现出前人几十年努力得出的知识经验来之不易,要让学生知道大科学家的结论都有可能被修改和补充。作为学生,更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刻苦学习,不怕挫折。

二、突破难点,注重考点

1.关于反应式的理解

本节课难点之一,是光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变,课本给出的反应式:H2O+CO2(CH2O)+O2只表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较为笼统,并未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转化关系。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先用氧的同位素标记水,产生的氧气全部有放射性。若标记二氧化碳,除了糖类有放射性外,部分水也有放射性,释放的氧气全部无放射性。因此,反应式又可以写成:CO2+2H2O(CH2O)+O2+H2O。此外,光合作用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中间包括许多化学反应,但在许多试题中,总考到有关物质数量关系的计算,我们知道如果把产物写成最初的产物――葡萄糖,那么,总反应式又可以写成:6CO2+12H2OC6H12O6+6O2+6H2O。所以对反应的理解应该更加灵活。

2.关于各类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对光合作用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矿质元素、温度等。难点在于多种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以上三图综合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应该为横坐标所示的因素,随该因素的一直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Q点时,自变量所表示的因素不再影响光合速率,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以提高其他因素的强度。各种办法相结合,可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3.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

呼吸作用这一生理过程和光合作用一样,同样在高中生物课本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往的高考试题中,也是重要考点,其中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要让学生理解三者的表示方法,如净光合速率可以用氧气的释放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机物的积累量等不同方法来表示等。

三、对光合作用重要意义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之处,甚至伟大之处在于它对整个生物圈,整个地球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1.提供有机物给整个生物界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约合成5×1011吨有机物,能直接或间接作为人类和动物的食物,地球上的自养植物,一年中通过光合作用约制造2×1011吨碳素,其中40%是由浮游植物制造的,另外60%是由陆生植物制造的。

2.为整个地球提供氧气

整个地球上,生物呼吸和燃烧的作用,每年使3.15×1011吨氧气被消耗,通过计算,可知大气层中包含的氧气将在3000年左右耗尽。但是,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也释放出5.3×1011吨氧气,所以,大气中的氧仍然维持在21%。

3.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能量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植物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把能量储存在有机化合物中。我们所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都是现在和以前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环境税 经济增长 短期冲击 长期冲击 随机效应模型

作者吕志华、郝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081)葛玉萍,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在此背景下,环境税这一政策工具成为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现实选择。

2009年1月1日起开征的“燃油税”正是我国在环境税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2011年底召开的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要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目前我国环境税已由“酝酿期”进入税收立法和税制设计的重要阶段,未来几年逐步推出和推广环境税已成定论。那么,开征环境税对一国经济增长到底存在何种影响呢?在短期和长期内分别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何种冲击呢?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即将开征环境税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对于这些问题,在经济增长框架下开展的理论模型及其模拟运算大多较为乐观,基本认为开征环境税在短期内不利于经济增长,在长期内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鲜有文献从实证的角度去研究开征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直接针对已开征环境税国家的全面实证考察更是几近空白。

自芬兰、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征环境税以来,已有20多年,当前利用已开征环境税国家数据研究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本文选取十二个已开征环境税的发达国家为样本,利用1980―2009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地探讨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文章剩余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述评;第三部分是总结发达国家开征环境税的情况,并确定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第四部分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十二个已开征环境税的发达国家的数据实证分析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第五部分是一个简要的总结。

二、文献述评

Gradus and Smulders(1993)开创性地在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考虑了环境保护政策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并先后在新古典增长模型、AK模型和Luca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环境质量因素。

在Gradus and Smulders(1993)研究的基础上,Bovenberg and Smulders(1995)发展了一个考虑污染治理的技术变迁的内生增长模型,他们在Lucas模型和AK模型中第一次直接引入环境税因素。①Bovenberg and Smulders(1995)着重考察了在均衡增长路径上,提高环境税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发现,提高环境税对经济增长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一方面,较低的污染性投入品的使用或资源的利用将降低可再生投入品(即环境要素)的生产率,进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污染排放的下降将改善环境质量,而环境质量的改善将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他们提出的这一理论框架逐渐成为后来研究环境税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基准框架,后续关于环境税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多以这一理论框架为出发点。

在Bovenberg and Smulders(1995)发展的环境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准理论模型的框架下,关于开征环境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大多结合CGE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利用开征环境税的国家或国家组的实际数据,模拟环境税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开征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判断所谓环境税“双重红利”的存在性,②即开征环境税是否既能改善环境质量,又能降低税收体系的扭曲性并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Andre et. al.(2005)利用CGE模型估计了西班牙开征环境税对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环境税替代工资税时,环境税改革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促进就业,提高经济增长率;当引入的是二氧化碳税时,环境税改革可以实现环境收益以及现行税收制度效率的改进,并提高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Shiro Takeda(2006)利用日本历史数据,构建了一个多部门动态CGE模型来研究开征二氧化碳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③结果发现:首先,开征环境税总是能降低污染;其次,如果政府将二氧化碳税收入用于替代资本税时,开征环境税能有效改进税收体系的扭曲性并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即环境税存在“强双重红利”;最后,当政府将二氧化碳税收入用于替代劳动税和消费税时,开征环境税并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强双重红利”不存在。

Gerhard、Daiji and Facundo(2006)利用美国数据实证地评价了Bovenberg and de Mooij(1995)的结论。④结果发现,降低资本所得税将减少税收体系给经济系统带来的总扭曲,因此环境税的开征确实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存在“双重红利”。然而,如果在资本的生产函数中,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提高经济体系中的资本存量显然将提高能源消耗。这样,环境税提高带来的能源使用量的下降被部分地抵消。

此外,也有研究者利用已开征环境税国家的历史数据,实证分析开征环境税对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Shackleton et.al(1992)的研究发现开征环境税对短期经济增长具有正的影响,Goulder(1995a、1995b)则测算出开征环境税对短期经济增长具有负的影响。⑤但Shackleton et.al(1992)和Goulder(1995a、1995b)都发现,开征环境税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向影响。

Millock and Nauges(2003)对法国空气污染税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⑥他们利用1990―1999年间法国1900多家工业企业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随机效用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尽管法国开征的这种环境税税率并不高,但它的开征仍然在统计上显著地降低了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盐酸气体的排放。并且,这种环境税对盐酸气体和二氧化硫等硫的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尤为显著。此外,他们还进一步证明,这种环境税的开征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正影响,这一影响尤其体现在长期内对法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提升上。

国内研究者对环境税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司言武(2009),沈田华、彭钰等(2010、2011)对开征环境税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梳理。实证研究方面,刘凤良、吕志华(2009)在Lucas(1988)和Fullerton and Kim(2006)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税及其配套政策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模拟运算,对中国开征环境税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开征环境税的基础上,提高居民环境偏好程度或环境边际再生能力⑦的配套政策能同时起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⑧但单纯促进技术进步的配套政策不利于环境保护和长期经济增长,通过技术研发来提高企业对污染的“利用效率”具有动态无效率性,即使这种技术的研发直接以降低污染为目的。单纯的技术进步并不总是利于环境保护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在激励企业通过生产流程创新和改进来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同时,还必须辅之以其他的措施,以纠正和化解单纯的技术进步对环境和长期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的来看,国内外理论界对环境税经济效应的研究成果集中在理论研究和模型分析层面上,关于环境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本身显得相对零散,直接针对已开征环境税国家的全面实证考察更是几近空白。本文以二氧化碳税为例,选取十二国发达国家为样本,利用这些国家1980―2009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希望能对零散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并检验理论研究的相关结论。

三、发达国家开征二氧化碳:样本选择

二氧化碳税是为了控制CO2的排放而征收的一种环境税,⑨二氧化碳税税率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由该能源的含碳量决定,所有固体和液体矿物能源包括煤、石油及其各种制品都要按照其碳含量缴纳该税的碳税部分;另一部分是为调整由于能源级差带来的“采肥弃瘦”现象而设置的能源税。

北欧国家芬兰于1990年率先引入二氧化碳税,征税范围为所有矿物燃料,并根据燃料的含碳量计税。刚开始课征时,二氧化碳税税率较低,此后几年逐渐增加,目标是在90年代末将CO2排放的增长率降低为零。在1994年,芬兰对能源税进行了重新调整,提高了税率。大部分能源征收燃料税,其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库岁入”部分,对柴油和汽油实行差别税收;另一部分是“能源/碳税”。对于煤、泥炭和天然气不征收基本税,只征收能源/碳税。1995年,混合税中的能源税税率为35芬兰马克/千瓦,碳税税率为3830芬兰马克/吨CO2(相当于70美元/吨CO2)。

此后,荷兰(1990)、瑞典(1991)、挪威(1991)、丹麦(1992)、意大利(1999)等发达国家也先后开征了二氧化碳税。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税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第一,二氧化碳税原则上是对所有矿物燃料征收,只要它们是出于与能源相关的用途。在一些国家,出于国际竞争力的考虑,国际航空和航海是豁免的。对于电力部门,往往有特殊待遇。

第二,税收收入用于一般公共财政(如在挪威,其收入被用于削减个人与公司所得税,用于促进就业与长期经济发展)。唯一的例外是丹麦,其税收收入部分返还给交税集团或部门,目的是缓解就业压力或竞争力下降带来的调整成本。

第三,除了挪威外,税率一般是基于燃料的含碳量。总体税率差异相当大(瑞典388美元/吨CO2,芬兰70美元/吨CO2,荷兰25美元/吨CO2)。就工业部门来讲税率差异则不那么明显。考虑瑞典工业部门实际税率为95美元/吨CO2,则瑞典、芬兰和荷兰的工业部门的税率之比为37∶28∶1。丹麦对居民消费征收税率较高,但对工业用户实行差别对待,尤其是能源密集型工业税率较低,这削弱了其激励效果,但从长期看,由于其税率逐步提高,将使此缺陷有所缓和。

第四,为了避免因课征二氧化碳税造成产业短期间成本上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多数发达国家在开征二氧化碳税之外,均同时实行相关产业免税或减税方面的配套政策。⑩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开征环境税后,发达国家各产业生产成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如下表1所示),而这种影响势必进一步反映到征税国的经济增长上。

长期经济增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以二氧化碳税这种典型的环境税为例,利用已经开征二氧化碳税的12个代表性国家1980―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来实证地研究这一问题。

本文面板数据模型中选取的12个样本国家分别是:丹麦(1992年开征环境税)、芬兰(1990年开征)、法国(1985)B11、德国(1999)、荷兰(1990)、意大利(1999)、挪威(1991)、韩国(1983)B12、瑞典(1991)、瑞士(1998)、英国(2001)、美国(1991)B13。

四、开征环境税与经济增长:基于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税的面板数据模型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开征环境税对一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到底有什么影响呢?本节利用上述12个发达国家1980―2009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来实证地回答这个问题。借鉴环境税问题已有实证研究的模型设定方式,并结合经济增长核算的相关规则,我们选择如下模型进行本节的实证研究:

GGDPit=c+α1GINVit+α2GLBit+α3GEXPit+α4GMit+α5DSit+α6DLit+εit(1)

其中,GGDPit为t时期国家i的GDP增长率,也就是经济增长率;GINVit为t时期样本国家i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用来控制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GLBit为就业人数增长率,用来控制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GEXPit为一国的出口增长率,控制一国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GMit为一国广义货币存量M2的增速,增加这一变量是出于某些关于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研究认为货币存量有可能影响实际经济指标,亦即“货币非中性”,在模型中,该变量仅作为一个备选的变量参与回归;DSit是一个哑变量(Dummy Variable),从国家i开征环境税的第一年起及以后各年的DSit=1,否则DSit=0,DSit用来控制开征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DLit同样是一个哑变量,从国家i开征环境税的第十年起及以后各年DLit=1,否则DLit=0,DLit在这里用来控制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B14εit为回归方程的残差项。

回归方程(1)中包含了本节将要运行的5个面板数据模型的所有变量。本文的5个面板数据模型分别是:

模型1为基础模型,包含GINVit、GLBit和GEXPit三个基本的自变量。

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了广义货币存量增速GMit。

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继续增加环境税的短期影响DSit。

模型4在模型2的基础上增加环境税的长期影响DLit。

模型5在模型2的基础上同时增加环境税的短期影响DSit和长期影响DLit。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对上述的5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回归分析中十二个已开征二氧化碳税的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GGDPit、GINVit、GLBit、GEXPit、GMit)的源数据均来自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ex Database)。

在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所用模型的类型,也就是,所选样本中的数据到底适用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根据跨国宏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的基本经验和本文模型的特征,我们选取极大似然统计检验法(LM检验)来解决这一问题。

LM检验的基本思路是:

H0:面板数据适用混合估计模型

H1:面板数据适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LM检验的基本统计检验量为:LM=NT 2(T-1)[T2―′― ′-1]2(2)

其中―′―表示由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的残差平方和(Sum squared reside);′表示由混合估计模型计算的残差平方和;N为样本个数,这里N为12;T为面板数据的时间期数,这里为30。统计量LM服从1个自由度的x2分布,当LM统计量大于相应显著性水平下的x2分布临界值时,我们拒绝原假设,面板数据适用随机效应模型;否则接受原假设,数据适用混合估计模型。

接下来,我们分别对面板数据做混合估计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具体操作方式为,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以观测值方差的倒数为权。为了求权数,这里必须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因为各随机误差分量的方差一般是未知的,第一阶段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对混合数据进行估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用估计的残差计算随机误差分量的方差。第二步用这些估计的方差计算参数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值。如果随机误差分量服从的是正态分布,模型的参数还可以用极大似然法估计。通过混合估计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我们分别得到―′―和′的值。

例如,在前述的模型1中,―′―=307.4594,′=404.3267,我们可以根据公式(2)算得模型1的LM统计量为1929737,它远大于此时5%显著性水平下的x2分布临界值3.84,因此模型1适用随机效应模型。表2给出了模型1至模型5的所有LM检验结果。LM检验结果表明,本节模型1至模型5全部适用随机效应模型。(见表2)

表2中对模型1―模型5所做的LM检验显示,各模型的LM统计量都远大于显著性水平为5%时的临界值3.84,因此我们拒绝原假设,样本数据都不适用混合估计模型,而适用随机效应模型。

接下来,我们对模型1―模型5运行随机效应面板数据回归,表3对本节五个实证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了总结。

从模型1―模型5的12个发达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回归结果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结论。

(一)本文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模型1―模型5的回归结果中,资本、劳动和出口对一国经济增长有着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和已有相关文献的结论。基本模型1的拟合优度达到了08116,说明资本、劳动和出口可以解释80%以上的增长率变动。在模型中加入广义货币存量M2增速后,GM2的系数是一个接近于0的正小数,模型2―模型5中GM2的系数基本在0006左右,且仅在10%的较低显著性水平下才是显著不为0的。这说明,一方面,本文选取的实证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各变量的符号和取值以及统计检验指标都符合经典模型和理论的预期;另一方面,模型也从侧面验证了“货币中性”,货币存量不会显著影响一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

(二)二氧化碳税的开征对一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均存在负向影响。模型3―模型5的随机效应估计结果表明,二氧化碳税的短期影响变量DS和长期影响变量DL的系数都为负数,从统计上来说,二氧化碳税的开征对一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存在负面影响。

模型3仅考虑了二氧化碳税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DS。随机效应估计显示,模型3中资本、劳动和出口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长率的系数为00065,在10%的概率下显著。二氧化碳税短期影响的系数为-01552,但其影响为0的概率为2522%,我们在统计上不能拒绝它为0的可能性。

模型4仅考虑了开征二氧化碳税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而没有考虑短期影响。模型4的估计结果表明,仅考虑二氧化碳税的长期影响时,资本、劳动和出口对经济增长仍然有着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长率的系数为00065,同样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二氧化碳税长期影响DL的系数为-02844,t检验值为-18951,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仅考虑长期影响时,环境税的开征在统计上可能对经济增长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模型5同时考虑了开征二氧化碳税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模型5的随机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当同时考虑二氧化碳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时,资本、劳动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同样有着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长率的系数为00064(10%的显著性水平显著)。此时,二氧化碳税的短期影响DS的系数为-0770,但DS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二氧化碳税的长期影响DL的系数为-02354,它在统计上同样是不显著的。但是,前述关于模型4随机效应回归的结果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当单独考虑二氧化碳税的长期影响时,长期影响的负的系数是显著的,当增加对短期影响的考虑后,长期影响的负的系数就不再显著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是对短期影响的考虑削弱了长期影响在模型中的反映,二氧化碳税在长期内可能仍然对经济增长存在负的影响的。

其中―′―表示由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的残差平方和(Sum squared reside);′表示由混合估计模型计算的残差平方和;N为样本个数,这里N为12;T为面板数据的时间期数,这里为30。统计量LM服从1个自由度的x2分布,当LM统计量大于相应显著性水平下的x2分布临界值时,我们拒绝原假设,面板数据适用随机效应模型;否则接受原假设,数据适用混合估计模型。

接下来,我们分别对面板数据做混合估计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具体操作方式为,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以观测值方差的倒数为权。为了求权数,这里必须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因为各随机误差分量的方差一般是未知的,第一阶段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对混合数据进行估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用估计的残差计算随机误差分量的方差。第二步用这些估计的方差计算参数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值。如果随机误差分量服从的是正态分布,模型的参数还可以用极大似然法估计。通过混合估计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我们分别得到―′―和′的值。

例如,在前述的模型1中,―′―=307.4594,′=404.3267,我们可以根据公式(2)算得模型1的LM统计量为1929737,它远大于此时5%显著性水平下的x2分布临界值3.84,因此模型1适用随机效应模型。表2给出了模型1至模型5的所有LM检验结果。LM检验结果表明,本节模型1至模型5全部适用随机效应模型。(见表2)

表2中对模型1―模型5所做的LM检验显示,各模型的LM统计量都远大于显著性水平为5%时的临界值3.84,因此我们拒绝原假设,样本数据都不适用混合估计模型,而适用随机效应模型。

接下来,我们对模型1―模型5运行随机效应面板数据回归,表3对本节五个实证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了总结。

从模型1―模型5的12个发达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回归结果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结论。

(一)本文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模型1―模型5的回归结果中,资本、劳动和出口对一国经济增长有着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和已有相关文献的结论。基本模型1的拟合优度达到了0.8116,说明资本、劳动和出口可以解释80%以上的增长率变动。在模型中加入广义货币存量M2增速后,GM2的系数是一个接近于0的正小数,模型2―模型5中GM2的系数基本在0.006左右,且仅在10%的较低显著性水平下才是显著不为0的。这说明,一方面,本文选取的实证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各变量的符号和取值以及统计检验指标都符合经典模型和理论的预期;另一方面,模型也从侧面验证了“货币中性”,货币存量不会显著影响一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

(二)二氧化碳税的开征对一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均存在负向影响。模型3―模型5的随机效应估计结果表明,二氧化碳税的短期影响变量DS和长期影响变量DL的系数都为负数,从统计上来说,二氧化碳税的开征对一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存在负面影响。

模型3仅考虑了二氧化碳税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DS。随机效应估计显示,模型3中资本、劳动和出口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长率的系数为0.0065,在10%的概率下显著。二氧化碳税短期影响的系数为-0.1552,但其影响为0的概率为25.22%,我们在统计上不能拒绝它为0的可能性。

模型4仅考虑了开征二氧化碳税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而没有考虑短期影响。模型4的估计结果表明,仅考虑二氧化碳税的长期影响时,资本、劳动和出口对经济增长仍然有着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长率的系数为0.0065,同样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二氧化碳税长期影响DL的系数为-0.2844,t检验值为-1.8951,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仅考虑长期影响时,环境税的开征在统计上可能对经济增长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模型5同时考虑了开征二氧化碳税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模型5的随机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当同时考虑二氧化碳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时,资本、劳动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同样有着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长率的系数为0.0064(10%的显著性水平显著)。此时,二氧化碳税的短期影响DS的系数为-0.770,但DS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二氧化碳税的长期影响DL的系数为-0.2354,它在统计上同样是不显著的。但是,前述关于模型4随机效应回归的结果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当单独考虑二氧化碳税的长期影响时,长期影响的负的系数是显著的,当增加对短期影响的考虑后,长期影响的负的系数就不再显著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是对短期影响的考虑削弱了长期影响在模型中的反映,二氧化碳税在长期内可能仍然对经济增长存在负的影响的。

(三)开征二氧化碳税不是短期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原因,但二氧化碳税是长期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原因。模型3―模型5的回归结果中,二氧化碳税政策的哑变量DS和DL的系数有时是显著的,有时是不显著的。也就是说,二氧化碳税在统计学意义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那么,二氧化碳税的开征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究竟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呢?为了进一步论证环境税在短期和长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利用1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表5-12对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进行了总结。

表4所总结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3―模型5中,二氧化碳税的短期影响不是GDP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GDP增长率变化也不是二氧化碳税短期影响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二氧化碳税的短期影响在统计上不构成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税长期影响是GDP增长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反之则不成立,亦即二氧化碳税的长期影响在统计上构成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原因。换言之,开征二氧化碳税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影响是显著的。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前文对已开征二氧化碳税的十二个发达国家1980―2009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关于环境税与经济增长的如下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一)开征环境税在短期内可能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负向冲击,但这种负向冲击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明显。开征环境税后,企业面临的环境成本上升,这一点对于能源密集型行业和高污染排放行业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企业成本的上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经济增长。基于十二个已经开征二氧化碳税发达国家样本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开征环境税在短期内确实对经济增长存在较小的负向冲击。但这种负向冲击的显著性水平并不高,且格兰杰因果检验也并未发现开征环境税的短期影响与经济增长率变化之间存在统计上的稳定因果关系。这可能和发达国家在开征环境税时采取减免资本税、所得税等税制调整和配套政策有关,这些配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税对企业成本和经济增长的冲击。

(二)开征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长期冲击,且这种长期冲击是负向的。面板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开征环境税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冲击,这一点与多数研究环境税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所得到的乐观结果完全不同。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开征环境税的长期影响在统计上构成对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原因,而短期影响则不构成经济增长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长期冲击,且这种长期的冲击是显著的负向冲击。

(三)环境税的税制设计和配套政策设计应着眼于长期视角。我国环境税已进入稳步推进阶段,未来几年逐步推出和推广环境税几乎已成定论,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税立法和税制设计的重要阶段。如前所述,环境税的开征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存在短期和长期内的负向冲击,且环境税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更多地表现为长期负向冲击上。因此,在进行环境税税制设计时,不仅要采取有关配套政策缓解开征环境税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例如合理调整税收体系,通过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税种的配套减免缓解环境税带来的企业成本上升;更重要的是,应从环境税长期冲击的视角出发,设计相关配套政策,降低环境成本上升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B15

注释:

①在Bovenbergand Smulders(1995)的模型中,包括了三种资本:可再生资源(就是环境质量)、物质资本和知识;社会生产系统由两个部门构成:最终产品的生产部门和环境知识的研发部门,前者的产品主要是最终消费品和投资品,后者的产品则是治理污染的知识和技术。他们认为,由于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经济主体不可能自发地将污染的成本内部化,政府干预是必须的,而政府干预主要以两种形式同时存在:开征环境税和提供污染治理知识。Bovenberg and Smulders(1995)模型中环境因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的方式和“环境再生方程”被该领域多数后续研究作为基准得到沿袭和应用。

②Tullock(1967)、Kneese and Bower(1968)和Pearce(1991)等对于环境税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是指:一方面,征收环境税可以起到降低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环境税收入可以用来削减政府对资本和劳动收入课征的扭曲性税收,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这就是环境税所特有的“双重红利”。在此基础上,双重红利者们认为,既然征收环境税存在双重红利,就应该提高环境税的水平,降低扭曲性税收的水平。因此,他们认为最优环境税的税率应该高于庇古税,从而能取得更高的收入。环境税的“双重红利”问题一经提出,就引发了理论研究者们的巨大兴趣,西方的环境经济学家和财政经济学家进行了不少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和数量模型计算,特别是分析了现有扭曲劳动税收下的最优环境税率问题。

③Shiro Takeda(2006)构建的这一CGE模型共含有27种产品,其中8种产品会产生二氧化碳。模型模拟运算的时间为1995-2095年间的100年。模型中政府开征二氧化碳税的税收收入用于减少已有的扭曲性税收。

④在Gerhard、Daiji and Facundo(2006)的模型中,环境税政策主要是提高汽油消费税,并将所得税收收入用于替代原有的资本所得税。

⑤Shackleton et.al(1992),Goulder(1995a、1995b)研究的样本均为美国经济。

⑥法国从1990年开征空气污染税,对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盐酸气体征收从量税。

⑦在刘凤良、吕志华(2009)发展的考虑环境税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环境的边际再生能力β代表环境系统在受到污染后自我恢复的能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β越大,环境对污染的吸收能力就越强。

⑧在现实经济中,提高居民环境偏好程度主要通过提高居民环保意识这一常用配套政策来实现;环境边际再生能力的提高对应着将部分环境税收入投入污染治理和治污技术研发等配套措施。

⑨CO2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征收此税的目的是减少各种燃料的使用,以减少CO2的排放量。二氧化碳税通常对石油、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和国内航空燃料等含碳矿物能源的使用征收。

⑩具体来说,丹麦、德国、挪威及奥地利等国,对于自愿参与CO2减量的产业,提供租税减免的优惠措施,而产业的减量额度,得以在交易、抵换或租税减免三个方案中自由选择。比利时、丹麦、德国、荷兰、瑞典及英国,对于那些配合国家政策进行节约能源及温室气体减量工作的企业所使用的燃料免税。

B11法国1985针对Sox和NOx征收了大气污染附加税。

B12韩国1983年起根据《大气环境保护法》开征排放负担金,排放负担金按照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进行征收,以使排放者承担排放超过标准的污染物的外部费用。

B13美国于1991年1月1日起征收臭氧层损害化学品税(Ozone―Depleting Chemical Tax),它是对损害臭氧的化学品从量征收的一种消费税,其目的主要是消除氟里昂的排放。

B14事实上,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说,10年还不一定能称之为长期,因为增长理论中的长期是指经济系统从初始稳态收敛到新的稳态所需的全部时间。但是,在这里,由于各国开征二氧化碳税的时间并不长,照顾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模型的实际经济含义,我们将10年看作是短期和长期的一个分界线。

B15环境税的配套政策设计及政策工具选择可参见刘凤良、吕志华《经济增长框架下的最优环境税及其配套政策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模拟运算》,载于《管理世界》2009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Andre, F.J., Cardenetee, M.A., Velazquez, E., 2005. “Performing an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in a regional economy: A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39(2), 375-392.

2.Bovenberg, A. L., Smulders, S., 1995.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pollution-augment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a two-sector endogenous growth model”,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57(3), 369-391.

3.Bovenberg, A. L.,De Mooij, Ruud A., 1995. “Environmental levies and distortionary tax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4), 1085-1089.

4.Fullerton, D., Kim,Seung-rae, 2008.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and policy with distortional taxes and endogenous growth”,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56(2), 141-154.

5.Glomm,Gerhard, Kawaguchi,Daiji, Sepulveda,Facundo, 2006. “Green taxes and double dividends in adynamic economy”.Caepr Working Paper, (8), 1-41.

6.Goulder Lawrence H., 1995a, “Environmental Taxation and the Double Dividend: a Reader's Guide”, NBER Working Paper No. 4896.

7.Goulder Lawrence H., 1995b, “Effects of Carbon Taxes in an Economy with Prior Tax Distortions: an Inter-temporal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 29(3), P271-97.

8.Gradus, R., Smulders, S., 1993. “The trade-off between environmental care and long-term growth-pollution in three prototype growth models”,Journal of Economics, 58(1), 25-51.

9.Kneese, A.V., Bower, B.T., 1968.“Managing water quality: Economics,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0.Lucas, R.E.,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1), 3-42.

11.Millock, K.,Nauges, C., 2003. “The French tax on air pollution: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on its effectiveness”, FEEM Working Paper,(44).

12.Pearce, D., 1991.“The role of carbon taxes in adjusting to global warming”,Economic Journal, 101 (407), 938-948.

13.ShiroTakeda,2006. “The double dividend from carbon regulations in Japan”,Waseda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14.Tullock, G., 1967. Tullock1 excess benefit.Water Resource Research,(3).

15.司言武:《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 一个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

16.司言武:《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一个趋于全面分析框架的尝试》,《财贸经济》2010年第10期。

17.沈田华、彭珏:《环境税经济效应的扩展分析及其政策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1期。

18.沈田华、彭钰等、龚晓丽:《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的再扩展》,《财经科学》2011年第12期。

19.刘凤良、吕志华:《经济增长框架下的最优环境税及其配套政策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模拟运算》,《管理世界》2009年第6期。

20.杜克锐、邹楚沅:《我国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及收敛性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单位根的实证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第10篇

如果各国政府遏制气候变化的承诺没有兑现,最早在21世纪60年代,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化以前高4℃——来自世界银行一份名为《调低高温》的报告显示。

7月30日—31日,由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办、以“生态文明·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关注气候中国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政商界的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总结应对全球变暖的经验。

阻止全球变暖,这是一个与人人有关、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的话题。

“从197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12年里约峰会,国际社会谈气候问题至少谈了40年,通过的文件一大堆,可以用吨来计算了。”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在峰会上感慨。

中国是应对气候变化较为积极的国家之一。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介绍,中国是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之一,1997年加入《京都议定书》,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中首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挑战,关系到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供应、人居环境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层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已从环境问题演变成一个环境、能源、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诸多问题交织的复杂议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2006—201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下降了23.6%,相当于少排放约18亿吨二氧化碳。但现在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仍居世界第一,人均排放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未来我们将重点从五方面着手应对气候变化: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着力推动节能,提高能效。“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深入推进工业节能,五年间规模以上单位的工业增加值能耗要下降21%左右,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

做好42个低碳省区和城市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模式。

加快推进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全面推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的电价政策。对能源消耗超过限额标准的实行惩罚性电价,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以奖代补政策,按形成的节能量给予奖励。

对话

李毅中、周长益、宋志平、骆建华、耿承辉畅谈节能减排

资源压力倒逼我国节能降耗

李毅中: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耗折36.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世界总能耗的21.3%,只创造了全世界11.6%的GDP,单位GDP能耗是国际水平的2倍,是美国的4倍。

近1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超过0.7,也就是说,GDP要增长1个百分点,总能耗要增长0.7个百分点,即使“十二五”把GDP增幅控制在7.5%左右,能源弹性系数降到0.5以下,预计到2015年一次能源总消耗仍将达到40亿吨标煤。如果再继续“粗放”下去,资源环境将不可支撑。

周长益:当前工业发展形势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第一是发展任务极其繁重,党的十提出要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要靠工业发展来支撑;第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到了极限,去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是7亿多吨,煤炭进口达到了3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进口国。

骆建华:大家知道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现在已是全球第一大污染体。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球26%,氮氧化物占全球28%,二氧化碳占全球的20%~25%,很快就将达到美国和欧盟排放的二氧化碳总和。

工业企业是应对气候变化主力

李毅中: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是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0%以上。因此,工业企业也成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力。

中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比2005年二氧化碳单位GDP排放降低40%~ 45%、“十二五”期间降低17%的减排目标。

我国非化石能源去年占比9.2%,到2015年要达到11.4%,2020年要达到15%,我们要争取这个目标提前实现。

在用能设备方面,要采用先进燃烧技术,提高排烟脱硫脱硝标准,提升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耗能大户积极节能减排

宋志平:如果中国全部采用高标号水泥,能减少40%左右石灰石的用量,将减少4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2012年,中国建材(3323.HK)承担编制水泥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为行业走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了数据基础。

建筑差不多消耗全社会总能源的40%左右,我们的新型房屋采用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方式,所有集成部件均为绿色环保节能的建材,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节能90%,节水90%,节地10%,房屋材料100%可回收利用,且建造过程中没有噪音、粉尘等环境污染。

耿承辉:在绿色低碳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石化(600028.SH)首先加大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的发展,2012年中国石化天然气产量接近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化累计节约能源消耗1800万吨,相当于植树4亿棵。过去五年淘汰落后炼油产能1890万吨,更新淘汰低劣的电器设备2500多台套。回收氢气每小时13.7万标准立方,回收液化气每年20万吨。

“十二五”期间中石化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大油品质量升级力度,为社会提供清洁、高效的产品,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硫排放近6万吨。

上一篇:化验员年中总结范文 下一篇:售前客服年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