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范文

时间:2023-09-15 04:21:06

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篇1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探索是了解知识的手段,探索是超越的动力。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勇于探索,才能无往而不胜。从企业家的角度,可以立意为“懂得放手”“给人机会成长”“运筹帷幄之中”等;从员工的角度,可以立意为“抓住机会”“寻找突破口”“缺口上成长”等;联系人生,可以立意为“过程与结果”“思维的高度”“舍与得”等。总之,立意角度可定为探索、创造条件、求同与辨异、勇于探索等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国,每年有上万名儿童失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拐卖或拐骗。拐卖人口导致一个家庭的破碎,人贩子令人深恶痛绝。事实上,拐卖妇女儿童情节严重的罪犯被判死刑,在我国不是没有先例。至于“是否该一律判死刑”,则成为争论的焦点所在。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被拐卖妇女儿童或有关执法部门写一封信,统一以“张超”为写信人,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一律死刑”难以实现,但通过立法、司法等手段,加大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处罚力度,使得拐卖成为不能碰触的高压线,一碰就死,无疑会增强对人贩子的威慑力,自然会减少犯罪。不同群体的不同立场,反映出人们不同的判断和不同的理念,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的法治走向。首先,拐卖儿童一律死刑有违法治精神。罪轻罪重,刑罚必须有所区别,否则无论犯什么罪,全判死刑,社会还怎么安定?如果轻罪重罪,刑罚一样重,那犯下轻罪的人会为了掩盖自己的轻罪而不惜犯下更可怕的罪行。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文体要求,同时也应注意针对不同人,态度的不同。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5年秦岭环保志愿行动将在环境清洁、生态考察、植树绿化、环保宣教四大活动基础上,重点开展治污降霾、城市垃圾分类、农村环境整治、水资源利用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生态考察活动;大力开展环保课堂进校园,自然体验、“绿色一平方”废旧物品置换绿植等形式灵活的宣教活动项目。

在示范活动中,主办方邀请环保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引领亲子家庭走进自然,认知秦岭中的植物,讲解自然界中发生的“故事”;开展“盲径”教育活动,让参与者调动身体机能最大程度地感受自然;现场创作“自然笔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感触用画笔去记录自己眼中的美丽秦岭。单身青年环保志愿者还开展了登山联谊活动。

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悟?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我们辛苦创造的文明,要被我们自己破坏?保护环境,热爱家园,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可谈秦岭环保行动的创新与意义;从教育角度,可谈自然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益处;从人与自然角度,可谈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以上角度,可以糅合在一起,综合立意。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上海市郊已建成2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文化休闲功能也在逐步提升。如何在众多的农家乐项目中,形成上海郊区的特色,加入更多的“人文因素”,充实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迎合当下城市人群普遍需要的慢节奏减压生活,考验着农家乐经营者的智慧。农家乐应着力发挥本土优势,以唤起市民的乡村记忆为基础导向,营造上海独特的“乡愁文化”形态,以“记得住乡愁”为基本目标,打造上海市郊农业旅游的文化基调。依托精致有序的人性化服务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出慢生活空间,可以让更多市民在近在咫尺的市郊农家乐中,体验农耕生活,回忆过往的岁月,留住“乡愁”。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村落中的传统民居是凝固的历史,是民族生存的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和审美观念等传统文化要素的集中体现,是难以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把城市郊区的农家乐打造成现代人的休闲胜地,在放松休闲之中,体验特色农耕文化、乡愁记忆。农家乐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拥有常新的吸引力。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凝固的历史、乡愁记忆、爱的奉献、智慧、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融合。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湛江第一中学在2015年高考中喜现“学霸”班级――高三39班。该班高考成绩非常霸气――全班高考总分平均分663.2分,超出一本录取分数线86.2分。

该班总分680分以上7人,其中杨海韬同学不仅总分688分,而且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加分50分,堪称“霸中之霸”;白升利同学获得浙江大学自主招生加分30分。

该班学生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注重个性与特长的培养,在各项竞赛中表现也非常突出。在部级学科竞赛中,该班获得三等奖以上共 33人(次),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4人,在整个粤西地区实属罕见。

读了这则故事,你得到怎样的启发?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该不该为“学霸”点赞事关教育目标。如果网友、社会、媒体认可的是努力学习的精神当然无可厚非,但单凭分数就一味地点赞“学霸”之风不能提倡,因为事关教育的目标和育人的方向。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考高分、甚至考满分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我们的大学培养的人,绝不是仅仅会考试的人。对于学生还是要综合评价。但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对高分津津乐道,而对其他经历视而不见?用这样的评判标准来对待学生、考核教师,显然会把学生引向歧途,使学校教育走偏。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如何看待应试教育下的竞争、该不该为高考状元点赞?学识与能力、怎样对待名誉、应试分数与全面发展等。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宁夏启元药业309车间的焊工贾有超,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在管道夹缝中已经蜷缩得有些扭曲,虽然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他却用焊枪点击出的绚烂火花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从第一次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和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工作紧紧连在了一起。“像我们这样的焊工,工作特别忙,全车间到处都要跑,有时候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贾有超说。

虽然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焊接技术,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总是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和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参与的多项设备技术改造被公司采纳实施。

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到如今公司同行中的佼佼者,付出的艰辛只有贾有超自己最清楚。他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也用辛勤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读了这段对话,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写作。

角度一:奉献青春才智,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常歌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因为春蚕和蜡炬的无私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谁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大,谁实现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角度二:掌握先进技术,勇攀事业高峰。鸟儿只有掌握飞行的本领,才能展翅高飞;鱼儿只有掌握游泳的本领,才能畅游大海;我们也只有掌握生存的本领,才能立足于社会,生活得更加精彩。

角度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然会成为合格的员工,一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角度四:永不满足,追求卓越。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是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甘于平庸,还是自我加压、永不满足、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永不满足、力求完美的进取精神。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曹春晓,1934年8月出生,浙江上虞人,材料科学家、钛合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航工业航材院研究员。大学毕业后他主动投身航空事业,不断开创新型钛合金和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用毕生心血追寻科技强国的梦想。耄耋之年,他仍为中国制造大型飞机奔波全国各地,为我国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研制尽心竭力。

2015年5月29日,他与夫人张i联向航材院捐赠50万元设立“春联爱心基金”,帮助航材院困难职工,彰显航空大爱。2002年他在昌航捐资设立“昌航之春”奖, 2007年设立了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春晖”奖学金,受到大学师生的高度赞扬。他一直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先后指导了2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学生们均以优秀成绩毕业或出站。他严于律己、关爱他人,提出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善自控、善合群、善生活的“三勤三善”人生哲学,并认真贯彻 “三严三实”要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传递做人处世正能量。他严于律己,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将朋友赠送的礼物折成现金,自觉上交给院工会作为爱心帮扶基金。他用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崇高的品格,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悟?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写作。

角度一:不为名利,只求奉献。在这个用名利和财富衡量成功的物质社会,我们不能放弃名利,但是我们要走出名利的阴影,不能盲目追求名利,不能让名利牵引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来主宰。

角度二:敢于担当,成就梦想。责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与保障,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与保障。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可耻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国家没有任何前途。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

材料作文篇2

从材料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形象化地表述出来。这样既能体现材料的主要含意,又避免直抄原文。如果再使用整齐的句式,效果就会更好。

试题材料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引述示例 “神九”飞天,描绘剑指苍穹的美丽曲线;探月漫步,成就蝶飞花间的优雅身姿;南极科考,迈出探索未知的坚定步履。拜读中国崛起的盛世华章,仰慕中国腾飞的骄傲身影,鸟瞰中国繁荣的美丽蓝图。神州若腾飞之雄鹰,击苍穹之乐鼓。

对比凸显法

很多作文材料是暗含对比的,材料在对比中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考生如果能够概括出对比的因素,作文的立意也就很清晰了。

试题材料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引述示例 “大家好,我来了”彰显一种高傲的神情,一种张狂的意识,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体现一种平等的心态,一种谦逊的美德,一种感恩尊重的境界。

横向联系法

由材料所写的例子,联系类似的例子。这样既引述了材料,又可以形成合力,以强化自己的观点。

试题材料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引述示例 君子之乐,是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高歌;君子之乐,是文丞相“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豪迈;君子之乐,是唐寅“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清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君子之乐也。

形象再现法

有些作文材料要求写作的话题比较明显,考生可以采用比喻的手法将话题形象化。

试题材料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 024元的复式足球,第二天他得知这张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引述示例 诚信如一株梅花,在利益的寒风中摇曳生姿,令人叹艳。诚信如一面峭壁,在利益的波浪拍击下亘古坚实,令人敬仰。诚信铸就高贵的灵魂。我们面对利益时,应该坚持诚信的航向,坚守心中的净土,用诚信换来灵魂的馨香,一如那位为彩民垫资购买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的诚信业主所呈现给世人的诚信品格。

材料作文篇3

第一,要“深”读,吃透材料。读文题,明确写作范围,了解写作要求,按规定一一辨明写作文体、写作形式、人称、语言等;读材料,要读懂、读细致、读全面,准确领会材料的内容,抓住材料的核心,这是写作的关键。具体地讲,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和主旨。如对于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主旨;对于多则材料,要弄清它们的异同,把握材料之间的关系,从而抓住中心;对于隐性材料如比喻材料,要弄清其比喻义;对于含哲理的材料,要把握其寓意。如下面的三则材料: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象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拖后腿,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3.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滔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刘白羽《长江三峡》)

这三则材料从表面上看各自独立,毫无关系,但只要仔细琢磨一下,观点就会水到渠成。材料1是讲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材料2是讲登山的艰辛;而材料3的中心是掌握规律。至此,中心论点就瓜熟蒂落了,那就是――立志、攀登、规律。

其次,一则材料的意思往往不是单一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要注意多角度审读材料,吃透材料。如:

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许多绿海龟用来孵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这一幕,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海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海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幼龟是“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海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出来。这时,好心的游客也走了,原先那只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对这种材料,可以从不同的人物和主旨进行分析、研究,列出不同的观点。可从海龟的角度看: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正确的,盲目跟从要不得。可从游客的角度看:光有爱心还不够,要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才不至于好心办坏事。也可从老鹰的角度来分析。然后进行比较,选出最佳观点。

第二、要“宽”析,“窄”选。所谓“宽”析,指材料的信息量大,要多作分析。要对材料进行筛选、压缩,找出关键句和表现材料主旨的句子,用辩证的眼光,多角度思考材料体现的倾向性;所谓“窄”选,就是材料可能会有多个方面或角度。我们要从自己感悟最深的一个方面去发挥,一般不要做到面面俱到,要善于取舍。如:你发现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的,雨露是免费的,春风是免费的,亲情是免费的,友情是免费的。还有意志、信念、希望、梦想等,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美好事物都是免费的啊!这段文字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1.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获得就必须有付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是这样;2.要重视对文字的学习和掌握;3.人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至于选哪一方面,就要看你哪方面认识深刻,哪方面更好写。

第三、要“新”立。所谓”新”立,即立意要善于依据材料而又高于材料,不落俗套,构思方会精妙。一般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抓对象――材料中有哪几个对象;2.分主次――几个对象间孰轻孰重,材料重点写哪几个对象,这是立意的根本点;3.抓关键――对于这一重点对象,材料中有哪些关键性语句;4.辨是非――弄清这些关键性语句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肯定还是否定,亦即命题者的意图;5.查原因――造成材料中的这种现象的原因。

第四、要依据材料,想象生发。材料作文,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既然是根据材料进行写作,就必须以材料为依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于不顾,天马行空,脱缰狂奔。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从这个意义上讲,写材料作文是戴着镣铐舞蹈。材料作文还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第五、要突破模式,抒写真情。传统的材料作文几乎是议论文一统天下,而且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即所谓的“引―议―联―结”四部分,这种僵化的思维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我们要敢于突破立体限制和僵化的模式,在文章内容和材料保持“神合”的前提下,自主选择能展示个性、才华的文体,自由地表达个人独特的思想感情。

材料作文篇4

是凡命题作文,无论“题”以何种方式显现,包括单一概念、关系短语、笼统说法,还有那种需要补充完整的半命题等等,“题意”总是客观存在并左右着作文应该或只能写什么的大方向,基于此,作文的表达只要符合大方向也就是符合题意了,而符合题意也就算是立意正确了。但这种将合意等同于立意的评价标准,却不能简单地套用在对材料作文立意的评价之上,因为材料作文的“意”,具有明显的双向互动的特点及其高下评判的专门要求。简言之,就是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着极为显明的主与客关系。客,指的是命题材料之中原有的或蕴含或显明的意思、意义,这种客观存现的“意”,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只是规定写作的范围或对象的概念性话题及简单的关系型标题。写材料作文,即使没有偏离地附和或者演绎命题材料的含意,尽管也可认定为基本符合题意,但却不能称之为有所立意,当然也就无从论定见地的高下。命题材料所包含的“意”与写作者所表达的“意”,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存在与建构不应混为一谈,符合题意与建立己意也不能划等号。据此推断,既然立意之“立”,指的是写作者的主观表达,即主客之主,那么,只有针对材料之意所表达出来的或蕴含或显明的见解、见地,方可称之为有其所立之意。

同样强调审题立意,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只要所写的人事、物况或所表达的看法、道理契合话题或标题的所指或能指即为符合题意的作文;材料作文则必须根据命题材料之意来表达自我之见,而后者的见解、见地又只能源于前者的意思、意义。一种以符合题目之意为总体要求,一种以符合材料之意为基础起点,虽然都有关于立意之“立”的评判,但一个被视作是作文的升格,一个却是作文的起码具备,这就是写材料作文与其它类型命题作文在“意与立”方面的最大区别。

认知决定行动。对写材料作文如何立意以及如何界定立意高下的认识,决定了当下材料作文普遍存在着一种很固化的做法,即:由命题材料推出或直接从中撷取出某种说法或者某个概念、意思,而后再通过堆砌素材(包括实例和引用)完成作文。这样的作文,“意”是命题材料内在的或外显的,“例”是搬来的、套用的,唯独缺少了写作者的思量与思考,这实际上还是标题作文甚至话题作文的思路。试以下列命题材料为例:

材料一:数学家高斯18岁时,晚上照例做导师每天多给他布置的几道难题。有一道题写在小纸条上,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找不到解答方法。但越是困难,他越想攻克,一直持续到天亮,终于解开了这道题。第二天,导师接过他的作业一看,惊呆了,激动地说:“你知道吗?这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牛顿没有解出,我也正在研究它,昨天不小心把它夹在给你的作业里,你竟然……”很多年后,高斯回忆起这件事时,说:“如果导师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年没有解开的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答出来。”

材料二:①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②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

材料一是一则叙述性材料,人物及事件的关系、过程里蕴含有“迎难而上”、“无知无畏”、“重点培养”、“身先士卒”、“名师高徒”、“有心栽花和无意插柳”等多层含意,无论从哪一方面去写,都是符合题意的。而所谓立意,就不能简单地从材料中取“一瓢水”去浇灌别的花,即由材料的某一方面归结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说法或道理,而后就自说自话地描述或论述相关的意思。譬如写迎难而上,如果只是谈迎难而上如何如何重要和必要,写迎难而上如何如何有价值有意义,不管怎样旁征博引,至多只能算是符合材料内在的含意。按材料作文的评价标准,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只有透视材料,在探寻或前瞻方面打通材料的关节点,摆出与材料吻合的见解,推出以材料为据的道理,才能算是有立意,以至立意正确、立意深刻。同样是写迎难而上,可以指出高斯的迎难而上不仅靠一种主观心态,也少不了客观的助推;高斯迎难而上的成功又是以其长时间的磨砺为前提的(晚上照例做导师每天多给他布置的几道难题),不是简单地拼体力耗时间等等。很明显,迎难而上的意思或意义确实存现于材料的人事之中,关键在于如何藉此立意。前一种写法,将材料中所蕴含的迎难而上变格成了“公共话语”,只有普遍性的说道,不见个性化的解读,尽管挑明了材料的含意却未能显现自我的见地,立意之立尚不到位;后一种写法,也从迎难而上入手,但所关注的是材料之中如此的迎难而上有什么可以言说的东西,进而深入材料来分析这一种迎难而上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显得有道理有依据,堪称立意到位。

材料二是两则结论性的断语,该怎么不该怎么,会怎样不能怎样,都给人一种毋容置辩的冲击力。写这一类材料作文,最容易“认同材料的论断,列举手头的事况”,导致全文的主旨(意)和素材(例)都是现成的,唯独少了自我适时的见地(立意)。不管是把两则材料综合起来思考,还是立足一则,兼顾另一则思考,都不应将两则材料简单地对立起来看待、理解,或者就其中的一些说法应和式地演绎成文。面对这种说法及意思跃然纸上的命题材料,作文的立意能否更进一层才是关键。譬如非洲谚语,读出其中所包含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的价值影响”之意并不难,但行文必须阐明“成功来自集体的团结协作”、“众人智慧胜于个体力量”的道理所在。席慕容的话,强调个体走自己的路的重要和必要,立意也必须言明其“为什么重要”、“必要在哪些方面”。

材料作文的立意,不进则退。进,即在明确并把准命题材料含意的基础之上,结合其内在的联系和外有的关系,再进一步,将自己的思考、思索、思辨渗入其间,构建起指向材料的意念。退,就是把材料内在的含意归结成一个概念或说法,要么直接将命题材料外显的说法照搬过来,既当作文的文题又是行文的话题,择其一点铺陈一片,无形中把材料作文退回到了话题作文。像2016江K语文高考的作文题,命题材料是“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面对这样的命题材料,相当多的考生以“个性、创新”为作文的主题、主旨,信马由缰地例举古今人事、引述中外名言,把小事拔高,用大话唬人,不仅缺少针对材料内涵的分析思考,甚至完全偏离了材料有关说话问题的题旨。

作文讲求“切题”,而在材料作文里,“切”,即表现为贴切,更体现为深切。对此认知不到位,难免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是不能完全针对材料的整体含义,导致偏离题意(材料之要意),不贴切;二是所立之“意”,要么就是材料现成的说法,要么就是从材料里归结出来的“公共话语”,少自我的真正的见地,不深切。

材料作文篇5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 立意 切入角度

新材料作文的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能够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会失之宽泛,在具有特定环境规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这种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这种作文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审读材料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1、从分析原因入手

变化和发展变化和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2006年全国卷((乙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2、从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3、从辨明关系入手

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也是依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4、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如: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①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的维纳斯的角度)②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

5、从材料的互补关系入手

有些多项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例如、①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作文篇6

一、从材料中直接“勾出话题”

例如,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该勾出哪个字作话题呢?当然是“逼”字。为什么该勾这个字?这里有什么规律吗?有。这个材料中,有两个对象――书法家、练字的人,哪一个是主要对象?书法家。他的主要行为是什么?让练字的人惜纸逼自己写好字。于是,可以概括出从材料中直接“勾出话题”的基本方法:抓住主要对象的主要行为,勾出表达主要意义的关键词。

二、用“定性求因”的方法,从材料中提炼出话题乃至立意

定性求因,就是在看清对象行为后,通过确定其性质,分析其原因,最后提炼出话题的方法。

基本模式:对象――行为――确定性质――分析原因――话题(立意)。

例如,材料:土,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漂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

对象 行为 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土 附着大地成为土壤 对 找准了位置 找准位置

漂浮空间成为尘埃 错 没找准位置 找准位置

掌握了“定性求因”的基本方法,还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1)一个材料如果有几个对象,可以抓住不同对象,分别分析提炼,这是一个材料可以写出许多立意不同的文章的原因之一。

例如,材料:2013年3月15日上午7时30分许,郑州市建设路与桐柏路交叉口一处公交站牌附近,20多位头戴红帽的老年人志愿者发出了“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1路公交车到达绿城广场站时,一位老人让座给一名年轻女子:姑娘,你坐吧!女子连忙推辞。两人谦让一阵后,女子坚持不坐,老人也站在座位旁,此时车厢内站着约20名乘客,没有一人坐下。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角度一:老人 让座 对 理解尊重年轻人 理解尊重

角度二:老人 让座 错 背弃尊老传统美德 继承美德

角度三:女子 推辞 对 尊敬老人 尊重

角度四:女子 推辞 错 辜负别人好意 珍惜

角度五:老人、女子 让、推 对 彼此谦让尊重 让是风格

角度六:老人、女子 让、推 错 座位空置(浪费) 节约利用

角度七:乘客 不坐 对 彼此礼让 让成为风尚

角度八:乘客 不坐 错 不作为 积极作为

(2)对同一个对象的同一个行为,可能作出不同的性质判断,这也是一个材料可以写出许多立意不同的文章的途径。

例如,材料:有个人吃了变质的食物拉肚子,他去找医生看病。医生给他点了两滴眼药水,告诫他说:以后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医生 滴眼药水 错 不对症下药 治病要对症下药

医生 滴眼药水 对 治病先治本 治病先治本

医生 滴眼药水 错 不解决当务之急 要分清轻重缓急

(3)分析对象的行为,不可断章取义,要抓住矛盾的焦点。

例如,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美国最古老的纳尔逊中学的大门口,有两尊黑色大理石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左边的苍鹰代表的是一只被饿死的鹰,它为了实现飞遍世界的远大理想,苦练各种飞行本领,结果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右边的一匹马代表的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开始的时候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房主)给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换到一位农夫家,上帝满足了它的愿望,可是后来它又嫌农夫给它的饲料少,最后它到了一位皮匠手里,在那儿什么活也没有,饲料也多,可是没几天,它的皮就被剥了下来。

要求:请就其中一尊雕塑的寓意(也可兼顾),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分析:

如果选写第二尊雕塑,按照常规方法立意一般没有问题。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马 嫌活多嫌饲料少 错 不知满足 人应有知足之心

追求到不干活饲料多 错 索求过度 人生不能只索求

落个被剥皮的下场 错 贪图安逸 生命价值在奋斗

但是,如果选写第一尊雕塑,就可能出问题了。

如果用“勾出话题”的方法立意,可以根据对象鹰的行为勾出“理想”“练”“忘”这些词语做话题。造句立意,可以造出“要有远大的理想”、“苦练是成功的途径”、“不忘过去,牢记教训”之类的句子,但是,如果写这些道理,很显然,严重偏题了。

如果“定性求因”,仍然只抓住鹰“实现理想”“苦练飞行”来做性质判断,也只能定性为正确,去肯定理想,肯定苦练,也落得个偏题的结果。

原因何在?就是没有看到材料中鹰这个对象的行为是由正反两面构成的,正反两面形成了一种矛盾,矛盾的焦点才是这种材料的意义所在。对这种材料,应该这样分析: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鹰 练飞忘觅食 错 (焦点)看问题片面 虑事要周全

(焦点)只片面发展 发展要全面

(焦点)只求发展 不能忽视生存

(焦点)只求高端忽视基础 发展先夯实基础

三、漫画材料的分析,方法同此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角度一:早点单位 拒绝应聘人 错 重外表不重才能 重才能

角度二:应聘者 应聘被拒绝 错 不注重外在形象 内外兼修

四、验证训练

用定性求因的方法分析高考材料作文题。

例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材料: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角度一:船主 送红包感谢油漆工 对 知恩报答 感恩

角度二:油漆工 顺手补洞挽救了生命 对 顺手 爱心

发现小洞 细心

补小洞 责任

小善大爱 善心

举手之劳 美德

材料作文篇7

一、中心语句法

中心语句法,就是将所给材料的中心句找出来,以帮助我们确立论点。特别是那些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关键性评议语句,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这些语句常常就是材料的中心所在,将它们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无疑是正确的。这也是材料作文最为常见的提炼论点的方法。

【材料】

一次,一个青年人去拜见大科学家爱迪生。见面后,青年人迫不及待地问:“我日夜盼望着能像您一样名扬天下,可就是不为人所知,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出名吗?”爱迪生回答说:“你死后就可以出名了。因为你徒有理想而没有行动,结果是虚掷一生。你死后,人们会教育后代以你为戒,那时你就能名扬天下了。”

【分析】

这则材料通过不为名利献身科学的爱迪生同一个名利熏心的青年人的有趣对话,表达了做人做事不仅应树立远大理想,而且要脚踏实地付出努力,惟其如此才能获取成功的道理。所以不难看出这则材料的中心句是:“你徒有理想而没有行动,结果是虚掷一生。”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句,也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有了正确的立意,就等于迈出了优秀作文的关键一步。

二、由物及人法

往往有这样一些材料,它们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些寓言故事看起来似乎与人无关,但究其寓意,又无一不与人类有关。这些寓言故事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实际上一则寓言故事就是一则人生的哲理,面对这样的材料,需要我们“由物及人”,做一些横向联想,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一些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如此立意,就找到了正确提炼文章中心论点的突破口。

【材料】

“一个驴子背盐过河,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化了。驴子站起来时,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因祸得福,非常高兴。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走到河边的时候,以为再跌倒可以和上次一样,于是故意跌倒水中,结果棉花吸了水,驴子再也不能站起来,被淹死了。”

【分析】

分析类似的材料时,我们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寓言故事都要联想到人。这则材料以驴子搬用经验做事而丧命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经验”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我们更加便捷地获得成功,也可以使我们因此而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甚至失败。“经验”只能借鉴,不能完全照搬。因为经验有其局限性,更有其科学性,盲目地把局部经验作为普遍经验来照搬,势必犯狭隘经验主义错误,其结果必然失败。本文这样立意,提炼出的中心论点就一定不会错。

三、明析褒贬法

明晰褒贬法即找出材料中那些蕴含着命题感彩的词语。有一些材料往往会蕴含着命题者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倾向,或褒或贬,所以审题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而细致地研读材料,精心捕捉那些体现褒贬情感的语言信息,充分体会这些语言所蕴含的感彩,揣摩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只有如此,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从而提炼出恰如其分的中心论点。

【材料】

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做客,国王按约定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他。火车到了,司机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可是半小时后,头发灰白又蓬乱的爱因斯坦老人身着沾满泥土的破雨衣,脚穿一双旧皮鞋来了。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个儿步行而来。

【分析】

这则材料从表面上看,有暴露爱因斯坦对穿戴不太讲究,对容貌不善修饰等不拘生活小节之嫌,其实这只看到了其表面现象,而没有联系爱因斯坦的人品去深入品味。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不拘小节,乃是因为他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科学事业中,到了忘我的地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讲究穿戴和修饰……如此着眼分析,我们就可以体会出撰文者所蕴含其中的褒扬情感: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即使成名后,也毫不考虑个人享受,无私忘我,献身科学,精神宝贵。这样的立意无疑是正确的,提炼出的论点也肯定正确。

四、多向思维法

有一些材料交错出现了多人和多事,杂乱无章,像一盘散沙一样无头无绪,乍一看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考生自己的心可一定不能乱,一定要沉稳审题,不妨采用多向思维的方法,即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的立意。譬如,既可着眼于此物立意,又可着眼于彼物立意,还可着眼于彼此两物的关系来立意;既可从正面立意,也可从侧面或反面立意,只要是围绕材料展开的有积极意义的立意,提炼出来的论点就不会跑偏。

【材料】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

(一)横向立意。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立意,论点可以是:无论做何事,都不能脱离实际。

(二)反向立意。思维从与原材料相反的角度去立意:越人赤脚、披发,是因为他们缺乏鞋帽,因此鲁国人就会大有市场,从而得出鲁人不但不会穷,反而会暴富的结论。这是从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的角度进行思维的。

(三)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可提炼出如此论点:无用武之地难酬壮志。

(四)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内容同其他内容加以联系,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可提炼出这样的论点:扬长避短,方能生财有道。

五、异中求同法

有的材料涉及两个或多个侧面,且论述角度不同,表面上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遇到这种情形,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分析,广泛联系,采用异中求同法(找出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点)来立意,从而提炼出切合题意的中心论点。

【材料】

A.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的人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B.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分析】

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架在山涧上的木头,二则是说小李演讲时很紧张,面对黑压压的人群啥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形式上不同,但结果一样:未能如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照此立意,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论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六、互补相生法

【材料】

A、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B、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分析】

材料A强调的是自我理念;材料B强调的是虚心求教,二者都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所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立意:既坚定自信又虚心请教。

总之,材料作文的论点提炼方法,要因材料而异,但不管什么材料,从写作规律来看,都是意在笔先,立在思后。当然,材料作文提炼论点的方法远非上述几种,且这些方法也都不是孤立的,所以,我们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不妨多维考虑,综合运用,力求使材料作文的论点提炼得恰如其分,更趋完美。

材料作文篇8

一、品读生活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大文豪苏轼也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阅读是积累材料的有效方式,而通过观察生活,关心身边,关注社会,从生活中来的素材更能打动读者。

2007年江苏高考一考生作文《怀想天空》,无论是语言锤炼还是写作技巧都显得平淡甚至有些稚嫩,但是考生回想高考前在家做饭、送饭、割麦的那片“天空”,倾注了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农民父亲质朴的情感,所以最终还是打动了读者,获得较高的分数。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考生将视线投向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女,把“他们”从农村到城市经历的不适应,再到逐渐成熟,再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成长变化,选材真实,也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以你为邻》,考生以“我”的同桌——一个农民工孩子为典型,真实再现了当代农民工子弟的生活、理想、质朴精神以及他们对现实的无奈,文章将同桌的故事和我自己的切身感受相结合,慢慢展开,进而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引起了老师的共鸣。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回到原点》,考生以西关老屋面临拆迁为素材,将个人生命的“原点”与岭南文化的“原点”融为一体,细节描写充满生活气息,家猫晒太阳,祖孙俩嬉戏两个场景,无不是考生平时善于观察生活的结果。

各地高考高分作文都告诉我们,写作是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从这点出发,就确定了高中写作教学的宗旨:将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摆在首位。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这样雷同的材料大量减少,材料的来源又得到了扩展。

二、学会取舍材料

请看这样一个习作片段:

最近,区伯在街上发现一台公车在下班时期被使用,正要走过去讨个说法,那个司机便开口道:“区伯,给个机会吧!你也该回家啦……”区伯坚决地说:“我给你机会,谁给我们万千百姓机会啊!”司机见况不妙便加速逃逸,撞伤了年迈的区伯。记者采访时,区伯含着泪水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继续干下去。”有人说这老头真是固执、食古不化,这样做何苦呢?有什么好处,敢跟政府对着干,简直就是找死。但也有万千的支持者被他的执着所震撼了。执着的区伯几乎把自己的生命也投进了为民请命的道路上。社会上如果多几个这样的人,我相信,社会会更和谐。

然而区伯还将广州政府告上了法庭,状告他花了纳税人的钱却无所作为。这引起了全国的热议,毕竟,民告政府的事件还是很少出现的。一些支持者说:“区伯,你是我们的英雄,你尽管去做,你道出了我们压抑在心中的话,我们是你强大的后盾。区伯则表示:”即使一审败诉了,我也会上诉。”执着的他活在为民请命的道路上,让有限的生命燃烧,为人民带来光辉,每一步路都是用执着踏上去的。即使家人十分不同意他的做法,他也毫不犹豫地继续做着。(学生习作《生活需要》)

不难发现这位学生虽然积累了大量有关区伯的材料,但不加选择,全部用上,严重影响到议论文的论证效果,实在看不明白生活需要什么。下面的修改会发现叙事适当,论点就清晰:原来生活需要执着:

生活需要执着,执着能为你的前行之路披荆斩棘。广州市的区伯,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他虽然年过六旬,但仍日晒雨淋地在街上监督公车私用的现象。被一公车撞伤了,仍坚定地高叫着,“只要还活着,我就会继续干下去。”他甚至敢把广州市政府告上法庭,指责政府花了老百姓的钱却无建树。到底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勇气?是执着,执着让他不畏艰险,走在为民请愿的道路上。生活需要执着,执着为你开辟道路,指引你向前,避免半途而废。

修改后就很清楚生活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引用区伯的材料简洁明了,能更好地服务观点。所以,面对大量材料,要用一种理性的眼光去作一番严格的审视。离题的剔除,冗长的割爱。沙里淘金,优中选优,留下的便是闪光点、精彩点,它们就是克敌制胜的精兵强将。再经过深度思考来挖掘内涵,提升它们的价值。

三、清晰思考材料

当你呱呱落地到吱吱学语时,父母为你好,便教你读书写字,煞费心思,希望你长大后成才。望子成龙的想法使他们一次又一次说出“为你好”。“为你好,不要接触网络。为你好,不要出去玩”。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通讯快捷方便,提供了人们活动的平台。当然,当你陷入深坑时,网络便是一剂毒药,你很难除去它。然而,当网络触及身边时,你需赶上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获得更多的资讯,更多的知识扩充。父母不应一味只会说“为你好”。(学生习作《为你好》)

这个例子材料思路不清,“为你好”显然包含了两层意思,是真好还是假好?“教你读书写字”是真好,“不要接触网络,不要出去玩”还可以单纯地说个“好”吗?下面修改后,观点就很鲜明:

面对如今充斥着暴力、色情、欺诈的网络世界,许多父母都反对孩子上网,说这是为孩子好。的确,让孩子远离污浊的网络环境,会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可是父母没有意识到网络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资讯,补充更多的知识。许多孩子都抱怨对最近流行的网络用语毫不知晓。中山大学在举行保送生测试时,抽到的题目是“有人建议把偷菜游戏改叫摘菜,你对此有何评价?”考生完全“懵”了。可见,父母应该换一种爱的方式,给自己的孩子多点自由和信任,不再专断地说“不要上网是为你好”,多尊重孩子的正确选择。

上一篇:小实验作文范文 下一篇:关于未来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