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5 05:32: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第1篇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第2篇

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依法执教,以人为本,兼顾教学环节。教学工作围绕教学对象,教为学服务,以我校初二学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分层教学带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努力减轻师生双方的课业负担。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和生活常识,引领学生不盲目崇拜名人和古人,不盲目跟随时尚某些颓废潮流,而是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感恩情怀,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辱师生的使命。

二、年级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校班级和任教语文老师维持初一原状,大家配合默契,关键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初二年是初中阶段情绪波动最大的阶段,小学学习习惯不好等秉性,即将产生大爆发,这将成为产生学习成绩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可能凝结成小团伙,拉帮结派,帮助这些孩子顺利度过初二危险期,不仅是班主任的任务,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职责。语文教材中的鲜活人物形象极其美好品格,应该成为感染孩子心灵的最佳良药。对基础不同的孩子,作业布置和学习成绩上的要求,应该分类善待,特别是外来农民工子女,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阅读记叙文,要注意叙事性作品中人物与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记叙文,从中了解叙事,描写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3、阅读说明文,注重说明文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知识性的学习,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严密性。

4、阅读难度大一点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大意,能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的内涵和精彩语言,并积累一些生动的文言文词语。

5、能进一步写好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重点,还要能写好短小的说明文。

四、教材简析与教学安排: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五六单元是古文。现在的学生对古文学习存在很强的排斥心理,明知道古文很重要,就是疲以应对,甚至讨厌背诵,所以本册教材中两个单元的古文分别安排在三个单元中的第一位,即先教古文再教现代文,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一样。

五、工作措施:

1、备课组活动:

①备课组各成员要抓好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地有目标的进行,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响应上级与学校号召,每节课讲课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②统一课程进度,学目标,统一命题。每个单元进行单元考,并改卷公布成绩。

③集体备课做到人人参与,体现集体的智慧,备课组活动中心发言人要引导备课组成员讨论教学目标,教学新想法,教学困惑,要集中制定好复习计划及复习的策略和内容。

④备课组成员之间要经常相互听课、评课。

2、课堂教学:

①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语言的品味与积累。

②写作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紧扣教材、以改扩课文促进写作,并要求全年级同题作文。

3、语文课外活动:

①要重视语文学习的环境的设置,多阅读课外读物并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②成立语文阅读兴趣小组。

③、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后等生学习语文。

④通过开展一些作文竞赛、读书竞赛、语文知识竞赛,辩论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9、1—9、4):期初摸底考1日—2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放假

第二周(9、7—9、11):《桃花源记》3节、《短文两篇》2节

第三周(9、14—9、18):《短文两篇》1节、《核舟记》1节、《大道之行也》1.5节

《杜甫诗三首》1.5节

第四周(9、21—9、25)第五单元复习考试与讲评2节,《写作:学会说点儿道理》1节

《新闻两则》2节

第五周(9、28—9、30)《芦花荡》2节、《蜡烛》1节(三天)

第六周(10、8—10、10)《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节、《亲爱的爸爸妈妈》1节、《写作:学习写消息》1节(三天)

第七周(10、12—10、16)第一单元考试与讲评2节,《阿长与〈山海经〉》2,《背影》1节

第八周(10、19—10、23)《背影》1节,《台阶》1节,《老王》1节,《信客》1 节《写作:叙事要详略得当》1节,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1节

第九周(10、26—10、30)第二单元复习考试及讲评2节,附录诗前五首3节

第十周(11、2—11、6)名著导读《朝花夕拾》1节,期中复习与考试4节

十一周(11、9—11、13)期中考讲评1.5节,《三峡》2节,《短文两篇》1.5节

十二周(11、16—11、20)《观潮》1节,《湖心亭看雪》1节《诗四首》3节

十三周(11、23—11、27)《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1节,《综合性学习》1节, 复习考试与讲评2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1节

十四周(11、30—12、4)《中国石拱桥》2节,《桥之美》1节,《苏州园林》2节

十五周(12、7—12、11)《故宫博物院》2节,《说屏》1节,《写作:说明要抓住特征》1节,复习考试与讲评1节

十六周(12、14—12、18)《大自然的语言》2节,《奇妙的克隆》1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节

十七周(12、21—12、25)《生物入侵者》1节,《落日的幻觉》1节,写作《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1节,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1节,附录诗后五首1节

十八周(12、28——1、1)第四单元考试与讲评2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节 ,古诗小测1节

十九周(1、4—1、8)期末复习一周

二十周(1、11—1、15日)期末考试

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思路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以课改理念为指导,继续聚焦课堂教学,重视教学环节,立足备课组建设,加大教研力度;拓展校本研修活动的纵深度,致力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结合项目研究,推进信息化工作,抓好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备课组工作目标:

1、备课:

开学初,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熟悉把握好新教材的知识点、技能和教学重难点,制定实用的教学计划。在集体备教案的基础上,备课力求体现自己个人的教学思想,在借鉴他人优秀教法的同时,能自己独立思考、研究,根据班级实际,修改好教案,并写清教学设计说明意图。注重对二年级学生主动探究、思维、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课后认真写好教后记,做到有实例分析,按新标准理念评析,有相应的方法措施,并及时服务、运用于实践。

2、上课: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注重对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继续培养。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现代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努力使组员上的每节随堂课成为“高效能”的课。继续精心准备校随堂课,力争在教学中渗透新理念。

3、作业:

一定要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本学期,要着重纠正个别学生的基本笔划的顺序和握笔写字的正确姿势,并端正每一次的做作业态度。学生写的字要有起笔收笔,结构正确。作业格式正确规范、簿本整洁,老师批改及时认真。针对新教材,加强口头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4、研究课题:

根据组内老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个人的小课题研究《生命同样精彩》,结合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实施,结合主题团会、十分钟队会生动开展,为教学积累新鲜经验,为学生丰富学习生活。

5、研究课:

有计划地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平时互听随堂课,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积极参加教学互动活动,届时要求本组成员认真学习兄弟学校教师的长处,结合自己班级的特色,做到认真听课,积极反思,取长补短。

6、做好备课组的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好教学计划和复习计划。

(2)每周轮流出好一张形式活泼多样的练习卷。

(3)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16节以上,写好听课体会。

(4)注重备课组资料的积累。

三、研究重点:

1、备课、上课:

面对实验新教材,不断钻研,尽早熟悉,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结构,写清教学设计意图。上课教学方法多样,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地、主动地、探究性地学习,每课备好训练点,注重各种能力培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写字习惯。(2)听说读写想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有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具体措施:

1、备课:结合校随堂课,认真备好每堂课。备课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能体现个人的教学观点和风格,多独立思考、多互相学习探讨。每课巧设训练点,特别是识字的方法要多样、有趣、有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研究出一套新教材语文教学的模式。使我们的语文课更加生动、新颖、高效,富有时代气息。认真写好教后记,为今后的教学积累宝贵经验。2、上课: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组织组内老师观看优秀教学录像,开展讨论学习,学会借鉴。认真对待每节随堂课,组织组内老师一起探讨,汲取每位的金玉良言。课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和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奖券激励,言语鼓励,肯定评价等),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喜欢识字。

3、作业:

(1)口头作业: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每周有一位老师负责出一张口头练习卷,形式要多样,并加强口头检查,做到课课清。

(2)书面作业: 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写字时,老师加强指导与巡视,对作业端正、漂亮的学生多表扬,对态度不端正者或不符合要求的常抓不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整体设计 差异 梯度 整合

在现实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感到教师尽管尽心、尽力,但效率不高,费力不讨好,而且教学的“繁”还导致学生学习的“烦”,事倍功半。我们不得不承认中考的指挥棒始终在指导着我们的教学,而就近入学的现实又使得各校生源状况水平不一。生源状况好的学校教学效果还不错,生源状况差的学校教师是劳心劳力,不见成效。尤其是语文教学,表现得尤为突出。

追究原因,语文教学所受伤害的主要原因是语文学习的效率太低,这效率的低下根本原因又是源于语文教学的无序,没有章法可以依循,缺少相对系统的全局性的思考、周密的计划造成的。因此,有效的教学设计需提上日程。

一、差异设计策略

(一)因地区差异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土人情各异。虽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培养的全体学生都有一致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语文教材不分农村、城市,但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所以,教学设计应当依据东西部、城乡间的地区差异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见闻广博,教学设计要更多样,更新颖,更能体现时代性、国际性。要将知识与能力巧妙统一,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更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操及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重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等人文核心及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开发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及全球性文化视野和吸纳人类有益文化的态度与意识,提高其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培养并拥有“平民意识”、懂得“弱势群体关怀”,拥有关心普通人、关心大众的感情和爱心,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或农村地区,因受条件限制,在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教学设计要充分注意地域特色,力图通过挖掘文本语言文字的内涵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可结合当地的风情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综合活动,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加强地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更注重有效利用文本,使学生扎实掌握、熟记必要的语文知识,如文句中别字的辨认改正、修辞方法的识辨、说明方法的理解、文言课文常识、文言实词的理解等,并带领学生逐步走向生活,把书本所学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继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才有可能最终将知识转换成能力。

(二)因个体差异制宜。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是各不相同的,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个性差异引起学生的智能结构差异。“个性差异既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的一个条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设计只有承认差异、重视差异,针对学生不同智能结构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能使全体学生各种智能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得以充分发展。” [1]加德纳充分肯定了个人的智力优势,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我们的学校里再也没有‘差生’的存在,只有各有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人才。而且,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 [2]学生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学习效果的优化,自主精神和关注中心就是兴趣产生的源泉。

“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注重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要求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3]《语文课程标准》中设立的不同级别的可选要求,为“差异教学”开展提供了目标依据。要将课程标准的不同目标落实到差异教学中,离不开分层教学与分步指导。

1.客观分层

依据生源状况,学校现在多是客观地将一个年级的学生根据其学习水平和素质发展的层次,按班级分成不同级别的实验班和普通班,归入不同的“层”中。那么教师教学时应据班级实情,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设计教学,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不同班级,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步骤、教学切入口都应有所变化。另外“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采用相适宜的教育方法,实现层次性教学,使教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所有学生的主体作用”。[4]

2.分步指导

虽分有实验班和普通班,但班级中的学生还是存有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目标既定的情况下,教师要注意通过实施教学兼顾所有学生的水平,对班内层次不尽相同的学生分步指导。无论是课堂教学设计还是课上指导学生学习,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教学设计时就细化了目标的梯度、降低了台阶、提高了成功的概率,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进步与超越的愉悦。“差异教学不仅强调教学方法、手段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它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通过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自身潜能的最充分发展,即因人而异,达到差异性的发展目标。” [5]

(三)因学年差异制宜。

从初一年级来看,以语文教学大纲为蓝本,将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语文中去了解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又从生活中去体会语文的重要性及语文的魅力。同时,以教材为例,将语文教学扩展到广阔的空间去,进行“大语文”教学,这一时期除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勤于使用工具书解答基础语文知识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语言的积累。初二年级是语文教学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语言交际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将初一年级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动用于实际。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上学期,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文体知识及特点,比如学习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让学生不受这些知识点及体裁的限制,让他们有话可说的同时还要培养其严密的思维能力,恰当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使其表达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初三年级下学期则着重对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品味语言和多角度思考文学中渗透的作者观、主张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三学年教学各有侧重点,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学年差异制宜。

二、梯度设计策略

(一)强调连贯,由浅入深。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学上的启示之一就是儿童的认知活动是“有规律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 [6]同样,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设计上也要体现一种连贯梯度,是随年级、学年不同而呈现出来的梯度。

语文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生们一般求知欲十分旺盛,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想象奇特而丰富,对一些深奥神秘的现象也希望了解一二。因而教学目标就应有层次,“从宏观层面讲,有年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直至课时目标等不同的层次,所以在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时,从确定课时目标开始,教师首先要把握住宏观的层次,以便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从微观层面看,设计课时目标的层次更具有操作价值,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组织起一种定向、有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层次应从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低到高,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角度来考虑。” [7]

(二)步步落实,拾级而上。

宋代教育家朱熹在其论著《朱子读书法》中具体说明了学者成才必须遵循知识本身的规律。他认为:“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向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即知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按照教材的体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从听、说、读、写到语、修、逻、文。每教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要使学生真正有所得。如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教师切不可随之而过,应该为学生穿针引线、铺路架桥,让其切实地掌握新的知识,并想方设法使其能独立地运用这些知识。

(三)张弛有度,注重能力。

“教学内容的梯度性,并不是指将内容分成几个截然不同的层次,而是在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搭一个台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帮助并促使学生把问题的理解进一步引向深入。” [8]初中阶段的学习,初一是适应期,初二是缓冲期,初三是激战期。所以,初一时的教学设计应是小步轻迈,让学生逐步适应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此阶段教学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对于学生的发言,都应尽量持有充分肯定意见。初二是缓冲期,这个时期学生开始出现分化,教学设计更要关注各个层面,促进全面提高;教学时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仍要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初三是激战期,语文学科面临着其他学科的强烈“排挤”,这时候,更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度拓展、加深,巧妙强调重点,教学设计更讲求高效。越是到了教学的后期,教学设计越应张弛有度,加强方法指导,技能等能力提升训练,一方面利于学生沉着应对中考,另一方面力图能最终实现初中阶段语文的教学终极目标。

三、宏观整合设计策略

(一)合理调整教学顺序。

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师可以合理调整教学顺序,将作品内部内容进行创意整合,以教学说明文为例,八年级上册编入了两个主题单元:第三单元(含《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和第四单元(含《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总体说来,两单元文体与主题结合,大致有“一般说明文”与“科技说明文”的区别,前后两单元充分体现了一种“递进”——第三单元在兼顾主题的同时侧重于从文体知识的角度进行学习,而第四单元在兼顾说明文特点的同时侧重于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学习。但由于师生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们可以这样做:先按顺序教学较为典型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和《苏州园林》;然后教学文艺性的小品文《桥之美》、《说“屏”》和随感式小品文《你一定会听见的》,使学生在一番比较中,发现前后两者在体式和语言风格上的明显差异;最后教学《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这几篇科技说明文,这样虽打乱了原来教材中的排列顺序,但无疑对学生来说既识别和把握了文章的共性,又明晰了其各有的特色。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

(二)精当取舍教材内容。

为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在不影响教材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补充或取舍。如对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必要的作品进行背景介绍,为拓展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同题课外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包括播放一些易于整体理解文章大意并深入探究文本的音像资料等,这些都是有益的补充。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认为某个单元的阅读篇章内容适用,但阅读理解练习题设计得不合理或不适合自己的学生,就可以用自己设计的练习题替换原有的练习题;如果教师认为某部分的语言不够规范或缺乏真实性,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教师可以选用其他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材料取而代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

在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如果活动太容易,教师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或辩论、增加词汇训练、进行写作训练等等。

如今的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对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要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情况下,按教材上课问题不大。但是由于教学目的不同、班级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课文的难点、重点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同样要有创新意识,灵活取舍。如像鲁迅的《故乡》、茅盾的《白扬礼赞》等课文,按“教参”规定的教时很难讲透,可适当增加课时;而有的课文短小、浅显,可压缩课时。对课后练习与教案也要灵活取舍。

(三)学科之间内容整合。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跳出学科看教学,跳出教材用教材。在设计中注重教材自身资源的开发性使用;其次,在设计中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配合。针对一些涉及其他学科的课文,教师可在师生共同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课程知识的整合,来突破难点、重点,使学生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观潮》一文描绘了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潮最盛时雄伟壮观的气势,也描绘了弄潮儿在风口浪尖上的精彩表演及水军演习时的宏大场面。钱塘江之所以形成如此壮观的景象,是因为有特殊的地理形势,这牵涉到天文、地理的知识。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去搜集地理方面的知识,上课时可以设计用一组问题,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有关钱塘江和钱塘江潮的知识。这样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教学时,若能时常抓住语文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点,巧妙运用其他课程的知识为语文教学服务,那么,这样的课文教学一定是开放而又有活力的。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过程中发生频率非常高的活动,它本就是为了落实教学目标,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所以,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要使新课程实施取得较好效果,先做好整体教学设计,才能进一步做好单元和课堂教学设计,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楼利洪.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均衡发展[J].教育教学研究,2007(44).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08.

[3]陈斌.语文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四性[J].文学教育,2009(2).

[4]许红旗.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J].教育导刊,2007(6).

[5]郭清娟.教师差异教学观初探.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6]王力理.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潘克勤.聚焦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J].语文教学通讯,2005(4).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课 培养能力 符合实际 调动热情 注重生成

为打造精品课堂,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学校启动了新一轮课改。因为经常参与磨课评课活动,我发现一些教师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劣时都陷进了一个误区:主要评价授课教师的表现,如基本功是否扎实、板书是否规范、教材是否吃透、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其实这种评价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根本出发点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无论是评课者还是开课教师在课堂中都应把学生作为关注焦点。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更在于学生在这堂课上获得了什么,听课前与听课后有什么不同。以下我略述拙见,权当引玉之砖。

一、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意无意地穿新鞋走老路。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手忙脚乱地记。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成了一潭死水。学生失去了灵气,教师失去了耐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许多学校和老师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到消极的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学生机械地记忆老师讲过的东西,死背教科书。一个人到学校来,不是为了取得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聪明(多么遗憾,许多老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智慧努力就不应用到记忆上,而应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纵观语文课堂,教师一条一条一句一句地讲解,学生下工夫背诵抄写,就算基础知识暂时可以过关,但能力培养呢?况且没有经过消化的零星知识点,即使背熟了也价值不大。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爱因斯坦曾说:“什么是素质?就是将老师所教的全部忘掉,剩下的就是素质。”如果课上纯粹在灌输,那么学生的素质是很难提高的。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下很流行讨论式教学,动辄就“同桌讨论一下吧”,有必要吗?学生会讨论吗?值得讨论吗?场面固然可观,气氛活跃,甚至赢得好评。但仔细观察,有价值的教学行为并不多,讨论没有达到1+1>2的效果。某些学生在浑水摸鱼,这一点在农村学校表现得更突出,虚假的活跃掩盖了真实的思考。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我们就要让他们自己完成,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当然有些问题仅凭个人难以解决,鼓励学生与周围同学商讨,智慧的碰撞会诞生灵感与火花,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合作前应让学生清楚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步骤和不同分工和希望达到的结果。让每个同学都动起来,不要让部分学生成为看客,导致合作流于形式。如在综合性学习《羊的世界》中,开课老师让一部分学生去农家调查;一部分去市场采访,并带回拍摄的照片;一部分上网查阅资料,弄清羊的种类、生活习性、羊的价值等。在合作中他们动手动脑,学会友好交流、懂得欣赏尊重、共享劳动成果,情感世界得到升华。

2.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老师的知识有限。亚里士多德说:“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在讲《桃花源记》时,有的学生质疑:“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秦朝的服饰和晋朝的有很大出入,桃花源人又没有与外界接触,怎么会是一样的?在讲《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的第四段有错误,书中讲恐龙是古老的两栖动物,但生物书上说恐龙是一种爬行动物。”查阅资料,学生指出了课本上的一个错误。这些学生多么有勇气,勤于思考,不迷信权威,有可贵的怀疑精神。这些恰恰是我们缺乏的。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堂不是教教材,而要以教材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些同学这方面的能力不够,上课回答问题结结巴巴、拖泥带水,甚至答非所问,在实际生活中更显得捉襟见肘。我们要教会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结合生活体验,初步形成删选信息、连词成句的能力。如教学《伤仲永》,让学生以“由仲永所想到的”为题,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在课堂上即席发言。有的谈到后天的努力,有的谈到家庭教育,有的谈到成长的社会大环境,等等。由于形式不限,角度自选,每个学生都能张开嘴巴说话,围绕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课堂活跃,这正是我们期待的语文课堂。

4.培养学生归纳提炼的能力。语文知识零碎地分散在课本的各个角落,学生经常学了这个忘了那个,学得很吃力,效果不好。以学生最头痛的文言文为例,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举一反三,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在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整理过程中,探寻运用语言的规律,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引导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进行归纳:一词多义(朝服衣冠)、古今异义(左右莫不私王)、词类活用(吾之妻美我者)、通假字(孰视之)等。

二、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

1.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容量应以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够消化吸收为度,造成学生疲劳或松弛都不恰当。我们评价一堂课,往往以教学内容是否完成或以教学容量多少作为一个标准,而没有观察学生脑力劳动的状况――过于疲劳还是过于松弛。教师要有这个意识、这种觉悟,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听了一堂双高课《再塑生命的人》,开课老师的多媒体应用水平很高,时而画面呈现,时而励志歌曲,时而材料导读。由于容量太大,学生有些应接不暇,没有时间停下思考,这样就把公开课上成了演示课、作秀课。

2.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提问有针对性。特级教师于永正讲:一堂好课,要看有没有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时下的问题式教学形式不错,引导学生钻研课本,又能回归现实,以教材为例,教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问题设计有讲究,比如设计的题目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从教材走向生活。学生是鲜明的个体,人生阅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础不相同,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不相同。我们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基础知识得到落实,让基本能力得到提高,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被课堂吸引。

下面是一位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设计:

(1)读懂母亲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删选课文有效信息,较基础)

(2)读懂作者

“我”怎样理解母亲的话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怀念母亲,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3)读懂人生?(跳出课文,激发思考)

听课老师一致认为这份教案有梯度,从课本走向生活,先熟悉文本,再深挖文本,能比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在执教时不能急功近利而要遵从规律循序渐进,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探求新事物、发现新规律、懂得新道理,培养能力。以《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为例,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上公开课,一位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体裁是童话,接着介绍童话的几个特点。另一位老师在分析了皇帝、骗子等戏剧性的表演后再让学生自己归纳童话的特点。显然,后者的做法技高一筹。

三、是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看教师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

以往教学,教师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策略的实施,关注的都是部分学生,打消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地,他们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丧失了独立思考、与人合作、探究质疑的热情,游离于课堂之外。我们强调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在执教时就要考虑提高“收视率”,用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的精力都被纳入到正当轨道,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例如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一位老师就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描述模仿文中的人物形象。学生都踊跃参加,让平日枯燥的语文课堂真正鲜活、有趣、新颖。在教学《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充分理解人物的性格。

四、是否实现了有效生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互相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动态生成是语文课堂的一朵奇葩。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的动态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执行预设的教案,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因此,当有价值的生成点出现时,教师就应当调整预设,促成课堂生成。

促成课堂生成的方法很多,如在质疑中生成,在争论中生成,在感悟中生成,等等。下面以在质疑中生成为课例。

学贵有疑。质疑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又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钻研课本、超越教师,结合自己的体验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位老师执教九上《杨修之死》时,有学生课上提出这样的疑问:“夏侯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招来杀身之祸?”我及时地抓住这一疑点引导学生思考。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回答这位同学的疑惑,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大家七嘴八舌)

生1:杨修扰乱军心,罪有应得。

生2:揭穿曹操梦中杀人的真相。

生3: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生4:曹操雄才大略,不允许有人超过他,而杨修有才华盖主之嫌。

生5:教曹植作答教,卷进了曹家的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这在古代的宫廷斗争中是大忌。它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

……

师:从上面的分析看来,公真知魏王肺腑吗?

生1:当杨修耍弄聪明时,课本多出写到曹操的反应,流露出对杨修的不满。如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生2: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生3:操闻而愈恶之。

生4:操已有杀修之心。

生5:当杀身之祸一步步向他走来时他却毫无察觉,修真不知魏王肺腑也,可以说“丞相非在梦中,修在梦中耳”。

这堂课上,老师及时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集中力量攻破疑点。疑点解决了,整个教学目标就实现了。学生质疑是多角度的,随着学生对文本认识的不断深入,问题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正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新的教学资源,教师如果及时抓住,集中力量攻破疑点,就会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创造精彩,打造高效课堂。

一堂好课的元素还有很多,但不管怎样,一般认为“好课”是无止境的,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而且对于不同时期的老师,其元素的内涵应该是不同的。上好一堂课很难,让每一个环节都精彩更难。语文教师要尽量培养学生能力,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注重有效生成。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1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思维品质;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大有学问。课堂提问既是师生对话和交往的重要形式,又是引发师生之间对话的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概括,达到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所谓有效提问,就是以有效研究性的策略提出有效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得以发展,思维品质得以提高。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时生成适当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教学过程。

课堂提问问题设计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不妨把问题分为以下几类:(1)事实性问题。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可从教材中获得答案。其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的事实记忆。(2)经验性问题。主要检查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阅读筛选信息从而分析和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类问题需要学生思考,但最终答案往往是唯一的。(3)创造性问题。主要检查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对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产生独特、新奇的答案。(4)评价性问题。主要检查学生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标准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一般没有标准答案。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有效的。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所收获呢?对于涉世未深、社会阅历和理论修养都不甚丰厚的中学生而言,期望教材文本短时间内直接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得到知识上的教益和美的享受是不切合实际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教学之前,学生在阅读课文,尤其是阅读欣赏经典作品时,往往思想上是困惑迷茫的。他们常常不知道作品好在何处,应该学习与借鉴什么。即使偶尔有一些美的体验与感悟,也往往是凭借直觉,无法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无法用言辞加以表达,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从认识论上来说,远远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这就亟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而从教师方面看,能有效引领学生直切文本主旨,直奔知能要害,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的,倒不是什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以及学生思考后的讨论、点拨与回答。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击中课文实质要害又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火花,掀起课堂教学情感的波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没有引起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无效提问的现象。如问题太简单,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至少是“高消耗,低收效”。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的提问可达近百个,这些问题琐碎杂乱,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不能反映中学语文的特性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不是从语文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即围绕思维、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设计问题。

第二,问题本身不具有一定的价值,所提问题既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一味以成人的心理去评价、约束孩子。

从学生角度讲,学生感到一直被老师被动提问,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故意不思考、不回答老师提问的逆反情绪。再加上教师放不开手脚,对教案是“步步为营”,就进一步约束了学生的思维。

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反思:带有问号的题目就是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吗?不是。那些全班同学不用思考便齐声回答的题目,显然不是有效的教学问题设计,而学生听了后不知所云的问题也不是有效的问题设计,那些没有边际的讨论话题更不是有效的问题设计。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教学问题?怎样才能设置有效的问题呢?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祝福》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不幸总是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里,那是什么季节?这个问题显然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起不到启发的作用。鲁迅先生“将祥林嫂的不幸设置在一个什么季节”不是一看便知吗?这个问题几乎用不着思考便可回答。难道这样的问题还值得正儿八经地向高中生提出?显而易见,类似的问答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这样的提问是课堂组织教学中应尽力避免的。

那么,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着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呢?

首先,教师应该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这是预设有效课堂问题的必要前提。

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准确地认识有关的特点,把握要点,明确重点、难点,只有熟练地驾驭教材,巧妙地设计编写课堂提问,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解难。如果教材掌握不熟,只从表面看问题,肤浅地提出几个问题,那么,学生就永远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只有吃透教材,才能选好提问的突破口。比如笔者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在全面琢磨了教材之后,紧紧抓住了一个“味”字。作者汪曾祺是一位美食家,他给我们介绍的端午的鸭蛋定然是美味,我们来品味品味,端午的鸭蛋到底是什么味?然后由高邮鸭蛋的多味引到汪曾祺语言的“多味”――方言与文言语言相结合的语言风格,从这个独特的语文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用心朗读和赏析这些特色语句。这样不仅能将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又能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提问的对象。学生的基础和智力有差异,个性、社会环境、生活空间等也有不同。对同一个问题,问甲生有效,问乙生未必有效。如:《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如果让学生将安塞腰鼓震天撼地、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读出来,出生在北方黄土高坡的学生可能更有优势,江南的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再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提问一些有关恐龙灭绝的知识,男生知道的就多一些,女生知道的就少一些。只有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能力了如指掌,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问,才能为设计课堂提问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上公开课,更需要老师能够察言观色。《范进中举》一课教学时,如简历内容,什么地方看出他疯了,他疯了以后谁救了他?胡屠夫对范进这个女婿前后的称呼有何不同?等等的简单问题,老师让那些不太自信的学生回答,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或者可以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以活跃课堂气氛。而有难度的问题就不宜采用上述方式,如在描写范进疯了一段中,作者吴敬梓用了很多“一”,为什么会重复,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提这类问题时,教师若不作观察,胡乱点将就容易产生尴尬的局面。

其次,一堂课的提问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控制问题的数量及层次,过多过杂的提问必然会让学生疲于应付,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我们认为,一堂语文课提问数量应该在六七个左右,其存在方式绝对不是简单的平铺,而是由主问题和分解问题组成。主问题就似整堂课的脉络,又似学生走进文本的航标。《范进中举》一课是这样设置问题脉络的:1.范进的简历。2.写范进的“疯”有一个段落,读后有什么感受?3.还有谁纷纷登场,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引出胡屠夫)?4.在胡屠夫、父老乡邻、张乡绅、报录人当中,你认为很有意思的是谁(引出父老乡邻和张乡绅)?5.所有人都出现了,可还有谁没有出现(引出儿子以及主题)?显然,对于这篇小说老师采用对各个人物在整个小说情节中的不同表现的分析,最终挖掘出这个时代的特征,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预设问题的方式,无不使学生的思维在这四十几分钟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然,大问题只是大树的枝干,没有叉枝,没有绿叶的大树是不丰满,也是不完美的。而那些分解问题恰恰充当了叉枝,充当了绿叶。如范进的简历是由姓名、性别、婚姻状况、籍贯、年龄、从事职业、生活状况、家庭成员以及中举反应九方面加以展开的。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文本认识了范进,了解了范进在中举之前的各种情况。放在一定背景中的人物分析才是有价值的,也为引出下一步范进“疯”的赏析。另一方面,这种类似征婚的介绍方式,在整堂课的一开始,就如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喜欢上了这堂刚刚“上演”的语文课。

第三,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其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如教学《失街亭》时有人设计了问题“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这就未免过于简单。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启发性,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如果换一种方式向学生提出“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街亭对蜀军有怎样的重要性?何以知之?”之类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形成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这种问题既具体又有思考的余地,较好地为学生体味那特有的意境、领悟文章描写技巧起到了引领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同时,轻松地完成对该文段的赏析,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第四,所提问题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学情,还能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一语是理解的难点,也是体悟朦胧诗特点的重要语句之一。教者若泛泛地讲朦胧诗的特点或诗句的理解要领可能效果不好,但若就此诗句设问:“这两句话矛盾吗?从字面看两句分别是什么意思?如果进一步深入还可作何理解?”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进而引发对看来矛盾的诗句的仔细品味。这样提问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此诗,加深了对诗的印象,还在于可让学生从对诗的实际探求过程中悟到读诗的要领,跨进诗的大门,形成感悟诗的能力。

第五,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如教学《失街亭》时,若问“为什么说街亭失守是马谡的过错?”就显得机械刻板,僵化了学生思想。若改问“街亭失守是谁的过错?”学生灵感的火花就可能被点燃,见解就可能丰富多彩,这就有利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辩证客观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第六,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如有人教学《祝福》时问:“迎春祝福祥林嫂不能参与祭祀,在她捐了门槛之后,四婶一句‘你放着罢,我来拿’将她永远钉在十字架上,她的最终结局就只能在一片热闹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这热闹的祝福,更强烈地反衬了祥林嫂的遭遇,那么,祥林嫂究竟是如何死去的?”这一问题着眼于问祥林嫂死的方式,从课文看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倘若因学生的答案各异而就此展开讨论,那不过是将注意力分散到无意义的事情上罢了。因为就《祝福》而言,鲁迅先生要揭示的并非祥林嫂死的方式而是她死的原因,祥林嫂是封建主义余孽的受害者,不管怎样死,并不改变这一性质,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去谈她的死,实在是难免有与教学目的脱节的嫌疑,这样的提问是不足取的。

【参考文献】

[1]陈存国.《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

上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范文 下一篇: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