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工程范文

时间:2023-03-18 17:26:38

边坡支护工程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边坡;支护结构;格构式;锚杆;动态设计

1工程概况

本边坡支护工程位于某中学校园内,场地原为一无名山丘,坡脚已建有学生宿舍一栋,饭堂一栋。学生宿舍高六层,框架结构,天然地基基础;饭堂高三层,框架结构,天然地基基础。现学校拟将山丘削平降低,拓宽场地后建设学生活动中心。拟建的学生活动中心高六层,采用框架结构,天然地基基础。

场地的规划设计如图1。边坡北段:坡脚为运动场,地面标高16.300m,下部设有毛石

重力式挡土墙,高约2.000m,往上为自然斜坡;边坡南段:坡脚为学生宿舍及饭堂,地面标高为12.000m,下部在距饭堂约3m处设有毛石重力式挡土墙,高约4.500m,往上为自然山体。

根据规划设计,拆除原有的毛石挡土墙,重新修建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坡顶)位置距拟建的学生活动中心最近处6.000m,支护结构的底部位置距饭堂最近处10.000m。支护结构分二段:AB段:坡脚标高16.300m,坡顶标高22.300m,高差6.000m;BC段:坡脚标高12.000m,坡顶标高22.300m,高差10.300m。

颜凯良

(台山市晋石地质勘察有限公司 广东台山 529200)

摘要:边坡支护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其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并应根据施工过程的地质情况和变形监测情况随时进行校核、修改。

关键词:边坡;支护结构;格构式;锚杆;动态设计

1工程概况

本边坡支护工程位于某中学校园内,场地原为一无名山丘,坡脚已建有学生宿舍一栋,饭堂一栋。学生宿舍高六层,框架结构,天然地基基础;饭堂高三层,框架结构,天然地基基础。现学校拟将山丘削平降低,拓宽场地后建设学生活动中心。拟建的学生活动中心高六层,采用框架结构,天然地基基础。

场地的规划设计如图1。边坡北段:坡脚为运动场,地面标高16.300m,下部设有毛石

重力式挡土墙,高约2.000m,往上为自然斜坡;边坡南段:坡脚为学生宿舍及饭堂,地面标高为12.000m,下部在距饭堂约3m处设有毛石重力式挡土墙,高约4.500m,往上为自然山体。

根据规划设计,拆除原有的毛石挡土墙,重新修建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坡顶)位置距拟建的学生活动中心最近处6.000m,支护结构的底部位置距饭堂最近处10.000m。支护结构分二段:AB段:坡脚标高16.300m,坡顶标高22.300m,高差6.000m;BC段:坡脚标高12.000m,坡顶标高22.300m,高差10.300m。

2地层结构

勘察工作是在削坡施工完成后进行。在勘探孔揭露的深度范围内,边坡所处场地的岩土层如下:

①层粉质粘土:为泥岩风化残积土,可塑~硬塑,主要分布于场地西面,揭露厚度1.20~5.00m;

②层全风化砂质泥岩:坚硬,揭露厚度2.30~10.50m;

③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坚硬程度为极软岩,揭露厚度2.50~6.80m。

3支护结构方案的确定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可行性:根据场地的现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技术、材料供应等条件,研究方案是否可行。

安全性:包括支护结构自身的安全及周边建(构)筑物由于边坡支护结构的施工及建成后的使用的安全。支护结构自身的安全由设计计算确定。但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也往往被设计人员忽略。要详细勘查清楚边坡塌滑区范围现有及拟建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类型。分析边坡支护结构施工及建成后的使用与现有及拟建建(构)筑物的相互影响,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这些相互影响的不利因素,协调一致。

经济性:对各种支护结构类型进行经济技术比较。

经过上述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分析。综合考虑,确定最终实施的支护方案。

对于本边坡工程,AB段高差6.000m,高度不大,坡体的土质较好,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方案较合理,且现场拆除原有挡土墙后有大量毛石,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节省工程造价。

BC段高差为10.300m,可考虑采用的结构形式有:扶壁式挡墙、排桩悬臂式挡墙及格构式锚索挡墙。

三种结构形式的比较:

扶壁式挡墙:经初步计算,墙高11.500m(基础埋深1.200m),底板宽5.500m,扶壁间距4.0m,每延米的混凝土用量15m3,钢筋用量0.5t,每延米造价2万元。基础从支护结构的边线向坡体内开挖3.500m。由于坡顶拟建的学生活动中心距支护结构的边线最近处只有6.000m,预估独立柱基础宽约2.000m,则独立柱基础边线与支护结构基础的边线的水平距离只有1.500m,支护结构基础开挖将形成一高差11.500m的边坡,施工期间按1:1放坡,则放坡范围将宽至拟建学生活动中心范围内9m,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土方量巨大,二是将原学生活动中心场地的原状土挖开再回填,回填土的固结沉降将使地面下沉、开裂,三是学生活动中心工程须采用桩基础(人工挖孔桩),且桩端与支护结构基础底面的高差要小于两者水平距离的1/2。由此可见,采用扶壁式挡墙,钢筋、混凝土用量大,造价高;土方开挖,回填量大、回填土沉降固结引起地面开裂;同时,拟建的学生活动中心工程由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改为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增加的工程造价50元/m2,综上所述,本工程采用扶壁式挡墙方案不够合理。

排桩悬臂式挡墙:初步计算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径1500,桩长18m,桩距4.0m,桩间挡土板平均厚300mm,每延米混凝土用量(桩及挡土板)约12m3,钢筋2.5t,每延米造价2.8万元。人工挖孔桩施工进度慢,每天只能挖1m,挡土板的施工需要支模,桩身凸出支护结构外,影响美观,另外桩顶位移大(初步验算约50mm)引致墙顶地面开裂。

格构式锚索挡墙:经计算,采用4道锚杆,锚孔直径φ160,锚杆长18m,钢绞线4φs15.2,面板厚120mm,每延米造价1.5万元。格构式锚索挡墙采用逆作法施工,一边从坡顶地面向下削坡,一边支护,施工安全。由于一层层地施工锚索并施加预应力,边坡和坡顶均不会产生水平位移。

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扶壁式挡墙造价高,施工难度大,会引致地面开裂;排桩悬臂式挡墙造价高,工期长;格构式锚索挡墙造价最低,工期也较短。本工程最终确定采用格构式锚索挡墙方案。

设计计算

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坡体各岩土层的边坡稳定验算指标如下:1层粉质粘土:重度γ=18.7KN/m3,粘聚力c=33kPa,内摩擦角φ=16°;2层全风化砂质泥岩重度γ=19.1KN/m3,粘聚力c=39kPa,内摩擦角φ=25°

计算采用理正岩土系列的边坡稳定分析软件进行。锚杆的水平间距2.800m,计算简图如图2。

计算结果:最不利滑动面滑动圆心O=(-5.740,13.330)(m),滑动半径R=14.513(m),滑动安全系数Ks=1.48。

5.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5.1稳定安全系数的取值

由于本边坡工程坡顶有拟建的学生活动中心,坡脚有学生宿舍、饭堂,都是位于边坡塌滑区内的重要建筑物,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本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30,另据规范第5.3.1条的要求,破坏后果极严重的边坡工程,其稳定安全系数宜适当提高。因此,在设计计算中稳定安全系数提高到1.48。

5.2 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

边坡支护工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支护结构的施工及建成使用与相邻建(构)筑物的相互影响。本工程坡脚的学生宿舍、饭堂与支护结构有一定的距离,可以认为没有影响。坡顶拟建的学生活动中心由于距离很近,应考虑建筑物基础底的附加应力对边坡支护结构的影响及考虑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由于本支护结构及学生活动中心工程还未建设,因此,设计时相互协调,使学生活动中心的基础埋深与边坡支护结构的水平距离符合一定的要求,保证学生活动中心工程的基底附加压力不影响到支护结构,也保证支护结构的施工及建成后的使用不影响建筑物的地基稳定。

6.结论

6.1边坡支护工程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其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并通过多种结构形式的分析比较才能得出一种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简便的实施方案。

6.2边坡支护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施工及建成使用期间与相邻建(构)筑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做到协调一致。

6.3边坡支护工程的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根据边坡施工过程的地质情况和变形监测情况随时进行校核,修改。

本边坡工程已于2009年3月建成并交付使用,经施工及使用期间的多次监测,变形情况未见异常。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钉 边坡支护 土钉墙

1.概述

土建工程中经常遇到边坡稳定问题,特别是在场地有限,基础埋深较大,基坑边坡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而且开挖又无放坡条件等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边坡易失稳产生滑动、塌方,不仅影响工程进展,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和造成工程事故。因此有必要采用边坡支护措施来加强边坡稳定。

土钉支护是一种用于开挖支护和边坡支护工程的加筋土技术,通过较密的土钉(锚杆)沿通长方向与周围土体接触,在土体发生变形时,接触界面上产生粘结力、摩擦力,土钉(锚杆)被动受拉,通过受拉给土体以约束,增强土体的抗剪和抗拉强度。

土钉支护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有一定胶结能力和密实程度的砂土、粉土和砾石土、素填土、较硬的粘性土以及风化岩层等。它具有安全可靠、工期短、机具简单、易于操作、经济效益较好、占地小、空间大等优点。但在松散砂土、软塑、流塑粘性土以及有丰富地下水源的情况下不能单独使用,更不能应用于没有自稳能力的淤泥、饱和软弱土层[1]。

在我国,土钉支护技术在应用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许多高校也相继投入土钉支护的研究当中,从土钉支护有限元分析法、极限平衡分析法等的理论研究,到现场测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等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土钉支护得到了很大发展。

2.土钉的作用机理

目前,一般认为土钉支护机理是以新奥法(New Australian Tunneling Method)理论为基础,在土钉体作用下,把潜在滑裂面之前主动区的复合土体视为具有自撑能力的稳定土体,以阻止土体侧向位移,支承未加筋域土体的侧压力,保证土坡的整体稳定性,即认为经过加筋的土体形成了类重力式挡土墙――土钉墙,土钉的作用机理类似于挡土墙的机理。

试验证明,土钉在其加固的土体中起着箍束骨架的作用,这种箍束骨架作用是由土钉本身的刚度、强度以及在土体中分布的空间形式所决定的。它具有制约变形的作用,使复合土体成为一个整体。

在复合土体中,外荷载与土体自重产生的土中应力由土和土钉共同承担。由于土钉具有土体所无法比拟的抗拉、抗剪强度和抗弯刚度,在土体进入塑性状态以后,应力逐渐向土钉转移。土钉支护在向下开挖的过程中,土体的抗剪能力早已充分发挥,然后靠土钉受力而保持稳定。等到土体开裂时,土钉中出现了弯剪、拉剪等复合应力;随着土中裂缝的开展与贯通,土体退出工作,土钉中的应力水平不断上升,直至土钉体中注浆体开裂、钢筋屈服。

土钉不仅分担了土中应力,它还起着应力传递和扩散的作用。土体部分的应变水平和荷载相同条件下的素土边坡相比大大降低了,从而推迟了开裂域的形成与发展。

与土钉连在一起的钢筋网喷砼面层也是土钉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层的设置限制了由于开挖卸荷或外部超载使主体产生的坡面膨胀。限制坡面膨胀能够起到削弱内部塑变,加强边界约束的作用。

从整个复合土体看,塑性应变也大大延迟了。同时变形的特性也得到了改善。土钉墙在超载和自重应力下的变形特性表现为持续的渐进性破坏。即使土体中已出现局部剪切面和张拉裂缝,并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开展,仍可持续很长时间而不发生整体塌滑。

所以,总的看来,土钉支护土坡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都大大提高了,变形特性也获得了改善[3]。

3.土钉支护结构的失稳形式[2]

从整体稳定性分析角度出发,土钉支护结构的失稳形式分为体内破坏与体外破坏两种形式。体外破坏是将整个支护结构看作刚性体而发生的沿基坑底面的水平滑动,或支护结构连向基底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体产生整体滑动,或支护结构发生倾倒的破坏模式;体内破坏表现为破裂面全部或部分穿过了被支护土体的内部。

从土钉本身的破坏来讲,支护结构的失稳形式分为土钉的拔出破坏和拉断破坏两种。拔出破坏是由于主滑体在水平滑动力的作用下,土钉水平方向的“锚面力”小于水平滑动力的结果,常表现为上部土钉被拔出。在土钉发生拔出破坏前,土体沿滑裂面的抗剪作用已完全发挥。随开挖的进行,荷载通过滑动区内钉土相互作用的摩擦作用及面层的土压力传递给“锚固段”土钉,当上部土钉发生局部转动,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达到土钉的水平抗拔作用力时,上部土钉发生拔出破坏。土钉拉断破坏是由于土钉的强度不足而被拉断的破坏形式,其特点是,土钉在潜在滑动面后的长度足够长,这类失稳形式在实际工程中较为少见。

4.土钉支护的优点及局限性

与其他的挡土技术或支护类型相比,土钉技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4]:

(1)材料用量和工程量少,节约造价。

(2)施工期短,施工设备轻便,操作方法简单。施工时对环境的干扰小,减少环境污染,特别适合于城市地区施工。施工所需的场地较小,能紧贴已有建筑物进行基坑开挖,这是桩、墙等其他支护难以做到的。

(3)对场地土层的适应性强。土钉支护特别适合于有一定粘性的砂土、粉土、硬塑与干硬粘土,但即使有局部的软塑粘性土层,在采取一定措施后也有可能采用土钉支护。当场地同时存在土层和不同风化程度的岩体时,应用土钉支护特别有利。

(4)结构轻巧,柔性大,有很好的延性。土钉支护自重小,不需作专门的基础结构,并具有非常良好的抗地震及抗车辆振动的能力。土钉支护即使破坏,一般也不至于发生彻底倒塌,并在破坏前有一个变形发展过程。

(5)安全可靠。土钉支护施工采用边挖边支护,安全程度较高;由于土钉数量众多并作为群体起作用,即使个别土钉出现质量问题或失效对整体影响不大。土钉技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是随时可以根据现场开挖发现的土质情况和现场监测的土体变形数据,修改土钉的间距和长度,万一出现不利情况,也能及时采取措施加固,避免出现大的事故。土钉支护施工在与现场量测监控结合的前提下,比其他支护有更高的安全度。

土钉支护的缺点和局限性主要是:

(1)现场需有允许设置土钉的地下空间。如为永久性土钉,更需长期占用这些地下空间。当基坑附近有地下管线或建筑物基础时,则在施工时有相互干扰的可能。

(2)土钉支护如果作为永久性结构,需要专门考虑锈蚀等耐久性问题。

5.结束语

土钉支护是通过沿土钉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形成复合体。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通过土钉与土体接触界面上的粘结力或摩擦力,使土钉被动受拉,并通过受拉工作面对土体进行约束加固,提高了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增强土体变形的延性。采用土钉支护结构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所需场地小,材料用量和工程量少,经济效益高。

(1)根据实际工程中地层的力学性质、基坑开挖应力分布、变形特点及基坑失稳特征,土钉支护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是:上部土钉应长而密,下部应短而密,中部应按滑移线位置及抗拔稳定性进行设计。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质边坡支护工程;复杂地质;安全事故;道路工程;建筑工程;城建工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4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09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48

土质边坡支护工程是当前道路、建筑、城建施工工程中重要的一项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对各项工程涉及的边坡进行硬化处理,达到固定作用。目前针对砂卵石层、松散人工填土、淤泥层、流砂层等土质以及存在水害的边坡,主要方法是利用土钉、锚杆等材料和二次注浆、千斤顶压入钢管土钉等工艺措施,对边坡进行稳定性施工。治理存在水害的边坡首先应查找水源所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主要方法有滤、挡、排、堵、抽等。下面本文对几种特殊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探讨。

1 边坡支护技术简介

实际上,边坡支护技术既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又是一门经验性的学科,同时多数支护工程属于临时性的,因此需要在成本上采取有效措施达到节约的最好效果。边坡支护技术也有其基本的要求和起码的标准,也就是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施工便利性等。在日常的土木工程建设中,边坡支护技术十分常用,在不同的施工情况下,支护技术也不尽相同,比如要想边坡的侧面更加稳定,我们可以利用水泥土墙作为辅助支护,使用锚杆支护,它较适用于高度在6m以下的基坑;又如在某些特殊环境中,比如在部分特性土质内,我们可以采取土钉支护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土质内的水位应保持适中位置,不能过高,较适用于高度在12m以下的基坑。

2 土木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

2.1 边坡支护方案探讨

2.1.1 我们要结合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边坡支护方案,这样才能确保边坡支护技术顺利施工。笔者以A土木工程为例,在此分析边坡支护技术的方案。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该工程在支护方面主要采用了土钉支护的方式,并且要求对支护的保护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土钉的深度也不能忽视,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2.1.2 逐一针对成孔的位置进行标记编号,从而有利于快速识别,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

2.1.3 设计拉拔试验。实际上,要想检验土钉打入土内的实际效果如何,我们应当交给第三方来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土钉具有较为充足的强度。

2.1.4 对注浆的比例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尤其是对外加剂的用量要注意分量,该工程方案中主要采用了重力灌注的方式,有时也可采取补浆的方式。

2.2 基坑开挖

我们知道,基坑开挖是边坡支护的一项基础和前提。这是由于基坑在开挖时容易造成土层的破坏,继而增加了开挖难度,特别是在开挖后期变形、位移等问题就会出现。因此基坑开挖要坚持分区原则,以此来确保分区基坑平衡开挖后能够顺利地进行下一分区的基坑作业。某土木工程就注意到这一点,在基坑开挖开槽后就立即进行了支撑,支撑马上开挖,同时坚持了分区原则,避免超过基坑原本的设计量。

2.3 地质监测

地质监测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不利地质影响,确保土木工程处于稳定的状态,不至于变形。在对基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更需要强化地质监测,通过地质监测所获得的数据来合理安排边坡支护施工。值得注意的是,这能够使地质监测起到极好的监控作用,使我们的施工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查看地质变化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施工方案改进意见,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边坡支护技术的水平,使其更快地适应土木工程的环境。

3 土质边坡支护工程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笔者在此所讲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在施工时经常遇到的复杂地质条件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问题等情况,下面进行分类介绍:

3.1 复杂地质条件

在我们的土质边坡支护工程中,特殊情况中的复杂地质条件主要包括人工或砂卵石层、机械填土层、流砂层以及淤泥层等问题。对于回填土,它具有土质松散、杂物多、成孔困难、边坡自稳能力差、容易塌孔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多数都选择使用锚杆,最后再对局部进行土钉施工。我们都知道,锚杆成孔需通过调整锚杆的长度以及其角度进行解决,并且暂时的边坡支护也须用土钉进行施工。另外,由于土质存在易出现饱含水、松散等情况,以致无法有效进行人工钻机成孔。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用钢架管或者钢管成孔,此时须注意要在钢管的周边按合理的布置方式钻出排浆用的小孔,接着在小孔上部焊接一些羽翼保护帽,如此一来就可以使钢管在成孔时不被泥土所堵塞;另一方面,我们可在钢管的头部焊接一些有用的锥型头,遇到硬锤无法进入时,我们就可以使用人工方法,用管钳来转动钢管,以达到我们所要求的孔深,此时也许很多人都会产生质疑――这根钢管是否需要拔出?笔者认为,此处的钢管并不需要拔出,我们可以把它直接作为土钉或锚杆体。在开展注浆工作之前,我们可用BW-150/50往复泵对钢管进行冲洗,把所有的注浆孔冲开,然后再用该泵进行高压注浆,此时的浆液会沿着四周的小孔排出,继而挤压进入土体,使得杆体与土体凝结成一个整体。若遇到土体边坡自稳性能较差的现象,我们就需要高度注意,不能采取先修坡面再打入钢管的施工顺序,相反,我们可以在修整坡面之前排管入土,至注浆结束之后把坡面修整到要求的坡角,最后做挂网喷砼工作。这样才能较好地满足支护参数要求,达到快速稳定边坡以及保护边坡稳定安全的目的。

3.1.1 砂卵石层支护处理措施。顾名思义,砂卵石层即土体里面含有诸多卵石,在支护工程中,不容易钻孔,很容易发生坍塌和崩落。砂卵石层的处理方法与人工填土的程序和重点基本一致,倘若遇到钢管无法正常排入的问题,我们应当灵活地借用千斤顶进行压入。

3.1.2 流砂及淤泥质土支护处理措施。该类型土质的主要特点是含有的水量较大,土质相对较软,呈现出流塑或软塑的状态,一般的锚杆或成孔置土钉的方式方法难以有效实施,并且边坡的稳定性非常的差。因此对该类型土质处理的方法也相对复杂,主要包括两种:第一是在钢管中排入成孔注浆,这与上述论述方法基本相同;第二是利用机械钻入用套管保护成孔,当成孔达到足够深度后再对锚杆杆体进行埋置处理,在注浆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七字方针:“边拔套管、边注浆。”这样的注浆方式能使其顺利地从杆体底部排出,有利于套管内的泥水被挤出,确保砂浆保持足够的强度。在实际施工中,因为该类型土质非常容易发生坍塌,一旦拔管则很有可能发生垮孔造成部分区域无砂浆的现象,因而建议实施第二次注浆。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第一次注浆的时候,PVC管的底部应当尽量保持封闭,注浆结束并且套管完全拔出之后,暂停5个小时左右,再实施第二次注浆。倘若短时间内进行第二次注浆,其浆液无法形成足够的压力挤开坍落的土体;相反,如果时间过长也不可行,这是因为浆液发生凝固会产生强度,导致无法进行二次注浆。总地来说,无论水泥浆液内有没有添加剂,都应当按照其终凝结束时再实施第二次注浆时机相对更为合适。

在支护工程中,还应当尽量保持边坡的稳定,主要方法是:在对边坡实施挖掘过程中,应减少每次挖掘的深入,每挖掘1m左右即对已挖的部分进行支护,然后再继续下次挖掘。同时在设计时,也应尽量考虑将挖掘的范围扩大,尽量增大放坡量。另外,遇到处理难度较大的复杂土质时,还可以采取超前支护的措施。

3.2 水害

为什么要强调水害的处理,这是因为水害在引起土体滑坡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且也是支护工程中容易忽略的部分。具体而言,就是实施支护工程的锚杆或土钉主要是利用土体受拉反作用力,实现加固功能,但当土体受到水害侵害时,锚杆或土钉与土体的黏结强度就会被削减,造成抗拔力无法抵挡住土体的下滑,造成坍塌,这也是为什么在雨水季节容易发生土体滑坡的原因。

治理水害关键在于治理水源,这是在支护工程领域达成的共同认识。对于水源的查找,一般采取顺藤摸瓜的方式进行,当查找到水源后,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治理。当需要永久固定边坡时,则应当找到水源,堵住去处或引流到其他土体,比如挖掘排水沟,避免流水渗入土体。针对工程施工要求和具体环境实际,采取合理、科学、节俭等措施,对水害进行治理,一般都能够达到止水的目的。

4 注意事项

4.1 方案

在设计施工前应全面对工程涉及区域的土体进行勘察和了解,尽量选择到每一处现场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避免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后续施工增加或土体坍塌安全事故。

4.2 监测

土质边坡支护开始施工后,应在附近高点选择几个观测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土体进行随时监测,有条件的可采取在土体中放置应变观测器的方式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任何危险信号,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3 速度

速度要素在土钉或锚杆施工时尤为重要,须快,且要尽量减少边坡土体发生水平位移等不良现象,这样的支护工程稳定性才越好,因此建议首先施工土钉,因为土钉施工速度相对更快。

4.4 质量

严格控制施工程序,该事前试验的必须试验后再施工,尽最大可能减少隐患。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支护工程施工中应严格管理设计、施工、监测等各个环节,遇到土质复杂、水害等特殊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有效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蒋续平.土质边坡支护工程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J].湖南地质,2002,(1).

[2] 李仲秋.土钉支护在长沙地区基坑与边坡工程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边坡;施工技术;支护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居住小区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原是某商品混凝土公司采石场旧址。采石场总体呈似长方形的槽状地形,南北向展布,其西侧、北侧和东侧为因采石形成的岩质边坡,南侧为目前唯一的通道出入口。因采石形成的边坡总长1133m,高度为24.35~102.14m,均为岩石边坡,见图1。

图1拟建小区场地平面图

2.边坡支护处理方案

2.1Ⅰ区(1-12剖面)

(1)清除全部堆积体和边坡面上被爆破影响形成的松石、危石;

(2)在边坡中下部标高为1190.0~1210.0m位置修坡形成2.86~8.57m宽平台,便于安全施工;对标高为1205.0~1210.0m以上3~7剖面边坡区域进行锚喷支护,预防落石掉块伤人,由于该段边坡夹有泥灰岩,同时起到对边坡进行封闭的目的;标高为1190.0~1210.0m以下顺层切坡以上边坡范围坡度较缓(32°~52°),安全性较好,故仅在下沿设被动防护网预防落石掉块;标高1190.0~1205.0m以上1~4剖面坡面岩体完整性较好,坡面不支护,坡脚顺层开挖范围,要求开挖时将泥灰岩全部清除,外露面为白云岩,由于边坡高度不大,不考虑支护;

(3)在坡顶及坡脚设置2.0m被动防护网,起到拦截滚石、落石和安全防护的目的;

2.2Ⅱ区(13-18剖面)

(1)清除全部坡面堆积体、清除13~17剖面坡顶平台2.0m以外全部堆积体、2.0m以内大于0.50m厚的堆积体和边坡面上被爆破影响形成的松石、危石;

(2)对①、②号危岩进行嵌补支撑后锚喷支护,嵌补支撑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

(3)对能修坡形成平台的边坡面进行修坡形成1~2级平台,便于安全施工;对中部不安全边坡区域进行锚喷支护,预防落石掉块伤人,由于该段边坡夹有泥灰岩,同时起到对边坡进行封闭的目的;对边坡脚一定范围内坡度较缓,安全度较高的边坡段仅在下沿设被动防护网或在坡脚设砖砌花台预防落石掉块;坡脚顺层开挖范围,要求开挖时将泥灰岩全部清除,外露面为白云岩,由于边坡高度不大,不考虑支护;

(4)在坡顶有平台且平台以上边坡未作锚喷支护的坡段设挡渣墙,没有平台的坡段设置被动防护网,起到拦截滚石、落石和安全防护的目的;

(5)由于边坡的汇水面积较大,在坡脚设置排水沟,截排地表水。

2.3Ⅲ区(19~28剖面)

(1)清除全部坡面和坡脚平台上的堆积体、清除19~26剖面坡顶平台2.0m以外全部堆积体、2.0m以内大于0.50m厚的堆积体和边坡面上被爆破影响形成的松石、危石;

(2)对③号危岩进行清除后锚喷支护;

(3)对能修坡形成平台的边坡面进行修坡形成1~2级平台,便于安全施工;对中部(除21~26剖面范围)的不安全边坡区域进行锚喷支护,预防落石掉块伤人,由于该段边坡夹有泥灰岩,同时起到对边坡进行封闭的目的;对边坡脚一定范围内坡度较缓,安全度较高的边坡段仅在下沿设被动防护网或在坡脚设砖砌花台预防落石掉块;平台以上及21~26剖面全断面范围坡面岩石完整性较好,坡面不支护;

(4)在坡顶有平台且平台以上边坡未作锚喷支护的坡段设挡渣墙,没有平台的坡段设置被动防护网,起到拦截滚石、落石和安全防护的目的;

(5)由于边坡的汇水面积较大,在坡脚设置排水沟,截排地表水。

2.4Ⅳ~Ⅵ区(29-36剖面)

(1)清除全部堆积体和边坡面上被爆破影响形成的松石、危石、清除④号危岩;

(2)2.0m以上坡面设锚杆挂一层土工格栅,坡顶及坡脚、坡面平台上设花台,种植垂吊植物、攀爬植物和灌木等;

(3)由于边坡的汇水面积较大,在坡脚设置排水沟,截排地表水;

(4)锚杆采用1Ф20Ⅱ级螺纹钢,Ф70钻孔,灌注M30水泥砂浆,锚杆间距为@3.0m,锚杆长度为6.0m;坡面挂一层土工格栅;

(5)浆砌石、砖墙上设置泄水孔,孔径为Ф100,外斜坡度为5﹪,用PVC管制作成花管安装,间距为@3.0m错位布置,或根据需要加密。

2.5Ⅶ~Ⅸ区(36-50剖面)

(1)清除全部坡面堆积体、清除全部⑥、⑦、⑨号危岩、清除部分⑤号危岩和边坡面上被爆破影响形成的松石、危石;

(2)对⑤号危岩采用预应力锚索及钢筋混凝土格构梁进行支护,对⑧号危岩进行嵌补,嵌补采用(3)坡面设锚杆挂GNS2型SNS主动柔性防护网、坡脚、坡面平台上设花台,种植垂吊植物、攀爬植物和灌木等;

(4)在坡顶设置主动防护网,拦截落石、滚石,同时起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5)由于边坡的汇水面积较大,在坡脚设置排水沟,截排地表水;

(6)锚杆采用1Ф20Ⅱ级螺纹钢,Ф70钻孔,灌注M30水泥砂浆,锚杆间距为@2.25m,锚杆长度为5.0m;坡面挂主动防护网;

(7)浆砌石、砖墙上设置泄水孔,孔径为Ф100,外斜坡度为5﹪,用PVC管制作成花管安装,间距为@3.0m错位布置,或根据需要加密;

(8)锚索采用12Ф15.2无粘结钢绞线制作安装,Ф150钻孔,灌注M35水泥石英砂浆,锚固段长度为8.0m,锚索间距为3.0m×3.0m;

(9)格构梁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

2.6X~XI(50-55剖面)

(1)清除边坡面上被爆破影响行成的松石及危石;

(2)由于该段边坡紧邻幼儿园,虽然边坡高度不大,但由薄层石灰岩组成,设锚喷对整个坡面进行防护;

(3)坡脚设置排水沟,截排地表水,坡顶设被动防护网,拦截斜坡上的滚石;

(4)在放坡平台上设花台,种植灌木、攀爬、垂吊植物;

(5)锚杆采用Ф70钻孔,灌注M30水泥砂浆,内插1Ф20Ⅱ级螺纹钢,间距为@2.0m,锚杆长度为5.0m,坡面挂双层钢筋网,喷射C20混凝土,厚度为15mm,钢筋保护层不小于25mm;

(6)支护工程每15~20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30mm,伸缩缝位置钢筋断开,并填塞沥青麻筋;

(7)喷射混凝土面层上设置泄水孔,孔径为Ф100,外斜度为5%,进入边坡岩体内不小于0.50m,用PVC管制作成花管安装,间距为@3.0m错位布置,或根据需要加密。

3.结束语

(1)支护工程开工前,在边坡上建立观测网,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在施工期至少每三天观测一次,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加密;

(2)监测按二等精度要求执行,其工程中误差为±0.5mm,位移总误差为±3mm,对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并送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

(3)边坡变形预警值为开挖支护高度的3‰。本工程施工处理完毕,经过近两年的使用检验,处理效果良好,达到了原来的支护设计要求,并且后期经过立体绿化处理,生态效果尤其明显。

【参考文献】:

【1】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2】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边坡 抗滑桩 锚杆框架 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6.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高边坡支护技术是目前岩土工程领域中较为复杂的技术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高边坡采用抗滑桩加锚杆框架支护工程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一、工程概述

广西某高速公路5标段左线K4+420~K4+500为路堑段,边坡开挖高度达25.26米。设计采用三级台阶开挖支护,边坡坡度较陡,坡率从下至上分别为1:0.25、1:0.4、1:0.5,边坡防护为锚杆框架形式,框架内采用六棱砖覆土植草防护,下部采用抗滑桩支护。

高边坡施工要求边挖边支护,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不得一次开挖到底。为加强对高边坡的防护强度,设计图纸中采用了抗滑桩加锚杆框架形式。首先,在第三级边坡开挖完成后,先施工边坡抗滑桩,然后进行第三级边坡支护,随后依次循环施工第二级、第一级边坡。

二、施工技术要点

1、抗滑桩施工

(1)孔桩开挖。按设计图纸放线,定桩位。开挖土方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高度决定于土壁直立状态的能力,以0.8~1.0m为一施工段。开挖面积的范围为设计桩径加护壁厚度。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段进行,同一段内挖土次序先中间后周边;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要及时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当遇大量渗水时,在孔底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将水排出。孔内的土方提升采用0.5~1t的卷扬机提升。孔内的土方出孔后,用农手推用车拖走,弃于路基范围。孔口范围严禁堆土,以减小孔口的压力,防止下雨后形成稀泥横流。孔桩开挖就位后,经检查,底面高程超欠挖不超过5cm。

(2)护壁。混凝土浇筑护壁模板高度取决于开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一般为1m。护壁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用尺杆找圆周,然后由基准点测量孔深。设置操作平台,用来临时放置混凝土拌合料和灌注护壁混凝土用。护壁砼要捣实,上下壁搭接50~75mm,护壁采用外齿或内齿式;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20,护壁每节长度为1米,厚度一般为上15㎝,下口7.5㎝,上下两节护壁搭接7.5㎝。护壁内等距放置32根直径8mm,长1m的直钢筋,插入下层护壁内,使上下护壁有钢筋拉结,避免某段护壁出现流砂、淤泥而造成护壁因自重而沉裂的现象;第一节砼护壁高出地面200mm左右,便于挡水和定位。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常温下24小时)便可拆模,再开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继续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至设计要求的深度。

(3)桩身钢筋绑扎。由于地面绑扎钢筋整体吊装受空间限制,难度大,桩身钢筋的绑扎采用孔内绑扎钢筋笼。具体的做法为每侧先立3根钢筋,竖向间隔2m绑扎一圈箍筋,形成骨架,再逐根按设计绑扎主筋和箍筋。绑扎竖向固定箍筋可用电焊与主筋焊接,但点焊不能烧伤主筋。孔内有水,电源引入孔内,地面应装漏电保护器,钢筋笼周围用短钢筋支顶于护壁,控制钢筋笼稳定和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桩身为22m。竖向主筋或其他钢材的搭接应避免设在主滑层上,搭接焊以双面搭接焊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d,焊接注意焊接质量,焊缝高度不小于0.3d。焊缝宽度不小于0.7d,并使搭接两根钢筋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主筋接头采用闪光对接焊连接,接头避开弯矩最大处。

(4)桩身混凝土浇筑。桩体砼要从桩底到桩顶标高一次完成。如遇停电等特殊原因,必须留施工缝时,可在砼面周围加插适量的短钢筋。在灌注新的砼前,缝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灌注桩身砼,必须用溜槽及串筒离砼面2M以内,不准在井口抛铲或倒车斜料,以免砼离析,影响砼整体强度。在灌注砼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得有超过50M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砼表面积水层用导管吸干,才能灌注砼。如渗水量过大(>1M3/H)时,应按水下砼规程施工。边浇边插实,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砼的密实度。在灌注桩身砼时,相邻10M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应停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2、锚杆框架施工

(1)锚杆孔测量放线。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将锚杆孔位置准确测量放线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竖肋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边坡高度确定,但锚杆的位置须按等分坡面的长度进行放样,其间距可适当调整。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2)钻孔。

①钻孔设备选择。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杆孔径、锚杆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岩层中采用MG-50锚杆钻机钻孔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②钻机就位。利用φ50mm脚手架杆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锚杆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锚杆与水平面的交角z不大于45°,一般在15°~20°之间。

③钻进方式。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5、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④孔径孔深。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为确保锚杆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

(3)锚杆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4)锚杆孔检验。锚杆孔钻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5)锚杆体制作及安装。锚杆杆体采用φ32螺纹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2.0m设置一组钢筋托架,保证锚杆的保护层厚度不低于25mm。锚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等防腐措施处理。锚杆端头应与框架梁钢筋焊接,如与框架钢筋、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地间距,竖、横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6)锚固注浆。注浆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一次常压注浆作业从孔底开始,实际注浆量一般要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如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注浆压力不低于2.5MPa。注浆材料宜选用水灰比0.45~0.5、灰砂比为1:1的水泥砂浆,30#水泥砂浆。二次注浆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0MPa分段依次由下至上进行,注浆压力、注浆数量和注浆时间根据锚固体的体积及锚固地层情况确定。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7)框架制作。框架采用C25砼浇筑,框架嵌入坡面20cm,用人工开挖,石质地段使用风镐开凿,超挖部分采用C25砼调整至设计坡面。横梁、竖肋基础先采用5cm水泥砂浆调平,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因锚杆无预应力,锚杆尾部不需外露、不需加工丝口、不用螺帽和砼锚头封块,只需将锚杆尾部与竖梁钢筋相焊接成一整体,若锚杆与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箍筋的间距。模板采用木模板,用短锚杆固定在坡面上,砼浇注时,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要仔细振捣,保证质量。框架分片施工,两相邻框架接触处留2cm宽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填塞。

三、结束语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

1.前言

边坡支护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给整个边坡工程施工、运营安全带来直接影响。若岩土工程勘察、边坡设计方案出现结合不佳的情况,极易导致边坡工程事故的产生。边坡支护方案通常都需要结合岩土工程勘察提供的参数等信息进行设计,所以,为了使边坡支护工程设计科学合理以及提供安全与经济的有力保障,应充分保障岩土工程勘察中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解决实际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岩土工程勘察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一定要联系实际情况,科学选用适合的勘察方法,要对勘察内容、深度、项目等级,以及规模与难度等方面做出综合分析。在最后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地质调查、物理勘探以及钻探和原位测试等。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围绕钻探原位测试取样实验组织勘察。若遇到比较特殊的地形,会引用到地质测绘,以及物理探测等技术,以此为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体性提供有力保障[1]。边坡形式主要涉及到人工与自然边坡这两种,是在一定条件下,岩土内部形成的一种状态,一般都会涉及到坡顶、坡面,以及坡底三个部分。若坡面高度较大,通常都会影响到其稳定性。所以,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其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岩土内部结构做出全面分析。然后,结合所得数据来对其高度做出合理设计。在边坡支护工程中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其技术成果可以为施工设计提供有力参考,基于勘探所得数据来为之后的工程设计、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所以,一定要重视勘探、实验所得参数的统计分析,通过勘察工作的不断完善来实现对特殊地质条件等情况的准确把握,以此来确保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3.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

一是,勘察结果的精准性有待提升。在项目建设初期,勘察工作是各道工序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主要是为了搜集到更多必要的施工信息,为之后的顺利施工提供有力保障。但就目前来看,岩土勘察数据精准性不高这一问题一直都未得到有效解决。在编制勘察报告中,其工作人员也未做到对项目施工情况、实际需求的充分考虑,也未实现对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在进行勘察报告编制过程中,很多勘察人员都存在对自身经验有很强依赖性的问题,无法为最终数据的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在具体相关信息过程中,一些勘察人员因为专业技术不足、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经常出现勘察结果与实际数据不相符的情况,所以在之后的岩土工程勘察中,一定要注重勘察结果的精准性。二是,勘察准备上的忽视。勘察工作在具体开展中,对于信息精确性的要求较高,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勘察结果,确保各项勘察工作科学、严谨性,必须要落实好各项勘察准备工作。但就目前来看,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很多勘察人员都未提前制订出完善、适合的勘察计划,忽视勘察纲要的编制,给后期的勘察和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同时,勘察技术、方法的选择不科学、不合理,以及相关设备、材料准备不足等情况的产生,都是因为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导致的[2]。三是,勘察与设计工作未做到密切联系。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勘察与设计工作联系不密切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勘察人员未及时参与到设计工作当中,未实现对勘察资料的充分利用。同时,在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中,也经常出现设计人员过分重视自身主观经验,忽视与勘察人员沟通交流的情况,导致双方都无法准确理解对方意图,进而给边坡支护工程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未来岩土勘察工作的不断完善带来一定制约。四是,缺少准确的勘察资料。勘察资料是否具有真实、可靠性,对边坡工程支护设计水平,以及后期施工质量都会带来一定影响。且前期的勘察资料、信息一旦出现偏差,也会直接影响到后期工程施工进度。所以,勘察人员获得相关资料的准确性也逐渐成为了影响勘察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开展各项勘察工作中,给最终勘察结果带来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要尽可能的搜集更多的信息,保障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就目前来看,很多勘察项目都未进行重复取样,直接导致勘察资料中一些信息出现误差。对于所选岩土参数未做出精准的阐述,所以,基本数值和特殊情况分析难以做到完整、可靠。这样不仅会导致勘察类型范围无法得到明确划分,审核精准性,设计科学性,以及施工精准性都无法得到保障。

4.常见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解决

4.1提升勘察数据精准性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一定保障各项数据的精准性,确保项目施工中获得的参考信息具有更高价值。在编制勘察报告过程中,勘察技术人员应结合项目具体情况,通过有效增加与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综合分析勘察数据后,按照标准和规范来编制更完整的勘察报告,以此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还要组织技术人员做好校对检测工作,尽可能降低数据误差。还要定期组织勘察人员参与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教育,从整体上提升勘察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引导勘察人员及时掌握最新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帮助勘察人员端正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落实每一项勘察工作,确保每一项勘察数据的完整、准确,充分满足勘察作业提出的各项需求[3]。

4.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效开展过程中,可能给其结果带来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为了各项勘察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为最终勘察结果的精准性提供有力保障,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勘察技术人员要实现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准确把握,客观分析整个项目,从而制订出更完善、适合的施工计划;二是,各部门以及各工种之间一定要重视协调配合,通过增强沟通交流来为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对岩土工程项目特点作出综合考虑,选择更科学、有效的勘察方法,与之相适应的勘察仪器设备、材料。如,针对软土地基,以及厚淤泥岩土地质的勘察工作,可以采用静力触探方法来代替钻探方法,为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4]。

4.3选择适合监测方法

一是,位移监测法。这一监测方法可以有效节省支出,能够实现分期监测。在监测初期,可以引用相对简单的观察方法。若边坡出现位移,可以引用精度较高,且范围较大的仪器来给予有效监测。围绕坡面剖面线来进行移动观测点的设置,同时进行80cm长,直径25mm的钢筋的埋设,地下、上部分别为50cm与30cm。在此基础上,采用C20混凝土来为钢筋材料提供保护,完善棱柱形水泥墩的构建,做好标记。针对变形观测点部位,进行最初读取值的设置,变形观测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各项规范要求进行,以此确保最终可以获得二级以上的观测精度。在此基础上,联系观测数据、资料,进行表格、曲线的合理编制与绘制,综合相关资料,以文字形式来做出详细的说明。二是,杆受力检测法。这一方法在具体引用中主要是对锚杆的具体受力情况作出有效监测。在实际监测中,要先在地层中预埋电缆与应变片,若施工地点的监测环境较为复杂,可以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不给予监测。三是,人工巡视法。这一方法在具体实施中主要是对支护结构的具体情况,以及岩土土体形态,以及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巡视,实现对边坡位移情况的密切观测[5]。

4.4巧用动态设计方法

面对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地理形势时,在具体勘察中,因为无法保障地质结构的稳定性,所以,一定要对施工环境做出深入且全面的勘察,实现对岩土结构实际分布情况的准确把握。但是就目前来看,因为技术人员的自身经验、能力还有待完善,因此,很难做到对岩土层内部细节的准确分辨,所以,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多次勘察,对勘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给最终获得报告的精准性提供有力保障。为了确保勘察、设计人员之间沟通不及时、不充分这类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建设单位应积极督促各部门建立完善、适合的沟通管理机制。在正式开展勘察工作之前,设计单位要结合勘察要求,重难点来和勘察单位做好沟通。然后,勘察人员要结合设计单位提供的意见来进行勘察纲要的制订。在勘察中,勘察单位要注重中间成果资料的及时、全面提交,地质资料、参数的提供也要全面及时,尤其是针对一些非常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地质薄弱点,要结合具体情况作出清晰、着重的说明。在此基础上,设计单位也要安排专业人员落实好现场踏勘工作。在结束勘察工作后,勘察人员可以先进行勘察报告过程稿的预先提交,在通过审核后,再进行勘察报告成果稿的提交。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项目施工中,通过岩土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对项目施工场地的地下空间参数做出更准确的了解。且从某一层面来讲,岩土参数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边坡支护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因此,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为了保障工作质量、效率,以及最终勘察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岩土勘察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结合相关规定开展,以此来充分保障勘察质量,为边坡支护工程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泮森.基于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9(07):53+55.

[2]刘东鹏.基于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分析[J/OL].西部资源,2019(05):77-78[2019-08-12].

[3]郭振锐.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分析与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171.

[4]刘泮森.基于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9(07):53+55.

[5]刘东鹏.基于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分析[J].西部资源,2019(05):77-78.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7篇

此边坡支护工程场地位于福建工业学校新建学生公寓西侧,距学生公寓仅10m。本边坡为永久性边坡,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属丘陵坡地地貌,边坡宽度110m,高度6―20m,坡度为65―72°,为岩土混合边坡,以土质边坡为主。

1.1、水文地址条件

根据《福建工业学校学生公寓楼西侧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层从上而下为:1、素填土,层厚约1.20―0.80m,稍温、松散状态,年限约3―4年;2、坡积砂质粘性土,揭示层厚约1.00―1.40m,稍湿―饱和、可塑状态;3、全风化花岗岩、层厚约0.7―1.30m;4、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厚度1.8―12.20m; 5、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揭露层厚约0.70―8.10m,碎块状;6、中风化花岗岩,勘察揭示厚度5.30―20.10m,岩石坚硬。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风化基岩空隙裂隙水,赋存于各风化岩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向底处排泄,场地边坡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稳定水位埋深为1.40―2.75m。

1.2、边坡采用的支护形式

根据边坡的特征、地层的岩性及地理位置,边坡底部采用3.10m高石砌挡土墙,上部采用加设肋梁的喷锚支护,主要形式锚杆(预应力索)框架+面板+坡体排水工程等防护形式,平台设置排水沟。见图1图2.

2、边坡施工工艺

边坡支护施工流程:土方开挖―锚杆(仰斜排水孔、泄水孔)―面板―预应力锚杆(索)―框架梁―锚索张拉、封锚、面板分层浇捣完4―5天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下一层土方开挖完后再进行上一层预应力锚杆(索)施工。重点步骤如下:

2.1、首先做好场地和便道平整,施工力量进场,图纸会审,开展质量、技术交底等各项准备工作;

2.2、挖土削坡、脚手架施工阶段; 坡面整修。

2.3、成孔。仰斜排水孔(泄水孔)的施工。

2.4、预应力锚杆(索)制作、安装、注浆的施工。

2.5、刻梁槽、钢筋绑扎、挂网、喷射混凝土、锚索张拉、封锚施工;

2.6、毛石墙的施工

2.7、清场交验。

3、边坡施工

3.1、施工前的准备

要进行必要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主要的施工设备准备。此工程属于一级边坡,所以做好专家论证方案、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工作。将图纸中存在的疑问会同业主方、设计方认真研究解决。

3.2、土方开挖、脚手架、

3.2.1、土方开挖

此工程由于场地狭窄,边坡位置的要求比较精确,所以做好边坡的施工放线工作十分重要。根据测量放线的位置,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开挖后应及时支护,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坡脚土层必须保持原状土,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3.0m,每段开挖长度不宜大于25m,开挖后,应及时修整坡面,开挖肋梁槽(岩石出露部分取消肋梁),埋设泄水管。遇下雨采用塑料布等材料覆盖坡面,并对坡进行变形观测。挖出的作业面修正后,应尽快进行初喷混凝土(40mm厚,当然根据土质情况,有些工程也可以初喷20―30mm。)以稳定坡面。

3.2.2、脚手架搭设

搭设双排脚手架,脚手架采用Φ48x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2m,步距1.8m,外立面全长、全高搭设剪刀撑,纵横杆两步三跨与埋设在边坡的钢管连接,放置设备及人员操作处,搭设操作平台。脚手架必须紧贴边坡坡面搭设,每个节点都用卡扣卡牢,脚手架立杆必须置于坚硬稳固的地面上。最底一层横杆距地面高度不大于0.3m。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对现有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观察,确定安全后方可搭设。

3.3、成孔施工

先将边坡表面破碎松散的土渣清除干净,然后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对边坡局部不稳定处进行清刷或支补加固;在边坡松散空洞处和坡脚处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预留的长度根据现场和设计图纸确定布设。

3.3.1测量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桩点,按设计图放线,确定每个孔的位置,设置控制桩,控制整坡孔位,并将轴线引测到地上,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线测定孔位,孔位误差不超过±30mm ,锚杆孔径为130mm,水平夹角为20°和25°两种。

3.3.2、钻孔

钻孔机具:采用空压机供风潜孔钻无水干钻成孔,使用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孔径。

钻孔就位:钻孔机械在钻孔时应确保受力后不摇摆、不移位。钻孔时应做到“正、平、稳、固”的要求,每台钻机开钻前应检查钻机方位、倾角、水平度和开孔钻头落点误差,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钻孔。在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钻机的偏位情况,并及时对钻机进行调整,如发现孔斜应立即纠正。孔成型后应对孔口进行封堵,避免岩石、岩粉和其他垃圾的进入。排水孔应与锚杆孔同步施工。

本工程中含有较多节理破碎带,在节理破碎带上钻孔时经常发生卡钻现象,致使钻杆无法拔出,对无法拔出的钻杆应用注浆用砂浆将钻杆和钻孔注实,并在其附近加打锚杆,保证此处坡面得到有效锚固。。

钻孔顺序:钻孔至上而下逐层施钻,进行交叉、流水作业。

钻孔深度:钻孔孔径、钻孔孔深要求不小于设计值,并超钻50cm,钻进到设计深度后,稳钻3―5min,防止孔底尖灭。

清孔: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4―0.6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3.4锚杆(索)施工

3.4.1、锚杆(索)制作安装

锚杆采用Φ28mm及Φ25mm螺纹钢筋,在钢筋适当部位(间距1―2m)根据设计要求做对中支架。

锚索采用直径15.2mm,抗拉强度1860MPa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纹线制作。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等于锚索设计长度、外锚墩厚度、张拉千斤顶长度、锚具厚度以及张拉操作预留量的总和。截取钢绞线前,在平坦无泥的加工场对线材要进行验查,用切割机截取钢绞线,截好的钢绞线,不允许用电焊或气割,截好的钢绞线平顺的置于工作平台上。

检查锚杆的原材料型号、规格、品种、各部件质量及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锚杆安装。

锚索孔成孔检查合格后,将相应的锚索人工抬至孔口穿索,穿索时缓慢匀速送入,避免锚索体扭曲。

3.4.2、注浆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好水泥、水灰比。锚孔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方法(注浆压力一般在5.0―8.0MPa),直至孔口溢出新鲜浆液,严禁抽拔注浆管或孔口注浆;如发现孔口浆面回落,在30min内进行孔底压注补浆2―3次,确保孔口浆体充满。在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用水或水泥稀浆注浆泵及注浆管路。注浆过程做好现场施工注浆记录,每批次注浆进行浆体强度试验,试件不小于两组。浆体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不得在锚筋体端头悬挂重物和拉绑碰撞。

3.5、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面板、张拉锁定及封锚的施工

3.5.1、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面板施工

预应力锚索框架是边坡锚固工程的抑制构件。它将整个被加固范围内临空面的表面进行覆盖,使整体性得到加强。同时,它又是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结构的锚垫着落点。因此,框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预应力锚索的加固。

首先要按照图纸的要求在基础上弹出框架梁的边线,然后进行刻梁槽。刻好后用2―3cm厚水泥砂浆找平梁槽,遇边坡有局部超挖较大架空处采用C10浆砌片石嵌补。一切做好后进行框架梁和面板的钢筋绑扎。

平台水沟模板采用木模,按顺序、轴线进行安装就位,用Φ14钢筋打入地面并和钢管支架连成整体固定模板。

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混凝土采用人工干式喷射工艺,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 m³/min以防堵管,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应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面湿润,至少养护7天,并及时用草袋覆盖至张拉龄期。

3.5.2、张拉锁定

当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时就可进行张拉。

张拉千斤顶和油泵必须经过有资质的部门校验标定。锚斜托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索的轴向线方向垂直。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索体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不得弯压或偏折锚头,确保承载均匀同轴,必要时用钢质垫片调整。

锚索张拉采用超张拉,超张拉力值为设计拉力值的1.1―1.2倍,锚索正式张拉之前,取0.1―0.2倍设计张拉值对锚索进行1―2次预张拉,确保锚固体各部分接触密贴,锚索体顺面平址。

锚索张拉力值分级次张拉,分别为25%、50%、75%、100%、110%,除第一级和最后一级张拉稳定10min外,其余每级持荷稳定时间为5min,分别记录每级荷载对应锚索体的伸长量,做好记录。张拉时锚索体受力要均匀,发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现象,及时进行补偿张拉。

预应力锚筋锁定后48h内,若发现有明显预应力损失(大于锚索拉力设计值的10%)时,则应进行补偿张拉。

3.5.3、封锚

锚索锁定后,做好记号,观察三天,没有异常情况即可用手提砂轮机切割余露锚索头,严禁电弧烧割,留长5―10cm外露锚索,以防滑。最后用水泥净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并按设计要求支模,用C30混凝土封铅处理,防止锈蚀和兼顾美观。

3. 6、浆砌毛石墙的施工

毛石墙的基础应该坐落在原状的土层。毛石采用质地均匀、耐风化和耐腐蚀,强度不低于MU30。分段开挖分段砌筑,待强度达到70%以上时 ,墙后填料即可及时回填。

3.7、锚杆(索)试验检验

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共进行基本实验和验收实验两种。

3.7.1、基本试验

基本试验是为确定锚索极限承载力和获得有关设计参数而进行的试验。

锚索施工前,根据锚固地层、锚固荷载进行破坏性抗拔试验。采用3个试验孔,锚固浆体达到28天龄期且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进行试验。

试验孔具置应由监理和设计代表现场确定,使试验孔可代表工程孔锚固地层的实际情况。试验孔自由段不注浆,锚固段和自由段之间设置止浆袋,锚固段外侧设引排气管,排气管伸入锚固段内5―10cm,其注浆方法与工程孔相同。试验时应记录各级荷载及锚头位移等详细数据,并在工程锚杆施工前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交试验报告,以验证及调整设计。

3.7.2、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是为检验锚杆(索)施工质量和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试验。也称现场验收试验或质量控制试验,它是针对所有工程锚杆(索)进行的;通过验收试验可获知锚杆受力大于设计荷载时的短期锚固性能,以满足设计条件时锚杆的安全系数。将验收试验结果与基本实验结果进行恰当的对比,可作为锚杆长期性能评价的参考。验收锚杆数量不少于工程锚杆数量的5%,验收试验应分级加荷,起始荷载宜为锚杆设计荷载的30%,分级加荷值分别为设计核载的0.5、0.75、1.0、1.02、1.33和1.5倍,最大试验荷载不能大于锚筋承载力标准值的0.8倍。

验收试验中,当荷载每增加一级,均应稳定持荷10min,并记录位移读数,最后一级试验荷载也应维持10min。如果在历时10min内位移超过1mm,则该级荷载应在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和50min时记录其位移量。

验收试验中,从50%设计荷载到最大试验荷载之间所测得的总位移量,应当超过何在范围内锚筋自由段长度的预应力筋弹性伸长量的80%,且小于自由段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预应力筋的理论弹性伸长值。

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观测期内,锚头位移稳定,即在历时10min内位移不超过1mm,或者2h蠕变量不大于2mm。

如果试验结果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则认为验收试验锚杆合格;如发现一孔试验锚杆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则需增加抽样三孔锚杆进行验收试验,直至验收试验锚杆全部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方可认为验收试验锚杆合格。不合格锚孔数不得超过工程锚孔总数的5%。

在全部工程锚杆经抽样进行验收并符合上述有关规定和要求条件后,方可按照有关设计要求张拉锁定程序进行张拉锁定和封锚工作。对验收试验锚杆一般应从1.50倍设计荷载全部退荷至零后,在重新进行张拉锁定作业。

外锚头用与锚梁同标号的混凝土或按照设计要求封头,以防锈蚀破坏。

结束语:

边坡支护结构的主要荷载是来自于不稳定岩土的侧向压力。应用锚杆或锚索对岩土体进行加固,通过杆体及锚固段将支护结构传来的拉力传递到稳定岩土层,是一种对原岩扰动小、施工速度快、经济有效的加固技术,并长期观察,预应力锚杆(索)对稳定山体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在我国的基本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重力式挡土墙以其结构简单、施工容易、工程造价低等优良的特性成为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在工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了使更多的人对于重力式挡土墙作用机理、受力及传递方式等相关性能有所了解,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工程进行说明,并且可能在其中加入一些数字性的运算,从而使读者们通过数字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重力式挡土墙与其他种类诸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锚杆挡土墙、锚定板式挡土墙和板桩墙等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1. 应用重力式挡土墙的边坡支护工程的工程介绍

1.1应用重力式挡土墙的边坡支护工程的工程概况:只有了解了工程的概况,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工程的相关性能,进而从宏观上把握整体工程的施工。事实上,也只有在了解整体工程概况的基础上,才能够知道哪里可以进行设计,从而更好的完善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所以明确工程概况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所举的工程实例是南台岩观景平台建设工程,其工程概况如下:观景平台前后两侧为直立状陡峭岩石,平台是在南侧岩石上砌筑挡墙后经回填而成,前后宽度约10m,在今年8月份的10号风雨“碧利斯”的袭击中,挡墙中段倒塌约13m。经现场查看、量测,挡墙的高度约为5.2~6.6m,属于干砌毛石挡墙,墙后填土主要由红色粘性土、碎砖瓦等建筑垃圾及块石组成,呈松散状态,了解了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当地的土质,从而为后期的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从尚未倒塌的部分挡墙可以看出,墙底宽、墙厚以及砌筑方法等均达不到重力式挡墙的基本要求,所以有必要对整体进行相关的评估和重新设计。而且设计方案除对已倒塌部分重新砌筑挡墙外,对尚未倒塌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挡墙也应拆除重建,总长度约60m。

1.2应用重力式挡土墙的边坡支护工程的相关设计:在了解了工程概况,对其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对施工方案进行相关的设计了。在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首先就是滑移安全系数: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滑移安全系数需要大于1.3,即KS=μ(Gn+Ean)/ (Eat-Gt)≥ 1.3 Ea=1/2£h2 Ka 。式中Ka―主动土压力系数Gn=Gcosa0;Gt=Gsina0;

Ean=Eacos(a-a0-δ);Eat=Easin(a-a0-δ)经过计算,本工程中的滑移系数满足要求;其次则是抗倾覆安全系数,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按照相关的公式计算后得出的抗倾覆安全系数应大于1.5,经计算,本工程设计中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也满足这一要求;接着是地基承载力验算,其主要就是通过计算验算地基是否能承载建筑物,若不能承载,就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事故,而在本工程中,地基为微风化花岗岩,其承载能力远高于挡墙压力,因此此处毋须验算;最后就是墙身强度的验算,只有墙身的强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墙身才能保持其稳定性,才能抵挡住一定强度的台风或者洪水的侵袭,否则其就会变得脆弱不堪。而在本工程中,由于所采用的墙体的材料为花岗岩块石,其自身强度远大于墙身任一截面的法向应力,所以无需计算。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相关的设计满足了这些技术参数的要求,设计出的重力式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强度才能有所保障。

2.重力式挡土墙的相关施工:

2.1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措施:事实上,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措施就是通过技术参数确定具体的挡墙型式,再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相关的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进行微调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稳定性和排水性等方面的调节。在稳定性方面,则可以通过水力梯度与临界水力梯度的大小来判断其稳定性。其中Icr为临界水力梯度,Ic为水力梯度;当IcIcr 时,处于渗透破坏状态;

选定挡墙型式的宽度符合要求,但该地段地基为花岗岩,表面较为光滑,所以采用墙趾前加设一道纵向钢筋混凝土挡梁的方式增加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将挡粱纵向主筋与锚固在基岩中的Á25钢筋焊接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挡土墙抗滑移稳定性;而在挡土墙的排水措施方面则可采取以下 措施:由于南台工程中挡墙的所在地段地表排水条件差,大量雨水经墙后填土下渗,这样不仅会使墙后填土抗剪强度降低,容重增高,土压力增大,而且有时还会受渗流和静水压力影响造成挡墙被破坏的结果,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且相关的损害无法用理论计算,也正是因为这种估量的特性,导致其危害性在无形之中变得更大。所以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排水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本工程中,所采用的是在墙体上布置三排泄水孔从而使墙后积水易于排出的方式。且在布置泄水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泄水孔在布置时需要沿着挡墙长度的方向布置,间距2.0m,墙后设置50cm的滤水层,砾料为碎石,这样就可以将雨水通过泄水孔有效的排出去。其实,通过设置在素混凝土垫层,在挡墙顶部开设泄水沟的方式也能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可以直接将积水排出挡墙外,避免积水渗入墙后土体内。

2.2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要点: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重力式挡土墙使用效果的好坏,因而千万不能忽视对于施工的控制 ,而掌握一些必要的施工要点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水平,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进行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时需要掌握哪些要点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其一,先将已倒塌的土方清理至基岩面,宽度约3.3m,只有这样才能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一个整洁的平台。在墙址前挡梁位置用风钻钻出Á38mm、深800mm的钻孔,孔距500mm。清除孔内粉渣后灌注环氧胶泥,清理干净是为了便于后期的施工,然后再插入Á25mm锚固筋与墙址前纵向钢筋进行搭焊。总而言之,在进行施工时,相关的施工顺序不能乱,施工顺序一旦混乱,就有可能造成施工时的不便,因为施工时的环节多数是一环扣一环,所以一定要注意。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配置时,相关的比例不能错,例如本工程中所应用的配方就是有着严格的比例限制的,环氧胶泥配方:环氧树脂∶二丁脂∶乙二胺∶水泥=100∶38∶12∶300,任何一种原料增加或者减少都会影响材料的性能,进而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因而在配料时丝毫马虎不得;凿除挡梁位置风化层并打毛,绑扎挡梁钢筋,安放模板、浇捣混凝土,砼强度C20。这是相关的施工步骤,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笔者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砼的强度一定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重力式挡土墙的稳定性;块石挡墙砌筑,第一层块石大面朝下,上下块石相互错缝,内外搭接摆铺稳定分皮叠砌,每皮高度30~40cm,每皮中间隔1m左右应砌与墙同宽(或3/4墙宽的拉结丁石,上下拉结丁石位置应错开,这样的进行施工时能够加快施工的速度,并且使相关的工程整体更加稳定;最后,笔者则建议,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可以分段施工,等到确保前一段的工程的质量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骤的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返工,确保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重力式挡土墙自身所具有的结构方面的优势,使得其在边坡支护工程中有很大的应用。而要想应用好重力式挡土墙这一利器,我们就要从施工前的设计、施工时的注意事项等等方面入手,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完美的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方案,并且按照其严格施工,最终得到高质量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Mike Dobie , 用于加筋土结构中的高密度聚乙烯与聚丙烯土工格栅的规格与检测[A],见: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中国委员会,第一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6,P16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深基坑;边坡支护;支护工程

中图分类号: U21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主楼,地面以上有24层,建筑物总高为130.6m。地下室有三层,基础埋置在地面以下一11.47m。地下室的底板为1.5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坐落在断面0.5m×0.5m、长度为33m、送入地下10 m的38 6根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及28根钢管桩上。地质以亚黏土夹粉细砂为主。主楼全部荷载通过箱形基础传递到桩基上。

地下室长60 m、宽40 m,深度在设计室内地坪以下12.67m。外墙采用地下连续墙结构,墙厚为60 cm,墙深17.5m,周长为200 m,划分34个槽段施工。地下连续墙槽段施工时采用钻抓法成槽工艺。地下连续墙顶面下设置两道刚度较大的图梁,与地下室内的支撑板墙连接在一起;施工时形成具有足够刚度的水平框架支撑,通过横向八道(七道断面宽度55cm,一道断面宽度1m)、纵向两道(断面宽度85cm)、深7m(从顶板一4.17m以下至底板)的支撑板墙把整个结构分成27个区格。地下室框架支撑—圈梁与内隔墙均采用敞开式逆作法施工。从顶板底面开始由上向下分阶段开挖,并浇筑纵横支撑隔墙(包括圈梁)及底板,然后在底板上完成底层支撑结构及在区格内向上施工。

总工方案选择

本工程主楼建筑不同于一般民用高层建筑,它的层高高、跨度大、楼面使用荷载也大,特别是要在软弱土层中开挖这样深的基坑,施工难度较大。工程南侧紧临市内交通干道延安东路、不能因开挖基坑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也不能损坏路面下的各类管道而造成危害;西侧,黄陂路下面有大量给排水管、煤气管、电缆等,也不能幽基坑的开挖引起地面沉降而变形破裂。为此,对主楼地下室的基坑施工方法曾进行过几种方案的比较。

经设计、施工、建设等单位多次讨论,认为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施工时的围护结构,并采用逆作法利用地下家内隔墙作水平支撑的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是比较恰当的。采用地下连续墙的目的首先是满足主楼基础开挖的需要,随着基坑的挖深,其承受的侧向土压力将逐步增加。为了减少变形,保证墙体强度和刚度要求及施工的安全,采用逆作法施工内部结构。地下连续墙是主楼地下结构的外墙,起着铁水和防渗的作用。人防结构建成后,还将承受由冲击波引起的特殊荷载。

以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及利用地下室内隔墙,作水平支撑的敞开式逆作法施工方案选定后,着重设计两条栈桥的承载能力;计算土方开挖;规划钢筋、模板吊装及混凝土运送机械、车辆运输等问题。为了缩小栈桥的支承间距及不使横向水平支撑承受垂直荷载,马道架设除了利用结构本身的4600钢管桩外,还在⑤,⑦,⑩,⑩轴墙的跨中设了12根∮400的钢管桩。使栈桥满足丁施工荷载的要求。栈桥以导梁(1.5m×1.5m)作受弯桁架,以钢制路基箱作桥面。其荷载经传递由桩基承受。

施工实施

根据设计要求,地下连续墙的水平支撑框架(即地下室的内墙)按逆作法进行施工,分四个层次进行。

(1)土方开挖。第一层开挖采用1m3斗容量的反铲挖土机。为防止桩基横向位移,必须对称挖土,内西向东出土,包括地下墙外侧斜坡土方。开挖深度为4.38m(即标高-1.92~-6.30 m),土方量V1=11851m2。第二层土方开挖深度为3.62m(标高-6.30~-9.92m),Vz=8122m3。第二层土方开挖深度为3.23m(挖到底层标高~13.15m),V3=7500m3。第二层、第三层土方采用W—1001吊车在两条栈桥上,分格抓土并装入卡车外运。

(2)井点降水。在连续墙外侧采用轻型井点降水4m。共打设160根井点管,井点间距为1.2m,并管全长7m,设置一台真空泵与四台射流泵抽水,效果良好。在基坑内部布置两套(共76根)线状分布的井点。通过墙内外的井点降水沿周围200 m地下墙起封闭作用,第一层和第二层结构制作时,地基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3)道木及砂垫层铺设。为了减少钢筋混凝土板墙浇筑时,自重压力对地基产生的沉降,在每道板墙结构下各做3.o m宽的砂垫层。第一层板墙高1.54m,砂垫层厚30cm,第二层板墙高3.44m,砂垫层厚50 cm。见图6—4l。砂垫层铺设时用乎扳振动器分层洒水振实,其干重度均满足y>15.6kN/m3的要求。作用,第一层和第二层结构制作时,地基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4)施工栈桥架设。在第一层结构制作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在⑤一⑦、⑩一⑩墙间架设了两条栈桥。每条栈桥长56m、宽6m,沿栈桥纵向铺设两条厚钢板带,宽2m,厚15mm,并隔一定距离焊防滑钢条,确保运输作业安全。

(5)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框架板培及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底板分东、西两大块浇筑,中间留一条宽0.85m、厚1.5m的后浇带。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并需掺加膨胀剂,使两条施工缝处,不产生收缩缝并防止渗水。混凝土入仓采取泵车布料;浇灌底板采取分层滚浆的施工方法。由于结构复杂、面积大、预埋件及门洞多,故整个结构设置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施工缝。

施工控制技术

逆作法施工在结构制作中采取若干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①上、下层交接面处在其两侧的外模制作成喇叭口的斜模板,待混凝土浇筑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将斜口牛腿混凝土凿去,以保持墙面平整,接续混凝土垂直可靠。②第二层结构(h=3.44m)边柱混凝土浇捣与第一层交界处混凝土振捣密实,先在第一层边柱位置上预埋∮250铁管41根,在QL2圈梁上边柱位置旁也预埋∮250铁管24根。③为了提高墙的整体性和抗剪强度,水平施工缝沿缝全长做成齿槽状,并将结合面凿毛,清洗于净。④上层培身底部立筋应伸出底面,插入砂垫层中,长度为10d以及25d,纵向也需相互错开,以利下层钢筋句亡层钢筋焊接。在浇捣下层混凝土时,在侧模上每隔一定长度临时留孔,浇振完毕即可封闭。⑤为了改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在施工缝处采用了两台振捣混凝土的方法。既能振捣密实,灶强度赂有提高(6%左右)。⑥底板后浇带施工。根据二次振捣混凝土的经验,先进行接缝凿毛、清理及刷浆,然后分三层采取二次振捣混凝土方法浇捣井加强了养护.结果,没有出现混凝土收缩缝隙。经上述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的实践,不但解决了由于分阶段逆作而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而且,由于接缝振捣密实,节省了大量的压浆费用。

结语

由于地下连续墙的支护作用,深基坑的挖土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管道的安全,对解决城市密集建筑群中的施工特别有效。通过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围护结构并利用纵横隔墙,在土方开挖时期成为支撑框架,起到了永久性结构与临时性结构相结合的作用,既节约了投资,又减少了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总工期。

参考支献:

赵红鹰,李晋锋,蔡英康. 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施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9(01):30-31.

郑楚文. 浅谈深基坑支护与土方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01):28-34.

边坡支护工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裂缝;锚索格构;抗滑桩

1.工程概况

四川资中某水泥有限公司厂区边坡支护工程位于资中县兴隆街镇三皇庙村,该公司在建厂期间,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对边坡进行了治理,随边坡高度不同,重力式挡土墙高度2m~14m不等,2012年雨季,原挡土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裂缝、垮塌等情况,原煤堆棚北侧围墙出现拉张裂缝,东侧围墙外地表出现窄、浅拉张裂缝,边坡挡土墙北段出现鼓胀裂缝,说明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危及原煤堆棚及厂区道路的安全。石膏及混合材料堆棚外侧高挡墙(高度2.5~13.4m,长度约140m)墙顶往下1.0m位置出现一条横向贯通裂缝,局部位置还发现有挡墙墙顶至墙底的纵向贯通裂缝,该裂缝呈45°角。据厂内工作人员长期观测发现,上述裂缝处在变形阶段,且有增大之势。因此为确保厂区的正常生产活动,该高陡挡墙必须进行加固处理。厂区石灰石堆场外侧边坡原挡土墙垮塌,已形成滑坡,其滑坡体长度约70.5m,宽度约50m,滑坡体前缘距老厂公路外边缘约40m,滑坡体后缘位于厂区石灰石堆场外侧的运输道路内边缘,受滑坡影响,厂区该段运输道路已遭到破坏,破坏长度约60m。目前该滑坡体前缘的一座民房已经被滑坡推倒,滑坡体前缘50~100m范围内的村民房屋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从滑坡体上穿过的道路也被切断,造成该段交通中断,因此该滑坡必须尽快进行治理。滑坡后缘为厂内道路,受滑坡影响,该路段约60m长的一段半幅受损,混凝土路面下的路基约5m宽的范围已塌空,在滑坡治理后须对路面进行恢复。

2.设计原则及标准

该工程主要对不稳定建筑边坡及滑坡进行治理,对尚未形成滑坡的不稳定边坡及原挡土墙局部有不同程度的裂缝,但尚未完全破坏,可充分利用原有的重力式挡土墙,进行加固补强,增加斜坡坡面的护坡措施;另一方面,对已形成的滑坡采用支挡及锚固措施,增加斜坡坡面的护坡措施。该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该边坡无稳定地下水位,不考虑地下水作用;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不考虑地震作用;地面荷载:堆场按60KPa均布荷载设计,道路按20KPa均布荷载设计。格构锚索及抗滑桩设计参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对工况的设置和安全标准要求执行。该工程边坡无稳定的地下水位,防治工程基础持力层没有液化土层,因此,不设地下水工况。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不考虑地震作用。工程设计校核按下列工况及安全系数:校核工况Ⅲ:自重+暴雨滑动安全系数:≥1.05,抗倾倒安全系数:≥1.2,抗剪断安全系数:≥1.3。

3.边坡稳定性分析

3.1边坡整体稳定性评价

建筑场地位于缓坡地段,边坡整体分为两段,一段是原煤堆棚下方的滑坡体及局部发生溜滑的边坡,长度约300m左右,高度小于16m,另一段是石膏及混合材料堆棚外侧的挡土墙高边坡,长约140m,高度3.5m~13.5m。人工边坡形成前,原自然地形坡向142°,坡角10~20°,岩层倾角6~10°,根据岩土参数计算并与相邻地形地貌类比分析可以确定原斜坡属稳定斜坡。

3.2边坡分区稳定性定性评价

据地勘报告,A区边坡坡顶堆棚围墙外侧附近地表出现窄浅裂缝,堆棚北侧围墙发生拉裂,坡脚老厂公路挡墙北段发现裂缝,南侧无变形迹象。从A区边坡变形迹象推测:A区边坡目前处于变形初始阶段,边坡从北到南整体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B1区边坡已经形成滑坡,B2区边坡已滑塌,如回填恢复公路后,则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B3区边坡高差小,平缓且无明显变形,处于基本稳定状态。C区高填方边坡地表仅发现明细小裂缝,堆棚外侧挡墙出现水平及垂直裂缝,从C区边坡变形迹象可判断:C区边坡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若不对边坡采取防治措施,一旦碰上长时间降雨或强降雨,造成边坡土体饱水、边坡裂缝充水,A区边坡可能失稳,B1区边坡可能再次滑动,B2区滑塌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随着堆棚荷载的增加,或其它不利因素影响下,C区边坡挡墙存在失稳的可能。

4.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针对不同边坡形态、地层情况、滑塌程度、荷载情况等特点将本工程的边坡共分为A1、A2、B1、B2、B3、B4、C1、C2、C3、C4共10个区域。具置及治理措施如下:A1、A2区位于原煤堆棚外侧老厂公路上方之间的边坡,在原条石挡墙墙面施作锚索格构进行加固支护,原条石挡墙上方自然坡面采用锚杆格构护坡。B1、B2、B3区位于石灰石堆场外侧老厂公路上方之间边坡,老厂公路内侧先修建锚拉桩板式挡墙,至设计标高后,再将边坡回填至设计坡面,回填后的坡面采用锚杆格构护坡。待B1区支护结构完成后再进行石灰石堆场外侧道路路面的恢复。B4区位于B1区老厂公路外侧滑塌坡面,在老厂公路外侧老土上修建条石挡土墙后再恢复该段滑塌的老厂公路路面。C1、C2、C3、C4区位于石膏及混合材料堆棚外侧高挡墙边坡,设计在原挡土墙墙面施作锚索格构进行加固支护,确保堆棚安全使用。设计主要治理措施包含:锚拉桩板式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浆砌护面墙、浆砌石挡土墙及排水沟等。

5.设计验算

针对各区不同治理措施,采用理正岩土计算软件(6.5版)进行设计校核。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因而不进行地震工况的校核,只按工况Ⅲ进行设计校核,其计算结果如下:A1、A2区以地勘报告1-1’剖面的地质情况对锚索格构及锚杆格构护坡的稳定性进行校核,在暴雨工况下,抗滑安全系数为1.1。B1区以地勘报告2-2’剖面的地质情况对Ⅰ型锚索抗滑桩进行校核,抗滑安全系数1.1,抗倾覆安全系数1.3。桩身设计配筋量大于计算配筋量,挡土板设计配筋量大于计算配筋量。B2区以地勘报告5-5’剖面的地质情况对Ⅱ型锚索抗滑桩进行校核,抗滑安全系数1.1,抗倾覆安全系数1.3。桩身设计配筋量大于计算配筋量,挡土板设计配筋量大于计算配筋量。。C区以地勘报告7-7’剖面的地质情况对锚索格构进行校核,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为1.43。锚索格构结构验算按弹性地基梁校核,设计配筋量大于计算配筋量。

6.边坡监测

由业主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详细的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目的、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等,分别对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实施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即时掌握边坡变形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险情即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7.总结

边坡治理应建立在详实的地质资料基础之上,由于场地地质情况复杂,勘察资料有限,边坡治理设计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实际地质情况及施工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修改、补充。

作者:张旭 肖勇军 单位:建材成都地质工程勘察院

参考文献

[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上一篇:电能质量分析仪范文 下一篇:测量仪器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