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素材范文

时间:2023-03-14 03:37:57

材料作文素材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1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节选自王开岭《做个有“祖”的人》)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教师解析】

这是一则事理观点类材料,已经不是纯粹的材料作文写作要求的表述。省略句前是连续的三个问题,省略句后的句子是对前面问题的一种解答。该类作文一般的审题方法是整体把握,抓住实质。其步骤一是找出关键句,二是深入理解关键句,将其作具体化、明确化、通俗化的解读,从而形成准确的立意。

关键句一:“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

选材小贴士:苏格拉底曾为探寻人的本质而痛苦了一生。“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是清朝顺治皇帝久久解不开的心中大惑。可见,对于其它类似的材料只要能够有效回答这三个问题,就可以在文章中适当运用,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关键句二: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生命方可定位……

选材小贴士:该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对哲学命题回答的理解上,王开岭用“打通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的论断来回答这些哲学命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需要一定的哲学积累和思辨能力。在审题时,我们需要找到“生命定位”“来龙去脉”“生命角色”“生命的身份证”等关键词,再结合关键句“打通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可以确定王开岭的论断在于确定人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若具体化,可以把选材的范围细化为做一个有祖国的人,做一个有故土的人,做一个有家传的人。大的身世,即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国史;小的身世,即我们的家族谱系和故乡史。

作文要求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就是提示考生可以依托材料展开思考,思考生命个体、生命群体以及整个人类,选材时可以用自己特有的经历来表达对“身世感”的认识。如果感性理解“身世感”,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或生动的记叙文;如果理性思考“身世感”的内涵,可以结合自己感悟写出精彩的议论文。

【高分素材】

名言素材:“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这大概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恩格斯,最不需要作深刻阐释的一句话了。

素材点拨:谁读懂了生命的来龙去脉,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书。历史是什么?它不但是印在书上的文字,更在我们身边,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记录身边人的一生也是另一种历史。

新闻素材:央视有一档节目,叫《客从何处来》。这是一档名人寻根的节目,第一季有易中天、陈冲、马未都等人,他们从一点线索开始,寻访祖辈们的生活轨迹和命运细节。

素材点拨:虽然《客从何处来》从形式上借鉴了国外节目《你是谁》,但它对国人的意义尤为重大,因为在文化和精神上没有比传统中国更推崇“认祖归宗”了,它可以帮我们做好“中国人”――那种骨子里默认的“中国人”。易中天著作等身,不过是立言,今乃立身。中国人需要一条“回家”的路。这条路,曾经熙熙攘攘,如今人迹稀冷。这就叫“人心不古”。

热点素材:先有成龙海外演出坚持说汉语,后有韩寒炮轰如今的中国“闭上眼睛以为在牛津,睁开眼睛却在天津”,痛斥英语在中国的泛滥。

素材点拨:作为中国人,第一是学会母语,第二是将母语传承并发扬下去,然后汲取外国的优秀文化。母语作为人与生俱来最初学会的语言,我们有理由维护它,有理由发扬它。只有将自己的传统文化守住并发扬光大,我们才有立国之本,才能更好地汲取别国的文化。只有守住我们的根,我们才能将根发扬光大。

【素材演练】

寻根问祖

王丽星

偶然翻开新加坡女作家尤今所著《香河畔的微笑》,一句箴言跃入眼帘:“一个没有祖先的人,永远都是孤独的。”由此看来,问祖是人们摆脱孤独的良方。

祖先在何处?在故乡。在我们血脉发源之地,祖辈的故事不断发生与流传,一代代人降生又死去。身在故乡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打通了时间,可以徜徉于祖辈的故事之中,从而怀着充足的底气去回答那灵魂三问: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之后,他们终将找到生命的定位。

可悲的是,当下国人时常在忘却祖先之后追悔莫及。王开岭就曾在书中谈及这样一位朋友:背井离乡到北京打拼,过了许多年终于在这寸土寸金之地挣到了一套房子。可是有一天在楼下仰望这牺牲青春换来的“家”,却发现密密麻麻的窗口中竟全然辨不出哪一个是自己的,一种巨大的失重感淹没了她。

是的,一件空荡荡的屋子,挤在千百间相同的屋子中,这样的地方找不到“祖”,生不出根,孤独必将碾压这里的一切,在某一个万籁俱寂的午夜,使人流下自己也不明白缘由的泪水。没有祖,失去乡,人孤独得好像快要死去。

那么该如何问祖?我想,不妨回到故乡,到那血脉发源的地方找寻自己生命的根。之后,我们的生命将被一个“祖”字连结,从此不再随风漂泊,而能茁壮成长,因为故乡无处不可以生根。无怪乎“自然之子”叶赛宁也说:“我回到故乡即胜利。”

这使我想起曾经横眉冷对自己的同胞、在外漂泊半生的索尔仁尼琴,他最终也还是回到了祖国。这位雄狮一样的伟大作家目光深邃地说道:“不了解过去就意味着没有未来。”所以他返回了祖先所在之地,在故乡雨后的苹果树下找到了自己的根,生活得以继续。

而海子也高声呐喊:“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没错,独立世间的我们,需要这样的寻根。转回故乡或是寻访先辈,无论以何种方式,我们都应当叩问自己的祖先与故土,而后来自祖先世界的风会曳去迷茫的烟云,让我们看清自己生命的坐标。

回去嗅嗅故乡的气息吧,那里面有祖与根的味道。问祖寻根,是为了找到灵魂回家的路。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2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那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

追求产生于一种人生定位,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哪怕难如所愿,即使所得甚少,但仍不失幸福与快乐……

你对此又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题解】

一、仔细研读,多方追问。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要立足一个“准”字,仔细研读材料,抓住能体现意旨倾向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审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领略材料的蕴涵。如为什么说“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为什么“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为什么“哪怕难如所愿,即使所得甚少,但仍不失幸福与快乐”?这样,可以从追求的意义、价值、过程、收获等方面宏观切入去写。

二、把握核心,准确立意。

材料作文的引文材料,都会有一个或两个核心关键词,要把握住并善于有意识地将材料作文转化为独词话题或关系型话题的形式。如本材料的核心关键词就是“追求”,这样就可以将其转化为以“追求”为话题,或以“追求与所得”的关系型话题的形式,写追求过程的美丽与快乐,写追求中的付出与回报,写只要不停息追求的脚步又何必在意所得,同时,这追求可视为一种崇高的理想、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一种矢志不渝的坚守、一种真挚不虚的诚信、一种至高无上的责任等,从而明确立意。

【推荐素材】

素材一:

74岁考研生邹伟敏

2015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成绩揭晓,曾被媒体多次报道的海宁“爷爷考生”邹伟敏再次参加考试,成绩是167分,离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的初始成绩分数线差了100多分。2003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成为“爷爷考生”至此次考研,已参加了7次以上大型考试。

但他平静地表示会继续考:“如果停止读书,心里会感到空虚。人总要有志向,有追求,活到老学到老。”去年他当选“最美青春――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人物”,成为莘莘学子的榜样。

素材点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爷爷考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是美丽的,这美丽,不在于你得到多少名与利的回报,不在于你如何的轰轰烈烈、创造怎样的辉煌,而在于你充实而丰盈的追求历程、矢志不渝的上下求索的精神。

素材二:

一名脑瘫女孩,两部励志小说

22岁,本是一个焕发着青春光彩的年龄,安徽六安脑瘫女孩胡卉媛却用一根脚趾“书写”着她别样的青春。她从小没上过学,靠自学认识很多字,并爱上了文学。2014年初,她决定把自己不屈服于命运的顽强精神写进小说。因四肢丧失了运动功能,只能用唯一能动的左脚趾敲击电脑键盘,一字一句艰难完成了她的第一部作品――7万余字的励志小说《圈里圈外》。

胡卉媛说,“青春属于每一个年轻人,我把自己对于青春的感悟写进小说里,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素材点拨:这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孩,以顽强的毅力书写着青春的风采,这种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抗争的执着追求,令人点赞。这个素材还可与同类素材相联系,如轮椅上书写人生的史铁生等。

素材三:

白领辞职携全家回归田园

为了给女儿治病,都市白领杨山偶然之间实现了自己的田园梦,并且再也不愿意离开。今年39岁的杨山是茂名人,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上已经住了三年多,天天忙着摆弄他的花果蔬菜。他利用自己的营销专长,帮助岛民卖出几千斤滞销的杨桃,并且免费帮大家推广无公害蔬菜,赢得了岛民们的尊重。他还开设“慢岛驿站”,所卖商品不定价,可“随喜”投币,他希望能给需要帮助的旅人带去一份温暖。

素材点拨:“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多少人向往陶渊明笔下的隐居生活,在杨山身上得以体现。白领回归田园,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大胆尝试的精神追求。而于田园生活中凭借自身优势助人为乐,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品质。

【素材演练】

不得也快乐

常乐童

在周国平的眼中,人生快乐之一,就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之时的追求和创造的过程。确实,在那激情奔跑探索的过程中,人生变得丰富而充盈,不得也是一种快乐。

黄绮珊,这个曾一直躲在音乐背后的歌手,曾叹言:“中国歌坛只有娱乐没有音乐。”尽管一直被遗忘着,但她从来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为着她那一直没有得到的“理想歌坛”追求着。她只身一人去国外学习,经历了许多困难却从没放弃。2013年1月18日,在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舞台上,一首《等待》征服了所有人。她站在舞台中央,梦幻的歌声从喉咙中传出,她脸上自信的微笑仿佛在告诉着所有人,在追求歌唱的道路上,在没有得到她想要的最好的状态之前,不管多困难,一切的追求都是快乐的!

黄绮珊追求着,她是快乐的,而这快乐是她向着那个她想要却没有得到的方向努力的过程所带来的。

熊朝忠也同样追寻着。他原是来自云南文山的一名矿工,是一个煤矿坑里成长起来的穷孩子。2006年,熊朝忠在书店看到一期《拳击与格斗》,便动了去昆明学拳的念头。由于零基础,又独在异乡,熊朝忠承受了无数白眼与挑战,几次无功而返。但熊朝忠没有放弃,为了学成拳术,他一次次追求着,拼搏着。面对这未知的一切,熊朝忠说:“挑战失败可以再接受,再去追求,再去争取。本来我什么都没有,但追求中,我是快乐的。”

是的,熊朝忠是快乐的,他为了自己那尚未得到的梦想所追求,这过程是快乐的,哪管结果怎样!

同样,这份快乐也贯穿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每一次为了争取高成绩的付出,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来的过程,这都是快乐的。

也许你从来没得到过,也许那份追求像泡沫一样虚幻飘渺,但这些都没那么重要了,因为追求的过程是快乐的,这是周国平的快乐,是黄绮珊的快乐,是熊朝忠的快乐,也是身为学生的我们的快乐。它是每一个人的快乐。

哪怕从没得到过,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教师评点】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3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李宏烨,放弃此前学习研究了十二年的工科专业,办起了自己的相声社,正式转行说相声。

陈生从北大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教育学院任教,后来当了公务员,再后来成立了饮料公司,最终选择了土猪养殖,如今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猪肉大王”。陈生喜欢把自己在“土猪壹号”之前的所有创业尝试统称为谈恋爱,说自己“谈了几个,直到找到自己最心仪的那个结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名师题解】

这是一则新闻材料,两个新闻事实所涉及的中心话题是“人生选择”或“转行”,两位主人公读的是名校,学的是“高大上”专业,最终却选择了与所拥有的学历和所学习的专业毫不相干的“说相声”和“土猪养殖”,为世俗所不解。他们的人生选择背后的内在动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他们这种不寻常的人生选择?两个个体的“转行”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联系两人转行的背景,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

角度一:李宏烨在大学期间就喜好相声,加入校园相声协会,而他在材料系专业上的表现并不突出,对博士论文的选题兴趣不高,前后拖拖拉拉读了六年才毕业;陈生更是把自己在“土猪壹号”之前的所有创业尝试统称为“谈恋爱”,说自己“谈了几个,直到找到自己最心仪的那个结婚”,养殖土猪是他最感兴趣的。因此,写作时可以以“兴趣”为话题。

选材小贴士:“d趣”这个角度的素材很多,要注意缩小它的外延,才能更加“切题”。立足于人生目标、发展方向来筛选素材,大众素材应换一个新角度分析,尽可能选一些“小众”素材和“时鲜”素材。比如“自拍阿姨”刘瑶走红网络,这个例子就不错。

角度二:在人们的惯常印象中,北大、交大都属于名校,经济系、材料学有着很强的“专业性”,李宏烨甚至读到了博士,他们应该在自身的研究领域搞科研学术,发挥自己的能力,转行就是专业不对口,乃至大材小用。因此,写作时可以从这种看法出发,围绕“人生价值”这个话题说开去。

选材小贴士:围绕“人生价值”这个角度选择素材时,需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理想与现实”“个人特长与社会需要”“长远眼光与急功近利”等辩证关系的素材。鲁迅先生一生中三次“转行”这个素材就很典型。

角度三:李宏烨和陈生“转行”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束缚,一是名校、高端专业“光环”,二是世俗传统眼光,最终,两人挣脱束缚,不走寻常路,在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上有所成就。因此,写作时可以以“个性”“创新”为话题。

选材小贴士:“个性”与“创新”可以理解为不随波逐流、另辟蹊径,“束缚”也不只是名声、地位、荣誉等光环,还有很多无形的束缚,譬如惯性思维、惯常行为等。譬如陆羽和梁实秋,文学家去研究“吃喝”,常人看来“不正经”的选择,其实也可以带来成功。

当然,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譬如,从“学历与就业”“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等辩证关系上展开分析说理。

【高分素材】

经典素材:从“洋务救国”到“医学救国”,再到“文学救国”,鲁迅先生不断寻觅着自己的人生方向,“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理想,最终毅然拿起笔墨,艰辛前行,以自己杰出的文学成就和战斗精神成为民族的脊梁!

素材点拨: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素材,耳熟能详,如何析出独到的角度?可以从主人公无视世俗眼光,罔顾时人偏见,选择了与“实业救国”这种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人生道路,忍受着寂寞,终闯出一条路来这个角度去分析。

时尚素材:“自拍阿姨”刘瑶走红网络。她50岁退休后,并未像其他老人一样“享清福”,安度晚年,而是重拾了自己的兴趣――摄影。每天她都会巧手加工废弃的布料,变成她喜爱的衣服,然后拍下一张张照片。照片上的她,笑起来像个小姑娘。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是一则“时鲜”素材,在“自拍阿姨”的身上,熠熠闪光的不单是兴趣,更是在兴趣的名义下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对她而言,兴趣的开始与原本所从事的职业无关,与年龄无关,她选择兴趣,因为兴趣让她快乐。所谓“心远乐处景应妍”,有摄影,眼前的世界哪怕废墟一片,都有独到的美,她让兴趣变成人生的调色板。

体育素材:伊辛巴耶娃从小就开始练习体操,然而,练习了几年之后,她发现:自己的个子越长越高。在体操队里,人长高,竞争力就会变弱,就像土豆发芽,是要被“扔掉”的。经过认真的思考,伊辛巴耶娃果断放弃了体操,选择了撑竿跳高。这是一个身高越高优势越大的运动项目,刚好可以发挥她的长处。如今,伊辛巴耶娃不仅获得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各种大赛的冠军,而且多次刷新了女子撑竿跳高的世界纪录。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4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刘墉在《一条路》中写道:我隔了一年到一个山地部落去,发现整个部落包括生活、思想、景观完全改变了,使我大吃一惊。原因是通往部落的小山路改成柏油路,汽车可以到达,汽车一来,什么都变了。路一改,整个社会都改了。路一变,人心也整个变了。

一个世界的改变有时是因为铺了一条新路,因此世界是可破可立的。

一个人的命何尝不是如此,立志改走一条路,命也就整个改了。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定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名师题解】

写好这篇作文,首先是全面理解材料。第一段材料是讲一条路的改变带来了山地部落的改变及其原因:山路变为柏油路,于是汽车能来到,于是社会改变,人心也改变。二三两段是由此引申的感悟:一条新路可以带来世界的改变;改走一条新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其次,抓住材料中的最后两句话来立意。因此,写作此文要围绕“改变路”与“改变世界”或者“改走一条路”与“改变命运”去生发、拓展、引申。“改变”必须是文章体现内容、表情达意的着眼点、落脚点。

角度一:“改变路”就能“改变世界”。材料中的“山地部落”社会的改变,人心的改变,是源于原来的山路变为了柏油路。联系现实生活,高速公路代替了一般公路,不是带来了交通的革命性变化吗?当人类开辟走向太空之路,宇宙飞船成功升天,不是带来了科技领域的飞跃发展吗?

选材小贴士:选这类素材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开辟的一些新路,进而改变世界的真实个例,来摆事实,讲道理。比如,时下“快递”的蓬勃发展,带给了人们怎样的便捷。电子商务的兴起、网店的兴起,在商界又带来怎样的革命性的变化。

角度二:“改走一条路”就能“一个人改变命运”。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穷则变,变则通。走在人生路上,往往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已走入死胡同,何不及时转身,另辟蹊径,也许就能走出一片天。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人与事来说理,还可以选择名言佳句来增强说服力。比如刘墉在做节目主持人极为成功的时候及时停下来,从事写作,写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一位备受读者喜欢的作家。

角度三:微小的改变能带来巨大的变化。改一条小山路,变一个世界。细微的改变足以成就许多,也能毁灭许多。比如,商家在手机上增加网络功能,就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

选材小贴士:这类素材需要学生留心现实生活,许多创新发明的产生其实就是从细微处着力。比如,从收音机、录音机的发明到收录机的发明。

【高分素材】

人物素材:

鲁迅先生最初是想做一名医生,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的人,但是现实中的国民的麻木触动了他的内心,于是他弃医从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素材点拨:这则人物素材可以供同学们用在写“改走一条路”就能“一个人改变命运”的立意。鲁迅先生之所以改走人生之路,不是源于个人的考量,而是基于国家民族的未来。古代的一些仁人志士投笔从戎也不是从小我出发,而是考虑民族需要。同学们在运用素材时,不能简单照搬,要能扣住论点做深度剖析,说理才透彻。

名言素材:

没有能力去摘月亮的时候,我们便去摘果子吧。

――三毛

素材点拨:三毛的这则名言可以用来论述为何而改变。我们做事需要量力而行,如果理性审视自己没有能力走这条路,其实大可及时转身,找准自己的优势,走出人生的精彩。杨振宁放弃实验物理研究,改为理论物理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素材:

江南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后,为了自己的浓厚兴趣,毅然改变人生道路,改走文学之路,成为了优秀作家。

素材点拨:这个素材可以论述尊重兴趣、改路而行,演绎人生的精彩。“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江南选择一条自己感兴趣的人生路,从此有了别样的精彩。这是不少优秀者的成功之道。

【素材演练】

改变之芽,发于角落之处

四川安岳中学 康瑞琪

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万物的质变,是由无数细微的量变累积而成。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千差万别,探其源头,有时却只是毫厘之差,重点在于人生路上关键的那几步路如何走完。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地部落的改变,有时不需要多么伟大的建造规划,不需要耗费多么大的财力物力,只需要一条路,一条通往部落的柏油路。

改变之芽,往往发于角落之处。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的确太难,但是改变自己却很简单。且先将改变之芽,种于自己的行为与思想中。

看《中国合伙人》,惊艳于其中一句:“最大的骗子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总是想改变别人而拒绝改变自己。”辜鸿铭却做到了这点。他生于南洋,学于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他在异国他乡中成长,本可以做一个翩翩公子、博学绅士,但他毅然回国时,已将改变之芽种于心底,注定走上捍卫东方文化这条血泪铺就之路。当他深切关注中国这片土地时,已是为自己选择了另一条人生路,随之而来的,是命运的殊途。他留长辫不顾满堂学生的嘲笑,他痛斥西方无知学者,最终使得西方人发出肺腑之叹“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那一步,为自己换来的是留名千古。

人生中处处充满未知与变数,改变之芽也许一不留意,长在了错误的土壤。何不将它摘下耐心培植,漫漫人生路,得失总要经时间沉淀才看得清楚。

胡歌2006年在一场车祸中与死神擦肩,容颜大改。彼时名噪一时的当红小生却接受这株噩梦的改变之芽,决心从飞来横祸中走出,而这一步,使他完成了实力派演员的蜕变,历经生死的一瞬为他此后的艺术生命增添厚重的砝码。只有当你走过一段路后回首,才会发现当初的一个改变,使人生轨迹偏离,得失显而易见。

改变之芽种于心后,才有可能长遍世界。

一个叫破山的和尚,在大军围城时,为了让李定国放下手中的屠刀,轻松将肉块放于口中,笑道“老僧为百万生灵,何惜如来一戒!”破山踏出改变的一步,固然痛苦,却换来了百万生灵的和平安宁。

世界是可破可立的,改变之芽发生角落之处,不如摘下它,先植于心,再种于世界。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5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感,可发表议论。

泰国网友疯传一张名为“爱的力量”的照片,照片中的母亲满身鲜血,据悉她遇到意外导致手脚骨折,头部亦不停流血。当时她正躺在病床上准备接受手术,但她的孩子因肚饿而哭个不停。最终母亲不顾医生护士的反对,坚持先喂饱孩子才接受手术,护士只好把孩子抱到她身旁让她喂奶。

有母如斯,她没有权势,没有金钱,也不漂亮,但孩子依偎在她身旁,谁能说那不是一种幸福!她身上贮藏着无比巨大的爱的力量――它可以带来震撼,带来感动,带来奇迹,带来温馨,带来幸福……

【名师题解】

用爱画个圈。一位平凡的泰国母亲,宁可自己忍痛也不让孩子忍饿,非常之时演绎了非凡之爱。爱是这段材料非常鲜明的元素,如果仔细品味,不难感受到其中的爱属于凡人大爱。拓宽思路,用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爱画一个圆:实物方面,我们可以写爱一个人、爱一只鸟、爱一棵树、爱一个家、爱一座村、爱一件事;虚指方面,我们可以写爱一份创意、爱一种精神、爱一个理想、爱一个追求、爱一段历史等。内容尽管可以不拘一格,但我们一定要写出为什么爱,也就是爱的价值在哪里,再有就是怎么爱,也就是爱的形式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找到心动点。爱需要一个落脚点,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表现。找准一个角度、一个切入点,把一腔深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比如材料中的母爱通过哺乳表达,爱还可以通过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件衣服、一餐饭、一本书、一句话、一本日记、一个电话、一笔零花钱等去展现,适当提炼,典型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避免大而虚的主题写作,最好能选择一个小的切口,然后通过细节描写,通过运用对比、衬托等多种写作手法进行渲染,让爱的感染力释放出来,把爱的“力量”表现出来,这样,文章才能打动读者,说服读者。

【推荐素材】

素材一:福建农林大学的一个课堂上,学生们正在上《中国近代史》课程。一只流浪狗慢悠悠地走进来,上了讲台,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当时一名同学在台上演讲,老师提醒她,小心脚下的小狗。临下课前几分钟,小狗醒来,慢悠悠地走了出去。流浪狗“蹭课”大家都习以为常,只是“学渣狗”在课堂上睡着了,还是第一次。老师打趣地说:“这狗面对一群兽医也不害怕!”

素材点拨: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爱,不是口号,不是作秀,更不是交换,它是生活中最生动、具体的体现。人类所独有的博爱如明月般皎洁,散发着圣洁的光芒。爱的力量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直抵我们内心的柔软。这则素材把爱投向了动物,拓宽了爱的范畴。

素材二:农民工颜展红每扛一个煤气罐捐5角钱,集腋成裘,每年用于助学的钱达到6000多元。这笔钱是他扛了1.2万多个煤气罐,一点一滴积攒而来。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平均每瓶气要扛上4层楼,高度在11米左右,老颜一年扛煤气罐上下楼的行程,相当于爬了15次珠穆朗玛峰。他坚持济困助学,14年来陆续资助了六七十个贫困孩子完成学业。

素材点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学生。在平凡的世界,总有一些位卑未敢忘孩子的普通人,苦苦坚守着“希望工程”。如北京退休三轮车工人白芳礼,古稀之年仍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了35万元人民币,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不同的人,同样的心,他们胸膛里充满了爱的力量。

素材三:华为的成功,许多人归诸于中国政府的支持,实际上最支持公司的是15万华为员工。因为公司总裁任正非采用了中国企业中史无前例的奖酬分红制度,98.6%的股票都归员工所有,任正非本人所持有的股票只占1.4%,这造就了华为式管理的向心力。李瑞华在1994年就开始接触到华为,他的评价是:“把饼做大比占有大部分是更好的智慧和心胸,甚至跟比尔・盖茨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素材点拨:华为总裁任正非的管理智慧是――给员工的最多;员工投桃报李,给予他的也最多。得王座容易,得人心很难,前者可以靠武力夺取,后者只能靠爱的力量赢得。这则素材里,华为公司洋溢着的爱的力量得到了积极的释放,双向的爱才让一个企业做大做强。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论据。

【佳作示例】

有你就是幸福

董一鸣

“‘有你就是幸福’,可是,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你在哪儿啊?”

我正为写作文强说愁,恨不得挠光少年头。老爸噗嗤笑了:“啥题目啊,有那么难吗?”看他不当学生不知愁的样子,我话里带气:“您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不坐下来歇一歇,也写一写?”

石英钟的秒针沙沙沙,屋里静悄悄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于无声处铺开,我们父子同题作文。妈妈扎着围裙走进来,看到这情景莞尔一笑,不打扰我们,去厨房再加一道可口菜。

说来也奇怪,看着坐在我身边的老爸,深深的皱纹和花白的鬓角隐藏不住辛劳;想着厨房忙碌的老妈,葱花爆锅声、急速翻炒声像美妙的音乐,蓦然间,我就有了感觉,想说的话汩汩汩,像山泉水一样多。

我笔下的老爸――

有你就是幸福,老爸。你属狗,但步态像猫。你喜欢凌晨爬格子,但你的起床时间总跟觉轻的老妈不搭,于是你像贼,她像警察。你得溜出她的警戒范围,才拥有自由的晨光网络。你终于“越狱”成功,想写就写,爱发就发。你说:“爱”里原本有颗心,得揉碎了表达,老妈不喜欢的你都怕。你这样爱着她,她也这样疼着你,你们俩一起疼爱我。

我笔下的老妈――

有你就是幸福,老妈。你属猪,但姿态像虎。你发怒时山林都为之战栗,你身边的两个男性都闻风而逃。老爸坏笑着说,我三四岁时跟邻居没妈的铁蛋偷钱买糖,被你“擒拿归案”。回到家进了院儿,你一脚踢我个趔趄:“你还犟嘴,还撒谎!”你把我的“劣根”踢断了,从那以后再也不敢跟人学坏了。其实,我知道你也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温柔,温柔到忘记“平等”:我穿得比你的好、吃得比你的多、用药比你的贵。你为我们花钱像土豪,为自己花钱像杨白劳。

老爸笔下的我――

有你就是幸福,儿子。你属鼠,但姿态像牛。你登场的范儿很牛,不紧不慢,足足让我们等了三年。你心地那么善良,为一只瘸腿的鸡雏泪流满面;你天性那么孝顺,三岁就跑去家附近的药店为妈妈买感冒药;你行为那么乖巧,上小学不用接送,自己走过了风雨六年。你健康成长就是我们的快乐,我们不会因你考试的成绩高低而欣喜或暴躁。一篇作文不会把你难倒,慢慢来,我来帮你打草稿。

我和老爸的文字放到一起,一股爱的力量让它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密不可分。“有你就是幸福”,你在哪儿?原来你就在眼前,一直在我身边。

【教师点评】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6篇

虽然它叫起来很难听,大家还是把它视为珍宝,好吃好喝伺候它。

听到伙伴在这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乌鸦都飞来了。没过几天,树上房上到处都是乌鸦,它们沙哑地喊叫,发疯地打斗,鸟粪洒满各处,但人们对神鸟还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尽着最大的心力供养它们。

几年后,有人从另一个国家带回三只孔雀。当地人看到五彩斑斓的孔雀,不禁目瞪口呆:孔雀走起路,雍容华贵;孔雀跳起舞,美似仙女。人们纷纷跑来欣赏、供养孔雀,再没人搭理那些讨厌的乌鸦。

乌鸦没吃没喝的,只好四散飞走了。

请揣摩故事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审题立意。

角度一:人们一开始对乌鸦百般宠爱,后来发现了孔雀,对比之下,才发现与孔雀相比,乌鸦是那么丑陋。因此,可以从“比较”的角度去写,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选材小贴士:在历史与现实中,通过比较鉴别优劣美丑的事例很多,同学们在使用这类素材时,要选择那些对比鲜明、反差强烈的素材来用。名言类如《菜根谭》中的“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而符合这句话的事例如秦桧与岳飞,一个生前权倾一时,死后长跪千年;一个生前冤死风波亭,死后却成千古“武圣”,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无疑是最突出的对比。

角度二:人们只见过乌鸦,所以当成神鸟,可见其眼界是很小的,当人们的眼界大了后,自然就有了更高的审美观,就容易留优汰劣。所以,可以写“眼界”、“视野”。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其实也是暗含“比较”意味的,因为眼界有大小宽窄之分,只不过突出的是不同“眼界”、“视野”的差别,因此同学们在使用这类话题的素材时,要注意在例证时强调“眼界”、“视野”而不是“比较”。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曰:“去其‘楚’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有人评价说: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达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楚王、孔子、老子三个人的眼界就逐步变大,其所达到的精神境界也逐步变高。

角度三:乌鸦的遭遇还与其素质低下有关。它恃宠而骄,猖狂放肆,体现了低素质,与孔雀的高雅美丽相比,判若云泥。这样的货色是不可能长久地赢得人们的尊重的。可以写“素质”、“修炼内功”。

选材小贴士:同学们在寻找这类素材时,可以把重点放在真实的素质上,可以是人物,可以是群体,可以是事件,强调要依靠素质来赢得长远。比如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经营理念的同仁堂,以货真价实的品质而傲立三百多年。而修正药业2011年第四季度投入广告费为1.338亿元,却用“皮鞋胶囊”来做药,这等重广告却轻质量的做法如何能赢得长远发展?

素材一:心灵的视野开阔了,生命的气度就能无限扩展,也才拥有一个知喜乐、观自在的人生。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张宝峰《云在青天水在瓶》

素材点拨:这段语言文字优美,抒情性强,适用于“视野”、“眼界”这类话题的作文,由“视野”上升到“人生”,可以有效地升华作文主旨,所以这则材料比较适合用于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结尾。同学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它。

素材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秋水》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是承着庄子《秋水》中河伯与海神的对话来的,可以体现对比之后眼界、视野方为大!这三句素材可以看作是对河伯与海神对话的总结,同时,三句话构成了排比,同时又有类比的修辞手法,典雅而有文化蕴味。同学们在使用时适合放在某个事例素材后面作总结用,很有说服力。

心灵的视野

韩 煜

心灵的视野开阔了,生命的气度才能无限拓展。

——题记

他们,从不知道真正的鸟是什么样子的。乌鸦飞来了,他们便把乌鸦视作珍宝,只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美丽的鸟儿。直到遇见了孔雀,他们才觉得是遇到了心中真正的女神。

没有对比就没有欣赏,同样也没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可事实上为什么会如此?归根结底就是他们没有广阔的视野,只局限在自己的国度之内,也便没有了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如同井底之蛙,青蛙认为自己所在的井底实在是广阔,认为自己是这个小国度的王。殊不知跳出了井底,还有无垠的天空;越过天空,还有浩瀚的宇宙。

当英国人打到中国国门的时候,中国还陶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道光皇帝竟然问:“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两江总督牛鉴面对英火轮竟“疑其系牛拉”。真不知他们有何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可悲!可叹!可恨!一次次血的教训,一寸寸国土的沦丧警示我们:狭窄的视野足以致人死亡,更足以使一个民族受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直至改革开放,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引用洋人的东西。比如一个电话,中国人刚见到它的时候兴奋得不得了,急忙招呼十里八村的老乡们来看看这个“会说话的玩意儿”。这姿态,岂不是与围观乌鸦时的场景不谋而合了吗?

庄子写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沾沾自喜,“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然而,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却看不到水的尽头。“河伯”才恍然明白自己是如此渺小,望着“北海”惭愧地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所以,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扩大视野,便可以不再奉乌鸦为神鸟,就可以欣赏到更美好的孔雀。放宽你的视野,放开你的心扉。心灵的视野开阔了,生命的气度自然就能无限拓展,也才有一个知喜乐观自在的人生。

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议论性散文,素材丰富,运用巧妙。

题目、开头与结尾来自《云在青天水在瓶》一文,清新优美,富有文采,非常成功地照应与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并且让文章文采程度大大提升。

在使用庄子《秋水》素材时,有直接引用,也有转述,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来文本的特点又不至于难以阅读,文白相间,相得益彰。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7篇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的10次方大家都知道还是1,那么1.1的10次方是多少呢?0.9的10次方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0.9的十次方=0.35,1.1的十次方=2.6。

虽然0.9和1和1.1都是只差0.1,可是它的10次方却是相差很大,这就告诉人们,其实生活中只要你每天努力一点点,几年后的生活就会大不相同。

读了上面这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作文立意与素材解析】

这个材料中两个算式1.1与1相差无几,0.9与1也相差无几,但在各自的十次方后,这两个数相差就非常大了,而由最初的相差无几到后来的相差巨大,关键就在于“十次方”,十次方象征着长期反复地坚持奋斗,最终达到了不同的效果。

角度一:可以从“差一点导致最终差别巨大”的角度去立意。很多人会忽视0.9与1.1的区别,但正是这种小小的差别,让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让低标准要求自己的人落得远远,在外因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究其原因,便是每个人对自我的要求不同。所以可以写“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做人做事”等。

选材小贴士:选这类素材时,可以考虑举一些对自己严格要求与对自己要求放松的正反面的例子来形成对比;或是某一个人前后对自己的不同要求而形成的对比。比如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形成了开元盛世;后来对自己要求放松,贪图享受,酿成了安史之乱。

角度二:可以从“坚持”的方面去立意。古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很多人在开始时都是雄心勃勃,但在漫长的奋斗过程中,有的人懈怠了,有的人迷失了,有的人放弃了,而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非常多,古今中外都有,同学们在选择时可以侧重于一些较少人知或较新的素材。比如鲁迅说过的:“‘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在太空中为全国学生讲解物理实验的航天员王亚平告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孩子们,虽然自己17岁就参加训练,身体常常超负荷运转,但坚持下来发现“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角度三:可以从“积累”的角度去立意。每一个巨大的成功,都是由一个个具体而细微的步骤组成的,长时间积累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人们的估计,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任何积累在量变时可能并不引人注目,但一旦量的变化达到了质的变化,就会引发轰动性的效应。

选材小贴士:这类素材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找,还是应该努力找一些不太为人熟悉的来用,这样可以避免雷同陈旧。比如庄子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还有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推荐素材】

素材一: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素材点拨:这段名言素材可以供同学们在写“坚持”时用。在人生的奋斗过程中,必然会遇上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甚至委屈打击,但一定要挺住,像当年明月笔下的勇者似的,真正懂得光明。

素材二:

海明威说,世界多少美好,值得我们为之而奋斗——我相信后半句。

——电影《七宗罪》台词

素材点拨:这段台词中引用海明威的话,海明威的本意是说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而奋斗,但破折号后的“我相信后半句”表明电影中的人物并不赞同海明威所说的“世界多么美好”,也就是认为世界并不美好,但依然愿意为之而奋斗,这就体现了这样一个道理:我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我依然愿意为之而坚持奋斗。

【素材演练】

“单调”时光

河北唐山一中 张圆

有一段岁月失望与希望相杂,有一个时代光明与黑暗并存,有一个世界喧嚣与宁静同生……唯有时光,单向流逝。

人海茫茫,我们都在其中挣扎、浮沉。数学中有一种函数叫指数函数,当底数大于1时单调递增,底数小于1时单调递减。现在,选取了两个值“1.1”“0.9”。和“1”相比,他们都只差了“0.1”——一份小小的努力,一段短短的时光。可日积月累,“1.1”一直在增长,“0.9”一直在减少,并且底数大于1的指数函数还会有爆炸式增长。所以有的人厚积薄发出人头地,有的人得过且过平平凡凡。

时光刻板,给一切套上“单调”的枷锁。哪怕只相差半小时,哪怕只比原来多十分之一,时光也会公正严格苛刻以至不近人情地给予相应的结果。时光单调,不断流逝也不断侵蚀人们的信念,打磨掉曾经的雄心壮志。在这个过程中,前进的乐趣在丧失,值得我们奋斗的事物变得刻板。有的人退却了,悄悄地把“1”改成了“0.9”,还对没有人发现自己的小动作而沾沾自喜。也有少数人,选择了咬牙坚持,不动声色地用“1.1”代替了“1”。时光冷漠而单调地流过,颓废者如泥沙沉入水底,坚持者如黄金熠熠生辉。

前进的道路从不平坦,路边却时有浮华的风景。那些耐不住寂寞、经不住诱惑的人开始眷恋沿途。时间不允许?那就从原来的“奋斗”、如今的“得过且过”中匀出一点儿。怕什么?还有明天呢!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有的人甚至变本加厉,“0.9”变成了“0.8”,“0.8”随后又变成了“0.7”……单点递减的幅度越来越大,人们失去的越来越多。数学中指数函数只能无限趋近于0,可残酷的现实既能让你一无所有,也能让你负债累累。

那些咬牙坚持的人,看见了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依然微笑,坚定前行。他们对自己太狠,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做不到“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把奋斗的时光调成了“1.1”,觉得不够再调成“1.2”,还不满意就调成“1.3”,此时狠一些才能逃离未来的残酷。单调增长越来越快,他们拥有了生活的更多更多。或许不能像理论中那样趋近于正无穷,却也能让他们受益一生。

海明威说,世界多少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相信后半句。不错,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然后踏着那些铁蒺藜而前进。多出的也许只有0.1,缺少的也许只有0.1,可有的人就能在CBD指点江山呼风唤雨,有的人却只能在城市生活温饱线上挣扎。选择了喧嚣浮华的“0.9”一族不理解也不明白差了什么,可不经历苦难的人,如何才能冲向未来?这些人注定是悲剧,甚至谈不上委屈。而那些光鲜亮丽的人,那些选择了“1.1”的人,他们用坚定顽强持之以恒甚至固执的态度走了下去,他们是真正的勇者。

曾经的“0.1”之差,如今的云泥之别。努力是单调的,结果是单调的,时光是单调的,它们只会有一个方向。选择让生命单调增长的人,纵然过程单调乏味,可未来却是意料之中的灿烂。

【魅力点评】

本文在素材运用上有以下的特点。

一、数学概念入文,匠心独具。

单调,是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的意思,在本文中一语双关,既指努力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也指努力后的成果会逐渐增大,越来越多。这种将数学概念巧妙地用入作文的创意非常巧妙,可谓匠心独具。

二、引用、化用丰富广泛,理性而有文采。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8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年轻的你未必会同意,但我经历过的事实正是,在这个中年的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立冬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花他的生命陪你聊天唠嗑,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无聊的美好事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题解】

这是一则与青年学生、人生意义、家国情怀密切相关的材料。材料分为三部分:第一句确立一种关系,一个人的青春与中年之间的关系,即青年时期是在为中年做准备;中间句从多个方面列举中年的享受生活、沉静心境、积淀学识、培育友情、满足爱好等等与青年生活的奋斗、积累、丰富、追求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展示青年与中年之间的关系类别;最后一句则为概括与升华,关键词是“成本”“投资期”“青春阶段”,说明中年生活的种种来自于青春时期的投入。

立意角度一:奋斗是青春的标志。青春阶段是人生的投资阶段,富有生命激情又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青春是成就人生的大好时期,充分发挥其优势,调动其激情,极大地展示其生命张力,为灿烂人生打好坚实基础。

选材小贴士:青春是不可逆转的。一个人,不能抓住青春的大好时光,不能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能用实际行动为人生奋斗,他的人生将会黯然失色。可正面选材,比如为美好人生不懈努力、竭力奋斗的青年,为绽放美丽青春无怨无悔、努力工作的青年等。可反面选材,比如虚掷青春大好年华的享乐青年,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青年等。其价值在于激励青年立志、矢志,丰富自己的人生。

立意角度二:历练是人生的基石。强调材料的另一层面,暗扣“中年”,表面看来没有直接关涉青春,但“人生的基石”暗含了人生阶段,出发点仍是青年。这一重立意更为深入,范围更广阔。“历练”一词体现青春季节所体验的酸甜苦辣。

选材小贴士:中年人的成熟,中年人的幸福,中年人的渊博学识,无一不是他在青年时期不断努力的结果。选材时,要考虑选择成功者们曾经奋斗不息的青春经历,曾经屡遭困厄的青春过往,选择夜以继日刻苦学习的片断等。

立意角度三:成功与积累。成功是就中年的表现而言,成功表现各不相同,但在他人眼中一定是令人羡慕的、令人敬佩的。成功是之前不断积累的最终结果。

选材小贴士:这一角度不从年龄入手,而由投资与回报作为引申点联想而出,体现材料作文对材料的多元理解与深度解读。材料中应包含有成功和积累两个核心词,积累体现曾经的作为,是正向的,与成功构成必然的关系。这一组关系话题万不可脱离青春与人生的前提,否则,便不能成为本材料的命题宗旨。

立意角度四:烂漫青春与精彩人生。着眼点在于对人生两个阶段特征的概括:青春的烂漫如何体现,精彩人生怎样展示,二者有怎样的事理或者逻辑关系。

选材小贴士:青春的特征是“烂漫”,是积极乐观、创业开拓、奉献事业、追求人生幸福,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事业而绽放生命的青春等,“精彩”是青春烂漫之后的人生状态,体现青春与人生意义间的关系。

【高分素材】

语录素材: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俞敏洪

素材点拨:奋斗的青春没有遗憾,只有辛勤、惜时、坚持、搏击,青春的朝气与热血可以绽放成烂漫的花圃。

人物素材:

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是700元,而当时的房租是每个月2000元。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简。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经历中划下了重重的一笔,那就是:永不放弃。正如马云所说:“不吃苦,不奋斗,你要青春干什么?”

素材点拨:没有人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了到达终点,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素材演练】

青春,为未来而奋斗

袁楚凝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这是吴晓波说过的一句话。但对于读高二正青春的我们来说,“中年”真的很遥远,似乎没什么可操心的。可转念一想,真的是这样吗?不妨回头看看我们刚刚走过的路,你就会发现,几乎是眨眼间,我们就已经离开初中一年多了,再有一年多,我们又将开启人生的另一扇大门。时间快得让人不禁要感叹一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样看来,“中年”其实并不遥远。

记得老话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若一味虚度今日,在未来等待着我们的,必是无穷的悔恨和遗憾;吴晓波则说“中年”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是的,不管是古时先贤,抑或是当代名家,他们今天所拥有的辉煌,皆来自于青春时的奋进与积累。

俞敏洪两次参加高考,第一次英语成绩只有33分,但他立志要做爬上金字塔的那只“蜗牛”,最终以英语98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也是凭着这份拼搏,他最终创办了有名的新东方。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是的,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自己。

互联网大鳄马云的人生同样不是一帆风顺,他三次参加高考却两度名落孙山,最后还是因为本科没招满人,他才能够进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1991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是700元,而当时的房租是每个月2000元。在大家都动摇的时候,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手电简……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如今,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它无法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它却让我们看到了成功最重要的一种精神,那就是:永不放弃。

马云说:“不吃苦,不奋斗,你要青春干什么?”青春,正是我们为未来而奋斗的最美好的时刻。主席曾写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主席也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为将来能品味人生的甘美下午茶而奋力前行吧。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9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流传至今的明清瓷器中,有犀皮斑纹的是最昂贵的,几乎一器难求。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天才制作出来的。后来,王世襄终于在他的书中把秘密泄露了,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工匠制作犀皮,先用调色漆灰堆出一颗颗或者一条条高起的地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不同颜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干透了再磨平抛光,光滑的表面于是浮现细密和多层次的色漆斑纹。

综上所述,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名师题解】

写好这个材料作文,关键是抓住犀皮漆器所以“一器难求”,其“秘密”正在于它的制作过程:蕴“底”、刷“中”、厚“面”、磨平、抛光……莫不依乎工匠一心、存乎其工艺“与众不同”。所以,写作此文要紧紧围绕着犀皮漆器的“与众不同”进行生发、拓展、引申。据此,在立意方面可以灵活运思,或扣其秘密工序,或扣其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而选材、文体则可以更为广泛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犀皮漆器制作过程中的“寂寞”与“耐心”必须是文章体现内容、表情达意的着眼点、落脚点。

角度一:可以从犀皮漆器制作过程的“寂寞”角度去立意。“咬得菜根”,关键在于一个“咬”字;犀皮漆器“一器难求”,其秘密所在正在于它的“精”字。也正是这个“精”字,包孕了制作过程中的无比苦心和用心、无比的寂寞和耐久。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在制造过程中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所以以此窥世,我们当秉以此心,耐得寂寞,拙处力行,才能赢得生活的风生水起,赢得事业的璀璨花开。

选材小贴士:选这类素材时,可以思接千载,撷取一些古今成功人士守得寂寞以成其功业例子,如姜子牙垂钓渭水、J・K・罗琳耐得清贫等等;也可以从反面取例,如拿破仑昙花一现、方仲永浮名迷眼等等。倘若再能辅以警言名句,文章自会脱颖而出,成其风景。

角度二:可以从工匠制作犀皮漆器的“完美”的角度去立意。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不足以向外人道的辛苦。正是这份辛苦成就了犀皮漆器的“昂贵”,也正是这种昂贵,渗透了匠人精益求精的勤勉与追求。精雕细琢,追求极致,对完美漆器的恒久执念和精益精神,不是一种能力,而是我们卓立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境界。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不说影视圈史泰龙、成龙等知名大咖,不说彪炳史册的唐宗宋祖,单单现实生活中的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树洞女孩王月等,便有着无穷的生命力。立足脚下,当你笔下的素材做到“聚人气”“接地气”时,你的文章便也走进了“春天”。

角度三:可以从辩证地看待犀皮漆器的“秘密”去立意。犀皮漆器纵然“昂贵”,但“一器难求”的背后折射着一种世态、一种态度和一种精神。写作此文,我们可以透过“秘密”,辩证地看待其两面性,选择有一定倾向性的角度作文,譬如:犀皮漆器“精益”的恒久与繁冗工序的无奈,匠人精神的推崇与世俗功利的致求,等等。只有熔铸生活,具体分析,我们才能不失偏颇,洞烛真见。

选材小贴士:这类素材的选择应该更为用心,因为这类材料要与论证中心有机契合,而且适于辩证剖析,纵深挖掘。就像搅局手机红海的周鸿t,对其反常“出牌”要一分为二,厘清要义。循此瞩目中外历史、生活现实,艺术先驱梵・高、网络红人凤姐等,都是不错的素材。当然,目光所及,韩寒、张充和、大仲马等经典素材也因其厚重为不二之选。

【高分素材】

素材一:

中国的事情经常是前进两步退一步,但总体趋势是向前的,不必悲观。而且,新闻在全世界都面临着无形的墙,没有哪个国家是不面临的。你选择一种职业,你就要承受这种职业伴生的好与不好的所有东西。这一点,在我选择进入媒体行业时就早有准备。好的那一部分你经历过,现在不好的那一部分来了,你也得接受。

――白岩松《白说》

素材点拨:这段素材可用在写坚守“寂寞”的论述中。面临新闻“无形的墙”,白岩松早有准备,素心接受,这无疑是耐得寂寞的苦心孤诣。深入灵魂的寂寞,荡漾的是时间的沉淀,是心灵的淬炼。用好这类素材,自然可以让你的文章内容丰赡,中心皎然。

素材二:

几米: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风景。

屠呦呦: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太好,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要得什么奖。

素材点拨:几米之言告诉我们“最深的绝望”蕴含着希望,守得云开见月明;屠呦呦之语则晓谕世人,执念追求是一种澄明淡然的生命境界。这两则素材可用于论述“寂寞”之论述。耐得住清贫,犀皮漆器方成其品质;守得住寂寞,生命方能臻于完美兑现精彩。

素材三:

被誉为“凤毛麟角”的任继愈,为了远离喧嚣,曾给自己立下三条规矩,第一条是不过生日。他认为“做学问的人应该专注学问,而不是靠风光的生日宴出风头”。第二条是不赴宴请。不赴宴请,纵然“有些倚老卖老”,但任老认为那些场面上的客套不过是耽误时间。第三条是不出全集。任老说他从来不看别人的全集。所以,他的全集也不会有人看。所以“不出全集,免得浪费财力、物力,耽误人家的时间”。

素材点拨:这个素材足以体现守得“寂寞”的深刻内涵,当然也是一则颇具辩证色彩的经典素材。尘世喧嚣,来往行人亦是行色匆匆;寂寞“三不”的背后,是大写的处世风范。在生活的快节奏里,需要的是匠人精益求精的坚守,是任老岁月静好的寂寞情怀。

【素材演练】

寂寞不朽,生命最真

孙琪淇

一器难求,犀皮不朽;大音希声,至美无形。

与众不同的犀皮漆器所以享誉收藏界,不外乎其制作工艺之精:“底”蕴、“中”厚、“面”光、“纹”炫……光阴淘洗,寂寞反复,不朽的背后是其恒久的执念与无涯的寂寞。

执于精益,守得清贫,真正的不朽诠释的正是寂寞的精义、生命的最真。

繁花似锦的春天,万紫千红中,你是否注意过那如秋叶般静美的蝴蝶――枯叶蝶。默默忍受粉蝶的讥诮,它从不抱怨,从不气馁,淡定处之,默守自己心灵的晴空。但从来不懂得炫耀的枯叶蝶,静寂中却拥有更多的生存智慧,从而躲过人类的追捕,获得安全。

诚然,外表的丑陋并不代表心灵的残缺,耐得寂寞,方显生命的智慧。在人生的博弈中,只有耐得寂寞,方能坚守自我,于云水深处寻得生命的不朽。

“风雨如晦,鸡呜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寂寞是《诗经》唯美而无邪的风雅颂的真谛,是秦宫芈月穿越千古留给现在最美好的印象。当我们再也无暇凭轩倾听秦砖汉瓦的呢喃,再也无法在暮雪寒夜生起红泥小火炉独斟独酌、独吟独唱还独卧,书写交给了键盘,思想交给了电脑,那几千年数代人的不朽智慧除了寂寞,还能交给我们什么?

于繁华落尽时保留一份真淳,在物欲横流中保持一份淡定,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的人,才是悟透生命的大师。不显山,不露水,大隐于市,陈彼得先生淡然立于世俗之外,于是才有了《迟到》《万家灯火》等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作品问世。诚然,再怎么瑰奇的亭台楼阁也经不住幽幽岁月的淘洗,再怎么昂贵的犀皮漆器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前朝逸事。然而,唯有寂寞,也只有寂寞才是那可以辗转流传千年的传奇。

熔炎中的青铜需要陶土的模印,才能铸成刚毅的鼎;淘尽年华滤尽寂寞的繁琐,才能成就与众不同的犀皮漆器。那纯澈恒久的寂寞,是人生的陶土模具;那不可或缺的不朽,是最真生命的荣光智慧。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需要邂逅,需要结交那不可或缺的、生命中不朽的寂寞。如此,才能让我们有更高雅的品味,更高尚的人格,去打造去追求属于我们更有意义的人生,赋予灵魂以深义,借助于不朽臻于不朽。

不可或缺的寂寞呵,就像水一般。龙若想得水之欢,必生水中,方可品渊之浩瀚!

不可或缺的不朽呵,如风的磨砺。鹰若想得天之傲,必砺其翼,方能得天之独厚!

东坡先生说得好:“人间有味是清欢。”就让我得到你,就让我爱上你,就让我仰赖你,就让我与你相依相随,徜徉在寂寞中,徜徉在智慧中,徜徉在不可或缺的不朽中――是谓永恒!

【教师点评】

“寂寞不朽”全在一份“恒久”,一种清明澄澈的生命境界。作者源于生活的认知,透过“寂寞”将深邃的思想由表及里深入论析,探寻出永恒生命的真谛。古今收眼底,诗书见文中,作者信手捡拾,连缀枯叶蝶、陈彼得等经典入文,语言隽永而富有韵味,酣畅中而不乏质朴真淳气息。

材料作文素材范文第10篇

熟语有“先声夺人”“敢为天下先”“先下手为强”……强调的是“先”的优势。然而熟语又有“后发先至”“后来居上”“后发制人”……强调的则是“后”的优势。一“先”一“后”,可以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与思考。

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先与后”是一组思辨色彩颇浓的关系型材料作文,也是一个见仁见智、耐人寻味的作文题。命题者从“先”与“后”两方面提供了两组熟语,审题时,优势的内容应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将其具体化,富有针对性,切忌泛泛而谈。

抓关键词句,概括材料中心。材料一共有三句话,第一、第二句分别强调“先”“后”的优势,第三句是总结与启发思考。这里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考生所有的立意都应基于对“先”“后”两方面的分析,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二是“丰富”二字不仅强调素材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先”“后”关系的思辨。这不仅是命题的意图所在,而且是写作重点难点。

角度一:从“先”的优势侧重去立意,材料中所提供的有关“先”的熟语,其优势无非指向“先”的晕论效应、勇气胆识、机遇等层面,同时还应用发展、评判的眼光去看“先”,这里的“先”是否具备领先的深厚底蕴,“先”能否经得起之后的时间考验,是否具有继续领跑的实力与发展眼光。

选材小贴士:选这类素材时,可以考虑一些人抢先抓住机遇、敢为天下先的事例,尽管他们捷足先登,但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着眼未来分析其是否为名副其实的“领先”,是否具备领先的实力,却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比如莱斯首先研制出电流传声装置,但是却因半毫米而与电话发明权失之交臂,8848是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旗舰与先行者,但如今已经湮没无闻,淡出人们的视野。

角度二:从“后”的优势侧重去立意,材料中所提供的有关“后”的熟语,其优势在于“后”的过程性吸纳与创新,在于其先前的蓄势,之后的爆发,在于其瞬间的力度、速度、强度。同时也应该强调没有“先前”的力量蓄积、沉淀,就不会有“之后”的居上、制胜。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较多了,古今中外都有,身处滞后的困势,忍辱负重、奋发图强、蓄势沉潜,最终后发制人,这类人与事大量存在,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人与事,比如勾践亲身为夫差驾车,任凭夫差驱使,看似屈服,内心却暗暗地积蓄报仇雪耻的能量,巴黎科学院院士列文・虎克,世界上第一个看到细胞的人,六十年前不过是一个荷兰农民,但他坚持自己打磨镜片的业余爱好,一磨竟然六十年,如果没有六十年的蓄势,他或许还是一位老农。《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孟非,先前是报纸印刷工、场记,但他做每一项工作都力求精益求精,如果没有后来的一路蓄势,他能成为当红主持人吗?

角度三:从“先”与“后”的辩证处着手立意,“先”与“后”是一组时间名词,时间先后并非“制人”“为强”的关键,考生应该看到“先”“后”背后“制人”的核心因素是创新、实力、蓄势与品质。“先”与“后”辩证分析还包括在面对具体对象、特定时间、特殊情景时灵活变动,“先”是名副其实,还是昙花一现,“后”是否真正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选材小贴士:这类素材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而言较难操作,它需要学生对人与事的先与后优势作辩证全面的分析与理解,例如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互联网一片空白的语境下“敢为天下先”首创中国黄页,但马云仍能居安思危、不断突破、锐意进取,为企业销售提供了一个快捷电子商务平台。

让先后的优势相得益彰

丁益雯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强调做任何事早做总比晚做好。但如果“早起”仅仅是时间的领先,而没有雄厚实力兜底,那“早起的鸟儿”也就吃不到“虫”。

一味求先之优势,后续可能乏力。至刚易折,至猛易破。先下手也未必强,陈涉最先举兵,却落得身首异处;莱斯最先发明电话雏形,却终与成功失之交臂;8848最先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业务,现在却默默无闻;柯达最先发明数码相机,现在已经宣布破产倒闭。一味求快求先,如果没有不断地巩固和积累,没有持续地创新和发展,最终只会后继无力,抱憾终生。

彰后之优势,必需先做充分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牛根生虽然算不上早起的“鸟儿”,因为东家伊利总裁打压、刁难,迫使牛根生在重重围剿下杀出一条血路,另立门户――创办蒙牛。在牛根生看来,早起不早起并不太重要,关键是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有远大的战略准备,要有永恒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做大产业链的人才储蓄,正是因为先前这些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蒙牛才能后发制人,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越伊利成为全国第一。所以,“后来居上”是先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否则后者永远落后。

先与后的优势各有千秋,唯有将二者相得益彰,我们才能一路领跑,完胜市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敢为天下先”,在当时中国互联网市场一片空白的语境下“先声夺人”,创办了中国黄页,不到三年该网站就赚得500万,马云“先下手为强”,牢牢抓住互联网的发展先机,捧到“敢为天下先”的第一桶金,把“先”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马云仍然居安思危,一时领先并非真领先,他敏感地意识到要在互联网市场一路领先必须不断地突破与锐意进取,他瞄准互联网产业界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与他的团队再度创业――开发了阿里巴巴网站,帮助企业带来更多更有价值的国际订单,马云也因此成为首位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人物的大陆企业家。一时的“创新”领先已属不易,而长期以来,一路领跑互联网则更是难能可贵,马云的成功离不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和“先下手为强”的抢占先机,更离不开日后的不断挑战与突破,没有后来的锐意进取、持续地创新,马云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后继乏力。

谋定而后动,一招制胜。“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高三的我们也是这样,应考压力大,模拟成绩不理想,都不必气馁,要知道先声夺人固然能独领一时之,但谋定而后动,面对挫折积极应对,也能让我们的实力在不经意间蓄积,最终必将以猛兽吞狐、泰山压卵之势扶摇直上,纵横间谁堪敌手!

【魅力点评】

这是一篇思辨色彩颇浓的议论文,亮点一,辩证思维分析较为深刻老道,开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辩证分析了先的危机,并以铺排式展开事例,剖析了一味求先可能后续乏力。接着以牛根生的事例提炼出后发制人需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以马云充分将先与后优势放大为例,阐述了先后优势唯有相得益彰才能完胜市场的道理。

亮点二,事理剖析丝丝入扣,每例素材都能做到先呈现观点,再举例分析,最后在揭示事理间深层逻辑关联。

上一篇:经典作文素材范文 下一篇:小学作文素材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