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5:53:13

初中生物论文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1篇

1.以游戏教学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相对较差,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将游戏教学与学生生物学习进行巧妙结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如在对“人体血液循环”的教学中,诸如体循环、肺循环、血液成分的变化等内容比较抽象,单纯地借助挂图和模型教学,学生不仅不容易理解,且学完也就忘了,为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前指导学生预习,并指导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场上画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用蓝色粉笔画流静脉血的血管和腔,用红色粉笔画流动脉血的血管和腔)。上课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地方放上红色小球或蓝色小球,让学生拿着小球沿着循环路径跑,规定学生跑到流动脉血的血管和腔的地方要拿红色小球,流静脉血的血管和腔的地方要拿蓝色小球。在一个小组的同学跑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就当“裁判”,最后看哪个小组跑得又快又准确,就颁发一份奖品给他们。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体循环、肺循环等抽象的生物学知识,还培养了同学之间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

2.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理念———“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而不是孤立于世界的抽象存在”的表现之一,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要基础。学生们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与之相关的信息会润物细无声般地进入学生的脑海。如在学习“植物的嫁接”之前,我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你们亲自嫁接或见父母嫁接过哪些果树?如何嫁接的?”然后引入新课的学习,最后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嫁接方法,还要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嫁接。这些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在课堂中合理利用这些素材,会使学生觉得生物知识不是空中楼阁,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主动的观察、探究周围的生命现象,这样就可以将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教学中应注意及时排除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干扰

生活中的很多概念与生物学术语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及时排除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干扰,建立起正确的生物学概念。例如在学习果实概念之前,学生思想中已经有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果实”概念,这个“果实”概念与生物学中的果实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前者通常指不包括种子的可食部分“;果皮”也仅指外果皮。若不注意这些生活经验,就会干扰生物学中果实概念的建立。又如在学“生物的无性生殖”时,学生的生活经验认为插秧属于扦插;用出芽土豆繁殖属于出芽生殖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应借助于比较找出异同,帮助学生及时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干扰作用。

二、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农村中学在动植物资源的拥有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物教材(苏教版)中的很多实验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带,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所有的学生都乐于参与这样的活动。例如:在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学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植物来观察。他们带来的植物不一定都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营养器官,有的只有三种营养器官,有的是四种器官等,这些现象引发了学生的质疑“:这些植物在结构上有没有共性呢?”。再借助显微镜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次体验使学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都有六种器官,同时让学生再次体验了科学探究中成功的乐趣,领略大自然的奥妙。又如在“观察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的实验中,有的学生还会捉来蜈蚣和其他小动物进行观察,完成了多组实验。再如在实验“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中,除了用课本中提到的植物做实验外,还表扬那些用其它植物做实验的学生,同时引导、鼓励学生去探究如含磷、含钾等的无机盐又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目前,人类的干扰已超出了生物圈的承载能力,自然界已经在不断地报复人类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知道只有在自然界许可的限度内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使生态环境逐渐走向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思考农村中习以为常的,但却是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行为,并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利用黑板报宣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在每一个与生物学相关的重要的节日(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来临之际,我都让学生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出一期相关知识的黑板报。这些节日每年的主题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针对目前全球的环境问题提出来的。通过黑板报的宣传,呼吁学生将环保意识落实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中。只有从点滴做起,人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开展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结合教学内容,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这天,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同呼吸共奋斗”主题班会活动,这是2013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THINK.EAT.SAVE)”,旨在倡导反对粮食浪费,减少耗粮足迹和碳排放,使人们意识到粮食消耗方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我召开这个主题班会的目的在于呼应世界主题的同时,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激发学生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3.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学习完“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这节内容后,我给出一些问题指导学生去调查。如我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应对措施;近几年来我们身边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生活中哪些做法会破坏生态平衡?它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去调查,并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题目自拟),然后在班上交流,最后对如何保护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不能是一句空话,应该把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放在首位。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生物学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下一步初中生物教学应当采取的对策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当对症下药,去确定合理的教学对策.主要阐述如下:一是采用科学的复习方式.初中七年级与八年级的生物知识综合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且由于学生投入的学习精力相对有限,因此学生对生物教材中知识的掌握是比较零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采取的复习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目前生物会考的相当一部分内容还是以识记性评价为主,因此教师的复习方式多是重复训练加机械记忆,这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笔者以为应当坚持主线复习的方式,即将初中生物知识分成若干个主线,围绕这些主线将知识串上去,最终形成一个大的知识系统,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大脑中对生物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二是进行科学的复习指导.复习指导是直接面向学生的一种复习技术的指导.其中记忆策略的指导是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记忆不是机械记忆,而是指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将不熟练的知识附着到熟练知识上去.比如上面所举的细胞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细胞模型———其实也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植物果实模型,然后从壁、膜、质、核四个层次去构建,并附加上不同部分的功能,这样细胞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是一个系统,而非一个孤立的知识.类似于这样复习策略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常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具有完整性,从而更好地面对应试.三是进行科学的应试指导.至于应试指导,倒不纯粹的是应试技术的指导,而是依附于生物知识的应试技巧的指导.以上面提到的科学探究的考查为例,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至少三道同样的探究题的呈现,去让学生发现这一类试题的考查特点,如一般要考查对探究步骤的评价,一般考查的对象都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一般都会进行相对发散的考查等.一旦学生认识到这些特点(也就是考查的规律),他们在面对探究题时心里就会有底气,在面对考试时就会多一份把握.值得重视的是,这是考试心理方面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水平的发挥.

二、未来初中生物考试的前瞻与教学分析

如文章开头所说,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对生物学科的评价将会日益受到重视,而基于目前的评价来看,未来对初中生物的评价将更注重能力的考查,这个能力包括对初中生物认知的能力,以及对重要实验的操作能力的考查.而且这种考查将日益科学化、规范化(目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还存在形式化的现象).除此之外,笔者更是大胆猜测,对于生物知识的考查可能会用更多的陌生知识(即课本上没有出现的知识)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探究能力.鉴于这样的猜想,笔者以为日常的生物教学要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而在复习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以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真正使学生面对陌生知识时的考查.作出这一猜想,客观上还是考虑到了考试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目前社会发展中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生物人才也常常是供不应求,初中生物教学作为学生生物素养奠基的一个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好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以让生物考试真正科学起来,让初中生物教学真正灵动起来.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3篇

毋庸置疑,校外资源比校内资源丰富得多,有养殖场、农林场、农产品加工厂,有公园、花木场、动植物标本馆,也有生物科技实践活动方面的素材,如三汊河湿地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生物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运用。教师在发掘地方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当地生物资源发掘的过程中会涉及参观、访问、讲座、论坛等多种途径,学生会因此获得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有更多了解生物与社会、科学之间关系,从而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如在教学水资源时,可让学生从当地河流中取水,对其水质进行调查、检验;在教学古生物进化时,可让学生参观动物园和标本博物馆;教学传染病时,可让学生调查学校附近卫生防疫站,了解病毒产生过程……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到很多更加直观形象的生物信息。

二、充分发掘地方生物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参与问题与假设的提出、方案的设计、验证和得出结论等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操作中完成实验,避免纸上谈兵。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会真正理解知识,融会贯通;也只有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知识才能称之为知识。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调动探求知识的心理需求,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就会和谐、高效。例如在说明某种鱼类对不同的水环境均有一定的适应性时,笔者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水质饲养此鱼,并带领学生前往当地水族馆请教专业人员,以此来让学生获取生动案例和精准的答案。此外,在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此鱼的结构,并与其他鱼类进行对比,找出其特点。由于此前学生已经对这种鱼有较深的了解,因此都积极地参与讨论,轻松地理解了所学内容,课堂轻松而有实效。

显而易见,地方生物资源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生物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本地区宝贵的生物资源,让它为生物教学增添趣味。同时,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必须具备紧随时代潮流的教学资源观,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辩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把地方特色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4篇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但兴趣会减弱,甚至消失,只有让学生对生物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才能孜孜以求地自觉探索。以对待亲生孩子的责任心、爱心对待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培养,记学生的名字和优缺点,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鼓励性评价。本人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尝试,讲《真菌》一节课时,我用生活中学生最常见的蘑菇、木耳等引入新课。既联系了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作为一堂常态课效果非常明显。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的灵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合作者,应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愿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这样学习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其次,“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要有一潭水”。

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查找本学科的相关资料,记录生活中、课堂中、教研中的经典事例及好的教学过程。长此以往,我们就会有一潭水。在这一潭水中我们应选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并且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引领学生通过努力逐步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才是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最后,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进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活动,课堂上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因此,教师要为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是很重要的。

二、关爱学生,构建人文化的师生关系

有人曾经形象地说,教育学生,一流的教师用眼神,二流的教师用语言,三流的教师用惩罚。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凝视、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欣赏的目光,送上的何止是温暖,更是期待、信任。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得有一次上课,有一个字念错了,学生立马给我纠正,我说:“谢谢你们,我今天又学会了一个字,以后就这样,我们相互学习。”学生大声地说:“不用谢。”这样,学生才能尽情释放个性,把自己的所问所想大胆呈现于课堂,课堂教学才会灵动飞扬起来,因此,生物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善于把握学生的疑难点,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讨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给课堂注入生机,不仅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当学生回答的问题有错误时,抓住学生的某些独到之处用鼓励语言评价;当课堂常规出现问题时,利用幽默的语言暗示每一位学生,很轻松地调控课堂。课堂上时时流露出充满智慧和人情味的评价,这些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学生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发挥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特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学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做好教材中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5篇

1.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由于课外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对象管理、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所以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许多课外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的“看看种子怎样萌发和长成幼苗”“看看根尖的哪一部分在伸长”“观察叶色与光照有没有关系”“看看水分沿着茎的什么部分上升”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4.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生物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课外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等课外实验,学生不仅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人工授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实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课外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种子萌发过程”“根的向地性生长过程”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课外实验,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笔者认为,课外实验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同样大有用武之地。为了使课外实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加强下述几方面工作。第一,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遵循;第二,实验过程中通过谈话、课堂提问等形式随时掌握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指导;第三,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条件许可时,还可指导学生就课外实验内容撰写小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6篇

初中生物也是一门实验学科,良好的硬件教学条件也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要合理规划教学资源配置,重视生物教学资源的配置,并合理配置生物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多配置生物图片、投影仪和显微镜等价格便宜的生物教学用具,而且这些教学用具可以通过色彩、图片等直接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为学生独立观察和自主动手操作创造条件。

二、完善课堂教学方式

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探索教学内容。要做到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应本着鼓励和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原则来评价学生回答,即使学生的回答有误,教师也不能直接批评学生,以免刺激学生,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要多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关注,让学生敢于和踊跃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实现高校课堂教学。

2.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生物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生物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生物学科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使用实验演示、生物事实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除这些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其它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总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思想状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三、充分利用农村元素实现高校课堂

农村初中学校虽然硬件水平很低,但是农村初中学校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多为动植物、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学生学习的生物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将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对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都接触过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如狗、鸡等家畜家禽、小鸟以及养蚕,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让学生找描述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找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教师在课堂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再一一解决,就能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总之,在实现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生物的内在驱动力量,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校生物课堂。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7篇

1.传统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不高。虽然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受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仍然延续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讲、记忆的模式。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学习成果不佳。

2.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往往墨守成规,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所控制,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即使有交流也仅限于短暂的上课时间,这样不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同时,学生即使有疑难问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上请教教师,长期积累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二、改进初中生物教学的措施

1.加强对生物实验的重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实验的本质。

学生之所以对生物实验课感兴趣,是因为学生有好奇心理,出于好玩才热衷于生物实验课。在实践中,学生关心的只是实验中看到的实验表象,却不注重探究实验中所包含的本质原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在实验课上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而不仅仅只是看到实验的表面现象。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问题,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生物课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地探求知识。相反,如果学生对生物课没有足够的兴趣,就不会主动学习,甚至会对教师的讲解产生抵触情绪,那么学生就不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论如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也无济于事。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充分运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会使学生感到生物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增加师生的互动环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就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时,如正确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成功地操作了实验或考试成绩有所进步时,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3.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理论知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内容,还要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切身实践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实践,让学生观察和了解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切身实践来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比如,在学习种子发芽的过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每日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等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然后和课本上的内容做对比,从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了解到了生物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物知识。

三、结语

总之,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广大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把常规的课堂教学和实验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8篇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仍处在落后的水平。中学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而湖南师范大学黄宏新教授曾经参照国际上通用的科学素养标准对中学生做的调查问卷显示,中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存在很大的偏差;科学态度、责任心不强;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不甚了解;应用科学知识于生活中的能力不强;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担忧。而回首中学生活的起始阶段——初中,学生进入初中最早接触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正是生物学,这个头起的好不好,对学生来说可以是终身受益。即使初中生物学只剩一条“夹缝”,但是为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为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在这条夹缝里,若能播种科学素养的种子,那么很有可能,这条夹缝中会长出参天大树、会开满鲜花。

二、初中生物教师不容错过的“播种”契机

1.外出社会实践活动。每所学校都要定期举行外出秋游、春游、社会体验等实践活动。现在的初中生,学习压力已经较大,渴望多走出校门,多走入大自然,他们除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心情外,更多的是要了解这美丽的世界,若能在农家乐游玩前,生物老师告诉孩子们如何区分韭菜和小麦、若能在采摘果实前,生物老师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采摘才能不破坏植物生长、若能在参观动物园之前,生物老师告知孩子们关于进化和分类的基本理论等等,那么孩子们在走入大千世界之前,将会多一份善良的目的、多一份对自然的关爱、多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2.运动会。每所学校都会召开运动会。在运动会前,班主任老师们都会告知学生一些注意事项和运动准备要求等等,而班主任们,往往并不都是专业的体育或生物老师。生物老师们,大可利用运动会召开的契机,将生物课程标准中有关动物的运动、常见的救护方式等内容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又能将一些实用的安全救护技能教授给学生,学生因为可能要用到,而更专注的学,这比常规课堂的教学更有时效性,孩子也将会终身受益。因此,根据大环境下孩子的需求,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能更好的体现生物学的重要作用。

3.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是教育主管部门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生物老师们,若能主动关心这些主题教育活动,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物学有关,也非常需要我们学科的参与。

4.学业考试。脑,是初中生在校使用频率最高的器官,学习活动,主要就是依托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因此,如何健康合理用脑,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问题的解决,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接受这些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知识时,特别用心,生物学的地位,也将在孩子的心目中得到提升。生物学的科学素养,也潜移默化深入孩子的心中。

三、生命的力量

“夹缝中”的种子,见不到阳光,可是种子的萌发,本就不需要太多阳光,既然是颗种子,本身就带有着萌发的力量,只要能牢牢扎根,只要有顽强的信念,那么“夹缝中”的绽放将指日可待。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9篇

1、备课要讲究系统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学期结束时就知道下学期所任教的课程了,那么,我们不妨在假期时“通读”一下教材,了解教材的全部内容和各章节之间的关系,使自己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立足全局去备每节课,掌握相关知识的衔接,做到局部与整体的同一,避免就一课备一课,将知识打烂敲碎的现象。比如着手讲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时,应使学生注意二者的关系和它们对生物自身的意义,而不要把这两章的内容孤立起来;讲解生物进化历程时,正是初二下学期课程即将结束的阶段,我们在备课时就可以考虑将以前学过的动植物相关知识复习一下等等。我想,类似的案例在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也都有所注意,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每位教师都能把握好这种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性。

2、设计教学时要最大限度地联系实际

生物学最能反映人与自然的现象和规律,因此,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多多准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比如,在“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活动中,关于五点取样法,学生可能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不是自己需要的,学习兴趣会下降。于是,我联系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农民估算庄稼产量或者其他数量大的产品的估算等方面,就完全可以应用这一方法,比如一块玉米地,我们抽选五个小区域的产量,就能大致估算出整片地的产量了,有了这种认识,学生学习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就可以很容易的掌握这种探究方法的要领;讲光合作用的应用时,除了教材中提到的合理密植外,还可以准备间作、套作等方面的具体实例,比如玉米与豆类套作,植树初期,树苗未长大的几年中,可以在树地耕作等。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有些例子教师稍加引导,学生自己就能举出来,只是不知父辈为何这样做,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学生很自然地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3、备课时,注重探究与演示实验的设计

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要求不高,又由于目前各种实际情况的限制,所以,生物教师在备课时一般不予重视,使得这一环节相对薄弱。但是大家都知道,探究活动对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获得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本领、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现在也在大力提倡探究学习,所以,教师在这方面更要多花些心思进行设计教学,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适当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积极的、适量的选择适合学生现状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训练。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重加强课堂演示实验的设计,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方法来争取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的能力。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初中生物教学一些认识和浅见。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第10篇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不失为一种应对生成性问题的好方法。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加以重视,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这一问题,能将生物课堂教学再次点燃。而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其内心也得到满足。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分析,寻求问题答案。而如果教师直接给出问题答案,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则显得意义不大。例如:在学习初中生物《人的生殖》这一课时,以组织讨论的形式,应对生成性问题,将生物课堂点燃。本课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以及人的生殖过程。学生了解了受精卵的发育过程主要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此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正常的女性都有两个卵巢。如果一个卵巢摘除了,这位女性还能不能生育?此时,教师灵机一动,智慧理答,组织讨论交流: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但是老师想倾听你们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不时参与小组,一起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有小组学生认为摘除一个卵巢是可以生育的,前提是另一个卵巢功能良好;有小组学生认为摘除一个卵巢会对生育影响很大,也有可能造成不孕等。师:大家再想想为什么有些女性要摘除卵巢?是什么问题?摘除卵巢对女性还会有什么影响?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上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将课堂推向高潮。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用讨论法,变生成性问题为有效教学资源;再结合学生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动手实验,享受动手实验探究乐趣

生物学科离不了实验。在需要实验探究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应对生成性问题。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享受动手实验探究的乐趣,也能借助实验,解决心中疑惑。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生物《单细胞的生物体》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探究,成功将生成性问题变为教学资源。在讲到“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知识点时,有学生提问:草履虫,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否也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此时,教师引导:假设能,你能用实验验证吗?在教师的号召下,学生开始分组进行实验,动手探究。教师给学生选择的刺激物是:肉汁、食盐。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四人一组,两人利用肉汁实验,两人利用食盐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结果。最后,学生总结:单细胞生物也能趋利避害。在这个案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并没有盲目回答“能还是不能”,因为这样只能让问题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反之,教师引导学生以自主实验的方式探究出答案,学生既能享受动手乐趣,又使实验能力得到提高,分析出答案。因此,以实验形式应对生成性问题,能够有效将其转换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总之,课堂随时都有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要灵活应对,凸显出自身的教学智慧。当然,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合理筛选。筛选之后,针对不同的生成性问题,利用不同的方法应对,让问题的价值得以凸显,并引领生物课堂教学走向精彩。

上一篇:毕业生物论文范文 下一篇:领导科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