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实习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21 08:39:13

报社实习意见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1篇

但是,如果有一段实习经历,而且取得好成绩,将为下一步真正从事新闻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本人在正式成为记者之前,在齐鲁晚报有过为期半年的实习经历,在实习阶段就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主持过山东省新闻名专栏“体验新闻”以及“美食”等几个栏目,良好的实习为以后进入报社工作“开了个好头”。

实习阶段也是一个比较难熬的阶段,把自己的几点经验写出来,供“准新闻人”参考:

一、到一家报社实习,要每天仔细读这张报纸,尤其是刚到报社时,要用至少半个月的时间,去熟悉这张报纸的报道风格、琢磨这张报纸各个板块需要什么样的稿件。

在前半个月里,不要急于发稿,先知道指导老师所跑的领域,然后有侧重地了解这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做到有备无患。

二、买一张当地城市的地图,有事无事就往大街上跑,熟悉这座城市的交通干道、各个职能部门所在地:如政府、劳动局、教育局、卫生局、各医院、各学校、各区直部门、办事处所在地。

要了解这个城市的公交线路,以便能方便、快捷、经济地乘车到达新闻采访地点。

三、要强迫自己找选题,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没有选题可以采访,有些跑口记者,可以有会参加,但不可能天天有会,记者也得自己找出选题去采访。实习生应该在实习阶段培养发现选题的能力,可以每周自己确定三个选题,并写出采访、写作计划,形成一个完整的选题方案报送指导老师。

四、选题可以先从小的社会新闻开始。没有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可以“扫马路”,各大广场、公园、商场、超市,总之是往人多的地方跑,扫街可与时令节日相结合,留意与当天某节日有关的事件,这样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

五、要多跑,腿勤,外出要多留个心眼,只要看到一个人、一件事,要想想这是不是新闻、能不能写个稿,要多问多聊。

六、如果有相机,可把看到的随手拍下来,锻炼自己的发现能力。

七、要给自己压力,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实习生,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记者,得提醒自己:出去在外面跑一天,回来必须要交稿。

八、要善于总结,和前一段时间相比,自己的新闻敏感、写作水平有提高吗?

九、要与指导老师沟通,多听指导老师的意见,如果自信自己发现某一事件是好新闻,可坚持自己的意见,甚至直接写出稿来让老师指导修改。

长时间外出采访时,给指导老师打声招呼,随时向指导老师告知你的行程,长时间外出或回家探亲最好请假。因为指导老师、报社要对你的安全负责。

十、对署名不要计较,现在一般的报社,为了安全起见,不对实习生单独署名。即使是你自己找的选题、自己独立采访完成的,指导老师署名也可以理解,因为报社要求每一篇稿件要有直接责任人。

十一、与指导老师及报社其他记者交往,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2篇

我是读“新闻采编与制作”这个专业的,要想把学到专业知识用起来,只能到与新闻相关的部门去。而这个暑假很幸运,经过熟人介绍,有机会可以到报社里面亲身实践,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实际上面。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人身历程中,总是有第一次的。那些曾经的第一次,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而我第一次去报社,是一个人,拿着一个联系号码和自己的简历表。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去做的。面对领导,当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对自己说:金艳,你一定可以的。让自己放轻松,尽量自信大方,我得让他们相信我是一个可以用的人。收我做实习生,不会是一个累赘。而最后,我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我不是一个给他们惹麻烦的人。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始终是要靠自己的。别人是不可能帮你一辈子的,我有那么一个机会去报社实习,那么我就得抓住机会,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手头上面的事情。而我是个女孩子,我知道现在虽然早已经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对于很多工作很多岗位来说,女孩是站在下风的,就业情况没有那么乐观。

而在报社或者电视台,大多数招聘的时候会优先考虑男生。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业的竞争压力也随着增长起来。作为一个女孩,我认为一定要更加的充实自己。给自己备足进入社会的装备。我清楚的认识到现在的就业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甚至有几千人在同时竞争同一个岗位。我要在众多的人当中,站起来,就需要有自己的能力,让招聘者相信我,肯用我在他们的单位工作。

在报社里面,由于我进的这家报社是刚创刊的一家周刊报。很多制度还没具体的完善,但却是给了我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他们知道我是读新闻采编与制作这个专业的,再加上我在我简历表上写着一些工作经历(自己在课余时间的兼职经历)。报社里的老师,带我出去采访了几次之后,就让我单独出去进行采访活动,收集资料,写稿子。其中还让我单独做了几期的版面主持,其中效果还是可观的。

对于报社里面的稿子,老师给我的评价是文字还是显得有点稚嫩,让我多锻炼,多看报。我听取他们给的意见,回去每天在自己的博客中写点文章,锻炼自己的文笔。我想只有不断地练,这样才能像那些老师一样的出色。以后工作如果跟文字打交道的话,也不会显得那么生疏。

实习的一个半月中,我以“善用专业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暑假生活”为宗旨,勤勤恳恳的工作着。经过实习,让我认识到了更多的人,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在社会上善于与人沟通这门技术是需要的,而且是需要长期的练习的。在采访中,我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变多了,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变多了,感觉到了人在社会中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的意见,需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中,我也丰富了自己贫瘠的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我在实践中也体会到,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的道理。而且采访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社会经验是不断积累出来的,工作中也有碰壁的时候,但是我不怕,我相信现在碰壁愈多,以后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少碰点壁。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3篇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Xx报社

Xx报指导老师:Xx

发稿情况:共130多篇;其中,独立写稿100篇,

独立策划专题6篇。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主编助理”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Xx报规定,主编也要写稿,但只要达到10分就行,多写无益。因此,王老师的写稿任务少了,为了锻炼我,他平时就让我跟其他老师多跑跑,并且每天坚持写科教文卫日记。每天看《河南商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以及其他主流媒体有关报道,并对本部门相关报道与本报稿件进行对比、点评。每天王老师再结合编前会意见稍加补充,会将其发给部门各记者,以备改进工作。有时候,王老师没时间,还让我打电话催稿等,因此,部门其他老师开玩笑地称我“主编助理”。

专题策划

王老师每天上、下午各开一次碰头会,因此高校、教育厅这一条线基本我来跑。王老师如今不光要忙高校线,其他记者的线都要操心,给他们提意见、策划专题等。高校方面的专题,一般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在此期间,我共独立参与策划性的大稿6篇,其实,最能展示一个记者水准的就是专题策划。

感悟篇

感悟1:敬业、勤奋是记者的“核心竞争力”

Xx老师是很敬业的人,将记者职业当作一种信仰,每天上下午必来报社。就连两会和世博会整天没日没夜的赶稿,但结束后,直接去报社上班,而其他老师还得在家休息两天。他之所以成为报社最年轻的主编,可能也缘于此。

感悟2::记者代表着一种责任

在实习期间,我曾出现过两次马虎大意,但都让我提前发现,并及时给纠正了。这两次都出在数据上,当时统计数据,由于大意,有所出入。另一次是我在博客中发现信源,又找到了教育部的权威文件,但当时由于博客大部分内容和文件数据一致,便“懒省事”用了博客中的数据,后来由于没事干,又对文件数据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有错。

王老师批评:“要是见报了,人家没错,你弄错了,丢人不丢人?”

另一次是3.15维权。当时,另一位记者让我去采访。其实,新闻通过事实来体现作者的观点倾向。但面对摆在眼前的事实,你是偏向群众还是群众的公仆?这里面存在着利益问题,群众可能是想通过投诉占小便宜,群众公仆也可能真的是不作为。这中间就存在着一种责任问题,需要记者来平衡。

喻国明箴言: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要哭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要笑时,不让大家笑得更狂妄。

感悟3::细心采访、认真观察是高质量稿件的关键

例如招聘会采访,怎样才能在众多招聘会中提取亮点,抓住特别的东西,找到“独家点”?这就要细心的去观察每一个细节,耐心、充分的去获取现场第一手鲜活、灵动的素材。其它采访也是如此,一篇稿件,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看出是经过采访得到的,还是记者“闭门造车”。

感悟4::对于都市报而言,抢眼、耐读是生命

都市报有别于党报之处在于鲜活与通俗,将死板、硬邦邦的新闻写的灵动但又不乏厚度。但如今,党报也正在撕下面皮向生活化靠拢。如果都市报不打出这种特色优势,将不伦不类,失去它的忠实上帝——读者。

感悟5:记者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现在Xx报有个理念,就是打造专家型记者。确实,记者是沟通百姓与权威的桥梁。上可以理解有关政策、知识和理论,下能够以最通俗、最形象但又不失真实、准确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就要求记者必须用专家型记者的标准要求自己。

另记:Xx报的记者并不只是实践派,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会及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的形式在内部刊物《Xx报人》上刊登,供大家共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Xx报人》上面,不仅有好新闻的写作心得与体会,也有个人在采访、策划、编辑等业务方面的经验和总结,更有自己在国外或是出差、参加某个大型活动的整个参与过程等,这其实是一部很好的新闻学著作。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4篇

理论与实践的代沟--报社实习报告

在学校里原本以为学习理论知识就够了,可是在暑假期间经过十天的报社实习,才发觉了理论与实践是有代沟的。深深体会到将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性,而且还要知道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是否相关,也只有真正在实践中知道所学习的是否实用。

在短暂的十天实习,我唯一的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书本上都没有遇到过的。像我新闻传播专业最适合干报社的工作,这是我当初的观念。但是我进入报社实习的不是去采访,也不是写报道,而是报纸排版。这是一份比较烫手的工作,我刚开始还想以没有学过报纸编辑为理由拒绝实习。可是实习的机会是通过关系层才争取到的,怎么可以放弃呢?再者,不会的事情慢慢学就会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

实习的第一天,我满怀好心情去报社。走进编辑室,遇到的是一张张新面孔,我的难题来了:如何和同行相处融洽?幸好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还算不错,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原则。实习老师叫我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当然,我的实习一天,就在和报纸排版组的人员交谈中结束。我的收获就是,人际关系处理好的话,为我接下来的实习会带来方便。

实习的第二天,熟悉环境后,今天我就要真正进入排版工作。可是,实习老师又拿出一大堆的报纸和有好几本关于排版的书放在我面前,嘱托我半这些资料看了,不要那么心急做排版工作。看来我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我也没有怪老师的理由,于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给我的资料。看完那么多的报纸,我才发觉原来排版并不是我想象中简单,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错的报纸,应该总结,避免历史性重复错误。关于排版的书我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排版的流程。

实习的第三天,我认为应该可以让实习老师让作排版的过程。老师布置我的任务是要我自己了解计算机排版的初步知识。令我可喜的是我业余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所以今天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较熟练,老师非常欣赏我就把明天要我做的事情今天也做了。我耐心地看着我的老师和其它的工作组人员在计算机上精心的制作、排版,我如果不用心的话,明天自己上场会出丑的。时光在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中流逝,这天又过了。

实习的第四天,我才真正开始我的主旋律??报纸的排版。我将自己近来几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天的报纸排版中来。老师说我的统筹观念还是比较好,有一定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个摆放结构有独特的视角。头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后一版的内容报道也没有出现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图片与文字没有处理协调,对新闻稿的主次性没有很清楚。这一天我就在不断的改进中度过的。

实习的第五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份报纸是通过自己的手出来的,无比的喜悦。今天我的主动性也比昨天强了,在同一工作组的人员们也都特别照顾我,帮助我度过一些难关。今天的工作量明显要比昨天大,因为这是周末版特刊。我的工作不是占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向他们讲讲我的意见与建议,而且有写时候计算机操作还需要我的光顾。整天下来,人比较累呀,可是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是对我辛勤耕耘的回报。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重复着类似第四、五天的工作。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5篇

在短暂的十天实习,我唯一的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书本上都没有遇到过的。像我新闻传播专业最适合干报社的工作,这是我当初的观念。但是我进入报社实习的不是去采访,也不是写报道,而是报纸排版。这是一份比较烫手的工作,我刚开始还想以没有学过报纸编辑为理由拒绝实习。可是实习的机会是通过关系层才争取到的,怎么可以放弃呢?再者,不会的事情慢慢学就会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

实习的第一天,我满怀好心情去报社。走进编辑室,遇到的是一张张新面孔,我的难题来了:如何和同行相处融洽?幸好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还算不错,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原则。实习老师叫我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当然,我的实习一天,就在和报纸排版组的人员交谈中结束。我的收获就是,人际关系处理好的话,为我接下来的实习会带来方便。

实习的第二天,熟悉环境后,今天我就要真正进入排版工作。可是,实习老师又拿出一大堆的报纸和有好几本关于排版的书放在我面前,嘱托我半这些资料看了,不要那么心急做排版工作。看来我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我也没有怪老师的理由,于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给我的资料。看完那么多的报纸,我才发觉原来排版并不是我想象中简单,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错的报纸,应该总结,避免历史性重复错误。关于排版的书我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排版的流程。

实习的第三天,我认为应该可以让实习老师让作排版的过程。老师布置我的任务是要我自己了解计算机排版的初步知识。令我可喜的是我业余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所以今天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较熟练,老师非常欣赏我就把明天要我做的事情今天也做了。我耐心地看着我的老师和其它的工作组人员在计算机上精心的制作、排版,我如果不用心的话,明天自己上场会出丑的。时光在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中流逝,这天又过了。

实习的第四天,我才真正开始我的主旋律??报纸的排版。我将自己近来几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天的报纸排版中来。老师说我的统筹观念还是比较好,有一定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个摆放结构有独特的视角。头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后一版的内容报道也没有出现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图片与文字没有处理协调,对新闻稿的主次性没有很清楚。这一天我就在不断的改进中度过的。

实习的第五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份报纸是通过自己的手出来的,无比的喜悦。今天我的主动性也比昨天强了,在同一工作组的人员们也都特别照顾我,帮助我度过一些难关。今天的工作量明显要比昨天大,因为这是周末版特刊。我的工作不是占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向他们讲讲我的意见与建议,而且有写时候计算机操作还需要我的光顾。整天下来,人比较累呀,可是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是对我辛勤耕耘的回报。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6篇

在短暂的十天实习,我唯一的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书本上都没有遇到过的。像我新闻传播专业最适合干报社的工作,这是我当初的观念。但是我进入报社实习的不是去采访,也不是写报道,而是报纸排版。这是一份比较烫手的工作,我刚开始还想以没有学过报纸编辑为理由拒绝实习。可是实习的机会是通过关系层才争取到的,怎么可以放弃呢?再者,不会的事情慢慢学就会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

实习的第一天,我满怀好心情去报社。走进编辑室,遇到的是一张张新面孔,我的难题来了:如何和同行相处融洽?幸好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还算不错,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原则。实习老师叫我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当然,我的实习一天,就在和报纸排版组的人员交谈中结束。我的收获就是,人际关系处理好的话,为我接下来的实习会带来方便。

实习的第二天,熟悉环境后,今天我就要真正进入排版工作。可是,实习老师又拿出一大堆的报纸和有好几本关于排版的书放在我面前,嘱托我半这些资料看了,不要那么心急做排版工作。看来我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我也没有怪老师的理由,于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给我的资料。看完那么多的报纸,我才发觉原来排版并不是我想象中简单,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错的报纸,应该总结,避免历史性重复错误。关于排版的书我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排版的流程。

实习的第三天,我认为应该可以让实习老师让作排版的过程。老师布置我的任务是要我自己了解计算机排版的初步知识。令我可喜的是我业余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所以今天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较熟练,老师非常欣赏我就把明天要我做的事情今天也做了。我耐心地看着我的老师和其它的工作组人员在计算机上精心的制作、排版,我如果不用心的话,明天自己上场会出丑的。时光在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中流逝,这天又过了。

实习的第四天,我才真正开始我的主旋律??报纸的排版。我将自己近来几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天的报纸排版中来。老师说我的统筹观念还是比较好,有一定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个摆放结构有独特的视角。头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后一版的内容报道也没有出现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图片与文字没有处理协调,对新闻稿的主次性没有很清楚。这一天我就在不断的改进中度过的。

实习的第五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份报纸是通过自己的手出来的,无比的喜悦。今天我的主动性也比昨天强了,在同一工作组的人员们也都特别照顾我,帮助我度过一些难关。今天的工作量明显要比昨天大,因为这是周末版特刊。我的工作不是占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向他们讲讲我的意见与建议,而且有写时候计算机操作还需要我的光顾。整天下来,人比较累呀,可是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是对我辛勤耕耘的回报。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重复着类似第四、五天的工作。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7篇

在短暂的十天实习,我唯一的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书本上都没有遇到过的。像我新闻传播专业最适合干报社的工作,这是我当初的观念。但是我进入报社实习的不是去采访,也不是写报道,而是报纸排版。这是一份比较烫手的工作,我刚开始还想以没有学过报纸编辑为理由拒绝实习。可是实习的机会是通过关系层才争取到的,怎么可以放弃呢?再者,不会的事情慢慢学就会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

实习的第一天,我满怀好心情去报社。走进编辑室,遇到的是一张张新面孔,我的难题来了:如何和同行相处融洽?幸好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还算不错,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原则。实习老师叫我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当然,我的实习一天,就在和报纸排版组的人员交谈中结束。我的收获就是,人际关系处理好的话,为我接下来的实习会带来方便。

实习的第二天,熟悉环境后,今天我就要真正进入排版工作。可是,实习老师又拿出一大堆的报纸和有好几本关于排版的书放在我面前,嘱托我半这些资料看了,不要那么心急做排版工作。看来我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我也没有怪老师的理由,于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给我的资料。看完那么多的报纸,我才发觉原来排版并不是我想象中简单,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错的报纸,应该总结,避免历史性重复错误。关于排版的书我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排版的流程。

实习的第三天,我认为应该可以让实习老师让作排版的过程。老师布置我的任务是要我自己了解计算机排版的初步知识。令我可喜的是我业余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所以今天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较熟练,老师非常欣赏我就把明天要我做的事情今天也做了。我耐心地看着我的老师和其它的工作组人员在计算机上精心的制作、排版,我如果不用心的话,明天自己上场会出丑的。时光在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中流逝,这天又过了。

实习的第四天,我才真正开始我的主旋律??报纸的排版。我将自己近来几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天的报纸排版中来。老师说我的统筹观念还是比较好,有一定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个摆放结构有独特的视角。头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后一版的内容报道也没有出现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图片与文字没有处理协调,对新闻稿的主次性没有很清楚。这一天我就在不断的改进中度过的。

实习的第五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份报纸是通过自己的手出来的,无比的喜悦。今天我的主动性也比昨天强了,在同一工作组的人员们也都特别照顾我,帮助我度过一些难关。今天的工作量明显要比昨天大,因为这是周末版特刊。我的工作不是占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向他们讲讲我的意见与建议,而且有写时候计算机操作还需要我的光顾。整天下来,人比较累呀,可是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是对我辛勤耕耘的回报。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重复着类似第四、五天的工作。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评报 新闻学专业 媒体实践

一、师生评报是新闻学专业与媒体行业互动的桥梁

评报制度是多数日报社一直以来坚持实行的一项报纸质量管理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对已出版的新闻报道进行质量评估,分析报道的成败因素,不断改进报道,提高办报水平。大多数报社的评报工作是由报社内部采编人员完成的,属于一种内部业务交流形式,其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内部评报难见市场反馈,更鲜有专业点评,另一方面同事互评难免感情因素介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近年来一些报社尝试让社会人员参与评报,如发起读者评报,但读者缺少专业视角,评报更多地成为读后感的阐发,对于采编人员提高业务水平而言意义不大。也有报社邀请学界专家对报纸点评,但专家时间精力有限,长期评报难以坚持,对报纸稿件也只能精读一二,评报意见的指导性十分有限。如此看来,评报工作呼唤专业化和长效化,除去报社内部评报,当地高校新闻院系师生参与评报显然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

高校师生不同于一般化的社会人员,他们的评报意见更能促进报纸质量的提高。高校师生首先是报纸的读者,其评报意见也是市场的反馈。高校师生以中青年为主,尤其是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层次家庭,在校专业背景不同,这个群体样本具有较高的普遍性与代表性,他们发出的市场反馈意见正是媒体渴望的。其次,新闻院系师生的评报意见来自于他们的专业所学,既不同于普通读者的感慨或直觉,又不同于报社人员站在操作层面的顾虑或解释。同时站在市场角度和学术角度,新闻学院系师生的评报意见对于提高报纸质量无疑具有更大价值。

对新闻学院系师生而言,评报工作则是一次珍贵的实践机会。新闻学教育,无外新闻职业理念的培养、传承和职业技能的把握、提高,其综合性与实践性无需赘言。新闻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各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新闻业界对新闻学教育的失望却有增无减。这种尴尬局面主要归因于新闻课堂与新闻实践的严重脱节。实现对接倒也不是绝无可能——学生分批次到媒体单位观摩实习、记者编辑抽身进校园讲座授课、学界业界共聚一堂探讨实践难题……各地、各层次新闻院系都在开展类似活动。纽带、桥梁建立起来了,但问题在于纽带的牢固性难以维系,桥梁上往来的“干货”太少。类似的做法只能提供给学生一时的接近媒体的机会,机械刻板、流于形式,对于提高他们的新闻业务技能而言可谓杯水车薪。如何增强和维系学界与业界的互动,并使之常态化、实效化?这取决于互动的内容——互动不仅要见“干货”,而且要供应充足、不断货。在此意义上,读报和评报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常态的、实效的、有足量“干货”的互动,尤其对于新闻学院系而言,这样的互动弥足珍贵。

二、阅评报纸是师生共同介入媒体实务的有效途径

新闻媒体的实践发展日新月异,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新闻学教师要想随时跟进和把握这种改变,就要随时关注媒体行业的实践变化。参与报纸阅评工作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一方面,阅评工作使新闻学教师能够部分参与媒体实践,将新闻业务的专业理论转化为阅评报纸的实践能力,用评报的实践经验充实和丰富新闻学理论,为产学研结合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阅评工作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新闻实践,使学生在课上就能够接触到最新鲜的媒体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于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

对学生而言,读报评报更是一条直接接触媒体的捷径。现在报社的网站建设已经足够完善,通过互联网络查阅当天和往期报纸都极为便利,这就首先为学生在校内读报评报提供了可行的条件。在课堂上掌握了一定的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技能后,以专业的视角评阅新闻报道,并形成阅评报告或文章,既能培养学生对新闻实践的认识,又能锻炼学生专业点评的写作能力。如此看来,评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介入媒体实务的途径。

三、把评报引入课堂的方式

1.课前读报:课前了解新闻动态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除学生自主阅读新闻信息以外,教师也会有针对性地规定学生阅读某家媒体或某个专题的新闻稿件。评报工作从读报开始,二者自然有了结合点。学生课前阅读完一期报纸,对当日新闻事件极其重要程度就有了大致了解。每日一期报纸,学生初步建立对新闻报道各环节的感性认识,逐步建立新闻敏感,对找准学习难点与重点极有帮助。长期坚持阅读一种报纸,再联系其他媒体的报道情况,通过比较,即对这家报纸的办报方针、编辑理念、报纸风格、行文特色等有充分的理解,这本身就是接触媒介的一种方式,而且比之到一家媒体单位听编辑人员的机械介绍更可感。再者,长期读报,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点。课堂中的新闻理论可以促使学生随时调动大脑中的“新闻库”,自主用新闻案例理解新闻理论。这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随堂评报: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单单指派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操刀,多半会沦为主观性的感慨或直觉,难以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更可行的方式是教师随堂带领学生对报道、稿件、版面进行全面讨论和分析,形成更专业的评报意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既关注整期报纸的报道重点、版面安排、体裁搭配,又分析单篇新闻稿件的主题、视角、结构、标题等,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新闻作品的社会效果、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与素养等。学生在讨论中既能学习评报的方式方法,又能更全面地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全过程予以关照分析,形成今后独立完成报道的经验。课堂上还可就同一主题、来自不同媒体的报道进行横向比较,就同一主题、一家媒体不同时期的报道进行纵向比较,让评报更加立体化,达到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媒体实战的目的。

3.课后报评:评报工作不仅具有专业性,还具有独立性,不同人站在不同视角上形成的评报意见往往并不相同,甚至相左。将评报意见形成文字的过程是一个考验笔者理性认识、行文水平的过程,其中也不乏一定的技巧性。要让学生得到全面锻炼,评报工作不能止于讨论和分析,还应形成文字报评。学生课后独立完成报评,培养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文字驾驭能力,将课堂教学中的新闻理论直接应用于对新闻实践的评析,尝试与新闻编辑记者就专业问题进行理性而友好的探讨,这些锻炼对于日后从事新闻工作都大有裨益。经过长期锻炼,学生形成专业的思维视角,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实践,进而发现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在理论上对其加以认识和分析,为今后撰写学术论文、继续深造、从事新闻学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尽管今天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新闻人的职业能力结构,但新闻专业的基本功——“采写编评摄”依然是新闻职业能力的核心。在现有课程教育模式下,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集中于寒暑假及毕业实习,如何教给学生必要的从业技能,强化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是新闻学教育工作者始终探索的方向。在这一点上,读报评报不失为一种方便高效的介入新闻实务的方式,它虽不甚宏大,但贵在可长期、反复运行。这样的在媒体和新闻院系之间的互动机制,看似简单,实为难得。

参考文献:

[1]黄建友.新闻教育中不妨多“读报评报”[J].新闻知识,2009(06):85-86.

[2]杨志洪.浅论都市报专业评报的定位和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13(06):193-195.

[3]秦丽.评报——一种另类的新闻实习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07(09):26.

[4]蹇莉.评报制度的创新和坚持——浅谈华西都市报的研究生评报制度[J].新闻记者,2007(02):56-57.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9篇

一、东方今报阶段(XX年7月—XX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时,我见网上有“苏中周刊招聘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记者徐祥也准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经验啊!但我还是小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咨询情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较好的朋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第二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京或扬州报到,我高兴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老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XX年8月—XX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胡总书记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XX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本.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报社实习意见范文第10篇

省市位于省的西南部,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圣人孔子,亚圣孟子等许多古代思想家都是出自于这块圣土,这块土地上不尽有那么多文人、思想家。并且有着水泊梁山中108将的英雄故事!而我实习所在的市电视台是市唯一的市级电视台,其内部包括一,二,三套,并且还有生活,教育两个频道。我所在的栏目组是生活频道的生活直通车,此栏目主要是报道老百姓的故事,在12天的实习期间,感受颇深!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首先,带人处世要真诚,这也是我们以后走向社会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带人方面,见到同事一句“您好”,已经让我养成了良好的礼貌习惯,也没多久就和同事打成一片。同样,在工作中,虽然是个实习生,是个所谓的后辈,但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还是很坦诚提出来,领导同事也给了很不错的评价!其次,我学会了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条理,经过了三次出去跟随采访和参加后期制作节目,亲身经历了一个片子从idea到成品的全过程,深刻了解了制作节目的酸甜苦辣。再次,认识到了idea的重要性,并且也了解到自己idea的专利权,一个实习生可以学到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但自己的idea是可以无限发展的,也让我有了很大的信心。最后,激情可能是我最大的收获,从电视台回来之后,我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电视台的激情一直延续下去,让自己确立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目标,这种激情也促使我努力奋斗着!

从电视台回来,依然想念一起做节目的那些同事,依然回味着那些做片的酸甜苦辣,但最重要的还是,我牢记同事在专业技术上,在为人处世对我这个将入社会的后辈的教育!这次实习让我收获很多,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路上给了很大的启示!

新闻采编实习报告二

年假,我来到一家日报社开始了我为期两周的实习生活。

我被安排在了该报社的文体版,因为是年终,又邻近春节,所以会有很多的总结表彰会或者文艺演出活动,因而文体版的采访任务十分丰富,每一天都在马不停蹄的“赶场”。

第一次跟着“师傅”出去采访的时候,我只带了录音笔就去了,采访过程中,看着师傅边采访边记录,而我只是支着录音笔在录音,感觉很不进入角色。而在紧接下来的5分钟内,师傅就基本上把这条报道写完了。这令我十分的差异。后来才知道,最方便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就是笔录了,把要点简单的记录下来,整理一下思路,就可以回报社把新闻“敲”出来,马上发稿了。

还有一次去采访老年体协的年终总结表彰大会,进场之前拿到了一些发言材料,也就不担心来不及记录讲话内容了,只是对出席领导作了比较认真的记录。但是看到师傅还是在十分仔细的边听边对照发言材料,我也不敢掉以轻心,也在材料上勾画出一些重点,更正一些错漏之处,同时在心里组稿,想着回去应该怎么完成这篇报道。

对于还没有学过新闻采访写作的我来说,写新闻稿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新闻阅读经验,没有什么明确的章法可循,所以通常让我写上500字的新闻,我会写出七八百字甚至更多,没有字数、版面上的概念,以为我写多少就能发多少。因而师傅就常常不厌其烦的帮我改稿子,用更为精炼明确的语言代替大段大段的描述性文字,初时看着一下删掉那么多有些心疼,慢慢的,也就不会去写那些没有用的文字了。

上一篇:实习学校意见范文 下一篇:实习指导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