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2 21:34:30

初三化学上册总结

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文第1篇

“过滤”操作出现在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水的净化”课题中,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怎样让学生理解性地掌握这项基本操作,并领会其操作要点的缘由?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联系实物,层层推进,丝丝相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例片段]

……

师出示:一杯加明矾沉降后的水

师: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验,比如,要将茶水和茶叶分开,我们可以用滤网。在化学上为了使固体杂质和液体更好的分离,我们采用过滤的方法。

师:如何通过“过滤”操作,把这杯水变澄清?需要哪些仪器来完成呢?

师出示:漏斗、烧杯、玻璃棒、圆形滤纸(跟漏斗配套的)、铁架台(带铁圈)。

师:根据提供的仪器想一想,该按怎样的顺序组装呢?

生:滤纸放漏斗里,然后放铁架台的铁圈上,下面放烧杯。

师:很好,根据你们所说的,我们一起来组装。圆形滤纸如何放进漏斗?

生:把圆形滤纸变成漏斗状的圆锥形。先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

师:(折好滤纸并打开)大家看看这打开的滤纸有什么特点,厚度一样吗?

生:一半一层,一半三层,三层一边的滤纸厚。

师:(滤纸放进漏斗)看看又有什么问题?

生:滤纸和漏斗没有粘在一起。

师:不粘在一起会怎样?能有什么好方法使滤纸粘在漏斗上呢?

生:不紧贴会有气泡,过滤的时候会比较慢。用水润湿滤纸。

师:(滤纸折好放进漏斗,然后用玻璃棒蘸水将滤纸润湿并赶走气泡)现在我们的过滤器准备好了,仔细看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

师:滤纸的边缘能否高于漏斗的边缘?

生:不能,若高于滤纸的边缘,水会顺着高出的滤纸流出来。

师操作:将准备好的过滤器放在铁圈上,下面放烧杯(故意将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拿着加明矾沉降后的水倒进漏斗里,故意倒出一些。

师:看到什么了?能行吗?

生:水溅出来了,还要玻璃棒。

师:很好。怎样用呢?看看烧杯的模样。

生:烧杯口沿着玻璃棒倒,玻璃棒放在漏斗里。

师:还记得我们折好的滤纸一半只有一层,一半?

生:一半有三层,玻璃棒要放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师: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的上端,玻璃棒的末端轻轻地斜紧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玻璃棒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让烧杯里的水全部流进漏斗。

师:用化学术语描述叫“引流”。是不是水倒得越多越好呢?

生:不是,水多了会不经过滤纸直接流进烧杯,还有可能溅出来。

师:所以,往漏斗里倒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师:(按照刚才的要求规范操作)看到什么情况了?

生:水又从漏斗的下端溅出来了。

师: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怎样倒啤酒,倒得多又不会溅出?是否有所启示。

生:将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的内壁。

师:(调整后再操作)看看现在的水澄清吗,有没有溅出来?

生:很澄清,没有溅出。

学生分小组进行过滤实验操作。

师:按照过滤的操作顺序,我们一起来总结其操作要点或者说注意事项。

生: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的上端,玻璃棒的末端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的内壁。

师:这就是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还记得我们用到了哪些仪器吗?

生: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

[课例评析]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挖掘过滤操作要点,规范操作。

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联系操作实际,边演示边激发学生挖掘其操作要点,比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过滤,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强化了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

二、培养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

在演示中,由于没有严格按过滤的要点操作而出现了许多错误,老师大胆的把错误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来改正错误,以达到理解过滤操作要点的精髓。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过滤的操作要点,体现了“教育无痕”的良好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过滤操作时为什么要“一贴,二低,三靠”。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重视实验教学。

作为化学教师,不管是在演示实验中,还是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都要做到操作规范、熟练正确、有条不紊,确保每一个实验都成功。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多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实验。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多巧妙地引导学生挖掘规范实验操作背后的缘由,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理解性地掌握规范的基本实验操作,并将这些规范的实验操作知识变为能力。让我们广大化学老师乘着新课改的东风,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实验课 初中化学教学 策略研究

实验课是一种常见的理科教学方法,主要通过现场实验进行教学。实验课需要具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师生协作三个要素。初中化学实验课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教学过程直观、明了、生动,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第二,便于加深学生对有关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本文研究的重点,即是提出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1.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种学习理论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种学习理论,主要包括的学习理论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其观点为:学习的本质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尝试错误以形成联结的过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为学习的主要规律。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候,由于涉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多以学生的自我发现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所采取的学习方式以化学实验为主。首先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水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会出现的形态:通过实验加热、降温形成水蒸气及冰的形态。其次,除了形态变化之外,物质还有颜色、气味等方面变化,这时候教师再带领学生通过“CO■溶于水”、“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让学生认识物质其他方面的变化与反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知识观、学习观等。知识观认为:人的知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金属材料”该课题时,由于金属材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对于该材料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对此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认识金属材料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对其用途展开讨论,并能够联系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关于金属材料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不断改变以往的学生观,要求教师重新定位教学观。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过观念转变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例如,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2.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重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科学实验教学模式,概念本体教学模式,方法本体教学模式,应用本体教学模式,等等。第一,科学实验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中实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我带领学生以蜡烛为实验对象,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在实验中,我们分为三个阶段:点燃前、燃烧时及熄灭后,并对蜡烛的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燃烧时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燃烧后生产之物进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概念本体教学模式。第三,方法本体教学模式。第四,应用本体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做“魔术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初三化学中的“魔棒点灯”: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水变“牛奶”,“牛奶”变水: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白纸显字: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3.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重问题应对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重问题应对方法。第一,针对实验课开展实验的选材与步骤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在做化学实验前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实验材料,避免实验的盲目性与实验材料的浪费。其次,每次实验结束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要注重对实验过程与实验材料进行改进,优化实验效果。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能否使用更简单的仪器、更价廉易得的药品进行实验,能否使实验在操作上更安全可靠,能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能否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等。第二,针对实验结论难记忆的问题。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实验现象。记忆实验现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如果能找到实验现象存在的规律,则可化难为易。具体做法:首先,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化学实验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物质燃烧实验,加热固体物质实验,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然后,根据这三类试验规律对其实验结论进行记忆。

4.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虚拟软件平台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虚拟软件平台。第一,多媒体动画展示一些新奇的实验过程。例如,上文所说的,教师的“魔术表演”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出来,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节约课堂时间。第二,利用实验共享平台,实现学生的基本交流,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莉.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面临的问题、困难和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2012(4).

[2]黄岳平.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教学实验室管理改进办法探讨[J].广东化工,2010(7).

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81-01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加工、组合、改造,以形成具体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来源,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化学学习能力。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

一、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抽象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化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学生使用“微观想象力”来学习化学。所谓“微观想象力”,就是从宏观的实验现象出发,想象用显微镜和肉眼观察不到却客观存在的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化。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需要。化学是一门抽象思维占主导的学科。初三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只有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微观想象力。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电解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正负级相连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量。通过观察这一宏观电解实验,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出肉眼看不见的分子与原子,理解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以及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解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的微观化学现象。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湿衣服为什么在太阳光下容易晒干;两块糖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放在热水中的糖块溶解得比冷水中的糖块快。然后指导学生从这些宏观的生活现象中,想象出微观的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就越快,从而理解分子的特性。

二、运用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是通过观察来认知和分析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化学学习中,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三维想象能力,才能理解分子、原子等化学微粒的空间构型及其变化。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立体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小石块、木棒、双面胶来构建一个金刚石分子的内部结构模型。构建模型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四角有棱,类似于晶体的小石块比作碳原子;然后用木棒和双面胶把这个小石块与另外四个同样的小石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状结构。通过这样的立体模型,让学生明白碳原子这样的网状组合能形成活性差、硬度大、不易分解的固体,这就是金刚石特别坚硬的原因。同时,教师可以用同样的小石块,用木棒和双面胶把它们一层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石墨分子中碳原子的组合结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学生能很容易想象出石墨分子中碳原子的组合方式,从而理解石墨中碳原子层与层之间结合的方式比较脆弱,所以比较容易分开,导致石墨具有质软、可塑性强的性质。通过这两种模型,引导学生展开对微观原子组合的想象,理解“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原子组合方式不同,导致物质的性质也不一样”的观点;同时学生也会理解,如果设法改变原子的结构,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

通过立体模型,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不仅能使教学过程活泼生动,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通过启发,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某种观念的启发下,形成新概念的过程;而联想则是思维在多种观念启发下,重新组合成新概念的过程。由此可见,联想是多种想象的组合。通过联想,可以使原本孤立、零碎的想象成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把混乱想象变为有序的想象。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氢气与刚学习的氧气相比较,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在制取氢气时,让学生联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联想比较,学生认识到氢气不能用类似于氧气的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因为这样制作氢气耗费成本高,且危险性高,操作难度大,在实验室一般用金属和酸反应的方法来制取氢气。教师再引导学生比较二者的制作条件,学生能总结制取氢气和氧气的不同在于,制取氢气时无需加热,而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这样教学,能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联想到相关的多种事物,并从对事物的比较分析中,培养联想、想象能力,拓展思路。

想象能力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一项素质。教师应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不断摸索,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堂语言;趣味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3-0006-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1 改变实验地点

如果改变实验地点,让学生把简单并具有趣味性的实验带到第二课堂或带回家中进行。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当实验现象产生的时候,他们会更容易体验到成功感,更加领悟到化学的魅力。而且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实验之后,必定会加倍思索为什么,在兴趣的指引下又可以得到了思维能力的锻炼,从而逐渐增强其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1纸上层析实验的家庭实践

人教版化学选修6《化学实验》教材中的第二单元的“实践活动”,安排了学生应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纸上层析法的实验原理,我们安排了一个家庭实验:利用药店常卖的糖尿病简易检测试纸对清水和糖水进行检测,从而加强了同学们对该方法的亲身体验。

例2证明水是极性分子的家庭实验

高中化学安排了实验证明水是极性分子:用摩擦带电的玻璃棒靠近从滴定管中流出来的水柱引起水柱偏移。该课堂演示实验最大的不足在于现象不够明显,持续时间短。为此,我们安排了家庭实验:调节好家里的水龙头出水速度使之形成一条细小的水柱,然后再用丝绸或皮毛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水柱,这样同学们在家里就可以体会到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了。

心得体会: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改变实验地点后并不等于离开了老师的指导,相反教师还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材和辅导。选材时应注意尽量避开复杂危险的实验,以免起到反效果。

2 改良实验装置

教材的演示实验未必就能很好地适应所有学校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因地制宜,有原则地改进教材的实验装置。

例3二氧化硫的生成及性质的微型实验

原二氧化硫的制备及其化学性质的实验使用标准仪器不足之处在于装置比较庞大,实验步骤繁琐,不便于学生操作。我们运用实验微型化的思想,开发出了一套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象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

改进做法:把直径为6cm的培养皿作为反应容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作容器盖子。实验时将小培养皿放在白纸上,在小培养皿中间放上少量亚硫酸钠晶体,周围分别放置一小段湿润pH试纸、一滴紫色石蕊溶液、一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滴品红溶液、一滴NaOH加酚酞溶液等药品。开始实验时,将浓度约60%的硫酸溶液滴到亚硫酸钠晶体上,马上盖好培养皿。1min后,可以观察到培养皿中各种液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反应装置俯视图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装置经改动后既可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用于课堂演示,又可用于学生的分组实验[1]。

例4 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

在讲授粤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燃烧和缓慢氧化这一节内容的实验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总是持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增加了一个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

改进做法:向一个25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左右的冰水。接着将少量乙醇(不要用含甲醇的工业酒精)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以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慢慢变小直至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乙醇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至此学生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同时也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心得体会:改良实验装置时要注意(1)保证教材内容的完整性,要突出主要的、本质的教材内容;(2)要考虑有利于学生观察;(3)要注意简便性,安全性,环保性。

3 改良实验药品配方

教师除了有原则地改进教材的实验装置外,对于一些实验的药品配方也可以适当加以改良。

例5用氢气流醮取肥皂液吹气泡实验的改进

粤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五章的实验[5-1]:用氢气流醮取肥皂液吹气泡。原实验的缺点:氢气流需要先经过干燥剂除去水分后吹出的气泡才能向上升,干燥剂容易潮湿,不能反复使用,需要经常更换,由此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

改进做法:在实验药品肥皂液里加入甘油,肥皂液和甘油的体积比约为10∶1。这样改进后的优点:就可以把干燥剂省略掉。因为加入甘油后,由于甘油中的羟基对水分子存在缔结作用,使水的表面张力大大加强,吹出的氢气泡体积增大,产生的浮力足以使气泡向上升起[2]。

例6 电解水实验的改进

电解水实验,教材提示可以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以增加水的导电性。原实验的缺点:烧碱和硫酸都是有腐蚀性的药品。改进做法:把烧碱和硫酸换成硫酸钠。优点:既解决了水的导电问题,又不用接触腐蚀性药品。

心得体会: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改良实验装置还是实验药品都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综上所述,改进化学实验其实还有许多可挖掘的方面,这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它可以使素质教育目标得到全面落实,使学生获得更多技能,是提高学生化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加以注意并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心琦.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10.

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文第5篇

一、创建倾听与回应的课堂

[片断一]质量守恒定律(上教版初三化学上册)

师:请同学们认真做一做课本第96页的图[4-13]、图[4-14]的实验,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生1:4-13实验中有蓝色沉淀产生,反应前后天平平衡。

生2:4-14实验中有气泡产生,反应前后天平平衡,但敞口进行时天平不平衡。

师:好,那你们通过以上实验现象想一想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生3:……

该片断体现了教师是在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这个行为过程却没有力量,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包容(“你发现了什么”)到狭窄(直接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希望从学生那里直接提取标准答案,直接得到概念性的表达,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困惑、质疑、反思”等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被圈在一个个狭窄的问题里,小心谨慎地满足教师对标准答案的需要,他们丰富、朴素的思考和发现没有了,课堂变得僵硬起来。

这个案例说明,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挑战在于: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自由地表达真实想法?说正确的话和说真实的话,谁的价值更大?怎样的问题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怎样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思考?怎样的问题只能让学生做填空式的回答?学生思考得来的认识常常是模糊、半清半浑、对错交织的,不太可能是标准答案,如何借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将思维激荡起来?

建立以“倾听与回应”为中心的学习互动关系,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目标是:建立一种师生、生生之间互相信赖的关系,一种互相倾听的关系,一种能直率地向教师、同伴求助的关系,一种即使说错了也能得到教师和同伴善意的微笑的关系。

二、如何在自己的教室里创建“倾听与回应”的课堂

1、沟通、理解、激情投入,创设良好的秩序。

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期望,让学生对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环境能认同和理解,取得学生们的支持和主动配合。我们要让学生觉得这个课堂教学模式和环境是我们自我创设的,我愿意且会用心投入到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自然有效的互动模式和环境中去认真倾听、去激情回应。

2、用案例聚焦问题。

我们看到:教师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往往没有明确的问题,基本上是随意的,遇到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有时干脆就是大家一起来上一节好课;备课研究基本上还是个体研究,更缺乏深度交流;案例研究还没有真正启动,案例主要用于参加各部门组织的案例评比。这些现象,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缺乏对教学现场的深度描写,缺乏对现场问题的专业敏感。尽管问题显露于教学现场,但教师们难以从中发现那些因自身观念障碍所产生的问题、那些因习惯所产生的问题,以及那些因简短流畅过程封闭了学生思维的问题,不能发现问题,再好的研究方法和组织形式都如同无米之炊。

由上而下的研究任务(或研究主题),往往不能解决教师们身边随时可能发生的具体教学问题,所以,这些研究任务也难以变成教师的内在需求。面对“外来”的任务,教师基本上处于“跟从”状态,这有可能让教师产生一种任务意识、完成意识、应付意识,而丧失过程意识、方法意识和主体意识。

我们认识到,教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过程化的、具体化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行为。近一年来,我们中学化学组尝试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来突破“问题要源于教师――教师难以提出问题――教学研究需要问题”这个瓶颈,具体措施是:由校教研员、教学管理者、学科骨干教师将一段时期的听课记录、说课记录和评课记录(含省地市级观摩课、教学比武以及各校间学科交流等)整理成案例,集中后向本学科教师作教学现状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场景再现、问题聚焦和深度分析,将案例回放给教师,能够为他们提供思考问题的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因为案例来自于大家身边的困惑,来自于日常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所以特别能够引起教师们的关注和共鸣。

我们通过案例聚焦的问题主要有:

(1)开课的情境创设意图,多是铺垫和激趣,忽略了问题性。

(2)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被切割得琐琐碎碎,并串联式地呈现,导致简单的一问一答。

(3)心中有个标准答案,追着学生说正确的话、说概念性的话。

(4)在轻松的内容上添加活泼多样的形式,在重要的任务中采取刻板的填空式问答。

(5)不关注、不预设由自己的设问和语言行为可能引发的结果以及学生的状况。

(6)对“包容性问题”和“狭窄性问题”缺乏专业敏感。

这些问题的通病在于:想方设法降解问题性,从而降低思维性。因此,如何把学生思维激荡起来就成为化学课堂教学中倾听与回应的关键所在。

三、将学生思维激荡起来

怎样把学生的思维激荡起来并引向深入?有三种经验值得参考:

1、理解学生的感受,在“同理”的基础上,借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

2、加强对包容性问题之后的结果预设,将结果做关联性分类,并让学生做对比性思考。

3、改变挨个排队式的问题呈现形式和结果反馈形式,改变单一的一对一的教学互动形式。

[片断二]探究CO2的性质(上教版初三化学上册)

师: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与我们人类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CO2的相关性质,首先请你们认真观察自己实验桌上的一瓶CO2气体,交流后,回答你能探究出的CO2的性质。

生1:CO2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但其密度和溶解度看不出来。

师:对,同学们请你们帮助这位同学一起来探究一下CO2的密度和溶解度的问题。

生2:老师,我从资料上知道CO2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生3:我认为可通过测一瓶CO2气体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来算出CO2的密度。

师:很好(赞评的目光),好一个测和算。

生4:我知道CO2可灭火,那它的密度一定比空气大……

生5:我直接用两个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容器,一个装满CO2气体,另一个装满空气,把它们放到天平两端就可直接看出谁的密度大。

师:太好了!(学生都很兴奋。)

上述的片断,同学们在相互间的倾听与回应中很自然地得出了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等知识,同时让不同学科的知识很自然地得到互融。

[片断三]探究CO2的性质(上教版初三化学上册)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碳酸型饮料吗?喝过几种?

生:雪碧、汽水、可乐……

师:好。

1、那你们是否知道它们为什么叫碳酸型饮料?

2、为什么摇一摇这些碳酸型饮料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你能验证它吗?

3、为什么打开瓶盖,这些气泡会带着大量的饮料涌出?喝了这些碳酸型饮料人为什么很容易打嗝?

4、为什么夏天啤酒受到外力撞击时很有可能引起啤酒瓶爆炸?从安全的角度如何保存它们?

在教学中确实会遇到一些绕不开的很细很碎的问题,但如果采取挨个排队式的问题呈现方式必然导致“一问一答”的情形。上面的这种做法看似简单,它却有一种观念性的突破,问题集中呈现,加大了思维力度,拓宽了思维空间,从而改变了学习方式。

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正说明化学新课程正给予我们教学科学的思维、态度和力量。上述以“倾听与回应”为中心的学习互动关系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仍在不断探索之中,希望它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有利于我们学生的终身学习。

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文第6篇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虽然时下人们对此认识因个人理解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出发点上却是一样的。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采用类似于史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索历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1.确立课题

课题确立的好坏可以影响学生研究的质量,课题太陈旧,学生没兴趣;课题太深奥,学生难以应付,也失去研究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课题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当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实际情况。(2)课题要立足于课本。所以课题要结合课本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3)课题的难度要适宜。(4)课题最好有实用性。

2.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研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真正体现。第一手资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这对初中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派发问卷、采访、实地考察、观察、上网等方法取得第二手资料,然后进行整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给予指导。

3.制订计划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演绎、归纳、统计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洞悉地理事象,达到研究的目的。

4.实施过程

根据制订的计划,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5.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步骤,学生或深或浅能总结出研究的结论,即成果。教师应给予参考意见,让学生的结论更具完整性和深入性。

6.展示成果与交流

学生经过活动后,把课题写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在班级里展示,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分享。在讨论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今后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附: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案例]

1.确立课题

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单独提出,也可以教师与学生合作提出。例如在初三化学上册138页第5题:要使校园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采取防护措施。请你设计几种方案并向有经验的人征求意见,比较这些方案的优缺点,确定一个比较好的方案。由于我校自行车车棚年代较长,很多地方已破烂不堪,一到下雨天,车棚到处漏雨。因此,我校车棚一方面影响学校的环境美观,另一方面,还对师生的自行车带来损害。为此,学校决定利用寒假对车棚进行重新改造。于是,我和学生了解这一情况后把这题改为:如何修建一个寿命较长的自行车车棚。这一课题一提出,立即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思想。

2.搜集资料

由于初中学生生活经验少,课题提出后,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为此,我先请学生调查我们学校的车棚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种破烂样子?学生在观察调查后得出:(1)车棚盖损坏较严重,原因是所用材料老化。(2)所用的钢架都已锈蚀。通过调查,同学们认识到要修建一个寿命较长的自行车车棚,需要考虑车棚盖的材料质量好坏、车棚钢架需要考虑防锈蚀等。于是同学们展开了争论。最后,决定各自设计用不同的材料修建车棚,看谁设计的车棚价格既低廉又寿命长。

3.制订计划

在确定课题和明确研究目标后,全班共同讨论出以下几个具体的研究方案:(1)分组安排:同学们决定全班分成四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调查活动。第一组参观调查湖熟高中的车棚;第二组参观调查初中的车棚;第三组参观调查小学的车棚;第四组调查车棚所用材料的价格。(2)活动要求:第一、二、三组需要调查清楚三所学校自行车车棚的总面积;自行车车棚修建所用材料;能排放多少辆自行车;访问该校总务主任了解建该自行车车棚的总造价;调查该校自行车车棚防护生锈的方法。第四组需要调查市场上普通钢管、镀锌钢管、不锈钢管、石面瓦、水泥、黄砂等车棚建筑材料价格;每天雇佣一名工人的价格;到油漆商店了解防锈漆的价格;根据调查情况写一份市场分析报告,作为其他小组设计车棚的依据。(3)活动时间:星期五下午第三、四节课。(4)活动注意事项:各组学生要听从组长的安排并注意交通安全;在参观中要爱护所在学校的环境,对人要有礼貌;在所在学校领导介绍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并遵守纪律。(5)活动总结:下周五下午第三、四节。

4.实施过程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往往容易产生兴趣和热情,但真正参加,往往不能长久。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组织学生都参加到实验中去,学会调查、学会研究。学生每一次重要的研讨活动和调查,教师都一起参加,并给予指导。教师多鼓励学生对每一个活动环节和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讨论,同学与同学之间要加强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去完成调查任务。

5.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获得修建自行车车棚所需要的数据后,进行各自的讨论和设计。为了更正确和专业化,我又请来一位搞建筑的师傅,为学生初步介绍怎样设计建筑平面图?怎样根据市场材料价格设计总预算?学生对设计有了初步认识,在设计中,更加认真,兴趣更加高涨。

6.成果展示与交流

学生在化学课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交流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在设计中,我看到有的学生为了使车棚美观又使车棚的寿命较长,全部采用了不锈钢管;有的学生为了车棚美观又使车棚的寿命较长且价格低廉,采用了普通钢管和角钢,但说明为了防锈先涂防锈漆再涂银粉漆,并要2~3年重新涂漆。在学生设计展示中,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到用不锈钢管成本高且坚固度没有钢管好,尽管铁制的钢管易生锈,但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只要日常注意用油漆进行防护,同样能延长车棚的寿命。在设计中,许多学生体现了人文关爱,有的在车棚设计中加了一些小铁钩,便于在雨天,同学们挂伞和雨披;有的设计中加了日光灯,于在雾天或来得早的学生排放自行车;有的设计中加铁门,是为了防小偷等等。从学生的设计上看,尽管是稚嫩的,有的地方甚至是可笑的,是不正确的,但从研究的过程看,学生们的收获远远大于研究的成果,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将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长点;知识生长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0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关于生长点,植物学认为,根和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叫生长点,此处细胞分裂活动旺盛。生长点的引申意义是泛指与某一事物联系较紧密的,由此事物生发出来的,有明显传承或依附关系的事物。

关于知识生长点,心理学认为,知识生长点是一种根知识,它是知识的本原雏形或胚胎,具有高生长性高附加值高信息量。它是原有认知结构中影响新知识学习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这样看来,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对新知识有意义学习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向联系,系统规划,完成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的重建,让知识自然长出来。

一、让知识从生活经验中自然生长

初三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在此之前,学生没有系统地接触过化学。尽管如此,丰富的生活经验仍然为化学启蒙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努力关注并寻找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联点,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顺利地敲开化学之门。

涉及到药品的保存和取用教材上这样说:“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法取用。”好多老师会带领学生一起读书,划出关键词“固体 广口瓶”“液体 细口瓶”,展示广口瓶和细口瓶给学生看,然后通过练习巩固直到学生能在卷面上准确地写出来。其实,每家厨房就可成为我们鲜活的教学场景,厨房的佐料通常有食盐、糖、味精、植物油、酱油、黄酒等,其中有固体也有液体。教师可提前一天要求学生进入自家厨房观察各种佐料的盛放容器,找到不同容器与佐料状态(固体还是液体)的关系,并思考为什么要这么盛放,还可以试一试“若反过来盛放取用时会怎样”,第二天回到课堂进行交流和总结。此时教师再带领学生看教材的“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法取用”这句话时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再看这句话的时候学生的头脑中会呈现出一个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的支撑下,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记忆就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个熟悉的场景就是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原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的生长点。

这样的素材还有很多,比如化学中的“过滤”和生活中的“捞馄饨”,化学反应时的“搅拌”和生活中的“炒菜”,化学中的“洗涤滤渣”和生活中的“淘米”等等。

要让化学知识从生活经验中自然长出来,一方面要求老师做个有心人,养成到生活中寻找化学素材的意识和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也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多动手多观察多归纳多积累生活经验,为学科学习积累更多的生长点。

二、让知识在迫切需要中自然生长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必然要进行化学实验,实验时必然会使用各种实验仪器。那么,怎么向学生介绍各种化学仪器呢?尤其是新仪器的首次亮相。

根据观察,一般老师的做法是:展示仪器――说名称――说用途――演示用法――学生模仿。这样做思路很清楚,当时学生似乎也没有产生学习的困扰,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有问题的。思考和观察的结果是:学生只会使用老师介绍过的仪器,出现新的仪器时即使实验需要也不会选择使用,“等老师给”“等老师说”“等老师教”成为学习的常态。但是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穷尽的,老师也不可能时刻跟着学生。这显然不利于知识的自然生长。

用需要来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和选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以锥形瓶和长颈漏斗的推出为例。学生已经比较熟悉试管作为化学反应的容器,但是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P93)发生了问题:若铁与硫酸铜溶液在试管中反应,试管无法稳定地放在天平的托盘上。那就要考虑用能稳定放在托盘上的反应容器来替代试管。此时老师提供烧杯、锥形瓶等几种反应容器供学生选择,学生通过思考和权衡就能比较自然地选择锥形瓶了,以后碰到需要稳定放置的反应容器时也会想到锥形瓶。再如长颈漏斗的使用。长颈漏斗首次出现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P114)中。在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了相关的实验装置。在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时,学生最初一般会选择带单孔塞的试管(模仿实验室制氧气),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试管换成容量较大的锥形瓶,此时教师可以按学生的意愿组装好装置进行实验,并预先设计发生“由于一次性加的盐酸量不足导致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不满“的问题,接着产生的问题是:如何使反应继续进行收集满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问题引出了迫切需要:继续向锥形瓶中加盐酸。此时老师再展示长颈漏斗就是及时雨了。又考虑到制取气体需要良好的气密性,再问学生:长颈漏斗的颈设计得这么长的意图是什么?使用时要注意的操作是什么?这样在迫切的需要中推出新的仪器,在需要中研究仪器构造特点和使用方法,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主动研究的积极性和行动,对仪器构造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也更容易理解,由此获得的知识是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是既可以追根究源又可以继续生长的。以后碰到新的仪器(如分液漏斗、容量瓶)时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就能大概分析其用途,也能在没有现成仪器时通过实验的需要寻找替代品,将来也可能在找不到符合需要的现成仪器时自己设计并创作新的仪器。

三、让知识在联系和迁移中自然生长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迁移是问题解决的核心。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呢?认知迁移理论认为,领会是学习迁移的必要条件。若要形成知识迁移,首先必备的第一步是要领会。教育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增加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时提取在课堂里习得的相关材料的可能性。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简单知识与复杂知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联系不能仅停留于简单累积事实性知识的范围,而是要建立在理解其原理、领会其实质的基础上的联系。

2014年无锡市中考化学第19题(节选):

某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Fe2O3、 CaCO3和SiO2。废渣研成粉末后加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反应后溶液过滤,滤液中只含有CaSO4和SiO2。你认为实验室 (填“能”或“不能”)用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

参考答案是“能”,但许多学生回答“不能”。

下面我们来寻找该中考题的原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原型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P116第5题(简化):

实验室里现有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以下仪器,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药品和仪器是 。

集气瓶、双孔塞、单孔塞、酒精灯、水槽、铁架台、锥形瓶、长颈漏斗

分析研究该题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老师做实验(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混合)给学生看,学生发现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刚接触时是有气泡(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对现象进行分析的结果是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块状石灰石表面,阻碍了石灰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停止。结论是:实验室不能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复习对此结论进行了反复的巩固。学生对此印象深刻。所以,一部分学生看到了石灰石和稀硫酸就下了“不能”的结论。这部分学生只是记住了结论而没有领会反应不能继续的实质,对新环境中给出的新信息视而不见,只对事物的表象进行了机械搬迁,没有完成知识的真正迁移。

原型2:教材(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下册) P74实验11―1: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到该反应很剧烈,生成气泡的速度很快,较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快得多。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这个反应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反应速度太快,气体不易收集。由此,“粉末―快―气体不易收集”也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的印记。所以,一部分学生看到中考题中的“粉末”就联想到“太快”就下了“不能”的结论。这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考题给了“粉末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可以反应”的信息,但是并没有提供“反应速度”的信息,而学生也没有做过粉末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对该实验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跟中考题给的信息不够充分有一定的关系。

原型3:教材(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上册)P42第4题(1):

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那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结论很容易得出:第二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气流。假如到此为止,这个问题与中考题就没什么关联了。假如教师把一系列问题联系起来,能站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系统高度上观察分析问题,就可能紧接着提问:如何收集到第二种方法产生的平稳气流?(这个问题最好放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部分再提出)。这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要收集气体,那气体发生装置就必须密闭,就要在试管口加塞,加塞后过氧化氢溶液怎么缓缓加入呢?用长颈漏斗。但长颈漏斗使用时必须液封,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就必须先有一定量,反应速度不好控制。此时分液漏斗就呼之欲出了。有了分液漏斗就可控制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就可以收集到平稳的气体。

回到原型2的问题:实验室能否用碳酸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实这样提问的方式本身也有问题,合理的问法应该是:实验室能否用碳酸钠固体与稀盐酸在装置1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看来,解决问题应该有多个方向,就解决实验室制取气体这个问题,可以改变原料,可以改变原料的状态,可以改变反应条件,也可以改变实验装置等等。实验室用碳酸钠固体与稀盐酸在装置2中反应不是可以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体吗。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P33指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应依据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实验室制取气体”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要实施好这个目标,需要教师站在系统的整体的高度,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整合教学资源,找到最好时机,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和迁移,从低目标走向高目标,让知识长出来,长结实。

总之, 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收集和堆积,也不像砌墙那样砌到那儿就只能到那儿。学习是一种有生命的生长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要设法保护好学生的学习之根,使之根系发达;要关注、保护、用好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生长点,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让其能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发展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文第8篇

一、生活资源促化学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了学生每天生活的大环境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要科学合理地用好生活资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化学教学生活化,能够优化教学过程,克服传统教学重言语轻智能的弊端,激发创新精神,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化学教学只有根植于生活,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化学教师充分地挖掘生活资源,会使化学课堂教学更充实,学生学得更轻松,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见实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伴随新课程的二次改革,一线化学教师经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再洗礼,总结出颇丰的全新感受——学生是新课程学习的主人,是新课改的对象和主体之一。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倾向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偏重于学生探究与创新的过程。

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化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今,信息高速发展,教师首先要走进生活,挖掘生活资源,构建化学生活化的课程观,让化学与生活互动,化学教学才会有全新的改观。教师的目光不能局限于课本,应多视角审视社会的各层面,有针对性地收集现代信息,对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进行加工,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感知生活与化学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的学习价值。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提炼,营造良好的化学课学习氛围,让学生感知生活资源的广泛。培养学生处处留心的习惯,学会时刻捕捉学习素材,如在家庭生活、国家的时事中提炼出化学素材。化学教师要留意多种信息资源,激励学生对信息要素的开发与整理,及时将鲜活有趣的生活资源融入化学学习中。由此,教师由单向的教育者,转变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素质开发者。

二、挖掘学校生活资源,让学生快乐学化学

学生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部分,不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是他们快乐成长的过程。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资源,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学生还能很好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在我校近几年开展的校园文化节上,化学科开展了化学魔术、叶脉书签、神起的肥皂泡、制作大晶体等活动,大受学生欢迎。学生不但踊跃参与,还发挥了神奇的想象力。如叶脉书签的制作,学生精心制作的作品让人惊叹。有的学生精心研究去叶肉的技术,制作出完整清晰的薄叶脉;有的学生发挥绘画才能,将叶脉涂染得绚丽多彩;有的学生利用灵巧的手工,剪出精致可爱的图形,让人爱不释手;甚至有的学生相互合作,利用叶脉堆砌、编制出精美的装饰物,堪称精品。可以说,每一件作品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又如:制作大晶体的活动,激发了大批学生的动手热情。虽然课本资料不多,又没有他人的指导,但学生通过主动找资料,不断地实验、记录,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不少学生制作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晶体。这些晶体的光泽、颜色、形状在学生的精心调配装饰下,显得活灵活现。笔者执教班级的学生制作出的晶体项坠、大双晶体、红色五方等,在广州市大晶体制作的评比中获得二等奖,让学生无比兴奋。

三、挖掘家庭生活资源,让学生轻松学化学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化学,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化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业粮食的增产增收,在生产中所用到的化肥和农药,都是通过化学合成生产的;春季同学们曾经接种麻疹和风疹的疫苗,生病时由医生开的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抗生素,都是化学合成的药物,用来保障人体健康;为了改进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开发新能源、新材料,都离不开化学的综合应用。

1.鼓励学生探索生活小诀窍,做个小小科学家

化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需要充分利用家庭生活资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整天捧着书本读到的知识是表浅的。学生起居生活包含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教会学生探究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1)家里做骨头汤,如何让骨头汤的营养更容易吸收,就需要分析其中的化学反应:骨头主要成分有CaCO3,醋酸会与CaCO3反应,使CaCO3分解为钙离子和CO2。所以在汤里加少许的醋,会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在汤内,这样煲的汤不仅味道更鲜美,而且更有利于人体吸收。(2)生活中衣服难免会沾染上血迹,其主要成分是

Fe2O3和蛋白质,用食盐与砸碎的胡萝卜混合搅拌,涂在衣物染的血迹上,将不溶于水的三价铁(Fe3+)还原为能溶于水的二价铁(Fe2+),再用清水洗净,血迹即掉。(3)平时我们吃的蔬菜上残留着大量的农药,如果长期食用清洗不干净的果蔬会损害人的健康。运用化学反应要比用洗涤灵还省力、安全。农药一般显酸性,在与显碱性的小苏打反应后,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有机盐类,可被水清洗掉。凡此种种生活小诀窍,经过学生的不断探索,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化学知识、增长见识。

2.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活动,成为知识的引导者

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知识往往不是单一的,包含的方面复杂而繁琐,有时甚至是危险的。要想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实质,需要家长配合学校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时机,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联系的密切,感知化学学习的开放性。

如,每逢喜庆日子,人们为了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常常燃放烟花爆竹。焰火为何会五颜六色,而气味却十分呛人?学生就这一知识与家长共同进行探究:爆竹成分主要是黑火药(硫黄、木炭粉、硝酸钾或氯酸钾),还有镁粉、铁粉、铝粉、锑粉及无机盐。红色火焰加入了锶盐、绿色火焰加入了钡盐、黄色火焰加入了钠盐,故焰火燃烧呈现五颜六色。烟花爆竹燃烧过程产生CO2、CO、SO2、NO、NO2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对人的呼吸道及眼睛都有刺激作用,所以人们会感觉呛。有了家长的协助,课题探究安全而全面,使学生尝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因此,引导家长成为学生化学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组织者非常有必要。

四、挖掘社会生活资源,让化学课资源精彩延伸

社会生活异彩纷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效开发乡镇的化学课程资源,挖掘乡镇化学实验教学的潜力。将化学教学延伸到大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乡镇的化学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收集课外信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将教材外延到社会各个角落,培养学生求知创新意识。

1.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乡镇,乡镇中学没有较大经济投入,各种硬件设施相对市区学校较为落后。笔者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本地的乡土资源。自然科学迅猛发展,各个区域都会应用到化学,并逐渐成为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笔者面对乡镇中学实验室的设施及器材、药品的匹配资源缺乏的现实,引导学生转换角度,将视线转移到自然环境和乡镇生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从乡镇生活环境中汲取适合的化学资源。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水的组成》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组采集河水、井水资源、泉水等,对水资源的用途、污染状况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何保护自然水,让学生所学化学知识学有所用。广东省岭南地区的土壤一般是酸性红壤,酸性土壤的改良就需要施用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和生石灰,从而探究出农业生产需要根据土壤性质合理施肥。分析环境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2.运用网络,及时解决学生的化学疑问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资源蔓延到各个区域和行业,深入挖掘网络信息资源,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操作、模拟化学反应的条件,拓展学生的思路。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使师生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化学教学服务,在网络资源中吸取教学经验,与同学科教师相互交流;笔者还建立化学学习QQ群,教会学生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师生一对一互动问答,丰富学生生活经验。

五、小结

上一篇:高一化学知识总结范文 下一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