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专业创作型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7-13 10:27:31

漫画专业创作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漫画是我国文创行业的源头专业之一,是下游动漫行业、游戏行业、电影行业的创意发动机,但是与日、韩等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漫画专业育人培养模式还未形成市场化标准,同时以创新创业为背景的漫画专业创作型人才培养还未形成模式。本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关键”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革新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素质教育为核心”,探索漫画专业创作型人才教育的机制方向,以期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运行。

关键词:创新创业;漫画专业;创作型人才

一、漫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漫画市场化观念的落后

漫画专业作为新兴的本科专业近年来受到了广大青年人的热爱,吉林动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申报,于2017年正式成为新增的本科类专业,虽然漫画是一门新兴的本科专业,但是在文创产业中,漫画专业具有创作效率快、投入成本低、无场地限制的特点,同时也是电影行业、游戏行业、周边衍生品行业IP开发的前沿阵地,对于青年人进行独立创业有明显优势,但从连环画时代到商业漫画时代的转变过程中,却逐渐被日韩国家赶超,国内漫画市场中日韩漫画渐渐形成消费主力,大大挤压了国产漫画的产出,针对于国际成熟的漫画市场,在观看渠道上虽然有着互联网的加持,漫画用户群体日趋庞大,但与日韩国家有着相对成熟的漫画创作及创业模式相比,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层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十年来,从纸媒漫画到电子漫画的转变使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真空,运用数字绘画创作成为了主流,而各大高校培养出美术类专业人才依旧未从传统手绘形式中转变出来,随着读者群体对于新媒体漫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漫画专业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凸显出来,不能满足当前漫画行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漫画作为一门图像文学艺术,在市场发展的早期与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思潮逐渐涌现出来,漫画创作的种类日趋多样化,这就需要培养更多门类与种类的漫画创作人才来补缺市场空白。

(二)漫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缺失

漫画家一直是许多年轻人憧憬的专业,能够独立自由、天马行空的进行作品创作一直是漫画专业大学生憧憬的人生职业目标,但是随着商业漫画平台的崛起,漫画行业飞速发展,以往的独立创作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平台的更新速度,在漫画界逐渐形成了周更新不如日更新的风潮,创作效率低的漫画作品很快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地步。所以漫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的重点在将原本单打独斗的个体学生转变为可以形成团队创作、团队创业的市场化人才,同时面对以商业漫画为主方向,以精品漫画为原则,以IP转化为目标,以高流量、高粉丝粘性为手段,以打造热销漫画为实现路径,以前瞻性顺应行业发展,以政策、法规为指导规避风险,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团队制定漫画体系国内市场发展策略。

(三)漫画专业创作方向不明确

随着日韩、欧美漫画的输入,国内年轻人审美观念及故事创作方向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年轻漫画家逐渐忽略了本土漫画风格延续的重要性,文化本身的交融与沟通无可厚非,但缺失自身原有特点很容易在市场中暴露出辨识度低、特色不足的弱点,无法与日韩、欧美风格体系漫画形成有效竞争。结合中国国情自身特点与漫画市场整体发展要求,做欧美漫画对比优势不足,做日式漫画与日本输出的成熟IP竞争容易边缘化,所以仍需坚持国风漫画不动摇,坚持中国文化输出。目前多数国风作品风格不突出,接近日式漫画,辨识度不足,所以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应该以建立新的国风漫画标准,强调特异性,贯彻特色发展。坚定执行精品漫画战略,严格审核作品分级,加深编辑人才的培养力度,把控好风格指向,方能通过培养漫画创作型人才展现国产漫画的魅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漫画专业教师队伍组成繁杂,专业成立时间短造成专业教育人才明显不足的情况,漫画专业教师人才短缺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优秀的创作者在教育理念方面意识不足,而专业教师针对漫画市场又缺乏了解,所以如何在高校漫画专业教育中引入既有行业经验又明确教学方式的教师人才,是漫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其中的重要环节。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漫画创作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深化产教,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应构建“人才培养、科研机构、生产创作”有机结合的学研产办学一体化格局。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知道为什么而学,要知道所接受的教育、知识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了解职业和创业的关系。学校要坚持以市场化实践人才培养为中心,项目制教学为手段、中国特色文化内容创作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统筹兼顾,资源共享,实现运行和保障一体化;围绕人才培养和创作生产两个产品质量,追求市场取向一体化,形成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生产创作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立体格局。学校要发挥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优势,激发人才资源、创意资源和无形资产价值创新创业活力,为漫画专业学生营造团队氛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项目孵化工作室,形成校企合作企业等手段,围绕创意、评审、注册、无形资产保护、基金管理、风投等一系环节,提供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学校应以平台、个性化工作室等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实践能力和与市场对接能力。学校应完善各类激励机制,通过全市场化的标准及工厂化的流程管理,为学生未来发展搭建平台,实现漫画创作型人才及优质人才的培养打造及输送;

(二)创新创业、专业教育互融共通

漫画专业教育的问题在于商业漫画与艺术类漫画的培养认知层面,艺术类漫画主要针对于创作水平、素质涵养、参展参赛的层面,无法满足漫画创业的时效性、群众化、热点性的要求,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前期准备与风格拟定,在创新创业创业方面不具有优势。而商业漫画则需要摈弃个人创作,了解市场模式,形成长期有效的画面风格与创作团队,如何让漫画专业学生在未来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趋势,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在“互联网+漫画”教育模式构建中,明确创新创业方向,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同时构建以专业课程为主体、以模块化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及“互联网+创业培育”的创业型漫画工作室为支撑、以艺术修养和创新技能力拓展为延伸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强化与创新、创业对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漫画专门人才。建立“自主选择、个性发展,跨专业选平台”的精准人才培养机制,旨在培养与互联网机制对接的漫画专业高素质创意型与专创作型两类人才。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如创业实务以及创业就业指导等课程。将专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强化与新媒体应用技术能力提高,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选修比例。漫画创作型人才培养要以两个基本原则为出发点,满足未来市场化需求的层面,做好在漫画题材体系、漫画风格体系、漫画营销编辑体系的构建与培养,在教学手段上融入项目制教学手段、团队化管理理念,明确分工分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在弘扬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增强团队化意识。融入互联网创作意识,将互联网科技与教学结合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互联网+”在教学上的具体措施的应用,以此来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相关问题,实现一定的漫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目标。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平台对接的课题实践研究,组建创新团队,打造社团创业,实施“低年级重创新,高年级重创业”的递进式课程设计。该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产教融合建立育人生态

学校应搭建与产业公司、漫画平台网站合作的集“漫画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业推广”为一体的教学实践对接平台,将创作成果转化成商业项目,强化国风漫画题材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材的项目对接,以赛促学,以网络平台进行项目孵化的创新实践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文化建设、教学平台建设等目标的有机融合,使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机衔接。

三、结束语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漫画创作型人才的培养既要符合漫画市场的发展方向,也要满足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的需求。学校在建设课程体系的同时,对未来市场的发展、技术的革新、营销手段的变化、以及漫画创业经营活动的要素有深入了解,从职业素养、职业要求两方面加强学生观念意识,以产业化人才培养为基准,确立课程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引入产业公司,形成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课程体系、创业团队、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以产业教师为主导、创作团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的提高课堂资源和企业课程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企业、课堂、实践项目的检验、发展,进行不断总结、调整,趋近完善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煦,张晓叶.漫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体系化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9(31):127-128.

[2]张晓叶,杨丽娟.漫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9(15):54-55.

[3]郎贤花.我国信息时代的新闻漫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作者:张晓叶 路现娜

上一篇: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农林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调查