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02-28 09:14:13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发展理念,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完成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任务。

二、开展村屯环境整治

公司主要负责:各行政村的道路保洁;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农村垃圾分类;农村环卫设施的运营维护;村内旱厕(水厕)的定时(一年清掏两次)清掏服务;农村服务期内新生产的村内生产垃圾就近堆肥及建筑垃圾就近填埋服务;村内小河套、沟叉的垃圾清理服务;村内路两侧杂草清打;镇区和村内的道路除雪服务,针对行政村、镇政府、市农居办检查出的环境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全力配合各类人居环境迎检工作。

各行政村主要负责:1.对公司的日常保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针对保洁工作不达标的点位及时通报公司,由公司落实整改任务;2.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3.保持街路两侧建筑物外饰整洁美观;4.清理路障;5.清除村道两侧废弃农用车、建筑废料、木材堆垛等;6.清理残垣断壁;7.拆除废弃倒塌的泥草房、棚架、圈舍、仓房和院墙;8.加强畜禽养殖户的规范管理;9.广泛宣传动员农户大力开展庭院卫生整治工作,村干部党员发挥模范带动作用,清理自家庭院树立庭院卫生标杆,带动农户开展庭院治理的积极性;10.开展绿化美化建设,因地制宜开展道路两侧、休闲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农户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工作;11.围绕清洁卫生庭院美、室内美、栽树栽花景色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和谐村庄美的“美丽庭院”标准和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的“干净人家”标准,引导发动村民主动参与村屯环境卫生治理;12.开展“七必拆”危旧房屋设施排查及整治工作,着力整治影响村容村貌和危险的房屋设施;13.各村对照省A级示范村标准进行全面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打造任务;

三、整治时间

《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百日攻坚实施方案》自2020年9月1日起实施,11月中旬结束。

四、成立镇级督察检查领导小组

五、检查时间

11月2日-11月11日镇级领导以换村互检方式进行对环境公司及各行政村清洁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分。

六、考评制度

年底结合本年度各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分,取平均分值进行排名,选出排名前列和靠后的列入奖惩机制,排名靠后的按照效绩考核办法扣除效绩工资。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为确保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落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王耀东同志、乡长徐晓东同志为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各村、站所责任分工;二是制定出台了《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乡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乡“六清一改”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等相关制度文件。三是坚持领导包片、站所包村、全员参与总思路,发放宣传单9828份,悬挂宣传标语46条,3辆宣传车流动宣传,11个村大喇叭全天广播,投入资金550万元,雇佣人工12400人次,动用车辆852次,从党委领导到村组干部深入一线,定村屯、定路段、定时限,不等不靠,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工、形成了全面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的确保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突出重点整治,确保任务落实。

按照《县“六清一改”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工作要求,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具体做到7个方面:一是清理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公共场所、村屯周边等各类垃圾3789吨,清理柴草垛1019个,规划柴草垛集中堆放点97处。二是清理村内街道两旁、田间地头散乱堆放的粪堆206吨,两个村实现垃圾分类。三是拆除违建设施303处,共计6373平方米,拆除假大棚3个、占道玉米楼72座、圈舍14个,违规旱厕122个、其他违建25个。四是打造“美丽庭院、干净人家”548户,维修围墙1000延长米,安装铁艺围栏19500延长米,粉刷墙面894处。五是贯彻落实“河长制”,三年治理河道46.32公里,人工插柳46.5万株;领导干部每周巡河1次,清理边沟水渠281194延长米,清淤疏浚13公里。六是清理村组道路112.8公里,维护村内公路37公里,清除残垣断壁24处。七是发放村规民约4000余份,5个村已经制定村庄编制规划。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一、创建范围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二、创建标准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三、准入条件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四、创建名额

2020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五、奖励标准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六、创建步骤

(一)宣传动员(2020年2月—2020年4月)。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2020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袁敏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创建工作要坚持面向群众,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进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宣传,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破薄弱环节,深化拓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开展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清零行动”,改善提升村容村貌,消除农村安全隐患,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决完成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任务,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依规。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一户一宅”原则,在保障农户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的前提下,拆除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

2.坚持规范有序。纳入拆除范围的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要理清四至和面积,与农户签订相关协议,保存好拆除前、中、后照片,逐户逐宅建好档案资料,由街道统筹安排部署,组织各村庄集中拆除。同时,做好答疑解惑、服务指导,确保拆除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

3.坚持综合利用。对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拆除的土地,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综合开发利用。可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活动场所,种植经济林果,进行植树绿化,建设街心花园、小型公园;在符合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等相关要求前提下,可以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加工车间、仓储车间、特色民宿等;可以积极对接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复垦复耕等方式,实现高效集约利用,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鼓励各村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新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盘活利用方式。

4.坚持公开透明。建立健全公开公示制度,将拆除范围、时间、利用方式、奖补资金等公开,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

(三)任务目标

从现在开始至2020年底,对全街道范围内所有村庄(正在进行社区建设和近期拆迁撤并的村庄除外),全面开展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清零行动”,实现应拆尽拆,并同步开展拆除后土地综合利用工作。

二、拆除范围

农村墙体破损、变形严重、丧失正常使用功能、无人居住的废旧房屋,没有房顶、缺门少窗、无法恢复的残垣断壁,有碍村容村貌的乱搭乱建、户外旱厕、废弃棚舍等。

三、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从现在开始—4月中旬)。各社区村对辖区内的废旧房屋、残垣断壁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现状,摸清底数,逐村分类建立台账,制定推进落实方案,拟定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

(二)集中拆除阶段(2020年4月下旬—5月底)。在调查摸底、建立台账的基础上,对纳入拆除范围的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进行集中拆除,确保5月底前全面完成拆除任务,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

(三)综合利用阶段(2020年4月底—11月底)。坚持拆除与利用同步推进,在持续推进拆除工作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对拆除后土地进行综合利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现改善村容村貌、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村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四)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11月—12月)。组织街道有关部门对各村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清零行动”进行全面总结、考核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把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清零行动”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深化村庄清洁行动的重要抓手。成立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综合推进、督导指导及九个社区共11个工作专班。各社区、村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作为,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力推动“清零行动”有序有效开展。

(二)强化资金保障。将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清零行动”工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考核项目,纳入村级千分制考核,并制定详细的考核规范,与村级运转经费直接挂钩。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村大喇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村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清零行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拆除工作中来,全力营造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宣传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总体目标,把建立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作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建立粪污清掏储运资源化利用运营服务制度,着眼于改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健全制度、建立队伍,从根本上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采取“市场主导、政府补助”的方式,鼓励企业或个人参与改厕后续服务,检查维修、定期收运、回收利用等工作,建立完善价格补偿机制,确保农村改厕日常管理落实到位、设施维修养护及时到位,避免重复改造和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和群众满意度。

三、目标要求

2020年4月底前,健全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市场化粪污收、处、运、用体系及厕所维修队伍全面建立,运行良好,做好改建厕所后续服务,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集中式粪污处理点

本项目建设8处集中式粪污处理点,其中代召乡建设4处、北张庄镇建设4处。每处粪污处理点至少覆盖2个村以上,或覆盖1个人口密集村、至少1000户居民。

工艺上,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国卫办规划函〔2019〕667号)等标准要求建设,采用100m3玻璃钢材质单罐作为三格式处理装置,采用调节+生物+沉降过滤处理工艺,无动力型。地表做好硬化、绿化、美化及标识设置。在粪污中加入好氧与厌氧微生物,使粪污进行绿色生物降解,其残留固体发酵做成有机农家肥,出水液体达到国家地表二类水体标准后,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采取奖补办法建设,由相关乡镇组织建设,并负责验收、维护并运营。利用上级专项奖补资金,每个集中式粪污处理点奖补金额为9万元,资金不足由乡镇予以补齐,8处需资金72万元。

2.出资购买运污车辆

由区农业农村局按照规定组织招标,利用上级专项项目资金为全区116个村每村购买1台罐式三轮车,移交给各村使用。

3.确定改厕长效管护、后续服务的第三方

农业农村局将罐式三轮车移交给各村使用后,由乡镇择优确定第三方进行清掏等管护服务。各乡镇、工业园区要制定监督机制,确保第三方按标收费,减轻群众清掏成本,运营服务良好。第三方具体承担粪污抽取、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厕具损坏的维修和管护,确保改厕后续服务运行良好、群众满意。

4.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乡镇、工业园区建立信息化运行平台,实现抽厕需求和维修信息收集及反馈,接收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智能化,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群众满意。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后续管理维护更是“小厕所”充分凸显“大民生”的关键。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改厕后续服务市场化的具体实施,各乡镇、工业园区要积极配合,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确保农村改厕后续工作顺利实施。

(二)认真组织实施。各乡(镇)、工业园区对集中式粪污处理点进行选址。选址要联系区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对选址进行现场勘察核实,确保不污染环境。

各乡(镇)、工业园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建设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建设和验收,建设单位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集中式粪污处理点建设。申请奖补资金时,各乡(镇)、工业园区要提交以下资料:

1.集中式粪污处理点的三格式储存罐的生产资质、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使用寿命保证、后续维护保证等质量保证手续。

2.施工预算书、施工合同书、施工决算书、项目验收报告。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6篇

一、主要任务

2021年省市民生实事目标任务为实施42个村,共15927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优先安排实施65个已部分实施改厕项目的涉改村和沿江河渠道的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推动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认真开展落实好农村户厕问题的摸排整改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项目乡镇要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及一至两名专人负责,具体抓好工作推进。要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整村推进”村的户厕无害化卫生厕所达到90%以上。要强化项目资金整合,将生态环境局“千村示范”项目资金与“厕所革命”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按照集中治理和单户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进“厕污共治”人工湿地项目建设。

(二)加强总体协调、指导。成立县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协调组,负责对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总体协调、指导。同时按照中、南、西、北四个片区,由化粪池供货方建立四个技术指导、培训组,负责对全县户厕改造工作进行总体协调、指导,确保所有村指导、培训到位,化粪池能有序进行组装、安装。同时根据四个片区建设情况,分片区召开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现场会。

(三)严把标准关、选点关。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符合验收标准的情况下,形成切实可行的改厕实施方案。对于5户以下单独居住农户,主要采取单户无害化厕所改造方式;对于5户以上的院落,主要采取管网联建,接入大型三格化粪池,再修建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模式。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推动改厕基础好、群众呼声高的村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农村“厕所革命”的模式和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稳步推进全县改厕工作。

(四)加快项目推进、确保任务完成。目前,“厕所革命”室外一体式三格化粪池已在供货,第三方检测单位也在同步开展随机抽查检测,确保质量关。要求各乡镇指导2021年“厕所革命”各项目示范村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71),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抓紧项目实施。坚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工作进度“月报制”。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7篇

一、工作目的

在全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标进位”活动,鼓励推动各村在普遍达标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努力争当“标兵村”“示范村”。严格按照《关于转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通知》、《县人居环境办关于打赢疫情阻击战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市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方案》、《县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考核方案》等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村、每一屯的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建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常态化管理。

二、主要任务

1.农村道路。清除冬季路面的积雪和残冰,及时清理通村的村道、屯道、巷道、农田道等路面及路边排水沟、公路两侧积存的垃圾、污物、杂草、秸秆,清除公路两侧绿化带树上附挂物。

2.村内公共场所。及时清理村部、学校、卫生所、广场、

企业、农贸市场、公厕等公共场所及其周围积存的垃圾,实现规范有序。

3.农户庭院。农户要尽量进行美化绿化,要整体清洁、规范有序,乱搭乱建多余的建筑物、房前屋后垃圾和物品及时清理,拆除倒塌的房屋和废弃闲置的住房,闲置废料固定地点堆放整齐。清除废弃的房屋及院墙、歪斜的板杖子,院墙大门规整。搞好室内外卫生。厕所严实不外漏,推广建设卫生厕所。按照创建要求,每村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创建工作要达到标准(美丽入院、干净人家标准另行下发)

4.柴草垛、秸秆。柴草有条件的村统一堆放,远离村屯。没有条件的,要求摆放整齐,遮盖严实,符合农村消防要求。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划定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鼓励秸秆还田,提高秸秆利用率。

5.卫生死角地带。及时清理村屯出入口,公路交汇地带,沟渠与村屯、农田联结区域,农业园区和各类棚膜周边等不易引起重视的地方所积存的各类垃圾、污物,在本村辖区内,由本村负责,严格划分区域和责任。

6.农村生活垃圾。严禁生活垃圾非定点堆放,环卫工每天全员在岗,及时将每日的垃圾进行转运。

7.粪堆粪坑。村内和农田地头堆放的粪堆粪坑,要及时清运到村庄以外的固定场所,堆肥发酵后还田。

8.河道。禁止在河道内岸边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高杆作物及未经许可发展养殖业,严禁向河道内排放畜禽粪污,保持河道清洁、顺畅、美观。

9.畜禽圈养。畜禽严格圈养,病死畜禽尸体,按照动物卫生管理处置的要求,进行无害化消毒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

10.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清理随意丢弃的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农药包装物要无害化处理。指导农民及时将废旧农膜回收、存储和销售,强化废旧农膜监管和回收利用,防止废旧农膜污染耕地,影响环境。

11.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完善村规民约。

12.农村安全饮用水达到100%,严格保护水源地环境。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全力保障。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统筹调配人财物,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全力保障。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纳入重要日程,落实工作责任,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和目标。

2.落实包保,强化管理。各包村领导负责所包保村屯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工作队要经常深入村屯共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月最少入村开展两次以上环境整治工作。各村书记为本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各村实行网格化管理,村干部和老党员、老干部、团员青年等为网格长或者组长,带头开展各项工作。落实村组干部和党员包保河道清洁、道路清洁、庭院清洁等工作,明确农户门前包卫生、包花草树木成活、包路面清扫等包保责任制。镇内所有单位、企业及商户要全面配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内部及周围环境卫生清理和美化绿化。

3.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保洁员工作及考核制度、各村村规民约、村民日常保洁制度、农户“门前三包”等各项制度,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实现农村整体环境水平的提升。村每周集中开展一次环境整治清扫。

4.跟踪检查、强化督导。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村、各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立即在镇委工作群中进行通报,各村马上进行整改,检查结果纳入全镇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考核体系中。各村、各区、各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检,互相监督、取长补短。各村、各单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要求简单明了,数字体现。日常考核分数占年末总成绩的40%,年终考核成绩占年末成绩的60%。

5.完善档案。按照工作要求,做好镇、村两级工作档案,保留好相关影像资料。

四、奖惩

1.按照《镇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考核方案》,对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实际打分制,按照得分情况进行奖补。

2.在庭院分区、分组创建中,每村每区评选出3户整治效果最好的农户,给予生活用品奖励(室内扫帚、撮子、垃圾桶等,并对于村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如栅栏、围墙、硬化等)。对于提醒2次以上不进行整改、不支持环境整治的农户,报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在村内进行公开通报,不再享受村里统一发放的铁锹、扫帚等环境整治物资和反哺资金,对于村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予考虑,如栅栏、围墙、硬化等。

3.被评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农户,在全镇广泛宣传学习,统一进行授牌通报表扬,进行奖励(室内扫帚、撮子、垃圾桶、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4.镇委在督导、暗访过程中发现三处以上不合格的,在全镇工作群中进行通报,不马上进行整改、村屯“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对其进行约谈,对奖补资金进行相应扣除,扣除部分用于奖励先进村。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8篇

规划先行,确立工作切入点

四平市铁东区现辖四个乡镇、8个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全区幅员面积906平方公里,人口37万,其中农业人口10.7万。长期以来,铁东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卫生差,柴草垛乱堆、厕所乱搭乱建。农民群众对村庄环境脏乱差、村容村貌多年没有变化的问题反映十分强烈。

2011年,铁东区委、区政府通过实地踏察和广泛研究讨论,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决定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并把它作为阶段性工作重点加以突破,力求让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理解、支持和投身新农村建设。

自2011年4月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四平市“一核三带”节点镇、沿线村人居环境建设动员会议精神,铁东区委、区政府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紧紧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一年提升”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总体原则,即: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具体要求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建章立制,规范操作;整体推进,务求实效。

多措并举,特色方法求实效

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铁东区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工作方法,主要体现为“五句话”:

高位运作,明确责任 铁东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均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协同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同时,在落实责任上求突破。真正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议事日程。

示范引路,以点带面 铁东区坚持以示范点建设为重点,通过示范引路,以点带面的办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铁东区多次组织召开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现场会,用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说话,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热情。比如城东乡小塔子村,建了81盏太阳能节能灯,得到了村民的好评,村屯亮化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村民自治,长效管理 铁东区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了村民自治方式和常态化管理方式。一是落实了规章制度。各乡镇(村)根据实际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村规民约》,明确了倡导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明确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奖惩措施等。由村民互相监督,共同执行。二是落实了管理主体。对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一般聘请保洁员,成立保洁队伍,实行“保洁员负责”的管理机制,有的则实行分户分段包干。对一家一户的环境卫生,实施门前“三包”,即包整洁、包绿化、包管护。

以奖代补,政策激励 为了有效发挥扶持资金作用,在“五清、十建、两化”工作实际操作中,铁东区坚持“统一评比标准,实行以奖代补,调动农户投入”的支持原则,采取实物资金补助到户的办法,推动农户自觉搞好村庄整治。近一年来,全区通过评比表彰的形式,投入“以奖代补”资金510万元,发挥了奖补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与此同时,铁东区积极采取“财政拨一点,帮扶单位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各界赞助一点”办法,建立了多元、集约、稳定的投入机制。

干部帮扶,社会参与 铁东区整合资源,注重引导,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力量支持农村、服务农民。实行“三为主”、“三落实”。“三为主”,就是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为主;区、乡镇党政领导主要精力以抓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为主;区直单位、乡镇班子和干部年终考核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为主。“三落实”,一是落实任务。铁东区对区级领导以及区直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都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任务,在目标、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考评方案。二是落实责任。明确各单位、乡镇一把手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并层层细化工作,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到岗位,落到人头,确保每块地方都有人负责,每件事都有人负责。特别是针对“一核三带”的节点镇、沿线村,各乡镇进行一个村一个村落实,各村进行一个屯一个屯地落实。三是落实奖惩。一方面,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考核共设立了3类奖项,建立了严格的督查调度机制。另一方面,在经济上给实惠的同时,也在政治上给位置。

合力共建,乡容村貌大改观

村镇规划起步良好 全区各乡(镇)村在认真贯彻《铁东区2011-2013年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的同时,也分级编制了环卫、绿化、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完善了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推动了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乡容村貌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了“五清两化”,稳步推进了“十建”。目前,全区4个乡镇51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五清十建两化”公约和定期检查评比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在所有乡(镇)村均建立了保洁工作长效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地方脏乱差的突出问题,美化优化了人居环境。2011年,各乡(镇)、村累计投资2300万元,修建路边沟16.6万延长米。建垃圾池(点)185个;建无害化卫生厕所3157个;建文化活动广场22处;安装太阳能路灯328个;绘画文化长廊3450平方米,安装体育器材68套。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现场会在铁东区成功召开,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年度检查中铁东区被列为免检单位。今年被省政府评为“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建成了一批示范点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全区建成了20个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示范村,102户农村环境卫生“星级”文明示范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对生产发展、乡风文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全区农村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聚堆扯皮的少了,娱乐健身的多了;封建迷信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人居环境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开了头,起了步。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9篇

1.加强领导,科学实施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并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摆上议事日程。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区、乡(镇)、村三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组织机构,制定出台了《铁东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标兵村、先进村、达标村验收及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区上下形成了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建设有效的良好局面。二是突出示范带动。明确了“抓点、连线、促面”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思路,以环境建设为重点,积极打造样板村,完善标兵村、抓好先进村、推进达标村,实现了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全面推进的目标。目前,铁东区51个行政村已全部达到达标村标准。三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行“五个一点”和“六个渠道”的资金筹措办法,即区上支持一点、单位部门帮扶一点、乡镇挤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从上级财政专项、环保、以奖代补、本级财政、社会捐助、单位帮建等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凡是用于农村建设的农业、林业、扶贫、环保、交通、水利等各类项目资金,原则上全部整合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上,向重点村倾斜。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1.54亿元。四是强化帮扶落实。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别对四个乡(镇)进行了重点包保,各部门包村,各乡(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深入开展了“驻区企业结对帮扶”活动,选择51家优秀企业帮扶全区51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一村三帮”、“村企共建”的良好工作格局。三年来,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146万元。五是加强检查督导。成立了专门督查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督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做到“月督查,月排序、月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通知,限期要求整改。

2.突出重点,全力攻坚

以“五清十建三化”为重点建设内容,全面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行动。一是重点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净化工程”。从清垃圾、清柴草、清边沟、清粪便、清庭院的“五清”入手,加大清理力度。三年来,全区投入资金3500万元,动用钩机铲车、各类清运车辆2.86万台(次),清理垃圾29万立方米,清理粪堆2.9万余立方米,迁移柴草垛10576垛,清理道路边沟38.2万余延长米,清理庭院1.29万户,清除积雪、冰包4800立方米。二是重点实施了“高标准村屯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结合对主要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在“一核三带”节点镇、沿线村开展了绿化美化亮化的“三化”行动。全区创建精品“三化”公路5条共315公里,高标准绿化美化村屯50个,植树面积2100亩,建太阳能路灯675盏。三是重点实施了“完善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工程”。开展“十建”工程建设,切实完善配套设施功能。三年来,共修建硬化道路202公里,围墙栅栏6000延长米,文化长廊1500延长米,喷涂墙面11万平方米,排水沟67公里,牧业小区28个,大型沼气池20个,垃圾池269个,文化休闲广场38个,无害化卫生厕所2356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600个,体育健身器材215套。全区51个村委会办公室都重新改建,75%以上的村配备了垃圾清运车。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的大改观,铁东区相继举办了国际汽车拉力赛和全国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

3.完善机制,促进落实

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第10篇

1.认识明确,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真正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层层建立了领导组织,并明确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召开动员会进行广泛发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来,采取主要领导包乡(镇)、区直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屯,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等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实实在在,有声有色,协同推进,全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新农村建设氛围。

2.典型引路,示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在工作中,注重实际,以点带面,示范推进。点上的典型有高度,面上的典型有深度,做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全面推广。将全区51个村分为三个等级,实行三个侧重,通过三个阶段实现全面推进。“三个等级”是制定了达标村、先进村、标兵村三级建设标准,并对标准进行具体细化。“三个侧重”是侧重对现有基础设施的保护与完善,积累管护经验和长效工作机制;侧重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村工作组织化程度,为全区整体推进积累成功经验;侧重易组织、易发动、易见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为全面推进创造条件。“三个阶段”为组织发动、制定规划、全面实施。

3.突出重点,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

今年是完成铁东区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一年提升”的总体任务目标的最后一年,为此,铁东区再一次大规模开展了农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据统计从年初到目前,共清理越冬垃圾14.1万立方米;清理粪堆1.3万余立方米;迁移柴草垛6292个;清理道路边沟29万余延长米;清理庭院3476户;喷涂墙面11万平方米;维修砂石路12公里。开展了以“点缀英城绿色·美化东南家园”为主题的植树造林活动。造林面积2863亩,共植树木28.7万株。绿化村屯22个,绿化面积1100亩,实现前街后巷道路两旁有树木、有花草。同时投入2200万元,大力开展清理侵占集体林地专项行动,整治林地4.3万亩,其中造生态林7000亩,植树154万株,造经济林2.6万亩,植树130万株,封山育林1万亩。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使铁东的山更绿,水更清。

4.部门帮扶,合力共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各帮扶单位积极落实帮扶款物,全力帮扶各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定了《铁东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包保帮扶细化表》,落实了有关包保措施。区五大班子分别对全区各乡(镇)、村进行了重点包保,各乡(镇)也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层层细化工作,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到岗位,落到人头。针对农民群众反映的交通等热点问题,在帮扶工作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带头帮扶。主动联系企业,为包保村屯解决水泥,确保实现“户户通”。主动协调各级交通部门,使所包保村交通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帮扶工作的有效推进,进一步确保今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5.建立制度,常态化管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了村民自治方式和长效管理方式。以区委文件制定印发了《铁东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同时配套制定印发了《铁东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奖励办法》、《铁东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考核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对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实行“保洁员负责”的管理机制,变突击整治为常态管理。对一家一户的环境卫生,实施门前“三包”,即包整洁、包绿化、包管护。

6.加强保障,多元化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力度

上一篇:人居环境乡村环境治理方案范文 下一篇:人居环境改善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